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校教学评估论文范文

时间:2022-06-19 13:13:15

序论:在您撰写高校教学评估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高校教学评估论文

第1篇

目前,影响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师的学历、教学经验、教学观念、工作态度等主观因素和政府支持力度、教师所在学校的条件、学校对新教师能力培养重视程度、教材因素、评价方式等客观因素。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只有通过学习教学设计理论知识、教学实践、教师之间交流学习、教学设计的反思和教学设计能力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设计水平,才能有针对性地自我完善,有效地提高专业能力。

二、教育创新能力

加强教师创新能力培养,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学校发展。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才能够更好地实施教学,能够以多元创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然,部分学校由于办学条件有限、缺乏健全的机制规范和资金条件、管理较片面、没有刚性的要求,造成教师对创新能力培养不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创新,过于重视书本理论的讲述,轻视教学实践,不敢提出对问题的独特见解,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难以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为了促进教师创新水平的提高,应更新教育理念,为教师创新能力提高创造条件;积极开展校本研修,为提高教师创新能力构建平台;完善制度,为提高教师创新能力提供保障。学校更要注重从细节做起,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建立一个素质水平高的管理团队,建立一套有效的运营体制,并促进其良好的运行。只有切实地提高教师的创新水平,才有助于高等学校的发展,才能够培育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在思想上做到高度重视,在行动上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从管理、制度等几个方面抓好落实,就会收到好的效果,在教师创新能力培养上取得好的成效。

三、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方式、生活内容发生了根本变化,学生的心理和生理也发生着巨变,令人担忧的是,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成长。所以,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使他们健康成长,教师职业角色需要重新定位,在授业解惑的同时,教师首先要具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成为学生的心理咨询者和健康指导者。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教师综合教育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应用心理学、教育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和训练辅导,主要内容包括: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健康人格、培养学生在自我选择、自我成长等方面的自觉意识;传授心理调节的方法;进行情绪教育;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总之,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和独立人格的重任。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具备讲授专业知识的能力之余,还需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应具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四、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力

当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迅猛进步,促使以现代化教育技术为重要内涵的信息化革命,快速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全方位飞跃的主要推动力。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具备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力,深入探索和客观遵循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规律,科学发挥这门工具技术的实用价值和攻关效能,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大量专业型人才,不断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是一条必经之路。实际上,现代教育技术是一种以计算机技术、因特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交叉渗透为基础,借助现代媒体信息传播方式形成的具有多媒体化、网络化、形象化、智能化等特征的开放式教学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拓宽了知识的来源,丰富了教学的手段,它借助声音、图文、动画等媒体信息的教学课件平台,向学生动态地展示运行独立、过程互动、内容生动的多媒体教学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网络平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随时对专业知识、学术困惑、科研难题、生活困扰等进行交流、解答和讨论,进而促进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提高沟通效率。

五、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能力

第2篇

在学术自由的范畴内,提升大学本身在自主与独立两方面的素养是亘古不变的坚持。大学是一个激进的大环境,容纳我们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心,兼容各种思潮的涌现。认识论与政治论观点的形成就是随着大学从“小角色”走向社会舞台的中央,招揽了一帮志同道合的仁人志士而来的。大学自由精神包含了两部分内容,一是个体自由的大学,一是高等教育的集体自由。这些就要求我们应该坚持两者辩证统一起来共同创设健康的高校办学环境。大学所具备的氛围自由性和不断索求的探究精神能够活跃在社会文明的舞台中央,这是一种责任与自由结合的体现。在我国,对于大学自由精神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不清晰的自由思想资源的获得源头。这就要求我们自身不仅要放眼于世界,更要着眼于当下的社会现状,基于现在的基本国情,构架出大学所应有的精神风貌。在一些利益冲突明显的问题上,大学自由精神也不是无界定的,它也要遵循“小我”与“大家”的关系,明白国家政治的严谨性,不能超出这个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严肃的范畴,其思想就不能再活跃于自由的领域,就是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违背。伴随着全球化趋势进程的加快,我国应该尽快改变落后的经济现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日益升高,促使政府对大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介入其中。理论与实践之间本来就是亘古友好的相互应用关系,大学自由精神就包含了这一内涵。它在实践中的应用就明显体现出社会所谓的监督和干预环节,对其既是有利的条件,又是一种实现学术自由的弊端。因此,应通过对教育环境的净化,将环境带给学校的压力减小,从而使人才成长的有序性得以保障。再者说来,古语云:无规矩无以成方圆。现今社会往往将人的思想行为同社会秩序高度统一结合,通过社会活动来发展和展现各自多彩的个性特征。以大学的自由精神为实现的基石,如此来看,一定的合理规范是不与自由相冲突的,自由只是人们在管制范围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形成的一种主观情绪。两者相辅相成,离开任何一个条件都无法执行下去,就像是鱼和水的关系一样。作为精神生产的摇篮,现代大学不能与社会脱节,要注重“走出去“”接地气”,要注重服务于社会,这样,社会也会为人才提供优越的环境氛围,使整个社会组织在一定范畴内享有绝对的自由性,有利于对思维开阔能力的提升和对社会管理体制的完善。

二、中国高校教学评估是大学自由精神的“指挥棒”

从历史上来看,我国曾长时间地活动于边界模糊的社会环境之中,在未能建立高效率的教育基本规范的时期,大学自由精神亦呈现滋长匮乏之状,但是新思潮的涌现并未缺乏。这时,高校的教学评估就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了。它主要是将学校中思维过分活跃的部分学生群体,按规范将其引导到符合规范的范畴内来,从而使高校的内部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度体系。大学在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体运行机能,可以在一定的规范制度下稳定发展,使得大学能够保证连续的办学活动,最后通过办学传统累计的经验,丰满自身的羽翼并形成最具竞争力的优势,故而,不难看出,中国高校教学评估对大学自由精神具有指导意义。由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利用社会现实的形式,全面地去开发人的素养,包括精神和物质这两个大方向。就目前的现状而言,教育不应该只局限于塑造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而应该将人、社会和教育三者统一起来,继而实现人的价值。这个价值不仅体现在塑造的外在形象上,更体现在对自身修养的提高上,毕竟,教育不是一台制造机器。“自由”这个代名词从整体上来说,是包含两部分的。一是外在的自由,一是内在的自由。在现今社会中普遍出现内心资源的短缺现象,由于信仰的漫无目的,价值观出现空白问题,继而发现,散漫与这种“自由”不着边际,它是心灵上的崇高追逐者。依照我国现在的形势来看,当下的高校教育领域能够做到的仍然是遵循具体国情,这附带强制色彩,并没有实现完全自由。只有通过一定制度的保驾护航,才能让自由的个性充分发挥。从教育评估的能控和保障系统来看,教育的自由性是其追求的终极价值观念,就我国来说,“自由”就是你可以承受的,合乎情理的理性束缚。因此,一些强度适中的外部力量,是大学自由精神成为现实的“指挥棒”,保证其在未来发展方向的明确性。

三、大学自由精神需弘扬,教学评估需改进

1.大学自由精神的弘扬大学,是一个人人向往的金字塔,里面充满了谜团,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发问,它是学术的权威象征,许多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也是在大学中产生的,比如梁启超等。无论是在生活中、社会中,还是在高校的教育体制之下,都应该有其特色的文化内涵与精神。故而,高校评估的自由精神应该是活跃在一定的范围之内的,即它也需要一个界限。在自我创造的基础之上,实现自我的超越,最终达到思想解放的目的。“自由精神”可以说是高校评估的命脉,其喷薄欲出的血液正是这些蓄势待发的思想灵感,是大学所应具备的独特吸引力。它对于边界的局限,并不是不让思想新化,而是在防止腐败的滋生,这样就可以尽最大的力气来规避那些风险,减少思想激进者因碰壁而自我放弃现象。这些做法都不是为了禁锢思潮的发展,而是让大学不能脱轨于社会的发展,并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一个淡泊的思维活跃期与社会理性维持适当空间的转换地。

2.高校教学评估的改良只有被实践证明了的价值,才可以被评估。它并不是一种事先做好的假象,或者说是一种预谋,这都与它的本质背道而驰。高校教学评估是一个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而发生变化的动态形式,以实践活动为基准的发展事态,评估既是价值根源的发生者,又是实践发展方向的指引者。由于高校评估实践活动的发生者是通过学校自行的评述、专家的实际考察以及学校进行的整改这样的流程来加以完成的,可见其不能够被视为个体行动,它却将精神无限扩大化,使其影响力迅速铺张开来,展示了蓬勃的生命力。在认识了其发展形式在实践中的特点之后,就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能够再次设置限制,但发展活动的功利性特征是不能够磨灭的,这就是评估自我意识受到召唤所产生的巨大意义。对价值的评估是通过采取外显的价值目的的形式,并与内隐的方法加以补充,这亦是对评估本身的价值提升。这是一种目的性的“自由”,是论证存在的必要性的一种重要手法,追求价值的不放弃心理,是实现教育事业所从事的教育活动产生价值的最好回馈。高校教学评估不能够只是单一地完成评测工作,这样就使其有了不完全性,形式主义走上了空洞的路线,对于评估在今后的发展方向没有太多绝对的优势,而且还会暴露出许多弊端。为了避免形式主义和内容的空洞,就要将其与大学自由精神相融合,互相借鉴,使得大学的教学评估体系不断完善,不断改进,不断融入新鲜血液,能够建立更加健全的辅助系统,使之能够适应其发展的内在需求,与社会的新形势相匹配,提出新的观点,服务于教育事业,并形成相对于价值观念中的新型教育体系。

四、讨论

第3篇

1.1专家评估的片面性

我国高校目前主要由各校自行评估,也就是将专家(领导)评估作为主要形式。专家(领导)或同行虽然评估能力较强,但由于种种原因,也可能对评估产生负面的影响。

1.1.1专业局限性专家听课时数有限,对教师教学水平的了解不够全面,同时督导组的教师毕竟受其专业学科领域的限制,不可能对所评估的每门课都熟悉,不可能对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的正确与否、知识的前沿性程度做出准确的评估。

1.1.2心理因素影响评佑首先专家有可能对符合自己教学风格、思维模式的教师给予高于实际值的评估;其次还可能出现功利主义的评估,评估者似乎认为自己有决定被评估者命运的权力。若评估者再滥用这种权力,就会人为地严重影响评估的结果。

1.2学生评教的不稳定性

1.2.1态度因素如果学生未能认识到“学生评教”是教学环节的组成部分和自身权利,对“学生评教”活动持“无所谓”的态度,就会把实施“学生评教”活动的各种调查工作看作是与己无关的事情,导致出现不能认真、客观地评价的现象,这样自然会影响评价结果。

1.2.2专业因素理科学生相比文科学生而言对同一教师的评价结果可能会更好。相比之下,理科学生更善于理性思维及逻辑思维,动手能力强,对方法与技能的掌握要求更高,这最终导致对教师的逻辑性关注更多。

1.2.3兴趣因素学生对所学课程感兴趣,就会对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予以很高评;反之,如果学生对所学课程没有兴趣或兴趣不大,即使教师上课质量再好,学生给予的评价也可能偏低。

1.2.4成绩因素目前,大学生由于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不愿努力学习的心态,对所学专业等知识存在明显的功利心态,一些大学生甚至希望混过这几年。因此,就存在着“不抓出勤、不抓补考”的教师成为了“评价最高的教师”之一。而对于那些“抓出勤、抓补考”或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学生尤其是那些不爱学习的,或考试未通过的,可能出于报复心理而使评价偏低。这种现象在学风比较差的学校经常出现。

2建议

(1)教学与科研是现代大学肩负的两项密不可分的复合职能。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的灵魂,而教育教学是大学的本质特征和最终归宿。大学教师应当既从事教学,又进行科学研究;既开展科学研究,同时又承担教育教学任务,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第4篇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并进行分析,对日常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完善教学活动和教育决策提供可靠信息的过程。其目的是通过了解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更加合理,使被评价教师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励和强化被评价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在我国高等学校各项评价活动中,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已经较为广泛地开展,评价结果已成为教育决策和教育管理的重要依据。但是,目前部分学校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仍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1.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意义缺乏正确认识。

有些学校开展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以奖惩为目的,采用的是总结性评价,关注的是总结性的评价结果,教学管理部门常常将评价结果直接用于教师的人事管理。这样的评价方式,往往令教师觉得自己是在被动地接受检查,加之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方面的某些缺陷,容易使教师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和防卫心理,使评价难以收到促进和激励的效果。

2.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组织缺乏规范性。

多数学校都建立了一套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如干部教师听课制度、教学检查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学生评价制度等,但目前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组织中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由评价人员根据评价指标对授课教师课堂教学情况而做出的判断,在这样的评价过程中,评价人员对评价指标的理解程度和评价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评价结果,而对评价指标的理解和评价重要性的认识等方面的内容是属于主观范畴,不同的评价人员是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的。

3.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缺乏合理性。

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较多采用固定化、程式化的指标来衡量本是充满个性和特色的教学活动,这样的指标虽然具有规范统一、操作简便、容易比较的优点,但是很难准确地反映各学科和专业特点;同时,制定一个统一的指标让大家去遵循,其结果只能是使大家机械地以评价指标为导向,限制了教师2009/12总第335期教学自主性的发挥,不利于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再加上评价人员来自各个专业,可能会出现在对非专业的教学进行评价时,仅凭感觉和印象打分的现象,从而使评价的可信度降低,使评价结果不能准确地反映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和质量。因此,在制定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时,应反复论证,筛选出教学工作中具有共性的内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使各专业既能使用统一的评价指标,而又不会抹杀其专业特点。

4.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缺乏广泛参与性。

有些学校认为只有学生既是教师教学工作的直接受益者,又是其教学成效最深切的感受者,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最有发言权,因此视学生为唯一的评价者。但过分强调学生评价所占比例是不恰当的,由于知识和经验所限,有些学生不能正确对待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不负责任的随便填写评价表格或打分,有些学生易于以自己的喜好或需要来评价教师,表现出明显的功利色彩,其评价行为明显缺乏公平性、公正性和客观性,从而影响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真实性。

5.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结果缺乏反馈和沟通。

通过实施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教学管理部门能及时、准确地了解课堂教学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针对存在问题和不足采取改进措施,从而有效地保障并提高课堂教师教学质量。但是,目前一些学校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缺乏双向沟通,只是评价者向被评价者通报评价的结果,而这种结果往往只是一个分数,每个教师从结果中只能了解自己打了多少分,排队处于什么位置,至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教师无法了解,从而降低了评价的有效性。

二、改进和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对策

为了克服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工作中存在的不尽合理之处,应该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形成分析、评价和反馈的机制,使教学评价工作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从而全面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1.正确认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评价目的是受一定评价价值取向影响的,不同的价值取向导致对评价目的的不同认识。传统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向教师过去,关注教师已经取得的工作绩效。随着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深入开展,应该进一步明确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使传统的鉴定性、奖惩性的评价转变为形成性、发展性的评价,后者指向的是教师的未来,以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关注教师的未来发展和教育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

2.建立健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组织机构。

各校的名称不尽相同,有的叫督导委员会,有的叫督导室、督导组,或督导处,多是隶属于教务处,个别也有的是自行独立部门。督导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制订督导评价工作方案和文件,对全校教育教学工作,教师教师教学质量及其他教学环节进行监督检查评价,把评教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入研究教学改革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咨询意见,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3.规范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是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核心,能否建立全面和科学的评价指标,是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成功与否的关键。所谓全面,是指凡是影响和决定教师教师教学质量的主观因素、凡是反映和表征其教师教学质量的因素,都要纳入评价的范围;所谓科学,是指所设立的评价指标及其权重,要尽可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其教学效果之间的客观对应关系及其程度,反映教学效果诸方面的内在比例关系。

要建立全面和科学的评价指标,就应对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影响教师教学质量的所有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筛选出能直接反映教师教学质量、带有共性的本质因素作为评价指标,然后再根据不同的评价主体和学科特点,制定出既符合实际又相对灵活的评价体系。

4.改革创新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评价模式。

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应将师生自评、教师评价、学生评价、领导评价、同行评价结合起来,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结合起来,在校生评价与毕业生评价结合起来,教师个体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与学校集体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结合起来,使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成为全员参与、良性互动的网络系统,以保证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客观合理性。

第5篇

关键词:高校教学质量评估

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是在教师引导下进行一系列教学活动来完成的,其中教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必须加强教学质量的管理和监控,其中心环节是搞好教学质量的评估工作。但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估中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1评估目的不明确,导致评估工作的局限性

教学质量评估的日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往往会出现许多偏差,而导致评估的失败.第一,目前的评估往往只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估,而缺少对教学整体过程的评估,只重视对理论课的评估,而忽视对实践技能课的评估,有头评估的科学性其形式为以评“一堂课”为主,目往往重视讲课技巧的运用而忽视实际的教学效果川结果造成评估者为评估而评估,被评者为求好的评估结果,往往改变平时的做法,重视一些华而不实的形式和技巧,造成评优课与日常教学“两张皮”的现象。更有弄虚作假的行为,为了显示课堂教学的“成果”,课前要求学生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做准备,课堂成了一种演尔二些公开课、参加评比的课往往如此。第二,评枯中大多只针对该门课程的课论课,把这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割裂开来单独进行评估,而对它与有关课程内容的重复、相关课程之间内容的脱节都不涉及,造成教学评估的局限性第三,只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估,而缺乏对其综合素质的评估。

对此首先要明确评估的指导思想,注重教学效果而不是往重讲课技巧,将短期评估与长期评估结合起来,将评估贯穿到教学的整个活动中去,而不仅仅是只凭一堂课或几堂课就过早地下结论。以美、英、德等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教学质量评估中,一是强调评估教师实施创新教育的能力,重点考查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二是重视对教师全面素质的评估,对教师从背景、学历,知识、技能、反馈、交流及自学等多方面考核,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教师进行针对性培训。他们建立了一种全面反映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办法,即教学业绩文件夹式的评估办法(TeacherPortfolioAssessment)。评估内容包括教师个人背景简历、笔试(包括全国教师考试、州教师执照考试等)、教师对教育理念与目标理解,在改进教学方面所做的工作与成绩、课堂教学、教学文书、教学研究成果等,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因此除了对教师进行教学评估外,还应结合教学效果的评估及对教师个人素质的评估,这可以弥补一部分因评估指标设置不科学带来的问题,对教师教学质量作出较客观的评估。

2教学一线教师缺乏参与热情,影响评估的全面性

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因此广大教师在整个评估过程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对于教学评估工作,组织者、评估者都怀着极大的热情,而教师却处于被动状态,采取消极甚至抵触态度,使得教学评估有些流于形式。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普遍重科研轻教学,不重视教学研究,甚至对评估工作存在片面认识,认为那是教务部门的事,而评估是针对自己的,个别教师产生一定抵触情绪这导致只有教学管理人员及少数教师参与评估工作其制定的指标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而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估的效果。同时由于教师对评估的不认同,也影响评枯工作对教学质量的促进为此应提高广大教师的参与热情,首先应加强教育,使全体教师,端正思想,认识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其次要有相应政策,提高教学在晋升、考评中的份量,提高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热情,并积极主动参与评估工作,从而使评估体系科学全面,促进评估工作同时评估者也应从被评估者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分析他们的处境和角色地位,站在被评者的立场对评估所涉及的各个方面作尽可能详细的描述,从而提高评估的有效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各评估参与者存在的问题.影响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与说服力

目前评估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即学生评估、领导(专家)评估、同行评议、教师自评等几种方法但各校对各评估主体评分所占的比例则千差万别:有的重视领导评估而忽视其他方法,甚至没有教师自评;有的过分强调学生评枯的作用。但各评估参与者均存在影响评枯结果的不利因素,影响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与说服力。

3.1影响学生评估结果的因素及对策

学生在参与评估活动中往往存在一些影响结果有效性的问题。一是态度不严肃,不认真对待评估活动有的学生在拿到评估表后,随便划一下,或是给所有教师同样的分数。尽管在统计结果时采取了一些矫正措施,但还是会影响评估数据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二是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如心理定势,晕轮效应、评估者个性心理特征、消极应付心理、防卫心理等对评估结果有可能有一定影响如感情因素评估者与被评者之间如果存在某种良好的感情关系或不融洽关系,就会自觉不自觉地给予评估客体高于或低于实际水平的评估三是受其自身学识、经验和判断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评分波动性大,例如同一教师在同一专业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的评估结果差异较大因此如果将学生的评估结论作为评估的最主要依据有失公允此外学生对要求严格的教师打分时相对比较苛刻,过分强调以学生的结论作为评估的主要依据,会在一定程度上颠倒师生关系,导致个别教师迁就学生而降低了教学质量。四是评估的具体操作中也存在一定的误差,学生负责人是否认真,学生填写是否准确,评估的样本量等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因此,一方面要更科学地设计评估表,易于学生的理解和填写,另一方面要加强指导和宣传,使学生认识评估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填写评估表,同时选择合适的样本量。

3,2教师的心理因素对评估的影响及其调控

教学质量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评估工作需要教师理解并积极参与评估,教师的心理因素对评估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彭。一是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定。在制定指标体系过程中往往需要征求教师的意见,教师的心理因素对此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二是影响评估信息的质量。首先是在自评中因产生疑惧心理而过低或过高地评估自己,或是被审心理产生抵触情绪而对自评马虎草率,从而影响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其次是在评估过程中产生迎合心理,对评估者表现出不正常的积极主动,并且不真实地提供有关信息,以其获得评估者好感;或是因产生应付心理而干扰评估工作,使其草草收场而不能发现问题这不但影响了评估信息的正确获得,还影响评估者与被评估者之间的人际关系。

3.4影响评枯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有的对评估过分敏感,斤斤计较分数,成绩好的沾沾自喜,成绩不好就怨天尤人,而大多数则认为评估结果只对个别先进和后进有影响,对自己并没有多大意义,从而使评估对教学质量的促进失去意义因此教师的心理因素对评估的影响不可低估,必须在整个评估过程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调控。首先是要提高教师对评估的认识讲清评估的目的和积极作用,使教师认识到评估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是要借评估来整人。同时应公开评估指标和方法,避免因对评估的茫然而出现被审心理。其次是控制评估过程中的负效应,评估者也要端正态度,避免被评估者产生抵触心理。再次对评估结果要灵活反馈避免评估成绩高的产生骄傲情绪,成绩低的产生受挫感,引起心理冲突。从而使所有被评估者都能总结成绩,改进缺点提高教学质量。

3.5领导(专家)、同行在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第6篇

关键词:高校教学质量评估

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是在教师引导下进行一系列教学活动来完成的,其中教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必须加强教学质量的管理和监控,其中心环节是搞好教学质量的评估工作。但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估中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1评估目的不明确,导致评估工作的局限性

教学质量评估的日是为r提高教学质量,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往往会出现许多偏差,而导致评估的失败.第一,目前的评估往往只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估,而缺少对教学整体过程的评估,只重视对理论课的评估,而忽视对实践技能课的评估,有头评估的科学性其形式为以评“一堂课”为主,目往往重视讲课技巧的运用而忽视实际的教学效果川结果造成评估者为评估而评估,被评者为求好的评估结果,往往改变平时的做法,重视一些华而不实的形式和技巧,造成评优课与日常教学“两张皮”的现象。更有弄虚作假的行为,为了显示课堂教学的“成果”,课前要求学生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做准备,课堂成了一种演尔二些公开课、参加评比的课往往如此izi第二,评枯中大多只针对该门课程的课论课,把这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割裂开来单独进行评估,而对它与有关课程内容的重复、相关课程之间内容的脱节都不涉及,造成教学评估的局限性第三,只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估,而缺乏对其综合素质的评估。

对此首先要明确评估的指导思想,注重教学效果而不是往重讲课技巧,将短期评估与长期评估结合起来,将评估贯穿到教学的整个活动中去,而不仅仅是只凭一堂课或几堂课就过早地下结论。以美、英、德等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教学质量评估中,一是强调评估教师实施创新教育的能力,重点考查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二是重视对教师全面素质的评估,对教师从背景、学历,知识、技能、反馈、交流及自学等多方面考核,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教师进行针对性培训。他们建立了一种全面反映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办法,即教学业绩文件夹式的评估办法(TeacherPortfolioAssessment)。评估内容包括教师个人背景简历、笔试(包括全国教师考试、州教师执照考试等)、教师对教育理念与目标理解,在改进教学方面所做的工作与成绩、课堂教学、教学文书、教学研究成果等,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因此除了对教师进行教学评估外,还应结合教学效果的评估及对教师个人素质的评估,这可以弥补一部分因评估指标设置不科学带来的问题,对教师教学质量作出较客观的评估。

2教学一线教师缺乏参与热情,影响评估的全面性

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因此广大教师在整个评估过程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对于教学评估工作,组织者、评估者都怀着极大的热情,而教师却处于被动状态,采取消极甚至抵触态度,使得教学评估有些流于形式。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普遍重科研轻教学,不重视教学研究,甚至对评估工作存在片面认识,认为那是教务部门的事,而评估是针对自己的,个别教师产生一定抵触情绪这导致只有教学管理人员及少数教师参与评估工作其制定的指标难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从而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估的效果。同时由于教师对评估的不认同,也影响评枯工作对教学质量的促进为此应提高广大教师的参与热情,首先应加强教育,使全体教师,端正思想,认识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其次要有相应政策,提高教学在晋升、考评中的份量,提高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热情,并积极主动参与评估工作,从而使评估体系科学全面,促进评估工作同时评估者也应从被评估者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分析他们的处境和角色地位,站在被评者的立场对评估所涉及的各个方面作尽可能详细的描述,从而提高评估的有效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各评估参与者存在的问题.影响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与说服力

目前评估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即学生评估1领导(专家)评估、同行评议、教师自评等几种方法但各校对各评估主体评分所占的比例则千差万别:有的重视领导评估而忽视其他方法,甚至没有教师自评;有的过分强调学生评枯的作用。但各评估参与者均存在影响评枯结果的不利因素,影响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与说服力。

3.1影响学生评估结果的因素及对策

学生在参与评估活动中往往存在一些影响结果有效性的问题。一是态度不严肃,不认真对待评估活动有的学生在拿到评估表后,随便划一下,或是给所有教师同样的分数。尽管在统计结果时采取了一些矫正措施,但还是会影响评估数据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二是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如心理定势,晕轮效应、评估者个性心理特征、消极应付心理、防卫心理等对评估结果有可能有一定影响如感情因素评估者与被评者之间如果存在某种良好的感情关系或不融洽关系,就会自觉不自觉地给予评估客体高于或低于实际水平的评估三是受其自身学识、经验和判断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评分波动性大,例如同一教师在同一专业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的评估结果差异较大因此如果将学生的评估结论作为评估的最主要依据有失公允此外学生对要求严格的教师打分时相对比较苛刻,过分强调以学生的结论作为评估的主要依据,会在一定程度上颠倒师生关系,导致个别教师迁就学生而降低了教学质量。四是评估的具体操作中也存在一定的误差,学生负责人是否认真,学生填写是否准确,评估的样本量等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因此,一方面要更科学地设计评估表,易于学生的理解和填写,另一方面要加强指导和宣传,使学生认识评估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填写评估表,同时选择合适的样本量。

3,2教师的心理因素对评估的影响及其调控

教学质量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评估工作需要教师理解并积极参与评估,教师的心理因素对评估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彭。一是影响评估指标体系的制定。在制定指标体系过程中往往需要征求教师的意见,教师的心理因素对此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二是影响评估信息的质量。首先是在自评中因产生疑惧心理而过低或过高地评估自己,或是被审心理产生抵触情绪而对自评马虎草率,从而影响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其次是在评估过程中产生迎合心理,对评估者表现出不正常的积极主动,并且不真实地提供有关信息,以其获得评估者好感;或是因产生应付心理而干扰评估工作,使其草草收场而不能发现问题这不但影响了评估信息的正确获得,还影响评估者与被评估者之间的人际关系。

3.4影响评枯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有的对评估过分敏感,斤斤计较分数,成绩好的沾沾自喜,成绩不好就怨天尤人,而大多数则认为评估结果只对个别先进和后进有影响,对自己并没有多大意义,从而使评估对教学质量的促进失去意义因此教师的心理因素对评

估的影响不可低估,必须在整个评估过程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调控。首先是要提高教师对评估的认识讲清评估的目的和积极作用,使教师认识到评估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是要借评估来整人。同时应公开评估指标和方法,避免因对评估的茫然而出现被审心理。其次是控制评估过程中的负效应,评估者也要端正态度,避免被评估者产生抵触心理。再次对评估结果要灵活反馈避免评估成绩高的产生骄傲情绪,成绩低的产生受挫感,引起心理冲突。从而使所有被评估者都能总结成绩,改进缺点提高教学质量。

3.5领导(专家)、同行在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第7篇

【关键词】古诗词;小学语文;教学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没有对古诗词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课堂上仅仅向学生解释古诗词中不认识的词语及句子,然后向学生传达古诗词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自己创新的思维,时间久了,学生会觉得古诗词的学习枯燥乏味,从而失去了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然而,新课程的标准对古诗词的要求比较高,为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老师也开始重视古诗词的教学,本文就在新课程改革的条件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中古诗词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概述,会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及综合情操有很大的帮助。

一、趣味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前面写了,以往的教学方法中老师总是向学生解释生词意思等,最后让学生将古诗词背诵下来,在第二天的课堂上老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古诗词的背诵情况,如果背诵效果不错,这节古诗词的学习就完成了,时间久了,学生的背诵负担加重,就会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为改变小学语文古诗词学习的这种状况,老师应该在课堂上着重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然后再对古诗词进行讲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好的时间是在课堂的开始,所以老师更应该在课堂的开始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时,老师在课堂的开始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的作用,向学生放映有关黄鹂啼叫、白鹭飞行、航船停泊等的动画,以小学生调皮活泼的特点,形象的动画及悦耳的声音肯定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时老师再讲些有关黄鹂及白鹭的传说故事,让学生对这它们充满好奇之心,逐步走进诗词意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水平的第一步。

二、引导分析语句,加深学生对诗词及作者的了解

在趣味引入课堂后,学生对这一节古诗词的学习充满了好奇之心,此时老师应该开始向学生讲解这首诗词。首先应该说明作者的生平经历及时代背景,这有助于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其次言简意赅是古诗词最突出的特点,所以老师要解释诗词中每一个词语的意思、每一个事物在古代确定的含义,最后让学生自己去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而不能像以往的课堂上那样老师逐字逐句向学生"翻译"诗词。例如,讲解唐代诗人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时,首先应该李白的生平经历和时代背景告诉学生,然后讲解"玉笛"、"洛城"的含义,因为这是学生平时不会遇到的,它们分别指精美的笛子和地名洛阳(现河南洛阳),而"折柳"在这里指的是《折杨柳》笛曲,因为在古代"柳"蕴含着离别情怀,古人便用"柳"来抒发自己的离别愁绪。这部分知识在古诗词中是可以通用的,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积累古诗词知识对以后学生自己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接下来,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了解诗词的意境,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诗词描写的意境。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自己对小学语文中古诗词的分析能力,久而久之,便可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的教学水平。

三、鼓励学生联想,体会作者的感情

老师关于古诗词的讲解,加深了学生对诗词的了解,不知不觉中便会深入其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此时老师已经引导学生了解了诗词描写的意境,接下来需要鼓励学生自己去联想,将学生自己大胆的想象力赋予诗词,深化对古诗词的理解,深刻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例如,讲解小学语文课堂中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时,在老师将诗中"晓""啼鸟"等词语的意思讲解清楚之后,学生对诗词的意境有了一定的体会,诗词描写了春天来了,十分优美的风景。此时,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一切事物都有了生命,各处都向人们表达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以此让学生体会春天的优美风景,感受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与怜惜之情,来理解文章的主旨。这种鼓励联想的方法可以更容易使学生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及学习能力,老师也就可以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水平。

四、开展活动,拓展古诗词学习平台

中国的古诗词文化博大精深,仅仅学习小学语文课本教材中的古诗词是不够的,因此在课堂以外老师也要教育学生学习古诗词。老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书籍《唐诗三百首》,平时鼓励学生读写、理解、背诵,然后在有必要的情况下,举行古诗词比赛,例如,在比赛的过程中老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然后比赛哪个小组背诵的诗人李白的诗词多,或者是其他诗人的诗词,并且在活动的最后评定出冠军小组,给予奖励,从而激励学习参加比赛,然后努力去背诵诗词。这种组织活动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还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多去背诵理解古诗词,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力的提高,从而提高古诗词教学水平的提高。

总之,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水平需要老师和学生自己的努力,从以上这些方面出发,精心设计适合自己班级学习古诗词的教学方案,老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能力,进而继承我国的古诗词文化,使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 林巧燕.古诗词教学也应彰显语文教学本色[J]. 黑河教育. 2011(06)

[2] 吕冬梅.试论小学语文古诗词的审美教学[J]. 语文学刊. 2011(10)

[3] 刘静.用诵读与积累强化小学生古诗词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