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软件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2-07-23 09:33:38

序论:在您撰写软件调查报告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软件调查报告

第1篇

报告指出,各类软件的数量盗版率均保持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其中信息安全类软件由2011年的39%下降为36%;办公软件由2011年的55%下降为53%;操作系统由2011年的24%下降为23%。办公软件盗版率为53%;操作系统软件盗版率为23%。

针对目前国内盗版问题,报告提出了五点建议:第一,着力解决软件正版化区域不平衡问题;第二,重视农村地区的正版软件推广和服务;第三,扶持民族国产软件企业,促进良性竞争;第四,软件定价、升级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消费权益;第五,坚持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回应别有用心的国际舆论。

此外,2012年计算机在用量约为25574万台,与2011年相比,单机软件爱你安装总数量由6.05套上升至6.7套,增长10.7%。其中应付费软件由1.9套上升至2.22套,增长16.8%;免费及开源软件由4.15套增加至4.48套,增长了8%。免费及开源软件增幅明显扩大,但正版商业软件仍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第2篇

由权威调查机构的《2014年软件测试从业人员调查报告》显示,软件测试行业呈现出以下几大特征:

一、软件测试行业人才缺口大

数据显示,被调查测试人员所属公司中,互联网行业及金融行业分别占42.81%和18.15%,综合占比超过六成,这也印证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果,目前互联网行业和金融行业受到了投资者和个人的青睐,企业需求急剧上升,软件测试人才缺口巨大。

二、软件测试人员稀缺

然而,在被调查者所在公司中,测试人员与开发人员的比例在1:4及以上的高达55.13%。在这些公司中,49.66%的公司每年对测试人员进行的培训次数为0。也就是说,将近一半的软件测试人员在工作后没有进行培训学习的机会,这就要求想从事软件测试的人员在入职前培训相关的技能,确保工作可以顺利开展。

三、软件测试行业前景光明

在被调查者中,进行了一年左右软件测试工作的人员占据了72.26%。其中,大专学历及本科学历的比例分别为34.93%和58.22%,他们的薪资在6000元及以上的占据了53.43%,软件测试工程师薪酬高成为不争的事实。

第3篇

本次参与调查的开发者中,约59.4%的开发者在公司中的职位是软件工程师,高级软件工程师占14.98%。任职管理岗位的开发者中,项目经理或主管占6.3%,部门经理或主管的人群约为4.7%。另外,本次调查也吸引了一些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参与,其中公司CTO甚至CEO级别的开发者在本次调查中已经能够占到2.4%。

本次调查数据真实地反映出了2012年中国软件开发者的薪资现状。开发者薪资水平明显提高,月薪5000元以上人数占比较2011年增长10.8%。在IT业较集中的17个城市中,高收入开发者占比最高的依次为:上海、北京、深圳,最低的依次是济南、沈阳和西安。高收入开发者占比最大的前3行业:互联网、游戏、国防/军队。最赚钱的四种编程语言是:Objective-C、C++、Python、C。导致开发者跳槽三大原因:薪水低、福利少、公司技术水平差。开发者跳槽三大途径:招聘网站、朋友介绍、招聘会。

城市:上海、北京领先全国

本次软件开发者薪资调查受访者来自全国IT行业发展处于领先的17个城市。按高收入和中高收入的比例排序,开发者收入较高的城市依次是:上海(77.3%)、北京(76.7%)、深圳(71.7%)、杭州(69.5%)、广州(64.3%)、南京(64.1%)、大连(61.9%),这一结果与上次基本相同。

其中,上海和北京组成第一阵营。其他五个城市处在第二阵营。与上次相比,广州和南京的比例提升更加明显。这些地区的IT行业发展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它们的生活成本之高也是公认的。对于开发者来说,在这样的城市中发展也面临着诱惑与困难,诱惑来自于IT行业发展处于前列,有利于开发者的职业生涯发展及获得更好的收入,困难则意味着需要面对较大的竞争压力及生存压力。

其他城市里,成都、西安和厦门中高收入比例的提升非常明显,这应该是得益于当地政府对软件和互联网比较重视,产业开始产生集聚效应所致。

在上述17个城市中,低收入和中等收入所占比例较高的三座城市分别是沈阳(73%)、济南(66.6%)和武汉(58.4%)。

每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不同会决定其对工作及城市的选择。如果选择在一二线城市,可以参与到最激烈的竞争中,从中获得成功的;如果选择竞争压力相对不大的城市,虽然收入相对要少,但也可以享受慢节奏的人生。个中滋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行业:制造(通信/电子设备)行业薪资具有竞争力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同为开发者,但大家对行业的选择,不同性质企业的选择都有所不同。

行业方面,参与本次调查的开发者中,有超过28.2%的开发者来自独立软件开发商,互联网从业者也有13%,排名第三的是制造业(通信/电子设备),为11.5%。同时,开发者从业企业性质方面,数据显示,私企仍然占很大的比例,高达74.5%,外企比例约为15.2%,国企比例最小,占了10.3%。

在我们进行调查的18个行业中,高收入开发者所占比例较大的前三行业是互联网(28.1%)、游戏(27.4%)和国防/军队(25%)。而中高等收入开发者所占比例较大的前三行业分别是电信(53.4%)、交通(52.2%)和制造业(50.6%),另外,制造(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高收入开发者所占的比例也达到了21.3%,显示出制造(通信/电子设备等)行业在与各行业的竞争中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有人收入高,自然有人收入低,在这些行业中,政府(19.1%)、零售/物流(17.3%)及媒体(17.2%)这三个行业里低收入开发者所占比例较大。

再来看企业性质与开发者薪资水平的对比分析,从上表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外企在薪资待遇上较之国内企业有较大的优势,虽然中高等收入所占比例(42.5%)相比国内企业的45.8%有些许差距,但在高收入开发者所占比例方面,外企优势非常大,为39.7%,而国内私企与国企则分别为15.8%与15.7%。

当然,从开发者的择业过程及面试经历来看,相比国内企业,外企的门槛及难度也相对较高。

技术:流行的不赚钱

在本次调查结果中,使用者最多的编程语言依然是Java,占到所有语言的39%,但较之去年的45.3%下降明显。Java之外,C#、C++及C三种语言所占比例为16.61%、16.11%及10.9%。

从不同编程语言的开发者收入范围分布来看,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最赚钱的四种编程语言分别是Objective-C、C++、Python和C,使用这四种语言的开发者中,1万元以上的高收入者所占比例均超过了20%,而Objective-C无愧于“TIOBE 2012年度编程语言”称号,其使用者中,高收入开发者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1.6%,后三者的比例依次为26.3%、25%及21.9%。而PL/SQL、C#、JavaScript、Java三种语言的开发者收入范围分布差别不大。

数据库使用方面,调查结果显示,Oracle、SQL Server及MySQL三种数据库占据了近80%的使用率,各自比例依次为29.3%、24.76%、24.15%。有意思的是NoSQL的使用者虽然比较少,但1万元以上的高收入人群占比例较多,达到了43.4%。反而是一贯高帅富形象的Oracle开发者收入偏低,非常奇怪,难道是因为Oracle太流行了吗?其中原因,值得继续调查。

本次调查中,我们还设置了开发项目所面向的操作系统选项,通过统计发现,面向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的项目很强势,其中Windows Server占据比例最大,为33.9%,Windows Client紧随其后,约为22.6%,这两者之外,面向Linux操作系统的项目比例也达到27.9%。

薪资方面,Oracle Solaris、Linux、Mac操作系统项目的开发者中,1万元以上的高收入者占比均较高,超过了24%。而在Windows Client、Windows Server、Google App Engine操作系统的开发者中,1万元以上的高收入者不足15%。值得注意的是,开发项目面向IBM AIX系统的开发者中,中高收入以上的人所占比例非常高,达到82.4%。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应用开发需求越来越多,在本次调查中,从事移动应用的开发者比例已经达到了10%。而互联网产品开发者占据较大比例,约为34.4%,其中前后端开发者分别占11%和23.4%。企业级应用(包括ERP/CRM/SCM/BPM)开发者也不在少数,比例约为22.5%。

从薪资角度来看,各类软件的开发者薪资水平基本持平。但也有例外,从上面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互联网前端(网页端)的薪资水平较之其他类型开发工作的薪资水平显得较低,中低等收入占据了超过50%的比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目前互联网前端开发对技术水平要求相对不高,开发语言掌握比较容易。

总体来看,前沿、小众技术的使用者,收入反而高,但适用面肯定会窄一些。而流行的技术虽然很多使用者薪资不高,但也不乏高薪者。这个现象为大家选择技术学习路线提供了很有意思的启示。

那些年,我们一起跳的“槽”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或期望更好的发展、或期望拿更高的薪水、或期望一展宏图大志,也或者只是想让自己安定下来,这些都是我们选择跳槽的各种理由。在本次调查中,有32.6%的受访者表示在一年之内曾换过工作。

换工作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导致开发者跳槽的三大原因分别是:薪水低,有近28%的开发者表示换工作的原因是能够获得更高的薪水;福利少,有13.5%的开发者表示新单位的福利待遇更好;公司技术水平差,有13.4%的开发者选择跳槽是因为新单位的技术水平更高,这样的公司无疑有利于开发者的职业生涯发展。

调查数据显示,拥有2~3年工作经验的开发者最容易跳槽,跳槽的比例占总人数的42%。而工作10年以上的开发者由于工作及生活基本稳定,大部分都不会轻易选择跳槽,跳槽的人数仅有16.5%。

正如前面所说,有部分开发者换工作是因为期望拿更高的薪水,在受访者中,有近70%参与调查的开发者表示在过去一年中换工作后的工资都有所提升,其中最普遍的涨幅在10%~30%之间,这部分开发者的比例约为40%。而涨幅能够超过50%的开发者比例也不低,约为10%。不过也有例外,调查结果显示,跳槽的开发者中,仍有约22%的开发者薪资仍然维持原先的水平。更有甚者,约9.9%的开发者表示跳槽之后薪水略有下降,但我们猜测,这部分开发者应该是遇到较好的公司,希望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及水平,于人屋檐下暂时低头。

在最近一年没有更换工作的受访者中,薪资有所增长的开发者比例约为56.4%,其中涨幅也大多处于10%~20%之间,这部分开发者所占比例约38.4%。

虽然未跳槽的开发者涨薪较之跳槽者较低,且涨薪幅度也低于后者,但正所谓“跳槽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我们仍不建议广大开发者单纯为追求薪水选择跳槽。影响个人生活水平的不仅仅是薪水,且现在的公司如果能给你提供薪水之外的待遇福利(如培训、学习机会等),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也是十分有益的。

即便我们这么说,但调查数据显示,受访者中仅有21.6%的开发者表示未来一年不考虑换工作,有32.5的开发者表示暂未考虑跳槽,但有好机遇也会抓住,而45.9%的开发者表示将会在新一年中选择跳槽。

社会化媒体在近几年快速发展,国外已经出现如LinkedIn这样的职业社交网络,但在国内,调查数据显示,54%的开发者更换工作仍是通过传统的招聘网站,还有11.7%的开发者是通过校园招聘会或主题招聘会完成工作更换的,除此以外,有17.7%的开发者是通过朋友介绍获得新工作的,这个算是社交媒体线下的模式吧。被猎头发现推荐工作的开发者也占了7%的比例。

其他数据

每年的薪资调查报告中,总有些数据大同小异,比如:男女比例极不平衡,本次比例是97:3;超过五成开发者都生活在一线发达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及广州等。

2012年是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快速发展的一年,在接受调查的软件开发者中,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受访者最关注的技术方向都集中在这两方面。

虽然开发者对自己的薪资满意度上升明显,但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国内开发者目前的生活支出依旧不理想,除生活费之外,占据开发者生活支出前三位的分别是房租/房贷、休闲娱乐及学习培训,但比例相差较大,房租房贷的比例约为69.2%,休闲娱乐比例约为20.4%,而学习培训仅占7%。其他方面,硬件配置占了3.14%,至于软件购买,仅占0.33%。

在之前的薪资调查报告中,我们发现软件开发者的学历、语言技能对个人的薪资水平存在一定的影响,本次也不例外。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软件开发者群体的学历水平集体有所上升,本科以上学历的开发者比例已经接近80%。

第4篇

(一)软件出口规模继续扩大

2008年中国软件出口额进一步增长,全年新签出口合同19091个,同比(下同)增长53.4%,协议金额33.8亿美元,增长80.2%。从2008年各月软件出口协议金额变化来看,整体呈现上升态势,其中2月份最低,为1.3亿美元,11月份最高,达到4.5亿美元;而且,除9月份以外,其余各月软件出口协议金额均高于2007年同期水平,其中4月份同比增长最快,达到279.4%。

2008年中国软件出口协议金额月度变化

从2008年各月中国软件产品出口情况来看,协议金额基本上呈现稳中有升态势,3月份最低,接近0.5亿美元,12月份最高,达1.3亿美元;而软件产品出口占中国软件出口的比重有所下降,1月份最高,达53.7%,到8月份降到最低的17.9%,到12月份又恢复到30.8%。

2008年中国软件产品出口协议金额月度变化

(二)软件出口产品结构有所调整

1.信息技术外包成为软件出口的主要方式

中国软件出口主要包括软件产品出口和信息技术外包(ITO)两大类。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市场需求缩减,中国共签订软件产品出口合同5394个,增长6%;协议金额为8.9亿美元,回落3.8%。与此同时,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类服务外包业务迅速拓展,全年共签订外包合同15564个,比上年翻了一番,协议金额达到38.1亿美元,增长159.1%。其中,信息技术外包(ITO)合同13697个,增长86.1%。协议金额达到24.9亿美元。增长162.5%,几乎是软件产品出口协议金额的3倍;业务流程外包(BPO)的发展也十分迅速,虽然合同数只有1867个,但增长幅度超过300%,协议金额达到13.3亿美元,增代152.6%。可见,信息技术外包是中国服务外包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软件出口的重要形式。

2008年中国软件出口结构(按协议金额)

2.软件产品出口呈现高级化趋势

虽然2008年中国软件产品出口协议金额有所下降,但是出口结构进一步调整,层次不断提高,呈现高级化发展趋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如用友ERP、中望CAD、瑞星杀毒和华为、中兴的嵌入式软件等都进入海外市场。中国软件产品出口已形成从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到应用软件的一条完整的产业链。2008年,中国新签系统软件出口合同412个,减少28.1%,但协议金额增长45.1%,达到1.1亿美元;支撑软件出口合同164个,协议金额0.5亿美元,分别增长164.5%和53.8%。系统软件出口占软件产品出口的比重由上年的8.1%上升到12%,支撑软件出口的占比也由3.6%上升到5.7%,软件产品出口结构进一步升级。但是,软件产品出口产业链的高端主要被微软、Sun等国际大公司所把持,中国目前承接的软件项目仍然以应用软件为主。2008年中国新签应用软件出口合同4867个,增长9.3%,协议金额7.5亿美元,减少8.6%,占软件产品出口的比重由上年的88.3%下降到82.3%,但是仍居于软件产品出口的主导地位。

2008年,中国原创网络游戏软件发展较好,在实体产业出口普遍紧缩的经济形势下,共有15家网络游戏企业自主研发的33款网络游戏作品进入海外市场,覆盖范围包括北美、欧洲、日本、韩国、东南亚以及港澳台等在内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年销售收入7074万美元,增长28.6%。其中,北京完美时空公司成功将《完美世界国际版》、《热舞派对》、《赤壁》、《诛仙》和《武林外传》等5款游戏输出到日本、韩国、巴西、俄罗斯、东南亚和欧洲国家,全年收益近3000万美元。

3.信息技术外包向中高端发展

信息技术外包主要包括系统操作服务、系统应用服务和基础技术服务。随着中国软件产业的稳步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信息技术外包也不断由低端向中高端发展。2008年,中国共签订系统应用服务合同7994个,增长147.8%,协议金额达到12.7亿美元,增长250.7%,占信息技术外包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38.5%提高到51.9%,取代基础技术服务成为信息技术外包的主力;全年签订基础技术服务合同4913个,增长29.2%,协议金额9.7亿美元,增长97.5%,占信息技术外包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51.9%下降到39.5%。这表明中国软件离岸外包的技术水平正逐步上升,承接外包的层次也在逐步提高。同时,中国承接系统操作服务的合同732个,增长143.2%,协议金额2.1亿美元,增长132.8%,但是占信息技术服务的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9.6%下降到8.6%,表明中国软件离岸外包的高端领域仍需要进一步发展。

(三)软件出口市场进一步拓展

近年来,全球软件离岸外包规模不断扩大,发达国家持续进行软件和信息服务的地区转移,将大量的编程和售后服务工作外报给其他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而中国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竞争优势不断增强,对软件发包国的吸引力也不断增强。

1.出口市场多元化趋势明显

中国软件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亚洲,一日本市场为主,欧美市场的占有率较低,但随着中国软件出口实力的不断增强,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十分明显。日本一直是中国承接软件离岸外包的传统市场,但2008年中国向日本出口软件的协议金额占中国软件出口总额的比重由上年51%降至37%。2008年,中国对欧美国家软件出口增长迅速,其中与法国新签软件出口协议金额占中国软件出口总额的比重由上年的0.045%增至3%,承接美国的软件外包协议金额占中国软件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18.8%。中国软件在港台地区的市场也逐步拓展,承接港台地区软件外包占到了中国软件出口的13.5%左右。

2.日本市场稳步发展

日本是世界软件产业大国,其国内市场规模仅次于与美国,局世界第二位。近年来,中国已成为日本软件及服务离岸外包的主要发包目的地,日本外包业务的月60%都外包给了中国。例如富士通集团2008年的整体外包业务中,中国占了81%。在对日软件出口方面,中国具有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首先,在地域上,中国与日本相邻,在文化上,中日交往历史久远,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人际交流等方面也比较接近,相互派遣、交接订单的费用也比较低;其次,在语言上,中国软件外包行业从业者的日语水平相对较高,更容易沟通和上手;再次,中国具有较强的成本竞争力,而且日本在中国电子产品制造业投资合作较多,能吸引与之配套的嵌入式软件向中国转移。

由于日本企业自身管理上的特点,软件项目整体发包到中国的相对较少。富士通、NEC、野村中岩、东芝情报、三井情报等发包商往往是将其系统设计、架构分析之后分解出来的子模块外包给日本中型软件企业,这些企业再把其中一些项目转包给中国。因此,中国承接日本外包项目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加工贸易的性质比较明显。然而,随着中日软件外包合作的不断深入,中国软件企业除了承接以编程为中心的低层次开发委托,也开始与日本软件企业一起面对用户,从需求开始介入项目、参与设计承接详细设计和开发及测试工作,并承担后继服务。

2008年,中国与日本在软件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拓展,全年新签对日软件出口合同11336个,协议金额12.5亿美元,分别增长了27%和52.9%,虽然占中国软件出口总额的比重有所下降,但是仍超过三分之一,是中国软件离岸外包的重要支撑。2008年9月,中日软件和信息服务合作论坛暨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海外分会在东京举行;11月,中日软件及服务外包合作论坛在西安举行:12月,中国首个海外软件园区大连(日本)软件园在东京建立,为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对日软件外包等业务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大连(日本)软件园还以大连软件园咨询、大连华信、海辉、东软4家企业驻日分公司为基础成立4个分园,以更好地整合资源,扩大影响,形成品牌。2009年4月,第七届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的重要活动2009中日软件外包产业大会在成部举行,经过广泛的磋商和对接,日本有望进一步扩大在中国的软件外包,并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3.欧美市场增长迅速

全球软件外包市场主要是欧美和日本,其中美国约占65%,欧洲约占15%,日本约占10%。接包国主要是印度和爱尔兰,美国市场基本被印度垄断,印度软件外包已占到全球的65%左右,成为软件外包的第一大国,而欧洲市场则基本被爱尔兰垄断。中国主要以承接日本软件外包为主,在欧美市场的份额较少。但是,欧美市场占据了全球外包市场的八成左右,中国软件产业和软件外包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进入欧美市场。而且欧美的软件外包项目常常含有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或是整体外包,大型订单、长期订单比较多,利润也相对较高。从2008年中国承接各国家和地区软件外包的平均规模。可以看出,法国的项目平均规模最大,高达108.6万美元/个,其次是美国,为31.9万美元/个,中国承接日本软件外包的平均规模最小,仅为11万美元/个,低于中国软件出口整体的平均规模。

欧美软件外包对接包方的技术实力、企业规模、管理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中国企业在从事对日软件外包中培养出来的严格的质量和流程管理体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全面的保密加密措施以及详尽的文档资料设计等基本功,在发展对欧美的外包业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中国与法国新签软件出口合同94个,协议金额1亿美元,分别增长13570和1402.4%,实现了突破式发展;中国承接美国的软件外包合同达到1999个,协议金额6.4亿美元,分别增长104.8%和74.47。

4.港台市场有序推进

中国香港地区是继日本与美国之后,中国软件出口的第三大市场,虽然市场容量和发展速度不能和日美欧相比,但是也不容忽视。香港高昂的服务成本和激烈的行业竞争迫使香港服务提供方和需要方均有寻求低成本服务资源的强烈需要,而内地与香港在地理、文化、语言等方面联系最为紧密且服务价格低廉,因此成为香港离岸服务发包的首选地。同时,"香港接包转包内地"成为近年来香港离岸服务外包的一个显著趋势。香港资讯发达,与国际市场衔接紧密,法制环境和市场机制也相对健全,且拥有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商业信誉,因此,香港企业接包再转包给内地企业成为现阶段两地合作的重要形式。2008年11月两地合作举办了第二届中国(香港)国际服务贸易洽谈会,进一步促进了两地软件企业的交流。2008年,中国与香港新签软件出口合同1411个,协议金额达到3.6亿美元,分别增长120.5%和36.8%。

基于同香港类似的语言、文化及地理因素,中国承接台湾软件外包也具有先天优势。台湾软件产业在技术水准、产品创意、市场行销和国际合作经验、人才素质、资金来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应用软件业并不发达,市场需求巨大。2008年,中国与台湾签订软件出口合同430个,同比增长了45.3%,协议金额0.9亿美元,同比增长90%,占中国软件出口总额的比重也增长到接近3%。

中国香港和台湾的企业国际化程度较高,管理也相对规范,中国企业承接港台地区软件外包有利于提高企业自身素质,也能为进入欧美市场积累经验。

(四)各地区软件出口蓬勃发展

1.东部地区是软件出口的中心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开放程度较高,基础设施比较完备,各类专业人才也相对充足,软件产业发展较为迅速。在中国逐渐融入全球软件外包的大潮中,东部沿海地区首当其冲成为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主要地区。2008年中国软件出口前15位的省市中,东部地区占了10个,中西部地区只有5个;软件出口过亿美元的省市共有7个,中西部地区仅陕西省软件出口为1.1亿美元,居末位。东部省市中,江苏省软件出口发展最快,2008年新签软件出口合同3113个,协议金额9.3亿美元,分别增长367.4拆和473.4%,占中国软件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27.4%。其次是上海和北京,2008年新签软件出口合同分别为1703个和5804个,协议金额分别为6.1亿美元和5.8亿美元,增长42.8%和30.6%。

从中国主要经济区域来看,东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承接国际软件外包的核心区域,2008年软件出口协议金额17.7亿美元,占中国软件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环渤海地区软件出口协议金额10.7亿美元,占三成左右;珠江三角洲软件出口协议金额2.5亿美元,占7.4%:而中西部广大地区软件出口仅占总额的8%左右。

2.中西部地区软件出口潜力巨大

随着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成本优势的逐步丧失以及中西部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软件外包开始向中国内地转移,中西部地区的软件出口蕴藏着巨大的潜力。虽然目前中西部地区的软件出口额远远低于东部沿海,但是就项目的平均规模而言,中西部地区颇具实力。2008年,中国各省市软件出口项目平均规模最大的是广东省,其次是上海和江苏。中西部地区软件出口平均规模最大的是湖北省,为25.6万美元/个,居第五位;湖南、陕西、四川分别居第六至第八位,黑龙江居第十一位,排在北京、天津之前。而且,相对于制造业而言,中西部地区发展软件产业,开展服务外包具有很大的优势。首先,软件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人才,中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西安、武汉、成都等城市拥有众多高校,是全国重要的智力密集区;其次,软件业是以互联网为基础和核心的新型产业,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发展软件外包等服务业可以有效回避中西部地区的地理劣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再次,中西部地区的人力成本具有比较优势,软件业平均工资大约为上海、北京、深圳等地的六至七成。因此,中西部的一些中心城市已经在软件产业发展及出口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综合竞争优势,同时软件服务外包也给内陆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08年中国各省市软件出口平均规模

(五)各类基地成为重要载体

在中国软件产业及服务外包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和各级政府都大力支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并把软件和服务外包作为重点发展的目标产业和新增长点,一些城市已出现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聚集的态势,初步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软件和服务外包基地。中央和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各基地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服务功能,使基地成为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的重要载体。

2008年中国软件出口(创新)基地出口情况(按协议金额)

2008年,中国11个软件出口(创新)基地共签订软件出口合同14173个,增长30.9%,协议金额25.8亿美元,增长56.2%,占全国软件出口合同数及协议金额的比重分别达到74.2%和76.4%。从各基地城市来看,上海市软件出口协议金额最大,为6.1亿美元,占各基地软件出口协议金额总量的23.5%,其次是北京市和南京市,分别占22.5%和17.8%。协议金额增长最快的是南京市,增幅达到62.6%,其次是济南市和杭州市,分别增长145.2%和83.3%。各基地中,项目平均规模最大的是南京市,平均每个项目的金额达到131.7万美元,其次是广州市和上海市,平均规模分别为63.3万美元/个和35.6万美元/个。

截至2009年2月,中国各类软件外包及产业基地城市21个(去除重复的基地),根据其各自发展的特点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是北京和上海。这两个基地城市分别为环渤海地区和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贸易中心,战略地位重要且综合条件较好,在终端市场、信息化环境、教育基础、国际化程度等多方面具有优势,但各项成本偏高。第二梯队是大连、深圳、广州和珠海。这些基地城市软件产业及服务外包经验丰富且国际地缘优势明显。地域、语言、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的相近,使得大连对日韩,深圳、广州对中国香港,以及珠海对中国台湾的软件及服务外包方面有着不可复制的优势。第三梯队是杭州、南京、天津、苏州和无锡。这些基地城市达到了质量和成本的最佳平衡,劳动力质量和服务水平较中西部地区高,而成本又比北京和上海低。同时,南京、杭州、苏州、无锡毗邻上海,天津地处首都经济圈,具备一定的区域性地缘优势,能够得到第一梯队业务辐射、产业扩散和转移的机会。第四梯队是西安、成都、武汉、济南、长沙、南昌、合肥、大庆、重庆和哈尔滨。这些基地城市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而且还拥有比较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教育资源,但在经济发达程度以及信息化和国际化建设等方面存在劣势。

(六)软件出口企业快速发展

目前,中国软件出口与信息服务外包企业总数达到3000多家,涌现出一批有实力、有特色、有品牌的骨干企业。企业规模逐渐扩大,资产总额和营业额快速增长。随着产业环境的逐步完善以及中国软件产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中国软件企业国际市场拓展能力日益增强,通过CMM.CMMI等资质认证的企业不断增加,承接离岸外包大型项目的实力逐步增强。

1.出口规摸扩大

2008年,中国前100家软件出口企业共签订合同6459个,协议金额20.7亿美元,增长79.4%,占中国软件出口总额的61.2%。其中,沈阳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协议金额达到1.3亿美元,成为中国2008年软件出口最多的企业,南京中兴软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和汇丰软件开发(广东)有限公司紧随其后。软件出口过亿美元的企业2家,比上年增加1家,超过5000万美元的企业也由上年的2家增加到8家。中国软件出口前10家企业累计签订合同615个,协议金额7.2亿美元,占中国软件出口总额的21.3%。

2.内资企业实力增强

外商投资企业一直是中国软件出口的主导力量,但是随着内资企业的实力不断增强,其软件出口也在不断增长。2008年,外资企业软件出口协议金额25.3亿美元,增长58.7%,占中国软件出口的75%,但比上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而内资企业软件出口增长突出,出口协议金额达到8.5亿美元,是上年的3倍。其中,国有企业增长最快,协议金额为1.1亿美元,是上年的5倍,占中国软件出口的比重也增长到3.3%,民营企业和其他企业也增长了2倍多,占比分别提高到5.9%和15.8%。

3.创新能力提升

近年来,中国软件出口企业更加注重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提高研发水平,并将技术水平不断向国际前沿推进。排除收购和兼并的因素,2000-2009年用友自主品牌软件产品增长了9倍纳税总额增长了6倍,金山公司所有的游戏产品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也是中国游戏业界第一家产品输出到海外的公司,金山的产品目前在越南保持着第一位的市场占有率;博彦科技集团投资]000万元成儿"博彦成都研究院",专汪于电子商务、移动商务和ERP等项目的研发,成为中国服务外包企业筹资建工的首家研究院。

第5篇

软件是计算机的灵魂,没有软件的计算机就如同没有磁带的录音机和没有录像带的录像机一样,与废铁没什么差别。使用不同的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可以完成许许多多不同的工作。它使计算机具有非凡的灵活性和通用性。也正是这一原因,决定了计算机的任何动作都离不开由人安排的指令。人们针对某一需要而为计算机编制的指令序列称为程序。程序连同有关的说明资料称为软件。配上软件的计算机才成为完整的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两大类: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是专门为某一应用目的而编制的软件,较常见的如:

1、文字处理软件

用于输入、存贮、修改、编辑、打印文字材料等,例如word、wps等。

2、信息管理软件

用于输入、存贮、修改、检索各种信息,例如工资管理软件、人事管理软件、仓库管理软件、计划管理软件等。这种软件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各个单项的软件相互连系起来,计算机和管理人员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各种信息在其中合理地流动,形成一个完整、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简称mis。

3、辅助设计软件

用于高效地绘制、修改工程图纸,进行设计中的常规计算,帮助人寻求好设计方案。

4、实时控制软件

用于随时搜集生产装置、飞行器等的运行状态信息,以此为依据按预定的方案实施自动或半自动控制,安全、准确地完成任务。

软件的岗位

随着it行业的迅猛发展,各种各样的it岗位也越来越火爆,目前的应用软件岗位主要有:软件开发工程师、网络软件工程师、系统工程师、售前支持顾问、技术支持工程师、软件销售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质量经理、产品市场经理、项目实施工程师、渠道经理、系统架构师、it系统及网络专家及售前咨询顾问……..

软件公司是一个综合的运作体,需要完善的内部组织结构,同时,软件由于使用面的不同,组织结构也会相应的有很多变化,例如,软件外包的公司,其组织当中的成分就会相对少些,更多的是以“技术密集型”管理结构。

软件工程师很多人都认为就是编程的,非常枯燥,其实,软件工程师更多的、更重要的工作是需求分析和架构设计,这是一个极具创意的工作,常常要接触很多不同企业或业务单位,了解各种不同的运作及管理流程。

软件人才

第6篇

调查群体构成

此次调查参与者由不同地区的医用软件用户构成。调查群体的地域范围基本涵盖了中国各个地区。其中多数参与者来自华东地区、华北地区,其次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来自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的参与者较少,少数参与者来自国外。

调查参与者年龄:与整个医疗行业群体相比,此次调查参与者普遍较年轻,小于30岁的参与者占总数的44.1%,30岁~35岁的参与者占总数的35.2%,而大于35岁的参与者仅占约20%,40岁以上的参与者不到10%。

调查参与者从事医疗相关行业的时间:参与调查者的医疗专业从业时间多样。其中占比最多为从业2年~5年为31.88%,从业6年~10年占比为26.20%,从业小于2年占比为16.90%,11年~15年为14.83%,大于15年占比为10.69%。

调查参与者职称:调查参与者由不同职称的人员构成,其中中级职称(主治医师)为41.38%,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初级职称(医师)28.97%、未定级参与者(医学生、实习医生等)17.93%,以及副高级职称(副主任医师)10.34%和高级职称(主任医师)1.38%。

医用软件的用户使用情况

安装医学软件数量和使用频率:在调查中,超过一半的调查参与者的移动设备中安装了1~2款医疗应用,安装多于5款医疗应用的用户仅占8%。而使用软件的频率为“每周使用几次,但不是每天使用”的参与者占59%,“每天都会使用”的参与者占34%。由此可见国内医疗应用软件目前还只是作为医疗工作的辅助工具,许多软件没有具备吸引医生和医务人员的功能,也没有渗透到每天的医疗工作中。

使用过的医学软件类型:在回答“使用过哪种功能的医学软件”的问题时,93.45%的调查参与者都选择了“查询手册类”。其次为“医学计算工具类”、“解剖图谱类”和“医学继续教育资料类”。而国内使用“医患沟通辅助工具类”和“患者病历管理工具类”软件都较少。这应当是由于这两类软件的制作开发无论在专业化程度上还是与医院系统融合上难度都较大,目前市场上该类可选择数量较少且质量不高。

使用频率最高的软件:相当多的人在“使用频率最高的软件”中选择了“查询手册”,这也说明了药物、疾病查询手册是医务工作者最常用的软件功能。医疗工作凭借大量的知识储备,而高速发展的医疗技术使得信息储备对于每一个医生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种药物可能有多个生产厂家、多种规格与剂型。临床工作的严谨要求,使得查询手册是不能缺少的必备工具。

不同科室的医用软件使用频率:通过参与人数较多的几个不同科室对比,可以看出心血管内科和中医科医生软件试用频率较高。进一步看到中医科和心血管内科医生所选择的使用频率最高软件为“查询手册类”,这与心血管药物繁多复杂和中医学对药物的依赖较高有关。

对比不同科室对软件功能的选择发现,各科室除了普遍对查询手册类软件需求较高外,骨科、急诊对解剖图谱的需求高于其他科室。这是由于骨科诊断、治疗对解剖学的要求较高,而解剖结构的理解对于骨科手术的施行有着重要影响;急诊科会接受各种疾病的患者,外伤的治疗、心脑血管突发疾病的抢救等常见疾病的操作都与人体解剖密切相关。内分泌科对医学继续教育的需求高于其他科室。内分泌科由于其疾病诊断、治疗非常复杂,目前仍为世界医学研究热点,因此医生对该学科继续学习的需求十分迫切。

不同类型医用软件的满意率:在使用量最高的四类软件中,“药物、疾病查询手册”满意率最高,为86.35%。其余软件的满意率均低于30%,其中医患沟通和病例管理软件的满意率在15%以下。可见目前国内查询手册类软件比较成熟。查询手册类软件相较其他各种类医疗软件,所需专业支撑相对较低。制作医学计算工具需要更多医学专业知识、查询更多的专业文献;医学解剖图谱需要专业解剖学图片、信息资源的授权;继续教育软件需要医学院校、研究所、医学专家的支持;医患沟通工具、病历管理工具则更需要医疗经验和医疗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因此在没有获得更多专业支撑的条件下,医用软件很难满足临床要求。

可接受的医学软件收费的额度:对于“在软件能够完全符合使用要求的情况下,您可接受的医学软件收费额度”,43.10%的被调查者选择了“免费”,接受“6元及以内”软件收费的被调查者为26.90%,能接受大于6元软件收费的比例只有约30%,而接受大于30元软件收费的比例只有约10%。由于长久以来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国内用户对于虚拟电子产品的收费接受程度不高。

不同职称调查参与者接受软件收费的额度:通过按年资及按年龄分组分析对收费的看法,可看出随着年资的升高,因为收入增加,对医用软件收费的接受额度也逐渐提高。调查也显示,年龄较大的受调查者对医用软件收费接受程度更高。另一方面,高年资临床工作者对于医用软件的专业化要求更高,而高质量软件的价格也随之升高,这也是高年资临床工作者在医用软件中花费更多的原因。

不同地域调查参与者接受软件收费的额度:针对不同地域,调查发现西南、华南地区的被调查者集中对于6元以内软件的接受程度比较高,但对于大于6元的收费软件较难接受。华北、东北及西北地区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大部分人仅能接受免费软件,但能接受大于18元收费软件也较多,这与该地区医务人员收入水平两极分化程度有一定关系。医用软件的收费设置应当考虑到不同收入群体的接受程度。相信随着消费观念的逐渐转变和版权意识的逐渐增强,国内的医疗软件用户能够逐渐改变对付费软件的看法,甚至会逐渐接受合理范围内的较高收费。

医用软件目前存在的不足和障碍

曾经放弃某款医学软件的原因:对于“曾经放弃某款医学软件的原因”,选择“收费昂贵”占71.72%,是最主要原因,由于国外市场中如解剖图谱、疾病管理等iOS专业医学软件在App Store中国市场售价普遍大于100元。国内软件公司如能制作同等质量且有价格优势的同类软件,将会首先抢占市场。选择“需要时刻接入网络”、“不支持现有设备”和“软件功能不能达到所需要求”也都接近40%。软件制作者们应当意识到,目前中国不同地区的医院网络接入程度不同,应当尽量减少软件对网络的依赖。此外,是否支持多平台移动设备,及是否深入调查临床工作所需的要求,是医用软件能否受到青睐的关键。

第7篇

一、中职学生使用英语APP软件情况的研究背景

1.高职升学英语考试改革

中职学生是有专业区分的,有的专业对英语有较高的要求,例如国商专业,但是有的专业则对英语没有太多要求,如药学专业。中职升高职考试如果英语不是必考科目,对所学专业不要求英语的中职学生来说,他们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动力和目标,给英语教学带来不小的阻力。

2.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渗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新技术被应用到了教育领域,出现了不少有助于英语学习的APP软件。手机、电脑和互联网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利用好这些新事物,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二、中职学生使用英语APP软件的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笔者为了真实地了解中职学生使用英语APP软件的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笔者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多个班级参与了问卷调查,参与调查的学生既有在校的中职学生,也有已就业的中职毕业生,还有仍在大学就读的学生。此次问卷共收回59份问卷。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学生的主观意识和行动不成正比

当被问及是否喜欢英语、英语是否重要、是否愿意在课外继续学习英语学习这三个问题时,只有22.1%的调查对象明确表示不喜欢英语,只有6.8%的调查对象认为英语非常不重要或者不重要。但是矛盾也随之出现,既然大家都认为英语很重要,但对在课堂之外继续学习英语却没有表现出高涨的热情。原因在于中职学生缺乏一定的学习自主性,也缺少相应的学习方法,对自主学习存在很大困惑和无助感。所以,英语教师在课堂内教授英语知识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习能力,让学生体会到自我学习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2.教师的引导推荐工作需要加强

当被问及是从何渠道了解到英语APP软件时,自己搜索占57.6%,教师推荐占42.4%,教师推荐虽然位居第二,但是仍显不足。毕竟中职学生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英语教师应给予更多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更合适的英语APP软件,从而提升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如果教师不帮助学生选择集趣味性和学习性于一体的英语APP软件,让学生寓学于乐,学生也会被各种娱乐应用占去大量的时间和注意力。40.7%的学生连一款英语APP软件都没有使用过。就算使用过英语APP软件,大部分学生也仅限于词典、翻译等工具类的应用程序,占到了学生人数的67.8%。这类APP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趣味性,不利于学生的长期使用,从长远来说,对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没有太大的帮助。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问及使用时间最长的一款英语APP软件使用了多久时,57.6%的学生表示英语APP软件的使用期限只有几个星期,十分短暂,缺乏持续性。可见,持续的学习能力与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自学习惯是分不开的。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延伸课堂,多渠道教学

打破传统课堂的局限是教学发展的一个趋势。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习内容更新很快,语言学习更是要与时俱进。语言学习有其特殊性,离不开系统的课堂教学,但是从调查数据可知,学生已经不再满足于课堂教学了,他们需要更多的选择。

在对不同人群使用英语APP软件时间长短的分析中可知,中职学生使用英语APP软件的情况并不乐观。但中职毕业生进入大学乃至工作之后,对英语APP软件的使用呈递增趋势。这部分人可能因为升学、升职或者自我提升的需要,有较强的自学动力。如果教师能向中职学生推荐几款好的英语APP软件,并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入使用,将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一个很大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