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小学廉政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2-03-06 06:31:20

序论:在您撰写小学廉政工作计划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小学廉政工作计划

第1篇

为了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校群关系,提高依法行政、民主管理水平,进一步落实学校反腐倡廉和纠风工作,形成良好的协调、约束、监督的运行机制。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稳定的局面,根据市教委、市监察局《关于实行校务公开监督制度的若干规定》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在原有的校务公开监督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情况,经校党支部、行政会、校务会充分讨论后,特制定如下党风廉政建设实施意见。

一、党风廉政建设的内容范围和形式

1、内容

凡是与学校管理、教育改革密切相关和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除党和国家规定的保密事项以外,原则上都要一定范围内采取适当方式和程序予以公开。主要内容有:①收费公开;②招生事务公开;③学生管理制度、办法公开;④财务管理公开;⑤工程建设项目公开;⑥大宗物资采购公开;⑦教职工奖惩公开;⑧干部人事工作公开;⑨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公开;⑩领导干部重要事项公开。

2、范围与形式

(1)事关廉政的事务:经校行政会研究形成统一意见后,根据涉及的对象不同、范围不同,向全校师生或教代会代表或教职工公开。

(2)事关教职工、学生、学生家长切身利益的事务,根据涉及的对象和范围不同,经学校行政会研究形成统一意见后,采用召开会议或张榜,印发书面通知等形式公布。

二、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施意见。

根据校务公开的内容、范围和形式,制定如下规定:

1、收费公开。包括收费项目、标准、范围、批准文号、代收代办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教材的使用,社会捐赠的款物等。各项收费要纳入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2、招生事务公开。包括执行计划、生源和政策,享受照顾录取的下策规定和学生名单,录取的分数线,保送生的推荐条件、程序名单等。

3、学生管理制度、办法公开。包括学生奖、贷、助学金的办法和名单,学生转学、转专业、休学、毕业生分配以及评优评先、奖惩等。

4、财务管理公开。包括财务预决算;财政拨款,正常收费,校办产业和勤工俭学,社会捐赠,投资收益,房屋租凭和劳务费收入;财务支出;专项资金补助,教学、科研经费、奖学奖教基金使用和管理等情况。其中教师培训费、节假日及各项补贴应在教师会或教代会上当众公布,并做好存档。每月的经费报表不影印上墙公布。(存档材料必须经监督组签名)。

5、工程建设项目公开。涉及如下事项必须上墙公布:①工程建设项目实行招标、投标及审批过程;②工程建设项目资金来源;③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的选择;④工程总造价、工程合同书;⑤工程竣工后的验收结果和决算。

6、大宗物资的采购:大宗办公用品,教学仪器、设备的采购等实行招投标或议标,并上墙公布。

7、教职工奖惩公开。评选先进及年度考核,按文件要求在校务公开栏上公开。对违法违纪教职工的处理,应将处理的过程逐一在教职工会上公开,即单位何时拟文上报,上级何时下文,何时公开宣布。(会上公开的要存档,监察组应签名)。

8、干部人事工作公开。包括机构改革方案;教师、干部、职工的聘任、延退、返聘、晋级晋职,工作调动;选留毕业生,公派出国进修访问;职称评审办法,职数,职称评委组成人选,职称申报者的实绩,原则上在教职工会议上公开;“确定推荐人选”的实绩,应在校务公开栏公开。

9、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公开。包括教职工工资调整,奖金、福利分配方案;住房调整,购(建)房方案;住房公积金、养老金、医疗保险和其他社会保障基金缴纳情况;教职工家属、子女招聘录用情况;计划生育管理情况应公开以下内容:个人生育情况和实施的节育措施在公开栏公开;处理情况在教师会上公开。

10、领导干部重要事项公开。包括领导班干部的工资、奖金和其他人,住房,出国(境)费用和公务接待费,公车、通讯工具等使用和配备情况;每年述职报告和教代会民主评议的情况;年度和法人经济责任财务审计情况;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等。校级领导干部每年至少一次在教代会上作述职报告,并接受民主评议。

第2篇

为了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校群关系,提高依法行政、民主管理水平,进一步落实学校反腐倡廉和纠风工作,形成良好的协调、约束、监督的运行机制。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稳定的局面,根据市教委、市监察局《关于实行校务公开监督制度的若干规定》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在原有的校务公开监督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情况,经校党支部、行政会、校务会充分讨论后,特制定如下党风廉政建设实施意见。

一、党风廉政建设的内容范围和形式

1、内容

凡是与学校管理、教育改革密切相关和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除党和国家规定的保密事项以外,原则上都要一定范围内采取适当方式和程序予以公开。主要内容有:①收费公开;②招生事务公开;③学生管理制度、办法公开;④财务管理公开;⑤工程建设项目公开;⑥大宗物资采购公开;⑦教职工奖惩公开;⑧干部人事工作公开;⑨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公开;⑩领导干部重要事项公开。

2、范围与形式

(1)事关廉政的事务:经校行政会研究形成统一意见后,根据涉及的对象不同、范围不同,向全校师生或教代会代表或教职工公开。

(2)事关教职工、学生、学生家长切身利益的事务,根据涉及的对象和范围不同,经学校行政会研究形成统一意见后,采用召开会议或张榜,印发书面通知等形式公布。

二、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施意见。

根据校务公开的内容、范围和形式,制定如下规定:

1、收费公开。包括收费项目、标准、范围、批准文号、代收代办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教材的使用,社会捐赠的款物等。各项收费要纳入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2、招生事务公开。包括执行计划、生源和政策,享受照顾录取的下策规定和学生名单,录取的分数线,保送生的推荐条件、程序名单等。

3、学生管理制度、办法公开。包括学生奖、贷、助学金的办法和名单,学生转学、转专业、休学、毕业生分配以及评优评先、奖惩等。

4、财务管理公开。包括财务预决算;财政拨款,正常收费,校办产业和勤工俭学,社会捐赠,投资收益,房屋租凭和劳务费收入;财务支出;专项资金补助,教学、科研经费、奖学奖教基金使用和管理等情况。其中教师培训费、节假日及各项补贴应在教师会或教代会上当众公布,并做好存档。每月的经费报表不影印上墙公布。(存档材料必须经监督组签名)。

5、工程建设项目公开。涉及如下事项必须上墙公布:①工程建设项目实行招标、投标及审批过程;②工程建设项目资金来源;③工程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的选择;④工程总造价、工程合同书;⑤工程竣工后的验收结果和决算。

6、大宗物资的采购:大宗办公用品,教学仪器、设备的采购等实行招投标或议标,并上墙公布。

7、教职工奖惩公开。评选先进及年度考核,按文件要求在校务公开栏上公开。对违法违纪教职工的处理,应将处理的过程逐一在教职工会上公开,即单位何时拟文上报,上级何时下文,何时公开宣布。(会上公开的要存档,监察组应签名)。

8、干部人事工作公开。包括机构改革方案;教师、干部、职工的聘任、延退、返聘、晋级晋职,工作调动;选留毕业生,公派出国进修访问;职称评审办法,职数,职称评委组成人选,职称申报者的实绩,原则上在教职工会议上公开;“确定推荐人选”的实绩,应在校务公开栏公开。

9、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公开。包括教职工工资调整,奖金、福利分配方案;住房调整,购(建)房方案;住房公积金、养老金、医疗保险和其他社会保障基金缴纳情况;教职工家属、子女招聘录用情况;计划生育管理情况应公开以下内容:个人生育情况和实施的节育措施在公开栏公开;处理情况在教师会上公开。

10、领导干部重要事项公开。包括领导班干部的工资、奖金和其他人,住房,出国(境)费用和公务接待费,公车、通讯工具等使用和配备情况;每年述职报告和教代会民主评议的情况;年度和法人经济责任财务审计情况;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等。校级领导干部每年至少一次在教代会上作述职报告,并接受民主评议。

第3篇

1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实践中的现状和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个职业院校,对于如何落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职业培养模式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探索和实践,但是受历史、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制约,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实用人才的功能还是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虽然我国的体制转轨和产业转型亟须提升劳动者素质和培育新式技能作为支持,以及愈来愈严峻的就业压力和劳动力市场上技能人才的匮乏,要求职业教育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当前职业教育还远远未能满足现实需求。目前各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实践中,仍处于百花齐放的探索阶段,在探索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各职业院校也遇到了下面的普遍问题:

1.1 政府出台的法律政策不配套,校企合作缺少良好的合作环境。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中肩负着重要的职责,从政府的职能、所拥有的行政权力和其特殊的地位来看,政府在职业教育培训模式推行中应当起到主导、领航作用,从而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不断完善。但是我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条件又不成熟,所以政府无论是在政策法律的支持,还是在财政、科研支持,远远没有适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新模式的发展要求。

1.2 校企合作缺乏行之有效的合作运行机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础是现代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学生岗位能力培养为本位,发挥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发挥职业教育传统主体――职业院校和新兴主体――企业的积极性,政府、企业、职业院校三方联动,共同促进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我国正处于新旧经济体制的交替时期,统一协调的“校企合作”管理体制还未形成,造成“校企合作”这个职业培养模式运行机制没有形成,阻碍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发展的最大障碍在于缺乏适合我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校企合作”合作运行机制。

1.3 利益考量和合作热情不同,导致合作水平不高。“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事关职业院校的生存和毕业学生的出路,学校往往热情较高,主动寻找合作企业;而企业出于经营成本和管理压力的考虑,对职业培训的积极性并不高,加上校企之间的利益关系没有法律和制度的刚性约束,无法形成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因此这种培训模式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企业没积极性。事实上现在大多数地区企业和学校仍然是“两张皮”,学校“孤军奋战”,难以实现培训目标。李栋学先生认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根据结合的程度,可分为三种结合方式即紧密结合型,部分结合型和结而不合型,根据我国目前“校企合作”水平来看,应是处于部分结合型或结而不合型。由于利益考量不同,合作热情不同,导致校企合作,学校一头热,合作水平还处于较低层次。

2 比较成熟完善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德国是经济发达、工业化程度非常高的国家,德国制造的产品以其性能优异,质量上乘而闻名,小到手表刀具,大到贵重精密仪器,机器设备都享有盛誉。这不仅因为德国人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还要归功于它特有的职业教育模式,即“双元制”,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双元制”模式成功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理论与实训的整合,使学校和企业实现了双赢,学校借机得到了发展,而企业也借机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技术人才。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工业化进程及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各异,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经过长期的锤炼也各有了各自的特殊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培养模式。由于我国的国情与德国不同,我国职业教育与德国职业教育相比存在较大差异,我们不能完全照搬,但是通过与成熟的“双元制”进行对比,找到我们存在的差距和努力方向,缩短我国职业教育与先进国家的距离,依然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

2.1 德国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进步的产物,是通过几百年的职业教育实践逐步形成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一元”企业培训,其雏形可追溯到中世纪的同业工会对师傅的培养,后来工业革命和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工业迅速发展,机器的广泛使用,于是1938年7月6日公布了“帝国学校义务教育法”。该法强制规定了职业学校的教育要作为企业培训的必修课,从而第一次在全德国范围内从法律上规定了企业和学校合作的这种双元制培训模式,正式实行普遍的义务职业教育制度。二战后德国成为战败国,经济崩溃,人民失业,为尽快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急需从初级到高级的各种技术人才。另一方面社会上又有大批失业工人,因不具备基本技能和知识而难以找到工作,转换工作和残障人员就业也需要进行岗位培训,从而促使“双元制”长足发展,形成具有德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

“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中教育机构与企业联合举办职业教育,企业和学校、教师与企业培训人共同培训学生,学生同时具有双重身份,旨在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和企业的条件和优势,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培养既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专业技术和技能以及解决职业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双元制”具有以下几个要素:①两个培训主体,即企业和职业学校;②两种教学内容:在企业传授职业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在职业学校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和普通文化知识;③两种实施方式:企业遵循联邦职教所制定的培训条例来培训,职业学校遵循所在文教部颁布的教学计划组织教学;④两种教师:企业培训的实训教师(是企业的雇员)和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师(属于国家公务员);⑤两类考试:针对企业培训的技能考试和针对职业学校的专业理论的资格考试;⑥两类证书:考试证书、培训证和毕业证;⑦两种经费来源:在企业的培训费完全由企业承担,职业学校的经费则由国家和州政府负担。可见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在整体的培养目标上是合二为一的,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又是一分为二的,表现出明显的双元属性的特征。正是因为“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符合德国的国情,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为德国经济恢复和迅速腾飞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双元制”被誉为战后德国经济腾飞和制造业领先世界的“秘密武器”

2.2 德国政府积极介入,发挥了职业教育的主导作用。二战后,德国政府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的职业教育法规,如1969年的《职业教育法》,以及适用全德国的职业教育法律:《职业教育促进法》、《劳动促进法》、《青年劳动保护法》、《企业法手工业条例》、《实训教师资格条例》等,还有370多种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的培训条例,使得整个经济界的各行各业都有法可依,实现了用法律手段来管理职业教育;②实行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如职业义务教育政策,职业教训促进政策和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用政策手段来推进职业教育;③制定有利于职业发展的制度,如企业雇佣制度,企业用工制度和企业工资制度,用制度的手段促进职业教育;④开展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科学研究,每项职业教育方针政策都是以科学的研究成果为依据,每次重大改革都建立在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用科学的手段来发展职业教育。90年代以后,“双元制”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但是德国政府一方面不动对“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支持,强调要继承那些在职业教育的管理运行以及教学理论与方法上已被多年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不拒绝对“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批评,改革过于僵化的教育观念,过时的管理模式和规定,使“双元制”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因此德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不能不归功于“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而德国“双元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又不能不归功于德国政府的坚定不移的支持!

2.3 成功调动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在德国“双元制”中,职业教育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职业学校。企业把对职业教育的投资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也即是对企业未来的投资。企业根据自身岗位的需要向社会招录学生,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自己的企业或岗位,在面试和笔试合格的条件下,这些人就成为“双元制”学生。企业将这些学生派送到与之相对应的职业学校,学校既成了企业的员工,又是学校的学生,可享受企业员工的相应待遇,又要接受企业的监督。企业培训中有实训教师,有专门的实训设备,如一些汽车维修企业,把最新的宝马、奔驰汽车作为学生实习材料。企业还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处于“双元制”主体的企业积极参与了招生、培训、考核和就业,才使“双元制”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

2.4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形成了政府职校企业三方联动合作机制。“双元制”被誉为战后德国经济腾飞和制造业领先世界的“秘密武器”。其核心优势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双元制”是一种面向社会两极需求的职业教育机制,也就是“一极”以企业用人需求为引导,一极“以受教育者为中心,从而形成很好的两极信息的均衡对称,大大缩短了用人单位与育人单位之间的差距”;第二,政府、企业、学校齐心协力共同打造“双元制”。政府给予立法保障和财政支持,企业能够把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实训条件视为企业伦理和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企业自身行为”,而学校则坚定地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教育目标,以实践教育为主体,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正由于德国的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机制的有效运行,促进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发展,造就了德国经济的辉煌。

3 德国职业培训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3.1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尽管这些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仍不少,其中一条就是没有找到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制度,没有把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职业教育制度作为根本的改革方向。我国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与德国“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工读交替式”,日本的“产学合作”,虽然称谓上不尽相同,但都属于合作教育的范畴,合作教育这一概念已经不是某个国家的一种教育培养模式,而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一次教育政策或教育形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既是符合时展要求的选择,也是我国多年探索的最成熟的职业教育模式。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职业教育模式,是遵循教育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帮助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需要;是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一个带有方向性的关键问题。“(《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落实,对于解决职业教育的招生问题、教学质量问题以及就业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对于提高我国的产品质量,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提高企业竞争力,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实有必要尽快加以完善推广。

3.2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是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发展的动力。政府所拥有的职能和行政权力,决定了它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领导地位和主导作用。德国“双元制”的成功,离不开德国政府的行政力量来启动和推进,职业教育领域的诸多矛盾也需要政府运用行政权力来处理和协调。没有相应的教育法律、政策,没有相应的制度、科学研究作为支撑,这种模式是根本运作不起来的。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政府的积极介入密不可分:政府是部分职业教育的举办者;政府是职业教育政策方针的制定者;政府是职业教育的宏观调控者;政府是职业教育资金提供者。如果没有政府的积极介入发挥职业教育主导作用,职业教育是发展不起来。我国政府为加快职业教育的步伐加快,一直在坚持不懈地努力,在体制改革、政策研究、法律支持和财政经费拨款等方面都做出巨大努力,使得职业教育不断发展:1997年颁布《职业教育法》;2005年3月教育部首次强调“大力提倡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职业教育模式”;当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2006年3月,教育部专门下发《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7个月后决定在107所中等职业学校先期试点等等。虽然如此,政府在法律政策的配套,明确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义务,财政资金的鼓励性支持,校企合作具体运行模式的科学研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教学质量检验标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政府只有这样深层介入,发挥主导作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才能真正为振兴国家经济发挥巨大作用。

3.3 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是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发展的关键因素。让现代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德国“双元制”的成功,关键在于企业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处于“双元制”主体的企业积极参与了招生、培训、考核和就业,才使“双元制”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我国目前职业教育的主体不是企业,而是职业学校,但是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的推动下,企业越来越广泛地参与了职业教育的过程,成为职业教育新的主体。当前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在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还不完善:法律政策不配套,没有形成完备的工种准入制度,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不完善(如减免税收优惠,财政补助等),也没有出台相关法律让企业承担职教义务。虽然我国国情与德国不同,在原有的模式下,职业教育主体还是职业学校,但必须设法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积极参与到其中各个环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才可能取得成功。

3.4 形成政府、职校、企业联动合作机制,是推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成功运行的决定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必须以学生岗位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发挥政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发挥职业教育传统主体--职业院校和新兴主体――企业的积极性,形成政府、职校、企业三方联动合作机制,才能促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成功运行,因而是推动这种教育模式成功运行的决定因素。政府、企业、职业院校三者的关系可以通过下面的图形表示:

政府:处于职业教育的主导地位。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责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统一协调政府各部门的利益和行动;对工学结合培养模式进行领导和规划,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发展的专项基金制度;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提供适宜、宽松的政策、资金和社会环境;对有利于“校企合作”深化发展的法律政策进行科学研究。政府不参与具体的校企合作过程,但是对规范市场行为、明确职业培训旧主体――职业院校和职业教育新主体――企业的权利和义务、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和目的、职业教育的政策法律、职业教育发展的科学研究要起到主导作用。

学校:以市场为基础、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本位进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操作,操作的核心是制定具体的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模式类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师资配备、课程设置、课程编排、评价考核、体现学校和企业双主体的结合,企业教师和学校教师双师资的结合,课堂与现场双场所的结合,课堂学习和现场学习双过程的结合。按企业要求培养有创新精神、高素质的劳动者。

企业:以行业和企业未来发展规划对人才需求,积极参与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评价考核标准的制定以及招生工作;为职业学生工作实习提供必要的设施和条件;培养合格的企业职业教师;把职业教育作为企业未来人力资本的投资,为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行业协会: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有益参与者,由它来制定与行业、岗位有关的工种准入标准、岗位技术标准等,为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模式教学质量提供检测标准。

4 结束语

总之,无论是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还是从我国几十年的探索实践来看,发展职业教育只有从国情出发,紧紧围绕市场需要这个中心,发挥政府、企业、职业院校三方各自职责和积极性,构建政府、职校、企业三方联动机制,才能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的深化发展。

相信中国的职业教育一定会走出一片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 钱民辉.职业与教育社会发展研究[M].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63-67

[2] 郑向荣.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历史、内涵、特点及问题 [J]. 理工高教研究,2003,(6 )

[3] 朱保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及其启示[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6,(3 )

[4] 黄日强,何小明 .德国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J].世界之窗,2006(10)

[5] 李栋学.工学结合的动因分析及其有效实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0)

[6] 马连华.做实“工学结合”是加快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的必经之路[J].教育与职业,2006,(35)

第4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手机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对策;人际传播手段;现代传播手段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6)08-2-0070-02

手机作为现代人沟通和交流必备的设备,已经是最近十年来互联网科技对人们工作和生活影响最深刻的事物,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典型代表,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由此形成的手机文化也成为当今世界不可忽视的潮流文化。这种文化冲击和影响着高校青年学生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和价值观,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手机文化特点分析

手机文化是现代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它体现了现代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给社会带来的高速变化,还体现了现代人对高质量物质精神生活的追求。智能手机真正跨越了地域和电脑终端的限制,使用、操作便捷,与人几乎形成了形影不离的关系,是带着温度的媒体。[1]“手机文化已经成为改变和影响人类生活和意识形态的一种新兴文化”。[2]它使人们使用互联网变得更加便捷,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用户的体验和自主参与性越来越强,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展示自我的迫切愿望,符合青年人猎奇的心态和娱乐化的生活态度。作为手机文化的承载者,手机自然成为当前大学生获得信息、体验成就感的第一途径,智能手机完全满足了他们的个性化需求,他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APP、需要的信息、交流对象、喜欢的游戏、做微商、甚至设计推广自己和自己的特色产品,给人们创造了表达和交流的空间。同时这种空间不受时空限制,让手机持有者有了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青年大学生更是趋之若鹜。手机文化把个人的自主性发挥到了极致,契合了现代年轻人的社会心态,成为不可忽视的潮流文化。

当代大学生具有的优点,如:思维活跃、善于交流、有亲和力、活力四射、接受新事物能力比较强,也喜欢尝试新的事物,具有多样性的价值观和冒险意识,这些特点对于求知若渴的大学生来讲是非常必要的,但在手机文化的影响下,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时代特点,例如:大学生日常的关注点越来越宽泛化、碎片化,精力难以集中,大学生的钻研精神逐渐缺失;具有自主选择、高速传播的手机文化使学生们的思想更加不稳定,价值观趋向多元化,甚至学生的生活规律完全被打破,大学生群体的好奇心强、控制力差,尤其缺少新媒体时代学生应有的媒介素养教育等特点。

二、移动互联网视域下手机文化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一)对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模式的考验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文化是通过大学生自主选择的一种潮流文化,手机具有强大的娱乐、消费、沟通、媒体、搜索、商用等功能,丰富了学生的大学生活,拓宽了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据调查,目前高校大学生在使用手机时,更多的是用于消费和娱乐,很少有同学利用手机带来的便利进行学习,同时移动互联网使多样的价值观每时每刻都在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对于这些信息,涉世未深的学生很难理性面对、客观分析,导致他们更容易盲目地相信和不加证实地传播,容易使虚假消息在网络世界呈几何级数的爆炸性传播。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所采用的以人际传播为主要手段的灌输、课堂讲解、面对面谈话这些纯粹以师生面对面进行交流等单一的说教式的教育模式和手段已经很难让学生信服。手机文化借助现代传播手段使当代大学生接受教育的方式也在发生着变革,这种变革对高校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提出了挑战。

(二)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挑战

手机文化之所以成为当下的流行文化,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会受到影响,正因其借助现代传播手段,适应了当代青年人追求新奇特的心理,所以在校园中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更为突出。长期受到手机文化的影响,会使大学生丧失精神追求,缺乏社会责任感,部分人甚至失去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产生冲击,价值观念出现多元化倾向、行为准则和是非判断能力欠缺,[3]手机文化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据调查95%以上的同学都有上课被手机打扰或者期间看手机的经历。手机带给大学生的是内心的孤独和虚拟的成就感,其必然导致学生之间的面对面沟通越来越少,虚拟世界成为多数学生的心理安慰。不少学生精神世界空虚。手机文化也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文化,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甚至成为扰乱高校大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罪魁祸首,给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带来挑战。

(三)对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在互联网思维下的媒介素养的挑战

互联网带来了资源占有的公平性,这种公平的获得信息资源的形式凸显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相对匮乏,学生随时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设备获得知识和信息,他们对于网络的实际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他们熟练运用手机互联网、APP的使用能力也很高,但却对一些迷惑性较强的信息缺乏提防意识,容易接受误导而出现错误的认识和价值判断,使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出现偏差和多元化,[4]这就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挑战,高校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媒介素养水平还不是很均衡,很多年龄偏大的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还比较低,还难以适应青年人的网络化交流和沟通的方式,对移动智能设备的使用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移动互联网思维下高校教育工作者利用手机文化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

(一)高校教师要具备移动互联网思维,成为校园先进手机文化的引导者

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已经变成了人与外部世界连接的超级终端,可以想象,防范能力不强、媒介素养不高的学生随时在线、随时分享传播信息,如果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不适应这种快速的传播和分享模式,提高自身应用移动互联网设备的能力,还是单一地依赖传统的人际传播手段,其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高校在加强教师运用网络技术能力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学生在网络世界中的分析判断能力,教育学生理性对待敏感事件或没有依据的信息,杜绝不加分析地分享和盲目传播引发突发性事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要具备移动互联思维,坚持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在手机互联网条件下针对学生思想出现的问题做出迅速反应,力图使自己成为校园先进手机文化的引导者。教师的角色还要从传统的说教者变成符合时代潮流的学生的良师益友,学会通过网上、网下、网言、网语和学生互动,学会在互动中实现师生的平等沟通,达到帮助学生突破思想困境的目的,最终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都成为先进校园手机文化的引导者和具有强大的感召力的思想政治引领者。

(二)高校教师要正确认识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教育变革,利用手机文化搭起思政教育的新平台

移动互联网准确快速且便捷地展现出来的资源,其特点就是传递迅速、数量巨大、形式多样、图文并茂、声音视频共享、不受时空限制等多重优势,与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成鲜明对比。移动互联网时代要求高校利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潮流文化特点,把手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新的互动平台。国内一些具有先进理念院校已经敏感地意识到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教育变革,认识到手机文化对学生学习生活带来的划时代的变革,并通过学校自身的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从全国范围来讲,多数院校发展缓慢,虽然进行了一些革新,但基本都流于形式。高校必须正确认识移动互联网视域下手机文化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加强教育者的培训、学习和实践,建立与手机文化相适应的手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整合多方面网络传播的资源,改进单一的人际传播的教育方式,利用现代即时沟通工具与现代传播手段,让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1]这样才能应对高速发展的手机文化对学生产生的不利影响,高效地利用手机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手机使用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约束和管理

移动互联网视域下手机文化的多元性和大学生的思想不稳定性,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适时给予大学生合理地引导,通过不断对学生进行移动互联网的媒介素养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手机使用观,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约束和管理。通过培养大学生独立判断信息价值能力,引导他们对纷繁复杂的手机媒介信息进行筛选、评估和表达,实现大学生思辨能力和应变能力的提升,帮助他们汲取优秀的文化信息和价值观,同时培养他们坚持不信谣、不传谣,坚决拒绝作为不良信息的传播者,让自己在手机信息传播过程中成为一个有责任的人,时时处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手机文化严重挑战大学学风建设的情况下,必须建立相关制度,对课堂、集会、学习等时间,建立有针对性的手机使用的约束机制和规范,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培育学生对学校管理和自我管理的认识,提高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王艳.基于手机平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9).

[2]黎志强,汪一伦.手机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思想理论导刊,2014(12).

第5篇

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局机关和图书馆党建示范点为中心,不断完善和推广党建示范点工作,在文化馆支部和新华书店支部建立和完善党员电教室;

2.认真抓好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好专题学习教育活动;

3.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使领导干部的勤政廉政工作落到实处;

4.加强支部工作的检查和指导,组织党务工作人员参加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支部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文化工作计划

1.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认真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广场文化艺术活动;组织开展节庆日文化系列活动。以点带面,抓好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

2.组织开展年基层文化建设,其中重点完成13个村文化室的新建、改扩建工程及农家书屋建设工作;

3.积极抓好基层群众性业余文化队伍的培训和辅导。加大农村业余文化队伍的扶持力度;

4.继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争筹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指导我市传承人开展各种传承活动,进一步完成“非遗”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5.大力推进“农村电影2131放映工程的实施,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数字电影放映;

6.继续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基层站点建设。加强管理,规范使用;

7.继续做好文物保护、维修等基础工作,推进文物保护单位的合理开发利用;组织开展做好我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完成65%的图纸测绘工作及新发现和复查共213项不可移动文物的电子文档填制工作;积极开展地方博物馆建设工作,完成两个新建博物馆的任务;

8.发挥现有资源优势,大力扶持文化产业。鼓励民营资金投资文化产业,重点抓好文化娱乐业,会展文博业、民族民间艺术品创作业[来自免费]、艺术培训业的引导和发展。通过项目合作、招商引资等方式,大力扶持一批效益良好、管理规范,在经营上有特色的文化企业。

(三)体育工作计划

1.组织市农民健身工程点(村委会)参加市举办农民健身工程点篮球赛;

2.组织参加市待岗、下岗人员运动会;

3.组织社区参加市社区体育运动会;

4.组织市青少年学生参加市第四届16个项目注册项目的资格选拔赛;

5.组队参加省第七届城市运动会各单项注册项目的资格选拔赛;

6.组织举办中小学生运动会;

7.组织举办市“6.20”、“8.8”全民健身系列活动;

8.组织举办市首届运动会;

9.承办“动感”自行车比赛;

10.承办国际定向公开赛;。

11.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建设市国民体质监测站。

(四)旅游工作计划

1.温泉旅游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工作完成省级推荐评定;

2.进一步抓好南部红色•生态旅游的打造工作,重点抓好服务接待设施建设;

3.抓好旅游招商引资工作:

(1)积极配合温泉管委会在旅游区引进不少于4个休闲度假项目工作;

(2)配合太平体育小镇引进不少于2个大型度假康体旅游项目工作。

4.继续抓好旅游安全生产工作;

5.抓好公路游客中途休息服务站的建设工作。

(五)市场管理工作

1.按时进行经营单位年度检审,做好音像制品经营单位审核登记换证工作;

2.举办二期经营单位负责人法律法规培训学习;

第6篇

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局机关和图书馆党建示范点为中心,不断完善和推广党建示范点工作,在文化馆支部和新华书店支部建立和完善党员电教室;

2.认真抓好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好专题学习教育活动;

3.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责任制,使领导干部的勤政廉政工作落到实处;

4.加强支部工作的检查和指导,组织党务工作人员参加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支部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文化工作计划

1.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认真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广场文化艺术活动;组织开展节庆日文化系列活动。以点带面,抓好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

2.组织开展年基层文化建设,其中重点完成13个村文化室的新建、改扩建工程及农家书屋建设工作;

3.积极抓好基层群众性业余文化队伍的培训和辅导。加大农村业余文化队伍的扶持力度;

4.继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争筹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指导我市传承人开展各种传承活动,进一步完成“非遗”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归档工作;

5.大力推进“农村电影2131放映工程的实施,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数字电影放映;

6.继续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基层站点建设。加强管理,规范使用;

7.继续做好文物保护、维修等基础工作,推进文物保护单位的合理开发利用;组织开展做好我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完成65%的图纸测绘工作及新发现和复查共213项不可移动文物的电子文档填制工作;积极开展地方博物馆建设工作,完成两个新建博物馆的任务;

8.发挥现有资源优势,大力扶持文化产业。鼓励民营资金投资文化产业,重点抓好文化娱乐业,会展文博业、民族民间艺术品创作业[来自免费]、艺术培训业的引导和发展。通过项目合作、招商引资等方式,大力扶持一批效益良好、管理规范,在经营上有特色的文化企业。

(三)体育工作计划

1.组织市农民健身工程点(村委会)参加市举办农民健身工程点篮球赛;

2.组织参加市待岗、下岗人员运动会;

3.组织社区参加市社区体育运动会;

4.组织市青少年学生参加市第四届16个项目注册项目的资格选拔赛;

5.组队参加省第七届城市运动会各单项注册项目的资格选拔赛;

6.组织举办中小学生运动会;

7.组织举办市“6.20”、“8.8”全民健身系列活动;

8.组织举办市首届运动会;

9.承办“动感”自行车比赛;

10.承办国际定向公开赛;。

11.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建设市国民体质监测站。

(四)旅游工作计划

1.温泉旅游区创建国家4A级景区工作完成省级推荐评定;

2.进一步抓好南部红色•生态旅游的打造工作,重点抓好服务接待设施建设;

3.抓好旅游招商引资工作:

(1)积极配合温泉管委会在旅游区引进不少于4个休闲度假项目工作;

(2)配合太平体育小镇引进不少于2个大型度假康体旅游项目工作。

4.继续抓好旅游安全生产工作;

5.抓好公路游客中途休息服务站的建设工作。

(五)市场管理工作

1.按时进行经营单位年度检审,做好音像制品经营单位审核登记换证工作;

2.举办二期经营单位负责人法律法规培训学习;

第7篇

 

自2011年我局被确定为全省气象部门第二批 “廉政文化”示范单位以来,我局党支部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共同参与、密切配合,结合全市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会议精神,组织开展了多项活动,促进了我局党风廉政建设和政行风建设的深入开展,现将工作推进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工作进展

(一)成立了廉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2011年纪检监察工作计划、宣传思想工作计划、整治和建设经济发展软环境实施方案、党风廉政建设实施方案、廉政风险工作实施方案、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工作要点等。制定了**市气象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制度》,《廉政监管风险防范管理工作考核办法》,修订了《考勤制度》及《绩效工资考核办法》,严格执行 “三人决策”制度。

(二)在公共阅览室开辟了反腐倡廉专栏,订购了《浪淘沙》、《中国纪检监察报》等报刊,方便大家共同学习,讨论。组织观看了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实况录像。参加了全国党建知识竞赛;5月27日,参加了全市“创先争优”活动窗口单位现场观摩会。采取定期开会制度。我们班子每个星期一都开例会。互相沟通分管工作完成情况、遇到的困难和职工的思想状况等,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需要谈话的进行谈话,需要关心的进行关怀,广泛听取不同职工的意见,合理采纳他们的呼声,并果断作出决定。进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机关事务公开。

(三)参加了全省2011年基层台站理论骨干培训班;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观看了《反腐倡廉之窗》;学习了气象部门反腐倡廉警示录(三),使广大党员干部受到了一次震撼心灵的警示,增强了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班子成员庄严宣誓:“忠于党,忠于人民;坚持公平,坚持正义;诚信做人,诚信做事;不怕吃苦,不怕吃亏;为党分忧,为民解难”。

(四)结合“创先争优”活动,优化队伍,转变作风。

1.对退休老干部们进行了新春佳节慰问和走访活动。在慰问和走访过程中,局领导向退休老干部们表达了**市气象局党支部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并送去了节日礼物。

2.清明节,联合建工街道长生社区,到森林防火责任区帽儿山开展了以“创先争优,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爱山护山活动。向游客们发放了护林防火以及气象知识宣传材料,并清理了景区内的白色垃圾。

3.开展以“千名机关干部帮扶千家贫困户”为主要形式的“双千”活动。慰问了所帮扶的建工街道长新社区的贫困家庭,并分别送去了20斤豆油和一箱牛奶,表达了对贫困户的殷殷关怀之情。

4. “ 3. 23”世界气象日,开展了全方位的宣传活动。一是举办业务经验交流会。与民航气象台的业务人员进行了座谈,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了业务工作中的问题和经验。二是开展送气象科普知识进农村大集活动。现场发放春播期、春季防火期天气趋势预报及气象科普知识等材料,2000余份,给村民详细讲解防雷减灾和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接受农民朋友的各种天气咨询,为农民春耕备耕带来“及时雨”。三是开展广场宣传活动。联合州气象局在时代广场,通过设置拱门,搭建宣传展台,施放氢气球并悬挂标语条幅等形式进行宣传。活动发放《中国气象报》3.23专刊、气象法律法规等材料共3000余份,并组织首席预报员和防雷专家向群众讲解气象灾害及其防御知识及气象科普知识。四是设立气象局开放日,迎来了数名群众前来参观。

5.开展汛前自查。宣教月期间,同时也是汛期前最后一个月,为确保汛期各项业务万无一失,我局开展了汛前最后一轮自查,通过前期落实的岗位职责,做到了五到位,即“认识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受到了省局业务处讯检组一致好评。

6.开展“5.12”防灾减灾日系列活动。为建工小学、长生社区送宣传海报各1000份;在时代广场搭建宣传展台,设置宣传板,向广大市民宣传讲解防灾避险知识;会同**州气象局,开展违法制氢、用氢隐患排查治理活动。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

7.开展“举党旗,颂党情,坚定信念跟党走”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在全市“创先争优”活动中,全局党员做出公开承诺;“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党、团支部开展美化家园义务栽花、植树活动;参加了全市“举党旗,颂党情,坚定信念跟党走”主题演讲赛和合唱比赛,充分展现了**气象人的精神风貌。

8.积极开展以机关单位包学校、包社区、包农村、包企业为内容的“一包四”活动。为建工小学的建筑防雷接地设施、旗杆、远程教育系统、以及教学楼的避雷带进行了无偿防雷检测,保障全校师生安全度过夏季雷电多发期。

9.局班子转变服务方式,到农场、基地、农村调研。改变从前我们有什么就服务什么的理念,转变为老百姓想什么、盼什么、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积极主动研究什么、服务什么的服务理念。

(五)根据我局实际开展特色工作。制定了《廉政风险工作实施方案》,全面启动廉政、效能风险管理工作。从查找廉政效能风险上下功夫,从建立健全机制上做文章,优化工作流程,做到风险定到岗位,制度建到岗位,责任落实到岗位。主要围绕“权、钱、人、物、责”的管理以及“庸、懒、散”等问题,确定了廉政风险点4个,效能风险点4个,将廉政、效能风险防控制度规范化,通过局务公开栏进行公示,主动接受职工和社会监督,实现阳光操作。

二、今后工作方向

在全局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下,我局廉政文化建设工作进展良好,今后我局将逐步完善责任追究机制、逐步提高精细化服务水平,继续加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长效机制建设,加强与兄弟单位的交流沟通,学习好经验、好做法,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廉政监管和效能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共同推动廉政工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