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1 05:06:34
序论:在您撰写二年级学习材料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中高职美术生;英语学习策略;年级差异
一、学习策略
Oxford(1989)把学习策略定义为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更成功、更有目的、更愉快而采取的行为或行动。Oxford(1990)根据策略与语言材料的关系将策略分为两大类: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
直接策略就是策略的使用与所学语言有直接的关系,包括:1.记忆策略,指在大脑中建立信息网络,运用形象和声音,有计划地认真复习,并运用身体动作加以强化等;2.认知策略,指练习,接受和表达信息,分析和推理,构建信息的输入和输等;3.补偿策略,指通过积极猜测等以克服说写过程中语言知识的不足。
间接策略就是策略的使用与所学语言没有直接的关系,包括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直接策略包括:1.元认知策略,指确立学习重点,安排、计划和评价学习过程与结果等;2.情感策略,指有效克服焦虑与紧张,自我鼓励,并及时了解自己的情感和控制情绪等;3.社会策略,指询问问题,与他人合作,理解别人等。而且,Oxford根据以上分类框架设计了一个语言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诊断表(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
Cohen把第二语言学习者策略分为语言学习策略(指对学习材料识别、区分、组织、接触和识记)和语言使用策略(包括检索、掩盖、排练和交际策略)。
Ellis指出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学习第二语言而使用的特殊方法或技巧。
O’Malley&Chamot认为学习策略是不同的学习个体为了有效地理解、学习或加工新信息而采用的特殊想法或行为。他们将其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三大类。元认知策略指学习者对语言学习进行计划、准备、指导、监控或评估等;认知策略指对学习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推理、演绎、总结等;社会/情感策略指用于人际交往中的合作、提问或情感控制。
我国学者文秋芳把学习策略定义为有效学习策略所采取的措施。该定义强调了两点:使用策略的目的在于提高学习效率;策略的实质是学习者的行动而不是想法,该行动可以是外部活动,也可以是内部活动。并将语言学习策略划分为两大类:管理策略和语言学习策略。前者是管理外语学习的认知和情感过程的策略,处于语言学习策略之上,并对后者具有制约作用,而后者即语言学习策略是直接用于处理语言学习材料的策略,具有学科独特性,只能用于语言学习。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的对象是来自一所美术学院的附属中、高职的182名美术生,年龄从16岁到20岁不等。其中,中职一年级的40名学生是刚从初中毕业升入中职的新生,二年级46名学生相当于普通中学高二的学生,而三年级的学生因为忙于准备高考,怕影响问卷的信度,而选择了96名参加高考后升入大学一年级的新生。这样,美术生样本的选择具有代表性和连贯性,从初中到大学他们经过了至少6年的英语学习,或多或少地掌握或使用一定的学习策略。
2.调查工具。调查工具是信度和效度较高,被国内外研究者广泛使用的Oxford’s SILL(1990)的学习策略问卷,该问卷共有测量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的50道题,采用1-5级量表记分,分别是:1代表“完全不适合我的情况”、2代表“通常不适合我的情况”、3代表“有时适合我的情况”、4代表“通常适合我的情况”、5代表“完全适合我的情况”,选项无对错之分,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3.数据的收集与分析。于2009年10月对182名美术生进行学习现状调查问卷,由于个别问卷的回答不符合要求或空白,最终收回有效问卷173份,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方差分析。
图3.1 各年级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条形图
三、研究结果
1.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从图3.1中可以看出美术生属于一般使用学习策略者,更多使用补偿策略;不同年级的美术生在学习策略的使用上是不同的,相比而言,中职学生比高职学生更多地使用学习策略。具体表现为:在记忆、情感和总策略的使用上,中职一年级学生高于中职二年级学生,而中职二年级学生又高于高职一年级学生;在认知、补偿和元认知策略的使用上,中职二年级学生高于中职一年级学生,且中职一、二年级学生都显著高于高职一年级学生;只有在社交策略的使用上有稍许例外,中职一年级学生稍微高于高职一年级学生,且中、高职一年级学生都显著高于中职二年级学生。
美术生是英语学习相对比较薄弱的群体,他们经常通过猜测、图示等补偿策略来弥补学习过程中语言知识的不足。
关键词:学习习惯;差异;调查分析
Abstract:Thestudyoflearninghabitsisoneoftheimportantfactorsinthestudyofhumanfeelingsandwills.BasedonthesurveyoflearninghabitsofthefreshmenandsophomoresofEnglishmajorsinsomeuniversities,thepapershowsthatfemalestudentshavebetterlearninghabitsthanmalestudents,andfemalestudentsgenerallydobetterinEnglishlearning.Itcanbeconcludedthatgoodlearninghabitscanguaranteethesuccessofforeignlanguagelearning.
Keywords:leaninghabit;differences;survey
一、引言
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学习过程研究已经成为当今外语教学者的研究主流,因为“外语教学,无论是为何种教学目的,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最终结果必须体现在外语学习主体身上”[1],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教学活动的进行和研究。自从20世纪70年代Rubin开始对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进行研究之后,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就英语学习策略、学习观念、学习方法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为广大研究者奠定了雄厚的理论基础,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实践指导。
通过对英语语言学习者学习效果的观察可以发现:有的学习者学得很轻松,有的学得非常吃力。雅克博维次(Jakobovits)研究发现,影响外语学习的因素是:动力占33%,才能占33%,智力占20%,其他占14%。其中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方式、年龄、兴趣和心理、环境、习惯。通过对学习成功者和失败者的研究,林格伦(Lindgrern)发现在学习成功的因素中,“良好的学习习惯”占30%,“兴趣”占25%,“智力”占15%,“家庭”占5%,“其他因素”占25%[2]。从雅克博维次和林格伦的研究当中可以看出,学习习惯对于英语学习过程确实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通过对英语专业低年级学习者学习习惯的定量研究,目的在于分析学习习惯的共性与差异,以便让学习者能对照自我,发掘和发扬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研究方法
笔者以江苏、江西、四川、河南四省的英语专业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发出问卷1200份,实际回收有效卷1058份,其中男、女生比例为30.8∶69.2,一、二年级比例为570∶488。以年龄和性别作为因子进行分析的原因在于:①学习者的年龄是一个不可完全忽视的因素,无论成年人还是儿童学习外语都有其各自的优势;②任何一个大学英语专业的女生人数都普遍大于男生人数,学习成绩优于男生。为了更有规律地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归类分析,笔者先用均值比较及方差分析研究各整体之间的差异以及影响各个自变量间的差异,然后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它们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见表1)。
2.学习习惯均值比较和方差分析
关键词:教学案例;角的初步认识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7-044-02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P38
一P40及P40上面的“做一做”,练习八第一题。
二、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基础上教学的,但对于刚上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角”的知识比较抽象,学起来有些困难,为了让学生既轻松愉快地掌握这部分知识,又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教师要结合实际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等。为此,应确定下列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学生会用尺子画角,会折不同的角。
3、学生通过从实物抽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促使学生形成继续探索数学的决心。
三、教学过程
1、利用游戏,激发兴趣
(1)学习材料:4根小棒。
师:小朋友们,我们来做一个拼图游戏好吗?
生:好。
师:那请你们拿出准备好的4根小棒,围一围,看一看能围成哪些图形?
生1:正方形。
生2:四边形。
师:如果拿掉l根小棒,能围成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师:如果拿掉2根小棒,又能围成什么呢?
生:可以围成角。
师:对,真聪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数学概念是抽象的,而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教学时,以学生喜欢的游戏入手,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提高积极性,使学生在玩中初步接触角的概念。]
2、探究新知
(1)学习材料:准备好的实物教具。
①师:(出示剪刀、吸管、钟面等实物教具)请同学们在小
组内讨论:“哪些地方有角?”
生l:剪刀的两个刀片之间有角。
生2:吸管的两节弯曲的地方有角。
生3:钟面上两根针之间有角。
师:你们说得真好,对,这些地方都有角。
②师:(出示教材P38主题图,让学生在校园生活情景图中寻找角。)(教师出示投影片)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这幅美丽的校园图,找一找,哪些地方有角?
生1:足球网上有角。
生2:足球场上有角。
生3:教室的门窗上有角。
生4:老师拿的三角板上有角。
生5:球场上的小红旗上有角。
生6:老爷爷拿的剪刀上有角。
……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对,这些地方都有角。
③师:小朋友们,请你们找一找自己的周围什么地方有角?
生1:自行车上有角。生2:桌子上有角。
生3:自来水管上有角。生4:红领巾上有角。
……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观察得真细心,找了不少的角,老师真高兴。
[设计意图:小朋友们初步获得了角的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回归到实际生活中去,找一找什么地方有角,这样,学生学起来既好奇又兴奋,使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角的认识逐步加深。]
(2)学习材料:事先准备好的一个角。
师:刚才同学们找到了好多的角,现在,老师在课下也做了一个角,想请同学们上来摸一摸,把摸到的感觉要对同学们说一说,好吗?
生:好。(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要上来)
师:那谁先上来。
师:你摸到了什么?
生1:我摸到了有两根直条了。
师:对,这叫做边。
生2:我摸到了一个点。
师:对,这叫做顶点。
师:(出示小黑板已经画好的角,并标上名称。)
师:刚才同学们摸到的就是角的各部分。(与同学们一起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设计意图:把角的各部分名称放到实践操作中感知,让学生摸摸角的各部分,说一说触摸到了什么,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角的顶点和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和对象物的感知能力。]
(3)学习材料:每人事先准备一个活动角。
师:小朋友们能用自己手中的活动角做出不同的角吗?
一、培养专心阅读的习惯
阅读教学对小学生而言,排除干扰、专心致志的习惯尤其重要。而这种习惯又必须靠教师坚持不懈地设法运用一定控制手段,调动其视觉、形象、声音、动作等多种感官参加,以限制其注意力的分散,逐步促进专一读书习惯的形成。比如读一读、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比一比等,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使阅读成为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为此,对二年级学生,就应教育他们听课、预习乃至读课外书,在所读文章开头、行间,运用文字或固定的阅读符号,学习圈点批划。例如:可以通过查字典给生字注音,给难词注释、扩词;标标小节;划划重点、优美的词句;或在难懂的地方注个小问号。运用边读边批注的阅读方法,既可以把注意力切实集中起来,活跃思维,又可以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
二、训练勤学好问的习惯
学问学问,一学二问是靠勤学好问得来的。因此,对二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不论是指导预习、讲授新课,还是辅导课外阅读,教师都应注意培养学生善于审视书本、发现阅读障碍,能先自行释疑解惑的习惯。
l.运用旧知识联系问题
当学生遇到难理解的词语时,教师可先让他们联系课文,回忆旧知来自行解决。
2.抓住学生疑问的闪光点,适时启发
有一次我教“觉”这个新字,读音是“jue”,感觉的觉。有位学生举手了,他说这个字读“jiao”睡觉的觉。学生便产生疑惑,到底是谁的读音对呢?我问他怎么知道的,他说查了《新华字典》知道的。我表扬他会通过查字典学习了。然后再请他查字典找到那个字,请他再仔细看看,结果他说:“老师,我发现这个字还有一个读音,就是jue。”我说:“这个字就是多音字,一个字有一个或两个读音。字典对每个多音字都有详细的介绍,大家有疑问可以问问字典这个不说话的老师。”一星期后,我们班很多学生都学会了查字典,而且平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总喜欢查查字典,要是多音字应把每个音都弄清楚。这样阅读的目标明确了,阅读的效果才能提高。
三、培养广泛阅读的习惯
小学生都有求知欲旺盛的特点,不甘心只禁锢在枯燥的课本之中,而愿意通过广泛地阅读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因此训练二年级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的习惯,对他今后阅读习惯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1.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
阅读兴趣的产生,首先应激发学生产生阅读的需要。当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无法适应社会和教育向他们提出的要求时,就会引起学生的新的阅读需要。由于二年级学生本身的认知面狭窄,他们不认为自己知识的缺乏,还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引起学生阅读的需要。
2.丰富课外阅读的内容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的读物,如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童谣、古诗等。以课堂为纽带,在语文教学中,经常利用教材以外知识火花来引爆课文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课文只是微微地打开了一个通往知识世界的窗口,以激励其阅读的兴趣。在具体教学中,以篇带片,扩大阅读范围,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
以某篇作品为基点,向同类作品扩展。学到写春天的课文,就大量地扩充关于春天的短文、儿歌、古诗。这样阅读的内容多了,对春天的认识也深刻了。教师还要有计划地、经常性地组织故事会、古诗背诵比赛,检查课外阅读效果,利用读书会介绍适宜的读物,并安排固定时间为之创造自由阅读的条件,把自己最喜爱的课外读物介绍给自己的伙伴。
四、养成阅读积累的习惯
关键词:部分线索效应,策略破坏,提取抑制
一、部分线索效应的概念
部分线索效应(part-list cuing effect)最早是Slamecka(1968)发现的。当被试回忆之前学过的内容时,提供部分学过的词汇时要比不提供词汇时的回忆成绩要差,因此认为部分线索会阻碍正常的回忆,这种现象叫做部分线索效应。
二、部分线索效应的研究范式
部分线索效应的基本研究范式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学习、干扰和测试阶段。部分线索效应是指让学习者学习词汇或其他材料内容,在随后的测试阶段,实验组被试需要根据提供的学习阶段的部分材料作为线索回忆剩下的项目,而控制组则需要对学习阶段的所有项目进行回忆,最终比较两组被试对线索以外的学习材料的提取成绩的差异。
三、部分线索效应的经典理论模型
部分线索效应的经典理论模型有策略破坏假说,提取抑制假说和双机制假说,它们都有各自的实验证据支持,在不同的条件下均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策略破坏假说认为在学习阶段被试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对词汇进行有效的组织编码,形成自己独特的编码策略。在测试阶段,如果提供部分线索,那么被试就必须使用这些线索来进行回忆,这样就会破坏自己原本的编码策略,从而降低回忆成绩。如果没有提供部分线索效应,被试仍然能够按照自己的记忆方式来进行回忆,存在着编码与提取策略的一致性原则,因而提取成绩会更高(Slamecka, 1968)。
提取抑制假说认为在回忆学习过的词汇时,被试首先对线索词汇进行提取,所提取出的线索词汇会破坏非线索项目的表征,使非线索项目激活水平降低,从而导致个体对目标项目提取困难,产生部分线索效应(Aslan & B?uml, 2009)。并且这种破坏是相对持久的。Alsan等人对提取抑制假说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不管是用学习过的词作为线索还是用新的词汇做线索,都会对未提取的词的回忆产生损害。
双机制理论是在2006年提出的,设置了两种编码条件,一种编码条件是被试更容易在词汇间建立有效的联系;另一种编码条件是不利于形成有效的联系。结果发现在第一种编码条件下部分线索效应是暂时的,而后一种编码条件下则是持久的。因此得出结论部分线索效应的持续时间有赖于编码条件。这个结果也在Aslan和Bauml(2007)的实验中得到证实。
四、部分线索效应的研究现状
在元记忆领域,唐卫海,刘湍丽,石英,,冯虹和刘希平(2014)考察了图片部分线索效应学习时间分配的发展特点。结果发现儿童的学习时间分配决策能力在小学二年级到小学五年级之间有一个质的提高,与初二学生相比,高二学生对部分线索带来的消极影响做了更多的时间补偿。在错误记忆领域,有不少学者使用DRM词表对部分线索进行考察(Bauml & Kuhbandner, 2003)。结果发现关键诱饵项目也存在显著的部分线索效应。
刘希平, 刘娜和刘湍丽(2010)以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和大学二年级学生为被试,结果发现各年龄组被试均出现了部分线索效应,部分线索随着年龄增长对记忆的削弱也相应加大,在10岁到14岁之间变化比较大。Andres(2008)考察部分线索效应的老化,结果发现,年轻人和老年人具有同等的部分线索效应。这一结果与唐卫海, 刘湍丽和刘希平(2013)研宄结果一致,表现出了记忆能力和部分线索效应老化的分离。
有研究采用fMRI考察了部分线索效应。结果发现在不同编码条件大脑皮层有不同的激活水平,证明了编码水平导致提取策略的不同。
Sloman, Bower和Rohrer(1991)考察了部分线索抑制中的一致性效应。结果发现,学习顺序和回忆顺序不一致时部分线索效应更为显著。有研宄(Roediger, Stellon, & Tulving, 1977)考察了自由回忆、词表内线索和词表外线索条件下的回忆成绩。结果发现词表内和词表外线索均降低了回忆成绩,词表内线索比词表外线索的抑制作用更大。Asian和Bauml(2009)通过三个实验,考察了部分线索效应是否受学习阶段线索词和目标词相似性的影响。在三个实验中,当线索和目标相似性低时存在部分线索效应,当线索和目标相似性高时则不存在。该结果支持提取抑制假说。有研究(唐卫海,谢思源,刘湍丽,刘希平,2012)考察了分类材料随机呈现、随机材料随机呈现、分类材料分类呈现三种条件下的部分线索效应。结果发现材料的呈现方式影响部分线索效应量,随着学习材料难度的提高,部分线索造成的提取成绩的削减量降低。
五、研究展望
未来部分线索效应的研究可以尝试进一步地通过科学手段确定被试采用什么样的组织加工策略和编码方式,同时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如fNIRS、EEG等对部分线索效应激活的脑区进行更精确的定位,分析脑电成分的变化情况等来推进部分线索效应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卫海, 刘湍丽, & 刘希平.(2013). 部分线索效应的年龄老化特点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4), 68-72.
[2]唐卫海, 谢思源, 刘湍丽, & 刘希平. (2012). 任务难度与部分线索效应.心理科学(3), 71-77.
[3]唐卫海, 刘湍丽, 石英, 冯虹, & 刘希平. (2014). 图片部分线索效应的学习时间分配的发展.心理学报,46(5), 621-638.
[4]Aslan, A., & Bauml, K. H. (2009). The role of item similarity in part-list cueing impairment. Memory, 17(7), 697.
近几年来,苏北地区与苏南、苏中在高考上的差距呈扩大的态势,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南北学生语文素养的巨大差距。就我校的情况而言,学生片面地把学习等同于做练习题,很少能主动的阅读好的文章和书籍,普遍存在着的语言感悟力不高、想象贫乏、思想低幼的问题;各科老师都反映不少学生不会审题、不会分析材料,语文的缺位严重制约了其他科目的学习。解决以上问题的必由之路就是要增加“高品质的阅读”。
所谓“高品质的阅读”,首先是选择高品质的阅读材料,不是消遣休闲的文字,而是有严肃思想性或精湛艺术性的文章、作品。
其次,“高品质的阅读”就是要我们用心去读,能品出语言的精妙、思想的深刻、生活的多彩、生命的可贵、自然的神奇,能起到增广见闻、优化思维、促进思考、启迪人生、催人奋发的作用,能使读者体悟出言下之意、言外之旨,在体验作者表达之妙的同时,也让自己学会美妙地表达。阅读不仅仅为了增益学业,更是为了改善人生、滋养精神。
第三,“高品质的阅读”要阅读者做笔记留下痕迹,要摘取文章中思想和语言的精华,归纳整理文中的内容,记住一些特别精警的文字,写一写读后的心得体会。
由于平时在校期间各科学习任务十分繁重,暑假成了广大同学最宝贵的阅读时机,望全体同学抓住机遇,认真按要求实施暑期阅读计划。
暑假录取的新生:《红楼梦》(建议用长春出版社无障碍阅读版)《边城》《老人与海》《欧也妮·葛朗台》。
高一年级:《三国演义》(建议用长春出版社无障碍阅读版),《语文读本》(必修1—4),《阅读年选》(本学年学校统一配发),《呐喊》。
高二年级全体学生:《语文读本》(必修5),《史记选读读本》,《家散文选读读本》,《语言规范与创新》选修教材,《阅读年选》(本学年学校统一配发)。
高二年级文科生:要通读《三国演义》《红楼梦》(未买书的同学建议买长春出版社无障碍阅读版),《哈姆莱特》,《茶馆》等10部指定篇目。
要求:
(1)准备一本可以长期使用的笔记本,阅读时要做读书摘抄,并写3篇读书笔记(每篇不少于400字)。
(2)大部头作品要适当对其人物、情节做梳理。
(3)文科生可自备一本高考附加题学习材料,阅读名着时配合使用。
关键词:学习习惯;差异;调查分析
Abstract:Thestudyoflearninghabitsisoneoftheimportantfactorsinthestudyofhumanfeelingsandwills.BasedonthesurveyoflearninghabitsofthefreshmenandsophomoresofEnglishmajorsinsomeuniversities,thepapershowsthatfemalestudentshavebetterlearninghabitsthanmalestudents,andfemalestudentsgenerallydobetterinEnglishlearning.Itcanbeconcludedthatgoodlearninghabitscanguaranteethesuccessofforeignlanguagelearning.
Keywords:leaninghabit;differences;survey
一、引言
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学习过程研究已经成为当今外语教学者的研究主流,因为“外语教学,无论是为何种教学目的,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最终结果必须体现在外语学习主体身上”[1],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教学活动的进行和研究。自从20世纪70年代Rubin开始对英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进行研究之后,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就英语学习策略、学习观念、学习方法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为广大研究者奠定了雄厚的理论基础,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实践指导。
通过对英语语言学习者学习效果的观察可以发现:有的学习者学得很轻松,有的学得非常吃力。雅克博维次(Jakobovits)研究发现,影响外语学习的因素是:动力占33%,才能占33%,智力占20%,其他占14%。其中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方式、年龄、兴趣和心理、环境、习惯。通过对学习成功者和失败者的研究,林格伦(Lindgrern)发现在学习成功的因素中,“良好的学习习惯”占30%,“兴趣”占25%,“智力”占15%,“家庭”占5%,“其他因素”占25%[2]。从雅克博维次和林格伦的研究当中可以看出,学习习惯对于英语学习过程确实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通过对英语专业低年级学习者学习习惯的定量研究,目的在于分析学习习惯的共性与差异,以便让学习者能对照自我,发掘和发扬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研究方法
笔者以江苏、江西、四川、河南四省的英语专业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发出问卷1200份,实际回收有效卷1058份,其中男、女生比例为30.8∶69.2,一、二年级比例为570∶488。以年龄和性别作为因子进行分析的原因在于:①学习者的年龄是一个不可完全忽视的因素,无论成年人还是儿童学习外语都有其各自的优势;②任何一个大学英语专业的女生人数都普遍大于男生人数,学习成绩优于男生。为了更有规律地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归类分析,笔者先用均值比较及方差分析研究各整体之间的差异以及影响各个自变量间的差异,然后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它们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见表1)。
2.学习习惯均值比较和方差分析
“制订学习计划”方面,男女生的差异非常显著,女生明显优于男生,大二的学生由于在大学里的学习已进行了一年多,他们认为“制订学习计划”更重要,有趣的是,无论一年级还是二年级学生,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在“选择学习材料”方面都认为有必要选择适合自己英语水平的学习材料。
课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场所,是学生接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训练的地方,也是“学生获得主要的可理解的目的语输入”[1]和提高英语水平的地方。因此,课堂内的学习习惯是影响学习成绩的最主要因素。为了能听见老师的讲课和看见板书,找到一个比较适合自己的座位显得非常重要。在这一项中,无论是在年级还是在性别方面都有显著差异,大一大于大二,女生大于男生。
课堂内做笔记是众多学生喜欢的课堂行为,有利于知识的归纳和考前的复习。这一项中,女生的均值大大高于男生,由此可以看出女生在英语学习方面要比男生更加细心。
上课时认真听课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技能的重要保证,然而在这一项目上通过方差分析比较,年级因素和性别因素方面的差异都非常显著。从均值分析中可以发现,大一高于大二,女生高于男生。因此,可以理解为大一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比较集中,然而,随着年级攀升,学生的课堂学习的观念就会发生变化。课堂内回答教师的问题是认真听课、积极思维的主要表现,大一学生的回答问题的激情大大高于大二学生。
我们发现“用英语交谈”在年级间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在“复习笔记”方面男女学生之间略显差异;在“网上英语学习”方面的性别比较表现了显著差异,这一项男生的均值比女生的均值更高,说明男生的上网学习积极性更高,更愿意在网上进行学习和交流。对语言学习者而言,大声朗读不仅对口语表达有直接的好处,而且也是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语感的一种有效途径。大一与大二年级学生在“朗读课文”方面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异,大一的学生更喜欢朗读。
阅读理解中遇到生词是难免的,养成良好的、科学的猜测词意是每一位英语学习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在这一方面,年级间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大二的均值比大一的均值小0.45,这与常理好像并不相符。
学习贵在不断总结经验,互相学习,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然而这一项的均值都不高,女生稍微更愿意学习的交流。“考试前突击复习”的结果显示大一学生对知识的平时巩固复习更加重视。
3.学习习惯相关分析
为了了解各学习习惯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笔者对学习习惯的数据进行了皮尔逊(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发现有几项学习习惯(如“选择学习材料”、“寻找座位”、“遇生词查字典”、“网上英语学习”)与其他学习习惯根本没有什么相关关系,而“写作时,先想汉语”仅仅与“考试前突击复习”有显著的负相关,所以在分析表中就隐去了这6项的相关分析数据。
注:*表示在5%水平上显著,**表示在1%水平上显著。
从表2可以看出,在所列的12项学习习惯中,“复习笔记”与其他学习习惯的相关程度最高,与另外9项学习习惯有着极其显著的相关关系,这也就证明了语言知识的掌握与否和做笔记、复习笔记是紧密相关的。其次就是“做笔记”,这一学习习惯与其他学习习惯也有着密切相关的关系,与另外6项极其显著相关,2项显著相关。“制订学习计划”与其他的6项学习习惯极其显著相关,1项显著相关,“朗读课文”、“交流学习体会”、“寻求学习帮助”与1项显著相关。“检查作业、考试卷”,这一学习习惯与其他5项极其显著相关,与2项显著相关。“考试前突击复习”这一项与3项极其显著相关,4项显著相关。“认真听讲课”只与“争取机会回答问题”有着极其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如果要争取机会回答问题,上课时必须认真听讲。“做笔记”与“复习笔记”的相关系数表现为极其显著相关,在众多相关关系中最高。
三、结语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英语专业低年级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在性别和年级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其中年级之间有6项出现了极其显著差异,性别之间有4项存在着极其显著差异。总均值超过3的学习习惯有“选择学习材料”、“寻找座位”、“做笔记”、“复习笔记”、“听讲课”、“浏览内容”、“猜测词义”、“遇生词查字典”、“写作时先想汉语”、“检查作业、考试卷”和“考试前突击复习”等11项,说明在这几方面学生的学习习惯是比较科学的,可以继续坚持这些好的学习习惯。但奇怪的是学生“做笔记”的均值高于“复习笔记”的均值,这说明学生会做笔记,但并不认真复习笔记。笔者认为这是不可取的,因为所做笔记只有通过复习、归纳才能真正地成为自己的知识。
成功的学习者学习目的明确,并能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和技巧,以上具体表现如果学生都能充分地把握,适时地端正学习态度,调整学习习惯,他们的学习效率便可大大地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