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统计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06 01:28:16

序论:在您撰写统计管理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统计管理论文

第1篇

本系统是一个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C/S结构,支持多用户在局域网中对数据库进行处理、查询操作。系统前台开发工具采用Sybase公司的Power-builder6.5,它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技术,是基于客户/服务器应用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新一代数据库前端开发工具。其界面友好,运行稳定,可以在Win-dows2000及以上的任何操作系统版本下运行。服务器端采用MicroSoft公司研制的Sqlserver作为后台数据库,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数据库设计方法上,主要是采用CASE工具PowerDesigner来建立处理分析模型,并进行概念模型设计,绘制E-R图(实体—联系图),并由E—R图生成物理库结构。主要关系的模式设计如下:课程表(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课程性质、总学时、学分、归口学院)教学计划(班级、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课程性质、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学分、开课学期)学期开课(学期、班级、课程代码、任课老师)其中教学计划表与课程库中有许多属性相同,是因为计划表中课程来源于课程库,但在各班级制定实施性计划时可以做进一步调整。

2功能模块设计

根据对用户需求的分析,确定教学计划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划分为三部分:①课程管理②教学计划管理③开课处理

2.1课程表管理

这是各专业开设课程的集合,主要用于生成各班级计划时选择课程。按不同的层次分别显示,分为全日制三年制、五年制、国开本科、国开专科、江开本科、江开专科等。

2.2教学计划管理

按班级制定的教学计划,一般在新班组班后完成,建好后无特殊情况一般不要修改计划,随着每学期的开课安排,可以查看计划的执行情况,显示每门课具体的开课时间、任课教师、平均成绩等信息。系统用不同颜色显示计划中的课程是否已开设:黑色表示已开,兰色表示当前学期正在开设,红色表示还未开设,标志明显,可以有效地防止漏开课程。课程名称的“COLOR”属性表达式设置为:if(cc=1,rgb(0,0,255),if(pcjbjkc_xq>'00',0,rgb(255,0,0)))其中“cc=1”表示是当前学期开设课程。①课程维护对班级开设的课程进行维护。初始课程信息一般来自于课程库,然后可以对课程的信息进行修改。②计划复制各专业当第一次制定了一个班的计划后,其他各班一般与前面的班级类似,所以只要从某个已有计划的班级中复制、修改计划就可以生成下一个班级计划了。

2.3开课处理

为安排每班级课表,每学期要对各班级进行开课处理,一般根据班级教学计划可确定该班级本学期应该开设哪些课程,并且安排每门课程的任课老师和上课时间(在课务安排模块中实现)。①自动开课在班级的教学计划中每门课程都有计划开设学期,系统需要计算出该班级当前已处于第几学期,再从计划中把该学期应开设的课程一次性记录到开课表中。②手动选课在班级实际开课时,有时会遇到对需要计划中课程的开课学期作提前或推迟处理,特别是开放课程,因考虑到教学资源和师资的情况,对实际执行计划的调整情况可能较多,这时可以通过从计划中进行手动选课或删课处理。

3设计总结

第2篇

企业管理中针对企业统计方面出现的问题,应该及时提出解决办法,这样才能更好的在经营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企业统计工作主要是通过数据进行计算、汇总来对事物本质进行阐释,让事实更有依据,更加真实清楚。不仅这样,数据统计真实,、完整,还能更加科学的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同时,企业根据这些还能不断适时调整,及时定位,把握市场发展规律。这些信息都依赖于企业统计工作来更好的完成。首先,数据统计工作,要保障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能够及时反映企业在特定时期的发展情况,根据这些数据,能够对企业未来发展进行预测。其次,数据统计要有针对性,能够反映一定问题,例如:企业的生产发展情况、营销情况、经营情况等等。最后,企业统计要能够随着社会经济和企业发展情况随时做一个调整。能够反映出企业质量内容。总之,人员素质和统计体制的提高和完善既可以反映企业的情况,又可以反映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各方面。

二、建立现代企业管理统计体系的建议

1.从企业统计管理体制方面来看

首先,在企业统计管理方面,企业管理要让统计方面的职责更加全面,责任更加清楚。企业要明确制定企业的统计标准体系,在数据报送等方面都要按照相关制度办事。企业按照企业管理制度和自身不同特点来制定,更好的满足企业发展要求和公司具体实际情况。其次,每一个部分之间要相互配合,明确各部分的只能和统计任务。统计工作要按照要求进行,要坚持“全面、系统、准确、及时”的原则,严格执行。尤其是在企业管理当中,不仅要在内部制定好企业管理统计的计划,同时,还要让数据统计更加完整和系统,及时根据数据作出相关的资料分析。最后,还要建立统计信息的多元化。信息主要来源就是基层工作,企业管理中基础信息要向各职能部分来完成汇总情况。各职能部们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完成基础信息的搜集工作,然后在向上级领导逐层上报。以此,来满足公司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求。

2.从企业统计指标统计方面来看

企业统计工作,要规范,同时,企业在设置企业统计要科学,统计要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和统计部门之间的有机结合。根据现代企业管理要求,企业统计报表和指标体系都要完善,克服困难因素,处理好供求关系,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按照市场竞争中存在的问题和指标,进行合理的设置。要满足企业发展业务的需求,坚持正确的理念。明确指出的是,统计指标的设置,要满足企业业务拓展的需要,坚持超前理念,扩大统计指标规模,以规模效应为各类企业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服务;坚持客观性的原则,指标体系要建立在为企业的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业务的发展前景需要的基础上并提供重要信息。

3.从信息网络安全方面来看

第3篇

关键字:几何分布,统计特征,次序统计量。

TwoStatisticalCharacterizationofGeometricDistributions

QuzhouUniversityofBroadcastTelevisioninZhejiangProvinceLuoLi

Abstract:Wemakeadetailedstudyofusingtheorderstatisticstodepictthegeometricdistribution.Thefollowingtwoconclusionshavebeendemonstratedinthepresentpaper.First,ifthereexistssuchthatisindependentoftheeventand,thenisgeometric.Second,ifthereexistsasuchthatisindependentoftheevent{}and,thenisgeometric.

Keywords:Thegeometricdistribution,statisticscharacteristic,ordercountamounts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引理6:设对同及独立,则对有。

注:文献[2]中对k的限制为,事实上从证明过程上看可以放宽为。

引理7:,由二元方程:

可得如下结论:(1)当时,对中有根;当时,对中有根;(2)当,;当,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省略。。。。。。。。。。。。。。

当k为奇数时,

即。所以,不论k是否为奇数或偶数,都有,即对单调下降。

此与矛盾,进而假设不成立。

所以对(或)有,则一定存在s0有.进而只有在时,才有及对一切的(正整数).进而,.即X1服从几何分布。

参考文献:

[1]Arnold,B.C.,Twocharacterizationsofgeometricdistribution,J.Appl.Prob.,17(1980),570-573.

第4篇

关键词基层统计站;统计规范;统计管理

国家统计局公布“初步核算,2006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094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7%……”,这一数字来源于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个体工商户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基本统计调查对象逐级经上报、整理、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可见,基层统计是构成国家统计的基石,基层统计工作的质量决定了国家统计数据是否正确、科学、权威。基层单位的统计工作是整个宏观统计的源头,是统计工作的起点,要确保统计信息的质量,就必需重视基层,夯实基层,才能使整个国民经济保持协调、稳定、快速、健康发展。十七大的胜利召开为我国今后经济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统计部门作为国家发展数据的权威机构,责任重大,应狠抓数据质量,切实做好统计工作。因此,基层统计站的建设显得至关重要。作为一名直接面对统计调查对象的基层统计站工作人员,感触颇深,下面就以近二十年的工作经历对此作一探讨。

一、当前基层统计站的工作现状、存在难点及成因分析

1.省市政府对统计工作日益重视,多次发文要求各级政府、单位要切实加强基层统计工作,要求各基层统计站选聘站长、首席统计员及助理统计员并给予相应的货币补贴,组成较为稳定的基层统计工作班子,自此,基层统计机构得以健全,统计力量得以加强,统计质量得以提高。

2.报表收集是基层统计工作中的最大难题,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基层统计部门汇总、上报进度,妨碍了统计工作的正常秩序。虽然统计部门对每份统计报表上报时间都有明确规定,但相当一部分企业仍迟迟拖报,需经多次电话催报,个别企业需由统计部门开出催报单后才将报表报来,出现这种现象有几方面的原因:

(1)统计制度与会计制度的时间差,这是造成基层统计报表难以收集的最主要因素。据了解,很多企业规定每月最后一天结账,而现行的统计报表制度超前于会计制度,且遇节假日非但不延迟反而要提前报送。如工业产销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B201表)规定每月28日即报,可这时企业未曾结账,产口出入库数还无法确切提供,只能是有多少报多少,无形中低报了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等指标。

(2)企业领导对统计工作不重视,总认为这纯粹是为政府服务的,对企业自身没什么用处,能享受到政府优惠政策或奖励的只是极少数规模大的企业,绝大多数企业无资格享受。

(3)企业统计人员不重视且更换频繁,因为他们很多人本身是会计人员,兼做统计,认为自己的主要岗位是会计,而后才是统计,当统计工作与会计工作相抵触时,往往是先做会计工作,之后才做统计工作。

(4)多头报送也是造成报表难收集的一个原因,企业除了向统计部门报送报表外,还需向各行业主管部门报送报表,加大了企业统计人员的工作量,而这些报表究竟发挥了多大用处还有待考证。

(5)统计部门与企业缺乏沟通,工作方式、方法生硬,统计报表没完没了,企业怨声载道。

3.统计数据受政府强力干预

我国虽已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但计划经济的统计管理模式依然存在,每年初的经济指标任务层层分解下达,且有愈演愈烈,愈来愈复杂之趋势。今年是实行绩效考评的第一年,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统计数据的结果,政府对统计数据的质量要求更高了。尽管任务年年加码,却也能年年超额完成,丝毫不受天灾人祸的影响。基层领导为保住乌纱帽,是你要多少,我就有多少,统计数据的真实性由此可见。

4.基层统计基础规范工作也较差,表现在:

(1)报表数据质量不容乐观,以我经手的4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例,每月平均有30笔左右的错误,主要是漏填、错行、累计数报成当月数、计量单位错误、单价偏差过大、逻辑错误等,为修改错误要来来回回好几遍,加大了无谓的工作量。

(2)“三无”报表时有出现,有些企业统计人员忘性大,只顾着填数据,一填完就发出去,企业名称、企业代码、填表人等标识统统没填,为寻找这些无主报表花费了很多时间,甚至耽误了上级汇总。

(3)对统计台账不重视,不按规定程序先填台账,再填报表,而是直接从财务账簿中读取数据,过后再补台账,以至于有时会出现账表不一现象。

(4)持证上岗制度还有待加强,有些企业人证不一,做统计工作的是这个人,持证的却是另一个人,或因企业人员流动性大,刚培训完就辞职走人,而新接手的未培训,个别人员甚至连上岗证还未到手就走了。

5.统计部门地位低下,且远远低于税务、银行、海关、工商等部门,很多群众都认为,统计部门可有可无,甚至还有不知统计为何物的人;社会公众统计意识薄弱,存在少我一个不少,多我一个不多的消极思想,总觉得国家统计数据与个人没有直接影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平时统计宣传少而又少,只有大型普查时才见到统计宣传。

6.统计法律法规意识薄弱,领导干扰现象严重,统计执法难执行。当前,各级政府为留住企业,执行“亲商”政策,严令禁止各部门以各种名义下企业检查,即便是因企业不履行有关义务而需执法时,总有领导出面为其说情,统计执法就不了了之,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

二、现从统计站的工作角度谈一些个人设想和建议

综上所述,基层统计站建设近年虽有较大改善,但仍存在不少问题亟需解决,这也是打造“科学统计、依法统计、阳光统计”,实现“内创和谐、外树信誉、优质服务”的关键所在。2007年开始,各级政府执行绩效考评制度,全方位、深层次地对政府工作政绩进行科学客观地评价,其中各项经济指标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这无疑是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使本部门能在年终绩效考评得高分呢?从统计角度来说,应从夯实统计基础,强化统计规范,加强统计管理方面入手。基层统计站犹如“夹板层”,对上要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及名目繁多的各项检查,对下要千方百计地让企业按时保质报送。

.积极推行“在地统计”管理,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管理体制的变化。在地统计即按企业生产经营所在地归入当地统计范围,在地统计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统计原则。推行在地统计有利于全面囊括统计调查对象;有利于真实反映社会发展情况;有利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2.建议成立统计事务所,全面企业有关统计业务。从企业统计登记、搜集凭证、建立台帐、编制报表等一系列统计工作。统计事务所统计业务可极大提高统计基础规范、统计报表质量及统计时效性,是统计管理制度的创新,符合我国基层统计的实际需要。统计机构可依照《公司法》成立,具有法人资格,自负盈亏。统计可大力推广。

3.建议建立统计机构垂直管理体系,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垂直管理,职责明确,上一级管好下一级。这种管理体系的优点:一是可减少甚至杜绝地方政府对统计工作的干预;二是有利于各项抽样调查及普查的开展;三是有利于基层报表直报制度、基层数据库和超级汇总制度的实施,提高统计质量,通过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统计机构的职责实现统计工作的新局面。吉林、山东等地率先执行垂直管理体系后所取得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4.建立一套完善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数量不多、功能齐全、易于操作、能与会计制度较好衔接的统计报表制度。既要大胆删减已经过时或现存作用不大的部分统计指标,改变各专业各自为政、重复交叉、互不衔接的局面,努力提高统计工作的整体性和集成化水平,实现统计信息资源优势互补、优化组合,尽量减少无效劳动,同时又要注意紧紧围绕党政领导及社会各界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适时调整统计指标,完善调查内容,使指标设置更科学、合理,并能快速便捷地从财务数据中读取数据。

5.加强与企业统计人员联系沟通,包括工作沟通和感情沟通。具体做法是:一是每半年召开一次规上企业统计人员会议,培训专业知识,对工作中的问题释疑解惑,传达最新统计精神。二是每年评选一次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精神与物质奖励,让企业统计人员在感觉到工作受重视的同时还能感受到温暖;三是组织有关人员外出学习考察,既学习了他人先进的工作方式,又放松了心境,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中。四是建立报表友情催报制度,即在每份报表报送的前两天,通过发送传真提醒企业统计人员可以开始准备有关工作,并将填报中需要注意改正的问题一一列明,此举试行一年来收效甚大,受到企业统计人员欢迎;五是有计划地安排时间下企业具体指导,查看企业是否按规定持证上岗、留存报表、建立台账、数出有据;六是逢年过节时可通过短信等形式问候祝福,为他们的私人事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他们在工作之余能感受到我们的关怀。通过联系加深了感情,使企业统计人员从个人感情上愿意从事统计工作并自觉地将工作做好。

6.强力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建立统计数据库,使统计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各基层统计站配备计算机、传真机等设备,建立数据库,让数据库系统的存储、检索、统计功能取代传统手工统计整理工作,实现统计信息加工整理的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通过利用计算机、传真机等设备,使统计资料的整理上报方便快捷。建议逐步推广网上直报范围,既能方便企业,又能缩短上报时间。

7.加强学习培训,一方面要对各级统计机构中统计人员要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形成定期的学习制度,提高统计机构人员自身业务理论素质,从而能更好地指导企业;另一方面在企业统计人员上岗培训中应重点进行具体业务培训,针对现行统计报表制度中的每一项指标进行认真讲解,务必使大家弄清弄懂每项指标如何从财务数据中取值,如何计算,得出统计报表中所需的数据,这是提高报表质量的最有效途径。

8.在全社会加大统计宣传力度,拓宽统计宣传渠道,提高公众统计意识,让统计成为全民关心的事业,要让群众认识到统计数据与我息息相关;同时,要加强统计执法力度,对干扰执法的个别领导给予行政警告,记入年终考核,提高《统计法》威信。对严重违反统计法规却不接受整改的企业坚决予以处罚,并在社会上公布,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9.建议当地政府制定一些有关奖励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扩大经济总量。如市政府2005年曾对新增产值千万元以上工业企业给予流动资金贷款贴息;2006年对当季度产值同比增加1500万元以上、累计产值同比增加数按季度平均达到1250万元的企业给予安排火电富余电量,在现行电价基础上每千瓦时降0.1元,很多企业因此得到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的奖励,生产劲头更足了,建议今后可多制定一些奖励政策,如节能降耗奖等。

参考文献

[1]/tjgb/ndtjgb.2007.8.1.

[2]罗放华.统计制的理性探索.统计研究.2007.5.

[3]陈志林.统计中介应运而生[J].中国统计.2005.7.

[4]范宝良.基层统计报表收集思路.中国信息报.2007.8.

第5篇

统计学,作为一门关于数据搜集、整理、分析的方法论科学,可以直接为经济、管理各专业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服务.目前,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统计教学皆配有一定比例的实践教学,大体设置为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两种形式:校内实践包括上机实验和模拟实习两种.上机实验是指学生在校内机房练习统计软件,模拟实习是通过简单模拟统计工作以锻炼学生的统计运用能力;校外实践一般通过设置校外教学实习基地,让学生接触统计工作以提高其统计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收集到的数据显示,现行统计实践教学呈现如下四个特征:

1.1实践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教育部于2012年在《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下文简称《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强化高校实践教学环节,规定了不同类型高校实践学分所占的最低比例;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国内各高校应《意见》要求,一方面增加了统计理论课程,如在原有数理统计和统计学原理课程的基础上,根据相关学科特点新增计量经济学、经济预测与决策、金融统计、市场调查与统计分析、企业统计或统计软件分析等课程;另一方面还相应提高统计实践教学课程占总学分的比重.

1.2不同专业师资合授现象突出

研究表明,几乎所有高校统计类课程都分配给不同院系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如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等课程分配给统计学教师,而金融统计、企业统计等专业统计课程分配给经济管理专业教师.鉴于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统计学专业授予理学学位,①高校的统计学教师多隶属理学学院.这样虽然可以借助理学教师的专业优势以弥补经济管理专业教师的不足,并减轻任课教师的教学负担,但也容易造成统计理论体系分割,统计实践教学内容松散.统计类课程由统计学教师和经济管理专业教师合授的现象.

1.3参与统计实践学生人数众多

伴随我国经济的大发展,经济管理专业社会需求持续高涨,各高校对经济管理专业日趋重视,不仅原有的经济管理类高校扩大了招生规模,综合类大学招收的经济管理类学生也是成倍增长,而且众多的理工类学校在社会需求的引导下也纷纷开立经济管理专业,统计学作为经济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是经济管理专业的必选课程,伴随经济管理人才社会需求的日益增长,参与统计实践学生的人数也越来越多.

1.4统计软件运用已成常态

面对海量统计数据,利用手工计算完成统计工作是不可想象的.目前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统计教学已逐渐重视统计软件教学,很多院校一方面建立了经济管理实验室,另一方面还专门开设了统计软件课程.统计实践教学的内容基本可以结合统计软件进行.

2统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高校都认识到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重要性,并在统计实践教学方面做出持续探索,顶层设计也提供了强有力支持,统计教学实践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但统计实践教学的路还很长,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大体归为以下几类:

2.1师资分割引起教学体系分割

由于教授统计课程的师资分散在不同院系,教师一般只负责单门课程实践设计,导致多门统计实践之间、专业课程实践之间相互割裂,缺乏有效的“串联”.如统计学原理只有上机实验,学生不知道如何将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等知识运用到后续课程中;专业课程实践又无法和统计方法有机融合,导致专业知识和统计方法、理论和实践两张皮.

2.2教学形式单一,内容简单

受师资、时间、学生人数多等条件限制,经济管理专业的统计实践往往以校内实践为主,其中以上机实验居多,学生在机房中通过练习统计软件以巩固课堂的理论知识.这使得统计实践教学内容过于简单、流于形式,实践教学往往沦为理论课程的附属;一些教师认为实验课程就是上机做作业,在上机时间找几个题目让学生计算.这必然影响到学生统计学习的积极性,认为统计是枯燥乏味的学科.

2.3实践教学学时安排不足

笔者通过调查多所院校发现,目前仍有部分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占总学时数的比重在15%以下.这与教育部《意见》要求尚有一定距离,与发达国家相比亦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部分高校把统计实践纳入理论课程的正常教学,不另行单独计算学分;那么在理论课程学分已定的前提下,授课教师若拿出大量时间用于实践则无法完成理论教学任务.

2.4实践教学瓶颈有待突破

目前高校的教学工作主要由青年教师承担,青年教师多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其先天实践能力不足限制了实践教学的高度;加上经济管理专业学生人数众多、教师工作量大等导致其没有精力探索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方法,限制了实践教学深度;另外,部分高校给教师的培训经费偏低、培训途径较少也影响了教师专业实践技能的提升.

3对于地方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统计实践教学的几点建议

3.1建立统计实践科研小组,夯实统计实践教学的组织保障

高校的院系结构和专业设置使得统计实践教学难以找到依靠点,教师难以跨学科进行交流和研究,因此,高校可以通过组建统计实践科研小组,集中统计教师和经济管理教师力量,让不同专业的教师共同承担统计实践教学任务,打破现有的系、部分割状况,统一调配师资,形成教学科研合力,为统计实践教学探索提供组织保障.

3.2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科学安排课时,有效解决课时不足问题

将本科统计实践分为两部分:基础统计实践和专业统计实践.基础统计实践,可将数理统计和统计学原理两门课程的统计实践合二为一,采取上机实验与校内模拟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使学生了解统计工作过程.基础统计实践须独立设课并单独计算学分.专业统计理论实践,则可将相关统计课程与经济管理专业实践课程结合,如经济学专业可以把计量经济学、经济预测和宏观经济学三门课程合并实践;金融学专业将金融统计、计量经济学、金融学和国际金融等课程合并实践;市场营销专业深化基础统计实践,并将其与市场调查统计分析、市场营销等课程合并实践;财会专业将企业统计与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合并实践.

3.3明确实践目的,科学选择实践方法,解决知识与实践的距离问题

基础统计实践往往在低年级开设,因此,可以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目的,通过教师设计项目引导,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统计思维能力.教师在选择实践项目时应关注学生兴趣,结合当今社会的热点和焦点,让实践项目更有针对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如大学生就业难、学校食堂饭菜越来越贵、学校自习室抢座位现象等.这样一来,使统计实践由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社会实践为中心.专业统计实践教学由于在高年级开设,所以应该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为目的,专注统计方法在专业知识中的应用以充分锻炼学生专业领域的数据分析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可采用问题解决式教学法,教师通过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和统计方法解释问题,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其通过思考主动填补知识漏洞的能力,如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成立吗?为什么房价涨了,买房子的人却越来越多?

3.4丰富实践内容,扩展实践渠道,避免学习与应用两张皮现象

在基础统计实践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全面接触不同的数据资料,可根据理论知识的要求和统计数据的特点设计如下内容:

①利用问卷收集截面数据完成统计工作,让学生通过对最熟悉的现象进行模拟统计来了解统计的每个工作环节,把握各种统计分析方法;

②采集并分析统计年鉴上的时间序列来了解国情,如通过对历年年末人口数进行相应统计分析了解我国人口的变动规律;③定期收集超市、商场的商品价格来编制价格指数,并与统计局公布的价格指数比较,理解价格指数编制的意义.基础统计实践须让学生掌握统计知识,并为未来的专业统计实践做准备.专业统计实践则可采用校内、校外多样化模式,以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识,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如让学生参加教师的教学科研项目,让学生利用寒暑假到统计局、社区、工厂、市场调查公司、银行等相关单位实习,并在实习结束提交统计分析报告.

3.5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破除实践教学瓶颈,从根本上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

第6篇

1.1核心层

统计文化的核心层是指统计价值观、统计宗旨以及统计信念和统计愿景等,核心层是决定统计文化精神的最重要因素,是统计文化建设的灵魂和精髓,也是促进统计事业协调发展的思想基础。统计工作总有一定的工作目标,统计宗旨正是为统计工作指明了工作目的和工作内容,解决了统计工作的服务对象和如何统计服务的重要问题。统计愿景则提出了全体统计人员为之奋斗的共同追求目标和愿望。总体来讲,统计文化的核心层是统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依据。

1.2中间层

中间层是指统计理念和统计精神,对统计核心内容具有支撑作用,并使其具体化,更好的实现核心层发展目标。当前,在知识管理普遍应用于各种经营管理过程中,在统计事业发展中为了提高统计服务质量水平,把先进的统计知识和管理知识,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应用到统计工作中来,共同构成知识管理视域下统计文化建设的内容。

1.3保障层

统计文化的保障层是指统计工作中的行为规范和制度。在统计文化建设过程中,宣传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需要行为规范来保障。统计文化的行为规范,需要发挥法律制度的作用,建立起六大保障系统即统计服务系统、统计指标系统、质量管理系统、信息技术系统、教育培训系统、行政管理系统等,从而为统计文化的建设提供法律上的制度规范支持,保障统计文化核心内容落到实处。

2知识管理视域下统计文化的建设路径

随着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知识管理在现代统计事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新时期,为了推动现代统计事业的发展,就必须要转变传统统计文化观念,改革创新,建立与统计知识管理相适应的统计文化。下面,我们主要来探讨一下知识管理视域下统计文化建设的路径。

2.1坚持制度建设为前提

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制度,并且是在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下,经过不断改革逐渐完善起来的。原先的统计管理制度多是金字塔结构,决策权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目前,统计管理制度已经逐渐变为扁平的结构,赋予了统计工作者更多的权力,并且拉近了与企业领导的距离,增加了统计工作者与企业领导平等对话的机会,这样为知识的创新和共享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增加了企业领导对知识的重视程度,提高了对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促进了知识管理手段在企业统计部门的应用。

2.2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

在当前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知识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无形资产和重要资源,掌握先进技术和知识的工作者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因此,在统计文化建设过程中首先要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重视和尊重知识型人才,善于吸纳和引进掌握先进技术和知识人才到统计队伍中来,聘请专业统计人才开展统计文化讲座和宣教,全面提升统计队伍综合实力。其次,建立统计人才与领导之间的相互合作和依赖关系,尊重人才,实施人性化管理,充分调动统计工作者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才能和智慧,创建优秀的统计文化,在优秀的统计文化熏陶下帮助统计工作者实现自身的价值。

2.3以学习型文化为导向

建立学习型组织是每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学习是发展的生命力和源泉。当前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各行各业之间竞争愈演愈烈,各企业也在不断变革,以求获得新发展。然而,对于统计工作来讲,唯有不断注入新的知识,树立终生学习理念,建设学习型统计文化,让全体统计工作者在学习型统计文化氛围的熏陶下,逐渐树立先进知识学习观念,才能不断提高统计工作的质量,真正实现统计事业的长久发展,永久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当前统计部门要在统计价值观和统计目标的引导下,创造一个激励统计工作者持续学习、善于学习的统计文化,逐渐将学习系统化、制度化,把抽象的统计文化逐渐转化为实际的具体的工作实践。不断促进先进知识和先进技术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与时俱进,为统计事业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在学习型统计文化的熏陶下,永葆新时期发展的知识动力。

2.4丰富和创新企业文化内涵

第7篇

统计学在物业管理中的应用物业管理是一种经营型的管理服务,是融管理,经营,服务为一体,在服务中完善经营与管理,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系统工程。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统计亦是物业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物业管理统计包括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科学三大组成部分。统计的目的是探索、认识和掌握客观现象的发展变化规律。在物业管理工作中,应该重视统计工作,运用专门的手段,全面,完整的记录,探索,认识和掌握客观现象的发展变化规律,促进和拓展物业管理的内涵,使物业管理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本文将根据统计学的基础理论,物业管理实质工作和实际物业管理工作经验,对统计学在物业管理中的应用加以探讨。借此提高和推广统计在物业管理中的实际应用。统计和物业管理统计统计既是动词又是一个名词,既是人们的一项活动又是对客观事物的现象的描述。在物业管理中,就是要通过日常物业管理人员对经营,服务,管理中的大量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和计算,直观的表现出物业管理过程中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用以提高和完善物业管理工作的细节。分析对比后用以指导实践工作。在物业管理统计中,因物业管理的范围相当广泛,工作性质多元化,所以它的研究对象也是包罗万象。涉及了从经营,服务到管理的各个层面。通过对这些日常工作或活动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揭示物业管理的本质和其规律性。从物业接管,验收开始,统计活动就渗透到每一项物业管理活动之中。这样才能通过对数据特征和数据关系的研究,为正常物业管理活动提供有效,可靠的佐证。同时,通过准确、及时、全面的搜集,以及整理和分析各方面的统计资料,掌握各项工作活动的现状和发展变化规律,还可制订出正确的工作应对策略和发展工作计划。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反馈。如此循环往复,物业管理工作才能得到科学有序的发展。

2.统计学应用在房地产

社会经济的运行表现为两种状态,即均衡运行和非均衡运行。经济学上的均衡通常指瓦尔拉斯均衡,其基本假设是存在完善的市场体系和价格体系,如果市场完善,市场信息是完备的、通畅的,价格灵敏,价格随供求变化而调整,那么市场上商品的需求与供给必然相等,社会经济中的超额供给和超额需求都不会存在,这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经济中很难实现。而非均衡是指不存在完善的市场,不存在灵敏的价格体系的条件下所达到的均衡,经济学上的非均衡通常指非瓦尔拉斯均衡,它以更为一般的假设为前提,展开对社会经济的研究,因此研究更具现实性。非均衡计量经济学是在非均衡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为运用非均衡理论来分析现实问题,提供了更为有效的工具。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非均衡状态在房地产市场更为突出,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20年来始终没有逃出供求总量非均衡的现实。我国房地产市场本身起步较晚,发展过程中非均衡问题突出,而且呈现出某种程度的不稳定,应此仅拘泥于一般均衡理论来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是不完善的,必须尝试运用非均衡理论来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需要指出的是非均衡理论和均衡理论并非对立体,应将两个理论联合起来,均衡是经济运行的目标,非均衡分析是实现均衡目标的有利手段。

根据房地产市场的特点,对非均衡计量经济模型的选择进行确定,通过理论分析明确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非均衡不仅表现为供求总量的非均衡问题,还表现在市场结构和体系方面;结合统计年鉴的分类,对我国房地产市场非均衡计量经济模型进行了设定,明确模型的有关变量,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估计,得出了我国房地产市场非均衡模拟的最终模型,通过对模型的分析,发现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机制出现了暂时性的失灵,根据非均衡理论,市场调节由价格调节和数量调节共同进行,因此当前的调节主体只能是数量调节,也就是说政府的宏观调控十分重要。通过对结构性非均衡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就单一的房地产市场而言,各种房地产产品、市场的层次上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非均衡,所以在宏观调控时应做到细分化,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宏观调控的效果、维持房地产市场的非均衡稳定运行。根据统计数据的分析结果,认为今后宏观调控的重点在于控制供给,尤其控制非住宅产品的供给。那么在宏观调控时究竟应该掌握什么样的度,才会使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朝均衡的方向逼近呢?根据模型测算的非均衡度这个指标为我们提供了定量分析的基础,结合宏观调控警戒线模型,可以为确定宏观调控的手段和方法提供参考,通过分析,认为我国房地产市场在宏观调控方面应采取直接调控的方法,即采取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来规范市场行为,而我国房地产管理的一些政策和法规为这种类型的宏观调控提供了可能,也就是说当数量调节占主体地位时,政府充当数量调节的主体是注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