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4 04:25:57
序论:在您撰写工程测量大学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地铁工程测量
地铁工程施工测量的施测环境和条件复杂,要求的施测精度又相当高,必须精心施测和进行成果整理,工程测量成果必须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论文参考网。
地铁工程测量的测量特点
(1)车站包括主体结构、出入口和风道。采用明挖及盖挖顺作法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复杂,工序转换快,地下施测条件差,测量工作量大。
(2)地面导线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由地面传递到地下,必须保证精度,且要布设形成检测条件并经常复测控制点。
(3)对于车站主体结构,净宽尺寸在建筑限界之外,还应考虑如下的加宽量:50mm综合施工误差+H/150钻孔灌注桩施工误差及水平位移。论文参考网。
(4)区间暗挖先通过竖井,再通过横通道分别进入左、右线隧道,并且曲线半径较小,造成了后视距离短、转角多,给正洞内导线延伸带来一定难度。
平面控制测量
根据地铁工程特点,利用建设管理方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在场区内按精密导线网布设。
精密导线技术精度要求:导线全长3~5km,平均边长为350m,测角中误差≤±2.5″,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15mm,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8mm,方位角闭合差≤±5(n为导线的角度个数),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1/35000;导线点位可充分利用城市已埋设的永久标志,或按城市导线标志埋设。位于车站地区的导线点必须选在基坑开挖影响范围之外,稳定可靠,而且应能与附近的GPS点通视。
车站平面控制测量
利用测设好的平面控制网,以车站的两个轴线方向为基线方向,直接把轴线控制点测设于车站基坑边,经检查复核无误后,设立护桩,利用轴线控制点通过全站仪把车站轴线直接投测到基坑内,并对车站结构进一步进行施工放线。若受场地影响,为保证测量精度,也可按以下分步方法进行测设。
区间暗挖隧道平面控制测量
施工竖井平面尺寸较小,井深多在20米左右,拟采用竖井联系三角形测量,即通过竖井悬挂两根钢丝,由近井点测定与钢丝的距离和角度,从而算得钢丝的坐标以及它们的方位角,然后在井下认为钢丝的坐标和方位角已知,通过测量和计算便可得出地下导线的坐标和方位角,这样就把地上和地下联系起来了。
施工放样测量
施工中的测量控制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施测。为了加强放样点的检核条件,可用另外两个已知导线点作起算数据,用同样方法来检测放样点正确与否,或利用全站仪的坐标实测功能,用另两个已知导线点来实测放样点的坐标,放样点理论坐标与检测后的实测坐标X、Y值相差均在±3mm以内,可用这些放样点指导隧道施工。也可用放线两个点,用尺子量测两点的距离进行复核,距离相差在±2mm以内,可用这些点指导隧道施工。
暗挖区间隧道施工放样主要是控制线路设计中线、里程、高程和同步线。隧道开挖时,在隧道中线上安置激光指向仪,调节后的激光代表线路中线或隧道中线的切线或弦线的方向及线路纵断面的坡度。每个洞的上部开挖可用激光指向仪控制标高,下部开挖采用放起拱线标高来控制。施工期间要经常检测激光指向仪的中线和坡度,采用往返或变动两次仪器高法进行水准测量。在隧道初支过程中,架设钢格栅时要严格的控制中线、垂直度和同步线,其中格栅中线和同步线的测量允许误差为±20mm,格栅垂直度允许误差为3°。
高程控制测量
(1)车站高程控制测量
对于车站施工时的高程测量控制,利用复核或增设的水准基点,按精密水准测量要求把高程引测到基坑内,并在基坑内设置水准基点,且不能少于两个,通过基坑内和地面上的水准基点对车站施工进行高程测量控制。
(2)区间隧道高程控制测量
区间隧道高程测量控制,通过竖井采用长钢卷尺导入法把高程传递至井下,向地下传递高程的次数,与坐标传递同步进行。论文参考网。先作趋近水准测量,再作竖井高程传递。
地下控制网平差和中线调整
隧道贯通后,地下导线则由支导线经与另一端基线边联测变成了附合导线,支线水准也变成了附合水准,当闭合差不超过限差规定时,进行平差计算。
按导线点平差后的坐标值调整线路中线点,改点后再进行中线点的检测,直线夹角不符值≤±6″,曲线上折角互差≤±7″,高程亦要使用平差后的成果。
隧道贯通后导线平差的新成果将作为净空测量、调整中线、测设铺轨基标及进行变形监测的起始数据。
参考文献:《城市测量规范》CJJ8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
《工程测量》 邵自修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7
《工程测量》 扬松林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2
《测量平差基础》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1994
关键词:测绘,新技术,工程测量,应用,研究
1.概论
传统工程测量技术的服务领域主要包括水利、交通、建筑等行业,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测量仪器的智能化,数字化测绘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摄影测量与遥感(RS)以及数字化测绘和地面测量先进技术的发展,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的逐渐自动化、实时化和数字化,工程测量的服务领域也应进一步延伸,以满足不断提高的社会需要。
2.工程测量中的数字化技术
2.1地图数字化技术
在建立各种GIS系统时,对原有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在建库工作中占据了相当大的工作量,各工程测绘部门都投入相当大的人力和财力。对于已有纸制地图,若其现势性、精度和比例尺能满足要求,就可以利用数字化仪将其输入计算机,经编辑、修补后生成相应的数字地图。当前有手扶跟踪数字化和扫描矢量化两大类仪器,针对大比例尺地形图,大多数扫描矢量化软件能自动提取多边形信息,高效、便捷、保真的对地图进行数字化处理。论文格式。
2.2数字化成图手段
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工程图的测绘是传统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常规的成图方法野外工作量大,作业艰苦,作业程序复杂,同时还有繁琐的内业数据处理和绘图工作,成图周期长,产品单一,难以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论文格式。而数字化成图技术具有精度高、劳动强度小、更新方便、便于保存管理及应用、易于等特点。目前,数字化成图技术有内外业一体化和电子平板两种模式。内外业一体化是一种外业数据采集方法,主要设备是全站仪、电子手簿等,其特点是精度高、内外业分工明确、便于人员分配,从而具有较高的成图效率。论文格式。
3.数字测绘在数字地球中的应用
简言之,数字地球就是把经济和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信息,加载于一个统一的地理坐标框架中按数字的形式存贮于计算机,任何机构或个人均可通过网络通讯技术,足不出户便获取所需的信息做到“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数字地球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技术复杂,涉及部门多,没有任何一个部门或团体能单独承担,它需要地球科学、信息科学,空间技术才众多应用部门的配合。测绘作为地学和信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空间基础信息的获取、处理,向信息高速公路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信息货物等工作已历史地落在测绘工作者肩上。可以说,数字地球始于测绘。我国测绘部门从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对传统测绘技术进行了大规模的数字化改造。传统的光学定位技术已被光电技术,GPS技术所取代,传统的白纸测图已被数字测图和地理信息系统所取代,以地面测量为主向以卫星定位(GPS)、卫星遥感(RS)测绘等高技术为主的对地观测方面转变,被动的静态测量向动态的实时测量方面转变测绘部门在数字地球基础框架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要包括:建立了全国A级、B级GPS网;完成了全国1:100万、1:25万基础地理数据库和数据服务设施;建立了国情和省情综合地理信息系统,研制成功了从遥感立体影像自动建立数字地面模型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研制成功了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DOM)、数字线划图(DLG)、数字栅格图(DRG)等“4D”产品生线。数字地球的雏形已经形成。
4.工程测量中的地理信息(GIS)技术
GIS是集计算机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测绘遥感科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学科为一体的新兴学科。已成为多学科集成并应用于各领域的基础平台和地学空间信息显示的基本手段与工具。其技术优势不仅在于它的集地理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三维可视化显示与成果输出于一体的数据流程,还在于它的空间提示、预测预报和辅助决策功能。目前,GIS不仅发展成为一门较为成熟的技术科学,而且已经成为一门新兴的产业,在测绘、地质矿产、农林水利、气象海洋、环境监测、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区域开发与国防建设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采用GIS、数据库、内外一体化测图、扫描矢量化及全数字摄影测量等技术,为专业信息系统提供及时、准确、标准化、数字化的基础空间信息,以建立各类专业信息系统,从而实现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
5.工程测量中的数字摄影测量技术
数字摄影测量是基于数字影像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影像处理、影像匹配、模式识别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航空摄影测量是大面积、大比例尺地形测图、地籍测量的重要手段与方法,可以提供数字的、影像的、线划的等多种形式的地图产品。全数字摄影工作站的出现,加上GPS技术在摄影测量中的应用,使得摄影测量向自动化、数字化方向迈进。随着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应用,摄影测量产品已经从影像图等向4D产品转化,为建立各类专业的信息系统和基础地理信息平台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保证。
6.工程测量中的遥感( RS)技术
遥感(RS)技术由于大面积的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及经济性等优势,得到快速的普及,多光谱航空摄影和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将成为对地观测获取基础地理信息的重要手段。各种中小比例尺地形图都可以利用遥感影像来获取,为应用于工程测量领域的城市基本地形图、地籍图以及各种大、中、小比例地形图的快速更新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方法和手段。
7.工程测量中的3S集成技术
3S(GPS、GIS、RS)技术的结合,取长补短,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趋势,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行成了“一个大脑,两只眼睛”的框架,即GPS与RS为GIS提供区域信息及空间定位信息,而GIS进行相应的空间分析以便从GPS和RS提供的海量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进行综合集成,使之成为科学的决策依据。诸如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工程,其施工范围大、物流量大、施工周期长等,而3S技术为该类大型工程提供了最有效的数据及信息采集、分析处理、表达决策的工具。
8.结语
伴随着测绘新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工程测量必将朝着测量内外作业一体化、数据获取及处理自动化、测量过程控制和系统行为智能化、测量成果和产品数字化、测量信息管理可视化、信息共享和传播网络化的趋势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俊勇,胡建国.GPS技术的新进展[J].测绘工程,1996,(2).
[2]李建松.地理信息系统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李青岳.工程测量学[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5.
吉林省地理信息工程院1
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总院2
[论文摘要]20世纪末,随着传统测绘技术向数字化测绘技术转化,工程测量学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取得很大的成就。着重阐述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给工程测量学带来的变化。
[论文关键词]数字化 工程测量 应用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技术大量投入运用,在工程上可以利用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系统软件来实现测图的自动化控制即数字化测图。随着数字化测图技术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工程例如:水电工程、土地规划管理、城市土地规划、环境工程和军事工程等部门开始使用该项技术。工程测量学科是一门应用学科,它是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紧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学科,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空间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及测绘科技本身的进步,为工程测量技术进步提供新的方法和手段,有力地推动和促进工程测量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使工程测量的技术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取得很大的成就。
一、数字化测图的组成及功能
(1)数字化测图系统构件。
主要由数据采集系统:全站仪或高精度GPS;数据后期处理系统:计算机和软件件;图件输出系统:工程打印机这三大部分组成。
( 2)数字化测图系统功能。
主要有数据采集与输入;地图编辑;空间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地形分析;数据显示与输出等功能。
二、先进的测量仪器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80年代以来出现许多先进的测量仪器,为工程测量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工具和手段,如:光电测距仪、精密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电子水准仪、数字水准仪、激光准直仪、激光扫平仪等,为工程测量向现代化、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改变了传统的工程控制网布网、地形测量、道路测量和施工测量等的作业方法。三角网已被三边网、边角网、测距导线网所替代;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代替三、四等水准测量;具有自动跟踪和连续显示功能的测距仪用于施工放样测量;无需棱镜的测距仪解决了难以攀登和无法到达的测量点的测距工作;电子速测仪为细部测量提供了理想的仪器;精密测距仪的应用代替了传统的基线丈量。激光水准仪、全自动数字水准仪、记录式精密补偿水准仪等仪器的出现,实现了在几何水准测量中自动安平、自动读数和记录、自动检核测量数据等功能,使几何水准测量向自动化、数字化方向迈进。激光准直仪和激光扫描仪在高层建筑施工和大面积混凝土施工中是必不可少的仪器。国产JDA系列多功能自动激光准直仪,具有6种自动保持精度的基准,可用于高层和高耸建筑的轴线测控;滑模测偏、测扭、水平测控;构筑物与设备安装放线控测;各类工程测平,结构变形观测等。陀螺经纬仪是用于矿山、隧道等工程测量的另一类主要的地面测量仪器,新一代的陀螺经纬仪是由微机控制,仪器自动、连续地观测陀螺的摇动并能补偿外部的干扰,观测时间短、精度高,如Cromad陀螺经纬仪在7min左右的观测时间能获取3″的精度,比传统陀螺经纬仪精度提高近7倍,作业效率提高近10倍,标志着陀螺经纬仪向自动化方向迈进。
三、数字化测图的作业模式,作业过程和优点
(1)数字化测图的作业模式
①电子平板作业模式:该模式是将笔记本电脑通过电缆与全站仪连接,观测数据直接进人电子平板在成图软件的支持下,现场连线成图。②绘制草图作业模式:该模式是在全站仪采集数据的同时,绘制观测草图,记录所测地物的形状并注记测点编号,内业将观测数据输入电脑,在测图软件的支持下对照草图连线及图形编辑。③碎部点编码作业模式:该模式是按照一定的规则给每个所测碎部点—个编号,即一个编号对应一组坐标(x、Y、z),内业将数据输人电脑,在成图软件的支持下,由计算机自动完成测点连线形成图形。
(2)数字化测图的作业过程
①数字化测图的外作业应当尽量利用当地环境中的自然分界作为划分界限,例如可利用道路,水流等进行地形图的测绘,这样做的好处既划分了测图的单元也减少了接边的问题。
②避免过多使用钢尺量测,因为人工用皮尺等量取的速度远比不上用全站仪所测量的速度,而且使用全站仪精度也会比人工量取高很多。
③外业作业时,重点在配合上,如果测绘人员不在测站可视范围,则应该使用对讲机来传递信息,跑棱镜的人要将自己所要采集的地形地物数据点信息及时报告给测站人员,以确保数据记录的真实性。
④数字化测图时,应当加强检验校核。特别是在测区远离内业地点时,必须制定相关措施来检验校核数据。
⑤外业作业对数据进行采集时,要时刻注意地形地貌的变化,对其应进行详细地记录,避免在内业数据处理时产生问题。
(3)数字化测图的优点
不同的内外业一体化测图系统,其硬件设备的配置和软件的功能可能有较大差别。但任何一个成图系统,与以往的白纸测图相比,都具有下述明显的优点:
(1) 劳动强度小,自动化程度高。
(2) 精度高。
(3) 信息量大。
(4) 信息存储,传递方便。
(5) 便于成果更新。
(6) 能够满足各种不同的用图需要。
四、数字化测图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1)碎部测量
在测量的过程中,碎部点的取舍和测量至关重要,不必要测过多的点位,测点太多,造成成图密集,且有可能把一些不必要的点位包含在其中;当然也不能测点太少,测点太少则有可能没有把握到该地形的基本要素,因此要进行碎部测量,应该注意:
①较为规则的建筑物(正方形形状)的只对其测三点,第四点的点位测设可由电脑来完成,如果采取这种办法就要求草图绘制人员必须进行事先的观察,在观察时应注意:有些建筑物可能初看比较的方正,但实际是不规则的多边形形式,这种情况就必须对全部点位进行实测。
②对于不规则的地貌在测设工程中应尽量能多测一些点,因为传统测图时可由手工来更改或表述细节的变化,而计算机的模拟则无法做到真实并且全面的反映这些实际的地形的。
③在碎部测量中,存在的某些重要的无法通视的观测点,应当利用一定的位移来替代观测或者需要通过举高支杆来观测,这样的点非常重要,需要测绘人员在草图上详细注记。
(2)数字化测图的内业数据处理
内业数据处理的过程,主要是通过计算机及相应的软件系统对全站仪采集来的原始数据进行数据的预处理,并自动快速生成图形,经修改编辑后通过绘图仪输出打印成图。主要用的成图软件有南方CASS和清华三维等。
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工程图的测绘,是城市与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常规的成图方法是一项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的艰苦的野外工作,同时还有大量的室内数据处理和绘图工作,成图周期长,产品单一,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和现代化工程建设的需要。
随着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的应用和GEOMAP系统的出现,把野外数据采集的先进设备与微机及数控绘图仪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从野外或室内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图形编辑和绘图的自动测图系统。系统的开发研究主要是面向城市大比例尺基本图、工程地形图、带状地形图、纵横断面图、地籍图、地下管线图等各类图件的自动绘制。系统可直接提供纸图,也可提供软盘,为专业设计自动化,建立专业数据库和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打下基础。
五、GPS定位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80年代以来,随着GPS定位技术的出现和不断发展完善,使测绘定位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为工程测量提供了崭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长期以来用测角、测距、测水准为主体的常规地面定位技术,正在逐步被以一次性确定3维坐标的、高速度、高效率、高精度的GPS技术所代替,同时定位范围已从陆地和近海扩展到海洋和宇宙空间;定位方法已从静态扩展到动态;定位服务领域已从导航和测绘领域扩展到国民经济建设的广阔领域。在我国GPS定位技术的应用已深入各个领域,国家大地网、城市控制网、工程控制网的建立与改造已普遍地应用GPS技术,在石油勘探、高速公路、通信线路、地下铁路、隧道贯通、建筑变形、大坝监测、山体滑坡、地震的形变监测、海岛或海域测量等也已广泛的使用GPS技术。随着DGPS差分定位技术和RTK实时差分定位系统的发展和美国AS技术的解除,单点定位精度不断提高,GPS技术在导航、运载工具实时监控、石油物探点定位、地质勘查剖面测量、碎部点的测绘与放样等领域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六、数字化测图展望
综上所述,随着传统测绘技术向数字化测绘技术转化,工程测量科技进步很大,发展很快,取得了显著成绩,21世纪是科学技术的世纪,是信息社会的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数字化时代以出乎人们预料的速度向我们走来,由此也产生了大量的新技术新方法。地形测量计算机成图技术进步很大、发展很快,取得了显著成绩,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大力促进工程测量技术方法与手段的更新换代,积极推广和应用,充分利用GPS技术、数字化技术、摄影测量技术,把传统的手工测量向电子化、数字化、自动化方向发展。不久的将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新科技、新理论应用于测绘工程。
参考文献:
[1]郑汉球,洪立波,陶福海.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和我们的对策.北京测绘,1996(l).
[2]洪立波.我国城市测量技术发展与成就.测绘工程,1998(3).
[3]杨光,于野.城市基础电子地图库的建立.中国测绘,1998(2)..
论文摘要:《建筑工程测量》具有涉及面广、实践性强、技术发展迅速等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解决课时少而教学任务重这一问题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删减有些过时不用的章节,让学生自学或进行大概讲解;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打破常规,采用互动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自觉动手,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针对测量仪器更新快这一问题,教师应及时更新知识体系,掌握发展动态,让学生了解有关知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场地条件,让学生尽量多参与实践操作。
针对建筑专业的工程测量教学,经过几年的测量教学实践,随着教材内容、测绘技术、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提高,笔者就目前测量教学情况得出几点体会,并对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一、教学内容
1.理论教学
该课程教学主要内容为测量学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测量仪器的认识与使用、测量技术及原理在建筑工程上的应用。
专业的发展、专业课程的增多,导致每门课程的课时数减少,而测量学发展速度更快,新的测量技术、测量仪器不断产生,在较少的教学时间内来完成测量教学任务,教学质量是难以保证的。
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之前,根据测量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需要,确定授课的重点、次重点、一般了解和选学内容。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中应本着“加强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培养,注重实践操作技能训练,兼顾测绘新技术应用”的基本原则,对课程内容作必要的调整,如在水平角观测中重点介绍DJ6经纬仪的使用;删减测量误差传播率、测绘地形图的部分内容。选择那些在施工中应用最广泛的内容进行重点精讲,同时安排相应的实验教学内容;对在施工中应用不多的内容则进行简单介绍,不安排实验;对教材上那些已经过时不用的内容则不讲授,让学生自己看书了解。
2.实践教学
《建筑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课间实训和综合实训构成了该课教学的实践环节。通过课间实训和综合实训,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实践,对技能的培养十分重要。
课程强调测量知识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将所学测量知识上升为应用能力,在实践课中锻炼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具体能力结构为:掌握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进行测量基本工作、小地区控制测量及计算点位坐标的能力,初步测图、识图和用图的能力,运用现代测量仪器进行民用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和高程传递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1.理论教学
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上,应力求改变过去那种以灌输为主的常规教学方式,普遍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法,将讲课、自学、讨论、答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建筑工程测量》的教学方式有课堂讲授、习题课、演示课、实训等,各种教学方式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每种教学方式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主战场,针对测量课时少、教学信息量相对增加的现状,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合测量教学的要求,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现场模拟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显着。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听变为主动学,这就需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采用黑板、挂图、仪器并用的教学手段来讲解水准测量、角度测量的原理和所用仪器的使用,学生理解接受快,而且汲取的知识信息量大;对于图表多、计算公式多的情况可结合挂图、投影仪;对放样部分,可结合实际工程,有机会带学生现场参观实际放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这样多种教学手法,可以大大改善课堂授课环境,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实践教学
在实践教学上,应以实物教学、演示教学、现场教学等为主。
(1)实物教学——通过对实物的讲解,使学生较为直观地掌握知识,如在讲授“测量仪器的构造”时,采用这种方法就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演示教学——《建筑工程测量》课的教学过程中,有大量的仪器使用教学,采用演示教学的方法是本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如在讲授“测量仪器的使用”这一内容时,就现场演示仪器的操作方法。
(3)现场教学——在讲授“施工测量”时,联系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建筑施工场地,现场讲授施工测量方法,这也体现了教学与生产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要求。
(4)生产实践教学——通过生产实践,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的需求,从而激发其求知欲。同时,参加实际的测量生产任务,有助于学生测量技能的提高与综合能力的训练。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学生在建筑施工场地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而建筑施工测量则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应安排一周的建筑工程测量实习。根据测量工作的特点,强调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集体观念,刻苦钻研、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融入了行业职业道德的教育。
三、测量教学仪器与场地
测绘仪器更新较快,性能不断提高。但各校的测量教学仪器基本上还是“老三仪”(水准仪、经纬仪、平板仪),由于测绘仪器发展较快,目前这些测量仪器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相当少,不适合市场的需要,部分仪器需要更新。例如在高差测量:水准仪由DS3微倾式水准仪向自动安平水准仪发展;距离测量由原先的钢尺量距向光电测距仪发展。因此,各校应加大测量仪器设备的更新,让学生及时掌握先进仪器的发展动向,了解有关的操作。
测量实验应有一个典型的实习场地,地形比较丰富,有利于动手能力的培养,但目前我校实习场地不固定,由教师临时决定,学生缺少锻炼的机会。
四、课程考核
考核内容分为理论、操作、平时三部分,各占总成绩的50%、30%、20%。
在理论考核中,除了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程度,还增加了一些实践操作内容。
操作技能考核在《建筑工程测量》课的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理论知识向实际动手能力的转化,关系到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目标的实现。在操作技能的考核过程中,不仅要考核学生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对测量仪器构造的了解、对测量仪器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对常规测量的观测方法和记录方法以及观测成果的计算等,而且要在考核中提出一些测量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应用的问题,以考核学生对施工测量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测量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及素质的协调发展及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综合培养,这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魏静,李明庚.建筑工程测量.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杨晓平.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手册.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3]周建郑.建筑工程测量技术.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论文摘要:《建筑工程测量》具有涉及面广、实践性强、技术发展迅速等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解决课时少而教学任务重这一问题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删减有些过时不用的章节,让学生自学或进行大概讲解;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打破常规,采用互动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自觉动手,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针对测量仪器更新快这一问题,教师应及时更新知识体系,掌握发展动态,让学生了解有关知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场地条件,让学生尽量多参与实践操作。
针对建筑专业的工程测量教学,经过几年的测量教学实践,随着教材内容、测绘技术、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提高,笔者就目前测量教学情况得出几点体会,并对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一、教学内容
1.理论教学
该课程教学主要内容为测量学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测量仪器的认识与使用、测量技术及原理在建筑工程上的应用。
专业的发展、专业课程的增多,导致每门课程的课时数减少,而测量学发展速度更快,新的测量技术、测量仪器不断产生,在较少的教学时间内来完成测量教学任务,教学质量是难以保证的。
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之前,根据测量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需要,确定授课的重点、次重点、一般了解和选学内容。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中应本着“加强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培养,注重实践操作技能训练,兼顾测绘新技术应用”的基本原则,对课程内容作必要的调整,如在水平角观测中重点介绍DJ6经纬仪的使用;删减测量误差传播率、测绘地形图的部分内容。选择那些在施工中应用最广泛的内容进行重点精讲,同时安排相应的实验教学内容;对在施工中应用不多的内容则进行简单介绍,不安排实验;对教材上那些已经过时不用的内容则不讲授,让学生自己看书了解。
2.实践教学
《建筑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课间实训和综合实训构成了该课教学的实践环节。通过课间实训和综合实训,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实践,对技能的培养十分重要。
课程强调测量知识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将所学测量知识上升为应用能力,在实践课中锻炼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具体能力结构为:掌握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进行测量基本工作、小地区控制测量及计算点位坐标的能力,初步测图、识图和用图的能力,运用现代测量仪器进行民用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和高程传递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1.理论教学
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上,应力求改变过去那种以灌输为主的常规教学方式,普遍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法,将讲课、自学、讨论、答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
《建筑工程测量》的教学方式有课堂讲授、习题课、演示课、实训等,各种教学方式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每种教学方式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主战场,针对测量课时少、教学信息量相对增加的现状,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合测量教学的要求,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现场模拟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让学生由被动听变为主动学,这就需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采用黑板、挂图、仪器并用的教学手段来讲解水准测量、角度测量的原理和所用仪器的使用,学生理解接受快,而且汲取的知识信息量大;对于图表多、计算公式多的情况可结合挂图、投影仪;对放样部分,可结合实际工程,有机会带学生现场参观实际放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这样多种教学手法,可以大大改善课堂授课环境,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实践教学
在实践教学上,应以实物教学、演示教学、现场教学等为主。
(1)实物教学——通过对实物的讲解,使学生较为直观地掌握知识,如在讲授“测量仪器的构造”时,采用这种方法就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演示教学——《建筑工程测量》课的教学过程中,有大量的仪器使用教学,采用演示教学的方法是本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如在讲授“测量仪器的使用”这一内容时,就现场演示仪器的操作方法。
(3)现场教学——在讲授“施工测量”时,联系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建筑施工场地,现场讲授施工测量方法,这也体现了教学与生产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要求。
(4)生产实践教学——通过生产实践,可以使学生了解社会的需求,从而激发其求知欲。同时,参加实际的测量生产任务,有助于学生测量技能的提高与综合能力的训练。 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学生在建筑施工场地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而建筑施工测量则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应安排一周的建筑工程测量实习。根据测量工作的特点,强调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集体观念,刻苦钻研、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融入了行业职业道德的教育。
三、测量教学仪器与场地
测绘仪器更新较快,性能不断提高。但各校的测量教学仪器基本上还是“老三仪”(水准仪、经纬仪、平板仪),由于测绘仪器发展较快,目前这些测量仪器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相当少,不适合市场的需要,部分仪器需要更新。例如在高差测量:水准仪由DS3微倾式水准仪向自动安平水准仪发展;距离测量由原先的钢尺量距向光电测距仪发展。因此,各校应加大测量仪器设备的更新,让学生及时掌握先进仪器的发展动向,了解有关的操作。
测量实验应有一个典型的实习场地,地形比较丰富,有利于动手能力的培养,但目前我校实习场地不固定,由教师临时决定,学生缺少锻炼的机会。
四、课程考核
考核内容分为理论、操作、平时三部分,各占总成绩的50%、30%、20%。
在理论考核中,除了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程度,还增加了一些实践操作内容。
操作技能考核在《建筑工程测量》课的考试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一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理论知识向实际动手能力的转化,关系到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目标的实现。在操作技能的考核过程中,不仅要考核学生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对测量仪器构造的了解、对测量仪器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对常规测量的观测方法和记录方法以及观测成果的计算等,而且要在考核中提出一些测量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应用的问题,以考核学生对施工测量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测量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及素质的协调发展及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综合培养,这才是教学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魏静,李明庚.建筑工程测量.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杨晓平.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手册.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3]周建郑.建筑工程测量技术.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字:GPS;控制网;工程测量;问题;
1 引言:
GPS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英文全称为“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最初是美国国防部为了军事目的而研制的。但是随着美苏冷战的结束全球经济开始复苏,此时美国的重点开始从军事转移,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布了在不影响的美国国民安全的前提下取消SA政策。这一项公布不仅推广了GPS技术的应用,而且还侧面的刺激了GPS民用市场的发展。由于GPS拥有全球性,全天候性以及高精度性,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开始逐步应用于刺激国民经济发展例如车载导航,工程测量,精细农业和紧急救生等等。而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是GPS在工程测量方面的应用。
工程测量首级控制网主要是通过布设GPS控制网来完成的,而由于GPS的兴起时间并不长,所以GPS控制网在工程测量方面还是存在问题的。所以本文的重点便是研究GPS控制网在工程测量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从而提高GPS在工程测量方面的精确性。
2 GPS控制网在工程测量方面的应用
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工程建设也随之发展起来。工程多样性的增加也对工程勘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常规的测量方法已经很难满足。GPS技术不仅精度高而且抗干扰好,在几十公里范围内的点位误差只有2厘米左右,精度高,实测工期短,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GPS控制网布设原则一般采用逐级布网法,所以GPS控制网在工程测量中注意问题应该主要从GPS的测量精度和起算数据的问题及GPS控制网图形设计处理三方面进行考虑。
3 GPS控制网在工程测量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3.1 GPS控制网的测量精度问题
GPS之所以在工程测量中被大量采用,主要原因就在于GPS技术具有高精度的特性,所以在进行GPS控制网布设时一定要十分注意GPS测量数据的高精度性。
3.1.1精度标准选取问题
在GPS测量中精度的标准通常用控制网中相邻点之间的距离中误差表示,其计算模式为:σ2=a2+(b*d)2;其中σ表示距离中误差,a固定误差,b比例误差系数,d相邻点的距离。“在2001年颁布实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中将GPS的测量精度分为AA~E六级(见表1)。其中AA、A、B三级是国家GPS控制网,C级主要用于大、中城市及工程测量的基本控制网,D、E级主要用于中、小城市、城镇及测图、勘测、建筑施工等控制测量。”根据表1和误差计算的数学表达式可以知道,在GPS控制网进行工程测量时我们应该注意针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测区大小和不同的用途合理的划分GPS控制网的等级从而得到精度标准。并在追求精度的最高化时不忽略质量和成本。
3.1.2 测量数据精度问题
合理的选取精度标注对于GPS控制网有着重要意义,但是我们最终得到的数据还是来源于测量,所以对于精度的保证还需注意测量数据的精度性。所以在布设控制网时我们需尽量减少测量数据的误差。一般情况下主要从选点和测量上进行考虑。
在选点时应该尽量远离电磁波干扰,所以选点时应该保证周围200平米范围内不存在电磁波发射塔且选点区域尽量保证开阔,再者考虑到GPS传导原理我们应该在选点时原理多次反射地形,从而使得测量数据更加可靠。
在测量时为了保证数据的精度一般采取整体和局部两种方式考虑,局部上是提高相邻点之间的相对精度,其中主要通过采用多次同步观测获得。而整体考虑则是在全局之上布设框架网,且在布设的过程中保证网中最小异步环的边数不大于6,另外为了精度的高度精确性还应在布网的过程中引进高精度激光测距,用它的数据和GPS控制网数据相结合考虑。
3.2 GPS控制网基准问题
坐标起算数据的后期处理,一般情况下我们需要通过GPS控制网得到的是属于国家和地方独立坐标系的坐标,然而我们测量到的却是属于WGS84坐标系的三维坐标差的GPS基线向量。所以在GPS控制网进行工程测量时我们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GPS控制网的基准问题,也就是对采用坐标和起算数据相关问题的注意。
对于GPS基准问题主要包括起算点,起算边长和起算方位的选取。首先针对于起算点我们应该从用户的要求出发,若需要和旧成果保持充分关联,则起算点越多越好,否则只需要选择3到5个来保证即满足了老成果的一致性又考虑了新成果的高精度。再者对于起算边长的选取则尽量选择高精度激光测距边作为起算边长,最后对于起算方位的选取应该满足位置任意,数量适宜的原则。
3.3 GPS控制网图形设计问题
GPS控制网的图形设计直接关系到控制网的主要用途和是否满足用户需求,所以在GPS控制网的设计上我们除了追求所测数据的精确性和GPS控制网基准外还应该注意GPS控制网的图形设计。只有设计出合格的GPS控制网图形才可以即能保证数据质量又能降低成本。
对于GPS控制网图形设计的原则一般是为“采用闭合图形提高可靠性;保证与原有地面控制网的重合点数大于3便于确定转换参数;网点保证视野开阔,交通便利并与水准点重合,另外C、D、E级控制网点应有1~2个方向通视”所以对于GPS控制网图形设计的问题我们应该保证在满足原则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减少误差、保证质量。
对于GPS控制网的选取应该充分考虑用途,对于如今的GPS控制网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是“三角式,星状网,附和线路和环形网”分别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每一种形式都有不同的优势和缺陷,我们需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而不是一味的套用。一下我们以三角式网和环形网举例。因为一般情况下多采用三角网和环形网,对于较复杂的采用两者混合模式。
如图一,图二所示分别为三角网和环形网,三角网正如它本身的结构构造一样优势是可靠性高,自检能力好并且可以有效发现观测成果的误差大小但是缺点就是精确度高的同时工作量太大。环形网相比三角网可靠性和自检性有所降低,但是总体来讲还是相对较高,并且工作量大大减小,主要的缺点是相邻点的精度分布不均匀。
4 结束语:
科技迅猛发展,GPS技术必将在以后的工程测量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如何更好的掌握GPS控制网技术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工程组的未来发展。推进技术发展的原动力就是发现问题,所以本论文就GPS控制网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并借此希冀以后的GPS控制网技术可以越来越先进,在保证高精度的同时,减低成本。参考文献:
[1] 袁建平,方群,郑谔.GPS在飞行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288-291.
[2] P Misra,M Pratt,R Muchnik,B Manganis.A general RAIM algorithm based on receiver clock[J].Proceeding of ION GPS Proceedings of the 1995 8th International Technical Meeting of the Satellite Division of the Institute of Navigation,1995.1941-1947.[3]黄继勋,周丽弦,范跃祖.时钟偏差辅助的GPS完整性监测算法[J].北京航空航大学报,2001,27(12):161-163. [4] 廖向前,黄顺吉.奇偶矢量法用于GPS的故障检测与隔离[J].电子科技大学报,1997,26(3):262-266.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一种测量仪器三脚架固定装置
项目负责人联系电话:19954053069
所在学院:能源与建筑工程学院
学
号:20191290133专业班级:本科造价1901
指导教师:徐希鹏、杨延茹
:2930852762@qq.com
申请日期:2021年4月
起止年月: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
填写说明
1、申请书所列各项内容均须实事求是填写,表达明确严谨,简明扼要。模板可网上下载、自行加页。
2、申请书首页只填写项目负责人。“项目编号”一栏可不填。
3、项目负责人所在院系须认真审核,签署推荐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提交。
一、基本情况
项目
名称
一种测量仪器三脚架固定装置
所属
学科
学科一级门:
工学
学科二级类:
测绘科学技术
申请
金额
8000元
起止年月
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
负责人
姓名
高志颖
性别
女
民族
汉族
出生年月
2000年2月
学号
20191290133
联系
电话
手机:19954053069
指导
教师
徐希鹏
杨延茹
联系
电话
手机:17853498063
手机:18315852007
负责人曾经参与科研的情况
1.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一种集坐标定位与信息管理于一体的新型测量尺支架》获得校级奖项
指导教师承担科研课题情况
指导教师对本项目的支持情况
项
目
组
主
要
成
员
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所在学院
项目中的分工
高志颖
20191290133
2019级工程造价1班
能源与建筑工程学院
申请书的填写及修改、说明书的修改、模型制作
许玮宸
20191290135
2019级工程造价1班
能源与建筑工程学院
申请书的填写及修改、说明书的修改、模型制作
王彪
20201340130
2020级工程造价1班
能源与建筑工程学院
项目cad图纸绘画、专利检索
张皓涵
20201340235
2020级本科造价2班
能源与建筑工程学院
专利检索
邢东旭
20201340239
2020级本科造价2班
能源与建筑工程学院
专利检索
二、立项依据(可加页)
(一)
项目简介
本项目涉及一种用于光滑地面固定测量仪器支架的装置,属于工程测量仪器工具领域。该装置由三根可收缩且在同一基础面上的管状型材,上述三根可收缩且在同一基础面上的管状型材由钢型管套相互连接构成三角形,三角架固定装置其三个角下端均安装有一与基础面接触的防滑托脚;上述可收缩且在同一基础面上的管状型材围成一个三角形,在其三角形中以各个角为依托,其两边用型钢直材料两两连接,使用扣状固定装置使圆形管状型材与型钢直材料固定,使其三角形内部每个角构成三个小三角形,用来放置测量仪器的三个支架。这种固定装置,可以快速有效的组装与拆卸,便于携带和保存,材料成本低,制造速度快,稳定仪器效果好,可以有效的降低仪器风险。
整体图
(二)
研究目的
测量仪器需要安置在三角支架上才能使用,三角支架如果放在光滑的水泥地面、地板砖、木地板或是其他类型的光滑接触面,由于上部仪器重量大,三角支架支撑过高或是支撑坡度过大或是三角支架三条腿支撑高度不同,容易造成三脚架和仪器摔倒,造成仪器损坏,从而使仪器内部的测量数据无法导出,影响工程进度。为了避免三脚架和仪器在光滑的地面使用过程中滑倒,在凹凸不平的地面的使用过程中由于仪器不稳定造成测量失误,形成了现在的固定装置。本项目测量仪器三角架固定装置,制作材料成本低,制造工序简单,组装和拆卸方便,可用于仪器销售展示厅、室内光滑地面或是其他光滑地面上仪器的架设,防止测量仪器三脚架架设在光滑地面滑倒,有效减低工程测量的风险成本。
(三)
研究内容
本项目研究了一种测量仪器三角架固定装置,包括三根可收缩且在同一基础面上的管状型材,上述三根可收缩且在同一基础面上的管状型材由钢型管套相互连接构成三角形,三角架固定装置其三个角下端均安装有一与基础面接触的防滑托脚;上述可收缩且在同一基础面上的管状型材围成一个三角形,在其三角形中以各个角为依托,其两边用型钢直材料两两连接,使用扣状固定装置使圆形管状型材与型钢直材料固定,使其三角形内部每个角构成三个小三角形,用来放置测量仪器的三个支架。本实用新型利用管状型材可收缩和三角形稳定性的特征,使测量仪器能够在瓷砖等摩擦系数较小的接触地面,及凹凸不平的地面上使用。
整体图
(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现在市场上还没有独立用来固定测量三脚架的装置。我们检索到了目前国内的发展动态。
升降杆与升降杆支脚间的连接座总体分两个部分:上端是与升降杆连接的部分,下端是固定架部分。升降杆与升降杆支脚间的连接座同升降杆之间的连接方式:
(1)对于铝合金升降杆,则其下端为中空的,支脚连接单元的上端部分套
在升降杆下端中空部分里面,然后用螺栓将它们牢牢固定;
(2)对于木质升降杆,升降杆与升降杆支脚间的连接座的上端部分为中空的,
将升降杆的下端部分套在连接座的上端中空部分里面,然后用螺栓将它们相互固定。
2.2.2 防滑垫
总体分两个部分:上端部分是由不锈钢制作的防滑垫支座,其结构前部为套筒式,内部用来安装防滑垫;后部为耳板状结构,与升降杆支脚通过螺栓进行铰支链接;下端部分是防滑结构,是用硅胶制作的圆柱型防滑垫,通过螺栓固定在防滑垫支座套筒内。
2.2.3 升降杆支脚
升降杆支脚总体分三个部分:上端部分是防滑部分,中间部分为加力踏板部分,下端部分保持了原尖脚部分。
在图
2
中,各部分的名称为:1
防滑垫,2
防滑垫支座,3
防滑部分与支脚间的连接螺栓,4
升降杆,5
连接座装置与升降杆底部之间的连接螺栓,6
升降杆与升降杆支脚连接座,7
支脚的尖状部分,8
连接座装置与支脚装置间的连接螺栓,9
脚踏部分
,10
防滑垫与防滑垫支座之间的连接螺栓。
2.3 该三脚架的特点
当在软或粗糙的场地作业时,让尖状部分朝下;当在硬且光滑的场地作业时,让防滑垫朝下。
在该装置中,防滑垫是由硅胶制作而成的,硅胶是一种高活性吸附材料,不溶于水和任何溶剂,化学性质稳定。硅胶的化学组份和物理结构决定了它具有许多其他同类材料难以取代的特点:吸附性能高、热稳定性好、化学性质稳定、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等。
(五)
创新点与项目特色
建筑行业离不开测绘技术,水准测量更是在建筑作业中应用广泛。但面对仪器销售展示厅、室内光滑地面或是其他光滑地面,仪器有易滑倒的风险。工程测量仪器(水准仪、全站仪、经纬仪)价格昂贵,一台几万甚至十几万,摔坏维修费用极高,这种实用新型测量仪器三角架固定装置的使用极大的降低了仪器摔倒的风险,可有效减低工程测量的成本。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建筑工程测量仪器三角架固定装置,创新点与形目特色如下:
1.克服原有测量仪器的弊端,利用管状型材可收缩和三角形稳定性的特征,制作出可收缩且在同一基础面上的管状型材三角形稳定结构。
2.三角架固定装置其三个角下端均安装有一与基础面接触的防滑托脚,且可上下收缩,仪器简易拆卸操作,适用于光滑或坎坷的路面,可广泛使用。
3.有效降低测量工程的风险成本,加强测量过程的操作安全。
(六)
技术路线、拟解决的问题及预期成果
1.
2.拟解决的问题:
(1)对已设计的三脚架进行改造,使其能够根据不同的测量地形(光滑地面或崎岖路面),实现辅助仪器的伸缩固定。
(2)对测量尺的材质进行多方测试,选出最有效最经济的材质。
3.预期成果
(1)研究报告;
(2)实物模型;
(3)实用新型专利2项。
(七)
项目研究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理论研究、资料收集与分析处理;
第二阶段:方案设计;
第三阶段:模型设计改进与制作;
第四阶段:试验及改进;
第五阶段:撰写研究报告与专利申报书;
第六阶段:申请结项,等待验收。
(八)
已有基础
1.
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积累和已取得的成绩
通过前期调查及研究,目前我们已形成一种测量仪器三脚架固定装置设计方案初稿。
2.
已具备的条件,尚缺少的条件及解决方法
已具备条件:模型设计初稿。
尽管我们已拥有了初步设计方案,但仍需根据项目的用途做可行性调研,支持现有设计,以实现完成最终设计成果。
尚缺少的条件:
对测量尺的材质进行多方测试。
解决办法:依托能源与建筑工程学院实验中心及工作室,完成相关模型设计及模拟论证。
三、经费预算
开支科目
预算经费
(元)
主要用途
阶段下达经费计划(元)
前半阶段
后半阶段
预算经费总额
8000
4000
4000
1.
业务费
5400
2700
2700
(1)计算、分析、测试费
200
100
100
(2)能源动力费
200
100
100
(3)会议、差旅费
(4)文献检索费
(5)论文出版费
5000
论文的发表
2500
2500
2.
仪器设备购置费
3.
实验装置试制费
2000
购买材料及辅助用具
1000
1000
4.
材料费
600
打印及装订
300
300
学校批准经费
四、指导教师意见
导师(签章):
年
月
日
五、院系推荐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六、学校推荐意见
单位盖章: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