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制动机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2-08-30 05:53:29

序论:在您撰写制动机实训总结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制动机实训总结

第1篇

滂沱的大雨挡不住前进的脚步,炎炎的烈日晒不退学习的热情。伴随着风雨和雷电,我们学校2021年暑期培训拉开了序幕。怀着不安与期待,我,作为一名教育人,毅然踏上了征程。经过紧锣密鼓的培训,我的彷徨,我的不安,已消失了大半,我的期待却更胜从前,这是对未来的期待、对职业的期待,我期待着站上讲台,千锤百炼,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英语教师。我对此次培训总结如下:

一.听讲座,学知识,得升华。

7月15日培训启动仪式上,董事长对教育思想,学科知识及教学能力做出了详细深刻的讲解,让我深切感受到要成为一名高技能、高水平、高业绩的教师,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更让我明确了即便前路荆棘丛生,也要勇往直前,披荆斩棘的,成为一名有位、有知、有为;无惧、无畏、无贪的三高教师的目标与信心。铸师魂,培师德,精师业,借助学校这个大平台,在团队指导合作中不断成长、成熟、成功。在校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充电蓄能,整装再战”的专题讲座中,我明白了团队的重要性,平台的重要性;我更为能进入学校,在学校这个强有力的平台上学习成长感到庆幸、感到自豪。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同时也是需要我们保护的群体。“未成年人学校保护法”的专题讲座,让我明确了未成年人学校保护的相关法规和条例,对于我未来的教师生涯有着规范和警醒的作用。“教育部五项管理规定”专题讲座,更给我们今后的班级管理、学生管理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睡眠管理,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学校作业管理,体质健康管理,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教师的教学活动。关于社会实践活动的讲座,让我认识了学校教学特色中重要的一环,更让我体会到了学校在教育事业上的真心和用心。

学校特地聘请了谭贤政教授为全体教师带来了关于中小学生职业道德的专题讲座,让我体会到学校在教师成长上的用心,身在此处,我对自己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谭教授的语言艺术与班级管理艺术深深地震撼了我,也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受益匪浅的东西。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生学习,快乐工作,快乐生活,成为我一生的信条。

接下来两天的班主任工作培训专题讲座,让我感受到“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体现。以爱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激励为手段,以发展为目标设计教学活动;观察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细心耐心,科学正确的引导;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注重班主任教育艺术;创建一个温情的班集体。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需要严慈并施,带着我们的爱心,耐心,细心,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二、学理论,重实践,严要求,备课试讲要过关

三段式,六认真,教师功在课外,利在课堂。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师精讲要清晰,学生活动要充分,课后巩固要扎实,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学习给我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作为一名新老师,难免彷徨无措。我该怎么办?接下来要做什么?这个环节要怎么设计?这个知识点该不该在这里讲解?……在备课和试讲的过程中,我有太多太多的问题,我的课堂设计有太多太多的缺失与累赘。在彷徨无助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组内成熟教师的不断指导纠正让我安心,也让我一点点成长。尽管我在微课试讲中表现有所欠缺,尽管我成长的道路还很长很长,但是我的确一点点在成长。我相信,在这个优秀的团队中,在初中英语组这个大家庭中,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我能稳步飞进,层层递进,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2篇

关键词 铁道车辆制动 校内实训基地 建设 理实一体化教学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意见》充分肯定了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尤其强化实践动手能力,更好地为行业、企业及社会服务是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的目标。

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一般可以分为校内和校外两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校外基地相对客观和稳定,其实现成效也有赖于校企合作运作模式及开发建设的程度;校内实训基地则不同,具有更多的主观性,其基本原则是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最经济的投入获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力求实训基地的科学性、合理性。

下面,笔者以铁道车辆专业制动校内实训基地为例,探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流程和方案:

制动机是铁道车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影响列车运行安全的关键部件,尤其是在铁路高速和重载的发展趋势下更为重要。为培养铁道车辆专业学生关于制动机维修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除了需要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车辆段、厂)外,高职院校还应规划和建设的校内制动实训基地,以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需要,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专业实训的特点,首要任务是确定实训基地建设的方针:制动实训基地应以树立“人才培养目标――综合素质及岗位技能要求――教W内容及实训项目――实训基地建设”的指导思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基地建设。

1研究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标准

铁道车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由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业教师共同制定的,对整个专业的建设、发展及教学过程起宏观指导作用。课程标准是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框架下,结合课程所对应的岗位技能要求而制定,是教学内容和实施方式组织的依据。通过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的深入研究,分析车辆制动检修岗位的技能需求和素质要求。在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场调研确定岗位技能所需的技能模块及要求。

2现场调研及总结

结合车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对局管内的货车车辆段、客车车辆段及车辆工厂进行调研,调研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综合素质及岗位技能要求”,明确铁道车辆制动机检修、试验岗位知识、技能、素质及要求;二是关于车辆制动系统实训设备设施的调研,掌握车辆制动系统现场检修工装设备、工具、材料等。通过调研,系统把握了车辆制动发展方向、车辆行业的最新技术和最新设备。在掌握车辆制动系统“综合素质及岗位技能要求”基础上,进一步拟定车辆专业制动系统的“教学内容及实训项目”。将整个教学划分为若干教学(实训)项目,每个项目又细化为若干个教学(实训)任务,每个教学任务要有明确的目标、实施过程及考核方案。“教学内容及实训项目”即成为实训基地建设规模、布局的决定依据。

3确定制动实训项目和技能要求

根据已确定的“教学内容及实训项目”,按照校外实习和校内实训进行划分,明确不同的项目内容及相互关联,现确定校内实训基地项目及要求如下:

项目1:车辆制动系统零部件的识别:正确识别现役客车、货车制动系统零部件名称及掌握其功能;

项目2:车辆制动系统附件的拆装及检修:熟练拆装制动系统主要附件,正确使用检修工具和掌握检修工艺;

项目3:制动阀分解、组装:正确、熟练分解及组装客车、货车制动阀,熟悉阀内部零部件;

项目4:制动阀的检修:熟练掌握客货车制动阀及零部件检修工艺,正确使用检修工具;

项目5:制动阀单阀试验:正确操作试验台,掌握客货车制动阀试验过程及要求;

项目6:单车试验:正确操作单车试验设备,掌握试验过程及要求;

项目7:列车试验:正确操作列车试验设备,掌握试验过程及要求;

项目8:制动系统故障判断与排除:正确判断制动系统试验及运用故障,分析故障原因,熟练排除系统故障。

4确定制动实训基地工装设备及建设布局

根据已经确定的校内实训项目及技能要求,结合现场调研及校园条件,确定实训设备如下:货车制动机模拟台1台(自行设计)、客车制动机模拟台1台(自行设计)、货车转向架1台、客车转向架1台、单车试验器、列车试验器、风源及工具;制动附件检修台2台、制动阀分解组装工作台16台及拆装工具;货车制动阀试验台1台、客车制动阀试验台1台、三阀一缸试验台1台、相关台帐及管理电脑等。实训基地布局如图

总之,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充分进行现场调研的基础上完成,同时注意校内与校外实训基地的整体性和互补性。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实训基地建设,才能更好地彰显专业办学特色,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满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

作者简介:付成仁(1971-),男,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铁道工程系,讲师。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以就业为导向;铁路行车组织;学习情境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岗位、面向技术、面向应用,探索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根本方针。《铁路行车组织》课程作为铁道运营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理论与生产实际结合得最为紧密。目前,我校基于工作过程的《铁路行车组织》课程已通过自治区级精品课程的验收,如何对现有实践课程进行改革,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铁路行车组织》实践课程体系,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一、《铁路行车组织》课程的性质

“铁路行车组织”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针对制动员、连结员、信号员、车号员、列车调度员所从事的调车、车站工作统计、接发列车、列车运行调度指挥及运行调整等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后,归纳总结出来其所需求的铁路运输系统的调车工作、接发列车工作、车站统计工作及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等能力要求而设置的学习领域。

本课程围绕车站行车工种及列车调度员所从事的调车工作、接发列车工作、车站统计工作及铁路行车调度指挥等工作过程,考虑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根据工作过程导向设置了铁路行车概述、调车工作、货物列车及货车技术作业过程、车站作业计划、接发列车工作、车站工作统计及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及区间通过能力、铁路运输技术计划及调度指挥等8个以工程项目为载体的学习情境,可以系统地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处理行车业务的能力。

通过8个学习情境的学习,让学生完整地掌握铁路行车工作应用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作为工作者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与沟通能力,并逐步熟悉从事该行业应执行的标准及作业过程。

“铁路行车组织”为“铁路行车规章”提供作业过程及方法的技术支持。为“铁路客运组织”、“铁路货运组织”课程提供作业方法等

二、《铁路行车组织》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职业教育特色。受传统教育严重,该课程的设置,从计划、大纲、内容到教学方式还是没有基于“以学生为主体”,实践课虽然占很大比例,但内容跟不上,不够充实。

2.与同专业其他实践课程间缺乏系统连贯性。以学科为中心组织实验教学内容,实践课从属于相应的理论课程,实验内容与其他课程缺乏有机联系,有些还存在不必要的重复。

3.实践教学资源不足。本课程的主要实训场地是运输综合演练场,很多设备已老化,不能很好与铁路实际结合。用于实践教学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数量不足、年轻化层次居多,结构不尽合理,与日益扩招的学生数量和学生质量的下降产生矛盾,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三、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

1.以培养职业技能为中心的原则。以铁路对行车工作人才需求为依据,深入分析行车岗位群的不同要求,明确胜任这些岗位需要的能力。以各岗位工作过程为基础,以岗位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构建实践课程体系。

2.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原则。教学内容既有基层工种,又包含高等级工种,学生职业技能鉴定以中级工为起点,要求毕业时所有学生获得所考对应工种的技能鉴定合格证。

3.独立性原则。摆脱传统“学科式”课程体系的束缚,改变实践课程附属于理论课程的观念,建立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目标、与该理论课程相协调又相对独立的实践课程体系。

4.系统性原则。实践课程的设置一方面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另一方面从基础工种到高级工种进行晋升实践考核充分体现综合性和系统性。

5.过程考核原则。采取个人总结与小组评议相结合,教师过程考核与企业专家考核相对应,对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进行全面考核。

四、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实践课程体系

1.构建实践课程教学目标

本专业学生主要在国家铁路、地方铁路和企业专用线就业,根据就业去向对多家铁路单位进行调研,确定铁路行车组织在铁路站段就业的岗位群:接发列车、调车、车站统计和调度指挥岗位群。根据该课程对各岗位群在人才专业、方法和社会能力方面的要求,提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整体目标,及具备从事接发列车、调车、车站统计及调度指挥岗位的专业能力,具备团队协作交流、班组管理、对人身安全与作业安全的把控等方法能力,具备对学习新技术、获取与分析信息、优化运输组织、执行与调整计划及运用办公自动化的社会能力。

2.根据工作岗位要求组成实践课程模块

据上述岗位群,将实践课程优化整合成四个模块,分别是接发列车、调车、车站统计和调度指挥实践模块。其中前两个模块是专业基础能力模块,后两个模块是专业综合能力模块。

接发列车实践模块分为四个学习情境,分别是自动闭塞法接发列车、自动站间闭塞法接发列车、半自动闭塞法接发列车及电话闭塞法接发列车。该模块涉及的岗位有助理值班员、值班员和信号员。通过6502控制台、微机联锁设备、闭塞电话、调度命令、调度指挥中心等完成实践课程的学习考核,掌握三个岗位人员的工作程序,培养彼此相互配合的默契。

调车实践模块分为三个学习情境,分别是牵出线调车、机械化驼峰调车及自动化驼峰调车,该模块涉及的岗位有调车长、连接员和制动员。这三个学习情境除了利用理实一体化教室进行教学外,还去铁路现场进行参观和操作。其中牵出线调车是通过在西安西站调车场中师傅对真实车钩、制动软管、真实人力制动机的操作示范及学生的演练来完成,机械化驼峰调车是通过在西安东站驼峰调车场中师傅对真实车钩、提钩杆、铁鞋、调车设备的操作示范完成,自动化驼峰调车是通过参观新丰镇车站自动化驼峰设备及师傅的操作、讲解来完成。

第4篇

[关键词] 以就业为导向 铁路行车组织 学习情境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岗位、面向技术、面向应用,探索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根本方针。《铁路行车组织》课程作为铁道运营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理论与生产实际结合得最为紧密。目前,我校基于工作过程的《铁路行车组织》课程已通过省级精品课程的验收,如何对现有实践课程进行改革,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铁路行车组织》实践课程体系,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当前我校《铁路行车组织》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高职教育特色。受传统教育严重,该课程的设置,从计划、大纲、内容到教学方式还是没有基于“以学生为主体”,实践课虽然占很大比例,但内容跟不上,不够充实。

2.与同专业其他实践课程间缺乏系统连贯性。以学科为中心组织实验教学内容,实践课从属于相应的理论课程,实验内容与其他课程缺乏有机联系,有些还存在不必要的重复。

3.实践教学资源不足。本课程的主要实训场地是运输综合演练场,很多设备已老化,不能很好与铁路实际结合。用于实践教学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数量不足、年轻化层次居多,结构不尽合理,与日益扩招的学生数量和学生质量的下降产生矛盾,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

1.以培养职业技能为中心的原则。以铁路对行车工作人才需求为依据,深入分析行车岗位群的不同要求,明确胜任这些岗位需要的能力。以各岗位工作过程为基础,以岗位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1] [2],构建实践课程体系。

2.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原则。教学内容既有基层工种,又包含高等级工种,学生职业技能鉴定以中级工为起点,要求毕业时所有学生获得所考对应工种的技能鉴定合格证。

3.独立性原则。摆脱传统“学科式”课程体系的束缚,改变实践课程附属于理论课程的观念,建立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目标、与该理论课程相协调又相对独立的实践课程体系。

4.系统性原则。实践课程的设置一方面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另一方面从基础工种到高级工种进行晋升实践考核,充分体现综合性和系统性。

5.过程考核原则。采取个人总结与小组评议相结合,教师过程考核与企业专家考核相对应,对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进行全面考核。

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实践课程体系

1.构建实践课程教学目标

本专业学生主要在国家铁路、地方铁路和企业专用线就业,根据就业去向对多家铁路单位进行调研,确定铁路行车组织在铁路站段就业的岗位群:接发列车、调车、车站统计和调度指挥岗位群。根据该课程对各岗位群在人才专业、方法和社会能力方面的要求,提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整体目标,及具备从事接发列车、调车、车站统计及调度指挥岗位的专业能力,具备团队协作交流、班组管理、对人身安全与作业安全的把控等方法能力,具备对学习新技术、获取与分析信息、优化运输组织、执行与调整计划及运用办公自动化的社会能力[3]。

2.根据工作岗位要求组成实践课程模块

据上述岗位群,将实践课程优化整合成四个模块,分别是接发列车、调车、车站统计和调度指挥实践模块。其中前两个模块是专业基础能力模块,后两个模块是专业综合能力模块。

接发列车实践模块分为4个学习情境,分别是自动闭塞法接发列车、自动站间闭塞法接发列车、半自动闭塞法接发列车及电话闭塞法接发列车。该模块涉及的岗位有助理值班员、值班员和信号员。通过6502控制台、微机联锁设备、闭塞电话、调度命令、调度指挥中心等完成实践课程的学习考核,掌握3个岗位人员的工作程序,培养彼此相互配合的默契。

调车实践模块分为3个学习情境,分别是牵出线调车、机械化驼峰调车及自动化驼峰调车,该模块涉及的岗位有调车长、连接员和制动员。这3个学习情境除了利用理实一体化教室进行教学外,还去铁路现场进行参观和操作。其中牵出线调车是通过在西安西站调车场中师傅对真实车钩、制动软管、真实人力制动机的操作示范及学生的演练来完成,机械化驼峰调车是通过在西安东站驼峰调车场中师傅对真实车钩、提钩杆、铁鞋、调车设备的操作示范完成,自动化驼峰调车是通过参观新丰镇车站自动化驼峰设备及师傅的操作、讲解来完成。

车站统计实践模块分为3个学习情境,分别是现在车统计、装卸车统计及货车停留时间统计,利用现在车报表、18点重车去向报表、运统1、装卸车报表、运统8、运统9、《货车统计规则》等资料,考核学生掌握各种报表的填写方法。

调度指挥实践模块分为4个学习情境,分别是编制列车运行图、编制技术计划、车流调整及调度指挥,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室、运行图图表等资料、西安铁路局调度所参观使学生掌握运行图编制、技术指标的计算方法,理解重车、空车及备用车车流调整的方法,铁道部、铁路局、车站三级调度工作,掌握日班计划的编制方法。

参考文献:

[1]吴洋.论高职院校实践性课程保障体系的构建[J].科技致富导向,2011,18:129.

[2]谭安雄.以职业技能为中心构建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J].西北医学教育,2011,5(19):1020-1021.

第5篇

关键词:电梯模型;控制系统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d the basic structure of the four-story elevator plc control system, control principle and method, and summarized for peers to provide references.Keywords: elevator model; control system

中图分类号:F40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不断增多,电梯在人民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做为高层建筑物垂直运行的交通工具与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电梯实际上是根据外部呼叫和自身规律运行的,是人机交换式的控制系统。单纯用顺序控制或者逻辑控制是不可以满足控制要求的。

传统的电梯电气控制系统是一种继电器控制系统,具有电路复杂,故障高和可靠性差等特点,大大影响了电梯的运行质量;PLC是集成计算机控制、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为一体的新型自动控制装置。它的编程软件采用易学易懂的梯形图语言,控制灵活方便,抗干扰能力强,运行稳定可靠,由可编程控制器(PLC)实现信号采集与控制已经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电梯控制方案。

1 总体设计要求

本文以一个四层电梯模型PLC控制系统为例,分为有司机、无司机、消防三种工作模式实施控制。主要具备以下功能:

1.1 自动响应层楼召唤信号(含上召唤和下召唤)。

1.2 自动响应轿厢服务指令信号。

1.3 自动完成轿厢层楼位置显示(二进制方式)。

1.4 自动显示电梯的运行方向。

1.5 具有电梯直达功能和反向最远停站功能。

2 硬件设计

2.1 电力驱动系统

电力驱动系统主要包括:电梯轿厢,牵引电动机,制动机构和相关的开关电路。

2.2 信号系统

电梯的控制信号大多是由PLC实现的。输入信号有:运行模式信号,操作控制信号,轿厢指令信号,厅门呼梯信号等。电梯系统的所有控制功能都是由PLC程序完成的。图1中显示了电梯的PLC控制系统框图。

3 软件设计

3.1 I/O端口分配

由于呼叫时间、呼叫地点、乘客目的地的随机性质,电梯控制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实时、随机逻辑控制系统。本文采用集选控制方法与西门子PLCs7-200及其扩展模块。I/O端口分配具体为:一层上召唤(I0.0)、二层下召唤(I0.1)、二层上召唤(I0.2)、三层下召唤(I0.3)、三层上召唤(I0.4)、四层下召唤(I0.5)、一层行程开关(I0.6)、二层行程开关(I0.7)、三层行程开关(I1.0)、四层行程开关(I1.1)、上行继电器(Q0.0)、下行继电器(Q0.1)、一层显示(Q0.2)、二层显示(Q0.3)、一层指令(I1.2)、二层指令(I1.3)、三层指令(I1.4)、四层指令(I1.5)、向上行驶(I1.6)、向下行驶(I1.7)、有司机模式(I2.0)、无司机模式(I2.1)、直驶专用开关(I2.2)、置消防开关(I2.3)、三层显示(Q0.4)、四层显示(Q0.5)、开门显示(Q0.6)、关门显示(Q0.7)。

关于软件的设计,我们采用模块化的方法来写梯形图程序。模块之间的信息传输则依靠PLC的中间寄存器来实现。

整个程序主要由电梯位置显示模块,厅外层楼选择模块,轿厢层楼选择模块组成。

图1 电梯模型PLC控制系统结构图

3.2 呼叫信号的传送

本次设计的呼叫信号的传送与寄存采用字传送指令来实现。当EN有输入信号时,IN端口的数字就会传送到OUT端口并寄存与VW0中。在层楼显示、厅外呼叫和轿厢内呼叫该指令相同。

3.3 比较指令

本文设计中的比较指令分别表示为整数大于、整数小于和整数等于指令。整数大于指令:当VW4大于VW0时接通;整数小于指令:VW4小于VW0时接通;正整数指令:当VW4等于VW0时接通。

VW0寄存的是来自厅外呼叫和轿厢内呼叫的信号,VW4寄存的层楼显示信号。通过运用VW0和VW4的比较来决定轿厢的上行或下行。

3.4 电梯位置显示模块

该模块用来显示楼层的位置,当轿厢平层时,相应的行程开关闭合,输出回路接通并实现自锁,每一层的输出都与其他的输出达成了互锁,保证了输出的单一性。

3.5 厅外层楼选择模块

电梯的运行选择是随机的,该模块用来记忆厅外各层楼的选择,当厅外某层有呼叫信号时,相应的辅助继电器吸合并实现自锁,同时同过字传送指令把相应的呼叫信号寄存于寄存器中,为与轿厢的位置信号进行比较做好准备。

下面以一层上呼叫介绍其工作情况:如图2所示,图中I0.0为一层的厅外呼叫按钮,当I0.0按下时,M0.0接通并自锁,同时通过字传送指令把数字“1”寄存于VW0中。厅外的各层呼叫没有互锁功能,从而实现了记忆各种呼叫信号。

图2一层呼叫选择选择程序

3.6 轿厢层楼选择模块

该模块用来记忆轿厢各层的选择,当轿厢内有呼叫信号时,相应的辅助继电器吸合并实现自锁,同时通过字传送指令把相应的呼叫信号寄存于寄存器中,为与轿厢的位置信号进行比较做好准备。

4 操作与总结

4.1 系统工作无司机工作模式:按下无司机工作模式按键,电梯工作于无司机工作模式,此时电梯自动记忆轿厢内或厅外的各种呼叫。电梯上行与下行形成互锁,即电梯上行或下行时对相反方向的呼叫不作出回应,只是对呼叫的信号进行记忆,当轿厢到达指定位置时自动开门,开门指示灯亮延时3s后关门,关门指示灯亮。电梯才执行相反方向的呼叫信号。

4.2 系统工作于有司机工作模式:按下有司机工作模式按键,电梯工作于有司机工作模式,此时电梯自动对厅外和轿厢内指令的呼叫进行记忆。轿厢到达指定的位置时自动开门,开门指示灯亮。待司机按下上行或下行按键时,关门指示灯亮,电梯关门并执行其他记忆的信号。

4.3 系统工作于消防工作模式:按下消防工作模式按键,电梯工作于消防工作模式。此时电梯只能执行直驶功能,厅外的呼叫信号无效,轿厢到达指定位置时自动开门。

本文完成了对四层电梯模型控制系统的设计,该系统使用西门子s7-200plc系列设计完成,具有三种工作模式:有司机、无司机、消防工作模式,可根据不同模式执行不同的运行状态,电梯的运行方向及电梯所在层楼位置显示采用发光二极管进行显示。结果表明,经过PLC技术改进的该电梯模型的电气控制系统运行可靠,维护方便。

5 结束语

电梯控制系统对于每一个电梯的平稳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电梯电气控制系统是一种继电器控制系统,具有电路复杂,故障高和可靠性差等特点,大大影响了电梯的运行质量。而PLC控制可靠性高,设计方便灵活,运行稳定,本文介绍了四层电梯plc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控制原理和实现方法,结果表明,经过PLC技术改进的居民楼中继电器控制电梯的电器控制系统运行可靠,维护方便。

参考文献:

[1] 王永华.现代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 [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

[2] 廖常初.PLC编程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3]毛臣健.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及项目的实训[M].重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第6篇

关键词:四层电梯模型 工作模式 PLC 设计

一引言

电梯在人民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做为高层建筑物垂直运行的交通工具与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电梯实际上是根据外部呼叫和自身规律运行的,是人机交换式的控制系统。单纯用顺序控制或者逻辑控制是不可以满足控制要求的。

传统的电梯电气控制系统是一种继电器控制系统,具有电路复杂,故障高和可靠性差等特点,大大影响了电梯的运行质量;PLC是集成计算机控制、自动控制技术、通信技术为一体的新型自动控制装置。它的编程软件采用易学易懂的梯形图语言,控制灵活方便,抗干扰能力强,运行稳定可靠,由可编程控制器(PLC)实现信号采集与控制已经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电梯控制方案。

二总体设计要求

本文以一个四层电梯模型PLC控制系统为例,分为有司机、无司机、消防三种工作模式实施控制。

主要具备以下功能:

(1)自动响应层楼召唤信号(含上召唤和下召唤)。

(2)自动响应轿厢服务指令信号。

(3)自动完成轿厢层楼位置显示(二进制方式)。

(4)自动显示电梯的运行方向。

(5)具有电梯直达功能和反向最远停站功能。

三硬件设计

1、电力驱动系统

电力驱动系统主要包括:电梯轿厢,牵引电动机,制动机构和相关的开关电路。

2、信号系统

电梯的控制信号大多是由PLC实现的。输入信号有:运行模式信号,操作控制信号,轿厢指令信号,厅门呼梯信号等。电梯系统的所有控制功能都是由PLC程序完成的。图1中显示了电梯的PLC控制系统框图

图1 电梯模型PLC控制系统结构图

四软件设计

1、I/O端口分配

由于呼叫时间、呼叫地点、乘客目的地的随机性质,电梯控制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实时、随机逻辑控制系统。本文采用集选控制方法与西门子PLCs7-200及其扩展模块。I/O端口分配具体为:一层上召唤(I0.0)、二层下召唤(I0.1)、二层上召唤(I0.2)、三层下召唤(I0.3)、三层上召唤(I0.4)、四层下召唤(I0.5)、一层行程开关(I0.6)、二层行程开关(I0.7)、三层行程开关(I1.0)、四层行程开关(I1.1)、上行继电器(Q0.0)、下行继电器(Q0.1)、一层显示(Q0.2)、二层显示(Q0.3)、一层指令(I1.2)、二层指令(I1.3)、三层指令(I1.4)、四层指令(I1.5)、向上行驶(I1.6)、向下行驶(I1.7)、有司机模式(I2.0)、无司机模式(I2.1)、直驶专用开关(I2.2)、置消防开关(I2.3)、三层显示(Q0.4)、四层显示(Q0.5)、开门显示(Q0.6)、关门显示(Q0.7)。

关于软件的设计,我们采用模块化的方法来写梯形图程序。模块之间的信息传输则依靠PLC的中间寄存器来实现。

整个程序主要由电梯位置显示模块,厅外层楼选择模块,轿厢层楼选择模块组成。

2、呼叫信号的传送

本次设计的呼叫信号的传送与寄存采用字传送指令来实现。当EN有输入信号时,IN端口的数字就会传送到OUT端口并寄存与VW0中。在层楼显示、厅外呼叫和轿厢内呼叫该指令相同。

3、比较指令

本文设计中的比较指令分别表示为整数大于、整数小于和整数等于指令。整数大于指令:当VW4大于VW0时接通;整数小于指令:VW4小于VW0时接通;正整数指令:当VW4等于VW0时接通。

VW0寄存的是来自厅外呼叫和轿厢内呼叫的信号,VW4寄存的层楼显示信号。通过运用VW0和VW4的比较来决定轿厢的上行或下行。

4、电梯位置显示模块

该模块用来显示楼层的位置,当轿厢平层时,相应的行程开关闭合,输出回路接通并实现自锁,每一层的输出都与其他的输出达成了互锁,保证了输出的单一性。

5、厅外层楼选择模块

电梯的运行选择时随机的,该模块用来记忆厅外各层楼的选择,当厅外某层有呼叫信号时,相应的辅助继电器吸合并实现自锁,同时同过字传送指令把相应的呼叫信号寄存于寄存器中,为与轿厢的位置信号进行比较做好准备。

下面以一层上呼叫介绍其工作情况:如图2所示,图中I0.0为一层的厅外呼叫按钮,当I0.0按下时,M0.0接通并自锁,同时通过字传送指令把数字“1”寄存于VW0中。厅外的各层呼叫没有互锁功能,从而实现了记忆各种呼叫信号。

图2一层呼叫选择选择程序

6、轿厢层楼选择模块

该模块用来记忆轿厢各层的选择,当轿厢内有呼叫信号时,相应的辅助继电器吸合并实现自锁,同时同过字传送指令把相应的呼叫信号寄存于寄存器中,为与轿厢的位置信号进行比较做好准备。

五操作与总结

1、系统工作无司机工作模式:按下无司机工作模式按键,电梯工作于无司机工作模式,此时电梯自动记忆轿厢内或厅外的各种呼叫。电梯上行与下行形成互锁,即电梯上行或下行时对相反方向的呼叫不作出回应,只是对呼叫的信号进行记忆,当轿厢到达指定位置时自动开门,开门指示灯亮延时3s后关门,关门指示灯亮。电梯才执行相反方向的呼叫信号。

2、系统工作于有司机工作模式:按下有司机工作模式按键,电梯工作于有司机工作模式,此时电梯电梯自动对厅外和轿厢内指令的呼叫进行记忆。轿厢到达指定的位置时自动开门,开门指示灯亮。待司机按下上行或下行按键时,关门指示灯亮,电梯关门并执行其他记忆的信号。

3、系统工作于消防工作模式:按下消防工作模式按键,电梯工作于消防工作模式。此时电梯只能执行直驶功能,厅外的呼叫信号无效,轿厢到达指定位置时自动开门。

本文完成了对四层电梯模型控制系统的设计,该系统使用西门子s7-200plc系列设计完成,具有三种工作模式:有司机、无司机、消防工作模式,可根据不同模式执行不同的运行状态,电梯的运行方向及电梯所在层楼位置显示采用发光二极管进行显示。结果表明,经过PLC技术改进的该电梯模型的电气控制系统运行可靠,维护方便。

参考文献

[1] 王永华.现代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 [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

[2] 廖常初.PLC编程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毛臣健.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及项目的实训[M].重庆: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第7篇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design course, the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reform methods on the base of th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design course teaching status, aiming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design course teaching and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further reform.

关键词: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教学改革;研讨

Key words: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design;teaching reform;seminar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3-0264-02

0 引言

随着我国机床行业大力发展大型、精密、高效数控装备及功能部件等重大技术设备,改变大型、高精度数控机床大部分依赖进口的局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掌握机械制造装备核心技术的专业人才是当前我国制造行业的当务之急[1]。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涉及面宽、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主干课程,也是本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满足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日益提高,使学生能充分地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独立地、创造性地进行设计,我们在课程教学中不断改革创新。下面结合本人在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谈谈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教学的特点及其对该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一些认识思路。

1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的产生及教学特点

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微电子技术、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不仅给机械制造领域带来了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观念,而且使机械制造技术产生了质的飞跃,走上一个新台阶,这就要求高等教育事业跟上形势的发展,进行一次重大的改革。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专家学者提出将原机制专业的机械方面的专业课进行课程的综合化与内容的优化,将金属切削机床概论与设计、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金属切削机床夹具设计原四门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并对课程体系与内容进行摸索,不断总结完善。经过重组优化后,建立了新体系而成为两门课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2]。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成为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一门理论和实践性紧密结合的专业课程。

从教师授课来看,这门课程包含的知识多、应用性强,如何将课程专业知识的应用融入到教学中,既取决于任课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现场实际工程经验的多少,同时也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息息相关。此外,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密不可分,课程教学内容更新很快,需要及时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这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如前所述,本门课程是之前老四门课程综合优化后的一部分,教学任务重,教学学时相对较短。因此,教师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讲授较多的内容,上课学时相当紧张。

从学生学习来看,由于该课程的内容多、课程实践性强,而学生实践经验少,因此学生们一接触本课程总是不大习惯、不适应。另外,专业教材中的内容大多是一些基本的理论、装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等,使得学生的思维容易处于被动状态。因此,学生总认为本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差,科学逻辑性不强等等,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本门课程无论是从教师教,还是从学生学来讲都是较难的,需要不断地在教学中摸索经验、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2 课程教学中的改革思路

2.1 教学中应大力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主要内容是阐述机械制造中有关装备的作用、工作原理、设计方法等。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机械制造装备方面获得最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设计和改造机械制造领域中的装备及设备而服务。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的研究对象基本分为4个部分:①机床的总体设计,传动系统设计和主要零、部件设计等。②常用机构设计,其主要研究对象为装备中常用机构的设计和使用,其中还包括工业机械手等。③工夹具设计,其主要研究对象为刀具及机床夹具。④工件输送装备,其主要研究对象为机械制造车间中运输机械的特性、工作原理、应用范围等以及生产流水线等。

学生在大四上学期学习本门课程,之前他们已经进行了机床操作实习和生产实习等实践类课程,这虽然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但是作为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内容所涉及到的机床、机构、工夹具等的设计而言却是不够的。同学们掌握如何操作机床,却对机床内部结构仍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对课程各部分的教学中,虽然可以利用多媒体显示各种机床或机构等的图片进行授课,但是同学们的切身感受仍不强烈。因此,在课程的理论教学中,可使部分课堂教学内容在具有实践条件的场所开展,力求教学、实验、实训、实践、考核一体化。如果将课堂从教室转移到学校实训中心,面对机床或机构、夹具实物等进行授课,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会对机床内部结构、操纵机构、制动机构、传动机构等有了生动感性的认识,可以起到优良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的弥补学生在这方面感性认识的不足。在实习工厂中,打开机床主轴箱盖,让学生了解机床主运动系统及其有关传动结构,观察主轴箱内各传动布置及轴上传动件布局、安装、定位和结构形式,对机构进行操纵,装卸夹具等,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以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因此,在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级和筛选,将适宜的理论教学内容转变成实践化表达的教学形式。这要求教师对课程进行细致分析,对每一部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规划,使理论教学与现场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相互协调、相互补充。使学生既能够学习到机械装备设计中严谨的理论基础,又能够亲手操作、亲身观察不同装备的结构和工作状况,大大加强了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2.2 教学中应充分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其显著特点是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涉及知识面广、综合性高、特别强调知识的灵活掌握。而在多年的学习生活中,大学生们大都养成了书本学习和死记硬背的习惯,卷面上的考试并不能完全体现出学生对课程的真正掌握情况。对机械专业的学生来说,尤其要求教师在教学别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善于对具体问题作出具体的分析。

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出发,在教学中,教师对整门课程的教学顺序可采用与机械装备设计步骤相一致的原则。以机床部分的学习为例,可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课程就是在完成一台机床的设计;学习的过程就是设计过程中困难的解决过程,让学生变身为设计师,角色的变换使同学有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令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带着兴趣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就教学中的关键点、难点问题详细讲解,而对于容易解决的问题可只对学生起引导作用。当学生在设计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也不是让学生绕过问题,而是鼓励学生通过学习教材相关内容积极思考后,老师和学生共同讨论来解决,让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同学的积极性,锻炼同学们的思考能力。

例如,在讲授机床传动系统设计时,在授课中可有目的的讲授机床传动系统的主要设计步骤、特点和功用,鼓励学生从收集到的设计资料中认真分析总结,可以多设计几个不同的方案,从不同的角度多思考、多比较,并可采用课堂专题讨论法让同学们展开讨论,分析不同传动方案的优缺点,讨论其设计的合理性对机床性能等关键指标的直接影响。在讨论时,老师不能放弃主导作用,但又应作为普通一员来参与,设法让学生自己来主持讨论。当学生提出观点时,设法引导向正确方向发展,既对同学们容易忽视的设计细节加强提醒,又同时尽可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最后由学生自己确定合理的传动方案和结构形式,以加深巩固同学们对本部分内容的掌握。

另外,在针对学生们实际设计水平有高有低的问题时,教师在设计指导中应该有所区别。针对设计中出现的多种可能的方案和结构,要做到开拓思路、活跃思想,使学生在设计中达到较宽、较深的要求。针对设计中准备的一些设计资料与设计图册,则要求学生应根据设计内容消化理解,做到多看、多想、多思考,切忌死搬硬套,应做到消化理解后的合理选用。

2.3 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优质网络资源 早在2007年教育部就明确提出,要加强课程优质网络资源建设,并把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广泛采用信息技术,改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逐步实现教学及管理的网络化和数字化[3]。

目前,在我校网站我们完成了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网站的建立。主要内容包括课程的教学大纲、电子教案、课程设计指导书、学习指导、练习指导、课程样卷及其相关学习网站推荐等,我们还在不断地对其进行完善与扩充。改革开放后,我国机械制造装备业获得迅速发展,目前我国已能生产出多种精密、自动化、高效率的机床及自动生产线,并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平。而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即使最新的教材也不能完全展现出我国乃至国际装备水平的发展状况,教师和学生都需要与时俱进。任课教师一方面应关注教材,选择最新的权威教材;另一方面应将教材中来不及反映的最新发展动态补充到教学内容中来,使学生能够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

运用网络平台,一方面给予学生更大的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可引导学生紧跟时代步伐,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发展状况,加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阔学生的视野,紧密联系企业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结语

总之,机械制造业提供的装备水平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技术进步有着很大的和直接的影响,时代的发展对机械装备行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学理念,切实加强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从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需求出发,推进学生在学习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与时俱进,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及综合工程素质,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和培养,努力使其成为我国机械装备行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卫兵,魏敏.“机械制造装备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