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9 06:42:25
序论:在您撰写工业园区工作要点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宣传教育,增强企业和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1.开展内容丰富的宣教活动。开展法律法规宣传,继续深入宣传《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省特种设备安全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安全技术规范,提高企业和社会公众生产、经营、使用特种设备的法律意识;开展安全节能知识宣传,广泛宣传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安全使用、节能减排和应急处置常识,提高企业和社会公众正确使用特种设备的安全、节能、环保知识和应急救援能力;开展事故警示教育,及时通报相关事故,防止类似事故发生,增强全社会的安全防范意识。
2.开展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继续做好《美丽中国梦质检安全行》中国首部特种设备安全教育系列科教片播放观看工作,扩大科教片的社会影响;利用媒体广泛宣传,做到报纸有图文、电视有影像,广播有声音、新媒体有内容;通过《百姓质量讲坛》平台、安全检查、检验检测等途径开展安全宣传进企业、学校、社区、医院、商场活动;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和质量月活动,制定活动方案,开展广场宣传并与公众互动。
3.开展重点突出的宣教活动。针对工业园区船舶、冶金、危化品企业多的特点,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分局、安全科重点宣传起重机械、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安全常识;开展与民生密切相关的特种设备安全宣教活动,重点对社会公众宣传电梯和气瓶的安全常识;与文教部门联合对全区(镇)中小学生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并实施学生与家长互动的“小手牵大手”活动。
二、全面落实各方安全责任,形成多元共治的责任体系
4.强化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督促推动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严格履行法定义务,建立岗位安全责任制度,层层落实责任,任务到岗,责任到人。通过广泛发放特种设备安全责任告知书的形式推动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通过“确权签约”形式落实住宅小区电梯安全使用主体责任的落实,通过签订安全责任状的形式,落实气瓶充装单位对气瓶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推动落实特种设备出租、承租合同约定双方安全责任,推动落实物流园、批发市场、游乐场所等经营管理单位对进场使用的特种设备的安全责任。
5.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责任的落实。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要求和新颁布的《省特种设备安全条例》明确的各方监管职责,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综合监管责任、村(居)、企业特种设备安全属地监管和主体责任。
6.明确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任。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坚决服从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执行市委、市政府和上级特种设备监管部门的决策部署,与负有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职能的区(镇)有关部门和村(居)加强工作沟通、联系,形成有效的联合监管机制,积极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安全使用知识,根据安全形势及时布置相关工作,依法实施监督管理,坚决查处违法行为。
7.明确区(镇)有关部门责任。按照各部门各自职责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厘清本部门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的监管职责并认真履职。
8.明确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各村(居)、部门、驻镇机关应协助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相关工作,配合市有关部门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及时处理和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执行安全检查督查和重大隐患政府挂牌督办制度,将特种设备安全指标纳入工作目标考核内容。
三、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坚决打击特种设备违法行为
9.开展日常监督检查。根据市质监局下达的日常监督检查计划,重点组织开展对公众聚集场所(学校、幼儿园、医院、商场、体育场馆、公园等)、物流场所、部分重点企业及薄弱环节的特种设备实施现场安全监督检查。根据省质监局工作布置开展工业管道的安装监检、使用登记和定期检验的日常监督检查。
10.开展重点时段监督检查。在重大活动、重大节日、重要时段有针对性布置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工作并组织检查,开展“两节两会”期间、“五一”节前、高考期间、夏季汛季、中秋国庆节前、冬季等安全大检查,根据政府和上级部门要求开展专项检查。
11.开展专项整治监督检查。继续开展气瓶专项整治,坚决打击气瓶充装单位充装过期瓶、报废瓶、无码瓶和不使用气瓶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行为,严肃查处钢瓶检验单位翻新报废瓶、交付无码瓶和不及时录入检验信息等行为,全面推动气瓶监管信息化升级,有计划地对气瓶加装陶瓷二维码,为跨部门综合监管提供技术支撑平台。继续开展电梯安全专项整治,对电梯安装维保质量进行监督抽查并开展工作质量评价,对电梯使用单位的日常管理状况、隐患自查自纠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全面推行电梯安全责任保险。开展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专项整治,坚决打击非法使用(未办理使用登记)、未经检验合格、无证操作和违章作业的行为,加强租赁使用叉车的安全管理。
12.开展其他专项监督检查。针对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报告的重大问题,以及单位和个人投诉举报反映的涉及特种设备安全的违法行为和反映的问题在5个工作日内实施监督检查。
13.开展打非治违隐患整治行动。对发现的特种设备违法行为坚决依法追究违法责任,对发现的隐患建立隐患台帐并督促整改,重大隐患按照《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特种设备重大安全隐患督办、公告制度》(泰市监管特监〔2016〕1号)文件要求处理。
四、加强和完善隐患治理体系、诚信体系、救援体系建设,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14.完善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按照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建立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深入开展2015年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泰市监管〔2015〕22号)文件精神继续完善区(镇)、企业级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和社会监督体系的建设。重点加强企业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督促企业制定和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立厂级(公司)、车间、班组三级责任体系,及时、定期开展隐患自查自纠并作出记录,及时妥善处理发现的隐患和异常情况。
15.建立和完善安全诚信体系。按照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市特种设备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泰市监管特监〔2015〕4号)文件,重点推进全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和电梯安装维保单位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建立相关制度,利用现有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系统完善信息查询系统和基础信息平台,对诚信企业实行激励扶持政策,对失信企业、不良记录企业、列入“黑名单”企业实行惩戒制度,对电梯维保单位启动市场退出机制。
16.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完善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或者纳入相应的应急处置与救援体系,充实应急救援专家库、救援装备库和专业救援队伍信息库,组织应急救援演练2次,依法报告和参与调查处理事故。
17.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要建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制度和年度培训计划,依据相应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大纲要求,结合实际开展必要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各使用单位要将特种设备安全教育纳入“三级安全教育”范围,必须对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经常性安全教育,无能力进行专业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单位应通过联合培训、委托培训等方式进行培训,确保作业人员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安全意识和必要的安全作业知识、操作技能,今年将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未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的违法行为进行重点查处。
18.指导并督促企业全面提升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指导企业依法依规加强安全管理,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厘清使用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清单,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管理机构,人员和制度,落实检验计划并实施;督促企业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和按规操作;督促企业制定事故应急专项预案并定期演练;督促企业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开展日常维护保养和隐患排查治理等。指导企业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标准化工作,将工贸企业特种设备安全使用标准化工作融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体系,督促企业开展对标检查、对标整改、对标达标和持续改进工作。
五、开展特种设备节能环保工作,促进全市特种设备低能耗、低排放运行
19.继续实施燃煤锅炉节能减排攻坚战,将特种设备节能监管融入到安全监管工作中,加大宣传力度,树立企业节能减排的主体责任意识,对司炉人员进行节能培训和教育,开展10t/h以上锅炉能效普查工作,推动锅炉系统安全节能标准化管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广高效锅炉、实施锅炉节能环保改造,配合环保部门整治落后燃煤小锅炉。
六、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效能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需要
一、学习十精神,努力实现中国梦
我们深入园区各企业,组织广大员工认真学习十精神,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奋斗历程及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埋头苦干,顽强拼搏,夺取更大的胜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组织广大员工认真学习有关中国梦的论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组织广大员工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通过认真学习,使广大员工深刻领会和掌握十精神、中国梦的含义和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意见,增强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紧迫感,充分认识劳动的伟大和美丽,全面落实十精神,做到刻苦勤奋、兢兢业业工作,去努力实现中国梦。
二、实现员工自己梦,做到奉献在岗位
我们教育引导广大员工要把伟大中国梦与和自己梦结合起来,要把自己的远大理想和实际岗位工作结合起来,充分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开拓创新,创造辉煌的伟大时代,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给每个员工提供了挥洒激情,成就梦想的广阔舞台。每个员工要牢记自己的庄严使命,承担自己的职责义务,振奋精神,鼓足干劲,以全新的面貌、全新的姿态,全新的步伐,投入到火热的建设事业中,做到奉献在岗位,实现自己梦。要脚踏实地、勤奋努力工作,做到人在岗位一分钟,辛勤工作60秒,体现只争朝夕、争分夺秒的精神,干出优异工作成绩,为家乡发展建功立业。要讲究工作效果,按时正确、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做到日清月结,努力实现工作的高效和完美。要具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象“春蚕吐尽青丝,蜡烛化成灰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书写新时期工人阶级的光辉篇章,去拥抱绚烂多彩的美好明天。
三、植好工人先锋林,建设美丽生态家园
我们组织园区各企业员工开展劳动最光荣“工人先锋林”植树认种认养活动。通过广泛宣传,使广大员工认识劳动最光荣,开展“工人先锋林”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提高全民绿化意识的重要举措,对加快推进我县城乡绿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广泛宣传,提高了广大员工的思想,统一了广大员工的认识,使广大员工积极投入到“工人先锋林”植树认种认养活动中,认真努力保质保量种好每棵树,认养每棵树。整个月“工人先锋林”植树认种认养活动中,园区各企业员工共认种XXX棵树,认养XXX棵树,为营造全民爱绿护绿种绿良好社会氛围,不断改善我县城乡生态环境,提升生态优势,建设生态宜居、魅力、美丽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参加五一文艺晚会,唱响咱们工人有力量
我们组织园区各企业积极参加“中国梦•劳动美——“咱们工人有力量,铭党恩、跟党走、促振兴五一文艺晚会”,通过这个晚会,让每个员工铭记党成立90多年来,带领全体中国人民浴血奋战、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的丰功伟绩,做到热爱伟大祖国、伟大人民和伟大的中华民族,坚定政治立场,拥护党的领导,维护党的尊严,听从党的指挥,永远跟党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做到认真努力、尽心尽职工作,干出优异成绩,促进家乡振兴,实现中国梦。园区各企业自编自创自演文艺节目,通过选拔,共有X个文艺节目参加了在县广场举行的庆五一职工文艺晚会,获得在场观众的热烈欢迎,取得良好演出成效。
五、宣传劳模先进事迹,树立身边学习榜样
一、夯实基础重点抓好机构完善,壮大队伍,规范管理工作
1、抓标准化创建。按照市县两级安全生产机构标准化创建要求,重点抓好园区安监站标准化创建以及企业安全生产办公室标准化创建工作。
2、壮大安监队伍。在现有两位班子成员抓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增加一名分管工程的领导专门负责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同时增加一名专职安监员。
3、完善管理体系。重点抓好企业安全员的管理体系。建立安监员信息互通平台,企业生产制度建设平台。
二、强化监管重点抓好打非治违、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
1、开展打非治违专项整治活动。协助业务部门载展打非治违专项整治活动4次,净化安全生产环境。
2、开展安全隐患集中大排查活动。主动邀请安监、消防、质监等职能部门开展安全隐患集中大排查4次。每半月组织全体园区干部职工对园区企业安全隐患排查一次,并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台帐。
3、加大安全隐患整改力度;实行领导包案整改。挂牌销号整改,使隐患揸得出改得了。对小隐患由蹲点干部现场督促整改,一般隐患由挂片领导督促整改,较大以及特大安全隐患上报安委会职能部门督促整改,做到小隐患不出企业,一般隐患不出园,大隐患不出县。
三、突出重点重点抓好敏感时间、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工作
1、抓好春节全国两会以及节假日等敏感时间的安全生产,抓好领导带班制度的落实,以及安排好值班。
2、重点抓好危化企业,消防重点企业以及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建立危化企业安全隐患排查制度,规范危化企业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台帐。
3、抓好特种设备的年检,操作人持证上岗情况以及陶瓷企业煤气发生炉的检查。
四、营造氛围重点抓好宣传、培训工作
1、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月活动。利用条幅、宣传车、出宣传栏、印发宣传资料等方式对安全生产进行大力宣传,使安全意识深入每位员工的脑和心。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县委第十五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兴县、工业强县”战略,聚焦主业主责,发力绿色高效储能和电子信息、绿色装饰材料、绿色食品饮料三大产业,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提质增效,持续稳企业、增动能、补短板、保稳定,实现效率、效益、效果的高度统一,形成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格局,为全县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
二、工作目标
2021年,园区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冲刺“一个目标”、实现“两个突破”、实施“2211”计划。即:
“一个目标”: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
“两个突破”:主营业务收入年度净增60亿元,总量力争突破400亿元;上缴税收突破10亿元,力争11亿元。
“2211”计划: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0个,力争25个,其中“5020”项目1个;工业固投增长25%;利润总额增长15%;全省开发区争先创优综合考核前移10位。
三、主要举措
(一)以项目为要,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效益
1、主攻招大引强。结合资源禀赋、要素支撑和环境条件,开展精准选商,紧盯世界500强、民营500强、瞪羚、独角兽、“单打冠军”企业动态,主动谋划和引进一批强链、补链、延链项目及总部经济项目,围绕产业链上下游重点引进一批创新驱动能力强、规模体量大、带动能力强的税源型、龙头型、基地型、“链主”型项目,探索园区共建,切实提升产业承接和招商引资实效,支撑主导产业,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2、突破重大项目。坚定不移攻坚大项目,以重大项目为龙头,汇聚发展新动能。绿色高效储能产业全力推动哈尔滨光宇集团、高端智造产业园等项目落地。绿色装饰材料全力推动上市公司金刚玻璃有限公司、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落地,打造家装建材产业园,加快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装饰产业链条。绿色食品饮料依托优质水资源,推动百岁山三期落地。
3、加强落地推进。继续实行项目建设全过程跟踪服务,确保项目“签约一个,竣工一个,投产一个”,在提高效率上,扎实推进项目“联审联批”制度,在规划设计、林地报批、建设手续办理、环评安评、消防验收等方面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优化办理流程,为企业腾出更多的精力投入项目建设,推动项目尽快实质落地投产并产生效益,新投产投资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5个。
(二)以产业升级,推动发展动能加快转换
4、做强做优主导产业。推进主导产业培育,加快形成集群效应。着力打造产业发展新标杆,做好春兴储能电池科技产业园建设,以春兴储能和科士达UPS不间断电源打造春兴科技产业园;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加快永兴新能源二期年产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昊方铝业二期工业铝材项目建设;推进竹产业科创园建设,构建竹产业创新、供应、销售链;推动齐劲材料、华津电子、尚隆铜业、创捷机械等重点项目企业达产达标;做好电子信息产业园博沃、仁创光电等入驻项目稳产达效;推进鼎盛保温装饰一体板、宏锋金属等在建项目建成投产;助推高端智造产业园落地、落实。
5、增强转型升级突破力。坚持循环化、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做强做优三大绿色产业,培育壮大存量企业,落实惠企发展政策,推动生产企业达产、达产企业扩能,力争首位产业聚集度达到65%。加速工业投资项目落地建设,力争工业投资增长25%,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户。大力培育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化新兴市场主体,引导工业企业搭建以产业链为基础、以供应链管理为重点的电子商务平台。
6、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强化“以亩产论英雄”,推动企业技术升级、管理优化、产品更新和业态创新,引导企业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开展“二次招商”,提升单位产出率、贡献率。鼓励企业整合资源,引进新技术、更新老设备,加快向先进制造转型升级,全年完成25家企业技术改造。加强装饰材料产业与电子信息、物流产业等新兴产业融合,鼓励百岁山等重点企业建设“智能工厂”。
7、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建立“周督查、月调度、季分析”工作机制,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生产进度,对于一些具体的矛盾和问题,要研究制定解决的方法和措施,确保企业生产的连续性。围绕省市高质量考核和全省开发区争先创优考核目标,在抓好园区经济运行指标监控的基础上,加强相关职能部门协调和信息沟通,及时了解各类指标完成进度,提高经济运行调控水平,加强税收监管,扩大增量,促进园区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三)以创新提升,推动发展动能加快转换
8、推动高新区创建。以创建促发展,在发展中去创建,积极争取省、市、县的最大支持,整合园区企业科技资源,协调科研院所、企业共建产业创新联盟,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整体联动、统筹推进,争取获批省级高新区。
9、拓宽创新平台载体。抓好省级储能电池绿色循环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力争新增省级创新平台1个,市级企业研发平台1个;加强与专业机构的合作,开展一系列高层次人才招引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推介对接活动,强化与高校院所联姻合作,在人才引进、产学研合作方面取得新突破。推动企业研究与发展(R&D)经费较上年增长5%,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过60家,获授权发明专利30个。
(四)以品质提升,推动产城融合更加完善
10、坚持规划先行。推动园区扩区调区,编制《园区总体规划》,形成完善统一的规划体系。强化规划统筹协调功能,确保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实施的严肃性。坚持“一张蓝图管到底”,确保打造创新创业先导区、有章可循,把规划先行的原则落到实处。积极配合省市县自然资源局完善空间规划编制,将园区顺利纳入空间规划管理,同时加快土地利用集约评价工作。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加强产业规划和政策引导,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竞争力不断提升。
11、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全力破解影响项目落地难题、短板,改造提升园区中和路、爱居路等支路4.3km,新建连接电子信息园道路3km,完善排水管网12km。科学规划项目用地,新征项目用地1000亩;平整项目用地600亩,盘活闲置土地400亩,创新标准厂房建设运营模式,新建标准厂房10万㎡以上。
12、稳步推进产城融合。以“产城融合”理念推进园区发展,统筹规划产业片区公共配套,完善配套政策,创新资本投入,面向市场,引入社会资本,在园区建设医疗、教育、商业综合体,物流、公园、娱乐、商住等公共配套设施,推动众创空间、人才公寓项目、双创基地、物流、服务外包等产业发展,打造生产业集中区,把园区建成宜业宜居的新城。
13、精细城市管理环境。提升园区城市管理水平,要对照文明城创建的考核标准,全面加强园区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环卫保洁、市城设施园林绿的管护水平。采取“三勤联动”,做到公安、交警、城管联岗联勤,提升园区见警率、管事率和综合执法效能,重点要协同解决交通秩序、市容市貌、扬尘路面抛洒等突出问题,在园区主要道路推行人工保洁、机械清扫、水车冲洗、喷雾抑尘“四位一体”的保洁模式。加大宣传引导,不断优化园区发展环境和整体美誉度,更好地汇集人气。
(五)以底线思维,推动发展环境和谐稳定
14、慎终如始抓实疫情防控。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保持高度警惕,牢牢守住前期来之不易防疫成果。以“严防输入”为主线,工作力度不降、标准不减、措施不少,严格执行境外、国内中高风险等地区进入园区人员提前报备等工作机制,落实隔离、核酸检测等措施,确保人员管控到位、措施执行到位。
15、优化生态治理格局。不断增强企业环保主体责任意识,建立环境治理联动体系。继续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环保互学互助活动,提升第三方运维水平,真正实现“智能监管”。加强日常规划监督管理,深化网格片区定人、定日巡视制度。完善园区企业环保管理台账,做到“一企一档”,实现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加快投资4000万元的园区一般固废填埋场建设投入试运行。积极利用好园区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引进环保管家发挥好第三方平台作用,逐步增加企业接入数量,及时掌握企业排放情况,防止企业偷排漏排。
16、恪守安全生产底线。分级分类辩识重大安全风险,完成好园区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估,做好化工集中区认定工作。进一步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专业性对监管重点企业进行安全风险辨识及隐患排查、专项整治。组织园区安全监管及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提升安全生产专业素质,增加特种作业人员取证培训班开班频次,完成培训人数达800人次,做到持证上岗。深入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建设,力争新增22家以上规上企业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达标,引导企业规范管理。加大宣传力度,运用微信群、园区公众号、网格员现场宣传等多种方式,营造安全生产浓厚氛围,提高企业负责人和员工安全生产意识。
17、深化平安园区创建。加大园区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力度,及时化解突出矛盾,化解率力争达到100%。争取完成欧尔玛及清源陶瓷两家企业破产重整,确保完成羿飞永徽光伏企业破产重整。纵深推进综治网格化建设,实现园区综治网格化事件上报全覆盖,创建三个综治建设示范企业。继续做好法治园区、平安园区的构建工作,加强各类法治宣传工作,做好平安企业的创建。进一步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加强与有关部门联网联通,全方位保障园区和谐平安稳定。
(六)以效能提升,推动营商环境释放活力
18、落细审批赋权清单。根据工业园区全链审批赋权清单调整更新的内容,主动承接并妥善受理各项赋权,实现“园区事园区办”。通过对接服务单位和县直部门,对落户园区项目审批手续实行全程帮办、代办,让企业少跑路,真正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19、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积极配合推进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做到“快受理、快审批、快办结”,加速项目落地。创新土地供应方式,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以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方式取得工业用地,降低土地使用成本。加大企业用工宣传和外出招工力度,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落实好银企对接、暖企保工政策补贴,加快解决企业融资难、成本高、用工贵问题,助力企业转型升级。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解决第三方服务机构效率低、办理时间长、收费不规范等企业反映强烈问题,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落实好网格化服务制度和乡镇专职干部服务企业制度,推动经济提质增效。
(七)以党建引领,推动加快发展澎湃力量
20、强势推进党的建设。以党建“三化”为抓手,开展好建党100周年各项庆祝活动,打造园区党建新名片,重点塑造3-5个各具特色的非公党建亮点企业,创建具有园区特色的非公党建品牌,充分发挥党建龙头作用,让党建与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深度融合,引领园区三大绿色产业蓬勃发展。
【关键词】原州区;农牧业;工作亮点
1 农牧业主要经济指标创新高
2013年全区共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79.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95万亩(夏粮20.02万亩,秋粮76.3万亩),经济作物49.6万亩,饲料作物34万亩。全区畜禽饲养总量达到188万个羊单位,其中牛饲养量 21 万头。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28425.5吨、3620.3吨、3582.5吨。全年全区农业增加值可10.4亿元,同比增长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4966元,同比增长14%。
2 冷凉蔬菜产业扩规增效
按照“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总体要求,充分利用原州区气候冷凉、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的优势,坚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以设施蔬菜园区和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冷凉蔬菜产业,主打“六盘山”冷凉蔬菜品牌,形成了清水河流域冷凉蔬菜产业带。全年新(改)建了新三营、马园、二营、团结4个日光温室园区,新建成了和泉、丰泽、团结、新三营4个大中拱棚园区,使我区设施农业面积累计达到11.2万亩;建成了中河、头营杨庄2个万亩蔬菜基地和头营、闫堡、姚磨、郑磨4个3000亩蔬菜基地,带动全区蔬菜种植20万亩。7月18日,成功举办了“中国・六盘山冷凉蔬菜节”,与香港、马来西亚等国内外客商完成签约3亿元,提高了六盘山冷凉蔬菜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扩大了我区“中国(西部)冷凉蔬菜之乡”影响力。
3 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
围绕建设“国家级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县”的目标,按照“区域化布局、优质化育种、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创新经营机制,引进扶持6家农字号企业,通过政府扶持、企业引领、农户参与、科技支撑、土地流转等措施,加快了马铃薯脱毒种薯三级繁育体系建设,全年繁育原原种4012万粒,建设原种基地4344亩、一级种基地10.07万亩,推广一级种30万亩,带动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50.2万亩,实现了从种薯培育贮藏的“小循环”,向育繁推一体化的“大循环”转变。重点建设了三营鸦儿沟、黄铎堡白河等5个集中连片万亩示范基地,实行全程机械化作业、大垄化栽培、配方化施肥、节水化灌溉、规范化管理、企业化经营,生产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4 草畜产业全面提升
围绕打造“宁夏清真牛羊肉基地县(区)”的目标,按照以牛为主、多畜并举、扩大总量、提升质量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这一主线”,着力构建和完善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两大体系”,夯实多元化饲草基地、畜牧基础设施建设和良种基础母牛扩繁与保护“三大基础”,主推品种改良、饲草加工调制、标准化规模养殖和高档肉牛生产“四项技术”,重点建设肉牛养殖示范村16个,扶持发展养殖园区(场)7个(其中500头以上头肉牛养殖园区3个,10万只养鸡园区1个,5万只养鸡场3个);完成黄牛冷配改良2.66万头;种植一年生牧草27.2万亩,补播改良多年生牧草13.7万亩。
5 特色种植稳步发展
全面落实具有抗灾避灾和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优势农产品瓜菜、油料、玉米种植的各项优惠政策,重点实施蔬菜、葵花“南移”战略,开展品种优化布局、轮作倒茬、病虫害防治、无公害生产等技术培训、实地指导,全区种植特色经济作物52.2万亩,其中葵花12.1万亩、胡麻12万亩、玉米19.1万亩、夏杂2万亩、秋杂7万亩。
6 旱作节水农业成效显著
按照“高产高效、节水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要求,采取以点带面、区域连片,技术示范、整体推进措施,发展旱作节水农业31万亩,其中秋季覆膜26.4万亩,春季覆膜4.6万亩。
7 农牧业项目争取成效显著
牢固树立“抓发展必须抓项目”的思路,紧盯自治区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围绕冷凉蔬菜、马铃薯等特色优势产业,积极主动争项目、跑资金,全年共争取到各类农牧业项目45个,总投资2.5亿元,其中国家投资1.5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46万元。
8 动物疫病防控扎实有效
重点抓好基础免疫、市场准入、屠宰检疫、边卡堵疫和疫情监测等基础性工作,免疫密度及畜禽标识佩戴率均达到了100%。同时,在区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采取果断措施,迅速扑灭了头营镇杨郎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确保了我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9 农村能源建设稳步推进
按照“巩固成果、优化结构、建管并重、强化服务、综合利用、提高水平”的总体思路,突出抓好“建、管、用”三个环节,实施节柴灶740台,示范推广太阳灶1000台,推广太阳能热水器1440台, 沼气池500座,实现了太阳能利用、省柴节能炕灶升级换代和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新突破。
10 农村土地流转步伐加快
通过出租、转包、互换等方式流转土地,积极引导土地向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大户和种养能手集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着力提高土地集约化经营水平,土地流转实现了当地农户与龙头企业在资金、技术、信息、市场等方面的“高位嫁接”和“互动双赢”。全年新增流转土地面积5.05万亩,累计流转18.5万亩。
11 农机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认真落实农机补贴政策,完成各类农机具补贴资金835万元,购置各类农机具2350台,使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8万千瓦,同比增长15%。完成机耕面积110万亩,机播91万亩,机收67万亩,全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56%,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
12 农业科技服务扎实有效
以开展“科技促进年”为契机,今年共抽调了近百名技术人员,按照“四定、三到位、三挂钩”的管理考核制度,对重点农业园区、基地和肉牛专业村建设实行科技承包,大力推广植物保护、(下转第348页)(上接第338页)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着力解决我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瓶颈”。同时,结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能源和后续产业及农民就业创业转移技能培训项目”等培训工程,围绕原州区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和设施农业,采取集中培训与实地指导相结合办法,完成培训186期,培训人员48821人次,发放各类培训资料91000余份。
春节过后,各地普遍出现了“招工难”、“用工荒”。特别是东部沿海城市频现“用工荒”的同时,中西部一些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中成效显著的城市甚至县城也开始担心“用工荒”。为此,各地纷纷使出高招,打起了一场农民工争夺战。但全国总工会2月20日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正在面临“整体收入偏低、劳动合同执行不规范、工作稳定性差、社会保障水平偏低、职业安全隐患较多、企业人文关怀不到位”等问题,阻碍着他们外出发展的步伐。各地要缓解“民工荒”,首先要下大力气解决“民工慌”。
■重庆:政企联手留住返乡农民工
重庆是民工外出务工的主要地区之一,也是全国最早设立“农民工日”的城市之一。随着当地产业升级以及吸纳了众多内迁工厂,预计未来5年重庆市将新增劳力需求500万。为此,重庆这些年一直把善待农民工作为一种执政理念,并具体化为一系列政策,深受农民工好评。
今年春节期间,重庆市地方官员领到一项特殊工作:设法把返乡的农民工“截留”一部分,以确保今年该市不出现“民工荒”。重庆今年将为农民工办一批实事,包括:继续实施“百万农民工援助行动”,依托区县(自治县)总工会职工帮扶中心和法律援助中心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支持返乡农民工申办微型企业,新发展微型企业3000户,解决1万名农民工就业;建立400个微型企业创业指导站等。重庆市今年还将在全市国有企业启动在聘农民工带薪休假制度。同时,确保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对27万农民工子女就读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近日,重庆2011年“春风行动”暨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主题月活动正式启动,重庆40个区县同步举办招聘会,活动将持续到4月30日。
■安徽:“流动招工大篷车”引导省内农民工就地转移
安徽是中部劳动力资源大省,全省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达1300万人左右。随着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设,制造类、高新技术类和信息类企业批量落户安徽,加大了省内用工缺口。截至2010年底,安徽全省缺工总数达到25万人左右。春节过后,安徽打响了“抢人”大战。安徽省人保部门在全省范围内紧急开展“皖北农民工与皖江示范区就业岗位对接月活动”,引导省内农民工就地转移。合肥市日前出台《关于进一步提高就业水平强化企业用工服务意见》,推出十八条举措用于解决结构性用工荒及改善农民工工作、生活环境。合肥还组织“流动招工大篷车”开往周边地区,通过引导省内农民工就地转移。
安徽其他地方政府和企业也以感情、事业、待遇和环境留人。如阜阳市阜南县专门成立了阜南县工业企业用工服务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招聘农民工。该县还给每个乡镇提出了具体的送工目标,并且对每个乡镇给工业园区送工人数进行排名。阜南县规定,农民工小孩可享受城市待遇,不需要交纳转学和借读费用,不受学籍限制。阜阳市阜南工业园区也为农民工提出了优惠条件,如凡是在园区就业满一年的农民工就可以享受住房公积金待遇。
■上海:出台农民工工作一揽子政策
Abstract: The industrial park is the important platform and vehicle to implement "industrial strength state" strategy in Dali, and the eco-industrial park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to promote new industrialization and realize the healthy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ial park of Dali. This paper takes the spirit of related document of Yunnan Province, Dali Prefecture as a guide, proposes strategy and model recommendations of eco-industrial park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study of dynamic situation.
关键词:大理州;生态工业园区;策略;模式
Key words: Dali;eco-industrial park;strategy;mode
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8-0044-02
0引言
生态工业园区是以工业生态学及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以追求更高物质利用率和能量转化效率、减少园区污染物排放量、降低企业环保成本、提高园区整体效益为目标的新型工业发展模式[1],目前正成为许多国家工业园区改造的方向,是我国继过去的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后的第三代工业园区的主要发展形态。本文运用工业生态学思想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综合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对大理州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策略和模式选择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西部工业后发展地区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理论和实践有启迪意义。
1大理州工业园区建设概况
在推进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大理州着力做好工业园区建设、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品牌建设四篇文章。2001年,大理州率先在全省实施工业园区建设,通过多年的努力,全州工业园区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2003年,大理州进一步明确了“把工业建成富民强州最大产业”的战略目标。2008年9月,又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策,逐步形成了较为清晰的工业总体发展思路及具体规划布局。截至2009年,全州共批准建设12个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91.2平方公里,控制性规划面积75平方公里,规划总投资39.6亿元,入驻企业达156户,完成工业产值120亿,占全州工业总产值39%。工业园区化的产业聚集效应逐步显现,促进了工业空间集约化、空间专业化的发展,推进了工业增长方式的集约发展。
但是,随着大理州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园区环境问题也因企业集中、生产规模大而成为其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与之相关的生态问题也逐渐延伸。现阶段的大理州域工业园区大都是继承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模式,属于在传统的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第一、二代园区。州域工业园区内的各个企业被看作一个整体,注重末端的环境治理,未能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而相互衔接,园区资源未能得到最佳配置、废弃物未能得到有效利用、环境污染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也未能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和闭合的生态工业网络。
因此,要使大理州工业园区纳入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就必须突破现有的发展模式,理性选择目前国际上和国内发达地区兴起的第三代工业园区模式――生态工业园区模式。毫无疑问,生态工业园区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代表着工业园区未来的希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工业后发展地区的大理州应抓住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基础好、来势好、潜力大的有利条件,迎潮流奋起直追,在州域掀起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热潮。
2大理州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策略与重点
当今主流产业生态学理论中,在关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方面,当今有“绿派”与“棕派”两个派别[2]。“绿派”学者支持在政府主导下引导企业在闲置土地或拆迁传统工业园以建设全新的生态工业园。而“棕派”学者认为新建生态工业园有太大的不确定性、太低的可行性,政府应该对有潜力的、有质能循环基础的现有工业园进行渐进式产业生态化改造。也就是说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有两种实现策略:新建生态工业园区与对现有工业园区进行产业生态化改造。[3]
目前的大理州的工业园建设基础较好,形成了涉足多个产业领域的工业产业园区,但地方政府难以获得庞大的资金支持新建生态工业园项目,难以完成招引新企业或说服企业冒着投资风险搬迁至新建生态工业园的任务,加之地处滇西,交通、信息等缺乏比较优势,生态工业园建设理论、实践经验和技术支持方面的制约,政府难以保证新建生态工业园区具有持久的稳定性。因此,本文认为,大理州选择对现有工业园区进行循序渐进的产业生态化改造重构是较为现实与稳妥的策略。即把传统工业园与产业生态理论结合在一起,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在现有工业园基础上建设产业共生系统,以使现有工业园向生态工业园过渡,达到尽可能完善的资源利用和物质循环以及能量的高效利用。同时,对将要新建园区的选址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容量,调整列入生态敏感区的工业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园区对当地生态系统以及对州域环境造成的影响。
从大理州工业园区和各地经济结构分析来看,各地发展生态工业的基础不尽相同,由此针对不同对象应有不同的推进策略和工作重点。笔者认为大理州生态工业园区改造与建设可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一是已具有较好生态工业雏形的工业区域或园区。此类园区内已经形成几条主要的生态工业链,在副产品或废物的交换和能量、废水的梯级利用以及基础设施的共享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具备初步规模。对该类园区的建设策略与重点:第一,要在不断充实、完善生态工业链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稳固的生态工业网,通过采用高新技术对传统工艺进行改造和开发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将各条生态链做大、做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最终提高生态工业网的经济实力;第二,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审计、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等措施,进一步提高生态工业网中各环节的质量。二是普遍存在的门类较多但彼此之间缺乏联系的工业区域或园区。对该类园区的建设策略与重点:第一,要在加强入园项目规划管理以外,对区内现存的企业进行能流、水流、物质流、废物流以及信息流等方面的重新集成,尤其是能流和水流的梯级利用,企业之间建立起物质流动和循环利用的渠道和机制。第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即在生态工业园区内建立一个企业孵化器或类似的企业孵化机制,它在园区内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如出台一系列有利于物质流动和循环利用的政策,给企业间提供共享设施,建立企业间相互合作的机会和渠道,及时向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支持信息,为企业提供人员培训等。从国内外实践经验来看,建立一个高效的企业孵化器,是园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三是尚未建设或尚不具有规模的园区。该类园区的工业生产基本属于空白或刚刚起步。因此,园区的建设策略与重点是抓好园区的整体规划工作,设计出主要的工业链,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和提出最初的入园项目(包括工业项目、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等)。四是将来必然要建设的突破地理位置限制和行政区域限制的更广泛意义上的工业园区,即不同的工业区域或园区之间的更广泛意义上的生态工业园区,或者说生态工业网络。该类园区的建设策略与重点是要依靠资源和废物流动关系建立起稳定的经济关系,促进资源和废物流动关系的长期化,由此保证生态工业网络的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四类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策略应突出“四化”。即对第一种类型的园区(已具有较好生态工业雏形的工业区域或园区)应突出“深化”,第二种类型的园区(门类较多但彼此之间缺乏联系的工业区域或园区)应突出 “孵化”,第三种类型的园区(尚未建设或尚不具有规模的园区)应突出“规划”,第四种类型的园区(生态工业网络)应突出“网化”。
3大理州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基本模式与步骤
对生态工业园建设模式的研究有助于高度概括总结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有助于正确把握生态工业园建设中的工作要点。本文根据国内外的自主共生型(卡伦堡模式)、产业共生型(广西贵糖模式)、改造型(美国Chattanooga模式)、虚拟型(美国Brownsville生态工业园)等典型生态工业园的建立和发展方式,特别借鉴浙江省丽水经济开发区合成革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同时结合大理州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大理州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基本模式(见图1)。整个建设模式分为三个阶段,即确定生态工业园区的关键种企业、构筑生态工业园区的生态工业链和最后的综合与完善。
3.1 确定关键种企业“关键种”是一个生态学的概念。“关键种企业”就是指这样一些企业,在企业群落中,它们使用和传输的物质最多、能量流动的规模最为庞大,带动和牵制着其他企业、行业的发展,居于中心地位,也是生态产业链的“链核”,它对构筑企业共生体,对生态工业园的稳定起着关键的重要作用[6]。关键种企业对其他企业的分工和合作起着直接或间接的调控作用,决定着生态工业园区企业群的稳定性、企业的多样化和企业间工业生态化过程的持续发展。浙江丽水经济开发区合成革生态工业园中,能带动和管制其他企业和行业发展的合成革厂即为该园区的“关键种企业”。
3.2 构筑生态产业链构筑生态产业链是依据工业系统中物质、能量、信息流动的规律和各成员之间在类别、规模、方位上是否相配,在各企业部门之间构筑生态产业链,横向进行产品供应、副产品交换,纵向连接第二、三产业,实现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完善资源利用和物质循环,建立生态工业系统[7]。构筑生态产业链主要包括生态工业园区系统集成建设与非物质化建设两大部分。系统集成建设具体有物质循环生态链、能量梯级利用生态产业链、水循环利用生态产业链和信息链。非物质化建设主要是指生态工业园区的管理与服务等支持系统。在系统集成中,以废物减量化、再循环利用和废物资源化为指导原则。[8] 通过成员内和成员间的物质循环链和能量梯级利用链系统、水循环利用链和信息链的系统集成以及园区科学规范的管理与服务,努力达到生态工业园区内物质和能量最大程度的利用和对环境的最小影响,向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的方向发展。
3.3 综合与完善通过以上两阶段的建设,可以初步确定生态工业园区的大致轮廓。但是,由此构筑出来的生态工业园区可能还存在许多不足。因此,我们还需要对构筑出来的生态工业园区进行补充完善。此外,生态工业园建设模式是宏观建设的思路,要想具体地实施建设模式,还需要建设的具体规范的建设步骤流程(见图2)作为大理州生态工业园建设的保障。
4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循序渐进、全面规划,分步实施。渐进的策略就是从成本与风险比较小的项目开始建设,一个成本较小的合作方式是双边合作,与复杂的网络相比,双边的合作由于具有交易成本低、运作比较稳定的特点而更易于实现。[10] 大理州应立足于现状,着眼于全省经济的最新走势,对园区定位、发展方向等进行科学、全面规划,确保园区建设既切合实际,又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充分拓展园区的时间、空间范围。除此之外,还应采取分步走、有先后、有阶段、有重点的方式进行建设。按照规划,优先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发展一些主导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通过各种项目、支持系统的不断完善,逐步推进园区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
4.2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和公众参与相结合的建设方式。在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中,大理州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政府引导机制,全面做好园区建设的规划、政策和产业导向工作,并将市场化运作机制注入园区建设的全过程。通过地方财政、投融资、民间资本等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通过合资合作、招商引资、招投标等方式,引进大企业(集团)、大项目。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园区建设的多样化,实现以园招商、以商建园、以商兴园的新局面。同时,应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及监督。
4.3 注重政策引导和扶持。生态工业的建设需要在多个产业或企业间进行工业生态的链接。[11]所以,单纯靠企业自己进行这种涉及多方面企业的协调和组合,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大理州各级政府必须在生态工业建设中发挥主导的协调和指导作用。一是在政策上向生态工业园区项目倾斜;二是进行政府采购时优先安排向发展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企业购买;三是针对某些污染型行业,政府要制定必要的强制性法规和强制性措施,促进其向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伟.生态工业园构建模式及其推进机制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7(3):88-91.
[2]王兆华,尹建华,武春友.生态工业园中的生态产业链结构模型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10):149-153.
[3]Lambert, A.J.D. and Boons, F.A. Eco-industrial park: stimula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mixed industrial parks. Technovation,2002,22:471-484.
[4]邓伟根,陈林.生态工业园构建的思路与对策[J].工业技术经济,2007(1):31-38.
[5]冯之浚,等.我国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4):1-10.
[6][7][8]王春能,等.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的模式构想[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6(2):145-147.
[9]薛东峰,等.南海生态工业园区的生态规划[J].环境科学学报,2003(3):285-288.
[10]董王飞,杨耀富.我国生态工业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9(4):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