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初一科技论文范文

时间:2022-12-17 19:57:07

序论:在您撰写初一科技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初一科技论文

第1篇

忽视基础医学教育,会给护士以后的发展埋下巨大的隐患。从疾病的发展规律来讲,在医院内疾病三分靠治疗,七分靠护理。所以在临床上护士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除了基本的常规护理以外,还要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病情观察,与医生讨论病情,制定治疗和护理方案,执行遗嘱等。片面的减少基础医学的学习,一味地增加操作,会使得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受到严重局限。

2基础课目前开设状况

2.1基础课受到挤压,课时数普遍偏少

中职及高职护理专业均是3年制,三年期间学生需学习思想政治课,体育课以及英语计算机等公共课,同时还必需保证8个月的临床实习期。在繁重的教学计划的挤压下,留给专业课学习的时间明显不足。护士执照考试通过率是衡量医卫类学校教学质量的最直观标准,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率。在这样的环境下,基础护理课的学习时间必需保证,那么就只能压缩基础医学的课时。

2.2各个职业院校选取教材不统一

编写教材是教师们必需面对的一个问题,职称评定对老师有教材编写的要求,于是大量教师前仆后继地加入教材编写的大军,市场上出现了大量良莠不齐的教材。各个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对于编写教师都有包销任务,使得教师们在选取教材时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不能选用符合教学需求的教材。

2.3培养计划制定不科学

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形式良好,护理专业的招生优势让很多高职高专类院校大量开设护理专业,部分新开设的护理专业教学经验不足,培养计划制定不科学。例如,在最新版的护士执照的考纲中将原本属于病理生理学的酸碱平衡紊乱这个教学内容放到了外科护理学,那么如果没有及时衔接的话,可能出现两个课程都讲述或者都没有讲述酸碱平衡的情况,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3关于基础课改革的几点想法

3.1课程之间的融合

现在基础课课程多且细,忽略了学科之间的联系。有效的课程融合可以节约课时,其知识连贯性能更好的保持。目前几种呼声比较高的融合方法有:解剖学和生理学合成为正常人体结构和功能;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合成为异常人体结构和功能;病理学,病原学、微生物及免疫学一起合成为疾病基础学。

3.2讲述内容为临床教学服务,应适当取舍

高职高专类院校在教授基础课时,受到传统医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时候不自觉的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和深度,而忽视基础知识要为临床教学服务这一基本原则。如解剖学的教学中,神经系统的内容即晦涩又难懂,尤其是神经传导部分,让很多学生头疼不已,但其实对于护士的临床工作作用不大,可以考虑将这一部分课时,用于与护士临床操作相关性强的内容。

3.3教师交叉授课,提升授课水平

教师多数只负责本教研室的课程,对于其他专业知识不甚熟悉,对于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和衔接不够。于是就有一些观点认为可以让教师交叉授课,提升授课水平,那么如何交叉呢?有些学校已经尝试基础课老师之间交叉授课,还有一些人提出可以大胆尝试让基础教师去兼上一门临床课,让临床课老师兼上基础课,促进临床和基础之间的联系。这样的交叉基础课老师更加能够理解临床课上需要哪些基础课的铺垫,以后再讲基础课就能更好的把握重点和难点,更好的为临床课教学提供扎实的知识铺垫。

3.4加强基础医学实验课的考核

第2篇

课程的早期内容主要是将基础医学各学科串联起来形成系统框架,同时又易于被非医科生接受,因此注重趣味性和实用性。其课程内容如下:开篇首先从大家最为关注的话题“如何运用医学常识自觉维护健康”谈起,在充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后,接下来一幅深入浅出的“基础医学素描图”被勾勒出来,包括生命的化学基础-蛋白质与核酸、生命的基本单位-人体细胞学基础、人体结构奥秘、人体功能正常运行与生物钟、疾病时的形态变化、人体功能的异常运行-应激与疾病、微生物与疾病、旅行与寄生虫病、免疫与健康、安全与合理用药。以上内容基本上涵盖了疾病发生的形态结构基础、发生机制、常见的感染类疾病及防治原则,从而尽可能地将医学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给非医学专业的同学,同时又尽量避开过于专业性的部分。此外,考虑到基础医学的整体性,还增加了两个内容相对独立的章节,即遗传与疾病和法医与自我保护。为促进学生对医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又安排了医学标本馆参观活动和临床技能中心模拟教学活动。前者有助于感性理解人体基本结构以及多发病的形成和预防,以及对寄生虫致病性和预防措施的理解;而后者则帮助学生了解常见的诊疗手段以及医院病区的划分规则,并重点在仿真模型上进行心肺复苏术(CPR)培训,从而在大学生中普及急救技能。随着本课程被纳入中山大学核心通识课程,如何更好地贯穿通识课程教育的理念,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也在实践中不断优化。

2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不断优化

2.1教学评估与教学内容调整

作为一门仍在探索中的新课程,我们在每学期末均进行教学评估以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程度和兴趣点,并据此对教学内容不断调整。教学效果调查发现,同学们对本课程的整体满意度为87.88%,其中对课堂教学内容、教学互动和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分别为88.93%,85.68%和83.32%,但相对而言,对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尚有待提高,其满意度只有78.37%。同课堂教学相比,实践教学的满意度明显较高,其满意度可达97.5%,表明通过直观学习人体结构、病原物以及实际操作有更好的效果。对学生兴趣点的调查发现,同学们对直观或与日常健康密切相关内容印象更为深刻,如微生物与疾病、旅行与寄生虫病、人体结构奥秘、安全合理用药、免疫与疫苗接种。而法医与自我保护通过生动案例,将法律和医学以及严密的逻辑分析融合在一起,也是大受欢迎的章节。此外,同学们关注的其他医学问题还有卫生医疗体系的运作、常见健康维护问题、实用的急救知识及训练、医学发展前沿问题,尤其是对我们的中医有很高的关注度。考虑到学生的关注点,课程内容被不断优化,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通识教育的理念也可以很好地融入进来,如思辨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宏观视野的培养也愈来愈在教学中得以体现。为此新的教学内容被调整为3个模块:

①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基本医学知识,引导学生自觉维护健康。其内容包括医学与健康和人类进步、人体结构奥秘、微生物与疾病、旅行与寄生虫病、免疫与疫苗接种、慢性病与亚健康、从看懂化验单到健康体检、安全与合理用药、中医经典理论与保健、医学发展前沿。这部分内容既保留了基础医学框架的系统性,也照顾了学生的兴趣。新增加的医学发展前沿可以拓展学生视野,也是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至于中医经典理论与保健是应学生的强烈要求而增加的内容,与其说中医属于医学,其实它与中国文化、哲学和艺术是一脉相承,息息相通的。以中医学为依托,学习中医中最经典的学说和思想,也可以培养人文思想。

②第二部分着重具体医学案例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医学思辨能力。这部分包括两个内容:法医与自我保护,将医学知识和严谨的逻辑分析结合进行案例分析,同时也从中总结出一些自我保护知识;急诊与急救,这里讲述的都是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真实故事,这些故事里既融入了严密的医学知识,同时直面生与死的较量也让学生对人性和生命的意义思考更多。

③第三部分为公共健康教育,主要介绍我国医疗保健体系以及全球化与国际卫生。分别介绍我国医疗保健体系架构并提出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医患矛盾原因何在,当前医疗体系如何应对我国人口日益老龄化的问题,从近期埃博拉病毒的流行学分析探讨经济文化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以及国际合作控制疾病流行的运作方式等。这些议题通常是开放性的,老师只是介绍背景知识后提出问题,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则由学生查阅资料或调研完成。这对培养实际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均有重要意义。事实上,美国早在2007年即开始了一场把大学生公共健康教育与艺术和科学全人教育及美国希望公民计划相结合的运动。其内容涵盖了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公共健康政策的制定及健康机构运行以及不同经济文化背景下的疾病发生特点和国际间联合防控疾病的运作方式等。

2.2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学拓展

除了在课堂上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基础医学导读学习平台(elearning.sysu.edu.cn)对教学有很好的辅助作用。通过这一平台实现了与学生的充分互动,可以及时收集教学反馈信息;讨论版围绕医学相关热点问题的讨论,一些有价值的图书资料和网站推介丰富了教学内容,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期末考试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也通过此平台进行,确保了整个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

2.3考核方式的演变在课程早期,基于教学内容

建立了包括单选和多选题型的试题库,进行开卷考试,以检验并督促学生掌握并运用基础医学知识。随着教学的深入,我们希望学生对医学知识有更深入思考,由此确立了新的考核方式,考核分两部分进行:一是通过课堂提问和网络平台讨论版的发言,了解学生对具体医学问题的掌握程度,作为平时成绩(占40%),二是期末时列出几个综合性议题,或者针对公共卫生健康现实问题讨论或者结合各自专业谈谈与医学的关系等,以综述形式完成,以期培养学生对现实问题的调研、思考并提出建设性意见的综合能力,作为期末成绩(占60%)。通过2年4个学期的尝试,从最初只是对感兴趣的医学问题的引述,到逐渐可以融入自己的观点,尤其是探讨医学与各自专业(或理工或人文)的深系,如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探讨“患者看病贵与医生收入低矛盾的经济学分析及化解对策”、数学与计算机专业学生“运用数学与统计知识进行公共健康影响因素分析”、国际政治专业学生探讨“全球卫生治理中的国际组织合作及其在传染性疾病防治中的重要性”等。表明这种考核方式是将通识教育引向深入的好方法。

3结语

第3篇

在课程开始以及过程中,提出考试相关的要求,比如平时作业的成绩也纳入期末总成绩,使学生建立近期目标。无论理论和实验课,在每堂课的开始,说明要求掌握以及了解的内容,明确当堂课的目标。比如学习口腔解剖的根管系统内容时,要使学生明确,根管系统总论的概念是要求掌握的重点。这样使学生明确了短期和长期目标,使他们听课时,重点分明,详略得当。实施差异教学,为优秀的学生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实施差异教学,为部分学生提供他们感兴趣、具有挑战性而又不太难的学习目标,可以使学生觉得目标对自己来说有学习的价值,并且通过努力就能达到,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由此带来的成就感又可以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稳步提高[3]。在教学中,教师向优秀的学生布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如鼓励学生走上讲台,模仿老师参照放大的牙体模型,讲解牙齿的形态特点。登台演讲的学生会得到奖励,主动要求演讲的以及讲解出色的学生会得到双倍的奖励。

密切联系临床,激发兴趣,保持好奇心。以问题和临床现象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教学导入作为打开教学思路的钥匙,要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和艺术性。针对性是指设计导入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需要,要求确切、精炼,一开始就把学生思路带入一个新的知识情境中,让学生对要学习的新内容产生认识上的需要。启发性是指设计导入,使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趣味性是指导入要做到引人入胜,使教材内容以新鲜活泼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防止学生产生厌倦心理[4]。例如在讲解恒牙萌出顺序时,以一张微笑的露出“虎牙”的人像照片引出一个临床现象:即上下颌恒牙萌出顺序不同,尤其是上颌尖牙的萌出相对更晚,因此容易发生拥挤。另外,结合三维动画、教学录像以及互联网在线学习系统等,采取多样化、新颖的教学形式,提供相关教学资料,方便学生理解和学习。教师要时刻努力去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同时,也不能忽视学习的外部动机。并非每门课都能引发所有学生的内部动机。

有效应用表扬。对于刚刚进入口腔专业学习的大学三年级学生,更应该经常使用表扬。表扬的方式比表扬的次数更重要,当表扬是针对某一行为结果,而且具体可信时,表扬就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激励因素[1]。例如“你的支点运用得很好”,这些具体的反馈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成功的努力归因。明确、及时和经常的反馈。教师对于学生的牙体绘图作业或是组织病理学绘图作业不但给出评分,还用红笔对绘画做出修改,必要时给出评语。例如局部解剖学绘图作业和组织病理学作业是当堂课参照标本和切片完成大部分绘图,课后上交,次堂课返还学生。这种及时和明确的反馈,兼具信息性和激发性,最好地激励了学生的动机。同样,经常向学生提问,或经常组织学生参与教学,可以使学生经常获得自己理解知识程度的反馈。另外,以分数作为诱因,定期举办竞赛以及适当的奖励,都可提高外部动机。

第4篇

1.1师生关系型科技创新团队。这种模式的团队在高等院校内部普遍存在,且绝大多数属单一学科型的团队,在这种模式团队内,绝大部分教师都是固定的在编人员,有些人员自参加工作后就固定在一个单位,或者是毕业后就直接留在导师所在的单位,师生关系使之容易成为团队最忠诚的合作伙伴,其优势在于团队成员相对稳定,适合长期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工作。除科研工作外,同时也承担教学工作;但由于学科内不断地“近亲繁殖”,往往容易形成固定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再加上部门之间的封闭和长期缺少对外交流,科研人员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感不强,导致科研思维僵化、学术氛围沉闷,非常不利于科技创新和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很难有原创性的成果出现。

1.2项目合作关系型科技创新团队。这种模式的团队在高等院校内也占有一定的数量,科研项目合作是建立这种模式团队的唯一联系纽带,其优势在于可以组织不同学科、甚至不同机构(包括院校、企事业单位等)、不同地域的人员结成科技创新联盟,相互借签或利用在不同学科、不同机构等方面的研究理论、研究方法以及设备资源优势等,共同执行对某一项目的研究与开发工作。这是一种相对复杂的科学技术组织,带有较为浓厚的利益色彩,如果处理不当,会产生经济利益或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纠纷。这种模式团队的组织结构没有保障,绝大多数随着科研项目结束而宣告团队解散,缺少保障机制和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目前,高等除上述提及的院校普遍采用的两种基本创新团队模式外,还有各种以“科研平台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团队”、各类“产学研”联盟、各类技术联盟、各类专业技术协会、学会等一些正式和非正式的技术或学术组织夹杂在其中,虽然这些学术组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能够促进相关技术领域科学技术发展,但无法满足日益加快的科技创新进程要求。因此,必须寻找一种普遍、适用的科技创新团队模式来替代或补充当前高等院校中的两种基本模式。

2以学科为基础的创新团队构成模式

2.1推广建立以重点学科、特色学科为基础的技术创新团队建设。这类以单一学科为主体的团队还大都保留了院、系和教研室三级管理体系,有很好的管理运行基础,通过适当的改革调整,作为以学科为基础的创新团队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按学科门类组建基础型学科创新团队。这种模式在高等院校内很容易推广起来。

2.2鼓励建立以综合学科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设立综合学科团队是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的一个重要保证,必须打破学科壁垒,打破个人对单一学科忠诚的思想禁锢,打破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由组织上联合转向学术上联合,推动不同学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科研的深入发展,发挥创新作用,开发新的研究领域和社会服务项目以及培育有创新思维的人才。

2.3加强以科研平台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学科汇聚是科研平台的一项基本特征,其本身的团队大都是经过优化整合的综合学科团队。同时,科研平台也是大学教育过程中创新人才培养和聚集的主要阵地。截止2012年12月底,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内中有上级部门批准的研究与发展机构达5564个,除上级部门批准之外,各高等院校还有一大批校、院级别的研究机构没有统计在列。加强这些科研平台创新团队建设,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加强学科创新团队建设。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但缩小了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也使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团队间的学习、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同时也成为营造团队的科研氛围、沟通信息,增进团队文化、增强团队凝聚力的有力武器。

2.5建立以人为本的团队管理和经营机制。管理讲效率,经营讲效益;二者是不同的运行质态,管理关注上级评价,对上级负责,经营关注质量和市场,是创新和发展;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就是变管理为经营,经营在先,管理在后,管理为经营服务,对经营负责。首先,要建立灵活的学术活动制度,如按学科或科研方向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学术沙龙,逐步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其次,要厘清团队负责人与各级P(IPrincipleInvestigator)的关系,团队负责人可以是一位积极性高、认真负责的人,而不一定是学术水平最高的PI,可按需求设定团队负责人职数;再次,确保每一名团队成员有平等的话语权,能够发表学术意见或提出建议。总之,团队内部尽最大可能实现扁平化管理,充分发挥和调动每一位成员的积极性的创造性。

3以学科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团队特征

3.1交流与合作是学科型创新团队的基本特征。学科团队能够使不同专业、不同素质和专长的人员相互合作,诱发创造力,形成智力叠加和重组,形成人才群落;同时,通过团队间的相互交流与帮助,在科学理论、实验技能、实验方法等多方面实现共享和优势互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最具有持久、动态、开放性质的组织。一般情况下,学科建设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过程,不会因为人员的变迁而发生太大变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学科建设是一个不断补充新生力量的过程,青年教师、博硕士研究生是新生力量的主体,这一性质决定其是动态的组织;有些科研项目研发需要吸纳不同学科的人员加入,要打破学科界限进行合作研究,这一性质又决定其必须是一个开放性的组织。

第5篇

在实验前我们安排学生到实验室对着真实的仪器将实验的具体内容进行预习,并尝试完成预习思考题,指导教师只给他们做适当的指导,这样学生对仪器的原理构造及操作键钮会有初步的了解,学生既能了解实验的基本理论、目的和要求,又能对仪器的构造和操作过程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为顺利地完成实验奠定基础。

2制作仪器操作演示视频

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能够更好地掌握仪器的操作方法,了解实验的整个过程。我们还制作了仪器课的教学视频。目前,针对学生实验的三个主要部分,分光光度计、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和显微镜的实验内容制作了相应的教学演示视频。在视频中介绍仪器的主要部件,操作步骤,实验数据的采集、处理等内容,充分反映仪器的操作方法和实验内容的各个环节,突出实验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教学视频会放在教学实验中心的网站上,供学生随时点击观看。此外,经常搜索网上有关于仪器结构、原理和操作步骤的动画和其它教学视频,放到中心网站,供学生在业余时间观看。

3及时批阅上交的预习报告

经过以上的课前学习,要求学生在正式上课前上交实验预习报告,并及时进行批阅,了解学生掌握情况。这样,在仪器教学时,学生做起实验来条理清晰,教师也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心中有数,对于预习报告中集中出现的问题,在课堂上能够进行着重讲解。目前,我国医学实验教学体系与国外教育体系存在较大差别,国外医学生入学前已经通过医学实验仪器使用的预科训练,他们具备了较好的仪器和设备的操作技能,有的地区通过直接参加医学科研工作,使学生的医学实验能力得到系统的训练和培养。而我们的教育体系缺乏这种预科训练,所以仪器课程的开设正是适应新形势下基础医学实验教学需要的必要产物。近年,国内很多医学院校都已经开设了基础实验仪器基本操作的课程,并且积极进行教学的改革研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探索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研究内容主要都是针对仪器课程中原理构造抽象和操作规程陌生的学生较难理解掌握的特点进行改革和实践,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仪器设备的内部构造和仿真实验,教研室的教师在2011年也实施了相应的改革实践。但是,鲜有在实验前的预习环节上下功夫,通过让学生提前熟悉仪器,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研究。经过以上改革,预习过程有序进行。首先,学生会阅读为仪器课程专门编写的实验报告册中的引导问题;然后,带着相关问题学生来到实验室面对仪器进行现场预习;同时课余时间学生可以观看教学实验中心网站上提供的相应学习资料;最后完成实验报考册上的题目并上交到授课教师手中进行批阅。

4结语

第6篇

摘要:管理是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它具有科学性;管理也是指利用系统化的知识和技术并根据实际情况激发灵感、发挥创造性的技巧和诀窍,它同时具有艺术性。在理解了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之内涵的基础上,我们发现管理的科学性是艺术性的前提和基础,艺术性是科学性的突破和创新,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互为条件、互相转化的有机统一体,有着各自发挥作用的场合和时机。既有科学又有艺术的管理才是成功的管理。

关键词:管理;科学性;艺术性;基础;创新;转化。

“成功的管理,靠科学还是靠艺术?”———这曾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出现这一争论,主要是因为言论双方所站角度或立场的差异造成的。强调管理是科学,是言者重视事实知识与原理知识的结果;认为管理是艺术,是论者重视技能知识与人际知识的结果。现在,人们都已承认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须具备这两方面的知识。正如罗斯·韦伯所说:“没有管理艺术的管理科学是危险而无用的,没有管理科学的管理艺术则只是梦想。”

1管理的科学性与管理的艺术性的内涵。

1.1管理是一门科学,它是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在各种组织当中是纷纭复杂,别具特色的,但其中仍存在共通之处,存在着规律性。大量学者和实业家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和成功,通过从实践中收集、归纳、检测数据,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从中抽象总结出一系列反映管理活动过程中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一般方法,好让其他人在面对同样问题的时候,有矩可循,有据可依,提高成功率和可行性,不至于盲目和被动。人们利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自己的管理实践,又以管理活动的结果来衡量管理过程中所使用的理论和方法是否正确,是否行之有效,从而使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得到不断的验证、丰富和发展。因此说,管理学是科学的,具备科学的特征。

科学性是管理必不可少的基础,管理者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知识和相关知识,就象哈罗德·孔茨认为的那样:“医生不掌握科学,几乎跟巫医一样了。高级管理人员不掌握管理科学,则只能是碰运气,凭直觉,或用老经验。”;而有了系统化的科学的管理知识,他们就有可能在严谨、量化、合乎逻辑的科学归纳基础上,对组织中存在的管理问题提出可行的、正确的解决办法。因为科学的管理注重自然规律、客观数据、分析结论、程序化、规范、规则、惯例、理性体验、同一性和经验运用。科学性是一种行为的严谨,为组织带来平衡和稳定,犹如骨架和躯干的作用。管理者学好管理学,能减少因违背管理的基本科学规律而造成的低效率和失误。

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又时常看到一些饱读管理经书的学者,在管理实践中却屡遭败绩。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片面强调了科学性,盲目照搬国外的管理理论;将书本上的管理原理当作教条;而管理的科学性对现实的要求过分理想化和理性化,它并不能为管理者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标准答案,它要求管理者以管理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基础,结合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求得问题的解决,实现组织的目标。因此,管理又具有艺术性。

1.2管理是一门艺术,它是指利用系统化的知识和技术并根据实际情况激发灵感、发挥创造性的技巧和诀窍。

艺术,就其本义而言,是指用形象反映现实并比现实典型的社会意识形态。一般意义上的艺术,是指那些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管理艺术,则是表现为灵活高超的管理才能和艺术化的管理方法,是打开管理活动奥妙的钥匙。

由于管理对象分别处于不同环境、不同行业、不同的产出要求、不同的资源供给条件等状况下,这就导致了对每一具体管理对象的管理没有一种惟一的完全有章可循的模式,特别对那些非程序性的、全新的管理对象,则更是如此,从而造成了管理活动的成效与管理者对管理技巧的发挥具有很大的相关性。事实上管理者对这种管理技巧的运用与发挥,体现了管理者设计和操作管理活动的艺术性。另一方面由于在达成资源有效配置的目标与责任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管理方式、手段多种多样,因此在众多可选择的管理方式中选择一种合适的用于现实的管理之中,这也是管理者进行管理的一种艺术性技能。

管理属于软科学,没有最优解,只有满意解。如何更好地管理,受天时地利人和的影响,更受管理者本身的价值观、风格和偏好的影响。如果仅凭停留在书本上的管理理论,或背诵原理和公式来进行管理活动是不能保证其成功的。管理者必须在管理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审时度势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管理活动相结合,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艺术的管理注重的是灵活多变、逆向思维、创新创造、情感认知和审美感悟。艺术性是一种思维的升华,带来活跃与发展,如同流动的思想、气质和血液。艺术性是管理变化创新的灵魂。

2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并不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所以,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2.1管理的科学性是艺术性的前提和基础。

从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内涵可知,卓有成效的管理艺术是以对它所依据的管理理论的理解为基础的。管理的科学性决定了管理活动必须接受管理理论的指导,以管理的基本规律为行动指南。对一个管理者而言,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十分重要的,管理的专业训练不可能培训出“成品”的管理者,但却是为通过实践进一步培训管理者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为培养出色的管理者在理论知识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管理的艺术性是科学性的突破和创新。

管理的理论价值,有别于其他学科,比如工程技术。在工程技术应用上,只要遵循它自身的科学性和规律性,通常都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例如用同样的技术手段生产出来的飞机,一般都能飞得起来,一般无需对每一架飞机作个别的特殊处理。但在管理上则并非如此。由于每一个被管理者的性格、心理不同,不同的阶段情绪也不一样,以及每一种管理情景也有所差别,导致了同一种管理手段和技术,在管理效果上必然存在差异性。所以,仅靠“背诵原理”来进行管理活动,必然是脱离或忽视现实情况的无效活动。管理者必须懂得如何在变化着的管理实践中对管理理论加以灵活运用;懂得针对现实及管理与被管理对象的特点对科学规律进行巧妙运用,不断求新求变,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这正是管理者艺术水平高低的体现。

2.3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可以相互转化。

管理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就是艺术化管理知识与科学化管理知识不断互相转化的过程。艺术化的管理知识要不断地转化为科学化的管理知识,作为管理知识体系中规范的一部分,才能更好地指导自己的管理实践;反过来,也只有对科学化的管理知识进行艺术化的运用,边运作边探讨,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我们必须重视一线管理者的直觉、悟性或经验,从中感悟和提炼科学化的管理规律。没有他们的直觉、悟性或经验,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创新的源泉。

2.4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各有自己发挥作用的场合和时机。

由于管理的科学性决定了其理论体系相对严密,而管理的艺术性决定了其在处理实际问题时相对灵活,所以两种属性在作用的发挥上各有侧重点。科学性侧重喻管理理论的学习、研究方面,艺术性侧重于管理实践的应用方面;科学性借以提高管理效率,艺术性借以提高准确性、管理适应能力;科学性主要体现在程序化和逻辑化,艺术性主要体现在非程序化和非逻辑化。管理劳动密集型企业会较注重科学性,借鉴一些成功的管理模式和制度;而管理知识密集型企业则可能较注重艺术性,要靠管理者更高层次的技巧去激发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在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管理的艺术性与科学性比例也可能是变化的。在企业创业阶段,艺术管理可能更为需要;在发展阶段,科学管理可能更为重要,而到成熟阶段,艺术性可能又上升到较重要的位置。管理的科学规律为企业实现目标指明了一条最短路径,但在实施过程中如何避免危机或使危机最小化讲究的就是管理艺术。

综上所述,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既有规律又不拘泥于成法,它为管理者指明了一个行动方向,又给他们留下了想象和发挥的广大空间。认识管理的两重属性,对组织和管理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只有将两者有效地结合,管理者才能运筹帷幄,组织才能有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杜。我眼中的管理。中外管理研究,2001,11.

[2]熊鹭。论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关系。清华管理评论,2001,10.

[3]。管理与用人。特区企业文化,1996,2.

第7篇

他们认为中国以及其它发展中国家,在科技方面的神速发展,以及他们在这方面的投资,非常有利于世界经济、工业以及科研的进步。在发展中国家中,除了中国令人瞩目外,另外如巴西、印度和韩国在未来10年,科学性文章和研究将有可能超越法国、日本。调查还显示:土耳其、伊朗和突尼斯等国也在迅速崛起。

对亚洲、南美国家来说,中国、巴西、印度和韩国在科技论文能超越欧美和日本,具有突破性的意义,欧盟(EU)科研与创新部门的负责人提醒欧洲国家,应该在未来10年多和中国合作,否则10年后,欧盟国家将处于被动地位。

我的这篇文章,将讨论目前中国以及发展中国家在科技论文,科技政策方面的一些问题。

首先,必须承认科技文章的爆炸性增加,说明中国的科研正在突飞猛进。英国皇家学会觉得,除了数量之外,科技的水平和质量也相当高。中国对工程技术,尤其纳米(Nano)技术的投资很大,而巴西在农业生物技术方面则前景乐观,有大力发展的良好趋势。

第二,中国及其它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近些年能发展成为科技论文的大国,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经济起飞起了推动作用,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的经济强国,有了财力的依靠,故能在科研的创新和发展方面花大本钱用以投资,科研设备得以大大改善。

第三,亚洲在传统上重视教育,中国、印度都是文明古国,巴西也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这三个国家目前拥有庞大的科技队伍,在人数方面是惊人的。这些国家都着重数理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不久之前,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提出,如果美国要和亚洲发展中国家竞争而维持领先地位,必须在中学加强数学、科学教育水平。奥巴马也不无遗憾地指出:目前美国只有三分之一初中生精通科学,高中毕业生精通科学的比例更降至五分之一。与美国对照,科学教育的相对成功,是亚洲国家的一个重要优势。

第四,科技文章的另一个现实问题是,目前绝大部分的专业文章都在西方的学术刊物发表,科研成果也都刊登在这些西方刊物上,版权也属于这些西方的出版社。也就是说,目前科学出版方面,美国的《科学》(Science)和英国的《自然》(Nature)最具权威性。尽管有人呼吁,中国科技出版界,应该有勇气和能力在不久的将来,推出具有《科学》或《自然》档次的刊物;但实际上,这个问题是比较头疼的,无论中国还是其它发展中国家,都没有得到一个有效和实际的解决方案。这是一个值得这些国家深思的迫切问题。

第五,中国成为科技出版的大国,表示科学是国际化也是全球化。以前我们都认为所谓国际化即是向西方学习,现在国际化是趋于多元化,比如:气温、食品、水、能源等问题,都要考虑到亚洲和其它发展中国家的研究成果,以及他们的政策和实际情况,否则人类的科技会停留在一个层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