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2 10:04:34
序论:在您撰写二年级语文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分层教学;高二年级英语教学;应用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英语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逐渐凸显,并且其教学师资力量在近年来得到很大的提升。然而,由于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不当等多方面的原因,很多学校的高中英语教学质量较低,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大。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对当前实施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做出改进。分层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已经获得了学界的广泛认可,本文对其在高二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加以分析,以期分层教学能够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更为合理、有效。
1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分层教学以尊重学生为基础,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能力及学习潜力等来实施教学,从而最终达成每个学生都获得提高的教学目的。这是一项科学的教学法,它具有多项理论依据作支撑。首先是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认为,在学生已经达到的水平和学生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存在着一个距离,此即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要想实现由当前水平向理想水平的转变,学生就需要有针对性的锻炼及学习[1]。分层教学即以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差异性为立足点,强调教学行为的针对性和差异性,所以它与最近发展区理论是趋向一致的。其次为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公正的学习机会,获得教师的帮助,那么即使学生最初的学习水平较低,但是最终都能够学好。分层教学吸收了这一理论的核心观点,即通过某种途径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可行的,而这个途径就是分层次实施教学。最后是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具备九种智能,这些智能以不同的组合形式存在于人类身上,从而构成各有特点的人。在此理论的支撑下,分层教学认为每个学生都具有其智能优势和劣势,不存在一无是处的学生,因此,通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是可行的。
2分层教学在高二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学生分层。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因此教学的分层首先应从学生分层着手。具体而言,其划分方法如下:将英语学习兴趣浓厚、基本功比较扎实并且语言掌握能力较强的学生划归为第一层次;将学习兴趣较高、英语学习方法存在缺陷、语言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划归为第二层次;将对英语缺乏兴趣、基础较差、语言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划归为第三层次[2]。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学生的学习处在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所以学生的分层也应及时做出调整,从而使学生得到科学、合理的教学安排;同时,这种分层乃是隐性的分层,不能将分层结果公布出来。第二,教学目标分层。教学目标的实现即教学目的的达成,因此,教师应重视教学目标的制定。在分层教学中,教学目标也应该层次化,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在其能力范围内达成学习目标。具体而言,教学目标分为以下几种:第一,基本目标。基本目标是针对所有学生而设定的目标,它要求所有学生均掌握新单词、短语、语法。第三,课后练习分层。课后练习是巩固学习成果的有效手段。在高二英语的分层教学中,课后练习也应实现分层:将基础练习、知识巩固型的题目设置为三个层次的学生都必做的题目,将一些比较难的综合题、发散思维类的题目设置为选做题,要求第一层次的学生必做,鼓励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的学生选做。
3结语
分层教学在高二年级英语教学中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为广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应继续加强分层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努力发扬分层教学的优点,从而普遍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作者:任会明 单位:河北涿州中学
参考文献:
[1]黄维强.分层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英语教师.2013(03).
一、科技馆教育的特点
科技馆教育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补充与完善,但同时又不同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着自身的教育特点和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越来越受到教师与家长的关注和儿童的青睐。科技馆在儿童科技教育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在教育理念上,科技馆本着开放与自主学习方式,注重儿童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发展,强调动手与动脑相结合,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第二,在教育内容上,科技馆向儿童展示先进的现代科技成果,并解释其中的科技原理,增进儿童对科学技术的了解,提高科学素养。第三,在教育方发法上,主要有体验、动手、互动、场景、参观等方式,让儿童在亲自动手与体验中,感受科技的奥妙,激发学习科学技术的兴趣。从上述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出,科技馆本着激发儿童对科学技术的兴趣,让儿童在游戏与体验中快乐学习的理念,通过各种方式的科普展览和教育活动让儿童了解与体验科技,学会自主学习,释放天赋潜能,有很强的教育性。其自由开放的教育形式在儿童的生活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科技馆教育的内容和项目
1、科普展览。
互动性科普展览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各个领域,又可具体分为常设展览和短期展览两种形式。常设展览是科技馆进行儿童科技教育的主要载体,也是科技馆富有特色的教育形式。常设展览力求为儿童营造再现科技实践的学习情境,强调以互动、体验的形式引导儿童进入科学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之中。科技馆常设展览的教育内容从总体上来看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基础科学内容,如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二是高新技术的内容。科技馆通过向儿童展示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让儿童了解当代科技的发展动态。三是社会发展带来的问题内容。如环境污染问题、生态保护问题、计算机普及问题等需要儿童了解和关注的问题。
2、教育活动。
科技馆的儿童科技教育项目除了开展科普展览之外,还通过举办形式各异的教育活动来丰富儿童的学习生活。教育活动主要包括专题讲座、夏令营、科普报告会等多种形式。专题讲座通常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向儿童普及某一专门领域的知识。如浙江省科技馆举办的“细菌是我们的朋友还是敌人”的专题讲座,主要是为儿童而设计,让他们了解细菌的危害,从小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夏令营是科技馆为儿童举办的实地探索活动。通过带领儿童参观航天中心、天文台、动植物研究基地等,让儿童近距离观察和学习。让儿童在动手制作模型、采集标本、开展科学实验等活动中,培养动手能力,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点燃他们的科学梦想。科普报告会是儿童科技教育活动的又一种重要形式,通过传播国内外最新的学术发现和学术观点、展示重大的科技成果来激发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唤起儿童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热情,启发儿童去探索科学的奥秘,走进科学的殿堂。
三、科技馆教育的方法
1、体验。
科技馆采用仿真模拟、现代化的声光技术,以及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直观且形象生动的展品演示,让儿童了解科学技术的应用原理。或者让儿童在3D、4D体验馆,通过直接参与虚拟现实游戏,来感受如地震、火山爆发等一些不常见的场景模拟。这种体验性的教育方法,迎合了儿童好奇、求知的心理特点,易于给儿童留下深刻印象,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
2、参观。
参观是带领儿童观看科技展览来向儿童展示科学技术的奥秘以及对我们生产生活的作用。很多展项的基本设计理念都是通过激发儿童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儿童主动探索与思考的能力,从而达到科技教育的目的。让儿童在观看展览的过程中轻松的学习科学知识与感受科学精神,这不仅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而且能让儿童掌握主动学习与思考的方法。
3、互动。
科技馆对儿童进行科技教育,不像以往博物馆那样偏重静态的收藏和展示,它更注重教育过程中儿童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希望通过与儿童的交流互动,充分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的目的。为此,科技馆专门为儿童设计了一些形象、直观、互动性强的科学游戏,让儿童在与家长、伙伴的交流互动与合作探究中,发现科学的奥秘。
4、动手。
1.艺术审美课程的研究,可以引领教师不断学习和深入领会有关幼儿美术、音乐教育方面的新理念,并用新的理念来重新审视我们的艺术教育,为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做出科学、有效的教育行为提供了很好的成长平台。为逐步培养一支有较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的研究型的教师队伍奠定了基础。
2.艺术审美课程的研究,使得幼儿艺术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材料都更加适应幼儿发展的需要,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审美感受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3.艺术审美活动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改进幼儿艺术教学的内容,使其更加全面、系统、有效,内容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了我园艺术特色课程的建构,为幼儿园幼儿艺术领域的研究提供丰富的实践研究经验。
二、激励教育理念课题研究的阶段进程
本课题的研究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
课题负责人带领课题组成员进行相关理论学习,完善研究方案的主要构想,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分工,明确子课题的研究内容,起动课题研究文献检索工作,学习课题相关的研究操作方法,对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材料等方面的现状进行回顾。
2.实施阶段(2012年7月至2015年6月)
有了明确的研究目标和清晰的研究思路,课题组成员就主题的选择、建构和实施三个阶段分别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我们认为:
(1)主题的选择。既要细致分析主题内容所包含的丰富的审美教育价值,又要深入了解幼儿现阶段的审美需要。只有价值和需要相吻合,主题的选择才是合理而有效的。
(2)主题的构建。既要考虑到幼儿的审美认知经验(包括感受)的丰富,又要考虑幼儿审美表达(包括技能)能力的提高。
(3)主题的实施。既能关注预成计划的有效实施,又能充分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自然、合理、有效地调整教育教学内容。经过多次的实践研究和不断地思考,我们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大量的调整,使其更加全面、合理。随着研究的深入,参与研究的教师越来越多。课题组负责人组织课题组核心成员对主题的类型、构建的主要路径、实施的有效方法进行了分析、梳理和总结。并将结果分发到每一位教师的手中,有效地提高了全体教师构建和实施主题的能力。在此期间我园教师有四十多篇论文、教学案例在全国、省、市、区获奖。多次接待幼教同行来园进行教学实践观摩活动。还将我们的经典教学案例,如“美丽的螺旋画”、“猴子商店”、“面跳舞”等与幼教同行进行交流,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这大大激发了我们研究的热情,使得我们更加精益求精,更加关注构建和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力求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更多的发展。
3.激励教育理念总结阶段(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
本阶段主要是完善、提炼与总结课题研究成果。开展课题研究四年多以来,课题组积累了大量的鲜活的原始材料。课题组对照研究目标和预期成果要求,整理了适合小、中、大班开展的美术主题式课程、主题式音乐课程;整理了丰富而鲜活的过程性资料;整理了一节节成功的教学案例、一次次深入而有效的研讨记录,还有厚厚的获奖论文和案例、幼儿创作的生动的绘画、手工作品及再现的一个个精彩的音乐作品等。每一份资料都凝聚了课题组全体成员的汗水和喜悦。
经过课题组长期认真的研究,基本完成了原定的课题研究任务,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通过研究,本课题组得出以下一些基本的结论:
1.艺术审美课程内容,突出了学习内容的连贯性、系统性、审美性、层次性和有效性。
2.以审美认知(包括感受)经验为显性线索,审美表达(技能)能力为隐性线索的主题构建思路,很好地实现了审美认知、感受和表达的完美统一。
3.幼儿的审美创造绝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厚积薄发,因此,适宜而有层次的内容,能有效促进幼儿审美感受和创造能力的提高。
4.通过课题的研究,教师更加关注主题实施过程中幼儿的观察、思考和表达,为幼儿细致观察、积极思考、清楚而富有创造性的表达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
5.艺术审美课程研究,不仅有效地促进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建构,而且提高了艺术课程建构的水平和质量,对主题设计和实施的不断反思,促使教师持续地思考和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初步形成美术教学活动的方式———欣赏+创作,音乐教学活动的方式———欣赏+表现,使幼儿获得更大的收益。
6.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主题实施过程中有效利用具有审美价值的家长资源、社会资源,可以提高主题实施的效益,增进教师、孩子、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本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原教材比较重视内容的有机联系,多领域的整合,但对于幼儿创造性表达过程中的技能支撑有所忽视。在深入研究阶段有所改善,使得主题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层次更加分明。《幼儿园教师课题论文汇编》———课题研究的大量阶段性成果在这里得到呈现,此本汇编中,幼儿教师、幼儿保健教师、保育员、园长等各类人员都有自己的收获,尤其令人欣喜的是一批年轻教师和骨干教师们在课题研究中,教育观念、教育技能、教育行为方面的提升和转变。《课题研讨实录汇编》———这本汇编选取了课题组长期以来形成课题研究的实况记录。包括课题组核心成员关于主题建构的思考,课题实施过程中有关课例的观摩和研讨,课题组研究中期和结束后的交流,从中可以看到课题组是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的,教师是如何建构主题、实施主题、反思和调整主题的。
三、激励教育理念课题研究的主要观点讨论
在四年多的研究中,我们反复学习《纲要》,并对照艺术领域的核心价值,审视我们的主题内容、核心价值、设计理念,并对我们课程中的内容进行调整。教育内容构建流程:我们分别在实施过程中对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进行深入的研究。
(1)幼儿的观察能力。观察是获取丰富审美经验的有效途径,也是理解作品丰富情感和创造性表达的基础。
(2)幼儿的思维能力。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主要方式包括想象、比较和归纳三个方面。想象是创造的基础,可以获得丰富的审美经验和情感体验。比较,可以加深幼儿对审美对象的认识和感受,了解不同的艺术表现方法,积累丰富的审美创作经验。归纳,可以将零散的审美经验按线索整理,为幼儿的创作提供思路。
(3)幼儿的表达能力。幼儿的表达分为两个阶段:审美认识感受阶段和审美创造阶段,审美认识感受阶段要关注的是幼儿的语言表达,审美创造阶段要关注的是幼儿的创造过程。课题研究的目标指向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而教师专业成长的标志是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技能的熟练、教育行为的适宜以及不断发展丰富的如何教的知识和能力,如何把握幼儿学的能力。在四年多的时间里,我们的教师在参与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一支具有正确教育理念、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正在逐渐形成。
四、激励教育理念课题研究问题的思考
开展课题研究是幼儿园科研兴园的极好途径,但是,对教育规律的探索和把握是一件十分复杂、十分精细的事情,需要十分严谨、十分科学的态度,在我们开展研究的过程中,还存在着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这样才能把课题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和层次上来。
1.艺术课程的进一步研究
目前,我们的艺术活动内容虽然相对以前而言,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精彩得多,但是还不能涵盖所有的艺术教学内容,现在的状况是两者并存,教师自由把握。在下一个阶段的研究中,如何融合、全覆盖,是我们要深入研究、逐步合理解决的。
2.活动过程中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虽然我们一直在做,并对欣赏材料的选择、图片的呈现等相关问题也作了比较细致的研究。但是,教育是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关于教学内容是否适宜、教学方法是否得当,问题指向是否明确,工具材料是否有利于幼儿的创作等等问题,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研究,我们认为,只有细致而严谨的研究,才能带来高效的教学。
3.主题实施过程中幼儿的学习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研究
幼儿的学习品质和社会性发展是每个领域都必须关注的问题,而且针对现阶段的孩子而言,它显得尤为重要。现根据《指南》精神,我们把它提出来,去深入地研究为幼儿健康人格奠基。
4.主题环境的创设与幼儿发展的研究
一、“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安”在课本中的注释为“有‘养’的意思”,此句则译为“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这样理解情理似有不通――用以安身养命的日常衣食乃百姓生存第一要务,君主是不可能也不必要一人独占和享用的。
笔者认为,这个“安”字应对的为“乐”,有喜爱、高兴等义。此句译为:“我所喜爱(穿)的衣服,喜欢(吃)的食物,不敢独自享用,一定要分给周围的人。”
其实“安”字训为“乐”,在文言中并不鲜见:
《淮南子・汜论训》:“上栋下宇,以蔽风雨,以蔽寒暑,而百姓安之”。高诱注云:“安,乐也。”
《史记・乐书》:“缓慢易繁文简节之音作,而民康乐”。张守节《正义》云:“乐,安也。”
二、“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改革,必以信”。
课本中对“加”字的注释是“虚报”,此句则译为“祭示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但还有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加”字应该理解成“增加”的意思。如朱东润在《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将这三句话译成“祭祀用的牛、羊、猪、宝玉和丝绸等物,有规定的数量,不敢自行增加,在向神和祖先祷告时,必定忠诚老实。”
这两种译法都有一定依据,译文也通顺,但它们所表达的意义却是完全相反的:前者指庄公要多用祭祀品,而不能以少充多;后者指庄公要按照礼制的规定来使用祭祀品,而不能超过规定的数量。到底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呢?
让我们先来看看古代的祭祀制度。根据《礼记》的记载,古代的祭祀制度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每个阶层都要按照祭祀制度进行相应规模的祭祀。如:天子一年要进行四次庙祭,诸侯只能进行一次;天子独享祭天的权力,而其他各阶层是不可以祭天的。古代祭祀时用牲的等级划分同样严格:根据《礼记・曲礼下》的记载,天子用的祭牲是“牺牛”,是毛色纯一的牛;其次是诸侯的祭牲“肥牛”,只要求牛肥美而不讲色纯;再次是大夫的祭牲“索牛”,指临时选取的牛;最后是“士以羊豕”――士大夫因为地位低下,他们连牛也不能用,只能用羊和猪。
鲁庄公当时只是周天子的一个诸侯,虽然当时周天子势微,但鲁庄公要举行祭祀只能按诸侯的级别来选用祭品,而不能逾越自己的等级。否则便是僭越,是以下犯上,是对封建等级制度的一种挑衅。虽然说祭祀者为了向神灵祈福,往往会主观上认为向神灵供奉的祭品越多越好,越显示自己的虔诚,神灵越会保佑自己;但作为一个国力并不强大的诸侯,鲁庄公不会也不敢犯这样的错误而授人以柄,成为众矢之的。所以,最合情理的理解是:鲁庄公是对曹刿说自己虽然渴望神灵保佑自己,但是不敢随便超越自己的级别,增加祭品,一定要如实按照自己的身份来使用祭品向神祈福。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这个“加”字,应该是“增加”的意思。
三、“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课本对“情”的注释为“(以)实情判断”,对整句的翻译则为“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这样岂非自相矛盾?既然明明是“不能察”,又何谈根据“实情”去判察呢?
其实,庄公所说的“必以情”不是强调客观的“实际情况”,而是声明他自己的主观努力。对此前人已有妙言要道:《春秋左传》杜注就说:“必以情”是“必尽己情”,也就是尽自己的真诚之心。笔者认为,此“情”字当作“诚”解。“虽然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们完全可以尽心尽力,诚心诚意去做。”这很合常理,同时也与后文“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语义相合。课本上注“忠”为“尽心竭力”,全句意思是“这是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见,“情”作“诚”解,即诚心诚意尽心尽力去做,与“忠”的注释一致,语义连贯,水到渠成。
而“情”作“诚”解,其例颇多,如:
《墨子・非攻上》:“情不知其不义也。”
《春秋繁露・仁义法》:“故自称其恶谓之情,称人之恶谓之贼。”
四、“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课本上对于这句话的解释是“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这实在令人生疑:怎么?鲁庄公竟礼贤下士到了这样的地步吗?不仅接见了名不见经传的曹刿,对他并不甚恭敬的问话一一回答,现在还要不顾自身安危(万一曹刿突起歹意呢,君王们不都总是担心这个吗?)和等级的差别给予非“肉食者”曹刿与他共乘一车的殊荣吗?!
再来看看实际情况是否允许。笔者查阅古代战车规制,当时一乘战车上一般有三名乘员,主将的位置居左,右侧位置是主将手下的武士,为“戎右”,是战时的主力。在主将和戎右的中间是“御”,即驾驭马车的驭手。一般宽在130~160厘米,进深80~100厘米之间。国君所乘的战车称为“戎车”,其形制与一般战车基本相同。这样的战车并乘三人是完全可能的,但四人的话是否过于拥挤?更何况其中还有一位国君。
所以笔者认为“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句中“与”字应该解释为“给,动词”;“乘”字则应该读为“shèng”,词性是“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那么整个句子可以翻译为“鲁庄公给了曹刿一辆战车”。这样似乎更合情理一些。
这里再举几个类似的例句:
《左传・庄公二十一年》:“王巡虢守,虢公为宫与,王与之酒泉”。
各位领导、老师们下午好!由于我的晋级需要,劳烦大家做我的评委,请给我几分钟的工作述职,在此特别谢谢大家。
从13年毕业入职,我就很荣幸在本校任教至今已有6年。工作上踏踏实实,具有较强的责任感。我当过厅长,现担任工会工委工作。不管在什么岗位上,我都尽职做好该项工作。在担任班主任的工作中,坚持用自身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生活方式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耐心细致、诲人不倦,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个性。
这6年感谢学校这个温暖的大集体,一直给我提供高贵的锻炼平台。让我不管是在教学工作上、各项竞赛、指导学生,还是在班级管理中,取得些许的成绩,具体如下:
一、综合方面:
1.2015年9月被评为校工会优秀厅长;
2.2016年9月被评为灌口镇优秀教师;
3.2016年6月被评为校级“优秀辅导员”
二、个人业务能力竞赛方面:
1.2014年12月26日再集美区2014-2015学年小学语文新教师成长心得比赛中获一等奖;
2.2014年4月2日 在集美区小学语文教师现场“下水文”写作比赛中获二等奖;
3.2014年5月在厦门市第六届小学语文教师下水文现场写作比赛中获得二等奖;
4.2016年6月在集美区小学语文教师下水文现场写作比赛中获一等奖;
5.2016年7月在厦门市小学语文教师“下水文”现场写作比赛中获二等奖;6.2016年11月在集美区中小幼、中职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岗位练兵竞赛中获小学语文组一等奖。
三、论文撰写
1.2018年12月撰写的《曲径通幽处,遐思入诗境——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游山西村》为例浅谈古诗教学》再厦门市小学语文论文交流、评比获得三等奖并收入市级汇编;
2.2019年5月撰写的《曲径通幽处,遐思入诗境——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游山西村》为例浅谈古诗教学》在集美区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并收入区级汇编
3.2018年5月撰写的《以诗为引,走近“文学性”——以习作教学《让生活讲述感动——我的第一首现代诗》为例》收入集美区论文汇编
四、公开课
积极参加校级公开课展评
1.2017年3月30日执教校级青年教师语文作文教学观摩评比课获二等奖;
2.2019年4月30日执教总结性视导公开课《孔明智退司马懿》,效果良好;
3.2019年5月28日执教送教课《孔明智退司马懿》,效果良好;
五、德育和班主任方面:
1.2015年6月撰写的文章《且行且思考——读《彼岸的教育》有感》在《集美教育》发表;
2.2017年6月撰写的文章《在最单纯的世界里幸福着》再《集美教育》发表;
3.2016年6月被评为校级“优秀辅导员”;
4.2017年5月再校级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之教育故事中获一等奖;微型主题班会课中获一等奖;模拟家长会中获二等奖。
六、指导学生方面:
1.2015年9月指导学生林静怡参加集美区中小学生演讲与讲故事比赛获三等奖并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2.2016年12月指导学生林静怡参加集美区第六届小记者大赛获小学五六年级组三等奖并获指导类三等奖;
3.2016年5月指导学生蔡滢参加“海西杯”全国青少年主题书画大赛获书法类钢笔组别最具潜力奖;
4.2017年7月指导学生何欣如参加第二十届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阳光校园•我们是好伙伴”主题教育读书活动获得征文比赛小学组三等奖并在集美区读书征文中获得小学组二等奖;
7.2017年5月指导学生刘博、刘明明、何欣如参加灌口镇《文明伴我行》征文比赛分别获一、二、三等奖。
大家好!
我是博兴二中的语文老师,2010年,被评为县骨干教师。但我知道荣誉只代表了过去,对于将来,它应是更大的动力和压力。能不能对得起这一称号,只能用自己的工作和成绩来证明。
2010年,根据学校安排,我继续担任语文教研组长,负责语文教研的工作,并担任高一语文备课组长,负责高一的语文教学工作。一年来,我积极参加科组、备课组活动,带出了一个团结、实干、创新的团队。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从以下六个方面向大家汇报:
一、教学工作
(一)学案教学
实行学案教学是我校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举措,为此,我和老师们加强集体备课,做到每节必备,研究学案的内容、规范学案模式,特别是帮助年轻老师修改学案,通过听课指导老师们充分利用学案。带年轻老师不是容易的事情,高一的年轻老师最多,没上过高三的也最多,因此帮助他们完善知识系统,灵活运用教学教法,责无旁贷。我以学案为主要阵地,展开了工作。每个学案我都认真审核,和老师们精心研讨,有时一个学案我们几易其稿,不厌其烦。我们边教学、边讨论、边规范,学案越来越趋于完善、合理、实用。在年级会上,语文备课组的学案模式,得到领导的好评,成为年级的样板。
(二)观课议课
观课议课活动是一种基于教师合作与促进提高的更高层次的听评课的形式。新课改形势下,为了尽快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在学校没有安排的情况下,我自发组织高一语文组老师开展观课议课活动,得到老师们的积极响应。通过交换不同的观察点观课,积极议课,在评议别人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己,每位老师都感到课堂教学的水平确实提高了。我们组的观课议课案例,选在了《教科研导报》,我们这一行动,得到学校和年级领导的赞扬。
(三)教学比武
每个学期,我校举行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比武活动,我负责语文学科的组织和评价工作,并担任郝娟娟的指导教师。组织听课、评课,活动结束,及时作出活动总结。
二、教学创新实验
首先,我想介绍一下我的团队,其实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相对高二高三备课组,力量比较薄弱。
十二名教师男女比例为4:8,女老师中还有两名休产假,男老师中有两名主任,一位身体不太好,一位负责学生管理工作,事务繁多。春节过后,又有一名老师因妻子重伤而不能上班,盘算一下,我们人员齐的时候,仅在两个学期的两头。其间,我们有四位老师长时间每人承担三个班的教学工作,负担之重可想而知。
但就是这样一个团队,却历经艰辛,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本年度,在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我带领高一语文备课组,走在教改的前沿,进行了一系列教学创新实验。
(一)选课走班实验
《 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指出:“规范课程教学行为,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努力形成具有山东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教学体系。”
响应省课程改革的号召,高一语文本学期率先进行选课走班实验,这在全市是唯一的。我们敢为天下先,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作为一项新的改革,我带领的团队又走在了最前列。
走一条从来没走过的路,困难可想而知。从校长、教科研处主任、年级的领导到各位语文老师,都花费了很多的心血。从动员老师学习,到制定选课指导手册、分发选课单,再到指导学生选课,给学生分班,制定课程表,重新分配教学班老师,经历了非常繁琐的过程。到上课后,繁琐的事情就更多,仅发作业、收作业一项,就很容易出错。每个教学班均有来自2-3个班的学生,每个班的作业都要单独分发,单独收交,每天我们办公桌上都堆着至少4-6层作业,加上当天要分发的作业,有8-12层,如果有晚交的作业,更容易混乱。下课后,学生就回到原班级,如果有事情,信息的上传下达就相当麻烦。还存在学生不适应老师的问题,不同班级的学生组合后不适应班级的问题,等等。
但语文组的老师们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群策群力,加班加点,担当起班主任的重任,克服重重困难,顺利的完成了选课走班工作,无论班级秩序还是教学效果,都超出了预期。我们及时总结经验,提出当前的困惑和问题,为下一学期几个科目的选课走班趟出了路子,提供了借鉴。
其间,我负责编订了《博兴二中高一语文选课走班指导手册》,做了总结《关于走班制的实践与思考》,设计了教师与学生调查问卷,并将对问卷进行分析研究。
我们的选课走班工作,得到省市县各级教育部门的关注和赞扬。市教育局高局长高度评价了我校先进的办学理念,称赞“博兴二中从办学理念到办学业绩确实在全市乃至全省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为全市高中学校提供了可供学习借鉴的样板” (博兴教育信息网)。省级领导也多次对我们的选课走班工作进行调研和指导,我们的经验将在全省交流和推广。
(二)研究性学习教学实验
研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中的新角色,而且是必修课程。本来应该有专门的老师来上,但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学校把这一任务安排给了语文老师。高一语文组在教授语文课的同时,又承担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任务。这是我们从来没接触过的课程,为了上好这一课程,我们从零开始,集体研究,查阅资料,根据学生需求,学校资源等情况,综合分析,确立了“走进名著”这一研究课题。于是在两个学期,分别引导学生开展了对《三国演义》《红楼梦》的阅读及研究。学生分组,撰写研究论文,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了语文素养。
其间,编辑了以下材料:《三国演义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走进三国研究性学习课题总结》《红楼梦研究课题一览表》等。
(三)五步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实验
五步三段式教学模式是我校高二年级开始实验,其他年级学习之后推广。我听取了高二的观摩课后,指导本组老师们按照五步三段模式编写学案,并推举郝娟娟老师在全校执教观摩课,这一教学模式正在被老师们接受和实践。
三、课题研究
一年来,我始终把教研放在重要的位置,把成为一个学者型的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主要进行两个课题的研究:一、继续XX年年以来的省高中语文活动化教材研究课题研究,收录老师的教研作品近百篇,编订教学设计、教育案例成果集,受到省教研室的高度评价;二、继续“十一五”国家级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的研究,6月征集参赛作品近30篇。
今年的高中语文论文评选,由市推荐到省的六篇论文中就有我校的两篇。
这些都体现了老师们高度的教研热情。
四、业务指导
2010年,在省高中教师新课程全员培训工作中,我担任指导教师,我指导的班级,总评价在全省名列前茅,个人成绩位列全市第一名,被省教育厅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学校的师徒“结对子”活动中,指导郝娟娟老师,她的课荣获学校优质课一等奖,并被推荐执教学校观摩课,被学校评为“教坛新秀”。
每个学期,按照学术委员会的安排,我都执教校级观摩课。我选择的课题,都是有一定难度的,如作文讲评课、文言文特殊句式,这样的课,我尽可能从教法的角度展示,以期真正以身示范,起到榜样的作用。
五、学生活动
在高一年级成立春芽文学社,举行社长竞选活动,编辑《春芽》社刊,组织辩论、诗朗诵等活动,深受学生欢迎。这些信息都在博兴教育信息网上。
六、学习和总结
新课改形势下,需要不断学习教育理论,更新知识结构,明确教育目标,以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本学年度,我拜读了《爱心与教育》《听李镇西老师讲课》《听袁卫星老师讲课》《一个语文教师的心路历程》《新教育之梦》《怎样观课议课》《一份特别教案》等专家著作,重读《做有品味的教师》,学习《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报刊,不断丰富理论素养,提高个人修养,了解教育前沿问题。
我认为,做班主任不可不读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做语文老师,不可不读程翔的《一个语文教师的心路历程》。走近大师,受益匪浅。
学习的同时,我努力积累经验,撰写教学论文、设计、心得等文章,取得丰硕的成果。一年来,撰写文章三万余字,具体目录如下:
《高一语文备课组观课议课活动案例》
《确立合适的观察点——观课议课的关键一步》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教学大比武活动总结》
《示之以范,导之以蹊——我这样教写作》
《作文热点题型解析与佳作欣赏》
《点亮信心的火把》
《让阅读提升品味——读<做有品味的教师>有感》
《<三国演义>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
《走进三国研究性学习课题总结》
《<红楼梦>研究课题一览表》
《博兴二中高一语文选课走班指导手册》
《关于走班制的实践与思考》
《博兴二中高一语文选课走班调查问卷(学生卷)》
《博兴二中高一语文选课走班调查问卷(教师卷)》
(调查报告正在分析和撰写中)
2012年11月28日上午,由《中国摄影家》杂志和包商银行联合主办的《文明与遗产—第二届“包商银行杯”中国国际摄影双年展·世界遗产摄影论坛》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成功举办。
论坛上,“我们的家园·世界遗产”图片社总监杰夫·史蒂文先生发表了题为“如何通过摄影完整呈现世界遗产”的演讲,通过介绍他在埃及金字塔、古巴特立尼达山谷、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和平纪念碑、伊朗伊思法汗王侯广场、韩国历史村落和英国威斯敏斯特议会大厦等世界遗产地的拍摄经历,阐述真实记录世界遗产的重要性以及“我们的家园·世界遗产”团队是如何拍摄并完整呈现世界遗产的。
论坛由《中国摄影家》杂志执行副主编张惠宾主持,与会嘉宾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阐述如何完整记录世界遗产,创作出真实性与艺术性俱佳的摄影作品,并就中外在拍摄世界遗产时存在的摄影观念,摄影视角的差异进行讨论,探索今后世界遗产摄影的发展方向。以下为论坛讲话摘录。
张惠宾:欢迎来到今天的论坛。首先介绍一下今天到会的嘉宾和朋友:第一届、第二届中国国际摄影双年展策展人黛安娜·金斯博瑞,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摄影家》杂志主编李树峰,《中国摄影家》杂志社副社长刘伟,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史民峰,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唐东平教授和郑涛老师,《文艺研究》造型艺术编辑室主任金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中心主任丁岩,摄影师李少白、谭明、李建惠、杨树田,以及来自北京电影学院和北京印刷学院的同学们,欢迎大家!
下面由来自新西兰的艺术家杰夫·史蒂文作题为《如何通过摄影完整地呈现世界遗产》的演讲。史蒂文先生是新西兰知名摄影师、电影导演和电影制片人,他的摄影作品曾在澳大利亚、亚洲、欧洲和美国展出,并举办摄影作品展。同时,史蒂文先生还是“我们的家园·世界遗产”图片社的总监,对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拍摄,在理念和拍摄技术上他都有着自己的体会,他也非常愿意和大家进行交流。
史蒂文:感谢大家,感谢有这么多对摄影有兴趣的朋友来这里听我谈谈世界遗产的拍摄。
我先概括地讲一下今天我想要演讲的这个主题。世界遗产是列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一些遗址,同时它也是全球对人类有重要意义的一些地方。全世界已经有190多个国家签署了保护世界遗址名录,中国当然也是其中之一。目前,世界上有962处文化遗址列入了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中,“我们的家园·世界遗产”图片社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合作关系,帮助他们对这些遗址进行拍摄,作为记录和教学使用。目前,我们已经准备了300多幅照片,涉及90多个国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之所以选取“我们的家园”这样一个主题作为公司的名称,包含两层含义。首先是用“我们”二字表达了一种责任感,既然这些遗产是我们的,那我们有责任去善待它、保护它;第二部分—“家园”。“家园”是非常熟悉亲切的,我们对它会有特殊的感情,所以“我们的家园”就是暗含了这样一种意思:它是我们的财产,我们有责任去爱护它、保护它,这也是我们人类一种共同的心声。
为什么要摄影世界遗产?摄影是容易被大家理解的一种传播方式,它是无国界的,世界各国人民都可以通过图片来认识和了解摄影人想表达的内容。摄影所具备的这种才能,决定了可以通过摄影这种超越国界的、超越文化的形式,将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世界遗产展示给世界上每一个人。对摄影师而言,他们的挑战不仅是在某处遗产拍出一幅好的作品,而是去拍摄不同的世界文化遗产,完成100多幅能全面展示遗产的照片,他们身上担负着很重大的责任。
在这里,我展示的作品,它们或许并不是世界上最好的图片,也不是带有艺术性的艺术摄影,但是它们很真实的记录了世界文化遗产原貌。我也希望大家在看到这些照片后,能开启你们自己的一段想象力之旅。
现场听众:您好!我想提一个问题,我是很喜欢拍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摄影师,我想问您,您在拍世界文化遗产的时候,在表现这些画面的时候,您认为艺术性更重要呢,还是介绍性重要?或者说您在什么时候更能够表现它的艺术性,在什么时候能够更显示它的介绍的作用?
史蒂文:我觉得在拍摄世界遗产的时候,艺术性是要兼顾的,但是不能让它超越了介绍这处遗产本身的这种功能。因为作为我们这个拍摄世界遗产的摄影师团队,不希望过于表现属于自己的个人风格,而是摄影师能以一种统一的,真实而理性的态度去拍摄,而不是在拍摄过程中非常彰显个人风格。另外,我们不建议通过Photoshop这种现代修片的手来处理世界遗产的图片,还是要注重图片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杨树田:我拍了很多年的中国的世界遗产。在刚才展示的一些作品里,我感觉,拍摄世界遗产还是应该充分利用摄影语言,尤其是摄影的一些表现手法。比如那张罗马斗兽场的照片,我感觉,在视觉表现和拍摄手法上,还不是非常到位。换作我,可能就不会那么拍。另外,在拍摄世界文化遗产的时候,重视作品的介绍性,我觉得也应该要有艺术性。毕竟遗产摄影也是视觉艺术,在表现它的同时,要把它的独特性,通过表现手法突出出来。
史蒂文:罗马斗兽场,只是罗马众多的世界遗产建筑之一。我觉得不是每一处都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去表现,可能通过这种非常简单的、直接的这种记录的功能去表现它会更好,而有的照片可能需要艺术性更多一点的技巧。另外,对于摄影家来说,可能是每一处遗产都拍了一个系列,但从中挑出最好的一张,最有代表性的一张是有难度的。
杨树田:是这样的。但是在介绍遗产的同时,还是应该突出遗产摄影视觉表现的艺术性,不能就是单一的纯的记录。
史蒂文:作为一名好的摄影师,可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评判什么是一幅好的作品。摄影师应该是在记录它的同时,让它的美自然地呈现出来,而不是凭借自己主观的去想把它拍得美。因为有一些本身就是非常美的风景,拍摄它,不管怎么样拍,它都很美,它客观上就是一件很美的事物,所以不用刻意的去营造。我们摄影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个信使,是要传达客观的真实,传达某种信息。我认为这些自然的遗址或者自然风景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杨树田:中国摄影家在表现世界遗产的作品中,也很少用Photoshop进行后期处理,基本上都是原汁原味的呈现。
唐东平:刚才史蒂文先生预示了一个观点:拍摄遗产的作品尽可能不要以追求美为主,而这引发了一些争论。那么我们特别想知道,拍摄此类作品是不是有一个比较成型的行规。摄影要规避主观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个人是这样理解史蒂文先生的讲话:史蒂文先生好像也不反对美,不反对把遗产拍得更美。不要刻意去求美,但如果是你“意外”获得的美还是值得肯定的,只要后期不做任何的修改就好。这就又与他前面提到的“对美要有控制的,要有节制的,不要一味的去追求美”这样一个标准有些混乱。
因此,我特别想知道,作为国际上的遗产拍摄的一些操作规程。因为我们发现,我们国内的创作与国际上是不一样的,有差异,我们想向国际上比较先进的创作理念学习。想请史蒂文先生给我们介绍一下,用概括的话给我们描绘一下他们的理念或者说是一些标准体系。
史蒂文:作为摄影师来说,这是非常好的一个问题,我们也一直在探索,怎么去平衡我们所看到的和想到的。我们没有一个非常固定的标准。我和我团队目前的原则是,可以有创造性的去拍摄这些场景,发挥他们的自己创造性,但是要为这些遗产服务。他们的标准角度就是通过摄影师的眼睛,让大家能感觉到为什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选取这样一处遗址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有的摄影师,去罗马可能会拍一些非常漂亮的艺术照,或者为这些景观拍摄广告,这样出发的角度是不同的。而对于他们这样的摄影师来说,就是拍摄世界遗产,他们是持一种中立的态度。而且有某种协议的约定,让他们很真实的去记录,当然这也不乏其中个人的一些创作性的因素,可以发挥很多自己的创造性,自己的见解,但不能太突出自己的风格,还要保持一种中立的态度。
孙志远:大家好!我叫孙志远,是一个视障人,目前我正在致力于视障人摄影,就是利用视觉以外,比如说听觉、嗅觉,还有其他感官参与创作拍摄的探索、推广和培训。我想问一个问题,是关于它的创作当中,如何运用动与静的这个关系。世界遗产本身是一个静态的东西,但是我看到他的作品当运用了很多动的元素,比如光、水、人等。那么在他的创作过程中,怎么将这些动与静的元素进行结合,怎么取舍,怎么判断?
史蒂文:我觉得作为摄影师,到了世界遗产的所在地,要集中自己的情感,调动视觉、听觉、感知各方面的能力,将各种体验、体会于一身,把要拍摄的文化精髓要抓住。有时候,如果我们足够幸运的话,一张照片就能够反映出整个遗产的全貌。但在通常情况下,到了某一处地方,我们都会充满各种各样感情,也不可能仅仅通过一张照片就呈现出所有想表现的东西。
史蒂文:摄影师还有一个职责,有时候为了追求美的视觉呈现,可能要规避一些影响构图的事物。发现一处非常完美的地方非常难,美到没有任何瑕疵,这是不可能的。我会调用现场条件,去遮盖或者规避不必要的元素,这样可以更好的呈现后面这处遗产景观。当然,如果用Photoshop的话会很容易去掉这些不必要的元素,但是用Photoshop的话就缺少了它的真实性、客观性。我们不太愿意用这个方法,而是选择通过角度去遮盖。
在伊斯坦布尔拍摄时,那里有非常多的鸟,有时候这些鸟会影响拍摄,但我们可不可以将鸟作为拍摄的元素之一呢?
李树峰:首先,我想跟大家先介绍一下我们为什么要举办这次“世界遗产摄影论坛”。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艺术研究所与《中国摄影家》杂志,一直致力于摄影学术的研究,中国国际摄影双年展正是我们的一个常规项目。
去年举办的第一届中国国际摄影双年展以“百姓·百年”为主题,把全世界各地的,关于中国160年来的老照片都征集、汇总了一下。展览汇集关于中国人百年社会生活的视觉记忆,在摄影和人类生活记忆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内在联系。而今年的双年展则是以“文明与遗产”为主题。我们想通过这个展览和今天的论坛,在中国摄影业界进一步强化“遗产摄影”这个概念,把“遗产摄影”从风光摄影、广告摄影、旅行摄影里边给它强化、提炼出来,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什么是遗产摄影,遗产摄影跟其他摄影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特殊的要求。本届双年展展出了380幅照片,在展览现场,你可以更加强烈的感觉到遗产摄影与其他摄影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中国所拥有的世界遗产相当多,拍摄世界遗产的人也很多。我们在座的摄影家,比如谭明老师、李少白老师、杨树田老师以及李建惠老师、唐东平老师,都涉及到世界遗产的拍摄。遗产拍摄到底有哪些要求?遗产摄影与旅行摄影、风光摄影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我们希望在座的同学们,有志于遗产摄影研究的同学,在前人努力的基础上,好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在“遗产摄影”中,刚才大家都提到一个在真和美之间,在说明性和诗性之间如何平衡的问题。摄影的说明性,就是刚才李建惠老师用到的“介绍性”。在“遗产摄影”这个概念的框架下,摄影人在具体拍摄的时候,如何去把握、运用摄影方法与技巧,既突出遗产本身的特点,又发挥摄影的艺术性,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这个需要好好动一番脑筋。
我相信,咱们中国的遗产摄影,会走向一个新的一个阶段。我特别渴望中国的遗产摄影能够形成一个强大的摄影家的阵容,同时也希望在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下,逐步建立一个具有专业标准和专业水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认可的系统的遗产图片库。这对于我们整个人类文化遗产宣传是一个很好的推进。
我们中国艺术研究院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其实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与文化复合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都有很强的联系,有一些共同点。我们现在要着力研究这些遗产的共同点,遗产为什么重要?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给它下不同的定义,但是有一些基本的意识我们需要明确:遗产是人类文化的活化石,遗产是人类文明的基因图谱。看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留下来的遗产,我们能够发现和寻找到一条人类文明发展演化的路线图。遗产的重要性就在这里,它的伟大光辉之点也在这个地方。正如黛安娜在策展前言里边说到的,我们不看过去的这个地图,文明的地图,就不知道我们今后往哪里走。
其实在刚才大家的对话过程中已经提到了很多核心问题,希望能把这些核心问题展开,也可以针对具体作品,探讨在真与美之间、说明性和诗性之间,如何去把握和控制,进一步把“遗产摄影”的框架建立起来。
史蒂文:我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供的这些图片,具有很多方面的功能,一些是为了那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而特别去拍摄的,另一些是基于它的教学、教育功能,另外还有是为建筑师、建筑提供一些思路,或是推广促进这种文化的。
现场听众:刚才展示的这些照片里边,很多是展现那种透视感或者是西方现代文明的艺术,而这种视觉艺术在我们中国是,我觉得不是很能表现出来,想问一下,史蒂文先生是怎么培养这种视觉艺术风格的?
史蒂文:我去到每一处景观拍摄的时候,我总是想用一种全新的角度去拍摄它。还有就是拍摄前要为它做研究。
黛安娜:史蒂文就是强调要先研究,要有一个全面准确的准备,然后去拍它。
现场听众:您好!我想问一下,遗产应该是一个有时间沉淀,有历史价值的东西,而拍摄世界遗产的时间都比较短,那怎么用短时间的拍摄来体现一个长时间的有价值的遗产?
史蒂文:您的提问非常好,这也是我们一直要去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摄影师,如何在很短的时间内去表现这种具有历史厚重感的场景和某种文化的代表,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现在没有答案,没有结论,一切都在不断地尝试和努力中。
现场听众:想请史蒂文先生介绍一下他们团队的工作经验。
史蒂文:去一个地方拍摄,摄影师在那里通常只会停留三天,加上一些地理原因,天气、环境条件等影响,时间非常有限,有的时候摄影师必须作出一种妥协。
黛安娜:世界遗产有文化遗产,还有自然遗产。拍摄自然遗产,三天时间是不够的,因此,在自然遗产所在地,史蒂文他们有时候就培训当地人,让他们去拍照。被培训的人里面既有摄影师,也有当地的遗产保护工作人员。
史蒂文:大家也知道,目前有960多处世界文化遗产,涉及到100多个国家,有时候他们不得不拍得快一点,这是一个很现实的挑战。
现场听众:您好!我是北京电影学院的研究生。我觉得每组作品都会有很多的主观情绪,甚至是一些个人想法在里边。我想问,做展览的时候,你们这个团队会依据一个什么样的原则来选取这些照片?是选择最纪实的方法拍摄的照片,还是选择更具有表现性的作品?
史蒂文:其实每一张照片严格来说都是主观性的。因为对于艺术来说,只要你看到的都是具有主观性的,没有客观性的存在,因为是你看到的,这本身就是一种主观。但是你要去控制自己的这个主观情绪,因为你要清楚,你是为谁服务的,你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虽然他都是有主观性的,但是你不能让自己的主观性超越了你本身要做这件事情的目的,比如说摄影师是为谁服务的,他的客户是谁,这个要很清楚。所以这也是一项平衡的艺术。我们选照片也就是要这样平衡后的结果。
现场听众:您在拍摄这么多文化遗产的时候,包括你们的团队,是不是需要大量地了解这个文化遗产的背景资料?
史蒂文:是的,在去每一处遗产拍摄之前,一定要做很多的研究,一定要了解当地人或者联合国为什么认为它是重要的。摄影师研究的时候,包括要考察那个地方的建筑、人文、动物、景观、风景一系列所有相关的内容,因为它代表了全球人类共同的财富,所以考察范围非常广,要进行全面的考察。
李少白:刚才欣赏了史蒂文先生关于世界遗产的作品以及听了他的讲解,我对这个世界遗产的拍摄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想法和经验。
我个人认为,对世界文化遗产的拍摄有各种不同方式。有进行研究式的拍摄,这就要求尽可能地利用摄影的复制功能,越准确越好,越全面越好,越细致越好;有是为宣传用的拍摄,比如旅游画册等等,那么就是要拍它最典型的、最具标志性的,最好看的;还有着重于艺术性的拍摄,刚才李树峰所长也谈到了,作为这种摄影,实际上是一个视觉记忆。
我觉得,摄影面对世界遗产,不仅是强调视觉的记忆,而且也可以说是视觉的幻梦。因为有些人拍这个世界遗产,包括我在内,并不进行过多的研究,就跟我拍太阳、拍月亮一样,我并不进行对太阳、对月亮的科学研究,我只是利用这个载体来释放它所蕴含的或者隐藏的美或者诗意。所以我觉得,如果你对拍世界遗产感兴趣,首先要弄清楚世界遗产是怎么吸引你的,你想通过拍世界遗产做什么。就是刚才史蒂文先生讲了一个拍摄的原因,我觉得很有道理。客户要求是什么,你就要按他那个拍。同时,如果你有自己的一些主观看法,那么在很大程度上你就需要考虑到客户的要求。
刚才大家问到,拍摄这么多照片,如果要办展览怎么挑选照片。我想他刚才也回答了,就是说要平衡:一个要显示他们的这个摄影团队的水平,另一个也不能脱离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表现。
史蒂文:有的时候对于摄影家的一种挑战是,像路灯、天线、卫星,可能会影响到他想拍摄的主题,但是在作品中可以专门运用路灯、天线,或者是人物来呈现这一地域特点。所以对于一名优秀的摄影家来说,有的时候是需要作出一种妥协的,就是通过技术手段把一些不利的因素变为有利的因素。
杨树田:在我看来,在拍摄世界遗产专题的时候,首先你得先了解它,然后再去对它拍摄。比如李少白老师拍故宫,他不是一次去拍摄,是多次去拍摄,在拍摄的过程中,认识都在逐渐的提高,进一步挖掘故宫的精髓部分。这是我多年来拍摄世界遗产的一个经验。
他们拍摄的主题是“我们的家园”,紧扣这个主题,拍摄的世界遗产内容中都有很多人物的参与。这个与我们中国摄影人平常拍摄有一些不同。史蒂文先生拍的韩国建筑,就是拍它的图案。我们的拍摄呢,首先要大景观,介绍这个景物是怎么回事,它们的建筑结构是什么样,结构里面的这些精华是什么。比如拍这个山西的镇国寺,镇国寺的建筑结构它有什么特点,你得展现出来;它内部的唐代雕像需要展现出来;然后再发现它什么呢?你得逐渐的发现,去了解,镇国寺的每一次翻修都在梁上留下记录,是什么时代修的,每一个捐助翻修的老百姓名字也都写在了上面。那么,我们在拍摄它的时候要掌握的是什么?首先是它的外在结构,另外还要体现它内部的沉淀历史,必须把它展现出来。虽然这个可能存在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但我看来,在对于世界遗产这个主题的拍摄上,初衷应该是一致的,表现手法应该是一致的。
再有,史蒂文先生拍的伦敦大本钟,它采用慢门,将汽车通过时划过的光影保留了下来。若换作我们,肯定是规规矩矩的拍摄,将后面的大本钟清晰地记录下来。我们必须要真真切切的把遗产再现出来,然后再表现光影的变化。所以我觉得,最主要的是要突出它的主题,你得让人看清楚这个遗产是什么,不能完全都是光影,局部结构是需要的,但也不能完全都是它的局部结构,比如展览,我需要故宫的图片,应该是最经典、最能体现故宫的作品,不管是全貌也好,是具体局部也好,都应该拿出故宫最精华的部分来。
史民峰:刚才李树峰老师也谈到“遗产摄影”这样一个提法,我觉得这是非常有建设性的。大家一直都在讨论一个东西,就是摄影立场,我觉得,刚才从史蒂文先生最后的这种讲解,包括大家不同的回答,可能都有一个解读。
我个人觉得,“遗产摄影”既然是拍文化遗产,它有可能更重要的是文化。史蒂文先生对于文化有他的理解,我们真正去拍文化遗产,可能更重要的是对于这种文化精髓或者它背后的这种精神的解读。目前,我们基本上都是在纪实性和艺术性之间取得一个平衡。那么,当在理解了其背后精神的同时,我们可不可以在手法上进行突破?如果在形式上或者艺术上进行突破之后,它还是不是“遗产摄影”?希望大家能进一步研究这样一个问题。
唐东平:我特别想知道的,就是我们世界文化遗产它的整体的那个拍摄的原则,就是跟其他的风景摄影、普通的艺术摄影的区别点,它的大的框架结构到底是怎样的?今天听下来以后,我们大体也知道了一些轮廓。接下来就是我们要做更细致的研究。刚才谭明老师说的非常好,就是我们国内的很多摄影师非常优秀,李少白老师拍了有20多年文化遗产,李建惠老师拍颐和园也拍了10多年了。我们是慢慢的渐入佳境,是有一个积淀和发现,再发现,最后达到日臻完善的一个过程。如果三天之内我们就搞定的话,我们中国摄影家可能就是对这个还持不认可的态度。但作为一个团队操作,作为一个公司行为、企业行为这么去做,我们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么大的一个项目,它必须得讲究效率,必须根据它的经费和人员情况去实施。这与自由摄影师,用一辈子时间去拍故宫,用一辈子时间去拍长城,用一辈子时间去拍颐和园不一样。由此,我有一个想法,如果我们把这些长期从事拍摄遗产的摄影家进行统计,把他们拍的东西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进行整理和编撰,这样的话,对人类文明能够起到一个真正的推动作用。
另外,我们需要有精品意识。如今,大家的眼光都已经全球化,见到了很多很多精细的、非常优秀的作品,所以对于那些粗糙的,不太注重细节,或者很随意的照片已经不认可了。史蒂文先生刚刚展示的一些作品理念很好,但欣赏之后总有美中不足的感觉,但这情有可原,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史蒂文先生一直在强调有时候不得不妥协,我也很欣赏他的这种“妥协”的精神。同时,对于那些不妥协的人,那些追求完美,讲究完美主义的人,我觉得还是要给他们更多的空间。
金宁:听一上午受了很多启发。“遗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而且很庞杂。在我看起来,不同的人看遗产会有不同的感受。事实上,我们在遗产前有时候会冠以“文明”或者“文化”这种概念。但是如果我们从情感的角度来讲的话,其实有很多遗产从历史的存留,从它当时的出发点来说,可能恰恰是反文明和反文化的。遗产真的很复杂。何为世界遗产?我想大概国际上有一个标准,这个我们就不多谈了。但是“遗产”在其所在地的人们心中的位置和情感究竟如何,我想只有此时此地的本土摄影家才有这种感触。就是说,评定一个遗产的标准,它是否符合人类共同的遗产标准,得有一个相关的机构去制定它,但是它在人们心中到底处在一个什么位置,我们如何去体验它,去感受它,它今天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底是处在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还是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我想这个真的是只有我们本乡本土的人才有这种更深切的体会。我很怀疑我们做遗产拍摄是保持一种所谓中立的态度,我觉得无论是价值中立,还是情感中立,这几乎是做不到的。可能我更愿意去想,如果有这样一种可能,应该是作为遗产的这种拍摄,它和遗产本身共同呈现一种见证的作用的话,我倒是很愿意更多的去看本乡本土的摄影家的这种拍摄。这种再现所蕴含的影像呈现本身不完全是一个技术问题,它包含了我们和它共处在同一个空间下,我们的切身感受和对文化的体悟。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所有的选择都是主观的,同时所有的选择也都连带着我们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的一种记忆在里面,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