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19 19:11:45
序论:在您撰写财务软件实训总结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教师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认识存在单一性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对《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的认识,大部分都把它作为一门单纯的技能课程,因此,老师们认为,只要教会学生电算化技能就行了,至于认识原始凭证,经济业务的处理,学生不会做与电算化老师无关,那是理论老师的事情。其结果就是,学生不能把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效的整合。
(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方法仍然传统
因为教师把《会计电算化》课程当成了单一的技能课,所以表现在教学方法上,就变成了三步法,老师先操作一遍,学生观看,然后照着老师的方法,学生再操作一遍。最后,电脑一关,学生什么都不会了,更不要说解决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了,这对于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极为不利。
(三)教学过程中任务按模块、岗位布置,具有相对孤立性
《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技能课,操作任务按工作过程、分模块一个个布置给学生,虽然增强了课程内容的岗位针对性,但一个个割裂的会计任务,不利于学生从整体意义上理解会计,容易导致学生难以把握完整的会计任务,阻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四)《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实训教学不足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独特的课程,但往往中职教师只看到其工具的一面,即利用财务软件作为操作平台的一面,而忽视了其利用财务软件完成企业财务处理的另一面,所以,体现在教学中,就表现为利用信息化手段完成企业财务处理的实训教学不足。不利于学生会计技能的培养。
二、具体解决办法
(一)提高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认识
会计电算化是以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和信息技术在财会工作中的系统应用,学生在就业岗位运用得非常广泛,《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中职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不但对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还对完善学生的整体会计理解力、提高职业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打破学科认识,创新思维,把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专业实训课程的有机整体来认识。
(二)积极培养三维度《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师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课程,它不但要求教师要有过硬的会计理论知识,还要求教师具有多个财务软件的操作能力,更要求教师具备熟练的中小企业财务的实际处理能力。
(三)按项目编写适合《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实训教材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实际教学中,长期作为单一的学习财务软件的技能课程,与缺乏适合《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实训教材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按工业、商业、服务业等不同行业编写与之适合的实训教材或任务单,进行项目教学,就成为其当务之急,这对于打破一个个割裂的任务,提高学生从整体意义上理解会计任务,为培养学生会计职业能力提供了内容保障。
三、《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设计
(一)制定课程目标
会计工作过程本身是完整的,应用型的,特别对于中小企业会计,更是一个完整的会计信息化处理工作过程,因此,为了让中职会计毕业生能与中小企业零距离对接,必须制定一个应用性较高的课程目标:
1.技能目标:
(1)能熟练操作中小企业最普遍运用的财务软件(2款及以上)。
2.能力目标:
(1)能够总结中小企业财务软件的操作规律,具备操作中小企业其他财务软件的学习能力。
(2)能够利用财务软件作为操作平台,独立完成一个中小企业完整的会计财务处理
(二)确定课程内容
传统职业教育《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特征是许多内容的实用性不高,只强调单一技能性,而要达成课程目标,还必须制定一个技能与实训并重的实用性较高的课程内容:
1.技能内容:
(1)用友T3畅捷通财务软件
(2)金蝶中小企业财务软件
2.实训内容:
(1)利用财务软件完成中小型制造业一个月的财务处理
(2)利用财务软件完成中小型商业企业一个月的财务处理
(3)利用财务软件完成中小型服务业一个月的财务处理
(三)建议教学方法
鉴于《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集知识、技能和实训相结合的整体性课程,在会计理论知识的支撑下,为了让学生获得真实化、综合化的职业能力,更高效的完成会计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建议分技能单元和实训单元分别实行有区别的项目教学法。
首先,针对技能单元,实行单项的项目教学法。在学习的初期,主要以熟练操作财务软件为目的。因此,分别不同财务软件,按建账、基础设置、总账模块、工资模块、固定资产模块等局部工作任务设计单项项目,采用任务驱动法,使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单规定的工作任务中,牢固地掌握工作过程的各个环节,发展单项职业能力,并为发展整体职业能力奠定基础。其次,针对实训单元,实行综合的项目教学法。在学习的后期,主要以利用会计信息化手段,完成不同行业中小企业的财务处理的会计整体应用能力为目的。因此,当学生基本掌握中小企业财务软件的操作后,就有必要围绕整个会计工作过程,按工业、商业、服务业等不同行业设计综合项目,采用小组讨论法,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一个个工作任务,最终使学生能把握完整的工作过程,获得会计整体职业能力。最后,针对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还需采用任务驱动法。因此,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并贯穿项目实施整个过程。任务驱动法通过一个个典型的任务,教师将教学内容隐含在任务中,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完成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操作财务软件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 会计电算化 教学改革 创新 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18-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财务软件在国内不断推广,会计电算化工作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会计电算化课程和专业理所当然的成为各类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热门专业。在新的社会条件下,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重任,但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仍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则可能会影响到高职院校的未来发展。因此,不断实现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成为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育的主要目标。
一、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实践来看,目前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总结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的设置问题
首先,会计电算化课时的安排比重较低。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中,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课程占有比例大约为百分之五,在如此有限的课时内,所教授的课程内容也只不过是涉及一些财务总账、固定资产、报表以及薪资等常规模块。对于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而言,这些课时是远远不够的,实际用途比较广泛的应付款、应收款、成本管理以及存货管理等教学模块根本没有涉及到,导致学生就业或择业的范围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其次,课程的结构设置缺乏合理性。对于会计电算化而言,它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学过程中应当将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学生去进行实训和演练,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很多高职院校一味的图排课方便或者因实训室条件受到限制,而将理论课时和实训课时的安排定位一比一,或者实训课时更少些,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在该种课时的设置条件下,不但使教学过程的安排受到限制,而且因实训课时短且零散,学生只能简单的熟悉一下相关财务软件操作过程,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系统训练。
2.教学问题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教师的素质普遍偏低。一般而言,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不仅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教学功底及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还要求其精通相关财务软件和计算机操作规程。目前来看,有些教师难以独立操控财务软件运行环境,设计不出较为完整的综合实训教学案例和方案,更有甚者不能快速地处理实训中出现的最基本账务软件问题,这些情况的存在,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效果及学生的积极性。
其次,财务软件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不断制定和完善,会计电算化也由原来的单机环境模式转向了现代的网络环境。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教学财务软件将面临着升级换代问题,但实践中一些高职院校在购买了新的财务软件之后,便不愿意为此再投资;很多教师也因习惯了原来的财务软件,而不愿重新备课或设计教学案例。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过程中用到的财务软件,必然落后于显示需要。
再次,实训机房问题。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实训机房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在每一台学生用机上都安有一个还原卡,学生每次进行实训后的数据结果无法实现保存。然而,对于会计电算化课程而言,其实训过程应当保持连续性,前面完成的实训结果数据应当作为后来实训操作的初始数据。在此以用友ERP—U8.61版的财务软件为例,每个学生在一学期内的实训数据大约为4G左右,如果以每一学期五百名学生进行计算,则数据量就会非常的大。由于多数高职院校的实训设施比较少,尤其是机房,既要用于会计电算化的实训教学,又要用于其它课程安排,因此难以对实训结果数据进行及时、全部的备份。一般而言,会计电算化实训前需要导入之前的实训数据,因学生之前实训的数据难以保存,只能引入老师提供的标准数据,从而导致学生很难发现之前实训中存在的错误,不利于实训教学效果的实现。
除以上问题外,还存在着考评问题。一般在每一个学期的期末,学校会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其主要考评指标是书面成绩,从而导致了许多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书面考试注重记忆能力,但对于会计电算化课程而言,这显然是避重就轻了。
二、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策略
基于以上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分析,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实现教学改革与创新,就必须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EIP-CDIO理念 课程改革 财务软件操作
中图分类号:F233;G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0-226-02
一、EIP-CDIO理念
EIP是指道德(Ethics)、诚信(Integrity)和职业化(Professionalism),注重做人和做事结合;CDIO是近年来形成的一种国际先进的工程教育理念和模式,是指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现实(Implement)-运作(Operate),以研发到应用的产品生命周期为载体,使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合的方式进行学习。EIP-CDIO理念体现在“做中学”、“基于项目化的教育和教学”上,使学生不仅具备基本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还有自主学习、职业素养、协作能力、创新和沟通能力。
二、《财务软件操作》课程实践教学情况分析
会计类专业课程一般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学生在学习时要面对很多的抽象理论和概念,使得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弱。笔者所在的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财务软件操作》课程,有配套的实训室和实训课,但是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实训课时有限
相比其他会计专业课,《财务软件操作》课程更注重实务操作,但实训课程一般一周只有4课时,相比其他课程,分配的课时偏少。
(二)教学软件较单一
《财务软件操作》课程主要涵盖的为用友U8.72(U810.1)、T3等,这类财务软件使学生有助于掌握规范的企业的会计业务的处理,但是对小微企业使用的财务软件(好会计、管家婆等)却不熟悉。另外,教学软件采用的是单机版,与企业实际使用的网络版也有差距。
(三)教学内容不宽泛
《财务软件操作》的授课,侧重于总账、报表业务、固定资产、薪资等模块处理,对供应链(购销存、应收和应付模块等)一带而过,使学生知识体系不完整。
三、EIP-CDIO理念下《财务软件操作》的课程定位和建设思路
(一)课程定位
从毕业生历年就业情况来看,我院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主要集中于中小微企业;因此培养目标为具备电算化业务处理能力,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数据处理,为中小微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一线从事出纳、会计、财务管理等岗位工作的技术型和高层次技能型专门人才。随着信息化发展,多数企业已经实现会计电算化,因此《财务软件操作》是会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同时是会计从业资格证必考内容之一。
(二)建设思路
《财务软件操作》的先导课程是《基础会计》、《计算机文化基础》和《会计实务》;其后续课程为《财务管理》、《会计综合实训》和《ERP沙盘》等。
课程建设思路,以任务为驱动,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主体,突出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建立一个集现代信息化网络、院级课程资源共享课程、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相结合的教学资源平台;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合作开发特色教材。将专业能力与会计岗位能力要求相匹配。以真实的会计工作任务为导向,采用情景化教学,使学生认知岗位,在完成会计任务中学会协作;建立完整的企业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建立账套――审核和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并设立专门的总账、薪资、固定资产、购销存、往来账岗位进行角色演练。
四、EIP-CDIO理念下《财务软件操作》的课程设计
(一)设计理念
在院级及市级课程资源共享课开发基础上,以会计岗位的信息化处理为重点教学内容,采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校内外实训基地以任务驱动的教学情景,将学生按出纳、会计等角色分组,现掌握基础知识后,再进行专项实际操作;最后进行综合实训演练,并到校内创业大学或者校外合作企业在企业专家或者专业教师指导下进行实战。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以“岱岳服饰公司”、“浩祺实业集团”、实训基地实战等电算化账务处理项目为载体,按照“以学生主体,突出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加强对会计岗位实践的感性认识,提高操作能力和诚信水平,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注重培养具有8项能力、掌握9个知识点、具备5项素质,能适应会计员、出纳员等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并具备一定的财务分析和决策能力。
(三)设计思路
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法、团队学习法、角色扮演法(情景教学法)等相结合,将学生全身心地带入到全真实战中;利用多媒体、实训平台、课程资源共享课平台、现场指导、企业实战等,培养出具备主动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的会计人才。
五、EIP-CDIO理念下《财务软件操作》的课程实施
(一)教学项目及进程
本课程一共包含四大项目,学习进程层层递进,使“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进程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还体现在实战演练及课外拓展中。
1.专项项目(项目一)对岱岳服饰公司(中小型生产类企业)2016年5月份的经济业务分专项进行会计电算化处理,按角色进行业务处理,64课时。
2.综合项目(项目二)对浩祺实业集团(大中型生产类企业)2015年12月份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电算化处理,共计32个课时。
3.企业实战演练(项目三)在校创业实训基地(泰安市创业大学)、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如宝龙新时代商厦、致信联合事务所等公司进行集中实训,共32课时。
另外,为进一步拓展学生课外学习和实践能力,将学生会计证考试、毕业定岗实习等也纳入学习进程的指导中。
(二)实践教学
科学设计实践教学进程,提升学生技能和素质,实现由学生角色转化为会计人员角色转变。
1.课前通过到实训企业参观和观摩。通过视频或者现场观察,了解企业的购、销、存基本活动和会计部门凭证的传递、业务处理。加深对企业整个生产流程和会计部门业务处理的理解。
2.专项技能、综合实训、企业实战相结合。按照岗位分组进行专项实训,并采用轮岗制,使学生很好地掌握财务软件操作的专项技能。再对综合业务进行演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动手和操作能力。在校内创业基地或校外实训基地全真企业实战,真正担任会计角色,使学生切身体会会计业务工作过程,培养其会计核算和管理能力。
(三)考核评价
1.过程性考核。过程性考核评价占总分70%,该部分主要考察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职业素养、纪律组织、过程实施等方面;成绩评定内容包括课堂考勤(15%)、课堂表现(15%)、作业(20%)和分项技能考核(20%)。
由教师打分和学生互评组成,所占比例为6∶4。
2.期末考核。期末综合技能考核占总分的30%,根据完成情况和质量打分,其中教师打分和小组内打分占比例为4∶1。
具体如表2所示。
另外,通过会计证、助理会计师等,可以酌情加分(分值占总成绩10%以内)。
六、EIP-CDIO理念下《财务软件操作》的课程运行
(一)方法手段
1.教法和手段。将课程按照会计岗位分设,实施“项目化教学,任务型驱动”将授课内容层层分解:项目――子项目――任务,循序渐进,提升技能和素质。
利用多媒体教学和课程资源网络共享平台结合,单机财务软件实训和网络版财务软件比赛软件实训相结合,专项实训、综合实训和实战演练相结合,校内实训室(基地)和校外实习相结合。
2.学法和手段。课程体现“学生主体、任务为驱动、能力为本位”的实践教学模式,采用小组讨论法、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方法学习。学习过程包括学生课前准备、模拟操作、组内讨论、成果展示、学生互评、总结提升等。
学习手段的多样性,使得学生学习的时间和地点突破了传统,有更大自主性。利用手机、电脑等可自行到课程资源共享平台进行学习,也可按组在实训基地或者课外自主学习。
(二)课程资源
1.教学团队。本课程教学团队12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1人。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双师型素质教师比例高,学缘结构较远,是一支年轻、朝气蓬勃的业务队伍,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是本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的一大优势。全部教师均取得会计师、高级会计师资格,双师型比例为100%;专任教师9人,企业兼职教师3人,兼职教师均来自企业会计实务第一线,专兼职比例为3∶1;中青年教师占比为75%;研究生学历占比为70%。
2.教学资源。本课程有5个会计模拟实训室,配备了用友U8.72(U810.1)、T3、网中网等软件,2016年新建成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2个校内实训中心(五岳至诚会计咨询服务中心、泰安市创业大学),36个校外实训基地(宝龙新时代商厦、致信联合会计师事务所等)。校企合作开发《财务软件操作》教材一部。按照“碎片化资源、系统化设计、结构化课程”的思路,开发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资源丰富包括:课程简介、课程标准、教学日历、教案、PPT课件、习题、答疑、动画、视频、虚拟仿真等资源;现资源全部上线;学生可随时自主学习。
(三)课程发展
基于EIP-CDIO理念的课程改革成效显著。该课程早在2009年成为我院院级精品资源课,2016年5月份将资源拓展开发后,建成了院级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程,并申请了市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2014年、2015年该课程学生分别获山东省会计技能大赛二等奖、三等奖,2014年、2015年分别获用友“新道杯”会计信息化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会计电算化》科目通过率在95%以上。
[本文系山东省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基于EIP―CDIO理念的高职《财务软件操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编号:16SDJ11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 孙颖.基于EIP-CDIO理念的财务会计教学模式探讨[J].职业,2014(5)
[2] 张楠.构建CDIO模式的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探究――基于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分析[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5(8)
(作者单位:泰山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泰安 271000)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教学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在企业会计工作中,会计电算化有着重要作用,并在整个会计工作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满足当今社会对会计电算化操作人员的需求,会计电算化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并在高职学校中有着独立的专业和专业方向。而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对强化学生的掌握水平造成阻碍,现分析其中问题,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提高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水平。
一、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没有明确定位课程目标。目前一些学校在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后,但其实没有合适教材,使教师在进行会计电算化教学时,没有合适教材给教学造成相应阻碍,而学生在学习时,也造成相应影响。而有些教师在没有合适教材时,无法准确把握这门课,使它成为软件培训课、程序编写课和计算机基础课。
2、缺乏规范的课程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算化教学与科学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不相符合,其中有着一些矛盾。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比如在会计工作中,会计软件的主要技术向基于网络的ERP软件转变,而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是无法顺应快速发展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而且教材内容在很大程度上落后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又落后现代社会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水平。
3、缺乏完善的课程讲授方式和方法。教师在进行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通常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知识的讲解,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4、缺乏实践性。目前许多学校都知道实践性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依然重视课程的理论性传播,而忽略了课程的实践性,使学生在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后,却缺乏相应的实践性。
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应对措施
1、明确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在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中,主要是为会计工作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在教学目标中,保证学生能够对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中各个模块的操作进行熟练操作,同时能够将软件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并在安装、调试和维护会计电算化时能够熟练掌握。另外在企业中会计软件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解,分析了解会计电算化使用中的问题。根据教学目标,要结合相应实例安排教学内容,对会计软件的操作、模块功能等进行讲述,并要加强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2、调整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在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时,需要相应的开展“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同时要开展数据知识相应的课程。比如Access数据库系统具备着实用性和简单性。Access数据库系统能够创建报表,可有效管理和分析数据,有着简单操作。在完善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时,了解Access数据库系统的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对财务软件运行环境构建、安装数据库、配置服务器及安装调试财务软件等内容进行讲述。
3、改善会计电算化教学方法。 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可以相应的采用案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首先教师要对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和教学目的进行分析,按照教学内容等方法,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编制教学案例。其次要激发学生教学兴趣,启发学生对教学案例进行相应的思考和讨论。然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考及讨论适当的引导、提示和总结。最后学生要根据自身上机实践活动,将案例实验报告进行编写,有效总结自身对案例的认识和知识。比如教师可以去任何一个企业进行一段实践工作,或者在一个企业进行兼职工作,,从而获得实践经验和工作实例。教师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当中的财务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收集有效的工作案例,在教学中合理的结合教学设计,选择优质教学案例,保证教学工作的可行性。
4、改善会计电算化教学实训模式。在一些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实训模式中,主要是进行教学模块实训模式,学生根据财务软件系统,选择某个企业公司案例设备财务软件系统,然后再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核算操作。但是学生若只是完成这些实训工作,是无法提高操作水平。这时在开展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时,主要进行分段实训、分岗实训及综合实训。首先分段实训主要是在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时,科学选择案例教学方法,在对使用财务软件进行学习时,根据学习内容在财务软件上完成教师需要的操作,有效实验所学内容,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验证。其次分岗实训,学生在完成了分段实训后,就可以进行实际岗位的模拟实训。当发生会计业务时,学生可以在不同岗位,以不同身份在财务软件进行操作。比如在发生采购业务后,采购人员要处理采购入库单和采购发票,出纳也要相应处理财款,并由会计处理凭证和记账。学生通过分工合作,相互协调,可有效融合教学目的和就业,并提高了学生相应的综合素质。最后保证手工会计与会计电算化同步实训。学生在学习会计电算化相关课程后,可以采用手工和计算机的方式对某个公司企业的财务案例资料进行分别会计核算、业务处理和会计管理,并比较分析手工业务处理和计算机业务处理的不同,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性,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会计电算化所具备的优势,以此提高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的兴趣和积极性。
总结:在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对会计电算化的掌握能力,增强学生实际的实践能力,必须要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学水平。因此要全面分析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问题,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此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大勇.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若干思考.活力.2012,36(12):556-559.
[2]曹欣欣.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所存在问题及其优化建议.教学探索.2010,34(34):113-115.
会计人才培养既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财务会计与电算化联合实训教学改革对于提高应用技能和上岗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着积极而长远的意义,但同时也对实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
联合实训;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
职业教育必须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教学的水平和能力。我国职业教育界一直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提出了一系列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法。高职会计专业培养面向中小企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系统掌握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具有企业会计相关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进行了财务会计和会计电算化两门课程联合实训教学改革。
一、财务会计与电算化联合实训的必要性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与网络的应用已经全面普及,既熟悉传统手工账务处理又掌握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技能成为了对会计人员上岗的必然要求,但在目前的学校会计教学中,较多进行的是单独的手工财务会计和会计电算化的训练,较少将二者联合起来进行实训。这种相互独立的实训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偏见,或认为只要熟练掌握手工账务处理方法就行,电算化知识进行简单培训就可上岗;或认为已经全面采用计算机处理,传统财务会计处理方法已无学习必要。通过财务会计和电算化联合实训教学,让学生在实训中充分体会并认识到对于会计岗位来讲,两门课程是同等重要的,缺了哪一个都不能很好满足岗位要求,做不好会计工作。开展财务会计和电算化二者一体化实训教学很有必要。财务会计和电算化虽然在处理对象、方法与要求有一致的地方,但在数据处理的起点、记账规则、存储介质、内部控制方式、操作要求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要实现使学生充分有效地体验与掌握二者在会计业务处理、操作技能及要求等方面的区别与联系,只有将两门课程的实训教学联合进行才能达到。这是因为,单科实训教学一般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难以与职业岗位对接。开展财务会计与电算化联合实训教学既可以训练学生运用财务软件综合处理企业会计业务的能力,又能促进学生进一步认识与理解手工会计处理与电算化会计处理的异同,为他们更好地适应会计电算化岗位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开展财务会计和电算化二者一体化实训教学也是可行的。第一,手工与电算化账务处理的对象是完全相同的,处理要求上均遵循同样的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第二,处理流程上虽不完全相同,但大体是一致的。
二、财务会计与电算化联合实训教学的组织实施
为使学生更好地体验财务会计和会计电算化两门课程同样的业务和理论前提,在两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我们使用了同一套实习资料,即模拟公司基本情况与当月业务资料。这是二者联合实训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在分组分工前提下进行操作,既单独完成所有的工作任务,又在业务处理过程中进行分工与合作。财务会计与电算化联合实训教学的组织实施分为以下三个环节:
(一)财务会计手工实训
为了保证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我们对实习资料进行了精心编制,既要注意到业务的全面性,也要体现电算化处理的具体要求。我们的模拟公司主要生产建筑用脚手架,公司设有一个基本生产车间,产品有四种,公司的生产经营过程主要业务有:各种资产的增加、减少的核算,材料采购入库、产品生产、产品销售、款项收付的核算,权益增减的核算以及收入、成本费用的计算、结转,利润分配以及税金缴纳等基本业务。当月经济业务资料全部以仿真原始凭证的形式呈现。在财务会计手工实训环节,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内分为总账会计、会计主管、出纳和成本会计等基本岗位,配备账表、印章、票据打印机、装订机等设备及模拟公司全套业务资料。该实训环节学生需要完成审核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登记总账与明细账、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等工作任务。
(二)会计电算化实训
到了电算化实训环节,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但相应岗位变成了账套主管、各模块操作员和出纳。由于业务处理环境与设施的变化,学生需要进行业务资料的信息化处理、岗位调整与业务处理流程调整。该环节的实训包括以下步骤:
1.手工业务资料的电算化整理
在进行电算化业务处理前,学生需要运用手工环节的业务资料,在老师指导下对模拟公司相关资料进行初始化整理,具体包括账套基本信息、核算类型、分类编码方案、会计科目及初始余额、部门档案、人员档案、客户分类与档案、供应商分类与档案、结算方式、凭证类别等内容,使之适合电算化处理。这是一个既艰难但又非常重要的实训环节,因为它是会计业务从手工处理过渡到电算化处理的关键环节。虽然是同一套业务资料,但由于处理手段不一样,当学生利用该套资料完成财务会计手工实训后,并不能直接将其用于电算化实训中,还需要进行资料的调整和信息化处理,使之适合进行电算化操作。学生完成财务会计实训环节并不太难,难的是根据手工资料整理出适合电算化业务处理要求的初始化信息与档案资料。由于在单项实训项目中,学生已了解并熟悉了初始化过程中要求的基础信息档案有哪些,需要什么样的数据结构等,学生基本能够对照教材和指导资料,运用手工业务资料整理出账套信息和基础档案信息,不完善之处经过老师点拨,大部分同学能够进一步完善资料,直到全部完成手工资料的信息化处理。学生只有通过该环节的实务操作,才能在后面的电算化业务处理中深度理解信息标准化和完善相应业务处理规则的意义与重要性。
2.电算化系统初始设置
经过对手工业务资料的初始化整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进行电算化初始设置。由于商品化软件具有通用性特点,为使通用软件适合各单位的业务性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个性化要求,需要进行系统初始化。系统初始化工作就是将第一步完成的企业基础信息、岗位分工、编码方案、档案资料、处理规则等信息录入系统,为后面的日常业务处理作好基础准备。当学生从手工实训转入电算化实训环节,很快就发现了一些需要调整的地方,这就是系统初始化设置需要完成的任务。如科目体系必须完整而规范,需要使用的会计科目不能再像手工环境下可以随时增加和使用,而必须在初始化时就进行设置,尤其是需要进行辅助核算的科目;初次使用总账模块,必须将科目的初始余额录入后才能进行日常业务处理;凭证编制时使用的科目必须是最明细级科目,部门、人员及存货等档案资料也需要代码化处理等。学生只有正确完成该步骤的工作任务,才能在其后的日常业务处理中得心应手。如果初始化设置未设置到位或设置有误,将会给相关模块与相应业务的处理带来障碍。例如,未进行客户档案设置就会在使用有“客户往来”辅助核算要求的科目时找不到具体客户,不指定出纳科目就无法进行出纳签字等。很多学生在实训后的总结中均提到了系统初始化不到位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
3.日常、期末业务处理和会计报表编制
在财务会计实训环节,我们在模拟企业的当月业务资料中设计了约90多项经济业务,要求学生掌握较全面的会计实务知识与技能。学生在这一环节进行凭证编制、账簿登记和报表编制,完成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在电算化实训环节,重新对该企业的当月业务运用财务软件各模块进行电算化处理,完成单据与业务处理、凭证填制、凭证审核、出纳签字、记账、账簿查询、银行对账到会计报表编制的全过程。由于在电算化处理中启用了总账、固定资产、职工薪酬管理、供应链模块等子系统,学生需要熟悉系统集成使用时的业务处理流程。如采购入库业务,如果已收到采购发票而未付款,其业务处理流程如下:(1)在采购模块填制与审核采购专用发票;(2)在采购模块填制采购入库单;(3)在库存模块审核采购入库单;(4)在采购模块对已审核采购专用发票和采购入库单进行采购结算,确认入库单成本;(5)在核算模块对采购入库单进行单据记账,再次确认入库成本;(6)在核算模块进行供应商往来制单(发票制单),生成应付凭证;(7)在核算模块进行购销单据制单,生成入库凭证。这样的业务处理流程与手工业务处理相比,有了较大的变化,学生必须既熟练掌握财务会计基本原理又熟悉电算化业务处理规则与操作流程才能又快又好地完成电算化日常与期末业务的处理。
(三)实训总结
前两个环节的实训任务完成后,学生进入实训总结阶段。及时进行总结,是实训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很多同学一开始对写作实训总结非常抵触,觉得无话可说。但经过老师辅导与提示,大部分同学能够认真总结与反思整个实训过程的收获、不足、经验、教训等,有些同学还对今后怎么办进行了思考。经验和教训是人生的宝贵财富,通过及时总结,既能巩固学习效果,又能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更高层次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钻研精神。
三、财务会计与电算化联合实训教学总结
(一)实训内容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是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
在财务会计和电算化联合实训教学改革中,我们使用的是同一套业务资料,保证了实训内容的系统性和连续性。财务会计实训环节重点训练学生各类经济业务的手工账务处理能力和会计报表编制技能,而到了会计电算化实训环节,学生就必须适应从手工环境到电算化环境的转变,经历甩账过程,即指从手工会计数据处理方式正式转为计算机会计数据处理方式,该环节主要是训练学生熟练运用财务软件进行财务业务处理的能力。这样的联合实训,使学生全程参与会计业务两种处理手段的对接过程,深度理解处理手段和环境变化带来的新的处理方式的变化与要求,直观体验手工业务处理与电算化业务处理的联系与区别。如电算化处理要求操作员、会计科目、客户与供应商等必须代码化,初始化设置的准确与完整是开展日常业务处理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凭证的修改不能再使用划线更正法等。另外,有些业务的处理顺序也发生了变化,比如在使用固定资产模块进行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时,必须先在该模块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才能进行固定资产减少业务的处理,而且学生很自然就明白了会计业务要实现电算化处理,必须对手工资料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代码化处理才能顺利进行。这样,既能训练学生各种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能力,又能使学生熟练掌握财务软件的操作技巧。而像以前两门课程使用不同的资料进行单独实习,就达不到如此的教学效果,因为对不同企业资料进行独立的手工与电算化处理,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体现得不充分,实训内容也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学生不容易对二者之异同产生具体而深刻的认识,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二)联合实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财务会计和电算化联合实训教学要求教师既要熟练掌握财务会计基本原理和业务处理方法,又必须非常熟悉财务软件设计原理与操作方法。会计电算化其实质是以财务软件来处理会计业务,在业务上与手工会计处理并没有实质的不同。如果教师不熟悉手工业务处理方法,自然无法透彻理解电算化相关理论与实务,也就不能深刻认识二者的异同。在电算化业务处理实训环节,学生可能会犯各种各样的操作错误,这就要求教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与错误能够了然于心,并能及时予以解答与提示。如果教师对财务软件原理与操作技巧掌握不到位就很难保证联合实训教学的顺利进行。另外,由于会计准则和财务软件均会不断更新,教师必须随时更新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对新准则和新版本财务软件首先进行学习,做一个常态的专业领跑者。通过财务会计与电算化联合实训教学改革,同学们普遍感觉得到了一次非常有益的专业技能训练,对以前所学知识是一次全面的梳理与应用。虽然将手工会计处理和电算化处理进行联合实训教学既需要占用更多的时间,也需要教师们的密切配合和精心准备,但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改革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与认可,学生无论是专业理论知识还是操作技能方面均获得了提升,这样的改革实践对于培养勇于创新、善于总结、长于应用的技能型人才有着积极而长远的意义。
作者:李霞林 张晓红 王国清 单位: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覃志伟.会计手工账务处理与电算化账务处理同步实训的重要性[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2):78-79.
[2]曹献雨.电算化会计和手工会计一体化实训室建设探析[J].商业会计,2012,(17):124-125.
[3]张荣.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08,(10):61-62.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工作过程 工作任务 仿真实训
各高职院校均把会计电算化作为财务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但在目前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使得毕业生不能完全胜任会计电算化岗位工作。如何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尽快缩短会计电算化教学与会计电算化应用之间的距离,实现高职学生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成为会计电算化教学的重要课题。笔者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一些体会,以用友财务软件为例,就会计电算化教学中易忽视的几个问题做粗浅的分析与探讨。
一、忽略了财务软件启用日期对业务处理的影响
我们知道,企业运用财务软件处理会计业务,第一次启用时须将手工账各个账户的期初余额录入计算机。如果是期初建账,用户只录入启用日期所有账户的人民币当前余额(即期初余额)、外币当前余额(设置了外币核算的账户)、数量当前余额(设置了数量核算的账户)。而企业大多是在1月份以外的其他月份启用财务软件,这种情况下,初始设置及报表计算的操作有所不同,涉及的问题较多。例如,长江公司10月份启用总账系统,余额初始时除需要录入启用月份期初余额外,还必须录入从年初即1月份到启用总账系统之前月份(即9月份)的累计借、贷方发生额,系统自动计算年初余额。如不输入累计发生额,只输入启用月份10月份的期初余额,在计算会计报表时就会出现2个错误:首先资产负债表中C列、G列计算的数据不是年初数(1月份),而是启用月份10月的期初数;利润表中本年累计数按照系统默认的公式计算的结果也是错误的,这是企业在启用财务软件时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一旦启用月份的业务数据输入后,期初数据就不能修改。所以必须将手工账簿1-9月份的累计数据整理后,完整地录入系统,才能计算生成正确的会计报表。
以上问题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应在学生熟练掌握年初启用账套操作的基础上,基于会计电算化工作过程对比设计年中启用账套的案例,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年中启用账套的相关问题,熟练操作财务软件完成年中启用账套的初始设置及报表计算,缩短会计电算化教学与应用的距离,实现学习式工作,工作式学习,使学生能够胜任会计电算化岗位工作。
二、加强仿真实训力度,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高职院校培养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应是掌握基本职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侧重的是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财务会计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应是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的初中级财会人员、主管会计、财务主管、内部审计人员及会计师事务所财会人员等。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独立操作用友、金蝶等商品化财务软件完成总账、工资、购销存等核算及会计报表计算;能独立解决财务软件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根据企业需求编制会计电算化实施计划,建立会计信息化系统并调试。
会计电算化教学过程中的单项实训主要培养学生单一岗位需要的技能,分别完成总账核算、工资核算、会计报表计算等单项工作任务;综合实训培养学生软件操作的综合技能,为了促进学生对手工会计处理流程和计算机会计处理流程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全面掌握,应该将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训相结合,模拟某一企业会计数据,将企业一整套真实的会计业务资料,利用手工处理方法,完成从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到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的登记以及会计报表的编制;然后运用财务软件,首先进行系统初始化的相关设置,完成两种处理方法的衔接,再利用软件完成从建账、填制凭证、审核记账到计算会计报表整个工作过程。通过两种实训方法的操作比较,增强学生对两种处理流程的感性认识,进一步提高职业技能。
在以上单项、综合实训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模拟实际工作过程、工作岗位进行仿真实训。以企业实际工作过程为牵引,在校内设立虚拟财务部,分岗位进行模拟实训,聘请企业专家进行指导。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会计岗位职责与岗位分工,切实感受真实工作过程,体验不同的职业角色,学生轮流担任系统管理员、账套主管、总账会计、出纳等岗位工作,由系统管理员完成账套建立与财务分工;出纳完成现金、银行存款的业务处理;总账会计完成总账业务核算;账套主管完成凭证审核、记账、报表等工作,整个过程和实际工作完全无缝对接,实现 "教学环境企业化、能力培养岗位化和教学内容职业化"。这是教学过程的延续,也是岗前培训的重要环节,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胜任电算化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实践教学 复合型 会计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6-0188-01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应用性、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计算机技术对会计工作进行处理的能力,要求学生熟悉基本原理,掌握主要功能等实务操作技能,为学生今后从事会计工作打下夯实的基础。财政部在1994年5月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的事业的意见》中提出: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分两步走:第一步,到2000年,力争达到40%~60%的大中企业、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国家机关在会计核算方面全面实现电算化,其他单位达到10%~30%。第二步到2010年,力争使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实现电算化。根据这一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应放在15%接受中等专业知识培训,基本掌握会计软件维护技能这一层次上。
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中职学校教学中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学生学习习惯差,课堂教学目的达成不理想;学制短,中职学校学制总共三年,课堂学习时间为两年,企业实践为一年,理论学习时间不足;按照会计理论体系学习时,专业课程多,学生课堂学习时间有限,学习任务重。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需要及时修订教学目标,按照“应知”、“应会”的要求,照顾大多数学生。立足于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培训,掌握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同时兼顾一小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让他们达到更高层次。
本课程主要学习: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财务软件的操作技能。其中,理论部分包括:会计电算化概述、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相关内容。实践教学部分包括:(1)了解企业会计电算化业务流程;(2)掌握包括系统初始化模块、日常账务处理模块、固定资产核算模块、工资核算管理模块、报表编制模块等用友财务软件模块的操作。课程整体教学目标为:通过学习商品化财务软件,了解通用财务软件的基本程序结构、基本数据流程,掌握财务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熟悉商品化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学习进行财务软件日常操作和基本的维护工作,以及财务软件的种类及发展方向等。
通过近十年来的实践教学,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笔者对电算化会计这门课的教学过程有五点想法:
一 要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训练
电算化会计的基础是计算机应用能力,在上机实践中学生经常出现很多计算机操作问题,而并不是电算化会计问题,如文件的保存、文件的复制、菜单命令的操作、录入数据速度慢等问题,所以,中职学生在学习会计电算化之初,应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训练。
二 掌握好会计理论课程
实训中常有一些学生无从下手,究其原因,是因为看不懂原始凭证,不知如何做会计分录,对会计工作的日常业务流程不熟悉,不知道期末业务有哪些结转工作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造成的原因是基础理论课程没有掌握好,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操作技能的学习。
三 学习会计理解课程要注意手工与上机操作相结合
在实践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由于不熟悉手工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在软件的操作过程中往往不知道下一步该干什么,不能深切体会到会计电算化的真正意义。在会计电算化的实训课中,我加入了手工会计的业务处理实训,让学生先在教室里对会计业务进行手工处理,然后再将手工核算的过程融入到财务软件中,这样学生在上机时就有很强的目的性,而且在越来越多的业务处理中发现会计电算化的实用性、重要性。
四 会计电算化实训最好是选择连续两个月的会计业务作为录入数据
现在市场上的财务软件实训教材中,一般都是选取企业某年12月发生的经济业务作为学习账务处理及报表系统的数据。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用连续两个月的业务处理来进行学习,对学生熟悉,熟练会计软件的操作有更清晰、更深切的体会。第一个月的业务会让他们熟悉软件的各个功能,而第二个月的业务处理会让他们找出软件操作的原理和技巧,更加熟练的应用财务软件,并且能够真实地体会到会计电算化给会计带来的重大意义。另外,在反复的操作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解决,通过每一个问题的解决,学生会自觉地寻找软件维护的方法,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 给学生明确的实效目标
组织学生参加财政部门主办的会计电算化证书的考试,通过考试的学生能获得今后上岗必需的相关证书,为学生今后就业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总之,按照“应知”、“应会”的要求,中职学生在学完本专业课后,应该能达到以下技能水平:(1)能够独立操作通用的财务软件;(2)能够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单位的财务软件;(3)掌握会计软件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及准确性进行判断;(4)对财务软件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维修、维护。
当今世界,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市场瞬息万变,竞争不断,这就迫切需要企业从加强管理入手,提高应变能力,才能提高经济效益。而我们的职业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复合型的、应用型的会计人才,实现企业财务方面的现代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