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语文课外活动总结范文

时间:2022-03-02 13:52:00

序论:在您撰写语文课外活动总结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语文课外活动总结

第1篇

在阜城中学顶岗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学校的很多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我们小队团队协作能力,更提高了我们的组织协调能力。我以我参与过的活动,说一下我认为在组织活动时所要注意的问题:

一、确定活动目的。

在举办活动时,我们要确定办活动的目的,不要变成为了办活动而办活动。我们第一次组织阳光心理运动会时,我们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而是锻炼我们实习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为目的比较明确,所以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充分锻炼了自己,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能力,还增强了我们小队的凝聚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对活动有准确的定位

在组织活动时,我们应考虑各种条件来确定活动的规模,因为我们举行阳光心理运动会为的是锻炼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且充分考虑到现实条件,所以我们在确定活动的规模时,决定用体育课时间对班里一部分学生进行活动,时间确定为一节课,这是从自身能力出发,也是从学校现实条件出发。

三、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

当活动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时,必须制定出一套详细的、可操作的,具体的方案。详细的活动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四点:活动前期的准备工作、活动现场的分工、活动后期的收尾工作以及可行性分析和备选方案。

(一)、活动前期的准备工作

活动前期的准备工作是最繁琐、最费时,也是最需要精心准备的。前期准备工作的完善与否,很大程度决定了活动完成的顺利与否。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如下要素:

1、明确活动的整体信息。包括活动时间、主题、参与人员等等。

2、根据活动性质确定活动地点以及活动流程。

3、制定准备工作进度表,详细列出各项工作,并明确相关工作负责人。

4、注意节点:每个工作人员都必须记住几个主要的节点,例如活动流程、注意事项等。

(二)、活动现场的工作分配

1、提前进行沟通,明确自己现场工作职责、熟悉同伴的工作职责,知道发生问题了应该询问那些人员。

2、确保工作人员提前到位,检查工作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第2篇

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学习的组成部分,是开阔学生视野的有效手段,也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保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教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还要有效地组织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初中语文课外活动呢?

一、要制定好课外活动的实施方案

在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制定出适合学生的活动方案,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一是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在实施课外活动时,要善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充分发挥和展示自身优点、特长,促使学生树立强大的自信心。二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开展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从而提高他们学习语文、认识语文、掌握语文的能力。三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应以学生得到综合发展为目标,设计一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课外活动,达到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

二、要做好课外活动的项目选择

在开展语文活动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活动,让学生在学会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应用语文的能力。例如: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亲子活动”,引导他们以话剧的形式演绎“父爱子”“子思父”的剧情,让学生在活动中,真切地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同时促使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师还可以选择与课外知识紧密结合的活动,如根据最新时政新闻,巧妙地组织学生参与思考、讨论,在培养他们认识问题的同时,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要调控好活动的实施过程

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时,教师还要宏观调控活动的实施过程,根据活动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调整和指导。例如:在组织“课外阅读”活动时,一是制定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良好语感,同时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二是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教师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充分利用黑板报、墙报等资源,激发学生勤于阅读的意识;引导学生收集名言名句,做成书签与同学分享与交流;开展阅读推荐活动,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深化理解,拓宽思路。三是安排活动时间: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教师要协调好活动时间与其他学科时间的冲突等。四是做好活动奖励,对积极参与活动的学生、在阅读中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给予鼓励和嘉奖,这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于没有得奖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鼓励。五是做好活动的反思工作。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使其正确认识自身的不足,并及时给予建议。

四、要做好活动的总结与反思

第3篇

关键词:校本课程 语文课外活动 规划 问题

校本课程即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确定的课程,是学校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实质上,校本课程是一种综合学习的课程,各学科课程的知识可以渗透在校本课程中,校本课程也可以通过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学校特色的活动来强化学生的学科知识,由此也衍生出了一些学科校本课程。

在校本课程中有效地规划语文课外活动对于语文课内教学的实施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将这些资源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相关活动来培养其创新意识,发掘学生潜质,促进学生个性化自主化发展,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这都与新课标所倡导的“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发展”,“构件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的理念相一致。

那么,如何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规划语文课外活动呢?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校地为本,使语文课外活动的规划与学校、地方特色密切结合起来

我国地大物博,文化悠久,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我们以山东曲阜为例,曲阜在历史上是鲁国故城,在文化上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自然资源上有沂河、尼山、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等,位于曲阜的中学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就要认真考虑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独特的课程资源,具体到语文课外活动上可以参考以下安排:

1.曲阜拥有许多闻名世界的文化古迹如孔府、孔庙、孔林等,来此旅游的游客来自世界各地,学校可以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学生通过义务为游客服务来培养自己的听说能力,学习与人沟通的技巧。

2.学校可以不定期的组织学生走向大自然,走进名胜古迹,尤其是在学习完有关课文之后,因为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尤其是古代的文章都蕴含着浓厚的儒家思想,在活动中,老师最好可以适时地对课本有关知识进行拓展和引申,并且指导学生写活动总结以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文化素养和写作能力。

3.校本课程要立足于学校,在综合评估学校的具体情况之后,尊重学生个性,根据学校特点,组织特色化的活动,如:组织学生就有关儒家文化方面的问题进行演讲,指导学生办宣传报介绍曲阜的风土人情,鼓励学生阅读儒家经典并帮助他们组织读书经验交流会等等。当然,曲阜只是一个个例,其他地区在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方面会有很大不同,但基本的指导思想是一样的。

二、充分调动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开发的积极性,要鼓励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积极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语文课外活动的规划中来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系统的课程,它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一样都有一套完备的组织部分,包括内容目标、学习活动、评价程序,有时还包括学习材料、时间、空间和环境,同时,校本课程还是一个综合课程,需要各科教师积极参与其中,所以,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时要鼓励教师行使自己的课程设计权、课程开发权、课程研究权等权力。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要亲自参与到对当地自然、文化、历史资源的考察中去,结合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去发现和挖掘那些能够有效地组织语文课外活动,最优化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资源,积极地向课程开发小组献计献策。语文教师尤其要积极参与到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中去,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教材进行加工润色,这样,也有利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从而在语文课外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发挥充分的指导作用。另外,由于校本课程中的语文课外活动有时会在校外进行,并且在活动过程中要不可避免的与各种人群打交道,所以,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要负起责任来,力求把活动的规划做到细致入微,把学生的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保障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有序顺利进行。

三、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语文课外活动的规划要以学校在读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身体情况及其经济承受能力

在城市,由于学生的知识较为丰富,家庭较为宽裕,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去收费景区游览的活动,还可以订购一些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的期刊,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个人博客或者学校自主搭建师生、生生相互交流的网上平台。在农村,由于经济条件和生活条件都比较落后,而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较好,且能吃苦耐劳,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田野里采风,去登山,在大自然中感悟生活,体味人生,鼓励学生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指导学生自编报纸,自办黑板报,将所学知识充分应用于实际。另外,在课程的编制及其语文课外活动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要征求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选择,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也不能采取强制参与的手段,应该采取自愿的原则,如果条件如许的话,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多元选择的机会。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也要时刻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在学生比较迷惑的地方详加解释,在有些地方提醒学生进行记录,并在最后指导学生写出一片较好的总结文章,对于优秀作品可以推荐发表或在全校展示,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对其他同学起到激励作用。

总之,如何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规划语文课外活动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并且,校本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文课外活动所呈现的新的趋势和特点之一,而在国外,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渐趋成熟。“澳大利亚将课外活动称为室外活动的语言学习,认为它是语文课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中不少地方开发了校本化的语文课外活动。每年8月,澳大利亚各地都举行儿童阅读周。孩子们按照本地人最喜爱的主人公形象装扮起来,到书市与作家、插图作家和出版商会面,参加故事会、戏剧表演等。”“法国著名教育家雷内倡导的自治活动教育法所提供的语文课外活动设计方案是小组写作――通讯活动:清晨,你让孩子们练习写作。把写的东西读给同学听,通过表决方式,推选出最能表达共同心愿的文章,然后用法语写在黑板上。每月发一个记事本,记录有意义的事,选好的文章向校报投寄。与别的学校同学通信。参加到一个小组里,每到月底向有关学校寄出5份校报,不久即可收到来自5个不同学校的校报。这样,班级里面就充满着热烈的气氛。因为交换的不是几份报纸,而是温情、友谊和真诚。”国外的一些校本化的语文课外活动几乎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充分联系和利用学校与社区内的设施、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加强民族教育,审美教育和环境教育等。”我们要借鉴国外的经验,积极吸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立足于实际,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规划出特色化的语文课外活动,多方面,多渠道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4篇

关键词:导语;多媒体;课外活动

初中语文是奠定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对于教师或学生来说都是要非常注意的,笔者就以下几点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语文课堂开头的引人入胜

一节课也不过短短几十分钟,如何有效利用是老师们最头疼的问题,一个好的课堂开始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可以利用课本或生活中的例子,编成小故事作为一堂课的引子,这样无形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能够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贴近生活的例子还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发散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求知欲。

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尝试创新

我们知道初中语文知识比较分散,有诗歌有散文有小说等,当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也是采用这样那样的例证来旁征博引,但是这也往往只能起到有限的效果。实现课堂现代化教学也是一种创新,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更是要与时俱进,进行课堂教学创新,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能够更好地将知识呈现在学生的脑海,这就使课本上的知识有了丰富多彩的画面感,相对而言,画面比文字更能使人接受和加深记忆,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教学效率。比如:在学习小说《水浒传》的时候可以找一些人物特写和影视资料,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小说中人物特点的把握和理解。

三、可以适当组织课外活动,对传统的室内教学进行创新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各种历史人物和小说人物,还有一些美景湖泊,教师可以利用当地特有的一些自然或人文条件,引导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回来后给学生布置写作训练,活动总结,还可以开展主题班会,比如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多古诗、文言、小说,教师可以在活动中引导学生的想象力和语文知识的发散能力,有利于语文的写作训练。

第5篇

开展小学生朗诵比赛活动对于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生朗诵比赛活动总结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小学生朗诵比赛活动总结范文1中华古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这些经典的古诗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精神文明最可贵的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这些祖国优秀文化精神,足以成为少年儿童一生的文化资产,对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无疑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学校将“古诗诵读活动”作为学校特色项目建设,举办了“读千古美少年君子——五墩实验小学古诗文诵读活动”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一、明确目标,落实方案

1、明确活动目标:

我们学校开展“诵读精典诗词,弘扬民族精神,”活动,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诵读经典古诗,让中华灿烂文化走进学生心灵,培养学生珍惜自己民族优秀文化和人文精神,拓展素质教育实施渠道,创学校之特色。

2、落实活动方案

在开展“诵读中华古诗,弘扬民族精神”活动中,我校努力做到思想上重视,制度上保证,行动上积极,工作上扎实,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把推进民族精神教育落实到实处。

二、收获和体会

1、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诵读中华古诗,弘扬民族精神”活动的开展,不但拓宽了语文教学的时空,而且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后勤工作、校园美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师生的精神面貌得到较大的改观,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正在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我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2、提高了学生思想素质。

中华古诗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通过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古诗,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祖国江山如画,从而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培养他们高远的眼光和博大的胸怀。不少古诗抒发了亲情、友情和乡情,诵读这些古诗,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和热爱亲人、热爱朋友的健康情感。

3、全面

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大量诵读中华古诗,一是激发了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形成了诵读古诗的良好氛围。很多学生不满足老师指定背诵篇目,自己找来其它古诗背诵。二是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知道了“诗的故事”、“诗坛轶事”,他们了解、知道诗人多了,背诵的古诗多了。三是学生初步掌握了诵读古诗的方法,并能运用与课外自读古诗,部分学生还能把学到的古诗运用于作文之中。

我们开展中华古诗文诵读活动,其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一些名篇佳作,而更重要的是去寻民族文化之根,立民族精神之魂,在诵读古诗过程中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加厚学生的人文精神底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诵中华古诗,强学生素质,读千古经典,奠成才之基。这在我们五墩实验小学特色教育中又筑起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小学生朗诵比赛活动总结范文2一、明确目标、落实活动方案

1、明确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

2、落实活动方案

与日常教学相结合,除安排的校本课外,每周一下午课外活动(单周诵读、双周写字),各班按照不同学段的内容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师生集体共读经典,共赏美文,共写佳句,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书写比赛等学习游戏活动,为经典诵读拓展更宽的道路。

与学校养成教育活动相结合。开展“人人读经典、做谦谦君子”活动,利用语文课前2分钟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并提倡制定恰当的周背诵量,力求达到这个小目标。语文老师每天要与学生共同进行诵读活动。每节语文课前准备2分钟,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生全员参与。每班可选一名普通话及朗诵较好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每周末语文教师将本周所吟诵的古诗文进行简单的讲解赏析,或进行诵读指导。学期结束,评选诵读小明星。

与班队活动相结合,每班每月可抽出一至两节班队课作为经典诵读活动课,将本月所吟诵的古诗文全面复习,或在班级内举行吟诵表演。举行古诗文默写或经典文化手抄报、书画展览、凡人凡言征集等活动。

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相结合。开辟诵读窗口,学校橱窗每周推荐一首古诗,供学生诵读赏析,感悟。在每次校园广播中必吟诵至少一首古诗词

与亲子活动相结合。鼓励、倡导学生家长参与经典诵读,督促学生每天回家进行10分钟经典诵读活动。倡导家长和孩子一起读,积极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

与学校大型活动相结合。上学期我校举办两年一度的艺术节,各班表演了精彩纷呈的节目,有古诗新唱,有根据古诗意境的表演,有形式多样的朗诵,还有师生同台表演的歌舞等。在六一儿童节庆祝会上,也以经典古诗文为主题,形式多样,孩子们在快快乐乐的氛围中感受到经典诗文的魅力,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注重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优秀诗文朗诵会”、“诵读小小擂台赛”、“读书大王”等评选活动。

二、措施到位

为调动学生参与诵读和创作的积极性,学校将通过灵活多样的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经典阅读活动,为学生搭建施展的平台,不断提高小学生课外经典阅读的兴趣,使优秀诗文诵背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1、举行了“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的启动。

(1)学校举行 “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的启动仪式。进行国旗下讲话,使师生明白讲普通话、诵读经典的意义和重要性,倡议师生亲近母语,共同行动。

(2)各班利用班队会深入开展推广普通话的宣传工作。各班主任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设计丰富多彩的内容,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明白,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诵经典文,一定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2、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提高全体师生人文素养。

(1)学校通过师生比武这个平台选拔优秀师生,通过培养诵读尖子,从而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激发少年儿童对中华优秀文化和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和热爱,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2)举行全校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从中选拔书法苗子,展示学校写字教育成果,进一步提高广大学生的规范汉字书写水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每个月各个班级评选“课外经典阅读小明星”,每月上报给学校,在升旗仪式上由校领导亲自表彰、宣传;

4、各班组织学生根据经典诗文进行写读书笔记、创编童谣、编抄报、编写书籍等活动,并定期举办交流评比。

5、本学期学校举办了“经典阅读活动”,结合各项诵读竞赛,开展经典阅读故事会、读书心得交流会、优秀经典诗文朗诵赛、辩论赛、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

并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经典诵读比赛,通过活动,来检测学生诵读效果,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

三、收获和体会

1、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

(1)通过实践,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本校实际的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路子,营造学校文化氛围。

(2)初步建立中华经典诵读教材体系、学生评价体系,探索教师导读的方法,培养了一批导读骨干。

(3)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优秀思想与学校教育、管理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新学习管理,办人民更满意的学校。

2、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1)在诵读实践中,感受中华经典的魅力,提高记忆力,积累语言,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2)陶冶情操,发展个性,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使学生具有更佳的学习、生活状态,促进各门功课的学。

(3)是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节目、办手抄报,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艺术鉴赏力等等都得到了极好的锤炼。

3、提高了教师的文化底蕴

(1)通过活动,理解中华传统经典对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重大影响意义,陶冶自己的情操,树立更好的'学习、生活的态度,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之中去。

(2)掌握小学生经典诵读的方法,初步能创造性地展开活动,提高诵读效果。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

1、总体目标

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小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

2、具体目标

(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各方面的素养。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3、诵读内容

主要诵记内容以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及经典优秀选文为主。(其中有:《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经典的选萃等。)分低、中、高三个阶段,6年完成。

一、二年级主诵:《三字经》,优秀古诗文20首

三、四年级主诵:《弟子规》,优秀古诗文30首

五年级主诵:《论语》,优秀古诗文20首

六年级主诵:《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4、教学原则和方法

A、原则

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B、方法

(1人人参与,个个提高。

(2)每日在校读10分钟。在学校由老师(以语文老师为主,不限于语文老师)利用经典诵读课背诵。

(3)每周利用星期二的校园广播进行赏析品诵,并结合语文学科教学时间进行评点。

(4)回家后,再由家长带动诵读(亲子诵读)10分钟。

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我成长。经典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片生机,我们坚信,只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勤奋工作,我校一定会在经典诵读的道路上走的更坚定,更扎实。

小学生朗诵比赛活动总结范文3年12月27日下午,在镇中心小学二年级二班教室举行了“庆元旦 经典诵读比赛”活动。

年9月开学以来,我校根据市教育局和辛寨镇校办的的精神,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学校根据不同的年级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给不同的年级安排了不同的诵读内容,一年级的《弟子规》、二年级的《三字经》、三年级的《75首古诗》、四年级的《论语》、五年级的道德经。为了检验一段时间以来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学生的掌握情况,特地在元旦到来之际,以年级为单位开展经典诵读比赛活动。现将二年级经典诵读活动的比赛情况总结如下:

1、诵读活动的笔试情况:通过笔试可以看出学生对三字经的背诵很熟练,理解的也很好,达标率98%,但是美中不足的是部分字学生不会写,但是在测试中,要求学生可以用拼音代替。

不过总体效果很好。

2、演讲比赛情况:参加活动的有二年级的全体学生、所有的语文老师及参赛学生的.部分家长。

每个班级选出5名小选手参加演讲比赛,所有的参赛小选手演讲很精彩、背诵很熟练,博得了在场家长的一众好评。

3、在利用评委加算分数期间,指导教师又进行了现场问答(如:五谷指什么、六畜指的是什么、八音、七情、五常等问题)孩子们回答的很精彩,让在场的老师和家长瞠目结舌。

通过经典诵读比赛,可以看出,学生不但背过了,而且理解的很好,还能做到学以致用,我们的孩子懂得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知识,下一学期,我们会继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把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发扬下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生朗诵比赛活动总结范文4为了推动我校的读经诵典的水平的提高以及活跃校园文化,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让全校师生深入体味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而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我校积极响应“经典诵读”活动的号召,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了古诗诵读活动。使得古诗诵读在全校学生中逐步掀起。我校全体师生可谓全员参与,全情投入,诵读热情日益高涨,气氛浓厚,已经形成了一支强大而有声势的诵读队伍。做到了每一项活动从计划到实施方案,活动经过到项目总结,每一项都做到完善。实现了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促进学生背经典的综合能力。

为了达到人人都能背诵《弟子规》的要求,语文科组根据计划和学生实际,进行了不同年级背诵不同段落的训练,结合动作、手势、表情等基本步骤的培训,并且定期检测。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训练内容,而且按照学生的兴趣,形式多样化,同学之间也随时随地可以对照检查、表演、评价等。总的来说就是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演讲水平。学校语文科组开展经典诵读比赛活动,还促使了全体同学们更加积极背诵经典,同学们的经典内涵更丰富了。

经典诵读是一项灵魂工程,难在坚持,贵在扎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上级领导的工作要求,坚持不懈,积极推进,将经典诵读与师生的行为品质结合起来,我们坚信经典诵读活动将会助推我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我们的学校将会变得更加的完美!

此次比赛是在各级段认真组织、精心辅导,层层选拔后进行朗诵比赛,推荐优秀选手参加的基础上进行的。选手们个个精神饱满,声情并茂,他们以优美的语言为大家诵读了名家们脍炙人口的传世美文。选手们或童趣盎然,或悠扬委婉,或气势磅礴,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朗诵才华。其精彩的表现折服了在座的评委及全体师生,大家也同时经历了一次次心灵的震荡与洗礼。参加活动的老师诵读经典美文有利于学生真切感悟经典文章之美,品味与书为友的乐趣,激发热爱祖国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希望全体学生都能在“书香校园”中,获得美的体验与感受,做一个“真、善、美、健”的锦绣学生,从而拥有幸福人生的开端。

每个学期,我们都会开展一次经典诵读活动汇报活动,其中,不乏精彩的节目,如古诗擂台赛、古诗吟诵等。丰富的活动调动了学生们诵读的热情,孩子的进步使得他们的家长对我校的诵读活动越来越支持。

抓好古诗文诵读活动领导重视是前提,老师参与是基础,调动学生积极性是关键,家长的支持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开展诵读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寻根,寻民族精神之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在诵读古诗文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学生的人文底蕴。我们肩负着历史重任,在我们的努力下,相信我们的学生们会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去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目前,我校古诗文诵读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诵读场面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在鼓励学生背诵的同时,不忘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有一定意义的句子,使学生学到千古美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德原则,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响。

通过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全体师生都深刻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师在经典诵读声中,变得更加的善解人意,心灵更加阳光,工作更有精神;孩子们在经典诵读声中,变得更加的规矩,可爱,有礼有节,而这将为孩子们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必将提高提高我校的经典诵读水平。可以说经典诵读在我校已形成规模,初见成效。

小学生朗诵比赛活动总结范文5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国人不断从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食粮,从中感悟到中华民族团结奋进、和谐友善、包容宽厚、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感悟到仁爱孝悌、诚信报恩、精忠爱国,勤俭朴实,互助友爱的传统美德。近年来,我校积极响应“经典诵读”活动的号召,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活动,积极构建学习型校园,使得“唱读讲传”活动在全校师生中逐步掀起并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特色。

1、将经典诵读编入学校发展规划

学期初,霍校长就和老师们确立了将弘扬传统文化作为学校使命来抓,这样成就了石桥小学经典诵读系列活动,使我校办学内涵得到不断充实。自2009年以来,我校开展的诵读活动一直延续到今天,先后组织师生一起学习了以《弟子规》和古诗文为代表的经典。在诵读的基础,我们开展了体会和践行经典篇章的精髓系列活动,如诵读《弟子规》后我们开展了学生德行教育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包括说“孝”事、唱“孝”歌、做“孝”行等等。

为了能将石桥小学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传承下去,我们把诵读经典、弘扬传统文化列入到学校整体规划发展目标中,在未来若干年,我们将继续通过倡导经典诵读,践行经典精神要义,来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2、领导重视,带头参与

我校之所以有浓厚的诵读经典氛围,一方面来源于经典篇章的魅力,另一方面得益于校领导对诵读经典的重视。他们不但自己诵读经典,积极参加传统文化相关学习活动,更在自己家里推广经典诵读活动,带领自己的爱人和孩子一起诵读《弟子规》《增广贤文》《唐宋诗词》等经典篇章。正是有了领导的带头参与,学校诵读经典的氛围也更趋浓厚。

3、注重师资培训和专家引领

为了提高师生诵读经典的效果,我们先后选送多位骨干老师参加、省级的经典诵读培训活动。

小学生朗诵比赛活动总结范文相关文章: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讲话稿

2017学年小学朗诵社团活动工作总结

对朗诵比赛活动的总结(2)

经典诵读活动总结范文模板

对朗诵比赛活动的总结

校园朗诵比赛活动总结

学校诗歌朗诵比赛总结怎么写

小学生书香校园活动总结范文

朗读社团活动总结范文

第6篇

高中语文活动课是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突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拓展语文教学空间,充分开发语文学习的课程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活动主题与形式来自主地完成学习活动,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指导、管理并评价的教学形态。学者们关于这一概念的界定大同小异。袁锦川在《关于高中语文活动课教学设计的研究》一文中提出:“高中语文活动课程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专题性和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从中可以看出,高中语文活动课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性与实践性,能够促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以及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除此之外,谢辉在《高中语文活动课理论与实践研究》一文中指出:“语文活动课程是指语文教学活动中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参加的,以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内在需求和认知规律为基础的,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学生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基础为目的的,以课堂为中心,课内外互动互补的,有序有效的主体实践活动。”这一概括又说明了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开设活动课的意义之深刻,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强调了活动课要以课堂为中心,注重课内与课外的互补与互动,这就对组织活动课的教师在专业层面与技术层面提出了要求,即不仅要善于利用课外的教学资源,而且要将其自然而高效地融入到课内教学之中。谢辉在文中还创造性地将其主体实践活动分为外显形式与内隐形式两种,外显形式“主要是听、说、读、写、思、做等言语实践,即智力活动;其内隐形式,主要是情感、意志、品行等身心体验和人格雕塑,即非智力活动”。高中语文活动课正是要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推进高中语文教学形式的全面开展与教学目标实现。

二、高中语文活动课的实施意义

高中语文活动课的具体实施能够活跃语文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语言文本之间的交流,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从而推进语文课的课堂形态的进化,实现课程改革的题中之义,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性质”中提到:“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学者们都指出,高中语文活动课正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课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它可以满足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在语文素养和探究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谢辉也明确肯定高中语文活动课在这方面的重要意义,在《高中语文活动课理论与实践研究》中指出,“语文活动课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可以使学生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在活动过程中得到运用”。同时语文活动课程打破了常规的教室限制,可以将教学空间拓展到大自然和社会之中,那么“在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中,学生走进大自然及深入社会,加深对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的体验,也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提升其精神生活,改进生活质量的重要方式”。另外,史慧芳在《高中语文活动课的教学初探》中也在指出在组织活动课过程中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之后,总结了高中语文活动课开展的深远意义,文中陈述:“活动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由于高中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强,进行活动课的教学能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促进学生今后的学习实践性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可见高中语文活动课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未来语文课发展的重要教学形式,能够促进语文教学的现代化。黄卫华便在《高中语文活动课教学方法浅谈》中强调:“开展语文开放式的活动课教学,是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三、高中语文活动课的实施建议

关于高中语文活动课的具体实施建议,学者们研究的较多,包括依托于一节比较成功的高中语文活动课,来阐释语文活动课的教学目标以及具体步骤等,总结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遵循的原则。例如,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要注重学生间的差异,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要注重活动课的研究性,还要保证教师的认真指导和有效管理,等等。许多学者对于活动课组织的策略进行了探究,提出了贴合实际的重要实施意见。黄卫华在《高中语文活动课教学方法浅谈》中提到:“高中语文活动课教学项目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普及。在课堂教学上,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教师在活动课上没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兴趣。”所以高中语文活动课的开展就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重点要放在研究性学习的培养上。活动课不能一味地追求气氛的活跃而忽略了高中阶段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拔高。此外,王春梅在《高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策略探析》中点出“:真正重视每次活动总结,提升活动质量。”从中可以看出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最后进行的活动总结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将活动的效果更好地激发出来,延伸这次活动课对学生语文素养和各方面能力的影响。史慧芳在《高中语文活动课的教学初探》中也强调:“在活动课结束后,教师应对课堂教学进行评分和反馈,可以评出最佳表现者以鼓励学生。”这也是对语文活动课的评价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史慧芳还在文中创设性地指出:“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及分任务时应注意学生的个人水平和个体差异,将能力强与能力弱的学生均衡分配,并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安排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在语文活动课中,教师往往不能全面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也就不能够使所有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并能够有所收获。针对这种不均衡性问题的存在,我们应该在活动准备时就尽量地解决,如分组时让每组的实力均衡,每组的组员搭配平衡,使每小组的任务多样化等。

四、整体展望

第7篇

一、综合性评价的形成过程

以往的语文教学,更多关注的是“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教学,很少去研究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为了实现《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现代公民的要求,《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增加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成为《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五大版块。伴随语文课程的改革的深入,语文学习评价方法也在不断变化、发展,使之适应语文课程改革的需要。综合性学习的形成使得学生对语文学习变得更加科学、有效、系统,对于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也随之产生。

综合性评价是一种过程性的评价,突破以往对语文学习评价只注重结果的方法,使语文学习评价单一主体结构转向多元主体,从被动转向主动,从外部转向内部,从形式转向实质,从静态转向动态,在对学生语文学习进行综合性评价的过程中,应该把评价的角度由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引导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来,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该注重定性评价,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不断提高。

二、综合性评价的特点

(一)评价目的的发展性

在应试教育中,语文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为了筛选出应试教育中的少数精英分子,而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评价观认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该过分强调甄别和筛选功能。”语文综合性学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这种发展不仅指某方面的知识的积累,而是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形成。所以,与之相应,语文综合性评价的目的是具有发展性的。

(二)评价内容的综合性

传统的语文学习评价的内容上偏重语文知识与能力,偏重认知能力。这是对语文课程价值的狭义理解。《语文新课程标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语文新课程标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了课程目标,它不仅着眼于“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还着眼于“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能否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等。由此可见,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在实施评价时,力求全面地评价学生,进行多维的综合评价。

(三)评价的过程性

与其它评价的目的不同,综合性学习强调的是过程,并非仅仅是结果。过程就是目标,所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关键要注重全过程的考查,并且重点考查学生是否积极参与的态度,具体获得了什么样的体验和经验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得学生在每一次的综合评价后都能有所发展,这种发展可以是微小的,也可以是巨大的。注重活动过程,就是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及参与程度、态度,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注重在语文学习的综合性评价的过程就达到了综合性评价的目的。

(四)评价的对象多面和多元性

综合性的评价中的“综合”是指实施评价的对象在评价对象的评价应该是多方面、多角度地展开评价。多方面所指的是参与评价的对象的多元化,例如:“自我评价”、“同学之间的评价”、“师生之间的评价”、“家长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只有把各个方面和角度都用于综合考虑,才能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做出准确、系统、科学地评价,促使学生在评价中不断进步。

三、综合性评价的实施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实施综合性评价,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缺点”为态度。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评价应该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各个方面的表现来进行综合性评价。

(一)对课堂作业的评价

课堂作业的目的是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当天的课文内容的巩固和检验掌握情况。在日常作业中如果教师发现学生做错了,教师应该及时鼓励他下次要做的更好,把学生做的好的作业上给予表扬,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不应该仅仅重视学生的完成情况来给予评价,更应该考虑到学生是否是独立完成作业、完成作业的质量以及对也课外知识的延伸等几方面来考察,从而才能做出比较准确的评价。

独立完成作业是对学生课堂作业的最基本要求,独立完成课堂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语文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个性的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也有重要作用,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该主体如果不能培养自己的独立性,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教师除了考察学生是否独立完成课堂作业外,还应该考察学生是否能按时完成和完成作业的质量的情况,教师应该从以上三方面来考察学生的课堂作业,从以上三个方面综合给予学生评价,对于不能达到教师要求的学生,教师应该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发展。

(二)书面测试评价

现在的语文测试多以纸笔测试为主,虽然纸笔测试存在许多弊端,一直困扰着教学改革,但是这种困扰绝非来源于该评价方式本身,而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测试的命题与操作是否符合发展性评价理念。是否能够最大限度的综合检查学生学习多维目标的实现程度,是否与课程改革理念保持高度一致。只要命题科学、操作适当,纸笔测试一样可以在对学生评价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

对于命题内容的改革,重视试题取材的文化价值导向,删减少数偏、深、难的知识内容,强化对积累的考查,注重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和领悟能力的考查,加强对汉字书写的规范要求,简化试卷结构,压缩试卷长度,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调整语文测试中的主观题与客观题之间的比例,减少选择题量,开设开创性题型,鼓励学生自主发表见解。

对于测试的呈现方式的选择,同样的开始内容可以有不同的呈现方式,不同的呈现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呈现效果。传统的试题的呈现方式单一、死板,学生不感兴趣。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贴近教材和生活,内容情景化和生活化,知识性和趣味性寓于一体,学生会很喜欢这种图文并茂的试题。

注重检测的过程性和体验性,测试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阶段学习情况,但是测试并不能注重结果,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在语文测试的过程性和体验性。教师通过测试中反馈的信息,通过分析和整理,不仅能够了解掌握学生的阶段性语文学习情况,而且还能够作为评价的参考平面之一,对学生语文学习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日常表象的评价

1. 课堂表现:课堂表现的主要内容:学生自我管理,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课堂内的师生互动三方面。在课堂中学生应该能够做到自觉的认识到现在自己是在上课,能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课堂内的知识点就是本节课学生应该完成的任务,若学生不能及时的掌握课堂知识,学生就不算完成本节课的任务,学生在课堂上没能解决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日积月累,这些问题都将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对于在课堂中能够自觉遵守纪律的学生应该给予肯定,对于不能够遵守纪律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课堂中教师除了要调动课堂气氛外,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配合也是尤为重要的,教学是一种双向的互动活动,不是教师的单向任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的角色只是引导,然而学习的主体则是学生本身。对于能够积极配合教师完成互动教学活动的学生应该给予肯定的评价,这样的评价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他能够激励积极的学生,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评价也能够带动不够积极的学生,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在教学互动的环节中,教师如果发现学生能够很好的完成教学互动,说明学生在课外能够对课文的知识内容提前有所预习,反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和学习态度端正。综合以上三点的评价要求来给学生在课堂表现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