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实习期满工作报告范文

时间:2022-08-28 10:30:36

序论:在您撰写实习期满工作报告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实习期满工作报告

第1篇

通过新一轮人员续聘工作后,我协助科长充分调动了退管科各岗位人员的积极性,顺利进行了各项工作的交接,几个月来我与科室同事一道在实践中摸索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我特别重视对医疗记帐单发放工作的完善。为了更好把我单位有限的医疗费用更合理地使用好,发挥更大的效益,我和科室同事协调得一个方案——坦城向所有的离退休老同志宣传单位医疗费用的来源及数额,讲明使用情况,并根据医疗费专款的拨款数额来设定个人的年度消费额度;对部份历来医疗费高企的人员进行了面对面,一对一的宣传工作。尽管有部分老同志对我们医疗记账单的管理方式不十分理解,甚至误会,但我仍然不厌其烦地向他们解释,让他们明白,退管工作是为绝大多数老同志的切身利益着想,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医疗资源,是为了让老同志能继续享受社会基本医疗待遇,是为了避免如电影公司因欠费导致医疗记账单被取消的情况发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门诊的记帐数额有明显下降。

此外,我还注意到要充分发挥新同事的专业特长配合退管工作,以关心离退休人员身体健康、建立良好的保健知识作为切入点,上门慰问及宣传我们的医疗政策,我们通过平时聊天,与老人家建立起和谐的关系,及时了解他们的愿望和诉求,对于合理、合法的意见,我能及时把它们反映给领导和上级部门。当遇到老同志对中心存在误解时,我也能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向老人家坦诚告知中心面对的医疗费巨额欠款的困难。

为了更好搭建在职人员和离退休人员之间的沟通平台,让他们能切切实实在生活上感受到组织的温暖,除了常年性走访慰问之外,我们把原“双月聚会日”改为每季度举办一次的离退休老人生日茶话会,通过转变服务意识,使中心的服务工作更加贴近老人的需要,受到广大老人家的欢迎。

对部分患重病的老同志我们特别要做好关怀的工作。在他们患病住院期间,我在中心领导的亲自带领下,不惜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多次前往医院,到病床前探望病人。

第2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 顶岗实习 管理 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b)-0168-02

顶岗实习是实现高职实践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的关键教学环节。顶岗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把所学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直接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获得真实职业体验,锻炼提高工作能力,最终实现顺利就业。但是对于不少职校来说,学生的顶岗实习依然是个突出的难题。究其因,不少职校将责任归咎于企业没动力。其实,高职本身对顶岗实习的理解和操作,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良性的顶岗实习制度的建立。

1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顶岗实习是一个特殊的教学过程,校企双方都是教学的组织管理者和培养实施者。

1.1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的有关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1)部分院校对于学生的实习岗位、实习效果、待遇关心较少,也缺少相关法律文件约束。一方面导致学生实习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当出现纠纷时,学校只能与企业协商解决。

(2)部分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和生产实践等因素考虑,认为学生实习不仅不能给企业带来明显效益,还会由于他们的不规范操作而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活动,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因而把校企合作视为一种额外负担。大部分学生只能进行一些低层次的“跟岗学习”,导致顶岗实习流于形式。

(3)部分学生责任心较差、缺乏吃苦精神,在工作中挑三拣四,一旦发现工资、待遇与理想中稍有出人,便怨声载道。

1.2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现状,发现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

1.2.1 企业岗位单一与学生期望多岗的矛盾

学生希望到本专业相关企业的多个岗位上去锻炼自己,提高综合能力。当他们到工厂的一线生产岗位后,面对单一岗位,部分学生产生了不安心实习的现象。

1.2.2 企业岗位需求与学生实习不稳定的矛盾。

由于实习单位众多,实习地点分散,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只能是巡回检查或远程指导,因此一些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遇到问题得不到及时沟通和直接指导,导致一些学生被解雇或自己轻易放弃实习机会,使得实习质量难以保证。

1.2.3 企业对学生期望值与学生实际能力现状的矛盾

企业需要能够胜任完成工作任务的顶岗学生,以确保产品质量。但是从学校直接走上岗位的学生,尚缺乏对企业管理、企业生产等的适应性。

2 校企良性、深度合作是提升顶岗实习质量的保障

高职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双方以生存和发展的共同愿望为基础,以人才、技术、效益为结合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环境与资源,以培养适合生产、建设、管理一线实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培养模式。进一步强化校企深度合作,优化校企合作模式,对于加强高职专业建设、改革教学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和核心价值。

2.1 校企合作模式深层次发展有利于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构建符合市场需求的教学体系

专业培养的是企业需要的实践型高技能人才。这就需要按照企业需求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体系。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由于企业需要具备基础功底强、岗位适应性强,一专多能的人才。

2.2 校企合作模式深层次发展有利于提升双方专业人才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校企合作有助于学校充实对外交流的途径,了解行业的发展状况;有助于学校以企业为对外交流的桥梁,通过其联系更多的企业、行业等相关组织,拓展学校信息接受与合作办学事业的延伸与手臂;有助于扩大学生的就业面,使企业和学校得到宣传,学生接受企业的职业理念,进入职业角色,产生归属感和责任感。

2.3 校企合作模式深层次发展有利于优化专业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水平

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和企业的教育资源,进行多模式、多体制的办学,解决高职教育中资金短缺、实践环节薄弱、教材实践性不足等问题,提高职业教育的效率,提高办学层次。通过校企合作,采用共建实训室或者企业实习等形式,解决上述问题。

3 校企合作是前提:注重校企合作“深层次”发展

学校和企业的合作要向纵深发展,就需要互相沟通和交流,达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理想效果,所以需要修筑一条便于双方沟通信息和需求的“合作之路”和全体人员参与的“沟通之桥”。就是找出校企合作的共赢点和让校企合作可以顺利进行的科学办法,组织一套校企合作领导班子,落实一套科学的校企合作管理体制,使校企合作的设计蓝图得以顺利实施。

3.1 以管理改革促进校企合作深入发展,架设校企合作之“桥”

要确保校企合作的顺利、健康发展,首先确保有“桥”。这就需要合作双方进行一定的管理体制改革,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进行人事架构建设。就是企业和学校的上层、中层、下层都相互挂职。挂职的目的是让校企合作双方互相熟悉对方,了解双方的需求并能够及时沟通。只有校企合作的领导班子和相互挂职,信息沟通才可以畅通无阻的往返于校企合作双方,才能实现合作共赢、共同提高。

3.2 以课程建设促进基础设施建设,铺好校企合作之“路”

合作之“桥”架设好之后,还必须铺好校企合作之“路”,作为校企合作的双方需要投入人力和物力来实施,即进行专业课程建设和实习实训基础设施建设。学校面临的课程建设、专业教学、师资培训、学生就业有了企业的参与就迎刃而解了,企业面临的降低成本、人才培养和技术公关也变得省心省力了。

3.3 以科学管理促进办学水平提升,护好校企合作之“航”

校企合作的“沟通之桥”和“合作之路”建好了,护“路”和固“桥”的工作也要长期开展。要让信息沟通的小车长期通行,就需要定期进行反馈和监督。因此就要制定岗位责任制、激励机制和反馈机制,校企高层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定期检讨校企合作的成果和不足,定期提出改善的目标和任务。比如:成立建筑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技术权威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根据企业、行业的用工要求调整实训计划,适时地引入企业对于相关专业技能人才的评价标准与考核制度,健全学生评价体系,完善学生的培养体系,通过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技能、服务意识、沟通能力等多元角度的评价建立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校企合作办学水平。

4 强化管理是关键:建立顶岗实习过程管理体制

顶岗实习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完成。学校在三方中处于主导的地位,在整个运作过程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为保证顶岗实习顺利、有序进行,强化顶岗实习管理尤为重要。为此,必须校企合作制定并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不断改进顶岗实习管理方法。

4.1 成立两级顶岗实习管理机构

学院顶岗实习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对顶岗实习工作进行检查、评价,通过有效的制度规范和管理模式保障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实效性。

4.2 革新顶岗实习管理的模式

一是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在制定教学计划和专业建设中参考外聘专家意见,使制定的培养计划更切合实际。二是实施“双重管理”。学生在顶岗实习中,要处于学生守则与企业规章制度的双重管理下。在广泛征求企业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并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对顶岗实习单位选定、校外基地建设、实习指导教师的确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日常行为及安全管理、实习成绩评定等均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三是专业技能实习与学生道德培养相结合。针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吃苦耐劳、爱岗敬业、诚信等方面教育;就业观念、就业技巧等教育;实习纪律和安全生产教育等。

4.3 实施以指导、协调为主的柔性管理手段

在学院相关实习、实训等指导性文件的基础上,制定顶岗实习管理相关实施细则,使之更具体更便于操作,以此加强实践环节的管理。实习指导教师要深入实习现场,检查学生实习情况,进行业务指导,掌握学生思想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教育帮助,关心学生生活和身体健康,稳定学生情绪并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管理。督促学生记好实习日记,听取实习单位有关人员的意见,审阅学生的实习报告,参与学生实习成绩的评定。辅导员应积极主动地协助指导教师教育学生、解决学生思想问题。

学院与企业建立实习工作协作组织,双方安排管理人员,共同研究制订实习计划和管理办法,确保实习的内容、形式和管理方式,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保障学生的各项合法权益。

5 科学考核是保障:严格顶岗实习考核与成绩评定

考核评价是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高职院校实施的顶岗实习在考核评价环节上大多以实习小结等形式考核学生,由带教老师或师傅写评语、盖图章。这种考核评价形式单一,方法简单,难以对学生的实际实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特别是对学生整个实习环节的实践技能训练状况无法实现实时跟踪,不能对过程进行考核评价。

5.1 建立“双考核制”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同时接受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双重考核。

学生的顶岗实习考核可分两部分:一是由合作企业指导教师或管理人员对学生的实习表现进行考核。二是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习情况和实习工作报告进行考核和评价,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

5.2 实施“三监控制”

一是对学生顶岗实习过程情况的考核。学校要求指导教师一方面要定期进行现场指导;另一方面要加强与企业指导教师的沟通,并积极运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通讯、网络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为学生辅导答疑,并规定学生实习期间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二是学生实习期满返校后要撰写实结,学校组织学生座谈及述职答辩,了解学生对顶岗实习工作的真实体会和收获。三是由学生自我管理小组根据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各方面表现提出综合的自我评价意见,为专业指导教师的考核提供参考意见。

6 结语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顶岗实习是个永恒的课题。为了做好顶岗实习这个工作,我们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与教训,对实习质量进行全面分析与评价,对今后的顶岗实习工作和教学改革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地更新理念、巩固和发展实习基地、融洽各种关系,不断地提高学生做人的思想觉悟和做事的本领、增强敬业精神。以更加有效的培养贴近社会需求,满足企业要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全铁.试论高职教学管理问题与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1(14).

第3篇

工作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这部分内容主要的是对工作的主客观的条件、有利和不利的条件以及工作的环境和基础的等进行分析。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会计试用期满工作总结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会计试用期满工作报告1时光荏苒,三个月的试用期很快就要过去了,回首过去的三个月,内心不禁感慨万千……时间如梭,转眼间将跨过三个月实习期之坎,回首望,虽没有轰轰烈烈的战果,但也算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考验和磨砺。

财务工作十余年,也写了近很多份的总结,按说,定期对自己进行一番盘点,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吧。

作为大华集团子公司的______公司的财务,财务部应算是关键部门之一,对内不仅要求迅速熟悉集团财务制度,熟悉财务软件的操作,而且还应适应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要求,对外要应对税务、审计及财政等机关的各项检查、掌握税收政策及合理应用。在这三个月里在领导的支持,在同仁的配合下我终于将各项工作都扛下来了。本人感觉自身综合工作能力相比以前又迈进了一步。回顾即将过去的三个月,在部门经理的正确领导下,本人的工作着重于公司的经营方针、宗旨和效益目标上,紧紧围绕重点展开工作,紧跟公司各项工作部署,在核算、管理方面做了应尽的责任。为了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以及集团行政部的要求,现将三个月的工作做如下简要回顾和总结。

实习期的工作可以分以下两个方面:

一、费用成本、客户往来方面的管理

1.规范了低值易耗品的核算管理,全面建立低值易耗品台帐,从易耗品的购买、领用全面跟踪,方便企业更全面的了解这些价值较低物资的分布情况,加强管理。

2.在集团财务制度的基础上规范了华品成本费用的管理,明确了成本费用的分类,重新整理了科目,为加强了项目管理,分门别类的计算实际消耗的费用项目,真实反映当期的成本。

为绩效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3.规范商业公司财务帐套布局设置,根据商业公司特点,设置相应帐套,通过辅助帐中客户、仓库模块的核算使博科软件充分发挥出作用,能够及时有效的反映财务数据,满足未来经营管理的需要。

二、会计基础工作

(1)认真执行《会计法》,进一步加强财务基础工作的指导,规范记账凭证的编制,严格对原始凭证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强化会计档案的管理等。

(2)根据集团的指示,对华品公司会计电算化情况进行了备案,使财务工作符合财政部的需要,更加规范化,为不断提高财务工作质量而努力。

(3)按规定时间编制本公司及集团公司需要的各种类型的财务报表,及时申报各项税金。

会计试用期满工作报告2一、严于律己,严格要求,遵章守纪,团结同事。自到公司上班以来,我能严格要求自己,每天按时上下班,正确处理好工作与私事的关系,从不因个人原因请假或耽误公司的正常工作;同时我认真学习并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团结同事,积极合作;

二、能够做好本职财务工作。作为一名房地产企业成本会计,我深知成本管理是财务工作中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在前任成本会计王霆的指导下,我认真学习我公司成本管理流程,主要包括纸版合同的接收归档、日常付款的审批、账务处理、产值的处理等,特别是合同付款审核工作,是否在本月资金计划内、是否符合合同付款条件,审核一定要细心严格,付款信息、产值信息等相关内容及时登记合同台账,保证领导看到的是最新的数据;

三、合同印花税税金计提工作。每月月末能够及时把本月收到的新合同按类别计提印花税,报给税务会计马昱,确保税金及时缴纳;

四、做好其他日常事务。已批未付准确管理,每天早上把最新的数据汇总完毕后报给出纳,其他各项报表及时更新。

两个月来,我尽管围绕自身工作职责做了一定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知道这与公司的要求和期望相比还存在差距,在工作中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自己来公司时间短,一些情况还不熟悉,很多工作不能及时做出反应,做出让领导满意的结果。我相信随着工作的深入,我会做得更好。

二、自身的业务知识和能力还有欠缺,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

针对上述不足,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加强财务专业知识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细节方面完善自己,严格要求自己,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

一、目前财务上的问题:

1、费用单据不能及时回归财务部。

费用单据的发生后,财务工作刚刚开始,而不是结束。财务需要根据这些费用单据即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然后根据记账凭证记账。记账后,每个月才能为公司编制报表,分析公司的运营情况。财务要求的是日清月结。如果当日不能清,每个月就不能有准确数,到年底不准确的数就会越大。

2、总经理还在为财务部承担发放现金业务。

这是在别的公司不存在的现象,公司越大,总经理越是轻松。而我看到的是很吃力总经理,并且是在财务方面费心的总经理,这让我这个做财务主管的汗颜,使我无地自容。

二、下一步工作思路及方针。

财务工作需要从最基层,一点一滴的进行,虽不能看到速效,但急需日趋完善。

财务部需要的岗位设置:

出纳、记账会计、财务主管。

记账会计可以多人,其他岗位为一人。财务部是一个整体,共同协作,共同完成各个岗位的工作,每个岗位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并且缺一不可。

会计试用期满工作报告3我自今年__月份到公司上班,现在已有____月的时间,这期间在公司各位同任的大力支持下,在其他相关人员的积极配合下,我与大家一道,团结一心,踏实工作,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下面我将近几个月年来自己的工作、学习等方面的情况向大家做简要汇报:

一、严于律己,严格要求,遵章守纪,团结同志

自到公司上班以来,我能严格要求自己,每天按时上下班,能正确处理好公司与家庭的关系,从不因个人原因耽误公司的正常工作;同时我也能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从不搞特殊,也从不向公司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对公司的人员,不管经理还是工人,我都能与他们搞好团结,不搞无原则的纠纷,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

二、尽职尽责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

我在公司主要从事财务工作,为此我从以下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1、建立健全公司财务制度。

公司成立以来,我是兼职会计,所以只负责每月的帐务处理和财务报表的报送,使得公司财务上的制度不够健全。自到公司正式上班后,我将财务人员的工作合理划分,在公司的财务方面按规定进行了要求,特别是发票管理方面,严格要求正确填开和索取,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在财务收支方面,严格执行公司的制度。

2、正确核算,按时结算,及时报送税务相关报表。

在日常财务工作中,我能严格按财务规定正确核算公司的经营情况,按时结算有关帐务,每月末及时将财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报送税务机关,没有因个人原因耽误报送时间。

3、及时将财务状况汇报于公司,积极为经理当好参谋。

每个月我都将公司的财务情况给公司经理进行汇报,使经理能及时了解、掌握公司的经营状况,对经营中出现的问题我能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发挥财务在公司经营中的作用,为建立当好参谋和助手作用。另外,对其他人员在销售、采购中有关不符合要求的做法,我也能及时提醒和指出。

4、认真负责,积极配合税务部门的稽查工作。

10月初,税务部门对我公司进行稽查,在这期间,我能积极配合,并加强和稽查人员的配合,发挥自己的优势,多与他们沟通,对存在的问题与他们交流,争取他们的宽容,使公司的利益得到保护。

三、存在的问题

一年来,围绕自身工作职责做了一定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公司的要求和期望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主要是:自己来公司时间短,一些情况还不熟悉,尤其是对每个销售人员的核算,工程部分和零售部分没有明确划分清楚,给销售人员带来了麻烦,同时也给公司对每个销售人员完成任务的情况掌握不够准确。对这些问题,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最后,还想说三点:

一是我的述职还不全面,有的具体的工作没有谈到,就今天我所谈的,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二是我工作能顺利的开展并取得较好的成绩,首先要感谢我的助手张晓莉,她对我的工作能积极给予配合和支持,任劳任怨,特别是在有身体不便的情况下,坚持上下班,帮我做了许多工作。同时,我还要感谢公司其他人员,没有你们的支持和配合,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工作成绩,你们是公司金字塔的基础。特别是在公司生产经营,销售盈利方面,你们精诚团结,积极为公司出谋划策,充分反映出我们公司员工是一支能吃苦、能奉献、能战斗、有进取精神的队伍。

三是希望大家在明年,能一如既往地支持配合我的工作,我将一如既往地与大家一道,为公司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做出努力。

会计试用期满工作报告4当陌生的环境变得熟悉,当夏的炎热代替了冬的寒冷,不知不觉中三个月的试用期很快过去了。回首这三个月的工作,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也存在缺点。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工作中我喜欢用笔记录下自己成长的足迹,总结自己的得与失,三个月试用期总结如下:

一、工作方面:

(一)财务方面的工作我认为财务工作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从小事做起,从细心做起,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1.记账:出纳工作从简单的审核票据,粘贴票据等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已经付了的单据都要在其上面盖好“现金付讫”的章。

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做好记账凭证,每笔已经发生的业务,及时记账,及时记录记账明细,已备查询。在以后的工作中个人报销的原始单据要有个人签字。记账过程中不断明确各业务走的具体科目,不明白的向赵姐请教,同时也查询以前的凭证。

2.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定期的核对现金和银行存款,及时登录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刚开始登录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如借方写成贷方,贷方写成借方,以及因为粗心的缘故把记账凭证漏写,在出现错误和问题的时候我及时改正,并做好工作心得。记账时一定不能分心,认真做好分析,在填写每一笔业务的时候都要认真、细心,在心情急躁和不平静的时候不能做记账方面的工作。对于记错账的情况下,怎样修改也从赵姐那学到一些经验。年初和月初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时,我也从06年的账本上学到了不少经验。现金日记账要记录好每笔发生的业务,而银行存款日记账则要明确各个银行的业务,每笔业务要根据发生银行的不同而登录。目前公司的开户行是建行市中支行,也是主要业务的发生行。建行营业部主要发工资,农行和农信主要是税金方面的业务。每行每季度都会有银行利息单。日清月结是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特点与需求。

3.做报表:目前主要做的报表是每周的财务收付存报表、每月的流水账明细。

(1)财务收付存报表:每月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做好财务收付存报表。此报表周一交予赵姐审核,刘经理核准。一般情况下我都在前一周的周末做好,并根据审核无误记账凭证和现金、银行存款做好核对工作,次周的周一直接将表打印。刚开始因为对此项工作不是很熟悉,经常出现账目不准和不平衡,且备注中的数目不能随之相应的调整,主要是预付货款及存货余额要随着在外资金的变化而变动。经过一月的调整后,这项错误基本很少出现了。每周一,将报表传给王经理审阅。在此之前经常会漏写记账、审核、核准人的名字,不过如今发邮件之前我都会仔细的核对,漏写记账人员的名字情况如今也很少出现了。(2)每月的流水账明细:流水账的登记和核对一般在做好财务收付存报表和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的前提下,根据记账凭证仔细地入账,每月月初与现金和银行的账目都能一致。此项工作越来越熟悉,而且越做越快。

4.其它细节方面的工作

(1)票据:目前主要开的单据有现金支票、转账支票、电汇、入账单。这四种票据的要求非常高,无论是填写方面还是盖公章方面,若出现错误填写都要加盖“作废”章。

(2)支票方面:刚开始在票据填写和加盖公章时,经常出现错误,如日期没大写,单位名称和金额没顶格写,填写不规范等问题。经过一个多月的熟悉,规范此方面的工作。同时,根据需要到银行提取备用金和办理银行入货款账等业务。

(3)电汇:货款主要通过电汇付出,在实施的过程中积累了主要付款单位的各项明细,如单位名称、账号、汇入行名称、以及传真。填写名称要和其单位名称一致,一个字都不能漏写。

(4)入账单:主要的入账单有收到货款收入的转账支票和每月发放工资时的入账。

(2)税务:对于发票审核和交税金有了初步的认识。

(3)关于增值税发票的开据:此项工作有一点小小的了解。

会计试用期满工作报告5经过两个月的试用期,我在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会计工作看似简单,做起来却难,以前的工作经验对我从事新的工作有一定的帮助,但很多事情还需要重新认识和体会,学习和实践相互融合才能产出成果,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单位领导的耐心教诲和无形的身教,离不开公司同仁的关心和支持。

两个月试用期已经过去,我对自己所从事的会计工作已经比较熟悉,也能胜任这项工作。以前在会计师事务所做业务助理工作时,对会计的工作情况比较了解。而且在这两个月里,我在公司__总和__会计的领导下,在公司同仁的帮助下,在新的岗位中,我对本公司经营模式和管理制度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深入的学习。现对本职工作总结如下:

一、一个人面对新的城市、新的工作,一切都将是新开始,都有一个从生疏到熟悉及精通的过程,万事开头难,一个良好的心态——虚心的、积极的心态是干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刚开始的几天是关键,于是我努力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到最佳,以适应新的环境、应对新的工作挑战。

二、在这期间,在财务和内勤上我作了如下具体工作:

1.严格按照财务制度的要求,办理费用报销,现金、支票的收付业务。

2.每月第八个工作日按时作好单位职工的薪金发放。

3.及时登记现金、银行存款日记帐。

月末编制会计报告单。

4.填写税务申报表。

5.完成财务负责人交待的工作。

三、要作好会计工作绝不可以用"轻松"来形容,绝非"雕虫小技",它是经济工作的第一线,财务收支的关口,在公司的经营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一个合格的会计,必须具备以下的基本要求:

1.学习、了解和掌握政策法规和公司制度,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知识技能。

2.学会制订本职岗位工作内部控制制度,发挥财务控制、监督的作用。

3.会计人员要恪守良好的职业道德。

第4篇

关键词 新型学徒制;试点方案;职业教育;企业

中图分类号 G7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34-0030-05

学徒制作为一种能有效培养学习者技能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不但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增强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也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重要切入点[1]。2015年8月,人社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12个试点省(区、市)各选择3~5家大中型企业作为试点单位,每家企业选拔100人左右参加学徒制培训。从实践反馈看,企业参与积极性较高,试点企业获批数量远超通知要求。如山东省有40家大中型企业申报试点,最终有16家企业(每家企业都有明确的合作培养院校)获批[2];重庆市10家企业与9所重点技工院校联合开展试点,首批培养人数为950名[3]。我国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方案刚刚推出,必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一方面,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逐步改进;另一方面,还应该深入剖析现代学徒制的运行机制,给予实践方案更多的科学指导。

一、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的背景

(一)制造业升级亟须补齐人才短板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的差距体现在质量问题突出、经济效益差、持续发展能力弱、创新能力不强等方面;这种差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才短板造成的。我国要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强国”的转变,亟须培养大批技能型产业工人。企业新型学徒制不但要改革技能人才的培育方式,还要求企业建立待遇与技能挂钩的激励机制,提高技术工人地位,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就读职业技术学校并投身生产制造一线,从根本上扭转技能人才供给不足的现状。

(二)建设制造强国呼唤“工匠精神”

2016年,“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作为制造业大国,就应该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重视技术工人,把失去的人才都吸引过来。《中国制造2025》指出,要强化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可见,现代学徒制正日益受到中央政府的重视,相信其必将对培养“工匠精神”发挥积极作用。

(三)当前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存在缺陷

人类的职业认知只能以整体化的形式进行,在工作中需要的知识,必须在具体的工作情境和整体化的工作过程中获得,其最重要的成分是带有主观性质的“工作过程知识”[4]。因此,职业教育必须采用工作和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在工学结合方面还存在许多缺陷,比如,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学生实习期间管理混乱等现象屡出不穷。究其原因,一是校企合作没有被纳入国家层面的职业教育体系,缺乏顶层设计;二是校企合作机制没有统一标准,也缺乏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指导与监督。

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运行机制

我国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方案的运行机制图中涉及到资金流动的用粗线箭头表示,主体之间有协议关系的用双向箭头表示。

图1 我国企业新型学徒制运行机制

(一)前提保障机制

政府部门对申请试点的企业进行资格审查,要求企业为大中型企业(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后文中的“企业”都指“大中型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企业重视技能人才伍建设;建立较完善的企业职工培训制度;建立待遇与技能挂钩的激励机制;技能劳动者占企业职工比例达60%以上。满足这四项前提条件的企业对技能人才有较大的需求,也具备一定的培训基础,所以更愿意参与学徒制试点。同时,这类企业的职工参与学徒制培训的积极性高,因为学徒期满后,无论是工资待遇还是职业前景都有较好的预期。

(二)费用投入机制

学徒制培训的费用投入原则可以概括为“企业为主、政府为辅”。企业承担了学徒培训的主要费用,政府仅对学徒在培训学校发生的学费进行部分补贴(根据学徒期满考核情况,补贴学校学费的30%~60%)。从运行机制图中可以看到企业负担了三项直接费用:学徒工资、企业导师津贴和部分学校学费。培训学校从企业全额收取学徒在校期间的学费,并根据合作协议完成培训任务。企业需要先行垫付学徒的学校学费,然后准备好相关证明材料(学徒培养计划、学徒培养协议、校企合作协议、学徒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等)向政府部门申请补贴。

(三)合作协调机制

在企业、学校和学徒三者之间有两项最主要的协议:一是企业与学徒签订的培养协议,协议中要明确培养目标、培训内容与期限、考核办法等内容;二是企业与培训学校的合作协议,明确学校培训的方式、内容、期限、费用、校企双方责任等具体内容,保证学徒在企业工作的同时,能够到学校参加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此外,还有三项联系也很重要,即企业与学徒的劳动合同关系、学校对学徒的学籍管理关系、政府部门对企业的审查与指导关系。

三、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方案的不足

第5篇

大家好!

非常感谢董事长给我提供工作的机会,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同时感谢公司的各级领导,你们的面试和信任让我进入公司成为了可能。

入职以来,通过日常观察、与部分员工交谈,以及执行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对公司的企业文化从初步感受,到逐步深入,逐渐有了管窥之见。短时间之内,感受最深的,是公司对现代管理方式的积极追求。在总经办的主导下,一切都按照现代管理的方式去操作,其中体现最为显著的一点,就是执行以结果为导向的关键目标的绩效考核制度,另外在制度建设、工作伦理方面,都体现了我们公司的这种现代化追求。直接的结果就是:管理专业,员工敬业。可以预见在以后,公司的管理趋势必将是:管理规范、配合流畅、思想统一、务实高效。

入职之初,做总经办高级储备干部,总经办安排的绩效目标有两个,一个是公司的固定资产管理,一个是结合公司状况做工作报告。

管理固定资产,公司重视,对我个人也是第一次绩效展示。我的管理目的是:防止资产流失,控制经营成本。首先扩大原来固定资产的定义范围(原定义:单位价值XX元以上,使用年限1年以上),把能控制的资产都纳入管理的范围,特别是增加了个人管理的公司文件类资产。

重点是对固定资产的登记造册。

登记的步骤是:

1、具有固定办公场所的职员,把公司配备的设备、工具、重要的文件作为固定资产登记,建立个人固定资产台帐,直接责任到人,作为职员岗位异动和离职时的物品及工作交接依据。

这一部分资产统计的比较详细,大到空调,小到订书机,因为有具体的责任人,资产的针对性、追溯性都比较强。

对于某些办公环境内的公用设备,都归于该环境内的最高行政职员责任内。

2、对公共场所的资产,以具体场所为单位进行登记。

3、初步登记结束后,检查财务、物控、文控等部门的相关登记,核对原始记录,查漏补缺,与公司原资产册对接。

4、责任人签字确认,下发,原件由总经办保管备案。

这样管理的优势很:不但清楚了公司资产的具体分布情况,关键是能够随时追查资产的去向及现状,为资产的配备、折旧、报废、更换提供了可靠依据。

截止到今天,该项工作已经比原定计划日程提前完成。统计造册结果已经上报总经办。感谢各部门主管及同仁的大力配合。

接下来的工作:制度重申、制定运行方案并负责实施等。

下面的这些课题,都是关于公司管理方面的思考,是我认为有必要改进,或者引起重视的。其中的某些课题,不一定是实际存在的问题,只是我认为在某些方面需要特别注意,因此也列入了课题范围。

课题一、保持较低的离职率

1、课题现象

   我在总经办办公以来,总有员工在不间断的离职,主要成分是普工,也有少量基层管理干部,在基层登记固定资产时,发现部分基层干部还没有补充到位。

2、造成问题

   人员不稳定,特别是核心员工不稳定(核心员工包括:各级主管、文职专员、技术领头人、营销主力人员),就谈不上构建企业文化,公司的运作流程就总是存在着某些断层,给生产、经营、管理带来被动。

3、解决手段

   1)暗访周边企业,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周边企业的薪酬标准,然后结合我们自身实际情况,适当的调整工资、奖酬,在薪酬上做到行业平等。

   2)合理奖酬,通过有效的绩效考核办法,对同岗位不同绩效的人员计发薪酬,做到岗位平等。绩效考核是一种激励机制,要做到激励和鞭策互动,防止出现激励和打击互现的局面,在奖励优秀的同时,也要帮助、鼓励绩效临时不理想的职员进步,不能因为激励了优秀,造成部分临时不优秀的失去了上进的动力。

   3)对部分关键技术岗位,实施内部人才培养战略,重点对那些认可企业文化、扎实肯干、谋求长远发展的员工进行培养,鼓励他们勇于尝试,替他们承担责任,慢慢地培养他们自己承担责任的能力。争取在某些重要岗位,形成技术竞争的态势,这样不但可以做到技术人员的互相制衡,也消解了因为技术资源垄断给管理带来的被动局面。考虑把培养技术新人,作为直接主管的年度绩效考核内容之一。

   4)为核心员工规划职业生涯,公司要加强对核心员工的企业文化培训,加强他们的归宿感,同时,要为他们提供发展的空间和平台。可以考虑把某些具备条件的员工补充到重要岗位,这样不但可以降低招聘和培训的成本,还可以通过对他们晋职经历的宣传,让其他员工感受到公司对于人才的渴望和重视,从而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这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

   5)改善工作环境,特别是食宿条件、文体娱乐设施等方面,有些条件的改善可能临时不能一步到位,但是要让员工体会到公司的不断努力。这一点的达成,可以充分利用板报、内部报刊等一切宣传手段。

   6)在企业经营、生产任务许可的前提下,考虑让部分岗位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以下几条思路可供参考和选择:a、逐步执行双休日制度;b、实行大小礼拜的休假制度;c、一个月之内至少有一次休息双休日。以上三条,目的是让员工能有机会改变休假节奏,制定计划处理个人事务。

共3页,当前第1页1

课题二、把客户当作目的,也当作手段

1、 课题原因

鉴于我司产品的特殊性,客户群主要是学校,目前学校基本是政府主管,其采购计划肯定要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限制,所以,我们必须要对政府资源保持足够高的重视。

然而,未来的发展趋势,教育行业一定会逐渐被政府断奶,走向自主,而且,一些民营企业将会越来越多的进军教育行业,也就是说,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越来越多的面对具有自主采购权的客户。而大多客户在采购前,他们的产品信息来源一般有两个,一个是制造商的产品宣传,另一个是向熟人打探。而后者,是中国人一贯的购买习惯。所以,营销人员要逐步学会让客户成为我们第二业务员的能力。

2、达成手段

   1)加强对市场营销人员业务伦理的培训,通过大力宣传公司某些被提拔的业务员的事迹,来激发他们的归宿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逐步达到业务员对公司提供的工作平台的价值认同感,从而让更多的业务员(特别是业务骨干)建立长期为公司服务的意识。

2)建立强烈的服务至上的营销理念,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因为优质的客户都是来源于优质的服务。

3)合理、准确评估客户。加强与客户的情感交流,对报价邀请、投标邀请等订单前期客户要准确的定位和评估,确定哪些对象渴求真诚的合作,哪些对象只是想获取对比信息,哪些对象是纯粹的把我们当做衬托,从而确定市场工作重点,从以上对象中确定哪些是主攻方向,哪些是争取对象,力争让所有可能的对象都最终成为我们的订单客户。百分之一的希望,当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4)营销人员要逐步学会:在心里上,不仅仅局限在表面上,不但要把客户当做服务对象来看待,也要当做朋友来看待。客户既是我们服务的对象,是我们工作的目的,也要努力让客户做到如下转变:被服务的客户朋友推销员,如此一来,就完成了目的向手段的转变。

课题三、营销中心的管理需要改善

1、 课题现象

根据总经办的安排,我旁听了营销中心的周例会。例会反映出如下的问题:

1)营销中心的负责人被内勤杂务所累,疏忽了营销的重点。主要原因在于:对内部内勤人员工作内容的安排缺少条理性,工作职责不分,推诿责任。

2)内部内勤人员活跃有余,严谨不足,

3)在理顺责任的过程,中心负责人做的矫枉过正,忘记了内勤人员的服务本质。

2、造成问题

   1)管理混乱,形成了短板效应。

   2)思路不清晰,内部职责不清,使得工作流程不畅,工作量匹配失衡。

   3)为了规范职责,牺牲了服务宗旨,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客户导向上发出错误信息,导致出现全员推诿责任的局面,最终受到损害的是公司的利益。

3、解决手段

   1)营销中心从负责人自己开始做起,建立严谨、积极、无条件服务的中心思想,内勤人员就是为客户服务,为市场人员、为技术工程人员服务,服务的宗旨必须贯穿到全员意识中。

   2)理顺内勤人员的工作职责,这个过程不要急于求成,可以一边试验一边持续改善,最终做到工作职责分明、互相配合顺畅。

3)在这个理顺的过程中,不能牺牲工作的激情,不能把理顺变成了推诿,要加强对内勤人员职业素质的培训,建立客户第一、服务至上的工作观,对于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内容,要合理、积极引导,绝对不能粗暴推辞。

4)严格杜绝发牢骚的现象,严密融入企业文化之中,要勇于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要勇于为下属承担责任,要鼓励内部职员通过各种途径向上级或者直接向部门负责人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甚至鼓励职员提出自己心中对某些工作程序和工作安排的困惑和不满,然后根据实际问题和实际情况,逐一解决。把所有消极因素解决了,轻装上阵,全力、愉快、顺利的投身工作。

5)对于内勤中某些专业性很强的岗位(比如给客户提供技术服务的内勤工程技术人员),要防止因为责任人因为技术资源独占给部门运作带来的被动,比如岗位责任人因为某些不满以离职威胁公司等,所以必须给类似岗位足够的危机意识,通过各种手段确保该岗位的稳定,或者备用一个选择,或者给该岗位配备一个相关专业的下属分担他的工作(公司储备的接班人),让该岗位的技术人员负责培训下属的责任,把培训合格下属作为该岗位员工的长期绩效成绩之一。

6)营销中心的工程技术人员,针对产品,主要负责对客户的技术指导、客户答疑方面的帮助,有时候可能会难以满足用户提出的纯粹技术方面的问题,这种情况,可以由营销中心向用户提供解答疑问的研发技术人员的联系方式,或者其他能够解答此类问题的人员的联系方式。部门负责人的职责在于,针对这些作业流程,要与各部门负责人之间达成责任共识与配合和谐。

4、达成效果

只有先把内勤工作理顺了,作业流程固化了,中心负责人才能从繁杂的内勤事务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转移到市场和客户的方向上去。

对于营销而言,市场的评估、客户的开发和维护才是事业的核心。

课题四、建立全员服务意识

1、课题现象

   部分部门之间出现责任不清,互相推脱责任的情况

2、解决手段

   1)在整个公司建立服务意识,营销中心要建立为客户服务的意识,整个公司要建立为营销服务的意识。因为营销是公司的生命线。共3页,当前第2页2

   2)明确作业流程,明确部门之间的职责,来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

   3)任何部门都不能推脱责任,在部门内部,可以通过如下途径建立全员服务的理念:负责人通过一个一个部门之间配合出现的实际责任问题,来现场解决并宣传公司追求的服务理念。

   4)当出现部门之间的争执时,部门内部的执行人员,首先绝对不允许掩盖自己部门的失责,或者通过夸大指责其他部门的失责之处来狡辩,相关责任人及主管首先要检讨自己部门的失责之处,对外表明自己的服务太度。对于对方部门在事件中所要担负的责任,由部门负责人出面,与对方的负责人沟通,达成共识。长久的坚持,必定会产生良好的结果。

课题五、实习生的生产质量问题

1、课题现象

   公司里学生实习生比较多,实习生具有成本低的优势,同时具有责任心低的缺点,所以实习生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为公司带来更高的利润,同时是公司企业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他们也会成为公司很有效的人力来源,用不好,则会生产更多次品,而且还会浪费或损坏更多的生产资料,提高生产成本。

2、解决手段

   1)提高技术辅导人员或者作业辅导人员的职业操守。进入我们公司,可能是实习生人生第一次步入社会,接受的东西对他们的人生可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的辅导人员,不但要辅导实习生的操作技术,也要关怀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职业观和职业操守。这一点可以通过加强与实习生的日常交往开始做起,并通过深入展开交谈、举办联谊活动等方式来强化效果。

2)在实习生实习期满离开公司前,请他们对辅导人员进行满意度评价,把调查成绩纳入辅导人员的绩效考核。

3)提高质量检验人员的责任心,让成品检验人员加大检查的力度和范围,把好最后一道关。

4)无论如何,不能把质量问题流到客户那里,不能等客户提出了投诉,我们才去管理。事后管理永远跟不上市场的脚步。

以上几个课题,是我在公司这近一个月的时间内,有所思考的,对其中的有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路,不一定正确,但是可以供参考。

 

记得有这么一句话:我到河边饮水的时候,我觉得那水也渴着,我饮水的时候水也饮我,我认为我的个人前途与公司的发展是紧密相连在一起的公司能够发展的好,我自己才能发展的好,近段时间内我的目标是做好本职工作,精益求精,我希望能够在电子板检测及电子维修这两方面有所发展,争取能够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对公司和自己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第6篇

关键词: 就业形势应对措施改革思考

总理在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千方百计地促进就业,并把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两大就业主体摆在首位,强调两大就业主体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这样便突出了当前就业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的出路问题,是国家实现“保增长,促和谐”的重要内容,应从政治高度上来认识大学生、农民工就业问题的重要性。

一、影响当前就业形势的外部环境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形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2005年至2007年,我国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分别为2.5%、2.2%和2.3%,对当年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24.1%、19.3%和19.7%。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直接影响是,外贸需求急剧下滑,国外订单大幅减少,出口型企业陷入困境,企业招聘减少,严重影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此外,我国就业问题仍受体制性因素制约,如高校教育体制,我国高校教育“行政主导”、“严进宽出”等政策已不适应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已明显不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高素质、重能力的要求。国际金融危机和体制性制约的双重叠加,使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一)大学生就业率下降

据教育部统计,2005至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72.60%、71.91%和70.91%,2009年达611万人,并且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需求较旺,吸引全国毕业生前往就业。中西部省区虽然也有较大用人需求,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招不到优秀人才,出现了“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人保部2009年7月24日召开新闻会称,截至7月1日,全国已有415万高校毕业生落实去向,就业签约率为68%。不少人通过各种方式多次求职,但仍找不到工作,心理受到较大的打击。就业困难的大学生市场就业能力相对不强,心理较脆弱,而其数量在今后还会成倍增加,很容易形成一个不稳定因素。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15%,世界平均水平为17.8%,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落后30年以上。在当前我国整体人口素质还比较低的情况下,如果仍有较大规模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实现就业,不仅是对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将打击社会和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热情,降低人们参加教育与培训的积极性,对我国高等教育和劳动力市场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大学生思想处于不成熟阶段,又多集中在城市,长期不能就业会影响社会稳定。

(二)大学生实际酬薪降低

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直接导致实际酬薪水平不断降低。从2001年至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559万,约是扩招前的5倍,平均每年毕业人数增加55%,但就业岗位只增加36%。除供需矛盾外,企业对毕业生要求变高,没有社会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就业困难。据北京、上海等有关机构调查结果显示,有66.4%的本科毕业生希望自己的月薪在2000元以上,但实际上大学生月薪的市场值平均为1600-1700元,中西部地区的大学生月薪均值仅为1000元左右。毕业生的期望值显然高于社会现实水准,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

除国际金融危机大环境影响外,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还有以下原因:一是缺乏诚信。大学毕业生的一些证书、文凭、履历对找工作很有帮助,但在求职中存在一些毕业生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企业初步信任的现象,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了损害。二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有下降趋势。由于近几年来高校大规模扩招,招生分数不断降低,部分高校师资不足,设施不够,大学生由“严进宽出”向“宽进宽出”转变,加上不少大学生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三是大学生自身定位与现实有较大偏差。他们“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在就业区域的选择上,宁到东部争抢岗位,不到西部发挥特长;从就业城市的选择上,宁到大城市屈就,不到小城市高谋;从企业性质的选择上,宁到国企外企做职工,不到中小民营企业做骨干;从就业态度的选择上,宁可被动就业或不就业,不愿主动创业做老板,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愿望与现实的矛盾。

三、促进就业的应对措施

(一)让中小企业活下来是硬道理

“保增长”就是保就业。2009年“两会”提出的“保增长”的目标是要大力扶持中小企业,避免大批中小企业在这场金融危机中破产、倒闭,为实现“保就业”创造条件。

1.适时出台过渡性扶持政策。国家以降低中小企业成本为中心出台了一批过渡性政策,并在特殊时期实行特殊的中小企业税费政策,降低中小企业所得税率,降低增值税、营业税,甚至在一定的时期内免收增值税、营业税。把出口退税政策延伸到在国内市场交易的外贸型企业也可以享受。尤其是对那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增加就业企业,推进一站式办公、电子政务和集中执法,下决心废除目前由财政下达行政事业费收费任务、收支两条线、超收奖励、罚款分成的体制,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建议由地方政府牵头,建立企业应急基金。地方财政拿出一部分资金,企业自筹一部分,还可以吸收民间资金加入进来,建立起应急基金,专门解决企业急需的短期资金。一旦企业急需资金,可以很快从应急基金取得,从而避免使企业陷入困境。国家最近推出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大都集中在基建领域,对中小企业的传递效应并不明显。许多中小企业因为政府管制以及项目管理体制等原因不能直接参与竞标,只能承揽转包或分包合同,并且要以垫资为前提条件。建议政府从优化投资结构角度出发,重大基础设施投资也应面向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招标。

2.深入开展为企业服务活动。一是建议外交部、商务部充分发挥经济外交作用,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增加订单;政府出钱请咨询公司、行业协会为中小企业提供咨询培训,为中小企业出谋划策,通过政府牵头实现同行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抱团取暖”,共渡难关。二是建议开展党政部门自查自清拖欠建设项目款项行动。建设单位(总包方)拖欠下游中小企业资金的现象非常普遍,甚至已经成为行业惯例。建议有关部门对政府财力投资项目的中标和履约情况进行梳理,对分包和转包情况进行统计,征询合同承包方款项到位情况,详细了解合同款项未及时到账的原因;同时,对建设方的资金到位情况和拨款情况进行统计,加强对“零余额”账户的管理,公示项目拨款进度。三是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建立涵盖中小企业的信用信息征集平台,客观、全面、动态地反映其信用状况,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以及落实相应的扶持政策创造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改变管理模式,放松管制,减少行政审批。

(二)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体制

1.出台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为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可以采取“挂职锻炼”和“志愿者”等方式,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每年分流1/10左右的大学毕业生到建立于贫困地区的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进行为期1至2年的基层挂职锻炼,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增强工作责任感,进一步熟悉和了解社会。锻炼期间由国家财政支付他们工资和津贴,实习期满后优先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国家每年安排专项经费补贴大学毕业生到中西部经济贫困地区的乡镇一级教育、文化、卫生、工商、税务、农技服务等机构和单位工作。政府根据工作年限帮助到基层工作的毕业生代偿助学贷款、考研考公务员给予加分、生活补贴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水平,同时在户档迁移、职称评定、创业扶植等方面给予明确的倾斜政策。

2.取消大学毕业生流动就业的各种限制。按照就业市场化的要求加快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打破大学生干部身份、户籍制度、用人指标的限制,促进大学生自主流动。对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取消大学和接受单位的派遣指标和用人指标的限制,特别是非公有制单位招用毕业生的指标限制,只要用人单位同意录用,并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的,公安部门应凭毕业生所持的《报到证》为其办理落户手续。废除对毕业生收取城市增容费、出省费和其他一些不合理收费的政策,促进毕业生自主流动。

3.鼓励用人单位招聘大学毕业生“提前进入招聘程序”。应大力鼓励大中型企业招聘人才时“提前进入招聘程序”,采取与高校联合招生的模式,委托高校培养专业人才。在培养过程中,企业参与生源面试,为学校提供教学仪器、产品和实习机会,让大学生尽快熟悉企业的情况,毕业后可直接进入企业工作。

4.建立大学毕业生见习制度。在不违背改革的原则和方向的前提下,采取一些过渡性的鼓励性安置措施。如可以考虑在一定时期(今年、明年和后年)和一定期限(1―2年)内,鼓励企业和基层用人单位实行大学毕业生见习制度,用人单位按计划录用人员的1倍的规模接收见习人员。在见习期内,企业支付见习工资(约相当于正常聘用人员的1/2左右),国家对企业给予税费减免和岗位补贴,以鼓励企业多吸收大学生,同时也给大学毕业生一个积累就业经验、与企业增强双向了解的机会。

5.加强就业指导教育,树立大学毕业生正确的就业观。其一,将就业指导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就业指导要分年级、分阶段、有侧重地进行,力求使学生从观念、心态、知识、技能等方面做好应对职业挑战的全面准备。其二,开展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提高指导工作的层次与水平。要运用职业测评的科学手段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实施就业指导,使就业指导更加专业化与科学化;通过开展专业化的指导,帮助毕业生对所希望涉足领域内的行业和地域内的用人单位进行对比和分析,作出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帮助毕业生掌握一定的择业技巧,在就业市场中“推销自己”,通过市场落实就业单位。

四、促进就业的改革思考

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和就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是我国推进产业升级、促进教育体制改革和优化劳动力市场配置的重大机遇期。我国就业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应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保就业”为契机,以应对当前危机和推进相关体制改革相结合,缓解和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

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具体措施只是“治标之策”,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才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长远之计。调查显示,大学生求职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工作经验”,占63%。我国的教育体制多年来按照一种模式培养人才,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有的是专业知识,缺的是良好心理素质、礼仪和法律观念。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于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间接原因和根本症结。实践证明,离开教育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单纯依靠政府的管理措施,解决大学生供求结构性矛盾,是不现实的。目前,大学生就业逐步实现了市场化,但教育体制并未真正实现市场化,这突出地体现在大部分学校缺乏足够的自,招生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同时,不少学校缺乏改革和调整的积极性、主动性,对政府存在依赖情绪,“官本位”现象严重,缺乏学术氛围,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往往不是面向市场需求,而是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等。高职生和专科生就业率较低,原因是高职和专科院校大多仍按照本科压缩型来培养,未与市场需求接口,没有体现高职生突出的技能特点。结果是长线更长,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这一情况在扩大招生规模后被放大,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要从根本上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一)改革高等教育“行政主导”体制

我国高等教育“行政主导”体制的弊端表现在于教育行政化,行政化的结果是教育边缘化,学术、科研弱化,人才培养模式落后,教育手段单一,教材陈旧,学科专业水平与国际脱轨,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脱节,重理论轻实践,培养出来的学生眼高手低,适当社会能力较差。改革的目标是将“行政主导”变为“学术主导”,把高校变成科研基地和人才基地,这要求从根本上改变行政首长任命制,改变高校照搬政府行政手段,以行政来推动教育的模式。

(二)改变大学生素质与能力评估模式

我国人才培养属于“严进宽出”,经过高考途径进入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社会。但“毕业”程序过于简单,“宽出”明显,这对于大学生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影响较大。应改革目前大学毕业生的素质与能力考核方式,改变目前“老子考儿子”的毕业考核模式,进一步增大考核难度,包括理论与实践、专业与综合等方面的全面评估,建立“严进严出”的高等教育评估模式。

参考文献:

[1]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北京数字影视学院.

[2]莫荣,刘军.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经济参考报.

[3]杨宜勇.当前就业形势分析与建议.经济日报.

[4]蔡,王美艳.当前我国城镇就业形势分析及政策建议.省略/djyj2005/share/viewdjyj1.asp?id=1410.

第7篇

关键词:高校;基层管理人才;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12-0034-03

2013年被称为“最难就业季”,就业难的问题不仅困扰着毕业生,同样加重了相关管理部门的负担,“就业难”已成为近几年的热点问题。为此,国家出台了多项鼓励毕业生走入基层岗位的政策,各地方政府响应国家政策,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颁布了若干项促进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从社会需求角度而言,基层工作的确是用人的一块肥田,然而,毕业生是否愿意走入基层?服务基层的目的何在?基层工作是否得心应手?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不对等需求也是导致就业难的一大隐患。那么,高校应如何培养学生基层工作意识,是高校教学与实践工作应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从现象入手,通过对社会需求与毕业生就业心理及政策导向的分析,提出通过课上与课下互动教学的方式完善教学策略,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基层管理人才。

一、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分析

用人单位与学生,即择业的两大主体因素,与宏观环境和政策共同作用决定了毕业生就业走向,透过社会用工需求的现象以便分析就业的本质规律,以解释为何出现岗位空缺及就业难的矛盾现象。

(一)社会需求

当前我国仍然处在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结构失衡的状态中,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其中大学生就业面临严重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就业趋势呈现四大矛盾,其一,制造业需求下滑,新增就业集中于服务行业;其二,曾经对就业贡献较大的经济圈,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劳动力需求减少,而新兴的经济区域,特别是中小城市就业需求有所加大;其三,高端劳动力增幅比重大,低端劳动力出现短缺;其四,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与市场需求不符。矛盾的凸显,意味着劳动力需在行业与区域之间进行调整。

另一方面,我国政府机构及国企事业单位的改革,同样对大学生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自1998年政府机构整改以来,定编定向的事业单位也难以接收人数超支的待就业人员,国企同样面临着自身的生存危机,因此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愈发严峻。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大学生就业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用人单位不断提高招聘标准,将目光聚焦在“985”,“211”等“名牌”大学上,学历、证书、海外留学经验等成为多数毕业生惨遭淘汰的理由,导致学生消极就业心理的出现。

(二)毕业生就业心理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4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27万人,相比2013年的699万增长28万人,也就是说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不乐观。通过上文对社会需求分析可以看出,二元经济结构的背后,显现出大城市就业需求的缩水,除鼓励创业以外,中小城市、基层岗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突破口。这就要考虑学生是否愿意走入基层,以及走进基层后的工作态度问题。有些毕业生自视过高,在地域、薪酬、发展机会、行业、职位等方面期望值偏高,《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对全国28所大学、3万多名大学生做过“您最想到下列哪个城市工作”的调查。在列的城市中,想到上海发展的32.3%,北京27.7%,另外,像深圳这样的特区城市也较受欢迎,获选率为12.1%。欠发达地区及开放程度小的城市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较小。造成想去的去不成、能去的不想去的现象。

此外,高校毕业生经验匮乏、敬业精神欠缺等问题也较为突出,很多大学生将服务基层仅作一个过渡,从心理上排斥基层岗位工作,服务期满后设法离开,如此工作态度,足以显示现代大学生岗位责任意识与敬业精神的缺失,为其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政策导向层面分析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黑政办发[2013]42号)规定:“项目生服务期满、考核合格后3年内参加乡镇级、县级、市级以上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笔试成绩分别加15分、10分、5分,被评为优秀等次的,可再加2分。对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项目生实施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服务期满3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笔试成绩加10分。”“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评定专业技术职务,并可免予外语、计算机考试。”“从事专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工作满1年即可分别直接申报中级、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近年来中央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这些都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另一良好契机,实现“人尽其用”的目的,也为高校培养基层管理人才提出了要求。

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着力点

高校不是政策的制定机关,也不是岗位需求的主要来源地,而是为社会各岗位输送人才的基地,其培养目标是为了培育能够适应社会大环境的全能型人才。帮助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客观地认清自己及外界环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兼具德行、责任与管理意识,为基层管理储备人力资源。

(一)“三观”的培养

世界观。基层工作是国民生存与发展的“根”,是与民生联系最为密切的工作环节,作为基层管理人员,怎么认识所处的客观世界决定了他如何运用正确的方法论去处理现存及潜在的问题。不同时间不同位置的人具有不同的世界观,培养基层管理人员客观地认识世界,有助于基层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理想与信念,以指导自身及他人的工作,避免不正当的领导风格。笔者曾将领导风格做了如下描述:“领导风格指的是领导实践中所体现出的思想与行为特质。其中思想特质是支撑领导实践的基本工作理念,行为特质指的是领导者的工作作风。”[1]

人生观。基层管理人员的人生观决定了其未来的走向,人生观受到世界观的影响,如何把握自我的人生观是其职业规划与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诚然现今社会复杂多变,不正之风充斥着各行各业,导致部分领导干部出现了对人生观认识的扭曲与错位。大学生这一群体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成长与生活阅历,有能力对自己的人生观做出定位。但是学生的思想与所接触的环境仍然单纯,基于此,学校有责任在学生接受教育之时,辅助其端正对人生目的、价值、道德等的态度与看法。人生观的核心是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即公与私的关系。对人生观的评定不能简单地以进步还是落后、积极还是消极来下结论,而是应立足于“和谐发展”的理念基础上。

价值观。一个人的价值观确立之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价值观又受到人生观的影响。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待自己及身边事物的意义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体现为对价值目标的判断及价值衡量尺度的界定。高校所要培养学生的是价值目标的取向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如何正确地划定价值衡量的标准、范围及尺度,这对大学生走入基层具有极其重要的引导与规范作用。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不同的动机与行为,高校的首要任务便是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明确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进而培养学生客观处理问题的态度与能力。“适度”是基层管理人员评价客观世界及行为结果的第一原则。

(二)“意识”的培养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进行各种心理活动的总称,本文提出对“意识”进行培养,意在表达对思维养成过程的培养。换言之,高校在培养学生构建自我意识形态的过程中,重在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让心理活动过程听命于学生的大脑,而不是由教师一味地灌输心灵鸡汤或者偏激的讽刺。

德行意识。即道德与品行的培养。有关德行的定义、种类及相关要素一直存在争议,在此笔者便不去追溯德行的起源与定义,旨在着眼于基层管理人员应具备的道德与品行意识。德行意识培养目的是为了追求工作与生活中的至善,作为基层管理人员,在其工作过程中要试图与基层工作人员形成一个和谐的共同体,追求共同利益的最大化,这一过程也是德行培养的过程。因此,基层管理人员要对行为做出规范性的判断,也就是说利用已树立的价值观进行事实预测。

责任意识。作为一名管理人员,无论其处在哪一层级,责任意识均是必备的。从岗位目标着眼,基层管理人员既要对上级领导负责,还要对下属员工负责,更要对自己负责,可以说,基层管理人员处在上下的夹层之中,责任感便显得异常珍贵。由于社会与家庭的双重影响,现代大学生的责任感并不明显,找借口推脱、遇事逃避等现象尤为普遍,那么,在大学学习生活期间,高校应多采取措施培养学生树立责任感,特别是社会责任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社会成员之一,先有归属感再有责任感。特别是面对失误时,敢于担当,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及时改正,这也是争取上级领导信任、下属员工肯定及自我价值实现的有利渠道。

管理意识。管理意识一方面指管理他人,一方面指自我管理。在德行意识与责任意识的养成过程中,事实上已对管理意识进行了规划,如何管理他人是一种能力的养成。彼得・德鲁克认为自我管理分为四个步骤:了解自身的长处,懂得自己该如何表现,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念,了解自己的归属[2]。只有了解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才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弥补劣势,在工作中试图去改变自己最终可能是徒劳,要试着去改变自己的表现形式。德鲁克认为了解自己是一个“镜像检验”的问题,知道镜子里的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找到自己的归属,才会走向成功。

三、高校基层管理人才的培养策略

为了实现“三观”与“意识”的培养,高校应采取课上与课下互动结合的教学模式,重视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基层工作归属感,为其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做引导与规划,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以“才能”的培养为主导。

(一)课上:注重专业技能与社会知识的学习

专业技能的传授。中国青年报社调研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爱调研旗下“问卷网”进行的一项对3034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59.3%的被访者曾向校方反映或咨询过问题。他们对“后勤服务”(45.6%)、“课堂教学”(42.4%)、“课程设置”(41.2%)三项内容的关注度最高[3]。课堂教学与课程设置受到学生的广泛关注,诸多高校为适应社会需求多变,在课程体系上进行了多次调整,专业分工更加细化,学科交叉情况明显。长期以来,课程设置的“专”与“广”问题存在争议,笔者认为,专业技能的“专”与“广”具有同一性。就基层管理人才的培养来看,相关技术岗位工种技能、管理技能乃是其必备的技能要素,专业技能的深度研究能够激发学生对广博技能的探索,反之,广博的技能又对专业技能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开阔学生思维,也就是说,正因为“专”之技能与“广”之技能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才更加有助于促进学生对技能内在本质的获取欲望,成为基层管理的全才。

社会知识的传播。人是社会组织的最小细胞单元,脱离社会的人必将被社会淘汰,更加无法承担管理的社会职能,因此,社会知识的普及也是教师在课上培养学生的重点。孙泽文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人文素养和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掌握不同学科的知识,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与实践能力。”[4]这里所讲的通识教育是作为社会的人应具备的基础性知识,高校在立足于基层理念的基础上,扩充学生的知识体系,将通识性的知识,特别是常识性的知识,通过教师的授课或开办讲座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能够帮助学生毕业后更快地适应工作需求,融入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生活中。

(二)课下:突出能力的锻炼

生活与服务技能的培养。如果说课上培养学生的“才”,那么,课下则是培养学生的“能”,即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能动力。90后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生活能力偏低,生存技能欠缺,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等短板。基层管理人员首先要具有服务于人的思想意识,同时提升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发挥年轻人活力及新鲜事物的获取力,不断充实自己及基层组织的大脑。类似于军训、野营、户外体验等活动都能够直接作用于新一代大学生,增强环境的适应力,掌握生活所需的基本操作技能,此外,这类活动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在基层管理工作中能够从容不迫地应对各类事件。

沟通与交流能力的培养。有效的沟通是开展工作的前提,合格的基层管理人员要懂得与上级、平级、下级的沟通,要学会与外界良好沟通。建议高校多为学生提供举办比赛、社团活动、户外志愿服务等活动的平台与资金支持,由学生自行组织协调,锻炼学生的沟通与交流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团队合作精神,在课外的学习活动中提升应变能力与观察力。另外,学校可以联合企业与政府,利用寒暑期或学生的实习期,组织学生到基层去参观学习,并将各项活动纳入到学生的在校考察,在学习与实践中感受基层工作的乐趣,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提供埋下一个主观选择的可能。

做人与做事态度的培养。《大学》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其中“修身”是本,前四句教会我们如何“修身”,后三句让我们明白为何“修身”。也就是说,首先要明辨事物才能知其意,继而端正思想,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作为一名基层的管理者,虽然目的不在治国平天下,但正人先正己,管理者要以身作则,成为下属心中的榜样,公平、公正地对待身边的人与物,只有这样的管理者才能让人信服,才能在员工中树立威信,也只有具备了以上的条件,自身的修养才能提高。当然,上述能力的修得不在一朝一夕,高校作为学生脱离课本知识,接触社会的起点,以“母校”的身份辅助学生通晓各项才能,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懂得自身所需、如何习得自身所需、如何发挥自身能力,这对学生来讲是终身受用的。

从基层做起,是毕业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经之路,储备基层管理人员为社会管理服务,是当代高校必须肩负起的重任。基层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同时还需要广博的社会性知识,高校有责任辅助学生汲取精神层面的营养,做到身心协调发展,精神与物质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陈辉.领导风格与“官僚病”治理[J].行政论坛,2012,(5).

[2]Peter F.Drucker.Management Challenges for the

21st Century[M].United States: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Inc.1999.

[3]中国社会科学网.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