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小学德育课程总结范文

时间:2022-02-08 18:36:41

序论:在您撰写小学德育课程总结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小学德育课程总结

第1篇

1、发挥学校德育的主体作用。继续完善德育制度管理机制,以严格的制度进行常规管理和教育。在全校范围内创设“全员育人”的氛围,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促进和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健康发展。

2、加强了班主任素质的培训。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指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力军,担负着为祖国培养“四有”新人的重任,而班主任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班级工作的成效,学校德育工作能否顺利有序的开展,所以班主任必须具备胜任本职工作所必须的品德、能力、个性心理等方面的条件和素质。开学的第一个星期对全校的班主任进行一次短期的培训,强调了班主任开学的班级常规工作、班主任的职责、家访的艺术等方面的培训,让班主任明确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方向和具体措施。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会议,通过班主任工作会议,全面总结一个月的德育教育工作,并指出在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根据班级中出现的问题,让班级管理优秀的班主任谈班级管理方法,给全校各班主任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提高了各班的管理水平。

3、进一步加强德育常规工作的管理,加强检查力度。

(1)、加强值周工作管理。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带班领导宏观调控;值周教师与学生检查评比;安全卫士协助管理。严格执行值周工作的各项制度,继续实施日查、周评、月累、学期末总评的管理方法,认真做好每周“文明红旗班”的评比。

(2)、严格规范升旗仪式,(升起班学生必须统一着装,提前准备好国旗下演讲稿)进行富有成效的国旗下教育活动,根据每周安排及节厉或节日庆祝活动,用学生自己身边的典型进行教育,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3)、继续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教水平。本学年,将继续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各班通过召开家长会(要求每学期每班召开一次以上)、对家长辅导的内容、方式、方法进行指导,要特别重视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等特殊家庭家教工作的指导和该类家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做好评选“好家长”活动。与学校教育形成良好的合力。

(4)、拟定开展“警校共建”活动。本学期与甸子镇派出所有关人员协商,聘请交警来我校讲课,提升师生的法律意识。

(5)、继续抓好就餐生“文明餐桌”评选活动,做到日检、周汇、月评奖。

4、落实教育局“四位双主体”有措施。按着要求,我校将“四位双主体”内容分两块(班主任、科任)进行有机组合,把班主任手册、班队会、家访、少先队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有关理论等形成集子,从多角度、多侧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形成特色。

5、对《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进行强化学习并测试。

6、开展了“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九月观看了启动仪式,各班召开了主题班会等。

7、各班“德育导师”常抓不懈,任课教师都有培养学生记录。

8、各班均召开了诚信教育、感恩教育主题教育活动。

9、本学期,德育处继续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强化训练,,以“四个一”的养成教育为德育切入口,强调四个狠抓:一抓活动、促养成(通过思品、德育课抓明礼导行;学科教育抓美育熏陶;班队活动抓养成训练;榜样示范抓正面引导;校园文化抓环境陶冶;家庭教育抓辅导配合等途径。从明礼入手、典型示范、训练养成、检查督促、评价表彰来提高活动实效)。二抓典型、树榜样(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比如英雄人物事迹,教师的言行示范、文明学生的评选,礼仪规范等)。三抓重点、求突破(主要是规范语言,要求学生讲普通话,正确使用文明用语,不说脏话、粗话,规范学生日常课间活动,不在走廊跑跳、喧哗,不骂人、不打架,积极参加各兴趣小组活动。队列、间操、各种集会做到快、静、齐)。四抓检查、求深化(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少先队员评选活动,学校加强对学生养成教育专项检查评价,每周一评,每月一小结)。围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全体学生中开展“行为养成星级好少年”争章活动。分为“文明礼仪星、遵纪守法星、勤奋学习星、团结互助星、环保卫士星”五星。德育处制订详细的评比要求,由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评议,每周评议要有记载,每月汇评一次上墙。评议结果期末上报德育处。学期末,学校将对一学年来获得“五星级好少年”集中进行表彰奖励并颁发奖励卡。将评比结果列入学生学习成长记录袋,也做为评选市、县级优秀学生的依据。有突出表现的,由德育处研究决定直接授予星级奖励。

10、继续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交通安全知识教育,知识教育的主题活动,通过办手抄报、出专刊、图片展览、观看教育片、召开主题班队会等形式,把这些知识灌输到孩子们心中,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二、工作突出六个方面

(一)加强各学科德育渗透,挖掘学科德育点,在授知的同时对学生润物无声。

(二)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保持学生行为习惯良好率为100%。

(三)深化德育课题研究,重视科研过程及资料收集,使课题具有辐射性。

(四)加强安全教育(活动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防触电等),确保学年内无责任事故发生(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加强法制教育,确保在校生违法犯罪率为零。

(五)深化少先队教育活动,组织开展校内外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各种竞赛以及综合实践活动,从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学校德育品牌。

第2篇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中国分类号】G42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所有课程设计及实施都是建立在课程资源的基础之上,而课程资源则指的是学校的课程设计和实施的条件总和。如何合理高效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是一个必须解决的基础问题。总而言之,只有将所有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开发,才能真正的将城乡结合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补充的更为完善。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类型与特点

课程资源即使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媒介,也是课程传播知识信息的载体。只有对多样化的课程资源进行合理的分类,才能更好的为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提供框架。

(一)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类型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基于自身经验并与生活和社会紧密相连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统称为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能够体现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表达和自主实践的能力。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及特点,我们将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获取途径分成三种:校内、校外及网络。

1、校内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应该先着眼于校内资源。校内的实验室、图书馆包括专用教室等,都是属于校内的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可以从各个方面进行开展,从文艺演出、社团活动到体育比赛、典礼仪式等等,都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最佳方式,这些实践方式可以使学生在社会交往的适应过程中,掌握到更多元化的知识,养成健全的人格。

2、校外课程资源

校外课程资源可以对校内没有的资源进行补充完善,如何充分的利用和开发是活动实施的关键。校外课程资源的范围极为广泛,从学生家庭社区、科技馆、博物馆乃至工厂、农村都是学校课程资源获取的有效途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等也都属于校外的课程资源。充分的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可以使得学生获取更多书本上所没有的的知识,也能让学生对于校外的环境得到更好的理解。

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活,了解社会,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适当开展研究的课题,如“如何避免废旧电池污染我们的环境”、“校园污染现状调查与解决方法”、“我市自行车违章情况与对策”、“压岁钱怎样用的更有意义”等等。开展课堂研究需要遵循这样的步骤:即提出问题――分析研究意义――收集课题材料――整理材料,写出结论――提出建议――形成小论文。

3、网络课程资源

在当今社会互联网发展急速的情况下,从网络上获取学习知识已经是不再是小众的学习途径了。网络课程资源也是时间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数据库的强大已经被众人所熟知,网络信息资源智能化、容量大等多种特点,使得现今许多条件较好的学校都配置了专门的网络自习室。网络资源的获取是其他课程资源所不能代替的,它对教学效果提高和教学规模的扩大有着极为关键耳钉作用。信息化课程的资源开发利用已经走上正轨,是目前最具有潜力的资源类型。

例如,为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可以引导学生们通过互联网了解长江、黄河某流域的污染情况,通过大量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们认识到环保迫在眉睫,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也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和要求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应该遵循着一定的要求和原则,其中包括课程内容的目标选择和实施过程等。

(一)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1. 整合性原则

学生的生活并不仅仅只有两点一线,而是和成年人一样由社会、自然和个人等要素构成,这些要素相互交融。学生通过对世界的不断探究和对综合知识的获取形成了自身的个性发展,所以综合实践的探究应该利于学生自身健全的性格发展之上。

2. 针对性原则

综合实践的活动课程与其他课程不相同,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等地区共同管理的特色课程,课程内容会根据不同地区的学生而改变,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也会有各种差异,主题不同内容也不同,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都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二)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要求

1. 依据课程目标

教师开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只有确立了课程目标,才能不让课程资源的开发出现随意性和盲目性。相同的课程目标具有多重的资源可以利用,这些资源需要进行筛选整合,才能更有针对性和典型性。教师授课的目标应该选择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吸引学生和成本合理的实践活动课程,这样的实践活动才能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良性的影响。课程资源从另一个方面而言也应该巨头多元化的价值,这点也是根据课程目标改变而进行挑选的。

2. 拓展资源范畴

教师可以根据实践活动所需的教育内容,对丰富的课程资源进行挑选。在开发课程资源的时候,需要根据课程对象和授课内容及内容范围和呈现方式进行挑选。从横向角度而言,拓展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能够开拓学生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从而让学生理解更多的内容,同时还能根据课程的呈现方式,使学生从其中探究到规律,掌握有实物的发展规律,实现具体实物抽象化的升华。从纵向角度而言,深入挖掘综合实践的课程资源才能揭示课程的深刻内涵,实现由表及里的探讨,是学生对知识有更为深入的体会。

三、总结

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关注社会需要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科技进步、学生生活以及社会生活的联系,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发与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参考文献:

第3篇

 

自1998年首次设立本科小学教育专业以来,在全国高师院校内迅速“蔓延”,近二十年间展现出极强的专业活力和吸引力,并且为基础教育一线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小学教育专业人才。而教育见习作为职前教师关键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其从高等院校深入教学一线的窗口、教育理论结合教学实践的桥梁,无论是从实践性知识的习得、教学经验的积累、对教师职业的认知来说,都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上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由此可见,教育见习毫无疑问是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在实践的经验与反思下,国内小学教育专业的教育见习模式逐渐显现出一系列漏洞,其中以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型教育见习模式尤甚。

 

一、传统型教育见习模式

 

传统型的教育见习模式即指小学教育专业建立之初由南京晓庄学院等部分领头院校构想并贯彻的见习模式,在各大院校小教专业蜂拥成立的背景下,随之而来的是该模式普遍性的沿用与推广。由此,传统型教育见习模式便展现出时间跨度的持久、应用范围的广泛、结构内容的陈旧等特点。

 

(一)传统型见习模式的实施概况

 

小学教育专业发展至今,在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领域尚无统一规范,故教育见习也连带性地具有其不明确的一面。虽然国内各院校在相关领域不断付诸积极的探索,但在传统型见习模式的范围内,小教专业的教育见习主要展现为基础的实践环节形态。

 

从见习的实践形式来看,传统的教育见习往往以分散与集中结合的时间分布形式呈现。各院校偏向于将教育见习课程进行肢解,分散于不同学期开展,多者会安排5个学期的见习活动,反之则仅有一个学期;从见习开展率来看,4、5、6三个学期成为了见习管理者们普遍青睐的节点。在开展教育见习之初,多数院校的见习管理者倾向于召开见习动员大会,从形式上确立见习工作的起始点,并借此向师范生口头传达教育见习的要求与精神;与此同时,教育见习的相关计划和手册一并下发。见习过程中,活动大多以较为紧凑的形式维持一周左右的时间,由师范生集中进入合作小学完成见习任务。在见习实践环节结束之后,院系少有组织见习的研讨与总结。

 

从见习的实践内容来看,以“见”为主是师范生见习过程中的宗旨,观摩与学习则成为其主要任务。出于职前期的教师生涯定位,师范生在进入小学的情境下通常被要求进行积极观察:宏观层面上,师范生需要对小学的物质环境、校园文化、班级设置、活动管理等有初步了解与认知;微观层面上,课堂教学中教学设计、师生活动、教学行为等都是师范生观察与学习的对象。除此之外,他们还被期望通过教育见习撰写课堂笔记、见习反思以及完成教案的编改。同时,传统型见习模式具有一明显特征,即一般情况下师范生无从获取真实课堂教学的机会。

 

(二)传统型见习模式暴露的问题

 

传统型见习模式在多校多年的运行过程中早已被实践证明其呆板与低效的一面,为了专业建设和师范生的发展,对这种实践环节形态进行反思显得尤为必要。而课程定位偏离、师生效率低下成为实践环节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

 

一方面,在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教育见习通常被认作是教育实践类课程的子课程,与教育实习、教育研习等课程处于同一地位,理应具备规范的学分、学时、任课教师与课程经费。然而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见习定位偏离与模糊、课程地位始终不及一般课程,学分、学时、经费没有可靠的保障成了普遍存在却又习以为常的严重课程缺陷。部分院校认为教育见习仅仅是一个实践环节,将见习纳入教育实习板块成为其先行活动,更有甚者借助学科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的机会融二者于一体并随意为之。正是由于这种把教育见习当作实习的一个环节和教育理论课的一个补充的认识,导致教育见习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1]。

 

另一方面,传统型教育见习模式在其内容与形式等层面的不当安排,导致师生在见习效率上出现明显的低迷。对师范生来说,见习效率低主要表现在见习目标不明确、见习过程不积极、见习收获不够多,而见习形式单一、见习内容单调则是其主要原因。从表面上看,教育见习被合理地划分在各个学期保证了实践性课程的课时分散,但实际上每个学期内部见习均以集中一周的形式开展,各学期间缺乏紧密联系。在见习过程中,师范生则是盲目的参观者,自觉不自觉地进入学生角色,注意力充其量能集中在教学内容和教师的风格方面[2]。对教师来说,组织难、指导少则成了其主要的低效行为表现。大多情况下,教育见习通常由高校带队教师自行联系与组织,其中所遇到的困苦令教师懊丧并与后期见习过程中的不负责态度产生密切的心理转化关系。而校地双方的教师在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的背景下,更是很大程度地减少了指导行为。

 

二、浸润式教育见习模式

 

“浸润式”见习模式指浙江师大在传统型见习模式基础上积极规划和提出的新型见习模型,具有一定的前沿性与创新性。

 

(一)浸润式见习模式的运行特点

 

浙江师大小教专业对传统的见习实践环节进行了批判性地吸收和大刀阔斧地改革,形成了系统的教育见习实践形态,并突出表现为日臻上升的课程地位与全程一贯的见习形式。

 

浸润式见习模式的规划者充分认识到了教育见习与教师成长的密切关系,也意识到实践类课程发展与师范生实践性知识养成的内在一致性。因此,相比较部分院校仅将见习作为零散的实践环节的做法,浸润式见习模式则把教育见习的实践形态进行系统化与全面化,并给予了较高的课程地位。在课时方面,浸润式见习模式从第一到第四学期均安排了不少于30个课时的见习时间,第五、六学期更是有将近120个课时的充分保证。在学分方面,教育见习被核定为一门2个学分的实践类课程,并在教学计划中明确规定。但在浸润式见习模式下,教育见习无专门的任课教师与课程计划,出于大量外出实践机会的考虑,为其配备的经费与其他课程相比有一定增加。

 

全程一贯的见习形式则凸显出浸润式见习模式的最大优点,即通过本科期间高质量、不间断地系统化见习训练,将其中的实践精华无声地渗入师范生个体,实现人才培养关键的一步。在本科一年级,小教专业学生以两个行政班为单位进行两周一次的实地见习,并且以两所城区学校为见习对象实行轮换制度,每次见习的内容为对小学环境、课堂教学进行初步观察与感知。本科二年级,一班一校的形式得以落实,每班在该学年中两周一次固定前往一所城区学校开展见习活动,两位小教专业学生与当地教师进行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成为主要的见习内容。第三学年中,见习活动增加到一周一天,小教专业学生多以两人一班的形式全天跟班见习,除了一人一节精品课、一次班会课外,他们还需承担类似于作业批改、课间管理、活动组织等冗杂的任务。而稍微偏远的农村小学被提供成为见习基地,并同样在学期之间实行见习学校的轮换。大四学年则以教育实习、研习作为对见习经验的总结与提升。由此可见,无论是时间先后、实操机会还是受众范围,全程一贯的见习形式都彰显了较为显著的优势,形成了“感知-模仿-浸入-升华”的系统实践模式。

 

(二)浸润式见习模式的实践弊病

 

然而随着时间轴线不断地延展,在浸润式教育见习模式从构想走向实践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规划与现实之间的张力、应然与实然之间的断层。对其进行深入剖析与反思有利于我们实现该模式的重新建构。

 

首先,在见习频率得以极大提升的同过程中,本应同向发展的见习实效却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究其缘由与师范生主动精神的匮乏有着深层的关系。见习次数的急剧上升与见习内容的缺乏变化产生强烈的反差,师范生群体中的见习倦怠感由此产生并以交替的形式不断抬升。在见习活动开始前夕,不做任何的见习准备已司空见惯,见习学校的地理位置、办学特色、办学理念甚至见习听课的内容与班级状况在师范生心中都一无所知。而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师范生由于缺乏问题意识普遍在听课期间容易出现消极的态度,部分学生始终处于孤立的状态而没有融入课堂的氛围与结构中。在与指导教师互动的过程中他们大多数情况下处于被动的位置,而少有以主动的姿态发起沟通探讨。见习结束后,学生往往对见习作业敷衍了事,这使得反思与总结的功能在此过程中产生极大地消解,听课时的思维定势与身份转换失败也导致对见习活动的深入探讨和思考难以进一步开展。

 

其次,浸润式教育见习模式的系统实践形态缺乏有效理论指导成了另一大弊端。相比传统型见习模式亟需提升见习频率的窘境,浙江师大的小教专业正在往另一极端发展:见习过程中指导老师隐身甚至缺勤、学科教学论与教师教育课程难以与实践融合、见习结束缺乏研讨与总结,这些都在从理论思考与实践进步层面阻碍见习实效最大化的实现。有学者曾指出:“教育实践课程是实习机会+指导+反思的三位一体的过程。”[3]而浸润式见习模式单行线的做法忽视了理论指导的重要性,淡化和割裂了实践、指导与反思的联系,使得其客观上仍然停留在系统化实践环节的形态,而没有对传统型教育见习模式产生本质上的改变。

 

三、综合课程化教育见习模式

 

综合对传统型与浸润式见习模式的述评,可以发现它们都仅仅局限于对教育见习的实践环节进行完善与提升,而始终未在见习模式的改革中体现理论指导的一面。为了更好地达到革除教育见习弊端的目的,站在综合课程化的角度对小学教育见习模式进行重塑是其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综合课程化教育见习模式的构建

 

综合课程化教育见习模式需在浸润式教育见习模式的基础上,本着系统实践融合理论研讨的原则,对它产生正确的课程理念认识,从基本制度、见习形式等方面着手开展改革,使其成为一门基于实践的综合课程。

 

1综合课程化见习模式的课程理念

 

教育部最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充分强调了教育实践课程的“实践性”和“研究性”,提出教育实践课程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致力于使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成为研究性实践,使师范生的教育研究成为实践性研究,从而为实现教育预期提供有力的课程支撑[4]。

 

在传统的教育实践课程体系当中,教育实习无论是所占比例还是重视程度,都远超于教育见习,故为其配备相应的教育研习以期加强实践环节的理性思考。而随着课程地位的上升以及新兴浸润式见习模式的运用,教育见习在教育实践课程体系当中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对师范生专业成长的重要性渐趋明显。故按照《标准》的指导思想,教育见习理应具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见习与研究共进步”的基本理念,整体课程可划分为系统实践与理论研讨两大核心,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以两大板块的形式既并行贯彻又有机融合,通过“以经验课程为主,学科课程、经验课程和潜在课程整合”[5]的方式,实现从孤立的实践环节向综合的见习模式的转变。

 

2综合课程化见习模式的基本制度

 

综合课程化教育见习模式的内部制度应当被置于教育实践性课程体系的宏观框架下进行有机改革,坚持系统实践形态结合理论研究探讨的课程思想,秉承吸收浸润式见习模式的主体框架精华,在建设教育见习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全面开展。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见习课程基本制度的内部规范可以主要概括为以下五点:第一,需制订合理明确的课程计划,按课程管理规定进行提交、存档及施行。第二,在增加实践环节频率的情况下匹配见习理论研讨的相应增长,正确处理每学期内部两者的比例关系,通过教学计划确切执行。第三,编写或购进教育见习固定教材,充分发挥教材的理论指导作用,使其成为专业课程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并纳入教材管理体系。其中,教材内容可包括规定性材料、知识性材料、过程性材料以及实践指导手册等[6]。第四,选任长期专职的任课教师,强化教师组织与领导见习研究的功能,完善教育实践指导老师选聘制度、落实教育实践指导老师责任制度、强化教育实践指导老师激励制度[7]。第五,解决关键的经费问题,妥善考虑实践课程特殊性,大量增加经费拨款,合理规划经费使用,加强经费去向监控。

 

3综合课程化见习模式的形式内容

 

浸润式见习模式为见习工作者在系统实践的环节提供了较为合理的模型,综合课程化教育见习模式应在此基础上大力融入见习理论研究,实现理论学习与教育现场实践互相作用的动态过程[8]。

 

在系统实践环节,全程一贯的见习形式应当被继承并在见习时间与内容的结构布局方面更合理地规划。在大一学年第一学期,见习活动组织者大可不必急于将师范生投入课堂一线,相反地,通过在高师院校中进行听评课的技能学习,配以远程见习等方式加以讲解与贯穿,对三年的见习质量会起到基础性的提升作用。大二学年,在浸润式见习模式同课异构的实践方式基础上,专题见习与综合见习相结合的形式在见习活动的多样性、见习效果的显著性、见习结构的合理性等方面都会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大三学年,综合课程化见习模式应在保证见习频率的同时,努力提升见习质量。

 

在理论研讨环节,随着见习活动不断地推行,应当与之相对应地设有明确课时安排的见习研讨和教育教学研究。每次见习活动结束之后,任课教师应负责组织进行该次见习的探讨,形式可包括学生自身的叙事反思、小组之间的头脑风暴以及师生之间的研讨点评等,通过阶段性的理论指导强化对教育见习的再次经验与理性构建。在学期结束之后,总结性的见习研究交流课程可置于短学期,以一周的时长召开,活动强调师范生对课堂教学的再实践,同时重点以学科教学知识和教师教育理论对见习活动进行理性地总结与升华,完成实践环节与理论研讨的融合。

 

(二)实践应用中的配置与困境

 

综合课程化见习模式在从设想到实践的过渡中对经费、教师、技术等方面有较强的依赖与要求,这也就导致该模式可能在相应领域陷入困境。

 

1经费配置暴增与供给匮乏的矛盾

 

教育见习经过综合课程化规范之后,想要保证其实践各环节的有机进行,经费成了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师范生见习行程的差旅费、基地学校的合作费、双方教师的正常工资与绩效激励费等,都使得教育见习的经费需求在短时间内迅速膨胀,这与极其有限的课程经费形成鲜明对比。校方与院系必然不愿为一门课程倾注大量财力,经费高需求与低供给之间的落差突显了高校课程管理中的矛盾。然而经费作为课程顺利施行的保障,倘若在该方面产生极大地匮乏则会导致教育见习环节经济手段的缺失,进而从见习可行性与积极性方面对见习活动的多方主体产生打击。

 

2教师配置提高与顽固守旧的对立

 

教育见习从实践环节到综合课程的转变过程中,对教师的要求出现明显的提升。首先,教育见习作为一门规范课程,其任课教师需被长期确定;其次,任课教师在组织进行见习研究方面的负担大大加重;最后,高校与地方教师在联系、管理、指导等方面的职责与考评有增无减。这就要求双方教师具备极高的见习工作热情与自觉负责的工作态度,愿意在薪酬待遇与工作绩效失衡的情况下坚持为师范生的成长而付出。

 

但顽固守旧往往是部分教师长期具有的特性。从高校教师来看,透过功利主义思想对自身利益进行平衡之后,拒绝承担繁重的工作会成为大多数教师的选择,而激励手段在此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也十分有限。安于现状、拒绝变革是现今基层教师的主要格调,大力推行教育见习模式的综合课程化在一定程度上会遭致该群体的集体抵触与反抗。

 

3技术配置的升级与能力不足的冲突

 

综合课程化见习模式对技术配备的升级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远程见习技术与见习教材的编写。远程见习作为一种新兴的见习模式在国内的运用尚少,它需要具有校地信号准确对接、教学观摩时间统筹、见习过程多方互动等技术基础。而教育见习教材的编写则有着更强的专业性,涉及实践性材料的收集、理论提升、编排整理、出版等方面。

 

事实上,教育见习的管理者往往仅具备教育理论与技能,而无法从事相关信息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同时也鲜有接触教材编写领域。为避免该类缺憾的出现,今后在对见习技术的升级过程中可大力融合教育技术、教材编写人员等多方向的力量,来实现综合课程化见习模式的宏观完满。

 

小学教育专业教育见习拥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对见习模式的完善也是专业建设者不断思考与追求的目标。在从实践环节向综合课程的变革过程中,教育见习的转型需要大量的精力并会遇见相应的坎坷,但综合课程化必将成为其完成重塑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4篇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地方课程;街巷文化游;设计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2.3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街巷文化游”的设计

1.设计背景

(1)厦门地方资源丰富。厦门自然景观资源以海、岛、山为特色;人文景观资源有万国建筑博物馆、“海上花园”之称的鼓浪屿,通向大海的商业街――中山路、闽南古刹南普陀寺、“中华第一圣堂”新街礼拜堂等;地方语言资源有闽南语;民俗文化资源有中秋博饼民俗、畲族送王船民俗等;饮食文化资源以闽菜菜系为主,闽南小吃也负盛名;文化遗产资源有歌仔戏、南音、高甲戏、漆线雕等。

(2)学校所处社区资源丰富。福建省厦门市群惠小学处于厦门市中山路周边,所在的社区中华街道就存在大量的人文遗迹,包括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厦门古城墙、新街礼拜堂、江夏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阮F锡夕阳寮隐居处遗址、重建兴泉永道署碑记、陈化成故居陈化成祠、厦门各界抗敌后援会会址;市级涉台文物古迹:台湾公会旧址;已经申报尚未批准的省级文物单位:清代福建水师提督署遗址;此外,还有历史z址、古迹:始建于明代的万寿宫、玉屏书院旧址、小走马路的“古凤凰山”“榕林别墅记” 题刻、买办清末邱延枢公馆、诗人郁达夫和文史学者闻一多居住过的天仙旅社、厦门最早的电影院之一――中华电影院、厦门解放第一天就成为《厦门日报》社的胡文虎永安堂,以及大量的名人故居:陈化成、阮F锡、吕世宜……不胜枚举。

面对这么丰富的地方资源,我们设计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街巷文化游”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这个主题系列活动中,一起探寻厦门中山路街巷前世今生等,一起来品味厦门中山路街巷的风情,阅读这些街巷无限的文化底蕴,让学生感受家乡的魅力,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2.活动目标设计

(1)主题目标。①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养成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②能力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访谈、调查、设计制作、宣传报道等综合能力;在整个活动中让学生养成与人交流及团队合作的能力。③知识目标:了解厦门中山路街巷的历史、建筑、沿途小吃、人文遗迹、街巷趣名等文化知识。

(2)任务设计参考。①聆听有关专家的厦门中山路街巷文化讲座。②观看介绍厦门中山路街巷文化的影片。③跟随文史专家实地走访厦门中山路街巷。④品尝厦门中山路上的美食。⑤听一听政府对厦门中山路街巷未来的规划。⑥自制厦门中山路街巷文化游地图。⑦设计厦门中山路街巷文化游宣传标语。⑧策划并筹备厦门中山路街巷文化游推介活动:小组合作设计广告标语、制作推介海报、编写并排演街头行动剧等。⑨担任厦门中山路街巷文化游义工小导游,向游客介绍厦门中山路街巷文化。

3.课程内容设计(见表1)

4.综合实践活动归属领域(见表2)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街巷文化游”的实施

1.适合学生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

2.实施建议

(1)充分利用地方特色资源,丰富活动课程的实践学习活动。厦门是富有地方特色资源的城市,将地方特色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入手,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学习活动,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等能力。

第5篇

关键词: 高中学段 生态文明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校本化开发与实施

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课题――《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之研究》(项目编号:JYZD-2013067)课题组,按照研究规划选择建瓯第一中学、吉阳中学、建安中心小学为研究样本校,分别同步开展高中、初中、小学三个学段的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研究。本研究选择建瓯第一中学、吉阳中学、建安中心小学为研究样本学校,是因为这三所学校均为南平市青少年水土保持普及教育基点校,具有至少十年持续规范开展以水土保持为突破口的生态文明普及教育的历史积淀。

本报告是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课题――《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之研究》(项目编号:JYZD-2013067)结题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暨高中学段的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之研究结题报告。

一、高中学段研究完成的内容、取得的成果及达到的目的和水平。

(一)本学段研究完成的内容、取得的成果

1.开发了《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础级课课程(必修)和升华级课程(选修)。

基础级课程(必修)的课程对象为全体学生。本课程倡导责任使然、人人可为、人人应为的理念。该课程设18课时。学生修满18课时并经过考评合格者获得1学分。

升华级课程(选修)的课程对象为部分学生。本课程倡导责任使然、兴趣所至、特长展示的理念。学生可自主选择参加其中的一项或者若干项活动,若经过考评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2.实现了《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开设。

基础级课程(必修)已在2013―2014学年、2014―2015学年、2015―2016学年的建瓯一中高一年段分别开设,有2900多位学生完成了该课程学习并获得了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学分。

升华级课程(选修)已在2013―2014学年、2014―2015学年、2015―2016学年的建瓯一中高一年段分别开设,有2900多位同学自主选择参加其中的1项或者若干项活动,并获得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学分。

3.建构了《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施教机制。

为了保证《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同时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更好更快更直接地优化自己的生态文明知情意行模式,提升学生践行生态文明的能力,特别创建或者建构八方面的制度(机制)。

(1)课程导师制。《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基础级课程(必修)所有活动和升华级课程(选修)序号为1―6号的活动实现学校指定课程导师制,即这些课程活动必须接受学生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或者任课教师的指导。升华级课程(选修)序号为7―19号的活动实现学生聘请课程导师制,即序号为7―19号课程活动的指导教师由学生自主聘请。

(2)课程代表制。在开设《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高一各班级设置课程代表,各班课程代表分别由高一各班班主任各自指定。各班课程代表负责指导各自班级学生完成《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修行记录卡填写等相关事项。2013―2014学年、2014―2015学年、2015―2016学年总计完成5700份《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修行记录卡填写(注:各班课程代表须与《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组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有偿劳务合同。各班课程代表只要完成合同中约定的工作,就有权获得相应的勤工助学金)。

(3)方案征集制。基于升华级课程(选修)序号为19号的活动要求,每学年向高一或者高二学生征集生态文明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2014―2015和2015―2016学年共征集40个生态文明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4)资金资助制。为了激励学生踊跃参与生态文明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设计,每学年从征集到生态文明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中选择五项作为资金资助的活动项目。

(5)课程评鉴制。在每学年的6月上旬,召开《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鉴会,该会由高一各班级《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课程代表和部分指导教师⒓樱共同完成生态文明学分认定。2013―2014学年、2014―2015学年、2015―2016学年总计完成5700人次的生态文明学分认定(注:生态文明学分证书见附件1和附件2)。

(6)骨干培训制。在每学年的10月上旬,对包括各班课程代表在内的水土保持志愿者进行生态文明素质提升培训。2013―2014学年、2014―2015学年、2015―2016学年共培训100位学生。

(7)分享引领制。要求学生在参与《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与同伴分享参与活动的收获,以此引领同伴更有效地参与课程活动。例如:在每学年的“三节”期间开展“水保绿网杯”装置艺术作品竞赛获奖品展示活动;在每年中国水周期间举办“水保绿网杯”美丽乡村寒假环保行手机微拍作品展示分享活动;在每学年的10月和3月期间分别举办资金资助活动项目的设计说明课、成果汇报课;在每学年的上下学期各举办1期感悟展评活动。

(8)评优准入制。把学生参与生态文明综合实践课程所得学分作为评优(先)的准入条件之一。

(二)高中学段研究达到的目的和水平

1.达到的目的。

第一,促进了学生更好更快更直接地优化自己的生态文明知情意行模式,提升了学生践行的生态文明能力。

第二,实现了《〈我与生态文明携手同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被纳入建瓯一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2.达到的水平

本学段研究不仅填补了建瓯一中在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开发与实施方面的空白,而且为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实施提供了有借鉴价值(在实践层面上)的范本。

二、比照原申请书制订的研究工作计划,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自评与原因分析。

高中学段研究严格按照课题组设计的研究路线图和研究步骤,开展课程开发研究子方向、课程设置研究子方向、课程指导研究子方向、学业评估与管理研究子方向、课程激励研究子方向五个子方向研究,且高质量地完成了课程开发研究子方向、课程设置研究子方向、课程指导研究子方向、课程激励研究子方向四个子方向研究。之所以能完成这些研究任务,最主要的原因是契合了福建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改革试点实验项目――建瓯一中《完善立人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研究之需要。

学业评估与管理研究子方向特别是学业评估没有完全达到预定目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各项综合实践活动学业评估细则制定得较粗放(客观上评估细则的制定是很难的),再加上活动过程的记录有失周详和缜密。

三、同期国内外同类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对本项目后续研究工作的设想和建议。

(一)同期国内外同类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

目前,国内外开展高中学段的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方面的研究较少。在开展研究过程中,对养成化原则、趣味化原则、精细化原则、乡土化原则、校本(课程)化原则疏于恪守,存在五方面的缺陷或者不足。具体表现:

第一,由于疏于养成化原则的恪守,开发出的高中学段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课程不能发挥较好的养成教育作用,即没有较强的养成性。

第二,由于疏于趣味化原则的恪守,开发出的高中学段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课程不易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即没有较强的趣味性。

第三,由于疏于精细化原则的恪守,开发出的高中学段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课程,即没有较强的操作性。

第四,由于疏于乡土化原则的恪守,开发出的高中学段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课程不会较好地贴近学生家乡的生活生产实践,即没有较强的针对性。

第五,由于疏于校本(课程)化原则的恪守,开发出的高中学段生态文明主题综合实践课程不会较好地融入学校的课程体系,即没有较强的持续性。

(二)高中学段研究后续研究工作的设想与建议

1.开展课程目录优化研究。

2.开展课程学业评估优(细)化研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司〔2014〕4号,2014.

[2][美]阿姆斯特朗.当代课程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3]余文森.有效教学的理论和模式[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4]马桂新.环境教育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5]董奇.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洪明,张俊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导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7]肖成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施指南[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8]李臣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9]叶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问题与途径[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1(6A).

[10]贾艳秋.挖掘综合实践活动资源,提高学生实践能力[J].中国民族教育,2011(2).

[11]钱维菊.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资源的几点思考[J].现代阅读,2011(5).

[12]余谋昌.生态文化的理论阐释[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

[13]余\昌.生态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14]李锐锋,罗天强.论和谐社会的生态支撑[J].与现实,2007(3).

[15]张德昭,徐小钦.重建人和自然界的价值论地位[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3).

[16]金涌.工业生态:原理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7]卢风,刘湘溶.现展观与环境伦理[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18]彭慧芳.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关系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08.

[19][美]卡逊(Carson,R.).寂静的春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第6篇

朱先亮:欢迎你们深入基层、走访一线,对我市中小学德育工作情况进行采访和报道。近年来,我市以推进中小学德育综合改革为抓手,全面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_展了工作:

一是坚持整体推进,全面深化德育“三化”改革。2015年以来,我市开展了德育序列化、课程化、生活化改革的创新和实践,在全省率先实施德育一体化改革。通过改革,构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有效衔接、梯次推进的德育目标体系,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有效整合、互为补充的德育课程体系,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环节各有侧重、协同推进的德育实践体系。三年来,德育“三化”改革有效增强了德育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坚持思想引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开展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活动,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和中小学生培养全过程。一是融入课堂教学。发挥主渠道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之中。二是融入课程开发。抓好国家、地方课程教学的同时,围绕优秀传统文化、公民意识、生态文明、心理健康、法制、网络道德等教育内容,开发实施了“润心德育课程”等200多门德育校本课程。三是融入主题活动。深入开展“中国梦”“三爱”“三节”等主题教育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四是融入校园文化。开展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创建活动,推广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四大节日,营造体现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是坚持文化育人,精心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全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和校园文化建设“四个体系”之中。制定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构建中小学多维、立体的传统文化育人体系。以“传承传统文化,筑牢人生根基”为主题,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浸润人生”主题教育活动,内容涵盖4大系列、12项具体行动。

四是坚持实践育人,积极开展校外教育实践活动。我们充分发挥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和乡村学校少年宫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积极作用,建设省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1处、县级青少年活动中心2处、城市学校少年宫11处、乡村学校少年宫76处;全市建设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0多处,各类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70多处,满足了学生道德实践的需求。

五是坚持合作育人,不断强化家庭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协调机制,成立市、县(区)两级中小学家长委员会联合会,合力推进家庭教育工作。建立完善家校合作机制,全市中小学三级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覆盖率达100%。开展了特殊群体儿童家庭教育工作和“万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加强家校沟通,宣传教育政策,征求意见建议,强化安全措施,关注特殊儿童,传播文明理念,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贵局在中小学德育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令人钦佩!在这些已有成绩的背后,你们觉得目前区域的德育工作还存在哪些问题?打算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朱先亮:我市学生德育工作在这些年确实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效果,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等违背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学校的校本德育课程有待进一步优化,德育方法和德育形式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待增强,德育评价体系、德育保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师的师德和育人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课程实施方面,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像目标碎片化、内容抽象化、课程实施片面化,等等。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的思路是:以深化中小学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为抓手,系统解决思想认识、教育观念、体制机制、资源整合、方法途径、评价保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突出德育课程一体化改革,按照“一体化”和“适应性”要求,使德育目标循序渐进、德育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形成各学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深度融合的德育课程实施体系,建构起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格局,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您刚才提到了德育课程改革措施,为什么将德育课程改革列为当前德育工作的中心任务?

朱先亮:学生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在学校,学校实施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在课堂,提高育人效果的基础和前提是课程建设。将德育课程改革列为当前德育工作的中心任务,主要是基于以下考虑:

一是德育工作科学化发展的需要。德育课程改革是德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德育开始由无序进入有序、由表面零星改进进入到内核设计的阶段,如此,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将会大大增强。

二是省、市德育综合改革的要求。德育课程改革也是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和省教育厅德育一体化改革要求,构建“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体系的关键环节。

三是打造区域德育品牌的必然。德育“三化”改革目前正处于继续深化、打磨提升的绝好时机,趁热打铁将好的经验做法进行凝练、梳理、提升,进而编写成优秀的德育课程,是打造区域德育品牌的必然选择。

:为推动德育课程改革,贵局是如何进行顶层设计的呢?有哪些管理机制作保障?

朱先亮:对于德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我们有明确的思路和规划。我们将德育课程改革统一纳入到全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中小学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之中。2015年,市委市政府两办印发了《关于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市教育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了《日照市中小学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2015―2020年)》,德育课程改革是全市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中小学德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具体来说,我们的德育课程改革整体思路可以用“一二三四五”来概括。“一个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世界眼光、民族根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两大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三个保障”“三个育人”: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条件保障、健全激励机制,力求实现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四位一体”: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体系;“五项统筹”:统筹小学、初中、高中等学段,思想品德、语文、历史、数学、物理、体育、艺术等学科,课程、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环节,一线教师、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力量,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

为顺利推动德育课程改革工作,我们建立了一系列务实、有效的工作制度。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教育局成立了由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统筹基础教育科、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和教育督导室等科室为中坚力量的德育综合改革领导小组,以行政推动和科研引领来促进课程改革。

二是建立新型德育工作制度。建立完善了中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班教导会制度、教书育人“一岗双责”考核制度、中小学生学习与生活指导制度、学生心理辅导制度、校外德育实践基地建设制度等,切实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能。

三是建立科研引领机制。组建一支由德育教研员、德育管理干部、德育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等组成的德育专家库,定期召开研讨会,具体指导和督查德育工作;组织科研课题,针对热点和难点开展理论和行动研究,破解德育发展瓶颈。

四是完善德育工作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督导评估机制,分阶段、分重点、分主题进行,真正发挥其对德育工作的导向作用。完善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和优秀成果评优表彰制度,召开三年一次的全市德育工作会议,促进德育工作科学、有序发展。

:在实施德育课程改革过程中,贵局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呢?

朱先亮:τ诘掠课程改革,我们在借鉴其他地区有效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们的自身实际,探索和创造了一些比较有效的特色办法。

一是试点先行。创新工作方式,以点带面,整体设计,系统推进,力求实效。市教育局制定一体化试点工作方案,确立试点区县和试点学校,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各试点分项实施,重点突破;彰显时代要求,突出地方特色,力求创新。

二是科研跟进。加强德育改革理论和实践研究。组织德育专家、教研员、德育骨干教师等成立专业研究团队,加强试点指导,坚持问题导向,遵循德育规律,着力解决试点工作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突出重点和特色。

三是榜样带动。各试点区县、试点学校将试点任务落细落小落实,边实践、边调整、边提升,形成阶段性试点成果。将重点内容凝练成系列校本活动课程,打造学校系统、独特的德育课程体系。召开现场会议,总结表彰试点先进典型,形成一批德育品牌。

四是全员培训。将试点工作中表现优秀的教师吸收到专业研究团队中。开展教师德育专业能力培训,推广试点经验,带动教师队伍素质整体提升。通过专家引领、集中培训、校本教研和“学科德育论坛”等途径,不断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和专业素养。

五是评价促进。完善德育工作评价方式,对各区县、学校德育一体化目标达成情况、标志性成果、组织管理情况、社会影响及成效等定期督导评估。对在德育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六是成果推广。学校不断总结经验,凝练提升,推出系列特色和品牌活动;专家团队定期开展调研指导,挖掘培植先进典型,形成德育课程一体化改革成果经验汇编。全市推广改革成果,指导全市中小学整体推进,提升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

:目前德育课程改革的进展如何?下一步有什么样的计划和设想?

朱先亮:目前德育课程改革正稳步推进,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德育一体化试点工作进入加强指导、全面试点阶段。推进七个德育课程一体化省级试点项目,打造出一系列品牌活动,设计开发出优秀的校本课程。德育课程和学科课程整合力度不断加大;实践活动课程成为学校常规教育内容;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建设全面铺开;尤其是创新实施了管理育人课程试点,以获得2016年度市级文明校园称号的学校为试点,不断引领全市中小学德育课程走向丰富多元。

第7篇

祖旭东:曾经提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教育学生尤其应当如此,只有深入把握学生的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好学生的问题,正确引导学生的成长。从2013年起,我们临沂市政府和教育局致力于解决中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研发设计了这么一系列以视频案例为载体的新型德育课程。所谓“问题导向”,就是聚焦学生成长中的关键问题和教育者自身育人素养问题,通过观看视频的形式把学生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并通过讨论、解决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道德品质。

“问题导向”这一系列课程不同于传统德育课程,主要有这么几个特点:第一,它以问题为核心,作为驱动学生思考的基础,让学生通过思考问题对照自己、反省自己,从而修正自己的行为、完善品德修养;第二,它很生活化,我们这些视频内容都直接来源于现实生活,可能是新闻报导的真实事件,也可能是本地本校学生的真实案例,这就大大拉近了课程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第三,它让德育问题专题化,以往我们总觉得德育看不见摸不着,“问题导向”课程将学生成长中分散、无序、多样的问题整合成一系列专题,更具有系统性和操作性,既方便教师的施教,也方便学生的学习。这种直面问题、逐个击破的教育方式更加直观、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您刚才给我们展示的这段“感恩”主题的视频课程非常生动、非常有冲击力和感染力。请问,“问题导向”这一系列课程中,“感恩”这些主题是怎样确立的?背后有着怎样的考虑?

祖旭东:道德是人类共同生活的准则与规范,“问题导向”德育课程的基本价值追求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有社会责任感、能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我们市局从2013年3月开始,对全市9县3区、3个开发区、1个管委会的初中学校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中学生思想状况调研。具体来讲,我们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学生、家长、教师的意见进行充分的收集,再由我们教科研中心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归纳梳理出“感恩”“交往”“人生理想”等15个专题作为第一期的课程主题,开发具有人文性、动态性、地域性的丰富的德育资源库。

:您们为什么会选择这种视频形式的课程来推进德育工作呢?传统德育课程存在什么问题?

祖旭东: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视频教学方式深受青少年喜爱,既可以突破以往品德课照本宣科的模式,给教学效果加分,又有利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师实际操作,主视频来源于生活,案例取自发生在区域内、学校里、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更体现真实性,同时保证德育课的实效性。

以往我们一直沿用的思想品德教材内容陈旧,滞后于生活,与现在学生兴趣和需求的吻合度不高。而且,目前的德育课堂仍然是以教师说教、学生记忆为主,缺少师生的互动环节和情感共鸣。虽然部分课堂引入了案例教学,但往往都是正面典型示范,缺乏反面典型的警示,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是非观和价值判断力。另外,临沂是山东的人口大市、面积大市,学校分布比较广,师资力量很不均衡,德育教学的城乡差距、校际差距很大,学生的思想发展也有明显的差异。尤其是留守儿童的问题比较严重,他们得不到有效的教育和引导。从统筹整体区域教育质量的角度看,这就需要一套标准比较统一的、比较容易操作的自主德育教材。基于这些传统德育课程的问题,我们就想要突破局限,创新德育课形式,通过视频方式深化课程改革、增强德育效果。

:对于很多对德育课怎么上没有头绪的老师来讲,视频教学的方式的确很好掌握也好普及。但是,这些视频资料具体怎么应用?课后有什么补充环节吗?

祖旭东:现在我们课题组研发出来的“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材料,每份都是以一张光盘和一本教师指导手册来呈现的。将学生看的视频、示范课、教学指导手册电子稿及教学参考材料全都纳入其中。教学指导手册用来明确每个专题的设置目的、授课方式、学生讨论的问题设计、教师的总结发言等内容,为授课教师提供细致的指导。在课上,学生观看视频资料,之后会自由讨论,再展示讨论的结果。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则适时地总结归纳,引导主流的价值观。并且,“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尤其注重课后开放性作业的布置,视频不是看过就算了,这种心灵的触动不是一时的,而是会带到课外的实践活动中去深化、强化,从而规避错误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

:为什么选择初中作为这套课程改革实施的切入点而不是其他的学段呢?

祖旭东:从中小学生人生发展规律和阶段特点来看,初中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这时候,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矛盾性和过渡性,他们开始有了成人感但同时也很幼稚,有了初步的自主意识但又往往很叛逆。相比之下,小学生思想比较简单,容易进行教育和引导;等孩子到了初中就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初中阶段的教育和引导不当,学生的思想品质很容易出现两极分化,那些问题到高中再改正就很难了。所以,我们在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初中作为我们这个德育课程改革的试点学段,之后我们会扩大普及度。

:到目前为止,“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的研发阶段已经基本结束,各学校已经开始应用了吗?具体情况怎么样?

祖旭东:我们的“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不是先开发、再应用,而是边试验、边开发,融合了全市120多名专业骨干的力量。在研发准备阶段,我们确立了70多所实验学校,这些学校的校长、老师在课程研发阶段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视频案例材料的制作,学校老师们一边上课,一边就会随时补充新内容,这使得我们的课程资料非常丰富详实、接地气。具体应用时,各个学校上课和留作业的形式也很灵活,很多老师结合自身情况二度开发,这都有助于课程更好地实施。今年1月份,在视频课程研发得比较成熟的情况下,我们向各县区教育(体)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教育局等单位及各学校印发了《临沂市“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实施方案》,督促各地区组织学习、抓好贯彻落实。到现在为止,有的学校还没来得及实践,有的学校已经上过几个专题的课程了,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请您谈一谈,这项课程具体是怎样给学生带来了变化?

祖旭东:过去的德育课堂上都是老师讲、学生听,基本没有学生的感悟和表达。现在我们为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自己去体会,去做道德判断,将认知化为行动。以前学生出了问题,学校教育方式可能就是教导处、德育处的一顿训斥。现在,我们把正确的、错误的行为同时放在视频中展现给他们看,他们自己就会有比较、有认识,尤其看到身边同学的真实案例会更受触动,联想到自身的行为是否得当。从老师、家长以及学生自身的反馈来看,学生们的品德行为有了很大改善,学习成绩也随着道德修养的提高有了很大进步。

:“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新模式实施以来,全市学校德育工作条件不断改善,内容不断拓展,活动不断丰富,咱们教育局层面都提供了哪些支持和保障?

祖旭东:首先是行政上的领导。想要切实改变以往“重智育、轻德育”的局面,与我们的大力推动是分不开的。市局和各县区教育局与初中学校一起,坚持把德育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我们经常召开“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实施会议,各教育局分管局长、科室负责人也经常到学校中走访、观察、研讨,成立本县区的“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专家团队,以便及时指导解决课程推广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其次是经费上的保障。我们通过以项目带资金的方式,加大全市德育课程实施经费的保障力度,保障专家指导费、科研费、培训费及其他运行经费的各项支出。另外,从教师评价激励制度方面,市局也提供了相应支持。我们实行了德育教学质量奖单列政策,对承担“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任务并有突出表现的德育教师单独进行表彰,要求各县区和学校也设置相应的专项奖,让教师德育课程的实施情况可以被计入工作绩效这都大大调动了教师们的积极性,从而保障这项课程更好地实施。

:目前来看,这项德育课程改革的成效着实喜人,请问您和您的团队是如何保证这一系列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呢?

祖旭东:这套课程是我们市局组织专家团队反复调研、讨论,集中智慧共同研发出来的成果。总体来说,在整个课程的研发和实施过程中,我们主要应用了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等方法指导实际工作。

首先,我们有比较权威的理论基础。在界定课题时,我们先分别深度探讨了“问题”“导向”“课程”的科学内涵;同时,阅读了大量有关德育目标的文献,重点研读了教育部印发的《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并深刻领会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这也是“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根本依据。其次,所有的工作都是以准确把握初中生心理发展特征和规律为前提进行的。只有明确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我们聚焦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终身发展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和品格,强调他们的个人修养、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关注他们的自主发展、合作探究和实践能力,这样就保障了研发课程的科学性。另外,闭门造车是不可取的,实践才能出真知。正如刚才所说,我们在开发课程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实验,选取了城市、县镇和农村不同层次的70多所初中学校试讲,经常组织工作组课程开发人员听课,也邀请部分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家长参加,及时发现和解决课程实验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对课程资源进行修订、改进和再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