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明确工作思路范文

时间:2022-07-23 23:14:07

序论:在您撰写明确工作思路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明确工作思路

第1篇

2009年工作思路

近日,北京市丰台局队召开住户工作会,提出了2009年城镇住户统计工作思路。即:明确两个目标,抓好四项落实。

一、明确两个目标:明确争优创先的整体目标,明确“零误差”的分级管理目标。

二、做好四项工作的落实:一是落实调查员队伍的改革到位。按照改革既定方案,抓紧时间物色专职调查员人选。此项改革将使调查员队伍专职化、专业化。二是落实对调查员的季度培训到位。进一步提高调查员敬业精神、专业素质,强化计算机辅助审核的能力,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流程、考评制度。三是落实对调查户的长期培训到位。结合电子记账、网络记账的推广,对调查户的培训扎实有序地进行。从工资发放、看病就医等生活细节入手,由浅入深、一步步地提高调查户正确记账的水平。四是落实对调查员、调查户的三级考评到位。完善优秀记账户、优秀调查员的考核评比办法,落实对调查员、调查户的评分标准,根据评分标准对优秀记账户及优秀调查员进行评选。

房山局队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

北京市房山局队近日召开乡镇(街道)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会,重点布置今年计划建设投资项目的数据监测工作。

为确保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能及时、全面、准确反映房山区投资形势,会议提出两项具体措施。一是各统计所要加强对投资项目的跟踪,进行实时数据监测。对于新建设项目,要跟住进度、及时收集相关数据,为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二是严格按照“抓大不放小、应统尽统”原则,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台账,投资统计数据要做到不遗不漏、及时准确。

平谷区经普数据处理程序培训

“三个明确”、“三个结合”

为切实做好经济普查后续表数据处理工作,北京市平谷区经普办采取“三个明确”和“三个结合”,精心准备经济普查后续表数据处理程序培训工作,使听课人员能够迅速理解并掌握使用技巧,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个明确”:一是明确全区各乡镇街道经普办调查单位总数量。详细制作了《平谷区反馈清查库各级单位数一览表》,翔实说明乡镇街道经普办调查单位总数、网报单位数、客户端录入单位数、2008年劳资年报数及2009年劳资定报数。

二是明确了规模以下调查单位的数据采集方式:网报和客户端录入。反馈的清查数据库中,清楚地标识出了单位的报送渠道,方便查询网报和客户端录入调查单位的数量。

第2篇

一是加快学校的转型升级。学习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管理培训班暨全国农广校省校校长工作会上的讲话精神,领会教育部、农业部联合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工作要求,按上级的部署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加快学校的转型升级。采取切实的措施加大投入,加强学校的基础能力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双师型师资建设,增强培育能力。聘请垦区一线的15名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充实教师团队,推进导师团制度,积极发展农民中等职业教育,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上来,坚持培育和培训两手抓两手硬,充分发挥学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主体地位和核心作用。

二是围绕垦区的主导产业开设农民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根据广东农垦的主导产业和生产经营的实际需求,拟开设种植、养殖和农机使用与维修三个专业,重点培育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工,为广东农垦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计划重点在湛江农垦招收在职职工460人,其中种植专业招生280人;养殖专业招生100人;农机使用与维修专业招生80人。

三是学习和借鉴河南农垦的成功经验,结合广东农垦的实际,扎实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坚持以农广校为主体,以管理局为依托,以农场为基础,构建完善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充分利用广东垦区各农场的教育资源,计划在湛江垦区开设19个教学点(分校)、茂名垦区开设11个教学点(分校)、阳江垦区开设6个教学点(分校),加强教学点基础设施建设,充分调动各教学点的办学积极性,选定“湛江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茂名农垦名富果业”、“湛江农垦科研所”、“茂名农垦科研所”、“广垦畜牧公司”、“南华农场”、典型家庭农场作为农广校教学及实训基地,进一步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资源配置,方便农场职工就地、就近学习。明年扩大办学规模,力争招生突破1000人。

第3篇

工作思路:构筑“五·三”工作新格局

1、提高三个新认识。即:(1)在贯彻落实扶贫和移民政策怎么想上有新认识;(2)在努力提高扶贫和移民工作水平怎么办上有新认识;(3)在不断改善贫困地区和移民安置区民生怎么干上有新认识。

2、完善三个新机制。即:(1)强化专项政策扶持、行业部门支持、社会力量帮扶新格局;(2)健全扶贫和移民工作绩效考评、监督管理和工作考核新机制;(3)加快扶贫和移民工作法制化进程。

3、掀起三个新。即:(1)掀起舆论宣传新;(2)掀起政策培训新;(3)掀起深入调研新。

4、树立三个新形象。即:(1)在建设朝气蓬勃、奋发有为扶贫和移民干部队伍上树立新形象;(2)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上树立新形象;(3)在坚持廉洁自律、反腐倡廉上树立新形象。

5、开创三个新局面。即:(1)开创推进新阶段扶贫和移民工作科学发展新局面;(2)开创落实新阶段扶贫和移民惠民政策新局面;(3)开创促进贫困地区和移民安置区和谐稳定新局面。

主要任务:

一、扶贫开发工作任务。

1、打响改变连片特困地区面貌攻坚战。2、打响加快贫困地区“三农”发展攻坚战。3、打响扶持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攻坚战。4、打响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攻坚战。5、打响提高贫困地区可持续自我发展能力攻坚战

二、水库移民工作任务。

1、落实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政策。2、推进移民后扶资金使用探索创新。3、提高移民示范村建设水平。4、做好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工作。5、加大三峡移民扶持力度。6、稳妥开展小型水库移民解困工作。7、扎实做好移民稳定工作。

三、自身建设工作任务。

1、加强扶贫和移民部门党的建设。2、加强扶贫和移民干部作风建设。3、加强扶贫和移民系统党风廉政建设。4、加强扶贫和移民工作制度建设。5、加强扶贫和移民工作宣传阵地建设6、加强扶贫和移民部门机关各项建设。

(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理思路抓项目 兴产业赣州发展老区不等不靠

1月30日,龙年春节刚过,江西赣州市146个重大项目举行集中开工仪式,正式拉开了赣南新一年抓项目扩投入、调结构促发展的序幕。

目前,赣州仍有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8个,省级扶持贫困村1119个。这次开工的项目涉及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治理、民生工程等相关领域,投资总额超过350亿元,建成后年产值预计将超过400亿元。江西省委常委、赣州市委书记史文清说,2011年以来,赣州市围绕加快发展、转型发展,深入调查研究,理清发展思路,不等不靠,只争朝夕,赣南发展振兴工作正呈现有序、高效运转的良好局面。

着眼于新一轮扶贫开发、促进赣南发展振兴,赣州把自2010年12月以来开展的“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升级为常态化、全覆盖工作。去年12月下旬至今年春节期间,赣州组织市县乡三级万名干部深入一线,既让困难群众过上欢乐祥和的“两节”,也为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生活进行调研摸底、寻计问策。据介绍,赣州市将以此为依据,总结形成调查报告,为制定全市扶贫开发规划纲要提供重要参考。当前,赣州市还会同江西省,联合广东、福建两省,编制、推动“中央苏区振兴规划”,以加快老区发展。

针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现实,赣州抓紧谋划推动一批重大交通项目。1月19日,历时近两年半建设的赣南大道宣告竣工。这条全长35.7公里的快速城市主干道,穿越11个乡镇20个村,串起了赣州中心城区、赣县、南康三地的同城梦想。而在广阔的乡村,赣州也于去年实现了全市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把现代交通延伸到各个村组。

为发挥工业产业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赣州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大力延伸完善产业链,推动稀土、钨等矿产产业向生产高附加值的新材料及高端应用产品升级。春节前夕,赣州市4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顺利获得批复认定。其中龙南、崇义、全南工业园将重点发展新材料产业,赣县工业园重点发展甜菊糖甙系列产品等生物产业。记者在赣南采访时了解到,江钨控股集团高铁滑线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高强度铜镁合金吊弦和承力索等6种新产品近日已经通过有关部门鉴定,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赣州孚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插入式混合动力汽车用锰酸锂电池,可承担混合动力汽车及电动大巴车等车型的动力输出,技术水平亦处于世界领先。据悉,2011年,赣州新上类似高新技术产业项目24个,在金属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光电机一体化、绿色照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等五大领域已形成较明显的优势产业集群。

项目、产业的良性互动,为赣南发展振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据统计,2011年赣州市实现生产总值1330亿元,增长12.5%;全年财政总收入180.3亿元,增长40.5%,增幅创历史新高,居全省首位。

(经济日报)寻乌果业“华丽转身”为老区群众脱贫创造条件

寻乌大力“强果富民”发展战略,要按照“稳面积、提质量、创品牌、拓市场、深加工”的总体思路,以推进标准化生产及工厂化加工为抓手,全面提升果业产业化水平,力促果业转型升级。目前,全县果业面积50万亩,总产量达65万吨,成为全国重要柑橘类水果产区;产值超12亿元,实现年人均果业增收约2400元,是寻乌老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该县在稳定现有50万亩种植面积的基础上,依托赣南脐橙良种繁育基地,投资150万元与华中农业大学、中国柑桔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积极推进尤利克柠檬、伦晚脐橙、泰国无酸柚等新优品种的引进、选育、示范和推广工作,做到培育一批、试验一批、储备一批、推广一批。同时,该县投入2000多万元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广“高杆定位、生物防治、科学施肥、生草栽培、滴灌与肥水一体化”等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制定“绿色食品柑桔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统一生产技术规程、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环境监测方法、统一施肥用药方案、统一基地管理;鼓励果农采用间伐与靠砧、大枝修剪、有机质改土、种绿培肥、保根施肥、叶面施肥相结合的技术,推广稀植、疏枝、疏果等技术,加强果园精细化管理。县财政每年统筹安排300万元资金用于果业产业发展,切实保障果业培训、新技术推广、果业安全防控等经费支出。先进生产管理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仅有效提高了果品品质,相比传统管理模式每亩果园还可节约农资和劳动力成本400余元。县相关部门还整合产业发展资金,鼓励果农创建现代果业科技示范园,并对低产园、老果园进行改造,扩大绿色果品出口基地建设规模。如今,全县已建成市级精品果园8个,县级精品果园15个,经江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注册备案的出口基地11个、面积3.3万亩。

第4篇

唐建生就做好20__年宣传思想工作提出3点要求。一是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公司六届四次职代会精神,以“保安全、重调整,转变方式起好步;强管理、惠民生,科学发展谱新篇”为主要内容,结合矿区实际,扎实有效开展形势任务教育,把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公司职代会精神上来,唱响矿区“调整振兴、科学发展”主旋律,打好“弘扬正气、创先争优”主动仗,着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和优秀企业文化武装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明理以共铸理想,明道以振兴企业,明责以造福职工,在矿区营造团结创业、积极肯干、敢打敢拼、奋发有为的舆论环境,为矿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是总结经验,把握规律,以深化“新闻季赛”活动和开展“十佳双优”评选活动为抓手,进一步提高矿区新闻宣传队伍素质,通过在全公司新闻宣传系统创建精品岗位,实现岗位价值,提高韩城矿业对外宣传的质量和水平。

三是以文化人,以人化文,在经济文化一体化上下大功夫、下苦功夫,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迎接企业文化的春天。把文化深度融入安全、生产、经营、党建管理,以制定实施韩城矿区“十二五”企业文化建设规划、《韩城矿业公司企业文化手册》换版和开展企业文化主题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提炼富有韩城矿区特色的企业精神、企业核心理念、企业价值观,不断完善韩城矿区企业文化体系,真正使新换版的《企业文化手册》成为塑造员工信念、统一员工思想、协调员工行动的指南,实现企业调整振兴和“文化扬企”的目标。

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李继田对20__年度宣传思想工作作了简要回顾,充分肯定了所取得的成绩,重点对20__年的宣传思想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明确了20__年宣传思想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部署。提出20__年要实施“强队伍、创水平、出精品、迈大步”的“1346”工程。即:加强“一个建设”强队伍,突出“三个重点”创水平,拓展“四个阵地”出精品,争创“六个目标”迈大步。加强一个建设,就是加强新闻宣传队伍自身建设,培训提高,竞赛激励,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一专多能、乐于奉献的新闻宣传工作精品队伍。突出三个重点,就是突出对外新闻宣传、企业文化建设和形势任务教育三个重点工作,在继承好的传统做法的基础上,不断创出新水平。拓展四个阵地,就是拓展电视、报纸、网站、刊物四个舆论主阵地,出精品,出佳作,唱响主旋律。争创六个目标,就是在电视、报纸、企业文化、对外宣传、政研会和统战等六个方面,分别争创集团公司行业评比第一的目标,从而实现宣传思想工作整体迈上新台阶。

20__年要重点抓好六项工作,即:突出形势任务教育,强势做好对外宣传,巩固拓展四大阵地,深化提升企业文化,加强政研统战工作,打造精品宣传队伍。

第5篇

关键词: 高校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工作思路

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应用,对高校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高校教育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的变化,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要全面提高高校教育训练质量,就必须认真研究高校教育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的问题。要把高校的改革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平台之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对其教学内容、方法、体系进行系统的改革,从而占领现代教育技术这个制高点,努力提高高校教育的现代化水平。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运用的职能部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要想实至名归,成功地履行好职责,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开展起有效的工作,笔者考虑,当前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观念,明确任务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前身往往是以前的电教中心与计算中心。我国电化教育的发展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起步于30年代,电化教育从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发展到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并逐步与国际接轨,成为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即现代教育技术。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和数字地球时代,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如果说以信息经济为核心的新经济将主导新世纪的世界经济,那么,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也将主导新世纪的世界教育。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师的现代化,教育的高质量需要教师的高素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不仅要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要具备教学创新和应用高新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教师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不仅是教学设计、教学创新的过程,还是观念更新、知识更新和开发自身潜能的过程,更是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多媒体和网络教学必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教学特征。因此,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教师的必备技能和时代的要求。但是,目前许多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还是停留于传统电化教育概念的阶段,因此,必须以新的教育观念重新审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二、面向学习,创新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得以从后台走上了前台,依托的是现代教学模式的建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当前核心的、基本的工作任务就是要构建面向学生学习的以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为目的的新型教学模式。其巨大的作用,无比的生命力只能在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中得以体现。在信息时代,教学将面对知识量的空前增长。人类知识积累的速率以及人们需要掌握的信息、需要学习的知识,都在前所未有地以指数规律剧增。由量变到质变,传统教学已无法承受,难以胜任。传统教师的职责“传道、授业、解惑”已难以履行。那么多的“惑”,怎么解得完?更何况许多层出不穷的“惑”,教师还“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何以解得?教师的“一桶水”将无法面对学生对知识需求的“海碗”,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已毫无生气可言。教什么、怎么教,成了中国高校面对的难题。

高校的教学要改革,传统的“三中心”教学模式必须退居二线。“授之以鱼”,要变成“授之以渔”。教师的“解惑”应变成“启惑”。教学组织的着眼点要从解决教师的教而转向学生的学,针对学生的学习,解决“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学习完全要成为学生可自主的行为。“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师起好引导作用,将学生导航进无垠的知识海洋,授予他们渔具与渔猎方法,让他们自由而充分地获取。

时代需要新型人才,新型人才需要新型的教学模式来造就。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将以全面的素质教育为出发点,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基于创造教育的形成。这种模式应该能够保证学生自主的学习并可充分的参与,但要注意情境的创设,提出问题进行探究,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组织好学习协作活动。在此,其核心的工作将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主要应考虑:分析学科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设计、选择和方便地利用现代教学环境和资源;设计教师指导性和学生自主性作用发挥的方式。通过教学设计,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营造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境,建构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能把学习知识和发展智能与素质培养统一起来的、对学生学习方法和认知方法的培养形成有帮助的能使学生学会通过信息获取与加工处理问题探究和意义建构的途径获取知识的新型教学模式。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应该紧紧围绕创建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开展工作。唯此,才不会无的放矢,才是真正发挥职能作用,也才能在教改中真正攻坚。

三、资源建设,服务为本

信息时代的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所有的教学资源都必须围绕学生的学习需要优化配置,为学生提供优良的数字化多媒体学习环境。相对于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环境是现代教学模式中学习环境构建的核心内容。因为在现实中,信息往往是多种媒体综合反映和表达出来的。多媒体技术使人们认识世界、获取信息的方式与客观事物本来的形式相统一,人们因此可以更直观、更快捷地掌握信息,获得知识。所以,多媒体技术成了现代教育技术中的核心技术。

现实中,各种媒体信息(如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影像等)本来都是以模拟信息形式存在的,并以此和人的感官作用,使人获得认知信息。为了将反映一个客观事物的多种媒体的多种模拟信号集中起来,并能以交互(双向)的方式实时地表现出来,就必须借助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交互能力来实现(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一种技术工具能做到这一点),从而将现实中的模拟信号数字化,使之成为数字化信息,进而可形成丰富的信息资源库。信息的数字化是当今时代的特征,更是教学新模式的物质基础。

要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信息社会所需人才,学生就必须在学校具备自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如果把知识比作矿产,学生就应掌握“找矿”的能力,这和“授之以渔”是同样的目的。要达到这一目的的前提应该是有探矿工具和渔具,并有丰富的矿藏和渔场。因此,对一所现代的大学来说,必须能提供给学生充分而可自由获取的多媒体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今后的大学竞争力,将会更多地体现在对这种学习资源的建设和服务水平上。

现代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使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这明确地告诉我们:现代教育技术的工作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这两个对象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是有先后的。有了学习资源,具备了相应的学习环境,学习过程才能在其中实施并展开。所以,在现代化大学的构建中,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既是高校的基础工作,更是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首要的工作任务。

学习资源的建设,是现代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新型的教学模式要为学生主动的意义建构创造最有利的信息获取环境。这个环境,就是现代大学的实体。所以,有高速的校园网、性能优良而充足的计算机、满足知识建构的极其丰富的学习资源库,是当代大学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和重要特征。

目前,为适应高校这种“数字化校园”的变革,特别是为构建和管理这些资源,国内许多大学都成功地把电教中心、计算中心和网络中心合并组成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这有利于现代学习环境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学习资源的整体效应,达到了为教学整体改革服务的目的。对现代大学而言,不仅要生产出最终的产品――全面素质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还要生产出能为提供信息资源学习环境“服务”的产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就应该是这种“服务”产品的生产者。所以,在高校当前的改革形势下,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要树立坚定的服务意识,要明确服务就是我们的产品。要“以销定产”,根据学生(市场)的需要,提供服务(产品)。以服务求支持,以支持求发展,在发展中不断改进服务质量,进而求得更大的市场,获得更大的发展。

对于今天我们已经步入的知识经济时代来说,其网络化的生产关系、数字化的生产力已是明显的时代特征。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就是这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高校相适应的产物。今天,时代不同了,虽然同样是计算机的应用,但如果观念不变,教学模式不变,这种应用就不会有效益,服务就会错位,就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这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目的背道而驰,使得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学校的教改中仍然难以发挥出作用,工作将仍然难以开展。所以,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要在由现代教育技术所引发的这场教学变革中确实发挥作用,有效开展工作,就一定要转变观念,认清形势,明确任务,重新定位,深刻认识职责所在。围绕新型教学模式的创建,建构式学习环境的建设,提供与时俱进的、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服务,真正地能服务于学生的创新学习需要、服务于教学模式的改革需要,在服务中尽快提高素质,树立新形象,取得新成绩,求得新发展。

参考文献:

第6篇

那么,如何进一步有效促进教学模式推工作呢?结合本人对此项工作实践情况的调研,有如下的思考与大家交流。

一、进一步厘清对教学模式的认识

我认为,通俗地说,教学模式就是符合教学规律的一些教学的步骤、方法、流程、程序,是一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具体的方式和方法。这些相对固定下来的教学流程和步骤就是教学模式。

是“模式”就一定会有优劣之分。我们所追求的教学模式,是最大限度上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也就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模式。

客观地说,对教育规律完全而正确的认识一定要以充分的实践和时间作基础。

作为教师,我们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的认识不可能一下子就都能够那么到位和深刻。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一些教学模式,肯定地说还不是能够完全符合教育的规律,应用这些模式也不一定就能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模式的“产生”需要在充分的教学实践中,已经“产生”出的教学模式仍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修正。教学模式没有“最好”(一劳永逸永远不变),只有“更好”。

所以说,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对教学模式的研究,所追求的是符合规律的教学流程和步骤,也就是符合规律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二、进一步领会教学模式推工作的意义

关于教学模式的研究,我们都十分清楚,这其实并不算是什么新课题或者新话题。甚至大家对于强行推某种教学模式早就产生了一种逆反和抵制的心理。那么,为什么现在从上到下又“旧话重提”再谈模式研究和推呢?

我前边说过,教学模式属于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方式方法就是为目的服务的。教学模式研究和推,应该是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的。

尽管课改已经十年,而眼下的课堂教学,仍然是普遍效率不高,活力不足,僵化呆板,学生、教师、家长、社会各方相互埋怨,似乎都不满意。要改变此种境况,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要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宏伟目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核心内容,改变目前课堂教学散乱、低效、缺乏有效的教学模式是关键。

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推就是要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比较彻底地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一句话,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推是破解教学质量不高的有效抓手和重要措施。

三、进一步把握教学模式推工作的重点

课堂教学质量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综合产物。它既是教师具体教学方法的结果,又是教学理念教学思想的产物。要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最根本的还是取决于教师的先进教学思想和先进教学理念的提高。因为,有了思想和理念,就会派生出方法,派生出各种符合规律的、效果好的、许许多多的、不断创新的方法。

所以说,在教学模式推工作中,“研究和总结出若干种教学的模式”固然重要,但是,教学模式打磨和推应用这两个“过程”才是此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教学模式推工作中,我们就是要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为宗旨,以改善课堂教学为重点,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师执教水平为目的。

在教学模式推工作中,工作重点应该是教学模式的“打磨”与模式的应用与研讨;工作的抓手是框架性导学案的编写与试用。

四、进一步明晰教学模式推工作的思路和目标

在教学模式推工作中,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学模式的成果是具有相对性的。我们在教学模式研究工作上的宏观思路,是从目前部分教师课堂教学处于散乱低效的“无模”的状态出发,通过模式研究来建构起符合规律的具有高效率的教学模式,最后再达到教师自己模式、创新模式的“破模”状态。我们所期望的就是教师主体能够在“无模式――建模式――破模式”的过程中,逐渐感悟教育规律,逐步树立先进教育观念,反复实践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完善总结新的教学模式。真正达到“教无定法”这种教学中最高的艺术境界。

教学模式推工作追求的终极目的,应该是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师观念的转变与教师素质的提高。

教学模式推工作追求的近期目标,就是随着许许多多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教师的教在变,学生的学在变,课堂教学的效益在提高。

五、进一步规避教学模式推工作步入误区

说到底,教学模式研究最终是要找到符合规律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要改变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要优化课堂结构,以有效提高课堂的效率。这一点是教学模式研究工作中我们不变的目标和原则。

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中,偏离教学模式研究初衷和目的的现象仍严重存在,已成为大家熟视无睹的“误区”,这些误区已成为教学模式研究与推工作深化的“瓶颈”。值得我们认真关注思考和及时加以解决。

误区一,对其他学校已有的教学模式死搬硬套,简单模仿。这类问题的出现,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对“先进”经验顶礼膜拜。认为人家既已成功,经验肯定正确,“拿来”一定有效。如,到全国课改名校洋思中学考察学习,立刻被该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所吸引,便全套引进,连模式中哪个环节占用多少时间也都按洋思的规定“严格”照搬。此种情况,往往热闹一阵就会草草收场,毫无成效。要不,全国早就名校辈出了。二是对先进经验的产生往往只看眼前,只看表面,缺乏足够的理性思考和深入分析。如,目前大家都在推行“导学案”式教学。课堂上学生要发言,要讨论,何时充分预习的问题,其实是在课堂之外才能解决好的。而许多学校并不知晓这一点,只是将目光盯在课堂干着急。这就是不分析的缘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模仿也都只能是乱模仿。

第7篇

一、应对挑战确保交通建设项目实施

九三交通局的奋斗目标是:加快公路建设步伐,加大行业管理力度,加强行风制度建设,实现交通向“四高”发展,即建成高质量的通村公路;创出高标准的运管秩序;带出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建立高效率的运行机制。

当前垦区正在实施“抓城、强工、带农”战略,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大势所趋。无论是城镇化、工业化还是农业现代化建设,都离不开交通基础设施作为支撑。垦区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才刚刚起步,对交通基础设施的需求才是初步的、低层次的和不完全的,随着“抓城、强工、带农”不断向纵深推进,对交通基础设施的需求越来越多,标准越来越高,交通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交通人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但是,九三交通局坚信,只要站在全垦区交通发展的战略高度,认真组织好、谋划好、实施好,就会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2010年,九三农垦基础建设项目90个,全局计划投资2.3亿元。如何把交通基础建设项目落实好不仅是摆在交通局人面前的重任,也是对交通局的考验。

在公路建设项目上。一是全年投资7 581万元,必须保质保量地完成哈拉海、七星泡、山河三个农场79.8公里的通村公路建设任务;二是投资93.8万元,完成跃进、荣军农场13.4公里通达路的建设任务;三是投资52万元,完成七星泡农场新抚钢桥危桥改造任务。

在公路养护项目上。首先是争取总局交通局投资409万元,农场配套资金500万元,完成1 192.9公里的公路养护任务;其次,是投资60万元,完成红五月农场南阳河桥的大修任务;再次,是投资563.2万元,完成九三分局局直、嫩北、鹤山、跃进、嫩江、建边等农场和52公里的前嫩线绿化风景线建设任务,确保实现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评定QMI值66。

在基础服务设施建设项目上。一是投资170万元,完成七星泡农场、嫩江农场、山河农场、嫩北农场、红五月等农场20个农村客运分站建设任务;二是争取总局交通局三年投资1亿元完成九三分局26万平方米粮食仓储、农机停放物流中心的建设任务;三是投资56万元完成56个城镇公交停靠站点建设任务。

二、奋力进取落实 “1233” 交通建设工程

围绕“一个中心”,实现公路建设提档。紧紧围绕公路建设和管理这个中心,加快农村公路提档升级,提高公路的整体通行能力。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做到“五个支持”。即:支持农场硬化“出口路”、砂石路;支持改造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路”;支持改造职工群众从事农业生产途径的“断头路”;支持改造通往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专用路”;支持建设通往主要景区的旅游路。同时,要坚持常年开展治超工作。九三分局公路建设质量和标准在垦区乃至全省是领先的。但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是摆在公路管理部门面前的紧迫任务。因此,我们要始终树立“三分建设,七分管养”的科学养路思想,走建设、管理、养护并重之路,最大限度地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发挥公路效益。加大超限超载运输车辆治理力度,建立长效治理工作机制,切实提高治理效果;加大公路养护和绿化力度,做到有路必养,养必见效。

抓好“两项重点”工作,实现运输服务提质。一是以分局建设现代大物流园区为契机,加快全局各场物流中心与分局现代大物流园区的对接,整合全局物流资源,实现信息、产业、人力等资源的共享,做大做强现代物流业。二是以分局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为契机,积极推广城镇公交车发展经验,开通红五月农场、大西江农场城镇公交线路;加快农村客运业发展,积极开辟通往管理区的农村客运线路,做到“三个延伸”:向边远或偏远居民区延伸;向经济不发达、职工群众出行不便的居民区延伸;向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居民区延伸。拉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设进程。

创建“三种环境”,提升行业服务效率。一是继续完善交通“一站式”服务大厅的功能,研究和制定各项便民措施,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敝开大门倾听民情民意民生,切实畅通群众咨询投诉渠道,创建和谐的办公环境。二是简化办事程序,行政审批实行一口对外、一地办结,进一步简化业务流程,缩短办理时间,切实为运输业户和群众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创建高效的办事环境。三是大力推行一张笑脸相迎、一句热情问候、一杯净水解渴、一把椅子让座、一个满意回答等“五个一”实践活动。以创建活动增强广大职工的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促进工作作风的转变,创建文明的服务环境。

建设“三个交通”,加快行业发展速度。一是继续加大交通法制宣传力度,加强交通执法队伍建设,完善交通执法监督长效机制建设,提高交通行政执法水平,建设一个法治交通。二是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不断加强对公路建设施工现场安全措施和设施的检查,对从业人员坚持安全教育培训;在道路运输安全工作中,要认真落实“三关一监督”的管理职责,严格运输市场管理,加强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严厉打击非法、违规运输行为,确保运输安全,建设一个平安交通。三是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的工作方针,在全力搞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创建水平,加大交通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开展具有行业特色文化的建设活动,在全系统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建设一个文化交通。

三、站在新起点树立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