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8 15:36:28
序论:在您撰写本科个人毕业总结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在作毕业设计的这段时间,我按照预期进度安排,在老师、同学还有建筑公司的同事们的指导帮助下终于完成了设计任务。设计初期,我复习了《结构力学》、《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等课本所学知识,查阅了《建筑设计规范》《荷载规范》等规范。在设计中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建筑、结构设计。设计后期,主要进行图纸的绘制。
毕业设计是对函授本科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透过毕业设计,我复习了以前在课堂上学习的专业知识,学习和体会到了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技能和思想。我深刻的认识到:作为工程师,就应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本着建筑以人为本的思想,力求做到安全、经济、实用、耐久、美观;设计过程中,就应严格按照建筑规范的要求,同时也要思考各个工种的协调和合作,还有建筑周边环境的考虑等等。这些就要求工程设计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不仅仅要抓住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矛盾,同时也要思考一些细节的问题。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规范是设计的航标,务必多思考、多体会,在设计中严格遵守规范要求,同时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注重对建筑规范的学习,不断加强对建筑规范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较少错误的出现。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与同学们相互学习,注重交流。遇到很多设计上的问题,我都做到不耻下问,不断向优秀的前辈们学习,得到了他们的很大帮助,同时自己也学习到了很多专业课堂上面没有学习到的实战经验。脚踏实地,认真严谨,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不怕苦难、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精神是我在这次设计中最大的收益。我想这是一次意志的磨练,是对我实际潜力的一次提升,也会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两年多的本科函授学习,我学到了很多土木工程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有了较快掌握一种新事物的能力,建筑专业知识是我之前从未接触过的领域,不仅对我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也提高了我相信继续努力必能成功的自信心。在思想觉悟上,我对自己始终有较高要求,能用科学发展观来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能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所负担的社会责任,对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发展目标,有了更加成熟的认识和定位。毕业设计的写作是对两年多函授知识的实际运用,包括工程力学、岩土工程、结构工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还有工程制图、工程测量、结构设计和施工等方面。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我的这些专业知识,还使我掌握了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关键词:毕业设计;分段式;模块化
2006年2月9日国务院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不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就把握不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因此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这标志着自主创新这一国家战略的确立――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研究型大学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应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国的研究型大学是以创新性的知识传播、生产和应用为中心,以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首要目标,在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科教进步、文化繁荣、国家安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基于此,大连理工大学应该树立自己的人才培养理念,改变单一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着力构建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产―学―研”有效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科研实践、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国内外有关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理论研究,开展早,成果多。比如,分段式教学、模块化教学、任务型教学、情景化教学等在很多课程的教学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再比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等在帮助学生学会知识和技能、学会学习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都是现今比较先进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但是这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还没有充分地应用于本科生毕业设计中,将这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与
本科生毕业设计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还有待于突破,还不够充分,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提高。
基于以上问题,本文论述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分析和总结了毕业设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尝试将分段式和模块化教学引入到毕业设计中,从而对毕业设计的课题内容、实施方案提出了改进毕业设计工作的措施,并指出了其实践意义。
一、毕业设计中所面临的问题
毕业设计作为本科生在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对其接受终身的继续教育奠定一个必要的基础,同时对踏入社会工作及再
次深造起到非常深远的影响,无疑是培养本科生知识、能力、素质提高的关键性环节。作为研究型大学,可通过深入实践、了解社会、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或撰写论文等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组织管理和社交能力。但是由于现在本科生多为独生子女,其依赖性和逆反性普遍比较强、合作和社交能力普遍比较差。同时经过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本科生对于实践的能力普遍偏弱。其不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问题,对程序分析、编辑乃至创新等难以熟练掌握。所以需要加强对学生合作学习沟通和独立实践研究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后,学生就业压力增大,每年的三、四月间是大学生最为矛盾的时刻,毕业设计则与毕业生找工作、考研复试、联系出国,甚至岗前培训等交织重叠,从而压缩了投入到毕业设计上的时间和精力。2009年01月23日国务院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这就对本科生的毕业设计的研究、学习及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毕业设计教学的课题分段式和模块化设计
针对在毕业设计阶段,本科生上课时间紧、缺乏较长时间从事与科研相关工作、参与创新性实验计划积极性不高、毕业设计质量下降等问题,适当地引入、采用或改进、扩展这些方法,来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沟通和独立实践研究的能力,同时提高本科生的毕业设计的研究、学习及工作的效率,从而可以有效地解决本科生在毕业设计阶段的培养所面临的问题。申请者正是基于分段式教学理论,尝试将毕业设计阶段分为团队毕业设计阶段与个人毕业设计阶段两个阶段进行。基于任务型教学与模块化教学理论,将毕业设计设置为针对实际工程的整体设计(团队毕业设计阶段)和局部设计(个人毕业设计阶段)的模块化任务,一方面期望可以增强本科生合作学习沟通和独立实践研究的能力,另一方面期望可以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的研究、学习及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三、毕业设计教学的课题分段式和模块化的实现
1.分段式和模块化毕业设计所要达到的目标
通过将本科生毕业设计阶段分为团队毕业设计阶段与个人毕业设计阶段两个阶段,探索能增强本科生合作学习沟通、提高本科生独立实践研究能力的新教学思路,进一步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2.毕业设计的研究实施方案
对毕业设计的分段式和模块化模式的实施方案为:
(1)毕业设计的分段式过程的实施,将毕业设计阶段分为团队毕业设计阶段与个人毕业设计阶段两个阶段进行。首先将学生分组(一个组由两个到三个学生)组成团队,设置团队的毕业设计需要完成的任务。通过成立团队、领取任务,使学生以团队为单位,队内合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提升合作学习沟通的能力。然后设置个人的毕业设计需要完成的任务。通过个人分析任务、模仿研究方法、自主研发计算程序、定期成果汇报等一系列的活动,学习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养成学习的习惯,形成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自发性,学会学习,使学生提升独立实践研究的能力。
(2)毕业设计的内容模块化的实施,将毕业设计设置为整体设计和局部设计的模块。将毕业设计的内容分解成共同性的内容和差异性内容。将共同性的内容设置(例如,基础理论与范例程序的学习与研究)为整体设计,将差异性的内容设置(例如,不同设计计算工况的计算)为局部设计模块。研究分析每个模块内的知识点和重点、难点,再确定相应的任务。
(3)毕业设计实施方法,团队毕业设计阶段完成整体设计,个人毕业设计阶段完成局部设计模块。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团队毕业设计阶段完成整体设计,个人毕业设计阶段完成局部设计模块。在团队毕业设计阶段可以由教师先讲授共同性的内容的重点及难点,选择适当内容与学生一起研讨学习,分配给学生一个对象(一个小程序,其中涉及一些还未讲过的内容),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团队研究、分析活动。在个人毕业设计阶段,根据个人特点分配给不同的学生差异性的内容(不同计算工况的计算任务),要求其独立完成报告及论文的撰写。最后在系统研究和总结传统毕业设计的指导方法弊端基础上,提出改进指导效果的方法和建议。
3.毕业设计的分段式和模块化的意义
本实践的研究意义在于:一方面可以增强本科生合作学习的沟通和独立实践研究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的研究、学习及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对毕业设计的分段式和模块化模式的研究和实践,贯穿、融合在以上各项内容的研究中。探索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有效模式。
毕业设计是高校教学工作中的一项常规性内容,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关键一环。本文论述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分析和总结了毕业设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基于以上的分析,将分段式和模块化教学引入到毕业设计中,从而对毕业设计的课题内容、实施方案提出了改进毕业设计工作的措施,并提出了分段式和模块化引入到毕业设计中实践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万达,陈新,曹勇.高职院校分段式教学改革探讨[J].包装学报,2012(02).
[2]刘强,严兴科,杜小正,等.针灸治疗学课程分段式教学改革探索研究[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3(01).
[3]陈清萍.“模块化+交互式”双语教学问卷调查引起的反思[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08).
[4]张慧,黄英女.医药特色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模块化实践教学模式探究[J].对外经贸,2011(12).
[5]王雪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块化教学探索:以“形势与政策”教育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4).
[6]王靖.基于建构主义的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J].科学时代,2009(01).
毕业设计选题,拉开了本届测绘工程本科毕业设计的帷幕。此后,在学校的精心部署和正确领导下、在学院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有效监督及我系全体教师的认真指导下,经过测绘09级全体同学的努力拼搏,为期13周的我校测绘工程系2013届毕业设计工作圆满完成任务,59名同学全部顺利通过毕业答辩,为大学本科阶段的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经毕业设计成绩统计发现“优秀”9人,“良好”15人,“中”34人,“及格”1人,09级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统计见表1。根据表1的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成绩分布表绘制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成绩折线统计图见图1,由图1可以看出毕业设计成绩分布合理。
2本组毕业设计工作总结
我在本届测绘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工作中主要完成了对Studentguan,Studentyu,Studentsong和Studentyue四位同学的毕业设计指导,对本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总结如下。
2.1确定合适的毕业设计题目至关重要
毕业设计选题要符合本专业培养方向,与本行业的实际生产紧密结合,能够综合运用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学有所用。2013届测绘工程专业毕业生是我校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的首届毕业生,学院领导对首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尤为重视,要求毕业设计应一生一题,且从学院成立就积极联系兰州市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兄弟单位以收集测绘生产中急需研究的课题,以便我们学生的毕业设计能够紧密联系测绘生产实际。在制定毕业设计题目时,按照学校、学院的要求,结合测绘专业的培养方向和我主讲的工程测量学课程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我拟定了CASS7.0软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基桩控制网测量方法研究、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施工工艺及安装测量方法研究、GPS-RTK工程放样的方法及精度分析和城市隐蔽地区地物点的采集方法及精度分析等五个毕业设计题目,供学生选择。经过毕业设计动员及选题会,Studentguan等四名同学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爱好及就业去向选择了其中的四个选题,后因生产单位的需求,Studentyu,Studentsong两位同学到中铁十七局“兰渝项目岷县工区”去进行生产实习及毕业设计,结合生产实际,两位同学的毕业设计题目随后进行了调整。四位同学的毕业设计题目及变更情况见表2。
2.2制定适合学生的设计任务是毕业设计按期完成的前提
由于个人智商的差异和十几年知识积淀的不同使毕业生在基础、能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指导教师在安排设计任务时,既要考虑学生的整体水平又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与学生基础、能力相适宜的毕业设计任务,使每位学生都能在个人能力范围内,积极有效地展开毕业设计工作,这是我们的毕业设计工作得以完成的前提。我指导的四位学生中,Studentguan是各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Studentsong可以说是班上综合能力比较差的一位,Studentyue,Studentyu居中。根据四位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结合四位同学的整体水平和个体差异,我在安排设计任务时要求Studentguan要熟悉无砟轨道施工工艺,掌握无砟轨道施工测量方法,分析安装测量的主要方法自由设站法的精度,由于高速铁路施工方面的课程并未学习,Studentguan要在补充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毕业设计工作,任务比较重;要求Studentyue掌握GPS-RTK工程放样的主要方法及步骤,分析GPS-RTK工程放样的精度及影响因素,总结RTK进行工程放样的精度保障措施及注意事项,任务适中;而yu,song两位同学结合自己生产实习的中铁十七局兰渝项目二工区的实际工作,分别对兰渝铁路LYS-3标路基工程及路基附属设施的施工测量方法进行总结,并分析其测量精度,设计任务相对比较小。这样,三位同学都能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按期完成设计任务。
2.3答疑与检查是毕业设计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作为测绘工程专业的必修重要实践环节,毕业设计主要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训练过程。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可能要用到以前学过的多门课程的知识,有些知识学生可能印象已经不是很深,有些甚至已经忘记,指导教师要在毕业设计开题时安排好设计的内容和进程,学生在必要的知识准备的前提下按照设计任务书的进程开展设计工作。在设计的每个阶段,指导教师应对本阶段的工作任务、要求、拟完成的工作、设计方法做以部署,并随时与学生沟通,做到及时解决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保证设计的正常进行。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对学生设计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解、检查,督促毕业设计工作进程。
2.4撰写毕业论文是毕业设计的重要环节
毕业设计的主要目的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设计工作,以期在知识运用、程序开发、文献检索、论文撰写等各个方面有一定的提高。毕业设计的成果常以书面的形式表现,这就是论文部分。毕业论文应该结构合理、观点正确、语句通顺、格式及文整符合规范要求,这些方面指导教师应严格把关,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
2.5答辩是检验学生毕业设计的重要手段
毕业答辩是毕业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答辩可以有效地检验学生毕业设计的成效,因此,指导教师和学生都应充分重视答辩环节,做到:1)指导教师在答辩前就答辩要求、技巧及注意事项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如论文陈述时间的控制、答辩PPT的制作及重点内容的总结与陈述等;2)学生应按答辩要求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熟悉个人毕业设计的内容、毕业设计主要内容的提炼、设计与制作具有个性风格的答辩PPT、论文答辩PPT的放映操作、陈述内容及时间的合理控制;3)通过预答辩发现问题并进行完善与总结,既可使陈述内容与时间控制更合理,又可以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如此,只有学生在答辩前做到胸有成竹,才能保证答辩时的万无一失。本组四位同学答辩现场发挥正常,对毕业设计的陈述条理清楚,能抓住论文的重点,能够正确地回答答辩组老师及专家提出的问题。通过答辩组老师与专家评议,本组四位同学都顺利通过答辩,Studentguan毕业设计成绩为优秀。
2.6发现问题与不足
本届毕业设计工作中发现,在生产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能够紧密结合测绘生产实际,但由于生产单位的工作任务安排比较饱满的原因,学生的毕业设计时间比较难保证,这对毕业设计的按期完成不利。因此,若要在生产单位进行毕业设计,应该提前返校进行论文的撰写,这对有效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是必要的。
3结语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经管专业 毕业设计 创新
毕业设计是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形式。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和管理对于保证本科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然而,近年来,由于学生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指导教师精力投入不够,以及教学管理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毕业设计教学基础训练课程不完善、答辩流于形式,毕业设计与毕业生找工作、考研、联系出国、甚至岗前培训等交织重叠,从而无法在时间和精力上加以保证等等,是导致目前各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存在“被应付”之风的主要原因。毕业设计质量滑坡,未达到锻炼学生独立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的目的,这一现象在经管类专业中尤为突出。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我们在毕业设计的指导过程中,根据专业性质和培养目标,积极探索和拓展了不同的培养模式,现将几种毕业设计改革模式总结出来,期望能对致力于教学改革的同仁带来一些帮助。
一、项目带动式毕业设计模式
针对大学生上课时间紧,缺乏较长时间从事与毕业设计相关的工作问题,我们结合已经开展的“项目带动式”人才培养模式,将其与本科毕业设计相结合,进行了所谓的项目与毕业设计一体化实践模式探索。
该模式适用于所有经管专业的毕业生。项目的主要来源是校方设立的科技创新基金项目,以及威克网招标项目。前者能获得学校的资金支持(一般为500-1000元),后者则是通过网络互动问答平台出售个人的技能,知识,智慧获得财富一种模式,内容涉及微博营销、推广注册、QQ群推广、论坛推广、博客推广、QQ日志营销网络营销策划,也包括品牌故事、产品推广方案和营销活动、便利店营销推广策划、广告语等文案写作。这类题目往往具有明确的目的和较强的实际意义,它能将学生的知识资源转化为财富,所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学生在学习和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将学校教育与企业、行业融为一体,有利于实现学生与行业、社会的零距离接触,真正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以需求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理念。项目带动式能将毕业设计与项目充分地融为一体,以项目带动毕业设计的全过程,有利于提高毕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营造一个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良好环境。在时间上,项目带动下的毕业设计提前至大三,给学生相对宽松的时间。在空间上,表现为让学生走出教室,根据应用型本科的专业特点,市场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学生个人的兴趣、性格等,指导学生深入社会、广泛接触社会,进行市场调查、广告策划、营销策划。在方法上,采用合作探究、对比分析、个案研究等,使毕业设计指导充满人性化和个性化。由于项目带动式以考察整体素质为目标,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因此安排了3-4人为一个项目团队。通过团队的集体力量和能力完成毕业设计,同时出考核了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分工等能力。
以这种模式为主导的考核采取学院与学校教学指导专家委员会专家考核相结合,或学校与企业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1、学校专家组考核
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要经过申报――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环节。
项目组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填报申报书,专家组对项目进行评审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项目下达后,项目组将与学校签订《重庆工商大学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管理协议书》。半年后学院学生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将对项目进行中期检查。包括项目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是否按计划开展研究,研究进度是否符合项目研究计划的要求;是否有阶段性研究成果;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一年后,学校将组织教学指导专家委员会专家对项目进行结题验收。通过事前指导、事后督促的全过程管理措施,充分利用校内外可利用的显性资源、隐性资源,做出有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毕业设计来,使学生获得了“点石成金”的方法。
2、企业考核
参与威客悬赏项目,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学术研究成果作为一种无形的“知识商品”和服务在网络上来销售。通过威客网站这个平台买卖“知识产品”,让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学术研究成果逐步转化成个人财富。学生开始体会到,个人的知识(资源)不但是力量,而且又是个人的财富。学生参加威克网上相关的悬赏项目,一旦提出的方案得到信息者的认可,就实现了知识、智慧、经验、技能等转化为经济价值。学生们对某个项目进行投标,并争取中标从而获得项目开发机会。企业的评价无疑侧重于方案的可行性等等。
3、学校考核
指导老师负责审批学生的营销策划方案进行检查和评价,老师的评价不仅侧重于内容及格式的规范。同时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水平。
二、顶岗实习带动毕业设计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市场营销专业。这种模式操作流程简单,考核方式新颖,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等特点。该模式的运行情况如下:
1、实习工作计划与总结
学校对学生毕业实习的去进行跟踪把握,并及时和实习单位的领导进行沟通,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在实习单位的表现。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每周撰写一份实习工作计划和总结,并于每周日晚之前与指导教师联系,请指导教师批示。这两份资料都有统一的模板,参考兄弟院校衡水职业技术学院的经验,为防止学生搞突击,每张表格上附有的位随机编号。截止实习期结束,每位同学要至少完成8份在同一个公司实习的工作计划和总结。并于参加答辩时交给自己的指导老师。通过这种方法鼓励学生认真对待实习环节,帮助他们合理规划实习阶段的各项工作。
2、营销策划或调研报告方案
实习工作开始一周后,学生们对工作岗位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适应。这时候,就要求学生们自拟营销策划方案或调研报告题目。指导老师兼顾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选题指导。毕业设计的题目要结合顶岗实习具体情况,并发挥个体的专长和兴趣爱好。虽然顶岗实习带动的毕业设计具有形式灵活、内容多样的特点,但仍要求营销策划书或调研报告要符合统一要求。题目确定后,学生就可以着手进行策划书或调研报告的撰写了。毕业设计的内容除了综合性,深度和广度要求外,还要结合学生个体的专长和兴趣爱好,进行合理的内容及指导方法的策划。学生能通过策划撰写过程,巩固和应用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能力、问题求解能力,以及综合、评价等实践创新能力。在此期间,指导老师既要责任到位、严格要求,又要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大胆探索、并营造一个支持有力、沟通顺畅、关系和谐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考核方式
顶岗实习带动毕业设计模式采取企业考核与学校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首先由学生实习所在企业的直接领导对学生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和策划等进行检查和评价,然后签字并加盖企业的公章。其次指导老师负责审批学生每周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和评阅营销策划方案。最后由该专业老师组成毕业设计指导小组,通过面谈、博客、QQ、电子邮箱等对学生进行指导、考核。
以上两种毕业设计模式改革是我们在探索应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道路上进行的大胆探索和尝试。经过我们近年来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当然,要从根本上解决现有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是单靠一种方式和方法就能够解决的,它需要我们从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方式等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不断探索和完善。即使是项目带动式和顶岗实习带动式毕业设计模式也受到老师投入精力问题、场地问题等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对学生的具体指导不够等等问题。因此,这一模式的进一步推广,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不断完善。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研课题(高职《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课业教学”创新研究,编号:09-3-08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重庆工商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经管专业“毕业设计”模式创新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丁明跃,骆清铭.大学生二课、实习与毕业设计一体化研究实践探索[J].北京:科技资讯,2008,(03):185-186.
[2]段全林.高职高专开设“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课”的探索与实践[J].河南: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130-132.
【关键词】 考研管理;新建本科院校;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4
为研究生教育输送合格生源是本科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考研率是检视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提高就业质量和追求自我实现,高校应届本科生中存在巨大而持久的考研需求。因此,几乎所有通过升格或合并而成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探索本科教学规律、开展本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面临一个崭新而又长期的课题——本科生考研管理工作。新形势,新要求。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不能机械套用老牌本科院校和升本较早的本科院校考研管理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必须立足学校的长远发展,探索和建立适合自身的考研管理工作长效机制。
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开展考研管理工作的优势与困难
新建本科院校通常是指1999年高等教育大扩招之后升格或合并升格的本科院校。当今高等教育市场化运作模式日渐渗透带来国内外高等教育竞争加剧,这使它们在为跻身于本科序列而欢呼雀跃的同时,也面临着较之老牌本科院校普遍的竞争劣势,尤其是2005年以后升格的本科院校:外部环境上,地处非中心城市、师资薄弱、资金短缺、处于高职教育异军突起和老牌本科高校品牌优势的双层夹缝中。内部运作管理上,本专科办学转型过渡期较长带来办学定位不明确,高效规范的本科教学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富有特色和成效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建立等。普遍的共识是:错位竞争,差异发展,高举“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大旗是它们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他们开展考研管理工作也存在相应的有利条件与劣势。
(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开展本科生考研工作的有利条件
1.报考资格和考试要求
国家目前的硕士研究生报考资格规定,高职高专毕业生需至少毕业两年后方可报名参加考试,且复试时需加试所报考专业一至两门本科主干课程;普通应往届本科毕业生则无此项要求。这就意味着相对于高职高专毕业生而言,包括新建本科院校在内的本科层次高校毕业生自入学起就多了一项隐性毕业选择—考研深造。这使得招生时,较之高职高专院校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更具宣传优势。
2.学生潜在的考研需求更大
就业压力带来的考研需求一直是应届本科生考研的第一动因,直观感受、理论分析和量化统计都证明了这一点。[][1][][2][][3]新建本科院校每年招生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本身学习基础不错而高考失利的调剂生。筛选理论的深化导致就业市场上“名校偏好”情结,这种情结迫使很多新建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把考取重点高校研究生作为弥补高考失利遗憾,提升学历“出身”背景,争取更大就业筹码的一个自愿或被迫的选择。因此,较之重点院校,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生具有更大的考研需求动力和压力。
3.学校尤为重视考研管理工作
在未形成自己的特色与办学优势之前,相对于老牌本科高校而言,新建本科院校利用考研来引领优良学风,彰显人才培养水平,提高学校就业率和声誉等的需要更为强烈。故新建本科院校普遍更为重视考研工作。种种考研优惠奖励政策、弹性照顾的管理制度、体贴细致的服务措施等层出不穷,力图从外部环境上营造更为浓厚的考研氛围。[][4]故此,研究生教育扩招以来,包括新建本科院校在内的二类、三类本科院校一直是重点高校研究生生源的主要输出“基地”。
(二)新建本科院校开展本科生考研工作的劣势
1.办学实力不足
2.管理制度不健全
3.缺乏系统全面的考研信息及其管理
二、新建本科院校考研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根据现行的研究生考试制度,根据时间进度,考研管理工作可分为几个重要环节或阶段:宣传动员、初试备考、复试指导、协助录取和总结提高等五个关键环节,信息收集整理服务工作和相关数据统计贯穿于整个全过程。相对于老牌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更像一个放心不下弱子的慈母,各个环节或阶段都需倾注更多心力。
(一)宣传动员
新生入校经过或长或短的生活、心理适应期后,很多自制力弱的学生都会经历一个心理迷惘困惑或失落期。有相当一部分对毕业后就业还是继续学习缺乏明确的规划。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这个空挡期,通过各种途径,如入学教育、案例宣讲讲座、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类课程、专业导师指导等等宣传考研的意义、相关政策和措施,帮助大学一年级或二年级的学生准确评估自身学习潜力,量体裁衣,尽快明确自身毕业后的选择。帮助适合继续学习深造的学生克服本科阶段出身“寒门”,不敢奢望考研的自卑心理,及早树立考研决心与信心,加强平时的学习。
(二)初试备考
一般而言,学生从下决心考研起备考就开始了。主要任务是把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和政治、英语(第二外语)科目的学习基础打牢。集中的初试备考通常集中于第六、七学期。此阶段学生的备考又可大体划分为春季学期的基础阶段、暑期前后的强化阶段和当年11、12月前后的冲刺阶段。此阶段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考研工作方案的拟定、完善及其实施、指导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备考方案、集中或分散组织暑期前后的公共课和专业课辅导培训、网上报名和现场报名的的咨询指导、学生心理疏导和模拟考试的组织等等。
(三)复试指导
每年春季学期开始前后初试成绩揭晓后,考研管理工作重点是第一时间关注、统计所有参加初试学生的成绩。根据往年复试分数线初步划定有希望进入复试或调剂复试的学生名单,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优惠政策,如复试破格录取和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等,尽可能扩大学生复试、调剂和录取的机会。同时,及早强化各方面的指导,包括复试和调剂信息、注意事项、历届复试试题研究、专业课和英语口语指导、协助学生积极与报考学校联系、需要时开具复试介绍信或学籍证明等等。
(四)协助录取
复试结束后录取通知书下达前,报考学校要调取学生的政审材料、学籍、毕业相关信息、个人档案资料等。通常涉及学工管理部门、院系学工管理小组和教务处等相关部门协助整理和寄送所需资料,直至学生收到录取通知书。
(五)总结提高
为逐步提高考研管理工作成效,可通过外出考察学习、校内访谈、问卷调查相关师生和分析初试各科成绩、总结复试技巧、召开总结大会等方法来总结整个管理工作的经验得失,宣传和扩大影响。
三、建立考研管理工作长效机制的若干思考
(一)考研管理工作起步阶段的精细化管理是必要的
老牌本科院校在常规考研管理中实行的是粗放型的管理模式。而新建本科院校基于克服办学劣势,尽快通过考研引领学风建设,吸引优秀生源报考、拓宽毕业生就业途径、扩大学校影响等动因,通常在考研管理工作起步阶段走细化管理的路子。如前所述,在考研的各个环节和阶段都大力指导与扶持,其宗旨是迅速提高考研成效。从个人层面这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多深造机会;从校际竞争的角度讲,它可以使新建本院院校促进学风建设,尽快找到人才培养质量高的宣传亮点与突破口。基于重视考研工作的足够动力,为积累经验,探索路子,新建本院院校在发展起始阶段考研管理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模式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二)年轻的地方本科院校需逐步将考研管理的重心由“包办扶持”转为“科学引导”
新建本科院校一旦在激烈的校际竞争中站住脚跟,办学各个方面就不能继续走急功近利的路子。对考研管理工作不能继续奉行“包办主义”,甚至一切给考研让路。表现为对拟考研学生降低或变相降低学业修读标准:在第七、第八学期初试和复试备考关键期分别降低实习实践和毕业论文(设计)要求;纵容学生忽略或不重视与考研相关不大的课程学习或综合素质提升活动,导致学生片面和单面发展。出台种种优惠措施助长“考研至上”的风气,且愈演愈烈,不同院校互相攀比,最终致使一些普通本科院校历经若干年发展后沦为“考研基地”,使得原本需多元发展的本科教育异化为纯粹的应试教育或“高中教育的翻版”[][6]严重窄化、扭曲了本科教育的宗旨,其后果是堪忧的:对学校而言,办学定位不明会影响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与结果;长此以往,容易使学校丧失站稳脚跟后的内涵发展和特色错位发展关键机遇期。而毕其功于一役的考研学生一旦考试失利,四年本科教育收获的仅仅是狭隘的备考技巧与极其有限的专业知识,成为就业市场上“眼高手低”的弱势群体。因此,经历过若干届本科生考研后的年轻本科院校,只需将考研工作作为毕业生学习就业的一项常规工作开展即开,重在教育引导,无需政策倾斜和过度关照。
(三)对考研管理工作的科学引导和放手不等同于放任
发展到一定层次和水平后,年轻的本科院校应以“平常心”对待考研管理工作,把特色发展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落实到工作各个层面。对考研管理工作逐步实现由“包办扶持”到“科学引导”和放手的转变。整个考研管理工作需要做的可仅限于以下几个方面:①宣传动员,充分利用图书馆收集整理和发步考研报考备考信息和辅导课程,引导学生积极关注考研;②分散备考期,努力提高基础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效果,让学生打好基础;③协助做好录取工作;④考研数据统计汇总。集中备考期充分利用当前如火如荼的社会考研培训市场,让学生自由选择;学校不过多组织、参与和干预各类辅导培训。总之,整个考研过程中学校仅负责引导与服务,同时做足“基本功”“日常功”,弱化包办角色,同时又不完全放任不管。
四、结语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生考研从无到有,由冷到热,对学校学风引领、本科教学、学生就业等各方面产生了利弊共生的影响。[][7]正如从规范本科教育办学到提升本科教育水平需要一个缓冲期一样,新建本科院校对考研管理工作也需要实现由格外关注到淡化关注再到学生自主自决的转变,这同时也是长效本科考研管理机制建立的一个过程。年轻的本科院校更需要立足于长远发展,多条腿走路,更多关注和思考如何有效地凸显办学特色和实现学生分流培养,积极应对多元化的社会人才需求,培养大量适应能力强、发展后劲足、就业潜力大和工作上手快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畅通和拓宽毕业生就业途径,提高就业质量 ,通过“出口畅”带来招生的“进口旺”,逐步加大学校办学影响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周烨. 当代大学生考研动机因素结构分析.[J]科协论坛,2011, 11(2),170-171
[2]熊倪娟等,经纪人的理性选择与社会人的流动渠道—对“考研热”的经济学与社会学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
[3]言守义.考研—无奈的校园时尚.[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1)
[4]王梅等,宿迁学院考研引领学风建设. [J]教育与职业,2011,(4)
[5]薛红英等.开拓考研信息市场的思路.[J]经济论坛,2004(12)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校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2]。对学生而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阶段,可以培养和锻炼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科技文献查阅与科技论文撰写能力,以及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对学校而言,是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主要抓手,也是检验能否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要标准。生物技术是解决21世纪人类面临的资源、能源、环境、人口与健康等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生物技术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点[3]。为了适应生物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我国教育部在1998年高等院校学科调整时增设了生物工程本科专业[3,4]。目前,高等学校的生物工程专业已成为最为重要的专业之一,它是培养掌握现代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基本科学原理、基本技能、工艺技术过程和工程设计等基本理论,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领域从事产业化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和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的工程技术人才[5,6]。生物工程专业是以工为主、以理为辅、工理管相结合的复合型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做好该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对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高校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整体上出现了下滑的趋势,主要表现在:(1)师生比例偏低,指导老师无法利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高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2)选题盲目,课题研究内容陈旧,缺乏创新性,有的还脱离生产实际;(3)毕业论文的写作水平差,学生缺乏科技论文写作训练,论文写作格式与文献引用缺乏规范;(4)评价体系不完善。学生们在毕业设计(论文)阶段的表现是良莠不齐的,但最终毕业时获得的文凭却并无二致且本科毕业率几乎一直都是100%,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为了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如何改革并完善现有的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模式已成为高校教育者讨论的热点之一。从2010年开始,我们进行了依托省部级以上纵向科研课题教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的探索和实践,让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实践环节参与到导师的在研课题中。本文以ε-聚赖氨酸高效生物合成和产业化实施项目为例,就相关的探索和实践进行了总结。
二、依托科研课题教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形成合理的科研团队。目前,高等院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方式多采用导师制。然而,导师制是一种精英教育的教学模式,其实质上是一位导师和一个学生之间面对面的、高度个人之间的接触和交流[7]。这种形式的制度是依靠学生对教师的低比率,它是一种高成本的制度。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来临,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生师比持续升高,办学资源日益紧张,高成本原始形态的导师制已难以为继,它对师生比例的要求无疑增加了导师的教学负担。通过依托科研课题教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在选题后就进入到导师的课题组中,与研究生统一学习和交流,建立一个由导师、研究生和本科生(1∶5∶3)构成的梯度研究团队。在这个团队中,导师对本科生、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和内容进行统一安排和规划,对项目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分解和归纳,形成一个个独立且相关联的子课题。然后,本科生自主选择一个具体子课题进行研究。团队中研究生协助导师对本科生进行实验技能、实验设备和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和指导。这样,以科研课题为基础,通过科研团队各成员的分工和合作,一方面减轻导师的工作量,使导师能够高效利用有限的精力和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避免了以往导师对指导内容不明确,对“如何导”、“导什么”等缺乏清晰的认识等问题。另一方面,传统的一个导师和一个学生的面对面的交流,转变成本科生与具有一定科研基础的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进行高度个人的接触和交流,有效地缩短了本科生的适应期,极大地提高了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选择合适的论文题目。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显著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若选题过于陈旧或是假题目,研究内容与实际的研究和生产严重脱节,则论文的价值低或意义不大。学生仅为了学分和毕业而进行毕业设计(论文),会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也得不到锻炼和提高。通过依托科研课题教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让学生参与到导师的在研课题中,做到真题真做,使得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不仅能够提高其主观能动性,还能极大地激发其创造性。另一方面,由于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内容与导师的科学研究具有极高的关联度,导师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学术能力使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他们参与到本专业某领域前沿的相关研究,实现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目的。比如,针对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项目“新型生物食品防腐剂ε-聚赖氨酸高效提取关键技术与集成化研究”这一课题,要求学生尝试各种先进分离提取方法,发现和比较这些提取方法之间的优劣性和互补性,最终提出一种可行的分离提取工艺路线,并进行实验验证和评价。此外,由于生物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有两种形式,即试验性题目和设计性题目,为了能够兼顾学生的特长以及与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对学生进行分流,充分发挥其特长,激发学习兴趣,保持个性。尽可能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并巧妙地加以引导利用,帮助学生实现“参与—成功—参与”的良性循环,使学生持续保持自主参与学习的动机。在ε-聚赖氨酸分离提取新工艺开发的课题中,鼓励学生尝试自己感兴趣和认可的分离提取方法,在对该方法进行充分实验和评估后,将其整合到原有分离提取技术路线中,并考察该提取方法的加入对最终产品质量和收率的影响。如果试验结果是积极的,则尝试让学生对新技术路线进行工厂工程设计,为实现新工艺或新技术规模化和工业化提供一定参考和依据。
3.开设学术报告会议。科研成果汇报和科研论文的撰写是展示科研工作者成绩的有效途径。这一过程,并不是单纯的工作总结,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是提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然而,本科生在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之前,本科教学中没有开设关于科研成果汇报、论文写作等课程,学生缺乏一定的科研基础知识和实践机会。因此,学生在总结科研成果,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学术道德观念淡薄,论文有明显的拼凑,更有甚者直接从网上抄袭;(2)缺乏专业化和学术化语言描述实验方法和结果,措辞不严谨、论文层次不分明,图表说明不合理;(3)论文格式不规范,特别是论文的参考文献、中英文摘要、图表等。这些问题是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依托科研课题教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在教学实践中,导师要求本科生也参与到课题组的各种科研活动,包括读书报告会、月底课题组汇报、中期汇报和专题讨论等各种学术报告会议。在读书报告会中,要求学生阅读、分析和归纳1~2篇与课题研究相关且是近期发表的高影响因子的SCI论文,以PPT的形式解释论文的研究内容、创新点以及对自身课题的启发,并要求本科生、研究生和导师一起讨论分析。在课题月底工作汇报、学期汇报的会议上,要求学生以PPT形式对一个月或一学期的研究内容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导师和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并依据实验结果安排下一步工作计划。此外,课题组不定期组织专题报告,由导师或高年级的博士研究生对某一专题进行学术报告,报告选题有“如何写好毕业论文”,“生物工程学科常用科研软件的使用”,“发表高水平SCI论文的心得体会”等等。通过这些学术报告会议,使得本科生在文献阅读能力,课题研究的总结、汇报和论文写作等多方面得到系统训练和提高。
4.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从选题、实施到论文定稿,历经约8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合理评价,建立奖惩制度,可以使学生产生公平感和信任感,对学生职业道德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估中分为指导教师评审、评阅老师评审和答辩评审三个环节。由于在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学生与导师(指导教师)有更多的接触和交流,导师对学生的态度、能力和创新性等方面有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因此,指导教师评审成绩往往占总成绩的60%以上。课题组在严格执行校教务处规定的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和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利用模糊评价的方法[8],构建一套合理、科学和客观的指导教师评价体系,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创新性三个方面定量地分析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环节的表现,保证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的客观、公正。
三、结束语
关键词:职业能力;会计实践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026-02
一、前言
随着大学扩招,我国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2014年本科毕业生数量达700多万,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引人关注。一方面,应届毕业生就业难,难以找到理想满意的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单位找不到专业对口、技能突出的毕业生,高校向用人单位输入人才的渠道不通畅,用人单位出现用人难的现象。本文从该现状入手,从毕业生职业胜任能力角度对高校会计本科实践教学进行分析,反思现阶段会计本科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从而探索会计本科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以增强会计本科实践教学的效果,为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提供参考。
二、会计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
会计是门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学科,需要会计人员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能够在实践中熟练地进行操作。本文选取应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求职过程中的现状。
(一)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
在调查中发现,很多用人单位对财务岗位设置了笔试环节。财务与营销、技术等其他岗位不同,财务必须以专业知识为基础来展开工作。通过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问卷访谈,我们得知用人单位要求应聘人员掌握的财务知识是每个会计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也是日后工作中经常碰到的常识性知识。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在笔试环节成绩很不理想,被用人单位淘汰。可以看出,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会计基本技能缺乏。
(二)应用技能薄弱
笔试中不仅考核专业知识,还考核一些应用技能,比如办公软件,特别是excel的使用,以及财务软件的使用技能。这主要是考察毕业生的平时积累,是否接触或者使用这些软件、是否熟练掌握常用功能、是否能应用于实际,为完成日常工作提供便利。但是,从获取的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毕业生这方面的应用技能相对薄弱,很多毕业生对常用的软件了解甚少,对常用功能也不能准确使用,使得用人单位对此类应聘者并不青睐。
(三)面试技巧不足
有些用人单位没有设置笔试环节,通过层层的面试环节选拔其最满意的人才。用人单位常用的面试方式分为集体面试和个体面试两种,不同的面试方式有不同的面试技巧,毕业生常常由于面试经验不足,面试时太紧张等原因遭到用人单位的拒绝。很多毕业生海投海捞,没有针对性地进行认真准备就参加面试,从而给面试官带来随意散漫、态度不好、准备不充分的第一印象,导致面试结果不理想。
会计本科毕业生存在种种的就业现状引起了大家对会计本科实践教学进一步优化的思考和讨论。
三、会计本科实践教学的不足
毕业生就业的现状令人堪忧,为解决该状况,必须深入分析会计本科生四年的实践教学,反思会计本科实践教学的缺陷。
(一)会计本科教学的目标制定与社会就业现状无法完全地契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会计本科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也需要做出改变,与时俱进。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高校的会计实践教学目标的定位较为模糊,多是对管理方面能力的培养,由此忽略了大学生就业应从基层做起的事实。基层工作对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的知识要求比较高,对于管理知识方面,学生在毕业后几年内都难以得到发挥,极有可能被遗忘。
(二)注重理论教学,缺乏实践,实践教学尚未形成系统化
从毕业生求职过程来看,用人单位要求应聘者具有一定的应用技能,而这些应用技能是在实践中才能逐渐形成的。会计本科实践教学是一个有效提升学生应用技能的平台,如学生在校内的上机实习。但是,目前教师的教学重点依旧放在理论学习上,实践教学尚未系统化,且实践教学考核标准的不完善也导致无法形成约束力,使得实践课程多流于形式。根据毕业生反映,校内实习有数量、没质量、实习任务重的现象导致学生常常为了完成任务而忽略了经验总结,在实习过程中没有实质性的收获。
(三)针对会计学生的就业能力没有重点培养,各个学科的教学重视度有待商榷
高校会计专业针对会计学生的就业能力没有重点指导和培养,抑或是就业能力指导方面的师资力量不足。除了会计专业的专业课程外,其他课程如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等学科理应得到重视,这些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熟悉企业的整体财务运作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在实际学习中却忽略了这些课程的教学。
(四)基地建设和财务软件的运用不够完善
由于学校缺乏经验和指导,实习基地建设无从下手,校企联系不够紧密,很多学校没有条件组织实习活动且无法提供高质量的实习机会,学生的实习效果不佳。同时,随着企业对会计人才办公软件运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学校对财务软件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导致学生对于办公软件和财务软件的运用不够熟练,毕业后进入企业后出现无法快速上手或是操作不熟悉的现象,使得企业后期需要花费大量的培训时间和精力。
会计本科毕业生在就业中普遍存在的职业能力缺陷现象,充分折射出了高校会计本科实践教学的不足。
四、优化的措施
认识到会计本科实践教学的不足,为更好地促进毕业生就业,学校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希望毕业生能在将来严峻就业形式中占据优势地位。
(一)制定明确的目标
福建省高校的培养目标都大同小异,各大高校要想取得突破,应该体现出侧重点。培养全能的人才与名牌大学毕业生比起来缺乏优势,各大高校会计专业应该把会计本科生的实践能力放在首位,如果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使得学生在面临实际问题时有较好的解决方法,那么会计本科生的就业竞争力将有所提升。
(二)增加实践机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或是利用学校的财务处等发展校内外的实践平台
目前,就福建农林大学为例,会计本科实践教学局限于校内实习平台,上机操作实验课程只是纸上谈兵,学生得不到真正的思考和体验,故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是有必要的。
另外,随着企业对学生的办公软件运用能力越来越看重,学校应重视会计本科学生对办公软件的操作,加大培训力度以保证学生能真正熟悉掌握。利用学校的财务处,安排会计学生在固定时间内到校计划财务处实习,对学生来说不仅能够了解会计工作性质和流程,对于正确树立就业观和就业能力都是很有帮助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与校外的企业、事业单位合作,构建稳定的实习基地,拓宽实践渠道,为会计专业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机会,既锻炼了学生自身能力,又为企业减轻一定的培训负担。
(三)改善实践教学任务量,制定适应的考核标准
上机操作实践课程中的许多案例存在一定的重复性,造成了学生缺乏思考,为了赶进度而在后期敷衍了事的情况。因此应适当调整实践任务和时间的分配,并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例如,可以通过课堂作业来取代实习报告;适当缩短实训时间;挑选重点案例进行练习,并在实践课程前进行一定的辅导和讲解;对实践课程进行考核以督促学生认真完成任务。
(四)倡导系统化、个性化的教学及案例教学
采用多样的教学模式,鼓励系统化、个性化的教学。例如,改变课堂上仍是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传统模式,布置案例作业,学生组队完成作业后向全班同学作汇报,以老师和学生共同考核的模式来带动学生积极调整身份,主动学习;进行问题式的教学,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接受知识,形成良好的互动;倡导案例教学,帮助学生提早接触真实的会计实务的同时也能够增强对理论的应用能力。而在实践教学设备方面,学校应该做到与时俱进,引用3D效果的趣味性软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提高对关于财务知识比赛的重视度
紧张刺激的比赛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将枯燥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调查中发现,很多毕业生虽然都参加过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和课外学术知识竞赛,但参赛过程中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导而无法及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学校应该鼓励会计学生参加财务知识比赛,并在赛前做专门的辅导,通过比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巩固和提升学生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并对财务系统运作有更深层次的了解,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六)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
通过分析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出许多用人单位特别看重本科毕业生的综合能力。通过走访,我们收集了优化会计实践教学以提高就业能力的措施,如开设关于办公软件应用的课程;在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共同完成课堂作业以培养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思维能力;与校外企业开展合作,模拟职位招聘,锻炼学生的应聘能力;安排部分学生到企业实习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