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3 05:28:21
序论:在您撰写生态文明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我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需要不断的与时俱进,需要根据中国传统的思想与思想相结合,并结合我国现代化的理论发展建设历来,并不断的运用于实践,通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可以帮助当代的大学生不断的提高思想理论水平,也可以认清我国的国情,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自身修养。另外一方面,能够有效的帮助大学生从专业以及生产的角度积极的投身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去。自然界先于人类产生而产生,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对自然有一定的依赖性。自身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向社会进行物资的索取,在一定的生产力的模式下进行改造,从而直接影响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由此只有正确的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实现自然的生态环境的循环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的科学发展观。当代大学生也自然更加对生态环境的意识有了更强的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中就指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是不可以走极端的,需要人与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一种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相协调的一种生态观念。由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问题上需要为大学生指出一条鲜明的道路,人类的社会科学发展是建立在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和谐的基础上,而这种和谐必定会在大学生的心中树立起他们自己的生态理念,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由于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文化发展也逐步迈向了和谐的生态发展中去,为了能够取得巨大转变的同时,也能够积极的配合我国GDP的增长而产生的一系列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提供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根据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思想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是源于人类社会内部的矛盾,这就需要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从而更加深刻的贯彻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另外,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需要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中付诸于实践,能够积极的投身于专业实践以及社会的实践当中,在实践中提高思想政治的教育,这样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关于大学生对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培养途径
(一)理论上深刻理解生态文明观。
根据我国生态文明的形成可以对人们建设解决生态危机途径的理论观点进行一系列的变更。从这些新的理念中可以不断的认清楚人与自然相互之间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科技发展之间的一系列的生态观念。我们现在大学生所提倡的生态文明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的发展要求,而是为了构建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用的观点解读生态文明。恩格斯指出:“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个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生态文明观运用自然史和人类史相统一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生态问题,其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教育具有启发意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生态文化知识。在“基本原理概论”中可以根据科学发展观的相关内容进行说明,生态文明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不断的完善,并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相关思想形态进行中国化的发展。也是价值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样,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说明生态文明是运用生态观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总结和提升,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本质要求的。在教育教学体系中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教育列为公共课程,让大学生系统地了解生态文明理论及生态环境保护方法;结合不同专业开展与专业相关的生态伦理课程,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挖掘本专业与生态科学的交叉领域,根据专业教学特点与内容,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教学之中,使生态文明教育在各学科的专业教育中得到深化。
(二)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效地拓展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领域和空间?
作为以科学发展观来提倡建设社会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就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清楚认识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能够确保自然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之间的统一,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关系。在社会生产力实践的过程中实现经济与社会进步的同时,不仅积极的改善和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并根据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提出了更加符合生态环境发展的新要求,能够从其本质上提升对人类生态理念以及协调发展的新方式。在对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开展生态环境以及各项社会实践能够促进当代大学生在思想理论水平以及社会实践能力,为能够更好的实现社会主义文明而努力。
(三)有助于转变当代大学生消费观念,确立新的消费方式?
1、生态的由来
“生态”这一词语最早是由于本•阿格尔提出的。1979年,时任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教授的本•阿格尔在他的《西方概论》中,第一次运用了“生态”这个概念。生态被中国学术界接受并认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逐渐的过程。随着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的不断涌现,还有中国学术界对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的重视,到了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学术界才接受和认可生态。200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第五期中,段中桥阐述了生态,并把其作为西方的一个重要思想流派加以介绍,该文在2006年被《新华文摘》第五期转载,中国学者才逐渐采纳生态这一译法。
2、生态的内涵对于生态的涵义,在本•阿格尔本人的著作《西方概论》中有所提及。他认为:在生态和生态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上,生态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生态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包括马克思、弗洛姆、歌德曼和马尔库塞等。本文将生态定义为: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态危机的联系的角度对资本主义进行系统地批判,并对自然的观念进行重新解读,力图赋予自然以历史和文化的内涵,来改造传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重新理解自然、文化、劳动之间的关系,重构历史唯物主义。还提出了生态的制度理想——生态社会主义。这一流派旨在将的基本原理和批判功能与人类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相结合,寻找一种能够指导解决生态问题和人类自身发展问题的双赢理念。
二、生态的主要理论
1、莱易斯和阿格尔的生态危机理论莱易斯和阿格尔以生态危机将经济危机学说。他们认为,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叙述,不能够诠释资本主义的继续生存和进化,难以为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化提供理论上的向导,当代出现的新危机就是生态危机。因此,要以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生态危机作为切入点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除此外,他们还认为资本主义的过度生产和消费会引起的生态危机,虽然根本原因即资本积累,但是无产阶级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具有其固有的责任。消费异化是无产阶级消费的一种特点,正是这种异化消费支撑了资本的扩大再生产,从而使生态危机替代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因此,阿格尔期望通过消费期望的破碎和稳固经济理论消灭生态危机。
2、詹姆斯•奥康纳的双重危机理论双重危机理论是由詹姆斯•奥康纳提出的,所谓的双重危机即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同时存在。他概括了两类矛盾,矛盾之一是对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矛盾之二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性和资本主义生产条件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通过资本积累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开发,奥康纳说明了在二元对立结构中(当然是一种全球性不平衡发展的二元对立结构),发达国家和地区不断剥削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资源和能源,揭破了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内在原因,即资本积累以及由此而酿成的全球发展不平衡。
3、克沃尔的生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克沃尔提出了对生态社会主义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设想。首先要实现使用价值代替交换价值。克沃尔论述了革命型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和原则,这正是以的劳动异化理论为理论基础,从使用价值的角度去探讨的。生态社会主义强调使用价值,而不是资本主义的交换价值。其次是设想生态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克沃尔初步构建了生态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发展和挖掘打破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各种形式,彻底改变资本主义的一切生存条件和生活方式。最后,生态者必须在生态系统没有崩溃之前采取行动。
4、福斯特关于马克思的生态理论学福斯特仔细研究马克思的“新陈代谢”观念,并在此观念中发现了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现代生态学的重点是如何解决自然与社会之间存在的紧张关系,福斯特指出,马克思考察了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口、土地、工业三者,并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研究,这无疑就是现代生态学的系统观点。他主要考察了马克思应用新陈代谢的四个环节:首先,人需要和自然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互换,而且自然是人体的器官的延伸,因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产物;其次,人类与自然新陈代谢的桥梁是劳动;再次,社会性的劳动联系着新陈代谢和整个人类社会;最后,马克思提出了要控制整个新陈代谢的观点。福斯特认为马克思在分析自然与社会的代谢过程中已经提出了现代生态学概念——可持续性发展。
三、借鉴生态建设
生态中国生态之所以受到众多中国学者的青睐,是因为其具有的研究价值和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启发。要营造和谐的生态环境,弘扬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要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更要树立正确生态价值观。
1、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人类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不能忽视生态的维持,生态环境也应该为经济发展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一,以科学发展观主导经济发展全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全方位的认识现代化的新趋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二,要加大力度发展循环式的经济,努力建设节约型的社会,以此促成低耗能、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的形成。第三,实施清洁生产,采用清洁能源,预防和减少污染。第四是要尽快建立环保资金投入的机制,把社会和民间的资本引进,推动生态环保项目的产业化,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荣共存。
2、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制度,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激励政策一定要尽快制定并实施,要尽早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机制。通过财税政策、价格政策等各种经济杠杆,推进能源节约和“三废”减排工作,形成激励和约束结合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并且形成在生态化发展中对不同产业和行为的鼓励和惩戒机制,对符合生态化要求的产业给予支持和鼓励,逐步淘汰对破坏生态、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产业。
丰富生态文明知识,是保护生态文明的先决条件。假如缺乏必要的科学常识,即使对生命、对自然有着无限的热爱,却仍可能以爱为名义做出伤害生命、破坏自然的事情。比如,将淡水龟放生到海洋导致其肾衰竭死亡;将食肉的巴西龟放生到湖泊引起生态失衡;给野生动物喂食导致其觅食能力下降;等等。成人尚且如此,幼儿的生态文明知识自然更加匮乏。普及基本的生态文明知识,对于幼儿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十分重要。简单地讲授并不利于知识的记忆和巩固,而结合游戏,寓教于乐,则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游戏范例:判断什么是噪音,什么是废气、毒气。目标:使幼儿明白嘈杂的、尖锐的声音令人不舒服,就是噪音;刺鼻、呛人、使人难受的气体是废气、毒气。准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设备,室外停车场,少量垃圾焚烧。玩法简介:通过多媒体播放各种高分贝的汽车喇叭声、器械打击声、吵闹声等声响,或者让幼儿自己制造噪音,与柔和的音乐、诗朗诵、日常平和的对话等进行对比;在室外让幼儿短时间感受汽车尾气、垃圾焚烧散发的气味、呛人的香水味等令人不适的味道。教师无需给幼儿灌输“分贝”、“一氧化碳”等概念,只需把环保的和破坏环境的事物进行对比,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区分哪些是令人舒服的、哪些是令人不舒服的事物。在游戏中,幼儿了解了绿色食品、白色污染、光污染等成人都有可能忽略的知识,为他们好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初步的认识基础。
2.通过游戏,养成幼儿生态文明行为习惯
幼儿生态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同一行为的多次重复,但机械地重复会让幼儿厌烦,而通过有趣的游戏,幼儿则会玩得不厌其烦,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游戏范例:旧物换新装。目标:培养旧物利用的意识,减少资源浪费。准备:收集废旧纸盒、牙膏盒、酸奶杯、易拉罐等。玩法简介:教师引导,幼儿动手操作,把用过的纸盒、奶粉罐等物品改装成玩具收纳盒、小板凳、保龄球等各种用品或玩具。幼儿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真切感受到这些随意丢弃会导致环境脏乱不堪的物品经过合理利用,可以变废为宝,从而初步形成垃圾分类回收的意识。这种在体验中主动形成的意识,其内化程度和稳固程度远胜于教师的言传教育。游戏范例:垃圾分类。目标:知道垃圾分类可方便循环再造,学会正确投放垃圾。准备:废品处理场图片一幅,若干分别贴有“金属类”、“纸品类”、“塑料类”的旧纸箱,各式废旧物品;事先教会幼儿区分金属、纸品和塑料。玩法简介:游戏开始,幼儿提着装有各种废弃品的塑料桶从起点向前跑,连续跨过场地中的障碍物后,跑到废品处理场前,把桶内的物品分类放到不同的纸箱内,按原路跑回起点,依次到最后,分类又准确又迅速的一组获胜。将上述游戏设置为幼儿可以反复进行的常态化游戏,并对幼儿游戏过程中的进步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好的垃圾分类习惯进行激励,可使幼儿充分认识到该行为的正确性并加速习惯的养成。
3.基于游戏,实现亲子共同成长
1.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现实需求。物流生产系统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包括仓储、配送、包装、运输、装卸搬运等诸多生产环节,这些环节涉及大量的人、财、物等资源要素迁移,与环境的接触是全方位的,这些物流系统构成要素的运动会对空气、水、土壤等产生污染,物流设备发出的噪音也会烦扰居民,从而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严重影响民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使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客观上要求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
2.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内驱动力。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任何企业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伦理公德允许的范围内科学利用自然资源,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包容性发展。因而企业的发展深受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制约与影响,过去的粗放外延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经济生态化发展的现实需求。消费者的需求升级,企业的自觉实践,政府的积极推动,都是我国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驱动力。
3.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国际诱因。绿色壁垒是指为保护生态环境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绿色壁垒从短期看的确不利于我国商品的大量出口,但从长远来看,严苛的环境标准可以转换成企业的一种竞争压力,进而推动各企业实行低碳绿色生产和进行相关的技术创新,积极践行生态文明型物流。
4.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外拉动力。生态文明型消费是一种低碳、绿色的消费模式,这种消费模式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视角考量削弱其对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有益于人的安康和全面发展。公众的生态文明型消费和企业的生态文明型生产对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发展都具有巨大拉动作用。遵循发达国家的经验,政府通过制定有利于生态文明消费的法律法规、标准、认证制度等,利用宣传和教育培育公众的生态文明消费观念,是有效推动生态文明型消费进而拉动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的举措。
二、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基本发展模式
1.物流循环化模式。循环物流是指基于循环经济的“无害化”,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3R”为原则,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经济、资源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集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为一体,以节约成本和提高竞争力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系统。循环物流体系的构筑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社会物流循环体系、产业物流循环体系、供应链物流循环体系、企业物流循环体系和生活物流循环体系五个层面,涉及到政府、行业、企业和公众各级主体。
2.物流减量化模式。物流减量化的内涵蕴含经济和生态两个方面,其经济内涵就是降低物流的经济成本;而生态内涵则指为减少对自然物流的损害,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尽可能采用能够减少物的人为流动的方案或方式,减少自然物流转入经济物流的资源量和由经济物流系统进入自然物流的废物量。物流减量化包括物流实物量的减量化和物流价值量的减量化,两者缺一不可。物流减量化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物的流动总量和必要物流成本的最小化。具体可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实现物流的总实物量下降;采取供应链管理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着手促进物流减量化;通过改变消费观念与消费方式、进行适度消费等重要举措来实现物流减量化目标。
3.物流绿色化模式。绿色物流是指在规划和实施物流的各个环节中,利用先进技术、绿化的理念,充分净化物流环境,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实现物流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倡导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绿色物流主要从供应链管理和物流运作的绿色化两个层面进行。一是供应链管理层面的绿色化,包括对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逆向物流等的管理,使之绿色化。二是运作层面的物流功能环节绿色化,主要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处理,物流绿色化要求对这些功能环节进行绿色化运作。
4.物流低碳化模式。低碳物流是在低碳经济的指引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物流模式或者物流系统运行模式。其核心思想是依靠科学技术和低碳理念的介入,使物流运作过程中产生的对环境的伤害降到既定的范围,并促进有效物流资源能够获得更为高效的利用,提升物流的绩效。物流低碳化模式主要从能源“低碳化”方面去实现物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最优化。可从物流动力源上实现低碳化,研发可再生能源和温室气体减排等技术,提高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动力源上占的比重,优化物流能源结构;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合理布局货运网点、配送中心,包装的大型化和集装化,建立智能运输系统;从物流末端上采取补救措施等。
三、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保障路径
(一)加强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
生态文明型物流具有跨行业、跨区域、涉及利益主体众多的特征,只有通过相关制度体系建设,才能从源头上消除破坏生态环境而牺牲社会利益的不合理现象。首先,加强生态文明型物流相关法规制定。政府要从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出发,制定符合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规律、适应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绿色产业政策及其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彻底扫除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和地区之间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障碍。对当前不够严谨、有明显缺陷的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及时废除不合时宜的法律法规,同时根据物流“新常态”制定新的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其次,构建和完善生态行政机制。政府要强化生态意识,树立生态文明执政理念。政府在依法决策的同时建立相应的行政问责制度,有效遏制行政不作为现象;制定科学的政绩考核评估机制及相关配套制度,贯彻生态文明的政绩观。再次,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资源的低价或无偿使用是造成物流粗放发展的重要原因。为促进物流运作的减量化、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应明确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产权关系,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价格体系,以价格机制推动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从而降低物流运作各个环节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还要制定并实施促进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的各种政策。一是实施绿色税收政策。对企业排放污染物、高耗能高耗材行为、对居住环境和城市环境造成污染的行为进行征税,而对改善环境的行为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二是实行绿色财政政策。在政府与市场关系层面,形成以强化社会环境责任为主体的绿色财政政策体系。在政府间关系层面,形成以强化政府环境责任为主体的绿色财政政策体系。在区域协调发展层面,形成建立在主体功能区基础上的绿色财政政策。三是建立健全绿色信贷制度。契合绿色价格机制与生态产业政策,为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提供融资保证。
(二)注重基础设施和网络信息化建构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是由物流节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公共信息平台、车站、空港、码头、各类企业的仓库与货场等)和物流线路(公路、铁路、航线、信息和通信线路等)有机配置而成的能够提供物流服务功能的场所或设施的实体网络。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规划及其落实主体主要包括各级政府与各类企业。中央政府首先要做好全局性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划,保证其整体空间布局合理,功能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配套。各级地方政府应在遵循中央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一步细化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既要提高现有物流资源的整合和设施的综合利用率,也要强化规划新建设施的宏观协调和功能整合,提升物流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水平,提高物流基础设施的运营与网络化服务能力。政府按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划建设时要尽量按市场经济规律配置,避免造成资源浪费。企业在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划时主要体现在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而做适当的补充建设,关键是与其他物流组织配合,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对物流基础设施资源进行网络化重组、整合和优化使用,提高物流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不一定是通过自己建立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来实现物流运作的目的。
(三)深化科技共同研发与协同创新
科学技术日趋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成为驱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因素。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亟需持续地科技创新,尤其生态化技术体系是其关键支撑,它可以推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协调发展。要注重生态化基础技术创新。生态化基础技术是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的技术基础,它主要包括清洁生产技术、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低碳技术等。生态化基础技术具有外部性和公共物品属性,需要通过政府的政策扶持,牵引和整合各方力量,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要为生态化基础技术创新要素的合理流动提供体制保障,加强财政投入对生态化基础技术资源优化配置的引导功能,强化生态化基础技术创新公共服务。注重生态化物流技术创新。生态化物流技术涉及物流设施、设备、工具及物流经营管理等领域,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供应链等技术的生态化。一是进行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它包括物流术语、技术标准、计量标准、数据传输标准和管理标准等。物流的各种相关技术标准的统一并与国际标准接轨是提升物流效率、削弱物流对环境负面影响的重要环节,也是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所需要的。二是物流技术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构建物流信息网络系统。完善的物流信息网络系统是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重要基础和保证。要通过广泛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条形码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数据交换等,发展物联网,使物流与信息流实现在线或离线的高度集成,使物流装备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实现物流运作的自动化与透明化。三是把生态化技术应用于物流管理实践。这不仅要求物流管理人员精通物流管理技术,掌握供应链管理运作的综合知识,还要熟悉生态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并能够借鉴循环、绿色、低碳物流管理先进经验,提高生态化技术在物流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水平。
(四)强化宣传教育与人才培养
提高认识,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改革开放后珠江口工业文明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和沙漠化等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人与自然都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与自然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的关系。人类的发展应该是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协调发展。因此,必须提高认识,讲究生态文明,牢固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念。珠江口生态文明建设之路,首先要从转变观念做起。
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水生生物资源恢复
改善珠江口生态环境,促进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是珠江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前提,也是珠江口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的推手。
1加强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
珠江口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与恢复是珠江口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一要加强海洋环境监测机构队伍能力建设,强化各地监测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统筹规划与部署,形成全面完整的珠江口海洋环境监测网络。二要建立珠江口海洋环境基础信息数据库,构建海洋环境监测信息实时系统,注重开展环境现状及趋势性评价,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三要实行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近10年的海洋环境监测数据表明,海洋环境质量主要受陆源入海污染物排放影响,在2008年的珠江椅湾底栖生物调查中甚至出现无生物区,加之珠江口沿岸河网密布,点污染源众多,因此有必要开展珠江口海洋环境容量研究,实行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
2推进水生生物资源养护
水生生态系统在维系自然界物质循环、净化环境和缓解温室效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水生生物是水生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重要的食物蛋白来源,增殖放流是补充和恢复生物资源,改善生物种群结构,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最直接和有效的方式。通过增殖放流可以补充和恢复生物资源的群体,改善生物的种群结构,维护生物的多样性,尤其是濒危物种,可在短期内实现资源量的快速恢复。增殖放流不仅可以改善水质和水域生态环境,而且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通过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扩大了社会影响,提高人们的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珠江口增殖放流,一是要注重放流品种的选择,应以当地的经济鱼虾类和濒危物种为主,如黄鳍鲷、鲻鱼、刀额新对虾、锯缘青蟹和黄唇鱼等,避免巴西龟和雀鳝等外来物种的误放;二是要注意放流鱼苗的规格,鱼苗规格要在体长3cm以上,保证放流鱼苗的成活率;三是要注重宣传,强化社会参与,可通过开展增殖放流知识展览、举办休渔放生节、建立放生主题公园和提供社会认捐等多种渠道和形式,为社会参与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搭建渠道,使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成为当地的一项传统活动,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
3建立珠江口禁渔制度,促进渔业资源恢复
为保障南海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部《关于在南海海域实行伏季休渔制度的通知》,于每年6月1日零时起至7月31日24时止,禁止所有拖网、围网及掺缯在南海区规定水域作业。为加强伏季休渔力度,南海区伏季休渔10年后,农业部将南海区伏季休渔的时间延长半个月,调整为每年5月16日12时至8月1日12时,扩大作业类型,除单层刺网和钓具外的所有作业类型均在休渔之列。南海区伏季休渔制度,对遏制珠江口渔业资源衰退,保护物种多样性起到了重要作用。珠江口是我国南方水生生物资源的基因库,咸淡水渔业的生产基地,也是中华白海豚、黄唇鱼和鲥鱼等珍稀濒危物种的索饵场和繁殖地,有必要实行更为严格的休渔制度。由于产卵期间单层刺网、钓具同样对渔业资源造成较大损害,且在伏季休渔期间,部分单层刺网、钓具渔船存在非法携带三重刺网作业的现象,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因此珠江口海域可实行禁止一切作业类型作业的禁渔制度。由于珠江口鱼类产卵与繁育多数在每年的4—7月,禁渔时间可定为4月1日12时起至8月1日12时止,既照顾了珠江口鱼类的生长规律,又与南海区整体休渔时间和珠江流域禁渔时间很好地衔接起来,方便了统一管理。
统筹规划布局,推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随着海洋开发向社会经济各领域的全方位推进,海洋对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位日益凸显。以东莞市为例,2010年全市海洋产业总产值估算为534亿元,占该市当年GDP的12.6%。然而,由于海洋国土观念淡薄和海洋生态补偿机制缺失等因素,海洋开发仍处在粗放型阶段。海洋生物资源、环境资源、岸线资源的本质表明了海洋资源一旦受到严重破坏,短期内将难于恢复,甚至是不可逆的,因此海洋产业要统筹规划,优化布局,实现资源粗暴利用型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
1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优化珠江口东、西岸空间布局,推进珠江口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地区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发展新格局。特别要突出地方特色,优势互补,避免重复建设。如,广州市要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优势,重点开发小虎岛石化基地、南沙港深水码头、万顷沙生态旅游等重点项目建设,深圳、珠海要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沿海及海岛旅游资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成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生态文明的新特区,东莞市要充分挖掘海洋历史文化资源,优化虎门港建设,推动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发展,中山市要做大做强养殖业,在实现标准化养殖的基础上,注重优、特水产品种的推广,建立全国标杆。
2引导渔民转产转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据不完全统计,珠江口海域现有拖网、掺缯、刺网、笼捕和钓具等各类作业渔船500余艘,作业渔民约1100人(不含渔民家庭其他成员),处于超负荷状态。由于渔业资源的衰退和作业成本的增加,这些渔民大多生活在贫困边缘。生态文明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通过引导渔民转产转业,减轻珠江口渔业资源承载量,促进渔业资源恢复;利用珠江口特有的海洋属性资源,发挥渔民专业和特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①大力发展水产品深加工产业,促进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发展,提高鱼产品附加值,增加产业利润。②结合特色养殖发展渔家乐,促进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渗透。③大力发展休闲渔业,以渔业为载体,承载游客出海,领略海上风光,体验渔民生活,集合了旅游观光、海上捕捞体验、品尝海鲜风味、社交洽谈和娱乐于一体,渔业资源得到恢复,渔民收入得到增加,海洋文化得到传承,可谓一举多得。
3打好海洋文化牌,做强海洋文化产业
当代社会各种产业利润主要靠领先的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来实现,而文化产业正是自主创造和技术含量高的一个门类。海洋文化产业是最具特色和最有魅力的文化产业之一,其产品是与日俱增的消费热点,其资本盈利率也相对较高,可以说海洋文化产业是“绿色生态产业”。珠江口有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这里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曾经的鱼米之乡,疍家文化源远流长,做大做强海洋文化产业大有可为。可利用珠海横琴岛和虎门威远岛等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建立海洋主题公园、博物馆、展览馆和科普教育基地,在中山、广州和东莞沙田等曾经的疍家人聚集区举办以疍家文化为主题的水文化艺术节,依托当地动漫产业园,加强以海为主题的动漫影视产品开发等,主打海洋文化牌,带动整个区域服务业发展。
受就业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校非常重视专业教育,对生态文明教育重视不够。学校没有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德育体系,缺乏明确的生态文明教育规划、措施和保障机制,也没有生态文明教育师资的培训培养制度,直接导致了学生生态文明知识不全面、生态行为能力不高等问题的出现。
2.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没有建立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调查发现,学校没有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课程体系。生态文明教育没有专门教材,仅通过政治、地理等科任教师在课堂零散渗透;学校没有开设生态环保类公共必修课,相关选修课数量少,学时少。调查中也发现,幼专生生态文明知识的主要来源不是学校教育,而是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
3.学生生态生活方式的养成教育不够
引导学生建立与生态文明相符合的生态生活方式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任务。但一直以来,学校对学生生态生活方式的引导和教育力度不够,许多学生虽掌握了一些生态文明知识,但知行不一,不能把知识转化为日常生活的自觉行动。
二、加强幼专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
1.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体系
做好规划与管理工作。学校应该高度重视,成立生态文明教育机构,对生态文明教育做统一规划和管理。首先,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体系,明确目标,协调相关部门,分解任务,落到实处。其次,对教师进行生态文明理论知识和教育方法的培训,培养一支专业素质和生态文明素质都高的教师队伍。
2.加强生态文明课程体系建设
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必须加强生态文明课程体系的建设。
(1)加强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思想政治课是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可进行生态文明法制和生态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其他学科教师也应挖掘教材中的生态文明教育因素,在教学中适时渗透。
(2)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生态文明教育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在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上系统地进行生态文明知识、观念、法制的通识性教育,教学中可以结合河北省的自然资源现状、生态环境现状进行教学,从身边环境问题出发,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行为的自觉性。
3.实施“生态文明生活化”教育策略
提升学生生态文明践行能力。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应注重从小处着眼、从学生身边入手,引导学生将生态文明观念转化到学生生活之中。一是通过课堂讲授、榜样示范等方法,加强学生生态文明观、生态法制观、生态审美观、生态消费观教育,引导他们尊重自然、爱护环境,为生态文明知行转化打下理论基础。二是突出实践性,加强生态文明生活方式的养成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节约资源,少用一次性物品,出行坐公交车或步行,少喝瓶装水,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等健康、低碳的生态生活方式。
4.尝试“家校合作”策略
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生活性和实效性。学校在生态文明教育中应注重家校合作。首先,加强家校相互交流,通过家长开放日或电话、短信、网络等形式与家庭互通信息,交换意见。其次,鼓励家庭参与到学校教育活动中来。可邀请有条件的家长到校做生态文明方面的讲座;鼓励家长对学生的生态调查、践行生态生活方式等活动提供精神和物资支持;请家长对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出谋划策等。
5.制定学生生态文明行为规范
水生态文明包括水生态认识文明,认识文明包括水科学、水伦理,本次生态伦理价值观确立是水生态文明认识的统一。水生态观念还包括水生态的制度文明,维护水生态系统稳定和高效利用水资源的制度安排。如何从制度上规范水资源利用,包括水资源开发的科学性、利用的高效性与有序性。水生态文明是水生态本身的物理载体文明。一个地区要实现水生态文明,应该表现为水生态本身的可持续,社会环境的安全性和水生态制度的完备性,以及水生态文明理念的制度性。
二、水文化的概念辨析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水生态文明是尊重水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更高阶段。关于GDP如何衡量浙江“五水共治”的关系问题,应该利用社会、文化、环境和生活等多个指标来衡量社会发展,将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与水生态和人口数量控制问题综合考虑。浙江有5000万人口,应将提高人口素质等发展战略作为综合考核的指标。从文化层面讲,水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力,是水乡文化与生态相结合的产物。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不能一蹴而就。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和生态文化的培育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如果主要依靠法律法规和刚性措施难以奏效。水文化不仅渗透到了我国传统社会的哲学观与道德观等精神层面,而且融入到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成为人们信奉的行为准则。可见,我国的水文化具有“知行合一”的特点。就此而言,我们理当将水文化研究从精神文化层面拓展到生产生活领域,使水文化建设成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由“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的驱动力。水文化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构成和支撑,化解水危机、保护水环境、实现水的可持续利用有三条重要途径,即文化的途径、制度的途径和技术的途径。这三条途径缺一不可,在当代尤其要重视文化建设。今天我们不缺处理水、建设重大水利工程的技术,也不缺管理水的法规,缺少的是正确使用水的观念、利用水资源的价值观、善待水的行为。因此,水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强化水文化建设,拥有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水文化,就拥有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水文化是生态环境的守护神,水文化是浙江在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对水的充分认识及利用的结果,是留给当代的一份丰厚的文化财富。对浙江水文化的认识,不仅有助于开发利用浙江的传统生态智慧、总结水环境变迁的历史经验教训、加深对于可持续发展观的认识,也将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份特殊的贡献。浙江文化宝库中蕴藏着丰富多样的水文化精华,既有意识形态层面的,也有生产生活层面的,具有“知行合一”的特点,也有很强的应用价值,甚至不乏产业化发展的潜力。我们应该对那些在当代仍具应用价值的水文化元素给予充分的重视,这样既有效拓展了水文化的研究领域,又为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驱动作用。水文化是生态文化领域传播的载体,生态城市建设中生态文化培育,力求水文化与生态文化相融通,剔除传统中与生态自然不相吻合的文化成分,生成“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人文精神。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离不开水文化的融会贯通,这是生态理念融入城市生活的有效途径,也是水文化向生态文化领域传播的真实写照。
三、水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水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水文化反映着人类社会各个时代和各个时期一定人群对自然生态水环境的认识程度,以及其思想观念、思维模式、指导原则和行为方式。做好水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要处理好水利工程建设和水生态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加强流域和区域之间的沟通和协调,重视生态文明的整体设计和细化,重视科技、经济、法律等手段的综合运用,重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生态文明建设对水利提出了文化层面的要求,统筹水利建设与城乡发展,以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水的良性循环保障流域其他生物具有良性生态条件,以打造富有文化内涵和高品位的水工程和景观性水环境,适应人们不断增长的水精神需求等水生态文明建设,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水利、民生水利、利水水利的内涵,进一步拓展了水利的发展空间,这些现代水文明建设的主攻目标,都少不了水文化和新的水文化工程技术的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项目是水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水生态文明建设往往是建设以水域及水利工程为主体的水利风景区逐步展开的,在建设中又以深度挖掘水文化内涵,做好水文化景观开发,建立水利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加强水文化价值推广,加强我国悠久的治水历史和水利科学知识宣传,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水利优美环境,感受当代水利事业的巨大成就和水文化的丰富内涵。水生态文明建设项目的推进有利于水文化建设和水文化传播方式的转变,有利于统筹水利工程建设和文化建设,增加水利工程的景观元素和文化元素,提升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
四、用“五水”文化塑造水文化体系
通过爱水、保水、节水、治水、享水来实现水文化体系塑造,形成水生态文明引领的社会价值观。
1.爱水。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弘扬浙江优秀的爱水节水治水传统,倡导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友好、产业带动生态自然、景观优美的新的城市发展指导思想和水文化理念,形成水生态文明引领的新型社会价值观。
2.保水。推行饮水安全保护计划,关停重污染企业,严格控制高耗水产业;全民参与水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在滨水社区和民宅建设中推广中小型、家庭型潜流湿地;鼓励民间成立水生态保护组织,形成“政府—企业—百姓”联动保水净水的社会氛围。
3.节水。全面落实以供定需的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建立以单位产值用水量和节水效率为标准的产业竞争体系。在城市生活中推广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等技术,将节水作为浙江的文化品牌进行塑造。
4.治水。积极开展以治水智慧为主题的科普教育,兴修水利、疏浚河道、截洪补源、造福百姓。
5.享水。通过制度建设和公共参与,让群众真正享受到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通过滨水商业、节庆和赛事等文化活动的开展,创造乐水宜居的文化品牌。
五、构建“六水”城市水生态文明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