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幼儿园中班公开课范文

时间:2022-12-25 17:55:52

序论:在您撰写幼儿园中班公开课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幼儿园中班公开课

第1篇

为积极贯彻落实《纲要》和《指南》学习精神,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幼儿园整体教学水平,根据本学期保教工作安排,11月中下旬我园将举行全园中青年教师公开课观摩评选活动。现制订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时间:11月16日——11月31日

二、活动地点:各班活动室

三、活动安排:

1、参加对象:45周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参加公开课评选活动,45周岁以上教师参加公开课观摩活动。

2、参评内容:中青年教师公开课所选学科定为:语言、数学两科,鼓励有经验的老教师积极参加,学科不限。

3、11月9日起参加公开课活动的老师们向年级组长上报所选的学科和活动课题,11月12日截止报名。年级组长13日交给保教主任汇总,11月16日抽签决定上课顺序,17日观摩活动开始。

4、各年龄段根据所选取的领域设计教学活动教案,可以借班上课,并准备好活动设计一式2份,交到年级组长处。

5、每天听评三节课,上午上课的第一位老师9:10前做好准备工作,参与听课的老师提前到达听课地点,听评课活动9:20开始第一节,10:10分第二节,下午一节课3:00开始。课程具体安排时间等抽签后确定顺序。时间要求小班不超25分钟,中班不超30分钟,大班不超35分钟。

6、公开课评选设立一等奖5名,二等奖和示范课奖(老教师)若干名,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第2篇

儿子回家后,就和往常一样玩起玩具。我悄悄地观察,没有从他脸上看出任何不高兴的迹象,稍稍放下了心。先生一边做自己的事,一边装作很随意地问:“今天在幼儿园开心吗?”“开心。”儿子头也不抬。先生又说:“老师上课时会问很多问题,可能很多小朋友都想回答,但时间有限,不是每个小朋友都有机会的,所以……”“那有什么关系呢?我举手了,这次老师没有叫到我,下次可能会叫到;下次没有叫到,我再举手,总会叫到的。”先生话未说完,儿子就打断他的话,依然是边玩边说。

我和先生面面相觑,有些尴尬地站在那里,有点像“三只小猪”中的那只想吃小猪却反而被小猪煮了的大灰狼,本想开导一下儿子,没想到反被儿子教育了一番。原来我们的担心都是多余的!以前我们一直想小心翼翼维护的那些东西,在儿子看来是那么的平常!原来儿子比我们想象的坚强乐观得多!

4岁半的儿子是班上年龄最小的一个,从小情感丰富。每次先生出差,他都要眼泪汪汪,舍不得爸爸走。有时他还会因为想妈妈而抹眼泪。私下里,我经常担心他的性格是否太过细腻,在家里有爸爸妈妈细心关爱,到了幼儿园,面对那么多性格各异的小朋友,老师不可能特意去关注,他是否会感到被冷落?但这次公开课,儿子的表现却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其实许多的担心、忧虑都是因为我们自己关心过度而产生的。

第3篇

【关键词】教学 新误区 纲要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071-01

随着新《纲要》的颁布,在中国的幼教界中掀起了天翻地覆的改革,这场改革给幼儿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幼教理念,方法和手段。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由于教师对《纲要》理解的片面,却容易走入以下新的教学误区。

一、过分追求直接经验的获得,忽视必要的知识学习

场景一:在一节认识“硬币”的公开课上,教师出示硬币,问幼儿:“这是什么?”“钱!”“它还有个名称,叫什么?”“钱”“它是怎么样的?”“圆的,有白色和黄色”“它是硬的,还是软的?”“它是硬的”“那应该叫什么?”“硬钱”。以上是这节课的开始部分,教师为了符合《纲要》精神,避免给幼儿灌输知识,让幼儿通过生活经验自己说出“硬币”的名称,花了十分钟时间还没有进入主题。

场景二:幼儿园指定教师上公开课,可教师却拒绝了,理由是开课主题为“我爱中国”, 长城,黄河,北京,故宫等知识不易让幼儿亲身体验,且容易让听课者造成灌输知识的印象,肯定开不好课。

以上两场景是新《纲要》颁布后,在幼儿园中常有的现象,这是从批判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忽视必要知识的学习。其主要表现是:选择课程内容时完全从幼儿兴趣出发,既不考虑哪些知识是幼儿必须掌握的,也不考虑如何帮助幼儿整理、扩充、提升其自然、零散的日常经验,使之概括化、系统化。虽然幼儿园课程不以传授系统知识为目的,不强调系统知识的学习,但一些生活必须的知识还是需要掌握的,帮助幼儿使其已有的知识经验系统化更是重要的,因为系统化本身也是一种认知方式,知识系统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思维方式逐渐改造、思维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二、过分追求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忽视技能技巧的学习

该误区在美工活动中常有体现。如:小班美术活动“苹果”,教师为了避免进入传统教学“临摹画”的误区,为了避免对幼儿想象力的束缚,只出示了一些苹果,让幼儿感知、观察形状和颜色,没有让幼儿学习如何画圆,如何涂色就让幼儿自由作画,结果可想而知,幼儿没有几个能画的。在幼儿教育中重视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是正确的,但也需要技能技巧的学习,就像造房子,只会构图是不够的,还要运用材料进行建造,幼儿的教育也一样,幼儿丰富的想象力需要在实际的操作中培养,没有学习必要的技能技巧,幼儿如何操作?虽然在教学中我们提倡重过程,轻结果,但一幅幼儿亲手制作的好作品对幼儿的自信心和兴趣的培养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我们不能顾此失彼,应该在统筹全局的基础上,合理发展孩子们的各种能力。而且其实在日常活动中,技能技巧的学习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并不矛盾,关键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

三、过分追求分组教学,忽视集体教学

集体教学是教师按照幼儿的整体水平设计的符合大多数幼儿发展的一种教学。而分组教学是为了每个幼儿能更好地富有个性地发展的一种教学,常在区域活动中体现。在日常教学中分组教学的作用很大,但它却代替不了集体教学,因为集体教学在解决一些共同性问题的效率上,对于某些教育资源的分享利用上有它特殊的价值。而在现代的教育中,为了跟上外国的步伐,一窝蜂地搞分组教学,甚至抹杀集体教学的位置。殊不知在中国很多幼儿都分布在农村,而在农村的幼儿园中一个班四五十个幼儿一个教师带班,集体教学都难保证质量,如何谈分组教学?更别提分组教学的师资条件和物资条件了。即使在城市中,很多幼儿园的班内人数也是三十多个,面对那么多的孩子,面对“蜗牛壳”样的活动室,教师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其实分组教学和集体教学是一对孪生兄弟,无所谓谁轻谁重,重要的是环境和教师针对本班特点合理的运用。你看!连社会主义都有中国特色,我们干嘛要生搬硬套国外经验,何不利用现有师资和条件进行创造发挥,总结出具有“绍兴”或者其他地方特色的分组集体教学呢!

四、过分追求幼儿的积极性,忽视幼儿的发展

某场景:教师在家长开放日中,为了保证开课质量,降低了计算课的难度,本来中班应学习5以内的组成,教师调整为5以内的数数,并采用了游戏和竞赛的形式,整个活动下来,表面上似乎非常成功,幼儿兴趣很高,且每一个环节都在嘻嘻哈哈中轻松的完成。但仔细考虑,幼儿在这节课中发展了什么?幼儿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在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有效发展,像这种只注重幼儿的积极性,而忽视幼儿的发展的无效活动只会浪费时间,这似乎失去了教育的意义。因此过分追求幼儿课堂中的积极性,不考虑到幼儿的实际发展而进行的各项活动,实际是有点本末倒置的纸上谈兵。迟早,这种活动也会成为当今社会孩子们唾手可得下所造成的“厌食症”,迟早孩子们的积极性也会丧失。就如看电视一样,偶尔看一下蛮精彩,要是天天看,时时看,那不但有害身体健康,而且迟早也会厌倦的。

当然,在幼儿教育的实践中除了以上几方面的误区外,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误区也就不一一阐述了。但“白猫黑猫会抓老鼠就是好猫”,在任何方面都有个普遍的原则性,在幼儿教育上只要我们立足于幼儿的实际水平,通过教育使幼儿在最近发展区内有效发展,就能走出教学误区,使幼儿得到真正的发展。

第4篇

盗传必究

案例1

在新学期第一次全园大会上,周园长向全体教职工宣布了新学期的各项工作重点,特别是向各班的保教人员强调指出,幼儿入园一个月左右,园领导就将对各班幼儿的常规习惯养成情况开展一次全面大检查,并将该常规工作检查的结果作为期末评选先进和发放奖金的依据。接着周园长反复强调了此次检查工作的重要意义。

周园长的宣传和动员确实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为了迎接一个月后的检查,教师们只要一有时间就带领幼儿练习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的常规内容,为了让幼儿能熟练掌握“鞠躬问好”、“双手端水杯”、“轻收小椅子”、“按步骤洗手”等常规内容,有的老师会腾出大段时间,让幼儿专门练习这些常规要求。随着一个月的检查评比期限日益临近,有些班级的保教人员干脆进行“全天候”常规强化训练,无论是一日生活中的集体教育活动时间,还是游戏活动和户外活动时间,全部被老师们用来进行常规习惯养成强化训练。

一个月后的一天,周园长果然带着副园长和保教主任等人来到各班检查幼儿常规习惯了。周园长等人无论走到哪个班,幼儿们都非常安静而听话,搬动小椅子的时候也不会弄出一点儿声音。对于各班的表现,周园长等人非常满意。领导们离开后,老师和保育员都如释重负,都感叹一个月的紧张训练生活总算结束了。

此次常规工作检查以后,周园长和其他领导再也没有提出过常规工作检查的要求,老师们也不再向幼儿强调“双手端水杯”和“轻收小椅子”这类要求了。各个班级又回复了以往的样子。

仔细阅读案例资料,思考以下问题:

1.你如何评价周园长的管理方式?

2.幼儿园常规检查工作应该怎么做?

答:

1.周园长管理方式的评价

合理之处:

养成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不仅可以保证幼儿的安全和健康,而且也是幼儿园建立正常保教秩序的前提。同时,良好常规也是教师进行保教工作管理、提高保教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本案例中周园长在开学伊始就强调各班常规工作的重要性,并贯彻执行幼儿园《常规工作检查制度》,对各班常规工作进行检查,其工作的重心与方向无疑是正确的。

不合理之处:

首先,没有正确把握常规工作检查的经常性的特点。周园长没有把握常规工作仅仅依靠一次检

查,是不能保证幼儿常规习惯的培养效果的。幼儿常规习惯培养工作具有日常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幼儿园的常规工作检查必须经常化、制度化。

其次,没有通过宣传、教育使教职工真正理解常规习惯培养工作的日常性和长期性特点。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要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逐渐去养成,不是通过临时性的强化机械训练来掌握。如果教师不加强日常的、长期的培养工作,这种短期强化训练的效果很快就会消失。

最后,没有引导保教人员掌握常规培养的正确方法。日常生活中的常规训练不是临时性的强化机械训练。在本案例中,周园长没有强调对幼儿进行一日生活环节中的常规习惯养成教育,当全园出现强化机械训练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时,周园长也没有加以制止,导致后来这种训练影响了幼儿园一日生活和幼儿游戏活动的正常开展。

2.幼儿园如何开展常规工作

①通过培训、考核、让保教人员熟记幼儿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的常规要求。②引导保教人员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以较高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幼儿树立起随时可以模仿的榜样。③可以组织保教人员寻找或者创编一些歌曲、儿歌或故事,借助文艺作品,帮助幼儿掌握常规要求。④可以引导保教人员创设一些游戏场景,让幼儿通过童趣化的游戏情境来学习和巩固常规要求。⑤可以组织保教人员展开讨论,哪些常规需要幼儿共同参与制定。

案例2

这是中央电视台曾播出的一则新闻。在西北某市,原有一所集体办的幼儿园,现在被某中年男子承包,该男子为幼儿园的园长兼校车司机。为了吸引更多偏远地区的幼儿入园,这个幼儿园采取了用校车接送一些家住得较远的幼儿入园和离园的措施。每天接送幼儿时,除了这名兼任园长的中年男子负责开车之外,车上还有一名专门负责接送幼儿的教师。

发生惨剧的这天早上,一名3岁的幼儿像往常一样被幼儿园的校车接走了,这名幼儿就坐在校车的副驾驶的位置上,除了这名幼儿,车上还有其他多名幼儿。到幼儿园后,其他孩子都下了车,不知道什么原因,这名3岁幼儿没有下车,司机和老师都没有发现。

在此后的一天时间里,该幼儿园没有人再去看看校车,当班的老师也没有向司机询问这名幼儿为什么没有来园,也没有任何人给该幼儿家长打个电话沟通一下情况。直到下午离园用车时,这位园长才打开校车的门,发现这名幼儿已经窒息身亡了。

面对这样一个鲜活的小生命就这样突然消逝的悲惨现实,痛苦万分的孩子母亲质疑道,在孩子被锁在校车上的7个小时里,孩子把脑门都撞得青紫了,为什么没有人听到?为什么没有人问一下家长,孩子是否来幼儿园了?如果有某个人曾经这样做了的话,这样的惨剧就不会发生。

实际上,这一案例绝不是个案。近年来,从各种新闻报道中,可以屡屡看到由于校车管理不善而导致的类似意外事故,有的幼儿因为校车交通事故而丧生,有的幼儿因为校车接送教师的疏忽而

失,有的校车因为超载而失控掉入河里,造成十多个幼儿丧生……这些惨痛的意外事故时刻警醒着有关部门和幼儿园的管理者,为了幼儿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必须加强对校车的管理。

仔细阅读案例资料,思考以下问题:

1.这次事故的原因是什么?在这次事故中,幼儿园的管理漏洞在哪里?

2.幼儿园应该如何做好校车管理工作?

答:

1.事故原因及幼儿园管理漏洞分析

从表面上看,这起惨剧是由于两位教师的失察和失职造成的,但是深究教师失察和失职背后的原因,则是因为该幼儿园在校车管理上的混乱不堪,没有建立健全一整套有关校车管理制度,或者没有认真遵照和执行相关的规章制度造成的。这样的事故出现尽管偶然,其实也是必然。

该幼儿园的管理漏洞有以下两方面:

①该幼儿园负责接送的教师在幼儿下车时,既没有清点幼儿上下车的人数是否相符,也没有检查一下车内是否还有幼儿由于睡着了或其他原因没有下车。这就导致了这名3岁的幼儿即使坐在副驾驶位置这个很显眼的地方,也仍然没有被老师发现,结果造成了该幼儿被锁在车里,为幼儿最终遇难埋下了祸根。

②该幼儿所在班级的教师没有切实履行注意和询问的义务,当这名固定由校车接送的幼儿没有来园时,当班教师既没有向负责接送的教师询问一下该幼儿为何没有到班级的原因,也没有与家长沟通一下情况,结果导致幼儿被锁在车里7个小时而无人发现并最终死亡的惨剧发生。

2.如何做好校车管理工作

①建立起完善、周密而具有操作性的校车管理制度,将其作为一项全园性的制度加以落实。

在这项制度中,应明确相关各方人员的权利、责任与义务,相关人员包括园长、后勤园长、负责接送的教师,驾驶员,幼儿家长和各班级的教师等。

②在建立健全制度的基础上,幼儿园可把这一规章制度印刷成册,发给幼儿家长和幼儿园的相关人员,加大对该规章制度的宣传和落实力度,避免其成为一纸空文。

③应落实校车接送的细化操作环节,尤其要抓好幼儿上车、乘车中途和下车这三个环节的细化管理,督促各方人员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

④在幼儿上车的环节,幼儿园应仔细考虑等候时间、排队方式等细节问题的操作程序。如负责接送的教师是否需要提前来到站点,以接待那些陆续来到站点乘车的幼儿?如果乘车的幼儿较多,是否需要按照班级或小、中、大三个年龄班进行排队等候?

⑤在幼儿下车的环节,幼儿园同样应仔细考虑幼儿下车顺序、教师如何与家长交接等细节问题的操作程序。比如当早晨幼儿乘车到达幼儿园时,两名负责接送的教师要分别站在车上和车下,引

导幼儿按照上车的顺序依次下车,清点、核对幼儿人数后,再将幼儿分别交给全园各班教师。在离园乘车回家的时候,用同样的方式交给家长。如果有的幼儿暂时没有人接,教师要将幼儿带在自己的身边等候,直到站点上所有的幼儿离开后,教师方可离开。如果有的家长需要与教师沟通一下情况,教师要先说“麻烦您先等我一下”,等待其他幼儿都交给家长后,再与这名家长沟通。

⑥幼儿园还可以将校车管理制度与奖惩制度结合起来,切实鼓励那些富有爱心、细致周到、用心负责的接送教师和驾驶员,从而提高校车接送质量和安全指数,坚决杜绝像本案例那样的惨剧发生。

案例3

某幼儿园是一所规模很小的民办幼儿园,是由一处民宅改建而成的,几间不大的屋子发挥着活动室、寝室、盥洗室和厨房等功能。

这一天,幼儿园吃午餐,午餐中有道圆白菜炒肉。在老师的监督下,所有的孩子几乎都把自己碗里面的饭菜吃完了。可是吃完了午餐没多久,就有一名幼儿大声喊起来:“老师,我肚子疼”,听到喊声,老师忙走过去,还没有等老师和这名儿童深入交流,又有几名幼儿也喊起来:“老师,我肚子疼”。听到这么多喊声,带班老师还以为是幼儿调皮,在相互模仿。可是,看到幼儿苍白而痛苦的表情,带班老师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于是老师忙向园长做了汇报,园长连忙召集了其他工作人员,大家一起把幼儿们送到了医院。医生在问明情况,做了检查之后确诊为误食农药中毒,认为导致幼儿中毒的可能就是那道圆白菜炒肉。因为圆白菜在生长过程中,特别容易发生病虫害,需要喷洒大量的农药。但是,在食用圆白菜时,有些人往往会因为圆白菜看起来比较干净,而忽视了对它的清洗和浸泡,常常只把圆白菜表面洗一洗就用它炒菜了,这样很多农药就残留在圆白菜的内部。

为了进一步确认幼儿集体腹痛的原因,医生要求园长把幼儿当天午餐所吃的食物全部留样到医院化验。听了医生的要求,园长一下子愣住了,因为她还没有听说过什么“食物留样”的规定,更别提监督他人进行“食物留样”的工作了。

最终,幼儿园也没有能把午餐的食物留样送到医院。不过在医生的精心治疗下,孩子们都安然无恙的出院了。但是,这件事却给幼儿园带来了极坏的影响,使幼儿园陷入了生存危机之中。

仔细阅读案例资料,思考以下问题:

1.事故的表面原因是什么?事故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2.幼儿园应该怎么做?

答:

1.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

(1)事故的表面原因

幼儿园的炊事人员没有认真做好食物的清洗工作,烹饪的圆白菜中含有过量的农药残留,导致了幼儿出现腹痛等中毒症状。

(2)事故的深层原因

该幼儿园没有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幼儿膳食管理制度。比如在采购过程中,未能严格食品准入管理,没有确保食品的安全与卫生,采用了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炊事员在餐饮操作方面缺乏明确的制度规范和监督管理,导致炊事员在清洗食物的过程中,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未能对圆白菜进行充分浸泡和清洗,没有将残留农药洗干净。幼儿园从未建立食品留样制度,既没有专人负责幼儿每餐的食物留样,也没有专用的储藏箱和容器存放食物留样,更没有制定对幼儿食物留样记录和处理的工作制度。

2.幼儿园如何改进食品卫生管理

(1)建立健全幼儿园食品采购制度。

幼儿园应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食品市场调查活动,了解幼儿园各种常用食品的价格和质量情况。在此基础上,确定幼儿园大宗食品定点采购的供货方,将供货方的详细信息,如单位名称、法人代表姓名、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联系电话和详细地址等在幼儿园公示,接受全体教职工的监督,并将供货方的上述资料保存归档,以备查询。

针对在食品采购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幼儿园还应与供货商签订“食品供货合同”,明确双方责任,确保货源质量、卫生和安全,严格把好食品的准入关。

(2)建立健全幼儿园食品的验收和库房管理制度。

①建立食品采购的台账记录簿,有专人负责详细登记每天购买食物的时间、来源、检验情况、质量证明、保质期限等。②形成食品的验收制度,设专人对采购进园的食品进行验收,除检查相关记录和证件是否齐全之外,还应重点检查食品的质量、数量和重量是否与“食品供货合同”中的有关规定相符合。重点检查禽肉类、畜肉类等。③应有专人对食品库房进行管理,建立食品出库账目。幼儿园采用的主食品在库存方面不宜过多,粮、油和糖等食品按需领取。

(3)建立健全幼儿园饮食操作制度,将炊事员一日工作的具体操作规范化。

①“四隔离”制度:生食与熟食隔离;成品与半成品隔离;食品、杂物与药物隔离;食品与天然冰隔离。②“四过关”制度:即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制度。③炊事人员个人卫生的“四勤”制度: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

在细化厨房工作人员的具体操作规范之后,幼儿园可将这些操作规范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印刷出来,粘贴在厨房工作人员视线能经常到达的地方。如果幼儿园规模较大且经济条件允许,还可以实行分灶负责的饮食操作规定。

(4)建立幼儿园食物留样制度

设专人(如保健医生)并配备专门的储藏箱和容器,专门负责幼儿园每餐供应的食物的留样工作。一般来说,食物取样200~400克左右,一般留存24小时,而且所有的食物不能混放,必须分别留存,并做好所留样食物样品的记录工作。

(5)建立健全幼儿园膳食管理委员会制度

由于幼儿园膳食管理委员会责任重大,应该由各方面的人员代表组成,比如说园领导、保健医生、教师、保育员、财会人员、家长等等。膳食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包括:

①监督采购、验收环节及库房管理人员是否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以及炊事人员是否严格执行操作制度和卫生制度,是否严格遵照操作规范来烹饪膳食。②深入各个班级了解幼儿进餐情况,听取幼儿、家长和保教人员等各方面对幼儿膳食的意见。③定期研究,不断改进幼儿膳食,制定科学营养的幼儿食谱,并每周向家长公布幼儿食谱,这样既有利于家长监督,又便于家长根据幼儿园的食谱调整家庭的食谱,促进幼儿健康成长。④责成财会人员定期公布幼儿伙食费收支的账目,以便家长监督。

(6)严格遵守国家有关饮食卫生管理的规章制度

我国卫生部曾经明确规定饮食卫生规范的“五四制”要求。

除了前面提到的“四隔离”、“四过关”、“四勤”以外。还包括原料到成品实行“四不”制度,即采购员不购买腐烂变质的原料,保管验收员不收腐烂变质的原料,加工人员(厨师)不用腐烂变质的原料,营业员不卖腐烂变质的食品。环节卫生采取“四定”办法: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

案例4

一天上午,某园园长在例行的听课过程中,听了中(1)班杨老师的科学活动“有趣的影子”。在这个活动中教师预设的目标是:①初步了解影子的形成和变化情况。②知道有光的地方才能有影子,发现光与影子的关系。③尝试用绘画、符号等方式记录影子的变化,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教学过程是:谜语导入——探索发现——手影游戏——户外游戏(找影子、画影子、踩影子)——巩固练习。

园长首先肯定了杨老师尊重幼儿年龄特点,充分运用游戏等手段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的思路,然后指出了杨老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但是,杨老师自己觉得,只要幼儿在教学中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学习积极性,教学就算是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了。于是,园长请她自己对照自己的教学目标,结合教学效果认真进行一下教学反思,然后下午备课时,再与杨老师进一步探讨。

下午,园长和杨老师坐在一起,先由杨老师进行课后反思。园长发现,杨老师除了对自己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巩固练习)的学习效果不太满意之外,认为其他环节没有什么不合适的,觉得自己的教学比较成功。

园长听完以后,先肯定了杨老师对最后一个环节的问题查找得非常准确,然后与她一起分析了教学的目标、流程设计等,共同寻找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教学目标中认知内容较多,教学重点不突出。

对中班幼儿来说,仅一次活动就完成这些内容,难度较大,而且认知目标较多,造成教学环节变化过于频繁,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每个教学环节都只能匆匆而过,幼儿的操作、发现及教师的总结、引领都不充分。特别是幼儿在户外“画影子、踩影子”的游戏中,虽然幼儿积极性很高,但幼儿还未能真正发现、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时,这个环节就草草结束了。

问题二:科学概念不够准确。

在“探索发现”环节,杨老师引导幼儿比较阳光下和阴暗处有无影子,引导幼儿发现影子的形成,然后,杨老师小结:“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园长向杨老师指出,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影子产生的条件是有光源、有遮挡物的情况下。而杨老师仅强调有光,这不够准确。

建议:杨老师在教学前一定认真钻研相关教学内容,准确把握知识点。因为在科学活动中,知识的准确性非常重要,教师的概念不准确,会导致幼儿形成错误的科学概念。

问题三:教学环节虽然注意到动静结合,但个别环节的安排过于匆忙。

当杨老师把幼儿由室内带到室外,进行找影子、踩影子活动时,幼儿玩得非常开心,而当杨老师提出回活动室进行教材练习时,幼儿则迟迟不肯结束游戏,最后一再催促下,才极不情愿地回到活动室。杨老师的这个环节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因为幼儿处于游戏的高度兴奋状态时,要让幼儿马上转变到安静下来思考是比较困难的。

另外,杨老师没有根据教学活动的实际情况,比如教学目标尚未实现,幼儿活动兴致正浓时,对教学环节进行临时调整,使最后一个环节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反而影响了目标的完成及幼儿的好心情。

建议:如果将最后一个环节安排在区域活动中进行,则能起到两全其美的效果。

园长的一席话有理有据,杨老师深受启发,她心悦诚服地接受了园长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园长的指导,重新调整和设计了教学方案。调整后的第二学时的教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仔细阅读案例资料,思考园长在教学工作中如何做好“指导者”和“引领者”?

答:

指导幼儿园保教工作科学、有序地开展,是园长的主要工作内容,也是促进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在本案例中,园长对杨老师所做的教学指导工作,至少有两点是值得幼儿园管理者借鉴的:

①教学指导中能做到讲究方法、因人而异。

从案例中看,杨老师是一个非常自信、有主见、不肯轻易接受他人意见的人。教学结束后,她

觉得幼儿积极性很好,教学效果很好,在开始的时候并不接受园长的意见。这时,园长并没有坚持和杨老师深入分析和讨论,采取了“缓兵之计”,先让杨老师反思,给杨老师留出一个查找问题和平静心态的时间。为进一步深入讨论打下基础。

②注重教学指导的实效性。

园长在发现问题之后,并没有直接指责杨老师,而是先了解清楚杨老师的设计思路,肯定了她的正确想法。然后和杨老师一起分析目标和流程设计,查找问题,分析原因。然后给杨老师提出了改进教学的建议。园长的这种做法,不仅打消了杨老师的对立情绪,激发杨老师产生积极的教育行为,而且她从教学方法上给予杨老师的提示,更能帮助杨老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案例5

某幼儿园的李园长在批阅教师们的教学反思时发现,大部分教师的教学反思一栏,都存在着内容少、重复、空泛的现象,很多老师翻来覆去就是那几句话,如:本次活动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良好;本次活动的某某环节幼儿很感兴趣,玩得很开心;幼儿对本次教学内容很感兴趣,大部分幼儿都能较好掌握教学内容等。

于是,在业务学习时,李园长提出了这一问题,要求大家认真写好每次教学活动的反思,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没想到此话一出,却引来了教师的一堆牢骚:

教师1:“我每次写反思时,总觉得每天反思的东西都一样,不知道还能写点什么啊?”

教师2:“我们白天要带班、照顾孩子,晚上回家还要备课、制作玩教具,每天累得筋疲力尽,还要为反思写什么、怎么写而头疼,真是觉得太累了。”

教师3:“我们写反思时也挺困惑的,不知道什么东西值得我们反思,不知道为什么要天天写反思,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我们才不得不写。”

教师4:“我们的责任是教育好幼儿,每天备好课,给幼儿上好课才是我们的本分,至于写教学反思,我认为可有可无,不用那么认真的。”

听着老师们的抱怨,李园长迷惑了……

仔细阅读案例资料,思考以下问题:

1.评价一下该园长的管理行为。

2.为什么一定要进行教学反思?

3.教学反思应该“思”什么?

4.李园长应该如何引导教师的教学反思?

答:

1.园长管理行为思考

①李园长在批阅教师备课笔记时,没有走过场,能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②面对教师的抱怨,作为管理者应当有正确而清醒的认识。一般管理者会使用下面两种办法:

置之不理,用“高压政策”压下或者给教职工“说”的机会,通过渠道让教职工发泄抱怨,了解教师的心态和真实想法。

2.为什么要进行教学反思

①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

波斯纳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叶澜也认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是如果写三年教学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②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构建师幼互动机制及幼儿学习新方式。它是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是区别“经验型教师”与“学者型教师”的主要指标之一。

3.教学反思“思”什么

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如何学,别人如何教、如何学,如何在教中学、学中教的问题。

①反思成功之处。包括教学中引起师幼共振效应的做法;教学过程中精彩的师幼对答、争论;运用教学思想、方法和教学原则的体会;教法改革和临时应变的教学措施;感受最深的教材改进和创造性的处理。

②反思失误之处。如问题情境的创设为什么没有给幼儿思考的空间;学习活动组织为什么不利于幼儿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为什么会流于形式;教学中为什么没有关注到幼儿的情感、态度等社会性发展;为什么活动没有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③反思教学机智

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与幼儿的思维发展以及情感交流的融洽,教师常常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在某个瞬间产生“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的,教师如果不及时利用教学后的反思去捕捉,很可能会因为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

④反思幼儿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总会产生出一些创新的火花,这些火花不仅能启发同伴,也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教师应当将幼儿的创新之处加以记录和反思,为以后完善教学准备更充足的资料。

4.李园长如何引导教学反思

①组织教师学习别人的教学反思,在模仿的基础上分析他人的宝贵经验;②组织教师分享教师学习到的经验,在分享经验的过程中加深对教学反思的理解和认识;③引导教师在实践中运用学到的经验和方法,对遇到新的问题进行新一轮的研讨。

案例6

户外活动时间到了,某幼儿园大一班的幼儿在张老师的带领下,正在操场上玩耍。孩子们一会儿玩沙子、一会儿捉小虫,所有幼儿都玩得不亦乐乎。可是,趁张老师不注意时,一名叫洋洋的幼儿悄悄地独自跑到了偏僻的院墙拐角处去玩,那里放着一个破损的铝合金窗框,洋洋好奇地走过去,心想:“咦!谁把窗框放在这儿了?我要把它立起来,就可以玩‘钻山洞’的游戏啦。”想到这里,洋洋便动手去搬窗框,却不慎被窗框上残留的碎玻璃扎破了手。洋洋的右手顿时鲜血直流,他也吓得大哭起来。

张老师听到哭声,忙把洋洋抱到医务室进行了简单包扎,然后通知了家长,并送到了最近的医院进行治疗,洋洋的右手共缝合了8针。洋洋在家修养期间,幼儿园园长和张老师多次去探望,两周后,洋洋才回到幼儿园。

针对这起事故,幼儿园展开了调查,结果发现,这个铝合金窗框是幼儿园负责后勤维修的孙师傅放的,他本想先将这个窗框放在拐角处,把另一个破损的窗框也拿下来后再把两个窗框一起处理掉。可是,他没有想到,就在他上楼的短短几分钟,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孙师傅后悔不已。

园长认为,这次事故给全园教职工敲响了警钟,在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理的同时,也组织了全体教职工全面分析了这起事故的原因,总结了经验教训。大家经过分析后,认为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三个:一是后勤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差,物品放置的位置不合理;二是带班教师疏忽,没有照顾到全体幼儿;三是幼儿自身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针对上述问题,幼儿园马上出台了如下管理措施:

第一,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责任制,特别是将后勤人员纳入到安全责任制度范畴内,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后勤人员的岗位工作职责,规范了其岗位工作流程,并强化了全体教职工的安全责任意识。

第二,开展“防范安全事故大家谈”活动,请每位教职工结合各自的岗位特点,查找出本岗位工作中那些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管理“盲点”或“漏点”,并针对这些隐患,研究制定出具体的防范措施。

第三,建立设备器械检查和维修制度,安排专门人员定期检查,并及时做好检查记录和维修、更换工作。幼儿园要定期请专业人员检修、保养各种器械设备,对于陈旧、老化的器械,幼儿园要舍得花钱维修或坚决更换,以保障幼儿的生命安全。

第四,开展全面排查幼儿园安全隐患的工作。对于可以排除的安全隐患,幼儿园要采取坚决有力的防范措施;对于一些可能存在危险的地方,如楼梯、平台等,幼儿园要设置幼儿能看懂的警示标志,以引起幼儿的重视,防止发生危险。

第五,将安全教育列入幼儿园的课程体系。幼儿园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通过丰富多样的游戏、学习、训练和实践等活动,对幼儿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使幼儿对可能存在的危险提高警觉,

增强其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仔细阅读案例资料,想想应该怎样评价园长的管理方式?

答:

在本案例中,由于幼儿园后勤职工的疏忽,将一个有碎玻璃的铝合金窗框错放在幼儿能够接触到的地方,从而导致幼儿被扎伤的意外事故发生。由此可见,幼儿园还存在着管理不规范、不细致等问题,后勤职工的安全意识薄弱,该幼儿园的后勤管理工作还需要加强。

但是,事故发生后,张老师、保健医生和园长对这起事故的处理还是非常及时妥当的。而且,园长能将这次事故在全园开展一系列安全教育工作。在该园长处理这次事故的过程中,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在事故发生后,园长并没有将管理工作仅仅停留在批评和处理相关责任人这一层面,而是让全体教职工共同分析、查找事故原因,引导大家找到发生安全事故的问题根源,以便能够“对症下药”。

其次,园长针对事故起因,一一制定出了相关的措施。比如说针对教师和后勤职工的疏忽,园长通过进一步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不断规范各个岗位的工作流程,强化了全园教职工的安全意识。另外,积极排查幼儿园安全隐患,制定具体措施。可以说,园长的这些管理措施巧妙的解决了幼儿园管理工作中如何化“被动”为“主动”的难题。

再次,园长充分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开展“安全工作大家谈”活动,让教职工们提出一些来自实践且能解决实践问题的安全防范措施,这些措施不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而且更容易被教职工们接受和主动执行。

最后,也加强了幼儿的安全教育工作。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时,教师应当让幼儿了解什么是危险的,什么是安全的,怎么做是正确的,怎么做是错误的,并要帮助幼儿能够将安全知识最终转化为安全行为,切切实实地增强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这是安全教育的根本,也是安全教育的现实意义之所在。

案例7

开学伊始,某公立幼儿园接接到了教育行政部门布置的任务,该园要承担区里的公开观摩课。接到任务后,潘园长立即召开了全体教师大会,要求教师们能积极“领任务”,主动承担此次公开观摩教学任务。然而,动员了一番之后,还是没有人愿意上公开课,并且都有看似很合理的理由。

首先说话的是张老师,她的一番话很有代表性,她说:“上公开课太烦了,去年为了上一次区里的公开课,足足花了我一个月的时间来准备,现在只要上公开课,就要用多媒体,为了制作课件,我还得找人帮忙。当教案、课件、教具等一切准备好之后,我还得让幼儿事先准备充分,反复演练、彩排。然后还要反复修改和加工,以至于到后面都掐着秒表来计算上课的时间。”

听了张老师的话,幼儿园资深骨干教师李老师接着发言,她说:“我还有几年就退休了,现在是年轻人舞台,让年轻人多锻炼吧”。

该幼儿园另一位骨干教师付老师不但婉言拒绝了上公开课,而且给出了令人寻味的理由。“现在的公开课已经变味了,变成了一种耗时费力、虚假失真的‘形象课’、‘表演课’,让很多教师对公开课失去了兴趣。我既不想表演,也不想追求虚名,所以就不上了。”

听了这些发言之后,无奈的潘园长只好把这次公开课的任务分配给了三位年轻的教师。

仔细阅读案例资料,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要上公开课?

2.公开课为什么变成了教师的一种负担?

3.如何让教师愿意上公开课?

答:

1.为什么要上公开课

进行公开课,是为了展示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也是为了检测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公开课也是不同幼儿园教师进行学习与交流的一种有效方式。公开课的宗旨是促进教师间的教学经验交流,促进幼儿园保教队伍的发展。

2.公开课为什么变成教师的负担

公开课变成教师的负担,是因为公开课存在以下误区:①公开课变成了“花样课”。教师使出浑身解数,搜集各种材料,制作大量教具,使用各种多媒体,眼花缭乱。②公开课变成“表演课”。教师犹如一位导演,在公开课之前让幼儿反复演习与排练公开课的程序和内容。“少数幼儿做表演,多数幼儿当陪衬”。③公开课成了“有奖问答”。教师用各种奖励刺激幼儿参与教学,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故意使活动气氛显得异常活跃。

3.如何让教师愿意上公开课

要让教师愿意上公开课,就要对公开课进行一定的管理。

首先,要正确认识公开课。①教师应该将精力放在钻研教材,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个性和水平幼儿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不应该把精力放在弄虚作假、反复排练上。②引导教师正确看待公开课,根据教学进度及班级实际情况来上公开课,坚决制止排演式、花样式和形式主义的公开课。③改进评课方法,重视教学过程,崇尚自然、尊重个性,肯定优点,指出缺点和改进方法,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目的。

其次,要建立共同愿景。①为每个教师建立个人成长档案,引导教师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并在不同的层次目标中得到发展。②幼儿园建立起美好的共同愿景,使教师们在合作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共融、互助、共建、多赢,使公开课变成团体的教研活动。

最后,要打造团队精神。①园长应组织教师展开讨论,共同帮助执教的教师想办法、出主意,让执教的教师感受到团体的力量和智慧。②定期组织幼儿园教师业务学习,通过集体备课、教研交流、写读书笔记、参与教学观摩等方式,增强教师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专业发展的内驱力。

案例8

临近学期末,某幼儿园的杨园长在一次全园会议上准备详细介绍修订后的工作考评方案:考评范围由原来的单一对集体教学活动的质量考评,转变为对幼儿运动、游戏、生活和学习等活动的全面观测和评价。谁知,这个考评方案只说了个“开头”,就在老师们中间引起了不小的“骚动”。最后,老成持重的白老师发表了看法:“我能理解园长重视幼儿园全面质量提高的苦心,但这样的考评很难操作,有没有像集体教学活动那样的量化指标……?”

见到这种情景,杨园长立即调整了工作思路,请大家都谈谈自己的看法。大部分教师还是很赞成新的考评方案,认为确实还是应该对“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进行考评。在倾听了大家的意见之后,杨园长认为,在幼儿园提出全面质量评价观的时机已经成熟。

于是,杨园长进行了新的动员和部署,并提出了本学期保教质量评价的主要任务:以幼儿园课程实施为基点,研究教师在组织幼儿一日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各类“学习经验”的情况,组织幼儿在园各类活动的能力,以及幼儿在园学习的发展情况,为教师改进保教工作提供有效信息。

自从幼儿园提出全面质量评价观以后,全园的保教工作出现了新的变化。例如为了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小班的钟老师在幼儿午睡时运用了“半帮忙”的培养方法,即让小班幼儿在脱棉裤时自己握住裤腰用力往下脱,而她则拉着幼儿的裤脚往下拽,这样既养成了幼儿自己动手的好习惯,又避免了幼儿因遇到困难时退缩或依赖成人。

杨园长还发现,幼儿园实施全面质量评价一段时间后,很多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了明显提升,对考评工作也不再有抵触和畏难情绪了。年轻的安老师深有感触的说:“过去,我很害怕园长看我的活动,更害怕领导给我打分,现在虽然也有等第之分,但大家会肯定我的亮点,也能及时给我提出改进的建议,我觉得现在大家更看重我如何改进以后的工作……”

仔细阅读案例资料,思考以下问题:

1.如何评价案例中幼儿园的质量评价工作?

2.幼儿园如何开展全面的质量评价工作?

答:

1.幼儿园教师质量评价应该是“镜子”

有学者曾用“尺子”和“镜子”来形象地比喻两种不同的教育评价观。由于尺子的功能是度量,因而,管理者用“尺子”进行评价,评价的功能就是对事物进行比较,分辨事物的高低。而镜子的功能是照像,因而,管理者如果使用“镜子”来评价,功能就是对评价者作出全方位的反映,使被

评价者通过评价,发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不断改进和提高。

在本案例中,杨园长并没有仅仅把教育评价当作“尺子”,没有把评价过程等同于对照预订的标准进行打分,而是把评价当作一面“镜子”,既重视对具体教育情景的分析判断,又注重引导教师改进教学策略,完善教学技能,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2.幼儿园如何实施全面评价工作

首先,注重运用发展性评价。评价体系应该考虑幼儿发展的原有水平以及教师是如何促进幼儿发展的,如教师如何满足幼儿发展和生活的合理需要,如何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材料支持和自主学习的机会,等等。

其次,综合运用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只有将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才能全面描绘出教职工发展的曲线。在评价过程中,现场观察、表现性评价和档案袋评价等都是质性评价的方法。此外,评价者还应该收集一些量化的数据,尤其是游戏与教学质量相关的数据,如教学活动的成果,教师的专业成长计划、成长历程与结果,教师与幼儿教师的交流活动方式等。

最后,尊重多元的评价主体。《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作用的过程”。幼儿园的全面质量评价必须由多种评价主体共同参与进行。只有尊重多元评价主体,才能广泛吸纳不同评价主体的合理意见,不断改进幼儿园的工作,提高保教质量和人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案例9

看到愈来愈多的幼儿园已经通过网站等形式开展家园沟通了,某幼儿园的朱园长也建立自己的幼儿园网站,并要求每个班级都要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班的网页,及时将幼儿在园里的生活情况传到网络上,以便家长了解。

为此,各班的教师都忙碌起来了,各班网页上的内容明显充实起来,有幼儿过生日的欢乐场景、有幼儿户外游戏的热烈场面、有全班的“全家福”等等。

但是一天晚上,园长在网站浏览时,却看到了这样的一些帖子,心里沉重了起来。

一个帖子写道:“我是中(1)班雯雯的家长,我在网页上的每张照片里都仔细寻找过,可是都没有找到我家孩子的照片,今天雯雯兴致勃勃的想看看自己的照片,但是却一张都没有找到,孩子变得非常伤心,对于此事,我们家长也很难过,觉得老师的这种做法对孩子幼小心灵是一种伤害!”

一个帖子写道:“在幼儿园的网站上,经常可以看到孩子过生日,吃生日蛋糕的照片。可是不知道老师们知道不知道蛋糕奶油中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会对孩子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孩子偶尔吃一次倒是没有关系,但是每个班级中那么多孩子过生日,如果每次都吃蛋糕,那么对孩子的危害就大了。”

这两个帖子在网上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关注和热议。家长纷纷跟帖,对那个被教师遗忘的雯雯及

其家长表示同情,对孩子们总吃生日蛋糕,以及反式脂肪酸的危害表示担忧,甚至有的家长对幼儿园的膳食营养是否合理也提出了质疑……

看到网上这些五花八门的帖子,朱园长感到有些吃惊,当初建立网站时,她并没有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只是想让家长多了解幼儿园的情况。如今,网站上的这些声音让朱园长感到了新的压力,如何才能做好网络上的家园联系呢?

仔细阅读案例资料,思考以下问题:

1.比较传统家园联系方式和网络家园联系方式分别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2.如何做好网络家园联系?

答:

1.传统家园联系方式和网络家园联系方式的优势和劣势

①传统家园联系方式的优缺点:

优点:多数情况下,教师、园长与家长的沟通多是“一对一”的或者小范围的,其影响的范围较小,不容易造成群体性反应。

缺点:教师和幼儿园在家园联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家园联系容易受时空限制;家长和幼儿园缺乏全方位的有效沟通。

②网络家园联系方式的优缺点:

优点:不受时空限制,联系的范围比较广;幼儿园可以全面展示自己的办园特色,扩大社会影响;家长可以全面、及时了解孩子在园情况;沟通更加快捷与方便,有利于增强家园的互动和了解;.幼儿园可以全面听取家长的意见和需求,形成家园合力。

缺点:网络家园沟通时,很多信息都是公开化的,沟通交流在比较大的范围内进行,容易引起一些群体性的反应。

2.如何做好网络家园沟通

①家长采用实名登录的形式。为了确保QQ社群、网站论坛、博客、微薄等网络沟通方式的文明有效运转,应在网站上设置实名登录。

②幼儿园要关注家长的意见和需求,及时给予家长必要的反馈。如果幼儿园只是通过网络来扩大自己的影响,而忽略了对家长意见和需求作出及时必要的反馈,那么很可能会使幼儿园的网络平台变成一个家长们抱怨、甚至发牢骚的场所,进而损害幼儿园的形象与公共关系。所以,一定要积极反馈,及时化解家长们对幼儿园的信任危机,并促进幼儿园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③幼儿园应不断更新网页内容,保持家长的兴趣和关注度。教师可以鼓励家长将孩子的生活照片传到网站,或者将自己的育儿经验、阅读过的好书和文章等传到网络上,与大家分享;还可以就

家长们都关心的某个问题设置专门的讨论主题,使家长们能从幼儿园的网络空间中获得更多收益。

案例10

芳芳是某幼儿园中(1)班的一个女孩,她的家刚搬到这个幼儿园不久,父母之所以把她送进这所幼儿园,主要是因为这个幼儿园不但从中班开始就要求写书面家庭作业,而且还要学习奥数、珠心算、英语和其他兴趣班。园长向芳芳的父母郑重承诺说,经过如此“幼小衔接”后,本园的孩子可以比其他幼儿园的孩子更顺利地完成向小学的过渡,在小学阶段能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这个幼儿园在家园联系栏上一般也都写着当天的家庭作业,包括书写当天学到两个汉字,写几遍几行都有明确的规定,以及1到10之间的各个数字。另外还要求孩子背诵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上的一首古时,并预习新课。

然而,芳芳刚去了一个星期,就跟妈妈说不想去这个幼儿园了。刚开始,妈妈只是以为芳芳不适应新幼儿园的生活。然后,芳芳一连几天都这样说,她觉得一定还有其他原因,便仔细询问了芳芳。

芳芳说,在新幼儿园里,老师只让小朋友整天坐在那里写字,根本不让玩,太累了,自己的手都写疼了,而且如果写不好,还要受到老师的批评。

看着孩子疲倦的面容,芳芳的妈妈犹豫了,“究竟该不该上孩子学习小学的课程呢?如果不学习,孩子以后跟得上吗?”

仔细阅读案例资料,思考以下问题:

1.通过案例反映出目前幼儿园幼小衔接存在什么问题?

2.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应该怎样衔接?

答:

1.目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严重

在幼儿园管理实践中,为了招揽更多的生源,相当数量的幼儿园园长打着“为家长服务”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旗号,一味迎合像芳芳父母这样的家长,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于不顾,从大班,更有甚者从小班开始,完全按照小学的模式实行教育教学和幼儿的一日生活制度。

2.幼小衔接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

正确认识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教育的任务主要是根据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园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让让幼儿从情感、态度、习惯、知识和能力等方面为将来的入学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应该注意激发幼儿的学习愿望,调动幼儿向往小学生活的积极情感,避免幼儿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等不良情绪。其次,应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规则意识和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帮助幼儿能尽

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第5篇

关于“幼儿园开设小学内容课程的主要原因”的调査,15.6%的教师认为是为了和其他幼儿园进行生源竞争,40.3%的教师认为是为了迎合家长的心态,35.1%的教师认为是为了适应小学入学考试的需要,7.8%的教师认为教学内容少,需要小学内容来补充,还有1.2%的教师认为是其他原因。同时,31.2%的教师认为幼儿在幼儿园学习小学的课程很有必要,因为幼儿上小学需要入学考试,33.8%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但是不得不教,否则不能满足家长的需求。可见,小学入学考试制度和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是导致幼儿园开设小学课程的重要因素。关干“您所在幼儿园从哪个年龄段开始渗透小学内容"的调査,5%选择小班,29.5%选择中班,46.2%选择大班,19.2%选择学前班。可见,大部分幼儿园在中班或大班开始教授小学内容。而关于“您所在幼儿园中班语.言教育的主要内容”的调查,42.3%的教师选择童谣故事,依次是认读汉字(35.9%),汉语拼音(17.9%),书写汉字(3.9%),而大班语言教育的内容,14.1%的教师选择认读汉字/依次是汉语拼音(67.9%),书写汉字(18.0%)。可见,在大部分幼儿园中班开始将认读汉字作为语言的教育内容,而大班则以汉语拼音教学为主。

关于“幼儿园中班数学内容‘数与数量关系’要达到的目标”的调查,39.7%的教师选择认读10以内的数字,学习10以内的序数,44.9%的教师选择书写数字1~10,学会10以内的加减法,14.1%的教师选择学会20以内数的加减法,1.3%的教师选择学会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大班数学此部分内容要达到的目标=38.5%的教师选择学会1~10的书写以及10以内数的组成和加减法,46.2%的教师选择学会2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12.8%的教师选择学会100以内数的加减法,2.6%的教师选择其他内容。按照《纲要》要求,中.大班数学此部分内容的目标分别都是第一条,可以看出,60%以上的幼儿园数学内容都偏深、偏难,不符合《纲要》要求。不仅如此,63.3%的教师反映幼儿园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只有36.7%的教师说不布置。可见,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方式都有“小学化”的特点。关于“幼儿在幼儿园每天户外活动的时间”的调査,35.9%的教师选择少于2小时,依次是大约2小时(48.7%),超过2小时(14.1%),3小时以上(1.3%),可见。60%以上的幼儿园能按照规程要求安排幼儿户外活动。关于“幼儿园活动室的游戏材料有多少种”的调査,7.5%的教师选择没有,而后依次是10种以下(43.8%),10-20种(27.5%),20种以上(21.3%),可见,大部分幼儿园的游戏材料和玩具在种类和数量上都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幼儿游戏的需求。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幼儿园的管理理念不够科学,硬件设施不健全,也是导致“小学化”的重要因素。关于“对幼儿园开设小学内容的课程的态度的调査,23.4%的教师表示赞成,53.2%的教师表示中立,23.4%的教师表示反对,可见,大部分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

2研究结论与建议

2.1研究结论

(1)小学人学考试制度是导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一个强有力的因素。

从调査中我们发现,40.3%的幼儿教师认为幼儿园开设小学课程是为了迎合家长心态,35.1%的教师认为是为了适应小学入学考试的需要。在调查中,部分幼儿园园长也表示幼儿园不得不开设小学课程,主要是因为小学需要入学考试,导致家长将其作为衡量幼儿园办园质量的重要指标。可见,目前,在应试教育“指挥棒"的指挥下,幼儿园成了小学的预备班,成为小学教育向幼儿阶段的延伸。

(2)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正确、不科学。

幼儿教师整体专业素质较低,没有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尽管接受调査的幼儿教师50%以上都达到了大专以上学历层次,但其总体文化素赝和专业水平都相对较低。据了解,接受调査的幼儿教师多数在私立园,各方面福利待遇较低,没有保障,致使教师队伍流动性较大,流失率较高,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同时,私立幼儿园主要以营利为目的,幼儿园管理理念以迎合家长需求为主,也较少注重对教师的专业要求,幼儿教师的教学内容和行为都不规范。据调查,虽然大部分幼儿园都采用五大领域课程的教材,但没有教师按照教材去进行教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随意性很大,以语言、数学的内容为主,而且不写教案不备课,教学方式单一,为了完成既定的任务,大多采用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完全不符合《纲要》要求。

(3)幼儿园的办园思想不端正,办园理念不正确,硬件设施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小学化”倾向。

接、受调査的幼儿园绝大多数是私立园,园长大多都是聘请当‘地中小学的校长来担任.他们的办园理念秉承了中小学应试教育的管理理念,显然是不科学的。同时,私立园主要以营利为目的,硬件设施配备不足,根本无法保证幼儿各项活动的开展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应注重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充足的游戏材料和玩具是进行游戏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可是,目前,绝大多数幼儿园的游戏材料和玩具在种类和数量上严重不fe,绝大多数幼儿园活动室内根本没有各种区角活动,有的幼儿园活动室仅有桌椅板凳,根本无法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

2.2建议

(1)取消小学入学考试制度。

建议教育行政部门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其政府职能部门的协调作用,加强宣传,让全社会都充分认识到幼儿教育的意义和宗旨,纠正错误认识,另一方面要采取有力措施,取消入学考试制度,以此来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

(2)端正幼儿园办园思想和理念。

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对幼儿园的管理力度,为幼儿园园长提供学习机会,让其深入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内容,领会《纲要》精神,转变办园理念,规范办园行为。2010年,国务院颁发了国发[2010]4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指出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指导,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建议幼儿园应配备充足的玩教具,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

(3)提高幼儿教师专业水平。

第6篇

15.6%的教师认为是为了和其他幼儿园进行生源竞争,40.3%的教师认为是为了迎合家长的心态,35.1%的教师认为是为了适应小学入学考试的需要,7.8%的教师认为教学内容少,需要小学内容来补充,还有1.2%的教师认为是其他原因。同时,31.2%的教师认为幼儿在幼儿园学习小学的课程很有必要,因为幼儿上小学需要入学考试,33.8%的教师认为没有必要,但是不得不教,否则不能满足家长的需求。可见,小学入学考试制度和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是导致幼儿园开设小学课程的重要因素。关干“您所在幼儿园从哪个年龄段开始渗透小学内容"的调査,5%选择小班,29.5%选择中班,46.2%选择大班,19.2%选择学前班。可见,大部分幼儿园在中班或大班开始教授小学内容。而关于“您所在幼儿园中班语.言教育的主要内容”的调查,42.3%的教师选择童谣故事,依次是认读汉字(35.9%),汉语拼音(17.9%),书写汉字(3.9%),而大班语言教育的内容,14.1%的教师选择认读汉字/依次是汉语拼音(67.9%),书写汉字(18.0%)。可见,在大部分幼儿园中班开始将认读汉字作为语言的教育内容,而大班则以汉语拼音教学为主。关于“幼儿园中班数学内容‘数与数量关系’要达到的目标”的调查,39.7%的教师选择认读10以内的数字,学习10以内的序数,44.9%的教师选择书写数字1~10,学会10以内的加减法,14.1%的教师选择学会20以内数的加减法,1.3%的教师选择学会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大班数学此部分内容要达到的目标=38.5%的教师选择学会1~10的书写以及10以内数的组成和加减法,46.2%的教师选择学会2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12.8%的教师选择学会100以内数的加减法,2.6%的教师选择其他内容。按照《纲要》要求,中.大班数学此部分内容的目标分别都是第一条,可以看出,60%以上的幼儿园数学内容都偏深、偏难,不符合《纲要》要求。不仅如此,63.3%的教师反映幼儿园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只有36.7%的教师说不布置。

可见,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方式都有“小学化”的特点。关于“幼儿在幼儿园每天户外活动的时间”的调査,35.9%的教师选择少于2小时,依次是大约2小时(48.7%),超过2小时(14.1%),3小时以上(1.3%),可见。60%以上的幼儿园能按照规程要求安排幼儿户外活动。关于“幼儿园活动室的游戏材料有多少种”的调査,7.5%的教师选择没有,而后依次是10种以下(43.8%),10-20种(27.5%),20种以上(21.3%),可见,大部分幼儿园的游戏材料和玩具在种类和数量上都严重不足,不能满足幼儿游戏的需求。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幼儿园的管理理念不够科学,硬件设施不健全,也是导致“小学化”的重要因素。关于“对幼儿园开设小学内容的课程的态度?的调査,23.4%的教师表示赞成,53.2%的教师表示中立,23.4%的教师表示反对,可见,大部分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

(1)小学人学考试制度是导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一个强有力的因素。从调査中我们发现,40.3%的幼儿教师认为幼儿园开设小学课程是为了迎合家长心态,35.1%的教师认为是为了适应小学入学考试的需要。在调查中,部分幼儿园园长也表示幼儿园不得不开设小学课程,主要是因为小学需要入学考试,导致家长将其作为衡量幼儿园办园质量的重要指标。可见,目前,在应试教育“指挥棒"的指挥下,幼儿园成了小学的预备班,成为小学教育向幼儿阶段的延伸。(2)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正确、不科学。幼儿教师整体专业素质较低,没有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尽管接受调査的幼儿教师50%以上都达到了大专以上学历层次,但其总体文化素赝和专业水平都相对较低。据了解,接受调査的幼儿教师多数在私立园,各方面福利待遇较低,没有保障,致使教师队伍流动性较大,流失率较高,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同时,私立幼儿园主要以营利为目的,幼儿园管理理念以迎合家长需求为主,也较少注重对教师的专业要求,幼儿教师的教学内容和行为都不规范。据调查,虽然大部分幼儿园都采用五大领域课程的教材,但没有教师按照教材去进行教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随意性很大,以语言、数学的内容为主,而且不写教案不备课,教学方式单一,为了完成既定的任务,大多采用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完全不符合《纲要》要求。(3)幼儿园的办园思想不端正,办园理念不正确,硬件设施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加剧T:“小学化”倾向。接、受调査的幼儿园绝大多数是私立园,园长大多都是聘请当‘地中小学的校长来担任.他们的办园理念秉承了中小学应试教育的管理理念,显然是不科学的。同时,私立园主要以营利为目的,硬件设施配备不足,根本无法保证幼儿各项活动的开展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活动的组织应注重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充足的游戏材料和玩具是进行游戏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可是,目前,绝大多数幼儿园的游戏材料和玩具在种类和数量上严重不fe,绝大多数幼儿园活动室内根本没有各种区角活动,有的幼儿园活动室仅有桌椅板凳,根本无法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1)取消小学入学考试制度。建议教育行政部门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其政府职能部门的协调作用,加强宣传,让全社会都充分认识到幼儿教育的意义和宗旨,纠正错误认识,另一方面要采取有力措施,取消入学考试制度,以此来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2)端正幼儿园办园思想和理念。建议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对幼儿园的管理力度,为幼儿园园长提供学习机会,让其深入学习《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内容,领会《纲要》精神,转变办园理念,规范办园行为。2010年,国务院颁发了国发[2010]41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指出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指导,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建议幼儿园应配备充足的玩教具,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3)提高幼儿教师专业水平。对于教师而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规程》和《纲要》为指导,“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121从而“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w幼儿“教育”不是单纯的“教学”,也不是“主要为了学习知识”。这些理念应始终贯穿在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中。因此,建议教育部门要严把入口关,健全幼儿教师准人制度,建议幼儿园要多为幼儿教师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多组织教研活动,多组织公开课,通过各项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髙,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全面发展!

作者:安惠敏 孙丽花 单位:泊头职业学院河北泊头

第7篇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7月幼儿园教研活动总结范文

新《纲要》的教育理念与精神的贯彻实施,关键在教师。本学期我们根据本园实际情况,开展了一系列的研讨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全面提升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本学期我园教研工作主要从每位教师的实际出发,确立了“以教师发展促幼儿成长”的园本管理理念,让每位教师都能尽情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得到提升,成为课程改革、教学实践研究的主人。

一、开展分层培训,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教师是《纲要》的实施者,解释者,教师的参与程度和状态直接左右着新《纲要》的推行。因此,塑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幼儿园工作的基点。本学期,我园根据教师队伍新老交替、参差不齐的现状,继续推进层级培训,___不同层次教师的不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夯实基础,锻造新生力量。

一学期来,我园从基础培训入手,围绕基础理论、基本授课技能、一日带班___三方面,对新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引,使新教师尽快了解、熟悉教师职业的特点,掌握教育、教学的常规工作流程,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师的岗位。

1、基础理论培训

其一是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如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园风园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家长交谈的艺术等;其二是幼儿园教学基本功培训,如幼儿园一日各环节的___、游戏的___与开展等;其三是文字表达方面,如每周、逐日计划的制定与书写等。

2、基础课型研讨

以一个领域为重点进行培训,借助公开观摩这一平台,引导教师在做和看中提高实际教学能力,如在数学活动中,我园根据各年龄段幼儿应掌握的数学内容,围绕“一和许多、数的组成分解、相邻数、加减法”等对新教师进行系统培训。我们以公开观摩活动为载体,着重就数学活动中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准备、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活动后的反思等方面对新教师进行较为细致全面的培训和指导,鼓励新教师大胆登台亮相,实际操练一节数学活动的___,人人参与,共同提高。

3、一日带班指导

抓好幼儿园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的管理,是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发展的保证,是教师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为了让新教师尽快熟悉和掌握幼儿园一日活动___,我们在学期初对每个新教师进行半日活动___的全程跟踪,侧重了解新教师半日活动___的基本概况;学期期中以过渡环节、活动区环节的___为重点,进行针对性的随机观察、指导,增强新教师半日___流程的顺畅性、有序性、条理性;学期末再进行半日活动跟踪,并对一学期来老师的发展情况进行反馈。

(二)适压重担,发挥老教师的中坚作用。

幼儿园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一批领头羊起带头作用。作为幼儿园中坚力量的老教师,随着教育教学经验的丰富,其能力开始走向成熟,增强了适应性和应变力,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水平,创新意识和开拓能力正逐步增强,适当、适度、适量地给予一定压力和担子,充分发挥老教师的潜质,可加速教师的专业成长。

根据幼儿园班级教师一老一新的分布现状,我们以迎接一年一度的分级分类验收工作为契机,从半日活动___、教学计划的制定、家长工作的开展、班级教育环境的创设等方面要求老教师对新教师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帮助和指导,增强指导的随机性和实效性。通过开展园内公开课展示活动,充分发挥园骨干教师的骨干作用,要求骨干教师___月开展两次公开课活动,进行说课和教学,重点砺练其活动设计、说课、___教学、反思教学等诸多能力,以点带面,促动其他教师共同成长。

二、以专题研讨为切入点,增强教研工作实效。

教研工作是幼儿园保教业务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是提高保教工作质量、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的重要手段。本学期,我园注意捕捉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疑惑点、问题点,将其衍生为教研内容,以解决问题为主旨,增强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从常规培养入手,把握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

学期初,我们从老师备课计划及下班指导时发现,三个年龄班的老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握不准,如:大、中班的还在重复小班的内容,小班的一些作用违背了幼儿的年龄发展规律有走向枯燥训练的苗头等。因此,我们从“如何培养幼儿书写习惯”这一问题入手,开展了研讨活动。

解决策略:

开展常规培养活动观摩,引导教师发现问题,通过学习《纲要》中各年龄段的特点及发展要求,我们要求老师针对本班的活动进行反思,通过自评与他评,老师们对《纲要》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找到了解决自身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接下来,我们进行了第二次的观摩,一次次的问题碰撞,一次次的迎刃而解,教师们也开始在实践中养成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教学、去总结、去提高的良好研究习惯。

(二)转变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评课能力

在以上一系列的实践评析中我们觉得教师们在评价教学活动时更加有指导性和针对性,评课的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教师们能从各自的角度分析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往往对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不够深入,大部分教师忽视从活动目标整体性入手去探讨整个教学活动价值。尤其是新教师,在每次的公开观摩活动中,我们发现她们虽然都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对于怎样评价一个活动、评什么、怎么评仍旧存在不解和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