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8 02:04:58
序论:在您撰写国家科技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1系统简介
本文所说的国家科技计划是指三大计划,分别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简称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简称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称863计划)。国家科技计划预算管理系统是用于支撑三大计划经费管理工作的,它包含概算填报、预算申报、预算评审、预算拟安排、预算批复、预算书、中期财务检查、财务验收和决算九个子系统,涵盖了课题经费的整个生命周期。其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973计划、863计划和支撑计划的预算管理系统是三个独立的系统,它们的功能类似,只是各子系统的流程和功能有细微的区别。
1.2系统测试特点
预算管理系统包含的九个子系统,除预算评审、预算拟安排和预算批复系统的功能简单些之外,其他6个子系统的流程和测试功能点都非常多,它们的功能和流程大同小异,我们以973计划的预算申报系统为例进行说明,973预算申报系统的填报流程如图2所示。图2只是973预算申报系统的填报流程,不包含预算申报系统的管理流程。如果对每个子系统进行全流程测试,那么对测试数据的需求量是相当大的。每个流程的起点是,填报一套平衡关系符合上报要求的报表数据,如果需要N套数据,那么就要填平N套报表。973预算申报系统包含封面、课题基本情况表、课题参加人员基本情况表、国家科技计划课题预算表、设备费———购置/试制设备预算明细表、测试化验加工费预算明细表、承担单位研究经费支出预算明细表和国家科技计划课题自筹经费来源证明8个需要填报的报表,不仅报表内有需要平衡的审核关系,报表间也存在钩稽关系审核,所有这些需要平衡的审核条件有50条之多。填平一套报表,就需要平衡这几十条审核关系。如果升级测试的重点,不是报表审核关系,而是流程测试或者是后续功能点的测试,那么把大量的测试时间花费在报表填报以及平衡审核关系上,那就太不必要了。但是填平报表又是流程测试和后续功能点测试的前提,我们需要填平大量的报表以备后续测试,但又不想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填平报表上,于是我们将QTP自动化测试引入到测试中来,让QTP帮助我们批量造数。
2、QTP在系统测试中的应用
2.1QTP自动化测试脚本的实现
QTP自动化测试脚本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取数脚本,实现了报表数据的取出、存储及导出功能。
2.2QTP的应用流程
QTP自动化测试脚本在三大计划预算管理系统测试中的应用流程,如图3所示。(1)填平一套报表数据。根据待测系统的报表,人工填报一套报表数据,并且平衡各种审核关系。如果测试对数据多样性有要求,那么可以多填平一套数据,也可使用之前已经填平的报表数据,这个根据具体测试情况而定。(2)QTP取数。打开浏览器,登录系统,找到已填平的课题编号,打开报表,点击报表上方的“编辑”按钮,使报表处于可编辑状态。然后打开QTP应用程序,打开并运行QTP取数脚本,脚本运行完成后,会生成一个Excel文件,里面存储的是从报表可编辑单元格中取的数据,以及数据的坐标等信息,这个文件是造数的数据源。有几套报表数据,就运行几次QTP取数脚本。(3)QTP批量造数。打开浏览器,登录系统,打开需要填报课题的空白报表,点击报表上方的“编辑”按钮,使报表处于可编辑状态。然后打开QTP应用程序,打开并运行QTP造数脚本,程序运行完成后,点击报表上方的“保存”按钮,一个新课题的数据就填报完成了。需要造几套数据,就按照流程,运行几次脚本即可。
2.3QTP的应用效果
QTP在三大计划预算管理填报系统测试中的应用具备几项优点:(1)三大计划预算管理系统的填报系统的报表使用的CELL控件,可以被QTP识别。(2)QTP应用就取数造数这个功能点进行,即使需求变更,也只是报表结构或者字段的变化,不影响QTP脚本的复用。(3)我们将各个系统不通用的部分,如登录系统、打开网页、新建课题等操作,不放在脚本中,而是由人工完成,这样不但提高了QTP脚本的通用性,还降低了QTP的维护成本。QTP自动化测试脚本具备的优点,使得该脚本在实际测试工作中,很容易上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很好地辅助了系统的测试工作。人工测试与自动化测试相结合的测试模式,大大提高了测试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测试成本,保障了系统投入使用的进度。
3、结束语
典型国家和地区在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手段上各有异同,但从中还是可以总结出共有的、一般的规律。成功的经验值得学习推广,失败的教训值得反思,这样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与实用性,更好地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
1.1健全的法律或规章制度是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
在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方面,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运用行政法律手段推动农业科技推广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美国出台了《史密斯—利弗法》等法律法规帮助美国建立了“教学、科研、推广”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也造就了一批批高素质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日本的《农业协同组合法》和《农业改良助长法》等法律的颁布开始了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制度,也使得日本更加重视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工作。印度农业大学《规划法》确立了其农业教育体系。中国台湾也出台了《台湾省农业推广实施办法》、《实施要点》等规章制度指导农业科技推广和教育工作的开展实施。
1.2科学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重要前提
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关乎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开展与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研究中发现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具有科学稳定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美国政府在联邦农业部、各州、各县都设有农业推广服务中心,各部门之间联系紧密,负责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同时,美国建立了以“教学、科研、推广”一体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日本、印度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都形成了政府或当局领导、各级部门组织相互协调的农业科技推广系统,各级推广单位在农业科技推广人才教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只有形成科学、完整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才能系统地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培养。
1.3与时俱进的高校教育体制是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
高校是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的教育体制直接影响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培养质量。美国赠地学院的运行机制在当时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美国高校开设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项目,为培养美国农业科技推广人才提供了渠道,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农业现代化。日本众多与农业相关的高校,农业教育与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由单一型向多元化与综合型发展,日本农业高校在如何构建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培养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值得推广借鉴。因此,中国始终要把农业高校作为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不断改革并完善农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在招生标准、培养方案上围绕农村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做出适时调整。
1.4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
在农业科技推广人培养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参加农业生产与社会实践活动,只有在农业生产与社会实践过程中才能提升推广人员掌握农业科技并进行全面推广的能力。日本在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上更加看重个人的实践能力,要求推广人员或学生先进行一定时期的社会实践活动,然后再学习有关知识。印度在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上更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中国目前培养模式还是过多地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培养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广大高校与教育培训部门应当结合实践教学,将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带到田间地头,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通过实际农业生产让学生掌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用最直接的方法将先进的农业科技推广到农村,真正实现先进的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需求的无缝对接。
1.5多元化培养路径是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通过长时期的实践与应用,不仅已趋于多元化,而且已取得很好的效果。美国高校在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提供了多种选择项目,同时考虑不同地区学生,灵活安排开学时间。日本、印度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教学方式不仅是集中在学校进行学习培训,而且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远程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培养质量得到极大提高。此外,这些国家和地区高校或科研机构通过短期培训、定期培训的教学方式对在职技术推广人员、基层农民进行农业科技推广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农业科技推广水平。
2.加快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政策建议
2.1探索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新体制,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
面对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人才队伍增长缓慢的现象,必须要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体制。国家层面构建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与长远规划,明确各部委,各省、市、县,以及农业高校、农业科研机构在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责任。地方各级政府应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与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的现状,依托高校与培训机构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体系,因地制宜地探索多层次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机制。农业高校、农业科研机构要从自身的学科优势和科研优势出发,瞄准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农村改革的热点、重点与难点问题,紧密结合农业发展与农业生产所需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与新手段,因校、因地制宜地完善并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不同层次推广人才培养模式,尽快培养一批懂理论、有技术、会推广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目前,部分高校中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正是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体制创新的典范。
2.2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农业高校人才培养主体地位
长期以来,中国高校为培养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和服务农村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太行山道路”、“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大篷车”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推广和服务模式,加快了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要在高校农业科技扎根农村的基础上,加快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将高校院所、地方政府、农业企业与广大农民通过这一全新平台紧密地结合起来。安徽农业大学利用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平台,打造了“一站一盟一中心”的合作新模式,改变了依据农业科技项目提供服务的传统方式,由合作双方共同设立固定岗位、固定编制、固定人员服务“三农”。创新了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模式,为新时期新阶段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健全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积累了经验。
2.3构建多层次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体系,壮大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
将农业科技成果应用推广到农业中,不仅要依赖科技专家,更要重视不同层次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农业科技推广人才素质培养上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发展方向人员提供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对具有一定科研水平,特别是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具有一定推广经验的在职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基层熟练从事农业工作人员等不同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应区别培养,通过农业推广硕士、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学历教育、农广校和短期进修培训构建多层次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体系,分别为其提供不同的培养方案和发展路径,有层次提升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专业素质和工作水平,有效发挥不同层次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能力。
2.4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法律体系,充分保障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权益
当前中国与农业科技推广有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收入得不到保障,也造成了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人员不断减少。因此,中国应该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法律体系建设,建立一个多层次的、多渠道法律保障体系和规章制度。紧密结合中国目前的实际,在培养上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培养机制、在考核上制定合理的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业绩激励机制、在工作上为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搭建施展才能的应用平台,在生活上为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充分保障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权益。让更多的农业科技推广人才走进田间地头,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为广大农民服务。
2.5鼓励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国际交流合作,学习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推广经验
当今科研领域乃至社会上的学术不正、科技道德滑坡日趋严重,作为以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为主要职能的高校也不可能独善其身,这种不良风气甚至已经浸染到了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灵魂,这反映出大学生培养中科技道德教育的不力与方法手段的失效,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对科技道德教育的认识不够。与科技道德教育相比,高校似乎更为重视科学知识与科学技术的教育,把人才在知识、技能上的培养与未来就业放在第一位,把学校教学、科研、办校企等作为主要业务来抓,而相对忽视对大学生的科技道德教育。二是对科技道德教育的内涵理解不透。科技道德就是学术诚信,就是与社会为善,为人类谋福。而作为在校大学生,只有“恪守治学之责,笃行为学之道”,才能在未来科技实践中造福人类社会。这种道德其实是和学生的综合道德系统相一致的,并无区别。高校在科技道德教育中有必要深刻理解这一内涵。三是对科技道德教育的运用方法不多。我国道德教育历来重视理论灌输,而相对忽视德育过程的实践体验与情感感染,知而不行,行而不果,都可谓德育教育的悲哀。科技德育教育不仅在量上不足,在质上同普通道德教育一样是失效的。四是对科技道德教育中的问题处理不力。学术不端、弄虚作假等问题对高校大学生来说,是早已存在的事情。但相关规章制度要么不够完善,要么施用不力,致使科技道德教育依然没有取得成效。五是对科技领域的不正之风抵御不坚。高校不是净土,高校科研中的功利思想注定了科技道德问题的必然存在,如学术中的浮躁与浮夸、求量不求质、自由主义等等,都会在高校学术活动中引发不良反应,并为学生标榜效仿。
2欧洲国家科技道德教育的模式及其对我国大学生培养的启示
2.1欧洲国家对科技道德内涵的理解
从狭义上讲,科技道德的含义就是依靠学术自律,坚守学术规则,以真实的科学研究过程及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来获得能用实践检验的新知识与规律。但从广义上说,科技道德还应包含伦理道德的内涵,它的内容更为宽泛,涵盖了基因伦理道德、生态环境道德、信息网络道德等等。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科技道德已绝不只是科研行为本身的规范性问题,而是影响到了人类的命运,与人类未来命运的发展产生了深层的关系。科技道德已经涉及到以人类伦理道德来判定科学技术的问题。爱因斯坦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亲眼目睹毁灭性战争武器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威胁,由此认识到没有学会正确地使用科学技术才是悲剧之源,并深刻体会到一个科学工作者对社会要负的责任。这些认识在今天的大学生培养中,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2.2欧洲国家关于科技道德教育的几个基本层面
欧洲国家的科技道德教育目标就是要促进大学生的个人品德和社会能力的综合发展;在科技道德教育体系上把针对社会科技工作者的有关道德规范与法制要求融合到大学教育中来,形成社会机构、学校教育及大众传媒的教育网络组织,共同构建科技道德教育的集体协调机制。在此机制之上,再以各种灵活的教育方式实施道德教育,如“问题式”、“探索式”、“渗透式”、“社会大课堂”等教学方法。全方位的教育网络组织与灵活实效的德育教育方法构成了科技道德教育的几个基本层面。第一层面,道德教育。欧洲国家尤其重视对大学生、青年科技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在教育中不仅仅是道德说教,良师益友的榜样作用非常关键。因此在科技道德教育中,他们注重把德育教育更多地和实际问题、科研活动过程以及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并从学生时代开始,就把这种科技道德教育贯穿于科学研究甚至人生的全部过程。第二层面,制度防范。学术制度规范是对道德约束的弥补,有关制度规定既是社会机构对科研工作人员进行约束的依据,也是向大学生进行科技道德教育的内容之一。如法国的规范评审等制度,国家科研中心对评审人员的学术水平、行为准则和应尽义务都有严格要求,对评审过程与评审结果也有明细规定,以确保科研成果质量的真实性;而德国的马普学会除了进行严格培训,还要求青年科研人员要对自己的学术行为签字负责。第三层面,法制约束。在欧洲,科学行为不端不仅要以道德伦理和学术制度加以约束,对违反科学道德严重者还可用法律来规范,并以适用法律进行惩处,把道德约束与法制规范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就突出了科技道德的严肃性,也让未来从事科学研究的高校大学生从法制的角度对科技道德的重要性有了更为深切的认识,使科技道德教育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欧洲国家有关科技道德教育的各种机制与方法对我国大学生培养的启示作用很大,归纳起来就是:道德结合制度,教育结合约束,社会结合学校,防范结合惩罚。
3我国大学生培养中进行科技道德教育的对策
3.1加深对科技道德教育的认识
科技道德教育不仅要重视机制上的建设与健全,还应在思想观念上引起足够重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突飞猛进,有关科技道德的建设与教育则相对滞后,因而学术不端之风渐重在所难免。高校不仅是科研重地,也是培养科技人才之所,有违科技道德的不良科学行为不仅会造成学术失真,还会形成不良社会风气,并在下一代的科技人才身上蔓延下去,可谓后患无穷。因此,必须加强对高校科技道德教育的深刻认识,并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
3.2深刻理解科技道德的内涵
很久以来,科学家的道德规范和社会责任一直是科学社会学和科技伦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21世纪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工作者越来越掌握着操纵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自身命运的生杀大权。科学家们只有树立正确的科技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使命感,才能让科学技术真正与社会为善,为人类造福。高校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与发展的主力军,是从事科技研究与创新的主要人才群体,大学生的科技道德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与水平,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因而要在科技道德教育中让大学生深刻理解科技道德的内涵与作用。
3.3重视科学实践与示范引导的作用
科技德育教育要重视实践教育的切实性与示范引导的实效性,摒弃过去德育中那种过于注重理论说教的传统方式。要让大学生在具体科技实践中感悟科技道德的内涵,运用科技道德的规范;要在大学生师从科学家的学习过程中,感受科技道德的力量,完成科技道德的内化。欧洲国家对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都有让他们做学生榜样示范的要求,不仅要他们传授学生科技知识,还要他们给学生教授科学道德课,并给学生做出榜样。这种言传身教式的教育方法对学生的科学道德教育是刻骨的,同时教师们也净化了自己的科学道德空间,是一举多得的事情。
3.4学校教育要与社会机构相结合
[摘要:2002年12个重大科技专项的启动,标志着我们在实践上开始摆脱多年来以跟踪模拟为主的科技发展战略,向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跨越式发展模式转变。2003年以来,按照“十六大”的要求,根据适度超前原则,科技部着手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转变进一步国家意志化。对这一转变过程的基本动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若干争论有一清醒的判定。有助于增强政策设计的系统性和前瞻性。
[关键字]:科技发展战略科技发展战略转变动因动因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开始发生转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和科技部随后制订的科技发展规划和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总体目标,强调要在“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两个层面进行战略部署,在进一步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的同时逐步形成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群体优势和新的比较优势。2002年12个重大科技专项的启动,标志着我们在实践上开始摆脱多年来以跟踪模拟为主的科技发展战略,向以自主创新为特征的跨越式发展模式转变。2003年以来,按照“十六大”的要求,根据适度超前原则,科技部着手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转变进一步国家意志化。对这一转变过程的基本动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对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若干争论有一清醒的判定。
一、国际政治动因摘要:技术威慑成为斗争焦点
民族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选择,既决定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也受国际政治因素的影响和制约。20世纪末以来,现代高科技广泛运用于战争使得技术优势成为各种威慑力量中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国际关系的强权背后是技术强势的支撑,科学技术水平是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和政治实力的体现。今天的高科技已经成为影响国际政治军事格局的主要因素,技术上的领先是国家参和国际政治较量、扩大国际影响力的物质基础之一,技术威慑是比直接使用武力更为有效的威慑手段。一个国家只有拥有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趋向的现代科技工业体系,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追求实力和影响,获得国际政治中的战略主动权。在当代世界上的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对涉及国家平安和国家竞争力新问题的那些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心政府必须从整个国家和民族利益出发,通过科技发展战略的制订来引导其发展。
从科技发展史来看,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技术进步的两种主要途径。后,由于外部环境的制约,自主创新和“科技追赶”成为我们政策设计的基本特征。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世界平安观念的变化,各国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使得政治和军事因素不再是国家间关系的唯一主导者,、发达国家将制造业向国外转移导致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发生了某些变化。“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实施,使得我们在一段时间内忽视了自身的科技积累和自主创新,将外资导向型经济发展带来的技术引进作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途径。应该说,这种战略部署是和全球化的历史趋向相一致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们必须看到,高新技术和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密切相关,其发展已经不单纯是一项经济范畴的活动。作为国家政治战略意图的一种表现形式,西方发达国家不可能把真正的高新技术转让给中国。由于一些国家将中国崛起视为是对既定国际格局的挑战,正在试图对中国的发展进行压制,因此经常把技术非凡是高端技术新问题政治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把技术合作和引进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我们必须分清科技发展的国家目标和企业目标。在企业运行的微观层次,可以继续坚持比较优势的技术引进,但是在国家战略层面,必须坚持把技术的赶超和跨越作为重点,大力发展战略产业。
在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代世界,维护生存权和发展权不受侵害是一国政府的两项基本职能,也是民族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目前我国的科技能力尚不足以承担起保障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平安的历史重任,“技术瓶颈”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从世界发展大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角度来看,在科技发展上摆脱过去的跟踪模拟向自主创新转变,是我们必须确立的战略思维,经济利益和平安利益的统一应该成为技术选择的出发点。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的外部环境不可能有过去20多年那样好,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平安上的高风险期。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综合平安利益出发,主动进行科技发展战略的调整,提高国家战略能力,预防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冲突或者战争。21世纪是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竞争的世纪,自主创新是维护国家和平安的最佳选择。没有自己的战略技术和战略产业,中国要在世界竞争格局中获得相对优势地位是不可能的。我们逐渐成型的新科技发展战略之所以强调要着重探究解决事关国家中长期发展和平安的战略性和前沿性高技术新问题,在一些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平安的高技术领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在若干重要领域和关键产业实现技术发展阶段的跨越,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二、国内经济动因摘要: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过去20多年中国的发展是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数量型增长”,经济增长明显超前于科技进步。在比较优势战略指导下,虽然技术引进对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功能,但是中国自主科技进步进程缓慢,统计意义上的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知高并不等同于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同步提升。新世纪开始后,由于科技和信恩化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不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就不能促进经济发展的时期。在全球化所导致的南北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下,在经济增长和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单纯依靠消耗自然资源和发挥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来积累资本、换取技术、发展经济的做法已经落后于时代。只有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增强中国自主产业的发展潜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换,我们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21世纪前10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需要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阶段。这一时期自主科技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决定了中国能否在21世纪中期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这是我国科技发展战略转型的一个主要原因。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个目标不仅是经济数量增长的概念,更是生产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度提高的综合体现,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质的提升。作为从属于国家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战略的科技发展战略必须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服务。现在,我国科技竞争力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了实现科技发展“三步走”战略设想,争取到2020年前后科学技术整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中等水平的中期目标,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在高新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支撑我国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基础,必须完成科技发展由跟踪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的战略转变。正因为如此,我们根据适度超前的原则,从2003年开始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使我们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科技人才和科技市场,但是“全面开放、跨越发展”应该是我们在确定科技发展战略和政策时必须坚持始终的基本思路。
中国全方位地参和国际分工体系这一历史变化加快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一种“外来型工业化”。一方面工业化所需关键技术大多来自国外,另一方面东部和中西部经济联系不紧密,沿海地区的技术引进没有起到拉动内地经济增长的功能。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即从世界经济、科技、社会发展的大趋向出发,结合中国的实际,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是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高科技含量的经济,强调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这一变化意味着,我们的科技发展必须考虑可持续性,努力改变中国经济发展过于依靠外资和国外技术的局面。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新问题是国内技术发展。新型工业化成效如何,主要看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是否提高。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普适性”摘要:“科技是牵头的方面”应该落实到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正因为如此,科技部在2003年工作要点中强调,“制定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是实现科技发展战略向自主创新转变,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的重大办法,必须以原始创新为主,引进和创新相结合,实现我国技术和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努力使中国成为技术创新型国家。
三、世界经济动因摘要:贸易保护主义和知识产权争端加剧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已经由资源驱动、资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同时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由过去单纯的纵向流动转向同时共存。这一变化意味着作为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没有必要严格遵照梯度转移的渐进式模式,而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步提供的有利条件实现本国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在今天的国际经济格局中,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提升主要表现为产业链条或者产品工序所处地位及增殖能力的提升上,发达国家更为注重科技研发,依靠知识产权来增加物质财富总量而把制造业等转向发展中国家,从而形成一种新的依附关系摘要:技术上的依附。这使得落后国家的财富总量尽管和过去相比有所增加,但是却无法缩小和发达国家的整体差距。尽管我们不能因为加工制造环节的附加值低而否认参和新型国际分工的、承接发达国家加工制造环节转移的经济合理性,但却不能放弃对技术先进性的更高追求。跨国公司把制造部门转入发展中国家,其出发点是对利润获取的考虑。在这种格局中,东道国的产业发展由跨国公司而不是由本国决定,发展中国家除了提供廉价劳动力,很难涉足核心技术,生产规模的扩张并不能促进产业结构的同步升级和优化,很难谈得上真正的发展。我们提出全面落实人才、专利和技术标准三大战略,切实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工作,就是从这种熟悉出发的。
现在,我国有关政府部门已经提出了2020年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力争达到4500亿美元的目标。但我们不得不面临这样一种现实,那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和过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变化。首先,入世后中外知识产权纠纷不断。自2002年6C联盟向中国DVD生产企业征收专利费以来,类似事件不断增多,从而增加了中国企业的成本压力。这一现象要求国家应该从战略高度考虑制定相关的宏观指导政策,引导企业从追求短期效益转向通过增加创新能力谋求长期效益的轨道上来。其次,国外针对中国的技术壁垒和反倾销新问题更为严重。
1996年至今,中国已经连续7年成为世界反倾销头号目标国,2003年前三季度国外对我国反倾销保障办法立案共计42起,涉及金额10.7亿美元;调查表明,2002年我国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损失达到170亿美元,均高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前。不把握专利和技术标准的危害性可见一斑。强势增长和弱势竞争力并存这一过程持续的时间越长,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就越弱,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动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影响就越大,中国自主选择的空间就越小。另外,外资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外国资本在中国获得巨大利益的同时挤压了中国企业发展的空间,中国企业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假如国家不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就是一句空话。
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合作加强的同时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事实说明,当今的世界市场并不是完全竞争的世界市场,政府依然在各国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功能。因为技术壁垒和反倾销的运用都是借助政府力量,其应对显然不能仅仅在企业的层面上进行,同样必须动用国家资源。我们不能以自由贸易和静态比较利益来指导中国产业的发展,应该通过高新技术的发展创造动态的比较利益。中国的科技发展必须坚持市场机制和政府组织协调相结合的原则,国家要把握关键部门关键技术和行业技术标准。事实上,尽管20多年来我国一直坚持的是市场导向的发展战略,但是政府功能始终是我国经济增长内在决定性因素。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在中国加入WTO一年后对国内24个中心和地方权威经济探究单位的经济学家进行的问卷调查,近七成的专家认为政府行为是经济增长的主因。强化政府在科技进步中的战略决策能力和宏观调控能力,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发挥政府功能,保持战略技术及产业领域的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同样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里,我们要非凡注重利用WTO规则中的“国家平安”例外原则,在公开、透明的原则下合理合法地保护国内产业。不然,依靠企业自身和在技术和资本上都十分强大的跨国公司竞争,中国科技进步的前景不容乐观。
四、科技动因摘要:科技短缺和科技起飞新问题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一种“短缺效应”,即经济增长水平和速度是由最短缺的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的。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科技短缺是种普遍的现象,是制约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高新技术研发基础仍然较为薄弱。从目前来看,我国的科技短缺主要表现在缺乏原始性创新能力上,即自主知识产权少,由此导致中国在一些关键领域内形成强烈的对外技术依靠。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02年科技部印发了《有关进一步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的意见》,指出原始性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源泉,是科技和经济获得重大发展和超越的前提,已成为决定国家间科技乃至经济竞争成败的一个重要条件,我们必须利用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加入WTO的机遇,把增强原始性创新能力作为我国新时期科技发展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加快实施专利战略,切实提高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总量,科技部又于2003年2月出台了《有关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规定》,以促进国家科技计划在高起点上创新,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但是我国现在仍然有一些人认为,在比较优势基础上形成的产业分工体系是一种内生地促进产业升级和转换的机制。国内差距和国际差距的缩小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两大根本任务。尽快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意味着我们必须在和世界经济的联系中取得超过其他国家的利益。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技术水平和附加值低,显然无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发展模式强化了对发达国家技术转移的依靠,使我们的科技开发能力呈惰性降低,无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民族国家政策设计的自利性,中国的科技进步不能完全放在国外技术的“本土化”上,而应该考虑把“国产化”作为追求目标。开放市场和加入WTO并不意味着不能有国家意志和国家发展战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也不是被动地接受国际分工,而应主动地调整战略,实现产业升级,增强国家的竞争实力。我们不把握关键核心技术的“本土化”,不可能给我们带来最大的收益。当然,我们要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征赋予“国产化”以新的内涵。
一、当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突出特点
以信息技术革命为核心的当代科技革命正在全球蓬勃兴起。它标志着人类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历史性的跨越。在这种革命性的变化当中,科技进步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表现出六个方面的特点:
1、科学技术急剧发展,呈现知识爆炸的现象。近30年来,人类所取得的科技成果比过去2000年的总和还要多。以此推算,人类在2020年所拥有的知识当中,有90%现在还没有创造出来。今天的大学生到毕业的时候,他所学的知识有60%~70%已经过时。预计今后100年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数将占世界总人口的20%,创造性的科学工作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主要活动。
2、科学技术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的周期大大缩短。20世纪前,人类从发明到应用电,时隔282年,电磁波通信时隔26年,而到20世纪,集成电路仅仅用了7年的时间就得到应用,而激光器仅仅用了1年。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类在短短50年里,经历了5次大的科技变革:1945~1955年,人类相继开始利用核能;1955~1965年,人类开始摆脱地球引力,进入外层空间;1965~1975年,人类开始控制遗传和生命过程;1975~1985年,微处理机大量生产和应用,扩大了人脑的能力;1985年以来,以软件和网络化为标志,人类进入了信息化和网络化等新时代。这5次大的技术变革,构成了上个世纪最为壮观又多姿多彩的历史画面。
3、各学科、各技术领域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最近几十年来,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依赖多种学科的综合、渗透和交叉,用于解决科学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也导致了一系列新的跨学科的研究领域的出现,比如环境科学、信息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空间科学等等。学科的分支已从20世纪初的600多门,发展到现在的6000多门。
4、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结合。科学的发展揭示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所存在的内在紧密联系。比如环境问题,既是科技问题,也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已经超出了自然科学家的技术范围。
5、研究与开发的国际化趋势明显加快。全球性的信息网络,促进了世界各国的科研人员、科研机构、科研仪器、资料等基础设施的流动和信息共享,大幅度降低了研究成本,使得全球研究开发资源有了可以充分流动和利用的新的、巨大的空间,逐步地形成了一个全球的研究村。在这个过程当中,发达国家毫无疑问是最大的受益者,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首先是一个挑战。
6、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已经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在当代,生产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出现逆转现象。科学理论不仅走在生产和技术的前面,而且为生产技术的发展开辟了各种可能的途径。比如,先有了量子理论,而后促进了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又比如,利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最新成就,发展了生物技术。所以,当代重大技术工艺或者工程往往是理论超前的。这种特点,决定了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成为主导力量。
高技术及其产业是当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我国手工业人均年产值大约2000元,传统工业人均年产值大约2万元,而高技术产业的人均年产值超过20万元甚至上百万元。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已经成为一股世界性潮流,所以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因素,成为一个国家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总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它与社会、经济、文化互动的多样性,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启示和新的理念,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二、科学技术发展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
1、产业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信息产业将成为主导产业。今后5年至10年,因特网将迅速发展。计算机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软件技术及其产业将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信息产业将成为主导产业,美国的计算机和通信社会的投资占资本设备总投资的40%,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产业为美国创造了1500万个高薪就业机会。这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变化程度,已经远远超过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人类从农业化向工业化变革的影响。
2、生物技术的突破,正酝酿着新的主导产业。20世纪70年以来,以DNA重组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蓬勃发展,全世界每年受益的1万项专利技术当中,有近1/3出自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已在酝酿大突破,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人类基因组计划、生物芯片技术、缘于生物技术的新药、农业生物技术,等等。
3、技术创新能力成为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决定因素。从20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可以看出技术创新的极端重要性。在过去提到的亚洲四小龙中,台湾地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最小,新加坡次之,韩国最重,它们的科技竞争力强弱也和这个顺序一致。在科技竞争力的排名表上,台湾地区、新加坡、韩国的名次分别是第7名、第9名、第28名。所以,迅速提高科技实力特别是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自强自立的当务之急,是事关民族利益、地位乃至民族生存的迫切任务。
4、在激烈的技术创新能力竞争中,企业组织结构经历新的调整。有如下特点:高新技术大企业研究开发生产、经营、销售服务的一体化;生产经营的分工专业化;公司之间强强合并、技术结盟,谋取在行业国际市场中的垄断地位;跨国公司加强网络化和国际化。(5、高新科技的发展强烈影响国家安全观念和格局。这种国家安全观念有:(1)经济安全。集中表现在对一体化国际市场的占有,在当前的国际竞争中将表现得越来越明显。(2)文化安全。西方发达国家赁借着科技优势,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大,这种靠文化传播和渗透的潜在影响不可低估。(3)国防安全。高技术已经成为国家军事安全的核心技术和支撑力量,是决胜的关键。(4)生态环境和生态安全。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广义的安全包括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了人类自身的生存状态。
6、人类生产工作和生活方式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终身职业的概念将会成为历史的陈迹。信息革命对生活方式的变革,标志着人类在现代物质和精神文明方面大踏步的跨越。
三、新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对策
首先是要在科技发展战略指导思想方面做出必要的调整,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1、要更加强调创新和跨越。从加入世贸组织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跨国公司通过在中国抢注专利,特别是高技术领域的专利,设置这种专利壁垒,已经对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设置了很大的障碍。在这种条件下,只有一条路,就是横下一条心,强调原始创新、强调跨越、强调走在人家前面。
2、要更加注意各种技术的集成和在集成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产品和产业。注重单项技术,从技术发展角度是必要的,要继续做好基础性工作。但从科学技术和经济的结合特别是面对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出发,更加要注意强调在研究开发当中,贯彻以产品和产业为中心,实现各种技术有效的集成。
3、要集中力量,突出重点。一是要以产品或者新兴产业为中心,把我国的力量集中起来,办几件大事;二是把一些创新型的小项目适当分散,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新的重点。
4、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科技界有些现象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在科学技术发展上,很多问题是可以并行的,不一定哪个就一定是错的,哪个就一定是对的,往往是大家意见都一致的时候,也就是技术发展的机遇或市场已不再存在或没有太大效益的时候。
5、要在应用开发研究当中,贯彻以企业为主体的原则,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在今后的国家科技发展规划中,选择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软件、电动汽车、信息安全和电子政务、电子金融、功能基因组和生物芯片、奶业发展、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等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专项。科技部下了很大的决心,准备投入55亿元,和企业的投入、地方的投入结合起来,在一些重大的产业技术方面力争实现突破,形成新的产品和产业。
四、应对加入WTO挑战,中国的科技工作的重要举措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的科技工作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总体上是机遇大于挑战。能否过好入世这一关,主要在于我们能否积极应对,趋利避害,争取主动。
1、实施人才战略。国际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核心是尖子人才的竞争。要在国家科技计划当中,把发现、培养和稳定青年人才特别是青年尖子人才,作为最重要的考核指标。要在国家科技计划当中广泛地采用课题制,要大幅度地提高经费当中人员的经费比例,克服科技管理当中“见物不见人”的弊端。更好地利用股权、期权奖励等方式建立新的激励机制,来体现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创新价值。
序
奉献给读者的这部《法哲学论》,绝非出自一时的心血来潮。毋宁说,它是我们适应现代法律科学、尤其是理论法学发展的迫切需要,经过长期的思考和探究而积累起来的成果。本书被列为"国家人文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当下,世界正处于20世纪和21世纪的交接时期。回顾已经过去的百年来的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如同其他科学一样,法学是沿着两个相辅相成的方向进展的:一是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强化。如法学与社会学的结合产生法社会学,法学与经济学的结合产生法经济学(经济学法学);而法学与哲学结合的尝试,则是更为久远的事实了。二是科学部门的分化越来越细致。如古已有之的法理论(理论法学),除了法哲学和法社会学之外,还解析出法学学、法史学等等。至于部门法学(应用法学),这种渗透与分化则更为显著。如民法学与行政法学的结合产生经济法学,刑法学分化出犯罪学、刑罚学、狱政学等,并且已经获得学界广泛的认同。法学的这种演变不是偶然现象,它同现时社会的疾速前进的步伐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社会状况的复杂化的实际需要相一致,因而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面对这种科学发展之大势,我们深感到法哲学的建设确实是落伍了。对于法哲学而言,既没有完成法学与哲学的密切结合和相互渗透,更没有使之从理论法学中真正分化出来而形成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实际情况是,法哲学要么流于一种令人敬而远之的空洞的术语,要么同实证法律科学的法理学甚至法社会学混为一谈。察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认清法哲学的特定研究对象,即法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而恰恰这个特定对象,决定着法哲学在整个法学体系,包括理论法学体系中处于理论基础的重要地位。我们之所以打算写一本较为系统的法哲学的书,就是基于法律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对于法哲学的重要性的严肃认真的思考。
对于我们来说,撰写一部法哲学的专著是难度极大的。为此,我们不能不进行长期的理论准备和一点一滴积累创作的经验和成果。在我本人方面,探讨经典作家法哲学观点的著作有《马克思恩格斯法律思想史》(与李光灿老前辈合编,法律出版社 1991年出版),《列宁法律思想史》(即将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等;探讨西方法哲学观点的著作有《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修订版)》两卷本(与谷春德教授合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1987年出版),《西方法律思潮源流论》(纵向的学派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当代西方理论法学研究》(横向的课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出版),《黑格尔法律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1989年出版);探讨中国法哲学观点的著作有《现论法学原理》(与公丕祥教授合编,安徽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中国和西方法律思想比较研究》(收入《架起法系之间的桥梁》,苏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我第一次有勇气公开发表自己关于法哲学整体性看法的论文是《法哲学体系论纲》(载《中外法学》 1992年第4期)。此外,还发表了一批其他相关的学术论文。本书的另一位主编即西南政法大学的文正邦教授,对于法哲学的探讨是颇受学界瞩目的。据我所悉,自改革开放以来,他在报纸杂志上撰写的、直接阐发法哲学的论文不下数十篇。在他编著的书和主编的《外国法学研究》期刊上,也广泛地涉及法哲学问题。我从他那里受益匪浅。再者,读者从《法哲学论》的作者名单中可以知道,我先后带培的博士研究生们对该书的贡献也很值得称道。本着师生互学、教学相长的精神,我与他们彼此之间就法哲学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多年的锲而不舍和反复的切磋,其中所形成的部分见解亦凝集于书中。这使我感到十分欣慰。
从《法哲学论》写作提纲的拟定到清样的校对,王振东副教授都耗费了许多精力。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熊成乾编审、张玉梅副编审,不仅在编书技术上给予我们精心和周到的帮助,而且又同我们一起就书中某些理论表述进行了有益的、启发性的商讨。我们向他们表示深切的谢意。
虽然《法哲学论》的付梓使我们受到一定的鼓励,但我们绝不把它当作什么重要的成就,更不敢妄称其中构筑了什么法哲学的理论体系,顶多只能说是我们在探索法哲学奥秘过程中的一个初步的记录。我们深知自己才疏学浅,法哲学研究的征途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有鉴于此,我们坦率地承认,书中的不成熟之处、欠当之处乃至错误之处,很可能比比皆是。我们恳切地希望学界同仁和广大读者无保留地提出批评。
吕世伦
1999年 2月于中国人民大学
引 言
马克思曾经指出,理论只要彻底,就能掌握群众。而所谓彻底,就是触及事物的根本。恩格斯也说过,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一个民族如果缺少理论思维(即哲理思维),既不可能站在时代的前列,也不可能跃居文明的顶峰。开展法哲学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坚持法学理论的彻底性和科学性,有助于培养和提升法律工作者的理论思维。因为法哲学是关于法学世界观及其方法论的理论体系,是人类关于法的理论思维的结晶。它赋予我们以深邃的目光和高瞻远瞩的视野去探究法的根蒂和普遍性,体悟和追寻其中所蕴含的时代精神。开展法哲学研究,还可以使我们的法学理论和法律实践经验得以用法学唯物论和法学辩证法的科学体系武装起来,为法律工作者学习、掌握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铺路搭桥,开辟广阔天地,避免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有效地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工作能力。显然,这些对于我国法学理论和法制建设的深化、发展和走向现代化,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
许多复杂的法理问题,若深入探究下去往往就是哲学问题;法律实践的指导原则和所遇到的疑难问题,归根到底也涉及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各个部门法学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突破和创新,亦都有赖于相关的法哲学方法和理论之功力。因此,为了开创我国法学理论研究和法制建设的新局面,跃上新台阶,法哲学的研究和发展被提到了突出的地位。特别是值此世纪之交和即将跨入21世纪之际,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在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公正、安全、文明、健康地发展和全面进步,更需要强化和高扬法学的科学理性力量和功能,以正确规划和顺利实施我国法制发展战略,总结和吸取人类法律文明发展的宝贵经验和智慧,实现法制现代化和法学现代化,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法治和法学而努力,这些都离不开法哲学的研究和发展。
然而,法哲学的内容和体系博大精深,开展法哲学的研究所涉及的问题和领域不仅极其深广,而且是异常复杂的。既不能图朝夕之功,求立竿见影之效,也不能企望有坦途和捷径,更不会有既定的方式和固定的模式以供达到绝对真理的体系。它乃是一个不断地学习、借鉴、探索、创造的过程。
摘要从信息沟通的角度分析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不高的原因,提出了在科技成果转化的不同阶段如何通过加强信息沟通来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探讨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研究为基础、以产品为纽带、以产业化为目的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关键词科技成果产业化信息沟通转化模式
和平崛起的中国,正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巩固,取决于国家竞争力快速而稳定的进步。科技竞争力则是国家竞争力最重要的组成之一。整体上讲,科技竞争力由两个环节组成,一是科技创新能力,一是技术传播与转化能力。
1现状分析
我国每年都取得数以万计的科技成果,其中高校科技成果每年就达3万多项,但转化率却不到20%、专利实施率不到15%,而发达国家高达70%、80%。同时,在为国民经济发展做贡献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也存在相当大差距。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后,能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的只占被转化成果的30%,而真正形成产业的还不到5%。国家知识产权局2003年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知识产权工作的调查资料显示,高校为独占市场而申请专利的动机比重不足1/3。目前,在高校明显存在着专利申请量年年上涨,但成果转化情况令人担忧的现状,这样势必影响到技术进步。面对国际经济、科技竞争的严峻挑战和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的国情,加快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而有效的转化和产业化,是促进科技进步的重要环节,也是有效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国家对科技成果产业化耗资巨大并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但收效与期望相差甚远。问题的症结在于“基础理论研究、工程研究、产业化运作实施”三者严重脱节,造成国家投入的巨额研究资金回报甚低,科研成果束之高阁。随着时间的推移,科研成果走入“先进落后淘汰重新研究”的命运怪圈。
2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原因
科技成果转化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高校科技链和产业链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科技成果与产业化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一方面高校对企业的科技成果需求不甚了解,而企业对高校的研究能力和水平又知之甚少;另一方面高校担心成果转让给企业得不到应有回报,而企业则担心高校的科技成果能否带来经济效益。
作为理论研究一方的高校,是产学研的源泉,它承受科技创新风险,而不承担经济生存风险,否则它无法全身心地进行创造性研究。创造性是形成产学研源泉的第一动力,它与高校科研技术源源不断地创新与重组、人才源源不断地吸收与重组的氛围密不可分。失去了它,人才源、技术源、实验源、国际一流信息源将不复存在,后劲将断送。
作为企业投资方,是产学研的主体。它需要不断获得新的适应市场需求的成熟产品,利用其资金雄厚、拥有各类生产、管理、经济、法律等人才资源,在承担市场风险、效益风险、人员组织风险和产业化投资风险的同时,将技术导向风险与产品定位风险转加给了产品研制者。
作为产品研制者,是产学研的纽带与桥梁。他们承受着经济与生存风险,以生存需求确定技术向产品转化的内容。在这样的生存压力下,他们必须使创造性服从于实用性,因此不能要求他承受科研风险,因而他只能把科研风险转向高校,否则他们无法长久持续地进行技术向产品的转化,从而中断了产学研的纽带。
由于科研开发规律与产业经济规律间的矛盾,科研工作者只能不问经济效益,在国家经费的支持下致力于创新活动,科研成果大多只能走到鉴定就宣告结题,然后再度进入“申请经费科研鉴定”的循环。企业只能在原有产品中发展,难以推出满足市场的新产品,期盼高新技术产品却寻路无门。而在科研成果与产业化实施之间起着桥梁作用的工程技术人员,他们承担市场风险、生存压力,或因信息渠道不畅或因成果不适应市场需求等原因,很难找到适合的产品进行开发,最后导致科技人才的流失,使科技成果与实施产业化间的沟通更加不畅。
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方面:一是目标不一致。研究人员追求先进性,开发人员考虑如何获得开发经费,并不真正关心产品。企业关心产品,但却难以得到适合市场的产品;二是信息不通畅。有的企业希望投资,却找不到投资方向;有的科研人员有好的成果,却找不到资金进行产品转换,即使最终实现结合,也不一定是最佳搭配,或者由于时间的浪费而失去市场商机;三是没有利益驱动机制。产学研三者的利益脱节,没有构成闭合回路,形成不了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因此,加强信息沟通,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共同利益为驱动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长效运行体制和机制,使产学研一体化,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所在。
3信息沟通在科技成果产业化不同阶段的作用方式
第一阶段:完成原理性开发——形成科研成果。一般情况下,研发工作在高校中独立进行,企业很少参与,其结果是产生实验室成果。加强此环节的信息沟通,可以增强知识生产的创新活力,为科技成果转化增强针对性。信息沟通的先导性作用方式表现在对研究领域的深刻了解和对企业市场迫切需求的掌握,需要研发者和技术潜在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
第二阶段:对科研成果进行二次开发——工程化研究。此阶段重点解决第一阶段形成的科研成果存在的现场环境适应性、性能可靠性及生产加工工艺性等方面的问题,要勇于在技术力量和资金方面进行投入,进行中试和成果孵化,孵化的成功与否是产业化的关键。需要科研人员与企业的交流、合作,其目标是通过有效地交流使两者对技术的功能和评价达成某种共识;使技术的潜在使用者能够采纳或比较了解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