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新基础教育范文

时间:2022-02-17 18:00:03

序论:在您撰写新基础教育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新基础教育

第1篇

一、基础教育在本土艺术元素保护中的重要地位基础教育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发展迅猛。1994年,教育领域展开了关于当代中国艺术教育的文化思考,提出了要从“文化意识、文化传承、文化发展以及文化策略”四方面对艺术教育加以改造。首先,基础教育课堂是本土艺术元素能够得以发扬的地方,它拥有丰富的智力资源,可以提供相应充足的专业指导,而且长期形成的教育机制,包括教育内容的体系化、教育方法的集约化和教育手段的规范化等,都有相当的优势。尤其在解决本土艺术传承方面,是具有明显的优势。更为重要的是,本土艺术资源的引入向学生传递了艺术源于生活的理念,向他们展示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源泉,给了他们一把打开艺术之门的钥匙,为学生今后走上艺术道路,指出了方向,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石。丰富的民间艺术元素,必然会以其丰富的营养,滋养新一代人的心田,开阔他们的艺术视野,丰富他们的艺术感受,给他们的艺术生命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本土艺术元素继承发展的专门课程设置、确立自身特点、依托基础教育的综合性学科资源和本土艺术特点,打造自身的独特品牌,使自己的专业教学,有新的开拓和创新。

其次,在基础院校进行本土艺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播性教学,很容易形成气候。我国本土艺术产生的地理背景、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和我们的学生生长的背景一脉相承。因此,它就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更容易被打动。又因为在基础教育中融入本土艺术元素的教育能够给学生了解和掌握本土民间文化知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可以从本土艺术教学中获取营养。本土艺术元素蕴含着丰富的大众情感元素,又因其当地自然环境、语言和风土人情的有机契合而为老百姓喜闻乐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艺术元素打动一方人的心声,研究其地方特色,揭示其间的内在联系,汲取其中丰富的营养,广大教师也必然能从中得到生活的启发,获得教学、创作的灵感,推动基础教育的丰富性再上一个新台阶。所以,利用基础教育进行本土艺术元素文化的继承发展教学活动,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完全可以非常有效地规模化进行。

二、本土艺术元素融入基础教育课堂的措施

长期以来,本土艺术传承主要以社会文艺团体、民间艺术社团为主体,由文化部门来负责扶持,但由于人员、经费等原因,大多数市县艺术文化的传承仍然“藏在深山人未识”,并正在一片保护声中逐渐消失。而学校艺术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虽然具有很多优势,但却因教学观念、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原因,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也没有能够很好地利用本土艺术文化资源进行教育和传承。因此,结合本土实际,必须突出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基础教育在保护传承民间音乐过程中的桥梁和载体作用。一是要培养学生对本土音乐的深厚感情。教育是个非常特殊的行业,肩负的职能和承载的任务,不光是进行简单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播,而且在本土艺术文化资源的继承发展过程中,要发挥好基础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我们既要紧紧抓住本土艺术文化的深刻继承与广泛传播这个主题,又要围绕艺术学科的自身特点,从人才培养的自身规律出发;既要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更要传播新的理念,通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养成学生对于本土艺术文化的深厚感情。长期以来,失之偏颇的艺术教育理念,使得许多人对祖国丰富多彩的民间本土文化资源有着错误的认知。

好像只有外国的艺术及其教育手段与理念是先进的,一提到中国本土艺术,似乎都是“土气”“简陋”“下里巴人”,甚至是“落后”的。所以,在基础教育的的艺术学科的教学内容中,不仅要加大本土艺术文化的知识容量,更要加大对祖国本土文化的感情培养力度。为此,基础教育艺术学科在进行本土文化教学活动时,要对所进行的教学活动有一个正确的规划与认知,关注每一个环节,抓好每一项落实。要从教师培训入手,首先在教师中明确开设此类课程的重要性,使教师真正树立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民间音乐文化学习和传承的正确思想观念。同时,要合理布置课程设置,抓紧进行教材编写,探索合适进行本土艺术文化继承发展的教学方法,和培养手段等方面,进行与之相适应的改革。通过对此类教育内容的加强与落实,纠正偏颇的艺术教育理念,丰富现代基础教育课堂的本土艺术教育内容,为维护祖国传统本土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加强祖国传统本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是要建立良性互动机制。在保护和传承本土艺术元素的过程中,基础教育部门应主动与本地区文化研究部门、文艺单位及艺术社团建立起密切联系,以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基础教育课堂可及时将他们的研究、创作成果纳入教学内容,也可与他们共同搜集、整理和开发当地的本土艺术元素,并将本土艺术人才培养规格与当地艺术文化生态的需求结合起来,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又使本地区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真正落到实处。

第2篇

[摘要]“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的独特性体现在:增强了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突出了改革的整体意识,突出了改革的内涵意识,突出了改革的自我意识。

“新基础教育”研究是叶澜教授主持的一项综合性研究项目,涉及理论实践两个层面和多个领域的研究。早在其探索性研究阶段,该研究就曾关注过学校管理层面的改革问题,如学校科研如何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在科研过程中如何形成一支新型的教师队伍,学校管理工作如何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等。[1]在研究进入推广性、发展性阶段之后,上海市“新基础教育”研究所于2002年3月举办上海闵行区“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者研修班,研究主题涉及学校管理改革各个层面的问题。2002年5月,“新基础教育”研究所在上海召开了第六次“新基础教育”共同体研讨会,叶澜教授作了《高质量整体加速推进新基础教育,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的专题报告,明确提出了“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的改革实践目标。学校管理“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强化了校长作为学校改革第一负责人的意识,并由此在学校管理层面开始了更为深入而富有创意的改革。[2]

现有的学校管理改革往往是在理论与实践相对立的思维方式指导下进行的,比较侧重实务层面的改革,对行政层面有很强的依附性,学校管理改革的自觉性、独立性与特殊性尚待开发。在此背景下,“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就体现出以下的独特性:

增强了理论与实践的互动

“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有着鲜明的教育学立场,追求和体现着教育理论与教育改革实践的积极互动。“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坚持直面学校管理现实,尊重实践本身的独特性、综合性和复杂性,始终在“成事”与“成人”相结合的立场下研究学校管理问题。“新基础教育”并不反对借鉴经济管理等领域的先进思想,但更加自觉地注重学校教育及管理的独特性,坚持将学校管理改革置于教育学的立场下进行思考。“新基础教育”有其对社会发展、教育改革走向的整体思考,有其对现有学校教育问题的深度考察,更有改变现状、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的目标设计和路径创新。在“新基础教育”看来,“实现转型,是中国学校世纪初变革的基本走向和关涉全局的基础性核心任务”,其具体内涵“即学校教育的整体形态、内在基质和日常的教育实践要完成由‘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转型的具体内容包括价值提升、重心下移、结构开放、过程互动、动力内化等5个方面。[3]而具体的改革路径,则是研究型的改革实践。在这一重要的改革实践中,学校管理不仅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改革层面,而且是在“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在进行“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时,学校管理者首先要学习和掌握“新基础教育”的理论,要认识“新基础教育”的性质、目标、价值追求和观念系统,理解“新基础教育”的主张与改革措施,从而形成“新基础教育”的理论立场。“新基础教育”并不认为学校管理者只是理论的应用者,而是认为其同样需要思考教育问题,形成教育观念,养育教育智慧;认为学校管理者是有思想、有智慧、有发展潜力的生命体,而不是照本宣科的操作者。

“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致力于理论思考与改革实践的互动,不断研究新问题,不断在研究中丰富理论,不断在理论指导下推动改革实践,理论与实践相互滋养,相互生成。因此,在“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中,学校管理者能不断地感受到“新基础教育”理论对改革实践的渗透和指导,也能在不断推进着的改革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和进行新的理论思考。因此,实施“新基础教育”,会促进学校管理者更加自觉地学习、思考和实践,在实践中更新教育观念。

突出了改革的整体意识

“新基础教育”要求,学校管理者必须有综合和整体的意识,要对学校所走过的道路有清醒的认识,要对学校的发展状态、改革目标、改革进程、存在问题与新的发展空间有综合的认识,对学校各方面、各层面的改革有综合的设计,要有策划、指导、推进学校各方面改革的意识和能力。这样,必将有助于整体推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突出了改革的内涵意识

对于学校管理而言,有各种技巧、方法的改革,有各种方面的改革,有外显的改革,也有内涵的改革。从当前的改革状态来说,人们比较关注的是学校硬件设施的完善、学校品牌效应的形成、学校外在声誉的改善。这些固然是重要的,而且对于当前来说,也是必要的工作。但是,这些改革毕竟是学校的外延发展,不能替代学校的内涵发展。

“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对于学校改革和管理来说,最核心、最艰难的就是学校的内涵发展。“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致力于学校日常生活的更新,致力于学校中人的生存方式的整体转换,致力于创建一种新的学校生活形态。这一改革艰难而又非常有意义。因此,“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非常关注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自我更新。具体而言,这种自我更新包括人的观念系统的更新、思维方式的更新、价值取向的更新和行为方式的更新等。这种自我更新,是渗透在教师、学校管理者的日常工作之中,并通过其日常工作方式的转变而体现出来的。因此,“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关注的是工作中的人的变革。这是最具有实质意义改变。用“新基础教育”的话语来说,就是要处理好“成事”与“成人”的关系:通过“成事”来成人,“成事”与“成人”紧密结合。

“新基础教育”自觉、执著地关注着学校内部的变革,关注着学校内在基质的时代转型,关注着学校的整体转型和转型性的改革过程。正是在此意识之下,“新基础教育”才特别看重“过程”、“人”和“日常”这些学校内涵发展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突出了改革中学校的自我意识

学校管理改革有多种方式,从内外关系来说,有的是依靠外界控制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有的是注重调动学校人员积极性的改革,有的是积极寻求外界支持的改革,而“新基础教育”追求的是学校管理的自我更新。这是一种对学校人员综合潜能的积极挖掘,是一种开放的精神状态与发展状态。因此,“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唤醒了学校的自我意识。

只有学校管理者想改变自己和自己的学校,愿意面对学校的问题,愿意寻找学校的发展空间,“新基础教育”才可能在其学校扎根,才能促进学校自我更新。“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固定的操作方法。它只是通过传播理念和改革实践,唤醒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自我意识、发展意识、生命意识,让每个人都认真面对自我,积极更新自我。这样,“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就呈现出相当积极的状态:学校管理层在积极地自我更新。这不仅体现为每所实验学校对自己学校发展状态、问题与发展空间的认识上,不仅体现在对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上,不仅体现在学校管理者积极地推进自己学校的改革、不断深化和拓展改革领域上,而且体现在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能够积极地思考自己的工作,积极地探索和实践,积极地反思并不断地重建。一批批积极进行自我更新的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正在研究型的改革实践中不断涌现。

“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强调了“自我”的存在、“自我”的力量,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唤醒着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着他们的力量。

在几年的改革实践中,正是因为有了上述坚实的基础,所以开展“新基础教育”实验的学校才在学校管理层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们根据自己学校的历史、现状、问题与发展空间,自主规划学校发展,积极开展学校科研,开展具有个性特征的文化建设,降低管理重心,重构学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自主构建反思--重建型的管理方式,关注学校最基本的师生日常生存方式的转换。可以说,每一所扎扎实实进行“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学校,其管理层面都显现出整体转型的态势,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学校从“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

学校管理改革之路是没有终点的。“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乃至于“新基础教育”的理论建构与改革实践,必将为丰富、拓展学校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叶澜.“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结题总报告[A].“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2]叶澜.实现转型:世纪初中国学校变革的走向[J].探索与争鸣,2002,(7).

第3篇

一、一线教师的新基础观

通过与一线老师的深度交流,可以肯定的是老师都是非常认同新基础教育的。叶澜教授等专家可能强调的更多的是教育,而作为一线老师,则更多的是抓教学。但是这并不是两条平行线。观念转化与生成过程通过实践实施者(教师)和观念持有者(专家或其它群体)的交互作用实现。它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次性结果;是教师与其它主体、环境持续不断互动生成的过程;也是观念与实践双向建构的过程。[1]不同于传统教育中,老师整堂课灌输知识。新基础教育过程,教师与专家双向联系。教师在新教学观念中,碰撞,触动,领悟。期间,新基础指导老师评课。但是,新基础指导老师只会给予方向性的指引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

笔者认为新基础教育以生为本,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需要设计好课堂要解决的问题,把问题交给学生去解决;师生之间并不是领导与被领导,更应该是一种民主与平等的关系,新基础教育把老师的身份降低,以共同学习的身份融入学习探究过程,当然课堂控制者肯定是老师;进一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中提出问题,课堂上解决问题。正如王老师所言,新基础教学理念或者方式是不分城市和乡村,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真正喜欢语文,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新基础教师养成记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学生时代,而作为未来准教师的我们,授受知识的过程中必然或多或少会结合自己的经历与感受。

正是因为有了学校变革,才会给教师带来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教师如果一直处在自己的舒适地带,机械地重复一件事,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2]笔者认为新基础教育的出现,是一个契机,每一位合格的教师都应该与时俱进,从传统教育转化为跟上时展的教育方式。当下,新基础教育便是需要构建起新的理念与其实践形态的认知图式,同样也会考验到教师综合素养和实践智慧。[3]其中也会有旧我-新我的冲突。

的确,教师的软肋便是学生。学生的一举一动,老师都会看在眼里。以一种传统教育进行教学,知识的满堂灌,学生也只是在引导下互动,这是我需要极大改进的地方。基于自己的亲身体会,所以更加了解要改变教师教学的认知图式,一定会是一条曲折的道路,但也必是一条前进的道路。在新教育专家指导时,教育思想的碰撞,会摩擦出喔的火花。老师和学生都会有所收获,这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专家与老师,老师与学生,两对关系是交互作用的。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可能扮演一个主导者,教学传统代代相传,学生只能成为读书的机器。新基础教育的实施,如果不能准确理解其内涵,一味放权,老师便不成其为老师,课堂即使再活跃,也不能达到《说文》中:教,上所施,下所效也。从小,就常常听到有人把教师比喻为蜡烛,蜡烛的自我牺牲,自我毁灭。但教师与学生之间本应是教学相长的一个过程。学生可以在学校有孩子的天性,正如新基础教育的实施精神,促进学生的发展。但是不等于教师要牺牲自己,放任学生。教师作为一个综合性的载体,需要处理与学校变革的关系、与学生的关系、与学科的关系、与自我的关系。但是,教师绝对不仅仅只是教书工具,他们也会在教学中有所思,有所想。

三、新基础下,教师的挑战

不同的学科,不同内容,教师应该如何安排。这对老师的自身水平能力有了更高要求,除在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还需要有一定的教学实践。教师的实践智慧可以让学生真正喜欢课堂,在新基础中,能够更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促进教学的展开。教师能够从传统的领导者转变为课堂的协作者。

新基础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可以借鉴其成功教学经验;改革教学模式,主要可以从教学实践者教师着手。新基础教育虽早已产生并推行,但是却没有在各大师范院校推行。很多师范生对新基础的概念几乎是模糊的。如果可以在师范生还未真正形成教学观念,步入学校前,及时给予新基础教育,那么对以后的推行必然是事倍功半的。其次,在教师进入岗位后,学校便成为教师活动的主战场了。这时候,学校应积极配合教师教学工作的展开。不能让以往的公开课成为教师展开新基础课堂的束缚。学校大可以通过新基础课堂作为教学质量的检测,不需要再增加教师的负担。不是说公开课没有存在的意义,只是很多时候公开课多是形式大于内容,便失去了教学的真实意义。

最后笔者斗胆设想一下:虽然术业有专攻,专家是新基础教育的引路人,但是在每次交流实施中,专家获取的实质意义上也是一种间接经验。如果专家可以深入课堂,扮演一线老师的角色,深有體会课堂中的教与学。这样,不仅可以与一线教师有更为深入地交流,并且可以进一步推进新基础教育的进程。

第4篇

21世纪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全面应用,必然导致包括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成为创新教育的楷模,必须能够有效地进行创新性教育教学和管理.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但在提高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要注意到价值观对素质教育的影响,健康的价值观念,可以让学生从小就树立远大的理想,使他们敢于和勇于承担起社会的责任,从而培养出不仅具有创新能力,而且也具有良好道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

一、创新教育的意义与内涵

创新教育,其目的是使中小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通过教育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和新方法,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和特征,并获得相应的能力,为其长大后成为创造性人才奠定全面素质基础.而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批判精神和探究、创新教育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创新精神为核心,重点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习惯、基本的独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这是创新教育最为根本的目标和任务.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应正确把握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内在关系,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创新教育,让创新教育成为学生所向往的素质教育的一种新境界。

二、当前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

目前,基础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方式、教育评价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素质的培养。其弊端存在于:

1、在培养目标上,首先大家只是重视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知识素质的要求过高,忽视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2、在课程设置上,只重视书本知识,轻视社会实践,学生知识面狭窄,没有针对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来科学地设置课程。

3、在教育方式上,只注重知识传授,缺乏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这样做就直接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压抑个性发展.这就压抑了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特的思维能力,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忽视实践训练,致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和训练。

4、在教育评价上,只重视学生思想、知识的评价,忽视学生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评价;在考试中只重视笔试,知识简单再现的题目多,运用学科理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题目少,而口试、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考试形式很少运用,这种考试方式导致学生读死书、死读书只满足于对知识的简单再现能力明显不足。

三、加强创新思维教育

创新思维是创新教育的重点,创新思维能使学生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地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基础教育具有实施创新教育的有利条件,特别是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要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其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凡是能引起学生自己思考的便是启发思维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索问题;利用活泼多变的教学形式,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大胆想象的能力。切实有效的思维训练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又一途径,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角度、因此实践性的思维训练具有超前的和普遍的指导意义,充分发挥课堂内外教育空间的作用,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都具有极大的意义。

四、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作为基础教育实施者的教师,不仅要具备善于获取、接收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学会创造与运用新知识去培养塑造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近年来教学媒体的改进速度加快,其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从幻灯、投影发展到远程教育、计算机网络教育、多媒体教学和微机教学,新媒体传递信息总量大,

转贴于

对学生感官刺激强烈,尤其能使学生感受到科技和信息发展给人的生活方式带来的革命,从而调动学生的思维灵感,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教师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和适合自己特点的科学治学方法,并能够运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不断更新、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建立广博的科学知识体系,以保证课程教学。因此新的教育必须是包含新的教学手段和多层次、多样化教学方法的,教学过程不仅是传递信息,而应该包含启发思考,促进创造的内容。

第5篇

这一问题至今仍然没有确切答案。在世界师范教育发展史上,几种模式的发展都是经验与教训并存。我国幅员辽阔,地域性差异明显,并不是所有的省区都有条件并适合于改变传统体制。多元化的师范教育体制并存,可能是我国很长一段时期内师范教育发展的特点。

采取哪种培养模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否适合各地的实际情况。面对教育改革的巨大压力,旧体制的改革不是必须走向非定向,而是必须走向未来。在新的历史要求中,对旧体制进行改造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用教师专业化的理念规范师范教育,确立发展性的教师教育概念,树立面向基础教育和服务基础教育指导思想,沟通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改革师范教育体制中阻碍发展的终结式培养模式,将是改革顺利进行的保证。

一、传统的师范教育培养模式面临挑战

传统的师范教育体制中最需要改革的是它的终结式培养模式,深刻认识这一特征,是改革的前提。终结式是与发展性对应的一个概念,终结式的师范教育是指师范教育在体制上和内容上,均没有向实践延伸,它沿袭着传统教育的一次性特征,忽视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特征,忽视基础教育的实际需求。终结式师范教育的这些特征是定向型师范教育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表现,随着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和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入,这一现状日益暴露出它的不适应。

首先,从体制上看,传统的师范教育是一种终结式的教育,它将教师的培养局限在职前阶段,与教师的职后培训和发展没有实质性的联系,这对教师的职业成长是极其不利的。个体教师的职业成长,包括职前准备教育和职后发展两部分,二者间的良性关系是教师职业成熟的保证。在传统师范教育体制中,师范教育是就职前的准备性教育,是一种学历教育,与它衔接的是为在职教师提供非学历教育的地方教育学院、教师进修校、部分师范院校。他们为在职教师提供非学历教育,同时提供部分学历补偿教育。然而,在我国相当部分省区,由于中小学教师中不达国家学历标准的人数较多,他们往往将这些教育机构提供的部分学历教育作为学历达标的主要手段,这就加大了教育学院补偿学历教育的负担,形成了长期以来教师继续教育中重视学历教育,忽视非学历教育的传统,一定程度上使教育学院等机构成为为在职教师提供学历补偿教育的场所,冲淡了这些机构的正常功能。

由于学历教育与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非学历教育之间缺乏自觉的联系,师范院校提供的预备教育与教师的职后发展没有统合,形成了师范教育的终结性特征。许多教师在师范院校接受的教育,往往成为他从教生涯中受到的唯一教育,成为教育的终结,这就将未来教师的培养与在职教师的职业发展割裂开来,将师范教育仅仅作为一种知识储备,作为投入实践之前的一种预备,忽视了教师的职业技能、职业品质等在教学实践中发展的专业化特征,割断了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联系,抹杀了教师职业成长中职前与职后前后承继的阶段性特点,严重影响着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

这种重视预备性教育,忽视职业发展需求;重视学历教育,忽视非学历教育的传统,有悖于当前教师专业化的世界潮流,直接影响着教师队伍的发展与壮大,影响着我国教育质量的提高,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其次,从教育内容上看,传统的师范教育理论脱离实际,严重阻碍着教师队伍的成长。内容上的理论脱离实际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脱离理论研究的实际。师范教育中,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不能反映教学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对未来教师不能给予很好的指导,这种情况在我国相当部分地区的师范院校、地方教育学院的职前与职后的教师教育中都存在,这主要是对教育研究的前沿动态关注不够,对最新研究成果的采用不够,表现为理论上的落后。二是脱离中小学教育的实际,脱离中小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由于对中小学教育实践和中小学生的发展缺乏调查研究,师范教育和在职培训长期以来偏重理论学习,忽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理论学习不能转化为教育实践行动,师范教育的价值体现不足。这既表现为新教师入门适应期长,在师范院校所学内容不能很好地转化为实际行动,又表现为,在职教师的培训不能针对实际问题,突出理论学科的培训,在职教师更多地关注考试的合格和学历的最后获得,而不是在学习中求发展。所以在逐年壮大的教师培训队伍中,真正去进行教育改革的教师却寥寥无几,有人形象地描述这种教育现象是只见“投入”,不见“产出”。

二、构建发展性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

终结式的师范教育,是将教师培养局限在职前阶段,局限于学历教育,对教师的职后培训和职业发展重视不够。发展性的教师教育,是本着教师专业化的理念,面向基础教育,以教师的职业发展为出发点,以服务基础教育为宗旨,整合职前与职后教育于一体,是用一种发展的理念重新构建师范教育,它对传统的师范教育的突破,在于对它的终结式培养模式的“终结”。传统的师范教育,只有在发展性的教师教育理念的规范下,才能突破终结性的束缚,由静态走向动态。

首先,强化教师在职教育,构建发展性的教师教育模式。在原有的定向型师范教育体制中渗透教师教育的理念,其核心是重视教师的实践需求,并通过这种需求沟通职前教育与职后发展,统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强化教师的在职教育,是实现这一系列改革的首要条件。教师的在职教育是一种非学历教育,它对制度化教育的依赖性不是很强,这就需要打破定向型师范教育体制的束缚,建立定向与非定向,制度化与非制度化并存的多元化的教师教育体制,为教师教育的发展提供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这是学习化社会的要求,是终身教育理念的体现,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

增加在职教师培训力度的改革,最近几年表现比较突出的是教育学院的改组。教育学院的改组,更多的是将教育学院并入师范院校,或者是融进师范院校的教育学院或教育系,或者是组建独立的成人教育学院,或者是以挂靠在师范大学的师资培训中心的方式存在,各省区只保留了师资力量雄厚、物质条件优良的一两所教育学院。改组后的多种形式的在职教育,教育力量相对集中,并与师范院校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局面,这些都是加强教师在职教育、突破制度化束缚的举措。其中,成人教育学院和师资培训中心的独立建制,以及他们提供的大量的非学历教育,是非制度化教育的尝试,是终身教育理念的体现。当然,这方面的改革才刚刚开始,还有许多有待开发的新形式、新问题需要研究和实验。再者,师范院校的学生走向中小学,在实践中学习的改革措施还没有很好地开展起来,在实践中学习的模式还有待开发与研究。

其次,以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依托,沟通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变终结性的预备教育为发展性的教师教育。在专门的教育机构中,以培养教师为目标的定向型师范教育体制,曾经是师范教育的进步,然而,局限于职前教育的传统,随着教育制度和教育理论的进一步成熟,随着社会对教师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提高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日益暴露出它的不适应。发展性的教师教育是针对终结式师范教育提出来的,它强调用教师教育的大概念代替传统的师范教育概念,用发展的模式代替终结式的模式,突出教师成长的连续性、阶段性和发展性。从我国目前师范教育的现实来看,沟通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将是这一改革的核心,立足于基础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又是实现这一核心的关键。

沟通教师的职前教育与职后发展,是教师职业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必然要求,它需要以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依托,将教师教育的重心从职前转向整个过程,这就要求师范教育改革,一方面要面向基础教育,借鉴基础教育研究的成果,或者从师范教育发展的需要出发,加强对基础教育的研究,充实自己的教育内容,突破过去从理论到理论的传统;另一方面又要强化在服务基础教育的基础上,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这就要求在高校与中小学之间建立伙伴关系,将教师的职业发展作为教师教育的核心,使教师教育从职前延伸到职后。鼓励和帮助中小学走科研兴校的道路,强化师范院校在研究中求发展的意识,是贯彻这一思想的尝试,它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师范教育的改革指明了与基础教育研究共同发展的方向,也为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真正沟通提供了个案。

发展性教师教育正是以基础教育为连接,将教师的职前教育与职后发展统合起来,通过追求教师职业的不断成熟,实现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的教育目标。

三、发展性教师教育的改革原则

发展性的教师教育是改革师范教育的指导思想,它不局限于定向型或非定向型师范教育的培养模式。对我国当前大多数地区的师范院校来说,确立发展性教师教育原则,是在现有的定向型师范教育体制中,用教师教育的理念规范师范教育,而不是取代原有的师范教育体系,建立全新的体制。这就需要立足于现实,以现实为基础构建改革原则。

首先,发展性教师教育要确立立足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原则。发展性教师教育是以教师专业化为基础,是传统的定向型师范教育在理念上的扩展。谋求学生的发展是教师职业不同于其他职业的特点,研究中小学生的发展需求,也就成为教师专业化的出发点,它直接决定着教师教育的内容。在对中小学生需求的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将教师教育划分为通识化教育、学科教育、发展性专业教育、道德教育和人格养成五个维度。其中,道德教育又可分解为两个方面,即普通的道德教育与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人格养成侧重于教师专业人格的养成。发展性专业教育是从基础教育的需求出发,将传统的教育理论学习与中小学的教育实践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在师范教育中渗透职前与职后一贯制的教师教育理念,来改革传统体制中不适应的部分。教师教育的这些基本内容,是促进中小学生发展的保障,也是教师教育服务于基础教育的手段。

发展性教师教育关注的核心是教育实践中教师职业的发展,这种发展是建立在基础教育的需求之上,它是以基础教育实践为基础,以中小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来构建自己的教育内容与过程。如果说服务于基础教育是教师教育的最高目标,那么立足于基础教育也就成为教师教育的重要手段。这一目标和手段不仅是沟通教师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也是统合职前预备性教育和职后发展性教育的中介。

发展性专业教育虽然仍侧重于职前的预备教育,但它增加了教育实践的比重,并以此为契机,将大学教育与中小学教育联系起来,在理念上将教师培训从职前准备延伸到职后发展,也就是将教师的职前培训与职后发展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形式结合起来,它打破了传统师范教育的终结性特征,为教师的职业成长奠定了前后一贯的基础。立足于基础教育和服务于基础教育,使教师教育区别于传统的师范教育,现实中鲜活的基础教育实践,拓宽了传统师范教育的视野,改变了传统师范教育的静态模式,是新时期教师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和新趋势。

其次,发展性教师教育,应该确立可持续发展和终身教育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强调教师职业的发展性,终身教育的原则突出教师职业的连续性。这两个原则是上述原则的体现,是改革传统师范教育的具体要求。要贯彻这两个基本原则,应着重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探索职前教育中加大实践锻炼力度的模式。这方面的改革可以说是仁者见仁,师范教育发展史也给我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模式,在这些历史性的实验改革中,美国年代以来的教师职业发展学校,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它强调培养教师的大学与中小学建立稳定的联系,在教学实习中,谋求高校的理论研究与中小学的实际发展的统一。这种做法与传统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大学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共同参与实习生的教学指导与评估。实习生在理论教师与实践教师的共同指导下,一方面检验自己知识的积累,另一方面锻炼和提高实际能力。大学教师也可以从中得到师范教育的反馈信息,为进一步调整自己的理论教学提供依据。中小学教师在与大学教师的共同指导中,也可以得到理论上的指导与提高。可见,师范教育中实践环节的加强,将职前的预备性教育和教师职业中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不仅为实习生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突破了传统师范教育终结性的特点,为未来教师的职业发展确立了较高的起点,同时它还激活了师范教育与中小学教育的联接,从根本上把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

第6篇

“新基础教育”研究是叶澜教授主持的一项综合性研究项目,涉及理论实践两个层面和多个领域的研究。早在其探索性研究阶段,该研究就曾关注过学校管理层面的改革问题,如学校科研如何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在科研过程中如何形成一支新型的教师队伍,学校管理工作如何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等。[1]在研究进入推广性、发展性阶段之后,上海市“新基础教育”研究所于2002年3月举办上海闵行区“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者研修班,研究主题涉及学校管理改革各个层面的问题。2002年5月,“新基础教育”研究所在上海召开了第六次“新基础教育”共同体研讨会,叶澜教授作了《高质量整体加速推进新基础教育,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的专题报告,明确提出了“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的改革实践目标。学校管理“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强化了校长作为学校改革第一负责人的意识,并由此在学校管理层面开始了更为深入而富有创意的改革。[2]

现有的学校管理改革往往是在理论与实践相对立的思维方式指导下进行的,比较侧重实务层面的改革,对行政层面有很强的依附性,学校管理改革的自觉性、独立性与特殊性尚待开发。在此背景下,“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就体现出以下的独特性:

增强了理论与实践的互动

“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有着鲜明的教育学立场,追求和体现着教育理论与教育改革实践的积极互动。“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坚持直面学校管理现实,尊重实践本身的独特性、综合性和复杂性,始终在“成事”与“成人”相结合的立场下研究学校管理问题。“新基础教育”并不反对借鉴经济管理等领域的先进思想,但更加自觉地注重学校教育及管理的独特性,坚持将学校管理改革置于教育学的立场下进行思考。“新基础教育”有其对社会发展、教育改革走向的整体思考,有其对现有学校教育问题的深度考察,更有改变现状、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的目标设计和路径创新。在“新基础教育”看来,“实现转型,是中国学校世纪初变革的基本走向和关涉全局的基础性核心任务”,其具体内涵“即学校教育的整体形态、内在基质和日常的教育实践要完成由‘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转型的具体内容包括价值提升、重心下移、结构开放、过程互动、动力内化等5个方面。[3]而具体的改革路径,则是研究型的改革实践。在这一重要的改革实践中,学校管理不仅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改革层面,而且是在“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在进行“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时,学校管理者首先要学习和掌握“新基础教育”的理论,要认识“新基础教育”的性质、目标、价值追求和观念系统,理解“新基础教育”的主张与改革措施,从而形成“新基础教育”的理论立场。“新基础教育”并不认为学校管理者只是理论的应用者,而是认为其同样需要思考教育问题,形成教育观念,养育教育智慧;认为学校管理者是有思想、有智慧、有发展潜力的生命体,而不是照本宣科的操作者。

“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致力于理论思考与改革实践的互动,不断研究新问题,不断在研究中丰富理论,不断在理论指导下推动改革实践,理论与实践相互滋养,相互生成。因此,在“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中,学校管理者能不断地感受到“新基础教育”理论对改革实践的渗透和指导,也能在不断推进着的改革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和进行新的理论思考。因此,实施“新基础教育”,会促进学校管理者更加自觉地学习、思考和实践,在实践中更新教育观念。

突出了改革的整体意识

“新基础教育”要求,学校管理者必须有综合和整体的意识,要对学校所走过的道路有清醒的认识,要对学校的发展状态、改革目标、改革进程、存在问题与新的发展空间有综合的认识,对学校各方面、各层面的改革有综合的设计,要有策划、指导、推进学校各方面改革的意识和能力。这样,必将有助于整体推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突出了改革的内涵意识

对于学校管理而言,有各种技巧、方法的改革,有各种方面的改革,有外显的改革,也有内涵的改革。从当前的改革状态来说,人们比较关注的是学校硬件设施的完善、学校品牌效应的形成、学校外在声誉的改善。这些固然是重要的,而且对于当前来说,也是必要的工作。但是,这些改革毕竟是学校的外延发展,不能替代学校的内涵发展。

“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对于学校改革和管理来说,最核心、最艰难的就是学校的内涵发展。“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致力于学校日常生活的更新,致力于学校中人的生存方式的整体转换,致力于创建一种新的学校生活形态。这一改革艰难而又非常有意义。因此,“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非常关注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自我更新。具体而言,这种自我更新包括人的观念系统的更新、思维方式的更新、价值取向的更新和行为方式的更新等。这种自我更新,是渗透在教师、学校管理者的日常工作之中,并通过其日常工作方式的转变而体现出来的。因此,“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关注的是工作中的人的变革。这是最具有实质意义改变。用“新基础教育”的话语来说,就是要处理好“成事”与“成人”的关系:通过“成事”来成人,“成事”与“成人”紧密结合。

“新基础教育”自觉、执著地关注着学校内部的变革,关注着学校内在基质的时代转型,关注着学校的整体转型和转型性的改革过程。正是在此意识之下,“新基础教育”才特别看重“过程”、“人”和“日常”这些学校内涵发展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突出了改革中学校的自我意识

学校管理改革有多种方式,从内外关系来说,有的是依靠外界控制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有的是注重调动学校人员积极性的改革,有的是积极寻求外界支持的改革,而“新基础教育”追求的是学校管理的自我更新。这是一种对学校人员综合潜能的积极挖掘,是一种开放的精神状态与发展状态。因此,“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唤醒了学校的自我意识。

只有学校管理者想改变自己和自己的学校,愿意面对学校的问题,愿意寻找学校的发展空间,“新基础教育”才可能在其学校扎根,才能促进学校自我更新。“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固定的操作方法。它只是通过传播理念和改革实践,唤醒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自我意识、发展意识、生命意识,让每个人都认真面对自我,积极更新自我。这样,“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就呈现出相当积极的状态:学校管理层在积极地自我更新。这不仅体现为每所实验学校对自己学校发展状态、问题与发展空间的认识上,不仅体现在对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上,不仅体现在学校管理者积极地推进自己学校的改革、不断深化和拓展改革领域上,而且体现在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能够积极地思考自己的工作,积极地探索和实践,积极地反思并不断地重建。一批批积极进行自我更新的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正在研究型的改革实践中不断涌现。

“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强调了“自我”的存在、“自我”的力量,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唤醒着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着他们的力量。

在几年的改革实践中,正是因为有了上述坚实的基础,所以开展“新基础教育”实验的学校才在学校管理层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们根据自己学校的历史、现状、问题与发展空间,自主规划学校发展,积极开展学校科研,开展具有个性特征的文化建设,降低管理重心,重构学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自主构建反思--重建型的管理方式,关注学校最基本的师生日常生存方式的转换。可以说,每一所扎扎实实进行“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学校,其管理层面都显现出整体转型的态势,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学校从“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

学校管理改革之路是没有终点的。“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乃至于“新基础教育”的理论建构与改革实践,必将为丰富、拓展学校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叶澜.“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结题总报告[A].“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2]叶澜.实现转型:世纪初中国学校变革的走向[J].探索与争鸣,2002,(7).

第7篇

“新基础教育”研究是叶澜教授主持的一项综合性研究项目,涉及理论实践两个层面和多个领域的研究。早在其探索性研究阶段,该研究就曾关注过学校管理层面的改革问题,如学校科研如何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在科研过程中如何形成一支新型的教师队伍,学校管理工作如何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等。[1]在研究进入推广性、发展性阶段之后,上海市“新基础教育”研究所于2002年3月举办上海闵行区“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者研修班,研究主题涉及学校管理改革各个层面的问题。2002年5月,“新基础教育”研究所在上海召开了第六次“新基础教育”共同体研讨会,叶澜教授作了《高质量整体加速推进新基础教育,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的专题报告,明确提出了“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的改革实践目标。学校管理“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强化了校长作为学校改革第一负责人的意识,并由此在学校管理层面开始了更为深入而富有创意的改革。[2]

现有的学校管理改革往往是在理论与实践相对立的思维方式指导下进行的,比较侧重实务层面的改革,对行政层面有很强的依附性,学校管理改革的自觉性、独立性与特殊性尚待开发。在此背景下,“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就体现出以下的独特性:

增强了理论与实践的互动

“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有着鲜明的教育学立场,追求和体现着教育理论与教育改革实践的积极互动。“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坚持直面学校管理现实,尊重实践本身的独特性、综合性和复杂性,始终在“成事”与“成人”相结合的立场下研究学校管理问题。“新基础教育”并不反对借鉴经济管理等领域的先进思想,但更加自觉地注重学校教育及管理的独特性,坚持将学校管理改革置于教育学的立场下进行思考。“新基础教育”有其对社会发展、教育改革走向的整体思考,有其对现有学校教育问题的深度考察,更有改变现状、创建21世纪新型学校的目标设计和路径创新。在“新基础教育”看来,“实现转型,是中国学校世纪初变革的基本走向和关涉全局的基础性核心任务”,其具体内涵“即学校教育的整体形态、内在基质和日常的教育实践要完成由‘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转型的具体内容包括价值提升、重心下移、结构开放、过程互动、动力内化等5个方面。[3]而具体的改革路径,则是研究型的改革实践。在这一重要的改革实践中,学校管理不仅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改革层面,而且是在“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在进行“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时,学校管理者首先要学习和掌握“新基础教育”的理论,要认识“新基础教育”的性质、目标、价值追求和观念系统,理解“新基础教育”的主张与改革措施,从而形成“新基础教育”的理论立场。“新基础教育”并不认为学校管理者只是理论的应用者,而是认为其同样需要思考教育问题,形成教育观念,养育教育智慧;认为学校管理者是有思想、有智慧、有发展潜力的生命体,而不是照本宣科的操作者。

“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致力于理论思考与改革实践的互动,不断研究新问题,不断在研究中丰富理论,不断在理论指导下推动改革实践,理论与实践相互滋养,相互生成。因此,在“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中,学校管理者能不断地感受到“新基础教育”理论对改革实践的渗透和指导,也能在不断推进着的改革实践中,发现新问题和进行新的理论思考。因此,实施“新基础教育”,会促进学校管理者更加自觉地学习、思考和实践,在实践中更新教育观念。

突出了改革的整体意识

“新基础教育”要求,学校管理者必须有综合和整体的意识,要对学校所走过的道路有清醒的认识,要对学校的发展状态、改革目标、改革进程、存在问题与新的发展空间有综合的认识,对学校各方面、各层面的改革有综合的设计,要有策划、指导、推进学校各方面改革的意识和能力。这样,必将有助于整体推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突出了改革的内涵意识

对于学校管理而言,有各种技巧、方法的改革,有各种方面的改革,有外显的改革,也有内涵的改革。从当前的改革状态来说,人们比较关注的是学校硬件设施的完善、学校品牌效应的形成、学校外在声誉的改善。这些固然是重要的,而且对于当前来说,也是必要的工作。但是,这些改革毕竟是学校的外延发展,不能替代学校的内涵发展。

“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对于学校改革和管理来说,最核心、最艰难的就是学校的内涵发展。“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致力于学校日常生活的更新,致力于学校中人的生存方式的整体转换,致力于创建一种新的学校生活形态。这一改革艰难而又非常有意义。因此,“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非常关注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自我更新。具体而言,这种自我更新包括人的观念系统的更新、思维方式的更新、价值取向的更新和行为方式的更新等。这种自我更新,是渗透在教师、学校管理者的日常工作之中,并通过其日常工作方式的转变而体现出来的。因此,“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关注的是工作中的人的变革。这是最具有实质意义改变。用“新基础教育”的话语来说,就是要处理好“成事”与“成人”的关系:通过“成事”来成人,“成事”与“成人”紧密结合。

“新基础教育”自觉、执著地关注着学校内部的变革,关注着学校内在基质的时代转型,关注着学校的整体转型和转型性的改革过程。正是在此意识之下,“新基础教育”才特别看重“过程”、“人”和“日常”这些学校内涵发展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突出了改革中学校的自我意识

学校管理改革有多种方式,从内外关系来说,有的是依靠外界控制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有的是注重调动学校人员积极性的改革,有的是积极寻求外界支持的改革,而“新基础教育”追求的是学校管理的自我更新。这是一种对学校人员综合潜能的积极挖掘,是一种开放的精神状态与发展状态。因此,“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唤醒了学校的自我意识。

只有学校管理者想改变自己和自己的学校,愿意面对学校的问题,愿意寻找学校的发展空间,“新基础教育”才可能在其学校扎根,才能促进学校自我更新。“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固定的操作方法。它只是通过传播理念和改革实践,唤醒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自我意识、发展意识、生命意识,让每个人都认真面对自我,积极更新自我。这样,“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就呈现出相当积极的状态:学校管理层在积极地自我更新。这不仅体现为每所实验学校对自己学校发展状态、问题与发展空间的认识上,不仅体现在对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上,不仅体现在学校管理者积极地推进自己学校的改革、不断深化和拓展改革领域上,而且体现在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能够积极地思考自己的工作,积极地探索和实践,积极地反思并不断地重建。一批批积极进行自我更新的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正在研究型的改革实践中不断涌现。

“新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改革强调了“自我”的存在、“自我”的力量,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唤醒着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着他们的力量。

在几年的改革实践中,正是因为有了上述坚实的基础,所以开展“新基础教育”实验的学校才在学校管理层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们根据自己学校的历史、现状、问题与发展空间,自主规划学校发展,积极开展学校科研,开展具有个性特征的文化建设,降低管理重心,重构学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自主构建反思--重建型的管理方式,关注学校最基本的师生日常生存方式的转换。可以说,每一所扎扎实实进行“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学校,其管理层面都显现出整体转型的态势,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学校从“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

学校管理改革之路是没有终点的。“新基础教育”的学校管理改革乃至于“新基础教育”的理论建构与改革实践,必将为丰富、拓展学校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叶澜.“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结题总报告[A].“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2]叶澜.实现转型:世纪初中国学校变革的走向[J].探索与争鸣,20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