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2-05-27 03:45:52

序论:在您撰写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第1篇

1.缺乏可操作性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只有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的提升教学的质量,同时有效的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素质的提升。但是在目前的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师因为课时问题,忽略了时间教学,大部分精力都用在理论教育上,导致学生不具有实践能力,很难掌握信息技术,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同时也影响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

2.缺乏基础设施建设受到高考模式的影响,大部分学校不愿意把资金投入到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中,这种问题在偏远农村更为严重。因此,大多数的学生只有较少的机会接触到信息设备,只有教师的理论概述是很难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缺乏完善的基础设备,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时间,缺乏对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是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不能有效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3.信息技术教师缺乏专业化素质信息技术教师缺乏专业化素质是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质量难以提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师缺乏专业化素质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因为学校对信息技术教育不重视、招聘信息技术教师的条件较低、缺乏对教师的专业化培养、教师缺乏创新意识和缺乏自学能力等都是导致教师专业化素质难以提升的原因,教师的专业素质较低,导致学生们的素质难以提高,教学质量难以提升。

二、解决高中信息技术教学问题的对策

1.转变传统教学意识观念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导致信息技术教育不能有效的进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不能得到有效提升,针对此类问题,只有让各个层面都对信息技术教育重视起来才能有效的改变这个现状。如,国家可以适当程度的把信息技术纳入到高考范畴、学校增加信息技术教育的课时、教师加强对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等,全面的重视起来才可以有效的提升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2.实施灵活的教学方式目前的信息技术教育还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和教师缺少创新意识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不重视学生的主体感受,使高中生缺乏学习信息技术的激情,导致信息技术教学质量难以提高,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式,不断的创新教学理念,根据实际情况,丰富教学内容,例如在Powerpoint教学中,教师可以让素质较高的学生制作有难度的动画,让素质有所欠缺的学生制作基础动画,这样可以增加课堂的灵活性,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3.设立实践性内容目前的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师的大部分精力都用在理论教育上,导致学生不具有实践能力,很难掌握信息技术,这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针对这类问题,教师应该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例如可以布置课后练习,利用Word为你的好朋友制作一张电子贺卡,这样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基础设施建设使学生缺少实践练习,不利于学生掌握信息技术。针对此类问题,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加大教育投资,增强基础设施建设,购买配套的计算机设备和最新计算机技术的教材,让学生们有充足的时间和设备来练习信息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5.提升教师专业化素质教师专业化素质较低是影响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教师专业化素质较低的问题,学校应该重视起来,在招聘时应该提出较高的专业素质要求、对在职的信息技术教师要进行阶段化的培训、增加教师的课题研究内容、在假期对教师进行进修学习等。通过这一系列手段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

三、结语

第2篇

高中的信息技术,多数是以应用型的知识为主,以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基本使用为主,这些课程让学生熟悉并熟练应用计算机,学会基本的应用软件,帮助学生们掌握更多的信息知识,学会正确使用计算机,并最终为学生走入社会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堂上,要为学生模拟一个真正的应用场景,让学生们自己去完成任务,并最终想方设法去解决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这是探究性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教师要负责这个任务的创设,这个任务要囊括此次学习的重点,并且要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让学生有兴趣去一探究竟自主研究。比如在《文字处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们自主插入图片,自主实现图文并茂的各种形式的排版,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其它诸如艺术字、文本框等等内容;在《数据表处理》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计算某个区域内数据的各种运算,以及图表等的插入……问题的创设讲究艺术性,在给大家布置任务的时候,可以利用一些巧妙的方式,比如:“大家一定看过不少网络上图文并茂的文档,今天就让你们大家自己亲自来试一试如何完成”、“全部都是黑色宋体字的文档是不是有点单调了?大家试试看艺术字和文本框怎么插入”、“大家知不知道老师们排名词最快的方法是什么?就是用EXCLE的自动排列功能,你们试试也能快速看到名次”、“这么多数据怎么计算?这些数据之间互相运算之后又得到哪些数据?我们不用再用笔算了,EXCLE自己会计算的,而且瞬间答案就出来了,大家试试看”……这些问题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很好地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并且这些也是办公软件中常用的一些功能,学生们探究出这些技巧来,对未来的工作与学习也会有极大的帮助。

二、采取多种模式,引导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是探究性教学的核心内容,是让学生在探究性的摸索中,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带着兴趣和目的进行探究,自主地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联想此前所学习到的知识,尝试多种方法,最终完成任务,并能够举一反三地完成其它的类似操作与任务。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比如,有些问题让学生以个体的形式来自主解决,有些任务需要让学生们互相结合着解决,还有些任务则是需要大家以团队的力量来完成。所以,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的安排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简单地在文档中插入艺术字或者是改变整体字体及布局特点,这些基本上都是简单而且即定的操作,让学生以个体的形式独立探究。而有些问题个体学生往往会出现片面的现象,就需要让他们实行互相结合、团体操作等方式来完成。比如图文排版过程中的各种效果的操作、对区域内数据的各种不同的运算,这些需要两个人合作,比如甲让乙做出某个效果或者是计算出某几个数据之间的和或者是顺排倒排等。再如对文档中图片的多种排版模式的练习与应用、插入图表等任务,需要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尤其是插入图表,如何插入,插入什么形状?又要用哪些模式?数据如何在图表上显示等等,这些需要团队的力量,群策群力,完成任务。

三、教师多重角色,适时给予评价

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它符合新课改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要求,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只让学生去探索便完成了教学,教师在探究性教学中仍然是主导地位,教师决定着探究性教学的进展,把控着探究性教学的走向。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扮演出任务的角色和模式支配的角色,还要看准时机,适时地给学生们的探索给予评价。教师的评价是对学生最大的肯定,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克服自己学习与操作过程中的问题,进一步改变错误的操作,从而改正自己的操作。比如在插入图表的任务完成过程中,我的要求是,以某个区域的数据为目标,将其以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在操作的过程中,很多同学都只是简单地将数其据以饼状的形式将其比例呈现出来,只有少数同学是将这些数据同时也显示在饼状图上,并加以箭头的指示。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适时地给予学生们评价,让学生们知道为何要将数据清晰明确地全部反应在饼状图上,又如何将它们全部明朗地显示出来。

四、结语

第3篇

1.教学反思不够深入

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很多老师仍然对学生实行应试教育,所有的教学内容都以高考为中心,自然对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不够重视,直接导致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反思不够深入,教学反思的关注点还停留在一些表面问题上,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和遗憾,而没有深入反思教育改革理念是如何应用的,以及如何在宏观和微观等各个层面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另外,教学反思是贯穿于课堂前,课堂中,课堂后整个教学过程的,但是目前很多老师的教学反思只局限于课堂后的反思,无法有效处理在其他教学环节出现的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教学反思没有完整的过程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反思往往停留在表面,是为了教学反思而反思,缺乏完整的反思过程。合理完整的教学反思过程应包括以下环节: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实践验证方法是否正确。对于整个环节中的最后一步具体实践验证,是之前三个环节的是否科学合理重要检验措施,对教学反思是否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却常常忽视了这一环节,导致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也没达到教学反思的真正目的。

3.教学反思的方法非常单一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反思方法非常单一,通常表现为在教案上简单的记录几个问题,走走形式。教学反思的本质是要求老师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呈现或者潜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但是目前的反思方法只是用笔单纯的记录,违背了教学反思的宗旨,更没有体现出教学反思的价值所在。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前应该多所教学生表现出的问题进行系统的观察研究,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进而进行深入的教学反思。另外,录像、微博等多种多样的形式都能够帮助老师进行教学反思,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反思的改进措施

有效的教学反思能够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更扎实的掌握所学知识。因此,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科学有效的具体措施来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反思的水平,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1.树立正确的教学反思观念

人的思想观念是指导行为的内在原因,正确的教学反思观念同样是提高教学反思水平的基础。在传统的教学观念的影响下,相当一部分信息技术老师认为只要在出现问题时进行教学反思就可以了,没有形成科学正确的教学反思观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行为也在不断发展着,并且由于教学环境的不同,每个学生素质的不同,这些都要求教师要将教学反思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只有各位教师系统科学的进行教学反思,树立正确的教学反思观念,才能充分发挥教学反思的重要作用。

2.落实教学反思的具体内容

教学反思实质上是教师内在的一个教学行为,要想充分发挥教学反思的作用,还要落实教学反思的具体内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将教学反思内容加以实践检验才能形成系统完整的教学反思理论。首先要根据现有问题进行教学反思,然后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设计等内容进行调整,最终在进行下一个班级的教学活动时进行实践检验。这样,老师经历了课堂前和课堂后的教学反思,以及课堂中的实践检验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后,他的教学水平一定会有显著的提高。另外,对于实践检验的结果也要注意记录总结,只有不断地积累,才能一步步丰富信息技术教学理论。

3.教学反思要建立反馈机制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同的信息技术教师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也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反思理论,因此学校应该定期组织教师们一起沟通交流教学反思经验和成果,形成一定的反馈机制。有效的沟通是大家共同进步的重要保障,并且由于现在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也是沟通交流的一个有效手段,老师不仅可以和同事之间交流还可以多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阅相关理论著作,与书籍进行交流,借鉴其他成功经验。另外,老师与学生之间也要建立反馈机制,加强沟通交流,以便于教师在沟通的过程中发现教学不足,发掘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以及自身的教育素质。

三、结束语

第4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学科,这一点体现得尤其明显。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无时无刻不在与信息打交道,信息技术所涉及包含的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是我们无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向学生全面讲述的,这使得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绝不仅仅是对某些已有知识的掌握,也不仅仅限于课堂上的学习,而是应当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从另一方面看,信息技术不仅是学习的对象,更是学生今后进行其他学科学习的高效的实用的工具。学生一旦掌握了这种工具的使用,会使学习渠道更加广阔,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这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因此,我们的课堂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学是为了创造,打造创新学习的课堂

传统信息技术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很明显的。过去,教师也把主要精力用于锻炼学生对软件中一个个具体操作的掌握,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使得学生原本由于对计算机的浓厚兴趣而对信息技术课产生的兴趣一点点被磨灭,这实在是一件悲哀的事情。新课标理念指导下的新教材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单纯讲解操作的内容明显减少,更注重问题的发现和问题的解决。这就使得我们的课堂不能再像以往那样过分强调讲与练,过分关注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而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探究的空间,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此时,教师所扮演的不再是“有一桶水,给学生一碗水”的角色,而应该“用自己的一桶水,去引出学生的十桶水”。这其实对我们设计课堂、驾驭课堂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任务驱动是我们课堂上比较常用也比较有效的方法,但应注意不要流于表面。最重要的是任务的设计,要大小合适,难度适中,最好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是学生比较关注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恰当的任务,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师生共同制定任务。通过一个个问题的主动探究,一项项任务的完成,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创新的能力。

三、鼓励交流与合作,倡导学以致用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实际,高中学生既有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又有在课堂上自我表现,与他人交流的欲望。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善于抓住并且利用这一特点。例如,在学习“信息的获取”一节时恰逢国庆将至,我与部分学生讨论后布置一个任务:“我的国庆旅游计划”。我要求每个小组根据小组成员的兴趣选择一条旅游路线,然后搜集信息,尽可能全面地设计一次旅行安排(如时间安排,交通方式,旅游景点等等)。每个小组成员满怀热情,积极地在网上搜集资料,认真整理,最后每个小组得到一个比较完整的计划,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小组之间的交流讨论。这样,学生既增长了见识,又锻炼了能力,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后来有学生说,国庆节他和父母出去旅游所走的路线和我们讨论的一条路线就非常类似。

四、总结

第5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新要求;课程教学

江苏省从2008年3月开始实行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它是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作为过关性考试重在通过考试考察考生的整体达标水平,考生通过测试以后才具备填报高考志愿的资格。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注重考查高中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度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反映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关注信息技术与社会进步的协调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1]。但随着这项测试开展时间的不断增加,应试教育的影子随之出现,很多学校忽视信息技术课程的系统教学,采取考前大规模集中机械训练的方法提高考生通过率。这种教学模式只是一味的提高考生通过率,缺乏培养考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课程大纲和新课改的要求背道而驰。针对这种现象,《2015年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说明》在2014年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专门提出“适当增加了一些体现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内容”[2],即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不仅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将注重现代信息技术领域中的热点和新兴话题,紧跟时代潮流,体现时代特征,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学要更加注重将现代信息技术的新事物、新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创新能力,达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目标。

一、新要求提出的背景

1.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现代信息技术是以电子技术尤其是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为核心,以通讯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为支柱,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目的的科学技术群。随着科技进步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呈现多元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网络化、虚拟化等特点,信息技术应用新成果不断涌现,已经引起了社会各方面各领域的深刻变革,快速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也快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以应用和提高信息素养为目的的学科,势必要顺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2.信息技术课程的自身发展需求。从国家教委1982年决定在清华大学等5所大学附中试点开设BASIC语言选修课开始,我国的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已经历时30多年,从“文化论”到“技术性学科”,再到“信息素养”,其演变发展始终没有脱离整个社会变革的趋势,并且始终受到世界信息技术潮流的影响[3]。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就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学习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为特征的基本学习领域之一[4]。3.课程教学去应试化的改革要求。自从将信息技术课程纳入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以后,信息技术课堂就被贴上了“应试”的标签,而随着考试年份的增加,考核知识点相对固化,信息技术课堂也的确日趋应试化。很多学校不重视平时课堂教学,只抓考前的复习应考阶段对学生进行集中训练,即使信息技术基础不好的学生,经过两个多月或者再长一点时间的集中机械式训练后,也能顺利通过考试。在集中训练期间,应试化迹象暴露无遗,教师往往已经无暇顾及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背诵考点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强化操作题的操作步骤,缺乏对知识的梳理与反思,更不用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如此这样,会让学生、家长甚至学校和教师都认为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只需应付过关即可,这与新课标要求的信息技术课程要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完全背道而驰。正因如此,信息技术课必须要体现时代性与发展性,将现代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体现在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中。

二、课程教学的新思考

1.不唯应试论目前很多学校为了仓促应试,组织学生进行大规模集中机械式训练,仅仅在机械模仿中生搬硬套,而信息技术自身独特的技术人文和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未能得到体现,不能培养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构建和利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提出的新要求就要求我们不能再唯应试论,而应该尊重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教学规律和培养目标,注重课程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内容探索、注重课程目标的实现和升华。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不断出现新的技术、新的方法和新的问题,同时也是一门工具学科,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在应试背景下,学生遇到新的问题就会感觉到无从下手。而摒弃应试化,就要求我们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提高信息素养放在首位,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在遇到新问题时就会主动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中得出的各种结论,从而达到课程培养的目标。2.不唯教材论信息技术是一门工具学科,除了理论知识以外主要是信息技术工具的应用和实践,也就是掌握利用一些应用软件来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在很多教师急着教学生某些软件的操作方法,学生也是盲目的按照老师的步骤去模仿操作,学生不能体会这些操作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做不到学以致用。学业水平测试所提出的软件考查要求不仅仅要求学生学会使用这些软件,同时还注重对信息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同时也越来越体现时代特征、紧跟时代潮流,越来越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热点和新兴话题,而信息技术课程教材中涉及的软件和案例因出版、改版等各种原因存在滞后性和局限性。这就要求我们要突破教材限制,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挖掘新的资源,同时注重拓展课内知识、延伸课外知识,带领学生多关注热点、关注新生事物、紧跟时代潮流、从信息的模仿者转变为引领者[6]。3.不唯单一论因受应试的影响,每节课教师习惯演示操作过程、学生习惯模仿练习,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课堂变成单一的案例教学课堂。《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探究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既有基础理论知识,又有大量技能知识,教师在课堂上所使用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程目标的实现。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认识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掌握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和新媒体时代的教学特点,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探索多元化教学方法,力求围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学习氛围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目标,结合移动学习、创客教育、翻转课堂,综合采用自主探究、启发教学、分层教学、分组合作等多元教学方法,保护学生创造潜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

三、结束语

信息技术课程已经不是一门单一的课程,既是基础知识学科,也是应用学科,又是工具学科,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也注重体现课程的发展性,强调与其他自然科学的融合,引领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中的热点和新生事物。所以我们要从学业水平测试的新要求中反思我们的课程教学,更好的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学科地位,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目标。

作者:刘元庆 单位:徐州市教育局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011年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说明[M].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2]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015年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说明[M].江苏: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

[3]罗艳君.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概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9).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1(2).

第6篇

在课堂教学环节,为了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数学教师会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在这一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应用语言的方式给学生评价。这种教学方法能使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融为一体。例如,在讲“抽样方法”时,有位教师曾用信息技术的方法引导学生完成预习。在这一节课开始前,这位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一个游戏的气氛,如应用声、光效果,把这一次的教学环境布置成一个综艺节目一般。这位教师指出,咱们今天先不谈教学的问题,记得我昨天布置给你们一些课前预习的作业,还给你们的学习成果打了分数。现在,我已经记不起你们的作业成绩到底做得怎样了,我想快速了解你们昨天的学习成绩。有哪位同学能够提供给我好的方案,让我能够最有效率、最准确地了解你们的数学成绩?于是学生联想到昨天学到的抽样的知识。教师为了激励学生完成这一学习主题,表示:谁能提出一个最完善的方案,我会给予奖励哦!这位教师结合信息技术,应用语言评价给予学生鼓励、引导,让学生积极地学习数学知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如果能够合理地应用口头评价,就能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乐趣,接受到学习的激励,感受到学习的引导,这是高中数学教学评价不能缺少的一个环节。

二、在课后拓展环节,为学生做出综合评价

在完成课堂教学以后,高中数学教师可为学生布置项目式学习任务,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一节课要学习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为了完成项目式的学习任务,需要自动地搜集研究材料、分析研究材料、整合数学知识、完成数学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自主地利用信息技术,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以后,教师可为学生做好综合评估。

三、总结

第7篇

(1)打破了课堂沉闷的局面。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台下似懂非懂地听,师生之间互动几乎为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日益丰富的媒体资源,新课标也要求教师不能再以“填鸭式”教学方式为主导,而要实行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模式。

(2)促进了课堂上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高中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特点就是压力过大,时间和精力分配不均匀,加上课堂时间有限,造成师生之间的互动缺失,使得高中数学的教学工作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之后,势必会大大改变这一情形,首先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备课,网上有更丰富的课程资源供老师选择,课堂上老师就会腾出更多时间对教学效果做出检验,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增加,关系变得融洽,一定程度上会提高教学质量。

二、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技巧

(1)以现代通讯工具为媒介,制定教学重难点。

高中学生因其思维层次和知识基础的不同,就要求教师在把握高中数学教学重难点的时候进行差异性选择。第一,要仔细研读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和配套教材,结合本班学生整体层次和自己的教学能力进行确定。这样,即使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偏差,也可采取必要措施进行补救。第二,要求学生课前预习,通过现代通讯工具。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难杂症收集起来,制定课堂教学重难点。

(2)博采众长,潜心制作高品质课件。

现在的高中生所处的是一个信息大爆炸、信息设备日新月异的时代。因此,单纯靠老师的一张嘴和一块黑板,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对知识的需求。多媒体技术给教师教学提供了形形的图文影像和丰富的示范,从而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积极性。一个高品质课件应该具备重点突出、布局合理、结构简单、清晰易懂等特点,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和心理接受度,能恰到好处地吸引学生注意力,起到画龙点睛的目的。

(3)信息技术的运用应以突破教学重难点为根本。

新课程标准要求信息技术要运用于教师的教学过程,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确实给我们的教学活动带来了不少便捷。但我们一定要坚持适度原则,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的目的是要解决教学重难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它从根本上动摇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地位。因此,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要知道哪些手段能够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开发,哪种方法适得其反,浪费了课堂时间。

(4)做好调查反馈工作,让信息技术的作用更好发挥。

很多教师陷入了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了多媒体信息技术,课堂效果就一定完美无缺。事实并非如此。教师想要清楚知道自己的课堂受不受欢迎、效果有没有达到、学生有没有掌握课堂所学,不能凭空设想,要及时做好各项反馈工作。通过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做到取长补短,在不足中寻找弥补的方法,改进工作方法,改善教学手段,不断推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