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5 00:09:48
序论:在您撰写招标职称专业技术工作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履行岗位职责情况
本人参加工作后,先后从事过项目计划管理、劳资管理、工程造价、招投标、资质管理等岗位。在此期间,本人努力钻研专业技术知识,并在管理过程中结合运用,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迅速转化为了业务能力。2007年本人参加全国经济师职业资格考试,成绩合格,当年11月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颁发的中级经济师证书。2008年公司聘任为经济师至今。调任综合管理部主管岗位后,在企业管理岗位上,本人努力发挥助手作用,较好地履行了个人职责,为部门和企业整体工作目标的实现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二、现专业技术资格前主要工作总结
2002年7月份参加工作后,本人先后从事过项目计划管理、劳资管理、工程造价、招投标、资质管理等岗位。
在担任项目计划管理员期间主要工作是做好统计管理,主要包括:工程计划编制、工程周报、劳动用工报表、工程量台账统计、分包统计等。各类台帐的统计按月度进行,保证登记齐全。同时完成其它管理工作,积极为项目部的生产经营工作服务。
在担任劳资管理员期间主要工作,一是劳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人员调动、新入厂人员的审查安置、各部门的借工、定员编制、零工招收使用及清退等工作;二是做好工资管理工作,在工作中组织二级单位的劳资人员对公司一系列工资政策、规定进行学习,保证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做到各部门统一起来。日常做好监督检查工作,根据出勤情况严格执行,保证分配上的公平公正,不影响员工的生产积极性。阶段奖等根据职工的日常考核严格发放,打破大锅饭平均分配的方法,充分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在工程造价员和招投标员岗位上,本人通过培训和个人学习,先后取得了造价员、招标师证书。完成了仁和医院大楼、东兴寓城花园小区、山东经济学院教职工住宅楼、费县电厂职工住宅楼、菏泽电厂职工住宅楼、山东大学兴隆校区学生公寓、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电网实验楼等工程工程投标、预结算编制、分包招标等工作,较好完成了公司交办的任务,为公司工程中标、进度结算、分包管理、资金催收等作出了自己的最大努力。
在公司资质管理岗位上,本人作为资质负责人,积极为公司发展建言献策,加快公司资质晋升,求得企业更快发展。按照公司部署,本人认真精心准备资质升级资料,主动加班加点力求尽善尽美,加强内外部沟通协调,公司资质晋升工作得到了住建部、山东省电监办等政府部门的肯定。公司先后顺利取得住建部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资质、环保工程专业承包三级资质、国家能源局二级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质监总局压力管道安装许可证、锅炉安装许可证、商务部对外承包工程资质,为公司提升实力、加快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三、现专业技术资格后主要工作总结
(一)加强企业管理和工程技术经济业务知识学习。先后自学了《著名商学院EMBA课程合集》、《内控管理——杜绝漏洞》、《从零开始做运营》、《新金融时代》、《工业4.0——即将来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等书籍,熟练掌握了企业现代化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理论、手段和方法,掌握了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企业管理工作涉及生产、经营、安全、技术、管理等方方面面,专业性、综合性强。本人深知做好企业管理工作,光有经济知识是不够的,本人通过三年函授学习,2014年取得了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历和工学学士学位。有了经济管理与工程技术专业知识,本人参与编写的《火电厂脱硫与脱硝实用技术手册》、《大型火电机组检修手册》先后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发行,提升了公司软实力和品牌形象,对推动电厂机组环保改造、现代大型火电机组检修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二)建立完善公司企业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本人起草编制了公司《业务招待费用管理办法》、《通讯及费用管理程序》、《办公用品管理程序》、《公章管理办法》、《宣传管理办法》、《单据报销管理办法》、《公司经理办公会议事规则》、《文明办公考核管理办法》、《公司各类会议管理规定》、《公司资质管理规定》等企业管理制度。办法执行过程中得到了员工和公司领导的认可,保证了企业正常运营。
(三)建立公司考核机制,完善公司考核绩效管理。为了充分调动总部及项目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起草编制了《公司月度工作绩效考核管理办法》、《项目部绩效考核规定》等文件,明确了考核依据与原则、考核组织及层次、考核程序、绩效考核标准、考核权重及考核结果兑现等。并与软件公司联合编制了网络版公司员工考核系统,经过试用及修改后,员工考核体系已基本达到预期的效果。绩效考核是提高企业执行力、实现各项目标任务、促进企业管理持续提升的重要手段。通过绩效考核,加强了对各项业务管控,进一步提升了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四)制定《公司电厂检修与技改业务发展管理规划》。本管理规划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发展发展现状(基本情况、资源情况、业务范围)、业务发展SWOT分析(优劣势、机遇与挑战)、业务发展方向和目标、市场开发规划、经营管理规划、现场管控规划、风险管理规划、内部管理提升规划、人才发展规划、品牌规划等。制定本规划作为检修技改板块全体员工行动纲领,积极推进理念改革,强化执行力建设,提升施工组织管理能力,促进了检修技改板块业务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五)编制《公司工程分包项目结算管理实施细则》。就分包目的、范围、职责、原则与程序、进度预结算、工程项目竣工结算、工程款的支付、考核与奖惩等,进行了详细规定。实施本细则后,进一步加强了工程分包项目结算管理,及时反映了工程分包项目成本,加快了公司“两金清理”进度,提高了项目经营管控水平。
(六)规范公司投标和市场开发工作。制定了公司《工程投标管理程序》,确定工程投标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责任及义务划分,确保投标工作分工协作顺利进行。开发部负责招标文件的购买及与招标人的联系,总体负责投标活动的策划及实施,负责投标文件的装订及包封;负责投标文件的归档、整理、分析,并协助财务部负责投标所需投标保证金的办理。计经部负责投标文件商务部分的编写。工程部负责投标文件技术部分的编写。物资部负责配合投标过程中有关材料及设备价格的提供。工程开标完成后,由参加投标的人员把投标活动中相关的资料及开标过程中的有用信息提供给开发部整理,为以后投标决策提供参考。
(七)制定了《企业全面精细化管理专项实施方案》,力求在管理短板和瓶颈问题、基础管理工作夯实、发展理念转变、细化和规范完成各项任务等方面实现持续改进。主要从制度建设、市场推广、人才战略建设、经营管理、物资采购、风险管理、信息化建设等十个方面采取措施实施精细化管理。通过检查、绩效考核等方式对实施方案进行考评,直接与月度超产奖挂钩。用制度、流程和程序来规范每一个员工的行为,养成按制度和流程来办事的良好作风,适时导入卓越绩效和其他先进的管理模式,夯实公司的管理基础,提升制度执行力。通过开展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了各项管理水平和公司经营效益,促进了公司持续快速发展。
第一条为了推进通信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工作,规范通信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依据《通信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暂行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的通信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应当遵守本细则。
第三条信息产业部负责对全国通信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设备器材采购的招标投标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负责对本行政区内的通信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设备器材采购的招标投标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
第四条信息产业部对从事通信建设项目的招标人自行招标资格、招标机构资质、评标专家资格进行认证的管理工作;负责建立全国通信建设项目评标专家名册。
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对本行政区内招标人自行招标资格进行确认,对招标机构资质、评标专家资格进行初审。
第五条通信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实行备案制度。
第二章自行招标
第六条招标人应当经信息产业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审查同意并取得自行招标资格后,方可自行办理通信建设项目招标事宜。
限额以上的通信建设项目的自行招标,应当遵守国家计委的有关规定。
第七条招标人申请办理自行招标资格,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法人资格的通信企业;
(二)具有与招标项目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工程技术、概预算、财务和工程管理等方面专业人员;
(三)具备独立编制招标文件和有效组织评标的能力;
(四)有负责招标工作的机构或3人以上的专职人员;
(五)熟悉和掌握《招标投标法》及有关法规。
第八条通信企业申请办理自行招标资格,应填写《通信建设项目自行招标资格申报表》(见附件一),电信业务覆盖范围在两个省以上的通信企业向信息产业部申报,经审查符合第七条要求的,由信息产业部颁发自行招标资格确认文件。
电信业务覆盖范围不跨省的通信企业符合第七条要求的向所在行政区通信管理局申报,经审查合格的由通信管理局颁发自行招标资格确认文件,并报信息产业部备案。
第九条招标人自行招标资格有效期为二年。招标人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3个月,向信息产业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提出复审申请。
第十条招标人初次申报自行招标资格的,其自行招标资格定为临时资格,有效期一年。有效期满后,重新向信息产业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申报。
第十一条招标人未经信息产业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确认有自行招标资格的,不得自行办理招标事宜,应当委托具有通信建设项目招标资质的招标机构办理招标事宜。
第十二条招标人申报自行招标资格过程中弄虚作假的,取消其自行招标资格。
第三章招标机构
第十三条凡从事通信建设项目招标活动的机构,应当取得《通信建设项目招标机构资质证书》,方可从事通信建设项目招标业务。
本细则所称通信建设项目招标,是指对通信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系统集成、用户管线建设、监理及主要国内设备、器材采购招标的。
第十四条通信建设项目招标机构的资质等级分为甲级、乙级和临时乙级。
申请通信建设项目招标机构资质的企业,应当向信息产业部或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提出申请,经通信管理局审查合格后,由信息产业部或通信管理局批准发证。
电信业务覆盖范围在两个省以上的通信企业和中央管理的企业公司由信息产业部批准发证,其他企业由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批准发证。
第十五条申请通信建设项目招标机构资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是依法设立、从事通信建设项目招标业务并提供相关服务的社会中介组织;
(二)与行政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不得存在隶属关系或其他利益关系;
(三)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内部管理的规章制度;
(四)有固定的营业场所和相应的资金,以及开展招标业务所需设备等办公条件;
(五)具备独立编制招标文件和有效组织相应专业评标的能力;
(六)有按规定组建的评标专家库。
第十六条申请甲级通信建设项目招标机构资质,除具备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法定代表人及技术、经济、财务负责人必须为本机构的专职人员,其中技术、经济负责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从事通信建设管理工作8年以上;
(二)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职人员不得少于15人,其中具有高级通信技术及经济类职称的人员不得少于2人;
(三)近三年内招标项目累计中标金额在6亿元以上,并有良好的社会信誉;
(四)注册资金不少于100万元。
第十七条申请乙级通信建设项目招标机构资质的,除具备第十五条规定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法定代表人及技术、经济、财务负责人必须为本机构的专职人员,其中技术、经济负责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从事通信建设工作6年以上;
(二)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职人员不得少于10人,其中具有高级通信技术及经济类职称的人员不得少于2人;
(三)近三年内招标项目累计中标金额在3亿元以上,并有较好的社会信誉;
(四)注册资金不少于50万元。
第十八条新成立的招标机构,凡符合相关条款而业绩达不到标准的,其资质按临时乙级资质审批,有效期一年。
第十九条各级通信建设项目招标机构所承担的业务范围:
(一)甲级招标机构可承担所有投资额的通信建设项目招标业务;
(二)乙级和临时乙级招标机构只能承担投资额在3000万元以下的通信建设项目招标业务。
第二十条申请通信建设项目招标机构资质证书的企业,于每年的4月和8月向信息产业部或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通信管理局提出申请,并提供以下资料:
(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原登记机关的确认章);
(二)《通信建设项目招标机构资质申报表》(附件二);
(三)招标机构章程、技术和经济负责人职称证书、拟建立的评标专家库的评标专家资格证书的复印件;
(四)其他有关资料。
第二十一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接到《通信建设项目招标机构资质申报表》后,在一个月内完成初审工作。
信息产业部接到经初审合格的招标机构的资质申报表后,在20天内完成审批工作,对符合条件者,颁发相应等级的《通信建设项目招标机构资质证书》,证书分正本和副本。
第二十二条《通信建设项目招标机构资质证书》有效期为二年。招标机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3个月,向发证机关提出复审申请,并提供下列材料:
(一)第二十条规定的资料;
(二)原资质证书副本及工商、税务部门年审合格证明。
第二十三条信息产业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对提出复审的招标机构进行复审,复审合格后,颁发相应的资质等级证书,复审不合格的,取消其资格,收回证书。对逾期不申请资质复审的招标机构,其资质证书自行失效并由发证机关收回。
第二十四条招标机构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招标机构应当在30天内申请办理变更或者注销手续:
(一)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
(二)解散、破产或者其他原因终止业务的。
第二十五条招标机构发生分立或者合并的,应当按照新的资质条件重新申请资质等级。
第二十六条招标机构接受招标业务时,应当与招标人签订书面委托合同,按照合同的约定办理招标事宜。招标机构不得向他人转让业务。
第二十七条招标机构不得与被招标项目的投标人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益关系。
第二十八条招标收费标准按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执行。
第二十九条招标机构在业务经营期间,如发现下列违规行为,由信息产业部或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取消其招标资质,并收回其资质证书,在二年内不受理其资质申请。
(一)在资质申请或复审时弄虚作假;
(二)出借、转让资质证书;
(三)涂改资质证书或者超越资质证书规定范围承担招标业务的。
第四章评标专家
第三十条通信建设项目评标专家应当经信息产业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审核同意,并取得信息产业部统一印制颁发的《通信建设评标专家资格证书》,方可参与通信建设项目的评标活动。
第三十一条评标专家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熟悉通信建设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标准,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
(二)能自觉遵守招标评标的有关规章制度,廉洁自律,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三)具有高级职称或者具有同等专业水平的中级职称,并且从事通信建设管理或者技术工作满8年或者经所在单位推荐的掌握通信新技术的特殊人才;
(四)身体健康能胜任评标工作。
第三十二条凡申请评标专家资格的人员应当参加由信息产业部组织的考核,考核合格的,填写《通信建设评标专家资格申请表》(附件三),并附专业职称证书复印件,由所在企业或单位统一报所在地区通信管理局;电信业务覆盖范围在两个省以上的通信企业和中央管理的企业公司专家资格申报材料报信息产业部。
第三十三条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对行政区内申报专家资格的材料进行初审,初审合格的,报信息产业部。
第三十四条评标专家由信息产业部审批,并颁发统一印制的《通信建设评标专家资格证书》。
第三十五条信息产业部将所有取得《通信建设评标专家资格证书》的评标专家按地域、专业、所在单位名称、地址等项目分列,建立评标专家名册,并及时向社会。
第三十六条《通信建设评标专家资格证书》有效期为两年,评标专家应在有效期满前两个月按申报程序向发证机关提出复核申请,填写《通信建设评标专家复核申请表》(附件四),逾期不申请复核的,其《通信建设评标专家资格证书》自行失效并应交回发证机关。
**高速公路汕头至**段建设长度为55.446km,其中**段为K0+000~K26+700,**段为K26+700~K54+446,由于客观原因,施工招标范围为**段路基桥梁施工承包招标(7~11标),监理招标范围为全线监理招标。招标前后,全面参与工程量清单的编制、招标控制价的编制、资格预审、评审工作,对招标工作深有体会,对招投标法有了更深的认识.
1.1招投标工作的严肃性随着建设方面法律法规的健全,招投标法规定工程达到一定规模就必须进行招标,有效的防止内定施工单位等腐败现象的产生,提高了施工单位选择的透明性和通过市场的自由竞争加强了工程造价的可控性。施工队伍选择好了就可以促进工程质量。在招投标过程中,一切都必须严格遵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开展,招标必须公正、公平、公开,公证部门参与开标工程等等都体现了招投标工作的严肃性.
1.2招标文件编制的重要性招标文件一方面是招标人提供给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的基本依据;另一方面是招标人拟订的合同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以招标文件的形式发出去,该部分属于合同条款的主要内容,是不允许做实质性的重大修改的.
无论是招标条款还是工程量清单,都必须认真核对,慎重制定.
工程建设过程中,利用空闲时间,在国内期刊上发表了“浅谈在汕揭高速公路工程招标中的认识”范文,总结了招投标工作的体会.
2征地拆迁工作总结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能否给工程的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影响到一个工程能否顺利按期建成的关键,尤其在现在以人为本、征地拆迁成本大大增加的社会,征地拆迁工作异显其重要性。由于公司人事调动等机遇的问题,本人有幸得以在汕揭高速公路项目担任征地拆迁工作小组的组长,主持全线征地拆迁工作以及征拆协调工作。在**地区地少人多、社会矛盾尖锐、**人精明会算的背景下,征地拆迁工作比其他地方难度更大,周期更长,在征地拆迁工作方面,有几点较深的体会.
(1)征地拆迁的补偿标准是关键,征拆合同条款是征拆协调的依据,决定了整个工程征地拆迁成本的高低.
(2)二次征地比第一次征地花费的时间更长、难度更大、成本更高,所以在第一次征地前要认真核对好施工征地图,保证不少征地,避免二次征地.
(3)与地方谈判要分清形势,避免赔偿因点扩展到面.
(4)做好现场考证工作,对现场情况要多熟悉,知道症结才能更好的化解.
(5)工程具有线路长,点多面广,征拆时要分清轻重缓急,逐个突破.
(6)协调工作周期长,一件事情可能会半年一年才能解决得了,因此在做地方工作时要有耐心,通晓有关政策、地方法律法规,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加以灵活处理,同时要做好原始资料的保存工作.
3工程管理方面的总结
3.1质量公路建设
质量是项目管理的核心,要做好质量管理工作,我认为有几点是必须要做到的:(1)在招标中选择资质强、信誉好的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是关键.
(2)施工项目经理以及项目管理人员、项目监理的考核非常重要,他们能否用到工程项目中,必须要进行严格的考核,一发现不对,就要尽早下决心尽快换掉,虽然每更换一次项目经理或项目管理人员对工程进度、工程代价都是非常巨大的,但更换越晚,对工程的顺利开展越不利,造成的过程损失更大。选择好的项目经理或项目管理人员、责任心强与业务能力强的监理也可以大大的缓解业主的管理压力和工程成本,所以在项目经理或项目管理人员、监理人员的考核必须要慎重、精心考核.
(3)工程管理串穿整个建设过程,在工程管理中,要认真做好事前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的跟踪。首先必须熟悉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规范标准,它们是工程建设的依据,也是质量检查的准则,在进行质量检查前必须摸透设计意图才能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要把监理拉到一起,对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要充分发挥监理的作用,加强现场检查,加强对监理工作的监督,处理质量问题要解决果断,要安排专人跟踪负责,不能马虎走过场,发现问题不处理、处理不彻底都是质量管理的弊病,必须要让施工单位对质量问题付出代价,这样才能令施工单位不敢再犯、重犯.
3.2进度进度计划
应该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以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的宏观任务目标为依据,科学的分析并制定合理的总体工程计划,提出关键部位的控制工期及各施工段的奋斗目标,结合工程任务的具体情况,制定阶段性的工程控制计划,然后再制定每一阶段、每一季度、每一月份、每一天的具体的工程进度计划。在计划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需要对计划实行动态控制,动态调整,计划不能按时完成是要进行分析,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调整计划,或者要求施工单位围绕计划安排增加机械设备、人员等资源的投入,并及时跟踪计划的完成进展,对影响工程进度的要尽快解决,确保工程的正常进行。另外,在审核施工进度计划时,对旱季和雨季不同的施工季节的计划和施工投入要完全分开,有可能雨季前后半年时间的进度还不如旱季一个月干得快,所以要根据季节,实事求是的安排不同生产任务,否则,实现不了的计划会失去其严肃性和可行性.
3.3专业知识的提升
任工程师职称以来,主要工作在汕揭高速公路建设,汕揭高速公路的重点工程在高边坡防护、高填方、软基处理、连续箱梁施工.
在这几方面有以下的认识3.3.1高边坡防护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陈一统(广东省路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35)K53+760~K54+022段属于路堑高边坡,该边坡最高达9级,80多米高,由于岩土体强度较低,边坡整体存在深层滑动的可能,因此在
三、
四、六级边坡分别设计了三排锚索框架防护。在建设管理期间,我熟悉和掌握了预应力锚索框架成孔、锚索的编制与安装、注浆、框架梁施工、锚索张拉、封锚等施工技术的知识,并在国内刊物发表了“预应力锚索框架防护施工”范文.
3.3.2高填方位于该高边坡的两侧分别是约250m和350m长的路段为填方路段,都是16m以上的填方段,高边坡的挖方为填方段填料,由于今年该地区雨季长、雨水非常充沛,使得填土施工进度非常缓慢,与计划的进度要求相差太远,合同工期难以保证,形势很是紧张;且高边坡含孤石比例较多,石方很难利用。为了加快高填方路基的施工进度,减少施工时间,提高路基的强度和压实度,减少工后路基的自然沉降,增强路基的整体均匀性,同时加快高边坡卸土速度,及时为高边坡防护施工提供工作面,利用掉部分石方,由于工期要求非常紧张,施工方考虑将该段高填方路段由传统碾压施工工艺换成冲击压实施工,在此期间,我掌握了冲击压实的施工工艺,并在国内专业刊物《公路交通技术》上发表了“冲击压实在汕揭高速公路高填方路基的试验”范文.
3.3.3软基处理**段7、8标属于软基路段,软基处理长度约8.6KM,采用袋装砂井和CFG桩预压处理,在建设管理过程中,我掌握了软土路基的施工工艺,并先后在国内刊物《中外公路》上发表了“软土地基路堤填筑施工监控实例”范文和《科技资讯》上发表了“袋装砂井软土路基处理技术”、“排水固结法在软土地基的应用”、“桥台CFG桩荷载分析试验”等范文.
3.3.4桥梁施工学习了连续箱梁的施工工艺要点,先后在国内期刊发表了“后张法现浇连续箱梁施工控制”、“后张法20mT梁试验实例”范文.
4专业理论知识的学结
则 第一条 资格标准
建设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高级建筑师、高级城市规划师,下同)须系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熟悉相关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标准、规范、规程,及时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最新技术状况和发展趋势,能将新技术成果应用于工作实践;有丰富的专业技术工作经验,能独立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技术问题,业绩显著,取得有较大价值的科技成果或技术创新成果;出版、发行、撰写本专业有较高水平的论文、著作等;有培养专门技术人才和指导工程师(建筑师、城市规划师,下同)工作的能力;具备外语和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资格条件适用于全省从事建设工程包括城乡规划、建筑学、装饰装潢、岩土工程、给水排水、供热通风与空调、风景园林、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燃气、电气、建筑智能化、建筑材料等专业科研、勘察、设计、施工、检测、质量监督、工程监理、建筑经济、技术开发、咨询服务、科技管理等工作的技术人员。
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三条 政治、职业道德要求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任现职期间,年度考核均为称职(合格)以上。任现职期间,出现如下情况之一,在规定的年限上延迟申报:
(一) 年度考核基本称职(基本合格)及以下或受单位通报批评者,延迟1年以上申报;
(二)受记过以上处分者或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的主要责任人,延迟2年以上申报;
(三) 伪造学历、资历,剽窃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者,延迟3年以上申报。
第四条 学历、资历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博士研究生毕业(学位),取得工程师资格,并从事工程师工作2年以上;
(二)硕士研究毕业(学位),取得工程师资格,并从事工程师工作4年以上;
(三大学本科毕业(或学位),取得工程师资格,并从事工程师工作5年以上;
(四)大学专科毕业且累计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20年以上或大学专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5年以上,取得工程师资格,并从事工程师工作5年以上;
(五)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及相应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第五条 继续教育要求
任现职期间,按照《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结合实际专业技术工作需要,参加继续教育,达到规定的要求。
第三章 评审条件
第六条 专业理论知识要求
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熟悉相关专业知识和国家有关的法律、技术法规及政策;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标准、规范、规程、规章;及时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技术状况和发展趋势;能对重大和关键的技术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总结提高,并能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提出技术发展规划。
第七条 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要求
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从事城乡规划的工程技术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参加过市(厅)级以上城市规划科研项目或课题,其研究成果经评审鉴定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2、参加或承担编制过综合性市域以上的区域规划设计或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或20万人口以上的分区规划设计;
3、独立主持或编制完成过县域规划或县城总体规划或规模与之相当的开发区、科学园区总体规划设计,并能跟踪实施;
4、组织和主持过2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交通规划或国家和省级风景区、旅游区、文物古迹区专项规划2项以上;
5、编制过居住区级用地规模以上的各类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2项以上或专项规划、交通规划、重要风景区的详细规划或其他重要地段的规划设计2项以上;
6、组织和主持编制过3万人口以上的城镇(镇规划建成区)总体规划4项以上;
7、参加起草、编制国家、行业或地方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
(二)从事建筑(装饰装潢)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参加(完成)过市(厅)级以上重点科研项目或课题;
2、承担(完成)过2项大中型工业建筑工程设计项目,或2项一级工程、或1项一级工程及2项二级工程或4项二级工程的工程设计项目的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业负责人或主要完成人;
3、作为技术负责人承担过高层建筑或成片开发项目中5项有一定规模的民用建筑的设计;
4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推广应用具有较高水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3项以上;
5、参加起草、编制国家、行业或地方技术标准、规范、规程、标准图集。
(三)从事工程(结构、岩土工程、风景园林、城市道路与交通、给水排水、城市燃气、供热通风与空调、建筑材料、电气、建筑智能化等)设计、科研的工程技术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为主要技术骨干参加并完成过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或课题;
2、承担(完成)过2项大中型工业建筑工程设计项目,或2项一级工程、或1项一级工程及2项二级工程或4项二级工程的工程设计项目的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业负责人或主要完成人;
3、作为单位技术负责人承担过高层建筑设计项目;
4、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在2项省级以上重点工程设计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5、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推广应用具有较高水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3项以上;
6、参加起草、编制国家、行业或地方技术标准、规范、规程、标准图集。
(四)从事工程(结构、装饰装潢、岩土工程、给水排水、供热通风与空调、风景园林、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燃气、电气、建筑智能化)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加并完成过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或课题;
2、作为技术负责人、专业负责人或主要完成人承担过2项大中型工业建筑工程项目或2项一级工程或1项一级工程及2项二级工程项目施工;
3、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推广应用具有较高水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3项以上,并经市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可;
4、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在2项省级以上重点工程施工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5、加起草、编制国家、行业或地方技术标准、规范、规程、标准图集。
(五)从事建设工程科技管理(含质量监督、工程监理、建筑经济、技术开发、咨询服务)的工程技术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加并完成过市(厅)级以上工程科研项目或课题,并在其中承担实施方案和技术报告的编写;
2、作为工程负责人组织、主持1项大型或2项中型或相当一、二级工程2项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并为主编制了主要有关文件;
3、独立主持过2项中型工程或相当一、二级工程项目2项以上的可行性研究;
4、主持开发具有较高水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并在工程中应用推广;
5、作为技术负责人或专业负责人承担过相当一、二级工程3项以上,或相当于三级工程5项以上的科技管理;
6、参加起草制订国家、行业、地方技术标准、规范、规程、标准图集;
7、独立编制过3项中型工程或相当一、二级工程项目3项以上的招标书或投标书。
第八条 业绩、成果要求
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市(厅)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及相应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二)市(厅)级优秀设计(含优秀勘察、优秀标准设计、优秀建筑软件,以下统称“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三)省级以上优质工程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四)作为主要完成人研究开发的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成果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并经市(厅)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可;
五)成功地推广应用有较高水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3项以上,取得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经市(厅)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认可;
(六)解决设计、施工中的复杂疑难技术问题3项以上,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经市(厅)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认可;
(七)在建设工程中应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有较大创新和突破,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经市(厅)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鉴定、认可;
(八)作为主要完成人在处理重大工程事故或工程隐患中,措施得当,成绩显著,经市(厅)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认可;
(九)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且已实施取得效益。
第九条 论文、著作要求
任现职期间,撰写本专业有较高水平的论文(第一作者)、著作(主要编著者),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出版本专业著作1部(本人撰写5万字以上);
(二)在省级以上专业期刊发表或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交流的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2篇以上;
(三)为解决复杂技术问题而撰写的有较高水平的专项研究报告、技术分析、技术总结、立项研究(论证)报告等专业文章3篇以上。
第十条 外语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参加国家或全省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考试,外语应用水平符合实际工作岗位需要;
二)硕士研究生毕业(学位)以上:
(三)任现职期间公派出国留学或工作,出国前通过国家出国人员外语水平考试,并在国外学习或工作1年以上;
(四)符合省人事(职称)部门的有关规定。
第十一条 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参加国家或全省统一组织的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核),计算机应用技能符合实际工作岗位需要;或参加全省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素质培训,取得《信息化素质培训考核合格证》者;
(二)计算机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学位)以上;
(三)参加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成绩合格者。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二条 申报建设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资格应提交第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条规定的材料,并按规定程序送评。
我是一名市场部的商务投标员,在这5年的工作中,顺利参与了500项的商务投标工作。
1、2011年开始,我参与了500个的投标工作。我们在前期做足了充分准备,在文件的制作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在大家的帮助下,我们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在重点项目当前,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定要严格的把控各个工作环节,一定要满足评审中的每个强制性要求,否则只会前功尽弃。
2、我还参与过大部分项目的资格预审,尤其在每项资格预审中,都有很重点的地方需要去了解,去掌握,因此我在资格预审文件的编制过程中,学到了更多投标知识。资格预审的通过与否直接关系到明年的投标情况,我在这其中的工作中,经常及时与领导沟通,遇到困难及时解决。
3、我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同时参与了部分技术工作。在前期先整理好各个厂商的电话与联系人,然后开始整理技术资料,发邮件,即使找到了相应的负责人,但是也会遇到大大小小的问题,比如有些厂商不愿意做我们的设备,有些厂商已经停产,有时候联系不到招标人给我们提供的指定设备厂商。但是通过在网上查找,或者通过一些厂商的帮忙,还是克服了许多的困难,完成了最后指定的技术工作。原来技术比商务的繁杂细节还要多,做商务要认真不得有一丝的马虎,做技术则要各种的变通,灵活,与人沟通。其实有时候想想,两方面配合起来去工作,也会得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4、在这5年中,我还完成了500笔左右的投标保证金的催款工作。市场部在每个项目投标结束后1个月左右,商务人员都会对每一笔投标保证金进行催款,以解决由于长期投标保证金打款之后,造成的财务部门资金短缺问题,以便于公司其他工作的运转和协调。
通过5年中的各项工作,使我有了很大的收获,但我还是需要继续努力,提高对工作的个人要求:
1、遇到问题情绪稍微急躁,今后应提高自身的要求,遇到问题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
2、同时也提高自己的工作综合素质,以及专业知识水平;
3、我希望能提高对工作的抗压能力,学习新的经验,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本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力,成为一名更专业的投标专员。
1.1紧密联系行业实际设置课程
全日制工程硕士生的课程体系中,包括基础课和专业课两大部分,在较短的时间内,要达到硕士学位的基本要求,需要将这两方面的课程有机结合,总体来说,与工学硕士相比,政治和英语所占学分有所下降,专业课比重增大,同时开设了更为丰富的专业选修课。围绕工程硕士培养定位,对于公共基础课设置进行了改革,整合了目前的政治课程授课内容,减少了政治理论内容的重复度,减少了传统的公共外语课程,加强了专业外语教学,外语课程注重实用性,注重口语训练及英文写作能力的提高,全日制工程硕士课程教学既要培养学生掌握工程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更强调学生要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及工程管理方法,因此专业课设置兼顾学科和行业需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结合行业需求,反映工程前沿,突出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拓展,课程教学以实际工程应用为导向,以未来工程人才需具备的综合素养为目标,以激发其创新能力为核心,设置了包括“环境工程招标投标”、“场地污染修复技术”、“清洁生产审核”、“有机污染分析技术”、“环境影响评价实务”等与学科和行业实际紧密结合,涉及研究、开发、生产等诸多领域的实用性和综合性环保技术专业课程,增加实用性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紧扣行业发展。
1.2课程教学多样化
专业课程教学的师资除选派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背景的教师,还聘请国内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和教学。教学方式上改变以往以教师讲授、课堂学习和课本为主的传统方式,代之以案例、问题、项目和课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参与式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团队教学等各种教学方法贯穿教学过程,侧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性、实务性、操作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和教师相互交流,对感兴趣的领域做充分准备,并将自己的认识和同学分享,由于行业专家的参与,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能紧密接触行业实际。如“场地污染修复技术”的课程教学由行业专家在氮肥厂、油制气厂等场地污染修复项目现场授课,学生有机会亲身见识包括土壤清洗、化学反应格栅、生物堆积、现场固化、植物复垦等污染场地修复的多种技术,还可以亲身参与污染修复的采样、样品分析以及污染评价等修复流程。为了提高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写作能力,还专门开设了“实用工程与科技写作”课程,其中包含专利申请书、科技项目申报书、技术总结报告及标书等文件写作内容,学生对课程内容印象深刻,真正达到了“学有所获,日学日进”的效果,深受学生欢迎。课程学习的考核采用案例设计、案例报告书等方式,如“环境工程招标投标”的考核就是对某一招标文件编写标书,突出应用性,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不仅能掌握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更能获得将理论和研究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能力,力求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对职业领域的技术工作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感性认识,为后续的职业实践奠定基础。
2培养方式
根据教育部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指导精神,学科点充分吸纳社会资源参与工程硕士培养,与企事业等实际部门紧密合作,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指导能力的企事业专家担任研究生校外指导教师,在相关企事业单位设立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依托“双基地”、在“双导师”的指导下,共同承担完成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工作。
2.1建设稳定的专业实践基地,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专业实践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的核心,学生在校完成课程学习后,深入企事业单位开展实践工作,结合单位急需解决的研究课题或技术难题,逐步深入地应用理论、方法和技术去解决问题,切实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对专业工作的感性认知,加深对职业的体验,同时完成毕业论文。建设专业实践基地,是落实专业实践环节,成功培养工程硕士的重要基础保证,目前暨南大学环境工程学科点已与包括广东圣茵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广州水务公司、广州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李坑垃圾发电厂、珠海水质监测中心、广东省清洁生产中心、惠州环科所、东莞市农检所等在内的数十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通过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共同建立研发平台、构建产业技术战略联盟等方式,研究生在实习和校企横向课题研究中,真正深入企事业单位管理过程,解决其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以此增强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跨学科复合型人才。
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一方面研究生借助实践基地平台可以完成工程设计、技术研究、技术创新或技术改造方案等实际专业技术工作,同时了解行业的工作流程和职业规范,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另一方面,实践单位接纳研究生实践,在投入资金的同时,也能为单位发展和创新获得效益。可以订单式培养切实满足企业需求,毕业就能上岗的高层次创新型应用人才,实践基地成为高校与企事业单位的产学研联系纽带,促进院系、导师和企业的长期、紧密的合作。
通过建立在企事业单位实践平台,我们还尝试进行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探索,强化研究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注重工程项目设计,强调实用性,包括熟练掌握工程实践中多种专业软件、绘图软件的使用;实施了包括环评工程师、注册环保工程师、能源审核、清洁生产审核资格认证等在内的环境保护领域的职业技术考试和认证,使全日制工程硕士在一毕业即可上岗工作。
2.2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推进落实双导师指导制导师的素质与指导能力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对导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需要导师有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指导能力,也需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因此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推进落实校内与校外双导师制是保障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根据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我们建立健全了全日制工程硕士导师评聘制度,其中校内导师的评聘条件注重考察导师的学术水平和指导能力,不仅包括发表学术论文、纵向科研项目等指标,还注重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科研情况、为企事业单位解决问题能力;对于校外导师的评聘通过自荐或校内导师推荐,一般要求具有副高技术职称或在单位担任中层领导职务,在某一专业领域有技术专长,或具体负责某部门管理,主要考察其专业技能的水平、组织管理的能力,具有指导研究生的专业水平、组织管理经验和资源条件,并且与校内导师有一定的合作研究基础。同时加强对导师特别是校外导师的培训,内容包括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相关政策和规定进行解读,明确包括授课、讲座、论文指导、工程实践指导、实践基地建设等在内的导师职责,使导师充分认识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特点和规律,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激发导师参与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热情。建立校内、校外导师有效沟通机制,定期举办导师工作座谈会。座谈会既可充分讨论交流研究生培养中课题选定、论文指导、毕业答辩等环节的问题,也对企业、行业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战略、相关技术和工艺等专业学术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导师工作座谈会的交流探讨,一方面促进了导师实践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更新,使校内外导师都能更好地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给予研究生更加细心和精心的指导,为校内外导师进行研究生合作培养架起沟通的桥梁,另一方面也为学科点与行业、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提供了渠道。
关键词:西部地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 ; 资源配置;政策导向
中图分类号:F24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4-0112-03
人才资源配置是一个与社会组织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联系在一起的动态变化过程,竞争中存在不进则退的问题。具有较深学术理论功底和最富有专业技术工作实践经验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处于金字塔型人才结构的上层部分,其数量和质量状况不仅体现区域发展水平和实力基础,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败。
1.西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三个关键问题
在全国同步进行人才队伍建设并不断加大力度的情势下,西部地区因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较多制约因素,在日趋激烈的以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为重点的区域人才竞争中并无优势。由于历史、现实、观念、方法、体制、机制等多方面因素所致,目前西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体格局尚不能适应西部大开发的要求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一是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资源总量偏小且结构失衡。西部地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特别是顶级层次的高端人才的一些重要指标的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是明显的,而且在短期内将难以缩小。西部地区15岁以上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比全国平均高3.5个百分点,各类专业人才仅占全国总量的20.4%,且大多分布在中心城市的高校、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占13.6%,两院院士仅占8.3%,高端优秀人才匮乏。以西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现有基础以及各类学校的现有培养能力,在未来一段时期,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在数量上将会继续保持逐步增多,不过由于人才市场存在供大于求和供不应求现象同时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普通长线专业和学历、专业技术职务较低者存在过剩现象,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渠道已较为狭窄,另一方面市场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则在持续增大,其增长速度低于其他要素和资源投入的增长速度。较之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总体上西部人才资源配置的社会化程度不高,作为科技、知识载体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短缺与积压并存,在地区、行业、产业布局方面也存在畸轻畸重现象。西部地区专业技术人员中,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研究人员仅占全国总量的15.4%和8.8%,只有东部地区所占比例的一半多一点。西部国有经济比例大,国有大型企业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资源拥有量也相对多一些,但众多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乡镇企业以及三资企业的拥有量与实际需求量相去甚远,不少甚至呈枯竭状态。与此同时,又有 大量高层次人才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积压,许多处于闲置和半闲置状态。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第一线用人主体,如果其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资源配置与需求脱节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便将导致已经存在的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难以黏合的矛盾进一步加剧,进而成为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直接障碍。
二是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流失问题依然突出。当前全国市场一体化进程正在不断推进,市场机制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资源配置中已逐渐上升到主导地位,由此必将推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流动进一步加快。一般的规律是,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流向与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流动的频率与其擅长的专业紧缺程度和技能的熟练程度呈正相关关系。根据近年新兴行业、产业发展趋势和人才市场需求信息反馈情况进行分析,西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跨行业、产业流动频率不高,但外流突出。由于管理机制落后和物质待遇上的普遍偏低等原因,西部国有企业人才流失较为严重,有的已经出现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青黄不接状况。在市场导向下,越是紧缺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流动频率越高,而且越是处于市场竞争劣势的地区,流失率越大。虽然西部各地从选才用人、绩效激励、提高待遇、体现价值等作了很大努力,但在地区发展不平衡及地区间市场机制存在差异情况下,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在吸引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流入、充分利用人才资源效率方面较之西部地区还是明显占优。
三是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体制运行尚不顺畅。近年来国家及西部地区相继制定出台了不少促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发展、加大培养和引进力度的政策措施,不过落实到基层,各个实施环节在处理具体问题及办事方法上却又自觉不自觉地带有传统管理色彩。政策执行中众多相关部门常各自为政,各行其是,以致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诸如政出多门、投入不足、分配激励机制力度不够、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管理服务质量低等偏差现象。对专业技术人才依然采用干部管理方式,符合其成长规律特点的培养、使用、管理和激励的政策体系不配套,机会均等的竞争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一成不变的静态管理仍很突出。如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成长具有重要激励作用的职称评审及各种荣誉评定等,不少部门和单位依然论资排辈,向中青年优秀人才倾斜的政策难以兑现。在人才引进方面,也往往是政府行为多,市场行为少,引进操作、手续办理等过程繁琐费时,诸如配偶安排、子女入学等具体问题涉及各种利益取向不同的环节,无法由人才管理部门统一予以及时解决,从而使不少有意到西部发展的优秀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对其工作、生活环境满意度不高,难有长远打算,有的望而却步或转投他处。可见西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速度不快以及资源流失多等问题的确是事出有因的。要使这种状况得以改观,还需要在营造和谐宽松的人才环境、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稳定和引进提供适宜条件等下更大的功夫。
2.稳步提升西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
为促使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与西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针对西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资源配置所面临的障碍和问题,把握好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吸引等环节,坚持宏观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重点建设与整体推进相结合、自主培养与积极引进相结合,采取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进行积极的因势利导。
第一,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夯实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基础。针对西部尖端人才缺乏,后继人才资源不足,一些重点学科和优势行业、产业领域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将可能出现年龄断层问题,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年龄段定位以及相关培养政策等方面进行重心调整。应当每年从重点工程、支柱产业中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和优秀中青年专家人才中遴选一定数量的优秀专门人才送到国外和国内高等院校或发达地区进修和培训,促使其逐步达到国际国内较为领先的学术技术水平。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开发园区、海外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区在科技创新中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结合重大国家任务和工程项目,采用短期培训、专题讲座、考察学习、远程教育以及担任科技副职等方法,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创新团队。注重高层次专家选拔人选向重点学科、优势产业和关键技术领域倾斜,进一步打破身份、地域、学历、资历等限制,促使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科研水平、创新能力、职业素养和团队精神显著增强,年龄、专业结构在区域、行业、产业及不同所有制单位的分布进一步合理。按照学术成就和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时期最有创新能力也最有可能做出重大科研成果,为此必须打破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平衡照顾的陈旧的思维定式,大力培养和大胆启用年轻优秀人才,破除在观念、体制、机制、政策等方面的歧视,将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构筑重点年龄规定逐步下移,避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局面的出现。由此形成以资深学者带头,45岁左右为主体,40岁以下数量充足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体结构。在对包括两院院士、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其后备人、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博导等在内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推荐选用上,以及在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上,应当进一步扩大中青年比例,以激励大量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使之成为各行各业专业技术一线岗位的顶梁之柱。
第二,进一步扩大引才借智规模。竞争性人才市场的“价格”是由物质、精神、环境、发展机会和前景等多种因素综合构成的,这些都是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流动的重要驱动力。尽管西部目前经济社会发展较之东部发达地区相对落后,但集中财力物力,在政策导向、事业发展、价值实现、感情留人等方面大胆探索,适度超前,更加积极主动地大力实施筑巢工程和引智工程,仍可形成相当的吸引力。通过实施“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和西部地区千名学科带头人工程等,依托西部大中城市、优势产业和重大建设项目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加大从国内其他地区和国外引进人才特别是急需优秀人才的力度。大力推进东部、中部与西部专业技术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尽快建立起专门人才在国家重大项目实施、重点工程建设和支柱产业发展中的“双向参与”机制。按照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思路,西部必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主动出击,定期定向召开形式多样的招聘会,在高校、企业建立教授、专家流动站,积极展开区域合作,大力拓展与东部沿海地区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交流合作,在更大范围内充分利用国际国内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资源。为跟上国际国内先进科技潮流和适应西部经济建设主战场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特别需要重点引进学科带头人、高新技术、支柱产业、重大工程、新兴产业、紧缺专业等领域急需的高级人才、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取得显著成绩的高级人才、拥有技术含量高市场开发前景好的发明专利的专业人才以及进入国家各部委人才培养规划的拔尖人才。对在前沿学科卓有建树和创造的专家学者,即使不能直接引进,也应采取主动办法借脑引智,争取其成果在西部立项,其方法可以采取项目合作、兼职、有偿咨询、参与技术诊断和设计、考察讲学、学术休假、担任业务顾问等,也可通过面向全国公开招标,引进国内优秀人才和科技团队,参与组织领导西部重大项目建设。各级政府及引智单位则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予以支持和扶植,促成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在重点学科领域和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增设更多新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丰富博士后研究人员培养手段,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努力扩大博士后的招收规模,鼓励有条件的流动站、工作站扩大自费招收博士后,吸引更多博士进站工作并促进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科技成果转化。对于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选择,应强调业绩取向,待遇上从平均主义转向同业绩与贡献挂钩,实行档案工资与实际收入相分离,并通过设立人才开发基金等,为引进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提供相应科研项目经费和技术开发奖励。
第三,积极调控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资源流向。当前西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的区域、行业和产业配置不均衡、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过多集中于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而企业则大量流失的问题很突出,这与经济发达地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越来越多地向企业流动的方向呈相反的状态,这种对稀缺资源闲置浪费现象不适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对此,需要协调处理好市场供求和宏观调控的关系。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人才市场建设,加强市场服务和中介功能,规范市场管理,依靠市场机制配置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另一方面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发挥宏观调控功能,通过制定激励性优惠政策,引导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在西部急需的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经济组织之间合理流动,促进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第四,全面提升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科学管理质量。不断探索符合市场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富有灵活性的管理机制及其操作方式,是西部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必须不懈努力的重要方向。①进一步开展从整体到局部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科学制定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发展规划,并组织切实有效的具体实施。②改革传统的静态评价模式和方法,积极开展人才社会化评价。为此必须深化职称改革,继续在条件成熟的专业制定出台新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条件,继续推行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及结构比例管理制度,实行评聘分开,竞聘上岗,彻底打破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科学量化细化评审标准,建立个人申报、社会评价、单位聘用、政府宏观调控的职称管理模式,形成由政府、用人单位、社会中介机构共同参与的人才评价工作体系,打破地域、所有制、身份等限制,实行资格考试与评聘相结合、考试考核与同行评议相结合、社会公认与业内认可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同时强化聘后管理,加强任期考核。探索建立适应西部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适应新兴行业、新兴产业需要的地方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认证制度,逐步推广和扩大实施范围。③完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用人机制,全面推进以聘用合同制度为重点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专业技术人才的岗位管理、公开招聘、考核使用、聘用合同管理、未聘人员安置、收入分配等方面的配套政策法规,建立符合各类单位特点、体现各类岗位要求的管理制度,逐步形成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管的管理体制,形成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④完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分配激励机制。⑤完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投入机制,进一步探索建立财政投入预算制度,建立各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培训、资助、奖励等专项基金。推进技术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贷款担保制度,通过经济、政策措施,鼓励金融机构扩大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技术开发等专业技术人才项目的贷款规模引导和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吸引社会闲散资金用于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资源开发,逐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个人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⑥完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保障机制,进一步探索建立专业技术人员在公有制经济组织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之间、在事业与企业或机关之间、在地区之间流动时社会保障贯通一致、各种保障关系顺利接转的制度,保障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合理流动。建立重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信息档案,提高其政治生活待遇,改善工作条件和环境,保障合法权益。⑦完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信息服务机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和实施人才培养工程研究》(06XZZ004)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