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7 04:59:30
序论:在您撰写少数民族文化工作计划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在促进产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围绕绿色崛起的目标,努力把建设成为中部绿色崛起试验示范区和全县各族人民的幸福家园,其中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主要建设内容。充分利用传统“三月三”节庆,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依托独具特色的文化生态资源,积极发展文化观光游、文化体验游、文化休闲游等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
一是民族文化艺术融入旅游之中,提升旅游文化品质。如百花岭旅游景区的开发理念,充分考虑景区的特色生态文化,注重每一个旅游项目开发的人与生态和谐共存,并结合的文化,打造了一批以黎苗风土人情,黎苗文化为核心的旅游景点;另外山旅游景区将生态文化、休闲文化及文化三者相结合,开创景区新的旅游发展模式。旅游景区的发展依托生态文化建设为核心,与多元文化相融合,成为近年来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
二是乡村文化助推“奔格内”乡村旅游发展。“奔格内”乡村旅游自2012年首个“奔格内”乡村旅游客栈在什寒村揭牌以来,经过一年多对奔格内乡村旅游品牌的打造,成功吸引了大批游客走进。乡村旅游的发展依托的是县域丰富的森林资源、美丽的山水风光、清静悠远的黎村苗寨和底蕴深厚的黎苗传统文化,为进山旅游的背包客、自驾游客、自行车爱好者、户外运动爱好者等提供便利条件,让游客们体验到最原生态民俗,感受到最特色黎苗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打造乡村自由行的同时,我们紧紧围绕大文化内涵,打造了一系列与黎苗文化、乡村文化、农垦文化为中心的“奔格内”。乡村文化的彰显,为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二、增强创新动力、强化人才培养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近年来,我县以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为任务,创新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群众广泛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文化产业体系建设。以农村文化下乡为重点,加强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扩大覆盖、提高标准、完善服务、改进管理,形成县、乡(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了落实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任务,县围绕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开展文化惠民工程。
一是高效完成综合大楼建设任务,配备逐步齐全化、科学化,建立健全了《文化站管理制度》、《图书室管理制度》、《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管理制度》,并将制度上墙,2013年设备安装完成后,每天实行开放11小时,即白天8小时,晚上3小时,服务群众约7万多人次。
二是实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完成综合文化站共享工程111个,行政村基层服务点95个、民族歌舞队122支。通过在各乡综合文化站电子阅览室配备电脑8台,安装数字电影设备1套,55寸液晶电视1台,投影设备1套,实现95个行政村文化资源共享工程设备的安装,完成乡镇村一级共享工程发放和安装工作。实现我县共享工程县乡村三级覆盖。
三是强化人才培养,完善文化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其中命名30支农民文化示范村文艺队。整合资源,解决文化活动场所问题,近年来,全县新建舞台25个,篮球场35个,解决了村民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场地问题。对我县各村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给与大力支持。我县目前有黎族民歌民舞、黎族乐器、黎族染纺、黎族骨伤疗法等传承人共105人,已形成规模的黎族歌舞队126支1200多人。
三、编制专项规划,加强文化产业投入情况
2013年,以场馆建设为突破口,加快县城文体设施覆盖。我县围绕一批文体设施建设,推进整个县城的文体事业大发展,其中投资3600万元建设“中部少数民族文化体育演艺中心”,目前已进入主体施工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建成使用。其他体育配套设施加快建设,其中体校、游泳队宿舍改造工程已经接近完成,羽毛球馆、乒乓球馆建设也已动工建设,计划年底完成。随着县城一批文体设施的建成,将使满足县城大部分市民和机关干部达的健身要求。我县已完成选址建设文化馆、图书馆等“两馆”独立大楼,建成后将有效开展文化培训、文物展示、图书存放等功能,逐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在促进体育产业情况
一是全民健身活动开展有声有色。目前全县共有黎苗歌舞队160余支、体育健身队240支,分布全县。每年春节期间,我县组织开展万人迎春健走探百花活动,县四套班子领导带动全县体育健身爱好者徒步完成长跑活动。在节假日期间,经常组织全民广场健身活动、乒乓球赛、排球赛等体育赛事,通过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培养群众参与全民健身的热情,丰富群众业余体育生活。
二是女子足球队名声远扬,曾获全国少年(U16)女子足球锦标赛第四名,全国青年(U18)女子足球锦标赛季军,并向国家队输送高标准的女子足球人才,女足已经成为我县体育宣传名片,足球队教练肖山被评为2012年全国十大最美乡村教师。
三是四届省运动会取得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2012年第四届省运会我县共派出121名运动员,分别参加游泳、田径、沙滩排球等10个项目的比赛共获得金牌13枚、银牌16枚、铜牌22枚。团体总分559分,获得“优秀赛区”、“体育道德风尚奖”2个称号。
四是在武术日益普及的环境下,在弘扬传统中大力创新,推动武术事业跨越发展,使之成为城市品牌和地方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把武术文化资源开发作为黎苗文化的一项有益补充,加快制定出台推进武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武术教育、武术训练、武术推广、武术研究、武术产业发展等方面,予以人才、资金、土地、税收等各方面的支持。统筹全县资源,成立县武术研究协会,武术研究协会下设专家委员会,承担挖掘整理本地发源和流行的优秀拳种,特别是要做好大成拳的创编工作,积极组织宣传推广和标准化建设,深入开展武术运动“六进”活动,和武术教师培训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工作进行常态化管理。有计划地申办武术世锦赛和世界杯等,以特色赛事为品牌,积极开发武术健身休闲市场、教育培训市场、武术用品市场,带动武术之乡旅游、文化旅游及其他相关产业发展。
五、存在问题
一是我县文化馆、图书馆、民歌展演团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能满足群众需求;二是黎苗文化传承人队伍建设滞后,发挥作用不明显;三是黎苗文化工作机制体制不够健全。
一年来,文化馆在繁荣民间文艺事业、组织展览、艺术创作、队伍建设和对外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花香果硕。
自11年4月县东蒙民间故事保护基地——南哨镇的白音爱里村被辽宁省命名为“辽宁省民间文化艺术基地”以来,文化馆积极配合县民委抓基地建设。先期投入近30万元在村里建起占地平米的文化广场,建成水泥地面篮球场一个,广场四周铺设彩砖,安装12套体育健身器材,在广场西侧的围墙上,以喀左东蒙民间故事为主要题材,建起了少数民族文化宣传画廊。另外建蒙古包5个,其中大的蒙古包1个,直径达10米,小的蒙古包4个,直径达7米。敖包园13个,已建成1个,直径达13米,其余的12个正在施工中。蒙古村村赛门2个,建完1个。在民族文化广场和村委会中间,是村里的中心大道,蒙古族风情一条街改造工程正在进行中。
在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过程中,我们又发现一位剪纸艺人,叫高延云。在馆里领导的鼓励和帮助下,拟以喀左东蒙民间故事为题材,将剪出150幅剪纸,这是喀左东蒙民间故事与喀左剪纸艺术的有效结合,也可以说是对喀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途径的又一创举。目前她已剪出20幅栩栩如生的剪纸画,后续工作正在进行中。
在对新近发现的151名故事传承人进行走访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加大了录制音像资料的力度和整理文字的速度,搜集整理了近600则故事,现在文字稿已经校对完毕,截止年底,工作人员已经整理出13-17卷的所有内容,正在打字中。
今年又成功申报两个市级保护项目:喀左民族秧歌和喀左皮影。近日,馆里又将这两个市级保护项目积极地向上一级保护项目申报,争取早日申报成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今年对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如:喀左东蒙民间故事国家级传承人平房子镇平房子村的刘永琴、卧虎沟乡郝杖子村李丙贤、北公营子的韩宝玉、皮影艺人原凤鸣等所采取的保护措施,主要是不定期地走访并在年节进行慰问,让他们永葆身心健康,为喀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再贡献力量。
二、文艺创作硕果累累
在省第八届艺术节上,创作的《那达慕》成为入选的美术作品;在由省群众文化学会、辽宁省群众艺术馆主办的“新形势下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主题论坛的征文活动中,佟涛获二等奖,张丽娟和李淑萍获三等奖、陈蕊获入选奖;在由县作家协会、县创卫办、县报社和喀左人民广播电台共同举办的“奋进六十年,放歌新喀左”创卫杯国庆征文中,姚翔宇获一等奖,刘文莉获优秀奖;在由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主办的“星光灿烂”全国青少年文化艺术展示活动中,李瑞芬荣获最佳指导教师奖和优秀组织奖;姚翔宇、宋久文、田丽红、刘文莉等多名同志在辽宁群众文化、《辽西文学》、辽宁日报、辽宁职工快报、朝阳日报、朝阳广播电视报、燕都晨报、县报和喀左政协报上发表作品。
三、各门类艺术展览及文艺活动大放异彩。
年文艺组积极下基层进行辅导,其中主要有:到社区厂矿策划“职工联欢晚会”;去南哨镇白音爱里村为农民“送对联”“迎新春、送温暖、送吉祥”演出活动;参加朝阳市“宏达杯老年文艺展演”节目的组织辅导工作;为新华钼矿策划辅导“钼矿之夏”文艺节目,为各乡镇辅导“十一迎国庆”文艺节目,近日又下乡去辅导业余剧团,为利州之春戏剧调演做了准备工作。
举办的活动及展览有:举办“今昔对比、精彩十年利州迎春”摄影展;配合朝阳市艺术馆举办“新人新作声乐大赛”选拔活动;举办六一少儿书画大赛;利州之夏文化馆专场演出;八月份与北京市延庆县、葫芦岛连山区三地联合举办楹联书画展;同时举办十一县老年书画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书法展览。
在这一年中,更让人激动的是:年1月县文化馆荣获辽宁省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工作“优秀文化阵地”的光荣称号;今年年底,县文化馆又荣获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辽宁省仅有两家。这些可喜成绩,是一年来全馆工作人员同心同德、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全馆工作人员攻坚克难、超越自我的成果,也可以当之无愧地说,这一年,是事业辉煌的一年,是成就显著的一年。可是,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结合我县地域文化的独特优势,我们更应该充分认识到在今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成绩面前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目前我们面临的主要难题有:1、如何最大效益地发挥基层文化馆的作用,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2、如何将我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综合开发利用相结合,走产业化道路?3、如何将民间艺术产品作为高价值的商品来开发利用,推向市场?……这些诸多新的课题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文化馆特制定下一年的工作计划:
一、继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首先,文化馆应主动出击,取得上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早日建成以文化馆为龙头,以乡镇文化站为枢纽的农村文化网络。其次,文化馆工作人员要及时深入农村,了解农村文化现状和农民的文化需求。积极发现和培养农村文艺拔尖人才,重用业余创作人才,组织农民绘画书法摄影爱好者采风,扩大他们的视野,举办各种展览和比赛。尤其要注重进城务工人员这一特殊群体,引导他们改变农村文化现状。文化馆要对他们进行方方面面的文化培训,成立民工艺术团,开展才艺展示及文学摄影书法绘画等文艺比赛。最后,仍要加大对各乡镇业余剧团文艺辅导力度,搞好一年一度的利州之春——小戏调演和利州之夏广场文化活动。
二、继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第一,积极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让人们能够正确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主动承担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做到细致入微。第二,继续对喀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抢救,积极申请立项,加大对国家级保护项目——《喀左·东蒙民间故事》的搜集整理工作,如期再续十二卷,对省级保护项目——天成观皇会十道会的恢复工作也要如期完成,对市级保护项目喀左皮影、喀左民族秧歌争取申报成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喀左紫砂、喀左地毯这两个县级保护项目要积极申报成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年来,文化馆在繁荣民间文艺事业、组织展览、艺术创作、队伍建设和对外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艺创作硕果累累
在辽宁省第八届艺术节上,佟涛创作的《那达慕》成为入选的美术作品;在由辽宁省群众文化学会、辽宁省群众艺术馆主办的“新形势下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建设”主题论坛的征文活动中,佟涛获二等奖,张丽娟和李淑萍获三等奖、陈蕊获入选奖;在由喀左县作家协会、喀左县创卫办、喀左县报社和喀左人民广播电台共同举办的“奋进六十年,放歌新喀左”创卫杯国庆征文中,姚翔宇获一等奖,刘文莉获优秀奖;在由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主办的“星光灿烂”全国青少年文化艺术展示活动中,李瑞芬荣获最佳指导教师奖和优秀组织奖;姚翔宇、宋久文、田丽红、刘文莉等多名同志在辽宁群众文化、《辽西文学》、辽宁日报、辽宁职工快报、朝阳日报、朝阳广播电视报、燕都晨报、喀左县报和喀左政协报上发表作品。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花香果硕。
自11年4月喀左县东蒙民间故事保护基地——南哨镇的白音爱里村被辽宁省命名为“辽宁省民间文化艺术基地”以来,文化馆积极配合县民委抓基地建设。先期投入近30万元在村里建起占地XX平米的文化广场,建成水泥地面篮球场一个,广场四周铺设彩砖,安装12套体育健身器材,在广场西侧的围墙上,以喀左东蒙民间故事为主要题材,建起了少数民族文化宣传画廊。另外建蒙古包5个,其中大的蒙古包1个,直径达10米,小的蒙古包4个,直径达7米。敖包园13个,已建成1个,直径达13米,其余的12个正在施工中。蒙古村村赛门2个,建完1个。在民族文化广场和村委会中间,是村里的中心大道,蒙古族风情一条街改造工程正在进行中。
在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过程中,我们又发现一位剪纸艺人,叫高延云。在馆里领导的鼓励和帮助下,拟以喀左东蒙民间故事为题材,将剪出150幅剪纸,这是喀左东蒙民间故事与喀左剪纸艺术的有效结合,也可以说是对喀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途径的又一创举。目前她已剪出20幅栩栩如生的剪纸画,后续工作正在进行中。
在对新近发现的151名故事传承人进行走访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加大了录制音像资料的力度和整理文字的速度,搜集整理了近600则故事,现在文字稿已经校对完毕,截止年底,工作人员已经整理出13-17卷的所有内容,正在打字中。
今年又成功申报两个市级保护项目:喀左民族秧歌和喀左皮影。近日,馆里又将这两个市级保护项目积极地向上一级保护项目申报,争取早日申报成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今年对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如:喀左东蒙民间故事国家级传承人平房子镇平房子村的刘永琴、卧虎沟乡郝杖子村李丙贤、北公营子的韩宝玉、皮影艺人原凤鸣等所采取的保护措施,主要是不定期地走访并在年节进行慰问,让他们永葆身心健康,为喀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再贡献力量。
三、各门类艺术展览及文艺活动大放异彩。
2011年文艺组积极下基层进行辅导,其中主要有:到社区厂矿策划“职工联欢晚会”;去南哨镇白音爱里村为农民“送对联”“迎新春、送温暖、送吉祥”演出活动;参加朝阳市“宏达杯老年文艺展演”节目的组织辅导工作;为新华钼矿策划辅导“钼矿之夏”文艺节目,为各乡镇辅导“十一迎国庆”文艺节目, 近日又下乡去辅导业余剧团,为利州之春戏剧调演做了准备工作。
举办的活动及展览有:举办“今昔对比、精彩十年利州迎春”摄影展;配合朝阳市艺术馆举办“新人新作声乐大赛”选拔活动;举办六一少儿书画大赛;利州之夏文化馆专场演出;八月份与北京市延庆县、葫芦岛连山区三地联合举办楹联书画展;同时举办十一喀左县老年书画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书法展览。
在这一年中,更让人激动的是:2011年1月喀左县文化馆荣获辽宁省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工作“优秀文化阵地”的光荣称号;今年年底,喀左县文化馆又荣获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的光荣称号,辽宁省仅有两家。这些可喜成绩,是一年来全馆工作人员同心同德、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全馆工作人员攻坚克难、超越自我的成果,也可以当之无愧地说,这一年,是事业辉煌的一年,是成就显著的一年。可是,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结合我县地域文化的独特优势,我们更应该充分认识到在今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成绩面前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目前我们面临的主要难题有:1、如何最大效益地发挥基层文化馆的作用,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2、如何将我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综合开发利用相结合,走产业化道路?3、如何将民间艺术产品作为高价值的商品来开发利用,推向市场?……这些诸多新的课题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文化馆特制定下一年的工作计划:
一、继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首先,文化馆应主动出击,取得上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早日建成以文化馆为龙头,以乡镇文化站为枢纽的农村文化网络。其次,文化馆工作人员要及时深入农村,了解农村文化现状和农民的文化需求。积极发现和培养农村文艺拔尖人才,重用业余创作人才,组织农民绘画书法摄影爱好者采风,扩大他们的视野,举办各种展览和比赛。尤其要注重进城务工人员这一特殊群体,引导他们改变农村文化现状。文化馆要对他们进行方方面面的文化培训,成立民工艺术团,开展才艺展示及文学摄影书法绘画等文艺比赛。最后,仍要加大对各乡镇业余剧团文艺辅导力度,搞好一年一度的利州之春——小戏调演和利州之夏广场文化活动。
二、继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第一,积极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让人们能够正确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主动承担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工作做到细致入微。第二,继续对喀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抢救,积极申请立项,加大对国家级保护项目——《喀左·东蒙民间故事》的搜集整理工作,如期再续十二卷,对省级保护项目——天成观皇会十道会的恢复工作也要如期完成,对市级保护项目喀左皮影、喀左民族秧歌争取申报成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喀左紫砂、喀左地毯这两个县级保护项目要积极申报成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