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护理学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2-02-02 15:17:36

序论:在您撰写护理学教学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护理学教学论文

第1篇

护理学基础实操课要求每5~6个学生为一小组,每个组由一个组长负责对每个学生每项操作的练习进行监督和次数的统计。如果是要求真人练习的操作,如静脉输液、肌肉注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等操作,则每个小组又重新分组,每两个同学相互搭档为一小组,相互练习。

二、护理学小组教学的目的

1.调动学生动手的积极性

小组教学大大调动了学生动手的积极性,学生能够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到操作练习当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了由于班级人数过多有个别学生不练习的情况。小组教学的人数较少,每一个学生的练习都受到全组同学的相互监督和指导,避免了个人盲目练习而认识不到自身存在的问题的情况。小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练习,避免了因为过度紧张而产生的焦虑。

2.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每个小组的学生必须相互合作才能够完成教师所安排的任务,一个同学练习完了,她必须整理好用物给下一个同学练习,尤其是在真人练习的时候,一个学生模拟病人,一个学生模拟护士,相互之间的互动配合都非常的重要,小组教学还可以锻炼学生处理问题和应变的能力,比如静脉输液的时候,一次排气不成功怎么处理,进针不见回血的时候又怎么处理。

3.激发学生的换位思考

每个小组的学生在实操的过程当中,会进行角色扮演。比如,在练习肌肉注射的操作时,扮演护士的学生因为技术不娴熟没有掌握“两快一慢”(进针快、拔针快、推药慢),导致进针过慢或者拔针过慢都可能引起病人的疼痛,那么这个扮演病人的学生就能够体会到这种疼痛。只有当他们切身体会到病人的感受,他们才会设身处地地站在病人的角度去思考,将来才能够更好地为病人去服务。通过小组练习,可以换位思考,理解病人的感受。

4.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小组教学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操作课教师可以分组进行指导,避免了大班教学不能顾及到所有同学的弊端。小组教学里,每个小组的小组长对本组学生练习的情况非常的熟悉,可以重点观察在练习过程当中表现较差的同学以及该同学存在的问题,并把本组操作过程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反映给操作课老师,操作课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护理学小组教学存在的不足

1.分组可能不均衡

学生之间的分组,要考虑到他们之间是否配合,关系是否协调,以及各组员之间的特点。如果是由教师进行分组,教师对学生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有可能由于有些组员之间的关系不协调或者个性不合而使组员之间缺乏积极性。若是由学生自行分组,又容易出现相互之间包庇的情况,导致分组参差不齐。因此,分组很关键,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性格搭配,每一个组既要有性格外向的,又要有性格内向的,既要有操作较好的学生,又要搭配操作较差的学生,以好带差。其次,要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如果小组成员之间存在矛盾,将不利于操作的开展,也不利于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如果分组不当,则可能会使分组的效果更差。

2.管理可能不细致

小组教学,是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教学,小组的管理者是每个小组的小组长。教师在小组教学过程当中,可能会疏于对个别学生的管理。由于护理学基础实操课的课时有限,很难对每一个学生进行细致的管理指导。比如,操作室卫生、纪律的管理,每个小组成员操作练习的监督和指导都是由小组长主要负责。性格开朗、积极的学生会主动寻求教师的指导,部分不认真的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可能会被教师忽略,由于操作课教师的管理不够细致,培养出的学生的操作技能就参差不齐。

3.进度可能不一致

第2篇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应用,网络教学在传统教学上应用的越来越广范,网络资源弥补了传统教学内容的陈旧、缺乏新鲜感、信息量不足的情况,结合多媒体可以让传统教学更加生动,更能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传统护理学上结合多媒体教学,让教学手段更加新颖,从多方位、全方面、多角度上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尽可能的使学生记得住、记得牢,进一步加深印象,从而在以后的实践工作中的到更好的运用。

二、多媒体教学的灵活性

护理学教育是现代医学教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学是一个学科的总成,其中还包括外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五官科护理学等等学科,现有的护理学教育体制是以传统教学体制为主,它有存在的合理性,但也有一定的缺陷,缺乏灵活性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不能满足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长久学习的需求。多媒体教学在实际应用上弥补了传统护理学教学所缺乏的灵活性,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点,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对护理学不同的分科要进行不同的多媒体教学,例如,外科护理学知识点与基础医学知识联系紧密,一些知识学生忘得快、记不住,运用多媒体进行学习,就应该把相关的知识点及时展示出来,添加一些动画、插图让学生们增加学习兴趣,从而更好更准确的记住相关的知识点。护理学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内容过于抽象、难以描述,借助于多媒体教学可以更有趣,更生动的表现出来,让学生们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

三、多媒体在护理学教学里利与弊

首先,无论是传统的护理学教学,还是先进的多媒体教育,其共同目的都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是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技能,很好的运用到以后的工作实践中。但是、不是在老师没改变自己的传统教观念上,只要是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进行教学就可以行的通。运用多媒体提教学,首先就要把传统护理教学模式创新、做出相对的调整,优化教学方式,让二者可以有效地结合。其次,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护理教学,教师还是应该占据到主导位置,在教学过程中适时的、生动的补充多媒体课件可能遗漏的知识点以及事例,穿插互动、交流,让学生更具体、更形象的记住所学的知识。

四、多媒体教学的优化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依旧喜欢传统方式,喜欢写板书,而不喜欢用电脑课件,针对护理学学生不仅要学量的理论知识,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期间没接触过临床,没见过真正意义上的病人,传统护理教学中教授的知识,都是老师的口头叙述,即枯燥学生又不感兴趣,应该加入一定量的实践课程。多媒体教学中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合理的选择一些相关的图片、图像、病例、声音、动画等多媒体信息,直观的显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尽可能轻松有深刻的理解中学习内容。运用良好、适当的护理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获得更多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树立良好的工作和服务态度,传统护理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可以不断地提高教学水平,进一步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素养,适应当今社会的市场需求。多媒体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让二者有效的结合、相辅相成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如何有效的、正确的运用多媒体进行护理学教学,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就离不开多媒体教学及传统教学的使用,这样就要不断的加强理论的学习,数量的掌握运用多媒体工具及技术特点,打破传统教学的理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找寻新的教学方式及手段,让学生在轻松不拘谨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提高学生素质,提升教学水平。

五、结语

第3篇

当前,很多护理学专业教师还没有真正认识到护理学教学的特殊性,没有客观认识教育与社会建设发展之间的联系,主观并片面的采用传统方式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学到知识的理论大于实践,难以学有所用。基于此,更新教学理念是当前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在实践中,广大教师应面向市场经济下我国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新形式,首先要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进一步提高教师对护理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认识,树立高职特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题,进一步明确护理学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正确把握护理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必需、够用为度,教师要打破传统的以传授知识、应付考试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新的教学体系,完成对学生护理基础知识的教授及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坚持以“必需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做到让学生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边学边用,使护理教学改革具有医护教育的特色。

二、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渗透理论知识的重要平台,然而,单纯的理论并不能满足学生就业的需求,因此,护理专业教师必须要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优化课堂教学。在实践中,教师可从三个层面来优化课堂。第一,优化课堂评价。传统教育的评价方式主要以考试为主,然而,人的反应能力、思维能力和记忆表象等会随着时空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这种改变虽然幅度不大,但却足以影响学生的考试,因此,考试的成绩并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的真实状况,也不会对学生的就业产生大的影响。公平、公正的评价方式是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对教师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主要依据。创设对应“就业”的课堂评价,一方面要改进考试方法,尝试使用C/S、B/S的在线考试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还要将学生课堂表现、学习态度、日常考试成绩等内容纳入到考核评价范围内,力求考核的具体性和全面性,为“因材施教”提供有力依据。第二,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布白”艺术。所谓“布白”,即留有余地,不能将问题设计的过于呆滞生硬,而是给学生留下遐想的空间,让学生通过思维活动或课外实践来填补教师的“留白”。此外,布白艺术还体现在课堂结构的设计层面,当教师对一个知识点进行了细致的诠释,在提出问题的之前需要适当的“留白”,以备学生能够消化教师的讲解,对知识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当提出问题之后,教师需要适当“留白”,目的是给予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能够从容的解答问题。只有把握好布白艺术,才能切实发挥问题教学的最大优势,使课堂张弛有度,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第三,要从更深层次的角度看问题。在由学生、知识、和教师所构成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知识是客体,因此,利用实践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探讨、实践和思考,这才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仅要考虑问题对学生思维的导向性,更要考虑问题能否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能否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积极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如同在学习“护理人际沟通”的“非语言沟通”时,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对此节内容理解起来感觉吃力,容易陷入“沟通即语言,语言即沟通”的圈子里,虽然也能够将非语言沟通的要素用文字罗列出来,但对其真正的含义仍感到迷惑。所以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设计一个开放性作业,给学生一个案例让他们自己进行思考与分析“:护士长接到急诊室电话,说马上有一位急性阑尾炎患者需要入院,需要护理人员做好准备工作迎接患者。当该患者被抬入病房时,已经疼得面色苍白,满头大汗,这种情况非常危急,需要立刻手术。然而这时一名护士面带微笑的对患者家属说‘:请稍等,我这就去通知医生来为病人进行检查’说完后,不紧不慢的向外走去。”同学们从安全中分析以下三个问题:(1)该名护士在接待病时表现出的体态语言是否有不妥的地方?都哪些地方?(2)护士这样接待病人会造成怎样的后果?(3)请你进行角色互换,如果你是当时的护士,面对这样的情景应该怎样处理?等等。

第4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外科护理学;教学应用

项目教学法最大的特征在于用完整的行动模式制定学习计划,并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老师合理设计项目,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独立获得必须的知识,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护理专业课程具有严谨性、规范性的特点,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可提高学生知识构建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改善学习效果。

1项目教学法的一般流程

项目教学法的基本应用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明确项目任务。课前老师要对教学大纲及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结合教学内容提出几个项目任务设想,再与学生共同讨论,最终确定项目任务。其次,制定项目工作计划。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及流程,该步骤是整个项目教学法中的核心流程,项目的可操作性是由项目计划所决定的,因此老师要加强指导与审核,对其可行性进行评估,避免学生做无用功。再次,项目实施。在项目工作计划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实施项目,并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以达到内化知识、提高技能的学习目标。最后,项目评价。根据项目的设计形式、项目内容及评价标准对学生完成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包括组内自评、小组互评及老师点评,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馈,在促进学生进行反思的同时,老师也要针对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方法做出反思,师生共同进步。

2外科护理学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实例

笔者以“乳腺癌患者的护理”为项目选题,本例患者为44岁女性,发现右乳肿块1年入院,患者入院后积极进行各项检查,最终确诊为乳腺癌,择期手术,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右乳癌根治术,术后右胸壁留有乳胶管接负压吸引器;患者术后1d精神状态良好,生命体征平稳。针对该例患者,请实施完成以下项目:值班护士需要在患者入院后进行哪些护理评估;患者术后转入普通病房,护理人员的接诊工作要点有哪些?如何指导患者的患肢功能锻炼?患者出院后如何进行健康指导,实施科学的延续性护理?针对上述案例项目实施项目教学法如下。首先,学生分组。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均配置一名基础好、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为项目负责人,利用优等生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共同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其次,制定项目计划。组内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根据老师设计的教学情境设计项目计划,将工作步骤、一般流程制订出来,并明确分工,做好时间分配,老师对学生的项目实施计划进行审核,了解学生制订计划流程的目的,评估其可行性。再次,项目实施。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搜集大量临床资料进行参考,总结乳腺癌护理的技术要点、可能遇到的问题等,完成上述老师提出的问题,制定护理计划。针对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讨论护理计划的可行性、科学性,共同完善护理计划。在课堂上可采用角色扮演法将护理计划及实施过程展示出来,角色扮演不仅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教学情境,加深其学习印象,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后,项目评价。项目实施完毕后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再由老师进行点评,最后再由老师对乳腺癌的整体护理内容、延续性护理要点进行概括性介绍,提高学生学习的系统性。

3应用项目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虽然项目教学法具有诸多优势,但是其毕竟作为一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能完全取代其它方法,并且在外科护理学教学应用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项目的确立要因地制宜。此处的因地制宜包括结合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中等职业卫生学校生源较差,学生的基础知识普遍薄弱,且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因此项目教学法要立足学生本身,基于课程的整体角度进行设计,保持难易适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其次,合理控制学生分组人数。对学生进行分组时要注意人数不可过多或过少,人数过少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可能会感到吃力,人数过多则无法保证每个学生的参与性,因此每组人数在4~5人左右,小组内每人分工明确;且分组时要考虑组织成员的学习成绩、知识结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体现出小组成员的互补性。最后,老师要进行全程指导。在项目教学法中老师与学生是合作关系,作为学生完成项目的顾问、向导,老师要全程加强指导,指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学习新知识,把握好指导尺度,进行合理启发,加深学生的学习记忆,培养其临床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作者:刘振明 单位:山西省吕梁市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

[1]周云.浅谈项目教学法在《统计学原理》课程的应用[J].中国教育与教学,2016(1).

[2]郭强,王秀丽,孙维维.项目教学法在临床护理课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

第5篇

教学目标通常是在课前备课时制订,但目标制订得是否恰当,目标能否引导、控制、评价教学过程,学生能否达标却要通过实际教学来检验,通过课后反思来总结。回顾教学过程,如果学生精神饱满、心情舒畅、反应灵敏、思路清晰,则说明学生勤学好想、学有所得;如果学生无精打采、眉头紧皱、反应迟钝,则说明学生学习吃力、效果欠佳。由此分析教学目标是否存在问题,思考补救措施,并明确以后教学的方向。只要做到教学目标具有可实施性,其就能真正起到引导、控制、评价教学全过程的作用,教学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反思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自己学习、自己获得知识。“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反思教学方法就是使教与学都不定法。每一次的反思,教师都要根据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以学生为主体,寻求最利于学生接受、学生最乐于接受、最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最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利于学生综合发展的最佳教学形式,使学生学会学习。例如,笔者在刚开始讲授月经失调妇女的护理时,认为护理专业学生绝大多数是青春期女生,常常出现月经失调,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应该会很感兴趣、容易理解,因此笔者采用单纯的理论讲授法进行该部分内容的教学,但在教学过程中却发现多数学生兴趣不高。笔者课后通过了解得知,多数学生感觉这部分内容很复杂、很抽象、很难理解,因而无兴趣学习。经过多次反思,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结合案例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探究月经失调的相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了教学效果。

3反思学生心理,提高学生职业心理素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烈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学生的这种精神生活是学习兴趣的体现,而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观察和捕捉学生学习的心理反馈信息,加强学生职业心理训练,从而充分挖掘教学中的积极因素,提高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在护理教学中探索科学、系统、切实可行的职业心理训练方法,对提高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促进当前护理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有些学生在学习异常分娩时,感觉分娩很可能随时出现异常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产生恐惧心理。反思学生这种心理状态,笔者在教学中播放分娩视频,让学生感受接产者如何指导产妇在精神上、身体上做好分娩的充分准备,增强产妇分娩的信心,同时也感受产妇产后的幸福情绪,并结合临床资料说明充分的准备可以大大降低甚至避免异常分娩的发生,使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

4反思教师情绪,增强教师人格魅力

情绪是能够互相感染和影响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绪积极饱满,能给予学生正能量,感染学生,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能大胆地与教师互动、求知;而教师以消极情绪对待教学,无疑会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压抑和紧张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我们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教师首先应该全方位提高自身整体素质,以增强自身人格魅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每次课后笔者都特别注意反思课中的情绪状态及其对学生的影响,经常通过课后与学生的沟通了解是否无意中把个人情绪带到课堂中,从而提高控制情绪的能力,增强人格魅力,增强教学效果。

5反思教学价值,净化学生心灵

教学的价值在于塑造学生的人格,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自我发展的基本素质。反思教学价值就是充分分析课堂教学中的知识价值、思维价值、情感价值、道德价值、行为价值能否满足学生综合发展的需要。笔者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结合国家对妇女身心健康的相关方针、政策,加强学生爱国、感恩等思想教育,净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

6反思教学遗憾,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

备课时,有些问题不容易发现,在课堂教学结束后进行教学反思,能够发现教学中的疏漏之处。因此,笔者很重视课后教学反思,对教学过程进行回顾、梳理,并做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的方法,总结经验教训,实现自我超越,提高教学能力。

7反思教学亮点,积累教学、教研、教改素材

教学过程是师生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常有意想不到的“精彩片断”,包括学生的创新活动、精彩答题、探究质疑等,教师课后若能及时捕捉、提炼、记录,就能为以后的教学、教研、教改等积累宝贵的第一手素材。

8撰写反思笔记,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第6篇

1.1对象

选择我校2012级护理学专业专科1班~4班12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女121人,男6人,年龄19岁~20岁,均为普通高考招录的学生。将1班和2班的68人设为试验组,3班和4班59人设为对照组。

1.2方法

所有学生均由3名相同的教师同期进行分段教学,均选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第2版《内科护理学》案例版教材,并均使用多媒体教学。对照组根据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包括讲授、示教等。试验组在讲授的基础上,部分主要疾病采用案例教学法。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2.1案例选择

我校《内科护理学》开设于第2学年第3学期和第4学期,共122学时,其中理论98学时,实验及临床见习24学时。因为学时的限制,在各系统疾病中选择2个或3个重点疾病作为教学案例。教学中精心准备临床病历资料,并拟定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及思考题。拟定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启发性和诱导性,有利于病例讨论、深化所学知识、经历解决问题的系统过程。病例的选择可以是单一的典型病例,也可是综合病例,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呼吸衰竭、糖尿病并发酮症酸中毒、原发性高血压与冠心病等。

1.2.2实施方法

①课前。课前2周,任课老师准备好相关案例及问题,课前1周通知学生分组,每班4组,每组7人或8人,以组为单位根据案例思考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②课中。在讲授疾病之前引用案例导入或在基本知识介绍后插入案例教学。首先,学生根据所提供的病例资料进行分组讨论,围绕该病例的初步临床诊断,包括分析诊断依据或提出进一步的检查项目,并根据病历资料分析其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诊断,学生再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内容。其次,每组推举1名学生代表发言,阐述各组的观点和思路,其他成员进行适当的补充。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讲评,完整准确地概括知识要点,帮助学生抓住重点,补充遗漏之处,分析错误原因,使所学的知识完整确切。③课后。要求学生把本次课程的案例分析进行整理,每个学期对本学期的案例教学方法的教学进行总结,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为今后类似的教学奠定基础。

1.3效果评价课程结束后,调查两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并比较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

2讨论

2.1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内科护理学》课程开设于第3学期和第4学期,此时学生已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如人体解剖、病理生理、护理学导论、健康评估、护理心理学等,为案例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基础。调查显示,试验组64.7%的学生认为有利于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而对照组仅为1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案例教学将临床常见问题及重点难点问题带入课堂,缩短了理论与现实的差距,使学生产生探究问题的冲动并努力解决问题。同时,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像教师一样展示自我,不仅可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还有利于锻炼学生心理素质,加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以及师生合作,适应今后护理临床工作的需要。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91.2%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通过获取他人的信息或经验,在教师的参与下,最后达成共识。促使学生从正反、纵横等多方面进行多向思维,培养了分析、辨别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分析研究问题的实质,最终推理、归纳出自己的论点,这有利于培养护生的创新思维。此外,教师的评价不仅有鉴定作用,还有导向和激励功能,进一步激励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调查结果显示,病例教学中有82.4%学员认为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应用

开展案例教学,使课本上枯燥的知识变成活生生的事实,形象生动,易于理解,记忆深刻。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94.1%的学生认为有利于知识的应用,且试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差异统计学意(P<0.05),说明案例教学法能有效地缩短理论与临床的距离,有利于知识的综合应用。

2.5案例教学法有利于促进教师拓宽知识面

案例教学过程中采用问答法,环环紧扣,层层解析,步步推进,启发诱导,实际上,问答法是一种探讨和辩论教学方法,即不直接向学生传授各种具体知识,而是通过问答、交谈、争辩、诱导或暗示,把学生导向预定的结论。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不断观察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要应用适当的教学技巧,活跃课堂气氛,促进教学双方的沟通;最后还要思考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归纳总结。所以,教师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

3小结

第7篇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课堂教学

中等护理教育是我国护理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的途径之一[1]。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实验教学占总学时50%以上,技能操作常作为评价护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指标[2]。护理操作实训课是护理学基础课程中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包括对患者的生活护理、病情变化观察、与患者的交流,基本护理技术操作和健康教育等护理内容。因此,如何提高护理实训的授课质量,实施实训课教学改革,是各中职卫校近年来积极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此,笔者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对护理学实训课进行了部分改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强化自身素质做好实训准备

在实训课教学中,要求教师理论扎实,技术熟练,对于各项操作能够融会贯通并进行有效地整合、分解和传授,能够很好地为学生正确答疑解惑,使学生有信心并能迅速掌握各项操作的要点。在授课中,由授课教师与实验员共同完成。课前,教师与实训准备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就实训内容、实训器材等应该注意的事项要详尽列出,合理安排,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才能确保实训教学高质量的完成。

2改进实训教学提高学习能力

2.1开设综合实训。在以前一次理论一次实践的基础形式上,变成了几次理论后阶段性几次综合实训课学习。如在学习“患者的清洁护理”这一章时,过去一次课学习一个操作,如口腔护理、床上洗头、床上擦浴等操作,只是孤立地对护理操作进行单项学习。这样,内容比较单调、分散,学生学习完后不能很好地把各项操作自行联系运用于患者的生活护理。调整后,把前面阶段性学习的操作集成几次综合实训课,把各项操作整合在同一个案例,进行连贯整体地学习。这样能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患者生活护理的各项内容,树立更好的整体护理概念,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实践。2.2课程间相互融合。随着社会对护理人才要求的提高,对培养护理人才的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仅仅护理学基础课程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无法满足培养社会护理人才的要求的。因此,在护理实训教学过程中,融合了护士礼仪、人际沟通、法律法规、解剖学基础、生理学基础等多门课程的内容,从而让学生能够更直观有效地学习专业技术,更重要的是养成好习惯,培养护理人文关怀的精神。2.3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护理各项操作非常重要。多年来采用的实训方法教师直接示范,学生模拟练习。学生只看教师的示范,很少学生会独立思考,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时间长了感觉单调枯燥,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实验室条件,我们做了一些改进尝试。增加了情景模拟教学法,这种创设一些临床模拟情景,先由学生讨论分析问题,然后由教师总结示范,再由学生自己操作练习巩固的教学方法。学生表现积极,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发挥了主人翁的精神,真正地参与到课程,使实训教学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起来。2.4联系实际。提高对护理实训课的重视程度目前,有些学生认为护理操作都是在医院用于患者,离我们的实际生活比较遥远。针对此情况,在授课中联系生活实际,把一些护理技术融入生活,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所学并非只能用于护理工作,而是对自己对家人都有实实在在的好处,如高热患者在家可以采取的物理降温技术、扭伤脚后的冷疗方法等就是非常实用的生活经验。这些生动的事例使学生们认识到护理操作技术贴近生活,能够学以致用。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网络教学手段,通过与本学科相关的网站,从中获取大量相关的最新资料,使教学能够不拘泥于教材,学生也能获取最新的知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则大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大量的彩色图片、动图、视频应用于护理实训操作的教学。整个护理操作的动态过程,多媒体模拟动画、教学视频可给予充分的展示,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由于近年来学科调整,教学损耗与补充困难,加之学生人数的增加,教学器材用物不足的矛盾显现出来,而现代化的网络资源就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训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围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目标,把握实训教学紧扣实际与临床,逐步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教师一定不要忽视教学基本功的培养,加强最基本的实际能力锻炼与提高,认识到教师的素质的提高是实训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另一方面,虽然多媒体教学在实验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它代替不了学生动手练习。教师的示范与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练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与条件,提高护理实训教学质量,以适应医学教育的发展,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

作者:王浩东 李洋州 单位:河源市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