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9 09:43:15
序论:在您撰写计算机组维实训总结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微机组装与维修;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实践教学
0 引言
微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是集理论性、操作性、应用性为一体的计算机专业必修课。作为一门专业课,它的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有严谨的教学理念和条例清晰的教学程序,而且还要有过硬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实际应用实践能力。笔者在专业调研了解到,有的学院虽然开没了这门课,但没有相应的专用实验室,有的虽然有,但是设备太陈旧,有的设备还算先进,但只是让教师来演示,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很少,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微机组装与维修课程的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学生的动手能力,达不到教学的实际要求,为此,必需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作深入研究。
1 以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整合课程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应依据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强调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等素质的整合及其在具体工作环境中的应用。我们对省内外需要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单位的市场调研中了解到,计算机维修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硬件组装、系统软件安装与设置、故障检测与维修、系统维护优化、数据恢复。为此,我们依据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操作技能《计算机维修工》(中级)的鉴定标准,以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将职业资格标准引入课程体系中,将课程内容整合为五大模块:电脑硬件选购与组装、系统软件安装与设置、故障检测与维修、系统维护优化、硬盘维修与数据恢复。
2 引入基于案例和项目的三维课程教学模式
2.1基于案例和项目的三维课程
基于案例和项目的三维课程模式,简称“3DCC”(、3 Dimen-sion Curriculum mode based on Case study)课程模式。本课程模式所展示的课程结构具有三个维度,其中平面维分别是知识维和基本技能维,纵向维是综合应用能力维。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也将从这三个维度展开(如图1所示)。
该课程模式的主要特征是:
(1)课程资源以案例或项目为基础,课程内容强调工程背景和职业情景,同时强调职业素质的培养。课程目标追求技术综合应用和实践能力,以适应IT行业对应用服务性人才规格的客观要求。在课程中,采用前后继承、逐步扩大的工程案例,贯穿课堂教学整个过程;在课程教学的关键点,引导学生主动提问、主动思考、主动解答,引导其提升专业关键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潜能。
(2)三个维度的课程对人才培养的贡献呈“非线性”关系。即三个维度的课程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互为依存、互为贡献的。平面维中,知识维和基础技能维互为依存,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技能的不断提高,会在特定时刻在平面维上形成交点。此时纵向的综合应用能力维将此点上的知识和基础技能整合提高,形成第三维坐标,将综合应用能力提升一个档次。
(3)本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即理论知识将依托实践基础上的案例和项目教学实现有效建构。
在知识维中,课程知识教学过程以具体案例为切入点,课程教学大纲基于案例展开,教材基于案例编写,习题基于案例安排。教师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穿插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学生在学习案例的时候思考所学的知识是如何在实践中运用的,从而及时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真正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在基本技能维中,注重对核心技能的强化训练。技能维教学的主要环节是课程设计和实训环节。技能培养应以案例为中心,以实践为手段。另一方面构成一个功能齐全的准实用系统。
综合应用能力维,培养学生在职业生涯中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和个人发展潜质。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真实项目案例,要求学生实际体验微机组装与维修的完整流程,将所学到的知识连贯并达到技能整合,教师通过专业流程管理规范学生的工作习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团队精神,使其成为理解流程、技术合格和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和技能维案例不同的是整合能力维案例不局限于单门课程,而是反映岗位需求,对微机组装与维修相关的多门课程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从而增加学生专项就业竞争力,缩短就业后岗位适应期。
2.2引入基于案例和项目的三维课程教学模式
我们把微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内容为五大模块:电脑硬件选购与组装、系统软件安装与设置、故障检测与维修、系统维护优化、硬盘维修与数据恢复。将3DDC的教学模式引入课程教学中,每个模块的知识维、基本技能维修和综合应用能力维关系如图2所示。
2.3三种维度的构建
2.3.1构建的原则
(1)针对职业岗位需要,注重学会做人和学会做事相结合,突出基础性、强调工具性、体现发展性,按照高素质,安排“必需”的课程和“够用”的内容,注重课程对于学生终身发展的价值。
(2)技能与作业态度相结合,采用行为引导教学模式,引导――模仿试做――纠错重做――复述总结。主张课堂组织以学生小组为中心,内容教学以问题或任务为驱动,形成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探究式学习氛围。
2.3.2三种维度的构建
我们以硬件的拆装为例说明。
知识维:
计算机的各个部件组成及基本性能参数;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基本技能维:
计算机各个部件的重要参数如CPU中的主频、倍频、倍频系数、插槽类型、L1、L2、L3及其他相关知识、CPU正确的安装方法;
主板上的各种插槽的含义、南、北桥芯片、主板电源插座、主板上与机箱面板相连的线路及相关电路示意图、主板说明书的阅读等、主板的正确的安装方法;
内存的商标号及相关参数,如存储时间、速度等及安装方法:
显卡的各种性能参数及安装方法;
硬盘的各种能参数及安装方法。
综合应用能力维:
正确地、熟练地安装与拆卸电脑硬件。
3 重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微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是重中之重。实践教学可以采取“三段式技能训练”模式强化学生实训与实习的教学过程。即:第一阶段为单项技能训练,第二阶段为综合仿真模拟训练,第三阶段进行现场岗位训练。
3.1安排实训周
为了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可以安排实训周,在实践教学中,提出一些问题和要求,让学生在实践时加以解决,并且要求学生及时记录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为了让学生有充分的实践性学习机会,必须配套相应的专用实训室。没有硬件的支持,学生的实践技能的提高是一句空话。
3.2企业实训
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学,与相应原计算机生产商进行合作,安排学生到计算机生产商的实际生产线上实训,进一步掌 握电脑测试的前沿技术。
3.3鼓励学生自己创造学习机会
在学习课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参与学院计算机机房的管理与维护工作,或者积极参加学生的计算机维修社团,到居民社区为居民服务,真正达到学以致用和自我提高的目的。
4 教学资源的建立
教学资源建立得是否合理和全面,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微机组装与维修的教学资源与其他课程的教学资源有不同的特色。要重点突出实践教学资源的建立上,重点应放在计算机实物部件的展示,反映教师现身说法的规范操作和流程上,考虑到学生都有上网的条件,教学资源以网站的形式建立效果会比较好。
4.1教学资源建设重点
在网站的主目录上,应该有“教学录像”、“教学短片”、“操作示范”、“装机报价”和“故障诊断”等体现实践性课程特点的条目的。
“教学录像”应该安排主讲教师的精品讲解录像,不仅有反映本门课程基础和理论知识,还要有反映计算机组装的测试课、计算机软件使用的课程。
“教学短片”每个短片播放时间约5分钟左右,内容要体现实践性课程的特点,是本课程某个关键性的技术。
“操作示范”中主要是一些关键技术的示范操作,如CPU安装、主板部件识别与安装、显卡安装、硬盘备份工具的使用(Ghost)。
“装机报价”主要让学生全面了解计算机硬件的构成,硬件部件的主要品牌和市场行情,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自行组装兼容机。
“故障诊断”包含主要故障诊断的数据库,分析和排解的故障知识经验,用于扩大学习者关于维护和维修的知识面,便于查询了解。
上面所有的操作中的教学录像、教学短片、操作示范都应该基于学校自己专业实验室的设备,这样学生有种亲切感,学习的效果会大大提高。
4.2常用维护软件的下载
给学生提供―个计算机维修中使用软件的平台,把常用的软件集成在一个平台上,便于学生学习,不用在互联网一个一个四处查询和下载。最好让每位学生将软件刻录成光盘,便于在实际中学习和应用。
5 要突破传统的考试方式
考试的方式不要局限于传统的笔试,应该以实践的方式来考试。可以将本门课程的内容建立成各个操作项目的项目库,给出操作项目的难度系数,考试前先将这些操作项目作为考试内容向学生公布。这些项目涉及组装、测试、维护和故障检测与维修,目的是要学生全面掌握操作内容。考试时,让学生随机抽取一个项目,学生先口头陈述操作项目的原理、方法、步骤和过程等,然后再进行手动操作。教师根据口述和手动操作结果,按一定的比例,权衡项目的难度系数给学生一个考试成绩。项目库如表1所示。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建立健全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已成为培养急剧变化的市场所需要的多样化人才的必然趋势。我院机电系“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我院对该专业进行了定位,将核心能力与基本能力的培养明确地分为两个方向,即CAD与CAM,每个方向均有适当的市场定位,以专业综合改革为中心,以实训环节为重点,以有机渗透为特征,通过产学研合作途径,优化教学过程,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调整课程体系,构建与完善新的育人环境。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建立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并完成实训很不容易,因此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作用,构建适当的专业教学内容,使之适应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就成为本专业教学改革的中心。我院与首钢型材轧钢厂进行的产学研合作教育项目推动了CAD方向教学内容的改革,校内CAM实训基地的建设及与相关单位的合作推动了CAM方向的建设。
明确的专业定位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必须适应市场需求,专业方向的定位十分重要。我院“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建立及以后的发展均得益于广泛的市场调研及专业委员会的指导,得益于教师的“双师型”素质,得益于开展产学合作教育及技术服务。
2001年3月,我院与首钢第一型材厂签订了研制首钢第一型材厂图纸管理软件的协议书,为该厂的全部图纸建立了数据库结构,并对50吨剪头曲柄飞剪机组的图纸(蓝图)进行了AutoCAD格式的转化。在此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2001年7月,我院又进一步与首钢第一型材厂签订了对该厂其他图纸进行转化的第二阶段协议。2002、2003年,我院分别在计辅001、002、003班毕业实训中,结合此科研项目进行了《图纸转化及数据管理》课题的实训,同时将相关内容纳入课堂教学中。
我们的目的就是通过科研项目使学生在实际工程中得到锻炼,总结经验,同时完成《高职CAD专业“图纸转化与管理” 教学中产学合作实践》教研题目,通过教研题目的完成,明确专业的CAD方向及相关课程的主要内容。
2005年,我院成功地建设了数控加工实训基地,有力地促进了专业CAM方向的发展。
我院明确地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分为两个方向:(1)CAD方向。核心能力:二维绘图、三维实体造型、CAD技术应用与开发等,要求能熟练地使用相应软件进行绘图、造型并能进行图纸的数据管理。专项能力:CAD技术的应用开发与图纸数据管理。(2)CAM方向。核心能力:三维实体造型、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数控加工与编程等,要求能熟练地使用相关软件进行实体造型,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技术,能在数控机床上进行操作,有进行数控编程的能力。专项能力:三维实体造型及数控加工。
结合实际的课程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需要学生不但要具备综合职业能力,还要在动手能力方面有突出的表现。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及开展产学合作教育与技术服务,逐步使专业方向得到了明确,实现了专业教学计划及主要课程的内容与生产实际的密切结合。
专业能力(1)机械设计与制造基本能力。(2)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基本能力。(3)进行数控编程与操作的基本能力。(4)熟练使用计算机,具有一定的文字录入速度。(5)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外语能力。(6)对材料、热处理工艺、各种标准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7)对于CAD方向,应能针对不同部门、不同专业的需求进行相应软件的二次开发;对于CAM方向,应能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编程技术。
主干课程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计算机绘图、数据库基础、程序设计、三维实体造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CAD应用与开发、数控编程与仿真加工等,主干课程的设置围绕专业的核心能力。
主要课程的内容以“CAD应用与开发”课程为例,要求密切地联系工程实际设置课程内容,例如“图纸转化与管理”项目涉及如下问题:(1)读图:读标题栏及明细表、名称、图号、装配图号、件号、材料、比例、重量等,了解本图与其他图的关系,能对材料进行转化;能基本读懂图形的形状、尺寸、公差、粗糙度及技术要求等;能对公差、粗糙度、技术要求等进行转化。(2)转化中的技术问题:掌握材料、技术要求、公差与配合、粗糙度、螺纹的新旧画法。(3)图纸数据的管理:自定义标题栏、明细表、附加栏及样板文件。定制“表格”,产生BOM,产生“设备清单”、“标准件清单”,合成为一个项目(机组)的管理系统。“CAD应用与开发”课程的主要内容如下:CAD基本知识(CAD/CAM原理及应用、CIMS基本知识、PDM基本知识);自编图纸管理软件(使用Access自编多媒体数据库);AutoCAD应用与开发、CAXA EB开发(AutoCAD应用、基本定制、自定义命令、菜单的定制与开发等);图纸管理(CAXA、PCCAD〈MCAD&PDM〉的图纸管理);图纸处理系统(Vpstudio 6.75、UnisCAD软件使用)。
实践环节服务于专业方向
高等职业教育实践环节的安排应服务于专业方向,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专项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实践环节体现在专门的实训课程和课堂教学中。
主干职业技能训练(1)金工实训:使学生了解金属的主要成型原理与加工方法。(2)机械CAD:使用CAD软件进行简单的机械装配图与零件图设计,使用Word等软件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使CAD应用水平得到提高。(3)数控编程与操作实训:掌握数控编程的方法及调试手段,掌握常见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了解零件加工程序的编制与输入方法及加工零件的工艺过程,熟悉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4)专业实践:针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课、职业技能选修课进行与本专业方向相关的社会实践。(5)毕业实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与专业课知识分析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性环节工程制图、计算机绘图、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三维实体造型、数据库基础、机械检测技术、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数控编程与仿真加工、CAD应用软件、液压与气动技术、CAD应用与开发等,所有课程均安排实验及作业并多数在计算机房上课,采取边讲边练习的方式。
毕业实训(1)实训的目的:以理论知识为依据,以掌握的机械CAD/CAM技术、三维造型与数控加工技术为工具,进行与本专业相关的生产实践与实习;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训过程中,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技能,在实际工作岗位中得到锻炼。以就业为中心,鼓励自主选择实习单位,由指导教师准备实训题目及指导在外实训。(2)实训的效果: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的基本能力得到了相应的锻炼;学生根据兴趣所找的实训单位与所选的多数题目与本专业相关,CAD技术应用(图纸转化绘图、图纸管理与图库、机械设计等)题目占47.33%、三维实体设计题目占5.33%、数控加工与应用题目占20.66%,其他题目占26.68%;学生在实训单位的表现多数是较好的。
几点思考
实训分题方式结合就业联系实训单位,毕业实训的题目较分散。按名单学号顺序对学生进行分组,各组中的题目也较分散。因此,我们对03级学生进行了相对集中的管理与指导。
论文从论文质量上看,有与实训内容不附及“克隆”的现象。可考虑改为“实训总结”,取消外文翻译。论文与实际相差太大,谈实际的内容应该多些,改为“实训总结”可以做到这一点。对论文页数的要求也不应太多,10页左右即可。
实训指导因为题目分散,导致实训单位的题目不能使学生得到系统训练,因此可要求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增加相应的内容。
实训与就业的关系以就业为主,要处理好实训与就业的关系,应尽可能地使学生在实际岗位上得到系统训练。
能力培养实训集中反映出学生的设计能力与加工基本知识的欠缺。对土建图应有适当的要求。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模式有多种,就“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而言,进行现场实训有一定的困难,理想的方式应该是CAD方向去设计院跟随工程师学习画图,CAM方向去机械厂跟随技术人员学习操作。如果能与某设计院、机械厂长期合作则比较理想。
教师的“双师型”素质应鼓励教师参加科研或技术服务,参加毕业实训指导,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生产实际,了解社会对专业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及教学内容,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作用,使教学内容紧密地联系生产实际。
以加强科研与技术服务推动教学内容的改革,使之服务于生产实际,可使培养的学生就业后“上手快”,实现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的“零距离”,这样的专业改革才能有生命力。我院自03级后实行的学分制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自主性,体现了专业分方向教学的优越性。
关键词:高职大专;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改革
广东理工学院作为一所高职大专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实用性技能型人才,而广东理工学院的学生不仅要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掌握相应的实际操作能力,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其中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就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同时这门课程也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学生就需要接受培养,努力成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所以,这门课程主要为从事计算机相关各类工作打好基础,通过系统和规范的学习,并从实践训练中掌握具备从事计算机维修和常用维护、网络设备维修和管理的能力。
笔者现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学生对课程的要求,对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进行了研究,从而达到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职业操作能力,以满足社会快速发展对该岗位人才的能力需求。
1 当前教学现状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广东理工学院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因此在讲授这门课内容时,教师主要讲解了电脑组成、硬件测试、硬件安装、BIOS 设置、硬盘分区、系统安装、系统优化、系统备份和计算机日常维护等[1]。而现在很多大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操作方面都很娴熟,只是他们缺少对计算机维o方面知识,也因此不能合理地运用计算机操作,如:个别学生在计算机病毒方面,没有足够的防范意识;很多学生经常带电拔插凹口鼠标键盘等设备,这样会使接口或主板被烧;还有的非计算机学生对计算机进行简单组装,但组装出来的计算机出现很多问题,因此,学好这门课是相当重要的[2]。
计算机专业虽开设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程,但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例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不灵活等特别是在理论教学上,受到硬件设备的限制和教学条件的影响,造成本课程的实训多是纸上谈兵。因此,在讲授计算机部件的时候,可以从硬件的品牌、技术的指标,再从硬件的组装中谈起,要求学生能记住各硬件的型号和分类等理论数据,再进行记忆硬件的参数和型号,学会与时俱进,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3]。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一门以理论为依据,以实践为指导,相互紧密结合,特别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课程,以前的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这门课程的教学,也达不到目前教学的需求,因此笔者根据课程实际的特点,在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特有的教学方法。
2.1 利用实物展示与多媒体课件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课前笔者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课件的理解,也大大增强了课堂的教学效果[4]。众所周知,多媒体辅助教学,它以直观、形象、生动的演示功能,为师生带来更多类型的刺激,在调动学生学习方面,更能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由于信息工程系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各部件的性能指标、部件的参数和计算机内部的位置等都不熟悉,笔者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特别通过特有的多媒体课件与笔者自带的实物,分别对每一个部件的相关内容,逐一进行演示和操作,并且在演示各实物的同时,向学生现场讲解相关的实物参数和价格。因此学生在学习知识方面,联系到现实的生活,这样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 制造故障-查找故障-排除故障的实训性教学方法
学习计算机故障排查,就必须学会对计算机维护的基本技能,对计算机进行排除与故障的检测实验时,作为教师,首先要讲解计算机的检测方法、计算机故障种类和计算机排除方法,接着就是对学生组装的计算机进行检测,对有问题的计算机实行故障分析,并且快速排除故障[5]。因此,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兴趣,还可以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升更大的空间。
2.3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市场调研的教学方法
本门课程的学习与其他课程的上课方式一样,为了进一步创新,笔者想把课堂放到市场上来,开展实际组装的调研课。课堂中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利用现成的资源,布置学生在网上搜索计算机各部件的性能指标与参数,分析当前市场的价格与网上价格,让学生体会现实生活与网上知识的结合,并体会自己组装计算机硬件的乐趣。
2.4 校内进行实训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每讲述实验时,都会给出相应的实训过程,其中包含有:设计问题、确定问题、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归纳总结。而每次实验结束,都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交实验报告,在实验报告中,要求学生必须做到3点。(1)实验的内容和操作步骤:实验中遇到什么问题,并写出问题解决的方法;(2)总结实验学到哪些新知识[6];(3)通过各个实验,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善于发现问题的好习惯,为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供良好的条件。
2.5 通过校外企业实训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了解更新技术和更新的科技产品,就应该让学生走出校门,给他们认识社会新知识的机会。正因为这,学院与当地的电脑公司建立实训基地,广东省肇庆市区有一个比较出名的天宁电脑城,里面有很多知名的实体电脑店,那些电脑店都可以让学生进入公司来,并进行简单的业务,例如:计算机装机清单、组装主机、安装系统、系统备份和还原等。通过与电脑公司的合作,电脑公司有多人帮忙,学生又可以亲自动手实践,从中学到实践的知识[7]。
3 考核方式的改革
课程的考核也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这门课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能力的好坏也从中得出结论。但本门课程重点是以实际操作能力为主的,所以笔者在考核时根据课程相应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考核。
3.1 理论考核
由平时上课的实验报告与每个单元的测试考核两部分组成。实验报告占10%,在学生每一次的实验操作完成后,学生都要完成上交一份独立的实验报告;单元测试考核占20%,通过学生平时的实际操作和单元测试考核,根据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熟练程度,给出相应的平时成绩。
3.2 实践技能考核
包括两部分:每项技能考核和综合技能考核。每项的技能实践考核占30%,在学生每一次的实验操作中进行的单项技能考核,与相关实训相配套,做到有实验都有考核和方式,对学生每一次实验的过程以及实验报告进行考核,这样可以促进学生认真对待相应的每一个实验;综合能力技能考核占40%,在课程教学结束后,通过在实训室进行硬件组装、系统安装、硬盘分区、系统安装、备份和还原等进行的综合技能考核。
4 目前存在的不足及后期展望
(1)由于本课程开设的时间基本上都是一年级的第一学期,有些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高中都未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的基本知识还处于初学阶段,因此学习起本课程有一定的缓慢性,对这部分的学生还未做到深度的兼顾。
(2)实训机房能正常使用的计算机不多,考虑到广东理工学院是一所民办高校,学院的设备费用都来源于学生学费,因此建议使用学校被淘汰但能正常使用的旧计算机。
(3)学生在做实验中,很多时候教师一再强调实验的正确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但还是有学生出现问题,导致学生本身无法完成实验,建议学生操作时,教师多在旁边指导与监督。
中职教育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改革《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中职计算机专业一门重要的职业技术课,是专业教学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有计算机硬件基础、选购、组装、查找故障等硬件知识以及BIOS设置、系统安装、驱动安装、软件安装及软件故障排除等软件知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中职教育要突出学生的技能培训,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使得传统的专业教育理念和模式已不适应《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教学,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技能考核等各个方面的全面的教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过程中的弊端
1.教材内容滞后
当今计算机硬件的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但相应的教材内容却因教材从编写到出版再到征订的这一段时间使得内容已经陈旧,不能与时代同步。如果这种教材还要用上几年,那么将会严重地与时代脱节,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实践环节薄弱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要实现学生能完成计算机硬件的组装,软件的安装,处理各种计算机故障的教学目标,就要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但是,目前没有足够规模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学生多,设备少,原来的可拆装的计算机经过多年的实验已不能再满足现在的学生实验实训课的需要。另外,学生基本上是按照教师的布置,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去完成实验要求的操作,对实验的目的,实验的设计很少去考虑,严重的限制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3.考核方式单一
考核形式单一,中职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考试方式是以计算机中级维修工考证为基准,使得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重考试结果轻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教学改革建议
1.课程内容改革
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根据中职学生普遍具有的动手能力强,但学习能力弱的特点,编写了课程实施方案,与大家一起分享讨论。
2.教学方法改革
(1)视频教学和虚拟教学
计算机硬件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种类繁多,不可能都把它们买回来充当教具,我们可以通过种种电脑报刊、杂志、网络去搜集图片,丰富教学资料,通过教学课件,播放视频充实教材内容。例如在讲解各种硬件、各种电缆线等设备时,可以将他们清晰地展示在屏幕上,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各部件的结构;还可以用一些功能软件模拟计算机的硬件拆装过程,模拟不同版本的bios参数设置过程,这样既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加大课堂内容的传递信息量,又可以部分解决配件不足,实验器材局限性的问题。
(2)增加学生实践环节
在实验安排上,对学生进行分组,采取小组负责制,每组3~4人,由组长负责。例如,在计算机硬件组装实践中,可以让学生先用一些已经损坏的配件组装硬件系统,熟悉计算机的组装过程,再对能够加电的计算机硬件进行组装,而且在加电前必须经教师检查后方可加电,这样可以保障学生既能掌握必要的安装要领,又不会损坏硬件设备。在加电启动计算机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并总结各小组组装的计算机所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分析讲解,并试着让学生自己解决。
鼓励学生多上网,多看电脑杂志,了解最新的资料,要求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到电脑市场参观、调查,提高自己使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综合能力。另外,可以成立计算机组装与维装的兴趣小组,在指导师的带领下为学校提供计算机维修方面的服务。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真正地运用在现实实践中,让学生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增加他们的实际维修经验。
(3)校企合作
分期送学生到电脑公司进行见习、实习,学生通过为公司客户组装计算机和维修计算机,让他们了解市场,紧跟市场。既巩固了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又使他们对自己的职业定位更加理性。学生通过在电脑公司的实践,明白要如何学习,要学习什么,将学习和就业联系在一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考核方式改革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以动手能力培养为主的课程,所以,考核方式应以实践操作为主,对《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考核方式如下。
三、结语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是中职计算机专业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要结合中职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探索教学改革的新方法,新途径,强化中职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考核一体化平台;Java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262-02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同时也是一门知识性,技能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相关基础知识出发紧紧围绕组装计算机实现过程中各阶段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展示了如何从硬软两方面对计算机进行组装的实用技术。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应达到巩固和强化学生对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的基本技能。培养和训练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计算机组装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计算机的组装与维护。培养学生适应设备硬件支持岗位需要,具有独立组装计算机和解决计算机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基本能力等要求。
我国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理论研究现状,往往存在工学结合理论研究的系统化不够,以及在“工”与“学”两个方面结合程度的研究上缺乏普遍适应性,理论与现实的合理对接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目前高职的教学模式往往提倡由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模式。能够便于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现交互的网络教学环境平台逐渐成为主流需要。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都有自己的网上教学平台,其教学界面大致为“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教案”、“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教学软件”等,虽然教学网站的建设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顺应了教育信息化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多数高职院校所开设的课程内容往往理论与实践相分离。要么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上机操作分开式的教学模式,要么采用单纯的计算机组装实训模式进行教学。无论哪种都忽略了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经过多年对毕业生企业调研,采用传统及实训进行授课对学生往往存在两种极端,一种是实践动手能力很强但理论不足,在设备维护工作中只能处理简单故障问题,对基础理论涉及到故障无法及时分辨并维护;另一种是理论知识很好,但动手能力不强,无法迅速进入工作环境及状态中。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个性化游戏学习考核软件将理论、实践、培训、考核形成一体化教学考核系统,以满足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考核要求。将传统的理论教学、上机操作的教学模式以及单纯的计算机组装实训相结合,满足理论实践、升学考试及培训等要求。
1 系统设计的内容及目标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个性化游戏学习考核软件系统设计的目标是从教与学的需求出发,设计了根据课程的知识点将理论学习、虚拟实践模块、课程网络平台、作业及考核平台等教学全过程的课程教学系统。该系统具有如下特色:整个软件采用“WWWH”教学模式,即WHAT—“教什么”(教师),“学什么”(学生);WHERE—“在哪教”(教师),“在哪学”(学生);WHO—“谁来教”(教师),“跟谁学”(学生);HOW—“怎么教”(教师),“怎么学”(学生)。整个软件由Java设计作为系统平台,将课程理论按知识点通过Flash形式进行理论学习,在每个课程小节都有动画练习,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完成“WHAT”模式;“WHERE”模块采用Java编程软件通过游戏对形式对部件的采购、安装与维护进行实践练习完成虚拟实践模块;“WHO”模块采用PHP语言形成网上教学平台,其教学界面大致为“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教案”、“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教学软件”等;“HOW”模块采用PHP、SQL等语言形成交流交互方面,集成了BBS非实时交互系统和“网梯”交互系统以及SQL的数据库素材处理系统,建立有针对性的答疑辅导库,使学生能及时了解该知识点的重难点问题。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对素材的收集单一以及处理问题能力差的情况进行了很好的解决,为专升本及企业培训打下坚实基础。
2 系统开发平台和工具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个性化游戏学习考核软件系统注重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分析,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自主学习设计、强调“协作学习”,因此,系统选用Java语言作为系统编程平台及“WHERE”模块游戏设计,SQL Server 2012作为数据库服务器,PHP技术作为“WHO”及“HOW”模块网页开发工具。Flash技术作为“WHAT”模块开发程序。
3 系统总体设计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个性化游戏学习考核软件系统主要分为四大框架,由“WHAT”、“WHERE”、“WHO”、“HOW”四个模块组成。“WHAT”模块主要完成课程基础知识对学习;“WHERE”主要通过游戏的形式完成实践课程的学习及训练;“WHO”主要对课程的介绍、大纲、教学课件等辅助材料;“HOW”模块由测试、答疑、作业、题库组成课程学习测试模块。
4 系统详细设计
(1)“WHAT”模块子系统其实是一个小型的教学管理平台,完成教学和学习效果评价的功能。
该模块主要划分为下面两个子模块:
①基础课程子模块:由主板、CPU、内存、软驱、硬盘、光驱、可移动存储器、显示器、显卡、微机电源、声卡、鼠标、键盘、扫描仪、打印机及接口知识课程组成。对教学资源库进行学习,主讲教师可以添加、修改、删除课程资源。
②课节练习子模块:由每个知识点形成课节练习,以Flas的形式进行练习训练,主要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通过收取学生做得答案,然后与相应的题目的答案进行比对,最后进行统分。
(2)“WHERE”模块子系统用Java语言编程的二维游戏实现,分为部件的采购、安装与维护三个子模块,完成微机组装与维护知识应用能力;微机硬件的组装能力;系统BIOS的设置能力;硬盘分区和格式化能力;Windows系统的安装与使用能力;计算机常见软硬件故障处理能力;数据恢复及备份能力。
该模块主要划分为下面三个子模块:①部件采购子模块功能:由学生进入沈阳三好街电脑城,通过选择不同的商城及商家进行简单的询价及设备部件、工具的采购,买错设备工具或部件扣分;②安装部件子模块功能:则实现按照学生采购的设备部件进行设备安装,设备安装错误扣分;③设备维护子模块:功能则实现对设定对常规问题进行维护。
(3“)WHO”模块子系统采用PHP语言形成网上教学平台,分为课程标准与要求、教师信息、教学指导、学习参考等四个子模块。①课程标准与要求子模块:提供课程培养目标、标准与内涵、教学要求三部分。②教师信息子模块:提供教师信息。③教学指导子模块:提供授课计划、教案、电子课件、教学视频四部分。④学习参考子模块:提供教材、讲义、教学软件三个部分。
(4)“HOW”模块子系统分包含五个模块:①题库生成子模块:提供教师定义测试题型、题量、题分;②测试子模块:提供学生练习机测试的题库,随题库一起提供给学生;③测试及分析子模块。提供学生网络测试、检查测试正确答案、上报成绩使用;④计分子模块:供教师汇集、统计学生测试成绩并打印。⑤学习指导平台子模块:提供、学习动态、互动平台三部分。
5 总结
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个性化游戏学习考核软件系统为学生精心设计了一款教学平台,提供大量辅导材料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开发想象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实现理论、实践、培训、考核形成一体化教学考核系统,以满足高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教学考核要求。
参考文献
[1] 龚明德.最新电脑配置与故障检修.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关键词】尝试教学法 中学计算机实训教学 主体尝试作用
计算机专业中计算机维护实训教学是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如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受欢迎、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学生,成为计算机维护实训教学的关键。近几年来,本人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在实训课教学中做出了两点尝试。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现状分析:众所周知,进入职校的学生大多数学习、纪律相对较差,多数又是独生子女,长期养成了许多坏毛病,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耐心,自控能力差,怕吃苦,厌学现象严重,有的甚至抱着混日子、图轻松、自暴自弃的态度。这此都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但是中职生较普校生有三个明显的优点:好动手、喜欢走出教室学习、就业意识强。而实训课的教学也正好顺应了这三个优点,这也为上好实训课打下了基础。
然而,仅凭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这三个优点就能上好实训课是不可能的,还必须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强化他们的竞争意识,激发他们对学习实训课的兴趣。做好实训课的记录,严格考评制度,这是我上好实训课的初步尝试。
尝试一: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任何事情如果只是一味地重复,那么会让人感到乏味。教学也是如此,如果长期使用同一种教学方法,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也会感到乏味,这也必然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因此,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就是采用循序渐进、分组讨论和独立尝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老师讲解---演示---学生操作---教师指导---归纳总结---学生巩固。这是教师普遍喜欢的传统教学方法。然而,训练中我发现:如果长期使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会在实训过程中表现出缺乏兴趣、心不在焉,有些学生甚至会把实训课当作是玩耍课。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基本上只是跟随教师的步骤依葫芦画瓢,而缺乏创造性的思维和举动。优点:训练中,学生能够避免盲目无序,容易接受,实训的纪律较好。例如:在进行计算机面板接线时,本人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因为内容比较简单,同学们又刚刚接触计算机维护实训,学生对此充满了新鲜感,加上学生好动手的特点,所以,实训效果不错。弊端:教师的教占主导地位,学生盲目跟从,主动性差,缺乏积极参与实训的主观能动性。
分组研究的教学方法:教师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研究---小组进行操作---教师检查、评价、总结---学生巩固训练。优点: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占主导地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小组集体智慧的作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缺点:个别同学滥竽充数、不懂装懂。这就要求实训老师在分组时应该特别注意,必须要求每个小组成员都掌握研究成果,老师检查时每位同学都能汇报研究成果。发现问题要及时予以引导,尽可能地给予表扬和鼓励,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操作水平。评分方法是小组成员统分。在进行的《计算机面板跳线》实训课时,采用此方法,学习兴趣十分高涨,八组当中竟然有三组与教师事先做的一样。当我公布评分结果时,做好的同学们高兴得欢呼雀跃。这种方法与循序渐进的方法比起来虽然用时较多,但是效果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他们学会了团结协作、发挥了集体的智慧作用。
独立尝试教学方法:教师提出实训问题---学生独立尝试---教师检查、评价、总结---学生巩固练习。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增加学生独立尝试的成就感。这种学习方法是首先让学生尝试操作,然后老师给予理论指导,促使学生独立完成技能操作。它的特点是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独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加印象,掌握技能,这能充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和想象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尝试的能力。例如: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时,就可以采取这种独立尝试的教学方法。在进行《计算机面跳线》实训时,我采用了此法,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尝试二:做好实训记录,严格考评制度
做好实训记录:指的是纪录学生平时的实训情况。同时它又我以作为学生平时表现的评定与平时成绩,记录学生从开始到结束技能训练的成长的过程。实训过程中,每一个实训课题都做出详细的实训记录,在记录中针对每一位同学在实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会给予批示与成绩。每个课题先做完的同学举手示意,教师当众根据操作的情况,填写实训记录,给出批示与成绩。考评时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严格进行。这样让每个学生对自己的技能操作评定成绩心服口服。严格考评制度:就是从实训一开始就定下严格的考试规定,每个实训课题都必须认真对待,考出好成绩。如果有不及格的,该课题巩固阶段允许补考一次,并且成绩只记合格。期中和期末考试的成绩让每次课题实训成绩和期中或期末考试成绩各占50%。这样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挑起竞争意识,而且增加了学生的紧迫感和任务感。这样就会使他们能够掌握一技之长,适应企业岗位的需要。
针对不同类型的课题,我的制订了不同的实训记录表。分两种形式:计算机组装与知识巩固实训记录;计算机故障排除维护实训记录。等实训结束后,通过查看实训记录,我们就能够清楚地看出学生掌握实训技能的发展过程,同时也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计算机维实训课中使用以上两种尝试教学法,能够使职业中专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收到了良好效果,并且能较快的适应工作第一线。
关键词:VMware 虚拟机 教学应用
0 引言
近年来,我担任《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的主讲老师。由于教学实训室不够,有些实验未能在专业实训室完成,所以实验总会遇到一些困难。教学也就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我寻找能帮我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1 教学实训设备现状
我院专业教学机房中,多为公共机房,一个机房多个老师使用,所以,机房设备设施系统配置不能随意更改,以免其他老师上课不能正常使用。也有专业实训室,如思科网络实训室、综合布线实训室、图形图像实训室及软件开发实训室等,实训室为相应课程的教学而建设。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没有专门的实训室,所以,我要想办法解决这门课实验教学的问题。经过跟同事们的交流和探讨,我了解到VMware Workstation虚拟机这款软件,它能在不改变现有机房条件下,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实验教学困难的问题。
2 了解VM
VMware Workstation是一款功能强大的桌面虚拟机软件,简称VM。利用VM用户可以在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上同时模拟出多台计算机,其虚拟的计算机功能与物理计算机无太大差异。VM用于许多不同的目的。它可以用于测试新的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环境,在教育研讨期间共享已经配置的环境等等。VM位于Intel架构的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之间的一个小的软件层,虚拟硬件并且管理所有硬件资源。VM技术取用传统虚拟机技术的原理,并且将它们与高级的虚拟网络和系统以及系统资源管理技术结合在一起。为了区别,在安装VM软件的物理计算机称作主机,它的操作系统称作主机操作系统。在一台虚拟机内部运行的操作系统称作一个客户操作系统。VM在我们的测试中,能基本完成我们课程实验要求,是进行实验测试、组网防毒的较好方法。用于组装课程再合适不过。此外,对于企业的IT开发人员和系统管理员而言,VM在虚拟网路,实时快照,拖曳共享文件夹,支持PXE等方面的特点使它成为不可多得的工具。
3 VM在教学中的应用
VM允许主机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在一台虚拟机内部运行。虚拟机是独立运行主机操作系统的离散环境,与主机完成分离,但存在虚拟连接。在运行VM时,可以新建(即模拟)一台虚拟机,可以在虚拟机里安装自己理想的操作系统和运行各种应用程序。下面我介绍它在教学上的三个应用:
3.1 安装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中,有一个实验,就是安装操作系统。由于没有新硬件实训室,且学生人数又多。现状不能满足每个学生都有物理计算机进行实验操作。按照以往的教学经验,老师可以分组的形式来让学生进行实验,但是结果表明教学效果不是很好。针对这样的情况,VM的应用就能帮助我们。只需要在普通机房的计算机安装VM(现有的版本可以选择8.0汉化版本)。老师通过教授学生使用VM,就可以根据软件功能新建一台虚拟机,在菜单栏选择“新建”命令,弹出新建虚拟机对话框,选择“标准”后按照软件的提示操作就可以完成虚拟机的新建。完成新建后,就可以进行安装操作系统的实验。虚拟机的启动项设置等操作都与物理计算机无异,只是在进入BIOS的方法有所变化,需要使用软件电源选项内设定的“启动到BIOS设置”命令才能进入BIOS。BIOS界面与AMI相似,操作方法一样。当完成了启动项的设置,安装操作系统就可以顺利进行。所以,有了VM的帮助,操作系统安装的实验就解决了。
3.2 对等网的搭建。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中,对等网的组建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实验,由于网络实验室的设备较多,路由器、交换机、无线AP、UPS等设备的设置较为复杂,所以,学生在还没有学习相关网络知识之前暂不使用该实训室,以免造成实训室设备损坏。我们又得借助VM,在VM里模拟两台虚拟机,虚拟机完成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和各种相关软件的安装,就可以进行对等网的组建。IP地址设置,网络共享设置,打印机连接都与实体机设置一样,实验变得简单易懂。不过,对等网实验中的水晶头制作环节,可以使用实物来练习,不需要再进行连接。值得注意的是,虚拟机是在主机的基础上新建的,在新建虚拟机时,主机的性能支持才可以。据我测试,内存为2G,CPU主频为3.0GHz的主机,安装VM后,能模拟出5台虚拟机,但是虚拟机运行比较缓慢,不利于工作,所以该配置模拟两台或三台效果最佳。
3.3 病毒测试实验。病毒防治是计算机系统维护专业的一项重要技能,在一开始的教学中,组装课就会教授学生认识一些比较典型的计算机病毒,了解病毒的特点和破坏性,让学生对病毒有初步的理解。但该实验不能在机房的计算机上进行操作,哪怕计算机做了备份和还原。所以我们还是使用VM,利用VM的虚拟机技术来进行实验。使用VM新建一台虚拟机,安装好操作系统等程序,然后准备好的病毒标本,或者使用虚拟机访问网络下载病毒标本,在虚拟机系统里运行病毒程序,这样就可以了解到病毒的特点和破坏性。当然,虚拟机系统可能会受到破坏,但我们可以根据需求重建或删除虚拟机。这样我们既可以观察到病毒的特性,又使主机系统不受到破坏。这样就很好的完成病毒特性测试的实验。
4 技巧总结
4.1 使用虚拟机安装操作系统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使用虚拟机的虚拟光驱,但虚拟光驱使用的是ISO镜像文件,所以用户要事先准备好ISO文件;第二种就是可以使用物理光驱,准备好系统光盘,操作与主机安装系统方法一样。由于虚拟机硬件模拟是以主机硬件为主的,所以在多数情况下,主机硬件资源是共享的,包括光驱。
4.2 虚拟机与虚拟机之间切换,通常切换后虚拟机会挂起,当你切换回来时,会继续你上次的操作。通过一个网络共享虚拟机,挂起和恢复虚拟机以及退出虚拟机,这一切不会影响你的主机操作和任何操作系统或者它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例如你是一个需要在Windows XP外加Windows 2003和Linux中进行测试的开发人员,你可以使用VM做这件事。你可以创建一整套虚拟计算机,并且从单台机器中同时运行它们,不需要重新启动。
4.3 在虚拟机里做病毒检测时,主机系统一般不会受到破坏,但学生在实验时会出现错误,导致主机系统受到破坏。主要原因还是实验时,学生习惯使用主机资源,利用主机下载各种文件,然后上传至共享文件夹,供虚拟机下载。主机和虚拟机处于互连状态,同属网络中,一旦网络中的某台计算机,包括虚拟机感染病毒,则网络中的所有计算机都会有感染的风险。所以,在做病毒检测实验时,记得断开网络,可以关闭“本地连接”,关闭“文件夹共享”等功能,确保主机系统不受破坏。
5 结语
通过实例证明,虚拟机在课堂教学上的运用取得不错的效果。它的应用给了我们很多帮助,我将继续使用、继续学习更多的虚拟机技术,使它能更广泛的应用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上来,让它更好的发挥它的水平,这样我们的教学也能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李欣炜.浅谈VM虚拟机在教学中的妙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1(20).
[2]费琳琳,单洪伟.虚拟机在计算机组装维护实训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