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7 13:31:38
序论:在您撰写高校心理活动周总结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高等院校;体育课程;心理学;课程模式
1 前言
200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蕴涵着素质教育理念。《纲要》对高校体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体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大学生是我国建设的栋梁,他们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精神,影响着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有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不少大学生因心理障碍的困扰,影响了身体健康、学习与生活、人际关系,甚至意欲轻生。长期以来,我国体育课程一直注重体育锻炼对学生身体健康的作用,忽略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对高校体育课程新模式的构建进行了研究,以期对高校体育教学适应新的要求提供参考,以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更好地开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 心理学理论简述——体育课程新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心理学一词最早出现在16世纪,来源于希腊文,属于哲学范畴。直到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赫尔巴特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就这样,心理学从哲学的襁褓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客观规律的科学。科学的心理学是在描述心理现象的基础上,对心理现象进一步说明,并揭示其规律。人的心理现象就是指通常所说的人的心理活动经常表现出来的各种形式、形态或状态,如感觉、知觉、想象、思维、记忆、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等。恩格斯曾把这些心理现象誉之为“地球上的最美的花朵”。 感觉和知觉是人对所注意观察到的事物产生的心理活动,人们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着,从而获得事物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认知活动,被称之为思维。在人脑中浮现人们对感知过事物的形象,心理学称为表象。对人脑中的表象再加工的过程,产生了人类特有的形象思维和创新事物一种心理现象,即想象。由此可见,感觉、知觉、思维、表象和想象这些心理活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记忆是对构成这个连续过程起重要作用的一种心理条件。记忆是人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一定方式回想起来,以某种痕迹铭记在头脑中的各种事物的心理活动。以上所描述的各种心理现象,就是人们经常表现出来的对客观事物与对象在认识方面的心理活动。同时,人们在认识活动中也会产生满意或不满意、热情或冷淡、喜爱或厌恶、高兴或烦恼等感受和体验,心理学上把这些态度体验,称之为情绪和情感方面的心理活动。可是,人们并不总是满足于对事物与对象的认识、感受和体验上,常常根据自己的对事物与对象的认识与态度体验上,进一步改造客观事物和对象,进而产生一定的需要和动机,这就产生了人的动机、意向、决心、坚持性等意志方面的心理活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这三方面的心理活动,经常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三种心理过程又以其彼此制约、相互联系而构成人的整个心理过程。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的科学,包括心理学理论学科和应用学科。研究领域涉及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结构主义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
体育作为高校的一门必修课程,学生在学习和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他们对体育的认知、情感、意志这三种心理活动是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之中的。如果学生不能从体育课程的学习与锻炼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就不可能对体育产生积极的兴趣,学生如果产生“身顺而心违”、“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心理问题,体育课程目标就无法实现,体育课程内容的实施、评价都无从谈起。因此,体育课程新模式的构建,在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应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在体育课程中既要快乐,又要能吃苦。
3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社会生活环境各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其本身固有的个性,他们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是动态发展的,心理上表现出下述几个方面的特点。
3.1 智力发展水平达到高峰
大学生较中学阶段,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观察力显著提高,并且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所以他们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主要表现在:思维方式显著变化,对事物的认识开始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善于从广泛的范围内观察问题,全面地思考问题,能够抓住问题的基本轮廓,不会忽视重要细节和主要因素,辩证逻辑思维占优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明显增强,喜欢独立地提出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3.2 情感情绪丰富而强烈
大学生的生理特征发育逐渐成熟,接近于成人水平,处于体力充沛和精力旺盛的时期,有活力,热爱生活,富有激情。进入大学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范围日益扩大,注重与同学间的交往,社会性逐渐增强。随着他们生活空间的扩大、思维空间的扩展延伸、知识的积累与文化层次的提高,导致大学生情感越来越丰富和深刻。另外,大学生心理成熟又落后于生理成熟,价值观念尚不稳定,学习、生活、同学之间与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等变化,都会引起学生情绪的波动,容易偏激、冲动,心境变化快,因而大学生的情感易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是不稳定的,情绪变化起伏大。
3.3 自我意识增强
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身及对周边事物的认识与体验。它是人心理发展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是认识、情感、意志的综合体。大学生生理发育已经成熟,心理也在不断地成长,文化素质越高,其自我意识就越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自尊心、好胜心增强,处处显示自己的独立,有自己的主见,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与赞同。更加关注自我的发展,力图在认识自己、理解自己、评价自己的基础上,根据时展的要求,塑造自己的形象,设计自我的模式。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使他们渴望获得别人的尊重、认可、关心支持,反对教师把他们看成孩子,所以,处处显示自己的能力特别是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体育课程模式的构建要注重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3.4 社会需求迫切
大学生在校时期的学习与生活是一个关键的时期,是大学生与社会接轨时期。接受大学系统严格的专业学习与训练后,大学生思维独立性不断提高,喜欢发表自己独立思考后提出的观点,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同,增强自信。正因为如此,他们关注着国内外社会的发展,评判着各种社会现象,希望通过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自己独立思考后的想法,去改变社会上一些不良的现象,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与能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大学生这种迫切加入的社会需求,支配、指导着他们的学习态度,对他们大学时代的生活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是他们将来走向社会的重要心理依据。
4 心理学视角下高校体育课程新模式构建的设想
基于以上大学生心理特点分析,本文着眼于教育学语境中的课程建构,采用了“泰勒原理”所阐述建构课程所必需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的基本课程理念。因此,心理学视角下高校体育课程新模式的构建设想,整体上应包括四个部分:
4.1 体育课程目标的构建——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倡,教师应该通过挖掘学生理智与情感诸方面非智力因素发展的整体水平来确立学生的价值。兴趣、情感、动机、意志、性格等因素是非智力因素的主要组成部分。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有着引发动力、定型化、补偿化作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教育目的是完美人性的形成、人的潜能的充分发展及人的自我实现。教育目标和目的体现出思维、情感和行动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体育教育是教育的一部分,当然,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也要关注学生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应该突出非智力因素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应该把体育教学活动的重心从教师占教学主导地位的理念转向教学引导者与组织者的理念,以学生情感体验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动力,把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和行为看作是教学的主题,充分发掘体育学科内外的非智力因素教学资源,让大脑左右半球协调发展,真正有效地促进个别化教学的发展。
4.2 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关注学科知识结构
结构主义心理学认为,知识是人们对经验总结出来的规律,并以意义和结构而构造起来的模式。布鲁纳认为:“每种学科都有其结构。”因为各科“知识有其内在的联接关系,即内在的意义”,结构恰好似联接各种中心观念的结子。从客观上讲,“一些事物被欣赏、理解和记忆,这些事物必须是恰当地安装在具有内在意义的结构之中的”。奥苏贝尔也认为,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因此,任何一门学科,都可以归为一系列由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组成的基本结构。现行高校体育教材文本是多样化、丰富多彩的,具有显性特征的学科,每篇内容都具有相对独立的非线性复杂知识系统。体育教师若能有效利用学生已有的体育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对文本进行解构和重构,将会极大地促进学生认知图式的丰富和“扩容”,促进学生对体育知识与技能问题的表征和解答,进而最大限度上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率。体育课程有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在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上,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的融合,促进新旧知识的同化、顺应或联合,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新旧知识的迁移。影响学生接受性学习的关键因素是认知结构中起固定作用的观念的可利用性。从学生方面讲,如能认识和理解体育这一学科的构造,他也就懂得了体育课程的意义。
4.3 体育课程实施——关注思维发展,提高学生智力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这一认知过程需要学生通过主动思维,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来建构对周围环境事物的理解与解释。大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思维的独立性增强,使他们不满足于简单的低级知识的掌握,他们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来综合加工各种知识与信息,创造出新的技能、知识和方法。因此,体育课堂内容的实施,要重视学生的思维方式的训练,体育课堂教学不能机械灌输。另外,他们也反对教师把他们看作孩子,反对“填鸭式”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反对教师在教学中的绝对的支配方式。当然,这些传统的体育课程模式也违背了注重学生心理的教学理念,在体育课程实施上,体育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积极引导、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通过解读理论课程培养大学生的形象思维,通过探究式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大学生严密的理性思维意识。
4.4 体育课程评价——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
能力发展是新课程改革教学目标之一,也是我们体育课程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心理学理论认为,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是一组对立统一的概念关系,一定量知识的积累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只有通过实践和训练的介质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反过来能力的发展也能促进学生知识的高效掌握。在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中,不仅要重视学生显性的体育能力,如掌握动作情况、成绩标准等,更应重视对学生隐性的体育态度、体育习惯、情感意志以及交往和合作能力等心理标准,在体育课程新模式下的体育学习中,学生的心理感受应是:对体育运动的期盼;健康向上的自信心的树立;团队合作意识与社会交往能力的增强。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重视心理健康,是体育课程新模式与传统体育课程模式的重要区别。
5 小结
本文对心理学视野下高校体育课程新模式的构建进行了论述,体育课程新模式的构建应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体育课程新模式的构建设想:课程目标的构建应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课程内容的构建应关注学科知识结构;课程实施应关注思维发展,提高学生智力;课程评价应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以期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谭炳坤,萧子健.现代西方哲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249-252.
〔2〕滕大春.今日美国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55-59.
〔3〕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4):17-20.
〔4〕钱杰,姜同仁.新世纪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5,(2):100-102.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稳定季节性规律
[作者简介]王蕾(1981-),女,江苏徐州人,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学生教育与管理研究;赵文永(1980-),男,山东枣庄人,中国矿业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机要科科长,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高校安全稳定工作专题研究。(江苏徐州221116)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180-02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学生的综合素质呈现出参差不齐、思想状况复杂多元的现象,大学生中的不稳定因素逐渐增加。各高校也普遍每年通过“两课”课堂、安全知识讲座、宣传板报、横幅、应急演练等形式来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并制定了一系列工作规章制度,确保学生安全稳定。但在工作的规律性总结上,工作研究和探讨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加强对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规律研究,认真分析总结一些经验性、规律性的内在存在,并依托开展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季节性规律有其内在必然性
1.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对象——学生,心理活动变化上有季节性规律。心理学上把人和动物的一些行为会发生周期性变化的现象,称之为“生物节律”。比如鸟类的季节性迁徙和动物的冬眠。反映在人类身上,除了白天睡觉、晚上睡眠等日常作息规律外,主要特指人的心理活动。高校大学生作为人类中心理活动比较活跃、复杂的群体,也不例外,其心理活动也有其内在的季节性规律。
首先,在共性上,遵循一般规律。就以春天这个季节来说,人的心情会表现出格外舒畅,而大学生大多会在此季节选择用外出旅游、放松玩耍等方式来表达心情的放松和愉悦。而另一方面气候多变、忽冷忽热、忽干忽湿,却又极易引发心理疾病的爆发,这个时期也是学校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而引发不稳定事件的频发时期。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气象部门都已经开始医学天气预报,有针对性地预告随着季节的变化,人类心理情绪上产生的波动和变化。我国一些大城市(如广州)这方面工作已开始起步,但绝大多数地区还未开展这项工作。
其次,在个性上,有其特殊规律。主要表现在受高校教育教学规律的影响。比如,高校开学时期,往往是学生心理疾病多发期,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在假期间学生受到就业竞争、人际关系、情感牵绊等各种压力,有的最终出现心理疾病,有的甚至到了崩溃的边缘。另外,有的也是为成绩不理想苦恼,担心新学期补考不及格;有的更是为自己对所读专业不感兴趣头疼,觉得自己学习事倍功半。此外,部分毕业生在毕业临近之时,也因考研、就业等问题产生压力,心理普遍比较焦虑。这些情况都是大学生这一群体在心理活动上特殊规律的主要表现。
2.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主体——学校,工作时机选择上有季节性规律。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是基于给学生搭建和谐健康、安全稳定的学习生活环境这一目标,围绕学校整体工作这一中心,对学生工作开展的一系列计划、组织、教育、指挥、监督和调节等活动。何时开展活动,对活动开展的效果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围绕学生安全稳定工作,这些时机有开学初、重要纪念日、第二课堂、学期末(寒暑假期)等。比如,对开展生命(自我保护)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的安排,大多数高校选择在开学期初,也有的选择在五一假期、十一长假、寒暑假前;又如,大多数高校安排开展生活急救、中毒急救、自然灾难急救、防范艾滋病知识、防暴力、防毒、赌、烟酒知识和技能教育的时机为重要纪念日。这些时机的选择都包含了特定的季节规律。
3.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季节性规律的确立是客观条件与主观认识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季节性规律不是主观向往的结果。没有必要的内外客观条件,就不会有季节性规律。高等教育的自我特点,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都是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季节性规律的内外条件。另一方面,季节性规律同样需要强烈的发展意愿和敏锐的战略洞察力,有利的内外形势并不能自动形成季节性规律。因此要着重研究和探讨这一必然规律,并且依据它来正确地规划高校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使行动更具有高度的、必然的、现实的、规律的“目的意识性”,具有重大意义。
二、开展季节性规律研究对提高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有重要意义
规律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这种联系不断反复出现,在一定条件下经常起作用,并且决定着事物必然向着某种趋向发展。是否有效把握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中的季节性规律,对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成效有着一定的决定作用。
1.工作目标上,防患于未然。我们常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学生安全稳定工作中,如何“预”,“预”什么,何时“预”?这些问题都会因为工作中掌握了季节性这一规律而得到解决。春季往往是学生敏感、多疑、焦虑等心理疾病的频发时期,学校就要及时提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比如,6月是因各种因素拿不到学历、学位证书,以及未就业和延长学习年限学生群体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时期,学校就要及时果断采取措施,密切关注这部分同学的学习生活情况,认真开展谈话,及时教育引导,切实防范学生不稳定事件发生。
2.工作安排上,有的放矢。“五一”“十一”、寒暑假是学生外出旅游的时期,我们就会采用加强外出旅游知识技能培训,强化学生外出请销假制度落实,签订学生校外安全自我承诺等措施,来防范学生在外出时被骗、被打,以及交通安全等事故的发生;春节是校园流行性疾病爆发的时期,我们就要通过加强学生教室、食堂、宿舍等公共生活区卫生清扫,开展春季流行性疾病知识防范培训,增加校医院药物储备等方式来予以防范和治疗。季节性规律使我们在工作方法的选择上做到了有的放矢。
3.工作内容上,重点突出。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善于抓主要矛盾、抓重点。学生工作千头万绪,事关安全稳定的内容也是千变万化。而这个季节性规律,则为如何在特定时期安排特定工作提供了便利。依据季节性规律,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一个时期突出一个或几个重点,这就是我们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战略思想,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三、基于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季节性规律应强化的几点工作
1.加强研究,在季节性规律上下工夫。积极开展研究,是妥善应对形势变化,确保工作成效的不二法则。各高校要积极开展大学生安全稳定的理论研究工作,注重规律性的分析和总结,以不断提高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成效。
第一,要科学制定大学生安全稳定时机选择调研表,深入调研,宽范围、多渠道了解开展安全稳定教育的最佳时机。新时期,涉及大学生安全稳定的内容比较丰富,包括人身安全、财务安全、心理安全、学业安全、运动安全、社交安全、信息安全、性安全、消费安全以及就业安全等。每一项内容,在高校这一特定环境下,都有着一定的季节性规律。通过调研,学校可以掌握到学生的心理暗示,并依据这些暗示规律,科学确定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
第二,要认真总结分析和探索实践,透过表象深入本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真归纳和总结特定时期学校的工作要点,分析不同类型大学生安全稳定事件在某一时期的出现频率。依据结果,确定某一时期的特定安全稳定工作要点,形成规律,以适应社会发展对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现实要求。必要时,建立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月度工作表,使每月重点工作一目了然。
第三,要加强对大学生安全稳定和社会形势的研判,对影响大学生安全稳定的因素进行前瞻性分析和研究,深入把握当前学生安全稳定教育和管理的新特点和新规律,使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当前,诱发大学生安全稳定问题的原因纷繁复杂,涉及自然、社会、学校管理与服务,以及家庭和个人等多个方面,高校必须从更高的层次、更广的视角来予以认识、看待和研判。
2.强化意识,在加强安全稳定教育上寻成效。近年来,各高校普遍加大了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投入力度,但采取什么样的模式,构建何种运行机制,安全教育是否应该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安全教育课是否应纳入学分制的范畴等问题,从上到下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即使搞点安全教育,也只是零敲碎打极不正规,致使大学生安全教育一直没有主渠道,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加强大学生安全稳定教育,首先,从整体上应当建立统筹兼顾的领导体制,具体实施和全面负责安全教育工作,规划和制定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总体工作目标和任务,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要将大学生安全教育列入高校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并加强师资、研究队伍建设,确保安全教育课时充足、理论更新及时、教学内容丰富,形成从上到下高度重视安全教育的良好局面。其次,从方法上,要妥善采取不同教育方式。大学生安全稳定教育不仅要依靠传统讲座、报告来进行,更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动漫、QQ、网站等来开展,有些甚至要依靠专业课教学实践来进行;不仅要进行集中地灌输式的教育,更要强调教育的渗透性、潜移默化性并与生动的现实案例、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全过程的“安全”防火墙。最后,从时机上,要尊重客观规律,依据季节性规律有重点安排教育内容。一方面,安全教育要常抓不懈,要做到使广大学生警钟长鸣;另一方面,要依据规律,把握时机,有侧重点来选择安全教育的内容,在一定时期选择符合本时期特点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3.加大投入,在长效机制上求突破。第一,要拓宽思路,从安全稳定工作的长期发展考虑,结合安全稳定形势和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安全稳定教育的内容,妥善采取合理的应对方式和方法,把握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季节性规律,以推动安全稳定工作的不断发展。学校要列出工作专项经费,确保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研究课题广泛、深入、持续开展,确保广大学生工作者参与研究的热情不衰。第二,要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队伍梯队建设。同时,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他们的思想素质与政治敏锐性,提高他们对安全稳定教育的重视度与责任心。加强业务培训,及时更新他们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并鼓励他们积极开展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研究。
确保大学生的安全与稳定,不仅关系到高校的自身建设与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立足于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我们必须坚持着眼长远和把握全局的思想方法,超越眼前看到长远,超越一切看到全局,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被孤立和偶发的现象所误导。各高校要立足于工作实际,深入研究把握工作中的季节性规律,既不能把某个短暂、局部的有利时期等同于季节性规律,也不能因把握难度大,研究不够深入就否定季节性规律的存在。
[参考文献]
[1]韦庆辛.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2).
[2]李楠,黎霞,程根银.正视大学生安全教育[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0).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 黄奕瑶 章素丽 温 岚
【摘 要】为了解广东高校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为例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发放自编问卷,进行无记名采样调查,分析高校学生对于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满意度,使用spss19.0进行数据定量定性分析比较。数据说明,大学生对以娱乐方式开展的体验式心理健康活动、对在校的心理老师满意度较高;而对传统的心理课程满意度较低。因此,高校应倡导或继续开展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代古老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无束缚、无压力的方式中潜移默化地获取心理知识,提高心理素质。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体验式;高校;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4-0013-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本科高校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我校开展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研究”(课题编号:1262013020)的研究成果。
所谓“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不仅从课堂上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还能使学生在亲历过程中理解、构建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一系列心理健康活动。例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以下简称:该校)心理发展中心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以及学校的心理学选修课程,此类活动都是通过学生“观察、参加、思考、实践”,让学生从中学会相关的心理知识,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该校自2008年起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为重视,心理健康工作已成为高校工作重点之一。为了解该校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满意度情况,并进一步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本项目成员于2014年6月至9月,对该校在校生进行“关于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30份,收回有效问卷571份,有效施测率为90.63%。其中,男生102人,女生469人,男女比例1:4.59;2011级123人,2012级221人,2013级228人,年龄18到24岁;其中党员(含预备党员)128人,团员410人,群众33人。
二、调查结果分析
1.活动总体参与度调查。对参加学校心理健康活动的总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见表1。
如表1,关于参加学校心理健康活动中,参加过(54%)和感兴趣但报不上名(33.57%)的选项人数共计近九成,说明该校学生参加学校心理健康活动的热情较高,该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活动开展具有其实际意义。
2.各项活动的兴趣度及满意度调查。对校内开展的各类心理健康活动分别进行满意度调查。其中,兴趣度采用5点计分法,5分代表“非常感兴趣”、1分代表“非常不感兴趣”。各项活动的兴趣度得分均值以及满意度百分比情况,请见下表。
如表2中所示,兴趣度分值最高的前四项心理健康活动分别是:班级素质拓展(4.94分)、破冰团体培训(4.94分)、心理越野营(4.53分)、心理剧大赛(3.84分)。而兴趣度分值最低的三项为:心理咨询、心理课、心理知识展。排名前四项的活动形式都是团队项目,而且是全程互动、全员参与的活动形式,学生在团体游戏中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也在其中学习了心理知识,增强了心理素质,这是学生们喜欢参加的原因。这说明以轻松娱乐的方式开展的活动更受学生青睐,相对而言,刻板守旧的“静态”活动则无法博得高关注度。
3.心理健康工作满意度调查。为探究该校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的满意度,从而能够针对性地改善心理健康工作的不足,对心理健康工作各方面进行满意度调查,情况如下表。
如表3所示,学生们对“心理科普宣传”评价为“满意”及以上水平仅为37.31%,学校心理老师、心理教程教学情况和学校对心理健康重视程度分别为64.80%、55.00%和41.50%。学生们对该校心理科普宣传效果的满意度最低。另一方面,有4.46%的学生对学校的心理课程不满意,是“不满意”百分比排位最高的。一方面原因是由于学校心理课程开展数量少,另一方面,是体验式教学方式对心理课程的渗透少。
4.活动的宣传途径及效果调查。心理活动的开展与心理活动的宣传是息息相关的,有效的宣传渠道能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更顺利。关于该校的心理健康活动宣传的途径及效果调查,如表4所示,宣传板及海报(87.57%)、学生的口口相传(76.18%)以及辅导员的通知(71.28%)是宣传主导。调查证实了多样化、更具吸引力的辅助宣传,能使心理健康活动宣传更深入人心。
5.活动宣传效果与开展效果相关分析。为了解心理健康活动的宣传效果、开展满意度与重视程度是否存在相关关系,运用利用SPSS19.0对其进行相关分析,数据分析如表5所示:
结果显示,“学校对心理健康重视程度”与“心理活动宣传效果”有明显的高相关关系(r=0.613);“学校对心理健康重视程度”与“心理活动开展满意度”有明显的相关关系(r=0.565);而“心理活动宣传效果”与“心理活动开展满意度”也有明显的高相关关系(r=0.664)。也就是说学校对心理健康重视程度影响着心理活动宣传效果,宣传效果就影响着学生对活动开展的满意度。
三、高校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结与建议
该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活动开展具有其实际意义,应继续在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增加更多学生参与热情,完善和创新各项的心理健康活动。从满意度相关数据得知,学生更偏向于团队活动和动手能力较强的活动。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应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参与热情,让学生自行动手、亲身体验来获取知识,而非古老的“填鸭式”心理教育。对于该高校的心理学课程,教学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加课堂上的角色互换、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心理测试与分析等方式,通过体验式形式,让心理健康知识真正走进学生心里。而对于宣传途径方面,当代大学生对手机与网络的依赖度较高,对此,心理健康活动的宣传也应在网络平台上相应地加大宣传力度。
目前,校园文化精彩纷呈,创新性成为活动受关注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校在健康活动方面做出了很好的创新实践,体验式类型活动就是其中之一。以班级为单位的班级素质拓展训练、大学生案例分析大赛、校园心理剧大赛、有心理测试和角色扮演的心理课程、心理沙龙以及朋辈心理辅导培训等,都是创新的突破。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更能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更高的好评。因此,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应当获得更多的重视,让学生在无束缚、无压力的方式中,潜移默化地获取心理知识,提高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温岚.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运用体验式教学[J].考试周刊,2013,(42):151-153.
[2]康健,牛磊,陈亚飞.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期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设计研究[J].出国与就业,2010,(4).
关键词:新时期 辅导员 思想政治 工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5(a)-0232-01
1 注重加强思想动态分析
加强高校学生思想心理动态分析和研究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础性工作,也是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学生由于个体差异、家庭背景不同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其思想动态和心理活动复杂多变而且互不相同。因此,辅导员要注重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活动的分析和研究,在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活动特殊性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大学生思想动态和心理活动的一般性、规律性,并根据一般性科学安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根据特殊性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既注重宏观的教育引导,又注重个别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的解决,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在和谐的环境里以积极和谐的心理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要通过问卷调查、测验评定、个别访谈、家庭走访与行为观察等方式,及时发现和捕捉大学生思想和心理问题苗头,深入研究总结带有倾向性、规律性的问题,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在问题发生之前,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2 注重强化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问题是一切问题的根源。高校辅导员要不断强化责任感,以问题为切入点,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也注重心理问题的及时化解,既注重从问题源头上解决问题也注重从过程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巩固和强化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注重捕捉教育机会,深入了解高校学生的志趣和个性特征,善于观察和发现高校学生的长处和优点,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寝室文化建设之中,融入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之中,因势利导地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丰富思想教育内容,以高校学生关注、关切的问题为切入点,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和心理健康指导,帮助高校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引导高校学生正确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各种问题,并运用科学方法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解除心理困惑,以积极健康和谐的心态面对生活、面对学习、面对社会、面对人生。
3 注重开展跟踪指导服务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经常性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因此,高校辅导员要在教育和疏导的基础上,注重跟踪服务,随时随地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变化,并针对高校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变化给予及时的帮助。对有思想问题的高校学生,要通过建立学生档案等方式,不断完善学生个人基本项目、思想状况、心理健康测评、教育转化工作情况、需要关注帮助的需求以及人生重大事件等方面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跟踪观察、教育、引导和帮助,用“爱心”温暖学生,用“诚心”感化学生,用“耐心”开导学生,用“信心”鼓舞学生,帮助学生从思想困惑和心理阴影里面走出来。对难以解决的问题,特别是高危心理患者,要采取转送专业医院进行心理矫正,或者通过家长陪读等形式,切实加强监督、教育、矫正、转化工作。
4 注重创新有效活动载体
文体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文化活动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乐观愉悦的生活态度与和谐的心理情绪,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社会情感以及良好的性格,有利于促进高校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因此,高校辅导员要根据高校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和学校的条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如英模报告、专题讲座、文艺表演、校史展览、研讨会、摄影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并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活动之中,使高校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激励和升华。比如,结合读书活动开展以“学会交往”演讲交流活动,引导参赛的学生讲述与人交往的过程、方法及感受体会,不仅能够提高后进大学生登台演讲的勇气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够通过交流学习与人交往的方法,克服胆怯、犹豫等心理障碍。又如,在课余时间里举行音乐会、观看电影等,不仅能够丰富高校学生的业余生活,而且有助于高校学生及时宣泄情绪和心理压力的缓解。再如,组织高校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高校学生在社会实践接触社会、认识国情,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探索研究解决具体问题的具体办法,能够使高校学生体验到人生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思想意识,从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5 注重突出学生主体作用
从一定意义讲,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取决于大学生个人。任何一种形式的教育,施与不同的人便会取得不同的效果,这是因为教育效果是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起关键性和决定性作用的是内因。因此,高校辅导员要强化以大学生为本的观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符合高校学生的思想特征,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要适应大学生的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始终突出大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高校辅导员一方面要不断深化对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特点的研究和把握,积极探索能够有效发挥高校学生主体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引导和培养高校学生自我生存、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发展和自我认知的能力;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引导各类社团组织积极开展辩论与演讲、书画创作等活动,吸引兴趣爱好不同的后进大学生积极参与,强化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6 结语
高校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高校辅导员要充分认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着力研究高校学生思想动态,着力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着力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着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染力,为高校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荣荣.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3):159~160.
[2] 吴玲芳.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新思考[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05~106.
[3] 肖福忠.浅谈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7(4):15.
摘 要: 作为学生引路人的高校辅导员应通过走好专业化发展道路,加强心理学理论学习并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不断总结保持自身心理健康方法和途径,以更好地面对实际工作并引导学生拥有强大的心理资本。
美国学者Luthans于2004年提出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 Capital)概念,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人的心理资本也存在盈亏,正面情绪是收入,负面情绪是支出,如果正面多于负面便是盈利,反之则是亏损。所以现在教师招聘、公安招警以及一些大型企业在招聘时都会特别关注心理资本。因为充分开发人的潜能的根源在于人的心理资本。心理资本的概念给高校辅导员这样的启示,应该从心理学的角度拓宽视野,掌握帮助自己提升心理素质的方法,积极关注,疏导不良情绪,进而影响、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绪投入学习和生活,并拥有强大的心理资本。本文主要心理学角度入手探寻高校辅导员在工作生活中可行的强化心理资本的方法。
高校辅导员的困境
随着国家对于辅导员工作的重视,高校辅导员工作较之以前已有了很大改观,政策上支持、工作舞台的拓展都给辅导员工作指明了道路,但也存在工作积极性缺失、消极怠工的情况,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诸如:深层次的自身认同感缺失,加之不同层面的地被强调、被熏陶,“要有强烈的职业认同感,你们(辅导员)所从事的工作是无比高尚的”,找不到职业认同感;大力扩充辅导员队伍的过程中,大量的非思政、非心理、不热爱学生工作的人进入到了这支队伍中来,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方法不当、工作难以开展的局面,找不到职业成就感;实际工作中,辅导员面对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且很多变数的学生而主要关注的对象又是困难学生、“问题学生”或者发现学生中存在思想偏差的,在长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收集了太多的负面情绪,而这些情绪的累积,正在大量地消耗辅导员自身的心理资本,而心理资本对于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有很重要的意义,并且学生也会感受到自己老师身上的这种负面情绪、甚至会被迁怒。所以辅导员本身探寻提升心理康复能力强化心理资本的道路就变得非常之急迫。
高校辅导员强化自身心理资本的对策
(一)良好的辅导员协作团队,走好专业化发展道路。
目前高校中的辅导员队伍都是细化到各个学院,一个学院一般情况会配备二到四位专职辅导员,在具体工作安排中,应结合实际工作需要以及辅导员自身的能力素养,有的放矢的做好辅导员团队建设,分工合作,负责党团、负责资助、负责就业、负责新媒体等等、这样在工作中辅导员本身更加能够形成自己的工作方法也更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和认可,并形成良好的互动。成功带来自信,自信继而引发自尊,在这种长效性、稳定性的工作格局中,也能适度地减少焦虑,从多个侧面使辅导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保持在良好的状态。
(二)注重加强心理学理论学习和实践。
这不是一句空话、套话,很多辅导员在进入实际工作中,因为要处理大量事务性的工作,从而丧失了对于学习新知识的热情,故步自封。2014年3月24 日教育部以教思政[2014]2号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就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就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以及危机处理部分专门作出了规定最基本要求是可以很好的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且熟悉常见的一些大学生挫折心理,掌握倾听、共情、尊重等沟通技能,避免或减缓挫折对大学生的影响,更高的要求就是具备心理咨询师的资质,可以独立的识别一般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以及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症状并进行初步评估,能协助专业人士开展有效的相关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工作。抛开曾经的工作学习背景,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工作我们需要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储备,同时掌握和了解心理学的知识,我们也才能拥有强大的心理资本应对。例如:心理咨询中讲求的一大原则“积极关注” 指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对求助者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予以关注,从而使求助者拥有正向价值观。对求助者言语和行为的积极、光明、正性的方面予以关注,并引导求助者积极的价自我关注。在辅导员的实际工作中这个是很值得借鉴的观念,对于我们的学生和我们自己都应该予以积极关注,这样做有利于疏解不良情绪,从而获得更加稳定的心理内驱力,达到强化心理资本的目的。
(三)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找寻实操应对技巧。
每个人在生活工作中,总是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不顺利,有的人可以奋勇前行而有的人却会怨天尤人、一蹶不振。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因此,在生活和工作中,当我们遭遇各种失败和挫折,要想避免情绪失调,拥有强大的心理康复能力,就应多检试一下自己的观念,看是否存在一些错误信念,如有,就要有意识地用合理观念取而代之。如前文所述深层次的认同感主要是源自我们内心的一些不合理信念:干辅导员没有出路、我是名校毕业竟然做辅导员等等,只有我们自己转变了观念,正确的认识自我及工作才能拥有强大的心理资本。实际应对技巧当然因人而异,但是根据我国心理学家郭念锋1986年在他的著作《临床心理学概论》中提出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是标准(1)心理活动强度;(2)心理活动耐受力;(3)周期节律性;(4)意识水平;(5)暗示性;(6)康复能力;(7)心理自控力;(8)自信心:(9)社会交往;(10)环境适应能力。作为辅导员我们可以注重在保持工作生活的周期节律性以及适度的社会交往上找寻突破口,合理规划时间并有详细的工作计划,加强辅导员队伍中的相互经验交流等。
加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主要强调了采取科学的方式去引导、帮助学生面对和疏导心理问题。作为学生引路人的高校辅导员更应该拥有稳定的心理素质、强大的心理资本,并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保持自身心理健康方法和途径,因为我们没有办法教给我们的学生我们自己都尚不具备的知识或技能!
参考文献
[1]燕晓霞.高校辅导员如何应对大学生挫折心理[J].山西农经,2016/11.
【关键词】河南省;普通高校;健美操运动员;竞赛心理
引言
竞技运动比赛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而竞赛心理在“不确定性”中占很重要一部分,竞赛心理状态是运动员在竞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有的竞争心理,是运动员正常发挥技战术及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条件,现代竞技健美操的竞争日趋激烈,随着竞技科学化的推进,运动员技能水平越来越高,故运动员在竞技中心理素质对竞技成绩有着重要影响。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参加河南省大学生运动会的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健美操队运动员。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共发表格80份,回收有效表格76份,有效率95%,采用统计方法进行归纳分析。
2文献资料法通过多种途径,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这些文献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持。
3访问调查法通过日常训练中的接触以及在运动员比赛后进行调查、访问。
2 结果与分析
对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健美操队运动员的比赛临场心理应激状态的基本特征进行调查和分析,相应统计结果见表1到表3。
1产生不良心理状态的因素
1运动训练特点
多数普通高校因为受经济和客观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不能长期系统训练,只能根据比赛需要临时组队,训练周期短,经常出现重技术、战术及体能的训练,轻心理训练等〔1〕。学生平时以学习为主,在训练和学习冲突时,大多数队员会选择学习而放弃训练,造成训练出勤率低,训练计划不能实施,特别是集体项目的配合会受到严重影响。使部分身体素质好的运动员精力分散,专项能力上不去。同时,他们平时比赛的机会少,运动员不能找到激烈比赛的心理感觉。
2与运动员自身的个性、气质有关
运动员的个性决定着其本人的处世态度和行为方式,是心理活动稳定的动力特征。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心理过程强度、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2〕。个性心理和自身气质良好的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抗干扰能力、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及自控能力都较强,受到以前比赛失败经历的影响较小,在每次比赛前都能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充满自信,沉着冷静地面对比赛。反之,一个运动员的个性心理和自身气质较差的话,他在比赛中的抗干扰能力就会很差,容易受到比赛环境的影响,结果就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竞技水平。
3与运动员以前的比赛经验有关
多数普通高校的运动员在赛前没有参加过正规的比赛,缺乏比赛的经验,在第一次比赛的时候难免会出现紧张、害怕等不良心理〔3〕。也有一些运动员以前参加过比赛,但是这些运动员在以往的比赛中出现过紧张和焦虑等现象,所以到比赛时会产生恐惧感,出现了“比赛焦虑”,从而影响其比赛。
4与运动员的比赛动机有关
比赛动机是指由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通过努力可实现的行为倾向。比赛动机是一把双刃剑,适宜的比赛动机可以激发运动员全力发挥自己的竞技水平,从而创造好的比赛成绩;反之,不好的比赛动机则会影响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发挥,使比赛结果朝着自己意愿的反面发展。
5与运动员对比赛的期望值有关
大多数普通高校运动员在赛前对自身的期望值过高,没有合理地分析自己的技能水平和对手实力,一心想着在比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在比赛中总是担心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心理压力过大,比赛中遇到挫折就会产生紧张心理,出现焦躁情绪,不能冷静地分析对手和对手的策略,结果导致自己的竞技水平不能很好地发挥。
6与运动员平时的心理训练和比赛环境有关
普通高校运动员的训练特点制约了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训练。普通高校运动员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往往重技术轻心理。在平时训练过程当中,周围的观众少,气氛单调,但是到了正式比赛,比赛规模的大小、比赛的激烈程度、场外的观众气氛等因素都会对运动员的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使运动员产生紧张、害怕、恐惧心理,有的运动员甚至会出现行为忙乱、烦躁易怒、尿频、灵活性和协调性降低等不良心理反应。
此外,除了以上几种因素之外,诸如比赛对手的实力、教练员在比赛中的战术安排、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身体状况、比赛时的气候环境等都会对运动员的比赛心理产生影响,也值得注意。
2普通高校运动员心理状态分类及行为特点
1正常型心理
这一类运动员在比赛前的心理状态较好,情绪比较稳定,在比赛中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心理,不容易受到对手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能够合理地处理比赛中的不良因素。这一类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技战术水平,取得理想的成绩。
2非正常型
笔者从心理学原理分析认为,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在主观和客观的辩证关系中不断深化和发展〔4〕。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变化非常复杂,比赛中的心理障碍也有多种表现,其中较为明显的有以下几种:
1紧张心理
紧张心理在普通运动员中最为普遍,甚至会出现在比赛前几天。其行为特点表现为睡不着觉、吃饭没胃口、做事无条理,在比赛过程中甚至会出现头脑空白、肌肉紧张、动作变形,更严重者心率加速,尿频尿急。
2恐惧心理
这种心态出现在对手实力水平过高,或者自身过分夸大对手实力时更容易出现。其行为特点表现为:不敢做热身活动,不敢去看队友比赛,心慌、面部发白、两腿发软,比赛中信心不足。
3自我怀疑
比赛来临时,消极的语言多于积极的语言,认为自己不如对手,没有信心去面对对手,或者是力求自己在技术等各方面做到完美才放心。其行为特点表现为:畏首畏尾,比赛一直处于自我抑制状态,遇到场地、环境或是条件等不适,就会变得慌乱无助,左顾右盼,更有甚者在开局不利的情况下会从心理上放弃比赛,不愿再去拼斗,只想着比赛赶紧结束,自己逃离比赛。
4盲目自信
这种状态一般出现在暂时领先或是把偶然的成功当成必然迁移到此次比赛中。在面对比自己弱的对手时,不以为意,甚至藐视对方,自己感觉比赛没有意义。其行为特点表现为:防守能力下降,不想困难,不多考虑对策,集体配合项目中喜欢突出“个人主义”,不愿与队友配合,最终导致自乱阵脚。
5焦虑
担心自己的水平不能正常发挥,怕有负众望,遇到身体稍有不适就觉得没有指望了。抽签编排在强组时觉得没信心,安排在弱组时又怕发挥不出水平,顾虑重重〔5〕。行为特点:坐立不安或精神萎靡,思想纷乱,情绪变化大,运动意识表象模糊,注意力不集中,不知如何发挥自己的技术特长,甚至出现呼吸不匀、掌心出汗、不敢竞争、消极比赛。
6放弃自我
当对手的水平远远高于自己,认为反正拿不到名次了,把获得健美操比赛名次看得高于发挥自己的最好水平,不再去争取更好的结果,认为自己象征性地完成比赛即可。行为特点:比赛时懒懒散散,不愿同对手拼斗,盼望比赛快快结束,这是一种极为错误的心态。
3建议和对策
1发挥优势、扬长避短
普通高校健美操运动员作为大学统招生,智商较高,思维敏捷,知识面较广,分析和理解以及阅读比赛的能力也比较强,必须充分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增加技战术理论方面的学习和现场的自我分析,充分利用他们对健美操比赛的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迅速转化成健美操比赛的行为能力。
2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一名优秀的健美操运动员,要了解自己,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同时,要能准确地实事求是地分析对手的能力,设法了解对方运动员尤其是对方教练的性格特点,以及惯用的战术特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了解自己的对手,找到对手的弱点,在赛场上避其长而攻其短,才能够战胜对手。
3情感共鸣、灵犀自通
平时在训练以及生活中要多与教练员做情感沟通和心理交流,建立同甘共苦、友善民主的师生关系,使队员和教练员达到有心灵交流的共鸣感,这样一来,教练每一个情感的变化和战术思想就能让运动员快速地心领神会以及引起强烈反应,从而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
4共建目标、树立信心
目标是心理定向的标杆。如果一名运动员不带着自己的目标去参加比赛,那么他定然不会取得优异的成绩。所以在比赛前,教练员一定要与运动员一起讨论共同制定合理的比赛目标,建立自信心,相信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5模拟实战、心理适应
现在很多的普通高校健美操运动员,并非他们的竞技能力不够,而是平时很少有实战的机会,更没有参加正式比赛的经验,所以一到正式的比赛现场就会出现心理上的不适应,出现如紧张、心跳加快、头脑空白等一系列现象,最终影响自己真实水平的发挥。所以在赛前的训练过程中要针对比赛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来进行模拟实战训练,增强队员的心理适应能力。
3小结
随着竞技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以及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普通高校运动员在技术和身体素质方面的差距慢慢变小,一场比赛最终的结果,已经不仅仅取决于运动员的技术和身体素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素质。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状态,才能体现运动员的完美,在竞技场上充分展现他们的魅力。通过系统的心理训练,能够使运动员有效地自我控制,战胜比赛的不良干扰,形成最佳竞技状态,充分发挥技战术水平。同时,心理素质训练水平的提高,也能促进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提高。实践表明,心理因素已经成为现代普通高校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重要内因,培养运动员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素质已经成为提高运动员成绩、争取比赛胜利的关键条件之一。
参考文献
〔1〕庄容高校普通运动员比赛中不良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03):80-8
〔2〕杨定洲对比赛阶段运动员不良心理的分析与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6(16):26-28
〔3〕王开永,章洁高水平田径运动员临场不良心理表现及调节方法〔J〕体育师友,2008(2):76-77
〔4〕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31-28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黄冈 438002)
(Huanggang Polytechnic College,Huanggang 438002,China)
摘要: 综合实习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综合实习过程中,学生出现了心理压力过大、焦虑、抑郁、人际关系不和谐等消极的实习心理问题。针对学生自身及实习单位的特点,在综合实习过程中,有必要研究分析实习学生的心理活动,并定期进行心理辅导,使之顺利完成实习任务,为其今后职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Abstract: The comprehensive practice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training of practice ability and innovation spirit of students. However, in the comprehensive practice process, negative practic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students appeared like psychological stress, anxiety, depression and interpersonal disharmon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and internship units, in the comprehensive practice process,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activities in practice, and carry out regular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to help them complete the internship smoothly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ir career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关键词 : 综合实习;心理问题;分析;辅导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practice;psychological problems;analysis;guidance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6-0266-02
0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不断扩招,职业院校凭借准确定位优势参与市场竞争,招生人数也在逐渐增加。在当前我国“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问题成为全社会所关注的热点,就业难也成为制约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要想解决该问题,我们需要了解本专业对应岗位的人才需求状况、培养要求入手,了解各企业实际生产的工作流程以及工作任务,从而促使该专业高职教育及教学改革缩小与用人单位岗位要求的距离,为毕业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进一步强化“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宗旨,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将注意力都放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零距离对接”上。但是,高职院校尤其是机电类动手能力较强的专业在教学中仍然存在实习实训体制的不完善,为此需要让学生在理论课结束后进行综合实习。因为综合实习是高职院校机电专业学生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它也是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知识以及实践有效结合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必经之路。然而,由于实习学生的生活、工作环境变化、人际关系变化、个人能力与岗位要求变化等多种因素,都会为学生带来心理上的波动,甚至还会让学生产生心理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1 综合实习过程中机电专业学生心理活动期分析
1.1 心理活动期划分 ①兴奋期学校综合实习计划公布到实习上岗工作前。②新鲜期综合实习开始的第1周。③自豪期综合实习开始的第1至2周。④磨合期综合实习的第2至4周。⑤枯燥期综合实习的第4周至第2个月。⑥平稳期综合实习的第2至第4个月。⑦成就期综合实习的第4个月至实习结束。
1.2 心理活动期分析 大部分学生是第一次到外地,离开熟悉的校园及老师,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进行综合实习锻炼。在此期间,学生的心理也会不同程度的发生变化。由于实习单位,岗位任务、学生个体差异、学校和实习单位指导工作深入程度的不同,对学生各心理活动期长短、心理起伏强弱以及心理活动变化界限不明显等影响都将不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上述实习学生心理活动期所表现的是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正常的心理变化,也是学生内心面对新环境、新岗位、新人际以及新体验的真实反映,符合学生心理成长的规律。但对于平时胆量小、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或学习成绩差的实习生,接到实习任务后或进行综合实习时,会在上述心理活动期当中产生心理压力过大、焦虑、抑郁、人际关系不和谐等消极的实习心理现象问题。
在综合实习过程中,如何帮助实习生克服消极的心理问题,就需要我们针对学习不同阶段调整学生心理状态,进行正确的心理辅导,以此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学生寻求知识、锻炼技能、追求个人目标,并实现自我价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圆满完成实习任务。
2 综合实习过程中的心理辅导措施
2.1 实习前期做好“五困”生的排查及动员工作 在综合实习前期,要全面掌握参加实习学生当中有“经济困窘、心理困扰、思想困惑、学习困难、就业困境”的学生信息。针对这“五困”生的不同特点,实施综合实习前期的心理辅导和动员工作。
首先,在综合实习前要开展“人际关系与沟通”、“大学生实习心理健康教育”等系列讲座,以此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综合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正确地处理各种人际交往问题,并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好迎接挑战的思想准备。其次,要加强对学生的实习目的性的教育,根据实习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辅导教育,让其充满信心,鼓足勇气,做好实习工作。最后,在实习前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将实习企业信息及工作岗位环境等情况,向实习生进行详细讲解和介绍,排除他们对实习单位及工作岗位的困惑,为综合实习做好积极充分的准备。
2.2 实习期间做好学生各心理活动期的辅导工作 根据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各心理活动期的划分,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特别是产生消极心理问题的学生至关重要。
2.2.1 转变角色准确定位 学生在综合实习过程中,应明晰自己的学生与员工双重身份,尽快完成角色的合理转换,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尽快适应工厂生活,了解工作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掌握生产工艺的基本技能,通过实践锻炼,进一步端正与巩固专业思想,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以此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还要学会与人相处、交往,较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工作角色和人际关系。
2.2.2 提升能力提高素质 现代生产企业对学生的沟通能力、技术能力、独立处理工作的能力、文字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语言交流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与此同时,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加强这些能力的培养和锻炼,训练和提升劳动技能。还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在校外多参加兼职活动,虚心学习,勤于思考,踏踏实实地从基层干起,不断总结和吸收经验,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为今后顶岗实习、工作就业、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建立校外心理健康实习教育体系
2.3.1 建立实习单位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在实习单位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保障实习秩序、提高实习质量,有效干预实习期心理问题学生的教育机制。学校、企业、家长都是实习学生的管理主体,学校和企业是实习直接管理者,家长是实习间接管理者,都有管理责任,各有教育学生的优势。因此,在实习单位构建三方联动的健康教育体系是实现信息互通,帮助学生宣泄或舒缓心理压力,调整心理状态,顺利完成实习任务的有效途径。
2.3.2 建立心理健康实习教育指导团队 高职院校要建立健全一支专业的心理健康实习教学指导团队,即专业的学校心理咨询师、学校辅导员、校内实习指导老师、企业实习指导教师等组成的团队。在实习过程中教育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自我调节技巧,倾听学生的心声,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状态,排解学生实习困扰,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实习中的各种问题,提高心理素质及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机电专业综合实习是学生将在校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操作,既是他们在校成绩的检验,也是将来走向工作岗位的一次演习。随着社会的发展给机电专业综合实习学生就提出更高的要求,就要求学生在综合实习期间能够调整好心理,这就需要社会、学校、企业单位以及学生家长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帮助引导学生尽快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并练就过硬的职业技能,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人生规划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6,11,16.
[2]叶建亭.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心理活动期分析与研究[J].云南社会主义学报,2012(1).
[3]李中学.高师教育实习心理分析与辅导[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