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5 10:57:43
序论:在您撰写环境设计教育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无论是哪一种设计,其主要目的都是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也就是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因此,带着实际问题开展设计教育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该文从以问题为导向的环境设计教育模式入手,阐述当前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
关键词:
问题导向;环境设计;教育教学
一、以问题为导向的环境设计教育的基本模式
环境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实际问题,因此,无论是环境设计还是环境设计教育,都应注重问题的解决,即以问题为导向。以问题为导向的环境设计教育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二、当前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重自我感官而轻实践应用
随着环境设计专业的不断发展,选择这一专业的学生越来越多,环境设计专业教师的教学任务也相对增加,对于学生的定期习作难免有所疏忽,无法提出有针对性的批改意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从自身感官出发,过于注重图面效果,作业看上去十分美观,但内容比较空虚,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学生把设计与艺术的概念、应用混淆了,过分注重艺术的美观,却忽视了设计讲求的内容;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了设计对象的实际需求。事实上,在环境设计中,设计与艺术之间的平衡是比较难以把握的,当我们无法掌握这一平衡点时,应当更为注重设计的本质目的,也就是设计的内容、设计的意义,而非以自我感官为中心,随心所欲地进行图面形式的设计。
2.重书面表达能力而轻语言表达能力
当一份设计完成之后,还需要把设计概念、设计理念与设计内容表达出来,此时就需要设计者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书面表达能力固然重要,但更需要强调的是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某些好的设计理念无法通过图画或文字在纸面上表达出来时,就需要设计者运用精简的语言、缜密的逻辑思维将这些设计理念表达出来。但目前部分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缺少这种语言表达的能力,这可能是由于他们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对自身的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不了解自身设计能够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平日的练习中只重视书面表达能力,忽视了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
三、通过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能力
明确以问题为导向的环境设计教育模式,就可以对学生开展这一方面能力的专项培养。
1.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发现问题这一步,应当对学生捕捉问题的能力进行专项培养。对于设计者而言,创意、灵感大多来自发现问题的瞬间,特别是对于未被发现的问题的捕捉,然后设计者以捕捉到的问题作为设计基础,建立设计的基本思路。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体会教学现场存在的潜在问题,引领学生发现和感受因设计不合理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从而提升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的能力。
2.借助角色扮演,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提出问题这一步,应当对学生概念延伸的能力进行专项培养。大部分问题都有很多解决方法,也涉及诸多领域,甚至大部分是与环境设计专业看似无关的领域。因此,培养设计者的概念延伸能力,能够有效拓展设计者的知识储量与视野。同时,教师可以借助角色扮演,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站在需求方的位置上分析和了解其实际需求,然后进行设计工作,改变在设计过程中从自我感官出发、以自我为中心的状况。
3.学习成功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在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应当对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进行专项培养。环境设计重在解决实际需求问题,对实际需求问题的分析建立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加强对数据的分析和整理能够为设计提供强力的支撑。有条件的学校应当加强与优秀设计公司的合作,利用设计公司的成功案例让学生学习如何分析、研究实际问题,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4.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问题这一步,应当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专项培养。通过对问题进行分析、整理、总结,最终选择一个优秀的解决方案,这就是环境设计的最终目的。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应用与实践中应当形成问题导向意识,深度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这里的“以人为本”并不是从学生个人出发,而是以人们的实际需求为环境设计的出发点和切入点。
5.明确逻辑语言,全面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
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以从实际需求的反方向提出问题,让学生学会逆向思考,以全面提升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此外,还应当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如果学生只会画设计图,无法将设计概念全面表达出来,是难以真正解决实际需求问题的。
结语
当前,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忽视设计对象实际需求的问题。因此,高校教师在开展针对性教育教学时,可以采用创设教学情境、借助角色扮演、与知名设计公司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能力。
作者:石永婷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环境设计教育;实践教学;校企合作;设计实践教学
国家的经济实力稳步发展,带动了整体社会环境的快速前行,其中国家导向的城市规划与发展,从建筑空间布局的变化到大众对周围环境的要求不断地提高,都为各类公共环境的主观营造提出了要求,并引发了许多对空间环境的深层次思考。功能合理、绿色节能、生态环保乃至情操提高、心灵陶冶等都为环境设计专业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随着专业工作的具体落实,环境设计专业人才的细化分类也在加速进行着。从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到系部分工,以及从之前的全能化教育向专属设计类型转化,环境设计工作的培养方向在不断演变,行业专业化将成为设计教育的新目标。在教学中进行环境设计校企合作的设计实践活动,深化环境设计各教学环节,促进环境设计教育教学协同创新,培养服务行(企)业需求的环境设计专门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环境设计教育实践教学开展的基本方法
高校环境设计教育实践教学开展的方法类似于中医的“望闻问切”。“望”指在优秀案例中参观,找到从图纸中看不到的具体空间实施的效果,如空间尺度、材料、光色、施工水平等方面,并从中检验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此阶段是调研设计是否合理的重要环节。不是所有的设计都能满足空间使用者的全部需求,环境设计的重点在于协调空间中各类使用者对设计之后环境的认同。“闻”指通过问询获得各方需求的技术指标,或以问卷及网络调研形式,从委托方及使用方获取相关反馈信息,过程包括许多现场工作。其积累的经验及与人沟通的方法技巧,如果控制得当,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问”是指空间设计中各个环节及其工种配合相当紧密,如不及时协调,就会产生许多调整工作。整个环境设计实施过程中的改动可能会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后果。所以,前期的问询以及设计实施过程中的各专业协调是十分重要的。“切”指在设计实施中亲身参与动手实践。环境设计的过程不可脱离现实凭空想象,其必定会受到材料、工艺、技术规范等制约。亲身参与实施过程,才能了解到具体可能遇到的问题,学会处理现场问题的方法以及发现在专业课堂上容易被忽略的小问题,这些都可能成为环境设计的绊脚石,这也是环境设计实践最有价值的环节。
二、高校环境设计教育实践教学开展的实现
在高校环境设计教育中,考察与采风类课程旨在调动学生对地域文化及历史文脉等方面的兴趣,并在其中找到现代环境设计的切入点。专业调研类课程可以让学生了解当下环境设计中所用的材料、规格、价格、质量等许多现实条件,课堂上的图片和样板与观摩这些实物相比,在认知上是没有可比性的。建构实验类课程会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切身感受真实的空间感。对于环境设计专业学生来讲,培养强烈的虚拟空间感受,是成为专业设计人员非常重要的技能。环境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除了包括固定的实践课程之外,还有其他许多课程都可以融入到实践环节中,如在设计类课程中结合模拟发投标方式,既能丰富课堂氛围,也能调动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同时也补充了只有在真正做方案投标时才能了解到的各个环节及注意事项。在安排专业设计课程时,应结合行业竞赛时间同步进行,让学生做有具体限制要求的实例类设计,最终成果与国内其他高校以至专业团队进行切磋和横向比较。学校通过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从更多的角度深入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了解自身所学行业的业态,而设计实践教学要求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专业知识发展到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应用环节当中,这是非常有价值的学习过程。自主分工、团队协作、任务分配、特长发挥、问题攻关、成果展示等系列环节,让设计实践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设计实践教学是在环境设计实践教学大框架下需要厘清的重要教学环节。这个环节的教学成果直接影响着学生在进入实际环境设计工作中的个人能力与专业水平。
三、高校环境设计教育实践教学成果的评价
任何学科的建设都应以评价体系为依托,高效的实践教学当然不可能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所以,必须设计出相应的评价机制,学科才能科学、合理地发展。在高校环境设计类专业教学过程中,对实践课程质量的评价可分步进行,一部分是教师为学生打分,这个环节由每门课的任课教师负责,以教学大纲为基础,根据学生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以及最终成果展示的科学性、合理性、创新性、综合艺术体现等多角度进行评价,过程机动灵活,占大部分分数比例,评价的主动权应以任课教师为主。另一部分是学生为课程打分,这样的评价体系才是双向、客观的,对于课堂的教学质量、课程满意度等都应有所反馈,这部分由学生完成。另外,对于实践教学专有的特性,实践企业、实验室实验员、学生团队负责人等都有对课程评价的责任。对于评价标准,应建立各个环节分档次的相应标准,随着教学实践的进行,注重能力素质的客观评价,并将多种评价结果进行汇总,向高校、实习企业进行反馈,让其找到自身的不足,从而为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积累原始数据。
四、高校环境设计教育实践教学开展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选题的重要性。设计题目由任课教师或课题组提供,方向应是刚刚立项、报建或正在实施并能从设计概念上不断延续的真实题目,这类项目在全国各类城市广泛存在,其中不乏精品之作,也存在个别转型失误的案例。所以,引导学生在实施理论设计的同时,又能分别从建筑保护、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环境设计等多个角度开展设计实践,为多元化的设计成果奠定基础。二是严把设计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质量关。在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教师与学生要充分沟通,既考虑到实践环节的进程,也要结合教学计划的实际情况,指定一个详细的切实可行的进度,并且严格执行。一定要做到各实践教学环节内容详实、要求明确,对于现场调研等关键环节,要单独列出详细的任务要求,才能很好地控制过程质量。三是构建网络教学管理平台。高校教学机构应在其网站建有专门的子项目,并且由指导教师建立对应项目的各类信息交流平台,实现教师对学生的实时指导,甚至是跨地域指导。对于计划安排、任务要求等也可通过网络让所有参与人员及时获悉。四是重视宣传,扩大影响。实践教学的过程和内容都是多元化的,对于相关专业的师生以及企业单位都是有参考价值的。在活动开始之初,应确定网络宣传、图书出版、作品展示等多种宣传手段。尤其对于此类活动作品集的设计任务,强调的不是最终的设计成果,而是全过程的跟踪记录。从选题到答辩全过程的设计、照片、草图、讨论、随笔心得、教师评语等,都要呈现出整个设计实践的生命周期。
参考文献:
〔1〕潘鲁生.设计艺术教育笔谈〔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7.
一、固有教学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独立学院纷纷转变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在这样的趋势下,独立学院在创办之初由于办学历史短、师资体系不完整、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模式大多是从上级院校或其他普通本科院校借鉴发展而来的,教学的不足逐渐凸显。首先,教师体系“两多一少”,即老年教师和青年教师多,而应起着中坚力量的中年教师数量较少。老年教师常年执教精力有限,知识更新较慢;青年教师缺少接触实际工程的机会和时间,在教学中显得底气不足。这样的教师体系无法满足转型后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所强调的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其次,国内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本身就是一个新的学校形式,其办学模式也在摸索中前进。作为热门专业的环境设计专业属于新兴专业,其教学模式大多根据其他本科高校的相关专业借鉴甚至衍生而来,尚未形成独具自身特色和需要的、成熟且完整的教学体系。
二、“开放性教学模式”探索
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开放性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是为了解决环境设计专业的高招生率所带来的教学负荷和学生就业等现实问题所进行的特色研究。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应该从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方面出发,多角度、多方位地引导学生,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质量,并将教学和社会实践充分结合在一起,让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创新,并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魅力。只有这样,才能向社会输送大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1.教学模式的作用
低年级的专业基础课学习以“被设计的资源”为主,进入学习中期,应以“被利用的资源”作为学习的主导资源。“被利用的资源”指利用一切能对学习起到促进作用的各种社会资源,如实际的项目案例、行业最新信息、各种设计竞赛、项目负责人讲座等。在环境设计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注、收集、分析、整理、利用各种资源,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设计竞赛、图书资料、网络资源、实际项目等,从各种途径汲取社会生产、生活各方面的信息。要解放思想,让学生敢于走出去,扩大视野和接触面,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十分有益。
2.教学模式的意义
与社会需求接轨,进一步明确民办普通本科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定位和自身优势,对于提高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将改革成果与同类院校进行学术交流,推广到其他院校的教学中。
3.教学模式的特色、创新点
(1)特色实践创新:不拘泥于课堂教学,以教师工作室为依托,聘请优秀设计师、工程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提供假期实习机会,与社会需求充分接轨。应用创新:明确主干系列课程在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中的具体作用,在确保教学秩序稳定的前提下,有机地将课程教学改革成果应用到相关的课程教学中。
(2)创新点以实际项目为学生的课题作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建课题库、试题库,方便教师相互交流。
4.教学模式的操作原则
其一,对课程进行针对性的研究,解决一对一讲解的教学方法中师资不足的问题,通过课程商业伙伴、学校跨学科伙伴等模式对教师体系进行补充。如,邀请项目设计师、工程师等社会从业人员对课程项目(任务书)进行讲解,并分析学生的设计作业。其二,对教师工作室加以利用,使优秀学生在工作室通过分工分组、模拟实际项目、商业伙伴对话等方式,将实战引入课程作业,增加实践感。其三,对课题设计任务书的编制进行改革,让学生参与编制环节,获取实际项目进行真题真做,解决设计任务书单一、不真实带来的学生设计成果不切实际的弊端。其四,在课程任务书的编制中还可以利用各种设计竞赛资源,如利用网络平台组建竞赛群,在网上及时各类竞赛信息,指导学生参与和实际课程相关的竞赛,也可以按照课程进度进行安排,以达到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其五,在课程设计中,单人作业与分组作业并行。可以在课堂上布置两份任务书,有注重团队合作的分组作业,也有注重个人特色的单人作业。在课堂上,既尊重个人的个性发挥,也尊重集体方案制作的团队合作精神。其六,增强学生的实际参与感。在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将优秀作业展示出来,加强学生的荣誉感,并亲自感受课程带来的乐趣。在此过程中,学生逐渐理解艺术与技术的联系,也使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逐渐转换成用户、设计管理者、设计师的角色。其七,建立完备的多媒体课件库、讲义库、课题库及试题库,避免教师“唱独角戏”的情况。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使教师与学生资源共享,从中获益。
三、开放性教学模式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体验教育;社区环境设计
1 目前社区环境的主要问题
1.1 设施功能不完善
当前社区环境已经考虑了小孩的活动需求,大多设置了一些活动设施,但是设施的设计过于简单。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没有考虑小孩的年龄层次、生理发育需求、参与创造的需求等。
1.2 绿化教育功能缺失
目前社区绿化主要考虑美观,设计中关注层次、色彩、健康等基本法则。没有考虑孩子与树木花草的接触和互动。
1.3 空间设计单一
除了个别社区出于提高档次的原因设置了一些水景、地形之外,大多数社区环境空间比较平,缺乏想象空间。
1.4 交往功能不完善
除了在活动场地外,没有更多的交流互动空间。
1.5 安全性差
设计中满足了基本的规范,但是缺乏对孩子尺度的研究,很多设计实际上对于孩子的活动会形成安全隐患。
2 儿童的活动特点及需求
2.1 3~5岁儿童活动的主要特点及需求
这个阶段儿童肌肉的力量较弱、耐力较差,动作不够平稳、准确、灵敏和协调,喜欢和其他孩子玩耍,有时充满竞争性。在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中,需要设置跑步、平地跳跃、平缓坡攀爬的柔性场地以及较矮的攀登设备、各种中、小型运动器材。
2.2 6~8岁儿童活动的主要特点及需求
孩子特别活跃,个体表达强烈,精细动作更加熟练和自如,比较复杂的按钮,机械装置,有动作和互动的玩具对他们来非常有吸引力,且操作简单。在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中,需要较大的跑步活动游戏场地,不同类型的钻、爬和攀登设施,多种运动器材。
3 儿童心理特点
3.1 3~5岁儿童心理特点及需求
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刚刚脱离婴儿期,对外界有着极强的感知力,渴望接受视觉、触觉、听觉以及嗅觉等各方面的信息,对万物充满了好奇。
3.2 6~8岁儿童心理特点及需求
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开始积累一定的文化信息,可以理解幽默和典故,并能欣赏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喜欢冒险,他们的追求,比自己实际年龄会大3、4岁 。喜欢创造性地进行身体运动,胆大鲁莽。
4 社区儿童环境设计
4.1 设计原则
按年龄段分区域设置。活动设施及场地应按照不同儿童的年龄段分别设置,可以使儿童的更好的互动交流及减少不同年龄段孩子在一起伤害的风险。按儿童心理及生理的需求设置。不同的场地及设施。
4.2 空间对策
按照以上分析,社区中至少应包含已下空间:分年龄段的独立场地区及设施区、探险空间、感知自然的绿色空间等。
5 社区绿化空间设计
5.1 仿自然的环境
社区里应该有树林、花丛、小溪,树林中有小动物和小鸟,花丛中有各种昆虫,小溪中有小鱼和青蛙。孩子既可以远距离的观察,也可以近距离的接触。白天可以认识自然的色彩,夜晚可以倾听自然的声音。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想象力以及快乐健康的心理。同时,可以创造一些让孩子参与社区环境维护的活动,这样既可以增加孩子之间的互相交流的机会,也可以逐渐创造一个儿童与社区环境空间的相互共生的关系。
5.2 游戏环境
现在的社区环境设计中,在这方面考虑的比较多,但不全面。平整的场地和冰冷的器械不是孩子游戏的全部。目前国外有些做的好的儿童游戏空间,可以捉迷藏、爬小山。甚至有的地方就是一块土地,孩子可以在上面自由的发挥,总之,不要限制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5.3 劳动的场所
社区中至少要有那么一小块地方,可以种植西红柿、蔬菜等。可以让孩子参与,知道食物从哪里来的。有了种植劳动的体验,孩子能够相信自己有能力用自己的双手生产出食物。并逐渐培养其成就感及自信心。这样的经验,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然,要实现上面提到的环境,需要物业等部门付出更多的劳动。但是能够通过环境的营造以及相关活动的开展,加深孩子们对自己所居住社区的认识和关怀,培养并增强孩子对所居住的社区的关心与爱心,激发孩子们原有的想象与创造潜能,提升孩子们与居民及环境之间的丰富的共生关系。为了使孩子们在社区快乐健康地成长,这些付出是值得的。
一、幼儿的特征与空间环境的关系
1.幼儿的生理、心理特征及幼儿身体尺度
在心理学上,幼儿的成长时期大体可以被分为:新生期、乳儿期、幼儿早期、学前期以及学龄期五个时期,这里所指的成长期并非是分割开来的,是一个持续的整体过程,当然不同的幼儿所经历的成长时期点划分也不尽相同。整体来说,成年人相对于幼儿的成长速度是比较慢的,幼儿的学习与心理转变是非常迅速的,也非常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一般来说,年纪越小的幼儿特征变化速度反而更快一些,儿童对世界的认知主要来源于声音、形状、色彩等方面,因此环境的转变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对于幼儿的生活与学习环境首要注重的是安全性,这些条件不仅来自于人为的情感给予,也来自我们为幼儿所营造的适宜外部环境。幼儿对于外部环境的选择也有一定的主观性,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个性、舒适度去选择相应的环境。幼儿对于环境有自己独特的习性,他们喜欢选择喜好的空间进行游戏、玩耍。幼儿对于不同空间的敏感度是不同的,不论是较大的空间还是狭小的空间,幼儿都有自己独特偏爱的地方。幼儿园在对环境进行设计时,最重要的考量依据是幼儿的身体尺寸,这在幼儿园环境设计时是十分需要注意的,一是对幼儿的安全方面进行考虑,另一个既是根据幼儿自身的身体高度设计适宜的环境设施,以达到让幼儿能够合理成长的效果。大部分幼儿都有站到高处的习性,这是由于儿童对于新事物的好奇感所致,居高临下的既视感能够满足幼儿的这种好奇心理。而幼儿园在考虑幼儿安全性的同时,也会根据此点对幼儿环境进行特殊的设计,例如幼儿园房屋窗台、栏杆扶手等的设计,宽阔的视野以及适宜的高度设计更能够吸引儿童的兴趣度与参与度。根据这些小尺度的设计,能够很容易的分辨出这些环境设施是为儿童所建,使人一眼即可看出所建设的场所为幼儿园。
2.幼儿的行为特征
根据幼儿的年龄不同,幼儿的行为特征也有所不同,不同年龄的幼儿行为特征大体可分为五种:(1)三岁以前的儿童在学会走路以后,主要的行为特征为跑、跳等,这时期的幼儿大部分表现为精力充沛,不知疲倦;(2)3-4岁的儿童在体力方面以及身体控制方面都有相当大的提高,身体平衡度也有了一定的掌握,短距离跳跃、单脚站立一般已可掌握;(3)4-5岁的幼儿可以掌握单脚跳跃,并且具有良好的攀登能力,在注意力方面也有所提高,但时间不是很长;(4)五岁的儿童已可独立穿衣,并且有独立的思维,他们可以稳稳的跑步或攀登,父母对于幼儿的监督也不需要太高;(5)6-8岁的儿童已经初具相对的协调性,在参与协同的游戏中已经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和解决能力,且对于事物的看法也有不同于他人的理解方式。幼儿在玩耍时,这些行为特征将会毫无保留的展现出来,人们通过对这些行为特征的观察与研究,进行对幼儿园环境的特殊设计,以此满足幼儿的玩耍需求。在心理学上,环境心理学同样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涉及的是人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这些研究为幼儿环境设计提供了经验与理论依据,这样才使得幼儿园空间环境设计更加合理。
3.幼儿行为与空间环境的关系
空间的定义十分广泛,在不同的层面所理解的概念也有所不同,然而在本文中我们所指的空间是从建筑空间方面来考虑的,以人为限定的场所来定义的空间,即指一定的实体空间范围,是以人的实际感觉与认知所限定的空间范围。本文的建筑空间又指客观存在的物质空间,然而我们所讨论的既是客观空间与幼儿行为活动的相互关系。幼儿园空间环境是以幼儿为主体,围绕这一主体的周围事物都被称为空间环境,国外的研究者曾指出:空间环境作为事物、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存在的,是作为联系两者的实体而存在的,且这种联系是有按照一定规律而来的,形成井然有序的联系规则。由此可知,事物、环境与空间环境的存在密不可分。人类需要活动就离不开空间的需求,而人的行为特征与空间又相互制约相互规范,不同行为特征的人对于空间环境的选择有独特的选择,然而空间环境对于人的行为特征又有不同的约束与规范。幼儿具有好动性强、好奇心强、注意力弱的行为特性,对于新事物具有好奇心理,精力比较旺盛,对于新事物的关注力又比较低,幼儿园的空间需要根据这些行为特征进行特殊的改良与设计。通过幼儿园特殊的环境设计可以影响并且调动幼儿的趣味性进而促进幼儿行为的发展。这是由空间环境对幼儿行为的影响。反观,幼儿行为特征对于空间环境也有独特的影响,幼儿的行为特征与空间环境属于一种互动关系,环境是需要根据环境生活者的行为特征来进行设计的,因为空间环境设计的初衷即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生存需求,幼儿具有特殊的行为特征,因此设计者在考量空间设计的时候必须满足这一特殊群体的需求,以达到所需的效果。儿童的行为大部分是具有破坏性的,同时也包括创造性的行为,然而这些行为都会导致环境的相应改变。
4.幼儿对环境的认知
幼儿对周边环境的认知主要来自家庭、幼儿园两个途径,家庭是幼儿时期儿童所待时间最长的地方,幼儿最先的认知来自家庭的生活空间,幼儿早期的玩耍、休息、学习都来自家庭,对于环境最初的认知与了解也来自家庭环境。当幼儿到了进入学前教育的年纪时,幼儿园则成为除家庭之外的第二认知学习场所。通过幼儿教师的引导,幼儿对于空间中形状、大小、色彩等的特性有了新的体验和认知,在幼儿园里的玩耍与学习使幼儿吸收更多的环境体验,进而也形成了幼儿不同的行为特征。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幼儿身心的决定因素,这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既是指幼儿园的客观空间环境。幼儿通过与家庭成员和幼儿园的社会团体的交往,促进其身心的发展。幼儿园相当于幼儿接触社会环境的起点,而这一环境也给幼儿身心发展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幼儿对于环境的认知与环境之间是属于相互作用的,并且这一体系中两者相互促进,两者互相给予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幼儿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及设计原则
1.满足幼儿需求的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
为了设计出满足幼儿需求的空间环境,首先需要满足的主要基本要求有:(1)空间环境能够激发幼儿的自由思维;(2)具有鼓励运动的多样化空间;(3)能够培养幼儿主观能动能力;(4)空间环境为幼儿提供舒适、安全的活动场所。当幼儿身处幼儿园中时,适宜的空间环境能够使得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以充分的发挥,这种环境能够促进幼儿身心的良性发展。此外,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在运动能力培养上要符合幼儿自身条件,运动是幼儿智力发育的基础行为,因此相应的体育设施必须健全。
2.幼儿空间环境设计原则
幼儿园空间环境的设计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即客观性原则、安全性原则、自由性原则以及趣味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既是物理空间的设计原则,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发展。幼儿园的温度、采光都是设计者所需要考虑的问题,幼儿园的环境要能够使幼儿有一种舒适感,那么就一定要有充足的阳光,光线的强度对于幼儿对环境的认知是有一定影响的,幼儿园合理的采光设计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幼儿园设计的另一个原则也十分的重要,即安全性原则,幼儿园安全性问题一直作为社会各界最关注的问题,仍需我们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例如幼儿园设计中常见的锋利边角、悬挂物、突出异物等等都有可能导致幼儿的受伤,对于高度差较大的地方也可能导致幼儿的跌伤等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关注和进行改良的地方。一般来说我们要注意的有:不同物体之间的相交点应设计为弧形;在存在高度差的地方应设计相应的提示标志;减少幼儿园中的障碍物存放等。除此之外,我们也要注重自由性原则和趣味性原则,这两项原则的遵守有益于幼儿主观能动性与积极性的发展。要营造一个适宜的幼儿园空间环境,就要合理的运用以上设计原则,才能更加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
三、幼儿空间环境设计
1.幼儿室内与室外空间环境设计
从广泛的定义上来区分,幼儿园空间环境可以分为室内与室外两种,顾名思义,室内空间环境即指幼儿园建筑物内的空间环境,一般包括幼儿的生活用房、服务用房、供应用房等。其中生活用房的使用时间占幼儿在幼儿园期间的最大比例,生活用房又可细分为:活动室、睡眠室、盥洗室、衣物储藏室以及音体活动室等。这些生活用房在设计时往往会以明确的特征来体现,例如明确的地理位置、可见的划分范围、展示器材的活动区等,都能够让幼儿清楚的辨认出来。在室内空间的活动范围内,设计者们又将其划分为安静活动区、复杂性玩耍区和活跃性玩耍区这三个区域,以便让幼儿对规则界限有更好的认知。相对于室内空间环境,室外空间环境的设计所涉及的范围就相当的广泛,幼儿园的选址、幼儿园内总空间环境的划分、室外的活动场地、道路设计、幼儿园内的水体、植物的种植以及动物的圈养等等都属于室外空间环境设计的范畴。
2.室内空间环境与室外空间环境的相互关系
一个内部空间的氛围对外部的依赖是高于其他任何因素的,人们喜欢待在有窗户的房子里,因为这样能够更好的接收外部的阳光与外部信息,不同的季节给我们带来的照明体验是不一样的,人的心情与生理也会随之而产生变化。同理而言,幼儿园室内空间环境同样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将给内部环境营造一个舒适的氛围,同时内部环境也将信息反馈给外部环境,两者得以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四、总结
文章主要探讨环境设计专业本科教育中建筑类课程的设置,以整体思维为出发点,围绕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目标,提出环境设计本科教育中建筑类课程的基本构成,旨在使环境设计的课程体系更趋合理。
关键词:
环境设计;整体思维;建筑学;课程结构
一、整体思维与环境设计
我们至少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环境设计专业内涵:一是基于系统论的环境整体意识的强调。映射到专业教育,就是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科教育,以及对学生整体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二是艺术与技术、人文与自然并重的倾向。这意味着在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中,艺术、人文与自然科学共同构建起学生的知识框架体系。三是划定了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科范围。尽管环境设计专业本身的“灰色”属性赋予了它边界的模糊性,从而使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有向“大建筑学”靠拢的倾向。但其清晰的学科教育内容和研究范围是基本稳定的,即城乡景观、风景园林和建筑室内环境设计三个方向。
二、建筑教育在环境设计本科教育中的位置
在《中国高等学校设计学学科教程》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的叙述中,可看出建筑的主体地位更加凸显。在这里重新审视二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为环境设计本科教育中建筑类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基本依据:第一,建筑是环境设计的载体,是构成环境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本身作为实体承载了环境设计,而建筑设计的意匠、空间、功能等又需要通过环境设计实现。第二,建筑是环境设计方向划分的依据。环境设计根据设计目的划定专业,但不论如何分化与发展,从大的方面分化为以建筑为母体的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两个方向并不会变化。第三,建筑学科为环境设计专业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持和教育支撑。建筑学集艺术与技术于一体,产生于特定的人文和自然背景,凝聚了各种信息,处于时代的最前沿,本身就是一种跨学科的存在。在《广义建筑学》的前言中,吴良镛提出了一种广义的环境设计范畴,包括从个体建筑到建筑群,从小庭园到大的风景区的规划设计。从这个角度来看,环境设计仍然是建筑学的延伸,而建筑学无疑是环境设计学科的理论基础之一。由于环境设计的“灰色”属性,目前的环境设计专业适应面十分广泛,分散在以建筑为主导的工科院系、以艺术为主导的美术院系和以园林为主导的农林院系中。各院校依据自身情况制订具有各自特色的专业主导思想和培养方案,尽管各有千秋,但是各有优势的同时也意味着存在弱势与不足之处。
三、环境设计本科教育中建筑类课程体系的构建
在《中国高等学校设计学学科教程》中,环境设计专业的知识领域包括四个部分,即设计历史与文化、设计思维与方法、设计工程与技术以及设计经济与管理。建筑学作为环境设计的基础核心课程,其教学内容涉及以上四个方面的全部知识领域,并且贯穿四年本科制教学。因此,环境设计中的建筑学教学整体意识至少应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环境设计中建筑类课程自成体系,表现为课程的全面性、连贯性和有机性。二是环境设计中建筑类课程体系与其他课程的关联性。主要表现为知识体系上的顺利过渡,体现在内容与时间上的自然衔接。三是教学效率的提高。尽管建筑教学在环境设计专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环境设计整体的课时量是一定的,这意味着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建筑教学内容、提高建筑课程的比重。这就需要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保留核心内容、摒除重复教学,提高建筑类课程的教学效率。依照《中国高等学校设计学学科教程》中对于环境设计专业知识领域的划分,拟将建筑类课程分为四个基础板块,即建筑理论、建筑设计、建筑技术与建筑管理,分别对应于所提出四个子域。所有课程均为专业基础课,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必修课程是核心课程。
1.建筑理论——设计历史与文化
设计的灵魂在于创意,而创意来源于文化和历史文脉的延续。理论基础属于环境设计的通识教育模块的组成部分,对应于设计历史与文化板块,是设计创意的来源之一。理论板块主要设置于低年级,笔者建议比重占据建筑类课程总体的25%左右,由建筑概论、建筑历史、设计原理三部分组成。建筑概论课是学生进入设计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有别于建筑学专业,是专门针对环境设计专业的建筑概论,内容广泛而不深入,由五个必要部分组成,即建筑构成要素、建筑功能、建筑空间、建筑艺术与发展倾向。设计原理课的内容对应于第二板块中的建筑设计,属于建筑设计的先修和预备课程,可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个方面讲述。对于建筑历史的讲述,笔者建议将建筑风格、空间秩序、建筑造型、结构体系、装饰与色彩这五个方面的内容作为掌握的重点内容。此外,目前各高校环境艺术专业多数未专门设置建筑美学的课程,而是将有关内容分散到了建筑史、建筑设计和美学的课程中。笔者认为建筑美学更适宜作为一门独立的选修课进行教学。
2.建筑设计——设计思维与方法
环境设计经历了一个从界面到空间再到场所的意识变革。特别是公共建筑,对于空间和场所的解读直接关系到最终设计的成败。第二板块主要由三类课程构成,即设计基础、建筑设计、毕业设计,教学重点在于建筑空间和场所意识的建构,并贯穿于四年本科教学的始终,其课时量的比例最大(笔者建议45%),是环境设计从理论到成果的非常重要的过渡阶段。对于建筑空间的感知和构成训练是空间设计的第一步,在一年级完成。在设计基础环节,严谨的制图与表现训练是内容之一,但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各类空间和场地的感知与构成训练。在这一环节中,行走体验、模型制作与图解训练十分有效。建筑设计课程是第二板块的核心内容。首先需要两类先修课程作为基础,即第一板块内的设计原理和第二板块内的设计基础,并且需要强调建筑与环境一体化的设计理念的指导和贯彻。在教学过程中,综合性训练尤为重要,同时也是一个由小到大、循序渐进的过程。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条线索下的若干类型设计,如住宅建筑、景观建筑、办公建筑、博览建筑、商业建筑等。最重要的是,建筑设计课程下设的各种类型的建筑设计,最终对应于环境设计的室外环境设计、办公环境设计、展示设计、商业环境设计等。这里提倡综合项目的连续设计,即在教育初始就设立若干工程项目(各院校根据自身情况酌情设置),每一工程项目从对原始资料与环境的踏查、创意设计到建筑设计、园林设计、景观设计,再到内环境设计,整个过程有条不紊、相互衔接,以训练学生形成连贯性的设计思维和设计的整体意识。以上这些也同时要求教师的通力配合与协作。
3.第三与第四板块
第三与第四板块均设置在三、四年级。第三板块为建筑技术——设计工程与技术,笔者建议在建筑的总课时量中占据20%的比例。尽管处于艺术学的学科门类之下,但是环境设计专业名称的再次变更重申了在该专业设计中对于技术和科学的强调。第三板块主要包括建筑结构、建筑材料与构造、建筑物理与设备三方面的内容,主要是从建筑角度与设计工程和技术对应。以往的环境设计专业中的建筑技术教育有两种倾向:一种是艺术园林类院校对建筑技术的轻视乃至忽视;一种是工科院校内的环境设计专业直接套用建筑学的建筑技术教育模式。鉴于环境设计专业的特殊性,形成适应该专业的建筑技术教育的专门教材,制定与之适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当务之急。第四板块为设计经济与管理,建议比例为5%,主要设置建筑经济与建筑管理两门课程。这两门课程的设置与环境设计专业的项目管理对应,建议作为后者的先修课程。
四、结语
系统论下的环境设计需要的是室内与室外、建筑与环境相结合的整体观。不管是环境设计师统筹包括建筑在内的一切设计,还是环境设计师配合建筑来完成环境设计,对于建筑的理解决定了最终设计作品的成功与否。尽管环境设计的内涵已经发生变化,教学体系改革却没有及时跟上步伐。目前,许多学校的专业名称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是仍延续着以往的教育理念和课程体系,并未追随国家对于该专业的定位而作出转变。笔者在这里仅就环境设计专业中建筑类课程的设置提出一些建议,以自下而上的课程体系研究来减少认知上的模糊性,希望能使专业教育思路更加清晰。
作者:贺美芳 单位:太原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广义建筑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中国高等学校设计学学科教程研究组.中国高等学校设计学学科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关键词:地域;文化传承;环境设计;教育
环境设计所关注的是人类生活设施和空间环境的艺术设计。20世纪80年代以前这一学科被称为室内艺术设计,主要是指建筑物内部的陈设、布置和装修,以塑造一个美观且适宜人居住、生活、工作的空间为目的,随着学科的发展,其概念已不能适应发展的实际需要,因为设计领域已不再局限于室内空间,而是已扩大到室外空间的整体设计、大型的单元环境设计、一个地区或城市环境的整体设计等多方面内容。
一、环境设计教育及现状
环境设计,从90年大建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起,在中国发展了二十余年。2012年更名为“环境设计”。作为大学设计学科的重要专业之一,它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其内涵和外延被不断地重新定义。它见证了中国过去六十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环境的巨大变化,得益于国人不断提高的对生产和生活环境质量水平的要求。今天,中国有一千余所大专院校开设了艺术设计类课程,其中环境设计已成为艺术设计教学中举足轻重的专业。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加速变革,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对环境设计的人才需求不仅体现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有更高的期待。近年来,随着学科发展的深化,环境设计也面临如何界定本专业的创新发展特色、如何更新知识体系、跟上时展的需求。针对这一新的命题,全国各高校相关专业也正在进行的不同途径的探讨和尝试。
二、创建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环艺设计教育的必要性
1.地域文化是环境设计教育发展的基石
具有浓厚色彩的地域文化对大多数群体都有着非同一般的吸引力,特定的地域文化可以满足特定的地区人们的艺术设计方面的文化需求和感情需求。在世界现代设计教育发展史中,德国在战后由萧条衰败的经济走向复苏就是因为艺术设计教育在这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一批有实业精神的艺术家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形成了“乌尔姆哲学”,拯救了德国经济同时也促进了德国的总体设计水平。再如日本曾一度抄袭西方,但在发掘到本民族特色文化之后,设计家们立刻创作了属于本民族的设计品牌,在艺术设计的教育中也采用“双轨制”和“和魂洋才”的设计主张,形成属于自己民族的艺术创造特色,也体现出东方文化的浓浓韵味。
2.地域文化丰富了环境设计教育的课程资源
地域文化不但是环境设计的创意源泉,也是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当地域文化传承融入环境设计教学中时,使环艺设计教育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可以更加激发出学生和老师的学习热情和艺术创作的激情。同时也为教学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有浓厚地域色彩的地区进行实地调研或者学习,通过艺术的媒介将地域文化进行解读、分析和传播,是地域文化具有生命力,也赋予环境创造更大张力与活力。地域文化从一定程度而言是地域的代言人和信仰方向,既丰富多彩又独一无二,是环境设计专业中珍贵的课程资源。
3.地域文化特色教学体系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
近年来国家明确提出“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创新产业发展目标和要求,创新是艺术设计的生命,而地域文化的传承又是孕育创新的摇篮,因此,利用地域文化的传承、地方文化资源的创造创新逐渐成为创新创业的主要途径,并通过这个途径的创新创业团队和产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当下各个地区都在积极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和文化影响力,在地区与地区的竞争中力争上游。与此同时,高校也肩负这环艺设计创新人才的培养重任。此外,创建地域文化传承的环艺设计教育体系更利于学生的自身发展,使学生直面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变迁,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热爱和掌握力,也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和民族荣誉感与自豪感。
三、创建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环艺设计教育策略
1.开设地域特色课程
要创建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环艺设计教学体系,不同地域应当开设不同的地域文化课程,利用当地的地域文化资源,中国五千年文化和各个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有各自特色的地域文化。例如四川美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建立了“地域文化与环境设计工作室”,专设与山地城市环境设计相关的特色课程,培养具有山地环境设计经验的环境设计精英人才。此外,北方辉煌的宫廷建筑、南方温婉的小桥流水,豫剧、川剧各有不同又各自大放异彩。通过实地考察感受各地淳朴民风,到地域最浓重的地方采风,将艺术创作融入地域文化,也将地域文化进行再传承再创造。
2.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艺术设计和创新的基础是文化和人文素养,一个设计师的文化底蕴越为深厚,他所设计出来的艺术作品的文化底蕴也就更加深厚,能够得到更多人的欣赏。因此,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基础也是环艺设计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创建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环艺设计教育体系也应设置更多的地域文化课程和人文课程,可以邀请一些具备地域文化知识的老师开设专门的文化课程,通过对地域文化历史背景的认识,能够使学生对地域文化的认识更为立体,从而把地域文化融入设计时也更加的得心应手。
四、结语
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富有地域文化的艺术更具有生命力,通过创建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环艺设计教学体系,激活学生和设计师们对地域文化和对设计创作的热情,最后将对地域文化的热爱与向往通过环艺创作作品表达出来,不但满足的市场的需求,更多的是造就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影响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周玮.地域文化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传承与思考[J].艺海,2016,12:117-118.
[2]尹丽.基于传承地域文化的环境设计教育[J].美术教育研究,2017,03:112-113.
[3]廖霞.地域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设计教学探究——以河南地域文化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2,15:132-133.
[4]石钧,赵晓彦.对高校创建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1:84-87.
[5]巩妍斐.优秀文化历史传承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复兴[J].美术教育研究,2016,17: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