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环境问题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11 12:52:42

序论:在您撰写环境问题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环境问题论文

第1篇

提要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问题之一。环境问题给全球的经济和生活带来了许多的障碍,日益恶化的环境形势已经将人类逼上了危险的境地。要更好地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很好地解决环境问题。

关键词:环境问题;经济学;生态技术

一、环境问题实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

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市场机制可以有效率地配置资源,但要有一系列严格的条件。只有当这些条件都成立的情况下,亚当·斯密所描绘的神奇的“看不见的手”才能有效发挥作用。如果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这些条件时,就出现市场失灵。所谓市场失灵,就是市场机制的某些缺陷造成资源配置缺乏效率,使市场不能有效地配置公共资源。环境问题上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和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

(一)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环境既包括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环境实物资源,也包括环境容量、生态平衡和调节、空气质量等环境质量资源。其中一些资源可以被所有人共用,一些资源被一部分人共用,还有一些资源被私人利用。这就涉及到环境的物品属性分析。经济学根据物品是否具有排他性和消费的竞争性,把物品分为私人物品、公共物品。私人物品是既具有排他性又具有竞争性的物品,公共物品是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共有资源是具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的物品。将物品属性分析引入环境领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环境质量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像清新空气就是最纯粹的公共物品,既无消费的竞争性和也无排他性。即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影响其他人对同一环境物品消费的数量和质量。同时,一个人不论付费与否,都不能从这一环境物品的消费中被排除出去,即环境质量作为公共物品,使得无法、很难或不必对其进行收费,私人企业赚不到利润,市场机制就无法激励其减少空气中污染物的排放来提供清新空气这一公共物品。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机制是失灵的,必须政府干预,由政府来提供公共物品。

2、环境资源的共有资源属性。像森林、地下水、野生动物等就是典型的共有资源,有竞争性而无排他性。由于共用资源产权不明以及不能或很难向使用共用资源的人收费,即人人都可以自由取用而不负担成本,必然导致环境资源消费过程中的“搭便车”行为,滥用环境资源。以我国的草场为例,由于草场属于共有资源,任何牧民都可以随时到牧场免费使用牧草,牧民们为了从牧场上获取最大收益,竞相增加畜牧数量,结果导致出现过度放牧现象,导致草场退化,甚至毁灭性破坏,这就是“公地的悲剧”。经济学分析认为,当今社会,资源的枯竭、生态的恶化,与共有资源的非排他性有密切关系。

(二)环境污染的外部性。环境污染是指经济活动的污染物或污染因素排入环境,超过环境容量和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恶化。“外部性指的是企业或个人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所强加的成本或利益。”经济学认为,“市场之所以能有效率的运作,是因为价格向生产者和消费者双向传递了信息。然而,有时市场价格并不反映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当一种生产或消费活动对其他生产或消费活动产生不反映到市场价格中的效应时,就存在外部性。”外部性的内涵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当企业或个人的行为不是通过影响价格而影响另一个企业或个人的环境时,便有了外部性存在;(2)私人成本或收益与社会成本或收益不一致。由于外部性的存在,价值规律无法发挥作用,导致资源不能得到有效配置。这种非市场性的影响,对社会有利的称为正外部性,对社会不利的称为负外部性。将外部性理论引入环境领域,实质是把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放到环境-经济复合系统中考察,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环境污染是一种典型的负外部性,产生了不能全部反映到市场交易价格中去的额外社会成本。如上游化工厂向河流中倒入废酸液,使下游的游乐场所不能用于游泳或钓鱼。由于无须向任何人赔偿损失,从而导致外部不经济的产生。由于环境污染并不构成私人生产成本,必然出现企业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差异。这一差异被转嫁给社会和公众,外部性成本的顺利转嫁,必然导致这种带有负外部效应的物品的过度供给行为,使资源配置扭曲,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社会福利损失。

二、环境政策的创新:与市场的整合

(一)国际的启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环境问题既要用足市场机制,又要依靠政府干预,但政府的干预应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为前提,以弥补市场的功能缺陷。近10年来,西方国家环境政策手段已经开始由传统的命令——控制型手段向基于市场的经济手段转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991年提出的《关于在环境政策中使用经济手段的建议》,建议成员国更加广泛、坚定地采用经济手段,以作为其他政策手段的补充或替代。该建议提出了4类经济手段供成员国参考:一是环境税和收费;二是许可证交易;三是押金制度;四是财政补贴。该建议推动了经济手段在欧美国家的应用。

目前,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中,已有许多国家征收环境税,尤其是欧盟一些国家,已将环境税作为优先使用的环境政策工具。环境税是国家为了保护环境与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凭借其权力对一切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或污染、破坏环境资源的程度征收的一个新税种。它主要有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行为税和有污染的产品税两种。前者如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税;后者如含铅汽油税、含氯氟化碳产品税。发达国家现在应用最广泛的环境税是燃料环境税,如对含铅、无铅汽油实行差别税,对含硫、含碳燃料征收硫税、碳税等。

对我国来说,应借鉴发达国家对污染大户课征高额环境税的做法,大幅提高排污收费标准,待条件成熟再逐步向环境税过渡。排污收费标准的提高和收费方法的改革,在短期内可能会给企业的经营带来负面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对社会、对整个城市的发展是有利的,可以促进企业积极开动脑筋来控制污染,降低环境成本,最终也能使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得以提高。

(二)环境政策的经济学基础。环境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起源于20世纪初关于福利经济学的分析,以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中所表述的政策措施为代表,即为了消除外部效应,对产生负外部效应的单位征税或收费,对产生外部正效应的单位给予补贴,这就是“庇古手段”。虽然这种环境经济政策需要政府对费额、税率制定的科学性,但对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会产生动态有效的刺激,促使企业开发新技术,新的环境友好产品和提高污染治理水平,因为每一单位的污染削减,都将以节税的形式得到回报。随着20世纪七十年代著名学者科斯的“产权理论”的兴起,运用“科斯定律”来创新环境经济政策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很大发展。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中指出,污染问题是相互的,因为制止污染也会给企业造成损失。既然日常的商品交换可以看作是一种权利(产权)的交换,那么污染权也能够交换,可以通过市场交易来使污染问题达到最有效率的解决。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排污权交易、自愿协商为代表的“科斯手段”。排污权交易的主要内容是:充分利用市场主体的自发的趋利避害本能和市场交易工具,在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前提下,进行环境保护。即政府向企业发放排污许可证,企业根据排污许可证向特定地点排放特定数量的污染物,排污权是可以买卖的,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排污权。“科斯手段”的管理成本低,有利于刺激企业革新技术,减少污染排放,以多余的排污权在市场交易而获得利润回报。

综上所述,环境经济政策与命令控制型政策相比较,命令控制型政策需要直接决定污染控制,需要实施者监测污染物排放,具有强制性,以政府行为为主;而环境经济政策是为污染控制提供财政上的激励,不需要实施者监测污染物排放,具有诱导性,以经济主体参与为主。通过要么在污染者与公众之间进行财政转移支付,如环境税收或收费、财政补贴和产品税等;要么创建一个新的市场,如排污许可权交易,使经济主体以他们认为最有利的方式对财政刺激作出自主反应,从而达到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两者关系的目的。

三、更好地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综合利用资源

1、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有的国家发展以节能、节材、节水、节约资本等重效益、重品种、重质量的工业生产技术和制度;有的国家调整工业内部结构,由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向深加工、精加工的“朝阳工业”转变,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

2、重视二次资源的开发利用。很多国家提倡废物资源化,把再生资源称为“第二次物料革命”,或“第二矿产资源”。例如,巴西、意大利每年所消耗的贵金属几乎全部来自再生,其他废旧金属的80%~90%均被回收利用,变废为宝。为减少水资源消耗,有些国家工业用水的回用率已接近100%。

3、对资源内涵的认识愈来愈丰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从注重物质投入的外延正在向注重资源内涵扩大的方向转变。如回收利用垃圾也能创造新的价值,日本对垃圾回收利用率高达90%,法国每年从垃圾中回收废纸占造纸工业原料的40%。现在世界各大国正在进一步对回收垃圾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利用,以保护地球生态环境。荷兰正设计用“雨”(利用雨水下降冲击力)发电。此外,将还有更多的替代资源、人造用品面世。

(二)推行清洁生产。1989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业与环境规划活动中心首先提出清洁生产,定义为:“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策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中国21世纪议程》将清洁生产定义为:“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

很多国家为推行清洁生产,正在实施“零废物排放”工业(简称零排放工业或闭环式工业),其实质是从生产过程和产品两方面理解的:一是就生产过程而言,为实现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将生产过程中一端的废弃物排出,转为另一端的原料输入的方法;或者将一个生产部门的废弃物作为另一个生产部门的原料供应;二是对产品而言,近年来世界各国竞相研究和开发一些生态产品。生态产品也称“绿色产品”或“环保产品”,其含义是指能够保持社会环境和对人类无害的产品。例如,德国制造世界第一种生态轮胎、生态电视机、生态冰箱,日本制成生态电池、生态塑料渔网,加拿大开始生产实用的燃料公共汽车(无污染物排放),美国研制出生态服装,瑞典推出一种生态画,我国生产出安全、营养、无公害的绿色食品等等。可以预料,绿色产品将随着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深入,而日益成为今后产品生产的主导方向。

(三)树立生态技术观。每当新科技成果向经济建设转化时,总会带来生产的大发展,产生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和质变效应。然而,进一步深思,又发现另一种倾向,大多数技术的应用,如果是以单一目的性——经济效益为前提,那么技术越尖端,单一目的性越明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也就越大。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技术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这主要取决于人类自己,而非技术本身。

21世纪的技术观应当是生态技术观。生态技术观的含义为:1、科技发明的指导思想,要坚持技术的单一性目的与多元性目的的统一,即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为双重目的,或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多重目的;2、科技成果的应用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内在承受性和外部承受性,如资源再生循环技术、环境无害技术,都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

第2篇

①盆地中的城市——贵阳、六盘水和安顺。城市均建在盆地底部,以矩形(六盘水)、放射状(安顺)和多边形(贵阳)展布,周边多为“喀斯特”山丘、盆地内部还散布有残丘、孤峰等。这类城市的环境地质结构较为复杂,拥有的水土资源比洼地的多,但差异大;地下水分布不均,埋藏较浅,易开采也易受污染。②谷地中的城市——宽谷中的都匀和铜仁,构造盆地和喀斯特谷地中的遵义。城市沿河两岸展布,占据高漫滩、阶地以及部分缓坡地,两侧陡峭,或有和缓的峡谷、宽谷、盲谷,有一定的地表水资源,并为“喀斯特”水的排泄地段,水环境容量较大,但土地资源缺乏。③台阶和洼地上的城市——建在距河不远的台阶上的城市如凯里、兴义,城市依地形起伏呈不规则展布,水资源较缺,自净力差。高原面台阶洼地上的城市,如毕业,地表基本无河流,地下水埋藏深,水土资源贫缺,为9市中自然环境最脆弱的一个市。从总体上看,贵州城市的生态系统极为脆弱(见表1)。

1.1地形封闭

9市的周边多为“喀斯特”山丘、孤峰,尤其是盆地中的城市,地形最为封闭。如贵阳市就位于本省中部群山环抱的“喀斯特”盆地中;六盘水座落在西部高原山区山峦群峰之中的盆地中等。地形封闭,不但城市发展有困难,也易造成一些生态环境问题。

1.2山地和丘陵所占的比重大

除安顺和遵义所占比重在72%外,其余均高达85%以上。各市的平地并不连片,而是被残丘、孤峰分割,实际是“山间平坝”,故土地利用的限制性强。

1.3地势高低悬殊

各市最高和最低海拔的差数多在1000m以上,毕节市相差达1700m多。地势高低悬殊,不但对发展交通带来困难,而且也带来一些环境地质问题。

1.4自然灾害频繁

贵州年降水达1000mm以上,但“喀斯特”发育,使水源漏失,地表缺水,形成湿润气候条件下的干旱,尤其是高原面上的城市,地面水相对缺乏。如遇暴雨、大雨,因洞穴堵塞等原因,各城市洼地带积水形成内涝,如1996年贵阳市建成区多处被水淹1周多。因而旱涝灾害受降水多寡和“喀斯特”环境的综合制约。据统计,近500年来,9市的旱涝频率高达35%-60%。由于岩溶作用,岩体易发生滑动,9市常有不同程度的滑波、崩塌和泥石流等灾害。

2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见图1)

城市生态是一个多层次、多元素、多变量的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任何城市的生态系统都是依赖性强,独立性弱的生态系统,如人类的干扰超出城市生态系统本身具有的负荷能力,则会破坏系统的生态平衡。座落在天生脆弱的喀斯特环境中的城市,其生态系统本身具有负荷能力低,对人为作用的容忍度极低,生态系统更容易遭到破坏,被破坏后又难以恢复的特点。近30年来,9市人口增长快,而科技、经济和城市管理滞后,环保意识差,直到90年代中期前,9市环境保护仍处于点、源治理阶段。1996年开始重视城市的综合治理,也取得一定成效,但久账过多,9市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峻。

2.1空气环境质量差,酸雨严重,“热岛”现象突出

9市的能源结构均以含硫量较高的煤为主,城市空气呈现出煤烟型为主的复合型污染:①SO[,2]的污染极为突出。有6个市均超过国家三级标准(0.1mg/m[3]),其中都匀高达0.36mg/m[3];②氮氧化物(NO[,x])年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0.05mg/m[3])的有3个市;③悬浮颗粒物(TSP)年均值有6个市超过国家二级标准(0.2mg/m[3])。而同年,非喀斯特区的赤水市其SO[,2]、NO[,x]和TSP含量分别为0.017mg/m[3]、0.012mg/m[3]和0.116mg/m[3],是贵州12个市中最低的;④9市的降尘量年、月均值范围为4.1-13.1t/km[2]月,其中有6个市均超过国家规定的南方城市限值标准。

表1九市的自然生态环境现状

Tab.1Presentstateecoligicalenvironmentin9cities

附图

资料来源:①贵州省区域地理信息项目领导小组编:《贵州省地理信息数据库》。贵州省人民出版社,1996.8.

②贵州年鉴,1996-1998.

地形封闭,废气扩散困难,废气与空气中的水气混合形成酸雨。9市均不同程度地出现酸雨。1998年酸雨率平均为57.08%,其中有4市高达80%以上,且强度大。地形的封闭性和城市内的山丘,孤峰,引起局部气流复杂,下垫面又是人工建筑,导致小气候环境变异,其中以“热岛”最为突出——城市中心区温度比郊区高1-3℃,它使人感到闷热,还诱发流感等疾病。

2.2水体污染严重

水域的生态环境是影响城市环境的关键因素。9市的底部低地几乎全部被人工建筑占据,部份河流阶地和一些低山丘也被占掉,这就使城区水文循环发生不可逆的变异,如加大了城区河流的洪峰,降低平水期的流量等。最为严重的是,多数废水和废物未经处理就排入环境;农田施放化肥,农药和污灌都造成水体污染,尤其是浅覆型的地下水,隔水能力差。而9市都不同程度地利用天然落水洞等排污和倒废物,造成地下水严重受污染。受污染的地下水抽取进入城市,经使用后的污水又进入地下,这样反复循环,污水得不到很好处理和自净。目前,各市的中心区和工业区附近的水体污染最严重。据1998年26条河段的监测结果,除铜仁和凯里两市河段的水质分别达到Ⅱ级和Ⅲ级外,其余均在Ⅳ级和Ⅴ级。对城市中6个湖(库)监测的结果,有72%的水质达不到使用功能规定的水质标准。除贵阳的阿哈水库外,其余湖(库)均呈现富营氧化趋势和明显的有机污染特征。

2.3地面塌陷

喀斯特地面塌陷是严重的地质灾害,也是地下水资源开发中突出的环境地质问题。合理开采地下水,能使水体呈良性循环,但9市都不同程度地出现集中,过量地抽用地下水,不但使水位下降,一些泉水断流,也造成地面塌陷,如六盘水市的水城,在5km[2]的地下水集中开采地段,发生塌陷800多处,造成房屋开裂,倒塌80多座等,经济损失大。

2.4噪声污染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根据1998年噪声监测:①交通噪声范围值为69.3-82.2dB(A),除遵义外,均超过国家标准[70dB(A)];所监测的163.29km路段中,有109.14km的噪声超过70dB(A),与1996年相比呈上升趋势。②城市区域环境噪声为52.5-66.6dB(A),有5个市超过国家2级标准[60dB(A)]。③对5市功能区环境噪声监测中,1类区(居住、文教)均超过国家标准[55dB(A)];2类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有4个市超过国家标准[60dB(A)];3类区(工业区)有2个市超过国家标准[65dB(A)];4类区(交通干线两则)有3个市超过国家标准[70dB(A)]。与1997年相比,1类、2类和4类区噪声呈上升趋势,3类区变化不大。

2.5森林覆盖率持续下降,水土流失严重

1950年初,除毕节外,其它8市的森林覆盖率都在30%以上。50年代到80年代,森林覆盖率迅速持续下降,就连城市中心的许多残丘、孤峰上的植被也被砍光,成为荒坡或采石场。至今仍有六盘水等6市的森林覆盖率达不到30%。1997年,9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5.41m[2],比1996年减少1.6%。在建城区,随着建设用地增加,9市均紧缩绿地,故建城区的森林覆盖率均低,1997年9市平均为19.6%,比1996年减少1.1%,而1998年又下降到19%以下,有的市仅5%。植被破坏,加速了水土流失,9市水土流失率在500t/km[2]·a左右,毕节高达2000t/km[2]·a。现9市水土流失面积均占本市总面积的15%-55%(见表1),多数市还有加剧的趋势。

2.6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形成是城市职能在空间上分配土地资源的结果。城市土地利用是产业布局在空间上的反映,它影响到城市的发展,城市主要职能的发挥,以及城市的形象。长期来,城市土地的无偿使用,一些企事业单位多占土地,重复征用土地的现象严重,加上土地管理层次未完全理顺,更缺乏科学的用地规划,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①9市建设用地面积所占比重小,其中工业用地占的比重大,且各市均有半数以上的工业集中在市中心区,与居住区商业区混杂,这对各市发展和环境保护极为不利,要把这些工业迁到市区或郊区还需要较长时间。②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土地资源贫乏,9市都缺少大众性的公共娱乐和休闲场所。③交通用地比重低,均占本市总面积的0.5%以下,这与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多地少,地形封闭、地势起伏大有关。④环境生态用地少,因为在经济和教育水平低的状况下,人们对直接生活条件的改善要求超过对环境生态质量改善的要求,加上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少以及法制等多方面的因素,所以保护环境生态用地的重要性未被广泛接受,导致绿地紧缩和新的污染源。

附图

图1岩溶区城市人地系统和环境恶化示意图

3重建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对策

3.1建立强有力的环境保护机构和立法

这是治理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前提。①把城市环境保护纳入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②根据喀斯特环境特点,建立符合本省情况的城市生态环境指标体系。③加大立法,对污染源尽快治理,规定治理好的期限,对治理无效,排污严重的企业单位应计划搬迁或淘汰。④对新建的生产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执行主体工程和防污染设施同时进行和投产,切断经济发展与污染加剧的联系。⑤优先建设生态环境的基础设施,如煤气工程,集中供热,污水和垃圾的集中处理等。⑥遵循城市喀斯特环境特征,建设不同规模、不同特色的城镇。应加速中小城镇的发展,同时控制贵阳建城区的人口数量。

3.2加强水环境的治理和保护

①对落水洞、地下河和市中心区污染重的河段进行工程疏通,严禁利用洞穴排污。②提供各市水源的水库应禁止或减少旅游活动。③节约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合理布局,适当分散。

3.3建立城市绿地体系

加强教育和宣传,充分认识城市绿化对调节气候、净化空气、衰减噪声、调节居民的心理和生理状态等功能,以得到人们对绿化城市环境的广泛支持。主要采取以下措施:①喀斯特区城市周边均为山峰,丘陵或谷坡,应充分利用这种“山环水绕”的自然环境,进行植树造林,形成环抱城市绿化地带。建城区中心孤峰,残丘和荒坡均不要开荒采石,而应种树或作公园。②充分利用城市的再生空间(即人工建筑实体的表面积,它大于该实体占地面积的空间)进行绿化,能收到“快、省、美”的功效。③“见缝插针、挤地造园”,发展小花园、街心绿地,居民区配套的小游园。

3.4发展城市的生态旅游和城郊生态农业

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各种造型美,组成别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加上众多的人文景观,9市均是本省重要的旅游地或著名风景区的依托城市,所以应加强旅游业的管理和旅游资源的环境保护,推行生态旅游。城郊农业结构应作调整,大力发展洁净蔬菜、果树和花卉,严禁污灌。

4结语

4.1贵州几乎所有的大中城市都座落在喀斯特环境中,城市的形态结构、水土资源及城市扩展均受“喀斯”环境的制约,其生态系统极为脆弱;表现在:水土源贫缺、平地少,地形封闭,旱涝和地貌灾害频繁等。

第3篇

1.1环境影响问题

公众对输变电工程的环境影响非常关注,国家对电网工程的环境评价要求日益提高,电网工程环境评价技术标准规范尚未出台,给电网工程项目环境评价工作带来很多困难。《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规定:不动产权利人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弃置固体废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噪声、光、电磁波辐射等有害物质。部分工程周边居民提出电磁环境和噪音问题,认为线路在附近对其日常生活、健康不利,反对施工,阻挠工程建设或要求搬迁并高额索赔。

1.2土地征用问题

一是政府不积极办理用地手续。近年来土地资源管理日益规范,变电站建设由于其比较密集的线路出线客观上制约了变电站周边较大范围内的土地开发,因此,政府通常以线路通道两侧土地难以开发、已审批的宅基地无法置换等为由,不希望变电站选址在其行政区域内,使得输变电工程选址越来越困难。二是用地补偿标准不统一。因输电线路作为典型的线路工程,通常会经过若干不同的行政区域,各地的用地补偿政策存在差异,不同地类的补偿标准亦不相同,这就导致在相邻行政区出现“同地不同价”的现象,引起群众不满。三是输电线路通道和变电站用地越来越紧张,拆迁补偿费用大幅度提高,供电企业支付给当地政府用于补偿的资金不能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导致政策处理工作难以开展。

1.3规划实施问题

一是电网规划与地方建设规划衔接不够。电网规划是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政府仅把电网规划作为电网企业的内部专项发展规划,而没有完全纳入政府的总体规划进行统筹,使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包括村镇规划)缺乏必要的沟通、衔接与协调,政府部门对线路走向不知情,在规划中未列项,致使线路项目实施时,与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等存在冲突。而各地调整城市规划、用地规划的时间较长,影响办理电网建设用地手续。二是规划深度不够。建设项目必须经地质灾害、环保、规划、用地等环节进行评估后才能立项,而在规划时并不能完备这些手续。

1.4跨越民房问题

一是输电线路路径、杆塔选位粗放。初设时缺少沿途细致的踏勘和调查,没有考虑到已审批的宅基地、已出让的土地、现有民房的升高等问题,大量的协调工作都留给了施工单位。二是国家或地方未出台跨越各类房屋的统一标准,概算计列的赔偿费用没有依据,由于无据可依,协调工作难以开展。

1.5青苗赔偿问题

一是各级政府存在以会议纪要对专项工程提供补偿标准的现象,致使同地赔偿标准不同,不同地区标准差异很大。二是群众对少数负责补偿工作的干部不信任,以集体方式支付补偿金在部分地区往往行不通。三是农民漫天要价,要价远远超过正常补偿标准。四是目前概算计列补偿偏低,农民认为应该给予更多的补偿。五是线路架设的特殊性,从基础开挖到线路架设,各环节都涉及青苗损坏,施工单位希望完工后按季节一次性补偿,但农民要先拿到钱,而实际上,部分农民拿到钱后不配合施工,从而影响电网建设工期。

2电网建设外部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减少电网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电网建设会对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我们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将电网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如果地方建设规划和电网规划没有做到及时的沟通协调,可能会导致一些不协调现象出现,比如变电站紧挨居民楼,配电线路从城市的繁华地带穿越等,这些不协调现象不仅给城市带来噪声污染,而且高压线的电磁辐射也会给城市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在电网规划和地方建设规划中,要充分考虑电网建设对环境影响的问题。

2.2建立沟通机制,解决电网建设土地征用难的问题

一是积极争取将电网项目列为地方政府的重点工程,创造较为宽松的建设环境。二是随时收集地方政府出台的有关征地、拆迁赔偿的文件,建立数据库,分析预测电网建设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好投资评估。三是对被征地对象区分轻重缓急,找准时机,集中时间快速征地,奖励先征地者,最大限度地减少“钉子户”的数量。四是支付给地方政府一定的工程协调费,特别是乡镇、村社干部,其协助供电企业动员征地,付出时间和精力,为其支付交通费、误工费等费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以调动其支持电网建设的积极性。

2.3电网规划与地方建设规划相融合

解决电网规划实施难的问题不论是电网规划,还是地方建设规划,都需要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从全局出发,从长远利益出发,这就需要将电网规划和地方建设规划同步进行。因此,在对地方建设规划方案进行审核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审核供电企业根据地方建设规划而递交的电网规划方案,二者同时审核和,从法律角度讲,是进一步保护电网规划方案,以保证电网规划方案的切实可行和实施,促进电网规划和地方建设规划的同步和和谐。

2.4实施灵活的补偿机制,解决跨越民房和青苗赔偿难的问题

第4篇

(1)城市环岛效应加剧

城市环岛效应主要包括热岛、干岛、湿岛、雨岛和浑浊岛等。以热岛效应为例,无论从早上到日落以后,城市部份的气温都比周边地区异常的高,并容易产生雾气。水体具有高热容性,在炎热的夏季,能够在太阳照耀下吸收热量,其蒸发作用也在吸收热量,从而能够起到降低温度的作用。城市内河水的高热容性、流动性以及河道风的流畅性,对减弱城市热岛效应具有明显作用,内河对调节城市小气候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城市温度的季节变化尤其是日变化的剧烈幅度在城市水体的抑制下起到一定的缓和作用。然而,城市建设占用大量的内河空间,部分直接占用内河河道,部分变河道周边绿地为建设用地,这就导致内河水域面积骤减,内河流动性和河道风的流畅性减弱,从而使城市热岛效应加剧。

(2)泄洪排洪能力下降

城市内河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具有防洪、排水功能。但河道被侵占,沟塘被填埋,大量的农田菜地变成了高楼和道路,这些土地被硬化不透水,使得城市滞水空间缩小,降雨径流系数增大,汇流时间加快,大大增加暴雨产涝量,而原来天然的蓄排体系不再有。建设占用天然河道,主河道被挤占,过水能力下降;天然边坡改为直墙,缩窄河面宽度;管道布设在河边,造成阻水;相当多的河段淤积,使内河水位抬升,雨水管受顶托不能排水,暴雨洪水排水受阻,引起城区内邊积水,增加了城市洪水风险,内涝变的频繁。

(3)河道污染问题严重

根据环境保护部公布的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在受到监测的我国十大流域,有9%的河流是严重污染(劣V类),而这些污染严重的河道几乎全是城市河道或者内湖。在内河整治中,河岸、河底基本上采取混凝土、砌石等硬质材料。这样就人为地割断了水、陆生物的联系,水边生物多样性的环境没法形成,失去自净能力的河道只会导致水质的进一步恶化。生活污水排放到水体中,其中的氨氮可以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而其中各种洗涤剂所含的营养盐会加速水体的富营养化进程,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促使藻类在水体表层大量繁殖,促使水华生成。沿内河道路上的树叶、垃圾、砂石也会被风吹入、被水冲入内河。这些垃圾如果清理不及时,沉在河底而腐烂,其中的营养物质会在水中消耗大量氧气来进行降解。同时这种降解过程还会产生一些其它如氨气、硫化氢等污染物,这些气体的释放亦会加重河流中水体和底质的污染。部分河道由于被填埋,形成不折不扣的断头河,原来流动的河水变成了静止不动的死水,最终形成臭水沟。

(4)影响城市容貌整洁

城市内河普遍存在河道萎缩淤积、河水受到污染、季节性缺水、部分功能退化等问题。城市内河由于污染严重,水环境恶化,丧失城市内河的原有功能,造成城市景观环境低下,严重影响城市生态系统的安全,影响城市内河沿岸居民的身心健康。沿内河道路上的树叶、垃圾、砂石也会被风吹入、被水冲入内河,这些垃圾如果清理不及时,会影响内河整体的景观形象。

二改善城市内河环境的措施分析

城市内河环境改善,需要从长远规划,采取“通、动、自然,植、截、管理”标本兼治的治理措施,才能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才能达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1)拉动相互连通

城市内河流动性相对较差,部分“断头河”变为“死水”一滩。改善城市内河环境,要拉动内河相互连通,如打通内河与主要江河或水库的连接,创造条件形成活水源头,为引水补水提供保障。

(2)促使水体流动

按照“流水不腐”的原理,在城市内河相互互通的基础上,采取引水补水工程措施,使内河水体流动起来,变“死水”为活水。如建立泵站,强制拉动内河水循环,对水体进行曝气,提高水体的复氧能力,通过复氧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等。

(3)还原自然状态

在河道治理过程中,要强化生态护岸理念,不用或少用高大直立式挡墙,在水力稳定的前提下,还原自然生态,建立稳定、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和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开放性生态系统岸坡。

(4)种植水生植物

种植水生植物,吸附水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元素,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抑制有害藻类大量繁殖,遏制底泥营养盐向水中的再释放,以利于水体的生态平衡。

(5)截留污水入河

加快建设城区污水管道及污水处理厂,改善地下雨水管道,采取措施避免雨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流入内河,减缓城市径流对内河的污染负荷。实施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对城区污水管道进行全面截流,并对污水进行处理达到达标排放。

(6)管理制度健全

建立健全内河管理制度,加强宣传教育和管理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及时打捞水面上漂浮物,防止河岸垃圾入河,定期进行河底清淤。

三结语

第5篇

1问题一是农村常住人口大大减少

在城乡发展转型进程中,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务工、创业,农村常住人口逐渐减少,也提升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农村住宅扩张现象突出,空心化问题严重。由于农村与新房扩建面积增加,人走房空的现象非常突出,资源闲置浪费问题比较普遍。二是城市压力太大。在城乡发展转型中,使城市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特别是表现在资源匮乏和环境恶化等方面,导致城市的土地资源、水电资源等方面的压力急剧增加,也大大增加了城市生活垃圾、污水排放量。

2原因长期以来,我国是城乡二元制结构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因为资源丰富、劳动力多、劳动成本低廉,由此引进了大量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但是,这些产业在极大助推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因为能耗高、污染高、投入高的问题,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由于重经济发展而轻环境保护,采用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导致现在的城乡发展转型面临着巨大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甚至不惜以破坏资源和环境的方式来促进经济的增长,被称为“带血的GDP”。在城乡二元制背景下,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很多就业、收入分配等政策都是以户口进行落实的,也就导致了城乡的巨大差异。在这种贫富差异下,也导致农村的农民采用砍伐森林、滥采矿产等行为,从而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作为城市发展资源后方的农村地区,在对城市发展支持的过程中,采用粗放的方式,造成了土地、水资源的严重污染和浪费,导致环境负担加重。从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来看,城市比农村要优越得多,农村资源与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着城乡发展转型。从农村的环境管理来看,由于管理机制的薄弱,很多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转移到农村,使农村遭受了严重的污染。从城市地区来看,其资源环境所承载的压力越来越大。从农村地区来看,也出现了自然资源破坏、水污染、土地荒废等诸多问题。随着生产要素流动,城市资源环境的压力也逐渐向农村地区转移。同时,城镇也由于农村人口的剧增而导致住房、交通等压力越来越大,严重制约了城乡发展转型的有力推进。

二.解决策略在城乡二元制的模式下,生产要素的聚集与流动是影响

城乡发展转型中产生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所在。在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下,我国城乡发展转型的重要任务就是推动生产要素聚集与流动。在当前处于十分重要的转型期,非农产业在农村的发展导致资源被大大消耗。这些大量中小企业的工艺技术相对落后,加上管理薄弱、监察不到位,导致农村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压力急剧增加。因此,加强对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聚集与流动,可以使城乡转型时期资源与环境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一是要充分发挥城乡结合部的区位优势。作为位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小城镇,是城乡结合部,是城市与农村的桥梁,是城市与农村之间重要过渡区。要坚持以保护农民利益为中心,着力推动集体产权改革,对集体土地进行科学规划和整合利用,推动产业的聚集与发展,让农民成为有资产的新市民。同时加快城区公共设施向城乡结合部延伸覆盖。要多途径推进城乡发展转型,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科学进行总体规划布局,要重点做好土地储备、产业园区的发展,对于符合自主建设条件的,要充分尊重农民,充分发挥农民在城乡发展转型中的自主作用。要逐步突破城乡发展转型中的制度障碍,着力优化规划方案,正确处理好资源环境的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稳妥推进试点建设。加强集体土地的确权发证,为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加强城乡协调统筹发展。针对当前城乡发展转型中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从而导致城乡发展很不均衡,也使生产要素的聚集与流动不平衡,从而诱导致了城乡之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频发。因此,必须从加强城乡经济统筹协调的角度入手,坚持产业带动战略,重新构建产业发展格局,加强对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发展新兴商贸业态、金融服务业、旅游、物流等产业。三是加强促进城乡发展转型的法律法规建设,通过立法来加强制度调控与社会管理,在经济发展中通过规范执法,加强对资源环境的约束,规范企业的生产行为。

三.结语

第6篇

想要根本解决安全生的问题,还是需要提高整体的综合素质,但是目前我国各类矿业企业相关负责人、及部门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综合能力差。特别是有些矿业企业为了缩减成本,减少开支,枉顾安全生产,采用了传统的生产设备,以及传统的采矿模式,从而加剧了安全隐患,也让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受到极大的影响。安全隐患加剧。安全意识薄弱、知识基础差、自觉性不足、自我管理意识弱等等表现都是矿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差的表现。第二,开采矿井环境恶劣性、地质变化对矿业开发存在巨大影响。由于矿业生产的环境大都在荒山,野地、或者是险恶的地方,自然条件差,这样加剧了安全隐患问题,再加上不同的矿井开采的过程中,所处的地质各有差异,地质造成的安全隐患也是特别多的,再加上过度开采,以及地理变化,地质也在不断的变化,从而加剧了地质对于矿业发展的影响力。第三,安全生产意识不够,设备落后,技术弱、投资少。众所周知,矿业生产在我国属于高危行业,特别是在矿业生产过程中,高瓦斯和瓦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相应的安全监测设备没有安装到位。其它相关的安全措施也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例如矿井排水、防灭火系统等,相应的基础设施以及相关技术根本没有到达到矿井之中,也就无法规避矿业生产中的安全隐患。

2、国内矿业开发环境的情况

2.1矿业生产环境的现状

(1)矿井下相关的过道及生产环境小。矿井作业的过程中,每一项工作都需要通过各类管线通过过道来安置进行作业,繁多的工序,要求不同的设备往来,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安全隐患加剧,人员安全更得不到王振宁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地质队537100保障。

(2)矿井空间环境变化多样。井下作业是一种变化多样的过程,不论是工序还是工艺都是繁杂多样的,再加上井下开采不断的增多,空间变化也在快速改变,生产人员、设备、管线都随着开采工作进行不断的位置变更,而相应的矿井周边地质也在快速的发生的改变,如果生产条件无法适应地质改变,那么风险加剧,井下作业,岩石的承重量以及安好性也会受到破坏,从而安全问题更为紧迫。

(3)井下作业环境恶劣,向上地表出口少。目前,很矿业企业开采过程中,对于井下通向地表的出口是十分少的。假如在井下开采的过程中,由于挖掘到存水量丰富的地段那么很可能就会出井下涌水的现象,这样的情况不仅会影响到生产人生的生命安全,也让井下开采难以进行。当然地层所产生的有害气体也是十分多的,例如沼气、一氧化碳、粉尘等在空气中,不仅伤害人员身体,同时也可以会引爆炸及火灾。

2.2矿山周边环境的现状

(1)土地损毁及占用面积大。随着矿业开采的加剧,土地被占用,特别是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废矸石量就是一大要害,不仅占了9%的比例,同时为了解决废矸石量需要一块突围的土地,这样不仅占据了土地面积,同时被占据的土地植物遭到破坏,那么极易出现流石流及山体滑坡现象。从2007至今,通过大量的资料统计结果得出,目前我国约有80万m2的土地就是因为过度开采而最终遭到破坏。

(2)地表及建筑受到影响。矿业资源的开采不仅会造成地质变化,同时地层覆岩层也会发生变形或者移动现象,时常会出现地表深陷,对于建筑物、土地、自然环境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引发各类安全隐患问题。

(3)水资源遭破坏。通过多年来的数据显示,我国矿业生产,特别是煤矿业的开采之年的饮用水、矿井水、自然水内包含的放射性指标都明显超标,我国有将近一半以上的矿区饮用水及相关水源放射性指标达到了3类的超标情况,在这种情况之下,不仅影响了百姓的正常生活,以及生命安全,也影响社会的发展。

3、安全与环境问题对矿业经济的影响矿业经济发展受安全与环境的影响。

(1)对矿业经济持续发展存在影响。矿业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自然灾害问题,以及环境问题都是一个长期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土地、水质等问题都需要长年累月的进行控制及管理这样环境才能得以缓解,而处理相应的问题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2)矿业开发对于矿业开采所在城市的影响。矿业开发不仅仅只是周边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了与之相关的城市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长期的、间接的、整体的,这种影响会激起广泛的社会反应。如果防治灾害的不及时,不仅影响城市的安全,城市的发展及转型也会受到影响,而城市的未来发展受阻,矿业企业就算花再多的钱也是法弥补的。

4、实例

矿井水是煤炭开采而形成的地表渗透水。矿井水包括岩溶水、矿坑水、地下水。一般这些水都被广泛的使用于农田浇灌等农业所需。矿业开采过程中,如果矿井水处理不当,那么就会让那些高矿化的矿井水渗到地表水中,从而地表水被矿化,形成水生生物效益问题,从而导致鱼类及其它生物的死亡。同时酸性的矿井水不仅会损坏管道及设备,同时也会破坏地表及水体等,从而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及动植物的生长。

5、结语

第7篇

招商引资环境是指吸引外来资本的各种因素,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其中,硬环境包括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等能为外来资本提供的物质条件,而软环境则是地区社会文化、市场秩序及法制建设等能为外来资本提供的保障和条件。招商引资环境不仅能将环境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吸引更多、更具实力的投资者,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还能够促成生产要素集聚和流动,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形成系统、完善的产业链,最终推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招商引资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法治环境方面当前,我国招商引资法治环境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法制观念淡薄。一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活动中,重政策,轻法律,在出台的相关政策中存在明显违法现象,未能够将法律摆在应有的位置上,影响了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对地区经济发展也极为不利。立法方面。当前,我国招商引资活动还缺乏一部专门的法律,并招商引资基本原则、基本方式、基础程序及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约束,难以形成法律约束效应。执法方面。主要表现为执法人员缺乏必要法律素养,执法力度有待加强,执法效果不甚理想。引进企业投资后,地方政府只注重该企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而对其违法违规行为缺乏必要打击力度,相关法律政策无法落实到实处。司法方面。在一些招商引资案件处理过程中,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未能严格根据法定程序和法律规定公正司法,招商引资缺乏有力的司法保障。国家禁止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从事招商引资、经济刨收等活动仍一定程度存在。

(二)行政生态环境方面随着政府对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视和一系列引进措施的实施,招商引资取得了显著成效,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促进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但是,由于缺乏对招商引资环境建设的重视,多数地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制约了招商引资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在行政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缺乏合作意识,招商视野不够宽广,在招商引资活动中常处于被动地位。服务意识差,灵活性不足。在项目审批过程中,办事效率低,给外来投资商的投资积极性带来一定影响。一些县份办公条件较差,缺乏系统完善的招商网络,相关设备及服务功能不齐全,影响办事效率。

(三)社会环境方面招商引资过程中,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但下级部门认识不足,缺乏必要服务意识,因而形成了“上冷下热”的现象和“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同时,政府部门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对个人利益和短期利益较为关注,缺乏必要的大局意识和长远考虑,这在无形当中抑制了招商引资过得的开展,也对本地经济发展不利。另外,由于宣传不足,当地农民对招商引资项目认识不够,加上补偿款落实不到位,农民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进行阻拦,甚至激化矛盾,导致投资商被迫撤资。

三、招商引资环境的优化策略

(一)优化法治环境招商引资法律环境的优化,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强化法治观念,改变重政策情法律的错误发展观念。地方政府制定招商引资政策时必须进行法律论证,政府工作人员应加强对自身法律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切实转变法治观念,在实际工作中自觉依法办事,促进招商引资工作的稳步、持续发展。加强立法,制定一部专门法律来调整招商引资活动。不同地方招商引资环境不同,因而在立法过程中应结合本地情况,制定出具有极强适用性、可行性的地方法规或规章,对招商引资活动进行规范和约束,将招商引资活动引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人员法律素养。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处理招商引资案件过程中,必须严格依法办事,在保障投资商合法权利的同时,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经营、失信经营、损害当地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执法人员应自觉提高自身法律意识,杜绝以身试法现象的存在。司法机关应加强对司法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不断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在满足案件数量不断增长要求的同时,切实做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作为司法人员,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公正意识和廉政意识,严格依法办事,为政府招商引资活动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二)优化行政生态环境对行政生态环境的优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项目管理。在项目引进过程中,应加以甄别,严格把关,切实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同时,在项目审批过程中,要杜绝高耗能、重污染及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的引进,注重项目科技含量,产业层次、带动能力和生态影响。此外,还要建立专门的评审小组,从投资规模、投资强度、科技含量、土地利用、环境保护、能源消耗、产出效益等方面进行评审,各方面均符合要求后才能签字备案,并进行后期跟踪检查与责任追。健全工作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应成立专门的招商工作机构,全权负责招商引资各项事宜。同时,还要设立县域重大项目滚动开发专项基金,确保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项目启动和奖励需要。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和考核机制。招商引资离不开高业务能力和高素质人才,应通过培训学习、人才引进等方式培养出一批业务精通、交际能力强的专业招商人才,从整体上提高县域招商的业务水平。同时,还应不断完善考核机制,淡化指标考核,注重实绩考核,将考核成功与相应的奖罚制度相挂钩,全面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招商引资活动提供强有力支撑。

(三)优化社会环境社会环境的优化,应全面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切实做到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确保项目审批、建设一路绿灯。同时,还要进一步规范职能部门的行政处罚、收费和罚款行为,对投资造成的矛盾和纠纷,应做好沟通和疏导工作,为招商零障碍进入、零障碍实施提供强有力保障。此外,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做好群众工作,让群众充分了解区域经济发展与招商引资政策,并能够正确对待各种利益关系,当合法权利受到侵犯时,应通过法律武器维护,避免以暴力方式解决问题和矛盾。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