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18 17:15:07
序论:在您撰写六年级信息技术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大纲对本册教材的要求
作为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应以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心理、学习行为和学习方法为背景,把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最新应用融于一体,使之既体现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理论,又吸收现代教育技术的有益经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体现操作性、应用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又因为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内容非常灵活,需要学生能举一反三,所以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自由发挥。
二、教 材 分 析
(一)教学内容
根据我校的计算机硬件实际情况,结合《小学信息技术》知识要点拟定本期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五年级: word表格的制作
word表格的修饰
word表格行和列的运用
利用word完成课程表的制作
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
用word制作日历表
在word表格中修饰边框和底纹
word表格中数据的处理
二、教 材 分 析
(一)教学内容
根据我校的计算机硬件实际情况,结合《小学信息技术》知识要点拟定本期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六年级:
学习用PowerPoint做贺卡
学习在PowerPoint中添加动画效果
学习在PowerPoint中录制声音、添加声音
学习封面设计
学习在PowerPoint表格的应用
学生情况分析
针对学生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对于计算机中的一些理论性问题可以适当融汇于课堂中,以便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此外他们现在处于小学高级阶段,在课堂中的教学方式、引导方式等方面需要谨慎,加强师生关系的调控,严格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可喜的是这些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且他们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及思维能力上也有所提高,因此他们的接受知识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改进教学方法与措施
1、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2、教学时采用放教学录相, 通过演示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形式向学生介绍知识。
3、传授知识时突出一个“新”字、落实一个“趣”字、突出一个“活”字、落实一个“学”字(为学生服务);教学过程突出一个“难”字(找准知能点、难点及关键);巩固知能突出一个“实”字(双基训练应落到实处)、落实一个“促”字(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创新实践)。
4、加强教师业务知识和上机能力的培训。
五年级教学进度
周 次教 学 内 容
第一周(9.1——9.2)熟悉机房环境,明确本学期的目标和内容
第二周(9.5——9.9)学习用word做表格
第三周(9.12——9.16)Word表格文字的修饰
第四周(9.19——9.23)Word表格行和列的运用
第五周(9.26——9.30)综合练习。(机动)
第六周(10.3——10.7)“十·一”国庆节
第七周(10.10—10.14)Word表格的调整
第八周(10.17—10.21)利用word完成课程表在制作
第九周(10.24—10.28)综合练习。(机动)
第十周(10.31——11.4)学习在word中插入图片
第十一周(11.7—11.11)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11.14—11.18)学习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
第十三周(11.21—11.25)综合练习。(机动)
第十四周(11.28—12.2)在word表格中修饰边框和底纹
第十五周(12.5—12.9)Word表格综合运用,制作日历表
第十六周(12.12—12.16)学习美化作品
第十七周(12.19—12.23)学习在word表格中的数据处理
第十八周(12.26—12.30)综合复习,布置练习内容
第十九周(1. 2—1.6)综合练习本学期内容
第二十周(1.9—1.13)综合练习本学期内容
第二一周(1.16—1.20)综合练习本学期内容(机动)
六年级教学进度
周 次教 学 内 容
第一周(9.1——9.2)熟悉机房环境,明确本学期的目标和内容 共2页,当前第1页1
第二周(9.5——9.9)学习用PowerPoint做贺卡(一)
第三周(9.12——9.16)学习用PowerPoint做贺卡(二)
第四周(9.19——9.23)学习修改PowerPoint中的图片
第五周(9.26——9.30)综合练习。(机动)
第六周(10.3——10.7)“十·一”国庆节
第七周(10.10—10.14)认识PowerPoint中的视图
第八周(10.17—10.21)学习为PowerPoint添加动画效果。
第九周(10.24—10.28)综合练习。(机动)
第十周(10.31——11.4)学习在PowerPoint中录制声音。
第十一周(11.7—11.11)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11.14—11.18)学习在PowerPoint添加声音。
第十三周(11.21—11.25)综合练习。(机动)
第十四周(11.28—12.2)学习封面设计
第十五周(12.5—12.9)学习在PowerPoint利用网上资料
第十六周(12.12—12.16)学习美化作品。
第十七周(12.19—12.23)学习在PowerPoint表格的应用
第十八周(12.26—12.30)综合复习,布置练习内容
第十九周(1. 2—1.6)综合练习本学期内容
第二十周(1.9—1.13)综合练习本学期内容
第二一周(1.16—1.20)综合练习本学期内容(机动)
(二)教学目的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
点:学习在PowerPoint中加入动画效果、录制声音、添加声音。
难
点:学习在PowerPoint中加入动画效果
(二)教学目的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
点:学习在PowerPoint中加入动画效果、录制声音、添加声音。
难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信息技术是基于计算机网络,以及一些通讯手段进行信息处理的技术方式。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则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所具有的优势,如多媒体、电脑、投影仪等现代化技术,能够同语文教学内容充分结合,以此所实施的一种教学手段,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能够将语文课本中一些抽象的表达方式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生动的表达出来,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也得到了许多教师的青睐。但是,并非所有教师都对现代信息技术有较大的认可,还是有部分教师因观念,或者教学理念上的偏差,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时存在一定不足,严重影响了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
1.高耗低效
所谓的“高耗低效”是基于语文教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所取得成效较低所造成的问题。因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大多是借助多媒体进行的教学,能够在语文教学中将课本内容通过课件的方式讲述给学生。但是,笔者对小学语文教师进行调查中了解到,并非所有语文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在所用的课件上是由其自己进行的创新,而大多是将课本知识“搬”到多媒体课件中进行的应用,并且在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上是以幻灯片的方式居多,而以完整课件的方式进行应用相对较少,所产生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对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也产生一定影响,也就造成了所谓的“高耗低效”问题。
2.画蛇添足
在小学语文六年级课程教学中,所学内容同低年级语文课有较大差别,且这一阶段语文课本大多倾向于语文朗读方面,能够在语文教学中学习一些名诗古词,以此丰富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意境。如“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书本中,《卖火柴的小女孩》、《罗滨孙漂流记》等课本文章,都是通过故事的方式来进行学习的。但是,其在学习过程中并非简单的故事朗读,而是希望学生通过朗读的方式来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所处的社会,其所受到的贫苦,其对生活的希望。[1]但是,如果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话,教师只会将语文内容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展示出来,但是并不会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将书本中所具有的情感、意境等表达出来,这对学生进一步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以及感悟作品中所具有的深意都产生影响,这时则会造成“画蛇添足”的作用。
3.忽视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上的沟通
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也能够使学生通过声图并茂的方式产生学习的热情。但是,虽然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但是如果在借助信息技术使用上而忽略了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的沟通,那么则会造成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课堂气氛减弱等问题,也会使过去教学主体的学生变为信息技术,这对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产生较大影响。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1.明确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地位
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则要先了解其所处的地位,以此才能深化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要明确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所用的地位,且能夠在语文教学中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以此丰富教学课程。与此同时,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上还要考虑到互动性问题,能够在使用中考虑到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与交流的问题,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语文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而并非作为教学的主体,能够在小学生语文学习中作为一种有效工具被广泛应用。
2.通过教学情境的设立来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时可以设立教学情境进行应用,也可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情境设立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情感特点进行设立。且在情境的设立上要从学生角度为出发点进行考虑,确保所设定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设定的情境也要以教学内容为主,不能将课本内容整个的“搬”过去,而是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情境进行教学。
如在学习《鲁滨孙漂流记》中,教师在情境的设立上就要基于鲁滨孙在荒岛生活的一个情境进行运用。因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本身对于历险类动画就非常感兴趣,所以在课本学习中就可以将动画版的《鲁滨孙漂流记》搬上多媒体课件中,使学生既能够在知识学习中对课本中的内容有了一定了解,而又可以通过动画形式了解到课本所学内容,充满了一定趣味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对语文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也起到积极作用。
3.扩展语文课本知识
虽然语文教学中课本内容较为丰富和生动,但是在部分语文知识内容学习上仍然在理论知识上难以理解。因此,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扩展语文课本知识,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2]如在学习《两小儿辩日》等文言文时,因文言文本文不容易理解,尤其是在一些词汇上无法被学生所掌握,所以对教学质量必然产生一定影响。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来扩展语文课本中的知识,通过动画的方式将该文言文故事讲述,再结合学生所学的文言文知识,以此直观性的将文言文知识展现出来,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的对该文章有了一定理解,提高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这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也起到积极作用。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进行应用则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对学生更加深入的学习语文、调动其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是有较大帮助的,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对更多教学工作者起到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让多媒体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精彩[J].钱爱东.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8):197-199.
个性化设计
第一课
进入奇妙的LOGO世界
教学内容:进入奇妙的LOGO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LOGO语言的基本知识;
2、学会启动PCLogoforWindows的方法;
3、认识PCLogoforWindows的界面及基本功能;
4、掌握LOGO的六个基本命令的使用方法,掌握用LOGO基本命令画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LOGO六个基本命令的格式和用法;
教学难点:
学会使用LOGO基本命令画正方形和长方形。
教学准备:
1、在教师机和学生机预先安装好PCLogoforWindowsv1.01a软件,
2、在桌面建立快捷图标;
3、在教师机上准备好教学中将会用到的LOGO图形,如教材中的图1-16。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知识点及
教学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LOGO是什么?
了解LOGO基本知识
1、T: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过程中,同学们使用过许许多多计算机软件,这些软件都是用“计算机语言”编制的。计算机语言就是计算机和人都能“听”懂的语言,现在已经有各种各样的计算机语言,LOGO语言就是其中的一种。
2、T: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LOGO语言。
3、介绍LOGO语言的基本知识。
学生倾听。
2、进入LOGO的世界
启动PCLOGO软件
1、讲解两种启动PCLOGO的方法
学生操作:分别用两种方法启动PCLOGO软件。
认识软件界面
1、简要介绍PCLogoforWindows软件的界面;2、特别介绍“标准化窗口“按钮;3、介绍小海龟画画的Graphics窗口;4、介绍书写命令的Listener窗口。
学生倾听;
学生操作:体会“标准化窗口“按钮的作用。
3、指挥小海龟画画的基本命令
学习LOGO基本命令
1、讲解FD命令的作用和书写格式;2、讲解RT命令的作用和书写格式;3、讲解LT命令的作用和书写格式;4、讲解BK命令的作用和书写格式;5、讲解HOME命令的作用;
6、讲解CS命令的作用。
学生跟随教师讲解示范的步骤,进行实际操作,在命令窗口中键入相应命令,最终画出教材图1-10中的图形。
学生操作:体会HOME和CS命令的相同和不同作用。
4、指挥小海龟画画
指导学生用LOGO基本命令画图
1、用谈话法和讨论法,与学生讨论教材“做一做”1(1)中的命令,在讨论的过程中,一步步把讨论的结果画在黑板上;2、要求学生把讨论得到的(画在黑板上的)图形画在教科书图1-13中;3、要求学生上机操作,验证讨论画出的图形是否正确;
4、请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做一做”1(2)的要求,在图1-14的括号里写出正确的命令;5、与学生讨论他们写出的命令是否符合题中的要求;6、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写出的命令,在图1-14中画出正确的图形;7、要求学生讨论画出的图形,看大家画的图形都一样吗?如果有不一样的,谁画的正确呢?为什么?8、要求学生上机操作,验证讨论画出的图形是否正确。
学生参加讨论;
学生将讨论得到的图形画在教科书图1-13中;
学生操作:在命令窗口依次输入“做一做”1(1)中的命令,验证画图窗口中画出的图形是否与讨论得到的图形相同;学生阅读教材,在图1-14的括号里写出正确的命令;
学生参加讨论;
学生将图形画在教科书图1-14中;
学生参加讨论;
学生操作:在命令窗口依次键入自己写出的命令,验证画图窗口中画出的图形与自己在图1-14中画出的图形是否相同。
指导学生用LOGO基本命令画正方形和长方形
1、用谈话法和讨论法,与学生讨论教材“做一做”2中左图的正方形,说一说应该用怎样的命令;2、要求学生上机操作,验证讨论得到的命令是否画出正确的图形;3、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说一说应该用怎样的命令来画出教材“做一做”2中右图的长方形;4、要求学生上机操作,验证讨论得到的命令是否画出正确的图形。
学生参加讨论;
学生上机操作,验证讨论得到的命令是否正确;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上机操作,验证讨论得到的命令是否正确。
拓展训练
1、与学生讨论教材“做一做”3中的各种各样的正方形和长方形,说一说它们哪些不同的地方;通过讨论,尽量引导学生明白:(1)前进不同的步数,画出不同长度的边长;(2)画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时候,有的需要用左转命令,有的需要用右转命令;(3)图中海龟下方的图形,可以先左转(或右转)再画,也可以直接用后退命令画出边长来。2、要求学生上机操作,尽量多地画出图1-16中的各种各样的正方形和长方形。(比一比,看谁画得多。)
学生参加讨论;
学生上机操作,尽量多地画出大小不同、方向不同的正方形和长方形。
小结
1、小结本课内容:(1)LOGO启动和界面;(2)LOGO的基本命令;(3)用LOGO命令画图的方法;2、小结学生学习情况,展示学生作品。
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用LOGO命令画出的正方形和长方形。
第二课
会跳跃的小海龟
教学内容:会跳跃的小海龟
教学目标:
1、了解命令串的概念;
2、掌握抬笔命令和落笔命令的使用方法;
3、进一步练习用LOGO命令画图;
教学重点:
理解抬笔命令和落笔命令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使用LOGO命令画出较复杂一些的图画。
教学准备:
在教师机上准备好教学中将会用到的LOGO图形,如图2-2、图2-8、图2-9、图2-10。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知识点及
教学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引入
复习上课学习的LOGO基本命令
1、T:在上一课我们学会了一些LOGO的基本命令,大家还记得吗?2、T:我们还用这些基本命令画出了正方形和长方形,请同学们来说一说,画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命令是怎样的?3、T:今天,我们要学习怎样指挥小海龟在画图窗口里“写”出汉字来。
学生回答、讨论。
学生回答、讨论。
1、教小海龟“写”汉字
学习命令串的书写方式
1、示范讲解用命令串方式书写和键入命令的格式;2、要求学生上机操作,验证教材P11第二行的命令串是否正确。
学生操作:输入教材P11第二行的命令串,验证与教材图2-1中的正方形是否一致。
“写”连笔汉字
1、与学生讨论图2-2中左上角的“日”字应该怎样画,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明白:(1)可以不按笔顺来画;(2)在一条线上再重复画线,不会影响已经画好的线;(3)可以用多种方式来完成。2、要求学生上机操作,用LOGO命令画出图2-2中的“日”字及另外任选一个汉字。
学生参加讨论;
学生操作:用LOGO命令画出图2-2中的“日”字及另外三个任选一个汉字。
学习抬笔命令和落笔命令,“写”分体结构汉字
1、T:像“旧”这样的字,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各部分之间并不相连。在写这些字的时候,需要把笔尖抬起来,使笔画之间断开,这就要用到抬笔命令PU和落笔命令PD;2、示范讲解抬笔命令PU(教材图2-3);3、示范讲解落笔命令PU(教材图2-4);4、示范讲解用抬笔命令和落笔命令画出“旧”字(教材图2-5、图2-6、图2-7);5、要求学生上机操作,在抬笔命令和落笔命令的帮助下,画出“做一做”1中的后两个汉字(“回”字和“同”字)。(由于时间关系,在大部分学生完成其中一个汉字时,即可进入下一环节)
学生倾听;
学生操作:体会抬笔命令的作用;学生操作:体会抬笔命令的作用;
学生操作:在抬笔命令和落笔命令的帮助下,完成“做一做”1,画出图2-9中的后两个汉字(“回”字和“同”字)。
2、教小海龟画简笔画
指导学生用LOGO基本命令画图
1、与学生讨论教材图2-8中的图形,明确图形是由两个不相连的部分组成的,需要用到抬笔命令和落笔命令;2、要求学生上机操作,用LOGO命令画出图2-8中的图画。
学生参加讨论;
学生操作:用LOGO命令画出图2-8中的图画。
拓展训练
1、要求已经完成图2-8中图画的学生,用LOGO命令画出图2-10中的图画。
学生操作:用LOGO命令画出图2-10中的图画。
小结
1、小结本课内容:(1)什么叫命令串;(2)抬笔命令和落笔命令;2、小结学生学习情况,展示学生作品。
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用LOGO命令画出的图画。
第三课
重复命令
教学内容:重复命令
教学目标:
1、了解重复命令的作用,掌握重复命令的使用格式;
2、了解用重复命令画多种正多边的方法;
3、学习用重复命令画圆的方法;
4、学习用重复命令嵌套的方法画图。
教学重点:
掌握重复命令的使用格式;
教学难点:
用重复命令画多种正多边的方法;
教学准备:
在教师机上准备好教学中将会用到的LOGO图形,如图3-13、图3-14、图3-16、图3-17。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教学
环节
知识点及
教学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引入
复习用LOGO命令画正方形的方法
1、T:还记得画出正方形的命令吗?我们可以把它写成四个命令串:
FD60RT90
FD60RT90
FD60RT90
FD60RT90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画正方形一共用了8个命令,其实就是把FD60RT90这个命令串重复执行了四次。凡是这种有规律的内容,LOGO语言提供了一个“重复命令”来简化它,这就是REPEAT命令2、T:这一课,我们就来学习重复命令。
学生倾听。
1、用重复命令画正方形和长方形
学习重复命令的使用格式
1、以正方形为例,讲解重复命令的使用格式;
学生倾听;
用重复命令画正方形和长方形
1、以长方形为例,与学生讨论如何用重复命令画长方形;2、要求学生上机操作,键入画长方形的重复命令,观察画出的长方形是否正确。
学生操作:键入画长方形的重复命令,观察画出的长方形是否正确。
2、用重复命令画正多边形
用重复命令画正多边形
1、示范讲解用重复命令画正三角形;2、示范讲解用重复命令画正五边形;3、示范讲解用重复命令画正六边形。
学生操作:用重复命令画正三角形;学生操作:用重复命令画正三角形;学生操作:用重复命令画正三角形。
总结用重复命令画正多边形的规律
1、通过以上用重复命令画正多边形的例子,总结出重复命令中每次转动角度和转动次数之间的关系:
转动角度X重复次数=360度2、由这个规律,我们就能得到正多边形转角度数的计算方法:
转动角度(外角)=360度÷边数3、以正十边形为例,重复命令应该为
repeat10fd50lt36:4、要求学生上机操作,键入画正十边形的重复命令,观察画出的正十边形是否符合要求。
学生操作:用重复命令画正十边形,观察画出的正十边形是否符合要求。
3、用重复命令画圆
用重复命令画正三十六边形来模拟圆
1、用谈话法和讨论法,与学生讨论如何用重复命令画正三十六边形;2、要求学生上机操作,画出正三十六边形;3、T:通过观察你会发现,正三十六边形已经很像一个圆了,所以今后我们说画圆,就是让小海龟画一个正三十六边形来模拟一个圆;4、与学生讨论,改变重复命令中的哪一个命令可以改变圆的大小?得出结论:改变重复命令中FD命令的步数,就会改变圆的大小。
学生参加讨论;
学生上机操作,用重复命令画出正三十六边形并仔细观察;
学生参加讨论;
学生上机操作,用重复命令画出几个不同大小的圆。(教材图3-12)
4、重复命令嵌套
用重复命令嵌套的方法画出复杂图形
1、T:在重复命令里面又有一个重复命令,就叫做“重复命令嵌套”。使用重复命令嵌套的方法,画出的图形千变万化,常常出现意想不到的美丽图案。2、以图3-14为例,讲解使用重复命令嵌套,画出复杂图形的方法;3、以图3-16为例,讲解使用重复命令嵌套,画出复杂图形的另一种方法;
学生欣赏教材图3-13中的漂亮图案;
拓展训练
1、与学生讨论教材“做一做”2中的四个图形,参考提示的内容,说一说它们是怎样画出来的;2、要求学生上机操作,画出其中的一到两幅图画。
学生参加讨论;
学生上机操作,画出其中的一到两幅图画。
小结
1、小结本课内容:(1)重复命令的使用格式;(2)用重复命令画多种正多边的方法;(3)用重复命令画圆的方法;(4)用重复命令嵌套的方法画图。2、小结学生学习情况,展示学生作品。
部分学生展示自己用LOGO命令画出图画。
第四课彩色绘图
教学内容:彩色绘图
教学目标:
1、掌握设置彩色画纸和画笔的方法;
2、知道如何使用填充语句FILL给图形填充颜色;
教学重点:
如何设置彩色画纸和画笔
教学难点:
用填充语句FILL给图形填充颜色。
课前准备:
课文中的蝴蝶、小房子和卡车,作为课前素材准备在师生计算机相关文件夹里。
教学过程:
一、师引入:前面小海龟画的图都是黑白的,生活是美好的,多色彩的,今天我们就来教小海龟画一幅彩色画图。
板书:(彩色绘图)
二、新课教学师:下面我们先为小海龟选择一张彩色画纸,在工具栏就一个能设置画纸颜色的工具,请你找到它,并试一试,你能帮小海龟选择一纸绿色的纸吗?
生:(探索性操作)
师板书:一、选择彩色画纸和画笔
师:(巡视)设置好的请举手师:哪位同学能介绍你设置彩色画纸的方法?
生:……
师:你是怎么知道该使用什么快捷按钮的?
生:……
师:我们怎样将纸色纸改成红色纸呢?
师:根据同学的操作和学生的回答总结。
师:下面,你能选择一支白色的画笔,在绿色的纸上画一只白色蝴蝶吗?
生:(操作)
师:(巡视)
师:展示同学的作品,并点评。
师:请用你喜欢的纸和笔画一座小房子。
生:自由练习师:巡回指导,展示作品
师:前面我们画的图都是空心的,图案只由线条组成,能不能给画图填充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试试。
师板书:(二、给图形填上颜色)
(一)填充颜色
师演示:
1、事先准备一个没有封闭的正方形,通过抬笔、移动、落笔将小海龟移动到正方形内,执行填充命令FILL,结果会出现漏色现象,引导孩子们类比画图找出漏色原因;
2、清屏后制作一个封闭正方形,再正确填充,引导孩子们总结,填充命令FILL只能对封闭图形填充;
3、启发,我们能不能在红色边框内填充绿色或别的颜色呢?让同学试一试,再回答结果;
生探索性操作:……
师生共同总结:封闭图形内只能填充与边框相同的颜色。
(二)填充模式
刚才我们给图形填充的是一遍色,应用中我们还可以教小海龟填充各种漂亮的图案。
师演示:图形的填充模式
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彩色绘图,知道我们可以利用快捷工作选择画纸和画笔的颜色;还可以选择不同的填充模式,用FILL命令填充图形。
板书设计:
彩色绘图
一、选择彩色画纸和画笔
二、给图形填上颜色(要求:封闭图形只能填充与边框相同的颜色)
三、选择填充模式
第五课LOGO语言的过程
教学内容:
LOGO语言的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叫过程;
2、学习和掌握过程的编写、定义和使用的方法;
3、理解执行过程名其实就是执行过程中的命令串,一经定义后的过程,可以与基本命令一样使用。
过程与方法:
1、让同学回忆前面我们是怎样用基本命令画图的,如何画错了,我们又是怎样修的,从而启发学生思考有没有一种方法,让小海龟记住画图时执行命令的顺序过程,如果需要它再画相同的图形时,只告诉它要执行的任务,而不需要告诉它具体的命令过程,它也可以凭记忆完成任务。这样是程序结构化设计思想,也能很好地理解什么是过程;
2、通过完成画正方形过程的编写、定义、执行和修改任务,让同学在操作、实践、理解中掌握过程的定义和使用。
情感与态度:计算机的程序设计要求科学而严密,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同学从小养成科学严谨地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
什么是过程;过程的定义和使用。
教学难点:
过程的定义和使用;过程的修改和调试。
课前准备:
用LOGO语言画出的正方形、圆和三角形成基本图形。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布置上机任务,同时也是复习的过程:请一组的同学画一个边长为30的正方形;请二组的同学画一个边长为60的三角形;请三组的同学画一个边长为5的圆;
2、生操作、教师巡视
3、随机再要求学生清屏后,调整参数再完成画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命令小海龟画图的时候,总是需要我们一行行地输入命令,这样虽然很直观,但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所有的命令都不能保存,画错了也无法修改,如果需要再画一次,只好重新输入,非常麻烦。
另外,小海龟只会做前进、后退、左转或右转等简单动作,如何我们要小海龟画一个正方形,必须告诉它怎么画,那怕它刚画了一个正方形,还是不能记住画图的命令和过程。其实不是小海龟太笨,而是我们没有让它记住完成任务的命令和过程。那么怎样才能让小海龟记住画图的命令和过程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LOGO语言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特殊的方法叫做“LOGO语言的过程”(板书:LOGO语言的过程)。简单地说,“过程”可以把画一个图形的所有命令组合在一起,给它取一个名字,并且让小海龟牢牢地记住。以后只要输入这个过程的名字,小海龟就能听懂,并老老实实地画出这个图形来。也就是说,小海龟学会了画这个图形的新命令。
二、新课教学
什么叫过程:把海龟画图过程中执行的所有命令组合在一起就叫过程。
师:那么我们该如何编写和定义过程呢?
如何编写和定义过程
1、过程的编写:EDITZFX师: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编写一个让海龟画正方形的过程。
师演示在命令窗口输入:EDITZFX这里EDIT是指打开编辑窗口,ZFX是我们要编写的过程的名字,注意在它们之间要留有空格。
师:(强调过程的格式)这时,LOGO就会打开一个编辑窗口,窗口中第一行TOZFX称为过程头,其中ZFX是这个过程的名字,被称为“过程名”,最后一行END称为过程尾,中间空着的一行,就是留给我们写过程命令的位置。
我们在过程头和过程尾之间写上画正方形的命令
2、过程的定义:F2敲F2键就可以完成ZFX过程的“定义”,回到命令窗口。命令窗口会显示ZFXredefined的信息,表示ZFX过程已经定义成功。定义过程就是让小海龟记住过程的内容。
3、执行过程:过程名当我们在命令行中输入过程名,就表示要小海龟执行过程头和过程尾之间的命令。在命令窗口中键入过程名ZFX,回车后,小海龟立刻画出一个正方形。
请你在命令窗口中输入:FD100ZFX,看看小海龟能画出一个什么图形?
师小结:说明定义后的过程可以与前面我们学习的基本命令混合使用。实际上,小海龟在我们的帮助下,学会了画的正方形的命令ZFX,并且一经定义的过程,可以任务的执行。
任务:试一试,你能让海龟记住画三角形和圆的命令吗?
学生上机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过程的修改和调试当编写好的过程需要修改时,只需要再在命令窗口中输入:EDIT过程名回车,就可以再次进行过程编写窗口,对过程进行修改,修改好的过程必须再次用F2定义,否则,小海龟还是记住上一次的过程。
师总结:我们可以用过程让海龟记住画图的命令。执行命令“EDIT过程名回车”,可进入过程编写窗口;第一个过程的都是以“TO过程名”开始,以“END”结束,在过程头与过程尾之间是海龟执行过程时画图的命令;编写好的命令必须用F2定义;执行过程时,只需要与基本命令一样,在命令窗口中输入“过程名回车”。
任务:请同学们定义画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过程:(小提示:你可以在编辑窗口中,一次输入多个过程。不过要注意,每个过程都应该有自己的过程头和过程尾。)
板书设计:
LOGO语言的过程
一、什么叫过程:把海龟画图过程中执行的所有命令组合在一起就叫过程。
二、如何编写和定义过程
1、过程的编写:EDITZFX
2、过程的定义:F2
三、执行过程:在命令窗口中输入:过程名回车
四、过程的修改和调试
第六课LOGO的文件管理
课题
LOGO的文件管理
执教
廖聪
课时进度
1课时
课型特点
上机操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当前窗口”,会把某一窗口选择为
“当前窗口”;
2、掌握保存和读取图形的方法,并能在“画图软件”
中显示保存在文件中的LOGO图形;
3、掌握保存和读取过程的方法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思考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自主探索的品质;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保存和读取LOGO图形及LOGO过程的方法
教学难点
保存LOGO过程几种方式
教学准备
建立用于保存学生文件的文件夹、用于展示的图形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
设计意图
活动一:
复习
1、定义一个的画边长为100步的正方形过程,过程名为“ZFX”;定义一个画长为100步宽为50步的长方形过程,过程名为“CFX”;
2、使用这两个过程画出图形。
1、语言引入(略)
2、巡视学生操作,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弥补措施;
3、在学生活动时读取课前准备的几个过程。
1、了解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查漏补缺;
2、定义好过程、画好图形为下一步教学作好准备;
3、乘学生不注意时读取过程,制造悬念。
活动二:
激趣引入
1、观察教师展示的图形和过程;
2、猜想老师是怎样实现在短时间内画出多个精美图形的。
1、展示课前准备的几张精美图形;
2、提问:大家都知道退出LOGO后所定义的过程就会消失,你们猜猜老师是怎样快速画出这些图形的?
1、用精美图形及悬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大胆思考(猜测、推断)的能力;
3、引导学生说出“保存”、“读取”或类似词语。
活动三:
认识“当前窗口”
1、用鼠标点击画图窗口、命令窗口和编辑窗口,观察有什么变化;
2、把教师指定的窗口选中,使标题栏为蓝色。
3、小组内说说你的电脑上目前哪个窗口是“当前窗口”
1、介绍什么是“当前窗口”;
2、引导学生说出如何判断某一窗口是否是“当前窗口”;
3、快速巡视,了解情况;
4、特别强调:我们的操作都是对“当前窗口”进行操作。
1、引导学生通过标题栏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某一窗口是否是“当前窗口”;
2、通过小组内说一说的方式让学生互相检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互相纠正,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四:
认识文件菜单中的“保存文件”和“读取文件”选项以及工具栏上的相应按键
1、回忆以前学过的应用软件中我们是如何保存和读取文件的;
2、尝试在LOGO软件中找出文件菜单中的“保存”、“读取”选项及在工具栏中的相应按钮;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4、小组汇报;
5、学生评价。
1、引导、提醒;
2、小组汇报后引导其他学生对汇报小组的评价;
3、教师评价、肯定、纠正;
1、利用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观察、思考、推断及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五:
自主探究保存和读取LOGO图形的方法。
1、试试把画图窗口和命令窗口分别作为“当前窗口”时,按下保存按钮有什么不同?想想为什么?倾听教师讲解;
2、思考,要把刚才画的正方形保存起来应该使哪个窗口作为“当前窗口”?根据以前的学习经验,你认为可以怎样保存图形?
3、验证自己的想法,试试把正方形用老师指定的文件名保存在指定文件夹;
4、尝试清屏后读取刚才保存的正方形;
5、在“画图软件”中读取刚才保存的正方形;
6、小组相互交流、评价;
7、学生演示。
1、设疑;
2、引导学生自己找出答案;
3、指定图形保存时使用的文件名和保存类型及路径;简介文件类型及路径;
4、巡视,了解情况,及时指导;
5、组织学生交流;
6、总结、评价。
1、引导学生根据以前的学习经验,自主探究新知识,通过猜想——验证——交流——评价的方式完成从自学到合作学习的过渡,让学生感受学习方式的多元化;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文件类型和保存路径不是本课重点,只需简单介绍,不要求学生过多了解,故指定保存类型和路径。但对图形保存类型和过程保存类型要加以区分。
活动六:
独立探究保存和读取LOGO过程的方法
1、打开正方形过程的编辑窗口;
2、尝试独立保存此过程,文件名为“ZFX.LGO”;
3、尝试读取“ZFX.LGO”并用此过程画出图形;
4、说说在保存和读取LOGO过程时你有没有遇到困难?有什么困难?如有困难,交小组讨论解决;
5、学生代表演示;
6、全体学生操作练习保存、读取“CFX.LGO”
1、巡视;
2、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3、答疑;
4、注意学生代表演示,及时组织学生评价。
1、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如果不能解决可以向小组成员请教,培养合作学习意识;
2、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更能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活动七:
拓展训练
1、刚才我们保存过程是在编辑窗口中进行操作的,试试在使命窗口使用保存操作会有什么不同?把你的发现报告给学习小组;
2、小组汇总后向全班汇报;
3、如何一次保存多个过程?你有什么想法?说给小组成员听听,大家共同试试,看谁的想法行得通;
4、小组验证后向全班汇报。
1、设疑;
2、巡视学生操作和讨论情况;
3、及时答疑;
4、组织小组汇报,及时评价。
1、保持学生探究热情,进一步抛出新问题;
2、将教学难点融入学生的探究学习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来突破教学难点;
3、教师设疑避免学生探究的盲目性;
4、让学生感受合作学习带来的快乐。
作业
P44、45页做一做
课后小结:(略)
第七课
在过程中调用过程
教学内容:在过程中调用过程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过程的嵌套;
2、认识子过程的作用,学会用过程嵌套的方法画图;
3、理解用过程嵌套的方法作图的意义,学会分析任务确定子过程的方法,初步建立编程思想。
教学重点:
认识过程的嵌套
教学难点:
区分子过程、主过程,用过程嵌套的方法画图。
教学准备:
在教师机上准备好教学中需要用到的过程:正三角形SJX、蝴蝶DIE、小花HUADUO、小草XIAOCAO、花园HUAYUAN。
教学过程:
1、旧知回顾:
师:前面两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定义一个过程,现在请同学们来看看老师定义的这个过程可以吗?
判断:TODIE
RT40
SJX
RT30
SJX
LT60FD20BK20
LT60FD20BK20
RT50
END
引导分析:不可以!因为SJX是不是命令,LOGO不能识别它。
师:每一条命令都有自己的功能,我们定义的过程也有自己的功能,在过程中能不能把别的过程名当作命令来使用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
2、揭示课题:
第七课在过程中调用过程
师生读课题
3、带问题自学教材第一部分“在过程中调用过程——过程的嵌套”。
生自学教材46-48页
要求:
1)理解什么是过程嵌套?
2)怎样区分子过程、主过程?
3)上机试一试,用过程嵌套的方法作图DIE。
4、自学交流:
1)过程嵌套:在过程中调用过程的方法。
2)子过程:被调用的过程,如教材中的SJX。
主过程:调用了子过程,被直接运行的过程,如教材中的DIE。
5、过程嵌套的应用:
观察教材49页图7-6,分析讨论图的特征:
有4颗相同的草,有两只相同的蝴蝶。
师:用我们新学的方法如何编写过程?
引导分析:
1)先定义子过程蝴蝶DIE、小草XIAOCAO,再用过程嵌套的方法定义主过程花园HUAYUAN;
2)为了便于作图,子过程蝴蝶DIE、小草XIAOCAO也需调用上一级子过程正三角形SJX、小花HUADUO;
3)定义过程时,先定义最基本的子过程再层层推进,由小到大,最后定义主过程。
学生上机完成任务:花园
教师巡视辅导
6、本课知识回顾:
师:回到第一个问题,老师可以这样定义过程DIE吗?
引导分析:如果先定义了子过程SJX,就可以这样定义主过程DIE。
展示交流部分学生作品:点评学生定义的过程。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用过程嵌套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像搭积木一样方便、快捷地组合一些复杂图案。
第八课
了解机器人
教学内容:了解机器人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本节课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明白机器人的定义是什么?知道机器人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人类大力发展机器人技术的目的。
2.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
3.能力目标:
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学习得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的概念越来越丰富,人们一定能创造出更多、更好、更丰富、更智能的机器人”的结论。
教学难点:
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并得出合理的结论。
教学准备:
乐高教育机器人的RCX、光电传感器、触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舞蹈机器人、爬墙机器人、体操机器人的视频录象;电影“机械公敌”的片段;
教学方法:
以讨论法、谈话法组织整个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在电视里、新闻中经常听到“机器人”这个词语,那么机器人到底是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机器人的世界,共同学习到底什么是机器人。(板书课题)
课前,各个小组已经就机器人的相关知识进行了一些调查,希望同学们能畅所欲言、就自己调查的问题积极参与讨论。
(二)、分组讨论:
讨论目的:合作、讨论分享数据、得出结论、解释结论,并进一步改善项目策略。
讨论内容:对调查内容进行分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根据问题得到的结果。
讨论方式:全班分为四个大组,学生先在组内就调查的内容展开讨论,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重点说一说机器人的特点、人类制造机器人的原因以及未来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方向,组长做好记录,做好归纳总结,并代表组内在全班展开交流。在学生讨论的时候,教师作为其中一员参与学生的讨论,并注意引导学生的讨论内容要围绕调查的主题开展。
要求全班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对每个大组得出的结论展开讨论,说一说他们的结论完整吗?有科学依据吗?是否有需要补充的地方?请说出你的理由。
(三)、教师总结学生发言:
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了机器人技术近40年来有了飞速的发展,已成为现代化高科技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1、根据刚才同学们的讨论,机器人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出示板书)
(1)、机器人是具有一些类人的功能的机械电子装置,又叫自动化装置并具有类人功能;
(2)、机器人是根据程序来完成相应地工作。
2、那么,我们人类为什么要制造机器人呢?(出示板书)
(1)、主要是因为机器人可以在有毒、有害、高温或危险环境工作;
(2)、它可以从事大量的、重复性的劳动密集型工作或人类不能完成的工作。
3、因为机器人都是为了适应各种需要和各种特殊环境而设计制造的,所以它的外形不一定都要做成人形。(出示录象,展示几种不同用途的机器人如舞蹈机器人、爬墙机器人、体操机器人等)
(四)、机器人的三个发展阶段:
目前,我们人类的机器人技术发展到了哪个阶段了呢?未来的机器人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P.55—56(机器人的发展)并回答刚才老师所提的两个问题。
通过阅读我们知道了到目前为止,机器人的发展共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第一代机器人叫示教再现型机器人,由计算机控制一个能任意转动的机械,通过演示教会机器人工作;第二代机器人是带感觉的机器人,它的感觉器官就是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出示“乐高”教学机器人的几种传感器如:光电传感器、触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未来的机器人也就是第三代机器人,是我们机器人科学中一个理想的所追求的最高级的阶段,叫智能机器人,只要告诉它做什么,不用告诉它怎么去做,它就能完成运动,感知思维和人机通讯的功能和机能。老师这里有关于未来机器人的视频资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出示电影“机械公敌”的片段)
目前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还是相对的只是在局部有这种智能的概念和含义,但像刚才电影中大家看到的真正完整意义的这种智能机器人实际上并不存在,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的概念越来越丰富,它的内涵越来越宽,我们制造的机器人也将会更加完善、更加智能。
五、机器人与人类能友好相处吗?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会越来越智能,那么,在将来智能机器人与我们人类能友好相处吗?会出现机器人统治世界的情况吗?(介绍“智能机器人棋手杀人事件”,请同学们就刚才的小故事相互讨论并发表你的看法)
教师汇总学生的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展望21世纪,机器人将是一个与20世纪计算机的普及一样,会深入地应用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我们相信,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不会出现“机器人上岗,工人下岗”的局面,因为人们随着社会的发展,机器人技术实际上是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和危险的环境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有更好的岗位去工作,去创造更多更好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财富,人类仍然是机器人的主人,我们坚定的相信人与机器人一定能成为朋友的。
第九课
认识机器人
教学内容:认识机器人
教材分析:
在了解机器人的产生和发展,及应用范围的基础上,对机器人的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教学目标:
1、认识机器人,并能够知道他怎样完成和执行任务的。
2、通过机器人与人的类比,了解机器人与人类的相似点与不同点。
3、让孩子通过对机器人的认识了解,从而对机器人的搭建和程序设计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想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一、引入
孩子们,你们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机器人呢?
将你设计的机器人与人作对比,看看你的机器人和我们人类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孩子们介绍自己设计的机器人的功能。
从这些功能来分析机器人最基本的特点。
(身体、会走路、会发出声音……)
类比人与机器人的差异,从而引导孩子了解机器人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流程
通过上面的比较之后,我们分别来介绍机器人的“大脑”、“手”和“脚”、“眼睛”、“听”、“说”各个部件。
1、RCX(大脑)
我们每个正常人的言行都是靠我们的大脑思维发出指令的,同样我们的机器人也是如此。
展示RCX、RCU图片
让孩子们理解:
RCX、RCU就是机器人的大脑,它知道在各种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怎样去处理各种问题。只要你在计算机上设计好机器人的程序,也就是给他下达命令,当然要机器人能够理解的语言,通过一条能够连接机器人和电脑的下载线将命令送到机器人的大脑(CPU)让你的机器人去执行这个任务。
孩子们喜欢电脑吗?
正如我们的电脑有一个CPU一样,为什么孩子那么喜欢电脑啊,你看,你在电脑上打开你的游戏,马上漂亮有趣的游戏界面马上就会映入你的眼帘,电脑的反应这么快,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着我们的CPU!
学生观看视频:下载一个走轨迹的程序,并让机器人完成走轨迹的任务。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2、眼睛和感觉器官(传感器)
(1)光电传感器(眼睛)
原来机器人是通过光电传感器来识别这条黑线,并且沿着这条黑线走。
光电传感器将自己看到的颜色的值传递给机器人的大脑(RCX),让RCX做出判断接下来该怎么走。
(2)触碰传感器视频或实物演示
(3)温度传感器视频或实物演示
正如我们能感受冷、热一样,温度传感器比我们的皮肤能更准确的感知温度。
3、“听”、“说”能力
机器人的耳朵可以说就是一个录音机或麦克风,把听到的
声音转换成音频电信号传给RCX,看它对接下来的事情怎
么处理。正如我们在听课一
看完这个机器人去完成这个任务,孩子们,请你们来告诉我,这个机器人接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任务,它又是怎样去完成任务的?
让学生讨论,机器人是怎样认路的?结论是:机器人有“眼睛”。
让学生自己讨论总结机器人的触动、温度传感器。
并可以举例来说明其应用。
触碰传感器可以让我们的机器人遇到障碍后调转方向行走。
一个综合使用机器人“眼睛”、“听”、“说”视频:
清晨,天亮了,光感检测到一定的数值后,让RCX给下达命令,机器人发出声音,当机器人听到主人发出声音或击掌后,停止发声。
孩子们在观看视频或实例后,让他们自己参与研究讨论机器人完成的任务,能够更清楚的认识各部分感应器或积木块的作用及功能。
样,老师所讲的内容传入我们的耳朵,然后再传给我们的大脑,如果你是一个真正在听课的人,我相信,这会你的RCX已经在思考了!
机器人的“嘴”就不用多说了,就相当于一个蜂鸣器,是电流的频率带动空气的振动发出声音。
4、机器人的“手”和“脚”
说了这么多机器人的重要部件,我们忘了一样机器人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我们的机器人无论完成什么任务,他都需要具备一个“健康”的身体呀!
还有就是马达,可以说是机器人产生运动的原因,没有它,即便是有再多的骨骼也不能让我们的机器人活动起来
让学生观察发现机器人怎样“看”、“听”和“说”。
这里的健康是机器人具有好的搭建结构,我们所看到的积木块都是机器人的骨骼,要完成一个任务,可以搭建出很多机器人,但你需要选择一个自适宜的搭建结构,这个过程也是我们在调试程序的过程中不断完善。
让学生进行简单结构的搭建。几个部件即可。从中体会到积木块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
教学内容
5、机器人的能源
机器人的能源重要来自电能和光能,不同的机器人所需要的电池也不一样,这一点需要按照每种不同厂家的机器人的要求来。
三、总结
学完今天这一课,相信孩子们对机器人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那请你来帮我们总结一下机器人能够完成一些什么事情,都能用到哪些东西。
展示太阳能机器人。这里的太阳能不一定就是太阳光,我们同样可以用灯光代替太阳能。
应用今天所了解到的机器人的各种感应器,设计一个你的机器人,介绍它的功能,并能够说说原因!
相信你做得到!
通过孩子们自己的介绍,能够了解他们是否真正认识了机器人。
第十课
与机器人“对话”
教学内容:与机器人“对话”
教学目标:
1、了解与通用机器人“对话”的途径;
2、掌握如何与通用机器人“对话”,学会用LOGO语言编写程序指挥通用机器人运行。
教学重难点:
用机器人能够识别的语言编写程序,并运用仿真程序进行测试。
教学准备:
机器人跳舞视频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展示视频:机器人跳舞师:同学们想想为什么机器人能按我们的要求跳舞呢?它能听懂我们的话吗?引导学生讨论
2、揭示课题:第十课与机器人“对话”师:今天我们就来学学怎么样和机器人“对话”
(二)讲授新课
1、给机器人请一个“翻译”:
浏览教材75页,师生交流:谁是机器人的“翻译”?通用机器人能听懂我们学过的哪种语言?
2、给机器人命令
1)进入通用机器人的编程环境师:现在我们就来一起看看通用机器人的编程环境吧!步骤:单击“开始——程序——通用机器人多语言教学系统——通用机器人”
2)带问题自学教材76—79页要求:a、了解“通用机器人多语言教学系统”窗口由哪几部分组成?b、怎样在编辑窗口中编写程序c、了解:机器人走一步的距离是多少厘米?d、试着编写程序让机器人“走边长是50厘米的正方形”
3)学生交流自学成果师:程序用LOGO语言表达出来之后,机器人就能明白我们的意思了,那么我们就用仿真运行一下,看看机器人是否真的明白我们的意思,并能正确执行了呢?
4)学生活动:参看教材上的方法,运行编写的LOGO程序
5)探究活动师:在第七课中我们学过用过程嵌套的方法编写DIE程序,尝试让机器人画一只蝴蝶吧!指导学生探究活动。展示部分学生作品,并点评学生的程序编写情况
(三)总结:师生回顾学习心得:通过在“通用机器人LOGO语言教学系统”中编写LOGO程序,我们已经可以让通用机器人画“走正方形”和“画蝴蝶”了,其实机器人还可以做很多事情,只要掌握了它的编程语言,就能够教会它按我们的命令做事。
板书设计:
第十课与机器人“对话”
一、器人的“翻译”
二、机器人命令
1、进入通用机器人的编程环境
2、给机器人编写程序运行机器人程序
第十一课让机器人动起来
教学目的:
1、需要让同学自己设计、搭建机器人;
2、使用LOGO语言或者ROBOLAB编程软件写出使机器人能在普通的地面或者桌面上动起来的程序;然后将程序下传给机器人,并进行测试和调试;
3、最后让机器人按照我们的意愿运动。
教学重点:
了解和掌握整个机器人活动的流程:机器人的设计、搭建——程序设计——下传程序——调试程序——完成任务。
教学难点:
1、掌握下传程序的步骤和方法;
2、克服小学生的焦躁心理,对调试工作要做好、做到位。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投影演示结合实践操作等直观教学法
教学准备:
1、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
2、课前打开电脑。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系统学习了机器人能“懂”的LOGO语言,也充分的了解和认识了机器人,还通过虚拟平台与机器人进行了“对话”。那么大家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个机器人呢?又想不想让自己制作的机器人听你的话呢?(大家都回答“想”)那请同学们都跟着老师的思路一起来学习今天的内容。
一、设计、搭建机器人
目前教学使用的机器人有两种形式:
1、有固定外形的机器人,如通用机器人,其特点是:方便安装;
2、积木式机器人,如乐高机器人,其特点是:变化多端。
二、安装编程、管理软件
需要在计算机上安装机器人的编程、管理平台,这些软件需要在机器人活动之前就安装在计算机上。
常使用的有:“通用机器人多语言教学系统(LOGO)”和“ROBOLAB图形化的编程软件”。
三、将机器人与计算机连接
要将计算机中编好的程序传送到机器人的“大脑”中,就必须在计算机与机器人之间建立联系,以便程序下传。
通用机器人有连接线,操作步骤如下(亲自演示):
第一,将机器人通讯电缆的一端插入计算机的串行口里;
第二,将通讯电缆的另一端与机器人的五线数据插头相连,注意两端的红色数据线相对。
乐高机器人则利用红外连接(拓展知识)。
四、下传程序(以通用机器人为例)
1、打开机器人电源开关。
2、单击工具栏的“连接机器人”按钮。
3、此时可以看到“LOGO语言下传过程名”窗口中已经有了正方形过程名“ZFX”。(如果不是,请输入过程名)
4、单击“确定”按钮,此时可看到“机器人通讯”窗口显示正常连接。如果显示未连接,请选择另一个串口试试。
5、单击“下传”按钮,机器人通讯窗口将显示下传进度,同时可以看到通讯电缆绿色指示灯变亮,表示数据正在传输。
6、程序下传成功后,在机器人通讯窗口中将显示“程序下传正确”和程序占用机器人“大脑”空间的百分比,此时单击“OK”按钮,完成程序下传。
五、程序的执行和调试
程序下传后,还需要让机器人执行,以测试机器人是否能按照要求完成任务。
1、关闭机器人电源开关。
2、将机器人与通讯电缆分离。
3、找一个合适的场地,打开机器人电源开关,观察机器人的运动情况,看看机器人是否按你的要求“走”了一个正方形。
4、根据情况调整程序参数,再下传、执行,直至达到任务的要求。(如果有不准确的地方,就需要我们对其参数进行一些修改)
六、让机器人按我们的意愿运动
根据实际情况还要做以下修改:
1、调整移动系数;
2、调整转动系数;
3、加入等待时间。
七、探究活动
P87—P89
第十二课
聪明的“光控路灯”
教学目的:
以乐高机器人为例,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自动光控路灯;以通用机器人为例,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报晓机器人。
教学难点:
1、了解光电传感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做好机器人的测试和程序的调试。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课件演示结合实践操作等直观教学法
教学准备:
1、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
2、课前打开电脑。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自己的双手编写了程序,然后将它“植入”了机器人的大脑,使机器人真正在我们身边动了起来。但机器人的功能仅仅是在我们身边运动吗?答案是否定的,今天我们就要利用机器人来实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需求。
一、自动光控路灯
利用准备好的乐高机器人器材设计制作一个自动光控路灯。
1、所需器材:光电传感器一个、导线、RCX一个、灯泡一个、组件若干。
2、光电传感器的使用及原理:
乐高光电传感器被封装在两个2*4的积木块中,在传感器的一端,可以看到两个灯,光电传感器工作时,红灯发出光线,照到物体表面,白灯接收反射回来的光线,同时,在RCX上会显示接收到的反射光值。乐高光电传感器的光值以0至100的数的形式返回,光线越亮,数值越大;光线越暗,数值越小。(根据书上P91先完成试一试的内容)
3、自动光控路灯的设计
A、任务分析
白天马路边的路灯关着,天黑了,当光电传感器接收到的光线变暗时,RCX会自动打开路灯;天亮了,光电传感器接收到的光线又变亮时,这时RCX将自动关闭路灯。这样通过自然光的变化便能实现自动光控路灯。
B、具体步骤
a、搭建自动光控路灯(看老师演示);
b、程序的创建(看课件演示或多媒体现场演示制作、程序略);
c、下传程序(RCX是利用红外线发射塔);
d、运行程序,观察结果;
e、进一步修改程序和参数,完善任务。
二、报晓机器人
再以通用机器人为例,设计制作一个报晓机器人。
1、所需器材:利用通用机器人的左右光敏传感器。
2、通用机器人光敏传感器的使用及原理:
通用机器人有16个双向I/O(输入/输出)端口,打开和关闭不同的I/O端口,机器人就会有不同的反应。通用机器人的左、右光敏传感器分别位于车身前端下面的左、右两侧,端口分别是PIN14和PIN15可理解为14号、15号(输入/输出)端口:。通用机器人的光敏感器只能分辨浅色和深色,其默认值为:
功能
照在浅色(白色)时
照在深色(黑色)时
左光敏传感器
:PIN14=0
:PIN14=1
右光敏传感器
:PIN15=0
:PIN15=1
3、制作报晓机器人
A、任务分析
晚上,地面是黑色,(:PIN14)和(:PIN15)的值都为1,这时我们让机器人也安静地睡觉。天亮了,地面是白色,(:PIN14)和(:PIN15)的值都为0,这时我们让机器人为我们唱歌,叫醒我们。
B、具体步骤
a、程序的创建(看课件演示或多媒体现场演示制作、程序略);
b、下传程序(用机器人和计算机的连接方式完成);
c、运行程序,观察结果;
d、进一步修改程序和参数,完善任务。
四、探究活动
P99—P100
第十三课
不会碰坏的机器人
教学内容:不会碰坏的机器人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乐高触动传感器的特性
2、初步会用乐高ROBOLAB编制程序控制机器人完成任务。
教学重点:
乐高触动传感器的特性
教学难点:
乐高ROBOLAB编制程序控制机器人完成任务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实践
教学过程:
一、演示
演示乐高机器人沿直线行进,碰到障碍物后退。
二、引导观察
机器人碰到障碍物就后退,说明机器人具有什么功能?
答:机器人具有“触觉”的功能
机器人为什么具有““触觉”的功能呢?
答:机器人身上安装了传感器——触动传感器,它让机器人具有“触觉”。
三、引导探索触动传感器特性
1、设计一程序,按下触动传感器,机器人就停,松开触动传感器,机器人就行进。应,从面感知物体的存在。
2、打开机器人的电源开关,用手按下触动传感器,看看机器人有什么反应?松开触动传感器,看看机器人有什么反应?结果说明什么?
答:机器人能利用触动传感器“感觉”到物体的存在。
三、用乐高ROBOLAB编制程序控制机器人完成任务
见书P108页
五、运行和调试
运行机器人看看能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如果还不能有效的完成任务,应找原因,修改机器的硬件或软件。
第十四课
能识路的机器人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机器人识别障碍物、“认识”路的原理。
2、初步会编制程序控制机器人识别障碍物、“认识”路的完成任务。
教学重点:
编制程序控制机器人识别障碍物、“认识”路的完成任务
教学难点:
编制程序控制机器人识别障碍物、“认识”路的完成任务
教学方法:讲授、演示、实践
教学过程:
一、演示演示机器人沿白的线路或黑的线路行进,到达模拟的公共汽车站停止。
二、引导观察机器人能完成沿白的线路或黑的线路行进,到达模拟的公共汽车站停止,说明机器人具有什么功能?答:机器人具有“看”路和“看”站牌的功能。
机器人为什么具有“看”的功能呢?答:机器人身上安装了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它是机器人的“眼晴”。这个机器人有多少支“眼睛”?答:三支“眼睛”
三、引导探索机器人“眼睛”的特性
实验一:打开机器人的电源开关,用手去挡住光电传感器,看看机器人有什么反应?结果说明什么?答:机器人能利用光电传感器“看”到物体。因为手挡在光电传感器的前面,一部分光就会被反射回去。这时光电传感器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光,机器人的“大脑”就会有一定的反应,从面感知物体的存在。
实验二:打开机器人的电源开关,用手去挡住光电传感器并且前后移动你的手,看看机器人有什么反应?结果说明什么?答:机器人能利用光电传感器“看”到不同距离的物体。
实验三:打开机器人的电源开关,用手去挡住光电传感器和没有任何障碍物挡住光电传感受器两种情况,观察机器人有什么反应?
四、根据机器人完成的任务编制程序见书P103页图13—2程序
五、设计仿真场地具体设计步骤见书103页设计仿真场地部分
六、仿真运行具体操作步骤见书106页仿真运行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
技能目标:能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创造性地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学会利用传感器控制机器人。
过程方法:1.通过任务需求分析,设计解决问题方案;
2.编写、调试程序控制机器人的行为;
3.小组合作,互相促进;创新思维。
情感目标:1.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动脑、动手探索求实的学习习惯
课时:2课时
教学重点
光电传感器的应用;
教学难点
程序设计思路的严谨与完善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好白色底板、黑线轨迹线及木质深色围墙板。
(2)学生进行前期活动准备。
(3)了解奥运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首先,让大家一起来回味一下奥运属于中国的一瞬间人们的感受。观看影片。
学生解说:人们从高楼、四合院、小巷,汇成一股洪流涌向了广场。所有的汽车竟忘记了前行,一起鸣响了喇叭,向苍天致谢。所有的手机、呼机响起来了,千言万言语化作了一句话——“我们赢了!”花店的小老板免费送上了鲜花;冷饮店有人在呐喊:“今天不要钱!”无数面小国旗在人们手中挥着、舞着,还有叔叔们脱下的衣衫。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久久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不肯离开。他看不见啊,可他说:“我的心能听得见!”如今,有百年历史的奥运也来到了中国。越是来之不易的东西,越会倍加珍惜。世界给中国一个机遇,中国将还世界一个惊奇。那时,北京将更加美丽。那时,中国将更加傲然挺立……
主持人:“更快、更高、更强”这句格言中充盈着奥林匹克拼搏、竞争的精神,所到之处,无不绽放出绚丽的光芒。我们今天全班小朋友也准备在这儿一较身手,让机器人来打打擂,看哪个小组的机器人在比赛中获胜。我国的北京奥运将办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现在首先考考大家在前面对科技奥运和机器人知识了解多少。
知识复习:
主持人出示各种写有题目的小纸条,学生回答正确有奖。
好,下面我们开始进入第二环节:
场地布置大比拼,看谁用最短时间完成比赛场地最好。要求:
利用准备好的材料,根据书中P127要求,分小组进行。
计时开始
实践探索
师:宣布本次比赛的主题:机器人探雷者。要求机器人沿着轨迹前进,乱走就不能排除干净轨迹上的雷。
分4人小组,合作团结、探索交流,共同完成比赛任务就为赢,其中最快、最好的是优秀级,其次为良好级,最后为合格级。每小组必须完成任务。具体要求见各组“小秘笺”(教师事先将书中P126任务要求等写在小卡片上发到各小组)。
宣读本次比赛的规则:
(1)各队按要求在规定的40分钟时间内完成机器人的搭建及调试工作。
(2)在每次比赛之前有1分钟的准备时间。
(3)采取对抗赛形式,每次两小组比赛,三局两胜制,胜队进下一轮,负队淘汰。对决次序由队长赛前抽签决定。(4)比赛的过程中参赛队员必须服从裁判。
(5)比赛中,如果因为场外干扰或者场地的原因而未完成比赛,由裁判决定是否可以重新比赛。
(6)比赛过程中只允许每小组4位参赛选手和相关工作人员进入比赛场地,其他人不能进入。
讲解记分方法:
分创意装饰得分与任务完成得分和时间得分,三项之和为每一回合成绩。记分方法详见各组“小秘笺”(书中P128记分方法写在小卡片2上发到各小组)。
宣布裁判员名单:
信息技术老师、班主任、不参加活动的班干部代表
他们人手一张评分表,汇总平均即为得分。[见书P129]
教师分析本次任务的特点及完成任务的思路。
并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进行分组指导。
新授
一、引课一辆探雷车,要沿着同学们设定的路线前进,如果偏离了方向,那就会导致后面的战士触雷而亡。
请同学们给探雷车搭建、设计。
二、任务分析要让车沿着黑线走,应该用什么传感器能完成这个任务?(光电传感器)
需要几个传感器?(三个,品排)
为什么是3CM的等边三角形?(根据轨迹宽度计算)要让它有效前进,应该采用什么结构?(双电机后置驱动式三轮结构),这样保证转弯动力。
如果调整转弯灵活度,怎么办?(调整导向轮与后轮距离)
改变机器人运动速度,怎么办?(调整传感器与后轮的距离)
三、程序设计
1、2、3号光电传感器分别在哪个位置时,直线前进,怎样使机器人左转、右转?,怎样进行修正处理,让其恢复直行。
程序中的“着陆”、“跳转”图标分别是哪个?
“光值减小”的意义是什么?
进行程序设定
四、学生活动(教师下组个别指导)
在任务驱动下,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开始设计、制作。
程序输入、调试、运行
再调试,再运行。
五、准备时间到,开始比赛
比赛评定
学生开始分组比赛。
1、由每组学生代表讲解设计的意图、过程。
2、裁判进行装饰打分。
3、学生进行场地运行。裁判对过程打分。
4、对运行结果进行评估打分。
对于失败小组,待定,请小组交流,找出失败原因,进行二次调试,再次进行PK。
教师要及时处理好小组的违规及各类争执,保证比赛的相对公正、公平。
4.评价与反馈。
师:我们今天的比赛即将结束了,
现在让我们看看比赛的结果。
宣布比赛成绩。
各小组完成反馈表。。
为本小组的得与失进行评价及自我打分。
请小记者采访:
我想采访一下最能干的机器人探雷员,你们小组的机器人为什么这么厉害?
请优秀小组成员上台,作经验介绍。
教师进行小结,对学生的成绩肯定,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展望机器人在未来生活中的作用。
跟我学写话(写事)
跟我学写话(写动物)
跟我学写话(写人)
跟我学写话(写景)
一、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丰富学生的情感
小学阶段的教学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知识的教育,还要注重去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能够实现综合发展,语文教学是众多学科当中的基础学科,语文教学的重点就是丰富学生的情感[1],让学生有更丰富的情感表达,教师可以运用科技时代的产物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丰富学生的情感。例如在学习《我的母亲》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教师在课前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设疑:为什么作者说他有两个母亲?他的这两个母亲都是谁?然后再进行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学习效果会有很大的提高,另外,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优秀片段,例如“看到她的神情,我想起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这段话告诉学生这篇文章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丰富自己的情感,感受祖国母亲的伟大,能够懂得感恩自己的母亲。例如在学习《中华少年》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播放名人的朗诵范本,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知道自己不认识字词的读音,还能够通过聆听朗诵,感受这篇文章的情感,懂得要热爱祖国的道理,自己应该怎么做。总而言之,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对于丰富学生的情感有积极的作用。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
教学情境对于学生能否愉快良好的学习语文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的想象与思考问题,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感受语文的魅力。例如在学习《山雨》这篇课文的时候,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来得突然——跟着一阵阵湿润的山风,跟着一缕缕轻盈的云雾,雨,悄悄地来了。先是听见它的声音,从很远的山林里传来,从很高的山坡上传来——沙啦啦,沙啦啦……”教师可以在教授这篇课文之前运用信息技术放映一些山中下雨的图片,或者是可以播放一些山中下雨的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能够融入到这一情境中去,在学习《山雨》这篇课文的时候也能够更好的理解相关的语句,通过“沙啦啦,沙啦啦”这一象声词就能够想象到山雨的具体特点以及它曼妙的声音。由此可见运用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能使学生更好的学习。
三、運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课外阅读提升写作能力
信息技术是科技时代最伟大的产物之一,信息技术所运用的范围非常的广泛,在教育教学当中也有着广泛的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课外阅读提升写作能力[2]。小学生多阅读课外读物不但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面,还能够丰富自己的情感,让自己成为一个感性的人,但是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比较特殊,自制力较差,课下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玩耍,并没有分配出阅读的时间,更没有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而小学六年级更是意味着要进行初中繁重的学习生活,学生就要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进行写作,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就要分配出一些时间来拓展学生的阅读知识面。例如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去引导学生们去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让学生通过阅读这本书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通过阅读积累书中的优秀片段,经典语句[2]。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这本书感受母爱的伟大、童年的快乐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学生可以将从这本书中积累的优秀片段进行合理的改变,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表达自己对母亲深深地爱,表达自己对童年流逝的惋惜,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总而言之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不但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四、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相比较其他学科来说,趣味性较低,大多枯燥乏味,要想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的学习语文,教师就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在课前就可以运用多媒体去放映宇宙当中各大星球的运行情况,并告诉学生这些星球当中哪个星球是地球,让学生仔细观察其特点,在学生观察的同时教师可以对课文中这段话进行朗读“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朗读与放映视频当中的地球的位置进行对应,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教学能够很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当中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学习,还能更大程度的丰富学生的情感,对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有积极的意义,信息技术值得在其他学科教学当中运用。
参考文献
小学毕业总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全面而系统地巩固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水平,进一步发展数学能力的重要部分,作为一种引导小学生对旧知识进行再学习的过程,它应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过程。因此,以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质为目标,培养出合格的小学生为服务宗旨,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必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以增强复习的针对性,提高复习效率。
二、复习内容及重难点:
1、数与代数: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量与计量、比和比例。重点:整、小、分数四则运算,混合运算和简算,解方程和解比例。难点:使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概念、性质、法则、公式以及常见数量关系系统化,并能融会贯通灵活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2、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测量与计算、图形的位置与变换;重点:图形的计算及应用。难点:准确的进行计算。
3、统计与可能性:统计与可能性。
三、复习目标:
1、系统地整理知识。实践表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中的系统整理,而小学毕业复习是让学生在对知识的回顾与整理的过程中,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转载请保留
2、全面巩固所学知识。毕业复习的本身是一种重新学习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对学生加深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发展应用意识,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从掌握水平达到熟练掌握水平的程度。
3、查漏补缺。结合学生学情实际,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问题(特别是个别学生的计算能力相对欠缺,没有空间想象能力---)。被学的组织培优补差,让每个学困生都达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四、总复习措施:
1、全面系统地对整册教材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查漏补缺。
2、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组织讨论、合作学习等多形式的组织复习活动,让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巩固已学过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3、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复习和整理,重视在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法则、性质的基础上留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获得的概念、法则、性质系统化。对于易混淆的内容要加强比较,(如求比值与化简比)使学生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4、强化应用题的基本训练,常见数量关系的积累和运用,使学生牢固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基本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解题能力。
五、复习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
⒈数和数的运算
这节重点确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上。
⑴、数的意义、数的读法和写法
⑵、数的改写、数的大小比较
⑶、数的整除、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
⑷、四则运算的意义和法则
⑸、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
⑹、四则混合运算
⒉代数的初步知识
本节重点内容应放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⑴、用字母表示数
⑵、简易方程
⑶、比和比例
⒊解决问题
这节重点放在问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
分数的实际应用。
⑴、解决简单问题
⑵、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⑶、列方程解决问题题
⑷、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⒋、量的计量
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
⑴、长度、面积、体积、重量、时间单位
⑵、名数的改写
⒌、几何初步知识
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
⑴、平面图形的认识
⑵、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⑶、立体图形的认识
⑷、立体图形的面积和体积
⒍、简单的统计
本节重点结合考纲要求应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⑴、平均数
⑵、统计表
⑶、统计图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训练
⒈四则混合运算、简算、解方程、解比例的强化训练。
⒉几何形体公式的实际综合应用。
⒊各类实际问题的训练。
⒋填空题和判断题的强化。
第三阶段—&md
ash;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1.王师傅生产500个零件,有495个合格,求合格率。
2.在一幅比例尺是1∶1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北京到天津的距离是12cm,北京到天津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3.一项工程,甲队独干15天完成,乙队独干20天完成,现在由两队合作干5天后,还剩下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
4.画一个直径是3cm的圆,并求出它的周长和面积。
5.一辆汽车为灾区运送救灾物资,原计划每小时行驶60km,12h可以到达目的地,由于气候原因,每小时比计划少行驶10km,这辆汽车实际上用多少小时到达灾区?(用比例方法解答)
6.一列快车从甲地到乙地需5h,一列慢车从乙地到甲地需要7h,现在两车同时从甲乙两站相对开出,已知快车比慢车每小时多行24km,求全程是多少千米?
1.124008,12万
2. 1/5,9
3.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无数条
4.6,7,8
5. 7/22,11/22
二、判断
1.×
2.√
3.√
4.×
5.×
三、选择
1.A,B
2.D
3.B
4.B
四、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1500
2.624
五、脱式计算下面各题
1.950
2.8
3.6
4. 25/6(请写成带分数形式)
5. 18/5(请写成带分数形式)
6.0.9
7. 267/25(请写成带分数形式)
8.6.3
六、列式计算
1.x=24.1
2.30
七、12平方厘米
八、应用题
1.99%
2.120 km
3. 5/12(请写成带分数形式)
4.9.42厘米,7.065平方厘米
5.14.4h
6.42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