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工程风险管理范文

时间:2022-06-13 14:24:28

序论:在您撰写工程风险管理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工程风险管理

第1篇

1.机构设置及职责确定。

工程保险中,项目业主作为主要的被保险人,应设置专门的机构负责处理与工程保险赔案相关的一切事务,维护被保险人在索赔中的正当权益,推动赔案处理的顺利开展。专设机构的职责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1)在风险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内接收出险单位的事故报案,分析判断保险责任;(2)赶赴现场初勘取证,安排保险公司及公估人现场联合查勘,组织赔案公估理算及协调,跟踪赔案处理,组织单位和人员提供保险人所需的相关资料证明。(3)向出险单位解释保单条款和保险规定及最终理算结果等。

由此可见,专设机构的职责贯穿赔案处理的始终。由于对工程保险条款和相关法规具备专业知识,专设机构能为保险公司顺利处理赔案提供各种便利。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使被保险人不因工程保险索赔中的某些作为或不作为丧失获取经济赔偿或给付的权利,有力维护了工程项目业主获取全部合理赔付的合法权益。

2.索赔程序。

索赔程序可以简单表述如下:(1)出险报案;(2)紧急施救;(3)保险责任判断;(4)紧急通知和事故报告;(5)现场初勘;(6)现场联合查勘;(7)证据材料提供;(8)协助公估理算;(9)协助再次查勘现场和补充材料;(10)接受最终理赔报告。

3.索赔中的风险管理技术。

索赔中风险管理的根本原则是被保险人在行使索赔权利的过程中,既要保护自身工程或财产的安全,又要争取积极有利的条件促使双方公平、合理地处理赔案,使被保险人得到及时、合理的经济赔偿或给付,提高索赔效力,以迅速恢复工程建设,避免不必要的争执和讼诉。具体的风险管理原则如下。

(1)时效性原则。时效性原则规定了被保险人行使索赔权利的时间效力,具体体现在三方面:①报案及时;②施救及时;③索赔及时。出险单位在出险后的第一时间内应及时向业主和其专设机构报案,此为报案的及时性原则。在报案之后,业主和出险单位应及时组织人员消除风险事故,抢救未受损的工程或财产,防止损失进一步扩大,此为施救的及时性原则。及时的施救费用可以得到保险公司的合理补偿,补偿金额一般不超过工程保险金额。此外,在专设机构确定风险事故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时,应及时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此为索赔及时性原则。

(2)真实合法原则。被保险人在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要求时,要做到构成索赔条件的因素是真实可靠的,各种证明文件和材料及索赔手段是合法的。对于伪造有关证明资料或其他证据,编造虚假的事故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程度的,保险人对其虚报部分不承担赔付责任。其行为如果不合法并构成犯罪的,被保险人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3)有理、有据原则。“有理”原则是指被保险人充分依据保险法和工程保险合同的相关条款,维护自身获取合理保险保障的权益,公开、公正地与保险人及公估人商谈索赔过程的每一环节,讨论最终赔付结果,用法律法规和保险合同维护索赔权利。“有据”原则是指在索赔过程中,被保险人应出具所有与赔案处理相关的文件资料,协助保险人和公估人进行现场勘查和取证。被保险人要想获得比较合理的赔偿,必须做好灾后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工作,良好的文件管理系统是成功获得索赔的必要条件。积极主动地寻求有价值的数据资料是维护自身在赔案处理中合法权益的关键。

(4)面对第三方索赔的缄默性原则。在发生第三者责任事故造成第三方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害时,除紧急情况外被保险人在未取得保险人和公估人书面同意前,不要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表示对损失负有责任并承诺赔款或予以解决,也不要修理第三方的损失财产。

(5)保留代位求偿权原则。如果被保险工程或财产事故是由第三者责任引发的,被保险人除了通知保险人之外还应向第三者提出索赔。即使被保险人为避免向第三方索赔造成的不便而直接向保险人索赔,也应以书面形式向第三者提出索赔,为保险人保留代位求偿的权利,使保险人在履行对被保险人赔偿的义务之后有权利再向第三者追偿。

二、保险人理赔风险管理技术

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保险人是承担风险的主体。在工程保险中,保险人要兼顾保险双方的公平和利益,及时合理地进行相关赔付,满足业主转嫁工程风险的心理预期,避免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发生。理赔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使工程保险的发展既能满足现代工程建设转嫁风险的需要,又能提高保险公司工程保险的竞争力,促进工程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1.理赔程序。

在工程保险中,工程建设期长,工程风险复杂,理赔的技术含量也较高。理赔的程序简单表示如下:(1)接到被保险人的索赔请求;(2)通知经纪公司、公估人和再保险接收人;(3)联合查勘现场;(4)收集相关证据材料;(5)公估理算出具初步理算报告;(6)预付赔款;(7)再次查勘现场,收集相关补充材料;(8)定损,出具最终理算报告;(9)赔付;(10)向再保险人摊回赔款。

2.理赔风险管理技术。

完善的理赔风险管理技术是构建经营工程保险的财产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而理赔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在于培养保险公司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调查取证能力。保险公司在接到损失通知后,应立即派人到事故现场,对受损保险标的进行调查,以便正确掌握事故范围、损失程度、性质影响和原因等情况,为理赔的责任确定、损失评估、赔款理算等工作奠定基础。为了对保险标的损失情况提供充分有利的证据,需对事故现场拍照,在必要情况下,还应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对损失数量进行清点,有时还要用仪器进行检验和勘测并保留资料。保险公司应尽量收集能证明事故原因、损失数量、损失金额等内容的记录、证明、发票、工程量清单和被保险人的事故报告等,对损失较大的案件还要查封被保险人的会计帐。

(2)责任确定能力。保险公司应在审核被保险人提供的单证齐全、真实的前提下,对照保险条款中涉及赔偿责任的规定,分析和审核风险损失是否属于保险责任,包括:①分析事故原因,核定造成损失的原因是否属保险责任。②确定事故发生的时间是否在保险期限内。③确定损失是否发生在保险单规定的施工场地或地址。④审核损失的工程和财产是否包括在保险的范围之内。⑤判定损失金额是否属于保险责任。

(3)评估定损能力。工程保险赔偿金额与保险标的受损程度密切相关。其基本原则是:损失程度越重,赔偿金额占保险金额的比例就越大。在工程保险评估定损中,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①按市场价格评估。如果保险标的遭受损毁,保险公司可以按同等类型物品在市场上的价格来确定保险标的的实际损失,作为赔偿依据。②在保险标的遭受部分损失但可以修复时,按恢复原状所需费用评估,并视为被保险人遭受的实际损失。但由于技术的更新或材料的考究改变原有结构或质地使费用增加的,对于增加的费用,保险公司不予以赔偿。③推定全损。受损的保险标的不能修复或恢复费用超过保险标的实际价值,即为全损或推定全损。损毁的如果是工程,应以工程的实际完成投资为损失金额;如果损毁的是施工设备和已建筑竣工的工程,应以其保险金额为损失金额。

(4)赔付能力。在出现保险责任范围内的重大赔款,案情相对清楚但又尚不能结案的情况下,首席保险人有责任将预付赔款支付给被保险人,并安排赔款摊回。预付赔款一般为总赔款金额的30%左右,目的是提高理赔效率,帮助被保险人迅速恢复工程建设。

在理算师出具最终理算报告后的规定时间内,首席保险人应及时负责将赔款划付给被保险人。为了方便平时零星赔款的支付,首席保险人还可与共保人建立一定金额的小额赔偿基金,用于平时的小额赔付。在确定赔案的损失金额后,赔款可由理算师直接支付给被保险人,但每次赔付的最高限额不应超过赔偿基金。如果其他共保人不能按规定时间划付赔款,应由首席保险人垫付,如果共保人的任何一方不能履行赔付责任,则由其余共保人按共保比例分摊。

(5)摊回赔款的能力。当预付赔款或最终赔款在一定数额内,首席保险人可自行支付后再通知其他共保人,其他共保人在接到首席保险人通知后,将各自相应的份额付给首席保险人。当预付赔款或最终赔款超过一定数额后,首席保险人需立即通知其他共保人,并在其他共保人向其划付应分摊的金额后将赔款支付给被保险人。当预付赔款或最终赔款数额巨大时,首席保险人应首先取得国际再保人同意付款的确认通知后,再向其他共保人发出赔款通知。其他共保人在收到通知后的一定时间内向首席保险人划付应分摊的金额,之后由首席保险人一并划付给被保险人。在共同保险人垫付全部赔款或预付赔款的情况下,首席保险人应从再保险经纪人处摊回相应的由再保险人承担的赔款,在规定的工作日内,首席保险人根据相应共保比例将所摊回的赔款划拨到其他共保人指定的帐户。

参考文献:

1.孙智.工程保险.中国三峡出版社.

2.孟宪海.建设工程保险制度相关法律问题研究.保险研究,2001,(3).

第2篇

关键词:工程风险 管理项目 制度 费用

一. 概述

工程风险管理是一个确定和度量项目风险以及制定、选择和管理风险处理方案的过程。也就是说对潜在的意外损失进行辩识、评估、预防和控制的过程。其目标是通过风险分析,减少项目决策的不确定,以便决策更加科学,以及在项目实施阶段保证目标控制的顺利进行,更好的实现项目投资,质量速度目标。建筑产品同其他产品相比,其区别在于建筑工程具有规模大、建设的周期长、多样性、复杂性,在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能确定的因素,如天气、地形地貌、所在地区政府的规定等一些客观因素,因此,加强项目管理,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更加重要。

二、工程风险管理的因素

我们国家同欧美一些国家相比,建设工程风险管理制度并没有完善,实行工程保险的范围也是不普遍的,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人们对风险管理并不重视;对相应的法律、法规知识了解不够;建筑市场的不规范;风险担保人的市场也不健全、保险公司也不开拓建筑市场;同时工程风险管理的中介咨询机构几乎没有。因此应该建立以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为核心的工程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工程风险管理制度,就必须对工程风险管理的很多因素进行了解。

风险因素是指一些增加损失发生的概率或增加损失严重程度的一些事件、构成风险因素的条件越多,每一项发生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大,对工程造成的损失也就越严重。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每一项损失的发生都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由于风险发生的分类不同,就存在很多分类:按损害对象的风险来分,有人身风险、财产风险和责任风险;按风险性质来分,有主观上存在的风险、也有客观因素产生的风险;按项目的环境来分类,有外部环境存在的风险和内部机制造成风险。建设项目的风险因素按风险来源来分,有自然风险、技术风险、设计风险、施工风险、财经风险、市场风险、政策法律风险和环境风险。

三、工程风险管理的环节

工程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对工程风险的分析,来减少项目决策的不确定性,降低工程的损失,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化,并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顺利进行,使建设项目的投资得到很有效的控制,工程效益得到最大化得实现。为了更好的规避风险,主要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1)目标的建立,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选择最经济和有效的管理方法来实现目标,想方设法减少和尽可能避免损失的发生,如果是损失一旦发生,应尽可能减少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使其尽快恢复到损失前的状况。2)风险的识别,要对付风险,首先必须先识别风险,针对不同得工程项目的性质、规模大小和不同技术条件,风险管理人员应根据自身的知识、当地的经验和有关的信息资料,选择多种方法和途径,尽可能全面地识别出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并加以分类。3)风险分析和评价,是对建设项目风险发生概率的严重程度进行定量化分析和评价的过程。4)规划并决策,完成了项目风险的识别和分析过程,就应该对各种风险管理对策进行规划,同时根据项目的管理的总体目标,并处理风险的最佳对策组合进行对策。5)计划实施,当风险管理者对各种风险对策做出选择之后,必须制订具体的计划并付诸实施。6)检查和总结,通过检查和总结,可以使风险管理者及时发现偏差,纠正一些错误,减少一些工程成本,控制工程的计划和执行工程的调整工作方法,总结工程中的一些经验,提高工程的风险管理水平。

四、建立工程风险管理制度

工程风险管理作为建设领域的薄弱环节已引起了政府重视。因此,我国政府参照国际惯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以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为核心的工程风险管理制度,建立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风险管理制度,深化建筑工程管理体制,深化建筑业得改革,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对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管理思想、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和现存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对一些存在法律上的约束手段不遵守、对一些行政的管理手段不理解,需要进一步的管理,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来解决市场经济的问题,用经济手段规范建筑市场各方的行为,形成具有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多种管理手段相互结合的建筑市场管理体系。2).建筑市场运行机制改革实践证明必须加强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我国区域大,建设的工程多,规模大,复杂程度高,风险存在的因素也大,而工程风险管理在建设领域还很薄弱,因此,突出工程重点,深入调查研究,并做好试点,完善配套管理,采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合理分析风险和有效调控风险,逐步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3). 建设项目资金支付现状也要求推行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工程特点决定了工程施工阶段在技术方面、环境方面、经济方面、合同签订和实施方面都有一定的风险因素存在。同时,在建筑市场长期处于买方市场的客观条件下,建筑施工企业除承担上述必然风险外,还要承担一些由于特殊环境造成的风险,工程承包人所处的被动经济地位这些人为的风险,一些建筑企业还要承担着比业主更大的风险。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势在必行。而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最有力的措施是将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转移,即可以通过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两种常用方法进行转移。培育实力雄厚的担保主体也就成为推行风险管理制度的当务之急。同时风险管理制度的落实与推广需要一个过程,政府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宣传,完善各项制度和法规,培育一些实力比较雄厚的担保人市场和保险中介咨询市场,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些建设工程风险管理制度和组织体系。

第3篇

关键词:工程 工程合同 风险 控制和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3-157-02

工程合同风险指在工程合同的签订和履行中可能发生的不确定性事件给当事人带来的损失或利益。企业如何承担和化解工程合同中的风险,成为企业必须关注的问题。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工程合同是建筑企业承揽工程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指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和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合同双方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最高行为准则。由于建筑工程具有规模大、工期长等特点,合同的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的发生,降低风险发生时产生的成本,保障工程合同双方和利益,工程合同的风险管理也是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必不可少的内容。

为了很好地做到对工程合同风险进行控制,就要对工程合同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作出应对策略。

1 工程合同管理存在主要问题

1.1 缺乏足够的法律知识,合同签定不规范

合同签定的不规范主要包括合同的不严谨和存在漏洞。由于建筑工程的特殊性,客观上要求合同条款细致严密,尽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在实际工作中,合同双方由于法律意识淡薄或缺乏合同管理的经验,订立的合同约束条款不全、内容不明、职责不清等现象经常发生。比如有些建设项目为了回避可能承担的责任,不采用标准的合同文本,而采用一些自制的、不规范的文本进行签约,避重就轻,转嫁工程风险。加上在合同编写过程中使用模糊语言,以至于出现理解偏差的情况,出现问题的时候,双方势必会互相推卸责任,导致工程纠纷,严重的还会导致合同最终难于履行。而有些合同条款存在漏洞或缺陷。比如在合同的违约责任条款,合同一方为了降低违约责任或是怕伤及感情,往往对违约责任不多作规定,这样一旦违约事件发生,就没有相关的合同条文作依据追究违约方的违约责任。

1.2 忽视合同的严肃性,违背合同的公平性的原则

签订合同的双方,经济法律地位是平等的,没有主从关系。自觉执行合同条款,全面履行合同义务,是合同双方当事人应尽的义务。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合同当事人忽视合同的严肃性,违背合同的等价有偿原则,以各自的经济利益为中心,随意对合同条款进行更改。合同双方这些自私行为,不利于合同的正常执行,最终导致工程经济纠纷的发生,严重的还会损害消费者的最终利益。

1.3 违反法律法规签订合同

有些合同双方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法律意识淡薄,不惜违反法律法规签署一份象征性的合同,其实这样的合同是无效的,合同双方的权利和利益是不受到法律的保护,合同的履行与否也不受法律的约束和保护。这样的合同风险是显而易见。

1.4 缺乏健全的合同管理机构和合格的合同管理人才

一些建设项目不重视合同管理体系的建设,认为签合同只是走过场,合同只是形式和摆设,签定合同之前对合同没有进行必要的审查和评估,也没有严格的签定合同的程序。有些则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工程合同进行监督和管理,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无视合同的存在,随意施工,最终导致工程质量的不尽如人意,违背了签定合同的初衷。另外合同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要求很高的工作,需要有高素质、有专业知识,能掌控全局的人来担任。有些施工单位则是随意指定人员来担任这项工作,这是对这项工程的极不负责任的。

1.5 合同签定后在可能面临的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

经济风险一般是指与工程有关的各种物资价格变化引起的风险,比如通货膨胀,物料物价上涨或降价等。若合同没有制定应对措施,必然会造成合同双方中的一方经济损失;还有由于合同双方对物价的估计方式不同,对价格调整的应对措施有别;合同一方的信誉或经济状况等可能造成合同实施困难,引起合同风险;政治风险比如国家禁止开垦山林、禁止毁坏农田等等可能会导致合同的终止、建设场地的毁坏、工程延期等带来工程合同风险,往往使得承包商这一方遭受损失。

2 工程合同风险的应对措施

工程合同的风险管理,对增加收益、减少损失非常重要。如果能够通过对风险的识别、预测与分析来判断风险的来源和原因,就能最大限度防止合同风险的产生或降低风险产生时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工程合同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

2.1 严把合同签订关,合同签订要规范化、严谨化

在合同签订前要进行严格的审查。主要包括:施工项目是否合法,业主的审批手续是否完备健全;合同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是否完整无误。合同是否采取了国家标准文本;合同双方责任和权益是否有失偏颇,双方如何制约;合同完不成时的法律责任以及补救措施;合同双方对合同条款的理解尽量一致,避免产生岐义。签订工程合同时,应选择恰当的发包方式,合同文本应尽可能选用由国家颁发的通用性合同文本,再由合同双方根据拟建工程的具体特点来起草。合同文本必须是双方意愿的真实表达,做到文字表达严谨,不使用模棱两可、含糊不清词语。

2.2 对合同实行动态管理,严格按照合同条款执行

在工程合同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合同条款进行施工非常重要,只有按合同施工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合同风险。合同依法签订后,建立合同实施的保障体系,保证合同实施过程中的日常工作有序地进行,对合同的实施进行动态管理,使工程项目的全部合同事件处于受控状态,以保证合同的顺利实现。建设单位严格按照合同条款,分解合同事件,对各个标的做好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熟悉合同条款,找出合同履行中可能出现的薄弱环节,提前制定预防措施,降低风险的产生,提高合同的履约率。2.3 积极沟通,争取对合同风险化解机会

合同中的风险条款是合同一方对另一方的制约条件。在合同实施中,如果双方都能认真执行合同、履行自己的责任,合同实施得比较顺利和满意,合同双方可利用这种友好的气氛,对合同中的一些隐性风险进行协商和解释,并作为合同的补充文本保存下来,使合同得以顺利执行。这样就能使一些本来对自己不利的条款得到化解,将可能出现风险进行合理的分担。

2.4 加强合同变更和索赔管理

由于工程合同的实施周期长,耗资大,所以在合同的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同变更,在合同变更中,变更量最大最频繁的是工程变更,因此工程变更在合同索赔中所占的份额也最大,合同变更就意味着索赔的机会,用索赔和反索赔来弥补或减少损失,是施工单位采用的风险对策之一。这就要求合同管理人员认真分析合同,明确双方责任,对合同双方的往来文件、资料、图纸、帐目等进行搜集整理,密切注意合同实施中每一事件的详细过程,以作为工程变更、工程索赔的基本依据,寻找索赔机会,通过索赔和反索赔达到降低风险、补偿损失的目的。

2.5 果断采取经济措施

从经济观点上说,采取经济措施产生的费用比承担风险实际损失要合算得多。对工程风险较大的某一部分工作,为避免违约承担风险,可采用增加经济投入的方式减少风险。比如大幅度增加人员,增加了机械设备,增加班次,增加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工资、奖金或加班费用等。虽然在经济上增加了支出,但保证了施工进度,保证了企业信誉,避免了风险的产生。

综上所述,工程合同一经签订,即成为合同双方的最高行为准则,合同中的每一条款都和双方的切身利益相关。因此,熟悉和掌握与工程合同有关的法律法规,是要控制和防范工程合同风险的重要前提。其次,深入研究合同条款,签订完善的施工合同是控制合同风险的重要保障。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加强合同管理和对工程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在工作实践中,既要坚持按合同条款执行,又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和合同双方的真实意愿灵活变通,才能实现合同双方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尹贻林.工程项目管理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 雷胜强.国际工程风险管理与保险[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 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工程建设合同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第4篇

下面以施工现场被盗情况为例,说明施工企业通常采用计算损失频率和损失严重程度的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来分析所面临的风险情况,并作出决策的方法。

例如某施工企业近五年内工地被盗窃的损失资料如表1所示。

运用表2计算企业被盗损失的方差,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通过把平均指标与变异指标综合起来进行分析,可以从量上确定企业风险的大小。若过去每次损失的次数都一样,则能用平均损失精确预测下一年度的损失,即可以将这些损失作为一种经营费用来处理,并可以认为企业无风险。但是,如果标准差或变异系数很大,即过去的损失资料表明,每年的损失值相差很大,这时不可能精确地预测下一年度的损失,企业面临的风险很大。事实上,有以下几种情况:

平均损失大,标准差或变异系数小,企业面临的风险很小,可以自己承担风险,而平均损失可以作为附加费用构成报价的一部分,将损失进行转移。

平均损失小,标准差或变异系数大,企业面临的风险很大,对该情况要做作具体分析,针对不同情况作出决策。如果风险很大,但是可以采用投保或签订灵活合同等将风险转移,则企业仅需考虑风险转移的费用;如果风险很大,但是通过企业自己采取措施,可以避免风险或将风险大大地降低,则企业必须对这种措施进行费用效益分析;如果风险很大,且不可转移,又无可采取的措施避免风险或采取措施避免风险是不经济的,那么企业就干脆放弃投标。

平均损失很小,标准差或变异系数亦小,企业面临的风险小,则企业可以不予理会。

由于被盗损失受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每个因素影响的大小往往难以确定,故在大多数情况下,被盗损失X的随机变化服从正态分布。将随机变量变换为标准正态分布随机变量。则每次损失金额小于1万元的概率

每次损失金额4万元<x<5万元的概率:

=

每次损失金额在6万元以上的概率:

平均损失金额:

在区间内的概率为0.68;

在区间内的概率为0.95;

在区间内的概率为0.997;

通过上述的方法可以将损失的概率区间加以确定,然后根据企业其实际情况,判断这些损失给企业带来的影响。由于企业的规模、技术水平和财务状况的不同,同样的损失金额对不同的企业其风险程度是不同的,因而,避免风险所采取的方法和技术措施,也是不一致的,但不论采取什么样的损失控制措施,都必须进行费用—效益分析。只有当效益大于支出费用时,采取的损失控制措施才有意义。

采取损失控制措施的投入与采取措施后事故经济经济损失的减少,应满足如下关系式才算合理。即:

式中:——采取控制措施的投入;

—控制系统的服务时间;

—控制系统的报废期;

——未采取控制措施前,事故损失函数对时间的期望值;

——采取控制措施后,事故损失函数对时间的期望值;

——表示系统采取控制措施前、后所节省的费用函数;

——连续贴现函数;

——贴现率。

一般说来,投入一定数量的资金,采取必要的损失控制措施,系统的安全性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会相应减少。但是,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这部分投入是有限的。下面从预防措施费用和系统发生事故损失费用与系统安全性的关系出发,来找出最优投资,如图1所示。

图中,表示事故预防费用函

数,即用以提高系统安全性的投资费用函数。

表示系统由于发生事故所造

成的经济损失函数。

这两条曲线可以由统计分析给出,

并设定函数和分别由下式

表示:

式中,A、B、a、b均为统计常数,X为系统安全性百分数。在系统存在期间,总费用与安全性的关系如下:

求的最优值

上式表示在一定的安全投资曲线(风险曲线)下,在点投资。其效益最好。

从图1可以看出:

(1)当系统的预防事故费用投入愈多,其安全性就愈大。但是,投入与事故代价相比,就不一定投入愈大愈好。在与两条曲线相交点的左侧,损失大于投入,这时的投入才有意义;在交点的右侧,投入大于损失,显然,这时的投入就毫无意义。

(2)投资曲线优于,这意味着资金的合理分配是极为重要的。也就是说,在制定控制风险的投资方案时,要科学的确定哪些风险因素需要进行风险控制投资,其数额是多少。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经济效益和系统的安全性和共同提高。

对于一般性风险,可以通过上面介绍的方法进行估测评价,并选择合适的技术措施。但是,对于施工企业在签订固定价合同时所面临的通货膨胀风险,上述方法是无法解决的。下面就固定价合同的通货膨胀奉贤进行分析。

假设施工过程中,人工、材料均以膨胀率上涨,则现金的支出流也必然以上涨,预期最低收益率不变,则包括通货膨胀率在内的预期收益率为:

代入式(4—29)有

*已知现值将来值,分析,不包括通货膨胀的收益率,包括通货膨胀的收益率,通货膨胀率,有:

如果先将F折算成基年货币有:,再折现有:

两式P值应相等。推导出

即:

=

第5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质量

项目风险管理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内容。由于施工项目具有工期长、投资大、参与主体多、组织关系复杂、一次性等特点,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风险,任何工程施工项目都存在风险,如何切实地进行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课题。

一、现阶段施工项目面临的主要风险

将工程项目面临的风险按参与主体划分可分为建设单位引起的风险、勘察单位引起的风险、设计单位引起的风险、监理单位引起的风险、施工单位引起的风险。

(1)建设单位引起的风险。有的建设单位不遵循施工的客观规律,对施工单位提出过分的要求,例如要求低标价、高质量、短工期等。施工单位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不得不勉为其难,接受业主的要求,导致工程质量和工期难以得到保证。

(2)勘察单位引起的风险。勘察是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地理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建设工程勘察文件的活动。某些勘察单位没有按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未能给施工单位提供真实、准确的勘察成果,导致施工单位在后续施工中增加成本。

(3)设计单位引起的风险。有的设计单位责任心不强或为了降低设计成本,设计图纸不科学,甚至存在重大失误,而因此出现工程事故后,往往以工程施工质量不合格为借口,将责任推给施工单位。

(4)监理单位引起的风险。建设工程监理是受建设单位的委托,代表建设单位进行项目管理。当监理工程师为了满足业主的要求,不按照规范和合同的要求,擅自改变标准,甚至有些监理为谋取私利、吃拿卡要,就会扰乱施工企业正常施工秩序。

(5)施工单位自身行为引起的风险。主要是指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工期管理、成本管理、施工过程控制、技术管理、人员管理、材料物资管理、机械设备管理等方面的不规范行为所引起的风险。施工人员使用不合格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严格按照工程设计图纸或施工技术标准组织施工,就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低劣或安全事故。质量与安全是建筑施工企业永恒的生命线,质量与安全管理是施工管理中重要的管理内容,一旦发生质量与安全事故,将给企业带来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

二、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风险指标

由上述工程建设项目五大参与主体所带来的风险又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为质量风险、工期风险、成本风险。施工企业必须正确地认识、分析、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在进行风险因素识别后还要进行科学的风险指标的评价。

1、分险因素的提取:

(1) 质量风险:实际质量未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建设工程的质量风险可能来自以下几方面:

①违背建设程序。如不经可行性研究,没有客观分析就主观的确定施工方案;没有认真勘察地质情况,盲目开工;任意修改设计方案,不按图纸施工;不按照正常施工程序,胡乱施工。

②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如沙石级配不合理,混凝土配合比不准,水泥受潮、结块,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也会导致混凝土结构有渗漏、蜂窝等质量问题。

③施工管理问题。如不按照图纸,盲目施工;未经监理,设计单位同意擅自修改设计图纸,偷工减料;不按设计图纸或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

④设计技术的影响。由于设计人员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忽略了实际情况,或者是考虑不周,造成的设计缺陷会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2)工期风险:施工单位致使建设工程的工期延长,所建项目不能按时投入使用的风险。

① 物资供应对进度的影响。施工过程中所需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机械设备等未能按期进场,或进入施工现场后发现其质量不符合要求,都会影响施工进度,从而延误工期。

② 资金的影响。资金的影响是指工程必须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工程才能顺利进行,若业主拖欠工程进度款,将会影响施工单位的资金运转,从而影响工程进度。

③ 施工条件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气候、地质及周围环境等方面的不利因素,或遇到不可抗力的影响,阻碍工程的正常进行,都会影响工程进度。

④ 工程建设相关单位的影响。除了施工单位,其他相关单位工作不及时,工作流程衔接不到位,也会影响工期。

(3) 成本风险:在施工过程中,致使工程施工实际费用超过原来预算费用的风险。

① 管理不善。项目在实际施工中,施工方的合同管理水平普遍较差,对工程项目成本变动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力度不够,不合理支出不能得到及时的控制。

② 技术方面原因。对施工单位的成本产生重要影响的是业主对项目进度的要求、及对质量要求等级与严格程度;工程技术的复杂程度高,造成施工复杂和施工成本不确定程度增加;

三、施工中风险应对措施:

(1)加强工程风险的预测识别。防微杜渐、积极预防,当发现风险时可以提前采取措施,将工程项目风险降到最小。

(2)提高建设施工技术。提高技术水平可以克服或消除一些不确定的因素,从而降低工程项目风险。

(3)提高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者的水平。因为施工现场环境复杂,情况千变万化,管理者计划不周、管理不当、对问题处理不及时,或者施工人员不按图纸或规范标准施工,施工管理紊乱,缺乏安全有效的施工方案都会给项目带来风险。

(4)完善合同风险管理。实际项目中,施工方常常忽略合同中的规定,或者对合同理解的不够深刻,没有按照合同规定的进行工程建设,无形中会给项目带来成本风险和工期风险。

(5)加强风险意识。在工程建设中有的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风险意识淡薄,出现违章指挥,强令冒险。在工程项目中出现的“楼歪歪”、“楼倒倒”事件,都是由于建设人员缺乏质量风险管理意识,当事故发生后会对工程建设项目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工程建设项目中风险是无处不在的,它们可能给施工项目带来时间,资源和金钱方面的潜在损失,在当前我国施工企业风险意识淡薄,风险管理落后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对项目风险进行分类识别和分析,将风险管理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无疑对施工项目合理规避风险,减少损失,提高效益是有益的,这也有利于增强项目的抗风险能力,提高施工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卓甫著.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2.

第6篇

关键词:风险特点;风险分析;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S618文献标识码: A

一、加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当前,中国仍处于工程项目建设的高峰期。工程项目本身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复杂、工程参与方众多、内外部环境制约因素多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工程项目从筹划、设计、建造及竣工后投入使用的整个过程均可能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风险,诸如自然风险、管理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法规政策等风险,并由此可能产生巨额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加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合理规避和妥善应对各类风险,是由工程项目本身的特质所决定的,也是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和正常使用的必要前提。

近年来,我国进一步加强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逐步建立了政府监督、社会监理、各参建方对工程安全质量负责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指导建设工程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健全和完善,相继出台实施了《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关于深化建设市场改革的若干意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关于在我国建立工程风险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等。但通过调研发现工程项目管理中仍存在着不合理竞价、监理和检测有失公正、随意降低工程标准以及项目建成后达不到运营要求等问题,这些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工程项目风险。因此,加强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势在必行。

二、工程项目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风险分析

1、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包括天气状况及滑坡、地震、洪水、地基沉陷、塌方等自然现象所带来的风险,自然风险的发生会对工程项目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尽管自然环境是不可控制的,但应通过对自然风险的识别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尽量减轻风险的影响并降低损失,如对施工计划进行调整,将易于受天气状况等风险影响的施工安排在相对适合的天气条件情况下进行。

2、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是指在经济领域导致企业经营遭受损失的各类风险。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经济风险主要有三类。一类是对各行各业都有影响的社会性风险,如经济危机、通货膨胀、利率的调整、汇率的波动等,工程项目管理中要综合分析宏观经济的客观形势及其变动趋势,深入研究各类潜在风险可能对项目产生的影响,必要时放弃项目以规避风险。另一类是影响范围限于行业内部的经济风险,如建设工程项目中产品销售和服务价格变动、建筑材料和建筑工人人工费用的涨落等就属于行业内部的经济风险。这类风险虽不易控制,但通过加强市场调研、市场开拓,正确预测和掌握最新价格变动情况,可以合理降低成本以规避风险。第三类经济风险是伴随具体工程项目所产生的,如甲、乙方的履约能力和支付能力等,这类风险要通过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深入调研和了解而适当规避。

3、工程项目合同管理风险

在项目合同的整个过程中,随时随刻都存在着合同管理的风险,大部分会出现在项目合同的实行阶段。要有效的降低合同管理的风险,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就必须精准清晰地了解合同管理存在哪些常见的风险,只有了解他们的类型,才能从中分析出导致出现该种风险的影响因素,最终才能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风险的发生。根据不同的划分方式,我们可以将项目合同的管理风险分为四类,即直接管理风险和间接管理风险,内部管理风险和外部管理风险,可控风险和不可控风险,主观性管理风险和客观性管理风险。

三、工程项目风险具有的特点

1、不确定性

项目风险事件的发生和导致的后果往往是以偶然的和不确定的形式出现的。项目风险何时、何处、发生何种风险及程度是不确定的。项目风险事件的不确定性有两层含义:一是项目风险事件存在的可能性;二是项目风险事件存在的不确定性。前者是指风险事件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它反映了风险存在的趋向性。后者指一方面项目风险事件存在的不确定性是由于项目风险事件的存在受各种因素包括不确定因素的支配,在一定的条件下,虽然存在,但不一定发生;另一方面同性质的项目风险事件在不同时间、地点发生造成的损失规模及后果也是不确定的。

2、项目风险存在与发生的可变性

项目风险存在与发生的可变性是指项目风险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的特性。一方面随着人们辨识风险、认识风险、抗御风险的能力增强,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项目风险造成的损失范围和程度及项目风险的不确定性程度,增强了对风险的控制能力。这是风险控制与管理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项目建设规模的扩大,又产生新的项目风险。

四、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策略

1、采用科学的方法来预防风险

很多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仅凭自己的经验来处理风险,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严重缺乏方法依据。例如:在进度方面,我们可以用蒙特卡洛模拟来预测进度,再结合敏感性分析来判断进度的快慢程度,或者用挣值分析法综合控制进度和费用的进度。这样大大提高了项目的管理质量,为实现最大效益提供了依据和支持。

2、加强合同流程管理的水平

加强合同流程管理是降低合同管理风险的重要措施,企业必须对合同流程中的每个环节的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每个环节都可以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进行,使得合同管理中的风险降低到最低。只有一步一步的将风险扼杀在萌芽阶段,才能使得项目合同能够正常的签订和顺利的旅行,确保项目能够在合同期限内完成,从而有效的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3、施工中的风险控制

对于工程工程而言,其施工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风险问题,其应对方法也有很多种,实践中多将其列入计划体系之中。

3.1权衡利弊,回避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大风险项目

在小风险、适中风险项目选择过程中,一定要提高警惕,尤其是对可能导致亏损的工程项目建议放弃;对于风险超过自身可能承受能力范围的工程项目,没有太大成功把握的项目,也建议回避。

3.2以先进技术措施、组织体系为基础

以减小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和可能产生的影响如选择有弹性的、抗风险能力强的技术方案。进行预先的技术模拟试验,并以此为基础,采用安全保护措施。对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选派的技术管理人员,应当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在实施阶段,实行严密管控,强化管理工作的计划性,做好实施阶段的风险管理。

3.3购买保险、转移风险

实践中,对于难以有效排除的一些风险问题,建议通过购买保险的形式,对实施阶段的风险加强管控;具体操作过程中,如果合作伙伴存在资信风险可能性,则可要求对方出具相应的担保互助保障。比如,银行投标保函,合资项目政府保证以及履约保函或者预付款保函等。

4、建立工程项目风险的识别机制

工程项目风险识别机制是整个风险管理机制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辨别出潜在的各类风险因素并对其后果进行定性估量,才可能进行防范和控制。对于具体的建设施工企业而言,首先要依据以往承接工程项目的实际经验和历史资料,多维度多视角地全面罗列一般性工程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即制定工程项目风险检查对照表,将要承揽的特定工程项目可能出现的风险与对照表进行比对,从而快速和科学地识别该项目所面临的风险。其次,由于每个工程项目都有特定的用途、功能和规模,各个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不同,工程的内容和实物形态也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建筑工程企业必须对将要承揽的个案工程本身进行具体分析,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实地调研和走访,发现其可能存在的其他风险。再次,采用头脑风暴法识别项目风险。在实地调研和具体比对后,还应向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和当地政府管理部门进行咨询,共同确定工程项目的风险,并发现其存在的个性问题。

结束语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寿命期,是一个连续不断地过程。通过科学的风险管理,规避可能要发生的风险或减小风险造成的损失,实现以最小的代价实现工程目标。

参考文献

[1]乔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机制研究[J].科技信息,2014,08:263-264.

[2]李卫平.论工程施工项目的风险防控[J].东方企业文化,2014,06:219.

第7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 风险分析 风险管理

一、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

(一)工程项目风险的含义。

工程项目的风险具体是指由于工程建筑进行过程中,施工时间较长以及制作工艺复杂并会随着项目是建筑造成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的损失,这些损失就是工程项目的风险。由于工程项目的建设需要人力、物力以及漫长的时间,因此如果出现了项目风险,将会造成极大的损失,这些损失包括人身安全、经济金钱等多个方面。

(二)工程项目风险分析的过程。

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主要是对工程项目中的风险进行评估的过程。具体的讲就是要在对于工程项目进行评估的过程中找到发生风险的原因,从而为项目风险的管理奠定基础。项目风险分析主要包括对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发生风险事件的可能性进行预测并根据其危害程度以及发生频率等因素对于其危害做出正确的判断。因此我们将项目的风险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即过程输入、过程控制、过程输出、过程机制。工程风险的分析首先需要对于工程项目风险进行控制,具体的讲就是对于一个工程项目需要运用的人力、资源等进行分析与控制,从而调节项目的风险,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这一步是对于项目风险进行初步的认识。对于项目风险的分析其次是对于项目风险的输入。也就是对工程项目中存在的不定因素引起的风险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分析。从而在理性的分析之后可以根据其对于工程的影响作出等级性的评定。再次需要对于工程项目风险进行输出,具体的过程是指在依照上述中将评定等级的风险输入进行输出。这些输出的风险可以制作成目录,主要包括不同的风险类型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对于工程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工程风险分析的最后步骤就会要对于工程项目的机制进行指定。主要的方式包括分析工具分析方法以及风险数据库等,主要针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危害程度等进行系统飞分析与评价。

(三)工程项目风险分析的原则及方法。

在对于工程风险分析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找到产生风险的主要原因。并通过一定的措施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可以正确的认识到工程项目中产生风险的实质是什么。正常情况下,我们在进行项目风险分析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先后顺序,其主要的原则是基于对于所有风险进行细化与分析,从而区分出风险中的直接风险与间接风险。对于直接风险我们需要重点对待,而对于间接风险我们需要先给直接风险让路,但是依据需要在适宜的时间内解决。对于工程项目风险分析的常用的方法有初始清单法、经验数据法以及风险调查法等。初始清单法是在风险分析中使用的最为普遍的一种方法,主要是根据相关部门,例如建筑部门对于不同风险损失的数据进行分析。而经验数据法是对运用对比的方式找出的与自己项目中发现的风险较为相似的风险展开关注,但是这种方式并不完善,容易产生误差。最有效的工程风险分析就是将自身工程的实践中出现的损失与理论中的风险评估相结合,在考虑自身情况的基础上鉴定其风险等级。

二、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

(一)加大宣传,构建具有特色的风险管理体系。

针对项目风险的内容,政府中相关部门以及各个领域的媒体都应该进行大力的宣传,从而提高参与项目建筑以及建筑中受益者的风险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可以有效的帮助项目的管理者对于工程项目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完善现有的工程项目风险的管理体系。通过大力宣传的方式可以使得工程项目风险受到社会广大的关注,从而提高大家对于工程项目风险的管理意识。可以说建筑中的风险无处不在,所以项目风险的管理对其工程投资与建设最终获利程度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伴随着建筑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工程项目的建设也开始向着多元化投资等不同的角度发展,这也就加大了企业项目的风险。所以在进行企业项目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项目风险管理体系。这已经成为了建筑市场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环节,对建筑项目管理的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自我国加入了国际贸易组织之后,一些国外的企业开始加入了我国的建筑市场,这些企业一般具有雄厚的实力并对于企业风险管理具有完善的体系。因此我国现今的建筑业市场正面临着竞争不断升温的现状,工程担保以及工程保险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性。所以在现今的项目实施之前,发包商 、咨询公司、承包商的相关部门需要购买相应的保险,同时要进行一定的担保。所以在进行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大力进行宣传,并构架具有特色的,适合自身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从而实现对于工程项目风险的有效管理。

(二)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针对于工程项目的管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因此政府的相关的部门需要结合当今社会建筑行业的基本情况制定法律法规,从而细化现今工程项目建设的细则,针对于工程项目的风险进行一定的限制,完善现今的企业项目风险的管理体系。例如现今我国实施的《担保法》、《保险法》等。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多部有关于建筑业的法律法规,但是并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因此在进行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将现行的法律与生活中的工程项目进行结合,从而实现对于企业项目风险展开有效的管理。

(三)削减政府收取的税金与管理费用。

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工程中,可以通过减少政府收取费用的方式,增加工程担保与保险的费用。从而在总投资不变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人们对于工程项目风险的费用投入。从而实现由市场本身对企业风险的损失进行承担与管理。通过有关部门的调查,我们可以知道企业向政府上交的税金与管理费用占每年总生产额的五分之一,但是对于企业项目风险管理投入的担保与保险费用确实极其欠缺。因此在削减了政府收取的税金与管理费用的同时,项目的管理者可以将这一部分的资金投入到项目风险管理中,从而构建出完善的,适用于我国实际国情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除此之外,政府也可以在对于建筑业投资的过程中,在支出中设定一部分的风险管理费用,从而促进项目风险管理的全面性。

(四)积极培育建筑工程保险以及工程担保市场。

笔者认为进行工程项目风险的管理并不仅仅依赖于政府或者是依赖于管理者,还可以展开第三方的介入,完善先进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体系。因此培育建筑工程保险以及工程担保市场可以说是对于现今的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之举。我国可以主要以银行为基础,运用遍及全国各地的营业网点以及雄厚的资金,开展建筑工程的保险业务,从而建立并完善现今对于工程项目风险的保险制度,与此同时需要对当前市场经济进行规范,从而有效的构建工程担保市场,让工程项目的管理者不会因为担心个人承担项目风险而不去开展新的工程项目。

(五)借鉴国外经验 ,建立处罚制度。

由于西方很多国家对工程项目风险的分析与管理的研究开展的比较早,所以具有较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在对于工程项目进行分析与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同时构建处罚制度,例如对于工程建设中不进行年检、具有不道德现象的行为予以一定的处罚,杜绝由于企业自身的问题导致工程项目风险的增加以及难以管理。

(六)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

切实的提高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水平首先需要提高企业对于风险的管理能力,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企业风险管理制度,与此同时要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责任,使企业风险管理制度形成一定规模。避免由于工程项目风险的不确定性与隐蔽性而造成的企业损失。企业目前需要做的,是加强收集有关信息的能力,以及对工程项目风险分析的能力,从而可以有效的实现对于项目工程风险的管理。与此同时,为了避免企业过于注重经营 、生产 、管理等工作而忽视了工程项目风险的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对于工程项目中出现的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风险,可以及时的评估其危害并进行最为适当的处理,减少因项目管理风险过大而造成企业的损失。

三、结论

综上所述,工程项目中企业风险产生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运用不同的方式,其管理过程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只有从企业的管理者、政府以及保险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对于工程项目中风险的完善管理。

参考文献:

[1]贾宝平.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业主风险管理方法与应用[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