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9 02:36:33
序论:在您撰写琵琶行教案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顺畅地诵读全诗并当堂背诵第二节;
2.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剧美;
3.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叙事诗的抒情艺术。
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
由“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导入。
二、诵读鉴赏:
(一)范读全诗,引导学生进情境
(二)讨论精讲,点拨要点
1.《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
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
2.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共同点?
琵琶女和诗人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
3.“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引导学生用原诗文回答,齐读相关诗句,感受“沦落”之情)
1)读序与第三节相关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
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
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
京倡商妇怨
2)读P53注释②、序、第一节与第四节相关部分,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
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
而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
京官谪官恨
4.“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音乐(琵琶声)。
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这正如浔阳楼楹联所言:
枫叶四弦秋,枨(chéng,触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句(gōu,勾)留江上别离情。
5.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
三个回合:一闻琵琶(第一节)邀相见,再闻琵琶(第二节)诉沦落,三闻琵琶(第五段)青衫湿。
6.是什么样的琵琶声竟然有如此吸引力和感染力呢?
1)一闻琵琶是什么样的声音,不知道,但可以从两人当前的心境中猜想到它的基调:悲凉哀怨。理由有二:琵琶女在“绕船月明江水寒”之际,显然是借弹琵琶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感;
“醉不成欢惨将别”的主、客的情绪受到触动,加重了离愁,以至“主人忘归客不发”。
2)一闻琵琶闻声不见人,二闻琵琶见人再闻声。第二节是重点精彩诗节,浓墨重彩地描写了琵琶女的出场、弹奏情形和乐声变化。(分层导读,达到背诵)
①找出描写琵琶女出场的名句,体会琵琶女的形象特征。
琵琶女出场,举止端庄,神态含羞,似有满腹辛酸心事。
②诵读描写弹奏情形的诗句,分析描写内容和表现力。
调弦定音,非同凡响,声中含情;信手续弹,声声含悲,心事无限;弹奏名曲,技艺高超。虽没有具体描写乐声,却为下面具体描写乐声做好了铺垫。
③鉴赏具体描写乐声的诗句:
诗人是用什么手法来描写乐声的?
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声,兼用比喻、通感加强其形象性。
对照注释,结合作比事物特点,体会比喻所表现的乐声特点;
依据乐声特点体会乐曲的发展变化和琵琶女的感情。(试画曲线图示乐曲发展变化)
旋律变化,心潮起伏。
乐声造像:琵琶女身怀绝艺,心怀哀怨。
3)三闻琵琶,为何“凄凄不似向前声”,诗人“泪湿青衫”?
琵琶女听到诗人倾诉后,既悲自己的漂流沦落,又悲诗人的被贬遭际,所以乐声更凄悲;诗人由琵琶女的倾诉,想到自己的被贬,既悲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悲自己的谪居荒僻之地,所以泪湿青衫。两人感情更加相通,达到了相融。
三、整合小结,强化感受
全篇写音乐三个回合:一闻乐,闻声不见人,情相触;再闻乐,见人再闻声,情相通;三闻乐,知人重闻声,情相融。琵琶声中塑造出诗人自身横遭贬谪、抑郁寡欢的形象,琵琶女漂流沦落、凄苦哀怨的形象;青衫泪中表现出诗人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平等心情。(“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在天涯。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白诗高处在此,不在他处。”——《读注释唐诗三百首》批语)
读《琵琶行》有感: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寄语天涯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1.重点与难点:
感受悲剧美,鉴赏音乐描写是重点;
通过描写音乐艺术沟通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是理解诗意的难点。
2.学法指导:强化预习,正音顺句,对照注释,初解文本;
课程分析
《琵琶行》是必修三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学习唐代诗歌。单元导读指出唐诗代表了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这是从写作技巧方面来说的;另外单元导读还给出了学习唐代诗歌的方法指导: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入情境,感受古人的情感世界,这一点是要求我们理解诗歌的感情。
本节课是第三课时,第一课时熟读课文,疏通诗意。第二课时围绕主旨句来学习3、4自然段,了解了琵琶女的身世。因此我将本节课的目标定为:鉴赏音乐描写的技巧以及达到的效果。效果又分为两层,一方面是音乐的特点,一方面是其中蕴藏的琵琶女的感情。
学情分析
学生在在学习必修一、二时已经接触过了侧面描写和通感,所以本节课探究手法技巧时应该难度不大,老师需要着重讲的是侧面描写中的一种“环境烘托”。
设计思路
一、吟咏感知:通过听范读和自由朗读课文,初步领略音乐和感情的起伏变化。
二、合作探究: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以及合作完善,指出描写音乐运用的手法,分析音乐的特点及变化,体会音乐中蕴含的琵琶女的感情变化。
三、迁移运用:通过《听颖师弹琴》的练习,让学生巩固第二环节中所学的手法以及效果。
学习目标
掌握本文描写音乐时运用的高超的写作技巧以及达到的效果。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音乐,是跳动的音符,是诉诸听觉的艺术,它无影无形,转瞬即逝,难以描摹再现。而白居易的琵琶行则被赞誉为“摹写声音至文”。我们今天来学习琵琶行的第二段,看看白居易是如何出神入化地描绘乐曲之美?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及目标。
二、吟咏感知
1,听范读。注意轻重、疾徐、停顿。
2,有感情地自由朗读。
3,请三位学生展示朗读。
(设计意图)初步领略音乐的变化和其中的感情变化。
三、合作探究,鉴赏手法
第2段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有何效果?(效果:乐曲的特点及变化、琵琶女感情)
要求:
1.参照课下注释,联系琵琶女身世,逐句分析。
2.独立思考,按照板书提示做批注
5分钟
3.后小组讨论5分钟,完善答案,选举代表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
【板书设计】(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灵活调整)
乐
情
手法
变化
浊杂粗重
对比
正面
轻细急促
畅快
比喻(以声类声)
圆润清脆
通感(以形写声)
婉转流畅
欢快
冷涩低沉
压抑
侧面
停歇
幽愁暗恨
听众反应
激越雄壮
不平不甘
环境烘托
凄厉
【过渡语】诗人运用高超的技巧对音乐进行多角度描写,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再现了千年古乐,使我们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似乎听到了那波澜起伏的乐曲,感受到了琵琶女一生的欢笑与悲酸。《琵琶行》的确不负“摹写声音至文”的美誉。同样有此称誉的诗歌还有韩愈《听颖师弹琴》
四、迁移运用
PPT:
听颖师弹琴
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选取你最喜欢的两句,说一说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高超的弹琴技巧?有何效果(乐曲特点及感情)?
(设计意图)现学现用,学生巩固所学,教师自查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
五、课堂小结
不论是琵琶女的琵琶声还是颖师的琴声,现在都已失传,我们已经无福消受了。但幸好有白居易,有韩愈记录下了那精妙绝伦的音乐,让音乐透过文字飘扬,余音袅袅,流传千年……下课之后,同学们熟读成诵,品味其中的无限奥妙!
六、课后作业
熟读成诵
一、课型的设计理念
(一)课型
课型泛指课的类型或模型,是可操作性的教学结构和程序。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结构是课型分类的主要依据之一,特定的课型必然有特定的教学过程结构。通过对课型的研究,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掌握各种类型课的教学目的、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规律,提高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的能力。根据文体类型,语文课型可分为:记叙文课型、小说课型、议论文课型、文言文课型、古典诗词课型等。
(二)古典诗词课型
古典诗词课型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具有文字精炼、意境深远的特点,通过学习,能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修养,能促进艺校学生的艺术专业水平。
(三)创建有针对性的课型设计理念
一直以来,古典诗词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难点,艺术学生认为古典诗词苦涩难懂,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模式陈旧低效。而艺术学校学生有着思维活跃、理解能力强、擅长艺术表演的特点。只要在教学中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就会找到古典诗词课程探索的入口。我国在2010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教师要站在时代的前列,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学思想,转变教学观念。我们可以尝试把古典诗词课与艺术专业结合起来,使诗、乐、舞融为一体,创建一个新的教学模式。
二、课型实施的策略与手段
(一)确立古典诗词课型教学目标,建立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策略,实现多维互动教学。
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学生通过学习理解作品的意思,欣赏其文采,品味其内涵,提高自身的艺术水平,为将来从事艺术创作和艺术表演提供养份。如何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呢?建立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策略是关键。“任务驱动式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论,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索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笔者围绕着古典诗词的教学内容,将教学环节循序渐进、科学有序地设计为:“再现情境――走进古代――融情入境――二度创作”,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让学生穿越时空,融情入境、诗意盎然,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二)以学生为主体,找出学生与课型的契合点,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艺术学校的学生思维敏锐,富于联想,表现力丰富。笔者力求把静态的古典诗词知识用动态的形式表现出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联想力和创造力,把课堂知识和艺术能力结合起来,互为促进。比如:在学习《诗经・蒹葭》时,先用歌曲《在水一方》引入,优美、熟悉的旋律让学生甚感兴趣,很快学生就能背出诗文。通过老师对时代背景的介绍,加深学生对诗歌的印象。接下来让学生自由发挥,讲解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老师选取在《诗经》的精粹篇章,把风雅颂、赋比兴等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深化知识的结构层次。最后让学生上台以朗诵、歌唱等形式进行表演,从而展示教学成果,进行教学评价。
(三)结合教改的新趋势,独辟蹊径,进行创新性探索,实现文化课学习和专业课学习的有机结合。
人教社《关于中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构想》中提出:“中职语文教学应适应培养目标,使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形成以符合专业学习需要,职业生涯需要、职业持续发展需要为主,兼及社会生活需要、个性发展需要的语文应用能力。”中职语文的教学特征之一就是为专业服务。按照这一理念,在课型的实施中,则应侧重于找出文化课与专业课的相通之处,两者有机结合,以艺术的形式和手段理解、深化主题,使学生不断提高审美能力并学以致用,增强走向社会的竞争力。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推陈出新,以新的思路、新的姿态走在教改的前沿。
(四)充分运用多种资源,建立古典诗词课型实施的基本操作流程,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精心设计课件,把作者的生平、趣事用形象生动的PPT展示出来;通过播放有关诗词的歌曲或视频,使学生身临其境,兴致盎然;调动歌库及声乐老师的有关古典诗词歌曲的教学资料,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把教学场地移到有音响设备的音乐室或小舞台,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表演(歌、舞、诵、小品、演奏等),表达对作品的理解;设计“古典诗词表演大赛”,用比赛的形式激励学生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充分发掘其艺术潜能,达到文化为专业服务的目的。课程教学寓教于乐,灵活运用多种创新教学法,最后通过创新竞赛展示教学成果。以下是笔者创建的基本操作流程,仅供同行参考。
古典诗词课型实施的基本操作流程
课例 再现情境 走进古代 融情入境 二度创作
《诗经・蒹葭》 播放邓丽君歌曲《在水一方》的视频,让学生体会诗歌的主题。 让学生寻找有关《诗经》的资料,还原古代的文化氛围。 化身为那个时代的青年男女,体会他们的爱情生活与婚姻追求。 让学生进行歌舞表演,再现古代浪漫,唯美的爱情意境。
《明月几时有》 让学生收集有关月亮的诗歌引入此文,播放王菲演唱此词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通过对苏轼生平及其创作风格的简介,组织学生对诗词的主题思想进行讨论。 让学生自由选择一首最喜爱的苏轼的诗词,变身为宋朝的坡朗诵其作品。 通过对作品的理解,让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表演,并融入个体的创作。
《琵琶行》 播放名家朗诵此作品的录音带,使学生对作品有一定的了解。 通过对作品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的介绍,让学生联系历史,体现朝代兴衰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变身为白居易和琵琶女,对自身的命运进行独白,体会他们此时的情感。 集体表演,用旁白、舞蹈、服饰、背景音乐、器乐表演等衬托朗诵,再现诗词的神韵。
《虞美人》、《相见欢》 播放邓丽君的歌曲《虞美人》、《独上西楼》,体会作者的离愁别恨。 收集有关史料,介绍李煜跌宕的人生,引入本文。 化身为亡国之君南唐李后主,体会其失去国家的痛苦。 让学生用演唱歌曲的形式,表现作品主题。
三、课型实践的成效与反思
(一)建立有效教学评价机制,及时检验教学成效。
老师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学生的表演形式、学生对作者及时代背景的理解、学生表现作品主题的程度、学生创作的积极性。由此,老师能客观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从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有效教学评价一览表
题目・作者 学生的表演形式 学生对作者及时代背景的理解 学生表现作品主题的程度 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诗经・蒹葭》 能和作品内容相结合 理解透彻 能创造性地表现主题 积极性高涨
表现形式一般 理解一般 基本能表现主题 积极性一般
表现形式不合适 不能较好地理解 不能较好地表现主题 积极性较低
《明月几时有》・苏轼 能和作品内容相结合 理解透彻 能创造性地表现主题 积极性高涨
表现形式一般 理解一般 基本能表现主题 积极性一般
表现形式不合适 不能较好地理解 不能较好地表现主题 积极性较低
《琵琶行》・白居易 能和作品内容相结合 理解透彻 能创造性地表现主题 积极性高涨
表现形式一般 理解一般 基本能表现主题 积极性一般
表现形式不合适 不能较好地理解 不能较好地表现主题 积极性较低
《虞美人》、 《相见欢》・李煜 能和作品内容相结合 理解透彻 能创造性地表现主题 积极性高涨
表现形式一般 理解一般 基本能表现主题 积极性一般
表现形式不合适 不能较好地理解 不能较好地表现主题 积极性较低
(二)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习效果显著。
课件的丰富多彩,手段的创新运用,较好地带动学生融情入境,打破了以往课堂的沉闷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动起来,让古人活起来。实践大大激励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艺术加工,融入个体二度创作,使文化和专业两个层面互为促进,不断进步。
(三)有助于学生艺术表演能力的提升和增强语文学习的实用性,有利于推进语文教改的实施。
以学生对主体的表演活动从策划、创作到表演、化妆、道具的制作,均由学生一手操办,老师只是从旁指导,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老师提供的这个展示平台,展现了学生多姿多彩的艺术潜能,诗词与朗诵、小品、器乐、声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结合,真正体现了歌、乐、舞圆融相通的特征。学生通过表演展现自我,互相切磋,互相学习,达到文化课与专业互为促进的作用。
(四)由于笔者专业水平及设备的限制,古典诗词探索仍有诸多方面有待完善。
探索中的古典诗词课型,没有现成的教案、教辅资料和参考模式,教师在短时间内引领学生对作品理解透彻,难度的确较大。因此,更要求老师多才多艺,一专多能。我们需不断阅读作品,查找资料来丰富教学内容,设置生动的教案,制作丰富有趣的课件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文化课老师也应多向专业老师请教,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这样才能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养份。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把课堂搬到舞台、音乐室等地方,但有时由于场地的限制,活动内容无法按计划完全展开;学校歌库、音乐库资料还不十分齐备,也制约了我们的选材;有些服饰、道具没有现成的,只能学生动手制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表演的发挥;乐器种类单一,对表演的效果也有影响。
总而言之,我们的探索只是一个开头,各种课型的研究,还有待于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互相交流。只要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就能通过语文教学点亮学生的职业前途!
参考文献:
[1]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2]吴必尊.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现状调查报告[J].广州师训,2007,(05).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语文课堂 高效教学
当下,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已经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那么语文教学的高效性应该如何界定呢?一方面是效率和效能,应该提升效率,着眼效能。另一方面也应该注重效果,追求效益。所以高效课堂应该是效果、效率以及效能的综合。新课程改革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自主的解读和理解,尊重学生自己独特的见解与感受。这为传统的语文教学增加了很多创新,将学生的地位摆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但强调学生的主置,不是生进师退,而是让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所以围绕这一主线,就需要老师对课堂进行精心设计,反复斟酌。
一、准确把握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
长期以来,很多高中语文老师都非常注重依靠教材和教参,这导致很多老师上课的内容雷同,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大多从正字正音开始,然后进行内容的分析与段落划分,然后进行特色归纳与中心提炼。这种无味的上课套路显然容易导致学生的抵触和反感。其实,老师在参考教材的时候,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不宜盲目地去照搬优秀方案或者优秀教案。老师备课可能会很认真,上课时也严格遵循教参上的教学目标,结果往往是过程和目标有了,但学生丢了。
在学习《琵琶行》 时,小序中的“京都”对解读白居易的人生境遇和琵琶女的天涯沦落之恨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折射出的问题更和文章主旨相关联,可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作者境遇和文章主旨的思索。可以作为一节课程的着力点,同时也是激活学生思维的触发点,所以高中语文教学目标的拟定,应该是更加细化的,更具有时效性的,可操作的 。
二、创新高中语文的教学方法
语文课堂的难点在于很多时候难以调动学生的兴趣,这要求老师要在课堂中不断去营造亮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亮点的设置充分体现了语文老师的意识和智慧。如学生阅读文本的时候,因为经验和知识的局限性,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这时候老师可以结合自身对文本的研究,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抓住一个关键词或者一个场景及细节来贯穿全文。在《祝福》一课中可以抓住“眼睛”来展开教学,《林黛玉进贾府》则可以从林黛玉步步留心的行踪作为文章的突破口来总领全文,《报任安书》中表达发愤著书的一段文字则是文章的关键。老师只要抓住课文中的关键点,然后进行多角度的研讨和思考,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轻松去的开启知识的大门,这种方法会更为生动,远远比老师整堂讲述要生动。
同时老师还应该注意导课的方式和方法。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中学生对于形象和生动的事物比较有兴趣,对一些抽象的、概念性的东西则不愿意接受。在教学中,老师可以依据中学生的这些特点进行高效的课堂导入,同时也可以作为活跃课堂氛围与激发学生情趣的重要手段。
三、注重教学拓展,巩固教学效果
作为语文老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创设探究的学习环境,充分挖掘课文的拓展点。拓展教学可以充分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帮助学生进行理解教学内容,以达到活跃学生思维的目的。进行恰到好处的延伸与拓展。另一方面,应注意课文的拓展要结合课文,不能脱离课文。
语文课本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徜徉在文化的长河中,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更为轻松,更容易举一反三,进行集思广益。这样学生可以在文化之旅中更加自由地释放能量,激发学习兴趣。如在讲解爱国主义作品的时候,可以将爱国主义放置于儒家思想的光环之下,从集体意识到济世救民再到理想主义等品格中选择出忧国忧民这一思想。选取从屈原到杜甫再到陆游的诗歌作品。这样,就可以将一部爱国主义的文化史诗源源不断地呈现在语文课堂之上。又比如在戏剧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了解戏剧的艺术魅力和戏剧常识。精选一批传统戏剧进行知识讲座,京剧、川剧、秦腔等剧中的优秀选段可以给学生欣赏,以激发学生对于戏剧的热爱。同时也可以就经典片段,让学生进行表演。通过对经典剧目的剖析和演绎,让学生学以致用,从而起到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的作用,提升学生的戏剧鉴赏能力。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既是一种策略,同时也是一种理念。这充满了挑战,同时也呼吁着智慧。实施高效课堂教学,要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从而形成独特的课堂教学风格,只有这样,才能促使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成功,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林菊.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解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0(21).
一问一答。从满堂灌到教学提问是教学的一大进步,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把“问题”当作组织教学的线索,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教学内容仍然围绕教师所谓的重点难点而展开,其结果是教师在教“教材”,很少顾及学生实际需求,忽视学生知识的生成过程你,造成课堂上教和学的分离。
问题设置缺乏科学性。“提问教学”在教学中的价值大家已有认识,但在教学中却往往流于形式,缺乏科学性。具体表现在:(1)针对学生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教师没有足够重视,在教学中仍按准备的教案进行教学,忽视学生存在问题;(2)脱离学生的实际,要求学生围绕教师所谓的重点难点质疑,逼着学生提假问题;(3)忽视知识的生成过程,不管有没有思维训练,无端发问,一味求异,以求表面热闹。,
问题结果单一化。不同的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差异,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理解,很多教师却习惯于用统一的答案去要求不同的学生,习惯于听到一种声音和一种答案,把一个个富有个性的甚至不乏创造性的答案扼杀在萌芽状态。
为此,在实施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完全由学生提出问题是不现实的,切实可行而且效果良好的方法是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集中和优化学生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一、营造宽松环境,让学生敢“问”
就目前课堂教学而言,学生主动提问的现象并不多见,有的学生自信心不足,怕讲错;有的学生内向,不敢问;有的学生过分迷信鼠标和老师,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因此,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引导学生敢想敢说敢问。
要善待学生提出的一切问题,比如对简单幼稚的问题,教师要用赞许的目光,切不可轻率处理;对学生提出的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首先要肯定,然后与学生一起寻求解答的方法,切不可认为学生在刁难;对富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问题,教师要加以鼓励,根据情况因势利导,通过集体思考或小组讨论的形式探究解决问题的方式。这样,学生就没有精神束缚和心理负担,上课自然会积极举手、踊跃发言。
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爱“问”
虽然人有好问的天性,但积极主动的问题意识是靠后天培养的,这就要求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问题情境有别于问题,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当学生接触到学习内容与原有认知水平不和谐、不平衡时,学生对疑难问题急需通过解决的心理状态。问题情境的设置必须依赖于问题,必须有助于问题的形成和提出。要使学生爱“问”,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创设疑境、疑点。
语文教学中的满堂灌是束缚学生思维的桎梏,要使学生爱问,教师要努力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创设一种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在学习《琵琶行》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强调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情感上的共鸣,这样学生会产生疑问:朝廷大员和歌女之间能有什么共同之处,使得他们惺惺相惜?借助这个问题再来分析白居易的生平就能使学生有较深刻的印象了。
2.以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实践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熟悉、关心的日常生活常例最贴近学生生活,最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共鸣,以此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也乐意去发现问题,也容易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知道问题无处不在,关键在于自己是否善于发现。如诗歌中的意象有什么共同特征、如何看待屈原的爱国情感的等等。
3.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提升问题意识。
一、创设审美环境
学生接受审美教学,需要一个应心应景的审美环境,这个环境既包括学习时荡漾在教室里的氛围、情趣,也包括审美教学进行时,洋溢在文本、语言与师生心灵之间的微妙感觉,不管哪种环境的营造,都需要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紧密配合才能获得。古人作文既言简意赅,又含蓄中庸,这就增加了审美的难度。因此在备课时,教师应考虑首先营造一个契合的审美环境,使学生“未见其意,先感其境”。这一设计可以在课前预习和课始导入、诵读等环节完成。在导入的时候,要注意选准切入点,因为高中阶段的古诗文,其审美特性通常不只一点,从体裁到题材,从价值观到人生理想,从艺术旨趣到哲学思考等等,应有侧重地考虑选点,同等重要的要斟酌综合,如此才能有效引领学生透过简单的文字,鉴赏其背后深层次的美。
如对《前赤壁赋》一文的审美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苏轼摆脱了“赋”这种体裁或华丽堆砌,或恪遵声律的牵制,在保持赋的特点的基础上,语言、结构和韵律等均自由挥洒;在写景抒情上,以景连贯,景简情丰,仅借“风”、“月”二字,引发出不同层次的悲与喜,人、景、情三者融为一体;在人文精神上,作者超脱了令人郁闷的现实,勇敢面对生活,具有豁达的胸襟。综合以上几点,本文审美鉴赏的基础应该是苏轼的生平,因为在他的坎坷经历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情感、人生态度及其线性发展的轨迹,如能让学生了解这一点后再来学习,他们就很有可能自主探寻到本文所呈现的美,即使不能完全自主完成,教师所要提示和补充的也不会很多。
给学生布置的预习作业,其中之一就是“搜索苏轼的生平,理解他的人生态度和思想情感及其形成过程”。上课伊始便提出两个问题:“我们以前学过苏轼的词和散文,谁能回忆一下苏轼的生平?苏轼被称为孤独的旷世奇才,你怎么理解?”第一个问题作铺垫并检查预习结果,第二个问题引出苏轼在各方面的成就,并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为下文的赏析拓宽思路。紧接着,用一段煽情的配乐朗读来导入课文,内容大体为对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的思想和行为的颂扬性评价。第三步播放课文的配音朗诵,让学生闭目想象赤壁的美景和作者沉湎于其中的情感,听完之后与同桌交流自己的感觉和对美句的赏析。这种步步为营的审美推进策略,能让学生在营造好的赏析氛围内,开放学生的思维,动员他们一切的审美基础,为下面的环节构筑新的审美层次做好准备。
二、感悟审美情怀
古诗文之所以形成言简意赅的特点,除了文言语言的简约之外,还与其“只拣要紧处写”的行文方式有关。作者创作时通常会省略大量的相关信息,而这些信息在教学时就必须一一寻找回来,与文本结合,方能全方位、深层次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本文的写作中心,才能正确地赏析诗与文。不管是《项脊轩志》、《陈情表》,还是《长亭送别》、《蜀道难》,诗也好文也好,通常要了解作者及其生平,明白其创作时的处境、心情等,才能具体读懂蕴藏在诗文中的隐晦含义。这也就是为何一般在写古诗文教案的时候,教学过程的开端常常是这几项:导入、检测字词、(翻译句子)、了解作者、介绍背景的原因。铺垫好了理解的前提,学生对古诗文才能有水到渠成的深刻理解。
此外,对古诗词的感悟还需紧扣意象,它是诗词的灵魂。古人在漫长的诗词创作历程中,形成了具有固定含义、稳定情感的意象,把玩意象、体味意境,美就在其中自然生发。
柳永的《雨霖铃》中“寒蝉”、“长亭”、“杨柳”、“残月”等意象,烘托出的是作者浓浓的别情,仔细品味这些简单的字词背后的韵味,依依不舍之情就会油然而生。李清照的《声声慢》中也集中了各种意象:“酒”、“晚风”、“黄花”、“雁”、“窗儿”、“细雨”、“梧桐”、“黄昏”等,一串意象,一腔情愫、一生悲欢,尽显其中。讲授这两首词时,不妨首先让学生自读,粗略感受其中的意蕴,情感体验产生以后,再追究各意象的具体含义,以令学生的情感准确化、具体化,然后一边诠释意象,一边酝酿相应的情感进行试读,重音、停顿、高扬、低沉,把诗味散发于诵读之中,美于是便在教室中回旋,在学生心中凝聚。
三、形成审美能力
学生经过感受美,进而沉思美、体验美、想象美等一系列审美行为,能够养成深刻的审美能力。感受美的具体形式是发现和评价,学生阅读古诗文时,教师应引导他们从中寻找美的表象,启发他们动用既有经验,教师提供新的理论依托,帮助学生评价这些来自诗文字里行间的美感;继而让学生进入内省沉思状态,结合作者的生平、创作环境、心态等,思考诗文中蕴藏的丰富内涵,综合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文学能力等,把外诗内化为己感,人己合一;最后对诗文、对自己的内在进行加工和改造,形成的新的心理活动,这就是审美能力的提升。明了了这个过程,教师在教授古诗文时的任务也就明确了。
如《琵琶行》一诗,常规教学是首先进行知识导学,介绍白居易,解释什么是“行”,然后解决字词、翻译难句,学生自主品味、合作探究,最后巩固、拓展。如果遵循审美能力的形成原理,这首诗歌也可以这样讲:学生自主诵读、品味诗歌――解决字词句――了解白居易――合作探究诗意――思考提出问题(或思考回答教师的问题)――表述对该诗的理解。这样,从第一次的朦胧感受,从学生原来的审美水平,经过中间一系列的思考和表达,到最后的表述,中间必然形成一个梯度,这就是审美能力提升的高度――感性的抽象的能力,转化成了让教师和学生都看得到的具体而形象的结果。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多媒体 积极作用 存在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多媒体技术也进入教育领域并成为每一位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运用合理,生动活泼的多媒体教学不仅能为课堂添彩生辉,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知识视野,加深理解和吸收。随着多媒体应用的普及,听过许多教师的多媒体教学,结合自己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实践经验,我对多媒体教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认识和反思,开始思考多媒体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在这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新奇、多变的事物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采用新颖的方法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曾说:“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而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相比,就具有足够的新奇度引起学生的广泛兴趣和关注,从而令其爱学、乐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有教师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三尺讲台,单一的教学工具,往往会导致教学方法的单一化。造成教学模式的单一化,在这样的教学条件下,学生的兴趣不能得到激发,久而久之,学生容易滋生难学、厌学的情绪。多媒体教学的出现和运用,给几十年如一日的课堂教学形式注入的新鲜时尚的因素和形式,它融入了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技术,还可以运用对比、叠合、拖移、夸张,以及将事物变大为小,变小为大,变慢为快,变快为慢等各种技巧,创造出图文并茂、声像结合、清晰直观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给学生带来了优美的视听享受和新鲜感。其独特的“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多变化”的主体演示功能,使一些传统手段下难以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能生动、形象、新颖、直观地展示出来,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在愉悦中感知意,感悟情,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完成学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了,在语文课上获得的信息量也大大增强了,学习的兴趣也相应产生了,良好的学习动机形成了,自然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这些都是过去传统的语文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我在教《望海潮》时,从网上搜集了大量的杭州西湖的美丽图片,配以朗读的声频,再用Power Point制作成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呈现给学生。学生一边为西湖美景所倾倒,一边频叹喜欢。而这恰恰是我要让学生体会的作者对杭州的感情,教学难点迎刃而解。此课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加深了他们的理解和感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大容量的教学可能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语文学科是个涉及范围很广、信息内容丰富的学科。如何在课堂上恰当地加大学习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当今的初中、高中教育,实际上更多的还是围绕中、高考来学习,这种情况势必造成学生学习的狭隘性,学生除了从书本上获取知识之外,没有更多更好的途径去阅读,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这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而多媒体教学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它可以使学生大量增加相关的听和看到机会,而且能够使听和看的同时接受某一信息,信息量是原来教学信息量的数倍,甚至十倍以上。它为学生赢得了更多的时间,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知识面。
在复习课中,它的大容量的体现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出示相关的复习知识,可以链接,可以将它们列为图表的形式,在这上面显示一些直观的比较内容,有助于学生获得直观性的理解和加强记忆。例如文言文实词的复习,传统的教法,只能依靠教师逐句逐句地写例句,这样一节课学不到几个实词,费时费力。有了多媒体,我们可以事先做好幻灯片,课堂上快速呈现在学生面前,节省了许多课堂学习的时间。
(二)有助于突破课文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一些重点、难点的地方,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此时,最好的方法是运用多媒体具有来进行教学。多媒体具有可看可听可动可演绎的特点,让书本上的文字和教师的语言有了直观性,是突出教材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手段。
比如,《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贾府的环境描写是个难点。由于我们对古代建筑的规格布局不甚熟悉,课文中虽有描写也只是文字,还需要联想和想象才能还原成一张布局图,布局还可以通过教师画平面图来呈现,至于里面的讲究的布局,华丽的摆设,甚至是“不同凡响”的吃穿用度等特点,要呈现出来确实很难,学生只能被动地抽象地理解,教师只能抓主要字词分析,费时费力,效果又不佳。若截取电视剧《红楼梦》的相关片段制成课件,学生一下子就有了直观的感受,随着黛玉的行踪,整个贾府就等于摆在学生面前。“侯门深似海”,黛玉的一步一移、一念一想,就都有了具体可感的凭借。
二、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问题
多媒体纵然有诸多优点,但是若无科学的使用,小心会变成“倒霉体”。
(一)应变性不强
利用幻灯片上课,课堂上只能按照既定的顺序放映出来,但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随机性很大,经常会出现“意外”的情况。比如你安排在后面讲的问题,可能学生在前面就意识到了并且提了出来。学生勇于质疑是很好的一个习惯,不能扼杀,只能鼓励。这时,就会碰到课件设计不能与课堂同步吻合的现象,甚至思想的火花一碰击,学生会有全新的见解,而课件上没有此内容。有的老师为了能把讨论引到自己设计的答案上来,往往可能过多地限制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不到落实,与新课改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二)操作不当,事倍功半
课件可以制作得非常精美,但是课堂上使用不当,同样效果不佳,事半功倍。现在的学校都要求每位老师每学期课堂上多媒体使用率要达到20%以上,上公开课一定要使用多媒体。这就造成了有的老师会不加选择、改造,直接下载应用,与自己的课堂设计不符,与学情不符。或者过多依赖机器,大部分教案都放在幻灯片上,割断了师生的互动,内容太多,翻页太快,没有时间或没有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或者制作粗糙,缺乏科学性和艺术性,如字体过小,字数过多,图形颜色不协调,动态点缀喧宾夺主,等等。
(三)因其直观性的特点易使学生联想、想象能力受限
语文学科是语言的艺术,它以语言文字为艺术媒介。萨特说:“小说给人的不是物,而是物的符号。”我认为,语文学科给人的也不是物,也是物的符号,想要感知这些符号,就要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唤起以往类似的经验和体验。因此,若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特点去用图片展现一些复杂丰富的具有不稳定性的语言,等于取消了联想和想象的过程,取消了读者通过欣赏再创造的广阔的心理空间,弱化了语言的审美想象效果。歌德说:“造型艺术对眼睛提出形象,诗对想象力提出形象。”我们在学习诗歌的时候能很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白居易的《琵琶行》,关于音乐的描写是最精彩的,好就好在他用文字描写听觉艺术,把琵琶女的演奏通过一个个文字完整地展现在你的耳边,甚至是琵琶女的一举一动,也展现在你的眼前,让人如临其境,如听其音,产生“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回味。如果换成让学生看视频、听音乐,不仅效果会苍白许多,而且这已经不是我们要学习体悟的教学重难点。
总而言之,多媒体教学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不足的一面。要让多媒体这先进的教育技术更好地服务课堂,关键要正确地认识多媒体,把它和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适时地用,适当地用,避免简单化、形式化,真正促进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春兴.现代心理学(第3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09-01.
[2]何克抗.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与发展(Ⅰ).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2.
[3]乌美娜.现代教育技术.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