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摇篮曲教案范文

时间:2022-09-19 20:54:16

序论:在您撰写摇篮曲教案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摇篮曲教案

第1篇

曲》教案

教学内容:学唱舒伯特摇篮曲

教学目标 :

1、通过对《摇篮曲》的演唱,体验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想象歌曲的意境,用轻柔的声音演唱好歌曲。

2、通过聆听各种类型的《摇篮曲》,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启发学生充分展开想象,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得到结论,得出各类摇篮曲的特点。

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爱心的教育。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摇篮曲》,正确掌握装饰音在歌曲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认识了解摇篮曲体裁的音乐风格特点

一、创设情境、感受母爱

1、欣赏古诗《游子吟》

学生有感情地轻声朗诵了《游子吟》。

师:儿行千里母担忧,这首诗抒发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以及孩子对母亲浓浓的感激之情,今天我们就要学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歌曲《摇篮曲》。

二、学习歌曲、品味母爱

1、学习四拍子

2、聆听歌曲《摇篮曲》,打四拍子,学生感受

3、介绍: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被称为“歌曲之王”,

4、哼唱旋律

(1)静听、闭眼睛感受

(2)用lu轻轻哼唱

(3)认识并学习装饰音。

装饰音(使歌曲洋溢着母亲对孩子无限的慈爱)。

附点音符(突出了“摇”的感觉)。

(4)再次哼唱旋律lu并结合四拍子。

5、学唱第一、二、三段。

6、摇篮曲简介——摇篮曲最初为母亲抚慰婴儿入睡时咏唱的歌谣,后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

7、欣赏摇篮曲,体会摇篮曲体裁的音乐特点。

东北民歌摇篮曲、勃拉姆斯的摇篮曲、

8、总结摇篮曲的特点:

主题——母爱;

速度——中速稍慢;力度——弱;节奏——富有摇篮的晃动感;旋律——轻柔、甜美、舒缓

9、带着摇篮曲的特点有感情地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体会母爱、感恩母爱。

师:每一句摇篮曲都是母亲对孩子的爱和美好的祝愿,回想过往,妈妈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如果现在给你一次机会对妈妈说一些感谢的话你要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回家说给自己的妈妈听。

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创设了一种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并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从谈话中、表扬中、活动中充分让学生说、唱、想象和创造,让孩子们体会到学习音乐的快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新课标准》中提到: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本节课教师就特别注重学生的发展,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第2篇

小学一年级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摇篮曲优美抒情、轻柔安宁的意境,并能用动作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和意境。

2、能用柔和的、充满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体会妈妈深深的爱。

教学重点

感受摇篮曲优美抒情、轻柔安宁的意境,用柔和的、充满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录音资料、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教师:“同学们好!你们喜欢这弯弯的月亮、闪烁的小星吗?请同学们拿上你的金星走上讲台,我们一起在黑板上布置一个美丽的夜空!”

在《小宝宝睡着了》的音乐背景下,师生一起在黑板上贴月亮和星星,创设夜的氛围。

二、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教师:“天黑了,月亮出来了,星星眨着眼睛,外面静悄悄的。这时从远处传来了一阵动听的歌声,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一听,猜猜这首歌是唱给谁的?”

2、教师范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请学生回答问题:

(1)是谁在这静静的夜晚给小宝宝唱歌呢?

(2)小宝宝听完妈妈的歌怎样了?

3、揭示课题。

教师:“这是妈妈哄小宝宝入睡时唱的一首摇篮曲,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小宝宝睡着了》。请跟老师一起来读一读!”

教师:“妈妈的歌声有什么魔力,为什么小宝宝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三、聆听感受,熟悉歌曲旋律

设计意图:向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采用多种方式聆听歌曲,一起在妈妈的歌声中找魔力,并从中感受摇篮曲的特点,熟悉歌曲的旋律。

1、对比听赏,引导学生感受歌曲“舒缓”的特点。

(1)教师改变速度和力度来范唱歌曲。

(2)教师:大家听听刚才老师演唱的歌曲在速度、情绪、声音力度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样唱小宝宝听了能睡着吗?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速度和声音来演唱摇篮曲呢?

总结:慢速和轻柔是摇篮曲的主要特点,也是妈妈歌声中的重要魔力!

(3)教师:妈妈的歌声还有很多魔力,让我们一起去听一听、找一找,比一比谁找得最多。

教师将孩子们的感受都――写到黑板上。

(4)教师评价:孩子们,你们可真了不起,听得真仔细,找到了这么多魔力,老师送你们一个大拇指,真棒!

设计意图:对比聆听,轻松体验妈妈歌声的特点――慢速和轻柔……

2、“摇摇篮”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摇篮曲的轻柔感,初次模唱歌曲旋律。

(1)教师:现在,小宝宝要睡觉了,请同学们面对面坐好拉起手,这就是小宝宝的摇篮,让我们和着音乐节拍,慢慢地、轻轻地摇动摇篮;摇的同时,请大家轻轻地闭上小嘴巴,用“”来为宝宝哼唱摇篮曲……

(2)教师:准备好,要开始了,我们比比,哪组的摇篮摇得最舒服!

教师评价:摇篮真舒服呀,尤其是××组的同学,他们就像妈妈一样,动作是那样轻柔!老师也好想变成宝宝躺进你们的摇篮里,你们能变个大摇篮吗?(为后面给妈妈围大摇篮做铺垫)

设计意图:用肢体体验、感受摇篮的摇荡感,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速度和节奏,同时也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

3、划旋律线,引导学生感悟妈妈歌声的平稳、连贯,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

(1)教师:摇篮摇来摇去,像什么?

学生回答:像弯弯的月亮、小船……

教师: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

(2)教师:小船摇啊摇,小宝宝睡着了。他做了一个美丽的梦,他要去神奇的童话王国。于是梦中的仙女姐姐出现了'她伸手一指把摇篮变成了小船,又用手一挥把妈妈的歌声变成了航行路线!可是该怎么走呢?图中有三条路线(旋律线),哪一条是妈妈歌声变的呢?请大家来猜一猜,帮忙选一选吧。

学生选择并说出原因:第一条线波浪太大了,会翻船的……

教师总结:第一条线起伏太大,不平稳;第二条线断开了,不连贯;第三条线最合适,既平稳又连贯。妈妈歌声中的魔力还有:平稳、连贯。

(3)教师:仙女姐姐现在请同学们来为小宝宝划船呢!请同学们拿起指挥棒作为小船的船桨,然后大家起立站好,伸长手臂,沿着小船的航行路线摆动手臂,身体要随着小船起伏;划船的同时,我们用“呜”来为小宝宝哼唱摇篮曲,一起送小宝宝到童话王国!

教师评价:同学们的声音很动听,小船划得也稳稳的,小宝宝顺利地到达了童话王国,让我们一起欢呼、祝贺一下吧!

设计意图:在划旋律线环节,教师将摇篮生动地喻为小船,并通过选择用肢体划路线(旋律线)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妈妈歌声的特点――平稳、连贯,从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形象地感受歌曲旋律的走向。

四、总结体会,学唱歌词

1、熟悉音乐内容,按节奏读歌词。

教师:妈妈可真了不起,用歌声哄睡了可爱的小宝宝,妈妈到底唱了些什么呢?我们跟着伴奏音乐一起来读读歌词吧!

师生完整地、有感情地读一遍歌词。

2、学歌词。

(1)教师:读歌词的时候,有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学唱妈妈的歌了'别着急,现在老师就把这首歌教给大家,检验一下你们唱得是不是正确。

(2)让学生划着旋律线,跟着教师一句一句地学唱:小宝宝……(把小宝宝抱稳,声音托平、拉长);睡在摇篮微微笑……(慢慢地张开嘴巴,笑起来唱这一句);摇篮像只船……(像小船一样,声音保持平稳、连贯);妈妈轻轻摇……(轻轻摇起,声音要保持、不要掉下来);摇呀摇呀摇……(小船遇到阻力了,请同学们气息加大,声音上扬,把小船摇上去);一摇一摇……(气息保持,接着摇起来);睡着了……(快到终点了,小宝宝也要睡着了,请把我们的歌声慢慢收回来);一摇一摇睡着了……(最后一句很长,请大家深吸一口气连起来唱完整)。

(3)整句连起来跟着教师唱一唱。

(4)完整地跟琴唱一遍。

(5)个人展示,教师及时处理演唱中的问题。

教师让学生分别起来演唱歌曲,并将表现突出的学生请到台上进行表演,教师做点评。

设计意图:以逐句学唱、个人展示唱等多种方式学唱歌词,避免学唱的过程枯燥、单一。

3、表演唱(模仿妈妈活动,感受妈妈歌声的甜美)

(1)教师:我们小的时候,妈妈是怎样哄我们入睡的呢?老师这里有一个布娃娃,谁能上来模仿T啊?

学生:妈妈抱着我,摇着我睡觉;妈妈抱着我,拍着我睡觉。

(2)教师:妈妈看着自己心爱的宝宝,妈妈的表情是怎样的?(微笑的)

(3)教师:让我们也来做一次

妈妈,哄自己的宝宝睡觉吧。老师有个好主意,让我们把书卷成一个“小宝宝”抱在怀里,模仿妈妈的样子,慢慢地、轻轻地、甜甜地来为可爱的小宝宝唱首摇篮曲吧!

(4)教师评价:你们都是合格的好妈妈呀!做你们的宝宝可真幸福!

设计意图:回忆、模仿妈妈哄宝宝唱摇篮曲的情境,将具体的生活场景融入到歌曲表演唱中,直观形象地启发学生从模仿中表现妈妈歌声中的魔力。

五、情感升华,声情并茂

1、教师:妈妈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长大,教我们学说话,学走路,辅导我们学习,教育我们成才,妈妈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是谁啊?是妈妈!

教师:孩子们,让我们在美丽的星空下大声地对妈妈说一声:妈妈,我爱您!孩子们,妈妈对宝宝深深的爱是妈妈歌声中最大的魔力,她用心、用爱来为我们唱摇篮曲,在充满爱的歌声中宝宝睡得那样香、那样甜……

设计意图:运用拓展延伸的情感教学,渗透人文主题――母爱,从妈妈照顾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使学生由衷地感受到母爱的伟大,让孩子们在感动和幸福的氛围中体会到妈妈歌声的最大特点――充满了爱。

2、教师:你瞧,夜深了,辛劳一天的妈妈太累了,她伏在桌上睡着了。让我们给最爱我们的妈妈唱首摇篮曲吧,让妈妈也做个美丽的梦,好吗?

教师引导学生修改歌词,把“小宝宝”换成“好妈妈”,把“妈妈轻轻摇”换成“我来轻轻摇”;并组织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大的摇篮,然后用充满爱的声音演唱歌曲。

六、结束部分,祝福妈妈

教师:在同学们的歌声中,老师感受到了深深“爱”,如果妈妈在这里,一定会感到很幸福,很快乐!老师提议今天晚上我们就给妈妈唱这首摇篮曲。

教师:同学们,下课的铃声即将敲响了。最后让我们在妈妈的摇篮曲中,轻轻地走出教室,把妈妈的歌声带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我们永远铭记妈妈对我们深深的爱!

设计意图:在教学的部分,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辛劳一天的妈妈睡着了。引导学生回报妈妈的爱,让他们围成大大的摇篮,为妈妈唱摇篮曲,用歌声表达对妈妈深深的爱。

粟玉娟 河北省邯郸市曙卉小学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评比活动现场决赛・教学设计》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评比活动现场决赛・教学设计》一书集合了全国各地选送的中小学的精彩教学案例,将有助于广大音乐教师学习教案写作、提高教学水平。现杂志社仅有少量余存,欲购从速。每本定价10元(邮费另加10%)。

汇款地址:北京市朝阳门内大街甲55号人民音乐出版社522室

第3篇

一、“插嘴”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发言兴趣,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如教学歌曲《金孔雀,轻轻跳》,我说:“孔雀的故乡在我们祖国的云南地区,那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话音未落,就有学生“插嘴”:“老师,我去过云南,看到过那里的竹楼,还参加了云南的泼水节,云南的竹筒饭可香了。”我及时抓住时机引导:“太好了,老师请你当小导游,带大家到云南去游览一番。”这个学生立即明白了我的意图,高兴极了,把自己在云南的所见所闻讲得有声有色。有些不够清楚的地方,我先予以肯定,再加以补充,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信心,又让他们在参与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二、“插嘴”能够体现新型的师生关系

只要我们稍加思考便不难发现学生上课插嘴与“鲇鱼效应”相似。上课时插嘴的学生就如放在沙丁鱼中的鲇鱼,他们能赋予课堂强大的生命力,使之活跃、民主,有利于师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允许学生上课插嘴,或鼓励学生主动质疑、发问,摒弃传统控制与被控制、支配与被支配的师生关系,表明师生开始走向共同探讨、交流和对话,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教师从课堂的主讲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合作者。

三、“插嘴”能把给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很多时候,学生的插嘴听起来非常可笑、幼稚,甚至是错误的,却是学生的思考成果,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轻视冷落。如果教师稍加挖掘,或许表面上可笑、幼稚甚至是错误的,但背后常常隐藏一个个惊人的创造火苗。此时,“等待”就非常重要,“等待”是我们在音乐新课堂上经常使用的一种策略,就是教师作延迟判断,让学生自己判断,而不是老师作为一个法官独断。面对学生错误的插嘴,“等待”可以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一个表达的机会,一个自由想象的时空;“等待”能把音乐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唱、敢演,焕发生命活力。

一天,有领导听《摇篮曲》一课。课堂上,我充满感情地引导学生感受母爱,正准备教学新歌《摇篮曲》时出现了这样一段小插曲:“是呀,一句平淡的话语,一个简单的动作,都包含着妈妈深深的爱,看来有妈妈的孩子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此时杨同学突然插嘴说:“世上只有妈妈好。”我心中一愣,原本想说“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摇篮曲》”,此时我并没有责怪他的乱插嘴,而是灵机一动说:“是呀,音乐家为赞美我们的妈妈谱写了许多歌曲。”没等我说完,全班同学已七嘴八舌地唱开了,有《烛光里的妈妈》、《鲁冰花》,有《大树妈妈》、《我的妈妈叫中华》、《不再麻烦我的好妈妈》。看着闹哄哄的课堂,看着众多小朋友急切的眼神,看着那一只只高举的小手,我给予了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只是站在一旁等待着,静静聆听孩子对母亲的赞美之歌。当学会歌曲《摇篮曲》后,我还安排了回报母爱这一环节,没想到最后还创编出了许多回报母爱的歌,如《妈妈歇歇》中“我的好妈妈,劳动了一天,快来歇歇吧,给你捶捶背,给你揉揉肩,快来歇歇吧,快来歇歇吧,我的好妈妈,我的好妈妈。”小朋友的歌编得多好,原本课堂陷于僵局,但我捕捉到错误资源后,并没有责怪孩子,而是鼓励和“等待”,让他自己发现、感悟、创新。变学生的“错误”资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宝贵”资源,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适当的插嘴也是美丽的,关键是留足时空,抓住时机,变曲为直,为我所用。

第4篇

一年级的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音乐,多数儿童有较强的乐感,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基本能跟着音乐的节奏边舞边唱,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

一、完成的教学任务

第一册音乐教材内涵丰富。分为“聆听、表演、编创、活动”几部分。包括“好朋友”、“快乐的一天”、“祖国你好”、“可爱的动物”、“静静的夜”、“爱劳动”、“小精灵”等,共分十课。有名曲,有儿歌,有摇篮曲,歌唱快乐的校园,有歌唱美洲民俗民风的歌曲等,还有部分少数民族的音乐。选材上,有儿歌,有外国名曲,有校园歌曲。有欢快的、有优美的、有抒情的、有各种风格的歌曲符合儿童的情趣。本期按课程目标完成了全部教学内容。

1、好朋友

包括《玩具兵进行曲》《口哨与小狗》《你的名字叫什么》《拉勾勾》等,培养孩子们对校园的感情,对生活的情趣。在教学中演唱了歌曲,聆听了旋律,并用动作进行了表演。

2、快乐的一天

包括《快乐的一天》《其多列》《跳绳》《邮递马车》等,主要培养对校园的感,对生活的热爱。让孩子们从小爱家乡,爱校园,爱生活而努力学习。对这组教材,我采用了独唱与合唱的演唱形式,培养了兴趣,节奏准,旋律准。

3、祖国你好

包括中外许多著名作曲家的作品,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颂祖国》等,悠扬而动听。这组内容重在音乐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对祖国的感情.让孩子们了解了自己的祖国。

4、可爱的动物

包括《三只小猪》、《快乐的小熊猫》、《动物说话》等,充满了民族音乐的浓郁色彩。我让孩子们边舞边唱,在优美的音乐中陶冶情操,培养对动物的感情,人与自己和谐相处的情趣。

5、舞曲

这些音乐广为流传,旋律优美,喜闻乐见。如《火车波尔卡》《狮子舞会》等。

二、思想教育

教学中,注重对教材的运用,渗透素质教育和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学习热爱生活,热爱音乐,有高尚的情操。通过音乐教育,使孩子们享受美,热爱美,愉快生活、愉快学习,主动接受,爱学、乐学。

三、教学方法

第5篇

(浙江省上虞市松厦镇中心幼儿园312300)

【摘要】本文根据新课程下教师备课中存在的“克隆”、“分离”现象,剖析根源,提出应对策略:改革备课评价观,激发教师备课的内驱力;改革备课形式,提升教师解读和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

关键词 新课程;幼儿教师;备课问题;对策;

浙江省《幼儿园课程指导》.教师用书(第2版)的使用,不仅带给一线教师更多新课程的理念,而且带给一线教师更丰富的课程资源,给一线教师的备课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便捷、高效。但是我们也看到它也是一把双刃剑,正滋生着一些阻碍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危险“病菌”,在此,笔者根据《浙江省学前教育保教指南》第二章《保教常规管理》第十四条中指出:“建立备课制度,引导教师形成良好的备课习惯,克服对教学参考资料的过份依赖”的精神,结合我园备课改革的历程,从新课程下教师备课中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应采取的对策三方面作如下阐述:

一、新课程下教师备课中存在的问题

(一)“克隆”现象,导致模式化教学

一些教师备课中出现“克隆”现象,她们依葫芦画瓢地将《幼儿园课程指导》.教师用书中的活动设计一成不变地搬到备课本上,而后不折不扣地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面对的是不同的幼儿,可我们的教师却上的是一样的内容,一样的导入,一样的过程,一样的话。这样的活动,既没有标新立异的鲜明特色,更没有一丝一毫个性的张扬;它不仅造成了教学模式化的弊端,更隔绝了教师对备课形式、内容的创新。

(二)“分离”现象,导致教学效果差

一些教师出现“备课”与“教学”分离现象,她们按部就班地完成“教案”的抄写,但不思考所抄活动方案中的关键经验是什么,为什么要使用这种教学方法等等问题。由于未读懂文本,因此,课堂教学时完全是另外一副景象,有的目标偏离,有的过程没有落到实处,如:大班音乐活动“摇篮曲”,这首“摇篮曲”是伟大的音乐家舒伯特所写,舒缓流畅。教学用书上编者是作为音乐欣赏活动而进行的,由于教师课前未认真阅读现成的活动设计,于是错将音乐欣赏活动上成了歌唱活动,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如此备课,致使备课与课堂的联系割断,教师自我反思的桥梁自然也坍塌了。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幼儿园备课的评价标准导向有误

当前大部分幼儿园备课质量评价标准单一、片面,形式主义的成分居多(如统一的教案格式,以教案的详略、字迹工整与否、数量多少论优劣等),很少关注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教师的创新思想。在这样的检查制度下,教师的备课自然就形式化了,仅仅是完成一项任务,抄完及可、抄满及可,久而久之,备课蜕化成了一项教师抄写教案的机械、呆板的体力活,富有个性化的活动设计从此销声匿迹。

(二)教师个体专业成长意识淡薄

当前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感现象明显,她们对工作的意义及自我效能评价下降,在工作中体会不到成就感,没有工作动力,常常抱怨幼儿园教育工作量大,压力大,地位低。在这样的思想影响下,教师当然也就缺乏对专业技能及修养的提高意识,也缺乏研究新的教育方法的兴趣,不愿认真备课也就不奇怪了。

(三)教师缺乏审视活动方案的意识和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

1.教师缺乏审视活动方案的意识

大多数教师认为《教师用书》中的活动设计是集省内专家、名师智慧编制而成,因而成为了她虔诚的崇拜者和忠实的执行者,把《教师用书》当作不可违背的金科玉律,局限在藩篱内不敢越雷池一步。就算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了问题,也是从自己或孩子身上找原因,而不会去审视活动方案的适宜性。

2.教师缺乏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

所谓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在课前根据学习对象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的再加工,并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内在素质。从根本上说,就是教师的一种综合教学能力,也是一种创新能力,它在教师教学能力中居于核心地位。因为设计教学的过程,既可体现教师的教育思想、理念,又涉及到教师驾驭教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还可以反映教师的创新思想。然而,目前很多教师虽然也意识到《教师用书》中的有些活动设计与本园、本班幼儿有不相吻合的地方,但却不能按照新课程要求,对学习主体经验和需要、学习者建构过程、课程资源、学习情境、学习方式、教师角色、学习群体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对活动方案进行调整和修改。

三、应采取的对策

(一)改革备课评价观 ,激发教师备课的内驱力

新课程倡导发展性教学评价,即评价应该成为改进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促进教师业务成长的主要手段。对教育管理者而言,应树立“抓大(备课)管小(写教案)” 的改革意识,清醒地认识到写教案只是备课工作的一个环节,对备课工作的检查,不能仅停留在查教案这一层面上,而应赋予更多的实际内容。

1.拓展考评内容

考评内容和标准的制定,要体现新课程的精神,能反映教师劳动的创新性和教学改革的方向。要把上课、教学反思、教改实验、创新性教学和案例分析等引入备课考评的内容,帮助教师逐步树立整体的备课观,清晰地知道:要从课前准备(备教材、备幼儿、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具)看备课;从课堂教学效果看备课;从教学反思看备课;从课堂创新尝试看备课(指的是运用时代要求的教育教学理念,尝试创新)。激发教师增强备课质量,淡化备课的应检性。

2.实施分层考核

制定教师备课层次性要求: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要求她们备课注重规范、详细,以锤炼青年教师备课的基本功;对中老年教师,要求备课有创意,在教学改革上下工夫;对优秀教师,要求她们重在总结经验,帮助形成教学理念。

实施备课考核个性化措施:评估中,注重实用性、创新性,淡化模式化,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备课形式,如提纲式、随笔式、表格式和满天星的批注等,彰显课堂教学的个性化教学风格。

在这样的要求督促、评价激励下,教师们慢慢地从繁重的机械书写中解脱出来,备课不再流于形式;不断放开,不拘一格,不自觉地将其作为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来完成, 已形成了只要是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教案都是好教案的意识。

3.改变检查方式

杜绝一切形式主义,不一味地醉心于数页数、看环节、是否整洁等。领导(评价者)亲临教学第一线,采用集体研讨、说课、听推门课等形式,将这些过去看不见、不好查的隐性工作显现出来,使考评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4.建立动态的人性化评价

建立动态的人性化评价的主要目的,就是鼓励教师迈出专业成长的第一步,体验成就感。所以在操作过程中,它注重评价结果的分析,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次备课考评的结果,帮助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明确自己所处的成长阶段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这样的评价,避免了片面化和绝对化,唤醒了教师专业化的状态,激发了教师备课的内驱力。它不仅促使教师认真备课,钻研《教师用书》中的教案,研究幼儿,大胆进行教学创新,而且走出了备课模式化的“瓶颈”,提高了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二)改革备课形式,提升教师解读和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

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独立备课,没有精心的备课,先进的教育理念就没有了实践的场所;没有精心的备课,就没有高效的课堂;没有了备课与课堂中的实践,又怎能有反思和继续实践的基础;没有了反思性的生活,教师就没有自己的教育信念,永远成不了具有自己鲜明个性的教师。为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为把简单的“抄写教案”变成实实在在的学习研究活动,为把备课的过程由机械重复而且基本无效的“体力劳动”,转变成缜密的思想和设计实践活动,可尝试以下“三二三”备课形式:

*三——“三段式”备课

所谓三段就是: 一是课前预设性备课——备课本上几条筋;二是课中生成性备课——《教师用书》上满天星;三是课后反思性备课——教学反思。

1.课前预设性备课,主要是备教材、备目标、备方法、备学习方式、备教学策略;备课本上几条筋,主要是指教师通过对《教师用书》上活动设计的解读,在备课本上概括性写出以下几个方面:

(1)此活动的关键目标是什么?

(2)幼儿的已有经验有哪些?

(3)活动的重点、难点是什么?

(4)突破重难点的方法是什么?

(5)每一环节各要解决的是什么?

2.课中生成性备课,主要是备教学活动实践后应调整修改的具体事项;《教师用书》上满天星,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教学情况在《教师用书》上写提示语、批注、做记号等“打补丁”的方式,对原设计进行补充、修改和完善,有针对性地改革教学,扬长避短。

3.课后反思性备课,主要是看自己课前的预设与课程的实施过程、效果是不是相吻合,反思目标达到的程度,方法是否恰当等,反思成功之处和败笔漏洞应怎样修正等。

课前预设,课中生成,教师根据幼儿所学情况对课堂进行调控,加上课后反思,在环节上跟新课程研究接轨。把课程标准、《教师用书》和幼儿一起研究,把课本、备课本、甚至小纸条一起经营,个体的思考、设计与集体的交流相结合,使课前准备,成为真正的多元化开放性、深层次学习和研究活动过程。

*二——“两会式”诊课

所谓两会是指:课前论课会和集体备课会。

1.课前论课会,是指管理者每周抽查教师的一周备课情况,对其中问题比较大的一个半日活动或某一环节进行论课。通过和教师面对面的答辩、质疑、辩论等方式,帮助澄清活动中的重难点、分析目标的合理性以及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等。有了这一举措,促使教师事先思考《教师用书》中活动设计的理由,抄现成教案时会静下心来思考这样处理是否合适?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等,从而帮助教师辩证地看他人的教案,渗透自己的思想。

2.集体备课会,是指以年段为单位,针对同一个教学内容一起探讨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确定、教学策略的制定等问题。这样通过同年段不同能力层教师之间对教材见解的交流和团体的研究,帮助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很好地领悟其文本中的重点、难点。

*三——“三环式”磨课

所谓三环就是“洗课”、“磨课”、“炼课”, 赋予“备”以“用”的实际意义。“洗课”,借助于活动设计意图的讲解,请老师们把内容好好的洗一洗,洗去虚饰、浮华、艳丽的,凸显自然的、本色的内容;“磨课”,借助于一课多磨的形式,多次施教、多次研讨、多次提升,体现教学的精益求精,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炼课”,借助于活动后的反思,让教师从教学理论的高度加以评价、提炼,逐渐形成可供大家借鉴的方法。

“三二三”备课形式的使用,虽然从时间的角度上来说并没有减轻教师的负担,但是老师们普遍感觉到无效劳动的时间少了,做表面文章的机会少了,学习的时间多了,思考的时间多了,审视活动方案的意识增强了,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提升了,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感受到了自主创新的快乐,体验到了成功感。

诚然,教师备课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的有效策略创新不够、较易出现程式化的过程设计等等,但只要我们清醒的认识,高度的重视,积极的应对,幼儿园的备课一定能精彩纷呈,幼儿园的教学一定能生动有效。

参考文献

第6篇

一、文本――厚读探意

美国作曲家艾伦・科普兰说:“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听音乐。”教师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倾听音乐是懂得音乐感受与鉴赏的首要途径和基础。作为教师不仅要通过有效的聆听、细听从多角度、多层面地挖掘音乐作品的内涵和价值,还要反复倾听、准确把握、深刻理解。歌曲是通过词曲结合创造的典型的艺术形象或意境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音乐艺术,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情感蕴含在独特的音乐语言之中。对于歌唱教学作品的分析,笔者尝试从分解元素、找寻规律;把握要系、歌曲表现;挖掘内涵、体悟情感角度出发从进行解读、构思,使学生领略艺术的魅力,最终获得对歌曲真正地理解。

1、分解元素,找寻规律

歌曲教学中最灵魂的元素――音乐特性。“教学中尽可能发现和挖掘音乐中独特的音乐语言(要素),以此来发展学生对表现要素的理解力和更明晰的感知”。这话语充分的说明挖掘音乐作品的灵魂元素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灵魂元素包括旋律、节奏、节拍、力度、音色、结构、调式、和声、曲式等。而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做一个有心、用心之人,善于在歌曲作品中有效的挖掘歌曲的灵魂元素,发现之间的规律以此来进行有效教学。

例如歌曲中的特色性的衬词,二年级歌曲《我是小音乐家》有一句衬词:勃隆|砰砰 砰勃隆|砰砰 砰勃隆|砰砰 砰勃隆|砰砰 砰|;三年级歌曲《一支短笛轻轻吹》一课,把歌曲中模仿笛声的衬词:哩哩嘟 的|哩哩嘟 的嘟|哩嘟哩的|笔者要求学生象念绕口令一样快速而有节奏地说,还让孩子们比一比,看哪位同学念得又快又好,然后配上旋律演唱。又如歌曲中的典型旋律,笔者总是尝试“先个体再整体”、“以点带面”的方法。学生会觉得拿到一首歌曲学会唱有点难度,但是他们会认为唱一句很简单,唱一个小节更简单,没有心理压力,这样学唱整首歌曲就有了好的开始。还可以为歌曲寻找伴奏节奏,四年级第八册第五课歌曲《白桦林好地方》旋律平淡、音高节奏变化少,唱谱时感觉沉闷没气氛。所以笔者根据歌曲的特点设计动感强的节奏x XX x x|x XX x x|为歌曲伴奏,在这样一遍遍的伴奏合作声中学生学唱的兴趣越来越强。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学唱能力与趣味性,还丰富了学习内容。通过对音乐元素的准确、深入而细致的分析,设计有针对性、由浅至深、由易而难的教学直达音乐本体,从而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培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把握要素,表现歌曲

在解读歌曲作品时,除了对音乐要素做出准确的分析,还要区分把握不同的歌曲要素,更好地表现歌曲。歌曲的表现能力包含了歌唱的感受能力、对声音的控制能力、对作品的艺术处理能力。这些要求都隐含在课程标准、教材的各个单元及具体的歌唱作品中,需要教师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充分了解。作为音乐教师必须了解如何把握作品的歌唱表现要求如何把握,教师要考虑:音准怎么解决?咬字的要求是什么?逻辑的重音如何安排?演唱中的连段唱法的处理?气息达到怎样的要求?歌曲的中的各种记号如何安排?歌曲怎样处理?演唱中的声音怎样塑造?这些都需要在具体的歌曲具体分析处理。

如:在教学《嘀哩嘀哩》这首歌时,笔者采取启发学生想象小鸟在枝头窜来窜去的情景,并且运用动画投影演示,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让他们更好的演唱出歌曲中的活泼感和跳跃感。

由于歌曲创作的时期与背景的不同,表现的风格也是各有不同的。在解读的过程中要加以琢磨,体会歌曲所表达的各种“风味”。只有准确的把握歌曲的要求,才能充分的感受歌唱所带来的魅力!

3、挖掘内涵,体悟情感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教师只有充分地让他们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内涵才能更好地体悟情感。《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寻找适合的体验方式,因为体验学习是音乐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而体验只有在音乐实践中得以实现,作为一线的教师要尽可能的创设一个审美体验的实践机会。至于不同的作品选择何种体验方式,前提就是教师对作品有足够的了解、反复体会、品味音乐语言所传递的意境、形象、情感,之后学生表演才能转化为读者内心真挚的感情,才能引发共鸣。

如《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是一首表现亲情题材的歌曲。笔者通过师生对生活互问互答的方式启发学生对母亲的爱。生活中“妈妈的辛苦”和“对我的关心”,学生都看在眼里,只需要加以提示和引导,就能激发出学生的亲近感,从而在演唱歌曲时把这种情感自然的表现出来。

所以,只有在知晓音乐要素和表现要求的前提之下,才能更加准确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调,才能更好的体味作者所表达的含义,才能更细致品味音乐语言引用的精妙之处,体会其背后所传递的细腻情感。

二、学生――披文入境

音乐是多元的,教材中的歌曲也是多种多样,有各个地方的名歌、山歌、小调、儿歌和一些优秀的外国歌曲等。从歌词中可以看出一个地方的特色,如果离开具体的地方特色,断章取义讲解一些内涵、节奏、基调,往往会影响学生理解音乐作品。因此,应将作品放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来分析。笔者尝试从还原体验、风格对比、抓准基调三方面由表及里地深入作品,更为深入地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读出作品的真实性与独特性,让学生真正入情入境地感受音乐。

1、还原体验,突显特色

音乐与文化是相连紧密的,音乐之所以多种多样、多彩多姿,主要是各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文化特色,这些不同的文化特色造就了丰富的作品。在音乐教材中很多都是少数民族的歌曲,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注意的是这些歌曲的节奏特点、歌曲的风格,很少在节拍上注意地方特色。如《乃呦乃》是一首二四拍子的歌曲,教师通常的处理会告知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需要第一拍强,第二拍弱。有一位教师是这样做的:“孩子们,你们演唱,我来做一名土家族的舞蹈演员进行表演。”然后师生进行合作,教师三步一踢,踢腿的动作正好落在长音上。学生唱着唱着重音发生了变化,随着老师的舞蹈,他们将重音放在了第二拍上,结果发现这样的歌唱韵律和土家族的舞蹈动律浑然一体。一般的解读在表面上,而这位教师把文本的解读放到了地方文化背景中,给予学生的音乐内涵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在平时作品分析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应着眼于音乐的内涵、背景、风格等,将文本放在地方文化特色中,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掘文本所蕴含独特价值及意义,享受异样的教学效果!

2、风格对比,感悟差异

音乐课程的人文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教师应有强烈的人文意识,注意歌曲作品因为地域不同而产生明显的差异性。在分析作品过程中一定要了解音乐文化的渊源及地区的差异,更加要明白这些明显的差异性对歌曲风格造成的影响。教材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六年级的《茉莉花》,可以说这首歌曲在全国流行甚广,在全国各地都有传唱,但在风格色彩上有着明显的差异。江苏名歌《茉莉花》曲调委婉、细腻,体现柔美的风格,生动刻画一个文雅贤淑少女被美丽芬芳的茉莉花所吸引,欲摘不忍的爱慕和眷恋之情。可以从旋律的感受着手。东北民歌《茉莉花》曲调棱角分明,柔中有刚、起伏自然,把人们热爱茉莉花的喜悦之情表现得十分真切,可以从富有东北地方风味的衬词“哎呀哎呀哎哎呀”作为教学切入点。河北民歌《茉莉花》旋律起伏较大,色彩明亮,曲调更具叙述性质,从唱腔中课以感受。陕西民歌《茉莉花》曲调优美抒情,悠扬委婉,富有西北地区民歌的色彩和特点。还有其他地方的内容题材都大致相近,但是旋律、风格却是各有特色,充分体现了民歌在文化传承中的变异性。《茉莉花》这首歌曲在各个地方的变化说明地方特色造就了地方音乐。教材中《摇篮曲》也是如此,勃拉姆斯的《摇篮曲》、舒伯特的《摇篮曲》、东北《摇篮曲》、沪剧的《摇篮曲》;器乐形式的摇篮曲;现代摇篮曲:罗大佑的《摇篮曲》、动力火车的《摇篮曲》等各有特色、各有千秋。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抓住各个地方的音乐、文化特色,这样有助于开拓更广阔的解读视角,使学生在掌握音乐学科各学习领域的内容、多种音乐能力的基础上,形成更高层次综合性的音乐文化素养,使学生感悟别样的、精彩纷呈的音乐。

3、抓准基调,特色呈现

善于挖掘歌曲的文化特色,找准歌曲中最有特点、最有代表性的进行有效的分析即教学中的“切入点”,这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金钥匙。而音乐歌曲作品的切入点往往是隐秘地藏在音乐作品之中,需要教师仔细观察,分析,用心去体验。分析音乐教材作品,不难发现他们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歌曲教学中有歌曲戏歌,《蝈蝈和蛐蛐》《我是中国人》等,作品传递出浓浓的京韵京味。但这类歌曲的教学有点棘手,抓不住一个很好的点。对于这类歌曲教师可以抓住京剧神韵中“精”“气”“神”作为切入点。首先是“精”为首,通过板式的体验,解读“做”功以采“精”;其二“气”为重,通过富有韵味的念白的体味,解读“念”白而显“气”;再是“神”为魂,让学生模仿各种的唱腔。在这样的解读过程挖掘了文本中最有特色的作为教学切入点,在与文化对话的过程中去不断的发现、体会、品味京剧的唱念做打,最后对其他的板式、念白、模唱有着更深的理解。

找准歌曲基调、抓住本文的特色进行有效的分析,既尊重了歌曲作品的文化内涵,又能丰富作品。相信在教学中一定会得心应手,使教学更加的有效!

三、教师――以文取道

通过以上两个视角对作品进行分析,相信平时对教师的歌唱教学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是歌唱教学中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有找到合适的才是最重要的。这就需要教师平时对文本进行梳理、归纳,然后进行个性化的建构。它是促进师、生、文本之间的对话,促进学生个性的演绎的有效途径。

1、线形建构,环环相扣

线形建构顾名思义,即一堂课的设计始终贯穿一条主线建构、设想下去,但是教师必须明白教学的重点、难点,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这样设计的优点在于思路清晰,教学步骤明确。有一些歌唱春天的歌曲就可以尝试“春”为主线以体验春天――歌唱春天――演奏春天――赞美春天为主线,来引导学生进入到积极参与的学习状态中,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了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学生兴趣浓,参与度高,注意力能够较长久地保持,学习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像《编花篮》一课的教学可以抓住河南歌曲的特点进行主线建构。如一位教师首先从方言导入引出歌曲,用方言范唱抓住眼球,方言学唱提高兴趣,整体演唱轻松完成的教学设计思路进行设计。效果非常好。教师一开始就用温州方言作为师生问号的导语,起初学生们非常惊奇,继而个个面露笑意,然后以方言向教师回礼。使用家乡方言问好,出奇制胜,顿时引起了学生的好奇,拉近了师生的距离,然后引入到河南歌曲上。再让学唱最有特色的一句时抓住方言、倚音、休止、甩腔等特点进行教学,学生都非常乐于接受。最后顺理成章到歌曲整体学唱,学生学的轻松而且积极性高!

这样的教学线形构建教师必须明白教学的重点、难点是什么,在怎么的情况之下运用怎样的方法加以轻松解决,教师思路必须相当清晰。尤其是一些技能技巧的学习最好能达到“悄无声息”的解决!

2、板块建构,均衡重点

板块构建就是将一节课或一首歌曲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分为几个明显而彼此关联的教学“板块”,即教学的过程、教学的内容呈“板块”状并列而又逐层深入。板块式教学结构呈“板块”状而又组合丰富,灵活多姿,可以充分地表现教师设计教学的技艺、创新意识与审美意识。它主要用于一节课的教学,使课程布局完美、内容厚实;也可以用到一个教学步骤之中,使这个教学步骤显得丰满细腻。教材中很多的歌曲如《大鹿》《布谷》富有童趣非常受学生欢迎。笔者认为这些歌曲可以在学唱歌曲环节进行板块建构。

如《大鹿》是一首具有童话色彩的法国儿童歌曲,歌词采用拟人化的叙事手法,幽默风趣,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所以对于本节课学唱板块笔者将学生分成小兔、大鹿两个角色。演唱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也非常乐意接受。情感处理也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与学生对唱的过程中巧妙的加以解决。又如《我是小音乐家》,笔者让学生从提琴、弹吉他、吹法国号乐器中选择一种乐器,代表的是不同音乐家,不同“音乐家”分别拉提琴、弹吉他、吹法国号,同时演唱歌曲,学生马上找到了“音乐家”自得其乐的感觉,愉悦的感觉油然而生。

在歌唱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教材、学生、教学目标等诸多因素出发,设计合理的教学板块,激发学生的表现欲。

3、体验建构,身临其境

体验建构就是摒弃传统教学设计中以知识传递为显性中轴的外在输入式设计思路,以学生即时学习体验为重心采用以学习体验生成为内在主线的内发创造式设计思路。人教版小学音乐教材中选用了不同风格、题材多样的歌曲,大多都是学生喜欢的作品。笔者发现欣悦感、崇敬感、豪放感、亲近感、向往感等五大类情感表现音乐作品:欣悦感:指的是歌曲所表现的欣喜、欢悦的情感,是精神放松状态下愉悦、内在的情感。崇敬感:表现的是创作者对祖国对集体的尊崇感,或是由人物的优秀品质、坚毅精神而引起的一种折服感,这种情感能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豪放感:是一种既爽快又浪漫的歌曲情感,产生于性格外向、胸怀开阔的创作者作品中,它是浪漫主义歌曲的主要标志之一。亲近感:是创作者敞开胸怀表达的一种情感,唱的是身边的人和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吸引,产生亲近感。向往感:是由向往、渴求的意念产生的歌曲情感,在歌唱作品中常见到能引起学生“身临其境”的心理反应。教师可以从这五大类歌曲中选择体验教学设计,像《哦,苏珊娜》《拉库卡拉查》等歌曲以风格体验为出发点进行设计。

第7篇

一、少些表演 多些倾听

一位教师执教初中欣赏课《新疆之春》,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开课就向学生表演一段精彩而又热烈的维吾尔族舞蹈,赢得了学生阵阵掌声和欢呼声,但说话时并非气定神闲,而是有些上气不接下气,导语也显得不够顺畅,甚至有些语无伦次。在其后欣赏乐曲时,教师又用小提琴现场演奏了全曲,由于教室的音响效果不是很好,演奏的速度又始终没有跟上伴奏,加之还出现了部分音准问题,结果平时非常纯熟的表演大打折扣。虽然同样获得了学生的掌声,但从教师的摇头和懊恼的表情中可以看出她对自己的表现并不满意。在最后的拓展部分,教师又再次展现了自己的舞蹈特长,从新疆舞的基本舞步、手形手位、眼神表情等开始示范,让学生模仿学习,虽然教学非常认真仔细,学生学习也是兴致勃勃,但是最后激烈的群舞结束后,师生都是气喘吁吁、满头大汗。这节音乐课除了上课教师和学生都很累以外,就连听课的教师们也感到紧张和疲劳。

当然,音乐是表演的艺术,在课堂上展示教师出类拔萃、与众不同的才艺,表现全面而深厚的学科基本功本来无可厚非,但笔者认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角色意识,不可喧宾夺主。无论多么精彩的表演都代表不了学生的学习,因为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习得效果怎样才是教学的关键。为此,一方面我们要分清哪些表演是教学必要的,哪些只是为教学服务而起辅助作用的,乃至哪些是与课堂教学无甚关联而多余的。比如,唱歌教学中教师声情并茂、极富感染的范唱是非常必要的;欣赏教学中能够用乐器范奏主题让学生感受乐曲特点虽然很好,但却不是必须的;而完全脱离音乐进行单纯的舞蹈学习则是多余的。另一方面在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一定要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状态、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状况,要多倾听学生的声音,多给予学生表演展示的机会,这样才能真正解放教师自己,也才可能获得轻松高效的课堂教学。

二、少些解说 多些体验

有位教师教授舒伯特的《摇篮曲》,一开始就积极地引导学生:“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个著名作曲家的精彩故事,孩子们愿意吗?”学生异口同声地高喊:“愿意。”于是,老师讲起了19岁的舒伯特身无分文走进饭店,偶遇克劳蒂乌斯的小诗创作了《摇篮曲》来换取一份土豆,而在他死后30年却以四万法郎的高价在巴黎拍卖的故事。教师讲得绘声绘色,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课堂的学习氛围积极浓厚。接着教师用图片、文字等介绍了“歌曲之王”舒伯特的生平、代表作和贡献,介绍了摇篮曲的创作特点,还连说带唱地分析了这首《摇篮曲》的旋律、节拍、音色和伴奏等表现要素。显然在后段时间里,尽管教师讲话的音量提高了许多,学生的注意力还是没有前面听故事那么集中,有的东张西望,有的窃窃私语,教师见状也急了,只得三言两语,草草收场。前后花了将近二十分钟的时间,学生才开始学唱歌曲,其效果就可想而知。

爱听故事是孩子们的天性,教师往往会以讲故事的导入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但是“故事”无论多么动听,都只是音乐以外的“光环”,并不是音乐本身。同时,音乐不是“讲”出来的,教师的解说无论多么精彩,都无法代替学生对音乐、音响的直接体验。教师讲述的“故事”和解说的“音乐”过多,不但浪费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而且还消磨了学生可贵的学习兴趣,可以说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是音乐课堂中学生获得学习信息的主要途径,“听”也是学生体验音乐最直接的方式,因此“听”是最有必要、也是最有效的音乐教学方法。以音乐本身具有的魅力来培养学生的兴趣,以丰富多样的感受方式让学生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在积极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取新知识和培养技能,并享受音乐审美体验过程的愉悦,这才是音乐教师的课堂“本职”工作。

三、少些替代 多些等待

课堂上学生聆听感受、体验音乐作品以后,教师就应该给予学生描绘评述和表现音乐的机会,这既是学生必要的艺术实践,又是教师准确把握课堂状态的契机。然而在一些公开课和示范课上,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当发现学生演唱的发音不够准确、速度跟不上、表现不够积极大胆或吐字不够准确清晰时,教师便会大声地跟随学生演唱歌曲,以自己的声音覆盖学生的歌声,似乎是在有意“纠正”学生,结果成了教师从头至尾、无处不在地“领唱”歌曲;有的教师还采用耳麦、话筒等扩音设备,课堂上就几乎听不到学生的声音,出现了明显的“代唱”现象。还有,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反应比较缓慢、没有来得及思考、一时没有理解老师的意图而找不到正确答案或回答与“正确答案”有差距而不太令人满意时,常常会看到教师很着急地“引导”学生往自己设计的答案方向去思考或作答。有的直接采用填空式把“答案”递到学生嘴边,大有“请君入瓮”之感;有的干脆自问自答,基本上不给学生思考的机会,迫不及待地代劳解决“问题”,课堂上很难见到师生的“互动”,这也是明显的“代答”现象。

这些替代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现象很普遍,产生的根源在哪里?我想主要在于教师对学生不放心,怕学生的表现出错,影响了课堂的“流畅”和“完美”;其次在于对自己不够自信,担心处理问题不够圆满会影响自己的形象。但是,课堂上学生是“学习者”,不是舞台上的“表演者”,演唱从“不熟”到“熟”、答问从“不知”到“知”,需要一个发展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问题和错误也是正常现象,如果老师不顾现实而努力地掩饰这些现象,上课喊“累”也就不足为怪了。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出现了问题和错误也许还是一件好事,既发现了学生的不足之处,又给了教师一个展示自己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当然,这需要教师敏锐的眼光和准确的判断,需要教师耐心细致的等待和处理问题的智慧。“静候花开,聆听花开的声音”,这也是教育的一种境界。

四、少些急赶 多些积累

有一次我指导一位教师执教《山谷静悄悄》参加全市的优质课比赛,这位参赛教师基本素质好,积极性也很高,但音乐课上得却不理想。经过多次反复地打磨,进步很大,最后获得了一等奖。由于磨课过程比较长,赛后这个教师累得瘦了一大圈,虽然大家都很高兴取得了这个成绩,但她说的一句话对我触动很大:“这个一等奖应该是你们的,因为课里面没有一样东西是我的。”仔细想想,她说的很有道理,现在的赛课因为关系到方方面面,已经不是参赛教师“单兵作战”的个人行为了,赛课教师的背后往往有一个较大的服务和指导团队:教研员负责课的方向把握、教材的挖掘处理和教学过程的环节设计;音乐组的老师负责音响、歌谱等资料收集;语文老师负责导语设计和文本润色;计算机老师负责课件制作;美术老师负责服装搭配等。校长、教导主任亲自督课,后勤主任负责协调各方工作,而这位老师的舞蹈特长,却被改成了表演唱……她就成了这个剧本的演员,只是负责粉墨登场、上台表演而已。团队里面上上下下每个人都感觉很累,获得了好结果就皆大欢喜,而结果要是不理想就怨声四起,大家的心累,上课教师更会觉得羞愧无比。

课堂应该是处处充满生机和无限创造力,每节课都是不能复制的。然而现实赛课中的许多课是急赶出来的,参赛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素养的积累不够深厚,只得由团队“包装、包办”,参赛教师只是一字不漏地生搬教案、照本宣科的现象并不少见,因而导致环节设计生硬、学生学习缺少兴趣、效率低下,教师又疲于奔命的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诚然,不可否认赛课也是教师成长最快、最好的捷径,既锻炼了教师也成就了教师,但赛课也是需要积累的。据调查发现,许多教师赛后的教学进步并不大,课堂几乎又回到原位,反而对赛课那种让人身心皆疲、终身不忘的过程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而能够连续参赛并以此为乐的教师不多。其实,我们还真应该为赛课的教师们“松绑减负”,还原他们真实的课堂原貌。比如,举行随机抽样的“即兴课”、一支粉笔一台琴的“朴素课”、不作任何雕琢的“常态课”,这些形式的赛课虽然“观赏性”不强,也不够完美,但是能够看到教师平时的教学积累和常态下的教学水平,让教师轻松上阵并展现自我的实力,这种比赛才是真实的,这样的历练过程也才是最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