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大学管理学学习经验范文

时间:2022-12-04 16:22:49

序论:在您撰写大学管理学学习经验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大学管理学学习经验

第1篇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大学绩效 内部院系 绩效管理 平衡计分卡

一、研究背景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特征趋势的日益明显,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水平低,科学研究能力弱,社会服务水平低,核心竞争力不强,资源配置效率低,管理体系陈旧等问题日益凸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显著增强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通过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作用,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绩效评价,进行动态管理,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努力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

2003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己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国家行列。与政府高等教育投入快速增长对比,核心竞争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大学持续发展的关键瓶颈。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带来的竞争与挑战,中国大学要实现内涵式发展,必需要牢固树立市场竞争意识,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培育核心竞争力,提高功能实现效率,在竞争中获取优势和空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绩效管理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制定大学教育政策、分配教育资源和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重要手段。从我国实践看,现有的大学绩效评价体系是行政主导的“管理主义倾向”的以大学为评价对象的外部绩效评价,没有与高等院校的战略发展结合起来,对大学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效果并不明显。借鉴欧美国家大学先进经验,构建基于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大学绩效管理体系对中国大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在大学核心竞争力与大学绩效管理相关文献和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比较欧美大学与中国大学在核心竞争力和绩效管理方面的差异,并基于大学杰效管理与内部院系绩效管理关系的分析,借鉴集团企业平衡记分卡绩效管理理念与工具,探讨核心基于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大学内部院系绩效管理体系构建思路。

二、大学核心竞争力与大学绩效管理文献与经验研究

1.大学核心竞争力与大学绩效管理内涵概述

“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源于普拉哈拉得(Prahalad)和哈默(Hamel)20世纪90年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核心竞争力是组织特有的,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在应对变革与激烈竞争时,能够获取和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集合。世界著名的大学往往在功能发挥和责任承担上具有核心竞争力。赖德胜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是大学以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科学研究及其成果产业化、课程设置与讲授、人力资源开发、组织管理等整合使学校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从USNEWS-QS世界最佳大学排名指标构成看,大学核心竞争力要素主要包括社会评价社会声望(同行业竞争对手评价,普通民众意见与看法,社会影响力等)、教学与学术研究水平(师生比例、论文引用次数、科研立项等)、国际化与国际影响力水平(包括国际学生比例、在重大国际性学术期刊、学术研讨会、论坛上提出有影响力研究结果)等。

绩效(performance)概念最早产生于企业,是组织或个人在特定时间内,通过工作职能与责任承担,创造和完成预期任务目标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核心能力、行为态度与业绩结果。绩效管理是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达成一种关于工作目标以及标准的一种共识和所需要达到目标所需能力的协议,绩效管理是确保员工的工作活动和工作产出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的手段和过程。大学绩效是指大学在承担功能和责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核心能力与持续效能,大学绩效具有目标多元性、产出特殊性、评价标准与指标难确定性、评价信息收集稀缺性和认知效应的差性等特征。大学绩效管理是评价主体在科学的价值观指引下,在科学战略定位的基础上,通过持续开放的沟通使组织与成员对战略目标和绩效任务达成一致承诺,进而借助科学的战略目标设定与分解以及高效的绩效实施、辅导、监控、评价、反馈和改进活动,保持组织与成员组织战略目标与工作活动的协同一致,最终获得大学绩效持续改进和核心能力提升。作为组织战略目标实现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制度保证,绩效管理系统应该通过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体系设计与管理实践,把大学发展战略目标、核心价值观层层传递给教师职工,激发其工作动机和活力、增强其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2.欧美大学绩效管理与核心竞争力提升实践经验

大学核心竞争力是一个长期实践循序渐进积累的结果。核心竞争力提升需要有效的激励机制,核心竞争力培育需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学术自治”、“教学自由”、“学习自由”一直是西方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法则,赋予大学充分自和决策权,赋予社会、家长和学生充分选择权、参与权、监督权,这有利于推动大学优化资源配置,创造和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20世纪80年代,为应对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质疑,欧美大学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西方国家政府纷纷出台各种高等教育绩效评价标准和绩效管理制度与法令,积极引导和支持大学树立绩效管理理念、完善内部绩效管理体系和内部教育质量保障机制。西方国家大学陆续开展了绩效管理改革,在大学内部建立绩效评价系统,不断完善绩效评价制度和内部监督机制。以大学绩效管理改革为代表的国外大学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极大地推动了政府、社会、高校三方评价体制的完善,完善的大学绩效管理体系成为西方国家大学最具特色的教育质量评价与管理制度,已成为国家政府制定教育政策、分配教育资源和提升大学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帮助大学得到了更多更好的资源,实现了更快更大发展,更极大地提升了西方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美国大学一直占据世界权威大学全球排行榜的前列,美国大学绩效管理模式也一直是其他国家大学学习与借鉴的对象。美国大学绩效管理主要有几个特点:第一,美国大学把院系作为大学发展的基本实体,大学绩效管理落在院系层面。美国大学认为学校绩效的实现依赖大学内部院系绩效的发展,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内部院系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以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为例,该校ICES系统即将院系作为大学绩效管理的主要承担者,既有校级考核评价指标也有针对不同院系发展状况设置的院系特色指标体系;其次,美国大学绩效管理鼓励个性发展,倡导每所大学都采取适合自身发展的绩效管理模式,这与中国高校采取统一的标准化绩效评价模式不同;第三,美国大学非常强调绩效管理的双向性,更看重绩效管理的绩效反馈与改进功能实现,坚持以每个绩效周期考核结果作为下周期考核计划制定的依据,这也与中国大学更强调绩效管理的评价功能有所不同。香港科技大学成功的关键正是在于把院系作为等大学功能实现的基础主体,并采用了西方大学先进管理理念与建立规范的绩效管理制度,使每一个办学流程都有章可循。

3.我国大学核心竞争力与绩效管理实践现状

现在,我国普通高校总数超过2300家,在校学生规模从1999年的413万激增到2011年的2308.5万,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5%,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进入了大众教育阶段。伴随着教育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大学与境外大学的竞争愈发直接和激烈,2008年以来,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年增长率均在24%以上,2010年出国留学总数比2007年翻番,达到28.47万人。当前,核心竞争力不足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大学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2011年全球大学排名前100名中,美国大学31家,中国香港地区有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3家(香港地区共有16所大学),中国大陆只有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2家(中国大陆共有大学2300多家)。从位次看,历史悠久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世界排名不如1991年成立只有20多年历史的香港科技大学高,从入选比例看,中国大陆与欧美发达国家和香港地区大学相比,核心竞争力差距十分明显。近些年大陆高考状元频频选择境外大学也是一个例证,2011年香港地区大学国内招生报名录取比已从2006年23:1上升到40:1。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11年国家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已经由1999年436亿元增长到4783亿元,2010年科研经费从1999年102.5亿增长到597.3亿,与此相对的是我国大学学术造假情况不断涌现,产学研效率低依然广受公众诟病。

从实践考察看,我国现行的大学绩效管理主要由政府行政部门和社会机构组织实施的外部评价,评价多为鉴定性评价,面向过去、标准单一的结果性评价指标,带有强烈“管理主义”价值倾向,缺少科学理论指导和管理体系支持,无法实现对大学战略的科学导向、鉴定、激励和改进。在被动接受“应试性评价”过程中,大学在机械遵从或功利奖惩的驱使下,为追求评价等次和排名,刻意保持自身价值取向与行政部门或社会机构评价要求的一致性,不惜为“达标”而放弃“特色”,评估中大学自我价值不断迷失。“管理主义”外部评价抑制了大学的个性化发展,扼杀了大学的办学特色,难以激活大学内在发展动力,更无法满足大学核心竞争力提升的需要。从文献研究看,国内学者对大学绩效的研究多为理论探讨,以成本与效益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委托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等为主。成本与效益理论认为,大学绩效一定意义上就是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大学绩效评价就是研究大学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研究如何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同样教育成果,资源占用和消耗越少,效率越高;利益相关者理论则认为,大学绩效评价主要是研究利益主体之间关系以及通过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确定大学绩效管理责任和管理风险分担;战略管理理论认为,大学绩效管理就是通过资源配置优先顺序安排,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实现大学组织结构与战略目标的匹配,以使得绩效管理更加符合组织发展的需要,从实现核心竞争力提升目标。

对比中外大学绩效管理实践,中国大学绩效管理应借鉴企业绩效管理理念与工具,从强调一致性与相似性的外部评价转向鼓励大学自主性和独特性的内部评价,在现代管理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大学自身特点与优势,科学定位自身战略定位,建立和完善内部绩效管理体系,不断打造自身特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基于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大学内部院系绩效管理体系

1.大学绩效管理与大学内部院系绩效管理的关系

“院系”是大学按学科或专业性质设置的基层组织单位,兼有行政与学术组织职能,具体承担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等大学功能。伴随着我国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格局形成,大学管理重心下移至院系一级,大学内部院系作为相对独立的准办学实体,已经成为大学功能实现和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微观主体,大学产出直接反映在院系一级,大学核心竞争力最终表现为大学内部院系的核心竞争力。说可以,作为大学功能实现与竞争力培育的一线组织,大学院系绩效不仅是大学绩效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大学战略实现的关键要素,大学内部院系运行绩效的优劣决定着大学整体办学质量水平的高低。建立科学高效的大学内部院系绩效评价制度,是提高大学办学质量的重要制度保障,院系绩效管理是大学调控其内部院系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推进大学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是沟通大学与院系关系的桥梁和纽带,是最大限度激发院系实现大学功能与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保障。

2.我国大学内部院系绩效管理实践现状

国内大学开展内部院系绩效管理实践的并不多见,同济大学是国内较早开展内部院系绩效评估的大学。2005年,同济大学为了适应“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整体办学战略目标的需要,成立了办学质量评估院,制定了《同济大学院系绩效评价方案》。每年由质量评估院专门负责开展同济大学院系办学质量绩效评估,并编制《同济大学办学质量白皮书》。由于各院系在历史条件、学科特点、发展重点等方面有所不同,同时,各院系之间在绩效目标水平和绩效实现能力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同济大学提出对不同院系应实行分类绩效管理,将参评院系分为常规院系和特色院系两类,两类院系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案,以便形成公平合理、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以此来促进大学与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同济大学强调用总量绩效和标准人均绩效两种指标计量绩效评价结果。其中,总量绩效反映的是大学院系的整体实力,是学院作为大学某一学科领域实力的综合体现;标准人均绩效是用总量绩效除以院系标准人数,注重院系单位人均绩效,使不同规模院系的办学质量和效益具有一定可比性。同济大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基于同济大学办学理念,参照国内外大学排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出来的,比较客观地考核评价院系发展,有效地促进了院系竞争力提升。

与院系绩效管理实践相似,国内对院系绩效关注也刚刚开始,少量研究主要集中在院系绩效评价层面,没有关注绩效管理整体,虽然在绩效指标体系设计研究中,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企业绩效管理思想,但对绩效管理理念的理解和绩效管理工具的使用仍处在初级阶段,完整的绩效管理的理念还未真正树立起来,没有把企业绩效管理最先进的理念和工具融入到绩效管理体系设计和实践之中,绩效管理对大学功能实现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没有得到重组发挥。

3.大学内部院系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体系构建思路

大学在战略目标实现和管控模式上与企业集团非常相似。企业集团竞争优势获取和战略目标实现的微观载体是其下属子公司,集团企业的战略目标需要分解到每一个下属子公司,子公司运营目标达成直接关系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可以说,子公司每一个战略部署对于整个集团战略成败都至关重要,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投入与产出能力、资源利用率是集团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决定要素。现在,企业集团绩效管理最先进的工具是由哈佛商学院罗伯特.S.卡普兰和复兴全球战略集团创始人戴维.S.诺顿提出的平衡计分卡。平衡计分卡作为战略绩效管理系统,强调因果关系的重要性和绩效指标体系对员工目标制定、行为引导和绩效提升的重要作用,它根据组织战略愿景,按照因果链条,组建各层次有机的组织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个人、部门和组织之间一致的目标系统,使组织成员在评价指标的引导下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平衡计分卡以实现战略目标为核心,突出组织目标的主导地位,给出了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图,把战略目标分解为一系列可测量的指标,改变了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片面管理,克服了传统绩效评价体系的片面性和滞后性,避免过分重视某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的不足。

第2篇

关键词: 气象大数据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教学改革 专业建设

1.引言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海量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的大数据时代已席卷而来。在未来的WEB3.0时代,数据就是资源,数据是保障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此背景下,社会对信息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增,同时也对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结合气象大数据时代背景,针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气象行业高校特色,借鉴国外信管专业教学改革的先进理念,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教学方案和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以期培养更加优质的复合型、交叉型、创新型信息管理类人才,为我国的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作出贡献。

2.气象大数据概述

2.1大数据概念与特征。

关于大数据的概念,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和学者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比较普遍的说法认为“大数据是指数据量巨大、数据形式多样,以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为主的数据集合”[1]。大数据通常认为具备以下四个特征[2]:

(1)数据量巨大(Volume)。数据量级已从TB(1TB=210GB)发展至PB(1PB=210TB)乃至ZB(1ZB=220PB),可称海量、巨量乃至超量;

(2)数据类型多样(Variety)。越来越多的为视频、位置信息、图像与图片等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信息;

(3)有效价值小(Value)。以视频为例,连续不间断监控过程中有价值的数据可能仅为一两秒的数据流[3];

(4)处理速度快(Velocity)。数据流往往为高速实时数据流,需要快速、持续地实时处理。

在此背景下,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工业污染日趋严重,各地气象灾害频发,因此迫切需要对各类气象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对气象灾害进行预测和预警,减少经济损失。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得处理海量、分布式的气象数据成为可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正是培养气象大数据处理与分析人才的主要源泉。

2.2气象大数据时代信管专业面临的挑战。

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我国的信管专业是在教育部1998年7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之后[4],由原来分属于不同学科领域的5个专业(管理信息系统、经济信息管理、科技信息、信息学、林业信息管理)合并建立起来的。专业建立之初的目的是研究如何系统地设计数据处理应用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原有的专业培养理念和教学安排逐渐显现出一些弊端。

(1)专业定位不清晰。信管专业设立的特殊背景,导致在教学和管理中对专业性质和发展方向的定位非常模糊,比如理工科背景的专业发展偏向计算机领域,具有经济管理学科背景的专业又朝着经济与管理方向发展。定位混乱为信管专业的后续发展埋下了隐患,导致该专业没有在社会上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产生影响。

(2)人才培养方式单一。人才培养方式需要灵活多样,而国内信管专业发展历史比较短,人才培养方式普遍单一,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学习实践的机会很少。信管专业的毕业生动手能力较差,缺乏核心竞争力,没有突出专业特色,因此,就业空间被计算机科学或管理学专业学生挤占[5],造成人才供给与需求的严重脱节。

(3)课程体系亟待更新。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大体上包括基础课程(如外语、数学、德育、体育等)、经济管理类课程(如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等)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类课程(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开发工具等),是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的简单拼凑组合,自专业设立以来,没有大规模地进行系统化课程体系改革,缺乏课程体系的顶层规划与设计,未能体现学科知识的深度融合。

气象大数据时代,需要处理的气象数据集合,不但在规模上急剧增长,数据类型也更复杂。TDWI的分析报告指出,对现有数据进行分析和监测已经不能满足气象行业和相关部门的需求,未来的数据分析人员需要具备多方面的技能和素质以适应深度分析数据的需要,比如技术能力(工具、流程、专业知识)、管理能力(领导艺术、项目管理)、社会交往能力(交际、团队协作、解决问题)和系统能力(系统开发、企业规划)等[6]。

在此背景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方案和人才培养模式急需改革,本文从气象大数据背景的人才需求角度出发,对教学改革策略提出建议。

3.改革措施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服务气象事业发展为导向,以服务“互联网+”经济发展为重点,以深度国际化为提升动力,建立并完善分层分类、“三个导向”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未来的改革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3.1引入OBE教育范式,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OBE教育模式的核心精神是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教育活动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移。本专业建立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以工程教育改革实践为基础,深度借鉴、挖掘和利用工程教育所蕴含的思路与主旨,结合国际工程教育改革及工程教育认证发展趋势,进行探索与再创新,计划四年内,完成以下教学改革项目:

(1)建立本专业OBE工程教育体系,构建基于学生发展的师生学习共同体。首先,制定专业层面的预期“学习产出”;其次,通过一体化课程设计,建立课程与培养标准的匹配矩阵;再次,确定课程层面的预期“学习产出”,并设计相适应的教学策略;最后,做好专业层面与课程层面的实际“学习产出”评估。

(2)与知名高校、评估机构合作开展OBE教育效果跟踪调研。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合作,完成教师发展评价调查;与麦可思公司合作,完成学生学习时间投入调查。

3.2坚持气象特色发展,打造高水平跨专业支撑平台。

在强化气象学科特色优势的基础上,突出本专业的行业特色及信息技术在互联网时代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的应用特色,逐步构建经管类跨专业支撑平台,凸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对经管学科其他本科专业建设的示范引领和品牌效应。未来四年,从三个项目着手实现平台和资源优化:

(1)建设大数据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为适应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迅速、技术更新快的特点,需要丰富多元化教学模式,以江苏省大数据重点实验室为平台,建立大数据开发实验室,包括云存储平台建设、基于云存储平台的教育资源建设、大数据开发平台建设、大数据分析工具与资源建设,能有效应用云存储技术实现教育资源。

(2)建成基于云平台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资源库。充分发挥各专业教师协同优势,通过有机整合师资、课程、教材、教学网站、实验室、实习基地等资源,构建统一的国内一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将各专业丰富的资源进行合理整合,联动建设。通过发挥品牌专业优势,建立区域共享机制,在国内高校专业中形成较强的示范性、引领性,实现教学资源全球共享,提升专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3)建设省级“气象信息管理与服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三方共建平台“气象服务科学研究中心”及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建立“气象信息管理与服务实验中心”,不仅用于本专业学生的理论实践与技能训练,而且为气象行业信息化培训提供规范化现代化高水平实践实训基地。

3.3深度融合工程化培养理念,创新课程教学体系。

为了培养适合行业和江苏经济发展需要的信息管理专业人才,面向气象大数据时代要求,侧重培养学生数据分析和系统研发实践能力,将实践教学环节和工程教育理念融入课程教学中,融基础理论、实验教学、工程实践为一体,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数据分析等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未来四年,将实施三个项目创新课程教学体系:

(1)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带动课程体系建设。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专业审核评估标准,将学生基本实践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培养融入到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中,强化工程创新意识、工程创新能力和工程创新思维训练。将相关课程实验教学比例增加至40%左右,在以往两周集中实训课的基础上,不同学期增加课程设计专项、学科竞赛训练专项、科研实训专项等训练计划,实现“由点到面”递进式能力培养。

(2)以工程化培养目标促进实验实践教材出版。充分利用教学团队国际化进修成果,借鉴国外知名高校的教学思路和改革成果,按照精品化、精细化要求,编写《数据挖掘实践》、《气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8-10门实践类课程教材,争取省部级以上规划教材3部。

(3)继续完善“专业课程链”相关课程建设。开设翻转课堂和开放式教学,并采用任务驱动式、体验式教学方法,建设《信息组织与检索》、《管理信息系统》等专业核心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实现“专业课程链”中精品视频公开课程覆盖率100%,1-2门课程遴选为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4)紧密结合“专业素质链”加强实践型教学。对学生从事社会实践、素质培养、科研训练等活动进行有效指导,全方位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3.4推进高端国际化战略,与国际顶尖高校深度合作。

(1)加入国际顶尖信息管理学院联盟iSchool。iSchool成员主要涵盖了如信息科学、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传播科学、计算机科学、系统设计、工程学、心理学等相关领域,通过以iSchool建设为契机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过程进一步规范,通过开展一系列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推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与国际接轨。本专业充分发挥在气象、信息科学等跨学科领域优势,力争尽快加入iSchool联盟,与国际知名高校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不断吸取国际知名高校有益经验、改革创新,促进学科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核心竞争力。

(2)创立一流“气象信息资料同化”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国际科研合作机构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把握国际前沿动态人才的最佳平台。与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组建“气象资料同化与融合研究中心”,与亚利桑那大学组建“商务智能国际合作中心”,着力打造高水平科研人才的培养基地,依托科研平台建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课程实验班”,联合培养学生,拓宽本科生出国交流渠道。

(3)推动专业国际评估。与国际知名麦可思等第三方评估公司合作,建立紧跟现代气象事业发展和国际化步伐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才培养评估体系。通过与国外同类学科专业的对比分析,以及与国内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国际评估的基本原则、指标体系和相关程序,每两年邀请和组织国际同行专家进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评估会,形成评估报告。

4.结语

本文结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发展现状,从大数据人才培养的视角对专业的培养理念和教学方案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由于大数据人才培养本身就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将大数据人才培养落实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具体建设中,不仅要考虑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教学方法的创新,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的科学配置等。因此,只有系统性地进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才能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成为气象大数据的复合型、交叉型、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智慧,张泉灵.大数据研究综述[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4,48(2):1-16.

[2]Wikipedia[EB/OL].http:///wiki/%E9%9A%90%E7%A7%81%E6%9D%83.[2015-1-15]

[3]闫娜.大数据视角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研究.图书馆学研究,2013(11):9-1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第3篇

2011考研国家线: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研究生复试分数线(江苏)

报考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研究生院的考生请注意,考生关注的2011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研究生分数线、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已公布!

为了方便考生及时查询,

复试笔试满分150分,面试满分150分(其中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满分50分,综合素质测试100分),所有复试成绩之和满分为300分。最终将复试成绩记入总分,剔除初试中的政治和英语成绩后重新排序,详细录取办法见招生简章说明。

以上是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室;日常管理;实验教学

一、引言

大学物理实验是理科生必修课程的其中一门,通过大学物理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大学物理实验室作为物理实验教学以及研究的重要阵地,必然受到各院校的重视。伴随着高校体系的改革,大学物理实验室在管理方面的各种弊端逐渐显露,不利于院校进一步开展实验教学,降低了教学质量,限制了院校在物理科研方面的新突破。本文将从实验室人员,实验室制度以及日常相关管理,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开放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最终实现大学物理实验室的科学管理。

二、实验人员的管理

物理实验室人员主要由实验室主任和实验员构成。首先,实验室主任负责整个实验室的统筹规划,统领着所有的实验员。所以一名合格称职的实验室主任必须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较高的整体协调能力,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搞好大学物理实验室的科学管理工作,根据教学计划组织实施教学工作,合理分配实验员,协作任课教师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同时监督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规范每一项流程,为学生和教师提供良好的物理实验室环境。其次,实验员是实验室的直接参与者和管理者,实验员的素质关系着实验质量的高低,也关系着整个实验室能否被合理利用,发挥最大效用。所以在选拔上,实验员必须要通过专项考核,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进行专门的培训后才能正式上岗。同时实验员要不断的学习物理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交流会,短期进修等,吸收借鉴他人的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工作。另外实验室要建立相关的实验人员档案,与人事处一起进行实验员的考核,奖励惩处,培训以及职务升迁等,使每一位实验员确立责任意识,督促他们能够按照自己的职责去做事。

三、实验室制度的制定

一个社会能够稳定的进行,是因为它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而大学物理实验室要想做到科学合理利用,将教学任务和其他教学工作落实到实处,发挥最大的效用也应当有自己的制度。所以实验室要制定《实验室管理制度》并悬挂在醒目显眼的位置,使实验室管理人员及利用实验室的每个人进入实验室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一方面要根据自身情况以及学校相关教学要求制定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教学仪器的使用管理制度,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规则,物理实验室老师的职责以及安全规定等。另一方面是建立实验室固定资产档案,将各类财产归档,做好使用记录,这样一方面能够保护好实验室的财产,另一方面能更好的掌握各类实验器材,满足教学实验的需求。最后也要将相应职责明确,实现教学、科研、服务三者之间的协调。

四、日常相关管理

实验教学设备的齐全以及质量的好坏影响着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要对实验室进行合理地分配,一般每个实验员管理2个实验室,并根据院校的规定,签署《实验员责任书》,实行管理岗位责任制。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做好各项工作,记录好当天的工作日志,以及实验情况。另外实验员要做好仪器的日常维护,将各种仪器分类,统一造册,既可以按照实验科目,也可以按照专用、通用进行分类,提高仪器的利用率。对于新购进的仪器设备要开箱检测,试用后填写相关报告,报与学校主管部门。另外做好直接管理,保证实验室的整洁、干燥、通风,做好防尘,防火工作等。实验员要对仪器进行定期的检查维修,维修要按照相关维修条例进行,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五、实验教学管理

实验员的职责除了要保管好实验室及各种设备外,还要保证所有实验的顺利完成。在每一项实验进行前,要充分了解该实验的目的以及具体操作要求,和想要达到的效果,真正实现实验室为素质教育而服务的目标。实验员在平时要掌握各种物理理论,熟知教材知识,了解其中每一项实验的流程以及注意事项,熟知教学原理以及操作步骤,必要情形下和授课教师一起备课,做出具体可行的实验教案。这样才能在实验中,和任课教师一起指导学生的操作,参与到实验教学中去,及时纠正学生的各种不规范操作,提供解决方法。一名优秀的实验员不是一个“花架子”,而是一个内外兼修的实践者。另外实验员也要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提出实验教学工作中的改善意见,和任课教师一起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水平。同时,理论课教师也可以在授课过程中适当的传授实验课,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强学生对亲自实验的好奇心,使学生在后期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也不会太过于陌生。

六、实验室开放项目

大学物理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创造性以及开发性。但是现在,大部分院校对于物理实验室实行封闭式管理,学生只有几十个实验课时接触到仪器设备,实现动手操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仪器的闲置,资源的浪费。而且各实验室及实验员之间“各自为政”,在实验室管理及仪器设备的维修保养上沟通交流少,资源与信息很难实现共享。所以针对这方面要做出相应的改善,实现实验室的开放。一方面要保证实验室开放时间,开放时间主要由实验室统一制定,确保每一个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自己的实验操作。学生在实验室开放期间,都可以进入实验室进行自由操作。另一方面,学生要想进行自由操作,也需要实验员及相关实验教师的指导,所以这就要求具备开放的实验室师资队伍,既可以是指导教师,也可以是技术人员,高水平的实验室师资队伍才能确保开放式实验室的科学合理利用,而不是滥用。另外学校每个学期可以开展实验室开放项目,由实验室确定开放形式和具体的实验课题,然后进行公布,组织学生们参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避免了传统教学过程中的不考虑学生学习需求的现象发生。物理学科作为一个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实验几乎贯穿了整个学习过程,仅仅依赖传统实验肯定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而仿真物理实验室打破了这个弊端,成为物理授课过程中的得力助手。仿真实验室是一个面向所有教师和学生全面开放的物理实验仿真软件和课件制作平台,与传统实验不同,在仿真实验室里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操作实验。所以对于学习物理的大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学习工具。通过亲手操作,加强自己对各种物理定律的理解,教师也可以利用仿真物理实验室增强授课过程中的趣味性,减少理论上所带来的各种枯燥无味,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七、结语

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各种资源越来越开放,伴随着这种形势,大学物理实验室也在慢慢变成一个复杂的,开放的系统。所以强化大学物理实验室的建设,提高对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是每一位实验室人员致力追求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大学生,教师,实验室管理人员三方共同的协作努力,打造良好的实验室环境,更好的为师生提供实验保障,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优秀人才,促进科研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劳媚媚,徐军,陈如麒.开放实验室条件下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新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29(8):235,237.

[2]陈先字.浅析高校实验室管理与开放[J].重庆交通大学(社科版),2015,7(5):142,l44.

[3]朱国全,唐亚明.新形势下物理实验课程改革与实践[J].物理与工程,2013,13(5):32-34.

第5篇

[关键词]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7-0169-02

2015年3月的两会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随着近年来,我国大学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人数成倍增加,毕业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缓和社会矛盾、帮助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自我理想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大学生作为创业活动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虽然他们在自主创业方面有热情、创意和优质资源,但盲目乐观和经验不足等硬伤也导致了当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低、成功率低。作为大学生,尤其是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其专业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创业的敏锐性更高,专业优势也更为明显。鼓励大学生创业,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入手,建立起一套结合经济管理类专业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是适应市场对人才需要的一个重要手段和途径。

一、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分析

大学生创业群体主要由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组成,他们具有高知识、高学历的特点,但是缺乏相对应的社会经验和职业体验,需要高校、政府以及社会的引导和帮助。尽管目前政府等相关部门及各高校针对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诸多支持和优惠政策,但大学生创业人数较少,自主创业科技含量低,创业成功率偏低,其自主创业的现状仍令人担忧。

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

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兴起源于“挑战杯”创业大赛等活动的举办,较之发达国家,我们属于起步时间偏晚、发展速度较慢的国家。国外创业教育有着完善的体系和保障,建立起了相对适合本国国情的创业教育体系,创业教育的针对性也更强。相比之下,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还处于发展和完善的阶段,尚有很多不足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观念普及程度低

目前,有很多大学生观念陈旧,认为找不到工作的人才会去创业,大多数大学生将创业当作求职的“备胎”,认为创业是找不到工作的无奈之举。部分家长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态度不明确,持一种不反对、不支持、不鼓励的态度,对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期待不高、信心不足。大学生创业教育观念的普及和程度相对较低。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

我国目前的创业教育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没有形成健全的课程体系,配备的课程教材也五花八门。首先,很多高校并未在课程教学体系中明确设立系统化创业教育课程,仅仅以短期培训、客座报告等形式开展创业培训。其次,创业教育对于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目前,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活动主要基于“知识和理论的导向”,希望通过基础的创业理论知识传授对大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业教育,实践性不强导致创业教育的效果甚微。对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而言,他们虽然掌握了相对较多的管理学专业知识,但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还很难实现,经管类的创业教育课程大多也以理论为主,缺乏和专业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担负着创业教育中的启蒙、组织、指导等多重作用,是创业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师资力量不仅影响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而且直接影响创业培训的最终效果。目前,大多数负责创业教育的教师都是兼职,如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专业课教师、企业老板、政府部门的领导等。高校没有设立专门的部门、建立专业的队伍去负责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有些学校的创业教育由团委负责,有些由就业中心负责,往往是下设一个机构或者科室来负责学校的创业教育,工作人员精力有限;选择的一些负责创业教育的导师又缺乏创业经历,实践经验严重缺乏。

(四)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缓慢

近年来,为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顺利进行,各地政府和高校逐步建立了诸多创业孵化基地。例如各地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北京的“中关村”、武汉的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以及一些城市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大学生创业的基地。但是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总量持续上涨,就业压力的增大使得大学生中选择自主创业人数越来越多,项目越来越广泛,大学生创业基地、创新园区的建设跟不上需求。

我国的大学对创业教育的重视还远远不够。大多数学校开设了创业教育这门课程,但往往作为选修课,没有统一的教材,从课程设置和师资的配备等都不太重视,对学生学习要求也相对较低。因此,很多学生也对这门课程不重视,疲于应付,学习效果不佳。

三、经济管理类大学生自主创业优势分析

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由于其专业的特点,在自主创业的浪潮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在我国的大学生中所占比例相对较高,研究经济管理类大学的创业教育体系对加强素质教育,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等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相对于其他专业,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有着明显的创业优势。

(一)具备经济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

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经过大学系统学习后,成功构建了以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财务会计、统计学、金融学等课程知识为依托的系统知识结构,因而在企业的运营程序、市场开拓、投融资管理、风险规避等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在自主创业的过程中,他们熟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有着专业的优势。

(二)有比较系统的创业观念

经济管理类的大学生由于专业性质的原因,对创业的兴趣较强,创业观念比较系统,比较善于把握市场机会,挖掘市场潜力。由于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学生熟悉市场及公司的运作和管理,有比较系统的创业观念。

四、针对经管类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议

(一)注重大学生创业观念的培养

相对于其他专业,经济管理类的学生专业设置有利于大学生创业,但专门的创业实践机会较少,学生的自主创业信心不足。高校要结合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学习,通过典型案例的学习、创业教育、实践课程等形式,提高大学生创业兴趣和信心,使其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让经济管理类大学生成为社会创业队伍的“先锋军”。

(二)优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高校的创业教育要结合专业特点,要从入学起逐步深入。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目前创业的显著特征是以销售为主,通常都是非技术型的创业,技术含量低。经济管理类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创业应用知识的教育,通过共享教育资源、强化专业实践、成功模型分析等多种形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应用和实践能力。高校的创业教育,要在现有的课程基础上积极开发创业类指导和具体实践类课程,大力完善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并将创业课程体系纳入到学生的学籍管理制度中来,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创业意识。条件允许的话,可指派专业教师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团队,如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师对可以更专业的指导学生进行市场化运作,积极改善创新创业的硬件条件,指导学生直接参与管理内容,如产品的开发、销售、管理,给学生搭建实践的平台,帮助大学生实现将创业意识、创业激情转化为创业举措、创业实效。

(三)提高创业教育师资力量

针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生不做试验,创业导向和市场密切结合的特征,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要求以专业课的教师和企业家为主,针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也可以配备专业的导师。学校应鼓励经管类专业课教师积极到企业挂职锻炼,以丰富实践经验。要强化校企合作,通过进入知名企业家、创业成功的优秀校友等作为创业培训的兼职教师,通过经验分享、提供实习机会的方式,强化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四)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第二课堂平台

高校的创业教育,大力弘扬“创新创业创优”三创精神,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构筑创业教育第二课堂平台。以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为中心,围绕创业课堂教育、创新实践活动、创业案例分享等,引导大学生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通过鼓励创业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针对经济管理类的学生,高校通过邀请相关专家讲座、创业指导课、新媒体宣传等形式帮助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弘扬创新创业理念;也应结合专业特色开展相关活动如“金点子”模拟销售大赛、创业大赛等,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逐步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同时,高校通过整合校内资源,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鼓励各专业开展以专业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大学生校内创业实践平台,地方政府或学校提供政策支持和运营保障。

第6篇

关键字:挑战杯 管理机制 竞赛

【中图分类号】G644

1.引言

“挑战杯”大学生系列竞赛为高等院校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所具有的重大战略意义和教育价值,已被高校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同[1]。有效开展“挑战杯”大学生系列竞赛关系到学校、院系、教师、学生等多方面的工作,不是哪一个部门单独所能解决的,是一个涉及到学校各个部门、各级领导、广大教职员工和全体学生的系统工程。因此,高校内部建立以共青团为核心,以各院系分团委为基础,以领导、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科学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竞赛鼓励机制是非常必要的,是培养优秀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保证[2]。这样的保障监控体系应由竞赛保障系统、竞赛管理组织系统、教师、学生评价与反馈系统和竞赛工作量监控反馈系统四个系统构成。

2.有效的管理机制

2.1 完善竞赛保障系统,规范竞赛管理

竞赛保障系统是指学校对竞赛提供全面、完善保障,包括对竞赛管理及组部门机制及制度上的保障,对指导教师评优、评职称及奖励的保障,以及对参赛学生荣誉、奖励保障等内容,同时建立竞赛评委专家库,专家包括校内教师及校外资深人士,为竞赛的指导工作提供保障。学校的保障系统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依据,建立严格、科学、规范的竞赛保障系统是做好比赛的前提,更是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基础。我校在长期的竞赛管理过程中,重视竞赛保障系统,研究制定了相关文件,在制度建设上,制定和实施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有效的调动了各院系、指导教师、参赛学生的积极性,使学校的竞赛运行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奖赏分明、措施到位、管理有序”,为学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了制度的保证。

2.2 健全管理组织系统,完善管理机制

高校内部建立以共青团为核心,以各院系分团委为基础,以领导、教师和学生为主体的,科学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竞赛管理组织系统是非常必要的。这一系统要通过“团委-各院系分团委-指导教师-参赛学生”这一四级管理模式来运行。自我校2003年参赛以来,根据竞赛过程中的情况,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了校级组织管理机制,建立了院系分团委协助管理机构,首先能够发挥基层团学组织教师的优势,依托大学生科技活动骨干队伍,通过开展群众性的创新活动,扩大学生创新实践的参与面;通过监控学生思想变化,给予学生更多的引导,纠正一些错误的想法[3];通过组织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课外活动,为广大同学提供机会、搭建舞台,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3 完善竞赛评价与反馈系统,强化人才培养

竞赛评价与反馈系统工作的实施,一般是通过分团委、教师和学生评价来实现的。在备赛过程中,分团委以学生的主体,因材施教,根据项目内容及学生具体情况,加之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与反馈,形成高效的合作团队,及时发现做实验、搞研究、做调研、开展具体工作中的问题,并通过反馈及时得以解决。在竞赛后,指导教师和学生,通过系统将备赛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评价,并反馈到试验进度中,使得学生和教师在项目的深度和广度上开展累进及交叉研究,从而实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2.4 完善竞赛监控系统,强化监控质量

在完善评价与反馈机制的同时,我校仍需要建立完善的竞赛监控系统。一是从专家库中选拔优秀专家组成独立的监控和考核机构,通过学生答辩、审查材料、与专业教师联合研究对策等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定期以总结会的形式召集学生进行培训,及时反馈检查信息,使竞赛保障监控系统形成闭合回路。二是对新接手的分团委书记进行有效的培训和指导,使其尽快步入角色,及时监控其存在的问题,在备赛过程中采取特殊的关注。

3.针对性的完善措施

3.1 在实施过程中,应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项目为核心的管理机制,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创业实践改革,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研讨等方式,收集归纳教师和学生反馈的意见,研究出竞赛管理中待解决问题,实现管理机制的有效运用[4]。通过建立专家库,遴选出熟悉和热爱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的教师参与并指导学生,带动广大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的训练,改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不强、创业意识淡薄的现状,形成创新的氛围,建设创新文化,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2 突出监控特色,实现创新创业训练与项目研究、开发、实践的有机融合,实现创新创业项目与企业和公司的有效衔接,积极推进项目的成果转化、推荐参与项目研究的优秀毕业生,实现学生就业与企业吸纳优秀员工的双赢。

3.3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二级院系的大力支持、指导教师积极配合,全面实施管理机制团委和二级院系分团委是关键,形成以团委为总体协调,二级院系分团委逐项实施的管理体系,突出管理的独立性和集中性,强调创新创业人才的个性化发展,注重人文素质与团队精神培养,逐渐完善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马建荣,李凤.构建学科竞赛“四化”长效机制,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创业能力.现代教育技术[J].2011.12.

[2] 金宏妍.共青团参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增权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10期.

[3] 韩鹏 陈克安等. 大学生科技创新科技活动组织与管理模式探索[J]. 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Volume 6) 2010.

[4] 姜扬.高校大学生科研管理有效机制探析[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9,17(5).

基金项目:沈阳化工大学2013年教育教学研究基金C类项目;

作者简介:张健(1982-),男,辽宁人,沈阳化工大学团委干事,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组织与管理。

第7篇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路径

进入信息化社会后,物联网、大数据迅速发展,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时刻会产生数据,尤其是移动电子产品、社交网络的普及,让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发生了显著变化。大数据对于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在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下,智慧校园已经建设完毕,针对大学生的日常学习、消费、成绩记录、档案等,均可使用大数据来记录、分析,在这一时代下,如何利用大数据来提升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成为高职院校与学生管理者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学生管理信息化的意义分析

1.提升管理工作效率。在传统学生管理工作中,一般是采用调查统计、发放表格、信息调取等方式,对于管理者而言,这是庞大的数字基数,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才能完成。但是,利用大数据等技术,让数据分析变得快捷、便利,借助人脸识别系统,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学生各项信息,省去后续统计的麻烦,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满足了人本管理要求大数据时代下各类技术的应用,满足了学生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的要求。例如,在教育扶贫中,尽管传统扶贫方式可以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困惑,但是公开的扶贫方式,会给其心理造成一定影响,而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审核相结合的方式,避免了传统扶贫管理工作的尴尬,不仅管理工作更加科学,也具备了人性化特色。

2.实现学生信息的动态化。学生信息并非一成不变,在就学的三年中,时刻会处于变动中,在传统学生管理工作中,一般是在大一登记信息后,就很少更新。将学生各项信息录入系统后,可定期更新,帮助管理者掌握学生信息在各个阶段的变化,从而实现精准化的管理和扶持。

二、大数据时代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化路径

1.转变管理思维,提升工作认识。目前,在高职院校中,学生管理工作的占比并不多,管理者数量有限,面对复杂的工作形势显得力不从心,信息化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要充分发挥出大数据等技术的作用,首先,管理者要树立数据思维。对于管理者而言,要用全新的信息化思维来看待数据化时代的学生管理工作,认识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局限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借助数据思维来找到适合的解决方案。同时,管理者要具备大数据预判力,在应用大数据过程中,不能盲目信任,也不能以此作为长期预判,要具备数据控制力。如,在针对学生的精准扶贫上,数据的采集、变化都要根据学生情况来及时改变,否则就很容易由于信息不更新而出现经验主义错误。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要将与学生相关的信息数据化,将其学习、生活、评价、实习、行为、心理健康等数据纳入到学生管理系统中,确保对各类数据都能够及时查询,发现其中的问题,为学生提供科学引导,管理系统的构建要以学生作为中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对人与资源、人与人之间进行深度融合、开发,让学生更好的接收。同时,提升教师队伍的大数据使用水平和意识,通过持续性的培训,让教师能够掌握教学资源、教学信息的搜集方式,通过大数据来调整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方法更加贴近学生需求,并引入高素质大数据人才,弥补学校技术人才缺乏的困境。另外,管理者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者,其数据管理能力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有直接影响。对此,高职院校要针对管理者开展专项培训,提升其数据素养,除了要提升管理者的数据采集、处理能力外,还要帮助管理者养成良好的数据使用习惯,让学生管理工作朝着前置预判、科学决策的方向发展。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管理者身份多元,既是知识的传递者,也是思想的领路人,学生职业规划的人生导师。在培训上,要涉及多项内容,让管理者能够利用大数据引导学生走出困境,更好地为学生发展而服务,帮助其科学制定学习计划与职业生涯。

2.建设管理平台,打造采集链条。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以及云计算推动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体系的改革,为了满足管理要求,需要构建学生管理平台,将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各项核心业务纳入其中,包括智慧学习、心理预警、思想教育、综合考评、舆论引导、生涯规划等,构建统一的访问入口。平台的建设需要关注几个问题:首先,确保各类信息数据之间可以连通,促进信息的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其次,各个业务数据应当是无缝流通的,以促进数据、信息的多元共享,提高数据利用率,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再次,平台使用者要面向学生管理者、学校各级领导、学生、家长等,根据不同角色需求将业务功能放开,实现多个主体的联动;最后,以学生管理工作的业务需求着手,深度研发其他数据分析系统,强化信息挖掘,充分发挥出信息资源的作用与价值。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其数据来源包括传统学生工作的数据、校园基础系统数据、网络社会平台监控数据,在数据采集上,要将线上、线下结合,融合数据采集模式,进一步扩充采集渠道,构建完整的数据采集链。在具体工作上,需要针对性采集关键数据,包括学习数据、一卡通消费数据、社团活动、图书借阅、宿舍进出、网络社交、关注话题、生活困难等数据,作为一手管理数据。同时,有目的针对个别学生采集数据,通过网络测试、问卷调查等了解特殊群体的生活情况、学习状态、思想变化、心理状态,确保数据采集的全面性与代表性,充分利用好平台,对零散数据来梳理、清洗,将其转化为适合分析、利用的数据。

3.整合管理信息,优化管理决策。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既要关注学生技能的养成,更要让学生学会做事、学会生活,而传统学生管理工作在这一方面稍有不足,对于学生信息的了解主要依靠入学输入的信息,信息获取方式静态,滞留时间长,一些潜在性的问题无法被及时发掘,对此,需要对各类管理信息整合,让学生在享受高质量学生管理服务的同时,能够树立良好的品德。在大数据的应用上,需要关注学生实际需求,以为学生提供便利,借助技术了解学生动态,高职大学生数量多、性格各具差异,在数据的整合、处理上要突出个性化。在数据整合环节,对各个子系统数据来汇总,清理出其中的错误、不完整数据,对可信赖数据来汇总、完善,根据数据应用范围将其纳入不同子系统中。在数据处理环节,充分发挥出数据挖掘技术的作用,了解学生行为、生活动态的联系,根据学生活动频率、男女消费差异、学生消费水平、消费偏好、阅读兴趣等分析出不同经营活动对学生造成的影响、食堂餐单调整后学生的满意度等,准确分析出学生的生活状态,设置预警阈值发现学生异常,予以及时有效地干预和处理。此外,还可以借助平台来跟踪学生的学习、心理、思想、就业规划等,并对学生就业后的发展数据来持续分析,了解其成长轨迹,弥补传统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

4.完善管理机制,优化制度内容。在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下,大学生的自由度显著提升,学生与高职院校、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变得复杂,针对大数据时代下的学生管理信息化方面,要构建完善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规范主体联系,激发出学生的积极性,构建出平等、自由、和谐的校园。首先,将各个部门统一起来,科学分析学生管理工作的各项问题,对信息做出规范整理,针对信息化管理要求完善学生工作机构,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提升管理者责任意识。在制度内容上,要注意保护好学生隐私,确保学生隐私不受侵犯,强化个人隐私的保护力度,信息安全并非简单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与管理、制度息息相关,在搜集数据前,要做好宣传、说明工作,让学校知晓学校搜集了什么信息,数据分析结果的使用对象,减少学生的抵触情绪。另外,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和隐私权,在搜集数据信息时,不能违背学生意志。

5.避免过分依赖,发挥主观能动性。大数据时代下各类信息化技术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只能作为决策参考,不应让技术成为决策主宰。尽管各类技术为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便捷,但是也出现了另一种倾向,即过于依赖大数据,大数据可以提升数据分析准确性,但却无法做到百分百描述,人们选择、接受大数据,是因为大数据让管理活动变得便捷,提高了管理工作效率,如果过于依赖数据分析结果,那么必然会被大数据所支配,因此,管理者要注重自身意识的培育,发挥出自身在管理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另外,数据处理要关注个体差异,在得到分析结果后,要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情况,为其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