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药学实习生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2-07-15 18:44:04

序论:在您撰写药学实习生工作计划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药学实习生工作计划

第1篇

关于口腔医生工作计划优秀范文   一、提高医疗质量

  1、继续贯彻医院管理年和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按照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抓好督导;三级医院试行ISO9000认证;开展医院评价的试点工作;按照《x市医院管理年和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考核细则》和《关于在医院管理年暨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中建立院长考核评价制度的通知》开展相应工作;对全市各医院医疗质量的薄弱环节、社会反映的热点问题进行督导检查,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促使各医疗机构自觉的抓好医疗质量的环节控制,提高整体医疗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2、抓好《关于开展创建“优质规范护理服务病房”活动的通知》的贯彻落实工作,对开展较好、取得一定创新经验的单位进行表彰,对取得的经验进行整理,形成规范,全市推广。

  3、筹建市120急救指挥中心,使卫生资源共享,统一医疗急救规范,做好医疗急救队伍的技术培训,提高我市医疗急救能力和水平。

  4、做好全市血液管理工作,加大对无偿献血的宣传,确保临床用血;加强对血液的检测,提高血液质量,降低输血的医源性感染,严防传染病、爱滋病等疾病经血传播的发生。

  5、举办药学、医院感染、卫生部“十年百项”和卫生厅“五年百项”卫生科技推广项目等专业培训班,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确保各个专业的医疗质量。

  二、降低整体医疗费用

  按照省、市制定的相关规定完善措施、开展工作,重在制止乱检查、乱收费、高收费等违法违纪的现象,而不是要降低法律授予的收费标准,从而规范收费行为,树立卫生行业形象,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的问题。配合纪检监察、规划财务做好违法、违规、违纪收费的监管和查处。

  三、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就医环境

  1、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在全市开展惠民医疗服务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方案,范文库欢迎您,采,集医疗服务的通知》和《关于开展创建“优质规范护理服务病房”活动的通知》,在改善服务态度、规范病房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简化就医流程、推行宾馆式服务的规范服务模式、改善就医环境上制定切合实际的措施,抓好落实。

  2、深入开展不设床位医疗机构规范化建设工作,进一步改善门诊部、诊所、医务室等不设床位医疗机构的就医环境。

  四、做好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

  1、继续做好“三夏”期间万名医务工作者支农活动,在活动中间注意做好宣传、组织和督导,使“三夏”期间支农活动开展的扎扎实实、确有成效,起到宣传卫生的作用。

  2、按照卫生部、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做的扎扎实实,健全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个人档案,按照100分制的要求,把医院的卫生支农与医院院长考核挂钩,把卫生技术人员支农与职称晋升和执业注册挂钩,使之形成长效机制,真正把城市的医疗服务和医疗水平带到广大农村,使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落到实处。

  3、探索城市居民就医新模式。开展公立医疗机构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转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试点工作,实行双向转诊制度,下半年全市推广,为下一步实行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奠定基础。

  关于口腔医生工作计划优秀范文

  20____年是医改各项具体措施实施的一年,是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关键一年。门诊护理工作根据护理部的各项工作要求,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在做好护理安全的前提下,以提高科室护理人员素质,夯实基础和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为目的。狠抓计划落实;作好质量控制;主动创新改善服务措施。提高科室护理服务质量,为医院的发展添砖加瓦。

  一、20____年护理管理目标(略)

  二、护理管理具体实施细则

  一)作好质量控制,保证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1)、根据护理部工作要求及科室自身工作特点制定本年度工作计划,突出重点,做到季有安排,月有重点。

  2)、充分发挥质控小组的作用,做好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建立护理质量目标实施内容的监督、效果评价反馈及整改机制,持续改进措施落实到位,做到有检查、有记录,利用每月护理查房时间召开科内护理质量分析会,每季度进行效果评价。

  3)、落实护士长每日五次查房制度,对各班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指导。

  4)、形成优良的团队协作精神,根据护理人员工作特点进行合理排班、搭班,在工作中形成团结、互助的优良氛围。

  5)、每月召开工作座谈会一次,有改进记录。

  6)、加强科内感染控制管理工作,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培训学习。

  二)、主动创新改善服务措施,提高护理

  1)、主动响应我院提出的优质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号召,作到“三勤”“四轻”“五主动”“六心”“七声”服务,从小处着手,抓好服务的环节,不断丰富服务,提升服务质量。

  2)学习我院下发的《优质护理服务手册》,要求护士着装规范,举止符合职业要求,创造优质服务的氛围。

  3)、各诊室整洁、舒适、肃静,安全,便民措施到位。

  三)、严格物品管理,杜绝浪费

  1)、常用仪器、物品、设备功能优良,定期维护保养,护士长每周检查并有记录

  2)、各种备品按需请领无积压,摆放有序、符合要求,杜绝浪费,严禁私自购买医疗器械及用品。

  3)、急救器械做到“五定”护士长每周检查并有记录,护士掌握相应抢救设备的使用。

  四)、护理安全管理计划

  护理安全是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质量指标,也是患者就医选择的最直接、最重要指标之一。

  1、加强安全知识培训,营造安全文化氛围。

  加强安全知识培训,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各类应急预案的学习,参加医院医疗安全的培训,学习护理安全管理手册。每月在科会上就本月发现的有关医疗、护理质量安全的隐患、问题进行公布,全科人员进行讨论、分析、提出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形成医疗、护理质量安全,人人参与管理的优良氛围。

  2、建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发挥其作用。

  建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成员由高年资、认真负责护理骨干担任,每周针对护理质量分别进行检查,每月进行汇总,反馈,对质量控制员提出的护理问题及时与护理人员沟通、查找原因,寻找对策,制度相应的预防及改进措施。

  3、持续规范护理行为

  在护理部的领导下,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共同规范护理工作流程。将科室各岗位工作流程在实践中进行细化及调整,使各项护理工作落实到位。

  4、落实风险监控管理措施。

  建立质量反馈信息本,由护士长与质控小组成员每周将护理质量出现的问题书写于反馈本上,所有护士随时查看质量控制反馈本,并对发生问题进行整改,护理质量监督小组对问题进行跟踪及质量改进。

  5、加强对实习生、见习生的管理,明确带教教师的安全管理责任,杜绝实习生单独进行操作。6、密切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人性化关怀举措及已建立的每月一次的全科室医、护、员沟通制度。密切团队协作精神,在医-护、护-护之间形成优良的协作精神,以提高病人赞誉度,减少医疗、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五)、抓好三基三严

  1、门诊20____年将通过各种渠道,鼓励在职人员参加护理自考和函授学习,提高学历。

  2、认真抓好继续教育,不断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护士专业理论水平,20____年拟外出进修学习人员4人,专业为全科护理。

  3、坚持每周科内的护理知识学习,每月参加全院组织的护理新业务新技术,专业技术培训。规范护理查房,提升查房质量,以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及实践能力。

  关于口腔医生工作计划优秀范文

  一、医疗方面

  为了进一步加大医疗质量管理力度,注重医务人员素质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成立医疗质量督察小组:分内科系统、外科系统、门诊、医技等小组,负责规范、督察全院临床、门诊、医技等科室任何与医疗质量有关的各项工作。

  (一)临床科室

  重点抓病案质量(包括现住院病案、归档病案)、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患医疗差错和事故等,组织医疗质量督察小组讨论制定检查评比细则及奖惩制度。

  1、病案质量:严格按《福建省病历书写规范》(2003年修订版),对住院病历、病程记录及其相关资料的书写提出进一步的规范化要求。①每月不定期组织督察小组下临床,分项检查现病历质量并做出评比。②每3个月抽查归档病历质量并做出评比。

  2、合理使用抗生素:依据石狮市医院2004年9月编写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办法》(试行),督察临床医生是否合理使用抗生素。参照该书第三节“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评价”查看①使用的适应症、禁忌证。②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原则。3、抗菌药物治疗的疗程。4、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和给药途径。5、联合用药与配伍禁忌。。

  3、防患医疗差错、事故及纠纷:①从既往的病历检查中发现电脑打印病历的许多漏洞与隐患,为了真实、及时记载病人的病情变化,规定入院记录、首次病程及手术记录等记录可由电脑打印,病程记录必须用钢笔书写。②强调真实、准确做好《死亡病例检查登记》、《重危疑难病例讨论登记》、《抢救危重病人登记》及医师交班本等项目记录。3、科内组织诊疗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二)门诊部

  1、进一步完善各科门诊功能,做好感染性疾病预检分诊。

  2、设置、安排门诊部专家栏,公布各位专家的专业特长与出诊时间,方便病人就诊。

  3、组织质控督察组讨论制定检查评比细则及奖惩制度。定期(1-3个月)组织督察组依照《福建省病历书写规范》(2003年修订版)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办法》(试行)查评门诊病历及处方。范文大全

  (三)医技辅助科室

  组织医疗质量督察小组讨论制定检查评比内容、方法及奖惩制定。

  具体待定。

  二、科、教方面

  (一)科研工作

  1、有计划、有针对性组织1—2个科研课题,并为此创造条件而努力。

  2、与上级医院联系,开发科技含量高的项目。

  3、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不断寻找新增长点的专业、项目,如:各科尚未开设的专业,高压氧仓的设置、体检中心等。

  (二)教学工作

  1、院内人员继续教育管理

  为了配合我院人事管理,建立个人和科室医疗质量技术档案,为今后岗位竞聘、评聘分离、评职称、选先进等提供有力依据,实现量化管理,依据卫生部、人事部卫科教[2000]477号文件中《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及福建省卫生厅、人事厅闽卫科教[2002]290号文件中《福建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实施细则》,负责真实、准确地登记全院除护理专业以外的专业技术人员学分,杜绝弄虚作假。

  a、督促各医疗部门有计划做好外出进修安排,注意技术人员梯队的培养。规定申请外出进修学习、培训的人员,需经医务科同意,医院方可出具介绍信联系。外出进修学习、培训的人员回院后须及时汇报学习成果及介绍上级医院的先进技术、管理方式等,方可重新上岗。

  b、强调院内外学术活动的重要性,与继续教育学分及技术档案相结合。上报科技成果鉴定、科技成果奖的,需经医务科同意后,才能加盖院章。

  2、院外进修、实习生人员管理

  a、进一步加强组织纪律性的管理。

  b、强调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训练。

  3、其它

  a、督促临床科室做好教学查房或三级查房、组织科内各种类型的业务学习,提高带教质量。

第2篇

医院药学部门管理体系首先应强化管理的整体观念,在此基础上管理体系的各层次之间应该职责分明、有效管理。自2007年起,我院在原有医院药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持续改进和优化,首先对医院整体的药事管理工作制度及管理体系进行了梳理和完善,规范并优化了医院药品质量管理组(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下设组织)、药学部质量监督管理组和药学部各部门质量监督管理专员三位一体、互相配合、层级管理的医院药事三级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明确各级人员和职责,制订年度工作计划并监督实施,紧紧围绕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管理目标,结合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持续改进药学部门质量监督管理流程和工作重点。

1.1医院药品质量管理组的构成在确定该组人员构成时充分考虑相关规定及评审标准要求,从医院药学质量管理工作实际需求和医院药品管理主体出发,在以药学部质量管理人员为主要人员构成的基础上,尽可能将与医院药物使用管理过程紧密相关的部门如临床科室、护理部等人员纳入。如我院药品质量管理组由1名主管副院长、4名药学部质量管理人员(从药学部主任,各科科长、副科长,专职质管人员中选择)、1名护理部大病区护士长和1名临床中心专职质管人员组成,且人员构成、工作任务和工作职责由医院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予以明确,以充分发挥该组在全院药品质量监督管理上的宏观调控和全面监管职责。

1.2药学部质量监督管理组的构成因我院药学部下设药品供应调剂科、制剂科和临床药学科3个部门,为确保日常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高效、专业、细化,将药学部质量监督管理组分为3个小组。每小组人员构成原则:由1名科室负责人带队,组员分别从3个科室中各抽调1~2人组成,组员经由药学部专门会议讨论决定,以确保每月末的药学部质量监督检查工作的权威性、专业性和公正性。药学部质量监督管理组设专职秘书负责例如报表汇总、质量监督检查结果定期分析总结的撰写和上报、质量持续改进项目的确立及推进等日常工作,以确保体系有效运行;该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和奖惩办法由药学部会议讨论决定,成员名单交药学部秘书备案,作为质量监督管理人员每月绩效考核的参考依据。

1.3药学部各部门质量监督管理专员的构成药学部各部门均设质量监督管理专员1名,由各部门组长指定并按季度调整人员,专员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和奖惩办法由药学部质量监督管理组会议讨论决定,人员名单交药学部秘书备案,作为质量监督管理人员每月绩效考核的参考依据。

2修订、规范各级质量监督管理考核标准和指标

实现目标管理的关键在于科学规范地确定岗位工作的质量管理考核标准和指标。近几年,医院药学部门的工作内容和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保证我院药学部门质量监督管理体系适应相关管理标准和要求的更新,药学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和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国际医院管理标准(JCI评审标准),以患者用药安全为核心目标,针对药学部员工对合理用药知识、药品不良反应处理、突发事件应对等方面的能力进行考核,对药学部各部门的质量监督管理考核标准进行了重新梳理和规范,结合医院药学工作实际和药学部不同工作部门的工作性质,修订了我院药学部门全面质量监督管理考核标准和指标并详细赋分。药学部质量监督管理组每月末将检查结果以评分形式上报汇总并在科室全体员工大会上定期予以公示。在更新、规范考核标准的同时,为鼓励药学部各部门及其员工积极工作并发挥其管理、科研创新能力,管理组在药学部各部门每月末的质量监督管理检查过程中会收集整理各部门的工作亮点和有效建议,汇总并上报药学部,经科室领导集体讨论制订考核加分项目及绩效奖励方案,在每次的检查中加分项目由该管理组负责人予以界定和加分,并在月末的药学部绩效考核中予以体现。此措施施行以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2.1医院药品质量监督管理重点在医院层面,对于药学部整体的质量监督管理的重点,应建立在以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采购药品质量、院内各药品储存和管理、使用部门的药品规范化管理情况、情况、经济效益等质量监督管理考核指标上。

2.2药学部质量监督管理重点在药学部层面,对药品供应调剂,应以处方调配差错率、盘点符合率、药品供应情况、药品规范分类存放、药品效期管理、特殊药品管理、药品库存管理、库存药品周转率、药品报损率等为重点建立考核指标;对制剂生产,应以自制制剂生产量、批记录、全检率、一次检验合格率等为重点;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应以药品管理、药品调配供应完成情况、静脉药物配置管理等为重点;对药品检验,应以外购药品检验完成情况、自制制剂检验完成情况等为重点;对临床药学,应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治疗药物监测(TDM)、处方和医嘱合理性评价分析、合理用药咨询、临床药师工作考评体系等为重点;对科研教学,应以研究课题申报及完成情况、实验设备和试剂的日常管理、教学工作完成情况等为重点建立考核指标。

2.3药学部各部门质量监督管理重点在药学部各部门质量管理专员层面,要明确细化其每日、每周、每月和每季度工作内容及工作职责,并作为其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指定其负责本部门各类质量管理记录、资料的收集存档工作,并做好交接工作,保证各项质量管理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追溯性,确保管理工作的常态化和规范化。

2.3.1每日:部门质量监督管理考核指标的控制及有效执行、相关记录的登记(特殊药品管理,温湿度记录,冰箱温度记录,近效期药品登记,近效期标识检查及更新,药品再分装登记,破损药品登记,药品调配差错登记,消防安全记录,实习生、进修生考勤登记,病区储备药品检查登记,小组学习记录等)。

2.3.2每周:依据本部门质量监督管理考核指标对本部门工作进行自查和评分,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做好记录。

2.3.3每月:针对每月本部门质量监督自查结果,撰写本部门质量管理总结,并上报药学部质量监督管理小组(电子版和纸质版各1份)。

2.3.4每季度:收集汇总本部门药品质量管理及药事管理相关的问题、建议,按照质量持续改进工作模式[如: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质量管理循环即PDCA循环]进行问题分析并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每季度撰写本部门质量检查总结分析报告并上报药学部质量监督管理小组(电子版和纸质版各1份)。

3强化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全面质量管理意识和教育

人员配备和对人的管理是现代管理科学的重要课题。近几年,在我院药学部门质量监督管理考核工作过程中发现存在3个方面的质量管理薄弱环节:首先,接受考核的药学部各部门及其人员对质量考核标准和要求的掌握程度高低不一;其次,实施考核的检查组成员对药学部各部门质量监督管理考核标准和要求的理解和判定不统一、不规范;最后,药学部部分新进人员质量管理意识淡薄。针对此现象,药学部质量监督管理组从多方面着手,邀请院内或院外质量管理专家,分别针对质量监督管理组成员、各部门质量管理专员和新进人员进行了定期专项培训;同时,在药学部全面质量监督管理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以下内容,确保相关制度标准的落实到位以及质量监督检查的公平公正:(1)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药学部各部门人员资质;(2)新进人员岗前教育必须进行医院药学工作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及质量管理等内容的学习和培训;(3)定期进行药学部全体员工与质量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并纳入药学部专业技术人员目标考核内容;(4)对违反医院药学工作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的人员进行个别强化教育;(5)建立药学部专业技术人员工作质量考评体系。

4规范医院药学部门质量监督管理检查模式

4.1医院药品质量管理组监管模式依据年初制订的医院药品质量管理组工作计划和方案,定期组织相关质量监督管理考核专家进行检查,有重点地对医院整体药品质量和药学工作质量及服务水平进行考核和评价,对考核结果进行反馈并在下一阶段的检查中督导相关部门持续改进。

4.2药学部质量监督管理组监管模式依据药学部各部门质量监督管理检查标准及药学部质量监督管理小组分工,各小组由本组组长带队定期(每月1次)对药学部各部门进行检查,通过现场抽查和提问等多种形式考核药学部各部门管理情况,及时分析、处理存在的问题,督促标准的落实和持续改进。定期(每月)检查临床科室储备药品质量及管理和特殊药品管理情况(每月末检查由药房质量监督管理专员具体执行,药学部质量监督管理组每季度检查1次,督导持续性改进情况)。针对之前质量管理专员检查临床科室储备药品和特殊药品管理情况中出现的检查内容和标准不统一的问题,管理组优化设计了病区药品检查记录,以表单勾选方式将临床科室储备药品质量监督检查内容和标准统一和规范化。

4.3质量管理专员监管模式明确细化药学部各部门质量管理专员每日、每周、每月和每季度工作内容及工作职责,确保工作的常态化和规范化。

5制订奖惩办法,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

5.1月末绩效考核

5.1.1部门考核:每月药学部质量管理监督管理组依据检查标准对药学部各部门当月工作情况进行综合评分,评分实行百分制,每扣除1分扣50元,每加1分奖励30元。

5.1.2质量监督管理组考核:该组成员以出勤率、按时完成率等指标进行评价,要求均为100%,达标则每月奖励80元,一项不达标则不予奖励。

5.1.3质量管理专员考核:以工作实际参与情况、各类记录完成情况及月末、季末总结分析报告上报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完成情况良好者,每月奖励50元+(5×部门人数)元,完成情况较差者当月不予奖励。

5.2季度评优选先

依据每月检查评分结果,每季度在药学部范围内以科室为单位评选药学部质量管理优秀奖并予以奖励。

6利用现代质量管理工具及模式持续改进医院药学部门药事管理水平

在药学部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设中,如何充分利用现代质量管理工具及模式,持续改进医院药学部门药事管理服务水平是现代医院药学部门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如品管圈(QCC)活动能提高全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团队合作、自主改善”,倡导以一线部门为中心,组成质量改善圈,共同学习和运用品管手法,讨论、发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形成自下而上卓有成效的质量改善机制,使质量改善真正成为一种文化、习惯及团队工作,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新兴的药学服务方法和品质管理模式。在近几年的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及JCI评审标准中,无论从医院层面还是部门层面,均将是否进行质量持续改进项目作为评审的一个重要内容进行考核和评价。为适应相关评审标准和要求,推动药学部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设,近几年我院药学部通过建立绩效考核方案的激励机制,以医院药学部门三级质量监督管理组织工作实践为基础,在质量持续改进项目的立项和推进方面做了很多显著而有成效的工作。例如:为减少临床科室不合理医嘱发生、减少配制输液过程中的玻璃碎屑等,通过上述一系列质量持续改进项目的实施,在提高工作效率、防范用药错误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7建设效果

通过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药学部门质量管理控制体系,我院药学部门质量监督管理控制标准及监督管理模式得到了细化和规范,药学部门质量管理工作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如2012年药库盘点符合率保持在100%,药品调配差错(包括患者取药前发药人员发现的差错及患者取药后投诉的差错)率<1/10000;门诊处方收费前审方率达到100%,全年平均处方合格率由2011年的62%提高到2012年的94%,覆盖科室由2011年的24个提高到2012年的37个;药品不良反应上报例数由2010年的113例增加到2012年的163例;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各项控制指标基本达到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管理要求,抗菌药物用药医嘱点评数量从2010年的1835份病历增加至2012年的20970份,用药合理医嘱百分比从11.99%提高至80.73%,全院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和行为有了明显改善和提高。

8结语

第3篇

为全面提高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强化专业知识及实验技能,必须从建设师资队伍、监控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医学检验人才,为社会发展服务。

关键词 医学检验专业 人才培养 教学质量

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检验在临床疾病的诊断、疗效评价、愈后判断、疾病防控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如何培养一批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医学检验专业人才,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卫生事业发展服务,是我国高等医学检验教育面临的巨大任务。对于高校而言,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以湖北医药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为例,来探讨一下如何提高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1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核心[2]。学校及院、系要始终坚持把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作为提高检验本科教学质量的基础和前提。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标准严格的师资培训,制订多层次、高标准、严要求的教师引进标准,大力提升医学检验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与比例,为提升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受历史因素影响,检验专业课教师以附属医院的双师型教师为主,大多数为本科学历,学校可制订《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暂行规定》《高层次人才来院工作若干规定》等系列政策,采取“内培外引”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我们结合本学科专业发展实际,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办法,加快教师队伍建设步伐,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建成了素质全面、结构合理、年富力强、朝气蓬勃的师资队伍,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发展趋势。教师通过开展科研活动,不断扩展学术视野,锻炼学术思维,对本学科、本专业领域的知识有了更加全面、系统、深入的了解,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促进了本科教学水平的提高。

2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1建立听课评教制度

在听课评教活动中,学生、专家、管理干部和同行积极参与其中,主动与授课教师沟通交流,有效推动授课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具体包括学生全员评教、教学督导组听课评教、各级领导听课评教、教师评学、示范观摩教学和优秀教学奖评选等活动。系部每学期都组织教师互相听课;听课须填写听课记录,各单位于每季度最后一周上交听课记录和听课统计表。学生全员评教可在校园网进行,每名学生均参加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对学生网上评教反馈的信息,做到校领导掌握全貌,院系领导了解教师情况,教师知晓被评结果。对学生评教结果中较差的教师由校级教学质量评价与督导委员会作为重点听课对象,再次进行考查,对没有及时改进教学、教学效果差的教师采取停上理论课、调离教学岗位等处置措施。对学生评教结果中较好的教师定期进行示范观摩教学和优秀教学奖评选,营造浓郁的教学氛围和在教学中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3]。

2.2有效实施教学检查

实行学期初教学准备情况检查、期中教学专项检查、期末考试检查制度,将检查贯穿于学期教学全过程,保证教学质量。每学期初检查、有效开展集体备课、新教材讨论、新教师试预讲等教学法活动。期中教学专项检查包括理论课、实验课教学情况,教学任务落实情况,临床实习实行核心教学过程情况等。期末考试检查是否注重发挥考试对于教学效果的反馈、引导作用,形成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兼顾形成性评价为辅的考试评价体系。通过有效检查促进教学基本建设,确保教学工作的高质量运行。

2.3广泛开展调研活动

学校和院系管理干部经常深入到教学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教学经验交流会、师生座谈会等活动的开展,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为改进教学工作、确保教学质量掌握第一手资料。在教学经验交流会中,青年教师可提出教学上的困惑、疑义,资深教师、骨干教师可分享总结教学经验、心得体会,新老教师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全面提升教学水平。在师生座谈会上,教师、教学管理干部、学生代表三方面对面交流,增强师生互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良好教风学风的形成。

2.4确保质控信息反馈渠道畅通

建立健全反馈机制,确保质控信息反馈渠道畅通。一是课堂反馈,编制现场反馈评价表,方便各类听课人员在听课后立即反馈给授课教师;二是随时反馈,急需处理的问题随时反馈给教务处及相关部门及时处理;三是定期反馈,定期召开教学督导团和教学信息员会议,通过《教学督导简报》的形式反馈给相关单位;四是网络反馈,利用“教学管理信息网”定期和反馈各方面的教学信息。通过上述管理措施,使教学过程中发现和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整改,确保正常教学秩序。

3改革教学方法

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在教学工作中积极开展创新教育的研究。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手段,创设情景,通过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形式,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启发学生多以方向思维来寻求正确结论,引导学生对信息自主加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创新。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从而形成新思想,树立新观点,创立新理论。我校目前100%的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作为校级精品课程还利用网络技术,建立了相应的课程网站,把课程录像、课件、讲义、参考资料、习题集及实验内容等教学相关材料公布于网上,帮助同学们课余自学与预习,既能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也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上,理论课除了以讲授型为主外,可开展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教学;实验课由以前的验证性实验逐渐向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转变。尽量拉近基础课堂与学科前沿的距离,使教学内容始终与国际上学科的发展同步合拍。教师在课堂上应全身心投入情感,广泛应用紧跟学科前沿的文献资料,充分体现先进新颖的讲授内容,让专业素养穿透学生的心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师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不断加强训练系统的教学方法,积累科学研究能力,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

4完善实践教学

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是培养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大纲要求,认真制订实验教学方案,精选临床广泛应用的新型实验,优化各类实验比例,严格落实实验教学任务;制订实习教学计划和实纲,构建由入学教育、实验教学、见习实习、技能考核、社会实践等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4.1开展专业思想教育

为了让学生热爱检验专业,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观念,可将专业思想教育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各个阶段。大一时,参观检验实验室和附属医院检验部,讲解本专业培养目标、就业形式、发展前景,引导学生树立专业兴趣,规划职业生涯。大二时通过基础课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和钻研精神。大三时聘请知名的博士、教授等名师,用其人格魅力影响指导学生开展学术科研活动。大四时通过就业指导课、假期社会实践、优秀校友回校讲体会等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明确本专业在国家医疗卫生建设中的核心作用。经过各个阶段的教育,学生的专业思想极其稳定,毕业生在各级医疗单位均能从事医学检验相关工作,部分考取了医学检验专业硕士研究生。

4.2有效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

通过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综合实验组织设计能力[4]。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引路人,推荐指导用书,确定实验方向,鼓励学生开拓新思路,定期进行讨论归纳总结,最后提交实验报告[5]。比如综合性实验“临床标本的细菌学检验”是由标本接种、革兰染色、细菌鉴定、药敏试验等几部分组成,该综合实验所覆盖的实验原理、方法、技术是多样性的,包括细菌形态学检查、球菌的鉴定方法、肠杆菌科的鉴定方法、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等内容。通过该实验,学生可以掌握接种技术、细菌涂片制备、革兰染色、生物化学鉴定方法、药敏试验方法等基本实验技术和分析方法。实验过程中,老师应加强指导和提示,促进实验内容的连贯性。

4.3全面开放实验室

计算机实验室、英语语言学习中心、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专业基础实验室、检验专业实验室、附属医院临床检验室等均对学生实行开放管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践动手能力。检验专业实验课内容多以动手操作为主,在课堂中的操作时间十分有限,只有课后加强练习,才能熟练掌握。比如显微镜在血细胞计数、寄生虫检验、革兰染色、骨髓象观察等内容中使用频繁,一次观察,记忆不深,个别学生油镜使用错误,造成当堂课程内容无法消化吸收。课余时间开放实验室后,学生可有充分的时间,既可自行选择实验内容,也可选择老师给定的内容,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反复训练,不断强化,直到全部熟练掌握。

4.4开展见习实习教学活动

学校成立实践教学管理科,制订临床实践教学基地的规划和建设方案,选定审核和统一调配使用临床实践教学基地,制订详尽的见习、实纲和工作计划,严肃见习、实习纪律,指定专人管理见习与实习工作,目标明确;制订评选实践教学基地管理优秀单位和个人办法并组织实施,督促并检查临床实习教学计划的贯彻与落实。每学期组织校级专家对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进行巡回教学1-2次。医学检验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只有明确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内涵建设,坚持走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特色协调发展之路,才能推动医学检验专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成玉.临床检验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冯文莉,尹一兵,翁亚光,等.建立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J].医学教育探索,2008,7(8):867-869.

[3]孙根年.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观和方法观[J].高等教育研究,2001,22(2):86.

[4]饶洪德.对实验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6):109-111.

第4篇

关键词:临床教学;基地建设;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123-02

随着我国社会医疗条件和医疗技术不断进步,社会对医学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临床教学对于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至关重要,而临床教学的实施离不开临床教学基地。在利用临床教学基地来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有待得到进一步科学有效地解决。

一、临床教学基地面临新的挑战

1.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容。有调查显示,在2002-2007年间,我国的医学生增加六倍多。而最近几年,随着社会环境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医学院校招生增幅更是出现不低于20%的比例[1]。如此大的临床教学任务,也导致临床教学基地出现严重短缺。

2.教学软件硬件严重不足。部分基地对教学的软硬件投入不够,有些设备设施没有及时的更新换代,示教室、标本模型、电教设备等缺口太大,不能满足正常教学的需要,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临床教学基地的建设。

3.临床教学重视力度不够。一些基地领导自恃专业临床能力优越,轻视教学的傲慢情绪凸现,这种思想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到教学基地的健康发展。再加上临床医师重视医疗,轻视教学现象普遍,从而降低了临床教学的地位。

4.临床教学管理水平不高。一些基地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明显欠缺,对教学文件精神的把握不到位,执行中出现一些纰漏。个别人员认识不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性不高。个别带教老师只带不教,或只教不管,造成管理和教学的脱节。

5.带教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带教医师不仅承担繁重的临床医疗工作,还要安排很多时间承担教学任务,这导致他们常常疲惫不堪、顾此失彼。部分带教经历较短,带教经验不足,带教意识有待强化。多数临床一线医师具有较丰富的疾病诊治能力,但普遍缺乏带教方法和经验,带教效果不理想。

6.学生实践操作机会缺乏。随着病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再加上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许多病人不愿配合学生的实习工作。临床医师往往担心学生出现差错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也更多的让学生在一旁观摩而不愿让学生动手实践。

二、我校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的探索

近十年来,随着办学规模扩大、办学层次增加,为确保扩招后医学人才的培养质量,我校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加强教学基地建设,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强化学生临床能力培养,取得了初步成效。

1.严格基地遴选标准。在教学基地的选建过程中,我校严格按照《福建省卫生厅、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管理的通知》的要求,按照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医院自主申报、专家现场考察评审、双方签署协议,分级分层的选评和建设各类实践教学基地,双方本着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进行合作。评审指标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医院基本条件。申报非直属附属医院应为三级甲、乙等医院,申报教学医院应为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医院核定床位总数、医师学历与技术职称占比要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带教教师队伍稳定,教学用房、图书阅览室、学生住宿、教学设备等条件满足临床教学需求。二是临床教学管理。医院要把教学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和综合改革发展计划统筹安排,要有专职院领导分管教学工作,教学管理机构职责明确,要建立教学文件和教学管理工作规章制度,并能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与研究。三是教学实施情况。具体指标包括:备课与教案、讲稿;教学病例收集;带教教师与学生比;见习检查考核;对学生试诊单及医疗文件书写的批改;临床操作指导、病例讨论、病区讲课、教学查房、学风医德教育、考核鉴定等。

2.有序推进基地拓建。我校在校生人数从1995年的1500人左右增至现在的11000余人规模。同时,根据我省医药卫生市场的需求,我校不断拓宽专业设置,从1995年的10个本专科专业增至现在的20个本科专业。招生人数的上升和专业教学内容的增加,都给临床教学基地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我校一直重视临床教学基地的建设工作,临床教学基地已具规模。学校从2008年的48所医院拓展至现在的126所医院,其中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6所,教学医院54所,实(见)习医院52所,另有药学实践教学基地32个、管理类实习基地34个、生活美容实习基地6个。这些教学基地圆满完成了我校各专业各层次的教学任务,确保学校各级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学校还积极推进“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工作,附属福建省人民医院入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附属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附属康复医院、附属厦门中医院、附属漳州中医院、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院、福建元一律师事务所、厦门医药研究所等7家基地入选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

3.规范基地教学管理。修订医学类专业毕业实习科室轮转安排,划定主干实习科室与选择实习科室,更好地对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计划。制定了《本科医学类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分配工作方案》,规范本科医学类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分配工作;组建了医学专业临床能力培训与考核专家库,并建立临床教学活动开展情况报送制度。每两年召开一次实践教学工作会议,通报学校教学工作的情况、交流实践教学经验、安排下一年度实践教学工作,同时对“实践教学基地先进集体”、“优秀带教教师”、“先进实践教学管理工作者”进行表彰。每年举办一次福建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临床基地建设与教学管理研讨班”,针对教学院长、管理干部、教研室秘书等不同群体,分批专项指导培训。学校每年开展一轮教学基地巡视,通过与基地领导、科教科负责人、临床带教及实习生召开多场座谈会,实地考察医院环境与教学软硬件设施,并就如何加强临床教学基地建设,保证临床教学质量等方面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交换意见。

4.提高带教业务能力。学校与基地联手推出诸多教学激励政策,将医院“科教兴医、科教兴院”发展战略意识与医生个人发展驱动有效结合,在兼职教授职称评聘、科研能力提升、博硕导师评聘、对外学术交流、学业进修深造、引领医院文化及高层人才引进等方面实施“一揽子”工程,鼓励并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入临床教学工作。通过修订《评聘实践教学基地兼职教授、副教授、讲师职务的暂行规定》,细化教学活动数量与质量内容;每年都举办一次福建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临床师资培训班”,邀请省内外专家为学员做专题讲座和示范教学;不定期组织学校的教学标兵和教学新秀、教学专家到各基地开展指导、巡回示范教学,每年还组织各基地选派教师参加学校中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提升临床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出台福建中医药大学临床类校管科研专项课题,提高一线医护员工的科研能力;学校、医院双方互派管理人员或教学与临床骨干进行岗位挂职,增进医改与教改的目标有效衔接。

5.推行毕业临床统考。学校始终严格把好医学人才质量出口关,既适应国际医学评估标准,又接轨国家执业医师考试要求,建立具有特色的多站式技能考核系统,组织实施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强化考核规范,注重培养学生理论素质与实践能力。医学类专业学生全部回校参加统一的OSCE考试,统一考核模式与难度系数,横向比较各教学基地教学质量,实行优奖劣汰制,以此带动并督促基地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推进教学基地内涵建设。

三、加强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的体会

1.统一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的认识。临床教学基地是培养高等医学人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校通过临床教学基地采取各种途径和条件把临床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术和人才优势培养起来,而临床教学基地在承担临床教学工作的同时,也增强了医院的综合实力,对发展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有明显作用。要做到这些,关键在学校和基地双方领导的认识,要找到双方的平衡点,构建稳定有序的基地建设运行机制,在规模和质量上对教学基地进行建设和提高。

2.抓重点、树典范带动基地建设。各基地的医疗水平层次不同,为更好地推动教学基地稳步发展,应引入竞争机制,采取树立典型和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等办法。实施附属医院与教学、实习医院对口支援协作计划,发挥附属医院的医教研优势。对部分承担较多临床医学专业理论教学的基地给予更多的关注,对基地提出的申请和建设方案多加重视,仔细考虑,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对基地进行重点投资和重点建设。对重点建设的基地给予足够的资源和人才配置,提高责任医师的积极性,增强基地教学能力。

3.推进医教协同培养人才战略。全力推进医教协同人才战略,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强化建设标准,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推进医学基础与临床课程整合,完善以能力为导向的评价体系,严格临床实习实训管理,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推进临床教学规范建设。组建专家库,落实首席专家、讲师团、骨干教师三级培训制度。制定临床基本技能操作规范,科学合理编制操作规范流程指南与临床情景式考核评分表。开展多媒体示范教学。统一临床教学基地临床实习过程管理,做好出科考核与实习中期、后期质量检查。推行教考分离,实行医学生毕业统考,加强各基地的实习质量监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临床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投入,鼓励名医名家为本科生授课;加强各基地教学质量的自我评价,强化质量主体意识,建立教学督导评教制度,持续改进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第5篇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全院的统一协调管理,领导重视是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前提,各职能部门的配合支持关系到医院感染控制系统是否能正常运转,专职人员的水平决定着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成效。―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释。

1 专职人员应该具备的条件

1.1 道德要求:热爱本专业,任劳任怨,公正无私。

1.2 工作能力:机智老练、能吃苦耐劳、要特别善于组织工作、精力充沛而且有较强的自信心,能主动开展工作,具备独立决断的能力。具有创新思维,善于思考,善于从领导层获得支持,必须具有较强协调能力,脚踏实地的深入到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实践中去。

1.3 知识结构:

(1)掌握医院感染学,具备临床医学、流行病学、公共卫生学、微生物学、药学、建筑学、医院管理学、护理学等专业知识外,还必须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社会心理学、行政文书写作。

(2)熟悉国家的法律法规,持证上岗。基层每年接受县级以上专业培训不少于4学时。

(3)有在多个临床科室工作的经历。专业知识和能力需要多年实践积累。

1.4 稳定性:

专职人员必须持续激发热情,热爱自己的专业工作,努力加深自身的学习和锻炼。

1.5 较高的情商水平

(1)良好的的自省力(2)良好的心理承受力(3)坚强的毅力(4)良好的影响力(5)良好的协调能力

2 工作方法

2.1 日常工作:(1)调查研究(2)向领导汇报、请示(3)搞好自身建设(4)协调各科关系

2.2 工作形式:(1)宣传性形式(2)服务性形式(3)征询性形式

2.3 工作技巧的3个原则:(1)理解(2)互补(3)从善

2.4 按照PDCA的管理模式进行。

――P--策划: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要求,下科室收集资料,进行前瞻性调查,然后作出计划。工作中要有周重点、月计划、季通讯、半年小结、全年总结。为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

――D--实施:实施过程也就是怎样具体把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下去,并组织实施 。

――C--检查:根据制定的制度,进行指导、督促、检查。在此过程别强调数据完整性和真实性,并不定期进行院感查房,总结好的经验,找出不足。

――A--处置:根据检查过程中找出的不足,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业绩。

3 工作步骤

3.1 组织机构的建立

3.1.1 基层医疗机构必须指定专人(兼)职负责组织管理体系的建立

3.1.2 管理制度的建立

3.1.3 建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

3.2 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控制:医院感染率≤8%;医院感染漏报率≤10%;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使用中皮肤粘膜消毒液染菌量应≤10cfu/ml;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1.5%; II类环境:细菌总数≤4cfu/ 15min・平皿;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 cm2;发现感染病例医生应在24小时报告。

3.2.1 年度重点抓什么:制定一个工作计划,把自己的时间合理分配一下,如每周计划、每月计划、每季计划等,这样就心中有底了。

3.2.2 常规工作项目干什么。

3.2.3 突况想什么。

3.2.4 国家的法律法规学什么(举一反三)。

3.2.5 掌握、器械、消毒的方法、国家批准的文号、产品的证书(求证、索源)

3.3 应该掌握的第一手资料

3.3.1 开展回顾率调查:目的掌握本底资料,有的放矢;

3.3.2 开展现患率调查;

3.3.3 制定可行的方案、措施、培训;

3.4 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追踪问题

3.4.1 深入科室,力求做到“三个贴近”,即贴近临床医护人员、贴近病员及家属、贴近解决问题和落实工作。及时发现问题。

3.4.2 严格落实责任制,工作常检查、工作的落实与绩效挂钩,对不负责任的工作人员,采取谈话、经济处罚,对事不对人。

3.4.3 严格抓好二个督查:重点督查操作流程的关键环节、重点督查制度的落实

3.5 医院感染控制贯穿到整个医疗工作中

3.5.1 多学科的防控

医院感染控制要发挥团队精神加强和微验室、临床科室的合作,医院感染管理除了要常抓不懈,还应采用新的理念和先进的手段强化操作的无菌观念和流程

3.5.2 明确各科室医院感染工作的重点

(1)临床科室:消毒灭菌、发病率、漏报率和合理使用抗生素

(2)医技科室:标本的采集和细菌学检验、消毒灭菌的监测

(3)后勤科室:污水处理和医疗垃圾的处理

(4)职能科室:主动通报情况,提供有关资料,争取支持

3.5.3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1)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每年不少于15学时;(2)医务人员每年不少于6学时;(3)新上岗人员、进修实习生岗前培训不少于3学时

3.5.4 强化规范意识、责任意识、道德意识

3.5.5 环境卫生院感的保证

3.5.6 控制重在细节:

(1)从监测中发现问题;感染部位分布监测,易感人群监测, 高危因素监测, 环境卫生学监测等.每月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从监测结果报告中捕捉信息;并向院领导、全院临床科室及及相关部门反馈。

(2)从细节管理抓起。落实责任制;工作常检查(医疗操作流程、器械清洗后的洁净度), 严格要求:内外环境常清洁、事物常规范、人人常自律。感染病例报告要及时

3.5.7 医院感染的管理持续质量改进

(1)持续质量改进是以患者需求为动力

(2)持续质量改进注重过程管理和提高环节质量

(3)医院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选择重点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和实施的原则

(4)持续质量改进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5)更新理念,找准切入点

4 专职人员的管理气质

专职人员的气质必须具备以下五个方面:

(一)自信:1、形象 2、眼神 3、语言(1)给人赞美(2)给人力量 (3)给人信心 (4)给人智慧 (5)给人方向 4、经验

(二)沉稳即沉下来,稳得住:1、目标 2、价值观 3、情绪

(三)担当:1、勇于带动 2、勇于学习 3、勇于认错 4、勇于负责

(四)阳光:1、乐观 2、热情 3、主动 4、健康 5、幽默

(五) 严谨

1、工作的严谨

(1)目标明确化(2)计划周详化(3)准备细分化

2、与人相处的严谨

3、思维的严谨

第6篇

关键词:生物制药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 暑期调研 职业岗位与能力

为了更好地适应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为学校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建设的改革发展提供依据,我们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团队通过暑期社会调研,把握黄冈及周边地区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状况和趋势,实现为区域经济服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对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提供有力的依据。

一、指导思想

本次专业调研指导思想是:以国家中长期发展纲要、湖北省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为指导,以湖北省生物制药支柱产业为依托,以武汉、黄冈市制药行业企业对高职人才需求以及就业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为内容,对武汉、黄冈市制药行业、企业,及我们的毕业生、实习生进行调查,搜集具有实用性、指导性、前瞻性的客观资料,以期能够推动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高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行业企业发展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顺利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二、调研内容、范围及方法

1.调研内容

主要调研生物制药行业企业发展现状、生物制药行业企业人才需要状况、生物制药专业的职业岗位与岗位能力要求、生物制药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合理性、毕业生的工作表现等内容。

2.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主要针对黄冈、武汉地区的制药企业,选择了有合作经历和合作意向的企业约20家。在了解毕业生情况的时候,因为针对前一期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我们主要选择了有一定工作经历,但毕业时间不长的10级制药班的学生,同时兼顾其他毕业生,共调查了超过60名毕业生。主要调研企业见表1。

3.调研方法

(1)邮寄问卷调查法。笔者与同事准备了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学生版)、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用人单位版)、专业调查表(学生版)、专业对口企业情况调查表,通过快递的方式邮寄给合作单位,再电话联络确认,收回调查表。

表1 主要调研企业

序号 企业名称 主要业务

1 武汉人禾医药有限公司 药品销售

2 武汉启瑞药业有限公司 药品生产、研发、销售

3 武汉回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兽药研发、生产、销售

4 湖北人民制药有限公司 研发、制剂生产、销售

5 武汉大安制药有限公司 研发、制剂生产、销售

6 湖北启达药业有限公司 药品研发、生产

7 黄冈卫尔康药业有限公司 中药加工、药品销售

8 国药控股黄冈有限公司 药品销售

9 上药科园信海医药黄冈有限公司 药品销售

10 湖北凤凰白云山药业有限公司 药品研发、生产、销售

11 湖北黄冈赛康药业有限公司 药品研发、生产、销售

12 李时珍现代生物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药品研发、生产、销售

13 湖北广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药品研发、生产、销售

(2)面谈法。通过面对面交谈的方式,直接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听取企业的负责人对行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看法,请他们对我们制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毕业生的质量做出评价。

(3)QQ群访谈法。我们加入了2010、2011级制药班的QQ群,利用校企合作理事会QQ群,在群里与学生、企业人员进行交流,掌握学生的就业情况,发放专业调查表,收集生物制药的职业岗位、岗位能力要求和各岗位的薪资待遇情况等一手材料,听取企业、学生对本专业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意见。

(4)上网查询法。通过查询医药英才网、中国制药行业协会、中国制药产业链等知名网站,了解行业发展情况、人才需求信息、生物制药职业岗位和岗位能力要求。

三、调研结论及分析

1.生物制药专业就业岗位分析

经过调研得知,近几年生物制药毕业生就业的初始单位在制药企业、药品流通企业、药店等单位,主要的就业岗位有生产操作工、质管员(QA)、质检员(QC)、药品营销等,表2中列出了这些岗位的职责和能力要求,但不同企业由于所生产的药品不同,工艺不同,具体岗位的设置和要求也有不同。

表2 制药行业职业岗位分析

职业岗位 岗位职责 能力要求

生产操作工 1.根据公司下达的生产计划,合理安排生产,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任务;

2.严格按生产工艺要求进行生产操作;

3.熟练掌握相关生产操作方法;

4.保持生产设备整洁及生产设备周围的卫生,及时报告在生产和清洁过程中发现的任何异常情况;

5.自觉遵守公司安全、品质、卫生等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服从工作安排;

6.坚守工作岗位,遵守劳动纪律; 1.吃苦耐劳,勤奋踏实;

2.了解GMP法规要求;

3.对生产设备有一定的了解和实际操作经验;

质管员(QA) 1.负责生产线巡回日常监督和检查;

2.监督检查各工序质量控制点、工艺控制点、清场情况及相关SOP执行情况;

3.完成样品的取样送检;

4.及时完成产品质量统计和质量分析等工作;

5.组织开展不合格、缺陷与趋势等的调查评估并根据评估建立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监督跟踪纠正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审核纠正预防措施报告,评估纠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组织开展偏差调查、评估,监督跟踪纠正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审核偏差报告,评估纠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6.参与质量风险评估,监督跟踪措施的落实情况,评估措施的有效性;

7.协助公司做好GMP的认证工作; 1.具有药学及相关知识;具有制药工艺、分析、设备工程等相关知识;

2.熟悉GMP,具有独立编制验证总计划,验证方案与验证报告的能力;

3.熟悉各项验证要求及验证流程;

4.良好语言表达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有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

质检员(QC) 1.实验室管理:负责实验室日常清洁整理,实验室水电安全管理,实验室试剂耗材申购等;

2.仪器设备使用维护保养:每次使用需填写使用记录、定期对仪器设备按相关要求进行维护保养并填写记录、定期按验证方案要求进行验证;

3.检验工作:根据GMP及《中国药典》的要求进行各种操作实验;能遵守岗位SOP的要求,对原料、中间体及成品等进行化验,并做好相关记录;

4.文件工作:拟定日常工作计划,起草试验相关标准操作规程、记录、报告,完成所做检验工作的记录和报告的填报核对; 1.细心、责任心强,有较强的相关理论知识,能熟练操作液相、红外、气相等检验仪器,熟悉微生物限度检查;

2.熟悉GMP及药品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

3.工作态度稳定;

药品营销员 1.销售渠道拓展;

2.建立完善的客户档案,负责客户的日常拜访与客情维护;

3.组织各种专业推广活动、产品促销活动;

4.完成销量指标;

5.收集并及时反馈市场营销的信息; 1.具有相关药剂的知识及营销知识;

2.善于学习,有较强的团队意识、沟通能力、判断力及执行力;

3.工作稳重踏实,能在压力下完成工作,适应外地出差;

4.良好的电脑操作能力;

2.学生能力及素质要求分析

由于各企业经营方向不同,学生就业岗位不同,而学生能力及素质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如从事生产、检验岗位的对专业知识、操作技能要求较高,从事销售工作的,对交际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要求较高。但共同的特点是,企业普遍希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规划能力、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态度、对企业的忠诚度等能够进一步提高。

3.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反馈

评价主要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知识更新能力、计算机应用水平、外语水平、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工作稳定度等方面进行。从整体上来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较好,认为毕业生动手能力较强,能很快适应岗位要求,但也有一些企业表示毕业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知识更新能力、外语水平和工作稳定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4.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意见反馈

我们将制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作为调研重点内容,广泛征求了行业企业专家、毕业生的意见,主要结论有:一是人才培养模式符合企业用人要求,能够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现有的课程体系包含了大部分所需专业课程,但课程内容要根据行业企业标准和操作规程进行适时更新。二是要加强拓展课程,增加专业拓展课程及思维拓展课程,以加强对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三是加强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提高学生工作的稳定性。

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议

1.提高教师职教能力

通过到企业锻炼、培训等方式,更新职业教育理念,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了教学组织与教学设计能力,确保教学内容与生产任务的一致性,以学生为主体,贯彻和落实“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加强实训条件建设

在现有校内外实训实习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共享资源提升教育教学条件,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培养学生,建议具体改进如下。

(1)提高现有设施设备的利用率。我们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同时入手。硬件即加大实训设施的投入,软件即加强实训中心管理,推行“8S”管理。

(2)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建设厂中校和校中厂,充分发挥企业设备的优势和学校师资的优势,形成优势互补。

(3)扩大学生实习范围的选择,不局限于内地和受制于常规的教学时间。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学校的常规教学可以为企业生产“让路”。

3.改革课程体系

第7篇

[关键词] 品管圈;高危药品;管理

[中图分类号] R95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8(c)-0165-03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最早于1950年由Deming教授提及,后来由日本的石川博士深入研究,最终形成一套以部门为中心的品质管理方法[1],最早运用到企业当中,给企业的管理以及利润的提升带来很大的帮助,其主要通过计划、实施、确认以及处置4个过程来实现质量改善的目的[2],QCC活动最近几年在我国医院管理中有报道,且多见于医院的药物管理方面,医院药剂科在药品的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药品差错可能发生在药品流通的各个环节中,如药物的采购、处方开具、调剂、使用以及监测等方面,高危药品的管理更是如此,高危药品的有效管理是衡量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为提高本院高危药品的管理水平,本药剂科在2012年9月经过相关的培训学习,开展高危药品的QCC管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9月1日我院静脉配置中心开始施行QCC活动,由科主任担任圈长,科副主任担任指导员,下辖静脉配置中心全体成员,共计12名,其中,男5名,女7名,平均年龄35岁,硕士1名,本科5名,大专4名,中专2名,平均工作年龄20年;高级职称3名,中级职5名,初级职称4名,本次QCC的主题活动由2012年9月正式开始,历时6个月至2013年3月。

1.2 方法

1.2.1 确定主题

所有圈员充分参与,展开积级思考,对高危药品的管理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发散思维,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进行高度概括,将所有收集到的问题进行罗列,由圈长开会进行讨论,对所有问题进行评分。①可行性,1分:不可行;2分:较为可行;3分:可行。②迫切性按照时间来进行区分,1分:半年后再说;2分:下次解决;3分:尽快解决。③圈能力则按照问题解决的外界支持评分,1分:需要多个部门配合;2分:需要一个部门配合;3分:自行解决。④总分=可行性得分+迫切性得分+圈能力得分。所罗列问题的得分情况见表1。将本次的QCC活动的主题设定为降低高危药品的内差数,进一步确定“每周内差数”作为衡量指标,主要内容有品种错误、数量错误、医嘱错误、标签错误、加药错误等。

1.2.2 活动方法

本次活动计划在6个月内完成,所有圈员根据所选定的主题,各自拟定一份计划,交予圈长,计划的拟定按以下原则:设定目标、分析现状、提出方案、落实施行、长久保持,圈长依据圈员的计划开会进行讨论,将上述内容进行确定并制作成标准文案,设计表格,对其中的内容进行单项每日评定,由圈长每日进行检查,并对所选项目进行评分。

1.2.2.1目标的设定 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现况值是目前统计的内差总数109件/周。改善重点是现况把握中品种错误和数量错误所占的比例,依据二八原则进行确定,即改善重点是80%,圈能力则根据主题选定中圈员对圈的评价所得出,计算公式为2.4/3=80%。将各个数据代入计算公式,得目标值为39件/周,即每周所出现的品种错误和数量错误的量控制在39件以下。

1.2.2.2现状的分析 主要从人、事、物三方面进行分析,对其中的改善重点因素进行分析,人为因素包括药师未及时熟悉新药,药师开小差,新同事或实习生带教工作未到位,同时处理多件事务,药师未及时发现厂家更换包装;事物因素包括工作量大,没有精力认真核对药品;药品因素包括药品名称相似,同一药品不同规格或剂型,药品外包装相似。

1.2.2.3提出对策 对策的实施主要针对上述分析的关于人、事、物三方面的原因,经过圈员的集思广益,对其中可能进行改变的每一条项目进行分析并拟定对策,主要通过以下方面实现。①贴醒目标签:做到“四查十对”,对于药品名称相近,同一通用名具有不同剂型、规格进行整理,在相似的药品前进行特别标注,防止混淆。②建立药品的展示柜:主要向圈员展示一些容易混淆,包装相近,新药展示等内容。③粘贴温馨提示语:在药师工作场所较为醒目的地方粘贴醒目的标示语言以起到警示的作用,时刻提醒药师细心工作。④新人手册:新人进入部门以后对其进行培训,加强对新人的带教和指导,手册可作为科室内部考核以及培训的教材,促使新人更快更好的适应工作。⑤执行:一个优秀的工作计划离不开坚强的执行力[3],圈长负责对列出的行动事项进行检查工作,圈长与辅导员参与检查,负责对圈员的培训和指导;圈长和指导员每天对所列出的计划事项进行下班检查,重点为药品的标识,备用药品的质量、标签和存放条件,圈员每天对备用药品的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圈员,并督促进行改正,同时每个月圈长和指导员对高危药品进行全面的检查,在圈会上总结每个月的工作进展,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整改意见,落实执行。⑥落实保持:在进行QCC的管理工作中,积极地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并整改,对于取得良好效果的操作或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制作出标准文件[4],已达到整体提高、长久保持的目的。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由Excel 2003录入,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处理,采取单样本t检验,以P

2 结果

在高危药品的管理过程当中数量错误和标签错误是较为常见的,在总的内差数目中的比例为50%左右,在进行QCC活动后,高危药品的内差情况得到持续改善,高危药品的内差数从实施前的每月446次下降至6个月后的每月161次(t=6.735,P

3 讨论

高危药品管理的特点是出现差错较难发现,而一旦发生差错则后果十分严重,由于高危药品的特殊性[5],在高危药品的存放、领取、发放、空瓶回收等任一环节发生疏忽错漏都有可能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严格管理静脉配置中心的高危药品,使每一个环节均能规范化操作,是静脉配置中心高危药品合理安全使用的保障,高危药品的使用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工作[6]。

QCC是通过增强员工的责任感,从而加强员工对所存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能力来增强对高危药品的管理工作[7]。QCC提供的管理方法使每一个成员都真正地参与其中,并且尽可能地发掘自身潜能,为工作质量的提高献计献策,增加了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提高了工作的准确率以及效率。针对QCC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执行以及长期保持较难的问题,笔者希望通过互相监督以及定时检查得到解决,这样也可使得圈内员工的合作程度得到加强[8]。通过良好的组织领导,加强圈员的全员参与。

QCC初期通过号召所有圈员对高危药品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挖掘,进而逐步确定所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圈员投票的方式选出QCC管理的主题,设定好需要完成的目标,全体成员思考达成该目标所需要采取的方式,并坚决执行,在圈员内部施行互相监督和改进,提高圈员的全体工作热情和积极程度,由圈长和指导员定时进行检查,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和跟踪,并切实地提出解决方案,最后通过全体圈员的努力保持明显的改进高危药品的内差情况。另一方面全体圈员所作出的改变可以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操作指导书,对于后续人员的的培训指导工作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且一定程度上增加圈员内部的成就感以及凝聚力,给圈员的关系注入剂,使得内部关系更加亲密和融洽,更有利于后续工作的展开[9]。本次研究也表明,通过全体圈员的努力改进,高危药品的内差数量在QCC活动后发生明显下降,完成了QCC活动的设定目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虞宙,.借鉴品管圈管理模式探讨住院药房的管理[J].上海医药,2011,32(6):294.

[2] 徐海波,张青莲,邹小爱.品管圈在门诊药房内差管理中的应用[J].海峡药学,2012,24(2):269-270.

[3] 方桂珍.在护理人员中推行品管圈活动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8, 22(4):1103-1104.

[4] 张健,陆晓彤,卜书红,等.建立绩效管理平台,提高人力资源效率[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8,8(1):1-4.

[5] 曾明辉,陈瑶.医疗机构品和一类管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6):113-115.

[6] 张一,李盈,徐飞龙,等.提高门诊药房管理品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17(6):14-16.

[7] 王临润,张国兵,等.品管圈在医院药剂科质量管理持续改善中的应用[J].中国药房,2010,21(17):3491-3493.

[8] 卢芳燕,江南,赵锐祎.推行护理品管圈活动的困难因素调查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1,10(8):664-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