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秘书学专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2-12-16 09:58:57

序论:在您撰写秘书学专业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秘书学专业论文

第1篇

[关键词]人文素质 内涵 秘书专业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人文素质教育植入高职秘书英语实践教学教育方法探究”(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专项)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是1240460。

人文素质,广义上讲是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精神品格。狭义上讲是人文知识和技能的内化,主要指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良好的人文素质是文秘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主要表现为追求崇高理想和优秀道德情操,向往和塑造健全完美人格,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儒雅的风度气质。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行为三方面。

全球化对秘书的素质有了较高要求。现代秘书素质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其职业意识和知识素养,还应关注其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现代秘书工作已不满足于传统秘书的被动性、事务性、文牍性,其在工作中所表现出的协调、沟通能力也关乎秘书工作的成败。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是衡量能否承担工作的首要标准,而人文素质则决定能否把工作做得到位、恰当、有品位。秘书职业的工作特点,决定了要当好一个秘书必须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

一、文化素养

文化底蕴,是一个人深层次的文化素养,学识的总和。它深藏于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虽不会全部表露于外,而别人却能从你的言行中感受到。它决定着一个人的智慧、气度和胸怀,决定着一个人的思维、行为方式。秘书代表组织的形象,其日常言行对领导、组织会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要成为一个杂家,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除对专业知识熟悉外,还要掌握历史、文学、政治、法律、艺术、哲学、宗教、道德、语言等知识。此外,秘书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审美力、组织协调能力也很重要。这样秘书才有可能综合分析归纳各种材料,将零散、未成型的构思清晰化,准确地判断是非,搞好对内对外大小事务。因此,秘书专业学生须具有扎实的文化底蕴,培养基本的文化素养。

二、心理素质

人的心理是外部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支配着人的言谈举止。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秘书应具备的基本生存条件。

首先,要注重性格的培养。秘书在具备深厚文化底蕴的同时,也应注意塑造自身的性格。以下几方面性格对于秘书做好日常工作尤为重要。

1坚韧的意志。秘书负责起草或保管各种机密文件,伴随领导左右,对其决策、行踪最为熟悉,特殊的位置决定了其重要性。有人不免想从秘书那里“探口风”,面对复杂的办公室环境,秘书必须以坚韧的意志抵抗各种诱惑,丝毫不能透露秘密事件及相关信息。

2稳定的情绪。秘书繁杂、琐碎的工作永无止境,疲惫不堪。在满足上级要求的同时,还要顾及群众的意见和与同事的相处,往往进退维谷,不能兼顾。这时需稳定情绪,冷静对待,妥善处理周围的人和事。

3豁达的胸怀。秘书是领导的左膀右臂,有责任以豁达的胸怀为领导分忧解难,不能乱发脾气,随意处置与自己意见不合的同事。为了协调工作,秘书对上要忍,对下要容;忍则能抗压,容则能合众。

其次,要克服秘书的心理障碍。

1自卑心理。秘书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是自卑。秘书在单位处于从属地位,受上级领导支配。工作繁琐、辛苦,时常受人指责。情绪长期压抑,容易滋生自卑心理。此时应当明确,人人平等,大家只是社会分工不同,担当角色不同而已,并非地位卑微。这种认知,有助于消除自卑意识,保持健康心理。

2高傲心理。与自卑心理相反,一些秘书恃“权”而傲,以领导自居,工作上擅自做主,。这万万要不得,它一旦滋生、蔓延,后果很严重,所做工作会毁于一旦。

3盲从心理。秘书的工作经常受领导支配,处于被动地位,久而久之,易对领导一味顺从、赞同,毫无主见,起不到应有的辅助作用。秘书是领导的参谋,要摈弃盲从心理,敢于提出建设性意见,进行创造性工作。

三、气质修养

气质一旦形成就呈稳定状态,包括喜怒哀乐情感的流露,人际交往,处事方式,都打上了个人印记。秘书代表着公司、部门的形象,一言一行都要谨小慎微、举止优雅、端庄大方,逐步树立个人“品牌”魅力。高职秘书专业的学生应十分重视自己的气质修养。

四、道德品质

优秀的道德品质是秘书最基本的人文素质。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应继承和发扬优秀的道德品质。

首先要一身正气。秘书要对领导身边的人和事起到一杆秤的作用,公平公正地对待一切,时刻提高警惕,起到应有的辅助作用。其次要朴实。交际轻浮,夸夸其谈,是秘书的大忌。认真踏实、沉着稳重的工作态度,才能胜任秘书工作。要秉持朴实的工作作风,对上对下,与人为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素质教育、终身教育观念的确立,人们已认识到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具有时代特点并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文素质教育,必将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完善,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情感支持,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健康高尚人格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邹厚荣.论秘书素质与修养[J].秘书之友,1992,(Z1)。

[2] 郎一轮.秘书要有良好的文化底蕴[J].秘书,2004,(1)。

[3] 朱丹.浅议高职文秘专业学生素质的培养[J].绥化学院学报,2005(25)

On the Connotation of Humanity Quality of Students Majoring in Secretar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第2篇

摘 要:2011年4月秘书学被纳入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这是秘书学界的一大盛事,同时也给高职文秘专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比如对高职文秘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文秘专业学生发展、高职文秘教学研究等,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给高职文秘专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关键词:秘书学;本科定位;高职文秘专业;发展机遇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许多高职院校都设置了文秘专业。由于长期以来,秘书学本科定位没能确立,出现了没有太多的本科文秘专业毕业生从教,职场秘书在高校没有专业提升空间,教学研究无法深入等问题,对高职文秘专业师资队伍成长、专业规模、教学研究都有很大影响。2011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第一次把秘书学定位为文学类中国文学属下与汉语言文学并列的二级学科,专业代码为050107(汉语言文学专业代码为050101)。诚然,这是“根据国家发展、科技进步、市场需求、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要求进行调整”的结果。秘书学本科定位以后,秘书事业将进入蓬勃发展、积极向上的新时期,秘书学界将面临新的形势,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整个业界美好的发展形势之下,高职院校开设的文秘专业,也必将迎来新的机遇,笼罩在高职文秘专业周围的一切不因影响都将消除。

对高职文秘专业师资队伍成长的影响。文秘专业的师资队伍成分复杂,常常被冠以“杂牌军”。特别是在高职院校大幅度扩招的情况下,秘书专业教师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为了能达到国家规定的1:16的师生比指标,许多院校就不顾教师队伍专业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等等,只讲数量不讲质量。以至于把中文、图书档案、行政管理、英语、酒店管理等方面的教师拉了过来。当然,这些专业人才对文秘专业具体模块知识要求有帮助,但对于整个文秘专业属性却不甚了解,势必会在教学过程造成专业知识偏离,更重要是很难把秘书专业意识在言传身教中贯穿其中,这样的文秘专业教学团队就难以保障质量。秘书学本科定位后,设置秘书学专业的本科高校将会增加,社会上的各种各级的秘书职业培训机构也将成倍增加,给高职文秘专业教师进修提供明确道路。科班出身的秘书学教师可以随着秘书学学历教育的升级而继续进修本科或者研究生,将来还可能继续博士学位学习。其他专业的非科班专业教师将有了理想的学习之所,可以到秘书学本科专业继续学习,更新知识和改换专业,干干净净地甩开“杂牌军”的帽子。

对高职文秘专业规模的影响。在设置文秘专业的高职院校,文秘专业招生规模大多维持在每届30-60人之间。招生规模上不去有很多原因,其中与秘书学本科定位有关的原因有三,一是高职文秘专业学生毕业时考取了秘书专业资格证,大多都直接参加工作。随着职场发展需要,学历需要再次提高,这时又没有对口的本科文秘专业,他们的职场继续教育之路到了尽头;二是高职文秘专业学生毕业时不能直接升入对口本科文秘专业,只能转升行政管理学或者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这些专业在当下即使本科毕业也很难找工作,有能力专升本的学生也会决定放弃而就业。就连现在毕业生报考的火热的公务员大考,高职毕业生也只能望着眼前大面积招考文秘专业人员的岗位而止步,应为报考的条件是本科毕业生;三是秘书学没有确立本科定位,在社会上很难有影响力,有些本科高校甚至是重点大学设置了文秘教育专业或汉语言专业(文秘方向),毕业生在社会上也得不到重视和肯定,受其影响,高职院校的文秘专业可想而知,也很难得到社会肯定,多数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不了应有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秘书学本科定位后,文秘专业影响力和毕业生影响力都将随着秘书学科地位的上升而上升,开设秘书学专业的本科高校将大幅度增加,三年高职学习毕业后将可以继续就读本科秘书学专业,成为单位招聘和公务员招考的抢手货。秘书学专业学生将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社会地位也将得到提升,职业发展也有可持续之路,秘书职业将成为众多青年向往的职业,秘书人才培养也将大有作为。

对高职文秘专业教学研究的影响。鉴于前面两个方面的影响,高职文秘专业教学团队相对比较弱,学校投入也因学生规模上不去而减少,就不利于专业教学研究,更不利于专业建设和成长。一些文秘专业的老师对教学和科研缺乏执着的精神,更有甚者在专业建设最需要的时候公然离去;一些单位对文秘专业减少缺乏政策支持,不把文秘类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列入学术论文的范畴。有的老师就算写了文秘专业教学研究方面的论文,在晋职称评审的过程中,很容易被歧视,有的就干脆撇开专业研究相近专业论文。直接导致秘书类杂志的学术影响力也降低,无法跻身于核心期刊行列。一个专业没有核心期刊支撑,也就在学术界失去了话语权,专业教师也找不到专业内的核心期刊,没有专业核心期刊为平台,就没有办法评高级职称,没有高级职称,就无法成为专业带头人。如此恶性循环,高职文秘专业建设就被束缚其中,形成无法突破的怪圈。秘书学本科定位后,随着秘书业界声望的不断提高,社会发展对毕业生大量的需求,将推进高职文秘专业扩大招生规模,提高专业办学效益。文秘专业也将在高职院校诸多专业中提升竞争力,争取更大的政策支持。脱去“杂牌军”帽子的文秘专业教学团队将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教育教学和科研中去,抓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带来的机遇,打造精品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高技能、快速成长型秘书。

从目前来看,在本科秘书学专业毕业生与高职文秘专业毕业生没有形成激烈市场就业竞争之前,是高职文秘专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利时机。从办学定位上来讲,本科秘书学专业培养的是研究型秘书人才,高职文秘专业培养的是技能型秘书人才,两者也不会形成太大竞争压力。再从当今秘书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来看,社会组织中需要的是大量的技能型人才,薪资处在底层,是基层的初级秘书。有调查显示,被调查的秘书从业者中有54 %的人拥有专科学历、31 %的人拥有本科学历,中专及其以下学历者仅占14 % ,研究生及其以上学历者就更少只有1 %。在调查的758人年龄上显示,18-30岁的有310人,占总人数的40 %左右;31 ―40岁的有342人,占总人数的46 %左右。两者相加比率高达86%。两类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秘书都年轻人,基本上是从秘书的最初级干起,这符合当前秘书职场分布现状。一般来讲,秘书人员都是从最基层的秘书工作开始的,很少有人从学校到职场一步到达高级助理级秘书,这需要需要在职场慢慢的成长和发展。而这些条件,恰恰都是高职文秘专业学生所具有的竞争优势。

我们应该相信,秘书学专业本科定位以后,秘书职业从业者和秘书学专业教育、研究者们将迈入激情奋进的康庄大道,只要所有的秘书人勤恳努力,探索创新,秘书学发展的路子一定为越走越宽。高职文秘专业新一轮的大发展必将沐浴在春风里,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征求对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搞)意见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2011年28号文件.

[2]杨剑宇.《秘书学申报本科的坎坷历程》《秘书》.2011年第11期.

[3]谢世洋.《秘书学本科定位后秘书学界的任务(上)》《秘书》.2011年第11期.

[4]谢世洋.《秘书学本科定位后秘书学界的任务(下)》《秘书》.2011年第12期.

[5]苗卫红、王伟龙.《郑州市秘书人员基本情况调查与思考》《中州大学学报》第21卷第4期.

第3篇

浅谈秘书如何处理与领导的关系开题报告 系 现代文秘 专业 文秘 班级 07文秘(1)班 学号0721010115姓名***

指导教师***

一、选题意义

对于企业来讲,客户就是上帝,上帝永远是正确的,而对于秘书来讲,领导就是上帝,秘书作为领导的参谋和助手,经常处在领导的身边,与领导交往接触频繁。秘书与领导能否融洽、和谐地相处,是秘书人际关系中最重要、最直接也最现实的问题。因此, 正确的处理好秘书与领导的关系是秘书工作的一个关键要素,是秘书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搞好秘书本职工作的必要条件,是秘书工作岗位对秘书人员的特殊要求,也是秘书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

二、方案拟定与分析法

一、秘书在工作中处理好与领导关系的重要性

(一)秘书的角色定位

(二)秘书处理好与领导关系的重要意义

二、秘书在工作中处理与领导关系时应坚持的原则

(一)服从原则

(二)尊重原则

(三)适应原则

(四)参谋原则

(五)距离原则

三、秘书在工作中处理好与领导关系的特殊要求

(一)秘书人员应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二)秘书与领导应保持必要的交流和沟通

(三)秘书应时刻注重维护领导的形象和尊严

四、秘书如何处理与领导关系的方法与技巧

(一)领会并贯彻领导的意图

(二)研究与把握领导的性格特征

(三)掌握与领导相处的语言技巧

(四)正确进行自我认识和提高素养与才干

小结

三、实施计划

08.11.302008.12.10 论文选题 2008.12. 20112008.12.21 开题报告 2008.12.222009.01.22 撰写初稿 2009.01.232009.04.25 论文修改 2009.04.262009.05.10 论文定稿 2009年5月中下旬 论文答辩

四、参考文献

[1] 《现代秘书学与秘书实务新编》向国敏编著2003

[2] 向国敏.现代秘书学与秘书学原理[M].广州:广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 高海生.秘书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部出版社出版.

[4] 常崇宜《:秘书学概论》.线装书局,2000年

[5] 冯金祥.秘书学[M].中国商业出版社,1993

[6]杨剑宇.涉外秘书学与概论[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7]范兰德.《轻松做秘书》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开题报告写作规范

一、 开题报告的写作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2、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3、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4、研究工作进度;

5、主要参考文献。

二、开题报告的排版要求:

封面为四号宋体,正文为小四号宋体,页边距为左3cm,右2.5cm,上下各2.5cm,标准字间距,标准行间距,页面统一采用A4纸。

第4篇

秘书学 课程 考核

一般情况下,传统的课程考核主要着重于对教学知识点掌握程度的书面考查,而考核方式基本以卷面考核以及一些作业考核为主,这些考核方式单一长期使用,容易使《秘书学》课程教学偏重于理论化和僵化,给学生以空泛无物之感。因此,要进行《秘书学》课程改革,关键在于要从课程考核的思路、过程、结果等环节着手,通过制定明确的考核标准,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应用性强而又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法与手段,以达到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素质能力,符合用人单位用人要求的目的。

一、《秘书学》课程考核思路

课程考核思路的确立,主要是从明确考核目标、明晰考核依据、优化考核设计、探索考核途径这四个方面来着手。

进行课程考核,明确而清晰的考核目标是进行考核能否真正起到作用的关键所在。在珠三角地区,本科学生就业后从事秘书相关岗位或者性质的工作的需求,应该就是考核必须考虑的关键因素。从操作性层面来讲,了解社会相关岗位的职责要求,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重点教学,是设立务实性考核目标的必要考量。除考核目标的设计上关注务实性外,在具体设计细节中还要尽量使用较为量化、清晰合理的考核指标,使考核目标明确而具有可操作性。

清晰务实的考核目标,需要具有符合实际的来源和依据。因此,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用人单位社会调查、专业教学学生调查以及教师调查是必要的。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查可以收集对《秘书学》课程要求和建议等实用性信息,对学生的教学调查可以不断地优化教学设计和提高教学效果,对教师进行课程交流调查则可以集思广益、取长补短。

在考核设计方面,必须充分考虑到授课对象的差异,并据此进行多元化的设计。比如文科和理科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同,专升本学生和普通本科学生理论水平和实际运用水平不同,不同年级学生对待课程需求和态度不同,不同的班级学风等班级气氛不同,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对《秘书学》课程的需求程度不同,因此在设计思路上必须考虑到这些差异。

在考核途径上,应该多采用一些多媒体互动、软硬件设备操作、实践实验、情景教学等手段来锻炼学生组织思考能力与动手能力的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知识应用水平。

二、《秘书学》课程过程考核

提问考核是课堂过程考核中的一种常用形式,在教师提问的过路中,应该适当减少照本宣科式提问的比例,增加具有思考性和讨论性的引导式提问环节,尤其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提问与自主回答。在备课时除准备一定量的问题外,还可以在上课时随机地引导和鼓励一些问题的提出,使问题的提出成为具有吸引力的环节,而不仅仅是硬性要求学生回答的一种任务。

课堂参与度是进行过程考核的另一个重要指标,一般由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两种形式构成。被动参与是指由教师设计好教学情境或者主题,给出明确的参与方式和衡量标准,由学生参与的一种教学形式,而主动参与是由学生主动创造或者设计教学情境,自主设立参与标准和参与方式的一种学习形式。这两种参与与课堂情境设计结合在一起,使过程考核形式灵活多样,又能充分考量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此外,课程作业是衡量学生学习态度和教学效果的试金石。一方面,可以通过硬性规定的理论性作业(如课程小论文)或者书面性作业(应用写作文种)等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理论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个性化的作业题目设置和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如主题MV、PPT制作、案例策划)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锻炼他们的掌握适应能力。

三、《秘书学》课程期末考核

期末考核是在一学期课程学习结束后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综合考核。因《秘书学》课程的应用性质明显,在此门课程期末考核中应该改变单一以试卷考核为主的考核形式。

就试卷考核本身而言,试题设计上可以转变为以主观题考核为重点,创新出题方式与设置个性化题目,特别是情景设计题或与工作实际联系较为密切的案例试题和思考题目等等都可成为考核的重点。另外重涉外方向的文秘课程还可添设口语情景交际考核试卷,注重写作考核方向的还可设置命题应用文写作、小论文写作等等。

除试卷考核外,为考查学生的OA系统软件操作能力,可以设置如WORD排版,EXCEL制表等命题的软件操作考核;为考查学生的设备操作能力,可进行传真机等办公设备操作考核;为考查学生的管理能力,可设置办公资产及档案的管理考核等。

在期末考核中,可以创造相关情境(如会议现场、办公现场等)对学生分组进行测试考核,或者在实践课时中根据学生实地实践的情况进行评分,并按一定比例折算计入其期末总成绩中。

四、《秘书学》课程其它考核

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具体教学过程中还出现了与《秘书学》课程相关的毕业论文写作、秘书考证等情况,因此,将此门课程的考核与这些指标结合在一起,也是具有可行性的研究思路。

除课程内设计的考核模块外,可以适当考虑设计课程考核奖励机制,具体而言,一是设立课程相关论文写作考核奖励,比如学生在报刊杂志上公开发表了相关论文,可以折合成一定的课程奖励分数,再比如打算做与课程相关的毕业设计,也可以根据设计思路和大纲的水平折合相应的课程奖励分数。

二是秘书考证,秘书考证在高年级学生当中是比较受欢迎的,也有利于学生提高就业素质,争取更多机遇,因此,在秘书等级证书考试中取得良好成绩的学生,也应该在这门课程中获得相应的奖励分数。

三是一些其他的奖励指标,比如秘书速记或者速录资格、外语类资格、办公软件操作员资格等等,均应纳入考核奖励的范围之内。

综上所述,《秘书学》课程教学改革,在考核改革的环节上,要转变考核思路,在过程考核、期末考核和其它考核方面探索更加灵活多样、更加务实的考核形式和考核方法,使这门课程的学习的效果真正落到实处,培养出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较强实务操作能力的人才。

作者简介

第5篇

关键词:秘书学;人才培养方案;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8-0075-02

在教育部2012年制定与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秘书学以特设专业的形式被正式列入文学大类。这意味着当代社会对于文秘人员的需求标准进一步提高,即由大专、中专毕业生升格为本科生。面对这一变化,摆在我们面前最为迫切的问题是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本科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建构高效务实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的依据与途径。

一、以“出口”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性

一般来讲,高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依据是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走出校门后显在或潜在的知识与能力的需要。也就是说,现在的教育活动是面向学生的未来展开的,而未来就是学生离校时的“出口”。只有将“出口”作为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战略意义上的前提,才能够保证学生在离校后顺利工作、学习乃至生活,同时解决本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应对的问题。

(一)有利于调和不同人才培养观的矛盾

曾经有学者指出过秘书学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在秘书学专业设置的目标上存在两种分歧。一种以理论为导向,一种以市场为导向,并且这种分歧走向对立而不是互相调和”[1]。也就是说,分歧双方前者重视理论教学,后者倾向技能训练。本文所说的以“出口”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事实上超越了上述“二元论”的观念,而是蕴含着一种“多元化”的价值诉求。我们的人才培养活动是以学生的未来为目标,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不是我们“给”什么,而是他们“要”什么。最大限度保证学生走出校门以后所具有的知识规格和实践能力符合社会对他们的要求或他们选择的从事本专业以外的出路。我们必须面对的事实是,在目前的形势下大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具有多样性,升学、创业、移民、海外留学、志愿者……因此,按照“出口”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或实践技能,并在一定限度上由其自主选择理论课程或者实践内容,便有效克服了“理论型”或“技术型”这两种单一的人才培养观念,从而解决了上述矛盾。

(二)有利于建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哈佛大学的校训是“实现自我,服务社会”,将“实现自我”放在首位,不难看出其教育理念是以塑造学生的“主体性”为重的。早在1990年代,国内就有很多学者提出高校应当实践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认为“今后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调整的必然走向,是由模式化转向个性化”[2]。这一观念最为重要的合理之处在于,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当仁不让的主体,而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迎合学生的个性,他们的主体性才能够得以呈现并长期葆有。在精准定位秘书学专业的“出口”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分别为各个“出口”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只有这样,在学生入学后的教育实践中才能够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个性化转变,才能进一步保证学生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学有所得,毕业以后学能所用。

二、对于秘书学专业学生“出口”的认识

准确定位秘书学专业毕业生的“出口”,是有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前提。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校数量的增长、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出口”问题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比如本文所讨论的秘书学专业,有学者曾做过统计,截止到2014年,“在我国开设秘书专业的高等院校共800多所”。在这种形势下,秘书学专业学生的毕业去向必然会呈现多元化趋势,求职已经不再是毕业生的唯一选择,考研、自主创业也成为部分学生的选择。

(一)求职

秘书学专业学生的求职方向可以分为3种类型。一是进入各类企业从事文秘、行政方面工作。企业的特点之一是追求效率,因此他们更愿意省去培训或实习环节,希望毕业生具备较高的秘书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要“来之能战、战之必胜”。二是通过各类考试进入国家各级行政区划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从事秘书及相关工作。考试是毕业生进入上述单位的必经之路,这就意味着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或了解过与考试相关的知识。以长期被社会看好的党政机关公务员为例,取得职位的前提是通过行政能力与申论两个科目的考试。三是应聘本科以下的大、中专院校文秘专业的专任教师。这类岗位除要求毕业生具备一定的秘书工作实践能力外,还需要他们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是登台授课的前提条件。

(二)考试升学

本科生求职压力大,这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这种情形下,“选择考取研究生,避开就业难关,增加就业砝码,似乎成了他们的理想选择”。秘书学专业学生报考研究生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报考本专业对应的应用文体学、档案学、行政管理学等专业的硕士。二是跨专业报考,秘书学专业隶属于文学大类,本专业的学生在积累一定语言、文学知识后,可以报考h语言文学专业对应的学科。在上述两种情况中,前者多属于新兴学科或“冷门”学科,设置硕士点的学校不多,而后者则为传统学科,设点招生的院校数不胜数。因此,笔者认为跨专业报考研究生也不失为秘书学专业学生升学的一条出路。

(三)自主创业

随着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提出,各级政府都在积极出台各种政策为创新创业清障搭台,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实现自身价值已不是异想天开。相对于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门类下设的专业,属于人文学科范畴的秘书学专业,其毕业生在自主创业方面并不占优势。究其原因,“自主创业核心技能尤为重要,一般能够自主创业的人才都是理科类出身,足够用资深技能来领导一家公司……文科创业项目一般是靠创意取胜,技术含量相对较少,但创意是很容易被复制的,所以文科生创业成功的几率不是很大”[3]。但是,文秘书学专业的毕业生如果具备一定的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和沟通协调能力,就能够和理工等专业的毕业生“组团”创业。

三、秘书学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的基本思路

本文探讨的以“出口”为导向的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就是要瞄准上文总结的秘书学专业毕业生的求职、升学、创业三个去向来设置课程。由于公共基础课为国家或各地教育管理部门确定,下面我们主要从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专业方向课及实践教学等四个方面阐述秘书学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的基本思路。

(一)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必须满足求职与升学两个群体学生的需求,但鉴于创业的学生也需要知识积累与素质培养,所以此类课限定为必修。设置秘书学概论、中国秘书史、秘书实务、公文写作、文书与档案学、办公自动化、公共关系学等8门课程,以满足专业基础知识的积累需要。为跨专业考研的学生设置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史(含古代与现当代)、文学概论等4门课程。需要强调的是,后4门课程除满足升学学生的需求外,也能对其他学生的文字能力及文化修养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二)专业技能课

专业技能课的设置应同时满足求职与创业两个方向学生的需求,因此此类课可与专业方向课同时设定为选修。计划到企业应聘职位的学生可以修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市场营销实务、电子商务应用、计算机图文设计等课程。为准备报考党政机关与事业单位的学生设置行政管理学、申论、秘书心理学、社会调查实务等课程。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希望去大、中专院校任教的学生并不多,因此建议有这方面意愿的学生自修教育学、心理学,并在毕业前考取相应的教师资格证。对于准备创业的学生,为其开设市场调查与预测、客户关系管理、广告策划、新媒体营销与策划等课程。此外,开设逻辑学、社交礼仪、演讲与口才、基础写作实务、驾驶技术、摄影摄像等5门应用性强的课程以保证学生掌握各种相应技能。

(三)专业方向课

结合学生的毕业去向,分为企业方向、机关方向、升学方向与创业训练方向。

1.企业方向开设经营管理学、政治经济学原理、组织行为学、企业管理学、经济法等课程。2.机关方向开设机关行政法、中华政治经典文献导读、舆情控制与危机管理、社会学、公共政策等课程。3.升学方向开设文体学导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美学概论、唐诗鉴赏、电影艺术概论等课程。4.创业训练方向开设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课程、商务谈判技巧理论与实务、企业文化概论、消费者行为学、茶道等。

(四)实践教学

秘书学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一般包括社会实践与调研、专业技能训练、专业见习、创新实践、专业实习及毕业论文。基于学生“出口”多样性这一问题,我们应当在各个环节中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选择,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及有效性。本文以面向企业就业的学生为例加以简要探讨。社会实践与调研应当与企业密切相关,以便于学生对今后的工作环境有一个总体认识。专业技能训练应围绕专业技能课加以展开,如进行计算机图文设计、演讲、摄影摄像训练等。专业见习与实习均在企业进行,以便于更好地了解自己今后的工作内容及岗位要求,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创新实践方面学生则应围绕企业在选聘人才时较为重视的各类证书――如普通话、驾照、秘书资格证等――进行努力。毕业论文的选题也应面向企业,选择企业秘书岗位工作内容、要求等方面的题目。

参考文献:

[1]李玉栓,蔡君威.论当前我国高校秘书学专业设置的问

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4,(2).

[2]唐纪南.高等教育人才培B个性化问题浅议[J].中南民

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

[3]刘柯.高校秘书学专业管理类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思考

[J].办公室业务,2014,(5).

[4]徐晓鹃,冯刚,马宏.大学生就业与报考研究生行为选择

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地区某高校为例[J].教育

理论与实践,2010,(9).

第6篇

(一)高校秘书学专业企业文化课程理论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1.企业文化课程理论建设现状秘书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已经由最开始的以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为基础发展到以秘书学专业课程为基础。杨剑宇认为,秘书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可以组合成几大板块,除核心课程以外,还可以开设企业方向、司法方向、教育方向等的课程[3]。郑美萍提到应该根据秘书学专业的培养方向设置多类型的培养目标,配置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满足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大中小企业对各类秘书的不同需求[4]。这些学者提出的观点都表明秘书学专业应当开设与企业相关的课程。基于此类理论研究,不少本科学校的秘书学专业也开始重视秘书学专业的企业文化理论知识的建设,在本校开设与企业相关的课程,如企业文化、策划学、企业管理等课程的开设为学生接触和了解企业文化相关理论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企业文化课程理论建设存在的问题由于对企业相关课程开设的理论研究还处在摸索起步阶段、未形成科学体系,很多学校盲目开设大量与企业相关的课程,不分主次,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教学资源,还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企业相关课程的教师大部分调自学校管理学专业的教师,对秘书学相关理论不甚了解,难以对秘书学专业企业理论教学有宏观的把握,进而导致理论教学缺乏专业性。此外,教师承担与企业文化相关的教学,没有实践经验,对企业的认识也只是通过教材和论文研究等,使得学生学到的知识与现实脱节。

(二)企业文化理论知识的内化机制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企业文化理论知识的内化机制建设现状秘书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大部分学校对秘书学专业的实训部分还是比较重视的。学校在秘书学专业开设的与企业相关的课程,如秘书现代礼仪、策划学、企业文化等的培养方案中都有必要的实训课时要求。同时,秘书学专业在大四时也安排了带学分的实习,选择企业进行实习的学生占到绝大部分。这些实践活动都可以让学生内化在企业文化相关课程中学到的理论知识。2.高校秘书学专业企业文化内化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从总体上来看,高校秘书学专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从形式上来看,大部分高校秘书学专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内化机制时还缺乏创新性,并未开创出具有秘书专业特色的建设道路,基本上仍沿用其他本科专业的实践教学方式。

二、在高校秘书学专业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由此可见,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是在企业这个社会组织及其成员身上所凸显出来的独具特色的文化。对高校秘书学专业学生来说,校园环境相对单纯,与社会接触面小,仅通过理论学习和短期实习很难让企业文化内化。笔者建议,在高校秘书学专业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不断完善企业文化类课程的理论建设

秘书学专业应当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标准,根据教师教学反馈和学生就业后的反馈逐年完善企业文化类课程的教学理论和体系;专业教师也应当随时关注企业文化理论发展的新动向,并更新企业文化类课程教学内容;在具体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案例的选择应该多元化,根据学校和学生的水平增加本地企业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不断丰富企业文化类课程的实践方式

在企业文化类课程的教学当中应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可以采取案例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6];加强情景模拟或案例分析类实训题目,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此外,在大四安排的实习可以根据课程特色分学期进行,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之后能迅速进入企业这个大环境中进行实践训练,加速知识内化速度。

(三)搭建秘书学专业和企业合作交流的平台

校企合作平台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管理层合作。秘书专业的管理者与企业领导沟通交流后,确认企业需求,从而结合教育部对秘书学的培养方案,制定符合自身地域特点和办学特色的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秘书专业领导还可以通过企业顶岗,强化自身的教学和科研方面业务水平,并用企业文化相关理论知识来指导企业文化建设;企业领导则可通过沟通告知学校需要的人才类型,直接为企业储备人才。第二个层次是企业中层同教师层合作。企业中层可通过合作平台接受继续教育;教师则可以在企业进行实习,将理论指导实践,进而更加了解当代企业的文化特点,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文化教学和相关科研。第三个层次是学生同普通员工间的合作。学生通过实习感受企业文化氛围,提前适应工作,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企业员工则可选择接受继续教育,提高自身的知识层次,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四)秘书学专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注重培养“创新”精神

第7篇

2011年教育部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一稿),秘书学专业列于其中,编号为050107m。代码加有“m”者为拟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自设特殊专业名录》专业,秘书学本科的名分还未最后给定,但对秘书教育界来说,其鼓舞作用却很大,秘书学本科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也随即被提上日程。客观分析秘书学本科教育师资的整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其发展策略十分必要。

一、 本科秘书学师资专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秘书教育主要集中于高职高专层次,本科主要采取的是自学考试教育模式,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一些全日制高等本科院校陆续开出本科秘书培养方向。据杨树森先生统计,到2008年我国公立本科院校招收秘书专业本科生的已有100所左右,其中包括很多“211”重点大学[1]。有人评价这些秘书本科专业,说其开设得晚、起点高、师资力量雄厚。表面看来,此评价毫无问题,但仔细研究我国秘书本科专业教师队伍实际情况,就会发现其整体性的专业发展水平和主讲岗位资格明显不够。比较突出的问题有:

师资队伍机构不合理。由于文秘本科专业教师队伍的组建比较迟,学科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所占的比重非常小,实训教师、实习现场指导教师严重缺乏,拥有教师职业资格与秘书职业资格的“双证”教师更是寥寥无几。

秘书专业学科知识不足。我国本科院校的专业教师学历层次很高,硕士、博士占有非常大比重,中青年教师中本科学历的已经很少。但本科院校高层次的师资队伍中却缺少真正接受过秘书学科系统教育的教师。目前我国秘书本科专业的文秘教师大多从不同的研究领域,带着不同的学科背景改行而来。例如大批汉语言文学专业和管理系教师承担起文秘课程的教学任务。

对文秘专业教师的认同感不强。在担任文秘专业课教学任务的同时,很多教师还承担着学缘专业的教学任务,且将主要精力放在学缘专业上,造成所教、所学与所研脱节,从而导致对秘书学专业知识掌握得不精不深,边教边学、“现学现卖”现象十分严重。

缺少文秘从业经验。秘书教育以培养实际应用性技能为主,“务实、实效”是秘书教育的根本。很多秘书专业教师缺少文秘经历和经验,在专业知识的传授上唯书本、唯理论,职业性、实践性、情境性不强,缺乏操作层面上的引导性。

缺乏秘书职业道德。秘书作为现代服务行业中的一种职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态度有特殊性要求。个性鲜明、自主意识强的高校教师,对文秘专业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起不到示范性的榜样作用。

教育发展关键在教师,任课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决定着一个专业的教育水平。专任教师少、专业角色意识差、专业教师队伍结构不对称等教师专业发展问题,已严重影响到秘书本科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建设一支专业程度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势在必行。

二、本科秘书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刺激

为解决秘书学专业(本科)教师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提高秘书学本科教育的质量,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的政策支持和高等院校科学化的师资管理建设十分必要。

(一) 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的政策支持

虽然自学考试和成人学历考试中列有秘书(文秘)本科专业,《高职高专招生专业目录》也列有“秘书学”专业,但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却没有“秘书学”专业,2003年国家质监局的《学科分类代码》中,也没有“秘书学”的名分。这就意味着全日制高等学校秘书类本科专业尚未获得教育部所承认的合理身份。最近几年,很多高校新设的秘书类本科,都是依托于其他专业做方向培养,其学科地位与专业地位十分尴尬。秘书专业“本科”身份合理与否,不但影响着现任秘书专业教师转型的积极性,而且还影响到秘书学专业教师新生力量的培养,是影响秘书学专业发展的根本性因素。秘书本科专业的独立设置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名分”问题。而是关乎秘书专业教育质量与发展的根本问题[2]。

只有秘书学本科地位的最终确定,秘书学教师的归属问题才会得以解决。在许多高校里,秘书学教师有名无分。例如秘书学专业的论文不能算作科研成果、秘书学期刊未列入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职称的评定要归于其他学科等问题,都严重地影响到秘书学教师的身心投入,影响到其教、学、研工作的热情。目前教育部修改本科目录,将“秘书学”列入其中,秘书学本科教师专业发展的热情空前高涨。只有全日制秘书学本科专业名分确立,现任秘书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才有坚实保障,培养名副其实的本科甚至硕士、博士学历的高素质秘书学师资队伍才会成为可能。

(二) 高等院校要建立合理的秘书学教师管理制度

师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中心。要调动教师发展的积极性,改善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必须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体系。只重视“管”——控制功能的古典管理方法和只突出“理”——协调功能的行为管理方法都不是科学的方法,只有二者并重的现代管理方法才切实有效。为满足秘书学本科专业教师发展的合理化需求,高校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1. 优化秘书学本科专业教师群体结构

“内培”——挖掘整合校本教师资源。秘书学本科专业教师可以由校内相关人员转型而来:其一是高校里的管理系列、教辅系列甚至校企的秘书,他们虽然不属于教师专业系列,但却有一定的秘书从业经验,可以“双肩挑”充任秘书专业的实训导师;其二,其他院系类似学科如行政管理、公共管理、档案管理等课程设置与文秘专业课程有一定的同一性,学校可以打破学科壁垒,选用类似学科的专业课教师充实秘书学专业教师队伍;其三,对秘书学本科专业的教师进行秘书业务培训、鼓励他们到实际部门兼职锻炼、参加秘书资格考试,从而使秘书本科专业的教师转型为真正的专业性秘书类课程教师——既有教师资格,又有秘书职业资格的“双师型”、“双证书”教师。

“外引”——不拘一格引进外部人才。高校要打破过于重视教师学历的聘任传统,引进外部人才以“能者为师”为主要原则,注重被引进者的实际技能。高校可以从两种渠道引进技能型人才:一是院校合作,横向引进,院校聘任高职高专经过30多年的秘书师资建设所培养出的经验丰富的“双师型” 教师和其他院校秘书类本科专业中的教师精英做兼职或专任教师;二是积极聘用秘书行业一线的优秀者做兼职教师,以弥补现任秘书专业教师秘书职业能力的不足。

2. 优化秘书学专业教师发展的物质条件

改善专业教学条件。秘书学专业教育是特殊的职业教育,对实践教学要求很高,需要特殊的场地和设施。秘书类本科的专业多是近年新办,其教学的硬件设施远远不能满足秘书专业教师实施教学的需要。有的学校没有秘书专业的实验室、实训基地,即便是办公室自动化设施也是停留在电话、电脑、复印机的原始阶段,传真机、扫描仪、投影设备、摄像机、碎纸机、远程会议系统等与社会发展同步的设施建设几乎为零。没有秘书学专业教学所需的必要设施,整个教育活动无异于纸上谈兵,严重地影响到教学效果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学校只有加大投资力度,改善教学条件,为秘书本科专业配备先进、齐全的硬件设备,教师在实施实践教学时才会得心应手落到实处,享受到教学的快乐。

转贴于

加大科研支持。科研与教学的结合度决定着教师专业化的程度。一个优秀的教师不应该仅仅是教书匠,还应该是学科专家。但学界一些客观因素却非常不利于秘书学科研工作的开展,对秘书教师专业研究影响很大。如由于秘书学的一些课题很难申请立项;秘书专业期刊仅有《秘书》、《秘书界》、《秘书之友》、《企业秘书》、《文秘》等几种,且都未被列入核心期刊;过分强调秘书职业的实践性而忽视理论的研究。因此,高校一定要积极地为教师创造开展科研的条件,提高教师的秘书学科研水平,促进教师教、学、研一体化:征订秘书专业期刊,购买秘书专业书籍;鼓励教师立足于校本实际情况申报校级课题;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秘书行业的实证性研究;修改学校核心期刊目录,将部分秘书专业期刊列入其中。

3. 完善秘书专业教师的考核制度

考核对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有强化作用,对评估专业建设水平亦有参考意义。为了快速提高新设的秘书本科专业的教学质量,高校必须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教师考核制度。

首先,考核要遵循针对性原则。术业有专攻,有的老师在其他学科可能是精英专家,但秘书职业化程度却很低。所以高校在评估秘书学教师时应该打破笼统化的考核模式,在考核时有所侧重,即重点考察教师的秘书专业化程度。只有文秘职业程度高的教师才能胜任秘书专业教师。

其次,考核要遵循全面性原则。学科知识、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关乎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在考核时要全面考察,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缺漏。秘书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可以用秘书职业等级证书来认定,科研水平以其发表的秘书专业论文与立项的秘书专业科研项目量化。而职业操守、教学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可以采用教师述职、学生打分、系院评价等多元化的手段做综合性考察。

再次,考核要遵循及时性的原则。一些高校评估教师往往通过年终考核的形式来进行。但评价新设专业的教师,以一年为考察周期,其时间过长,不利于及时帮助任课教师认识自身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故而教师考评时间一定要有弹性,深入到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第一线,经常组织听课、评课,将教师成长的过程评价融入到年终考核。及时评价教师活动,会使教师考核的时效性大大增强。

最后,考核还要遵循激励性原则。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考核一定要与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结合。物质激励包括:书刊补贴、培训补助、课时津贴、论文奖励等;精神激励包括评先进(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3个层次)、职称晋升、提干等。实施各种激励手段,要努力做到公平合理,切不可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又不可厚此薄彼赏罚不分。事实上,只有公正的激励机制,才会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

三、秘书学本科专业教师的自主管理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师资管理部门所实施的一系列管理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发展状况,但却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自主发展才是关键。秘书学本科专业教师,只有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管理,自觉地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其发展才会具备可持续性。

(一) 秘书学本科专业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指出:“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可担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3]严格地讲,我国秘书专业师资的职前教育与培养力度非常不够,甚至可以说是缺失,现任秘书专业的教师明显存在着“非职业化”现象。秘书专业教师大多“半路出家”,大有“人人皆可为之”之势。这种现状与社会对秘书专业教师的期望和要求相差太远。秘书专业教师必须意识到不是任何具有某种学历的人都可以从事此职业,从业者必须要有特殊的职业训练和专门的知识。职前专业水平的不足,要靠职后的学习和自主发展来补足。如果现任的秘书专业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不完善,不积极主动地去提升专业水平,那么其职业的优势将会缺失并最终被淘汰。秘书专业教师的发展前途和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有具备强烈的专业发展自觉意识,在秘书专业学科知识、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认同等方面自主地去提高,秘书专业教师才能发展成高素质的专职性人才,才能推动秘书学专业的良性发展,培养出高质量的秘书从业人员。

(二) 秘书学专业教师的发展必须要以学、教、研互动为主要途径

认知心理学者认为“学习是知识的获得”,认知建构主义者主张“学习是知识的建构”。秘书专业教师必须立足于所教科目不断地强化自身学习,以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有的秘书专业教师取得教师资格或许已经多年,但作为秘书本科的专业教师却属于新任教师的层次。他们职前学位教育所掌握的学科知识与秘书职业关联性不大,职后所教学科与秘书学亦有区别。为了所学内容与所教科目一致,秘书本科专业教师必须要通过自身学习达到学科知识更新与扩充。而且随着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和对秘书职业素质要求的多元化,秘书专业教师的学习将永无止境,持续终生。

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对学科理论与科目教学活动的研究。实践证明,只有注重学术研究的教师,才能最终成就专家型名师。秘书学本科专业课程各有特点,在学科知识的掌握与传授、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除了遵循普遍的教学规律外,还应该强调其针对性和个性。秘书学专业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反思和评价,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包括学科知识、课堂教学、技能实训、成绩评价等作出及时准确的总结,并最终形成课题研究成果并实践,秘书专业课程的质量才能最终得以提高,教师才会有强烈的精神满足感。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科研水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抓手。学、教、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所学、所教激发科研灵感,以所研促进所学与所教,真正做到学、教、研的良性互动,才是秘书专业教师的发展的主要途径。

(三) 秘书学本科专业教师必须树立群体发展的观念

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主体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教师个体,二是教师群体。秘书专业教师的自主发展不仅是教师个体行为,还包括教师群体的整体性提升。不同的教师个体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个体的主观需求、主观判断和自主选择的能动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其获得的发展经验和发展的程度也会各不相同。目前,秘书学专业教师发展明显存在个体孤立、相互隔离、差距悬殊的现象,甚至产生了“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为推动我国秘书教育科学和秘书专业教师的发展,秘书学教育者作出了很多努力,如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学专业委员会每年举行年会、各省纷纷组建秘书学会、组织秘书学专业的集体培训。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秘书专业教师发展的进程,但其活动主体集中于高职高专层面,对本科的秘书专业教师的发展虽有借鉴价值,但缺乏具体的针对性。由于本科、专科的学生特点和培养目标不同,秘书课程的教学在遵循共性的教学与教育规律的同时,还会体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因此本科秘书学专业教师一定要建立集体交流与合作的组织或平台,实时或定期交流在本科教学中的体会和感悟。这种合作要以校本教师为基点,辐射校外同行,形成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格局。只有将个人的经验汇集成集体的智慧,本科秘书学教师的整体发展水平才会提高,秘书学的学科地位才会得到教育领导部门与社会的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