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5 18:46:47
序论:在您撰写操作技能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在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过程中,教师发挥的重要作用不言自明.教师要为学生做好化学实验演示工作,引导学生遵循化学实验规律,做好化学实验.具体而言,教师的操作应优美规范,操作速度要适中.毋庸讳言,教师的演示实验为学生提供了模仿的重要依据和直接可观的视觉形象.所以,教师的每一个演示实验都要做到操作优美规范,熟练准确.在实验仪器的选择、安装、装置图的绘制、基本操作等各方面都能给出规范和准确的演示.例如,持试管要三指捏,两指靠,振荡试管时要三指捏,两指蜷,不能随意抓;使用滴管给试管中加液时,胶头滴管一定要垂悬于试管上方,切不能伸入(亚铁离子与氢氧根反应的实验除外).教师的演示速度要适中,使学生能够看清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对于学生第一次接触的较复杂的化学实验,教师更是要细心演示,先示范分解动作,然后再逐渐加快速度,连续操作实验,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为完整的操作表象,进而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
二、积极发挥正迁移的引导作用
所谓迁移,就是已经掌握的技能对于新技能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迁移具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在化学实验操作技能方面,正迁移主要来自操作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因素,而负迁移则来自于实验操作过程中看似相似,实则相去甚远的元素.例如,学生学会了“液体药品的取用”操作后,对学习“量筒量取液体”的操作有潜在的辅助作用.对于相近而实际不同的操作,教师要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加以明确地区别.
三、给予学生充分的实验机会
现代教育理念积极倡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不仅是课堂的主人,也是主动建构知识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不可能让教师“一手包办”,而是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过程,让学生自己看、自己做,自己体会化学实验的独特魅力.从目前来看,演示实验常常因为可见度问题而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可以根据现有条件尽可能地把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增加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1.讲一个内容,做一个实验.
例如,对“杂质转化法”这部分内容,先提出讨论题:怎样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怎样除去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讨论之后取得正确方法,再让学生实验,最后要求学生列表归纳,促使学生在实验中加强观察和分析.
2.做几个实验,然后概括比较.
例如,对“溶液结晶法”这部分内容,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有关硝酸钠溶液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做实验,实验之后讨论归纳硝酸钠溶液的性质.关于其他溶液的性质也如此处理,最后概括比较.3.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根据需要做实验.例如,在讲“沉淀过滤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边看课本,一边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做实验,实验之后让他们自己设计表格,小结几种过滤法的性质和使用注意点,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四、指导学生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关键词:操作技能实训;任务驱动;教学改革
目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到了关键时期。无论生源背景如何不同,无论教学环境怎样,如果不抓住学生这条主线,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习需求和兴趣,点燃并利用学习热情,是很难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科学发展观的。同时,现在的高职英语教学既要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PRETC),又要进行教学改革以突出语言工具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和职业特色,英语教学处于两难尴尬境地现象尤为明显。
那么如何彰显高职特色,服从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笔者认为,除了培养方向要与专业需求紧密结合(如引入行业英语内容,使英语教学融入职业培养之中),还要加强课堂内外的实训环节,提升学生未来就业竞争力。
一、课堂外的活动形式点燃学习者的学习驱动力
富有成效的语言学习是“浸入式”。仅靠课堂内的有限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为此,多层次、多渠道的第二课堂活动尤为必要。英语角、英语朗诵、演讲比赛、英语征文比赛、唱英语歌、演英语剧、外教讲座、英文电影等等,都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其作用在于营造语言学习的氛围、点燃学习热情、培养兴趣、享受快乐、体验成功。第二课堂活动可以用选修课的形式,让社团活动的形式固定下来,因为它直接影响课堂学习的成效。可是,如果不重视这一点,而把高职英语教育局限在仅有的180学时之内,无异于“缘木求鱼”、“本末倒置”。
二、课堂内的组织方式造就学习者的职场竞争力
2.1职场素养比职业能力更重要
来自职场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告诉我们,一手漂亮的英文硬笔书法、快捷熟练的英文键盘输入、规范得体的商务信函表达、准确流畅的口语、轻松自信的体态语、抑扬顿挫的音量、礼貌雅致的开场白、公开场合表达的勇气等等,尽管涉及内容不深、范围不广,但是足以赢得潜在雇主的青睐,所谓“够用为度、实用为主”正是这个道理。更重要的是,通过“规范的英语硬笔书法”、“正确的键盘输入法训练”、“高效的速记策略”等训练手段,可以强化学习动机、端正态度、增强兴趣、提高做事品质,还能对语言的继续深造起正迁移的作用。而且任何一项技能训练到极致,都可以成为谋生手段或者赢得就业竞争优势的砝码。所以,笔者认为,以“职场素养”为方向的技能实训应该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要任务。
2.2操作技能实训成就职场技能
成功的语言学习者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会问问题、肯尝试错误、愿意听、愿意利用一切机会体验英语、有较好的学习策略。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困难但更有价值”。因此,英语教师在语言课堂上应当按照成功学习者的标准不断地创设语境、鼓励学习者以不同的互动形式来增强外语学习的动机,通过策略训练来间接地提高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各种“做中学”的课堂活动,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动机、智力、经验、情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潜力,提高用英语“解决问题”(problemssolving)的能力。
英语课堂应该设置大量需要解决的问题,每项问题与文本的学习任务相联系。教师可以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职场急需的学习素材,设置问题和设计教学任务。众所周知,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充盈燃料的火把。点燃火把的是基于文本的学习任务,目标指向特定的操作技能实训。通过技能实训来解决问题,比如,把“听力速记”作为一节课的实训目标,那么听力速记策略输入,涉及某一主题的听力素材速记演练就是活动任务;再如,以“Advertisement”(广告)为主题,则可以把设计相关的“Sologan”(广告词)、“logo”(徽标)、阅读“AdvertisingCampain”(促销活动)文稿作为活动任务,把“促销信函写作”作为该课堂的教学实训项目。
以“主题任务为驱动(途径),操作技能实训项目为导向(目标),基于听、说、读、写、译综合训练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近年来看好的高职英语课堂组织形式。不仅因为它能够体现职业化的特点,越来越成为高职课堂培养“英语应用能力”的主阵地,而且它对传统教学观进行了根本的挑战。一名应聘者,如果进行了必要的公开演讲举止规范的实训,可以从他的体态语、说话的音量大小、目光方向定位、开启英文话题的方法,体察到他的自信程度、公开场合表达的勇气和演讲的有效性;一名工作人员,如果进行了有效的会面技巧实训,他就具备了在英语背景下如何开启会话,怎么说得体、怎么做才符合目的语言文化习俗;一名同学,如果被告之在一张白纸上怎么布局谋篇、怎么设计眉边,他就不会顶格顶边书写作业;一名毕业生,如果被告之标准规范的调查报告写法,被告之商务便条、备忘录、会议纪要、电话记录、总结以及报告等在行文用词方面的要求,他们就不会随意盲目;一名面试者,如果正确使用口语小品词、适当表达“ideas”(内容观点),那么就不至于在职场门口失足。所以,英语课堂的组织方式改变了以往“人才质量观”,直接造就学生未来职场竞争力,这一点毫不夸张。
2.3操作技能实训的核心环节是“做中学”
正确领会操作技能实训的实质,关键是“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用英语中学会英语”,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不乏规范性地操作说明和指导),以达到“输入(input)——处理(proces)——输出(output)”的自然效果。教师应该始终牢记“Teachstudentstousethelanguageinsteadofteachingtheusageofthelanguage”,还要牢记操作技能实训活动要达到“四个真实性”,即语言材料的真实性、语言自身的真实性、语言环境的真实性和学生情感的真实性,使学生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去真实地体验、感受和运用语言。
三、操作技能实训的课堂组织理念引发英语教育观的变革
3.1教学观的变革
以“主题任务驱动、操作技能实训项目为导向”的组织形式,要求传统的“词汇讲解、语法分析、篇章翻译”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必须改变为“技能项目定位、主题任务定位、教材内容选择”的“导向型”教学模式。从实践环节上挑战以往“重知识轻能力”、“重传授轻交际”、“重教学轻学习”、“重结果轻过程”、“重语言轻文化”和“重书本轻实战”教育教学质量观,教师要坚持“一个中心能力、两个基本原则点”,即以“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中心;以“体现优先发展听说能力的教学原则”和“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3.2教材观的变革
“填鸭式”向“导向型”模式的转变,自然要求教师“用教材去教,而非教教材”。在“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观点下,教师对教材的依赖度决定着他的敬业度,进而决定影响教学效度。“一纲多本”的教材观要求我们加强操作技能实训,解决长期困扰高职学生英语基本操作技能不足的问题。
3.3人才观的变革
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正确的态度动机”、“持久的兴趣热情”是点燃语言学习,提升应用能力的“引擎”。要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还要从兴趣与动机、情感与态度角度入手,衡量学生行为的品质和做事能力,以此来反观教学实践和实施教学评价。:
3.4评价观的变革
操作技能实训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的态度、情感投入、交际策略、自我评估等“表现性评价”指标,重视“发展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因为职场素养和英语技能是无法用终结性的评价得分来衡量的。
目前,**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校区英语教研室编写的《高职高专英语操作技能实训手册》操作说明书,落实了鲜明的实训主题,已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以实训项目为先导、以主题任务的目标内容为出发点,对一项技能的实训,配有评估指标和具体要求,相关的演示要领、关键步骤的对比分析,可以帮助学生识别良莠、自我检测,是操作技能考核的依据,对解决语言的“素养不足问题”意义重大。实训的主题内容很灵活,可以就地取材于学生所使用的教科书,也可来源于实训的项目,如:英文硬笔书法实训、键盘打字实训、英文听力速记实训、演讲规范实训、朗读规范实训、有效会面实训、信函格式写作、调查报告实训、口语沟通实训、口译表达实训。每一单元都有4个模块:导入说明(Instruction)、图例分析(Illustration)、评估标准(Evaluation)、实战演练(Production)。应该说,这一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对于促进英语教改,提升就业竞争力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用)[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詹小丽.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思考高职英语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5)
3刘邦祥.试论职业教育中的行动导向教学.职教论坛,2006.1:4~8
4普通高等专科英语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在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过程中,教师发挥的重要作用不言自明.教师要为学生做好化学实验演示工作,引导学生遵循化学实验规律,做好化学实验.具体而言,教师的操作应优美规范,操作速度要适中.毋庸讳言,教师的演示实验为学生提供了模仿的重要依据和直接可观的视觉形象.所以,教师的每一个演示实验都要做到操作优美规范,熟练准确.在实验仪器的选择、安装、装置图的绘制、基本操作等各方面都能给出规范和准确的演示.例如,持试管要三指捏,两指靠,振荡试管时要三指捏,两指蜷,不能随意抓;使用滴管给试管中加液时,胶头滴管一定要垂悬于试管上方,切不能伸入(亚铁离子与氢氧根反应的实验除外).教师的演示速度要适中,使学生能够看清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对于学生第一次接触的较复杂的化学实验,教师更是要细心演示,先示范分解动作,然后再逐渐加快速度,连续操作实验,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为完整的操作表象,进而有效地培养他们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
二、积极发挥正迁移的引导作用
所谓迁移,就是已经掌握的技能对于新技能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迁移具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在化学实验操作技能方面,正迁移主要来自操作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因素,而负迁移则来自于实验操作过程中看似相似,实则相去甚远的元素.例如,学生学会了“液体药品的取用”操作后,对学习“量筒量取液体”的操作有潜在的辅助作用.对于相近而实际不同的操作,教师要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加以明确地区别.
三、给予学生充分的实验机会
现代教育理念积极倡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不仅是课堂的主人,也是主动建构知识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不可能让教师“一手包办”,而是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过程,让学生自己看、自己做,自己体会化学实验的独特魅力.从目前来看,演示实验常常因为可见度问题而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可以根据现有条件尽可能地把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增加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1.讲一个内容,做一个实验.
例如,对“杂质转化法”这部分内容,先提出讨论题:怎样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怎样除去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讨论之后取得正确方法,再让学生实验,最后要求学生列表归纳,促使学生在实验中加强观察和分析.
2.做几个实验,然后概括比较.
例如,对“溶液结晶法”这部分内容,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有关硝酸钠溶液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做实验,实验之后讨论归纳硝酸钠溶液的性质.关于其他溶液的性质也如此处理,最后概括比较.
3.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根据需要做实验.
例如,在讲“沉淀过滤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边看课本,一边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做实验,实验之后让他们自己设计表格,小结几种过滤法的性质和使用注意点,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四、指导学生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1加强技能操作,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在计算机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对于操作技能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兴趣是学生学好计算机教学计算机课程最重要的推动力。计算机是一门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科,因此加强学生学习计算机的主观能动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当前很多计算机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时,通常不重视学生的学习感受,只是一味的对计算机操作步骤进行按部就班的讲解,随后在将操作的相关步骤演示一遍给学生看,在这枯燥教学的过程中,只能使得学生被动的获取相关知识。如果计算机教师能够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方面出发,就可以使学生更加充分的了解到学习计算机的重要性,这样就能进一步的提升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中的积极性[1]。举例来说,教师在讲解计算机操作的入门知识时,可对学生充分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与进程,同时向学生详细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理念以及硬件组成,并对不同硬件的相关功能进行分析解说,同时为学生展示计算机基本外设的用途和使用效果,这样既可以有效的将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出来。
2实际操作中,融入互动教学
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巧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枯燥乏味地对课本内容进行解读,一切照本宣科,学生的积极性就无从体现。现在很多教师喜欢照着课本内容给学生一次性演示操作步骤,只是在重点环节强调两句,但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的。大部分的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规程,都是经过教师对计算机的讲解而了解的,但当自己操作时,就无法想教师一样操作的得心应手,在操作的过程中不得不查阅相关书籍,从而导致的最终结果,学生还是参考书籍的相关步骤来进行操作,这种结果对于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没有多少帮助。教师可以采取设计问题的方式提升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的理解,而具体问题则根据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设置。举例来说,当学习到处理图画的方法时,教师可以以教材为平台,让学生从教材中充分体会到图画变化的效果。当学生对绘图软件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之后,教师在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提问,例如让学生用某作绘图件绘画一些图案后,再让学生思考此软件和之前所熟悉的软件之间有什么区别。这样一来,不仅学生以前所学的知识得以巩固,教师和学生之间也能实现良好互动。
3加强操作技巧培养,重视理论结合实际
教师在进行计算机教学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应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应对学生进行操作技巧上的培养。理论和实践总是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影响的,所以教师应具备足够的灵活性,在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也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察和培养。教师要想加强学生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必须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手段[2]。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学生们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在操作计算机时出现违规操作现象,还能够加强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的理解。因此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教师应将理论充分渗透到实际操作当中。举例来说,当学习word软件时,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讲解word的理论知识,包括其历史、各窗口的主要功能等,教师先带领学生认识word主要工具和选项的作用。当学生对word的理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了。在教导学生word的实际操作技巧时,教师可以选择一则带图片的新闻报道,然后让学生用word软件还原这则新闻报道,将相关图片嵌入文字区域中。当学生完成了实际操作后,学生对word软件的理解程度就会得到显著加深。
4在教学评价中,纳入操作技能
教学评价不仅是计算机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水平掌握程度的有效手段。为充分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实际操作的重视,教师有必要将相关操作技能纳入到对学生的教学评价标准当中,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教师应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照顾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3]。举例来说,当教师对窗口知识进行评价时,不仅要评价学生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窗口知识的理论基础,还应提升学生对窗口知识实际操作能力的评价,例如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最大化、最小化及还原窗口的技巧,学生是否学会了关闭窗口的技巧。同时,教师也应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的评价,不要打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纳入评价标准,不仅加强了学生灵活运用计算机操作知识的能力,还能加强学生对计算机操作重要性的认识。
5结束语
综上,在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计算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应用的质量,因此教师也应以积极的态度应对这一形势,加强对计算机操作教学重视程度。
作者:高亚玲 单位:陕西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引用:
[1]王晓英,冯珊珊.计算机教学计算机教学中操作技能培养[J].西南财经大学,2015,(04):29.
1994年国务院关于《教育改革和纲要》中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以此培养目标为指导的中等职教教学目标必然要求培养大量具有实际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生产、服务、经营、管理等第一线专门技能型人才。而我国职教教学中,是否严格按照这一标准来执行的呢?答案并不让人满意。由于我国职教发展的较短,长期以来受传统普教教学、规章制度的,完全没有考虑到职教与其他教育分支学科一样包含着教育本质上的,作为独立的一个领域,也有着自身许多特点。我国中等职教教学中一味照抄照搬普教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只强调传授按严格学科体系形成的书本知识,而相对忽视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以及实际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的培养。这就造成了今天的职校生在走出校门后,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知识结构不过硬,专业技能不扎实的社会现实。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原来被认为“动手能力强”的广大中职校生在面对灵活多变的现场问题时变得手足无措。再加上近年来“普高热,职高冷”的社会现实,使得广大职校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只能处于不利地位。由于目前就业市场疲软,广大职校生在人才竞争中的劣势将直接影响到广大中职校的生存问题。
既然目前广大中等职校教学存在这么多弊端,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改变这种局面,或者说,我们应该如何在中等职教教学中通过提高学生操作和运用技能能力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呢?本文借助于心观点,剖析操作技能形成过程、特点以及如何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
操作技能的基本含义及特征
在解释操作技能的含义之前,让我们先对技能的内涵做一表述。“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它是通过训练而获得的”。技能可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其中心智技能是动作技能的基础,通常是在完成各学科任务中得到提高和完善。只是由于职教教学中更强调教学的实践性,所以这两者就成为紧密的联合体,只有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严格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技能。所谓操作技能是按一定要求完成操作程序的能力,具体归结到职教教学中就是指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严格训练,熟练而准确地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判断操作技能是否形成的依据是必须了解学生在操作技能前学会了什么,学习后又掌握了什么。
对熟练的操作技能特征做出描述,有助于广大中职校教师和学生在操作技能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检测:
第一,操作技能结构合理。局部操作技能有机组合成一个完美的系统,操作中没有多余动作,各项操作技能之间也没有相互干扰的现象。像弹吉它,初学者往往一步步地来完成每一个音符,即先由谱子上的音符形成视觉形象,接着传送位置的表象,琴弦和手的视觉与这个表象的关系,以及如何移动手指按某个弦等。等学习者掌握了这一套动作之后,这些笨拙的中间环节就会被节省,可以由曲谱的视觉连贯引起手指适当的演奏动作。
第二,操作技能质量高。操作者的速度快、质量高,运用各项技能不但准确、稳定,而且协调、灵活。在操作技能学习的过程中,视觉控制只起辅助协调作用,主要依靠操作中肌肉的动觉反应,技能的运用基本接近自动化。如熟练的司机在开车时,总是在不断地调整方向盘。动作速率快且准确,从而有效地避免撞车和冲出道路,使驾驶达到自动化。
第三,操作技能调节自如。熟练的技能操作者技能的控制主要依靠动觉反应,紧张感消失,技能操作达到高度自动化,各子技能之间协调自如。如专业足球运动员,由于平时经过长期、大量的训练,建立了牢固的技术基础,一旦投入到比赛中,那种心理上的紧张感顿时消除,过人、跑位、传球等技术一气呵成,自如,并且能够在各种不利的情况下正常发挥其水平。
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
要培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依据教育心理学的,可以把中等职业教育中操作技能的获得分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三个阶段:
认知阶段。这一阶段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认知所要学习的技能。认知所要学习的技能要在教师示范、言语描述和操作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使学生了解操作技能的各部分子技能及子技能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操作技能的关键点在哪里,从而理解整个操作技能的编制程序。学生在学习某项实际操作技能前,先要让他们了解操作的全过程以及全过程可分解成多少个简单动作,了解操作要求、操作的工具、工作方法和方式等内容以及操作过程如何自检、如何防止出错、如何注意安全等等。例如,讲解锯割操作时,应让学生了解锯割操作的加工范围、锯条选用和安装、起锯的方法、运锯的方式、运锯动作要领以及如何保证锯缝平直、防止锯条折断等。在这一阶段教学过程中,应启发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来理解操作过程中的因果关系,通过教师讲解、演示,使学生对有关知识、工艺过程形成正确的概念,为规范化地执行每一个动作打下坚实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初步练习。在练习开始时,教师要根据这一阶段学生注意范围小、忙乱、紧张等特点,要求学生只集中于个别技能练习。
联系阶段。这一阶段,学习者已经初步掌握了完整的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大量练习,加强有用的反应,排除无用的反应,学生把各个子技能形成大的连锁。这一阶段特点是操作技能依赖视觉减弱,而增强了肌肉的感知力,子技能之间干扰减少,多余操作减少,发现错误能力增强。学生慢慢摆脱只对局部技能和一些概念、定理、公式的学习,从而转向更高要求的发展,即要求用定理、公式、概念等方法解释一些技能,并用局部单元学习来整合某一专业领域的工作任务。这一阶段要求教师在学生中加强对技能由单一到综合、由局部到整体的讲解,并要求学生把各项子技能做出整体匹配。由于在第一阶段学习者已经牢固掌握了关于技能简单、局部的要求,这一阶段教师所要做的就是正确引导学习者将局部、分散的知识结构汇总成某一专业领域内连贯、程序化的工作任务。教师依照动作顺序分别组织训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视觉形象。在视觉形象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实践来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把正确动作的视觉形象与动作表象相结合,化为自己的局部技能。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巡回观察,及时纠错,以防止错误动作养成习惯,影响整个操作技能的形成。经过反复的操作训练,学生在动作视觉和动作实际效果的不断对比中,逐渐从依靠视觉控制动作发展到依靠动觉控制动作。在各个工序的动作技能形成的基础上,按照整个工艺过程,通过训练把局部的基本动作连贯起来,形成动作系统,进而掌握复杂的操作技能。在这一阶段中,要让学生学会把各个基本动作有机衔接起来,逐步消除动作间的过渡和干扰,增强协调性、稳定性、灵活性,使动作品质不断提高,速度不断加快,并使之成为自动化动作。
自动化阶段。这一阶段学习者熟练地掌握了完整的操作技能,各子技能已经达到协调完善,并达到高度自动化。这一阶段教师的角色不再只是的传授者、讲解者,更多地是学生操作能力的观察者、协调者。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和针对性的训练,使学生按操作熟练程度、工序完成的质量、速度和工作协调程度来评价自己的技能,调节自己的活动,最终形成协调和完善的操作技能。这一阶段训练中,训练作品要具有典型性,质量要求要高,这样才能提高训练的效率;同时,训练的多样性、趣味性会激发学生训练的兴趣,提高训练的主动性、自觉性,为整个技能的掌握提供保障。在整个技能培养过程中,应经常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技巧进行检测,了解教学效果,发现问题,以便下一步对教学进行调整。一般可以从局部动作训练开始进行量化评估,每一个基本动作、每一个工件都及时认真进行评估,会对整个技能形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也可以采用化及多媒体等设施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进行反馈。在学期期中、期末考核中,把具体的操作技能的要求和熟练程度作为考核标准。这样通过宏观和微观的双向把握,不仅可以使学习者对操作步骤有细微的辨别和观察能力,也可以使学习者更轻松自如地运用所学的操作技能。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有效措施
第一,掌握技能的基本标准。国家已经对我国现在的职业情况进行了细化分类。并制定了相关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对还没有职业技能标准的职业,各级职业学校可因地制宜,自己制订有关标准,或请有关行业的专家与学校相关专业的骨干教师共同制订。标准制订后,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学中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教师可对一些技能的标准通过教学来进行解释,教学中可能要牵涉到一系列概念、规则、公式、定理,要求学生运用长时记忆中大量的知识对现有进行诠释,并在具体的操作运用中来掌握。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对一些抽象的、细微的、不易观察的(如芯片、集成电路等)标准件做形象化的教学,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场、实验室等实训基地或与合作,使学生对一些昂贵的、新颖的、庞大的机器设备有直观的认识。考核时也要严格按照部颁和省统一标准或学校标准来执行。通过与考核,使学习者不仅要对某一专业技能包含哪些步骤都有清醒、正确的认识,而且要对操作步骤中出现的差错做出及时纠正。另外,学校所传授的某一领域的专业技能不能只注重理论化,还要注意与具体企业实务操作相结合,而且一些标准的制订也要与企业工作岗位的操作技能相联系,让学习者不仅有理性的感知,还有感性的认识。
第二,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协调。教师与学生是中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两个主体,两者配合的协调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中职教学的效果。实践中不断出现新的技术难题,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求学生有积极的学习兴趣,把学习变成自己的愿望,也要求教师要有长远的目光,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并发挥学习者的想象力。另一方面,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个别差异并认真地其产生原因,针对各种差异采取不同措施。因为技能形成不仅取决于练习的数量,更取决于学生本身的条件和特点。有些学生在练习中自觉地按照教师讲的和操作进行练习,进步较快。而有些学生则相反在操作技能的练习中也伴随着反馈,多次的练习与反馈使学习者知道练习的成败,使每次练习都有收获。
第三,与企业合作,建立产学体系。中职培养的学生应能反映的需求,通过与企业合作办学,也可以使学校直接面向企业办学,以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为专业设置依据,制订培养方案。在我国资源不十分丰富的情况下,加强中职与企业的合作,并与社会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是发展中职的明智之举。中职校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节约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率。让学生参加到企业的实际生产当中去在真实的场景中辨别操作技能之间的细微差别,从而使学生的操作技能臻于熟练。当然中职校要抓住产业调整的新动向,摸清产业需求及劳动力市场状况,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使学生真正用得上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工作之忧。
总之,在中等职校的教学中必须重视操作技能的重要性,掌握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及特点,使中职校生走出传统教学的旧格局,把中职校生真正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
[1]潘寂.心[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吴庆麟.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4]张爱卿.现代教育心理学[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5]庄志镐.动作技能训练中的“优化组合”[J].职业技术教育,2000,(4).
会计博士论文写作难点之确定选题
选题的原则和来源
选题的一般原则。客观上讲,要选择有科学价值、有现实意义的论题;主观上讲,要选择自己感兴趣,有利于展开研究,自己可以驾驭完成的论题。
这里所说选择有科学价值的、有现实意义的论题,主要是指:其一是要有理论价值,就是指那些对本专业、本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能起先导、开拓作用,对各项工作起重要指导、推动作用的重大理论问题。其二是实用价值,就是指那些经济发展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即选题应该着重考虑的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和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和人们关注的热点、争论的焦点问题。>>>>>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呢?
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补充性原则。可以去选择那些在财会学科的研究中、工作实践中被忽视的领域和被忽视的环节,经过研究提出见解,填补空白。
(2)前瞻性原则。根据个人的能力,尽量去选择那些尚无人问津,或是前人研究的成果或经验,在未来经济的发展中不再适用的问题,经过研究,将其发展、完善,使之更为丰富、完整。
(3)创造性原则。即在财会专业的研究中、业务工作上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选择会计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或会计工作实务中的新问题来研讨。因为每一项新的发现、新的方法,都将使该领域科学的发展、改革、业务工作向前迈进一步。
(4)现实可行性原则。就是要根据自己的专业优势、兴趣
(1)增强安全Linux系统SELinuxAndroid系统权限主要由应用层权限和Linux内核的文件系统权限组成,APP应用通过在AndroidManifest.xml文件中声明申请应用层权限,Linux文件权限则明确了系统内每个文件的读、写、执行、拥有者和分组的权限。Android系统宽松的开放性为其带来高速的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各种安全问题,从Android4.3版本开始,在内核集成了SELinux,增强操作系统的安全性。SELinux提供了一种灵活的强制访问控制(MAC)系统,且内嵌于LinuxKernel中。SELinux定义了系统中每个用户、进程、应用和文件的访问和转变的权限,然后它使用一个安全策略来控制这些实体(用户、进程、应用和文件)之间的交互,安全策略指定如何严格或宽松地进行检查。只有同时满足了“标准Linux访问控制”和“SELinux访问控制”时,主体才能访问客体。在SELinux中,通过事先定义每个进程的允许操作,来禁止其进行越轨的操作。集成了SELinux的Android系统沿袭了这一机制,通过限制各进程的操作权限,可以防止恶意软件篡改系统。一般来说,攻击漏洞的恶意软件为了长久利用篡夺到的Root权限(系统超级权限),会在Android的系统区中埋设特点命令(如su切换用户命令),而在SELinux中,通过事先设定不允许以Root权限执行的各种进程改写系统区和重复挂载,就可以有效回避此类攻击。Android5.0之前的SELinux默认设置为Permissive模式,即对违规行为只作日志记录,供事后审计,而5.0版本则默认设置为Enforcing模式,真正启用SELinux,对违规行为进行拒绝并日志记录。由于Android系统的开源特性,开发者可对操作系统的内核源码进行修改,放宽SELinux策略检查,向没有锁定Bootloader的终端设备刷入定制的内核,以获得不受限制的Root权限。(2)用户参与的权限管理针对一些敏感的权限,iOS都会弹窗请求用户的许可,如开启GPS定位、网络连接、拨打电话等,而对一些涉及隐私的权限,则不对第三方APP开放,如收发短信、联系人管理等。由于iOS的封闭性对于权限管理机制有一定程度的保护,而且随着iOS系统的不断改进,越狱困难越来越大。
2安全域隔离
(1)TEE隔离iOS在推出TOUCHID功能的同时也推出了SecureEnclave安全域,SecureEnclave是苹果A7及以上主处理器的协处理器,其自身具有微操作系统,与主处理器共享加密RAM,通过中断与主处理器通信,操作系统借助它实现指纹特征数据、UID和GID密钥等需高安全级别关键数据的存储,其在架构上与TEE相似。TEE系统架构标准由智能卡及终端安全的标准组织GlobalPlatform,它提出了在原有硬件和软件的基础上,隔离出可信执行环境TEE(TrustedExecutionEnvironment)和富执行环境REE(RichExecutionEnvironment),其中TEE用于安装、存储和保护可信应用(TA),而REE用于安装、存储其它的应用。TEE具有自身的操作系统,与REE环境中的操作系统(如iOS、Android)相隔离。REE中的授权应用,通过驱动程序才能与TEE中的驱动程序通信,不可直接访问TEE的资源。TEE还可具备可信用户界面(TUI),为一些关键的屏幕显示和交互提供了安全保障。图3为TEE系统架构示意图。TEE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与缺点:TEE的硬件隔离主要体现在对CPU资源的分时或分核隔离、RAM资源和存储资源的寻址隔离等,物理器件上仍然与REE环境共享,实质上只是芯片内的软件调度隔离,因此不具备较高的防篡改能力。同时,TEE仍存在认证的问题,CC(信息技术安全评价通用准则)组织的EAL(评估保证级别)等级认证仍在进行中。针对TEE架构的移动平台攻击包括:1)芯片攻击利用JTAG调试接口对MMU(内存管理单元)处理器单元重新编程,修改RAM及存储的寻址范围,以获得相应数据的访问权限。利用物理探针在SoC芯片的数据总线上进行信号窃听。2)共享资源攻击如果REE环境中的非法代码能共享访问与TEE相同的CPU或RAM资源,那么TEE就存在受到共享资源攻击的风险。3)系统漏洞攻击在智能手机设备上发现了TEE内存访问控制的漏洞。Bootloader存在设计漏洞,可用于系统非法提权。整数溢出会给TEE的运行带来风险。在安全启动代码中存在证书处理或签名有效期的漏洞,允许黑客插入恶意代码。4)入侵式攻击篡改代码签名机制可允许黑客插入恶意代码。(2)SE隔离SIMallicance组织提出了基于Java语言的OpenMobileAPI机卡通信接口,使得运行于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上的应用可通过操作系统提供OpenMobileAPI接口,使用ISO7816协议与SE安全单元中的Applet应用通信,现主要应用于Android系统。SE是具有防物理攻击的高安全性的芯片,内含独立的CPU、RAM、FLASH和操作系统,SE可存储密钥等关键数据信息,SE中的Applet应用可进行各种加解密算法的运算。主流SE芯片厂家通过了CC组织的EAL5+安全认证,这是目前较为安全的系统隔离方案。由于SE自身不具备UI界面,需借助上层操作系统(即REE),用户输入的PIN码等仍有被截获的风险。由于Android系统的开源特性,黑客可对操作系统中安全规则检查模块代码进行修改、编译并向终端重新刷入更改的模块,使得非授权应用可直接与SE中的Applet通信,为终端安全带来极大的风险。
3安全解决方案建议
REE+TEE方案或REE+SE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终端系统的安全性,但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难以抵挡高级别的攻击。以下针对运营商的具体情况给出一些建议:(1)架构方面:建议SE不直接与REE对接,而是与TEE的TrustedKernal对接,REE对SE的访问,可通过TEE进行,即REE+TEE+SE方案。(2)关键信息存储方面:原存储于TEE中的密钥、密码等关键信息,可转移放至SE中,借助SE的抗攻击能力,对关键信息实施保护。(3)关键运算载体:大数据量的加解密预算,如对称加解密运算等,建议由TEE中TA应用负责,借助TEE丰富的运算和内存资源保障响应性能;小数据量的加解密运算,如数字签名等,建议由SE中的Applet应用负责。(4)实施建议:电信运营商的SIM卡是现成的SE资源,且具有成熟的TSM后台对其管理,终端TEE可通过ISO7816接口与SIM卡SE进行对接,把SIM卡SE作为可信设备,从而构建出软件+硬件的整套安全解决方案。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