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6 21:01:52
序论:在您撰写技能教程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求职时
现在的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的时候,往往会设置学历门槛,实行一刀切,这对于用人单位是大大节省了招聘的成本,也提高了效率。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高学历的人才拥有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但是实际操作技能差。而具有工作经验和实践经验的低学历人才连参加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学历+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正好弥补了学历与技能两者不能兼得的空白。
2.入职后
随着信息知识的快速更新,职业岗位要求以及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这促使成人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成人对自身从事的工作比较了解,希望学到实用的技能知识来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技能的提高来实现岗位跟薪资的提升。同时,也帮助企业解决培养成本高,培养不对口的问题。
二、改革和完善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方法
(一)细化教学目标
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存在照搬普通高等院校教学目标的现象,普通高等教育侧重于培养专业理论知识人才,所以照搬教学目标是不合理的。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普通高等教育侧重于培养电子工程与信息处理方面的人才,而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学习背景跟工作性质不同,对教学目标的要求更为细则,即在电子工程与信息处理这一层面又划分为处理大气信息、水文信息等等的人才,这对制定教学目标的要求更加细致,所以要根据需求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
(二)优化专业设置
不少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从盈利的角度出发,盲目设置热门专业,而不考虑学校的软硬件条件。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设置,需要学校提供实验室和实训基地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连接一些电路并结合计算器进行实验。而某些师范类学校在缺乏相应教学、科研设施的前提下竟然也开设此专业,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高校成人教育专业的设置必须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学校的办学实力,为学生提供虚拟车间、虚拟工艺室、虚拟实验室等,进行多媒体电教、模拟实训。
(三)调整课程体系
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不适用于成人高等教育。比如,普通高等教育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四大模块:人文素质模块、基础能力模块、岗位能力模块和素质拓展能力模块。而成人高等教育则把侧重点放在基础能力模块与岗位能力模块两大模块上。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高技能人才为例,可根据其岗位职责,来分析工作任务,通过工作任务的特点整合课程体系。
(四)创新教材开发
成人高等教育对于理论知识的要求较低,对教程的职业性、应用型要求高。从而普通高等教育的教材不适用于成人教育,所以只是简单的对普通高等教育的教材的改编,不能满足成人高等教育的需求。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而言,可组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带头人、专业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高级电子信息工程师团队共同参与制定教学大纲、课程项目设计和教材编写等,确保教材质量。
(五)筹建实训基地
普通高等教育在实训的时候主要以校内实验为主,学生自主寻找实习单位进行实习为辅。传统模式难免造成知识与应用的脱节,因而,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在实训基地建设上下工夫。就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而言,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主动联系企业。比如联系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企业,利用其良好的实训环境、技能鉴定与技术开发场所;
(2)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组建电子产品分析与测试实训室、电子产品工艺制定实训室等构成真实电子产品制作中心;
(3)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学校提供场地、经费,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人员,双方合作安排生产任务和教学任务;
(4)校外实训基地的拓展。选择有实力的企业成为校外实习基地,派遣老师跟踪实习,在实习过程中提供理论指导。
(六)强化教学管理
提升教学质量要以强化教学管理为抓手。普通高等教育是全日制教学,而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形式分为两种:业余和函授。所以,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管理不能沿用普通高校的传统模式。对于考勤,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考勤。对于考核,不局限于笔试,还可以论文、实验的形式进行考核。对于教学监督,应该严抓教学质量,督导随机听课,抽查教案;对于教学方法,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开展教学的基本步骤为:确定任务确定工作计划实施工作计划进行过程控制与结果监测评估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师对反馈信息进行认真、深入的分析,有助于调整、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七)健全考评体系
普通高等教育对学生的评价是根据学习成绩跟平时表现,评价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而成人高等教育只要求课程成绩合格,所以对学生缺乏激励和约束作用。在实施“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中可将理论课程成绩与毕业证书挂钩,成绩优异者可以提前毕业,成绩差的学生可以延迟毕业,实行弹性学制。并且与用人单位合作,将见习、实习时的表现与学分挂钩,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双重监督。
(八)加强师资建设
目前影响“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环节是“双师型”教师匮乏。“双师型”教师需要既能完成理论教学、又能完成实践教学,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1)选派部分专任教师分期分批到企业生产一线锻炼或到条件好的实训基地进修;
(2)招募“双师型”教师,补充自己的师资力量;
(3)从企事业单位聘请符合要求的人员到学校兼职任教。总而言之,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造就一批“双师型”、创新型、高素质的优秀教师。作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目前通过“校企混编师资团队建设”来培养一批优秀的“双师型”教师,由学院相关专业的专任教师和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组成,一般应有10人左右,兼职教师折算人数不低于团队总人数的1/3,通过此种教师培养形式,快速的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
三、结语
(一)动力机制
现代高职教师管理倡导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管理转变,其目的是体现以人为本,尊重教师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的意愿,促进教师内在积极性、创造性和潜能的开发与发挥。从本质上讲,就是激发教师发展的动力之源。教师职业是一个良心职业,教师行为的自觉、自制源于内心的情意与激情,任何外在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如果没有内因配合就难以发挥作用。基于此,重视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动力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动力机制是教学能力形成的“动力”系统,这种动力是一个既有方向又有大小的矢量,不仅提供了教学能力健康成长的导向指针,还能最大限度地“引动”教学能力成长的各种内部力量。探索教学能力形成的动力机制首先要追根溯源,寻找动力之源,找出动力之根本,然后才能将其转化为最直接、最现实的内部推动力量。什么是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动力之源呢?考察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条件与成长过程,本研究认为,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决定了教师职业态度和专业精神,教师的职业态度和专业精神又决定了教师的责任和情感,教师的责任和情感又能决定教师对教育工作投入的深度或强度。因而教师的职业态度和专业精神决定着教学能力的发展进程与演进方向,理所当然成为了推动教学能力提升的动力之源。要培养教师的职业态度和专业精神,关键是要强化以教师为本,加强人文关怀,形成尊师重教的教育环境和人人争当一线教师的氛围;就是要改变目前以“官本位”为轴心的管理体制与分配机制,重视教师的诉求并实现薪酬向一线教职工倾斜的伦理,真正提高一线教师地位和待遇;就是要加强教师职业认同感、归属感和对组织的向心力,让教师真切体会到职业教育的前途与价值。
(二)促进机制
促进机制是教学能力形成机制的“助动”系统,由教师教学能力成长的外部因素构成。从教师自主成长理论来看,教师成长需要有外部的帮助。高职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作用:一是激励。行为科学认为,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力有可能发挥到80%~90%。激励机制能激发教师潜在的素质与潜力,激发教师主观能动性和教学积极性。二是劣汰。劣汰能使教师形成竞争的外部压力。一般说来,教师内心较为敏感和脆弱,劣汰的压力一定会激发教师特有的自尊、自信以及要求尊重和努力成功的品质,从而自觉调整自己,使压力迅速转变为动力。三是助长。助长实质是通过某种干预形成直接推动,如教研活动,或通过搭建平台、在多方互动中形成间接推动,这两种推动力量往往是交叉与融合,是相互依存的一个整体。促进机制形成了教师教学能力成长最直接、最有效的外部推动力量。促进机制是一个可变量,可根据时间、条件、对象实施不同的机制。如择优劣汰机制(岗位择优骋任机制、教学考核劣汰机制、学生自主评课与选课机制等),激励机制(成果表彰机制、分配机制、职称评聘机制以及提升一线教师政治待遇机制等),助长机制(教师传帮带机制、名师导师的帮扶机制、真正意义上的助教机制以及开展教学第二课堂机制等),创新发展机制(教学改革创新机制、专业应用与发展机制、开展社会实践与服务机制等),继续教育机制(学历进修机制、技能培训机制等)。
(三)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教学能力形成机制的“驱动”系统。系统以系列管理制度为指导,通过搭建管理服务平台,实施一般性和常态性的教学能力成长方式,在具体实践行为和过程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运行机制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监督与引导。监督与引导能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趋向,修正并改进教师教学不良行为,促进教学行为与过程的规范,帮助和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其二是评教评学。评教评学能促进教师教学认知和自我修正。一个好的评价本身必然是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外驱力,这种外驱力在与教师的不断互动中会逐步被自我接纳,形成渗透于教师身心的内驱力。其三是管理与检查。管理与检查能规范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减少教学及管理中的不规范现象,增强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质量意识。运行机制是能力系统的主导和核心内容。实践中运行机制的实现首先要强调行为的自主与自觉,即需要对教师自觉态度予以“启动”,开启教师自我实践意识以提升教学能力的态度与精神。因为只有基于自主提升需求的发展才可能是持续、高效的,才有可能根据个体的差异性自适应地调节实践的行为方式与时空,才有可能进行自觉反思和自我觉醒,发挥教学主观能动性。然后要建立相应制度。制度是对教师教学行为过程进行管理的纲领性指导文件,由一系列旨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制度体系组成。如教学督导机制、教学考核机制、教学日常管理机制等。
(四)控制机制
控制机制是教学能力形成机制的“操控”系统,是教学能力形成的组织保障,履行着组织、管理、整合与调控功能。控制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整合与优化,即整合相关资源,发挥资源潜能,优化机制环境,提供成长条件。二是管控和调控。在整个系统及过程中,控制机制实施条件、方法、手段和技术的总调控,并对系统决策、运行、监控和反馈环节进行总管控,以提高机制运行的效率。三是解构与重构。传统能力培养机制有许多思维定势,极易成为新形势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障碍与干扰。要克服这些定势干扰首先要解构传统,革除机制中不合时宜的成份,破除机制实施过程中的行为惯性与隋性,积极化“负面干扰”为“正面影响”。重构,也就是要重组程式,突破传统时空框架,对机制进行研究创新,以释放活力,激活动力,促进机制向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发展。控制机制首先要健全组织,并通过建立如下的组织发挥作用。一是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中心。该中心可通过研究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及成长的研究,提供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指导,推动教学技术成果实践应用。二是教学能力发展与资源中心。该中心可组织开展教学能力培养培训活动,有效跟踪、指导和控制教师教学行为与过程,接受教师教学的咨询与指导,促进教师教学交流和教学资源成果的共享。三是学院(系)一级教学团队。院(系)可根据教学发展、改革与社会服务的需要,有计划地建立以教师为主导的各种类型的学习、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团队,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师生在活动中相互合作与学习。其次是行使管理职能。教师教学能力成长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成长的行为、过程,以及所需资源、环境、体制、机制等需要不断进行解构与重构,需要不断进行整合、调控与优化,需要实行强有力的有效管理,以保障教师教学能力形成机制的顺利实施和高效运行。
(五)保障机制
任何机制的实施及其成效,都要建立在条件保障的基础上。高职教学技术性与实践应用性特征,以及对当今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的强烈依赖,推动了高职学校不断改进办学条件,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师资水平。保障机制是教学能力形成最直接与最现实的推动力量。保障机制的作用:一是常规教学条件的改善,如专业教学软硬件条件建设等。二是教学能力助长环境的改善,如第二课堂活动环境建设等。三是职业教学环境的改善,如校内教、学、做于一体软硬件场境,校外工学交替、校企结合、产教融合的生产实习基地等。四是社会专业服务环境的改善,如开展社会技术应用与服务的途径与渠道等。五是现代教学资源共享条件改善,如现代教育技术平台、校内外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学习平台等。六是校园文化环境的改善,如良好的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氛围,以及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与精神环境等。
二、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形成机制的实现
(一)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个体条件
教师的教学活动不仅受心理素质的影响,也受心理活动的支配。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形成与发展的个体条件主要是指教师内在心理条件。
1.高职教师个体心智条件。
教师内心的成熟、成长是教师成长最基础的问题,也是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前提条件。教师个体心智的成熟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会敞开胸怀。教师具有独立的人格与个性,大多背负着抱负与梦想,但现实种种怀才不遇的寂寞与感伤,极易关闭他们敏感和脆弱的心灵之窗。其实,学会敞开胸怀,吸纳别人的关怀之情,无异于心理维生素的补充。二是学会放低自己。放低自己不是放低理想、抱负,放低自己是一种谦虚的思考方式,是一种从小事做起的心态。只要有了这种心态,才能避免因过高估计自己而使心灵遭受现实之伤,才能使自己在从零、从小、从低的行为姿态中容纳更多、变得更强、升得更高。三是学会认识自我。教师要有自我意识,学会认识自己。在日常行为中,要自尊、自爱、自信,但切忌心高气傲,目空一切甚至目中无人;要谦虚谨慎,小心翼翼,但也要避免自卑、羞怯、畏缩和低人一等的心理意识。对自己估计过高或过低,是两种极端自我的表现,已成为目前教师成长的最大障碍。四是学会正视矛盾。事事皆有矛盾,困难无处不在。不能因矛盾而忧伤、愤怒,怨天尤人;不能因工作的困难和生活的不顺心如意就心灰意冷,冷眼旁观周围的一切。要学会正视现实矛盾,学会控制自己情绪,让自己永远有一颗快乐的成长之心。五是学会舍弃舍得。工作中,要学会“舍得”,不能企盼“全得”。要知道某些方面的东西逐渐舍弃后,另一方面的东西也会悄悄临近。面对面对功利化的社会变迁,高职教师要学会超越,固守宁静,善于放弃,让大学精神与理念统领自己的精神世界。
2.高职教师行为心理条件。
教师教学能力的成长离不开其行为的个性心理特征,即一惯性的个品质的养成,这些个品质包括:一是要勇于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能帮助教师认识理论,检验知识,体会过程。新时期的高职教育强烈需要教师大胆实践、大胆尝试与大胆创新。二是要勤于反思。“学而不思则罔”,对于教师教学工作和专业成长,不应忽视思考的作用和力量。在高职教育实践中,要多角度、多形式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并在反思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高能力。三是要善于合作。“团结就是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一个团队的力量却不可估量。团结能形成合作的力量、集体的力量。高职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群体,需要教师有合作的意识,需要在集体的智慧中实现人才的培养。四是要乐于学习。“学习,学习,再学习”,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高职教师是学习力量最强的一个群体,应该成为学习对象的楷模,终身学习的榜样。愿意学习,乐于学习,有助于丰富学识,积累经验,提高能力。
3.高职教师职业心理条件。
教师职业发展缘于自觉与自知的情意,更缘于职业的态度与精神。要实现职业发展,必须培育职业心理条件。一是要树立正确态度。“精神引领行为,态度决定一切”。教师只有真正地认同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岗位,才有可能把职业或岗位当作个人生命勃发与价值实现的载体,才能用心极致地做好工作,激发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二是要培育内生需求。一个人只有内生的需求与渴望,才能推动自己的成长进步。教师要有自己的内生需求,要有对教学工作的依恋与依赖之情,要培养自己内在的发展特质,逐步养成开拓创新的激情、成功与发展的欲望、成就的体验与自我激励的意识与品质。这些内生的需求与发展特质是推动教师成长与进步的动力之源。三是要培养职业素质。教师的职业素质,是形成职业能力的基础。培养教师职业素质,就是要培养教师职业教育的理念与观念,培养教师职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培养教师职业教学与实践的技能,以及教师教学发展的特质,这些职业基本素质对教学能力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高职教师职业压力条件。
人需要适时的增加压力,有了压力才能唤发斗志与勇气,加速自己的成长。高职教师目前面临的压力主要有:一是个人压力。表现之一是职称评聘的压力。职称评聘对教学科研提出了一定要求,形成了科研的压力。这种压力促进了教师对教学的研究,促进了教师积极参与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从而提升了教学及教研的能力。表现之二是生存压力。高职教育越来越激烈的办学竞争,使高职院校面临生存与发展的危机,教师“铁饭碗”的打破也只是时间问题,这种生存与发展的压力将迫使学校进行改革,对教师教学能力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二是校本压力。规模扩张后的高职院校处在内涵建设时期,对教师教学及其能力提出了更高标准,形成了一定的工作压力。这些压力连同学校实施的竞争与激励机制,促进了教师对教学的重视,推动了教师教学能力的自觉提升。三是社会压力。教师生活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之中,社会环境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教师的成长。如国家教育政策、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和关注会影响教师对职业价值的认同。学生对专业报考的选择,毕业生就业的实际状况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师教学的信心和力量。还有市场的诱惑,社会功利化的变迁对当今教师教育态度与专业精神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二)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环境条件
教师主要是在学校这个环境中成长的,是学校环境发展的产物。学校组织提供的教师健康成长氛围,是教师教学能力成长与发展必不可少的外在环境。
1.正义与公平环境。
学校组织作为一种教育环境,不仅影响学生的成长,也直接制约着教师的发展。教师的成长需要一个积极进取、充盈正气的组织环境。在这个环境里,要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正义的领导集体。如果教师在一个乌烟瘴气,管理混乱,不务正业,不重视业务的环境中开展教学,教师就会懒散放纵,变得随波逐流,失去进取之心。同时,在这个环境里,还要有公正公平的机制与管理。教师在现实的环境中,有追求理想信念的价值取向,亦有各种实际利益的隐性期待。如果在经济待遇和政治地位方面缺乏对一线教师的尊重,侵害他们的利益,将会损害他们对专业价值的忠诚,使他们丧失对教育的责任与敬畏之情。2.信任与宽容环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管理者,不仅要对教师高标准、严要求,更应该有容人之短的胸怀和气度,正确对待教师的不足和错误,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尽最大限度地给予理解和宽容,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的熨帖,感受到组织宽容背后的期待,进而以积极的姿态弥补过失,改正错误,拨正航向。只有工作和生活在宽容的环境中,教师才能学会宽容,教师间才会有倾诉、沟通和交心,才会建立相互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宽容的背后是信任,信任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推进器。教师一旦被信任,就会变得自信,激发斗志和勇气,激发创造潜能,拥有进取的力量,就会敢于向困难挑战,勇于去解决问题。
3.表扬与赏识环境。
教师大多内心敏感和脆弱,极具自尊、自信以及要求尊重和努力成功的品质,热衷于追求精神的褒扬,荣誉感和自尊心极强,对物质奖励看得很淡。特别是工作中被他人认可、尊重和表扬是教师内心强烈的渴望,也会使教师倍受鼓舞,长久铭记在心。表扬后还要赏识,被人赏识是人类的共性,赏识教育不仅适用于学生的教育,也适用于教师的成长。特别是青年教师,受人尊重的职业地位,幸福快乐的工作环境,工作上领导与同行的赞赏,教学上学生的肯定等都会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所以作为管理者,既要创造表扬与赏识环境,也不要吝啬赏识性的表扬和鼓励。要有意识地去发现每一位教师的优点和长处,并适时给予真诚的表扬和赏识性的鼓励,让其在自信、被认可和被尊重中主动张扬个性,发扬优点,培育长处,逐步成长。
4.自由与创新环境。
自由并非无视规章制度,不受任何约束,放任自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教师的自由是在遵守一切规章制度,接受学校全程管理、监督和严格落实教学常规前提下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自由改革与创新。也就是在教学上,教师不一定非要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拘泥于常规,以固定程式和模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教学有法,教学也无法,只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有利于建构学生新旧知识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教师就应该被允许对教学内容和过程进行自由地简化、组合、创新和调节。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完成教育教学及管理任务的同时还应拥有个人自主发展的空间,学校组织要提供教师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们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能静下心来,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归纳和梳理,对自己的知识资源进行总结和反思。
(三)实现过程与机理
【关键词】教学;英语;口语
一、语言教学与文化
文化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涉及历史、地理、文学艺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等。而语言是文化的媒介,文化影响和制约着语言交际,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文化导入,应处理好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帮助他们提高理解和恰当用英语的能力,不断拓展文化视野,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二、口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
1、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等也不尽相同.所有这些都通过其语言表现出来.英语教学不可脱离隐藏在语言深处的文化背景.要想在跨文化交际中获得成功,交际双方就必须对对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师可用一定的课时介绍有关的历史背景和事件,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
2、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研究涉及交际的整个领域。交际方面的主要差异包括:中西方交际行为方式的主要差异,中西方在处理主要社会关系上的差异,汉英姓名和称谓的异同比较,中西方非言语交际的主要差异,汉英中常见的成语、谚语、俚语、委婉语及禁忌语的对比。英语教师要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不同民族由于地理、自然环境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其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因而文化带有民族性;文化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文化是变化的而不是静止的,为此,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要努力营造交流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意识,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最终实现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3、激活学生学习口语的态度
许多来华从事英语口语教学的外籍教师都有一个共同感受,那就是很多中国学生的害羞心理是需要师生共同突破的第一道障碍。应当说绝大多数学生还是希望能够流利地说好英语的,无论是为了应试还是为了应用,学习英语口语的动机是毋庸置疑的。那么怎样激活学生潜在的积极态度呢?我们不妨在备课阶段设计适合学生水平的教学任务,打消其害怕出错的畏惧心理;同时采取情境性教学设计方案,首先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呈现一定的音像会话资料,必要时点出关键的可供学生模仿套用的句型、短语、词汇,之后按类似模式选题,如以谈论个人爱好的“Myfavorite…”等为题,由学生按照自己的爱好作答,参考教师事先提供的有关材料,用目标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情,进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使其逐渐放开胆子开口讲英语。
4、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文化素养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关键在于教师。只有教师具备了较强了跨文化的敏感性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才能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教学。世界上的文化多种多样,千差万别,既有共时性又有历史性。教师必须要尊重文化差异,必须要以平等客观的态度对待异族文化,对不同文化群体成员的文化行为,要根据不同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标准进行描述和判断。同时,教师还要学会心理调节适应文化差异,即教师在与异族文化的接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进行心理换位、角色转换,设身处地去理解异族文化成员的行为。另外,教师还要学会寻找各种文化的共同点。虽然世界上的文化各有不同,但是不同文化成员在其基本的动机与要求方面是有共同点的。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解决同样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尽量去寻找这种共同点。长期以来,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是培养纯语言能力,然而在实际交流过程中往往造成“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因此英语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英语口语教学只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轻视文化教育的状况,应该明确口语教学不能仅局限于语言系统本身,而应把与英语有关的文化背景纳入教学中,使英语口语教学深入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去,从而使学生懂得如何得体地运用语言,有效地进行交际。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社会,语文课不再单单只是写写字,背背课文。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应先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成为了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而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课堂情境是千变万化的,尽管教师在课前做出周密的安排、制定详尽的计划、做好完美的准备,但是,很难保证课堂环节能较好的按照预期的计划进行。在意想不到的情境中,只有做到因时而异,随机应变,善于捕捉课堂中的各种偶发事件,抓住教育契机,随时调整教学过程,才能和学生共同构建开放的、充满生命力的语文课堂;只有积极利用生成的课堂事件,才能在精心设计准备的基础上使得教学目标得以创造性的实现。所以,这就需要教师用更加新颖的教学方式来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例如:语文教科版二年级下册《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一文,教师就可以将课文排练成即兴小话剧,让学生设身处地的去感受小动物的处境、语言、和心理活动,加之老师的穿插讲解,就可以让学生在观剧演剧中将课文的寓意和中心思想心领神会,比强行向学生灌输更有效果,也更容易让学生提起兴趣去学习,更容易将知识消化和吸收。
二、课堂上加强师生互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课堂是师生互动、沟通交流的平台,当这个平台上出现不和谐的音符时,教师要恰当地履行好引导者的角色,积极引导,运筹帷幄,才能让每个意外都转化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让每一个尴尬都闪耀智慧的亮光。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多为“填鸭式,”互动的模式也以提问回答居多,让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其实互动的模式除了提问回答的模式外,也可以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进行,如遇小组之间意见分歧,也可以以辩论赛的方式各抒己见。一方面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会加深对课文的思考,同时又达到了提高学习兴趣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对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很大帮助。
另外,在课堂上,当学生积极思考,回答精彩,表现良好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鼓励性话语,适当的鼓励和赞赏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更加认真投入课堂学习中;但是,课堂上我们还经常碰到学生回答不正确的情况,有时甚至出现“冷场”,这对每个教师都是一种挑战。此时如果教师消极地应对,批评斥责往往会使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受到很大的伤害,尤其是对那些学困生或性格内向的学生更是如此。这就要求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语言,积极应对各种课堂生成。
在高年级任教阶段,每位教师在课上都难免会遇到调皮、故意扰乱课堂秩序的学生,我们无法控制他们的大脑和思维,无法捆绑他们的肢体和语言,唯有在不变之中应万变才能保证课堂教学有序地进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时常会提出一些出乎意外的问题。教师若装聋作哑,则将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若严词斥责,将泯灭学生智慧的火花;若敷衍搪塞,将使学生疑窦倍增,如坠云雾。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巧妙引导,把学生脱轨的思维引导到有价值的发现上来。人们都说,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处理事情、思考问题的方式都有着天壤之别,因人而异。若是想要班级内的每一个学生跳动的思维都在教师的掌控下,作为老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接受新知,努力地充实自己,才能与学生共成长,同进步。只有教师的桶里装满了水,才能让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关键词:基础知识;口语技能;翻译能力
一、利用语文基础知识来巩固越南语基础知识,为形成技能打下扎实基础
首先,学习一门语言,语音是最基础的知识,直接影响到每一个阶段的学习,尤其是越南语,因为越南语是由声母和韵母加声调形成的文字,看到文字就可以直接读出来,而且中国人学越南语非常有优势,在越南语中有一种词叫汉语借词,也叫汉越语词,发音与汉语接近,意思也相同或相近,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已经成为越南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被广泛应用于越南语的各个领域里。因此,学好汉语拼音对于进一步学习、积累越南语词汇量是非常有用的。
此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语法,只有正确的掌握语法才能掌握语言规则和句子结构,进而逐渐发展语言能力。众所周知,语法是一门语言中最为难学的部分,而在越南语的学习当中,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汉语和越南语的句子结构有很多相同相似的地方。比如:汉语的句子组成部分包括有主语、谓语、宾语、补语、状语,越南语的句子组成部分包括有主语、谓语、补语(越南语的补语相当于汉语的宾语)。越南语和汉语的基本句子结构是一致的,都是主语在前,谓语居中,宾语(越南语称为补语)在谓语动词之后,除了这个主谓宾的基本句型相同,越南语里的连动式和汉语里的连谓句句型相同,汉越两种语言里的兼语句也是相同的句子结构。由此可以看出,如果越南语教师在教学中能够通过分析汉语和越南语语法之间的共同点来指导学生,在学习越南语语法的时候不盲目地去记,不靠死记硬背,相反地能够和汉语的语法结合起来进行对比学习,利用对母语语法的熟悉掌握进而提高自己对越南语语法的认识,相信对后面语言技能的形成能够奠定很好的基础。
二、实用语文操练技能是提高越南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捷径
中职学校以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为宗旨,但如何能真正让学生掌握并实践技能应用是一个难点,外语技能的培养与其他一些可以进行设备操作的专业技能培养不同,就目前的中职学校外语人才培养目标而言,主要是培养口语交际能力,而口语交际能力是无形的,它没有设备操作,只能靠口头来表达,所以技能的培养和形成过程就比其它专业更加辛苦。
中职学校的越南语教学是从零开始的,新生入学没有任何基础,从语音学起,要求学生在一个学期学完语音,剩下的三个学期就进行基础、会话和听力等知识的综合学习实践,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既要学习新知识又要训练形成技巧,只靠单一的越南语课堂教学是很难引导学生去实现技能目标的。很多越南语老师也一直想方设法要改革教学,但是很多时候都是只从越语教材,教学手法上来改,却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其实已经掌握了很多越语知识,但却不知道运用技巧去表达,而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用语文操练技能(如:学会倾听、写记叙文、介绍、写说明文、交谈、复述等)恰恰能够解决这一问题。
就目前而言,大多数越南语教师在课堂上都只是过分强调了对生词和课文内容的记忆,使得学生也过分地埋头苦记,虽然也有成效,但过程比较辛苦且约束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多年的教学经验得出一个启示,学生其实已经累积了一定量的越南语知识,只是缺了一些应用技巧。因为学习越南语的时间较短,所以直接用越南语来编辑语言的能力是有难度的,但是如果能利用语文教学中的实用语文操练技能(如:学会倾听、写记叙文、介绍、写说明文、交谈、复述等)作为指导,结合越南语专业的学习内容进行实践训练,进一步创新越南语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相信会事半功倍。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在吸收、归纳、整理、叙述等方面的能力是非常欠缺的,而要形成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这些又是相当重要的。口语交际的过程就是一个交谈的过程,首先就要学会倾听,才能理解吸收别人的意思,然后进行即时性的归纳整理进而回答,在归纳整理回答的过程中往往都会使用到记叙、介绍、说明、复述等技能,设想一下,如果学生在运用越南语表达之前都掌握了以上技能,那么转换成越南语的时候也就得心应手多了。要做到这一点,可以大胆地从课堂教学形式上开始改革,把语文课堂和越南语课堂组织在一起进行实践训练,先由语文老师把实训的操练技能进行讲解说明,让学生明白自己要做什么,该怎么去做,然后再由越南语老师指导进行实践训练,从专业角度指导学生练习从而达到技能形成的目标。
三、丰富的语文知识对翻译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
学习一门外语,翻译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因为外语人才的工作能力最主要就是体现在翻译能力上。相对于其他语种,越南语和汉语之间的对译较为容易,因为在语法和发音上都有很大相同之处,但是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还是发现,很多中职越南语专业学生在翻译中(从越文翻译成中文)还是出现词穷的现象,这一现象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语文知识的贫乏。根据很多学生的反馈,其实学生潜意思里都能明白越语翻译成中文是什么意思,但是在表达的时候却不知道用什么词语来组织成句,这里又要回到那个老问题上: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很多中职学生的语文水平较低,对于很多中文的习惯用语,一些相对书面的词语和句子非常陌生,平时也不注重积累,所以在需要用的时候就拿不出来。其实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也会涉及到很多丰富的语言知识,但是往往因为语文教师在上课时只是讲语文知识,越南语教师只讲越语知识,而没能把两门学科的知识很好的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应用于翻译训练,忽略了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应用。语文知识与翻译关系密切,不可分割,翻译离不开语言文化因素的影响,在翻译的过程中,要让目标文成功地表达源文的内涵,必须要求译者有扎实的语言功底,由此可以看出丰富的语文知识对于翻译技能形成是有很大帮助的,培养中职学生累积丰富的语文知识也是切实可行的。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一个中职学生要形成越语语言技能,只依靠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很难达到技能要求的,而中职语文教学内容中有很多知识和技能对于学生实践语言技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如果能够利用中职语文教学来帮助指导越南语语言技能的培养,两者结合相辅相成,用学生相对容易理解掌握的语文知识来作为形成越南语语言技能的参考指导,相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越南语,从而进一步转换成实用技能。教师们今后可以在这一方面进行实践教学,尝试把两门课程结合起来,融会贯通,相信可以更好地利用实用语文操练技能来帮助指导中职越南语专业的学生形成更加全面的越南语语言技能。
参考文献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教学
Spitzberg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由知识、动机、技巧三个因素构成,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足够的跨文化知识、积极的动机和有效的交际技巧,三个因素应同时具备,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能单独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知识
知识指交际者应该了解目的文化中交际对象、语境以及人们对得体行为的要求等信息。这些知识是交际者正确解读交际对象传达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的基础,同时也是交际者选择得体交际行为的依据。缺乏跨文化交际知识,交际者便会无法确定自己的交际行为在目的文化的某一语境中是否得体、有效。
跨文化知识包括广义文化知识(涉及各国文化的知识)和狭义文化知识(涉及某一特定文化的知识)。广义文化知识从宏观上解释跨文化交际现象,对交际者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做一般性的指导。例如:了解各国文化中存在不同的文化模式和交往规则可以帮助交际者意识到文化差异的重要性,提高对跨文化现象的敏感度。了解文化对人际交往模式的影响可以帮助交际者理解跨文化交际语境中交际对象的行为取向。跨文化交际能力还需要掌握某一特定文化的知识和常识,如:该文化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点,以及其主流文化模式和优势等。特定的跨文化交际目标要求交际者掌握特定语境的知识,如:进行跨文化商务沟通要求交际者掌握目的文化中有关商务活动的常识,出国留学要掌握与学习和生活有关的文化常识等。
二、动机
动机指交际者在预期和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时的情感联想。与知识一样,不同的情感因素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效果。人类的情感包括感觉和意图。感觉指人们在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际时体验到的情感状态。尽管人们总是混淆情感和思想,但是情感并不是思想,而是人们对思想和经验的情感和心理反映。跨文化交际中人们会有幸福、哀伤、急切、愤怒、紧张、惊讶、迷惑、轻松和快乐等情感体验。感觉涉及到交际者对其他文化的敏感性,以及对交际对象和某一特定文化的态度。有的人不习惯面对不熟悉的东西,其他文化中陌生的景色、声音、味道使他们退却。提高体验陌生事物的动机有利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意图或目的是指导行为的目标和计划,指导交际者在具体交际活动中的行为取向。人们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往往持有某种定势性的看法,这种看法可以帮助交际者缩小采取应对措施的选择范围,意图会受这种定势的影响。如果在交际行为发生之前,交际者对交际对象或其文化持有负面的看法,那么在交际中,这种负面看法会影响到对交际对象行为的客观判断。如果交际意图或目的是积极的,交际双方彼此的判断和评价准确,表明交际者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强。
三、技巧
技巧是在跨文化交际中表现出来的得体、有效的交际行为。交际者只掌握必需的跨文化交际知识、持有积极的交际动机还不足以完成跨文化交际任务,他必须能够运用一定的行为技巧。这好比一个人想游泳,他看了很多关于如何游泳的书,掌握了游泳技巧的知识,他有强烈的游泳的动机,但是他还是不会游泳,因为他没有掌握游泳的技能。
很多跨文化交际学者对Spitzberg的理论作以修改,提出相似的模式。例如:研究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学者提出“意识”是与“知识”、“动机”和“技巧”同样重要的第四因素。Paulo Freire认为,意识主要指对自我以及与自我相关联的人或事务的认识,包括探索、实验和体验,是自我反省的,可以自我展现也可以向他人展现。意识具有不可逆的特点,一旦有“意识”便不能回到原来无意识的状态。意识可以提高认知、情感和行为技巧,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应该有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内容。
四、非言语表达
非言语表达也是重要的心智活动之一。交际者要注意对方文化中肢体语言、时间语言、颜色语言、空间语言、辅助语言等非言语符号的细微差别。与言语交际的情况类似,一个具备目的文化非言语交际知识的人不一定能够准确使用该非言语符号系统。因此,在出国之前应该刻意做一些专门的练习,提高运用非言语符号系统的能力。例如:如果准备去日本,你应该在家人和朋友面前练习鞠躬。此外,味道也是很重要的非言语符号,在出国之前应该了解目的文化对味道的喜好和日常的习惯,有的国家,如:美国,喜欢用香水或其他化妆品掩盖人体的自然味道,而很多国家的人们却不习惯使用香水。在教学中不妨使用角色扮演可起到积极作用。
角色扮演与语境有关,指交际者在目的文化中如何根据自己的角色身份得体地使用言语和非言语符号。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文化记载了社会对不同社会角色的期望和要求,是个体扮演角色的脚本;换而言之,人们根据自己文化内部的角色期待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个体的言行符合其扮演的角色身份。文化是社会角色的行为规范,不同文化对同一社会角色言行的期待不同,跨文化交际者应了解目的文化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期待,并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目的文化的要求。
在国外,教师与学生尽量保持平等的关系,对学生的约束较少,学生可以自由提问,教师和学生一般使用非正式的、生活化的语言对话,所以一个美国教师在课堂上身着牛仔裤,坐在桌子上讲课可以理解为制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而在韩国,学生期待教师为人师表,仪表言行都应该正式、庄重,美国教师的行为在韩国文化中不符合其扮演的角色身份要求。
不同文化对职业以及性别的言语和非言语表达方式以及行为模式的期望不同,跨文化交际者要能够调整不同语境中角色身份的行为差异,以对方文化可接受的得体方式进行交际。
一个人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增加了,交际动机随之增加;交际动机增加在行为上表现为积极参与交际活动。积极的参与使交际者增加经验知识,学到更多的跨文化交际知识,推动积极情感能力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上述理论对于学生来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实践和复习所学内容;提高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加强同学间的合作。对于教师来说,可以使他们更全面、更细致、多角度地了解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情况,给教师提供机会来观察学生在不同语境中完成各类真实交际任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学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高一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教学
Spitzberg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由知识、动机、技巧三个因素构成,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足够的跨文化知识、积极的动机和有效的交际技巧,三个因素应同时具备,任何一个因素都不能单独构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知识
知识指交际者应该了解目的文化中交际对象、语境以及人们对得体行为的要求等信息。这些知识是交际者正确解读交际对象传达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的基础,同时也是交际者选择得体交际行为的依据。缺乏跨文化交际知识,交际者便会无法确定自己的交际行为在目的文化的某一语境中是否得体、有效。
跨文化知识包括广义文化知识(涉及各国文化的知识)和狭义文化知识(涉及某一特定文化的知识)。广义文化知识从宏观上解释跨文化交际现象,对交际者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做一般性的指导。例如:了解各国文化中存在不同的文化模式和交往规则可以帮助交际者意识到文化差异的重要性,提高对跨文化现象的敏感度。了解文化对人际交往模式的影响可以帮助交际者理解跨文化交际语境中交际对象的行为取向。跨文化交际能力还需要掌握某一特定文化的知识和常识,如:该文化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点,以及其主流文化模式和优势等。特定的跨文化交际目标要求交际者掌握特定语境的知识,如:进行跨文化商务沟通要求交际者掌握目的文化中有关商务活动的常识,出国留学要掌握与学习和生活有关的文化常识等。
二、动机
动机指交际者在预期和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时的情感联想。与知识一样,不同的情感因素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效果。人类的情感包括感觉和意图。感觉指人们在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际时体验到的情感状态。尽管人们总是混淆情感和思想,但是情感并不是思想,而是人们对思想和经验的情感和心理反映。跨文化交际中人们会有幸福、哀伤、急切、愤怒、紧张、惊讶、迷惑、轻松和快乐等情感体验。感觉涉及到交际者对其他文化的敏感性,以及对交际对象和某一特定文化的态度。有的人不习惯面对不熟悉的东西,其他文化中陌生的景色、声音、味道使他们退却。提高体验陌生事物的动机有利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意图或目的是指导行为的目标和计划,指导交际者在具体交际活动中的行为取向。人们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往往持有某种定势性的看法,这种看法可以帮助交际者缩小采取应对措施的选择范围,意图会受这种定势的影响。如果在交际行为发生之前,交际者对交际对象或其文化持有负面的看法,那么在交际中,这种负面看法会影响到对交际对象行为的客观判断。如果交际意图或目的是积极的,交际双方彼此的判断和评价准确,表明交际者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强。
三、技巧
技巧是在跨文化交际中表现出来的得体、有效的交际行为。交际者只掌握必需的跨文化交际知识、持有积极的交际动机还不足以完成跨文化交际任务,他必须能够运用一定的行为技巧。这好比一个人想游泳,他看了很多关于如何游泳的书,掌握了游泳技巧的知识,他有强烈的游泳的动机,但是他还是不会游泳,因为他没有掌握游泳的技能。
很多跨文化交际学者对Spitzberg的理论作以修改,提出相似的模式。例如:研究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学者提出“意识”是与“知识”、“动机”和“技巧”同样重要的第四因素。PauloFreire认为,意识主要指对自我以及与自我相关联的人或事务的认识,包括探索、实验和体验,是自我反省的,可以自我展现也可以向他人展现。意识具有不可逆的特点,一旦有“意识”便不能回到原来无意识的状态。意识可以提高认知、情感和行为技巧,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应该有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内容。hTtP://Www.XcHeN.COm.cn
四、非言语表达
非言语表达也是重要的心智活动之一。交际者要注意对方文化中肢体语言、时间语言、颜色语言、空间语言、辅助语言等非言语符号的细微差别。与言语交际的情况类似,一个具备目的文化非言语交际知识的人不一定能够准确使用该非言语符号系统。因此,在出国之前应该刻意做一些专门的练习,提高运用非言语符号系统的能力。例如:如果准备去日本,你应该在家人和朋友面前练习鞠躬。此外,味道也是很重要的非言语符号,在出国之前应该了解目的文化对味道的喜好和日常的习惯,有的国家,如:美国,喜欢用香水或其他化妆品掩盖人体的自然味道,而很多国家的人们却不习惯使用香水。在教学中不妨使用角色扮演可起到积极作用。
角色扮演与语境有关,指交际者在目的文化中如何根据自己的角色身份得体地使用言语和非言语符号。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文化记载了社会对不同社会角色的期望和要求,是个体扮演角色的脚本;换而言之,人们根据自己文化内部的角色期待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个体的言行符合其扮演的角色身份。文化是社会角色的行为规范,不同文化对同一社会角色言行的期待不同,跨文化交际者应了解目的文化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期待,并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目的文化的要求。
在国外,教师与学生尽量保持平等的关系,对学生的约束较少,学生可以自由提问,教师和学生一般使用非正式的、生活化的语言对话,所以一个美国教师在课堂上身着牛仔裤,坐在桌子上讲课可以理解为制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而在韩国,学生期待教师为人师表,仪表言行都应该正式、庄重,美国教师的行为在韩国文化中不符合其扮演的角色身份要求。
不同文化对职业以及性别的言语和非言语表达方式以及行为模式的期望不同,跨文化交际者要能够调整不同语境中角色身份的行为差异,以对方文化可接受的得体方式进行交际。
一个人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增加了,交际动机随之增加;交际动机增加在行为上表现为积极参与交际活动。积极的参与使交际者增加经验知识,学到更多的跨文化交际知识,推动积极情感能力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上述理论对于学生来说,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实践和复习所学内容;提高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加强同学间的合作。对于教师来说,可以使他们更全面、更细致、多角度地了解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情况,给教师提供机会来观察学生在不同语境中完成各类真实交际任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外学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