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范文

时间:2022-11-27 10:48:15

序论:在您撰写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第1篇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政府部门是会计的唯一使用者。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主要是为以政治制定计划,合理分配资源服务的。会计核算以监督国家计划执行为目的。会计信息由基层企业逐级向上级汇报直到政府部门,呈纵向流动格局。同时,计划经济体制下实施的三大会计制度 ——— 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股份制企业会计制度、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并存,使我国企业会计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形势,且在相同事项的处理上存在较大差距。如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预计存货变现损失的规定,采用权益法核算的投资额等等。加之市场的主体是国家而不是企业,造成会计信息在横向的企业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也呈封闭状态,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不显著,甚至不具有某些质量特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享有极大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企业的资产配置,产品生产、销售、定价等重大生产经营决策均由企业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和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实际自主地进行,企业成了市场竞争主体和社会资源配置主体,必然要了解同行业、甚至不同行业的企业经营及财务状况。会计信息的流动由过去的以纵向流动为主的格局向以横向流动为主的格局转变;同时,会计信息也由封闭转向公开。正是由于会计信息的横向流动和公开化,即对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提出了要求,我国已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诸如: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一贯性、及时性、明晰性原则,就是对会计信息应具有以质量特征作出了规定。《准则》中的这些原则,要付诸于会计实践之中,则依赖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为企业的股东及潜在投资者、债权人、贷款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及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提供有关企业盈利状况、资金流动状况、偿债能力,资本保全状况和投资报酬等会计信息成为现代企业的主要目标。因此,要求会计信息质量要素具有全面性,即各质量要素均能充分体现出来,又要求会计信息的各质量要素具有相融性,即不相互排斥,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信息的日益公开化,对企业报送的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将更加严格,除了企业会计核算必须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提供相关可比且可靠的会计信息之外,企业对外公布的会计信息(财务报告)还必须受中国注册会计师的审查鉴证,以保证其公允性、真实性和合法性,因此,完善以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为主要形式的会计信息质量的社会监督评价体系也成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对资本保全的再认识

国有资产流失,从根本上讲还是根源于旧的经济体制及其派生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迅速建立起相应的能有效组织和运作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从理顺国家与企业的产权关系入手,在国有企业中率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新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基础,从根本上解决国有资产的流失和保值增值问题。资产保值的关键是实现资本保全。《国际会计准则》关于资本保全提出了两种概念:一是财务资本保全又叫名义资本保全;二是实物资本保全。在财务资本保全下,营业收入是以现时购买力核算的而对已发生的成本费用则按前期货币购买力计量的,即按历史成本会计计算损益的,当在物价不变,即币值不变的前提下,财务资本保全是实际意义上的资本保全。但在物价上升幅度较大时,财务保全不可能继续维持简单再生产过程。这时的资本保全只不过是名义上的资本保全。公有产权的人不像私有企业那样关心资产的保值增值。因而我国的资本保全实质是名义资本保全。在会计改革中,针对这一情况,制定了存货成本计价的后进先出和固定资产摊销的加速折旧法来抵销通货膨胀的部分影响。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资本规模成了衡量企业的标准,外部利害关系集团的利益不尽一致,因此企业应具有实物资本保全的意识。实物资本保全是在物价变动会计下生成的资本保全概念,在这一概念支持下,企业的损益是在 扣除本期的所有者分配和所有者出资后,企业的期末实物生产能力必须大于期初实物生产能力,才算赚的利润。 ” 因此,要做到实物资本保全必须采用现行成本的计量基础,由于我国通货膨胀比较温和没有达到恶性膨胀,同时受成本与效益及会计人员素质的制约,我国目前还不适宜以现行成本的计量基础,采用物价变动会计来提供会计信息。但并不排除在提供会计信息时,运用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反映物价变动引起的资本补偿不足的情况。

由于物价上涨是客观存在的,我国的资本保全只能是名义上的资本保全。这不仅涉及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问题,同时也涉及到所有者的权益问题这一系列问题防碍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那么,在现行会计制度下,如何使名义资本保全靠近实物资本保全,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服务呢?通常方法在有关科目下设二级科目。例如,根据物价变动总指数测算资本补偿不足部分,在 资本公积 ” 和 未分配利润 ” 项下,均可设二级科目 资本金补偿资金 ” ,作为实收资本的附加补充账户,而在编制会计报表时,汇总在 实收资本 ” 项下,并在附表中加以说明。这样使名义资本保全成为实物资本保全,会计信息质量得以保障。产权所有者的权益也实现了保全。同时,对于 未分配利润 ” 项下的资本金补偿基金部分,已不能作为利润来分配,而应做为维护简单再生产的资金来源。

三、现代企业制度与税务会计的建立

   税务会计是以现行税法为准绳,根据财务会计的有关资料(必要时依法要求重新计算),核算和监督企业税务资金运动(税款的形成、计算、缴纳和退补等)。认真履行纳税义务,充分享受税收优惠,全面进行税务筹划,为企业利益服务。税务会计是财务会计的一个分支,二者紧密联系,核算征税数额要通过会计核算来体现,同时计税依据也依赖于会计提供的信息。而当会计提供的计税依据与税法规定的纳税依据相符时,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所反映的内容是一致的,就不存在所谓税务会计的问题,因为在财务会计中包括了关于计税的内容。

我国历来把政府部门看作是财务报表的唯一使用者。国家即是主体又是企业所有者,所以无论从宏观和微观上,法都是站在国家的角度上制定的,以保护国家利益不受侵害,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及税利的足额上缴。国家与企业所维护的利益是一致的,因此,税务会计包涵在财务会计之中,不需单独反映。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及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必然出现政府部门从众多新设的企业中取得收入的问题,从而使税法与会计制度之间有了一定程度的背离,形成了税务会计产生的原因。

首先,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由于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者遍布社会各阶层,容纳了包括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国家授权的部门在内的跨部门,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的资金所有者,国家政府部门只能以投资者或者国有资产管理者的身份享有资产受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所有者的权利,而不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国家不再是市场的主体,它被企业取而代之。这是税务会计产生的直接原因。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它必须从微观角度出发,考虑如何保护投资者的权益。扩大企业生产规模,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而达到企业资本保值和增值的目的,它所要求的会计核算必须以会计准则为前提,充分体现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但是,税法的制定是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宏观调控各方面的利益。因此,国家与企业的利益很难一致的体现税法要求,保证税法的统一性和严肃性,各企业必须按税法规定的计税依据缴各种税款。由此出现了会计上和税法上计税依据相背离的情况,因此税务会计是既遵循会计原则又体现税法要求的一种会计核算程序。建立税务会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2篇

最近,为推进报刊社体制机制改革,新闻出版总署既提出了“路线图”,又明确了“时间表”,报界又将掀起新一轮转企改制热潮。此番改革的关注点,已经从改不改制,转向了改制之后如何实现科学的企业化运作上。这种转向,是报业改革的理性化过程。

转企改制,目的是解决报刊社发展主体的市场身份和法人财产权问题,进而推动报刊社内部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的变革。改制的目标指向,就是企业制度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有限责任制度,即公司制。报刊社转企改制,重点要解决产权制度问题,让经营者在市场上获得“名正言顺”的身份,实现经营者责、权、利的统一,逐步建立现代化的报业公司体制。

“两兼顾”并未带来“两全其美”

改制的端倪由来已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报刊社实施“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事业体制不变,但自收自支、自负赢亏,通过自我积累实现自我发展。

报业具有意识形态和产业的双重属性。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其产业属性必然要活跃起来,其产业部分必然要与市场接轨。这就导致报业呈现出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特色”:“事业”性质对应的是意识形态属性,“企业化管理”对应的是产业属性;“事业”是身份,“企业”是操作规则;“事业”是防火墙,“企业”是放水养鱼;“事业”是“紧箍咒”,“企业”是自。

报业的这种运行方式,最初是报业自身突破旧体制寻求自主发展的探索,后来则演变成一种正式的“制度安排”:一方面保证文化安全和舆论管控,另一方面又想改变国家包办的局面,促使报业远离机关化、贴近读者和市场。

但是,这种“两兼顾”的运行方式,在后来的发展中并未带来“两全其美”的局面,而是越来越“两不靠”:众多报刊社的舆论引导功能并没有因“事业”性质而得到强化,说得好听一些就是“只管耕耘不问收获”,说得不客气点,就像中央党校学习时报总编辑周为民对当今不少报刊批评的那样,“以党八股、假大空、粗陋幼稚的宣传来敷衍塞责”,“是在宣传上自废武功”。另一方面,就是“事业”性质缚住了报人的头脑和手脚,报业发展活力不足,产业难以壮大。

随着中央高层思想的不断解放和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探索,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占领市场与占领舆论阵地是一致的,没有市场就没有阵地。所以,近几年来,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大力推进改革,不少报刊社开始着手改制工作。从宣传经营“两分开”探索,到出版社、期刊社整体转制,到新闻出版企业的上市融资,“事业”的色彩越来越弱化,“企业”的路子越走越明朗。

报业发展主体的企业化,是由报业的产业属性和发展取向决定的。报业的主营产品是报纸及其他媒体。每种产品的生产销售过程都十分完整,符合产业的定义和要求。以综合性日报为典型,其生产销售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内容的制作(通过采编形成信息产品)――信息产品的物化(通过印刷形成物质产品)――物质产品的销售(通过发行以物化为注意力资源)――注意力的销售(通过广告赢利,期刊及一部分报纸依靠发行赢利)。报业发展主体的营利模式,则主要通过经营传媒产品和传媒企业来创造净价值。通过资本手段,控制媒体的种类数量,确定主营业务的范围、规模和发展取向;建立完善而灵便的市场反应机制,针对市场变化不断调整发展战略、推出传媒产品;不断开拓和占有市场,及时发现市场苗头,预测市场变化,引导新的需求,等等,都是对报刊社的基本要求,是报业发展主体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其发展取向,是以资本为纽带,发展成跨媒体、跨地域的大型传媒集团。这些要求和能力,是“事业”体制满足不了的,只有企业才能做到,只有企业制度才能保证。因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面向传媒产业的市场经营主体――即媒体企业,对外在形态和内在组织方式进行深刻变革,是报业主体实现自我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改制后的实现形式:企事业多法人混合体

报刊社改制成企业后的实现形式,从道理上讲,应该是报业(集团)公司。但是,我国的报业集团多数由党报社“剥离转制”而来,内部事、企交织,本身就十分复杂。而由于报业的意识形态属性,国家确定的政策导向是:“除了党报党刊、人民出版社以外的报纸、期刊、音像电子出版社、图书出版社,基本上都要分期分批转制为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内部管理体制、领导机构和运行机制的改造,改造成一个独立的市场竞争的主体。”那么,有的转制,有的不转,有的先转,有的后转,使报业集团在过渡时期内成分更为复杂,成为一个兼有事业、企业法人的多法人混合体。

科学分析改制后报业集团的总体构成,从体制上可分为两个部分,即事业部分(党报编辑部)和企业部分(除党报编辑部外的其他单位)。从业务属性上,可划分为四个部分:党报编辑部;媒体类子公司,即市场类媒体转制而成的公司(包括编辑部);经营性子公司,即发行、印务、信息等子公司;党报经营部分(主要是广告经营)改制成的子公司。改制后,报业集团基本实现了公司化,可以资本为纽带进行跨媒体、跨地域、跨行业经营,以资本延伸方式占有资源和市场,遵循市场规律,进行资本运作,实施收购、兼并和重组,借以构建跨媒体、跨地域的大型传媒集团。改成企业后,报业集团的市场化运作在体制方面基本可以得到保证。

企事业多法人混合体作为报业企业化的实现形式,直接决定了我国报业(集团)公司在管理上的复杂化。我们只有通过恰当的组织方式和制度设计,使各类成分组织有序、协调运行,使“混合体”成为“联合体”。

不问“身份”:企业取向是根本

体制问题,虽然表现为“身份”差异,根本还是内部管理市场化程度不高造成的。解决体制问题,目的就是提高内部的市场化程度。改制解决了报业市场主体的身份问题、形态问题,但是改制的成功,不在于从“报社”到“公司”的名称改变,而是对内部进行组织变革,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反过来说,只要内部实现了企业的管理方式,不管叫“报社”还是叫“公司”,都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促进报刊社的市场化转型。所以,建立科学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并按照制度要求规范组织行为,才是推进报业发展的关键。

对于既有事业又有企业的报业集团,内部各成分统一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对实现集团整体和谐发展至关重要。在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阶段,虽然报社的发展方式日趋市场化,但内部管理仍然大量沿用事业管理方式。转制后,事业部分并没有太大改观;企业部分,虽然名称变了,但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等方面仍然保留着事业的痕迹,延续着行政管理方式,转变还需要过程。行政管理的原则与市场管理完全不同。在行政管理方式下,各发展主体的责、权、利分离,面对市场的灵活性、应激性差,成本、产品意识薄弱,制约了产业发展的活力。所以,报业集团转制成为市场主体后,必须在内部制度建设和组织管理方面确立企业取向,打破“身份”界限,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导向优化组织方式和运行方式,才能有利于内部成员间协调一致,提高效率,共同发展。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报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强组织管理,实施企业化运营,是报业集约化经营的内在要求。统一价值标准,是企事业集团和谐发展的自我要求。这三个维度的坐标统一于一点,那就是要坚持文化企业的取向。

――坚持文化企业取向设计组织架构。企业的要求,就是以产品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导向。报业集团的组织架构,在事业管理、行政管理时期,更接近于机关。坚持企业取向,要以强化集团管控、产品研发、生产、经营四种能力为重点来设置部门,加强重点部位,缩减冗余。

――坚持文化企业取向再造业务流程。事业体制下,报社的业务流程比较简单,其主体是办报流程,坚持业务标准。但是成为企业以后,流程的设定要转向效益标准。随着集团所办媒体的增多,市场应激性的增强,需要对各类资源和产品的流动路径做重新设定,以保证资源充分利用,产出效益最大化。

――坚持文化企业取向改进内控制度。事业体制下,内部控制主要依靠各层级之间的行政命令。但成为企业以后,集团内控的工作重点,一是统一责权利,二是无缝监督,要将自上而下的层层指挥,转变为各发展主体在责任、权力、利益统一的前提下自主发展,集团统一实施监控。要按业务、按项目、按流程分别进行产权制度、财会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的设计。符合条件的报刊要转制成公司。转制公司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以资产为纽带明确集团和各条块组织之间的关系,明确母子公司的权利义务和投资收益,使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激发各发展主体的积极性。

――坚持文化企业取向建立内部市场机制。正如海尔所坚持的那样,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是上一环节的市场,都是下一环节的供应商,如此,在内部建立起市场关系,在每个环节都确立市场导向。报业集团坚持文化企业取向,也要在每个环节都强化市场意识,建立起内部市场机制。采写、编辑、出版、印刷、发行、广告……各个环节都是“生产者”,都有自己的“市场”,都要坚持质量标准,都要强化成本意识。现在各报业集团都十分重视经营成本控制,而采编环节也有自己的成本控制原则,就是要以报道效果衡量报道投入,使成本与成果的“性价比”达到最佳。

第3篇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

促进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既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民营经济整体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也是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活力、提升民营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我市已将此项工作纳入民营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予以推进,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组织实施好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清理、整改、检查、验收等相关工作,加强对工作进展情况的指导检查,努力培育和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典范的民营企业。我市已有27户民营企业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二、加强宣传

通过微信群、横幅、宣传单等多种方式进行了大力宣传,扩大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自查工作的社会知悉和影响力。在加强宣传的基础上开展自查指导工作,在指导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宣传工作。

三、进一步开展指导工作

按照《省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指导标准的要求》加强开展对企业的自查工作的指导,注重加强了指导工作的针对性,高效性,从如何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科学管理等方面入手,强化了对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挂牌、上市等方面的指导,帮助民营企业提升管理理论和实务操作能力,实现了规范降风险、以科学降成本的目的,不断推动民营经济科学持续发展。

第4篇

关键词:国有中小企业;产权改革;身份置换;制度创新;公司治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发展陷入困境。尤其是国有中小企业由于机制不活、历史包袱沉重、思想观念守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其发展已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笔者长期在国有钢铁联合企业下的中小企业工作,深刻体会到国有中小企业发展的困惑。笔者所在的母公司经过“十五”期间的发展,钢铁主业实现了升级换代,但是旗下的中小企业由于绝大多数都是为钢铁主业服务,归属于集团实业,其总资产在1个亿左右,投入相对偏低,产权进退机制不完善,历史包袱沉重,自我发展能力缺乏。如何克服上述不足,科学发展,努力实现集团实业和钢铁主业共同繁荣,最终建立起适应市场竞争的现代企业制度?以下以笔者所在企业近年来的实践和探索,进行现身研讨。

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前实业发展现状

随着钢铁主业国际化经营模式的架构,实业正式从钢铁主业退出,成为100%的国有独资法人。实业在产业发展、战略定位和与主业的关系上得到理顺,发展步入相对健康、快速发展的时期。销售收入由2001年的18亿元增长到105亿元,销售利润率达到10%高于主业,资产负债率35%,基本是优质资产。

应该肯定,近年来实业伴随着钢铁主业的壮大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主业比较,实业发展仍然严重滞后,主要影响因素和表现为:

整体资产质量不高。虽然资产负债率较低,但多数盈利水平不高,部分实业单位仍处于微利甚至是亏损状态,尤其是从事辅助配套的实业单位还难以自立。

生产经营的社会化、市场化程度偏低。实业销售(营业)收入中有绝大部分来自钢铁主业和集团内部市场。对钢铁主业和内部市场的依存度过高。

历史包袱沉重。实业不仅承接了大量钢铁主业分流人员就业,承担了全部的改制成本和大部分内部退养员工和离退休人员社保以外的费用,而且要承担部分社会职能。

管理机制活力不足。改革难,难改革,机制不活是实业公司经营效率低、效益差的主要因素之一。

2 建立中小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是实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对于钢铁主业来说,实业从分离独立运作时起,完全是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股本结构,无论从国企体制改革还是从实业自身的发展来看,都必须从制度上、尤其是产权制度进行多元化的创新。

从实践看,改革开放以来,围绕企业制度创新的工作始终没有停步:改革始于1978年,先后经历放权让利阶段、“利改税”和增强企业活力阶段、承包经营责任制阶段、“抓大放小”和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阶段、债转股阶段,至2002开始的中央企业的主辅分离和地方企业的整体改制。在制度创新过程中,国内一些大中城市如沈阳、武汉等在国有中小企业的制度探索方面也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党的十六大以后,确定了以中央和地方分别行使出资人权利的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沈阳、武汉模式得到认可并在全国推广。2002年国家八部委联合出台了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2004年,湖南省正式启动“双置换”改制,出台“1+11”个文件和补充文件。

笔者所在企业的制度创新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按照湖南省“1+11”个文件和补充文件实施的“双置换”改制,根本改变国有股“一股独大”状况,形成国有股占主导地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经济结构,企业发展发生非常显著的变化:一是法人治理结构从无到有;二是公司治理逐步规范,人治向法治的跨越;三是历史包袱由重到轻――人员精简,不良资产由多到少,债务由重到轻;四是资产从“全民所有”变为职工真正个人所有;五是盈利能力从弱到强――改制后5年总资产规模增长2倍多,所有者权益增加5亿多;六是体制、机制由“呆板”到“灵活”,收入分配模式更趋于多样性,发展定位上具有更多的自主性。

3 国有中小企业在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普遍的困惑和问题

(1)推动制度创新的影响因素

多年地方国企改革的实践表明:改到深处是产权,改到痛处是利益,改到难处是人员。而我们选择的制度模式双置换――身份置换、股权置换,说到底核心问题是产权、是人员安置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消极因素同计划经济体制长期融合形成的系列缺陷已经成为影响国有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因素。

(2)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政府主导型、改制的内生型

政府主导既是制度创新的优势,也是推进实施的软肋:政府是出资人和制度的设计者,一定程度上企业是被动的执行,制度的创新限于基本的范围内,准备上也不十分充分,改革改出很多矛盾,政府虽然为改革买单,但具体问题还得由企业自己解决。

产权置换不到位,适应竞争的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中小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资本结构优化力度不够,真正的外来资本少,不能彻底像“开放倒逼改革”一样使中小企业真正走向完全的市场竞争,以致中小企业改制以后的管理和机制仍然还像过去的工厂管理一样。

股权结构单一,机制不活,决策效率不高。以笔者所在企业为例:法人治理结构上就是两个股东,母公司平均持股46.79%,中小企业工会平均持股53.21%;股权平均分散,各中小企业均是全体职工通过职工持股会实行实际的全员持股,高级管理层、董事会、监事会成员与一般员工持股差很小,这对风险控制和经营者激励以及企业做强都是有影响的。

政府制度设计导致救助机制失衡:身份置换的经济补偿本来是一种救助机制,公正的救助应该是救助弱者。按照维护基本人权、对弱者进行救助的改制原则,未必要对所有国有中小企业职工都进行补偿。当前国企改革普遍采用的是“一次性了断”的经济补偿,从现金和股权补偿这两者最主要的经济补偿方式来看,除了存量国有资产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因供求关系失衡而出现变现能力外,一次性支出模式在挑战企业的即期补偿能力的同时,也不利于细水长流为特征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一种“坐吃山空”的耗散型资金使用方式。

4 不断完善是国有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永恒主题

(1)改造和完善国有中小企业的股权结构,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进国有股减持。国有中小企业整体股权结构不合理,即使员工委托持股,相当程度上是资产量化补偿的,没有真正的引进外来战略投资者,既不能充分优化原有的股本结构,也没有重新洗牌原有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经营思维还是计划经济的一套。

(2)积极推动国有中小企业存量国有资产的战略合作化改组,移交社会职能。使国有中小企业资产都成为盈利的资产,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概念下的经济组织。

(3)必须把管理层收购(MBO)作为优化股权结构和增强风险监管的重要手段,彻底解决全员持股问题。应该说职工持股会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确实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职工持股实质上是通过国有净资产的量化补偿使职工分享了企业控制权,本质是“劳动雇佣资本”,这种所有权的分散化容易导致经营者责任心和积极性的损害。

(4)必须把公司治理的完善摆在突出的位置:核心――健全董事会制度

第5篇

【关键词】国有控股企业 现代企业制度 矛盾 对策

改革开放30年来,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多数已实现了股份制改革。对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学术界众说纷纭,但对其基本内涵的理解却是一致的。所谓现代企业制度,其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多元化的产权结构,公司式结构系统以及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若以此为标准,我国股份制改造后的国有控股企业离现代企业制度还有多远?后续改革的方向何在?

一、“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与多元化产权结构的矛盾

现代企业制度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是指投资主体多元化。股份制改革后,国有控股企业基本建立了多元化的产权结构,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内涵还包括股权的分散化以及股权顺畅流转的外部制度环境。分散化的股权结构有利于分散企业的经营风险,建立有效的内部制衡机制。股权得以顺畅流转可以为企业投资者创造良性的退出机制,为企业建立起作为外部监督的市场评价机制。

“一股独大”是国有控股企业最为显著的特征。国家基于保护国有资产安全而确保国家股及国有法人股处于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地位的初衷不难理解,然而在现代产权市场上,随着股权的高度分散,往往只需15%甚至更少的持股比例就可以控制和推动100%的资本。现实的情况是,国有控股企业的股权高度集中且处于我国特殊的股权分置的证券市场。在股权分置的证券市场上,国有控股企业的股票和其他上市企业的股票一样被划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国家股及国有法人股),形成了独特的二元股权结构特征。为了防范国有资本在股权交易(协议转让)中流失,政府对国有股权进行了严格的管制。尽管1994年颁发的《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权管理暂行办法》第29条指出:“国有股可以依法转让”,且近年来的股权分置改革也将逐步实施“全流通”,但事实上国有股权特别是国家股烦琐的实际交易程序致使交易的成本过高,从而导致交易困难甚至无法交易。而交易困难或无法交易,又导致控股股东无法根据市场规则将公司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贴现,从而使得内部人缺乏足够的动力去提高企业经营绩效以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同时,在二元股权结构下,占大头的国家股及国有法人股不流通或难以流通,其在上市公司的财富与公司股票价格没有直接关系,这使得以外部投资者(股民)“用脚投票”,作为外部监督的企业市场评价机制失效。

若不论持股比例而单从股东组成来看,通过股份制改造,国有控股企业似乎实现了股权的多元化。但国家股或国有法人股“一股独大”且因为制度难以顺畅交易,使得国有控股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应有的股权顺畅流转的功能。而股权多元化包含的股权流转内涵是国有控股企业走向现代企业制度道路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公司法人制度作为现代企业的治理结构也正是在股权的自由流转及其高度分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股权分置改革试图扭转局面逐步推进“全流通”,截至2006年底,全国除金融机构控股的上市公司外,801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已有785家完成或启动股改程序,占98%。其中,604家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有593家完成或启动股改程序,占98%;194家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有189家完成或启动股改程序,占97%。然而股改方案治标不治本,其仅仅是对股民前期由于股票对价水平造成的损失给予补偿的一种准市场化行为。显然,若股权过于高度集中和股权难以顺畅流转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国有控股企业目前的股权多元化仅是名义上的多元化、伪多元化。

二、行政性科层治理架构与公司式结构系统的矛盾

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国有控股企业应当进行董事会、监事会及经营管理者三类权力的分设,即建立起包含法人治理结构的公司式结构系统。公司式结构系统是企业的内控机制,缺乏这样一套合理的内部权力制衡机制,企业的内部管理势必陷入混乱不堪的局面,更谈不上企业的高效运营。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国有控股企业照搬了政府的科层架构并由此形成企业独特的行政性科层治理架构,其偏离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式结构系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法人治理结构尚未健全;其二,行政性科层架构下,国有控股企业在事实上仍受到政府指令性控制,法人治理结构中对企业当事人取得相应权力的制度安排难免存在非市场化行为;其三,国有股国有法人股“一股独大”,国家掌握国有控股企业的绝对控制权导致企业所有权的非对称性安排。

1、法人治理结构尚未健全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调配企业内部权力的一种制衡机制,其本质在于赋予企业法人财产权――企业对其募集的社会分散资本拥有绝对的处置权,从而摆脱政府的控制。而在行政性科层治理架构下,国家出于对国有资产的保护而在事实上控制着国有控股企业,政府指令式的控制使其在进行董事会、监事会及经营管理者三类权力的分设上并没有取得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实质性进展,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因而也没有得到落实,即未能形成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在这样的状况下,国有控股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虚有其表,必然处在低效运作之中,主要表现在:董事会未能有效运作;监事会职能未能有效履行;经营管理者存在损害企业利益的短期行为。有些国有控股企业甚至在形式上都没有建立起法人治理结构,更何谈有效运作。

2、经营者选择的非市场化

复制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公司式结构系统并不意味着国有控股企业就符合了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原因在于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不在于这三类权力的分设,而是在于当事人取得相应权力的一系列制度安排: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应按股权份额来指定,形成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董事长以最大股权成为企业法人财产权代表;企业经营者来自市场招聘,以资本“牧羊人”的身份对企业资本负责,尊重资本的所有权,并依靠自己的经营管理才能的外化――经营绩效来获取相应报酬。现实的情况是,在行政性科层治理架构下,国家对其控股企业有绝对控制权,经营者的选择是政府任免制的非市场化行为。一方面,国资委拥有企业的核心控制权却不享有剩余索取权,就有可能出现在选择经营者时不是基于其经营才能,评价和更换经营者时不是基于其经营业绩的“廉价投票”状况。另一方面,以政府任命制来构建国有控股企业的治理结构,必然导致企业的董事会与监事会缺乏产权的约束,进而失去对企业进行内部监督的内在动力,由此“内部人控制”的局面也就无法打破。同时,在董事会与监事会监督之下的经营者不是资本的“牧羊人”而是以政府官员、企业党政干部身份存在,企业经营业绩的好坏与其个人前途不挂钩。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经营者一旦接手企业,在任期不确定及会计对经理人员的监督无效的情况下,其有充分的条件做出损害企业利益的短期行为。

3、企业所有权的非对称性安排

现代企业理论证明,一个有效率的企业治理结构必然表现为企业所有权(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统称)的对称性安排。企业所有权安排形式的多样化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就是它的状态依存性,不同的企业经营状态对应着不同的企业所有权安排。这也就意味着,当企业的既得利益状态被打破时,若其中某股权主体的利益受损,就必须有某种机制启动,自动地赋予受损方保护自己权益的机会与权力。这时,谁拥有企业所有权分配的支配权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受损方只有掌握了这种支配权,才有机会重新配置企业财产以弥补其损失。另外,让受损方掌握控制权恰恰体现了效率原则,因为当一个投资者不能实现资本保全时,他最有动力再造企业。而企业支配权的让渡在政府性科层治理架构的国有控股企业难以实现。原因在于,若不存在事前的法律规定,国家股与国有法人股“一股独大”且国家具有维护国有资产的动机,因此其他股东的利益受损时想夺取企业的控制权维护自身利益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时,大股东通过占用资金、不平等关联交易等手段侵占甚至掏空上市公司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三、“准父爱主义”与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

企业要素供给的市场化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进程中,国家再也无法通过统购包销制度来维持国有企业的生存,国有企业包括国有控股企业的产品被迫置于市场货币选票的监督之下实现产品的市场化。然而国有控股企业中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一股独大”,国家对其有绝对的控制权。在“父爱情结”的驱使下,国家对国有控股企业的要素供给带有浓厚的“准父爱主义”色彩,从而使其与其他国有企业一样,真正实现严格意义市场化的也仅仅是产品,在要素供给方面则偏离了市场化的方向,尤其是在资本和劳动要素的供给上最为严重。国家的“准父爱主义”也致使市场竞争机制失效,国有控股企业从中获得了垄断性收益。

1、资本供给

资本供给方面,虽然社会资本的“拨改贷”使得国有企业(包括国有控股企业)运用社会资本由无偿变成了有偿,但由于国有控股企业的地位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一股独大”,因而政府部门作为“委托―”链上的一个环节,出于“准父爱主义”依然会采取歧视性的政策投入来确保其信贷优惠。由此导致软信贷成为企业预算约束软化的根源之一,这在事实上剥夺了非国有企业公平竞争的权力,致使其成为运用社会资本的弱势群体。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大量的社会资本流入病态运行的国有企业,社会资本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2、劳动要素供给

在劳动要素的供给上,为了降低失业率,政府常常干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包括国有控股企业)雇佣政策,限制其解雇冗员,以牺牲企业经营效率来换取社会稳定,国有控股企业实际上承担了一部分政府的社会职能。虽然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国家对国有企业逐渐实施了“减员增效、下岗分流”的政策以及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举措,使得冗员问题逐渐得到缓解,但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的大量冗员仍是国有企业的沉重负担。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出台的《劳动合同法》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职工在企业中的地位,仅改变了职工法律上的身份。事实上,在转型过程中国有控股企业的冗员主要还是在“企业内部劳务市场”进行安置,尽管企业可以通过下岗形式分流一部分冗员,但下岗规模受到政府管制,特别是对于盈利企业而言;即便是下岗分流,国有控股企业也难以彻底解除与下岗人员的劳动关系。转型经济中,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的国有控股企业仍然面临着政府干预下的半计划、半市场化的就业市场 。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有控股企业的改革仅从企业微观层面而不是从上层建筑的宏观层面对经济关系做出根本性的调整,在政府行政驱动与市场驱动“双驱动”的模式下,国有控股企业必然处在“双轨制”的病态运行之中。这种“双轨制”的运行主要表现在股权改革、企业治理结构以及要素供给方面。股权改革、企业治理结构、要素供给的“双轨制”正是国有控股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差距根源所在,成为国有控股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靠拢的障碍。

四、国有控股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对策

国有控股企业要实现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对接,一方面要从上层建筑的宏观层面对经济关系做出根本性的调整,改变经济运行的政府行政驱动与市场驱动“双驱动”模式,为国有控股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要从公司治理的微观层面塑造结构化的运营架构,使国有控股企业进一步向现代企业制度靠拢。

1、健全和完善资本市场,推进产权多元化进程

当前我国的证券市场主要面临四个难题:政府转型问题;发展与规范问题;国有股流通问题;A、B股市场合并问题。健全和完善证券市场主要从这些方面入手。

应通过培育和发展证券市场,稳步推进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产权交易。应转变绝对控股才能确保国有资产安全的观念,降低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的持股比例,以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股权分散化从而实现产权的多元化。当前实施的股权分置改革,正是要逐步实现“全流通”以突破制度瓶颈为股权的安全、顺畅流转创造制度环境,以实现股权的多元化。面对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证券市场进入“全流通”的新形势,要尽快制定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转让管理的相关办法,促进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多元化。要制定股权交易和转让的合理程序,促进国有股权高效率流转;实施股票分红,将投资者引向对公司长远的价值投资,而非目前赚取股票价差的短期投机行为。

2、切实建立公司式结构系统

在国有控股企业中建立公司式结构系统,就是要废除行政性科层治理架构,建立起合乎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公司内控机制。建立公司式结构系统的重点在于在企业内部形成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落实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界定了对公司控制权的配置和制衡方式,这一控制权的配置和制衡有效解决了国有控股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企业法人财产权的获得也有利于企业摆脱政府的控制。国有控股企业要形成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就要在维护国有资产安全的前提下解决“一股独大”问题,实现股权的分散化,做好事前的法律安排,确保国有控股企业的支配权顺利让渡以维护全体股东的权益,并保证让渡的有序性。同时,要做好治理结构中当事人取得相应权力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建立“经理市场”,实现企业高层的市场化招聘。

3、彻底实施政企剥离,实现要素供给市场化

要素供给的非市场化根源在于政企未能彻底剥离。国家的“准父爱主义”纵容了国有控股企业要素配置的非市场化,因此实现彻底的政企分离迫在眉睫。实现政企剥离,政府首先要明确其社会管理者的职能,从而建立公平的信贷、税收机制和健全的人力产权市场,以保证要素供给的公平化、市场化,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国有控股企业预算约束软化和冗员过多的问题。应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卸掉国有控股企业承担的本属于政府的社会职能包袱,还企业一个单纯的运营目标。

五、结束语

国有控股企业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其改革的成效也直接关系着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从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来看,各项发展指标都表明国有控股企业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但在高指标背后,我们也要看到影响国有控股企业健康发展的各种隐患,而这些隐患藏匿于其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差距之中,不消除这些差距,国有控股企业就无法实现与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对接。

【参考文献】

[1] Aghion,Philippe and Patrick Bolton:“An Incomplete Contracts to Financial Contracting”[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59),1992.

[2] Milgrom Paul and John Robert:Economics,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Nem Jersey:Prentic-Hall International,Inc.,1992.

[3] 陈文科、龚益鸣:现代企业制度的实现障碍及其消除[J].经济学家,2000(3).

[4] 张泽荣: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和国有企业改革[J].经济体制改革,2004(1).

[5] 杨瑞龙、周业安: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规范性分析框架及其理论涵义[J].经济研究,1997(1).

[6] 白丽、陈紫燕:关于现代企业制度与国企改革的探讨[J].前沿,2006(5).

第6篇

关键词:家族企业;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现代企业

中国家族企业自产生以来,经历了坎坷的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日益重视,家族企业获得了飞速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经过20多年的发展,很多家族企业成功完成了创业阶段原始资本的积累。中国家族企业的迅速崛起和家族制管理的优点是密不可分的。但是,随着我国家族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家族企业的弊端,如:高度集权、管理混乱、任人唯亲等阻碍了家族企业的发展。由于家族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之间是可以互相融合的关系,而不是相互对立的,因此为了解决家族企业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的问题,我们需要将现代的企业管理方式运用到家族企业中来。

1家族企业概念的界定

美国学者、哲学博士丹尼斯杰弗认为,由一位或数位家族成员所拥有和控制的企业即为家族企业,血缘、工作、所有权这三种共同体构成家族企业的精髓。

我国学者潘必胜认为,当一个家族或数个具有紧密联系的家族拥有全部或部分所有权,并直接或间接掌握企业的经营权时,这个企业就是家族企业。他还根据家族关系渗入企业的程度及其关系类型,把家族企业分为三种类型:(1)所有权与经营权全为一个家族掌握;(2)掌握着不完全的所有权,但仍能掌握主要的经营权;(3)掌握着部分所有权而基本不掌握经营权。

从家族企业的定义看,其区别于其它形式企业的特点是:家族企业的所有权与控制权合一切掌握在家族成员手中。而企业的经营权则因企业规模的不同和外界环境的改变可以部分或全部与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即家族企业是家族所有、家族控制,却不一定要家族经营。

2家族企业的优势及劣势

2.1家族企业的优势

2.1.1 家族企业是企业创业的理想途径。

企业的创办和发展需要原始资本的积累和投入。由于家族企业的融资成本低,许多企业都把家族企业作为创业和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首要选择。出于家庭血缘的认同和信任,出于家庭经济利益的一致性,在共同的目标指引下,响应创业者的号召,团结一致,一起创办家族事业,是许多具备劳动力和资本条件的家庭的理想。家庭为企业的原始资本积累和创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家族企业是创业的理想途径。

2.1.2 家族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更为灵活有效。

由于维系家族企业运转的除经济因素外,还有血缘、伦理等大量非经济因素在发挥作用,资源配置和薪酬待遇等方面的经营成本相对较少,监督约束等管理成本也很低,决策能更快的得到服从和落实,这些都使得家族企业在同等的投入情况下可能获得更多的收益。

2.1.3 家族企业会形成凝聚力极强的企业文化。

家族企业的创立者的文化对家族企业文化具有重大影响。家族文化往往是一个家族企业经过几代人的坚持形成的,有着丰富合理的内涵,既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又有较强的实用性,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并成为家族企业文化的核心和动力源泉。这种凝聚力极强的企业文化对家族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2.2家族企业的劣势

2.2.1 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导致企业决策失误。

在目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家族企业要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必须使决策更加具有可行性,可以实现组织目标,而这一切都需要员工的参与。但是目前许多家族企业采取家长式的集权管理,缺乏内、外部的监控、反馈和制约,是滋生决策失误的根源所在,必须予以解决。

2.2.2 缺乏正规的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中的各项工作标准要正规化,员工行为要受到工作规则和程序的约束,这样的企业管理就会有章可循,一切都会井井有条。而目前家族企业不是靠严格的制度和客观事实来约束人,而是凭经营者主观的经验和常识,靠简单的信任和亲情去管理人。这种管理方式只能适用于小规模、低层次的作坊式企业,根本不可能管理好中型或大型企业,更不用说集团公司和跨国公司。

2.2.3 不能有效利用社会上的经营人才,造成人才短缺。

企业的人力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企业的绩效会产生长远的影响。而家长式集权管理是企业吸纳和合理利用人才资源的最大障碍。家族企业一般会将企业交给自己家族内部的人进行管理,而随着企业的日益发展壮大,家族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高层管理人员全部来自本家族显得越来越难了。这样就形成了家族企业人才短缺的局面。

3在家族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3.1家族企业与现代企业的关系

所谓现代企业,是指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织起来的企业。一般而言,具有“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基本特征。从世界各国的普遍情况看,按照财产构成划分,现代企业主要有3种类型,即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企业。

独资企业,是由单一投资主体兴办,并完全由出资人所有和控制的企业。合伙企业,是由两个以上出资人共同兴办,并由其共同所有和控制的企业。公司企业,是由两个以上出资人兴办,每个出资人以其出资份额的多少拥有控制权力和承担相应义务的企业。

从公司类型的定义可以发现,家族企业的定义没有界定企业的类型,也就是说,家族企业可以存在于企业的任何类型之中,无论个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还是公司制企业,只要家族成员拥有或控制企业,即可认为是家族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家族企业没有本质矛盾,并不是说现代企业制度与家族完全不兼容,关键在于产权是否清晰,是否有一个合理的企业治理结构,家族企业与现代企业制度并不是不相容的,二者可以很好地结合起来。

3.2用现代的经营管理理念来管理中国家族企业

当家族企业处于发展的初期和中期,家族经营管理是一种很有效的管理模式,但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发展成一个企业集团或者更大的组织,家族企业的弊端就会显现出来,有时候甚至影响企业的生存。这个阶段,想要企业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跳出家族管理模式,将现代企业制度引入家族企业。只要家族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按照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管理企业,进行专业化管理,才能促进其迅速成长,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这就要求家族企业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这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

4结语

只有在家族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将家族企业的优势和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相结合,家族企业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发展壮大。因此,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对于家族企业创造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平青.企业家成长三维机制与家族企业家[j].经济管理,200

2(2):12-15.

第7篇

一、目前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厂务公开存在的主要难点问题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在总结我国企业改革二十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它是对我国传统企业制度的根本性突破。传统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不清晰,政府与企业权责不明确,其职能也难于真正分开,企业管理自然也谈不上科学有效。这些问题的存在,原因当然是多方面并且是极为复杂的。但缺乏有效地公开现代企业制度内容、特征、措施等等,职工对现代企业制度缺乏正确科学地判断与认识,对现代企业制度知之不多,知之不深、知之不全。厂务公开是国有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最大程度组织广大职工参加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是职工以各种形式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前提,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谐劳动关系的必备条件。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厂务公开的必然联系

1.产权清晰需要公开

产权清晰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首要条件,它主要是指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企业的出资者与企业的基本财产关系。一是要明确在企业中的国有资产属于国有的前提下,确立国有资产的产权投资主体,并明确产权主体的权力、义务、职责;二是要明确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益,即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对传统的国有企业而言,虽然法律上明文规定国有资产属国家所有,政府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职能,企业拥有对国有资产的使用权和经营权。但这一个十分笼统的概念,实际上政府与企业中的“国有资产”各自拥有的权力是极不清晰的.这就存在产权公开不够、公开不多、公开不清的问题。要做到产权清晰,就必须要通过公开的形式,以科学透明的方式清产核资,真正算清楚国有资产总值究竟是多少,并公诸于众。让企业所有者、出资者、经营者、受益者等各方都明明白白,使其“产权”做到既要“清”,也要“晰”。只有在全面科学公开前提下的产权清晰,才能够真正建立一整套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运营体系,使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独立法人实体。

2.责权明确需要公开

责权明确是指出资人与企业法人之间的权利、责任关系要明确。企业拥有出资者投资形成的法人财产权,成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法人财产制度的核心是确立企业法人的财产权。即是让企业法人真正拥有和独立行使全部法人财产权,与出资者最终所有权划清界线。要做到责权明确,就是要通过公开的形式,认真严谨地划分哪些是出资者的权利与义务,哪些又是企业法人的权利和义务。只有真正弄清楚出资者与企业法人的权利和义务,企业才能做到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对出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责任。

3.政企分开需要公开

政企分开是指在理顺企业国有资产产权关系,明确产权承担主体的基础上,实行政府与企业的职能分开。具体地说,一是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和国有资产所有权职能分开;二是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和企业经营管理职能分开,政府不能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取消政府与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要做到政企分开,就必须把政府与企业的各项职能,通过公开来划分清楚。政企职责公开的过程越全面越彻底,其职责划分必然也就越详细越具体,也就越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换句话说,政企职责分开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政务和厂(企)务全面公开的过程。

4.管理科学需要公开

管理科学一是指通过建立科学的组织管理机构,使企业的权力机构(股东会)、经营机构(董事会及经理层)和监督机构(监事会)权责分明、相互制约、各司其职;二是指企业建立科学规范的内部管理体制,包括形成合理的领导体制、科学民主的决策机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考核机制、企业财务核算和人事分配制度等,使企业运行机制逐步实现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要做到管理科学,必须要通过建立一整套系统的规章制度作为规范。事实上,企业制定规章制度也必须要通过公开的形式才能付诸实施。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规章制度,都必须公布于众,让全体职工知晓。离开公开的形式,企业的规章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也谈不上如何实现管理科学。实行厂务公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依靠职工办好企业的内在要求,也是以“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具体体现。

三、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丰富和深化厂务公开的内容

现代企业制度是最大限度地发展和解放生产力的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现代企业组织制度、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三者相辅相承,共同构筑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框架。

1.将厂务公开融入现代企业产权制度中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新思路,为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确定了基本目标和总体框架。从实践上看,产权归属的明晰化、产权结构的多元化、责任权利的有限性和治理结构的法人性,这是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首先要求对其进行公司化改造,明晰企业的产权划分和归属主体,在此基础划清多元化的投资来源。从宏观上讲,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必须理顺国有资产产权与非国有资产产权、出资人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中央与地方以及政府与企业等方面的关系,做到产权清晰。从微观上说,我们许多国有企业及国有控制企业,由于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以及公司制改造时没有对资产进行清查,账面资产与实际资产不符,以致资产状况严重不清。因此,极有必要通过公开等形式清产核资,彻底摸清国有企业资产“家底”,公开账目。做到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基本相符,把应归国家所有的资产纳入国有资产管理范围。在企业的所有资产中,所有权属于各个投资的股东,企业则通过自己独立的法人地位运营全部资产。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的前提下,企业依照自己的法人主体地位和财产开展各项经营活动,独立地对外承担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在建立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整个过程中,将国家的产权公开化,这有助于国有企业作为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使其企业依法可以拥有全部法人财产权,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打破了过去国家对国有企业债务负无限责任的传统体制。

2.将厂务公开融入现代企业组织制度中

现代企业组织制度的基本特征是:所有者、经营者和生产者之间,通过公司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形成各自独立、责权分明、相互制约的关系,并以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加以确定和实现。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相互制衡的现代企业组织制度,既赋予经营者充分的自,又切实保障所有者的权益,同时又能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它是我国的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依托。在建立现代企业组织制度过程中,厂务公开的重点,应放在所有者有哪些所有权,经营者有哪些经营自,生产者有哪些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等等,要把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权范围、议事规则、决策程序等等全过程公开,逐步建立公开透明、规范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和职责清楚、规范有序的运作机制。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决策,是科学决策的重要保证。厂务公开是职代会的延伸与发展,是国有企业深化民主管理,强化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