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8 05:23:02
序论:在您撰写中国传统艺术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木雕艺术;道德文化;传统
中图分类号:J5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183-2引言
传统木雕艺术作为展现和传承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民间艺术形式,其将忠义思想、爱国情怀、孝悌观念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都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使当下充斥在各种高科技产品中的我们依旧能够受到洗礼,提升个人的道德水平。所以,将渗透着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传统木雕艺术一直传承下去是当下国人的责任和义务。
一、 传统木雕艺术
传统的木雕艺术是一种以装饰纹样以及动植物等为主要表现内容,并以木构件作为载体传达给民众道德内涵和审美思想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民间道德文化现象。我国传统木雕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这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木雕这种形式将自然状态下的动植物雕刻出来,促使自然状态下的动植物精神层次的意义,表达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我国传统木雕艺术具有显而易见的教化作用,绝大多数的木雕作品都渗透了儒家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而儒家思想的渗透主要是雕刻木雕的劳动人民借鉴小说、戏曲、历史人物以及神话故事等来完成木雕作品,其不仅渗透了儒家思想和学说,更寄托人们对安定、美满、幸福生活的向往。例如,传统木雕艺术善于运用神作为保佑人们生活幸福,“福满人间”(图一)这个木雕作品中的弥勒佛是个乐天派长耳垂肩,弯眉笑眼,面相丰润饱满寓意为幸福洒满人间;弥勒佛手执佛珠,寓意为以慈悲为怀,宽恕人们的过错,拯救处于水深火热的人们,给他们以幸福,美满的生活;弥勒佛又脚踏金元宝,象征招财纳福,金元宝更是象征财富和荣华富贵寓意招财进宝。这充分地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通过雕刻“福满人间”将所有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寄托在弥勒佛祖的身上。可见,传统木雕艺术所传达的意义真实地展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的思想和精神。
传统木雕艺术也是歌颂历史人物的一种方式,通过雕刻古代历史人物,将他们或大义凌然、傲骨清风、坚强不屈的精神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以此来祭奠历史人物。例如“李白”(图二)木雕艺术品中李白双手背在身后,头高高地扬起,相似在深思、亦相似大义凛然,充分的体现了李白不为权贵折腰的形象。相信木雕艺人是怀着敬佩和感激的心情执起雕具将李白的淡然、从容、脱俗一点一点地雕刻出来。所以说,传统木雕艺术能够成为我国艺术瑰宝是有原因的,将我国古代历史人物所具有的高风亮节、坚强不屈、不同流合污等精神充分的展现出来,以此来无声的教导人们要学习历史人物所具有的精神。
图一“福满人间”传统木雕艺术品(作者:郑煌章)
图二“李白”传统木雕艺术品(作者:郑煌章)
二、 传统木雕艺术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传统木雕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行为准则与价值观念。简单来说,传统木雕艺术与中国传统道德艺术息息相关。传统木雕艺术不仅在形式上展现中国传统道德意识,还在内涵上反映中国道德思想,这使得传统木雕艺术与传统道德文化一直紧密相连。如若要具体说明传统木雕艺术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关系,笔者认为从传统木雕艺术对爱国传统和传统美德的展现来说明,会更加的适合。更加真切,更加具有说服力。
(一) 传统木雕艺术对爱国传统的展现
“爱国”在我国古代是仁人志士一生所追求的。当然,作为战乱牺牲者的广大劳动人民的爱国情怀也是非常值得人们敬佩的,他们的爱国情怀与爱国将士的表达方式不同,他们是通过木雕作品的创作来展现的。
1、 以戏曲人物为题材,展现忠义思想。
在我国古代,通过木雕来表达人民群众对国家的热爱是非常盛行的,尤其是在我国处于封建社会时期。无论是臣子、将士还是广大的劳动人民对君主的忠义都是深入骨髓的。将士以战死沙场的决心来表示对国家的忠诚,为人臣子的学士大夫等是通过举荐对策来捍卫国家,而广大的人民群众则是通过雕刻各种戏曲中的英雄人物来表达爱国之心,像古代人民所雕刻的“桃园三结义”就是将自己的爱国思想通过木雕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代表作品之一。这说明传统木雕艺术能够将人们心中忠义思想表达出来,而这也正是表达我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忠义思想的良好方式。
2、 以山水花鸟为题材,表达爱国思想
古人有通过诗词歌赋描写山水花鸟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当然,也有木雕艺人借山水素材来一展心中的爱国思想的行为。是的,我国古代的传统木雕艺术善用山水素材来体现爱国思想。看似简单的山水雕刻艺术其实是雕刻艺人在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表达自己爱国思想,这种借山水花鸟来抒情的雕刻方式充分的将我国道德文化中的爱国思想展现出来。
(二) 传统木雕艺术对传统美德的展现
传统木雕艺术除了表达古人的爱国情怀外,还充分地展现了我国的传统美德。运用传统木雕艺术展现传统美德的方式有雕刻吉祥图案、雕刻风俗民情等等。
1、 雕刻吉祥图案,寄托美好的愿望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处在战乱中,对于平安、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特别强烈。雕刻作为古代劳动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将对美好生活的期许雕刻在木雕上,它因此成为人们寄托情怀的一种手段,这使得各种不同类型吉祥图案的木雕出现。传统木雕艺术中对于美好祝愿的传达是通过将各种动物、植物等雕刻在木雕上,通过动植物的谐音来构造吉祥图案,像比较常见的“鱼”的谐音为“余”,人们将其寓为年年有余之一。所以说,传统木雕艺术也是人们寄托美好愿望的一种方式。
2、 雕刻风俗民情,表达孝悌观念
“孝”是儒家思想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传统木雕艺术通过风俗民情来体现孝悌的观念。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尽孝是中国传统美德文化内容之一,其中包括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等。在我国传统木雕艺术中以各种风俗民情为素材,将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等孝道充分地表达出来,促使人们在欣赏传统木雕艺术时能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尽孝这一美德。所以,传统木雕艺术将孝悌观念表达出来,就相当于间接地传颂我国传统道德文化。
结束语
传承至今,传统木雕已经有千百年的历史了,它所具有的艺术魅力一直在深深地吸引人们,使人们致力于木雕事业,更加注重传统木雕艺术的传承和发扬。要说传统木雕艺术的魅力,笔者认为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分不开的,传统木雕作品的内容和内涵充分地展现了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比如爱国思想、传统美德。不管怎样,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渗透在传统木雕作品中,促使传统木雕艺术更具魅力。
参考文献:
[1]徐伟.谈传统木雕花板艺术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J].成功(教育),2009,(02).
[2]李建华,冯丕红.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理念的分疏递进[J].武陵学刊,2011,(04).
[3]孙文营.对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中华民族精神关系问题的思考[A].“社会发展与民族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
[4]段小青.花腰傣传统民居的文化功能与生态意义――对新平南碱村“傣卡”的田野考察[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
[5]建平.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创新关系之我见[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
[6]梁昭华,高国珍,李永轮.明清民居木雕装饰图案造型的多样性[J].美术大观,2008,(11).
影响室内设计师设计理念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设计师的文化心态、思维方式以及审美观点,总之,任何一个室内设计师都会受到传统艺术文化或多或少的影响。就中国传统艺术文化而言,其有着自身的特色,比如朴素、自然、真实以及简约等等,这些特色使得传统艺术文化得到广大设计师以及使用者的青睐,当然,它也给室内设计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比如要求简约之美、艺术之美以及设计实用等等,这些要求既与当下流行的室内设计风格相呼应,也促进了简约风格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发展。
二、传统艺术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一)室内设计中传统艺术文化人文艺术思想的渗透人文艺术思想是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艺术创作的最重要因素,而人文艺术思想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意象思维。在中国,意象思维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它强调人们必须把握真理,而掌握真理可以着重从特殊的、具体的直观领域出发,当然,这种意象思维有着自身的特色:首先,这种思维能够永远的保持活力,不断的向前,不断的发展;其次,这种思维能够实现不断的感悟,最终获得发展的力量。为此,人们提出要将这种创造性思维运用到室内设计中去,已到达预期的创意效果,当然,一个好的人文艺术思想的生成,必须伴有一定的条件,这就需要人们不断的去发现,努力的去挖掘。
(二)传统艺术文化中相关元素在装饰艺术中的应用在漫长的历史长河的中,中国不断形成了有自身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这些艺术具体表现出来可以是不同的图形以及不同的纹饰,当然,它也包括了各种各样的图像,比如动物、植物、图腾、人物以及景物等等,最重要的,它还包括一些从远古时期流传下来的典故、成语等,这些纹饰、图腾以及图案等有着自身不同的内涵,在经历成千上万年的沉淀后,更是呈现出不同的比喻意义。21世纪的今天,人们提出要将传统艺术文化运用到室内设计中去,那么这种运用具体怎么体现呢?本文提出应不断的将设计语言与相关的传统艺术文化相结合,不断的用图腾、符号以及各色各样的纹饰去,装饰室内,也就是说,可以直接把这些图腾、符号当作室内设计的装饰元素,不断营造室内装饰的“传统”氛围。
(三)传统艺术文化在室内陈设艺术中的应用陈设艺术,顾名思义就是在室内设计中如何摆放相关的饰件等,它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此外,陈设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往往能够很大程度的促进室内装饰。在以前的中国,陈设风格往往带有以下两种品质:一是庄严典雅的气度,二是潇洒飘逸的气韵。总之,陈设艺术主要是指通过在现、点睛以及提炼等手法不断的向人们传递那种深层次的、内在的、可延续的传统。比如可以在室内设计中装饰一些带有情调的、能够增加自然意境的饰物,此外,还可以在设计时加入一些自然物像麦穗或者是玉米串等等,这样的设计会使得室内显得格调高雅、造型优美,既有利于让陈设具有一定的内涵,以使人怡情悦目,也有利于赋予室内以一定的精神价值,最终促进室内设计的发展。
三、结语
【关键词】中国传统元素;环境艺术设计
1、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1)思想元素
古代老子提出了动静观,认为万物以静为根本,进而生成主静为无,宁静致远的思想。随着动静观念在哲学上不断发展,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包容、相互转化的动静关系。正是这些“主静”“动静合一”等学说,不仅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成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价值和审美主导,进而形成了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动静相生”。在我国园林的整体布局,间架结构、景物分布、空间陈设等,“动静相生”观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
(2)书法元素
传统的书法作品直接应用于室内装饰中,能引申哲理,突破室内的有限空间,它能指引鉴赏者从心里的角度产生人生的,历史的,宇宙的哲学感悟。“屏刻”和“夹沙字画”在室内空间的应用,是文字融入室内环境的一种很高雅的方式。
不同的线条组合成的字体就不一样。字体与环境相配合是慎重考虑的问题,不同的字体在相同的环境,相同的字体在不同的环境中所呈现的景象是不一样的。古典的亭台楼阁壮观雄伟,那里的店家、柱廊、所有的牌匾,都有书写苍劲秀美的书法。古老的建筑群,配着端庄神逸的书法,多么地协调、相得益彰。书法在这里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试设想,如果这里写的都是歪七竖八,不成体统的字,再加上错别字,那会是一种什么后果?又如北京的故宫,象征着皇权、雄伟、庄严、肃穆。那里面的字都是规规矩矩的,从没有随意性的字出现。那些规范严整的书体正好村托着周围的一群宫殿式古建筑,有机地形成了一个统一体。假设其中夹杂着飞龙走凤或鸡飞蛋打式的字,再掺以错别字比比皆是,那将是多么地一塌糊涂,像在漂亮的脸蛋上抹上黑墨一样难看。
2、传统文化要素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思想
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儒、释、道相补充的文化特征。中国人一直把自己视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与环境息息相通,这种自然观构成了中国传统环境艺术设计及室内设计的基本思想,如中国园林就是一种把自然之美与人工之美高度结合起来的环境空间,人工环境与自然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正确处理技术与传统文化、技术与环境等各种矛盾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的设计道路,因地制宜地确立技术和生态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地位,并适当地调整它们之间的关系,探索其发展趋势。人们应正确对待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悉心爱护民族的文化传统和艺术精神,用艺术设计的方式,走我们自己的发展之路,创造新的生存环境,这就是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的指导思想,这种自然景观构成了中国传统工艺的发展。中国园林就是一种使人工美与自然之美高度结合起来的环境空间,人工环境与自然相得益彰,融为一体,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人与环境的关系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处于不同的层面上。人们潜意识被动地改造了自然生存的环境。科技的进步给人类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存的物质财富。人与环境要有良好的方向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被人们普遍认同,“把自然还给人,把人还给自己”,这成为当代的主题。
3、加强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将传统的中国元素完美的融入进室内设计当中去是一门必修的课题。将现代元素导入其中,结合实用主义和功能主义,形成具有特色的现代中式设计。
(1)对传统建筑文化进行发扬和转化
将传统建筑完全功能型、自发式的形式上升为概念化的,融入审美取向的和形式结构的艺术与功能并重,主动形式的形式语言。使当代建筑既含有传统建筑的某些特征,又要保持与其距离,表现出创造性。吸收传统建筑的就地取材的特点,尽量采集运输便利的材料作为建筑和营造环境的原料和装饰元素。包括使设计能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完成建筑的实用功能,减少资源的浪费,做到环保、节能、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具有传统文化印记的设计更容易让人接受,产生共鸣。在当前追求高效、简洁、快速生活节奏的生存方式中,在传统积留的生存经验记忆中选取与之对应的设计元素,是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失时尚感的情况下追溯记忆,幻想与回归久违的自然,完成一种感觉上的精神释放与安逸。
(2)推陈出新
设计应具有强烈时代感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旨在提供生存场所的合理创意和环境的适性整合,创造出一个即合乎自然发展规律,又合乎人文历史发展规律的,具有较高品质的生存空间。
在现阶段创新的前提应当是:我们设计的东西,首先是现代的,同时是中国的,如果是在某一个地区,还应体现那里的地区特点,这才是扎根于时代和充满乡土气息的有血有肉的好作品。对人的人文关怀是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点,这促使环境艺术的审美重心从审美客体转向审美主体(人),同时也促使研究审美的注意力从“美”转到“美感”上,在以人为主体的当代环境观下,人的生理、心理需求的满足构成了环境艺术审美的美感。相对于其它类别的艺术,生理上的舒适是环境艺术审美美感的一大特点。这是其它艺术所难以比拟的,因而生理需求的满足在环境艺术审美中具有远远超出其它艺术审美中重要价值。任何艺术总是满足心理、精神的需求为最高目的,人们审美意识不断提高,人们已不满足于环境艺术中的生理舒适。而将审美热情更多地倾注于在环境艺术中获得心理上的“幸福感”,更看重环境艺术中所蕴含的文化意韵,情感深度等等,从中获得更感慰人心的精神享受。
4、结语
在众多设计元素中,中式风格占着举足轻重的位置,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设计界开始越来越重视中式元素和符号的使用。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发展更要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设计体系中展示出民族的精髓和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创作适合和展现中国本土的民族性的作品。在传统元素使用和结合的过程中要通过结合其精髓进行相应的设计流程和设计措施。所以设计的传统文化灵感更主要的是契合居住者内心深处的深层次心理需求,是通过对民族文化的感情流露方式表现其内心活动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关键词:音乐艺术;中国传统声乐;文化检视;本体观;功能观;技能观;审美文化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传统声乐是中国人秉持本民族固有文化观念,运用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声乐。它不仅包括着历史上产生、世代相传至今和在历史长河中湮灭了的古代声乐作品,也包括着今人运用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现代声乐作品。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灿烂的民族传统声乐,其作品之丰富,形式之多样,风格之独特,在世界声乐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世界声乐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中国传统声乐源远流长,早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就产生了最初的歌曲,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声乐文化已经相当发达。《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声乐作品之集大成者,尽管其曲谱已经失传,仅留存歌词,但仍能从中领略当年歌咏的风采。其后传统声乐一路发展,曾多次出现过繁荣昌盛的时期。传统声乐的艺术形式呈现了多样性特点,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以综合艺术为主,以民歌、说唱、戏曲为代表的民间声乐。中国国土辽阔,民族众多,民风民俗千姿百态,孕育了品种繁多的民间声乐。仅是民歌,就达30万首之多,这还不包括散落于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歌谣,不少至今还呈现原生态;戏剧曲艺亦是一朵传统声乐奇葩,据粗略统计,仅曲艺就有200多种,戏曲更超过360种,至于其中丰富多彩的曲目、剧目、声腔、曲牌等等更是无法计数。
中国传统声乐植根于中华民族这块丰沃的土壤之中,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和民族文化内涵。深入地了解传统声乐的文化背景,认真地探究传统声乐的文化内涵,正确地认识传统声乐的文化精髓,对于民族声乐的继承和创新,促进中国声乐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意义重大。本文拟就中国传统声乐艺术的本体观、功能观和技能观作一探讨,以期有助于厘清民族声乐的文化内涵。
一、“心为乐之本”
声乐是什么?它的本源又在哪里?关于声乐本体的种种追问历来一直是有志于声乐研究的人们共同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所谓本体,指终极存在,也就是表示事物内部根本属性、质的规定性和本源,与现象相对。”声乐本体,与声乐现象相对,即声乐之所以被称之为声乐的质的规定性及其本源。然而,对于声乐本体的认识,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度有着相异甚至完全对立的理解,形成了形形式式的声乐本体观。
西方,特别是欧美,他们虽然未给声乐进行明确的界定,但却对其上位概念“音乐”(包括声乐和器乐)作出了如下的判断:音乐是乐音运动的形式。由此推论声乐则是利用人体器官发出的嗓音(乐音)有规则的运动方式。在他们看来,声乐艺术仅仅是一种物质(乐音)运动,这是从经典物理学的角度给声乐作出的科学解释,然而却忽略了人在声乐过程中的意义和价值。正如李曙明先生尖锐指出的那样:“纵观古希腊至近现代西方音乐美学中的音乐定义大都为‘乐音运动’之审美客体定义,即实体音乐定义”,“人(主体的)现实的审美心灵活动完全被排斥在‘乐音运动’之外”。
而在我国,传统声乐不仅注意到审美客体,而且更注重审美主体:“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不仅承认乐“生于度量”,须要符合科学规律,而且更强调它的本源却在“太一”,须要符合人文精神,“达天地之和而与人之气相接。”既崇仰创造万物的大自然,又重视人的内心体验,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传统哲学。由此,传统声乐从人本的角度对声乐艺术作出自己的阐释,认为“心为乐之本”。心灵,不仅是思维的器官,更是情感的器官,心为乐之本,即人的情感才是声乐的本源,声乐是人们情感表达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我国古代音乐著作《乐记》中有过许多这样的概括,揭示了传统声乐的本体观。
人的情感是如何“形之于声”的呢?《诗序》中有一段精彩的论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言、嗟叹、永歌,其含义如同我们今天所说的言语、吟诵、歌咏(唱)。论述显然包含着两层意思:其一,鉴于中国语言文字的独特性,使语言向音乐的转化具备了基础条件。杨荫浏先生指出:“由语言而吟诵,由吟诵而歌唱,其间有着一贯的关系。吟诵调之用五音,可能是由于语言之有五音,而南曲之用五音,也可能是由于吟诵调之用五音。”“五音”相同或接近,使得言语与歌唱在音韵上得以整合,为从言――嗟叹――永歌的转化提供了条件。其二,从言――嗟叹――永歌的转化须要动因。动因是什么呢?是人的情感,是人情感抒发和表达的欲望。“逻辑语言,由于情感之推动,产生飞跃,成为音乐的语言,”“情不自禁,就要说出,普通的语言不够表达,就要‘长言之’和‘嗟叹之’(入腔和行腔)”,最终到达了“歌唱的境界”。所以声乐“能够以特殊的力量和准确性揭示语言表现所不能达到的最隐秘的情感运动、委婉的感情以及不可捉摸的流动的情绪。”因之,声乐在抒发和表达情感方面是比语言更直接更有效的方式。而这种源自人类本能的独一无二的情感表达方式,不仅具有无可比拟的力量,抒发和传递难以名状的喜怒哀乐之情,而且也最容易激活听众的情感共鸣,使之达到单靠语言永远无法达到的程度和水平,最终发展成为一种人类相互传承、共同追求的精神生活方式。
传统声乐不仅认定情感是声乐的本体,还进一步认定情感与声乐有着对应的关系。这种“音心对映”的关系在《乐记》中就有明确的表述:“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哗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哀、乐、喜、怒、敬、爱,是人在经历心理体验过后产生的情感,而“噍以杀”、“咩以缓”、“发以散”、“粗以厉”、“直以廉”、“和以柔”则是经历过心理体验后产生的情感在声乐中的表现形态。可见,中国传统声乐强调的是心声相合或心物相合,而不是像西方那样实行心声两分或心物两分。传统声乐正是从中国辩证哲学的高度概括了声乐艺术之主体心灵与客体声响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
心为乐之本,这便是传统声乐艺术的本体观。
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在古今中外各种各样关于声乐运用的描述中,声乐艺术被赋予了不同的作用和价值,形成了不同的声乐功能观。具体说来,有的从调节生活的角度,强调了声乐艺术娱乐消遣的功能;有的从艺术欣赏的角度,强调了声乐艺术审美的功能; 有的从精神薰陶的角度,强调了声乐艺术塑造人格的功能;有的从移风易俗的角度,强调了声乐艺术治国安邦的功能;还有的则从情感传递的角度,强调了声乐艺术人际沟通的功能……音乐人类学家梅里亚姆就曾列举出10种音乐(声乐)的社会功能。
在中国传统声乐看来,声乐艺术具有重要的社会教化作用。所谓“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声乐在改造社会不良风气、改造社会陈规陋习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尤其是对人们道德的影响,更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对声乐的社会教化功能有着深刻的认识,《论语・阳货》集中反映了孔子的这一思想。他指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近之事父,远之事君。”在这里,“诗”指的是《诗经》中的诗歌(歌曲),即声乐作品。“可以兴”。即用起兴的方法,诗歌(歌曲)可以感发意志,抒发感情,启动想象;“可以观”,即通过诗歌(歌曲),可以观察风俗之盛衰,观察道德之优劣,以了解社情民意;“可以群”,即通过诗歌(歌曲),可以让人流思想和情感,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保持社会的和谐安定;“可以怨”,即通过诗歌(歌曲)可以鞭笞不合社会道德规范的h恶和卑劣,引导人们加以鄙弃。质言之,诗歌(歌曲)可以塑造人格,可以安邦治世。这便是儒家的声乐功能观。由于儒家在长达三千年的中国社会历史中始终被奉为正统,因而这也就自然成为中国传统声乐的功能观。曾遂今先生在分析传统声乐功能观的社会特质时,还特别提及音乐(声乐)的双向作用,一方面“通过音乐,使人们体察到社会风气,道德情操的健康向上或颓废腐败……”另一方面“音乐有可能影响到社会的精神状态。”儒家不仅充分肯定声乐艺术的社会教化功能,而且将乐教视作实现政治理想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礼,是孔子毕生追求的政治理想,“夫礼,辨贵贱,序亲疏,裁群物,制庶事,非名不著,非器不形;名以命之,器以别之,然后上下粲然有伦,此礼之大经也。”可见,礼强调的是社会群体必须有一定的结构和秩序,形成一定的伦理道德,不同等级的人都应在自己阶层的特定准则下,依据伦理道德生活,不能超出范围,社会才能治而不乱。而要实现这一政治理想,除了礼教外,还需要乐教。礼教与乐教的社会作用和功能是相辅相成的。儒家的这一思想在《乐记》中充分体现出来。《乐记》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音乐美学著作,它将孔子以来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加以系统化,“礼乐相济”便是其论述的核心:“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乐正则元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暴民不作,诸侯宾服,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百姓无患,天子不怒,如此则乐达矣。合父子之亲,明长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内天子,如此则礼行矣。”礼的作用是把不同等级的人区分开来,乐的作用是使不同等级或同一等级的人之间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礼教内容畅行,则“合父子之亲,明长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内天子”;乐教目标达成,则“暴民不作,诸侯宾服,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百姓无患,天子不怒。”礼行乐达,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多么和谐稳定而又繁荣昌盛的治世、盛世的景象。《乐记》不仅认识到“乐”和“礼”的作用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还进一步认识到乐教在实现治世、盛世中的特殊作用,因为礼教是通过外在的行为规范来实施的,而乐教则是通过艺术手段对内在的情感感化来实现的,“故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外部的行为规范只属强制约束性质,而内在的情感感化必定使人心悦诚服地接受社会伦理道德的规范,因而乐教具有比礼教更好的效果。所以,孔子说实现“治世”的政治思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这便是传统声乐艺术的功能观。
三、“有韵则生”
声乐技能观反映了一个民族在声乐创作中的审美情趣和美学理想,有什么样的审美情趣和美学理想,就会有什么样的声乐技能观。西洋声乐,“唯美”是他们的美学理想,反映到技能观上就在于追求华美之声,要求用一种统一、华丽、完美的声音艺术达到感染听众之目的。
中国传统声乐艺术如同其他艺术样式一样,“写意”、“神似”是共同的美学理想,追求韵味就成为传统声乐艺术的技能观,比之西方来,更多的是要求用一种变化、独特、有个性的声音艺术和真情去征服听众。事实上,“韵味”是中国声乐艺术的生命,无韵味即无声乐艺术可言。明人陆时雍说过:“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远,无韵则局。”可见,“韵味”对于中国传统声乐而言是何等重要。
什么是“韵昧”呢?“韵味”实质上就是歌唱中所含蓄的意味和情趣。它是歌唱者把内心最丰富、最真挚、最细腻的情感和艺术美感揉进歌声和表演所呈现出来的一种听觉感受。“余音绕梁”就是这样的一种听觉感受。“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实际上并非指物理的声音三日不息,而是指“歌声中的那种生命状态对听者的生命状态所产生的塑造过程既深且久,逾i日而仍未结束”,所以,“意韵萧然,得于声外。”这声外,就是生命,就是对内在生命律动的深入体验、感受、捉摸和表现。这当是中国传统声乐所竭力追求的最高境界。要唱出“韵味”,首先歌唱者就需要长期深入生活,扎根文化之中,认真体验、感受和琢磨,非此是难以感悟的。其次,歌唱者还须锤炼自己的声乐技巧,概括起来便是八个大字――“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它有三个要点。
一要“字正”。字正是指歌唱中要讲究语言的清晰、准确和纯净。以字带声,以字传神,以字传韵,字不正则这一切都无从说起。首先,字不正,则意义难明。声乐艺术是时间的艺术,声音稍纵即逝,它不可能给听众留下许多思考的时间。歌唱者吐字明晰,让听众一听就懂,方能实现双方语义与情感的交流。倘若咬字不正,听众对语义不明,甚至产生歧义,语言与情感的交流就是一句空话。其次,字不正,则声音难听。艺术总是要让人产生美感的,声乐艺术同样如此,它要讲究声音悦耳动听,让听众获得审美享受。倘若咬字不正,听众就会觉得十分别扭,从而彻底破坏了艺术美感,产生厌恶情绪。
二是“腔圆”。腔圆是指歌唱中要讲究行腔的顺畅、圆通和完整。清代王德晖等人在《顾误录》中指出:“由字头轻轻发音,渐转字腹,徐归字尾。其间运化,既贵轻圆,犹须熨贴。”“轻圆”、“熨贴”之说即是这层意义,惟其如此,才能构成声腔的美感。而这一切关键在于气息的拿捏和把握,轻重、强弱、疾徐、长短、直曲,必使得语调、语气、语势与歌曲作品的内容吻合,恰到好处地表现其意义和情感。
三要“情真”。情真是指歌唱中要讲究情感的自然、真挚和贴切。字正,腔圆,并不能保证歌唱确有韵味,因为韵味的核心是一个“情”字。郭建民先生指出,歌唱中,咬字、行腔“只有通过情感的推动,将歌唱技巧与感情抒发融为一体,才能最终产生飞跃,使歌唱进入化境,成为有韵味的演唱。”这即是说歌唱者不能机械地按照声乐作品的文字、曲谱进行演唱,而必须揣摩声乐作品的情感基础,同时融人自身的真情实感,对声乐作品进行再度创作,才能使咬字、行腔情感化,才能唱出韵味,达至化境。清代徐大椿在《乐府传声》中说:“唱曲之法,不但声宜讲,而得曲之情尤为重。”声情并茂,其实情是重于声的。
综上所述,“字正”、“腔圆”、“情真”三位一体,才能真正实现有韵味的演唱,打动听众,“必一唱而形神毕出,隔垣听之,其人之装束形容,颜色气象及举止谵顾,宛然如见,才是曲之尽境。”
关键词:音乐艺术;中国传统声乐;文化观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103-01
一、前言
中国传统声乐主要继承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观念,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声乐。中国传统声乐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的、世代相传下来的古代声乐作品,而且也包括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现代声乐作品。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五千年的历史,并且在历史的沉淀下孕育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声乐文化。中国传统声乐作品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中国传统声乐在世界声乐史上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从而能够在世界声乐史上立于不败之地。
二、中国传统声乐艺术的文化观
(一)“心为乐之本”
在我国,传统声乐不仅关注审美客体,而且也关注审美主体。在中国传统声乐中要尊重科学的规律,并且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本源。除此之外,中国传统声乐也注重人文精神,在中国传统声乐不仅能够反映人的内心体验,而且也能够体现中国“天人合一”以及“天人感应”的哲学思想。所以,从人本的角度来分析传统声乐,心灵不仅是思维的器官,而且也是情感的器官,通过声乐可以将人的情感反映出来。在中国古代音乐著作《乐记》中曾经这样叙述过:“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这就深刻的将中国传统声乐的本体观表现出来。怎么将人的情感渗透到中国传统声乐中呢?这主要是由于:第一,中国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所以就为语言向着音乐转化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第二,中国传统声乐的动机就是能够将人的情感表现出来,从而能够实现歌唱的最高境界。通过中国传统声乐可以将人类的感情抒发出来,并且在表达情感这一方面声乐比语言更直接更有效果。在中国传统声乐中通过旋律的不同,可以将喜怒哀乐之情抒发出来,最终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使得中国传统声乐发展成为人们相互传承以及共同追求的净胜生活方式。
中国传统声乐不仅认为情感是声乐的本体,而且认为情感与声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乐记》中曾将“音心对映”的关系进行明确的阐述,音乐是通过声音表现出来,但是音乐的本质来源于内心。如果内心是悲哀的,那么音乐的声音也是悲哀的;如果内心是欢快的,那么音乐的声音也是欢快的。人的内心感受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声音。所以中国传统声乐更加注重心声的相结合,使得声乐能够将人的情感表现出来。
(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声乐在发展的过程中被赋予了不同的价值以及作用,从而具有不同的声乐功能观。从调节生活的角度来说,声乐艺术更加注重娱乐消遣的功能;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说,声乐艺术更加注重审美功能;从精神熏陶的角度来说,声乐艺术更加注重塑造人格的功能;从移风易俗的角度来说,声乐艺术更加注重治国安邦的功能;从传递情感的角度来说,声乐艺术更加注重人际沟通的功能。
从中国传统声乐角度来说,声乐艺术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价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主要是指在改造社会不良风气以及改造社会陋习方面,声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在道德这一方面,声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表明了声乐在社会教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论语・阳货》中,孔子指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其中的“诗”主要是指《诗经》中的歌曲,“可以兴”就是通过使用比兴的方法,可以通过歌曲将感情抒发出来;“可以观”主要是指通过歌曲,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社情民意以及当时的道德观念以及社会价值;“可以群”主要是指通过歌曲可以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得到交流,最终能够保证社会的安定;“可以怨”主要是指通过歌曲可以将内心的愤懑以及不满表现出来,并且将社会中不公平的现象表现出来,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儒家思想不仅注重声乐的社会教化功能,而且认为声乐能够很好的实现政治思想。通过声乐能够使得社会秩序达到稳定,而且也能够帮助人们形成一定的伦理道德,最终能够使得社会和谐发展。乐教与礼教的社会作用以及功能是相辅相成的。乐教在古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实现治世以及盛世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三)有韵则生
在声乐创造的过程中,审美情趣以及审美理想影响着声乐技能观。声乐技能观更加注重对华美之声的追求,而且通过统一、华丽以及完美的声音艺术来吸引观众。
与其他艺术相比较,中国传统声乐艺术具有一定的审美理想,并且中国传统声乐更加注重“韵味”,有韵味的音乐可以感染听众。有韵味的声乐是指能够将内心最丰富、最真挚以及最细腻的情感以及艺术美感渗透到歌声里,从而使得歌声具有一定的意境。在中国传统声乐中要注重把握以下几个要点:第一,“字正”。字正主要是指在声乐中要注重语言的清晰、准确以及纯净。语言的清晰以及准确,可以使得听众一听就懂,并且能够毫无障碍的了解到其中的感情,最终能够产生一种美感。第二,“腔圆”。腔圆主要是在声乐中要讲究行腔的顺畅、圆通以及完整。在声乐中要将语调、语气、语势与声乐作品的内容进行结合,从而能够将声乐的感情充分的表现出来。第三,“情真”。情真主要是在声乐作品要讲究情感的自然以及真挚,从而能够使得声乐作品能够吸取越来越多的听众。情真能够真正通过声乐打动听众,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三、结束语
中国传统声乐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且在不断的发展。在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声乐作品就是《诗经》,在《诗经》中将声乐的重要性阐述出来,并且表现中国传统声乐的文化观。中国传统声乐在继承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从而使得中国传统声乐艺术更加具有时代性。
参考文献:
[1]李纯.论中国传统声乐艺术的文化观[J].艺术百家,2011,2(20):17-19.
[2]尹萍.论中国传统声乐中的“形神合一”[J].艺术百家,2008,5(7):17-18.
关键词:艺术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 师道 孝道 经典 内学
当代中国的艺术教育,应根植于本民族传统文化这块土壤。这是艺术教育发展、成长的源泉,离开它,艺术教育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各种不同的艺术教育模式,不管是舶来的,还是本土的,无论是学习、继承还是发展,我们本身应具有一个较高的视点去评判。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否则舶来的东西就难辨良莠,或导致另一个结果,即盲目地排外而妄自尊大。
由于历史原因,我们今天的艺术教育出现了偏颇,即重技艺而轻人文。我们今天的艺术教育与传统的人文教育产生了严重的断层,这足以导致人的精神领域极其浅薄与苍白,加之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介入,我们正在加速度地蜕变为“香蕉人”,而我们的艺术教育也增加了“功利”与“竞争”的倾向。过分重功利就会轻仁义,人与人的过度竞争会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国与国的过度竞争最终的结果将是共同毁灭。
一、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的比较
近现代西方注重的是科技教育。在科技进步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犯罪率上升、环境污染等。核能的开发本来是可以造福于人类的,但我们今天却随时都要遭受核战争的威胁。因此,人们形容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盲目地发展科技无异于盲人骑瞎马。
近现代西方注重的是竞争教育。孩子从小就被灌输竞争意识,保护自己的个人利益。而中国传统的教育是教人礼让、互助合作、共存共荣。中国古人并非不懂科技,但更懂得科技发展的弊端,因此,大力提倡发展人文教育,认为这样,社会才能长治久安。当前是科技发展的时代,我们无意开历史的倒车,只是尽可能地让科技发展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状态。科技好似一匹野马,需要一名睿智的骑手去驾驭。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一方面可以发挥其积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并非基于一种民族情结去赞美和宣扬自己的文化,也并非基于一种复古的情结而厚古薄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集称为经典,“经”是纵贯通达,“典”是典范、标准,古今一成不变之真理,可以超越过去、现在和未来。
二、 艺术教育包含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之内
马一浮先生在《论西来学术亦统于六艺》文中曾提到:“六艺不唯统摄中土一切学术,亦可统摄现在西来一切学术。举其大概言之,如自然科学可统于《易》,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可统于《春秋》……文学、艺术统于《诗》《乐》。”艺术教育依托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可使其理论更加完备、深广,还可使其教育理念达到一个更高、更新的层面,在其空洞的“形式”中摄入更多的人文色彩,使其能够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人类社会以及人类的前途命运。
三、艺术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再现
艺术教育不应被认为仅仅是画画、唱歌、弹琴等技艺的传授,艺术教育是要把人类最高的智慧、德能与才艺以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造福于人类。
中国历史中的绘画、雕塑、戏剧等大多展示、宣扬的主题思想是“忠、孝、仁、义”,在娱乐之余不失其“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教育功用。无论是过去的君主时代还是现在的民主时代,艺术教育也要承担起一种责任与义务来改善我们的身、心、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的典集又可称为内典,内典即是内学之典集,其中所盛载的智慧与德能来自心灵的最深处,是人心本来具有而非从外学来的一种亲证的现量境界,不是一种想象、推理构建的理论。通过这些典集可以开启我们内心深处处于休眠状态的智慧,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启发式教学”。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是国学,被马一浮先生称之为“六艺之学”。马一浮先生在《论六艺统摄于一心》的文章中写道:“举网者必提其纲,振衣者必挈其领。”先要识得纲领,然后可及其条目。六艺之教可以统摄一切学术,这是一个总纲领,真是“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一遗。学者须知六艺本是吾人性分内所具的事,不是圣人旋安排出来。吾人性量本来广大,性德本来具足,帮六艺之道即是此性德中自然流出的,性外无道也。”艺术也本是人心中分内的事。艺术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也可以说是一种表里的关系。艺术教育中的“教育”本身就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艺术教育中的“教”,左边是“孝”,意思是说老与子、上一代与下一代是一体;右边是“文”,其意为文以载“道”。教育是师道,其根本是孝道。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就是师道与孝道。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是人生宇宙的真理、规律。在人与人之间表现为五伦十义,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人与人的关系应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长惠幼序、朋谊友信、君敬臣忠等关系为原则。思想、行为不违背自然规律,并把这种品德保持、发扬、增长就是“育”,久而久之会有所得,德者,得也。人与人的关系依止于“仁”,仁者爱人,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他人,这种爱是“仁爱、博爱”,而非贪爱,这种博大而崇高的品质正是出自这样的文化背景的熏陶,这种品质可物化、外现于各种艺术表现形式。
四、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艺术教育以人为本,首先要确立一种正确的人生观和艺术价值观。艺术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它的出现对于社会人群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也是艺术教育首要关注的事情。高雅的艺术对于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生的境界是大有益处的。艺术即使不能起到“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用,至少也不应是“精神污染”而有害于社会人群,何去何从基本上取决于艺术教育的导向。
【关键词】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意境美
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主要指的是古印度梵剧、古希腊戏剧以及中国传统戏曲等,古老中国传统戏曲可以追溯到上古对图腾顶礼膜拜的歌舞,中国传统戏曲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慢慢从上古歌舞孕育成明清传奇、宋金院本、汉百戏、元杂剧以及唐戏弄等,表演艺术不断完善,成为一门集合“杂技、表演、舞蹈、文学、美术、音乐、武术”等多门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中国从古至今都是一个“诗”的国度,比如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等,通过几千年凝聚以及升华,古代文人中已经形成了以“诗”为主体的一种审美模式。中国传统戏曲蕴含了几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蕴,散发着强烈的“诗”一般的气质以及神韵,不管是表演还是文本,其审美思维都和西方戏剧存在很大差异。中国传统戏剧之所以在世界戏坛上大放异彩,主要是因为传统戏剧自身具备中华民族特有的“诗”性。意境属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范畴,具有深邃幽远、意与境谐、虚实相生等审美特征,这样才可以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也可以感染到读者的思想情感。中国传统戏曲的意境美不仅仅体现在文本的字里行间里,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舞蹈表演中。下面是笔者对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意境美的几点思考。
一、情景交融的诗意化
中国传统戏曲的意境论中“剧诗”通常都是来自于诗歌的意境论,因此戏曲意境基本上和诗歌相同,这主要包括景、情两方面。在《闲情偶寄》中,李渔指出“情”、“景”两个字,情发欲言、景书所睹,景主要指外景,情是油然而生的,情景交融共同产生了意境美,但是这种意境美也不是简单的叠加“情”和“景”,必须由外“景”和内“情”完美融合。本来情感是虚无缥缈、抽象的,中国传统戏曲属于代言体,戏剧中的人物思想感情无法让全知全能的第三者进行表述,这就需要妥善的处理这种矛盾。《第七才子书琵琶记》中,毛声山举了一个令人深思的例子,月明、雪寒、花香等都是比较抽象的人体感官感受,并不能通过画笔直接描绘出来,但是月下画看书人、雪中画拥炉之人、花旁画碟等都是实在、具体的景象,可以勾起观赏者的联想和想象,更加深入的体会画外的含义。这种诗词比兴手法以及绘画手法实际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近年来,很多戏剧作家都在研究、分析诗词比兴手法以及绘画手法的精华,有机结合了藏露、比兴手法,使戏曲变得情景交融,整个戏曲也变得更加具有诗意化。绘画、诗词只是一种平面静态欣赏,相对于绘画、诗词而言,中国传统戏曲意境美的动感更加立体,因为戏曲艺术的综合性比较强,包括剧作家的文本创作,以及演员的舞台表演。因此,戏曲意境需要剧作家自己进行一度创作,同时也需要表演艺术家自己在舞台上的真实演绎以及二度创作,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立体、直接的意境美更容易引起广大观众的共鸣。中国传统戏曲对于演员的基本功具有很高的要求,基本上可以把其概括为“四功五法”,具体而言就是“念、唱、打、做(四功)”、“手、步、身、眼、法(五法)”,其中“唱”是最好的抒情方式,基本上剧诗戏曲的意境美都是体现于演员的唱词方面。
二、虚实结合的写意化
在《诗格》中,盛唐诗人王昌龄曾经说过“一日物镜,二日情境,三日意境”。意境都是各种艺术因素虚实结合形成的结果,由特定艺术形象及其表现出的艺术气氛、艺术情趣、可能引发的幻想形象以及丰富的艺术联想等共同组成。大多数中国古代文人不仅是诗人,同时也是画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古代画论以及诗论是相通的。诗词中的实镜以及虚镜可以更加形象、深刻的理解中国画的传统技法。总体而言,中国画主要可以包括写意画、工笔画两种类型,其中“实”是指画家用笔勾勒的实景,而“虚”指的是画家下笔稀疏甚至完全空白的一部分。画中虽然有实景、实物的景象,但是画家往往对于空白的“虚化”更加重视,这部分“虚化”描绘才是构成意境美的关键。中国传统戏曲实际上也是“剧诗”,因此也更容易受到“重神轻形”、“虚实相生”的影响,这样就会形成“以虚带实”、“以形传神”的写意化艺术风格。
1、时空写意化
西方戏剧结构理论中提出一种“三一律”原则,使戏剧创作的情节、地点以及时间等均保持统一。但是中国传统戏曲并不用遵守“三一律”的原则,可以自由变换舞台的时间以及地点。舞台表演时间不仅可以在白天进行,也可以选择在黑夜进行。就算是十几年也可以压缩成几分钟,就算只是几秒钟的思想冲突也可以经过创作后成一场戏。比如,《水浒记》中,《坐楼杀惜》这部分的内容中,在黄昏的时候,宋江遇到阎婆后到乌龙院和阎惜姣会见。因为阎婆将房门反锁,从深夜到五更天的这段期间,阎惜姣、宋江一直都各怀心事,相互不理睬,都是自己闷坐、闷睡,宋江一直到黎明才打开门下楼。这出戏描述了黄昏——深夜——黎明整个过程发生的事情,这很容易看出戏曲舞台比较灵活、自由,横跨度比较大。而且空间上也有很大的跨度。
2、道具写意化
西方戏剧理论比较注重写实再现手法,一直想方设法的采用各种道具将日常生活情境尽量重现,因此使用的道具数量通常比中国传统戏曲更多。但是我国传统戏曲恰恰相反,比较偏向虚拟的写意手法,应用的道具比较有限、简单。比如,戏曲舞台上只是一张方桌、两把方椅不仅可以设置深宫大院、欢快家宴、深闺小阁、都严肃公堂等情境,因此戏曲舞蹈道具设计比较自由、灵活,写意化以及艺术化都比较强。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戏曲蕴含着我国几千年来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魅力,也有独特的意境美,深入研究分析中国传统戏曲表演艺术的意境美,可以深入挖掘出戏曲独立的审美价值,也有利于增强中国传统戏曲表演的艺术魅力,进一步推动中国传统戏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