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家乡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2-03-19 08:55:52

序论:在您撰写家乡文化论文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家乡文化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汉画像石雕刻技法艺术特色发展趋势

正文:汉画像石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祠堂四壁的装饰石刻壁画。它在内容上包括神话传说、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等各个方面。在艺术形式上它上承战国绘画古朴之风,下开魏晋风度艺术之先河,奠定了中国画的基本法规和规范。汉画像石同商周的青铜器、南北朝的石窟艺术、唐诗、宋词一样,各领数百年,成为我国文化艺术中的杰出代表和文化艺术瑰宝。

一、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全国各地的画像石,雕刻技法最丰富的是山东、苏北地区。而在山东、苏北地区,济宁、枣庄的画像石雕刻技法种类最多,式样也最全。目前,对济宁、枣庄地区画像石雕刻技法进行专门研究的文章虽然不多,而综合考察山东或全国画像石雕刻技法的论述中,引用的资料却无不以济宁、枣庄地区为重点。纵观的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主要有六种:

(一)、阴线刻。不管石面光滑或粗糙,图像全部用阴刻线条来表现。多数还在物象轮廓内施刻麻点、虚线或鳞纹,以突出物象质感。例如邹城龙水,枣庄大洼、滕州岗头、兖州农机学校等画像石。也有少数画像石线刻物象内不再刻点、线、纹,例如薛城南常乡画像石和邹城龙水的部分画面。

(二)、凹面线刻。物象轮廓内雕成凹面,物象轮廓用阴线刻成。嘉祥五老洼、邹城师专、济宁师专等地出土的画像石用此刻法。物象外石面有的光滑,有的则刻成竖线纹。

(三)、减地平面线刻。物象轮廓外减地(有深有浅),凸出的物象轮廓平面上再刻阴线或用朱线墨线勾绘,表现物象细部。如嘉祥宋山、邹城野店、梁山后集、泗水陈村、滕州西户口等地,都出土过这种画像石。其中又因对减地方式、深浅和对物像细部表现形式的不同,又分为下列四种:

1、凿纹减地平面线刻:指在图像轮廓外减地留下平行细密的凿纹。

2、铲地平面线刻:指在图像轮廓外减地留下不规则的铲印。

3、深剔地平面线刻:和上述2者不同的是,以上两者凿纹与铲纹极浅。而此技法在图像的轮廓外剔地较深,一般来说约有1到2公分。图像较密集,轮廓外面积也较小。

4、剔地平面线刻:指在图像的轮廓外剔地,而在图像内部细部上,施以朱、墨线条表现,不加刀刻。

(四)浅浮雕。物象轮廓以外减地,物象凸出呈弧面,在物象上按需要刻出不同的弧面,以表现物体各部位的立体效果,有些细部或再施阴线处理。微山两城、邹城郭里、滕州东寺院、台儿庄李庄等地,皆出土过此类画像石。

(五)、高浮雕,减地后物像弧面浮起较高,细部起伏明显,有较强的立体感,如山东安丘墓门额的卧鹿像。

(六)、透雕,把物像的某些部分刻透镂空,使之类似立体的圆雕,如安丘墓中柱的人物像。

因素。

济宁、枣庄的画像石雕刻技法基本涵盖了我国汉画像石雕刻技法的所见种类,而在此区域中又以济宁嘉祥和枣庄滕州的画像石最为精彩。嘉祥武梁祠的汉画像是我国的艺术之宝,多次被收录历史文献之中。

二、嘉祥汉画像石雕刻技法及艺术特色:

嘉祥汉画像石以其精美的雕刻闻名于世,特别是以武梁祠的最为突出。纵观嘉祥地区画像石其雕刻技法主要有四类:

(一)、减地平面阴线刻。这种雕刻技法在嘉祥地区使用的较为广泛。嘉祥武梁祠、宋山、齐山、甸子、南武山等地,都出土过这种画像石。以武梁祠、宋山一批居多。嘉祥地区的减地平面线刻画像石主要是凿纹减地平面线刻。

在制作时先把石面打磨光滑平整,凿纹一般采用较为细密的竖凿纹(徐村有斜纹处理),凿纹一般较浅,图像突出的幅度不大。在图像的刻画上外轮廓线清晰严谨,用线婉转流畅,视觉上较为突出,与皮影和剪纸有相似之处,由此可见作者的雕刻技法精湛娴熟。画像石的创作虽然以刀作笔,以石为纸。但工匠们对线条的运用却得心应手。根据不同的需要,或婉转流畅,或刚直豪,。或粗壮有力,在坚硬的石块上创造了栩栩如生的形象。历史教科书中的《荆轲刺秦王》一图便是来源于嘉祥武梁祠的汉画像。

(二)、凹面阴线刻。嘉祥五老洼、吴家村、花林村、刘村洪福院、蔡氏园等地出土的画像石用此刻法,其中五老洼较有代表性。此种技法图像的雕刻低于平面,制作时先将石头用竖阴阳刻线加工,再在石面上画上图像,然后把图像部分减低于石面,图像的细部一般用阴刻线表现。嘉祥所见的减地较浅,视觉上感觉像是阴模,给观者一种错觉,作者自认为不如图像突出平面的形式感强。这也是画像石发展的一种趋势。

(三)、平面浅浮雕。宋山第二批有一例。此种技法是在减地平面刻的基础上的一种延伸,与减地平面刻相比减地更深一些,一般1-2公分左右,在突起的部分作者有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把突起的形体轮廓的边线处理成弧形。此种技法在表现上加进了浮雕的雕刻技法,形体饱满生动,视觉效果也更加突出。宋山所见的一石减地较浅,弧面起伏不大,有减地平面线刻的影子,估计是两种技法转型时期之作。

(四)、平面阴线刻。此种技法的制作过程是先把石面打磨光滑平整,然后直接用阴线刻出图像。嘉祥仅见红山一石是阴线刻。这种形式在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中是绘画性最强的一种。

四种雕刻技法中,阴线刻是以刀,用线条表现物象内容,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基本表现手法。雕凿的线条,肯定比描绘的线条要简单、拙朴,若在轮廓内补以麻点或虚线,物象便被凸现出来。对表现物象来说,这种做法比单施阴线的效果要好得多。但在粗糙的石面上,物象内外都是斑斑点点,即使这样做,效果也不是很好。于是,工匠们使用类似绘画中线条轮廓内填彩的做法,将物象轮廓雕成凹平面;或者将物象轮廓外的地子减去,视觉效果就比单纯的阴线刻要醒目、强烈得多。

减地平面阴线刻和凹面阴线刻在形式上比单纯的阴线刻更进一层,是阴线刻向浮雕过渡的一个阶段。这两种技法所刻的图像的轮廓线和细部的线条刻画的非常流畅纤细,技巧灵活娴熟,表现也夸张大胆,能够很生动的表现刻画对象的形象特点。这两种技法是嘉祥地区出现较多的表现形式,也是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中的的典范。

浅浮雕技法当是借鉴了圆雕工艺之法,它将减地平面线刻发展成弧面,弧面取代了外轮廓线,因此立体感更加强烈。在雕刻工艺上,这与阴线刻、凹面线刻、减地平面线刻有本质的不同。前三者是以线为主的平面表现,而此是以面为主的立体表现。西汉文、景至武帝末的画像石,雕刻技法皆为阴线刻。线条朴拙,甚至有些塞滞之感。物象内或有麻点,但都是粗糙不规矩。画像内容也单调,多为树、房、璧纹一类的图案。很显然,这时的画像石艺术还处在孕育期。

每种技法因时间、地域之别,又存在着一种差异。不同的技法是决定画像石艺术风重要

30年代时,滕固在《南阳汉画石刻之历史的及风格的考察》一文中,就将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做了根本区别。他说:“对于中国的石刻画像,也想大别为两种:其一是拟浮雕的,南阳石刻属于这一类。其二是拟绘画的,孝堂山武梁祠的产品是属于这一类。”这种分类看似简单,却是抓住了实质。

三、嘉祥汉画像石的发展趋势和区域性特征

(一)发展趋势:昭、宣时期至西汉末,画像石数量大增,内容也丰富起来。雕刻技法主要是阴线刻并施麻点或虚线,另外还出现了凹面线刻。前者如邹城南落陵画像石,线条生动、洗练而准确,麻点和虚线的衬刻讲究位置和视觉效果;后者如金乡香城堌堆、济宁师专、微山岛沟南村画像石,凹面较浅,而且很少再衬刻阴线,物象比例也有些失调。

东汉早期是凹面线刻最盛行的时期,凹面深浅适度,外轮廓线清晰,根据不同需要而衬刻在轮廓内的点、线,既简练又准确;物象比例适当,尤其注意表现动物、人物的姿态和动作,嘉祥五老洼画像石是其代表。这个时期仍然存在阴线刻,例如邹城师专画像石,内容布局、物象比例与同类题材的凹面线刻极似,只是没有凹入剔平物象而已。值得注意的是,减地平面线刻开始使用,微山两城、台儿庄邳庄、滕州大郭都曾有出土。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即减地较浅且不光滑,物象上的阴线也较简单。

东汉中、晚期是汉画像石最辉煌的时期,各种雕刻技法均已齐全,并走向成熟。线刻、凹面线刻单独出现的不多,与其它刻法配合使用的作品还存在着。减地平面线刻快速发展,并很快成为本阶段的主要刻法之一。它与阴线的配合,不单是在凸起的物象内,物象外也经常配以线条来表现人物的胡须、车马的绳索或武器的细部。此类作品以嘉祥齐山、宋山所出及武氏祠作品为典型。本阶段新出现的另一种基本刻法是浅浮雕,数量最多,技艺也最精湛,邹城郭里、微山两城、滕州龙阳店等地常见此种刻法。浅浮雕常配以线刻来表现细部,邹城大故村出土的两块画像石,浅浮雕的大树下,人物手持的弓箭就用线刻来表现。这一多种技艺配合雕凿的方法,更加充分地把物体展示出来,达到了单种技法难以表现的艺术效果。由

此可见,嘉祥地区的汉画像石最早可追溯道昭、宣时期至西汉末,由嘉祥洪山一石的阴线刻发可知,但也存在时间偏后的可能性,因为阴线刻法到后期都有使用的记录。东汉早期嘉祥的汉画像进一步的发展,范围有所扩大,而且技法上也逐渐成熟。东汉早期具有代表性的刻法即为凹面阴线刻,嘉祥的五老洼士其代表之作。属于这一时期的还有宋山第二批的部分画像石。嘉祥武氏祠、齐山及宋山一批的画像石应该是东汉中晚期的作品这一时期的汉画像已经达到辉煌时期,嘉祥也不例外。这一时期的刻法比较全面各种技法都有出现,但减地平面线刻较为突出。到东汉晚期汉画像的雕刻技法有进一步发展浅浮雕、高浮雕透雕相继出现,而这几种技法目前在嘉祥地区却没有大量出现,由此可以猜想或许嘉祥此时的经济文化方面有所减退,豪强地主或达官贵人在嘉祥的地位下降,以至于在汉画像上没能体现出来。

(二)区域性特征:嘉祥周边地区出土的画像石,作风存在着较明显的区别,除画面的构图风格外,主要是雕刻技法的不同。以微山湖为界,湖之西,嘉祥—济宁区盛行凹面线刻和减地平面线刻,浅浮雕除见于喻屯城南张出土的一批外,别处皆未发现。减地平面线刻与浅浮雕技法共存,这里人大概不喜欢把物象的凸面凿成弧面。

湖之东,两城—邹城及曲阜城区,西汉时流行线刻,东汉初盛行凹面线刻,兼有线刻,东汉中晚期盛行浅浮雕。嘉祥常见的减地平面线刻,这里很少有。曲阜旧县出土的几块减地平面线刻作品,作风不仅与嘉祥迥异,与其它小区也不一样,一眼便能看出,此乃临沂地区东汉中、晚期常见的风格。

由此从嘉祥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中可以略窥一斑,能构简单推断出嘉祥地区当时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以及绘画和雕刻艺术的的发展趋势,为我们研究汉代的文化艺术提供一些佐证。

注释:《嘉祥汉画像石》朱锡禄山东美术出版社

《武氏祠汉画像石》朱锡禄山东美术出版社

第2篇

1.1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确定

工程造价管理在其形成过程中要经历设计阶段、实施阶段、结算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或多个可交付成果作为标志。针对各个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任务,需要分阶段进行确定和控制。有效控制的前提条件是工程造价确定的准确性。化工项目与民用项目不同,是根据业主的要求及工艺包的要求进行工业化生产。所以不同的设计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极大,我们需要对建设规模,建设地区及建设地点,技术反案,设备方案,环境保护等众多方面结合工程造价进行分析与选择。设计阶段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超过80%,所以这就要求工程造价要确定的合理。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盈亏平衡产量分析法、平均成本法、生产能力平衡法等。

1.2承发包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

承发包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对于施工方是极为重要的。因为承发包价格对于日后施工时的变更项单价的确定有着直接指导作用。化工项目在施工中存在着比民用建设更多的变更,所以就要求施工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建设管理水平和项目的具体实施地区环境来科学的编写工程造价。因为,一个内容广泛,重点突出,变更余地较为合理的工程造价,不但为施工创造了一个较好的施工成本管理环境,还可以为工程的最后竣工结算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打好基础。另外,如果可以,施工单位尽可能要签订总承包合同,总承包合同更能有效地发挥施工单位的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施工造价管理控制空间越大,施工单位利润空间也就越大。所以承发包阶段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是化工建设企业在化工建设项目承发包阶段必不可少一部分。

1.3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

化工项目工程造价管理最为重要表现在施工阶段,因为施工阶段与前面设计阶段,承发包阶段比较,更为复杂,周期也最长,也是建设方与施工方最容易产生矛盾的地方。另外化工项目又区别普通的民用项目,其建设时间更长,大型设备居多,安装工程复杂,所以要求工程造价管理就更为重要。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阐述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意义。

1.3.1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单位编制用以指导施工准备和施工全过程的技术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是将施工各单位、各工序之间的关系有机的协调起来,使施工建立在人尽其能,物资消耗更低,效率更高的基础上,高效率地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1.3.2严格控制承发包合同以外的费用

承发包合同是按照设计的施工图计算出的工程量,再根据预算定额采用相应的子目汇总计算出的。一般情况下,承发包合同是施工单位编制的,经建设单位审核双方确认后实施的,一经双方认定它就成为建筑安装包干,签订合同,工程结算,考核工程成本的依据。所以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承发包上的工程价格进行计价,对于超出部分要及时记录现场签证。例如,化工项目设备较重,基础工程较多,在做一些隐蔽工程时,如开挖基础时发现现场有一些障碍物、岩石等,这时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与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要及时到现场进行验证,合理的确定地质勘探报告,按照有关计量规定,准确的核定图纸以外的工程量,计算出额外工作的工程造价,写好工程签证变更单,最为结算时双方共同调整合同价款的依据。

1.3.3设备材料价格的控制

化工项目设备材料的价格占整个项目的价格比例很高,大约达到70%。再加上现在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型材料也层出不穷,设备材料市场不稳定,所以同一设备材料的由于进货渠道的不同,进货时间的不同,进货地点的不同价格也不尽相同。所以施工单位应提前做好施工组织设计,采购部门应随时关注物价、物资的市场行情,从建设开始,采购工作就应该合理地安排购买设备材料时间,做到经济利润最大化。

2竣工验收阶段工程造价管理

化工项目竣工验收阶段主要有两方面工程造价管理:一,我们要对建设项目进行合理的结算,对于应收帐款进行重点的清算,尽快收回帐款,回笼资金,为下一项目做好准备,减少项目债务损失。二,我们应对这个在施工过程中的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归档、分析,对整个项目中各设备材料损耗,各项费用进行较为细致的对比与分析,实施工程竣工决算,取得经验,为进一步做好以后的项目打好基础。

3结论

第3篇

儒家的伦理思想不仅在中国千年的封建家庭中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一直延续到我们的当代家庭。当代的家庭教育,不但要紧跟时代脚步,实现现代化教育,同时亦需要取传统文化之精华,去传统文化之糟粕。

1成熟的儒家伦理思想给予后世家庭教育以积极影响

在中国传统的家庭中,有一套成熟完备的伦理思想体系,这个体系在人脑中根深蒂固,不随时代而变迁,也不随朝代而更迭,而是通过教育绵延至今。儒家伦理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行为准则显现出无与伦比的生命力,具有强烈的历史性和民族性。其对天人合一的推崇,及对人道为本的人文精神的重视,不仅影响着古代家庭教育,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家庭教育。

1.1知孝明悌的家族观

知孝明悌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核心。“孝”指尊敬父母,回报父母;“悌”指友爱兄长,包括朋友情谊。儒家伦理文化认为知孝明悌不是生搬硬套的教条,而是培养人性和谐的“爱”,是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做人、处世的根本。孝悌观念历经千年,早已植根于中国千万个家庭之中。父母是孩子身边的榜样,绝大多数父母不仅尊敬孝顺上一辈,而且会积极运用儒家思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观点教育下一辈。这种言传身教的方式,无论是对当代社会还是对下一代的成长都是非常有利的。

1.2和睦相处的处世观

中国传统文化对内讲究“家和万事兴”,对外讲究“以和为贵”,即使做生意也追求“和气生财”。传统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不仅包括家族成员之间的相亲相爱,而且包括与外部世界的和平共处。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培养了中国人爱好和平、互相友爱的性格。相比今日的中国家庭教育,在很多处世教育方面存在不足。例如,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父辈、祖父辈的过分关爱使得孩子极易形成自私、冷漠的性格。这类孩子在家不知尊敬长辈,在外为己是中心,不懂得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儒家和睦处世的伦理观在我们当代的家庭教育中亦有其用武之地。现代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是物质欲望、生理欲望等各种欲望充斥其中的社会,喧闹繁华的世界背后,需要的是真、善、美,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本我的真诚和谐的联系。所以,在现在的家庭教育中,除了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独立意识等意识,和睦处世思想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毕竟,没有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日后成为冷血无情的人。

1.3诚实守信的道德操守

诚信是儒学伦理文化较为重要的观点之一,同时也是传统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曾子杀猪教子”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一方面,教育孩子诚实不说谎话。另一方面,曾子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当代的家庭教育内容包含甚广,诚信教育不可缺失。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诚实守信不仅影响着他们待人接物的行为准则,而且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心态。诚实守信的孩子持着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他们待人诚信,同时也愿意相信别人会在自己有困难时伸手援助他们。谎话连篇的孩子在生活中总是怀着一种不安全感,他们易妒忌、猜疑,不信任他人。由此可见,诚信教育在当代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我们应该对孩子们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树立诚实守信的意识;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榜样的作用。在很多示范性事物中,身教远远胜于言教。

1.4修身养性的精神意趣

这里所提到的修身养性主要是指礼仪教育。我国素以“礼仪之邦”享誉世界。重视礼仪教育,不仅是传统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而且在传承中国礼仪文化的历史中起到了纽带联接的作用。孔子曾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论语》)以礼教人,不仅有利于孩子良好品格的培养,而且有利于规范父母的言辞行为。父母在教育孩子礼乐修身的同时,自身的行为标准也在提高。

2积极影响背后的消极因素

2.1唯古是从,缺少创新精神

很多中国家庭就“中国文化”这一问题,教育孩子的时候,不免会说“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话虽没错,不免让孩子心生一种高傲自大之情,误认为中国文化都是好的,造成一种唯古是从、盲目崇古,因循守旧的心理。这种心理不利于孩子的心理成长,而且会阻碍创新意识的培养。

2.2中庸思想,竞争意识薄弱

中庸思想包含有两层含义:一是,内在的人伦思想,即人的内在精神;二是,外在的行为方法,即适度、适时,合乎人们的行事准则。但现在很多人都无法理解中庸的深层含义,只是停留在表层含义,例如泛泛的理解为“折中、调和”,如此的理解尽管其本身没有错,但我们的部分家长若本身学艺不精,在教育后代时,势必会造成偏差。导致下一代错误地将中庸理解为平庸、不偏不倚,维持一个中等位置。这种有偏差的思想继而又会影响到孩子竞争意识的形成,不利于其在现代商业社会中的发展。

2.3愚忠愚孝,专制氛围浓厚

我们的自然生存环境造就了父权制为主的农耕文化,从而产生“重尊卑、知贵贱”的等级观念,三纲五常封建伦理等思想。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注重尊老爱老,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老人与年轻人的不平等,并且在家庭中或许会催生出严肃、专制的氛围,让孩子自小就无法感受民主氛围,一味地愚忠愚孝。

二、儒家伦理文化给当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由于中国独特的社会历史条件,儒家伦理文化成为精华与糟粕并存,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并存的统一体。我们的家庭教育面对传统儒家思想时,通常有两种较为极端的看法:一是,全面否定,盲目从外;二是,全面肯定,高傲自大。这种消极的文化现象不仅在平常家庭中有所表现,而且在很多国人心里也存在着。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能避而不谈,应该摆平心态,逐步克服。当代家庭在运用儒家伦理文化时,应做到批判性继承和发展。一方面,应认识到儒家伦理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家庭得以维系、社会得以维稳的轴线。但其诞生于奴隶社会,发展于封建社会,服务于无尚王权,其自身必然存在着不符合当代社会弘扬的精神文化思想。所以,在家庭教育中需要做到客观辩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另一方面,在教育子女时,不能只停留在言传,更要重视身教,努力做好榜样作用。我们的家长只有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儒家伦理文化的合理部分,以及行动上深刻践行其理念指导,达到思想与行动的统一,我们的家庭教育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才能称得上是成功的家庭教育。

三、总结

第4篇

关键词 合伙企业;合伙文化;儒家文化

一、相关概念介绍

文化是人们长期创造所形成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狭义的文化是指一个群体或社会所具有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对于人类来说,就像是本能对于动物一样,都是行为的指南。

合伙企业是由几个对业务能力、个人信誉、资历经验等方面互相信任、互相认同的合伙人经过共同协商、平等参与成立的。与公司制组织形式相比,它更强调以信任为基础、相互认可、相互合作、相互依存的理念。合伙企业以信任和合作作为订立契约乃至合伙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从这个角度上讲,建设优秀的合伙文化对于合伙企业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伙文化是人们在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在传统文化和各种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在合伙企业的实践中所形成的价值观、信念、经营理念、思维方式、道德行为准则等等。

二、建立优秀合伙文化的重要性

(一)合伙文化是合伙企业合伙人及员工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宗旨和信念,是其行为的指南

合伙文化把合伙企业各成员融合在一起,为其建立企业的远景,让他们为同一个目标奋斗。

(二)就合伙企业内部而言,优秀的合伙文化能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企业内部的工作效率,实现价值增值

合伙文化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合伙人和员工的工作效率,而工作效率的高低是合伙企业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优秀的合伙文化可以培养出员工的团队精神和主人翁意识,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优秀的合伙文化能够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优秀的合伙文化对外能为合伙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获得良好的声誉资本,增加企业的影响力。

因此,建立优秀的合伙文化对于合伙企业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三、优秀合伙文化的特点

(一)合伙人是优秀合伙文化的领导者、传播者

他们首先要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并且具有共同的追求,这些是能够达成协议、共同合作的基础。合伙人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并具备一定的领导才能,才能够作为企业的灵魂人物带领员工通力合作,不断进取。

(二)强烈的凝聚力、向心力

西方企业受民主制的影响,成员之间注重交流和合作,员工在企业中有一定的发言权。而我国的合伙企业受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影响,各种组织等级森严,人们推崇权力,强调社会等级观念。员工对于领导的意见往往持遵从的态度,很少提出反对意见,成员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真正融入企业中还有待时日。

任何一个企业缺少了团队精神都不可能获得高速发展,也不会有组织成员自我价值的实现。优秀的合伙文化要有较强的凝聚力,强调协作与团队精神。成员们有共同的追求,对企业有认同感和主人翁意识,成员之间彼此尊重,建立起信任情结,充分了解和沟通。互相协作,互助互爱。只有在互相关爱的企业氛围中,各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应用到生产经营中去,实现企业和成员的共同进步。

(三)高水平的工作效率

高水平的工作效率才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促进企业的发展。因此,合伙成员要具备业务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讲究分工合作,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企业的日常经营过程中。

(四)形成学习型企业的氛围

学习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建立起一个学习型组织是合伙文化得到认同和执行的有力保障。合伙企业内部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业绩,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地注入新的生命力。

四、儒家传统文化对我国合伙文化的影响

中国文化经历了5000年的发展,形成了今天的面貌,底蕴厚重,博大精深。思想文化以凝练、严谨的理论形式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本质,内容丰富、学派众多,其基础部分是儒、道两家思想。有人说,儒家文化是合伙文化的天敌,实则不然。

儒家思想由孔子创立,孔子奠定了儒家学说的理论基础和基本规范。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礼”和“仁”,在二者结合的基础上建立了他的政治伦理学说。“礼”的基本精神反映了建立在宗法关系之上的、与宗族血缘亲疏关系相一致的社会等级观念。它有两个作用:一是分辨血缘的亲疏,并以此为依据确定某个人的贵贱等级;二是看重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借以增强国与家的内在凝聚力。孔子“礼”的思想旨在维护旧的宗法观念和等级制度,反映了他在政治上的保守性。从这一点看其对于合伙文化的影响,虽然有助于维护合伙人的绝对领导,保证个人利益服从合伙利益,但不利于形成优秀的合伙文化所倡导的民主、平等的精神。若据这一观点的引导。台伙员工很难跨越其所强调的等级观念和血缘关系,压抑了员工的个性,不利于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员工并不能真正地融入企业,不能将个人的才能充分地加以释放。

如果说“礼”的思想反映了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的话,“仁”则体现了孔子思想创新的一面。“仁”是孔子的伦理思想体系。“仁者爱人”,“仁”是关于个人道德修养和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仁”是一种包含和统帅各种美德的最高道德品格和道德境界。从《论语》看,包含着“恭”、“宽”、“信”、“敏”、“惠”、“勇”、“智”、“孝悌”、“刚毅”、“木讷”、“敬”、“忠”、“恕”、“直”、“逊”、“义”、“好学”等品德。它所体现的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而这些高尚的道德品质特征是办好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特征。如“宽”、“信”。合伙企业成员之间待人以宽、彼此诚信。才是维持良好的企业氛围的基本前提。才能有助于企业形成通力合作、相互依存的关系。又如“忠”,成员对企业忠诚、有归属感,自觉地把自己的前途与企业命运联系起来,为实现企业的目标和利益尽心尽力。再如“好学”,成员之间互相形成好学的气氛,有助于其个人能力的提高,进而带动起企业的进步,形成互助互爱的气氛,也有益于形成学习型组织。由此可见,在孔子“仁”思想的熏陶下,合伙文化会愈发和谐。

另一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加以发展,形成了他的“仁政”思想。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强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种“以民为本”的主张,以“性善论”作为伦理基础。他还提出“反求诸己”的道德修养理论,即通过“内省”式的道德修养方式,寻求、认识自己内在的“善”和“良知”。以人为本,体现了重视个体成员的观点,关注合伙成员的利益。这种思想与合伙文化强调的着眼于人的管理方式相吻合,要求把人当作企业里的主角和首要因素,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格。在经营管理中,合伙人和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员工之间互相信任、互相沟通,以更好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性善论”则提醒大家时常自省,提高自我修养和道德品质,这些都有助于良好的合伙文化的形成。

另外,儒家文化讲究整体和谐的思想。集中表现为“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要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它既不是简单的折衷,也不是庸俗的中间路线。其追求的目标是在不同时空环境中,尽善尽美与无可奈何之间的最佳方案。将中庸之道这种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到合伙文化中,可以引领合伙企业在不同的环境下,不以僵硬的、停滞的眼光看待事物,而用发展的、和谐的态度作出最佳的选择。通过慎独自修、忠恕宽容、至诚尽性的原则,依靠智、仁、勇处理好人际关系,用诚实、善良的品德来加以巩固。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合伙企业应当吸纳传统儒家文化中的有益因素来建设和发扬合伙文化,在各种文化的冲击交流中,形成优秀的合伙文化,以引领合伙企业不断和谐发展。

摘要 本文通过对晋商顶身股制的分析,认为顶身股制的会计分期使得人力奖杯的价值计量具有可操作性,为企业人力资本的衡量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当今的企业改变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晋商;人力资本;顶身股制;人力资本会计

马克思说过: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人力资本是增加价值创造财富的可变资本,物质资本是转移价值消化成本的不变资本。当今世界日新月异,已经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从自然资源、资本资源的竞争推向人力资源的竞争。人力资本作为企业重要的价值源泉,影响着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力资本的开发、利用和管理过程中,不能回避人力资本价值管理方法――人力资本会计。关于人力资本会计,前人已有很多探讨,本文拟借鉴晋商顶身股制对人力资本价值会计进行探讨。

一、人力资本的概念及其意义

人力是人通过消费进行自身生产的产品,但这种自身生产形成的人力只是作为经济资源的人力的自然基础,只有通过对人力资源的开发,才能够形成人力资产,从而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开发形成的人力资产就形成了企业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会计学中的一个特有概念,与管理学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略有不同。人力资本是指人们花费在人力保健、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开支所形成的资本,就其实体形态来说,是活的人体所具有的体力、健康、经验、知识和技能及其他精神存量的总称。它侧重反映的是可以在未来特定经济活动中给有关经济行为主体带来剩余价值或利润收益,它是可以作为获利手段使用的“资本”,着重反映人的社会属性和质量,是一种无形形态(王丽娟)。

人力资本会计重视的是作为个体的人力资源的内部差异性的影响,通常采用现值来计量,着重对人力资源权益的所有者――劳动力进行监督与激励。在同等的物质条件下,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才及职工间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使企业创造出高于其他企业的效益。我们在研究一个企业组织机构、企业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同时,有一个必要前提就是“人力资本”。对这种人力资本来说,无论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还是一个普通的员工,都会对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我们知道,物质资本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可以分离的,而在人力资本中,其技能和本身是不可分离的。

人力资本具有特殊性,虽然企业可以获得职工在企业服务期间由人力资源提供的效益,但企业并不因为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投资而取得对人力资源增值的所有权。正是由于富有一定创造力的人力资本的参与,非人力资本的增值才成为了现实(人力资本的外部性),才呈现出几何增长。不少企业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人才,最终却流失了这种人力资本,归根到底,是不能够很好地体现这种人力资本的价值。20世纪60年代,T・w・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强调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和制度变迁中的重要作用。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一种人力资本,员工和企业问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雇佣关系。随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如何使委托关系更为有效,实现双赢或多赢;如何用会计的方法来计量被雇佣者的价值,是人力资本价值会计亟须解决的难题。要解决这个难题,我们可以在明清时期尤其是清朝后期的晋商身上得到一定的启示。

二、晋商顶身股制的概念

顶身股,即人身顶股制,是晋商在经营活动中创立的种劳资组织形式,指商号中人凭自身才能、工作关系与业绩经过评定而获得的顶生意股份,即以人力顶一定数量的股(份)俸,按股额参加分红。它是晋商的一大创造。这种形式不同于西方原来意义上的股份制,它体现的是儒商“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顶身股制就是股东出资:经理和员工出力。股东们出资本,即银股,是开设企业时股东们投入用以增值的货币资本;经理和员工为资本负责,股东允许经理和高级员工以个人劳动顶身股。身股,也称人力股,俗称“顶生意”,与银股相对。身股是经理人等以人力所顶的股份,不交银两,但与股东们投资的银股一样,享有同等分红的权利。不论是经理人员还是一般员工,都可以根据其表现和对资本贡献的大小顶一定的股份。银股所有者,对商号或票号的盈亏享有永久利益,可以父死子用、夫亡妻继,但对商号或票号的盈亏负有无限责任。银股可以在一定的时间内抛出、补进或增添新的股东。身股只参加分红,不承担商号或票号的亏赔责任。

山西商号的员工身股是有起点与上限的。在很长时间内,身股的起点为1匣,上限为10厘即1股,俗称“一俸”或全份。顶1股者,多限于企业的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等高级管理者。凡商号员工顶身股者,一般须在号内工作达三个账期的时间,工作勤奋,无有过失,才由经理向股东推荐,经各股东认可,将姓名、所顶身股数额载入“万金账”后,才算正式顶上身股。员工顶身股最初不过一二匣,优秀员工的身股以后每遇账期可增一二厘,增至一股(全份)为止。每届账期结束,根据赢利多寡,股东的银股与员工身股共同参与红利分配。票号对顶身股人员,每逢3年(或4年)的一个账期结算时还要进行一次赏罚,工作较好的酌加顶身股1厘,优秀者加2厘;日常表现较差者,不但不增加身股,还要降职处分。顶身股者死后,各商号、票号一般仍给定优惠,即在一定时间内照旧参加分红,称“故身股”,这种优惠期根据顶身股者生前所担任的职责不同,可分别享受2~8年的红利。如有特殊贡献者,还可延长分红期。

勤劳朴实的晋商,凭借信用之道,从货通天下到汇通天下,为平民提供金融服务,为工商业者提供资金支持,开展汇兑业务,降低远距离交易的风险,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其经营谋略至今都令我们叹为观止。尤其是晋商的东掌合作,银股身股股份合作、更为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经验。

三、顶身股制对人力资本会计的启示

(一)人力资本产权化,股东与经营者的关系由受托向合作关系转变

通过对人力资本的开发,可以改善和提高人力资源的价值。般来说,人力资源在其使用年限内,其价值是不断增值的。人力资源的使用价值是可以累积的,这就意味着这种资本也应该像其他投入资本一样能使企业得到投资回报。人力资本会计除了计量企业对人力资本的投八之外,更注重的是人力资本对企业可能带来的未来收益。因此,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在此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我们需要采用现值的方法对人力资本进行衡量。在这里,顶身股制给了我们极大的启示。晋商商号的顶身股制实际上是人力资本产权化管理的制度安排。人力资本产权化后,资本投入者“股东”与经营者的关系不再是委托关系,而是合作关系。

股东们之所以愿意把一部分或一半以上利润让渡给部分员工,是因为股东们还可以获得更长远、更多的利润,以利润赢利润,股东们也非常情愿。“顶身股”不论对已顶上身股的员工或没有项上身股的员工,都具有诱惑力、推动力和凝聚力,其核心在于员工顶身股份额和分红数额都是在不断增加的。顶上身股者希望身股份额能持续增加,没有顶上身股者企盼着未来某一年能顶上身股,以此来推动 或激励着员工的进取精神。从委托的角度来看,晋商的顶身股制有效地避免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企业人力资本的产权化使经理人员和高级员工成为企业现实的所有者,企业现在和未来的繁荣、成长都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收益,而企业的任何挫折、不利同样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损失。因此,在商号的治理结构中,企业经营者具有了双重身份,他们既是企业的所有者又是企业的经营者。作为企业所有者,无论是人力资本所有者还是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其利益是一致的。他们所享有的剩余收益的高低完全取决于企业剩余的多少,企业长久、稳定的发展和繁荣才能给所有者带来长期的利益。任何有损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利益的决策行为,最终都会损害人力资本所有者自身的利益。因此,经营者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将会从企业的长远发展考虑,从维护所有者的利益出发,既避免了经营者的短期行为倾向,又克服了经营者侵犯所有者利益的败德行为。内部人与外部人利益的高度一致,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治理结构中的问题,降低了成本。

(二)顶身股制对现代企业“员工持股计划”的完善

晋商的顶身股制比“员工持股计划”可能要略胜一筹。在“持股计划”下,若某种行为给员工带来的直接利益大干其股票上蒙受的损失,他显然会选择更大的利益。同时,影响股票市场价格的因素众多,股票市价往往与员工的努力不成正比关系,这也会使股票期权制度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股票和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另一缺点是如果卖掉其拥有的股票和行使期权后,股票和股票期权的激励效果就随之消失。但晋商的顶身股制则不存在这个问题,晋商的身股不能转让,人在则股在,人去则股无。这种顶身股制保持了骨干员工、元老员工的创业激情。克服了小富即安的狭隘意识。物质财富对于个体来讲具有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当员工建立了稳定的人际关系和市场基础之后,可能就慢慢地趋于保守了,显然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晋商的顶身股制避免了员工对退休的恐惧,同时也保证了员工的忠诚。它优于“持股计划”的地方,是这种股权具有一定的期限。

第5篇

关键词: 合作原则文化价值取向跨文化交际

一前言

美国哲学家格赖斯于1967年提出了会话当中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即人们在谈话过程中是遵守一定原则的,即“使你所说的话,在其所发生的阶段,符合你所参与交谈的公认目标或方向”。为了进一步具体说明合作原则,格赖斯引入了下面四条准则:1.数量准则(Maxim Of Quantity):①使你的话语如(交谈的当前目的)所要求的那样信息充分,②不要使你的话语比所要求的信息更充分。2.质量准则(Maxim Of Quality):设法使你的话语真实①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②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3.关系准则(Maxim Of Relation):要有关联。4.方式准则(Maxim Of Manner):要清晰①避免含混不清,②避免歧义,③要简练(避免冗长),④要有序。[1]

虽然合作原则是由美国哲学家提出的,但它同样适用于解释汉语在内的其他语言。下面这段相声就可以证明以汉语为母语的人们在交际中同样普遍遵循合作原则。

两个相声演员在台上打赌看其中一个人能否在五句话内坚持答非所问。

甲:你早,吃饭了?

乙:今天天气很好。

甲:天气好准备上哪儿去玩?

乙:世界上战争年年有。

甲:哪又打起来了?

乙:今年西瓜丰收。

甲:西瓜要买无籽的。

乙:大学入学考试都能开卷吗?

甲:第几句了?

乙:第五句。[2]

尽管答者小心翼翼,但最终还是回答了所问。可见,使用汉语的人们在交际中也是遵循合作原则的。但由于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各民族在使用中对它的理解却存在差异,而这正是导致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语用失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文化价值取向对合作原则使用的影响

价值观指的是“个人或群体特有的对于什么是好的一种显露或隐含的观念,它影响着人们对行为方式手段和目的的选择”。价值观通过言语或非言语方式表达出来,并因此影响着人们的交际方式。“文化价值取向”是用于研究价值观和交际之间的概念,指的是“人类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普遍问题的方式”。[3]对文化价值取向的研究主要有四种模式,笔者在此主要运用其中两种模式来研究文化价值取向对合作原则使用的影响。

1.霍尔模式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通过将不同文化划分为高语境和低语境文化来表明不同文化在交际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同文化价值取向。他认为在高语境文化中交流信息的大部分内容都已经体现出来了,只有极少的信息需要清楚地进行传达。低语境的交流正好相反,即大多数信息都需要通过外在的语言方式进行传达。在高语境文化中,如中国等亚洲国家,人们在经历等方面具有极高的同质性,可以借助很多其他方式来提供信息,比如空间的使用甚至沉默等。而在低语境文化中,如美国等西方国家,人口具有较低的同质性,因此人们期望在交流中通过语言传达大多数信息,而语境和参与者方面只包含极少的信息。例如下面这段对话。

工人:“厂长,大家提议放两天假。”

厂长:“哦?”

工人:“这个月的生产任务不但提前完成了,而且产量比上个月还多了一倍。”

厂长:“哦。”

工人:“那您是同意了。太好了,谢谢厂长。”

这段对话看似违反了数量准则,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厂长仅仅说了两个同样的字,不足以提供足够的信息,但我们看了以后却并没有产生任何疑惑。但对汉语了解不深的人势必会一头雾水。这是因为虽然只是将一个“哦”字重复了两遍,但却用了不同的语调。第一个“哦”用疑问的语气显然是在询问原因,而第二个则是用了赞同的语气,所以工人才马上心领神会。

除此之外,以汉语为代表的来自高语境文化的人们在交流方式上常常比较隐晦、间接和含蓄,比如,汉语在表达反对别人意见时,很少直接说“不行”或“我不同意你的看法”,而通常用“我再考虑考虑”、“商量商量再说”、“稍候再给你答复”等表达方式。中国人认为这虽然违反了合作原则的“方式准则”,但却遵循了礼貌原则,避免直接反驳使会话处于尴尬的境地。而以美国为代表的来自低语境文化的人们交流方式常常比较直接和坦率。正是这些区别导致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一些话语的理解上存在着差别。如:

甲:“时候不早了,我请客,咱们一起去吃饭吧。”

乙:“那多不好呦。”

对于这段常用的对话,来自低语境文化的人会有着和我们截然不同的理解。“那多不好呦。”只是一句客套话,它的言外之意是接受了邀请,高语境文化认为不使用客套话的交流方式是不礼貌的。然而来自低语境文化的人们比如美国人,他们是很难理解的,因为在他们看来,“不好”是在拒绝他们的邀请,否则就违背了质量准则。可见高低文化语境之间存在的差别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否则来自高低语境文化的交流者在交流时很容易产生误解。

2.霍夫斯泰模式

海尔特・霍夫斯泰,是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管理学家、社会人文学博士。他于1968年和1972年,在IBM员工中做了两次研究,并调查了其中的11.6万人。在大量的调查数据中,霍夫斯泰教授试图找出能够解释导致大范围内文化行为差异的因素,通过统计确定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权力距离避免不确定性男性/女性这四个维度可以用于区分世界各国的不同文化价值取向。其中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和对权力距离的态度两方面最能体现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其对合作原则的影响,并能解释造成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的一些原因。

(1)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与个人主义价值取向

霍夫斯泰于1998年提出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与个人主义价值取向的概念。在以个人主义为价值取向的文化中,人们强调自我为中心和个人的成就,每个人对他的私人财产、思想、观点、著作都有自己的权利,不喜欢别人干预自己的事情。而在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的文化中,集体利益高于一切,个人要服从集体,集体内部强调和谐友好。所以,相对个人主义价值取向的文化来说,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文化更关心他人的需求和感受,这在言语的表达中可以表现出来。英美国家是典型的具有个人主义价值取向的国家,相比之下,中国更注重集体的利益,具有集体主义价值取向。[4]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在日常会话中就充分体现出来了。比如很多中国人在与西方人打招呼时也常说:“Where are you going?”(你要去哪?)在遇到外国朋友时会关切地说:“It’s getting cold.Take more clothes with you.”(天冷了,多穿些衣服。)虽然这些话在我们看来是再平常不过了,但来自英美国家的人们却认为这违反了关联准则,会感觉很不自在,甚至是对他们个人行为的干涉。说这些话的人很显然是要表达对对方的关心,然而对于具有个人主义价值取向的人来说是很难理解这种特殊的会话含义的。

(2)高权力距离与低权力距离

霍夫斯泰把权力距离分为高权力距离和低权力距离。中国属于高权力距离国家,而英美国家属于典型的低权力距离国家。在高权力距离的文化里,领导与下属或长辈与晚辈的关系是垂直的,人们在与长辈或领导进行交流时要表达出对对方的尊重,而与晚辈或下级交流时要表达出关爱或是权威。在低权力距离的文化里,社会关系相对来讲要平行些,人们强调突出个性。

中国自古就强调:“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下面是一个发生在南唐时期的例子:当时赋税繁重,京城地区又遭旱灾,人民叫苦连天。一天,烈祖在北苑饮宴,对群臣说:“外地都下雨了,只是都城却不下雨,怎么回事呢?”申渐应道:“雨不敢入城,是怕抽税而已。”烈祖大笑,马上下令除掉重税(《古今谭概―微词》)。可见申渐作为臣子,即使意识到了问题,也要用委婉的方式表达出来。“雨不敢入城,是怕抽税而已。”很显然违反了质量准则,烈祖当然明白他是在暗指赋税沉重。然而经申渐这样一说,不仅使语言变得幽默文雅容易被接受,而且不会损害“上级”的面子。但如果他直接说当今赋税繁重,京城地区又遭旱灾,已经民不聊生了,这样是不易被接受的,而且也容易遭到“上级”的责备甚至是惩罚。

这种思想在现代的中国人身上依然能够体现出来。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汉语当中出现了许多违反质量原则的自谦语。如:

领导:“你儿子干得很不错。”

父亲:“犬子无能,还望多指教。”

很显然,“犬子无能”是违反质量原则的,但这样说既是自谦,又是表达对儿子上级的尊重。这显然和英美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来自英美国家的人们在与上级甚至是长辈谈话时就可以直呼其名,而这在中国是绝对不可以的。

三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创造离不开语言,语言的变化和发展往往又离不开文化的变化和发展。[2]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中英文交流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很多文化方面的冲突,直接影响到跨文化交际的效果。因此,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导入文化因素,而且要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英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等材料,拓宽西方文化视野。教师应鼓励学生多与外教交流,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作为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也应提高发掘语言中文化因素的意识。真正使自己在跨文化交际中,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冲突具有感觉的敏锐性、理解的科学性和处理的自觉性,从而顺利地进行交际活动。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3]Guo-Ming Chen and William J.Starosta.Foundation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7.

第6篇

关键词:象山文化;象山景区;架构

1 象山概况

1.1 荆门的象山,在南宋陆九渊知荆门军前叫蒙山

蒙山的蒙,源于《易经》64卦之第4卦,“蒙以养正,圣功也”。意为蒙昧的人而能培养正确的人,是圣人的劳绩。陆九渊在知荆门军任上去世后,人们将蒙山更名为象山,以纪念这位心学大师。“巍巍象山,夫子之英。混混清泉,夫子之灵。道气所蕴,百世如新。构此堂庑,以彰见闻。徘徊其下者,思其人而念其有功于民。”这是清顺治已亥16年(1695),荆门知州薛继岩《重修陆文安公祠》时祭奠象山先生的挽歌。当时距陆九渊去世已经500多年。这位州官和荆门的百姓还在深切怀念象山先生有功于民的功德。

象山先生陆九渊在知荆门军的任上,不馑有功于荆门的百姓,短短的1年又3个月,创造了彪炳史册的荆门之政。这位哲人的心学思想更是给荆门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究其陆九渊的心学理论,核心是“人皆具是心,心皆具此理,心即理也”。“理乃天下之公理,心乃天下之同心”。“人生天地间,为人自当尽人道”。我们从中可以领悟到:如果人人都有一颗善良之心,为正之心,就可求天下之同心。在天理中寻找做人的位置,从人本有的道德良心中体味做人的道理。

象山先生死后800多年来,荆门人民以各种方式纪念他,在荆门历史上的州官有百余人,唯有陆九渊享受了专祠的纪念。除此,人们还以“象山”命名,衍生出许多含有象山思想的文化。象山中学、象山小学、象山大道、象山市场、象山社区……在荆门中心城区,绝能看到象山的印迹。正是由于有了陆九渊的心学思想,陆九渊在荆门军任上的功绩,才逐渐在荆门这座具有优秀历史文化的城市形成了有地方特色的象山文化。

荆门市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象山文化建设。拨专款重修了陆夫子祠,成立了陆九渊研究会。陆研会成立后,对陆学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讨。发挥象山文化在经济、社会、思想等各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勤政廉政建设方面,以陆九渊这位贤哲为古镜,修建了名宦陈列室和乡贤馆,作为廉政教育、传统教育的基地,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在理论研讨方面,填补了陆学研究的一些空白。陆研会对象山文化进行了论证、概括和提炼,即象山文化之所以能在荆门产生和发展,是由于有陆九渊心学理论的指导和荆门人民的早期实践。象山文化是中华多元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种具有平民思想的哲学。其核心是:“以宇宙为参照,以天下为己任,昂扬主体意识,存养善良本心、自强不息、克难奋进、以道济世、鞠躬尽瘁”。由此而衍生的象山文化在荆门城区不断提升,特别是在象山景区,这种文化的生命力更加彰显。

1.2 象山,在荆门中心城区的西部,紧靠象山大道

这里风景如画,景色宜人。象山脚下的“四泉”――蒙泉、惠泉、龙泉、顺泉,清澈的泉水从泉眼涌出,注入文明湖,千百年来,没见其断过流。泉水经竹皮河而东流归汉江,滋润着数万生灵。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都到过这里,留下了不少宝贵的遗存。大书法家黄庭坚书写的“蒙泉”碑刻立在蒙泉旁,鄱阳张垓书写的“蒙泉”巨碑为陆九渊所立,嵌在山岩中,并修有半亭。“三苏”父子先后游过象山。1060年正月初五,苏氏父子3人经江陵北上至荆门。在荆门期间,游览了荆门的名胜古迹,写了《荆门惠泉》等著名诗章五首。苏轼在其诗中写道:“泉源从高来,飞下随万脉……萦回成曲沼,清澈见肝膈”。经惠泉往南,沿着山崖都有不少石刻,这些石刻反映了不同时期游人的感怀。再往南就是陆夫子祠了,这座纪念象山先生的祠堂,虽然经过了历史的沧桑,有文字可考的9次废圮,9次重修。而今的陆夫子祠,青瓦白墙,古朴典雅,庄严肃穆。祠的匾额为当代书法家米南阳题写,祠的大厅供俸百世大儒陆九渊的坐姿铜像。祠内陈列《陆九渊文集》和后人研究陆学的成果,每天都有游人来到这里感悟大师的心学。祠堂2楼是名宦陈列室,两侧配殿左侧是乡贤馆,右侧是纪念馆。在祠后的半山坡修有仰止亭,亭基的山岩上刻有“讲经台”斗大的3个字,这里是当年象山先生曾经讲过学的地方,后人为纪念他,修仰止亭景仰这位先哲思想和他的人品。

1.3 象山文化发源于陆九渊的心学思想,形成于陆九渊在荆门军任上的事功,滋润着荆门这方沃土

对于荆门来说,这是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可以经过打造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景观,使之更好地教化人、激励人、昂扬人的主体精神,创造更多的财富。

2 如何打造象山文化在象山景区的架构

2.1 建设“象山之魂”主题雕像广场

在游览区东门入口西侧,规划出一片广场,广场上竖立一尊“象山之魂”陆九渊的全身大型雕像。雕像为陆九渊正在讲学――讲解《荆门军上元设厅皇极讲义》的状态神情,正合象山先生“听讼于此,讲学于此”之意,表现百世大儒(士史之师)的风采,彰显象山文化在象山景区的由来及文化品位,给人以高大磅礴的气势。

2.2 充实提升陆夫子祠的内涵

第7篇

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在我的家乡,特别是琵琶台。以前的琵琶台垃圾遍地,尘土飞扬,在哪里都可以见到蚊子和苍蝇。如果在旁边停留一会儿,就会被道路中间来来往往的车溅得一身水。而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环保了,地上要是有垃圾的话,人们就会自觉地捡起来,放进垃圾桶里。还有的人直接用家里的木板做一个环保板放在道路两旁。还有一次,我在琵琶台上玩,看见一个大人把香蕉皮随手扔在地上了,我急忙上去制止了他,他惭愧地把香蕉皮捡起来放进垃圾箱里。

还有我们以前的学校是破烂不堪的,有的是三条腿的,有的是两条腿的,有的甚至是一条腿的。而现在的学校是鸟语花香,教室是水泥砌的,而且我们的教室楼是六层,还有电梯移动。

我希望家乡的明天会越来越美丽。

快乐作文平桥分校 平西 四(1)班 曾祥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