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8 09:47:02
序论:在您撰写大学生就业问题总结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研究热点与趋势;CSSCI;关键词分析;核心作者群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特别是1999年以来,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人口规模的快速增长,高等教育出口不畅的问题逐渐凸显,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研究的视野在延伸,研究的领域在扩大,研究的成果不断丰富,研究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已有研究者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做了回顾总结。如姜继红通过中国教育网搜索到2001年至2004年期间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文章有1114篇,但这些研究大多笼统地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而没有注意运用有关理论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产生的原因、采取的措施与对策等进行研究。[1]蓝洁和唐德海回顾已有的研究成果,发现不同学科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有不同的焦点,多学科复合视角的高等教育就业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理论演绎及问题解决向度上,已有研究成果呈现诸多不足。多学科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趋势将在学科视角的切入、多学科复合视角的交叉领域、理论演绎、实证研究成果的理论提升等方面寻求新的研究思路和发展。[2]赖德胜、孟大虎等指出,与国外文献相比,国内已有的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利用基本的供给―需求分析工具所进行的总体研究基本没有;二是研究对象多集中于初次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而紧缩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对已就业多年的大学毕业生、对其他青年群体的收益水平和福利状况有何影响,缺乏系统的分析和讨论;三是对于当代中国这个典型的转轨经济体来说,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可能更复杂,来源更广泛,但国内已有研究在分析视角上仍显得不够丰富,无法对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前面透彻的把握。[3]范围和高耀明以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新)收录的1979―2008年间“高等教育专题”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其中的4253篇高被引论文研究主题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将“就业及就业指导”作为二级主题置于一级主题“高等学校教与学”之下,1979年至2008年期间共有就业及就业指导的高被引论文153篇,占全部高等教育研究主题高被引论文数量的9%。[4]
运用CSSCI所提供的论文关键词的频率、变化趋势以及论文的被引次数可以揭示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5]顺承这一思路,运用CSSCI数据库统计出2001―2008年间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标引5次及以上)和高被引论著(标引4次及以上),通过对高频关键词和高被引论著的分析来揭示大学生就业研究领域的热点和趋势。另外,通过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里的作者发文和作者被引情况来统计出该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核心作者群的研究活动可以反映出该研究领域的基本态势。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的热点分析
关键词体现了论文的主要内容,从理论上讲,高频率的关键词代表了该研究领域的常规研究指向或某一阶段内的学术热点;高被引论文在学界有两层含义,其一预示着该论文的质量较高,其二说明该论文在学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程度。[6]因此,将从高频率的关键词和高被引论文两个方面来分析2001―2008年间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的研究热点。
表1列出了2001―2008年间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论文中标引5次及以上的关键词23个;表2列出了2001―2008年间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被引达4次及以上的18篇论著。
表1 2001―2008年论文中标引5次及以上的关键词
从表1可以看出,在23个关键词中,“教育”和“指导”遥遥领先,总标引次数达121次,表明大学生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视野的不断开阔,对大学生自身的关注也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表2中“就业能力”、“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观念”、“性别”等与大学生自身有关的关键词标引达78次。与此相应,在高被引论著中,仅在篇名上与大学生自身相关的就有5篇,这些论著总被引频数高达31次。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持续关注的另一个热点是就业环境。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大学生就业也经历了从分配到择业的转变,就业的环境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表1中与此相关的关键词比较多,如“就业市场”、“劳动力市场”、“政策”、“就业政策”、“对策”等。从表2来看,与这一主题相关联的论著有5篇,这些论著总被引频数高达61次,远高于其他的研究热点。
三、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趋势分析
通过对表1和表2的解读,不仅可以了解到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的热点,还可以大体上认识研究热点、主要研究角度和主要研究方法的变化,了解变化的基本趋势。
从表1关键词标引次数的变化,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焦点逐步转向对微观的大学生自身和宏观的就业环境的关注。
对微观的大学生自身的关注,从另一个角度可以说是研究者的视线逐渐回归到高等教育的主体――学生个人身上。从表1可以看到,“就业能力”、“社会资本”等关键词在近年来呈上升趋势,高被引论著的篇名中出现“就业能力”和“社会资本”的更是多达5篇。而大学生的人力资本投资、综合素质、学校的培养模式、受教育的效果直接就体现在其“就业能力”等方面。
表3 2001―2008年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核心作者群
序号 作者姓名 发文量 被引量 作者机构
1 曹殊 5 5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
2 池忠军 5 5 中国矿业大学
3 杨伟国 4 11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4 胡解旺 4 5 嘉兴学院
5 李家华 3 16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6 姚裕群 3 6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7 冯华 3 5 北京师范大学
8 贾利军 3 4 南京师范大学
9 林惠青 3 4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
10 曾湘泉 2 27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11 周济 2 10 教育部
12 郑洁 2 9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13 吴庆 2 7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管理系
14 李颖 2 6 华南理工大学
15 黄敬宝 2 5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系
16 赵立卫 2 4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宏观的就业环境比较复杂,虽然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加以研究,但从整体趋势上来看,对就业环境的研究依然是今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曾湘泉的专著《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4: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和学术论文《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5年间被引频次达到了47次,就说明了学者们对就业环境的持续关注。
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趋势还可以从主要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方面进行分析。从表2可以看到,18篇高被引论著主要采用了经济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的研究视角,分别为7篇、6篇和4篇。研究方法以实证居多,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高被引论著达10篇。这说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已由定性向定量转变。
四、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的核心作者群
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持续关注和研究也产生了这一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利用CSSCI操作平台,检索出2001―2008年间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发文量在2篇及以上的作者共65人,以这65人为初选名单,统计他们发文的被引次数,将被引4次及以上的统计在内,统计结果如表3。
以表3来看,这16人可以看做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因为一方面他们在大学生就业问题领域发文较多(2篇及以上),另一方面他们的论著被引频次较高,说明有较强的学术影响。以数据为例,这16人论著总数达到47篇,占5年间大学生就业问题论著总量663篇的7.09%;16人论著总被引次数为129次,占5年间大学生就业问题论著总被引次数773次的16.69%。由此可见,他们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前沿作者中的地位显著。
在16名作者中,属于高等院校的有13人,占总数的81.25%,体现出高等院校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的主力军作用。从核心作者机构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如北京、浙江、广东等地。
五、结论
通过运用CSSCI数据库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的热点、趋势以及核心作者群的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从研究的热点来看,大学生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随着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视野的不断开阔,对大学生自身的关注也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就业环境也得到研究者的持续关注。
第二,从研究的趋势来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焦点逐步转向对微观的大学生自身和宏观的就业环境的关注。研究方法上已由定性向定量转变。
第三,从核心作者群来看,16人构成了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他们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前沿作者中的地位显著,主要来自高等院校,并且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参考文献
[1]姜继红.社会资本与就业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7-8.
[2]蓝洁,唐德海.多学科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J].大学教育科学,2005(5):85-88.
[3]赖德胜,孟大虎.中国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7.
[4]范围,高耀明.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主题:1979―2008[J].高等教育研究,2010(2):45-47.
[5]苏新宁.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2000―2004)[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98-212.
关键词:就业问题;高校大学生;新思考
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这样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需要政府、高校、大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妥善解决,结合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三方都在不断改变思维和工作方式,目的都是为了让大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解决就业问题,本文站在大学生,政府和高校三个角度,去思考大学生就业问题。
一、大学生自身的改变
1.传统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在过去我们对于大学生就业的理解中,常常会觉得大学生就业难,这个难字主要表现在:供求总量失衡、结构矛盾突出,大学生的数量是在逐年增多,而社会的就业岗位其实并没有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反有些岗位的需求量是在逐年减少,这给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带来了压力;其次是高校的课程设置与社会就业需求不相符,一些大学的专业设置就是为了增加学校专业的全面性,师资力量不足,不考虑学生就业,而且课程设置老套,缺乏创新,只注重理论的讲解,没有实践经验;最后是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如就业期望值过高,没有社会经验,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同时缺乏就业技巧,就业信息渠道不足等等,都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2.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所带来的思考。
结合今年和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情况来看,传统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有所转变,新闻中一个例子,日前,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显示,今年新就业大学生的平均月薪只有2400元左右,呈逐年下降走势;月薪的下降所反映的是大学生就业态度的转变,不再出现有工作没人做的现象,大部分大学生都能踏实的下基层工作,不再眼高手低,也原意接受一些新的就业岗位和新的就业形势,这种转变所反映出现的是:
(1)就业竞争压力的问题让大学生做出了改变,传统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大学生期望过高,没有认清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在找不到理想就业的情况下陷入迷茫,采取观望态度,不愿意在一些中小企业就业,而严峻的就业形势让大学生改变了就业认识。
(2)就业观念的转变。先就业,再择业,先就业积累工作经验,放低身段,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些就业观念上的转变让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率普遍有所提高,这其实反映出的是大学生就业已逐渐理智和科学,逐渐认清就业形势并接受现实,踏实的为工作努力。
二、高校自身的改变
在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的问题上,高校应该在其中扮演重要的推手作用,在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面前,高校自身也应该做出改变,多开设对大学生步入社会就业有用活动,讲知识理论联系就业工作实际,以帮助大学生就业。
1.高校开展就业指导,但仍不够深入。很多高校都为毕业生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也有就业指导中心来决绝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都不够深入,表现在就业指导课程往往流于形式,内容缺乏说服力,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在就业指导上院校要紧跟时展需求,以最新的就业形势来给大学生进行指导,必要时可以把就业指导的课堂移出在教室之外,给学生更大的实践感受。
2.就业教育的对象往往都是大四即将毕业的学生,没有及早为学生建立就业意识。很多大学生都有这种认识上的通病,那就是就业是大四的事情,而大一大二要么玩玩、乐乐,要么好好学习书本知识即可,等到了大四真正面临就业问题时才发现,自己所需要学的、需要准备的东西有太多,这时才开始着手就业根本来不及;因此高校的就业思想教育应该从学生一入学就开始灌输,从思想再到实践中,建立就业意识和准备工作。
3.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往往都只注重理论,而没有实践应用。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就业后都感觉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际的就业中用处不大,除了一些专业性较强且专业对口的学生还较好外,大部分的毕业生都感觉到自己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难以适应社会的就业需要,除了大学生自身要学会学习外,高校在课程的设置上应尽量联系就业实践,可以在假期开展实习活动,也可以将就业搬入校园,目的是尽快适应工作需求。
三、政府的努力
政府的积极努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方面之一,政府,教育,企业,应该加强联系,政府应宏观调控,加强培育就业市场,尽可能的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环境,在拓宽就业渠道等方面要做大量有效工作,同时在政府和高校也要大力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的宏伟计划,大学生村官等措施,不断开拓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给大学生走出校门后的就业方面提供更多的选择。
教育部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在教育的大方向上要让高等教育成为帮助大学生就业的基础,让教育的知识和内容符合时代教育需求,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分解目标任务,把责任落实到高校、院系和职能部门,强化对工作薄弱地区和高校的分类指导要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同时加强信息服务,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完善政策,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研究拓宽渠道、扶持创业、困难帮扶、征集入伍等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大力拓宽渠道,及时根据形势变化,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多场大型招聘活动。
最后政府要与企业加强联系,鼓励中小企业吸引大学生就业,加强对企业的支持,企业提供政策支持以保障大学生就业。
四、总结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终身发展,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如今社会重视教育投入的大前提下,大学生数量增加同时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问题,可喜的是,在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每年都有新增的就业岗位和多样的就业形势供大学生选择,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在将来还会有更完善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 贺平.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思考[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01:72-76.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研究综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市场经济纵深化以及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和家庭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关乎国家发展稳定的大事。笔者在梳理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发现这些论文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就业概念的界定、就业现状调查、就业难原因分析和就业对策建议等方面,具体综述如下。
一、概念界定
“就业”是本研究需要界定的一个重要概念。关于“就业”,学者们有多种解释。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业是指一定年龄阶段内人们所从事的为获取报酬或为赚取利润进行的活动。戚新总结就业主要概念为:就业指的是“处于受雇用或自我雇用(自己从事有收入的工作)”的状态。就业是一个过程,它包括就业前的身体和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准备阶段、劳动力的实际使用的直接就业阶段、就业者就业能力的恢复和增强及企业雇用能力的再生及发展过程的就业后阶段。
二、现状调查
关于就业现状研究主要是专业部门研究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从不同层次、学科研究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变化情况。
根据《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9-2010)》统计报告,2009~2010年大学毕业生总体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1.0%、85.4%。2010年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8.2%、83.9%、86.4%和84.8%;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为70.8%、85.7%、76.4%、78.4%、82.6%、74.2%、80.5%、88.9%、79.8%、77.9%、86.1%、86.8%。
根据麦可思公司的《2012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全国 2011 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90.2%)比2010届(89.6%)略有上升,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工学(92.5%),最低的是法学(86.8%),2011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达到1.6%,比2010届(1.5%)略高0.1个百分点。
三、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
彭拥军从多学科视角总结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从教育学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与高等教育质量本身存在内在关联,切实保证高等教育质量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办法;从历史学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在精英高等教育、大众高等教育等阶段具有不可避免性,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从政治学视角来看,大学生就业状态反映了社会中权力与权利的实现程度,以及政策的颁布实施情况;从社会学视角来看,个人的教育水平与其经济社会地位等互为因果关系,大学生就业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社会阶层对教育机会和社会机会的竞争;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会产生渗漏效应或选择性失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变成了投入与产出的回报性问题。
高等教育质量从多方面影响或者决定着大学生的就业率。邢志杰等认为,高校扩招的速度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速度以及市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增长速度,结果导致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肖文海等指出,高校专业调整力度不能适应产业结构升级,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张育广强调,高校在大学生实习见习方面力度不够,例如,就业实习机会较少、质量不高,创业见习少、指导性不强,“传、帮、带”的培训指导环节比较薄弱。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政策法规的不健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王丽娟等强调,大学生就业权特殊保护严重不足,这一保护主要依政策而非法律,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大学生本应当享受的利益落空,同时还缺乏相应的失业保障机制。孟芳兵的研究表明,西部志愿者计划有利于大学生就业,但优惠政策保障不足、跨省落实困难、配套设施不健全、优惠政策可操作性欠缺、普遍收入偏低、劳保制度不健全,导致多数人不远继续留在农村。
通常状况下,社会公平和教育公平的观念环境和制度环境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郑功成认为,在中国的就业市场上,90%以上的招聘均含有歧视性,包括性别、学历、户籍、经验歧视等。宋真指出,高校、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这三个就业市场主体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同时也使供给的结构性失调和毕业生盲目择业。
由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导致大学生很难就业。李星云指出,目前大部分学生及其家长思想观念还停留在精英化教育时代,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期望值过高,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工作地点、工作岗位、工作薪资等。柳小玲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意识不强,同时也没有认识到个人理想及价值的实现必须与社会要求紧密结合起来。
四、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研究
1.社会方面的对策建议
王丽娟指出,需强化大学生就业权的特殊保护,多方面多视角予以帮助,例如,建立大学生失业救助和失业保险制度、面向市场改革我国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权特殊保护的救济机制、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和扶持的立法工作。王庆华提出东部沿海地区需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将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业转入内地,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耿相魁认为,政府要负担责任,完善大学生就业管理体制,出台相应的就业政策,调整户籍及人事管理等,通过宏观调控来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龙必尧和陈峰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提出利用竞争情报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2.高校方面的对策建议
李海萍等提出大学应积极作为,区分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学术本位,促进工学结合,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田一认为,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要着重提高学生在策划、组织、领导、管理、沟通等方面的技巧,且就业创业指导应从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专业理想与职业理想教育阶段、职业生涯规划阶段、就业与创业政策及技巧指导阶段。
3.劳动力需求方面的对策建议
李雄等认为,要不断扩大用工需求,规范招工行为,改革供给体制,提升就业能力,完善就业供求匹配政策,加强就业服务。宋真提出,对于信息不对称,用人单位在高校吸纳人才时,可选用订单式培养,全程参与。
4.大学生个人方面的对策建议
边文霞提出大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五层递进方案,即大学生的学习行动力、思维能力、表现力、“读写算”基础学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淡华珍等认为,大学生应当树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新的就业观。要既能当干部又能当工人,既可在国有企业就业又可在集体所有制企业、乡镇企业及民营企业就业,在就业地区上,既可城市,也可乡村,既可内地,也可边疆。
五、结论与建议
学者们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见仁见智地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和剖析,提出了许多新颖、有建设性的建议,对深化这一领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有巨大的贡献,但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探讨。
第一,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索研究文献很多,但多停留在表层研究,且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章很少,今后应加大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力度和立项。
第二,从研究的成果形式来看,文献较多,专著较少;从内容来看,大多集中在大学生就业的某一方面来谈,系统性不强。
第三,实践结合得不够,大多数文献只是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剖析,未进行实证调查,也就不能抽象、概括地“深加工”,提升出能够说明现实现象、解释现实问题的可操作的方法、手段、程序等。
参考文献
[1]张抗私.就业问题:理论与实际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戚新.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5)
[3]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等.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2009-2010).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麦可思研究院.2012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5]彭拥军.多学科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招生与就业,2009(5)
[6]邢志杰等.我国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供需分析.理工高教研究,2004(1)
[7]肖文海等.千方百计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经济管理,2004(5)
[8]张育广.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服务.中国青年研究,2010(8)
[9]王丽娟等.论大学生就业权的特殊法律保护.江苏高教,2012(2)
[10]孟芳兵.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期满志愿者就业对策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0
[11]郑功成.大学生就业难与政府的政策取向.中国劳动,2006(4)
[12]宋真.信息不对称视角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基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11(1)
[13]李星云.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9)
[14]柳小玲.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高质量人才.中国林业教育,2000(11)
[15]王庆华.基于“刘易斯拐点”的“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改革与战略,2012
[16]耿相魁.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探索与争鸣,2007(12)
[17]龙必尧等.利用竞争情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若干思考.图书情报工作,2007(11)
[18]李海萍等.大学生就业困境中大学应如何积极作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2011(6)
[19]田一.求知、求实:创新就业与创业指导模式.辽宁教育研究,2008(4)
[20]李雄等.我国大学毕业生平等就业保障研究.政治与社会,2010(5)
关键词:贫困地区 大学生 就业问题 解决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变革的不断深入,在高等教育方面的发展虽然取得一些成就,但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一直是人们茶前饭后谈论的问题。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无法顺利就业和充分就业,给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社会发展带来很大的挑战和困境,影响着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在当前社会不断转型的形势下,应该尽快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2012年有624.7万大学生进入就业市场,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0.9%,扣除虚假就业、不完全就业等因素,实际失业率远大于9.1%,2013年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是全国平均失业率的两倍。2012年大学生就业满意度只有55%,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发达地区经济总量大,经济增长快,大部分就业岗位集中在发达地区,不过发达地区也存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为解决本地生源的大学生就业,通常发达地区会进行地方性保护,如在就业时要求本地户口,这使得贫困地区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更为突出,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值得思考和探讨。
一、贫困地区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根源
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根本不愁就业问题。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形成,成为政府和社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很多历史遗留问题均暴露出来,其中贫困地区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其存在的瓶颈和挑战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1.贫困地区人才发展整体环境较落后
地区综合引力有待于提升,大学生需要适当的人才培养环境,但是在我国很多贫困地区根本不具备这种条件和环境,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本来就不够好,基础设施薄弱,人才待遇较低,施展才能的软硬件条件欠缺,很难以吸引人才长期逗留,缺乏推进人才发展的主要动力,导致很多人才都不愿意滞留在贫困地区。
2.人才模式不够科学合理
目前在贫困地区大学生就业形势不乐观,其实还受到另一个方面的影响,在贫困地区人才培养方式上简单粗放,人才发展空间不足,工作理念和方法让大学生无法接受,很多人才都不愿意在贫困地区发展,无法吸引和留住人才。事实上贫困地区最需要人才,人才的缺乏使得贫困地区的发展更加缓慢和缺乏后劲。一方面留不住人才,一方面又需要人才,这形成了恶性循环。经济要发展首先要解决人才问题,不破除这个恶性循环,经济就发展不起来。
3.教育投入不足
高等教育模式是按照城市发展水平的逐渐发展起来,很多贫困地区根本没有很多教育资源,贫困地区的学生到大城市学习和发展,这是目前一个必然趋势,但是贫困地区的大学生在外地工作也会面临很多难题和挑战,很多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时,会因为户口问题或者是城市住房问题等,而面临着很多问题,很多企业不愿意选择贫困地区的大学生,在地域上也具有一定的歧视性。
大学生所学与社会需求脱节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沟通协调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在工作中非常重要的能力在传统的教育体制中被突视,在大学教育中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课程内容不实用或陈旧、课程考核方式不合理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大学教育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些学生根本就没有在大学学习中得到有效工作能力,只是混得一张文凭。大学生就业存在结构性矛盾,一些名校以及热门专业的就业率是相当高的,就业问题主要存在于一些长线专业。在高考竞争中,贫困地区教育资源投入的不足,特别是师资的不足使得贫因地区考生在院校及专业选择处于弱势,不得以选择一些就业困难的院校及长线专业,因此贫困地区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在这些普遍存在问题上更加严重。要解决就业问题必须先解决这些根源性问题。
二、贫困地区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策略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及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是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问题,是必须解决的问题。贫困地区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更是贫困地区摆脱困难,和发达地区共同富裕的一项重要工作。贫困地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些根源性问题不是短时间能够改变,笔者总结目前形式,对贫困地区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看法。
1.从教育抓起逐步提高大学生素质
首先国家要均衡教育资源的投入,发达地区已优先发展起来了,国家在教育投入上应向不发达地区倾斜,发达地区带动不发达地区,共同发展教育事业。其次,国家应调整教育政策,从基础教育抓起,改变应试教育模式,重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把人才教育分层次,不能都发展高层次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技能教育应同步发展,不适合社会需求的院校与专业应坚决关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适当的教育对社会资源的浪费是巨大的,不能误人子弟。再次,国家应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大学生就业问题存在结构性矛盾,紧缺与过剩并存,培训能有效解决因专业技能不符合社会需求而引起的失业问题,结构性问题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问题就大大地缓解了。
2.加大对贫困地区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扶持与宣传力度
贫困地区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我国政府必须重视和解决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为了刺激贫困地区大学生就业,应该制定一些针对贫困地区大学生就业的优惠政策,如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向贫困地区倾斜以及社保补贴等优惠措施,并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大学生能到贫困地区就业。贫困地区就业是挑战也是机遇,在就业问题严峻的形势下,应该对自身进行明确定位,不能好高骛远或者眼高手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存在很大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和现实不一致导致,宣传工作到位了,就能有效缓解这个问题,达到促进就业的目的。贫困地区的就业扶持政策对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对全国均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有积极促进作用,不仅能改善贫困地区大学生就业问题,同时,还能促进我国贫困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
3.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带动就业
贫困地区经济不活跃,新增就业岗位有限,扶持高校毕业生回乡自主创业是一种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手段。大学生在外学习过程中,接触经济发达地区一些发展模式,回乡后可结合当地一些特色产业进行创业,如古田县的食用菌产业就可借鉴发达地区设施农业的先进做法进行创业。高校毕业生的自主创业即解决了自身的就业问题,也必将增加一部分就业岗位,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大部分贫困地区第一、二产业比重较大,吸纳就业有限,据麦可思研究院的抽样调查表明,高校毕业生创业大部分集中在劳动密集第三产业,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即可优化产业结构,又可促进就业,是一举两得的良策。
4.加强对贫困地区经济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贫困地区应转变观念,解决就业问题不是一项负担,而是发展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应该刺激大学生向贫困地区就业,这样能促进贫困地区人才创新模式的最终形成。贫困地区的人才需求量非常大,因此,大学生的就业其实存在很多有利条件,只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才吸引在贫困地区,树立正确的发展理想和目标,能认清自身的重要性,便能在贫困地区获得很好地发展。应该发挥学校、企业和市场等方面的综合力量,推动我国贫困地区大学生更好地就业,为其创造有利的条件,推动我国贫困地区有效人力资源生产模式的创新和发展,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13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3,6:16-18
[2]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02-24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浅论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收录日期:2013年5月31日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问题、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之一。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及问题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高校的连续大规模扩招,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2009年毕业生人数为610万人,2010年毕业生人数为631万人,2011年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2012年毕业生人数为680万人,2013年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人,达到历史最高峰;当前,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趋稳的基础还不够稳固,全社会宏观就业压力增大,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大学生就业现状表现为: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高不成”和“低不就”现象共存;就业成本不断增加等。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就业数量与就业岗位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全球的金融危机导致经济低迷,经济增长速度持续放缓,很多外企的全球市场不好,招聘岗位没有比往年增加,反而招聘量大大缩水;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攀升,据教育部数据,2013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大学生就业人数的增长与就业岗位之间的矛盾更加严峻。
2、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随着国家产业升级、技术进步速度的加快,大项目、高科技项目和重点企业对劳动者职业技能的要求普遍提高,而高校毕业生在学校接受更多的还是理论知识,缺乏工作经验和相应的职业技能,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一方面企业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大学生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远远不能达到要求,造成就业结构矛盾更加突出。
3、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不可否认,高校在专业设置和教育观念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主要是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课程开设不合理,教学内容脱离社会的实际需求,教学资源重复建设严重,高校培养的学生不符合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动手能力差,缺乏社会实践能力。
4、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亟待转变。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引导大学生改变就业观念,倡导先就业后择业,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到农村、到边疆艰苦地方去就业,但由于受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影响,在现实中,大多数高校毕业生还是将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大城市作为就业的首选,不愿到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就业及边远基层工作,这大大影响和制约了大学生的就业。
5、大学生自身素质问题。伴随着高校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实现大众化教育,但是高校的软件和硬件设施没有跟上高校扩招的步伐,学生质量素质明显下降,学生学习风气差,学习态度不端正,有的学生成绩很差,未能通过英语国家四级,与用人单位交之失臂。
二、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建议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大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党的十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
(一)政府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作用。首先,政府应大力促进经济发展,努力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尤其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容纳能力,增加就业岗位,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岗位的增长;其次,政府应加强宏观指导与调控。政府部门应当把大学生就业作为保障民生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为大学生创造就业岗位,并在政策和制度上予以充分的保证,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人才市场机制,加强监督、健全机构,完善人才市场体系,政府主管部门应该掌握和及时有关信息,进一步建立健全人才市场中介服务体系,规范人才市场秩序,政府中的人事、教育部门从宏观上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规范;政府人事部门要对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和户籍,实行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在户口、人事管理、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定一些鼓励毕业生到私营、个体企业就业和创业的优惠政策。制定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农村、到西部地区、到艰苦行业工作。
(二)高等学校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
1、加快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当前,我国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与社会需要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造成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的供需结构性矛盾。因此,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基础,培养服务社会各级各类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培养中应充分重视市场需求,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把握市场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按照社会发展方向设置专业,在课程体系上增加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一是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增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做好就业指导教师培训,提高就业指导水平;二是进一步优化就业指导课课程体系设置,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针对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形成系统理论体系,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掌握科学就业能力。同时,增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相结合。
3、大力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大学生自主创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当前应当大力提倡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近年来,各高校相继涌现了一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案例,在大学生中引起很大反响。因此,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发挥创业成功大学生的示范带头作用,强化大学生创业意识、设置创业教育课程及开展创业培训讲座,大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
4、大力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国家在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上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一批热血青年应征入伍,对我国国防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高校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组织协调,鼓励有志毕业生参军入伍,为国奉献。
5、关注贫困大学生、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贫困大学生、女大学生是大学生就业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在就业中,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他们在就业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歧视,这就会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首先我们应在社会中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创造公平、平等的就业环境;其次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制定优惠政策,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最后要引导他们树立信心,做好他们的心理疏导,自信从容地面对就业。
三、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
面对严峻的就业现实,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一,掌握扎实专业基础知识,提升综合能力。现在,用人单位不但需要大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更要有良好的身体、心理、沟通、团队协作及创新的精神。要把握就业的主动权,大学生就必须加强“内功”的修炼,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及早做好大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学好大学的各门课程,利用大学的资源,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写作及团队合作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未来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第二,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摆正就业心态。当前,受社会及家庭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以往的就业观念还依然存在,就业期望值普遍较高,很多毕业生还是把就业方向放在公务员、事业单位及国有大企业、外资企业上,不愿到中小、私营企业工作,在地域选择上,倾向于在大中城市及附近城市,不愿到基层、农村、西部艰苦地区就业。实践一再证明,许多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大多是从基层踏踏实实干出来的。大学生要确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择业策略,把目光放长远些,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第三,发掘人脉资源,拓宽就业渠道。大学生要善于利用家人、朋友、校友等社会关系网络,整合各种人脉资源,寻找合适机会,实现成功就业。
四、家庭要给予毕业生更多的理解、关爱与支持
大学生就业是家庭最关注的一个问题,一个大学生就业,就能解除一个家庭的后顾之忧。由于我国家庭传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依然存在,家长对子女就业期望值较高,希望子女能找到好的工作。因此,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问题,家庭应对子女保持合理的职业期望,尊重子女的就业选择,给予大学生更多的理解、关爱和支持,使大学生能如期顺利就业。
总而言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受其他方面的影响。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大学生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不断探索,不断总结。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先锋.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前沿,2010.15.
[2]梁涵孟.浅析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问题[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13.
【关键词】商会 大学生 功能研究
以上分析的确也指出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所在,对科学的解决大学生问题提出了很好的思路,近些年来,通过政府、社会、高校的不懈努力,从转变大学生就业思维到转变社会就业观念,方方面面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也取得了很可喜的成就。但在众多的解决途径中,有一股力量悄然崛起,虽然还没有被广泛推广,但作用已经不可小觑,这就是商会对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帮助和推动作用。
在百度上输入关键字“商会组织和大学生就业”,相关结果约208,000个,高校与商会组织合作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商会组织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个很好的一条渠道。但是相关方面的研究确实乏善可陈,在知网上输入关键字“商会组织和大学生就业”,搜素的结果竟然是0条记录。因此,研究商会组织的功能和性质,了解商会组织在社会、企业、政府之间的定位和作用,进而,研究商会组织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所能做出的积极作用,对于大学生就业无疑是打开了另一扇门,是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实践调查、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从公共管理和社会学的角度,通过分析民间已经悄然兴起的商会组织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优秀案例,旨在为这些自发的民间行为提供理论支撑和案例导引,希望更多地政府部门、高校、社会注意到这种力量,也为更好的挖掘大学生就业渠道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
一、商会组织的性质和功能
为性质和功能定位方便,按照商会组织产生的方式,商会组织可以分为两种:
自上而下形成的半官方半民间商会,例如从全国性的到各级地方性的工商联组织,挂靠在政府机构的行业协会等。这类商会组织是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产生的,是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由最初的完全官方主导到目前的半官方半民间性质,政府在商会组织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提供了第一推动力,这是中国转轨经济中行业协会产生和发展的独特之处。因此,在性质定位上,这类商会组织是带有政府色彩的,有政府公共管理机构的性质。
在功能定位上,这类商会组织作为政府主导型的民间组织,一方面和政府机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在信息、融资、培训、争取企业权益等方面又有服务企业的特有功能,是官方和企业的双重代言人。
自下而上形成的民间商会,例如多如牛毛的老乡会、同乡会、行业性专业性团体等。由于这些商会组织是“自下而上”自发成立的,形式上是自由组合、自愿参加、自愿发展的民间组织。这类商会组织的性质是非官方的、独立的,运作方面完全靠会员会费和赞助开展,具有非政府性质,一般不直接承担政府部门职能,也不干预企业行为,但与政府和企业都保持良好且紧密的关系。
在功能定位方面,这类商会组织更多具有服务企业的功能,在维护业界权益、行业自治、中介服务、兴贸促商、民间外交、协政参政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基于商会组织在政府和企业之间有这样的性质功能,因此,商会组织有自觉参与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主动性。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方面,很多商会组织表现出很强的自主性,所进行的活动,一方面为企业选用、储备人才作出努力,一方面也是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二、商会组织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如何更好的发挥作用
(一)商会组织作为公益性组织,应该在承担社会责任、公益活动方面有着足够的原动力。虽然大多数商会组织属于非盈利组织,但是由于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很多商会组织对这项工作表现为动力不足,没有积极性。商会组织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一个突出的表现是:商会组织积极行为往往在政府机构的促使下,或者在新闻媒体的号召下,或者是作为一项社会公益活动而兴起的临时性工作。常常是一时热情有余,而持续性不足,更不能形成常规的行为。
(二)解决手段过于单一,方法方式有待改进,商会组织帮助大学生就业的很多方法是召开人才招聘会,直接提供就业岗位给高校等等。实践证明,这些手段有效的促进了大学生的就业,扩展了大学生就业途径,但只会带来短期效应,并不能满足一直存在的大学生就业困难。商会组织应该积极拓展渠道,丰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除了提供就业途径和就业岗位,还可以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培训基地,通过进入企业调研等方式,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针对性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岗前培训,这样既能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又能帮助企业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
(三)没有后期的跟踪监督体系。往往是把人引进企业后就万事大吉,至于后期的人才流向,人职是否匹配并不在考虑之列。商会组织应该建立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后的后期跟踪体系,不但可以跟踪调查大学毕业生到企业后的就业去向,职业取向,还可以得到企业第一手的用工特点,起到中介桥梁服务社会的作用。
论文摘要:目前对就业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对毕业生择业方式、择业观念、择业行为、高校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描述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上,而从传播学的信息传播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的则不多,也尚未提出一个较为有效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本文提出建立就业信息传播模式并通过理论研究探讨其合理性。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已经有较多的著作,在中国期刊网(CNKI )中以“大学生就业”为检索题名,时间范围为2000-2009年10年时间,共搜索到4700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132篇精确匹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2篇精确匹配的博士学位论文和52篇精确匹配的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在中国期刊网中以“大学生就业信息”为检索题名,搜索到18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博士学位论文文献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均为0篇。可见,目前对就业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对毕业生择业方式、择业观念、择业行为、高校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描述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上,而从传播学的信息传播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则不多,也尚未提出一个较为明确有效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
1.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
当前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从文献性质角度划分,大致可分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文本和工作报告、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部门的工作总结、专门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
1.1大学生就业形势。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的夏鲁惠认为,从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整体上是与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规模相适应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区域化发展,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呈现出区域化特征。同时,本科毕业生的规模偏大,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数年保持增长。但全国高校毕业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研究员曹殊在《新世纪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一文中分析指出,我国就业市场将出现买方市场的情况,社会发展快引发的社会需求变化加剧,以及高校的人才培养滞后性将诱发结构性供需失衡,导致供需矛盾加大;研究生挤占本科生、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就业岗位的挤占效应将加剧;高薪职位难求、整体职位层次下降、平均薪酬水平下降的局面将出现;毕业生求职总成本将增加。
1.2从就业政策的层面,部分学者也通过国内外的分析得出了一定的结论成果。杨伟国(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分析了欧美国家的就业促进措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通过就业激励措施等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满足需求的关键则是鼓励创业和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大学生就业匹配的核心就在于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完善大学职业指导体系。这三个方面相关政策的提供,如日本的就业咨询与配置服务、英国牛津大学的职业服务处、美国的免除学生的贷款等具体措施是这些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办法。
于伟和郭庆童分析了西方高校的政策并且针对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他们认为,首先,西方的高校就业指导基本实现了机构专门化,提供了就业保障;其次,机构的投人力度大,在人员配备、办公条件、经费保障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从而提升了毕业生的整体竞争实力;再次,西方国家有非常成熟的就业指导模式,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李宏和谭远发总结了我国的解决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大学生就业。同时也提出了通过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改革教育体制、转变二元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形成良性的“大循环”长效机制。
1.3从高校时学生的培养这一微观角度出发,研究者们都提出了构建“全程指导”的就业工作模式。罗开礼通过对西南农业大学的全程指导模式的解读,为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杨静和张庆亮通过比较中、美、德、英等国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认为,目前我国的就业指导处于边实践边改革的阶段,在机构设置,经费投人,人员队伍建设,就业指导工作理念、方式、途径等方面都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目前的就业市场变化和要求,急需建立相对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黄洽宾则提出了在高校的平台培养模式中构建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理论。平台培养模式将大学教学内容按照人才知识结构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划分成四个平台,这四个平台既有渐进性又有针对性,是一种独具特色、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四个平台的教学结构,积极探索和推进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大学生的梦想,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相关研究
目前,就大学生就业信息方面的研究并非没有,而是从信息传播模式的角度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仍然很少,从已有的成果看,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2.1在大学生就业信息收集、筛选、利用方面的研究。在就业信息收集的途径和渠道分析中,学者们的意见比较一致,认为大学毕业生主要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人才交流会、双选会等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市场,各种社会关系、媒体,实习、社会实践,网络渠道等途径来获取信息。而河南教育学院政治系副教授季荣臣则根据以上方法总结了地毯式访问、连锁介绍、中心开花、供需见面和直接研究法等五种信息收集的方法。从信息传播的视角,余彬和潘烈认为,大学生就业信息传播方式呈现群体内部信息传递和外部辐射两个方面,并主要从内部信息传递阐释了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
在就业信息的筛选和利用方面,学者们的观点比较一致。苏静在对湖南省三所高校毕业生的调查研究后认为,毕业生筛选信息的主要依据有:薪酬待遇、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而对专业对口、单位发展等的要求并不高;对于单位提供的信息的明确程度,已就业和未就业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能一概而论;在个人各方面与市场需求的符合程度方面,大多数毕业生比较自信,但也认为自己缺乏工作经验。一般来说,通过信息渠道获取的就业信息是比较杂乱的,毕业生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一个全面的筛选,选取对自己最有用的信息。季荣臣则提出了科学筛选就业信息的方法:善于对比、掌握重点、了解透彻、适合自己等。 2.2在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方面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的研究比较具体,成果较多。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和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是根据高校自身要求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现状所提出的,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宽就业工作发展空间,是目前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理论界,关于这方面有很多的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韩伟平等研究提出建立“四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政府主管部门构成系统的四位,外部环境则是整个社会,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就业这个整体。构建一个“四位一体”的系统服务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协助高校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实现个性化服务,为学生、学校、用人单位、政府间提供快捷、方便的互动平台。余菜花等通过对河北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的研究提出,虽然目前河北省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比如在线招聘求职信息传递不畅、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地区差距大、劳务输出管理问题突出、“就业服务网”建设落后、就业信息搜集缺乏主动性、加工深度不足、就业信息服务方式主动性不强、就业培训信息化水平较低等,并给出了对策,如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就业服务信息化投人、统一规划建设就业服务网、主动收集就业信息、提高就业信息质量、主动推送就业服务信息、科学构建劳动保障网站、大力发展在线培训服务、培育企业化的大型在线劳动力市场等。
2.3在大学生就业信息与就业指导关系方面的研究。目前理论界对信息与就业指导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的李晓静就分析了就业信息渠道与大学生就业信息的关系,为就业指导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经过研究,她认为,人际传播渠道和互联网若能满足大学生的求职信息需求,将增强他们对自身的就业信心,而传统媒体渠道的信息满足,将增强他们对宏观就业形势的信心。但研究还发现,信息渠道的使用与满足之间的差异性—使用各种信息渠道可能对大学生的求职信心产生负面作用。招聘会、中介等组织传播方式并不能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湖南师范大学李权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机制过程中的心理,他从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着手,采用追踪调查和电话访问的手段,提出关于就业心理的四条假设,分别是:大学毕业生对整个就业形势感到迷茫和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对个人能力和努力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中普遍存在“读书无用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得出以下结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稳定性认识不足,大多数赞成“先就业再择业”。这些对大学毕业生心理的研究能够促进各个层面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上的发展。
3.从传播学视角建立就业信息传播模式的合理性探讨
3.1从传播学的角度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使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更加丰富。自从传播学这门学科形成以来,无数位传播学先辈们总结、提炼、发展了许许多多的传播模式,从拉斯韦尔的SW模式到施拉姆的模式,再到纽科姆的对称模式、韦斯特利—麦克莱恩的过程模式等,传播模式逐渐完善、复杂,考虑到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多伊齐曾引述了模式的四种明显功能:组织、启发、预测和测量在不断的研究中,传播模式被许多行业引用,但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合理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却很少为业界人士所使用。这可以使大家从多学科多角度的研究中,将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更加系统的整理,可以提高人们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另外,大学生在就业过程无疑都会收集或者接收相关的就业信息,因此,构建一个就业信息的传播模式将使信息更加具有实效性。同时,这也可以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