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微电影工作思路范文

时间:2022-03-15 12:38:56

序论:在您撰写微电影工作思路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微电影工作思路

第1篇

  2018年,我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关于双拥创建工作的各项要求,在区双拥办的关心指导下,不断强化制度措施,拓展双拥工作领域,结合自身职能,加强双拥政策的宣传,积极探索地方文化建设与部队建设共同发展的路径,双拥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任务

  我局高度重视拥军工作,认真落实工作任务。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拥军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此项工作,落实了我局系统配合协作的工作新机制。二是把双拥工作纳入全局工作总体目标,将双拥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同党建工作、业务目标工作、机关自身建设同部署、同安排、同考核,落实了目标责任。

 二、强化宣传教育,增强责任意识

  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局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提高全体干部职工对开展拥军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一方面,把双拥教育、爱国教育、国防教育结合起来,努力营造拥军爱国、军民心连心、军爱民、民拥军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大力宣传人民军队在保卫国家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中表现出的无私无畏精神,以活动为载体,强化干部职工的双拥意识。

 三、创新工作思路,通过载体开展拥军活动

第2篇

及2021年工作思路

 

一、2020年工作情况

统筹打好文旅系统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攻坚战。严格按照国家、省、市、区的部署安排,督促和协助文旅系统企事业单位做好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统筹推进文旅系统疫情防控和复苏发展。

(一)大力拓展云上文旅服务新渠道。策划组织线上领读、在线阅读、云上微课、云上展厅、“艺”直播等活动100余项、网上培训课程100余节;举办市南区全民时尚秀,推出综艺秀、舞蹈秀、时装秀、广场舞秀、手作秀、大家唱、大家拍共七大版块;新增8个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泛开展抗“疫”文艺创作,整合志愿者、文艺团体、专业院团等力量,创作文学、歌曲、曲艺、书画等作品60余个,起到了凝聚人心、弘扬文化正能量的积极作用。优化“青云图”“啡阅青岛”线上线下阅读服务平台,上线以来已免费配送图书8万册, “青云图”入选中国图书馆学会“2019 年阅读推广优秀项目”。

(二)多管齐下打好战“疫”组合拳。认真贯彻“六稳”“六保”决策部署,协助企业申报财税扶持、金融支持、稳岗就业等多方面政策支持,协助120余家旅行社办理暂退旅行社服务质量保证金,先后拨付两批文旅扶持资金。妥善处置游客投诉,保障文旅市场的平稳有序。

(三)多方搭桥促进行业内循环、市场内循环。采取搭建平台、直播带货、宣传推介等方式,组织三地旅游局长资源推介、短视频《2020,我在海边等你》、浮山湾消费月等主题活动20余场。策划乐活夏日消费季,推出百余项夜间消费活动;组织文旅惠民消费季,助推文旅企业释放消费活力。做好华夏基石(青岛)国际时尚产业峰会服务对接,办好意大利电影周、婚恋文化周等节会活动,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二、2021年工作思路

(一)聚焦文旅深度融合,积蓄文旅产业新动能。发挥新一轮产业扶持政策引领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度融入中山路保护更新工程,支持国际会议中心、海天酒店、瑞吉酒店等高端载体吸引国际化会奖项目落地,持续拓展文旅产业链条。

第3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宫作为职工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宏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阵地,无论是在计划经济时代的过去,还是在市场经济时代的今天,其工作属性没有变,其基本性质、职能、作用不会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开门办宫,听取基层及职工意见是文化宫的主要工作方法。如何将文化富的工作覆盖范围扩大,真正让市县两级文化富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的建起来、转起来、火起来,更好的实现市县两级联动服务职工群众,是值得文化官人深入思考研究和不断实践探索的课题。

夯实基础,把服务职工群众的阵地建起来

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建立于1951年,新文化富于2007年12月竣工。新文化宫设施采用了现代化的装修,集信息化、现代化和传统化于一体,能较好地满足我市广大职工的多元化文化需求。

随时展,文化宫始终坚持集“学校”和“乐园”于一体,面向基层,面向社会,服务职工,以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传承川剧等传统文化,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大力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具有时代特征和工会特色的职工文化,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是成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展示成都作为全国文明城市风采的重要窗口。目前,我市都江堰、彭州等地均恢复并修建了新的文化富,并具有培训队伍、文体活动中心等相关阵地、服务设施。

推陈出新,让服务职工群众的工作转起来

针对新形势下基层文化官、俱乐部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市文化宫充分发挥“中心宫”的辐射功能,组织、指导、协调、帮助基层开展各种文体休闲活动,形成“阵地热,基层活”上下联动的健康职工文化格局。

资源共享,加强文化信息工作经验的交流。就目前群众性文化活动的表现方式而言,既有企业文化,也有乡村文化;既有军营文化,也有校园文化;既有广场文化,也有地域特色文化等。可见,群众性文化的概念在当今已不仅仅表现为吹拉弹唱、跳舞照相,你演我看了。面临职工群众文化生活的多元化、高层次、宽领域的需求提升,文化宫在服务职工群众文化生活中所要扮演的角色也不仅仅是组织者、辅导者了。我们以“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做他们所需”的工作方针深入到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去,挖掘各地职工文化特色、总结成功经验、树立旗帜标杆、建立信息平台,在各级文化官组织间形成一个资源共享、沟通顺畅的网络关系。

业务指导,夯实职工文化建设发展的基础。市文化官有着60余年的文化积淀,无论是在自身的艺术团队建设、文艺创作辅导、文化活动的举办、管理机制的运行,还是在社会各届已树立的口碑形象,都是市文化官目前拥有的宝贵资源。作为地方区域的一个工会文化事业单位,除了承担为广大职工群众提供学习、娱乐的活动场所,组织开展群众性的职工文体活动职能外,为基层单位解决难题、提供服务也应是市文化官的长效工作之一。2008年至今,市文化官每年都不定期地走进攀成钢、富士康、都江堰、彭州等基层文化宫及企业,为他们提供文艺编导、体育活动策划、组织协调服务等各种专项指导和服务。通过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分类指导方式为推动工作运转和提升工作质量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

项目拓展,推动特色文化项目跨地域合作。跨地域的合作交流不仅体现在具体项目的合作,更是一种观念和思路的沟通和交流;不仅有助于推动职工文化活动的开展,而且能取长补短,为各地文化宫新一轮跨越发展发挥积极作用。近年来,市文化宫秉承“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大胆尝试,不断在活动项目、品牌打造上深化改革、推陈出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市文化宫去年与西南交大影视文化研究中心签约成立了微电影工作室,加入了全国职工微电影联盟,举行了全国职工微电影联盟成都展映,并拍摄了《赤》《新年》《袖舞春秋》等三部反映职工生活片段微电影。2013年10月,市文化宫与川大锦城学院、西南交大艺传学院举行了实习基地签约挂牌仪式。此次实习基地的建立是西南交大艺传学院在成都地区建立的首批校地合作单位。与高校的合作,也为我宫在汇聚人才方面拓宽了领域。这些大胆的尝试合作和创新项目,不仅助推了文化宫事业的发展,还为广大职工群众搭建了更加广袤的舞台。

人员支持,提升职工文化工作者整体素质。目前,绝大部分基层文化宫面临人员少、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情况,导致在发挥职工群众“学校和乐园”的职能作用上效果不是很明显。市文化宫也面临职工队伍老龄化及中层骨干退休现象,不少重要岗位特别是专业技术岗位出现青黄不接的状况。为全面推进市文化官的业务工作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市文化宫采用了宫内竞聘上岗的用人机制。新旧思想的碰撞不仅让工作出现了新的面貌,也激发和激励了年轻人积极向上的斗志。近年来,市文化官除了在业务指导和师资力量方面给予了基层文化官和工会组织大量的支持外,从2013年开始,市文化宫与都江堰市工人文化官建立了干部职工互换交流学习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为两地文化宫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

拓展空间,让服务职工群众的事业火起来

文化宫的服务对象大部分是基层一线的职工群众,所以文化官的工作重点在基层,依靠基层、服务基层、扎根基层是文化官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突出示范效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自2008年开始,市文化宫紧紧围绕工会工作,坚持“每月一主题,每周一亮点”的工作思路,连续6年开展不同形式内容的主题月活动,得到了广大职工群众和基层工会组织的认可。目前,市文化宫已经形成了戏剧茶座、周末广场舞会、周末公益电影、职工戏剧月、成都之星·达人秀、成都文化与名人、青年话剧艺术鉴赏月、基层工会开放日等一系列覆盖面广、参与度高的标准化品牌文化项目,受到广大群众职工的热烈欢迎。下一步,市文化宫将继续坚持“每月一主题”,充分发挥“中心宫”的辐射功能,带领和指导基层文化宫、俱乐部树立品牌意识、打造文化精品、提升品牌效应,把工作活动化,活动项目化,项目社会化,进一步在全域成都推进职工文化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架构有效平台,构建和谐的职工文化体系。为了更好地服务职工群众,市县文化宫必须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挖掘潜力,以资源整合为重点,盘活现有资产和自身工作项目,结合实际,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原则,开展“树形象”自身建设活动。一是健全市县文化交流服务平台,相互探讨和研究新时期工运文化事业发展以及加强职工文化阵地建设、活跃职工文化活动、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内容、方式以及有效载体、途径等,进一步推动文化官事业共同发展。二是要与企业文化搭建发展服务平台。加强与企业、工会俱乐部的广泛联系,主动服务于基层,努力实现文化信息、品牌、活动、资源等共建共享。三是主动介入社会平台。积极参与本市文化建设和活动开展,主动加强与全国兄弟省市文化宫的工作交流和文化交流,寻求职工文化发展更大的空间。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让职工文化也得到同步发展。

第4篇

××乡文化中心现位于××街原××乡政府驻所旁,日常工作业务仍在乡政府小礼堂开展(小礼堂已抵给隆阳区烟草公司),业务用房面积约400平方米,主要开展图书借阅、阅览、电脑培训、上网查阅资料等业务。文化站现有工作人员5人(包括广播站人员),其中1人为初中学历,2人为大专学历,2人为本科学历。2003年文化站建成了隆阳区第一个乡镇图书馆--邹盛椿健华图书馆,馆内现有图书5000余册,期刊3000余册,阅览桌4张,书架10张,凳子20个,档案柜两张;2009年文化站又配置了2台液晶电脑;2009年上级文化主管部门又为文化站配置了3万余元的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设备,美国加州建华社又为乡图书馆配置了2万余元的图书,乡政府为文化站配置了1万余元的图书。

二、夯实基础、努力开创文化工作新局面

(一)明确目标,早计划、早安排,文化工作有序开展

我乡按照“着眼未来、长远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大胆开拓、稳妥推进”的文化工作思路,年初认真分析研究全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文化中心工作计划,明确了全年的工作目标,即“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巩固加强,文体活动蓬勃开展,文化市场监管有力有序,公益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健康繁荣发展,社会效益成效明显”。文化中心工作人员根据全年工作计划和目标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扎实工作,不断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为××乡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严格依章依规管理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工作,把乡文化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并,确定一名分管领导主抓文化工作,由文化中心具体负责组织全乡的文化工作任务,形成了人员职责分工明确、层层有人抓的文化工作体系,。乡文化中心继制定了6项工作制度后,不断完善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规章制度,根据文化中心工作人员的优点、长处,充分调动每一位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合理设置岗位,合理分配安排工作,部门领导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严格依章依规管理。安排专人管理财务,严把财务开支,努力做到增收节支;安排专人从事图书馆的管理;统筹好全乡文体活动、文化市场管理、文物普查等各项工作,努力完成乡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

(三)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和乡党委政府的支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整合文化资源

没有上级主管部门和乡党委政府的支持,要想繁荣××乡文化事业,发展××乡乡文化产业都将成为空谈。一年来,文化站始终把取得上级主管部门和乡党委政府的支持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积极主动向上级主管部门和乡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工作,争取项目、资金、人力、物力上的支持。

自2003年以来,我乡文化中心日常工作业务主要在乡政府小礼堂开展。由于小礼堂建设年代较早,长期以来主要用于电影放映活动和乡党委政府召开各种会议,闲置后被文化中心借用,但小礼堂现已抵押给隆阳区烟草公司,××乡文化中心很快面临无工作场所场地的状况。2009年10月我乡在永信集镇重新规划建设占地面积15.3亩的××乡文化中心建设项目。虽然完成了向区、市、省的项目申报工作,并已被列入2009年的建设项目,但由于种种原因2009年未能列项建设。

(四)力创隆阳区乡镇一流图书馆

加大图书馆的投入,建立健全图书馆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图书馆的管理,力创隆阳区乡镇一流图书馆。××乡邹胜椿健华图书馆位于原××乡政府小礼堂,共分二层,一层为阅览室,二层为藏书室。2009年文化中心共订阅了67种期刊和人民日报、云南日报、保山日报等报纸,订阅报刊杂志经费共计5000余元。目前,图书馆已拥有图书5000余册。文化站专门安排了2名工作人员从事日常管理,加强了对图书馆的日常监管,图书馆的环境整洁、图书摆放规范有序,对外借阅、阅览等业务正常开展。2009年共无偿对外借阅1890本图书,阅览人员达2598人次,借阅、阅览对象有普通群众、学生、教师及乡直各单位部门人员。图书馆工作业务的正常开展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五)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

今年十一恰逢建国60周年,为庆祝60周年,我乡各学校、各村老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文化中心工作人员积极投入到此次庆典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工作中,庆典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对外宣传了××,塑造了××乡的良好形象。

此外,文化中心工作人员经常深入各村各单位、深入群众指导帮助各村老协、单位和学校积极开展元旦、五四、七一、敬老节等节日文体活动,全乡节日文体活动蓬勃开展,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参与文体活动的积极性,丰富了人民群众节日文化生活,活跃了节日气氛。

(六)开辟宣传阵地,积极开展“欢乐乡村大家乐”文化创建活动

为提高乡村人民的综合素质和参与“欢乐乡村大家乐”全民健身活动的积极性,乡中心在乡政府宣传栏中设立了文化宣传栏。根据季节、气候、中心工作等客观实际,定期通过板报、宣传画等形式向乡群众宣传健康知识、文明知识、家庭教育、社会公德等。国家的大事、全乡的好事都能及时的出现在宣传栏上,使全乡人民群众能更好的了解国家、身边发生的大事、好人好事,既能调节身心、促进健康,又起到了宣传造势、舆论导向的作用,对于确保各时期中心任务的完成和文化活动的开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另外“欢乐乡村大家乐”全民健身活动也正在我乡的石龙老协、鲁图老协、老吴寨老协、吴山老协、大庄老协中有序的开展。

(七)认真开展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及复查工作

2009年,根据我乡拟申报的文物项目,我乡又在24个村开展了文物普查查缺补漏工作。经查,我乡所有符合条件的文物点都已进行了申报,未发现漏报的情况。同时,积极协助区文普办进行了文物点的复查。另外,根据文普办的要求,我乡又在24个村开展了古树名木普查,并按时按质完成上交了古树名木普查表。

(八)村文化室建设

按照区文体工作目标的(七有七落实)的建设标准,“七有”完成四项以上,“七落实”完成五项以上,结合我乡实际,抓好已建村文化室的建设工作,统筹各种资源,积极新建村文化室,争取实现2009年35%以上行政村有文化室并配备村综合文化室专(兼)职管理人员,

(九)深入实施农村数字电影“2131”工程

为确保农村数字电影“2131”工程顺利实施,针对我乡有关人员变动的情况,我乡重新调整充实了领导小组,要求各村为电影放映提供好场地、电源、放映所需物资,并安排文化站人员与专门负责放映电影的工作人员一起维护好放映场所的安全。并严格按照隆政办电﹝2009﹞72号文件要求,强化放映质量,规范放映地点、时间和加大科教片放映力度,切实做好放映场次的统计验收工作和上报工作。全乡各村没有出现不支持农村数字电影“2131”工程实施的情况,放映活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和好评。

(十)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文化市场繁荣健康有序发展

继续取得上级文化主管部门、乡党委政府和工商、公安部门的支持,坚持“打防并举”措施,采取日常与突击相结合的稽查方法,坚持严格执法,依法办事,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认真开展文化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非法经营,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促进了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全乡现有老年活动室4户,ktv综合服务区1户,网吧1户。2009年共协同公安、工商部门对3户老年活动室、1户网吧进行了检查,全面加强了乡内文化市场日常监管,掌握文化市场况状,切实杜绝乡内“黑网吧”、“黑电子游戏室”的存在,确保全乡社会无热点形成,无重大案件或事故发生。

(十一)努力完成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乡党委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

文化站工作人员在努力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完成乡党委政府安排的其他工作。充分发挥办公室的“智囊”和“上联下联”作用,协调与各村、各单位部门之间的关系,合理分解分配安排工作,认真办理文件传真,督办好有关工作,筹备召开好各种会议,完成好乡四套班子成员交办的工作。加强纪检监察业务学习,扎实工作,大力推进全乡纪检监察工作。全力完成了乡党委政府交办的村建、驻村任职等各项工作,完成了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工作。

(十二)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文化中心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一年来,文化站把加强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的学习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主要通过从区、乡召开的各种会议中学习,从上级主管部门开展的业务培训中学,从报刊杂志、电视中学,从实践中学,向人民群众学,切实做到了学以致用。学习中,尤其是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的发展观,用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科学的发展观密切联系实际,指导好各项工作。需心地向同事、长辈学,同时利用外出参观和到各地

方的机会多看、多问、多思考,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开拓了视野,创新了工作思路方法,更加坚定了发展××、振兴××的信心。通过系统的学习,进一步提高了文化中心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觉悟、政治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

三、成绩及经验

一年来,××乡文化中心切实立足××乡的实际,不断开拓和创新工作思路,积极争取并投入了大量资金,改善和加强了硬、软件建设,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了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增强了为人民服务能力,不断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和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知识,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和谐××”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经验主要是:第一、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第二、经费的大量投入;第三、良好的人才队伍和工作人员的默默奉献、不懈努力的工作;第四、走出了繁荣××乡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之路;第五、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管理。

四、问题与差距

认真回顾总结××乡文化中心一年来的工作,工作中虽然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但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与其他先进地方相比尚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第一、由于乡党委政府和各机关单位搬迁到永信集镇后,××乡文化中心已不位于××乡的中心集镇,争取各级的项目支持搬迁重建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第二、图书馆的资金投入仍然偏少,藏书量仍然偏少,图书资料尚不够丰富,电子图书室尚未建成,适应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第三、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很多问题一时难以解决,文化中心日常工作业务难以正常开展,而文化中心工作人员超编,不得不从事其它工作;第四、文化中心工作人员属于事业编制,政治、经济社会待遇偏低,多数时候不得不从事繁杂的工作,难以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第五、工作人员接受正规业务培训教育的途径少,规范化管理程度不高;第六、文化中心工作人员身兼多职,具体工作中有的方面尚还不够深入,在很多细致入微的工作上没有精力花时间去完成。

五、2010年工作思路

(一)努力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支持,超前谋划,量力而行,夯实基础,大力繁荣我乡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为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塑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加强文化中心工作人员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理论、法律法规、时事和工作业务等知识的学习,切实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驾驭工作能力。

(三)加强对文化中心工作人员的培训、管理和考核奖惩力度,依章依规管理,充分调动每一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根据每一位工作人员的特点、特长合理分解分配安排工作,确保上级主管部门、乡党委政府和文化中心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四)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力争早日完成××乡文化中心的长远规划和征地工作,争取乡党委政府承担文化中心建设用地的征地等相关费用,申请区委政府减免划拨文化中心建设用地费用,使各级有限的项目资金能够全部投入文化中心建设,确保2010年××乡文化中心建设项目顺利开工建设。××乡文化中心建设项目计划总占地面积5亩以上,初步完成文化中心的综合业务用房建设,实现文化中心工作业务全部搬迁转移至永信集镇。初步建成文化中心业务用房后,将进一步争取省市区项目资金,在永信集镇逐步建成集广场、舞台、看台、篮球场、图书馆、小型看片室(教育、会议多用)、宣传教育设施、体育设施、休闲娱乐设施等于一体的××乡文化中心。

(五)积极争取资金加大图书馆的投入,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有效实施农村数字电影“2131”工程,努力繁荣××乡文化事业,发展××乡特色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大力发展××乡文化旅游产业。

(六)继续发扬文艺汇演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克服不足,再接再厉,努力使2010年举办的文艺演出、文艺汇演更上新的台阶。

(七)继续抓好已建村文化室的建设工作,统筹各种资源,积极新建村文化室。

(八)切实实施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九)扩大“欢乐乡村大家乐”全民健身活动范围,促进“欢乐乡村大家乐”活动深入开展。

第5篇

影视产业是当代最具影响力和传播力的大众文化产业,是杭州市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中心”和实施“文化强市”战略的重要举措。为了掌握了解我市影视产业的发展现状,促进影视产业进一步发展,最近,我们到杭州市影视家协会、西湖影像促进会、星光院线和华策影视、南广影视等单位进行了调研。

 

杭州影视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发展我市影视产业十分重视,采取了积极举措,取得了显著成绩。据统计,2012年杭州影视企业共制作电视剧41部1480集,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排名第三,位列北京、上海之后。2012年共有5部杭产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占其全年播出量的四分之一强。其发展成就主要表现在:

 

涌现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优秀作品。杭产电影《岁岁清明》、电视剧《东方》和《五星红旗迎风飘扬》,2012年分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大奖;电视剧《国家命运》、《焦裕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2》等六部作品先后登陆央视(包括一套、八套),电影《听风者》等七部作品在全国电影院线公映,其中《听风者》在我市电影历史上首部实现全国票房破亿。此外,杭产影视剧在国际影视界也捷报频传,如动画电影《梦回金沙城》2011年入围83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评选,电视剧《中国往事》2009年在韩国首尔国际电视节上荣膺“最高电视剧大奖”。可以说,近五年杭产电视剧的获奖数量、在央视及上星频道播出比例、市场回报率等综合效益都居全国前列,精品不断涌现,实力不断增强,创作生产了一批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的优秀主旋律作品,已成为实施文化强市战略的一个突出亮点。

 

打造了一批全国著名的影视产业园区。为适应全球影视产业向集约化发展态势,我市近年来积极行动,打造了西溪创意产业园、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实验区、英皇影视文化村等一批境内外瞩目的影视产业园区、实验区。其中,西溪创意产业园园区影视剧产量占杭州市出品总量的70%以上,占浙江省的50%以上,已形成以剧本创作、影视拍摄及制作、电影发行、院线放映为主要特色的文化产业布局。2012年,华策影视积极筹建的“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实验区”正式挂牌,目前已集聚160家影视企业和工作室入驻,实验区借鉴好莱坞等国际先进产业的运行经验,重点加强影视文化创意创作平台、影视外贸企业孵化成长平台、华语影视文化产品传播交易平台、影视产业投融资及配套服务平台、全球影视文化研究平台等平台功能建设,推动入驻主体快速向国际化产业发展。

 

聚集了一批在全国有号召力的影视人才。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是关键。近年来,我市不断完善人才培养引进工作制度,采取团队集体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项目开发引进等多种方式引进高层次文化人才和优秀专业人才。在影视人才引进方面大力倡导“不求所有,只求所用”的理念,将“引人”和“引智”结合起来,通过项目合作、合同聘用和聘请担任文艺顾问等方式,邀请国内外著名导演、编剧如刘恒、邹静之、麦家等来杭定居和留居,为杭州影视创作服务。在筑巢引凤的同时,还积极培养文艺新人,促使一批优秀青年影视创作人才脱颖而出。如80后青年剧作家流潋紫编剧的《甄嬛传》,青年编剧海飞编剧的《旗袍》、《大西南剿匪记》、《从将军到士兵》等红遍全国,展示了优秀的创作潜力。

 

扶植了一批全国知名的影视企业。为贯彻和落实中央将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支柱产业精神,我市近年来坚持“支持国有、扶优民营”的工作思路,结合国家和浙江省相关政策,创造性地推出一批激励政策,鼓励社会影视制作公司发展,分类指导符合条件的影视企业改制上市。截至2012年底,杭州影视企业已有278家,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民营影视企业,如被誉为“国内电视剧第一股”的华策影视股份有限公司,被誉为“国内最大纪录片库制作公司”的长城影视股份有限公司,被誉为“全国精品电视剧制作商”的南广影视,被誉为“国内电影制作标杆企业”的金球影业,已成为优质民营资本投资领域中的亮点。这些优秀的影视企业聚集杭州,在增强本市文化软实力和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

 

举办了一系列影视节展文化活动。文化建设是一种在积累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互动过程。近年来,为繁荣杭州影视文化建设,我市遵循政府文化交流与民间文化交流并重,商业展映与公益文化交流活动并举的思路,举办了一系列旨在加强影视文化交流提升、营造影视产业发展良好氛围的节展活动。如西湖影像促进会举办的“侯孝贤电影回顾展暨首届西湖影像研讨会”,市电影电视家协会举办的杭州市青年数字电影大赛,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举办的亚洲青年电影节展,快报读者电影节推出的“杭州微电影展”等,为杭州增添了丰富多彩的影视文化气息,进一步活跃了杭州的影视文化氛围。

 

制约杭州影视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杭州市影视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喜人的进步,但与建设文化强市的总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星星多、月亮少”,对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大规划、大平台、大政策、大活动、大品牌还没有形成,从而制约了杭州影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影视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缺位。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杭州市文化精品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有力推进了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对文化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但是,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全市影视产业发展总的专项战略规划目前尚未制订,缺乏对全市影视产业“十二五”期间乃至今后较长一个时期整体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的思考,对全市影视产业未来发展的目标、定位以及行动方案还缺少科学明确的规划设计。

 

影视产业集聚大平台缺乏。杭州虽拥有丰富的外景地资源、资金资源及创作资源,但目前仍缺乏具有产业集聚效应的大载体和大平台。一是缺乏规模性、有影响力的影视产业基地。目前市域范围内虽有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实验区、西溪文化创意园等产业园区,但在产业链条拓展、资源吸纳整合、引领行业发展方面还存在短板,规模效应和品牌影响力尚未形成。二是缺乏刊物、网站等专业的信息交流平台。影视产业内部相关部门、公司以及创作人之间信息沟通不顺畅,各类影视机构之间各自为战,内部压价、同行相欺、重复创作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资源浪费。

影视产业政策存在“国”、“民”差异。近年来,在政策扶持和市场机制的双重推动下,我市民营影视企业迅速成长,涌现出一批在全国具有领跑地位的民营影视制作机构。但同时,相比于国有影视企业,民营影视企业在市场准入、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工商管理、投融资、职称评定、作品参评资格和产品宣传、企业推广、抱团合作、走出国门等方面享有的待遇仍存在一些差异。政策待遇的不公平,增加了民营影视企业发展的难度。

第6篇

北京市总工会始终把职工文化工作作为教育职工、引领职工、凝聚职工的重要载体,坚持以“中国梦·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按照“把握正确方向,搭建共享平台,盘活各方资源,激发基层活力,助推职工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创新体制机制,增加资金投入,培育文化品牌,创作精品力作,在推进职工文化繁荣发展、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引导职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首都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职工文化工作

坚持鲜明主题,深化价值认同。我们始终坚持将“中国梦·劳动创造幸福”这一主题贯穿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职工通过参加活动形成清晰记忆并固化为一致的价值认同,初步形成了依托文化活动实现价值引领的首都职工文化工作模式,实现了文化服务工作与职工宣传思想工作的深度融合,增强了职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激发了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

抓好整体设计,拓展工作思路。我们适时推出“在职职工文化体育发展助推计划”,在对职工文化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结合首都职工队伍实际对职工文化体育发展工作进行总体设计和整体规划,进一步完善体制和机制,并通过典型示范、资金助推、人才支持,引导和带动全市各级工会为职工提供“订单式”服务,将全市职工文化工作黏合成“一盘棋”。

紧贴职工需求开展文化服务

开展“订单式”服务,实现服务“零距离”。我们推出“订单”式文化服务,把选择权交给基层、交给职工,让职工能够按自己的意愿参加活动。在职工书屋图书配送、培训课程制定、慰问演出活动等方面,由基层工会组织和职工根据自身需求提出申请,市总工会依据基层需求,制定服务计划。在“五一”假日文化活动中,市总工会通过12351职工服务平台项目,职工凭京卡·互助服务卡自主选择参与项目、参与时间,几乎所有项目上线不到3天,门票就被一抢而空。丰富多样的个性化服务,实现了文化活动的“私人订制”。

融入时尚元素,增强文化感召力。我们不断探索主流价值观教育与时尚元素有机融合的途径,依托新媒体平台吸引年轻职工积极参与。精心策划漫画涂鸦、随手拍、微电影、微故事比赛,话剧、舞台剧展演等备受年轻职工群体喜爱的项目;用“快闪”等形式赞美劳动、赞美劳动者。我们设计推出的“幸福在哪里”网络视频吸引了近千万人次观看。我们还用最新潮的H5移动端页面制作技术推介资治通鉴大型展览,介绍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吸引了大批职工群众积极参与,增强了文化活动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打造文化品牌,扩大影响力。市总工会每年推出30余项职工文化活动,其中“五一”假日文化活动、职工文化艺术节、太庙国学讲坛等项目,吸引职工超过100万人次。2014年举办的4期太庙国学讲坛,通过现场及电视聆听讲座的职工达到33.6万人次;开设文化艺术培训课程20余种,直接受益职工上万人;职工艺术团坚持送文化到基层、送快乐到一线、送服务到身边,演出300余场,“零距离”服务职工10多万人次,受到全市职工的广泛欢迎。

激发基层活力形成多级联动

延伸工作手臂,拓宽服务平台。我们盘活工会系统内的优质资源,形成了以市劳动人民文化官、职工文化协会、书画协会为核心,以各区县工人文化宫、俱乐部为中坚力量,以12351为服务平台,三级服务体系为工作网络,职工之家为辐射延伸的工作模式,推进市级示范活动向基层和一线职工延伸,拓宽了职工文化服务的平台。

第7篇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职工文化工作

坚持鲜明主题,深化价值认同。我们始终坚持将“中国梦•劳动创造幸福”这一主题贯穿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职工通过参加活动形成清晰记忆并固化为一致的价值认同,初步形成了依托文化活动实现价值引领的首都职工文化工作模式,实现了文化服务工作与职工宣传思想工作的深度融合,增强了职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激发了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抓好整体设计,拓展工作思路。我们适时推出“在职职工文化体育发展助推计划”,在对职工文化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结合首都职工队伍实际对职工文化体育发展工作进行总体设计和整体规划,进一步完善体制和机制,并通过典型示范、资金助推、人才支持,引导和带动全市各级工会为职工提供“订单式”服务,将全市职工文化工作黏合成“一盘棋”。

二、紧贴职工需求开展文化服务

开展“订单式”服务,实现服务“零距离”。我们推出“订单”式文化服务,把选择权交给基层、交给职工,让职工能够按自己的意愿参加活动。在职工书屋图书配送、培训课程制定、慰问演出活动等方面,由基层工会组织和职工根据自身需求提出申请,市总工会依据基层需求,制定服务计划。在“五一”假日文化活动中,市总工会通过12351职工服务平台项目,职工凭京卡•互助服务卡自主选择参与项目、参与时间,几乎所有项目上线不到3天,门票就被一抢而空。丰富多样的个性化服务,实现了文化活动的“私人订制”。融入时尚元素,增强文化感召力。我们不断探索主流价值观教育与时尚元素有机融合的途径,依托新媒体平台吸引年轻职工积极参与。精心策划漫画涂鸦、随手拍、微电影、微故事比赛,话剧、舞台剧展演等备受年轻职工群体喜爱的项目;用“快闪”等形式赞美劳动、赞美劳动者。我们设计推出的“幸福在哪里”网络视频吸引了近千万人次观看。我们还用最新潮的H5移动端页面制作技术推介资治通鉴大型展览,介绍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吸引了大批职工群众积极参与,增强了文化活动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打造文化品牌,扩大影响力。市总工会每年推出30余项职工文化活动,其中“五一”假日文化活动、职工文化艺术节、太庙国学讲坛等项目,吸引职工超过100万人次。2014年举办的4期太庙国学讲坛,通过现场及电视聆听讲座的职工达到33.6万人次;开设文化艺术培训课程20余种,直接受益职工上万人;职工艺术团坚持送文化到基层、送快乐到一线、送服务到身边,演出300余场,“零距离”服务职工10多万人次,受到全市职工的广泛欢迎。

三、激发基层活力形成多级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