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1 18:07:19
序论:在您撰写科技创新汇报材料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实施人才工程,夯实企业技术进步的基础。
企业之争实际是科技之争,而科技之争的根本是人才之争。在过去一段较长的时间里,我们虽然注重人员培训,人才使用,但由于靠统配充实技术队伍,造成技术人员青黄不接,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带来的是产品单一、多年一贯制,没有技术实力去搞开发、搞创新的局面,企业发展徘徊不前。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近两年我们公司班子通过统一思想认识,果断决策,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坚持以人为本,大胆地实施人才工程,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有知识、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在实施这一工程中,我们抓了三点:
一是抓好人才的引进。我们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实施了招贤纳士、引进人才的措施,凡是专业对口、具有大中专学历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大中专学校应往届毕业生,都可以来应聘,对引进的人才为其解决配偶的工作、住房等,让他们切身感受到我们的工作是诚心诚意的,来的高兴、干的满意。通过这一措施,这几年我们共从全国各地引进了170多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中高级技术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及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二是抓好员工素质的提高。在实施人才工程中,我们把提高员工素质做为一项重要工作去抓。为提高员工队伍的专业知识水平,我们先后把20多名青年员工送到省内外的一些大专院校进行深造。与此同时积极鼓励企业中的管理者和技术工人对口参加各类培训。目前,全公司共有5人参加MBA学习,40多人参加大专函授及自学高考。为调动生产一线工人学技术、长才干的积极性,从2002年起,我们实行了评聘工人技师制度,通过考核,把40多位在一线中技术过硬、有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操作者评聘为工人技师,并纳进人才实行动态管理,每季一考核,对考核合格者发放一定的技师奖。这样一来,我们内部从观念上就发生了变化,大家不再认为只有学历、有职称的人才是人才,生产工人照样也是人才,对提高员工队伍素质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是为科技人才发挥作用,创造好的条件。有了人才是基础,发挥人才的作用是目的。要让人才发挥出作用,关键是要为他们营造一种好的氛围,创造出好的条件,让他们有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近几年我们大胆地支持和鼓励工程技术人员走出去开阔视野,考察市场,了解信息,搞新产品开发和参与一些技术攻关。并在工资待遇、奖金分配上给予倾斜,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工程技术人员让他们有荣誉、有地位。如:原技术中心主任XXX,是一位从外地引进的人才,近几年中,他带领导广大工程技术人员,连续奋战,先后开发出30多种压力机新产品,为企业赢得了市场和效益,所以公司现把他聘为总工程师。再如,技术工人XXX原是一位获得过潍坊市工人技师、技术能手称号的车工,公司在2002年底购进了一台大型进口镗铣床后,决定让他转岗学习操作其设备。由于他勤奋好学,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掌握了该设备的操作技术。为此,他不仅受到了公司的表彰奖励,2003年还被评为XX市有突出贡献的工人技师。我们还对各类人才放开使用,目前公司48名中层以上干部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到了90%,企业管理人员的知识化使企业接受新科技、新管理理念的水平与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为企业抓好技术进步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二、加大投入,提高企业技术进步硬件建设水平。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提高创新能力,提高竞争实力,不仅要有高素质的人才,同时还必须具备一流的加工设备,没有好的设备就不会生产出好的产品。近几年来,我们坚持不断的抓投入、抓设备更新,使企业加工能力和水平得到大的提高。
一是把投入作为兴企战略,靠投入推动企业创新。近几年来,我们始终把投入作为兴企的一项战略,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每一年度都要确立目标,制定计划,把技术改造、投入项目、资金与销售收入、利税同等纳入考核指标,做到生产、销售、技改三同步,确保企业技术进步保持强劲后劲。自2000年以来,我们用于技术改造、产品开发、项目开发的资金累计达到1.8亿元,对于企业的创新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我们自去年开始,投资1.2亿元,建起了占地250亩的冲压中心项目。目前,该项目的一期工程已完工,正式投入了生产。仅此企业年可增加销售收入1亿元,利税1000万元。
二是兴建科技中心,形成科技网络。2000年投资二百多万元,兴建了科研楼,建起了以产品设计开发为主的技术中心,又投资50多万元,开发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用现代化的手段设计开发产品,并在内部实行了联网,构筑起一个集资料、数据及管理为主、资源共享的科技网络,加快了产品开发速度,实现了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管理的目的。2001年公司的技术中心被验收为XX市级技术中心。
三是加速设备更新进程,提高产品加工水平。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公司是一个老企业,陈旧设备多,不进行更新就要落后,自改制以来,我们采取逐年更新的办法,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先后购进了70多台套精密及大中型关键设备。如:从俄罗斯购进的大型镗铣床后,使公司的镗铣加工能力提高了三倍,同时解决了新产品JM系列压力机的加工难题。为了满足新型建材机械新产品的开发需求,我们购进了在国内具有技术领先地位的大型立式车窗和磨床各2台。为了满足冲压中心的生产和产品开发需求,我们购进了大型油压机和大型机械压力机12台。等等,这些设备的购进既满足了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开发的需要,又提高了产品的加工水平。
三、运用科技成果,加速产品升级换代。
企业要适应市场,就必须顺应市场需求,研制开发新产品。在具备了人才、设备优势的同时,我们坚持不断把内在的与引进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优势,使企业保持了旺盛的竞争力。
一是挖掘本企业技术人员潜能,搞好产品延伸开发。我们公司是搞了几十年机械加工的企业,对机械产品的设计加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特别是我们通过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和几年来的实践,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存在着一定的潜能。因此,我们抓住这一点,在挖掘工程技术人员潜能,延伸产品开发上下功夫,通过这一优势,制定并采取了多元开发的经营战略,在开发生产压力机的基础上又相继靠自己的力量,自行研制开发了橡胶机械、液压机、汽车、农用车、联合收割机冲压件、混凝土砌块成型机、混凝土彩色屋面瓦生产线等多种产品,彻底地解决了多年来单一生产压力机的局面,所生产经营的产品达到5大类,100多个品种。特别是在开发新型建材机械中,QMY3-10型固定式混凝土砌块成型机被国家经贸委评审为国家级新产品,获得XX省机械工业系统科技进步一等奖,被列为XX省重点环保开发项目,公司被中国建筑块协会指定为建材机械定点生产单位。
二是运用科技成果,加速老产品升级换代。近几年,由于我们狠抓了科技投入和科研开发,所以研究积累出一些成果。如,在压力机的设计上,我们在系统、气垫保护、安全保护、电气控制等方面,研究出一些新技术成果,改浓油为稀油,新增了行程闭锁装置、液压过载保护、移动工作台、PLC控制等,用这些技术成果对老产品进行改造和换代,使产品的性能及技术得到提升,推向市场后效果极佳。如:我们运用科技成果,开发的JH36-400C闭式大台面压力机、JH36-400E闭式移动工作台压力机等换代产品,投放市场后,受到上海大众、长春一汽等大企业的青睐,其中,在2003年,长春一汽集团消声器厂一次就与我们签定了一千万元的销售合同。
一、实施人才工程,夯实企业技术进步的基础。
企业之争实际是科技之争,而科技之争的根本是人才之争。在过去一段较长的时间里,我们虽然注重人员培训,人才使用,但由于靠统配充实技术队伍,造成技术人员青黄不接,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带来的是产品单一、多年一贯制,没有技术实力去搞开发、搞创新的局面,企业发展徘徊不前。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近两年我们公司班子通过统一思想认识,果断决策,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坚持以人为本,大胆地实施人才工程,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有知识、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在实施这一工程中,我们抓了三点:
一是抓好人才的引进。我们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实施了招贤纳士、引进人才的措施,凡是专业对口、具有大中专学历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大中专学校应往届毕业生,都可以来应聘,对引进的人才为其解决配偶的工作、住房等,让他们切身感受到我们的工作是诚心诚意的,来的高兴、干的满意。通过这一措施,这几年我们共从全国各地引进了170多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中高级技术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及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二是抓好员工素质的提高。在实施人才工程中,我们把提高员工素质做为一项重要工作去抓。为提高员工队伍的专业知识水平,我们先后把20多名青年员工送到省内外的一些大专院校进行深造。与此同时积极鼓励企业中的管理者和技术工人对口参加各类培训。目前,全公司共有5人参加MBA学习,40多人参加大专函授及自学高考。为调动生产一线工人学技术、长才干的积极性,从2002年起,我们实行了评聘工人技师制度,通过考核,把40多位在一线中技术过硬、有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操作者评聘为工人技师,并纳进人才实行动态管理,每季一考核,对考核合格者发放一定的技师奖。这样一来,我们内部从观念上就发生了变化,大家不再认为只有学历、有职称的人才是人才,生产工人照样也是人才,对提高员工队伍素质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是为科技人才发挥作用,创造好的条件。有了人才是基础,发挥人才的作用是目的。要让人才发挥出作用,关键是要为他们营造一种好的氛围,创造出好的条件,让他们有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近几年我们大胆地支持和鼓励工程技术人员走出去开阔视野,考察市场,了解信息,搞新产品开发和参与一些技术攻关。并在工资待遇、奖金分配上给予倾斜,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工程技术人员让他们有荣誉、有地位。如:原技术中心主任XXX,是一位从外地引进的人才,近几年中,他带领导广大工程技术人员,连续奋战,先后开发出30多种压力机新产品,为企业赢得了市场和效益,所以公司现把他聘为总工程师。再如,技术工人XXX原是一位获得过潍坊市工人技师、技术能手称号的车工,公司在2002年底购进了一台大型进口镗铣床后,决定让他转岗学习操作其设备。由于他勤奋好学,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掌握了该设备的操作技术。为此,他不仅受到了公司的表彰奖励,2003年还被评为XX市有突出贡献的工人技师。我们还对各类人才放开使用,目前公司48名中层以上干部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到了90%,企业管理人员的知识化使企业接受新科技、新管理理念的水平与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为企业抓好技术进步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二、加大投入,提高企业技术进步硬件建设水平。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提高创新能力,提高竞争实力,不仅要有高素质的人才,同时还必须具备一流的加工设备,没有好的设备就不会生产出好的产品。近几年来,我们坚持不断的抓投入、抓设备更新,使企业加工能力和水平得到大的提高。
一是把投入作为兴企战略,靠投入推动企业创新。近几年来,我们始终把投入作为兴企的一项战略,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每一年度都要确立目标,制定计划,把技术改造、投入项目、资金与销售收入、利税同等纳入考核指标,做到生产、销售、技改三同步,确保企业技术进步保持强劲后劲。自2000年以来,我们用于技术改造、产品开发、项目开发的资金累计达到1.8亿元,对于企业的创新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我们自去年开始,投资1.2亿元,建起了占地250亩的冲压中心项目。目前,该项目的一期工程已完工,正式投入了生产。仅此企业年可增加销售收入1亿元,利税1000万元。
二是兴建科技中心,形成科技网络。2000年投资二百多万元,兴建了科研楼,建起了以产品设计开发为主的技术中心,又投资50多万元,开发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用现代化的手段设计开发产品,并在内部实行了联网,构筑起一个集资料、数据及管理为主、资源共享的科技网络,加快了产品开发速度,实现了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管理的目的。2001年公司的技术中心被验收为XX市级技术中心。
三是加速设备更新进程,提高产品加工水平。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公司是一个老企业,陈旧设备多,不进行更新就要落后,自改制以来,我们采取逐年更新的办法,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先后购进了70多台套精密及大中型关键设备。如:从俄罗斯购进的大型镗铣床后,使公司的镗铣加工能力提高了三倍,同时解决了新产品JM系列压力机的加工难题。为了满足新型建材机械新产品的开发需求,我们购进了在国内具有技术领先地位的大型立式车窗和磨床各2台。为了满足冲压中心的生产和产品开发需求,我们购进了大型油压机和大型机械压力机12台。等等,这些设备的购进既满足了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开发的需要,又提高了产品的加工水平。
三、运用科技成果,加速产品升级换代。
企业要适应市场,就必须顺应市场需求,研制开发新产品。在具备了人才、设备优势的同时,我们坚持不断把内在的与引进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优势,使企业保持了旺盛的竞争力。
一是挖掘本企业技术人员潜能,搞好产品延伸开发。我们公司是搞了几十年机械加工的企业,对机械产品的设计加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特别是我们通过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和几年来的实践,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存在着一定的潜能。因此,我们抓住这一点,在挖掘工程技术人员潜能,延伸产品开发上下功夫,通过这一优势,制定并采取了多元开发的经营战略,在开发生产压力机的基础上又相继靠自己的力量,自行研制开发了橡胶机械、液压机、汽车、农用车、联合收割机冲压件、混凝土砌块成型机、混凝土彩色屋面瓦生产线等多种产品,彻底地解决了多年来单一生产压力机的局面,所生产经营的产品达到5大类,100多个品种。特别是在开发新型建材机械中,QMY3-10型固定式混凝土砌块成型机被国家经贸委评审为国家级新产品,获得XX省机械工业系统科技进步一等奖,被列为XX省重点环保开发项目,公司被中国建筑块协会指定为建材机械定点生产单位。
二是运用科技成果,加速老产品升级换代。近几年,由于我们狠抓了科技投入和科研开发,所以研究积累出一些成果。如,在压力机的设计上,我们在系统、气垫保护、安全保护、电气控制等方面,研究出一些新技术成果,改浓油为稀油,新增了行程闭锁装置、液压过载保护、移动工作台、PLC控制等,用这些技术成果对老产品进行改造和换代,使产品的性能及技术得到提升,推向市场后效果极佳。如:我们运用科技成果,开发的JH36-400C闭式大台面压力机、JH36-400E闭式移动工作台压力机等换代产品,投放市场后,受到上海大众、长春一汽等大企业的青睐,其中,在2003年,长春一汽集团消声器厂一次就与我们签定了一千万元的销售合同。
近年来,我市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的理念,积极创新工作思路,着力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培育创新主体、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争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优化创新环境等方面下功夫,积极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科技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近年来,我市的科技综合实力、科技进步水平均保持在全省第五位(撤地建市时全省第九位)。年至年我市连续四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两年评选一次)。椒江区被定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温岭市、路桥区分别被列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椒江、路桥、黄岩、温岭、玉环被列为省科技强县(市、区)单位,温岭市、玉环县还被定为省区域支柱产业重大科技攻关试点市县。
(二)创新型企业迅速发展
1、培育了一批技术领先的创新型企业。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行创新型试点企业工作,一批创新型企业异军突起,成为自主创新的典型。年,海正药业和吉利集团被列为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全省5家),华海药业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有2家企业进入省首批自主创新型示范企业行列(全省5家),拥有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7家。
2、取得了一批优秀的科技成果。近年来,我市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银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新农化工有限公司、华海药业等),省科技进步奖138项。典型的如吉利集团成功研制的汽车自动变速箱,实现了我国自动变速箱开发及生产零的突破,获得了年国内汽车行业唯一的科技进步一等奖。海正集团“年产5000吨聚乳酸树脂及制品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被列入国家生物工程专项。金壳生物化学有限公司依靠一项成果几年内成长为国内最大的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生产企业。天台昌明化学制品有限公司的“替代光气、氯化亚砜等有害有毒原料的绿色化学技术开发及推广应用”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西菱台钻制造有限公司研制的三片式主精度弧形齿盘定位刀塔,为国内首创。
(三)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1、培育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根据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目前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11家。(根据老的认定办法,全市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56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1家。)已有省级高新技术产品479只。年,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92.73亿元,同比增长13.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8.11%,居全省第三位。
2、形成了一批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目前,我市有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3家,省级特色产业基地8家。以特色产业基地为载体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格局初步凸现,为我市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承担了一大批国家和省科技计划项目。截止目前,我市共承担了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55个、国家创新基金项目103项、国家星火计划56项及各类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有力地促进了我市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
(四)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年,我市专利申请量达29751件,年均增长25%;专利授权量达20962件,年均增长20%;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532件,占过去20年发明专利授权总量的70%。年,我市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先进集体”。
(五)军工合作迈出喜人步伐
年,我市企业与国防军工系统的科研机构达成67项技术转化合作意向,9个项目签订了合作协议,总投资达3亿元;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复合及防弹材料试验基地在临海建立;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六研究所拟确定在临海市设立民技术转移中心。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们根据块状经济明显,科技创新资源匮乏,企业技术需求旺盛的实际,确立了“一体两翼”的工作思路。“一体”,即以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主体,通过产学研结合,形成“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进行科研攻关和开展公共服务”的科技创新新格局。“两翼”即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通过“一体两翼”的实施,合力提升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
(一)重点抓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培育创新源头
由于高等院校少、大院大所缺、创新源“先天不足”。近年来,我局确定了“政府扶持平台,平台服务企业,企业自主创新,创新升级产业”的思路,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作为“牛鼻子”来抓,加快建设以科技创新公共平台、企业研发机构、区域创新服务平台等为核心的多层次的技术创新支撑平台,鼓励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通过联合申报、共同建设的方式实现科技资源的集成与互动。
一是抓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年以来,我市先后建成了(上海)科技园、浙大研究院、中科院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高校产学研联盟中心、上海高校技术转移中心、中科先进制造装备数字化设计中心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目前,上述平台均已进入运行阶段,通过合作研发、共建载体、转移成果、引进人才、技术培训等方式,有力地推进了我市的科技创新工作。
二是全力打造技术交易平台。从年开始,我市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届科技成果交易会,每届都邀请浙大、中科院、上海交大等国内知名高校院所的几百名专家教授与企业对接。截止中国校(院、所)企科技和人才合作大会,我市企业和各高校院所共签订技术合作协议近3523项,合同金额达27.37亿元。
四是建设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目前,全市已创建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家,省级区域创新平台3家,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16家,市级区域创新服务中心52家。这些服务中心每年为近5000家中小企业提供科技服务,深受企业欢迎。
五是抓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为集聚各类创新要素,我们积极鼓励支持企业主动面向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寻求智力支持,集成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相关力量,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具有较强研究开发能力的企业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等。2003年开始,我们加大了这项工作的力度,出台了以奖代补的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的积极性。目前,全市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海正,省内唯一一家设在企业的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企业研究院2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222家,其中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5家(吉利、海正、飞跃、钱江、华海)、省级研发中心111家,引进大院名校与企业共建创新载体165家。
(二)分类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提升产业能级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实现创新的基础性工作,是产业能级提升的关键。近年来,我们按照“培育—提升—壮大—求强”的思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一是引导传统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进行改造,逐步转化为高新技术企业。二是鼓励重点骨干高新技术企业,按照“四位一体”(掌握核心技术,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明确发展战略,争创小巨人企业;保护知识产权,争创中国名牌与驰名商标;进行股份制改造,争取企业上市)的要求做大做强,推动产业能级的提升。
(三)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1、争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为加强专利工作,我们自加压力,06年初主动向市里提出了争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的目标,经过上下的共同努力,年月,我市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列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年10月,我市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考核验收。年8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我市列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
2、加强专利行政执法。以“依法管理、强化教育、注重调解、立足保护”为指导思想,对专利案件实行省、市、县(市、区)联合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切实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在9个县(市、区)全面开展委托专利行政执法工作,加强了执法能力,提高了执法效率。
3、积极开展专利示范企业评选工作。共培育了国家级知识产权试点企业4家,省级专利示范企业51家,市级专利示范企业100家。
4、加大知识产权工作投入力度。对新增的发明专利补助每项由原来的0.3万元提高到0.8万元;市级专利示范企业补助由原来的2万元提高到3万元。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企业、省级专利示范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补助10万元、5万元。对制订完成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第一起草单位,每项分别一次性给予100万元、20万元、10万元、5万元的奖励。
(四)统筹城乡科技发展,推进农业和社会领域科技不断进步
1、大力推进农业攻关。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大对农业科技进步的扶持力度,市级科技三项经费三分之一以上投向农业项目。在充分发挥市农科院等农业科研单位力量的基础上,借助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开展技术攻关,研究解决农业发展中的共性关键技术难题。近年来,我们突出农业高新技术、传统技术升级两个优先主题,在农产品(食品)加工技术及加产业化、现代农业工程技术、新产品选育及产业化、海洋渔业科技及区域特色农业关键技术等八个方面实施重点攻关,共向上争取项目250多项,每年都获得1000万以上的经费支持。
2、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我市自从2005年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制度以来,93名科技特派员共实施科技开发项目328个,推广新技术新产品102个,引进新品种21个,项目总投资8500万元,实现利润1200万元。07年临海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并作为全国唯一的县级市代表在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
3、积极培育“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实施生态市建设示范项目。05年温岭市通过了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认定。07年路桥区通过了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认定。
4、在全市开展了科技强镇(乡、街道)评选活动。为把科技创新工作向基层伸展,2007年我们在省内率先开展了科技强镇(乡、街道)评选活动。目前,椒江区海门街道等13家单位被评为市科技强镇(乡、街道),为我市基层的自主创新工作树立了榜样。
(五)加强“引智”力度,集聚拔尖科技人才
近年来,我们按照“项目引才、平台聚才、载体育才、机制留才”的思路,进一步深化项目、人才、平台、载体一体化建设,进一步调动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对科技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为推动我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一是以科技项目为载体,通过“项目+人才”的引才方式,形成以人才带项目,以项目引人才的互动机制。通过争取和实施一批国家“863”、“星火”、“火炬”和“国家创新基金”等重大专项,支持项目承担单位“引进”关键技术人才,实现研发能力的提升和跨越。二是依托一批重大科技项目,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流动方式“引智”,带动提高科技人才的整体素质。三是通过搭建大学研究院、中科院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中心、(上海)科技园等重大创新平台,达到集聚人才的目的;四是加强引进大院名校与企业共建创新载体工作,积极鼓励支持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共建创新载体,全面提高我市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从而加快对行业人才的锻炼和培养。据年省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评价报告显示:年,我市科技数为4.62万人,总量为全省第三,同比增长14.34%,每万人口科技活动人员数为80.43,同比增长14.5%。
三、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思路
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以“两强两提升”(强化平台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水平,强化主体培育,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科技行动为抓手,集中精力和资源,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四大”战略,以“提升服务水平和块状经济创新能力”为目标,重点抓好“区域公共创新平台、行业专业平台、企业研发平台、科技服务平台”四大平台建设,重点扶持培育科技型创新企业。通过资源整合以及内部与内部、内部与外部之间的有效合作互动,夯实科技创新基础。按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限制淘汰落后产业的要求,不断壮大科技创新主体,促进科技型企业真正成为转型升级的领航者、自主创新的主力军。
(二)工作目标
1、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新提升。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达到8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8%,认定新版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60家。
2、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有新加强。新建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0家,行业专业和区域创新平台5个,院地校企合作共建创新载体15家。
3、科技项目组织实施有新突破。组织实施国家火炬计划项目30项,国家创新基金10项,省级重大重点项目50项,市级重点项目30项。
4、科技经费投入有新增长。全社会科技投入达到70亿元,研究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1.5%,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1.6%。
5、知识产权创造使用保护有新推进。全市专利申请量超过800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900件,发明专利授权量200件。
(三)保障措施
1、大力营造良好法律政策环境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省高新技术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努力把科技进步与创新纳入法制化轨道。认真落实近来各地出台的鼓励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统计监测报告制度。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会同有关部门,重点抓好企业技术开发费抵扣、职工教育经费抵扣、加速折旧、取消计税工资、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进口仪器设备免征关税等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培训,把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到实处,积极推行和完善知识产权参与股权和收益分配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或主持国防标准、国家、行业标准制定,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2、大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坚持以学为先,把学习作为丰富知识储备,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推进科技工作创新结合起来。认真推行一线工作法、建立重大科技项目和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做到干部在一线工作、决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成绩在一线体现。
3、大力优化科技经费配置
把有限的财政科技经费用在刀刃上,提高经费的使用绩效,切实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财政科技经费主要用于工业技术创新和民生科技建设,重点支持为获取自主知识产权、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创新活动;支持对我市的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基础性、战略性、公益性的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加强经费使用的集中度,努力克服财政科技经费使用小而散的习惯性做法;支持各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区创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建设。会同财政部门探索定额补助、事后补助、奖励经费、贷款贴息、政府采购等多种科技资金配置形式,引导企业、行业增加自主创新投入。积极争取国家、省里的科技经费、扩大我市科技投入的总量规模。建立政府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体系,健全公开透明的监管机制,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着力抓好科技帮扶
针对我市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的状况,从科技部门的职能出发,发动全市科技系统的广大科技人员,深入企业开展“科技帮扶”活动,促进企业稳定发展、转型发展和提升发展。一是帮助企业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诊断;二是帮助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加速推进产品创新;三是帮助企业开发、申请和购买国内外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增强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竞争力;四是帮助企业建立和发展研发机构,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五是帮助暂时不符合国家新出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条件的企业,制定整改方案,使其尽早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企业。
5、大力培养引进创新型人才
把吸引、培养、使用好科技人才,充分发挥创新人才的作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实施省“百千万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结合重大重点科技项目实施,开展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创建活动,形成若干个由科技专家和企业技术总负责人共同领衔的科技创新团队。结合创新型企业试点示范工作,进一步增强企业家的科技创新意识,造就一支既懂经营管理又对科技比较熟悉、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家队伍。结合企业一线工作,努力培育生产一线的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引进大院名校战略,以团队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核心技术为重点,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刚性引进和柔性引进相结合,不拘一格地引进急需和紧缺的高层次人才,促进国内外优质科技资源向集聚。充分发挥在台高校的本土优势,推进高素质人才就地创新创业。
一、实施人才工程,夯实企业技术进步的基础。
企业之争实际是科技之争,而科技之争的根本是人才之争。在过去一段较长的时间里,我们虽然注重人员培训,人才使用,但由于靠统配充实技术队伍,造成技术人员青黄不接,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带来的是产品单一、多年一贯制,没有技术实力去搞开发、搞创新的局面,企业发展徘徊不前。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近两年我们公司班子通过统一思想认识,果断决策,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坚持以人为本,大胆地实施人才工程,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有知识、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在实施这一工程中,我们抓了三点:
一是抓好人才的引进。我们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实施了招贤纳士、引进人才的措施,凡是专业对口、具有大中专学历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大中专学校应往届毕业生,都可以来应聘,对引进的人才为其解决配偶的工作、住房等,让他们切身感受到我们的工作是诚心诚意的,来的高兴、干的满意。通过这一措施,这几年我们共从全国各地引进了170多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中高级技术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及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二是抓好员工素质的提高。在实施人才工程中,我们把提高员工素质做为一项重要工作去抓。为提高员工队伍的专业知识水平,我们先后把20多名青年员工送到省内外的一些大专院校进行深造。与此同时积极鼓励企业中的管理者和技术工人对口参加各类培训。目前,全公司共有5人参加MBA学习,40多人参加大专函授及自学高考。为调动生产一线工人学技术、长才干的积极性,从20*年起,我们实行了评聘工人技师制度,通过考核,把40多位在一线中技术过硬、有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操作者评聘为工人技师,并纳进人才实行动态管理,每季一考核,对考核合格者发放一定的技师奖。这样一来,我们内部从观念上就发生了变化,大家不再认为只有学历、有职称的人才是人才,生产工人照样也是人才,对提高员工队伍素质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是为科技人才发挥作用,创造好的条件。有了人才是基础,发挥人才的作用是目的。要让人才发挥出作用,关键是要为他们营造一种好的氛围,创造出好的条件,让他们有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近几年我们大胆地支持和鼓励工程技术人员走出去开阔视野,考察市场,了解信息,搞新产品开发和参与一些技术攻关。并在工资待遇、奖金分配上给予倾斜,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工程技术人员让他们有荣誉、有地位。如:原技术中心主任*,是一位从外地引进的人才,近几年中,他带领导广大工程技术人员,连续奋战,先后开发出30多种压力机新产品,为企业赢得了市场和效益,所以公司现把他聘为总工程师。再如,技术工人*原是一位获得过潍坊市工人技师、技术能手称号的车工,公司在20*年底购进了一台大型进口镗铣床后,决定让他转岗学习操作其设备。由于他勤奋好学,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掌握了该设备的操作技术。为此,他不仅受到了公司的表彰奖励,20*年还被评为*市有突出贡献的工人技师。我们还对各类人才放开使用,目前公司48名中层以上干部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到了90%,企业管理人员的知识化使企业接受新科技、新管理理念的水平与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为企业抓好技术进步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二、加大投入,提高企业技术进步硬件建设水平。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提高创新能力,提高竞争实力,不仅要有高素质的人才,同时还必须具备一流的加工设备,没有好的设备就不会生产出好的产品。近几年来,我们坚持不断的抓投入、抓设备更新,使企业加工能力和水平得到大的提高。
一是把投入作为兴企战略,靠投入推动企业创新。近几年来,我们始终把投入作为兴企的一项战略,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每一年度都要确立目标,制定计划,把技术改造、投入项目、资金与销售收入、利税同等纳入考核指标,做到生产、销售、技改三同步,确保企业技术进步保持强劲后劲。自*年以来,我们用于技术改造、产品开发、项目开发的资金累计达到1.8亿元,对于企业的创新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我们自去年开始,投资1.2亿元,建起了占地250亩的冲压中心项目。目前,该项目的一期工程已完工,正式投入了生产。仅此企业年可增加销售收入1亿元,利税1000万元。
二是兴建科技中心,形成科技网络。*年投资二百多万元,兴建了科研楼,建起了以产品设计开发为主的技术中心,又投资50多万元,开发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用现代化的手段设计开发产品,并在内部实行了联网,构筑起一个集资料、数据及管理为主、资源共享的科技网络,加快了产品开发速度,实现了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管理的目的。20*年公司的技术中心被验收为*市级技术中心。
三是加速设备更新进程,提高产品加工水平。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公司是一个老企业,陈旧设备多,不进行更新就要落后,自改制以来,我们采取逐年更新的办法,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先后购进了70多台套精密及大中型关键设备。如:从俄罗斯购进的大型镗铣床后,使公司的镗铣加工能力提高了三倍,同时解决了新产品JM系列压力机的加工难题。为了满足新型建材机械新产品的开发需求,我们购进了在国内具有技术领先地位的大型立式车窗和磨床各2台。为了满足冲压中心的生产和产品开发需求,我们购进了大型油压机和大型机械压力机12台。等等,这些设备的购进既满足了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开发的需要,又提高了产品的加工水平。
三、运用科技成果,加速产品升级换代。
企业要适应市场,就必须顺应市场需求,研制开发新产品。在具备了人才、设备优势的同时,我们坚持不断把内在的与引进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优势,使企业保持了旺盛的竞争力。
一是挖掘本企业技术人员潜能,搞好产品延伸开发。我们公司是搞了几十年机械加工的企业,对机械产品的设计加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特别是我们通过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和几年来的实践,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存在着一定的潜能。因此,我们抓住这一点,在挖掘工程技术人员潜能,延伸产品开发上下功夫,通过这一优势,制定并采取了多元开发的经营战略,在开发生产压力机的基础上又相继靠自己的力量,自行研制开发了橡胶机械、液压机、汽车、农用车、联合收割机冲压件、混凝土砌块成型机、混凝土彩色屋面瓦生产线等多种产品,彻底地解决了多年来单一生产压力机的局面,所生产经营的产品达到5大类,100多个品种。特别是在开发新型建材机械中,QMY3-10型固定式混凝土砌块成型机被国家经贸委评审为国家级新产品,获得*省机械工业系统科技进步一等奖,被列为*省重点环保开发项目,公司被中国建筑块协会指定为建材机械定点生产单位。
二是运用科技成果,加速老产品升级换代。近几年,由于我们狠抓了科技投入和科研开发,所以研究积累出一些成果。如,在压力机的设计上,我们在系统、气垫保护、安全保护、电气控制等方面,研究出一些新技术成果,改浓油为稀油,新增了行程闭锁装置、液压过载保护、移动工作台、PLC控制等,用这些技术成果对老产品进行改造和换代,使产品的性能及技术得到提升,推向市场后效果极佳。如:我们运用科技成果,开发的JH36-400C闭式大台面压力机、JH36-400E闭式移动工作台压力机等换代产品,投放市场后,受到上海大众、长春一汽等大企业的青睐,其中,在20*年,长春一汽集团消声器厂一次就与我们签定了一千万元的销售合同。
三是抓好“厂所”挂钩,开发高技术含量产品。
一、实施人才工程,夯实企业技术进步的基础。
企业之争实际是科技之争,而科技之争的根本是人才之争。在过去一段较长的时间里,我们虽然注重人员培训,人才使用,但由于靠统配充实技术队伍,造成技术人员青黄不接,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带来的是产品单一、多年一贯制,没有技术实力去搞开发、搞创新的局面,企业发展徘徊不前。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近两年我们公司班子通过统一思想认识,果断决策,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坚持以人为本,大胆地实施人才工程,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有知识、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在实施这一工程中,我们抓了三点:
一是抓好人才的引进。我们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实施了招贤纳士、引进人才的措施,凡是专业对口、具有大中专学历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大中专学校应往届毕业生,都可以来应聘,对引进的人才为其解决配偶的工作、住房等,让他们切身感受到我们的工作是诚心诚意的,来的高兴、干的满意。通过这一措施,这几年我们共从全国各地引进了170多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中高级技术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及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
二是抓好员工素质的提高。在实施人才工程中,我们把提高员工素质做为一项重要工作去抓。为提高员工队伍的专业知识水平,我们先后把20多名青年员工送到省内外的一些大专院校进行深造。与此同时积极鼓励企业中的管理者和技术工人对口参加各类培训。目前,全公司共有5人参加MBA学习,40多人参加大专函授及自学高考。为调动生产一线工人学技术、长才干的积极性,从2002年起,我们实行了评聘工人技师制度,通过考核,把40多位在一线中技术过硬、有实践经验和创新能力的操作者评聘为工人技师,并纳进人才实行动态管理,每季一考核,对考核合格者发放一定的技师奖。这样一来,我们内部从观念上就发生了变化,大家不再认为只有学历、有职称的人才是人才,生产工人照样也是人才,对提高员工队伍素质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是为科技人才发挥作用,创造好的条件。有了人才是基础,发挥人才的作用是目的。要让人才发挥出作用,关键是要为他们营造一种好的氛围,创造出好的条件,让他们有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近几年我们大胆地支持和鼓励工程技术人员走出去开阔视野,考察市场,了解信息,搞新产品开发和参与一些技术攻关。并在工资待遇、奖金分配上给予倾斜,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工程技术人员让他们有荣誉、有地位。如:原技术中心主任XXX,是一位从外地引进的人才,近几年中,他带领导广大工程技术人员,连续奋战,先后开发出30多种压力机新产品,为企业赢得了市场和效益,所以公司现把他聘为总工程师。再如,技术工人XXX原是一位获得过潍坊市工人技师、技术能手称号的车工,公司在2002年底购进了一台大型进口镗铣床后,决定让他转岗学习操作其设备。由于他勤奋好学,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掌握了该设备的操作技术。为此,他不仅受到了公司的表彰奖励,2003年还被评为XX市有突出贡献的工人技师。我们还对各类人才放开使用,目前公司48名中层以上干部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到了90%,企业管理人员的知识化使企业接受新科技、新管理理念的水平与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为企业抓好技术进步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二、加大投入,提高企业技术进步硬件建设水平。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提高创新能力,提高竞争实力,不仅要有高素质的人才,同时还必须具备一流的加工设备,没有好的设备就不会生产出好的产品。近几年来,我们坚持不断的抓投入、抓设备更新,使企业加工能力和水平得到大的提高。
一是把投入作为兴企战略,靠投入推动企业创新。近几年来,我们始终把投入作为兴企的一项战略,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每一年度都要确立目标,制定计划,把技术改造、投入项目、资金与销售收入、利税同等纳入考核指标,做到生产、销售、技改三同步,确保企业技术进步保持强劲后劲。自2000年以来,我们用于技术改造、产品开发、项目开发的资金累计达到1.8亿元,对于企业的创新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我们自去年开始,投资1.2亿元,建起了占地250亩的冲压中心项目。目前,该项目的一期工程已完工,正式投入了生产。仅此企业年可增加销售收入1亿元,利税1000万元。
二是兴建科技中心,形成科技网络。2000年投资二百多万元,兴建了科研楼,建起了以产品设计开发为主的技术中心,又投资50多万元,开发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用现代化的手段设计开发产品,并在内部实行了联网,构筑起一个集资料、数据及管理为主、资源共享的科技网络,加快了产品开发速度,实现了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管理的目的。2001年公司的技术中心被验收为XX市级技术中心。
三是加速设备更新进程,提高产品加工水平。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公司是一个老企业,陈旧设备多,不进行更新就要落后,自改制以来,我们采取逐年更新的办法,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先后购进了70多台套精密及大中型关键设备。如:从俄罗斯购进的大型镗铣床后,使公司的镗铣加工能力提高了三倍,同时解决了新产品JM系列压力机的加工难题。为了满足新型建材机械新产品的开发需求,我们购进了在国内具有技术领先地位的大型立式车窗和磨床各2台。为了满足冲压中心的生产和产品开发需求,我们购进了大型油压机和大型机械压力机12台。等等,这些设备的购进既满足了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开发的需要,又提高了产品的加工水平。
三、运用科技成果,加速产品升级换代。
企业要适应市场,就必须顺应市场需求,研制开发新产品。在具备了人才、设备优势的同时,我们坚持不断把内在的与引进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优势,使企业保持了旺盛的竞争力。
一是挖掘本企业技术人员潜能,搞好产品延伸开发。我们公司是搞了几十年机械加工的企业,对机械产品的设计加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特别是我们通过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和几年来的实践,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存在着一定的潜能。因此,我们抓住这一点,在挖掘工程技术人员潜能,延伸产品开发上下功夫,通过这一优势,制定并采取了多元开发的经营战略,在开发生产压力机的基础上又相继靠自己的力量,自行研制开发了橡胶机械、液压机、汽车、农用车、联合收割机冲压件、混凝土砌块成型机、混凝土彩色屋面瓦生产线等多种产品,彻底地解决了多年来单一生产压力机的局面,所生产经营的产品达到5大类,100多个品种。特别是在开发新型建材机械中,QMY3-10型固定式混凝土砌块成型机被国家经贸委评审为国家级新产品,获得XX省机械工业系统科技进步一等奖,被列为XX省重点环保开发项目,公司被中国建筑块协会指定为建材机械定点生产单位。
二是运用科技成果,加速老产品升级换代。近几年,由于我们狠抓了科技投入和科研开发,所以研究积累出一些成果。如,在压力机的设计上,我们在系统、气垫保护、安全保护、电气控制等方面,研究出一些新技术成果,改浓油为稀油,新增了行程闭锁装置、液压过载保护、移动工作台、PLC控制等,用这些技术成果对老产品进行改造和换代,使产品的性能及技术得到提升,推向市场后效果极佳。如:我们运用科技成果,开发的JH36-400C闭式大台面压力机、JH36-400E闭式移动工作台压力机等换代产品,投放市场后,受到上海大众、长春一汽等大企业的青睐,其中,在2003年,长春一汽集团消声器厂一次就与我们签定了一千万元的销售合同。
一、全力实施“663212”科技创新工程,努力构建创新型
为全面贯彻《省人民政府关于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的实施意见》、《市人民政府关于科技创新“633611”工程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科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产业技术升级,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由科技局牵头联合工信委、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组织专门力量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起草了《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实施“663212”工程的意见》,分别经县政府常务会议、县委常委会研究同意,并以县政府(2012)1号文件下发,给我县今后几年的科技工作提出了主攻方向,就是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的战略目标,着力培育发展以新型建材为主导的非金属新材料、以轴承为主导的机械电子、金属新材料及其制品、以光伏为主导的新能源、生物和新医药、现代农业及绿色食品等6个我县有优势、有基础、有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使其成为符合低碳与生态经济要求和当代新产业发展趋势的龙头主导产业,成为我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围绕6个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求,致力培育6个创新型企业,实施3项重大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建设2个重点研发平台,办好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组建2个优势科技创新团队。过去一年,在全社会的努力下,科技创新工程的实施开局良好,优势高新技术产业改造升级进展顺利,如三清活性炭厂作为培育6个创新型企业的典型,该厂组建优势科技创新团队,促进产学研结合。其研发的高吸收挥发性溶剂活性炭对建筑行业降低成本,减少污染,将带来显著的效果。电气开关厂、市红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县特种水稻研究中心、三清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都成立了以教授为主导、大学高材生为主体的研发队伍,分别与中国林科院、理工大学、大学、大学等多所大学科研机构联姻,共同攻关科研项目。科技创新工程的实施,将大力提升我县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我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实现富民兴玉目标。
二、积极组织申报实施科技项目,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我局始终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把项目建设作为关键工作来抓,从项目的立项申报,到组织实施,产业转化,实行全面跟踪,全程服务。为激发企业科技项目申报热情,我们强化工作举措,重点加强了对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项目申报资金、技术申报资料准备等的扶持力度,引导激发企业申报项目热情,增加资金投入和人才投入,建立技术研发机构,加大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力度,不断提升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通过努力,一批科技项目得到了培育和壮大,争取到了上级科技部门的支持。如由三清山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申报的《生物酶法和动态高压微射流联用技术制备高活性红薯渣膳食纤维》列入国家中小型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由省轴承产品检测中心申报的《县轴承检测与技术服务平台》列入国家创新基金服务机构补助项目。由创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申报的《獭兔规模化养殖技术示范》列入省首批六个富民强县项目之一。
作为国家创新基金服务机构补助项目《县轴承检测与技术服务平台》,采用网上服务和网下服务两种模式,为40多家轴承企业开展产品检测、产业信息、共性技术及产品研发、咨询与技术培训服务,服务突出专业性、公益性、非盈利性特点。该服务平台的设立,将为轴承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全面迈进作出巨大贡献。作为省首批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实施项目《獭兔规模化养殖技术示范》,在去年以建立养兔为主的“一村一品”工程中,先后在十个乡镇新增500户养兔专业户,新增专业养兔量达60万只,新增兔笼2500多个,培训养殖人员500多人次,带动农民每户养兔收入达2.5万元左右,使2000多个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由县农技推广站承担的县级课题《超级稻高产示范推广》,2012年全县推广面积达10万亩,比全县平均单产亩增89.2公斤,全县增加产值830多万元。红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承担的《怀高山有机蔬菜关键技术集成》项目,按绿色无公害有机生产标准生产蔬菜,生产的蔬菜全部外销到上海、杭州等大城市超市,产值超3000万元,给企业带来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公司的生产基地怀玉农业科技示范园被省厅列入省级科技示范园、科技特派员农村创业流动站。
三、深入开展科技入园工作,切实加快科技兴企步伐
工业园区是我县经济发展的重头戏,也是科技服务于经济建设的重要平台。2012年,根据省科技厅在宜春召开的科技入园现场经验交流会精神,我局组织专门力量,对园区企业产业结构、技术状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建立了园区企业科技台帐和园区企业科技联络员制度,建立科技局与园区企业的联系热线,随时了解掌握园区企业科技动态,积极主动开展为园区企业服务,及时为园区企业提供项目申报、市场调研、技术培训、专利申请、科技信息咨询等方面服务。积极组织他们参加科技系统组织的有关对接活动等,为园区企业投资创业助力。去年,为提升科技服务水平,我们主动上门,面向园区企业发放《县科技局服务联系卡》160多张,并组织召开了园区企业主代表座谈会,听取企业意见,对企业进行了科技管理知识培训,重点介绍了科技项目申报程序、高新企业认定、科技成果鉴定验收等方面知识,深受企业欢迎。
四、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依托,认真做好科技兴农工作
科技兴农,是科技部门在新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局多年来坚持以科技示范基地为依托,积极做好科技兴农工作。根据全县农业产业化布局,继续为双明冷水茭白、怀高山蔬菜、四股桥紫宝香糯、文成优质蔬菜、岩瑞信木柚等科技示范基地提供人才、技术、资金支持。一年来,联合县农业局等部门,组织农业、林业、畜牧等方面专家,在示范基地或在乡镇街道墟日举办多种形式的技术讲座8期,开展科技宣传服务,现场解答生产技术难题,发放技术资料。先后接待群众咨询1500人次以上,赠送科技资料2000余份。现在,全县建立科技示范基地8000多亩,涉及农户一万多户,大部分都掌握了1至2门实用致富技术,使科技示范基地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有效带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增收。怀高山蔬菜示范基地的23名大学生,自2006年起开始进行高山有机蔬菜种植开发,走公司+科技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带动当地农民从事科技种植养殖,以科技促效益。2012年,公司给当地农户平均带来增收1万余元,极大地发挥了发家致富奔小康的领头军作用。
五、科技工作基础环境进一步优化,机关自身建设和服务能力得到加强
县委县政府对科技工作非常重视,把科技工作放在全县工作的重要位置来抓,采取有力措施,不断优化科技创新创业环境。在去年机构改革中,我县科技局仍然保留为县政府组成部门,三定方案中的局领导职数由原来的一正二副增加到一正三副,加强了领导力量。将防震减灾工作列为科技局的主要职责之一,理顺了科技局对全县防震减灾工作的管理。在科技投入上,我县科技三项费每年都高于财政收入的速度递增。为加强科技局服务科技企业的能力,去年,县政府、县编委批准同意我局组建了“县生产力促进中心”,便于为企业申报科技项目、人才引进、寻求科技合作等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科技工作基础环境进一步优化。在机关自身建设上我局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着力抓好机关自身建设,努力打造科技部门亲民服务和勤政廉政新形象。全局干部职工为企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在创业服务年活动中得到了众多企业的充分肯定。
六、有序推进防震减灾工作
在上级地震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县防震减灾工作开局良好。地震宣传、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网一员”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逐步得到加强。5月12日在县城沿河路开展了以“减灾从社区做起”为主题的防震减灾日活动。完善了地震应急预案,逐步建立健全了“三网一员”网络体系,对防震减灾助理员进行了培训,在全县六个乡镇建立了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点。2012年被省地震局评为防震减灾宣传先进单位。
一年来的工作,我们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科技工作亮点不多,创新后劲乏力,科技服务于经济建设的能力有待提高等。
回顾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常常体会到:
加强沟通协调,争取得到各级各部门的重视,是做好科技工作的关键。根据科技局的职能,为了能够更好的做好工作,我们必须切实加强与各级各部门的协调沟通,争取县委、县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企业的的重视、关心和支持,充分发挥各方面力量,努力形成领导关心、部门重视、企业积极参与的大科技局面。
一、20__年亮点工作汇报
(一)建立企业科技档案
为了全面掌握______科技工作的第一手资料,建立覆盖全区企业的科技档案库,提升谋划科技工作能力,提高服务效率,我们深入基层,重点对我区企业的科技项目申报、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项目、专利申请等方面收集材料,并为每个企业建立了特色鲜明的专属科技档案,全面摸清科技工作的“家底”,为下一步科技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信息资源支持。截止目前,共收录建立企业科技档案50余家,现正对每个企业进行归类、分析、汇总。
(二)强化政策扶持力度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区科技政策体系,充分调动全区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本地化,进一步促进全区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推动我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突破性发展。我局在年内起草出台了《关于扶持科技型“小巨人”企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鼓励企业科技创新的意见(试行》。截止20__年12月底,全区共有13家企业申报“小巨人”企业和科技创新奖励30余项。目前,我局正汇总有关资料,并同有关部门对企业申报的各类奖项进行初审。
(三)积极搭建产学研平台
积极组织我区企业参加市局组织的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和化学化工行业产学研合作专项活动,共组织______等8家企业与______等11家高等院校开展项目合作11项,技术成交达180万元。组织______申报______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科技创新型团队2个,目前______科技创新团队已通过审核。组织______加入______市怀药行业协会,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怀药产业提供一个平台。圆满完成科技特派员的选派工作,共争取省级科技特派员1家,市级2家。
二、2013年亮点工作
(一)工作思路
坚持“科技创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主线,建立以科技发展为先导、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加快产业化进程为目标、产学研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亮点工作
1、做好第七次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争创工作
我局高度重视,通过强化领导、精心准备、广泛调研,认真做好前期相关工作,于20__年下半年就开始提前着手筹备2013年第______次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工作。今年,我局将认真制定考核方案,积极与上级部门联系,随时掌握考核动态,并协调全区相关部门、企业,全力开展创建工作,确保连续十四年第七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