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05 12:19:52
序论:在您撰写幼儿园家园宣传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 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内涵与意义
家园共育是指幼儿园以教育阶段性的教学任务为依据,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引导家长对幼儿进行教育,从而使幼儿全面发展。简单来说,就是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而不是家庭或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进行孩子的教育。在家庭中,幼儿的情感能够得到淋淋尽致的发挥,解放了他们的天性;而幼儿园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去培养孩子的一些基本技能。因此幼儿园和家庭作为幼儿生活的两个最重要的环境,只有两者配合一致,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发展。首先,家园共育使得教师在与家长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更好的去了解幼儿的成长环境和在家里的表现,从而有针对性的教育幼儿;其次,家园共育也能够让家长参与到幼儿的教育当中,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同时也能够理解幼儿教师的辛苦,更为清楚看到幼儿教师工作的困难。
2 幼儿园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
作为幼儿教育的实施者,幼儿教师与家长只有进行合作,才有利于幼儿的成长。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家园共育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如下:
2.1 幼儿园家长对家园共育的内涵理解不够
在幼儿实践中,由于幼儿园和家长对家园共育的内涵缺乏充分的理解,导致在实际生活中家园共育没有得到充分落实。首先,幼儿园在工作中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一直以主导者的身份教育幼儿,虽然也明白家园共育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使得家园共育的效果不明显;其次,很多家长对于家园共育的理解仅仅局限于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一直依赖于幼儿园的教育,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家园共育中来,对于幼儿园组织的各项活动也是被动的参加。因此,幼儿园和家长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家园共育的认识。
2.2 实际开展的家园共育工作实效性不强
幼儿园在实际工作中虽然有邀请家长和幼儿一起做活动,但是大多数家长都以没有时间为由而拒绝参加,甚至有些家长认为这是没有意义的活动,回家后更不愿与幼儿进行聊天娱乐。由此可见,不同的家长对家园共育有着不同的理解,对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的支持程度也不同,使得家园共育难以展开。另一方面,从幼儿园的角度来说,多数幼儿园都会有家园联系手册,但是其中的记录只能维持一段时间,可见幼儿园并没有真正的重视与家长的联系,因此并没有真正的发挥家园共育的作用。因此,家园共育的效果只停留在表层,实际工作的实效性不强。
2.3 家园共育中教师与家长的观念存在误区与分歧
在现实教育过程中,有些家长认为幼儿的教育就是幼儿园的教育,过分的依赖教师的教育,一味的吸收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以为只要把孩子送进幼儿园,教育工作就是教师的事情,从而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甚至有时候只是一味的追求幼儿智力上的开发,忽视了孩子情感上的启迪,对幼儿过分的溺爱与保护或是打骂,都导致了幼儿的不健康发展。而幼儿园教师也会以自己的教育为主,要求家长配合自己的工作,从而使家长在家园共育中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有些高学历的家长可能不赞同教师的教育方法,从而使得家园共育难以进行。
3 解决幼儿园家园共育问题的对策
3.1 加大家园共育的宣传力度
要想改变幼儿园和家长对家园共育的内涵理解不够这一现状,就要改变幼儿园和家长对于家园共育的陈旧观念。首先,幼儿园要改变家长的育儿观念,以此为切入点,加大家园共育的宣传力度,引导家长正确的进行家庭教育。通过各种宣传活动,使得家长能够了解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常规,促进家园间的信息交流。例如,橱窗宣传、材料宣传、书刊宣传等方式,让各位教师和家长了解到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家长要积极的参加到校园活动中来,从而加强对家园共育的认识。
3.2 提高园长与教师的教育素质
提高幼儿园家园共育水平的关键在于幼儿园园长的理念以及教师的教育素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提高幼儿教师的自身素质,培养家长家园共育的意识。首先,政府部门要加强幼儿园园长进行家园共育方面的培训,丰富园长的专业知识,提高其管理水平,从而使其运用创新的理念更好的发挥家园共育的作用。其次,全面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使幼儿教师意识到家园共育的重要性,真正的落实家园共育。教师作为家园共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家园共育的落实质量。因此,幼儿园应该注重教师的素质培养,通过支持教师举办家园共育活动,在实践中加强教师的专业素质,从而更大程度的落实家园共育,推动幼儿更好的发展。
《幼儿园指导纲要目标》中指出,幼儿要“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着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 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看出,一个好的教育应该是非常重视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的。然而,在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方面,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家园合作,只有家园形成合力才能促进幼儿养成教育的实效。
一、 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幼儿期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时的幼儿心智尚未发展成熟,加上其好模仿、可塑性强的特点,因此,这时期的良好习惯很容易培养,而且此时培养良好习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良好的习惯养成是幼儿健全人格的基础。幼儿期培养良好的习惯有助于幼儿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从而培养其形成健全的人格。而拥有健全的人格特征正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重要要求。
二、家园合作,共促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1.幼儿园在家园合作中的作用
幼儿园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和重视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幼儿园不能单独搞良好习惯培养的活动,只有与家长合作才能使这一活动得到最大最优的效果。那么幼儿园在与家长合作促进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1)宣传。幼儿园在实施计划和活动时,一定要向家长宣传其活动的理念和目标,使家长对其计划有一定的了解。这种宣传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比如活动板报、宣传册、家长会等等。如果幼儿园不向家长宣传,家长就不可能清楚幼儿园的计划安排,那么幼儿园实施的任何活动都只能是纸上谈兵,起不到任何的效果。
(2)沟通。沟通是真正架起家园合作的桥梁,如果说宣传是迈向合作的第一步的话,那么沟通就是向合作的延伸。如果幼儿园只是停留在宣传的层面,那么是失败的。一个良好发展的幼儿园,一定是认真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的幼儿园。同时,沟通能进一步走进家长的心理,进一步听取家长的主张,进一步反馈家长的建议。幼儿园在家园合作中一定不要吝惜自己的言辞,一定要主动与家长沟通和交流。
(3)指导。幼儿园的指导作用是实施家园合作最直接的方式。
有些家长在观念上存在误区,比如过分娇惯孩子、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幼儿园等,对这些家长,幼儿园要在理论和思想上对其进行点拨和指导;而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常常存在困惑,不知道合理的培养孩子的方法,这时幼儿园就要结合幼儿的特点,在实践方面帮助家长共同培养幼儿。
(4)组织。幼儿园应该多组织活动,增加与家长见面交流的机会。家长参加幼儿园的活动是家园合作最面对面的方式。幼儿园组织的活动可以有多种类型,比如幼儿汇报表演、公开课、亲子活动,还可以采取最直接的家长见面会的形式。
2.家长在家园合作中的作用
陈鹤琴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孩子在家中是最放松的状态,在这种没有约束的状态下,各种不良习惯很容易形成。那么如何在家庭中很好地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就是家长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了。
(1)关注和了解幼儿园的活动。许多家长只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生活得怎么样、表现得怎么样,对幼儿园其他的事情则一概不关心。其实,一个真正负责任的家长,会持续关注和了解幼儿园的计划与各种活动目标、内容安排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幼儿园的活动计划贯彻进家庭中,才不会使孩子在幼儿园学的好习惯在家中被抵消了。
(2)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教育孩子不只是幼儿园的责任,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其中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家长要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相一致,让幼儿在园和在家都能严格要求自己,按良好的习惯去做事。①弥补幼儿在园表现的不足。在养成良好习惯方面,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可能有欠妥的地方。那么家长在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后,就应该结合生活中的小事,耐心地教育孩子,从细微处培养孩子,从而使孩子向着良好的习惯发展。②按幼儿园的标准要求孩子。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在家和在园的要求是一致的,任何霸道无理的行为都是被禁止的,任何有害的习惯都是不允许的,任何不尊重、不礼貌的行为都是不被接受的。家长只有对孩子的行为严格要求,才能真正培养一个健康、向上、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具有良好习惯的孩子。③利用家庭特有的资源。既然家庭中的状态是最自然的,那么幼儿的各种习惯表现也是最本质、最发自内心的想法。所以,父母就要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孩子各种习惯的表现,对孩子暴露的恶习要严格要求,坚决将其扼杀在摇篮中。父母也可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小事来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总之,家长只要细心和耐心,就会发掘家庭中许多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在促进幼儿良好习惯方面,其实道路并没有那么艰难,只要家长和幼儿园通力合作,家园联手,在共同的教育目标和育儿观的指导下,在思想上相互沟通和借鉴,在实际行动中力向一处,就一定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李生兰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一、 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幼儿期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时的幼儿心智尚未发展成熟,加上其好模仿、可塑性强的特点,因此,这时期的良好习惯很容易培养,而且此时培养良好习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良好的习惯养成是幼儿健全人格的基础。幼儿期培养良好的习惯有助于幼儿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从而培养其形成健全的人格。而拥有健全的人格特征正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重要要求。
二、家园合作,共促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1.幼儿园在家园合作中的作用
幼儿园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和重视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幼儿园不能单独搞良好习惯培养的活动,只有与家长合作才能使这一活动得到最大最优的效果。那么幼儿园在与家长合作促进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1)宣传。幼儿园在实施计划和活动时,一定要向家长宣传其活动的理念和目标,使家长对其计划有一定的了解。这种宣传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比如活动板报、宣传册、家长会等等。如果幼儿园不向家长宣传,家长就不可能清楚幼儿园的计划安排,那么幼儿园实施的任何活动都只能是纸上谈兵,起不到任何的效果。
(2)沟通。沟通是真正架起家园合作的桥梁,如果说宣传是迈向合作的第一步的话,那么沟通就是向合作的延伸。如果幼儿园只是停留在宣传的层面,那么是失败的。一个良好发展的幼儿园,一定是认真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的幼儿园。同时,沟通能进一步走进家长的心理,进一步听取家长的主张,进一步反馈家长的建议。幼儿园在家园合作中一定不要吝惜自己的言辞,一定要主动与家长沟通和交流。
(3)指导。幼儿园的指导作用是实施家园合作最直接的方式。
有些家长在观念上存在误区,比如过分娇惯孩子、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幼儿园等,对这些家长,幼儿园要在理论和思想上对其进行点拨和指导;而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常常存在困惑,不知道合理的培养孩子的方法,这时幼儿园就要结合幼儿的特点,在实践方面帮助家长共同培养幼儿。
(4)组织。幼儿园应该多组织活动,增加与家长见面交流的机会。家长参加幼儿园的活动是家园合作最面对面的方式。幼儿园组织的活动可以有多种类型,比如幼儿汇报表演、公开课、亲子活动,还可以采取最直接的家长见面会的形式。
2.家长在家园合作中的作用
陈鹤琴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孩子在家中是最放松的状态,在这种没有约束的状态下,各种不良习惯很容易形成。那么如何在家庭中很好地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就是家长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了。
(1)关注和了解幼儿园的活动。许多家长只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生活得怎么样、表现得怎么样,对幼儿园其他的事情则一概不关心。其实,一个真正负责任的家长,会持续关注和了解幼儿园的计划与各种活动目标、内容安排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幼儿园的活动计划贯彻进家庭中,才不会使孩子在幼儿园学的好习惯在家中被抵消了。
(2)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教育孩子不只是幼儿园的责任,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其中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家长要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相一致,让幼儿在园和在家都能严格要求自己,按良好的习惯去做事。①弥补幼儿在园表现的不足。在养成良好习惯方面,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可能有欠妥的地方。那么家长在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后,就应该结合生活中的小事,耐心地教育孩子,从细微处培养孩子,从而使孩子向着良好的习惯发展。②按幼儿园的标准要求孩子。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在家和在园的要求是一致的,任何霸道无理的行为都是被禁止的,任何有害的习惯都是不允许的,任何不尊重、不礼貌的行为都是不被接受的。家长只有对孩子的行为严格要求,才能真正培养一个健康、向上、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具有良好习惯的孩子。③利用家庭特有的资源。既然家庭中的状态是最自然的,那么幼儿的各种习惯表现也是最本质、最发自内心的想法。所以,父母就要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孩子各种习惯的表现,对孩子暴露的恶习要严格要求,坚决将其扼杀在摇篮中。父母也可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小事来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总之,家长只要细心和耐心,就会发掘家庭中许多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在促进幼儿良好习惯方面,其实道路并没有那么艰难,只要家长和幼儿园通力合作,家园联手,在共同的教育目标和育儿观的指导下,在思想上相互沟通和借鉴,在实际行动中力向一处,就一定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李生兰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一、上下联动 协力科研
临澧地处湘西北,属环洞庭湖区丘陵县,是民主革命先驱林修梅、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著名作家丁玲的故乡。全县辖10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筹)、1个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203平方公里,人口45.5万人。共有幼儿园86所,在园幼儿11916人。其中公办幼儿园60所,幼儿8198人;民办幼儿园26所,幼儿3718人。临澧是全国教育工作先进县、全省学前教育工作先进县。近年来,先后实施了两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积极鼓励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推动了学前教育健康快速发展。但一直以来由于一些不科学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的影响,幼儿园担心生源流失,家长们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导致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屡禁不止,部分小学附设幼儿园“小学化”现象更为严重,具体表现在:幼儿园:在教育内容上,提前传授小学内容,以拼音、写字、算算术为主;在组织形式上,用教师教、幼儿学的“小学化”集中教育模式代替幼儿的自主游戏和合作交流;在教育环境上,缺乏幼儿娱乐活动场所,没有童趣化的环境创设,缺少游戏设施和操作材料;家长:在质量评价上,根据幼儿认字、写字的多少及算算术的能力标准衡量幼儿学习成绩,评定教师工作的好坏和幼儿园质量的高低等等。对此,县中心幼儿园课题研究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的过程表明“小学化”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并不只是幼儿园单方面的原因,家长狭隘的望子成龙的错误观念更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推手,因而如何实施家园共育去“小学化”, 成为幼儿园科学保教、提高质量的重大议题。为此,2014年起,县中心幼儿园申请了《基于去小学化”家园合作教育实践研究》的省级课题。此举得到了县教育局的高度重视,学前办2位同志投身其中,策划指导,制作发放和汇总分析调查问卷,撰写调研报告和教研论文,形成了上下联动,协力科研的良好格局,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家园”合作就是重要的经验之一,此举有效遏制了“小学化”现象在县城区域内的蔓延发展,规范了幼教行为,有效促进了保教质量的提高。
二、稳步推进 注重效果
就如何推广课题研究组“家园合作,规范幼教行为”的成功经验,教育主管部门配合做了大量工作。
1.组织培训学习,提高保教人员的专业素质。一是每年选派约150名园长、教师及保育员参加国培、省培及市培学习活动,学习家园共育的前沿理论和科学保教方法。二是组织全县园长和骨干教师业务培训。每年暑期,全县举办一期幼儿园园长、教师全T参与的家园共育主题培训班,采取专家讲座、经验分享、现场观摩讨论交流等形式,重点围绕开展去“小学化”、 家园合作、教育环境营造等内容开展技能培训。
2.开展实践活动,增强家园共育的实效。
一是开展幼儿园保教常规工作抽查活动。制定《临澧县幼儿园保教常规工作考评细则》,对全县公、民办幼儿园在家园共育、科学保教、园务管理、环境创设、安全工作等方面进行不定期的抽查,抽查结果予以通报,增强规范意识,促进合作发展,有效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
二是举办以“增进家园合作、培养快乐幼儿”为主题的幼儿园优秀自制玩教具展评活动。在作品的制作过程中,家长或参与设计,或提供原材料,或是亲子互动,动手制作。作品展出时,家长们踊跃参加观摩,主动与教师交流切磋,评选展出了制作精美、类型多样、饱含家长教师幼儿心血的、教育价值突出的优秀自制玩教具作品50件。
三是组织全县“家园手牵手、宝贝大家育”主题教学比武及送教下乡活动。教学比武内容突出“家园共育”主题,通过由园长、教师、家长组成的评委会的打分评选,《小青蛙捉害虫》《有趣的吆喝》《我是小司机》等4堂课获得一等奖并参与送教下乡。在送教幼儿园,组织该片区的家长现场观摩,让农村幼儿家长直观感受科学保教,去“小学化”教育带给孩子的快乐和成长,有效增强他们去“小学化”的自觉性。
四是精心策划家园共育结对扶助活动。印发《关于开展幼儿园结对扶助工作的通知》,认真组织示范性幼儿园结对扶助薄弱园活动,充分发挥了示范园在家园共育方面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为提高薄弱园的家园共育水平,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送去观念、思路和方法,促进了全县幼儿园家园共育水平的提高。
3.加强宣传引导,构建家园共育的和谐环境。
一是制作了专题宣传片《美丽的童话》,在县教育电视台和教育局网站上滚动播出,让全县人民共享幼儿园建设与发展、科学保教培养快乐幼儿的成果,吸引家庭、社区主动参与到科学育儿的活动中来,激发了家长参与共建共育的热情。
二是积极撰写新闻稿件进行宣传。借助《湖南教育》、《湖南学前教育》以及湖南教育网、常德红网教育频道等新闻媒体,开展家园共育政策、家园共育经验、家园共育主要活动、家园共育成果等宣传,形成了幼儿成长需要家园共育的共识,营造了家园合作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
一、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目的
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目的是: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素质的提高,这也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有些幼儿园的老师认为,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目的在于教育家长。基于这样的认识,其在实际工作中满足于开家长会、设宣传栏、办家长学校。所谓教育家长,主要是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这是家长工作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但不是家长工作的目的。
有些老师一味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完成某些教学任务,根据幼儿园教学内容,让幼儿在家复述故事、背诵儿歌、算算术,而对幼儿的个性品德、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很少向家长提出合作的要求。这既表露出教师在教育观念上的问题,也反映出家长对工作目的认识不清。家园合作主要不是家长配合教师完成某些教学任务,而是相互配合落实教育目标,使幼儿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提高幼儿的素质。
总之,认清家长工作的目的是十分必要的。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家长工作中贯彻始终的一条主线。
二、幼儿园家长工作的主要内容
1.建立经常联系,相互沟通情况,实现同步教育
幼儿园与家庭建立密切联系,经常相互沟通情况,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配合一致教育幼儿的目的。联系沟通应注意三点:经常性、双向性、沟通及时。
2.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水平
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的原则与知识,进行家教指导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家长认识幼儿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应向家长宣传幼儿期是人生的奠基时期,是身体、智力迅速发育与性格、品德、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是进行教育的黄金时期。还要使家长认清自己在教育孩子上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该尽到自身的责任。
(2)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家教观念决定着家长的教育行为。因此,要帮助家长端正和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使孩子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和谐发展的思想,树立面向未来从幼儿开始、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观念。
另外,还要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帮助家长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
3.家长参与
第一,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第二,参与幼儿园的管理,提高幼儿园办园水平。家长委员会是家长参与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家长委员会作为家长与幼儿园联系的纽带,在疏通家园信息渠道方面能发挥巨大作用。第三,支持与参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各项活动。
三、幼儿园家长工作的途径及工作方式
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形式多样,可分为日常性家长工作、阶段性家长工作、班级性家长工作和全园性家长工作。其工作方式分为个别方式和集体方式。个别方式包括家庭访问、个别谈话、家园联系手册、家长咨询、书信和便签、电话;集体方式包括召开家长会和家教经验交流会,家长助教的聘请等。
四、“家园共育”――构建孩子健康成长的桥梁
第一,教师由经验型转变为实干型、研究型、发展性的综合人才。
第二,家长们形成了“家园共育”的概念。
第三,“家园共育”的实践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家园共育”的实践为幼儿的发展奠定了文化和物质基础,为幼儿的成长奠定了心理基础。
第四,“家园共育”的实践统一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
第五,形成“家园共育”的教育合力。
【关键词】家园合作 尊重 平等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24-02
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与家长的交流沟通,是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工作的有效途径,也是为幼儿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环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由此可见,只有家园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有效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和谐发展。
一、利用多种形式,提高家长对家园合作的认识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和家庭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活动,只有双方在相互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才能积极配合,促进幼儿更好的成长,教师需要家长的支持,家长也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帮助,只有让家长转变教育理念、更新教育观念,才能正视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之间的关系,明确家园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开展家庭教育讲座
聘请教育专家进行家庭教育讲座,向家长宣传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家长的教育责任感;向家长宣传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宣传科学的育儿方法和知识,使家长通过讲座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更新教育观念,认识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共同配合的重要性,从而能积极的配合幼儿园工作,并参与到家园共育的活动中来。
2.互动平台
利用家长园地、班级博客、微信等平台对家长进行指导与宣传科学育儿知识、家庭教育方法、幼儿园活动内容与目标、幼儿近期活动表现、需家长配合的教育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活动内容的同时,激发家长以合作者和支持者的身份参与到幼儿教育的活动中来,真正实现“家园共育”。
二、创设沟通多渠道,促进家园合作实效性
1.接送交谈与电话联系
利用接送幼儿这段时间简单的向家长介绍孩子在园的情况和表现,并了解孩子在家的行为表现、家庭环境、家长的教育方式及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困难和需要教师协助解决的问题,同时针对孩子情况家园及时调整教育方法,共同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教育,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电话联系更是一种简便快捷的联系方式,教师和家长可以针对随时出现的问题进行联系沟通,寻求解决的方法,使家园教育同步化。
2.家长助教和开放活动
为了使家长对幼儿园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每个学期都会开展家长助教和亲子开放活动,请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来,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弥补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并在与幼儿欢庆六一、快乐游园、亲子运动会等亲子互动中更加了解、体验幼儿园教育和幼儿园生活,从而积极建立起主人翁意识,更加主动的参与到幼儿园管理和幼儿教育中来,真正成为幼儿园教育的互助合作伙伴。
三、尊重家长、平等对待,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沟通
1.以诚相待 主动沟通。
主动真诚的对待家长,是做好家长工作的关键,每天接送幼儿时间,教师都热情微笑的和家长打招呼,并且主动的将孩子在园的情况告诉家长,使家长在感受到老师热情的同时也体验到老师对孩子的关注和对工作的尽心尽责,家长才会信任老师,放心的将孩子交到老师手中,并且愿意和老师沟通和合作,只有家长相信老师,才会消除顾虑,积极支持我们的工作。
2.运用技巧 巧妙沟通。
和家长达成共识是家园沟通的最终目的,每位家长,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赞美,所以教师在和家长沟通孩子情况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首先要看到孩子的优点,在赞美孩子优点的同时,避重就轻的提出孩子在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这样家长一般都很容易接受,也愿意配合我们的工作。只有家长积极配合了,在教育和培养孩子方面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因人而异 灵活沟通。
不同的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同,对老师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所以与家长交流时,要因人而异灵活沟通,对年龄大的家长就多反映一些孩子在园的生活情况,对于年轻的家长多反映一些孩子在园的表现情况,并争取他们的支持;而对于文化较高的家长,教师要引导家长了解客观的评价观和适当的教育理念,从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来谈孩子的发展。对于受教育程度低的家长,教师就用浅显的语言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在选择需要配合的工作时,也要量力而行,并做好简单的解释工作。
总之,有效的沟通,是做好家园工作的关键,是架起家园互信、互相理解、共同合作的桥梁,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的基础,也是促进教师、家长共同化成长的有利途径。
关键词: 农村家园合作 非正规 正规
家园合作的理念由来已久,国外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等,早已提出家长的教育和幼儿园的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幼儿教育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合作已成为当前幼儿教育的趋势之一。
目前我国城市幼儿园多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开展家园合作。但在我国广大农村幼儿园少有系统的家园合作,家园合作形式单一、有效性较差,教师工作得不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同时,家长资源也得不到开发。如果要促进农村幼儿的全面发展,提高农村幼儿教育质量,就必须开展有效的家园合作。本文将针对农村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适合农村家园合作的方式。
一、农村家园合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农村的发展,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家长存在既高度重视孩子的教育却又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问题,同时,农村幼儿园对家园合作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家园合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家园合作观念的不一致,导致家长、教师、园长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在家园合作的观念上,家长、幼儿园之间存在差异。从家长的角度而言,我国农村家长呈现出既高度重视子女教育又不能正确认识早期教育的特点,即家长重视幼儿园识字、数学等活动的开展,但轻视游戏等活动。有些家长甚至不希望教师带孩子参加游戏活动,希望学点“有用”的东西。由于教育观念的陈旧,家长普遍对家园合作缺乏正确的认识,部分家长甚至认为教育是幼儿园的事情与自己无关。
从教师的角度而言,我国农村幼儿教师普遍工作繁忙,专业素质较低,教师并不愿意经常性地开展家园合作。一方面,教师既担心家园合作会给自己增加工作量,带来教育、教学以外的压力。另一方面,教师担心家长素质较低,他们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可能会给自己“添乱”。
从园长的角度而言,尽管园长大都认识到了家园合作的作用,但也不愿意花心思去做。目前我国农村是民办园和公办园平分天下。据2007年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幼儿园为64719所,其中民办园为32648所。民办园往往为了争取生源,会迎合家长重点开展识字、数学等教学内容。至于家园合作家长没要求,幼儿园也不愿花大力气去做。
2.家园合作形式单一、内容匮乏。
我国农村幼儿园的家园合作主要以家长接送幼儿时与教师的交流、开学或期末的家长会为主要形式,教师与家长的交流内容也侧重于幼儿的在园表现。农村少有幼儿园以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讲座等形式开展内容丰富的家园合作。总的来看,农村家园合作呈现零散的状态,家园合作不系统,更没有成为幼儿园工作内容的一部分。这与目前年轻的农村家长渴望与教师交流及渴望提高自身家庭教育水平的现象存在矛盾,也与我国农村分散居住的情况不适应,偏远地区的家长无法经常性地来园与教师进行交流。
3.家园合作缺乏双向合作,家长被动参与合作。
目前,农村家园合作大多以幼儿园为主,以教师为主,家长处于被动参与的地位。无论是家长会还是双方交流,主要是“教师说”、“家长听”,家长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更重要的是,我国农村地大物博,家长动手能力强,尤其是少数民族家长更是能歌善舞,而这些宝贵的家长资源都得不到教师的有效挖掘。
4.教师专业素质较差,缺乏对家园合作的有效指导。
家园合作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如教师要具备和家长沟通的能力,具备早期教育的系统知识。教师在家长来园参观或参与幼儿园活动时,能给予家长专业的指导,告诉家长应怎样看,怎样做,而不是让家长不知道干什么;在幼儿出现问题时,教师能及时利用家长接送幼儿的时间与家长交流情况,从专业的角度提出解决办法。而目前我国农村的幼儿教师普遍专业能力较低,缺乏正确指导家长的能力,家园合作的有效性得不到保证。
二、农村家园合作的策略
鉴于农村家园合作存在的上述问题,需要探寻适合农村的正规和非正规相结合的家园合作形式,丰富家园合作内容。在家园合作中转变教师、家长、园长三方观念,调动家长参与家园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在家园合作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1.宣传发动家长参与家园合作,转变家长观念,调动家长的积极性。
家长参与是家园合作的关键。教师可以主动走近家长,多途径宣传发动家长,转变家长观念,使家长意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家园合作。在具体做法上,教师可以和基层干部联手入户宣传,或通过村里的广播送教下乡;教师可以利用农村赶集的机会发放早期教育的相关资料;教师在幼儿园或农村社区设计板报宣传发动家长;少数民族地区还可以利用当地的本土文化开展宣传工作,如广西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ECD项目实施期间,以当地“唱山歌”“绣苗包”的形式宣传早期教育知识,这种宣传既符合当地文化,又能为当地人接受。此外,对于文化程度低的家长,我们可以利用当地中小学生的资源,对中小学生发放手册,动员他们向周围的邻居进行宣传。
2.开展正规和非正规相结合的家园合作形式,丰富家园合作内容。
(1)以农村幼儿园为基地开展正规的家园合作
①以幼儿园为基地建立早期教育资源中心,开展亲子活动等。
家园合作可以以农村幼儿园为基地,建立早期教育资源中心,免费对在园及不在园的适龄幼儿服务。教师定期开展亲子游戏、育儿沙龙、家庭教育讲座等活动鼓励家长和周边适龄幼儿共同参与。此外,幼儿园可以联合乡卫生部门在早教中心向家长传播儿童营养保健、育儿知识等。
在国外的家园合作中,家长起着支持者和教育决策参与者的作用[1]。早教资源中心要善于利用家长资源,调动家长积极参与家园合作。同时,家长也应发挥自己的全观能动性,积极为幼儿园献言献策,积极协助幼儿园制作教玩具、辅助教育、教学等。如我国农村地区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玉米棒子、麦秸等自然材料均可以拿来制作教具、玩具。农村家长大多动手能力强,可以教幼儿、教师怎样利用这些材料制作教具、玩具。而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家长大多能歌善舞,教师可以请家长传授本民族的文化,如广西苗族的家长善于“唱山歌”、“刺绣”等,教师可以把家长请进资源中心教幼儿“唱山歌”“学刺绣”等。
②开展家长开放日及家长与教师交流等活动。
家长开放日活动是城市幼儿园家园合作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农村,幼儿园也可以利用家长赶集的时间,向家长开放,鼓励家长来园参观、观察幼儿在园的活动,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教师也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向家长展示特色活动或向家长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及家庭教育知识等。同时,幼儿园可以鼓励有特长的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
家长接送幼儿的时间是教师和家长及时沟通的机会,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机会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及时和家长交流幼儿在园的情况。双方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2)以农村骨干家长家庭为基地开展非正规的家园合作
我国西部地区地广人稀,难以定期集中在幼儿园开展活动。幼儿园可以成立家长委员会,推选骨干家长,确定某些骨干家长家庭为家园合作点。骨干家长负责联络附近其他家长参与活动,教师利用农村的农闲时间不定期地下乡家访或向家长传播早期教育知识、育儿知识及游戏等。如联合国儿基会在广西实行PTC(parents to children)项目期间,开发了家长培训的系列教材,利用中心小学为基地,定期定点对家长进行培训,提高了当地农村家长的素质,转变了教育观念,收效良好。
3.以家园合作为契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幼儿园开展家园合作,需要进行计划、准备、实施、评价四个主要环节,这不仅需要教师广泛收集各种图书、早教资料供家长阅读,而且自身要不断地学习早期教育的相关知识,学习反思活动的开展,提高与家长交往的能力。可以说,家园合作也能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反之,教师的专业成长能更好地保证家园合作的有效性。
总之,以正规和非正规相结合的家园合作形式,丰富的家园合作内容不仅能转变家长、教师、园长观念,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还能利用家长资源优化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只有当农村的家园合作真正做到有效,我国农村幼儿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