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1 05:31:21
序论:在您撰写银行预算岗位工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你行《关于对我行部分岗位员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报告》(工银函〔1997〕141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以及我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劳部发〔1994〕503号),同意你行部分岗位员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1.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人员为:
公存款、信贷、计划及储蓄专业的外勤人员;储蓄、出纳、会计专业的计算机维护人员和自动柜员机(ATM)维护、综合主控人员;一线储蓄所、分理处的负责人员(正副职);押运、守库、保卫、司机等人员;电工、空调工、电梯维护人员、食堂炊事人员。
2.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人员为:
储蓄业务临柜人员。
通过“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上线运行,实现银行账户网上审批、资金流动态监控、强制多级对账,建立安全高效的网上运行机制、实时动态的信息监控机制、科学完善的制度约束机制和严格规范的责任追究机制,使财政资金运行和管理更加科学规范、监督制衡、安全有序、公开透明,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腐败行为。
二、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县级“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上线工作的组织领导,县财政局成立县级“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下设工作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国库股,由国库股、信息中心牵头负责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上线工作、各相关股室负责人为办公室成员。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和日常协调工作,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系统上线时间、工作步骤及具体要求。各股室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切实做好“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上线运行各项工作。
三、纳入范围
县级“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纳入“金财工程应用大平台”,可以让所有预算单位动态监控银行账户及其资金活动。经县财政局审批、人民银行核准(备案)设立的县级预算单位账户(含财政专户)全部纳入“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单位实有资金账户资金流水先行实施会计电子对账,待条件成熟后推进到所有账户。
四、职责分工
国库股:负责系统上线组织协调;方案制定、文件起草等工作。
信息中心:负责系统上线培训;系统UKEY采购、制作;预算单位银行账户信息录入、岗位信息录入、系统岗位授权、网络及系统运行维护等工作。
业务股室:负责通知预算单位参加培训;收集并汇总预算单位银行账户信息、岗位信息;指导预算单位开展上线工作、并做好衔接、沟通等工作。
五、计划安排
按照省财政厅上线工作方案要求,我县“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将于6月底前全部完成并通过测试和试运行,7月正式上线。我县“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上线工作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工作任务及时间安排如下:
(一)动员培训
1.3月底前,县财政局会同县监察局、县审计局、人民银行县支行向县级预算单位及各银行金融机构县内一级行转发《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多级对账暂行办法》(赣财库[2012]62号)文件,制定并印发《县关于建设“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的通知》,启动我县“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上线工作。
2.3月底前,信息中心组织人员参加全省“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视频业务培训,做好对县级预算单位进行培训的准备工作。
3.4月上旬,国库股牵头召开局内各相关股室参加的“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上线工作布置会,进行动员部署,明确系统上线时间、工作步骤及具体要求,各股室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切实做好“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上线运行各项工作。
4.4月上旬,国库股牵头召开县级财政专户银行县内一级行参加的“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上线工作会,布置各银行收集本行开设银行账户的“预算单位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业务授权书”,并将收集情况汇总上报省内一级行。
5.5月15日前,信息中心牵头开展对县级预算单位“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业务培训,此次先对开设实有资金账户的预算单位进行培训。
(二)信息采集
1.3月底前,国库股对省财政厅导入账户管理系统的县本级财政专户信息进行核对。
2.4月10日前,预算单位填报“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岗位信息采集表”,主管部门汇总后将纸质表格、电子文档报县财政局信息中心。
3.4月20日前,预算单位向开户的银行提交加盖单位公章的“预算单位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业务授权书”,授权银行按要求提交账户资金流水信息和暂停支付功能。
4.4月底前,各银行县内一级行收集完成在本行开设银行账户的“预算单位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业务授权书”,并将收集情况汇总上报省内一级行。对于限期未完成收集任务的,预算单位结算账户一律作变更开户银行处理。
5.尚未接入财政专网的预算单位,4月底前完成与财政专网的联网工作,以确保本单位能在网上进行银行账户申报审批和资金流水对账。
6.5月15日,信息中心完成本级预算单位信息、银行账户信息、岗位信息等录入工作。
预算单位信息按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单位顺序展示,未实行国库改革的采取序号倒排方式增加。预算单位银行账户数量以2012年银行账户清理整顿成果为基础,反映截至2013年3月底的总数量。2013年4月1日以后的银行账户按正常申报审批程序维护。
(三)UKEY制作
1.4月底前,信息中心完成“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UKEY采购工作。
2.5月底前,信息中心完成预算单位、财政专户系统岗位授权、UKEY制作发放等工作。首批发放UKEY的范围为含有实有资金账户需对账的预算单位。
(四)系统试运行
1.6月底前,系统开始试运行,着力核对银行账户信息是否一致,资金流水信息是否完整准确。对预算单位反映的账户信息不一致、资金流水不完整的情况进行核对调整。
2.6月底前,各银行配合预算单位核对银行账户信息、资金流水信息,确保财政系统与银行系统的账户信息、资金流水信息一致。
六、实施要求
1.高度重视,提高认识。建立“账户资金运行管理系统”是加强我市惩防体系建设,从源头预防腐败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我县财政资金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客观要求。各股室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严格按照县局统一部署和要求组织实施。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细化措施,落实到人,确保上线工作有序开展。
2.明确任务,强化责任。实行股长负责制,各股室要结合实施计划倒排工作表,明确时间节点、细化工作步骤和任务,把责任落实到具体岗位和具体人员,严格要求各责任主体按工作计划表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抓好每一阶段工作的落实。
关键词:医院 货币资金 内部控制
一、医院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及重要性
医院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是医院为了实现预定目标而形成的一种自我协调与自我控制的制衡机制,它包括一系列相关的控制方法、控制措施以及控制程序。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所面临的经营和管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医院内部控制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只有实施有效地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才能保证医院经济活动的安全有序运行。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重要性在于:
(一)有利于维护医院财产物质的安全和完整
通过完善医院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对医院物资的采购、统计、验收等环节进行科学有效地监督与制约,确保医院财产物资的安全与完整,防止浪费。
(二)有利于医院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
通过完善医院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可以确保医院会计信息在采集、归类、记录以及最终汇总等环节中的真实性、完整性与科学性,确保医院自觉地遵守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保证会计信息的合法性。
(三)有利于医院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经营效率
医院要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就需要对各类经营风险进行必要的预防与控制。通过完善医院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及时发现经营中的风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防范措施,降低医院的经营风险。
(四)有利于医院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
通过完善医院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偏离医院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的经济行为,可以及时发现及纠正,促进医院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医院货币资金控制的主要内容
(一)货币资金的收入控制
医院日常货币资金的来源主要有:门诊收入、住院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其他收入等。为保证货币资金的真实性、完整性,医院内部任何科室均不得自行收费、私设“小金库”,不得设账外账,严禁收入不入账,门诊与住院的现金收入必须当日送存银行,不得坐支、挪用。同时,也要做好票据的管理工作;票据的领用。对诊查费、挂号费、门诊收据、预交款收据、出院结账等收款收据,建立台账,设专人管理。领用时需登记领用时间、领用人、起止票号。做到领、销、存相符;票据的收回。收款票据使用完毕后,由专人进行审核,核对发票与缴存的金额是否一致,票号是否连续,有无跳号现象,对使用过的发票要进行销号处理,并按票号顺序集中妥善保存;作废发票的处理。若遇患者要求退费,需按退费流程履行退费手续。票面额低于限额的,医生签字,并注明退费原因。票面金额大于限额的,还要医务科签字盖章,并且存根联、发票联、记账联齐全,收回发票作废。
(二)货币资金的支出控制
货币资金的支出,用途多样,内容繁杂,涉及的范围广,人员多,发生损失不易挽回。因此,货币资金的支出是整个内部控制的关键,支出时要做到:
(1)审核支付申请。看用途、金额、预算、支付方式是否符合。
(2)审核支付审批。看职责权限和相应程序是否正确。
(3)审核支付复核。看支付申请的批准范围权限、程序是否正确,手续及相关单证是否齐备,金额计算是否准确,支付方式、支付单位是否妥当。
(4)审核办理支付。看是否按审批意见和规定途径办理。是否及时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三)银行存款的控制
(1)加强银行存款账户的管理,定期对开设的银行账户进行清理、检查,银行存款账户的开设必须要有正式的批准手续,防止多开户,随意开户的现象发生。
(2)按规定,单位应指定专人与银行进行对账,每月至少核对一次,月末终了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查看单位银行存款余额与银行对账单是否相符,若有不符,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属于记账差错的应立即更正,属于银行入账错误的,通知银行进行调整。在对账过程中由于医院行业的特殊性,部分病人的医疗费用需从异地汇入。开通网上银行,实现了实时对账,缩短了病人等待时间,使病人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同时规避了医院的财务风险。
(四)现金管理的控制
(1)单位现金的支付要严格执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在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内使用现金。超出规定范围的由银行转账结算,严格执行银行核定的库存现金限额,不得坐支,需要坐支现金的单位要事先报开户银行审核批准,由开户银行核定坐支范围和限额。
(2)组织人员定期不定期地进行现金盘点,确保现金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相符。发现不符,及时查明原因,防止以白条抵库、贪污、侵占、挪用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五)银行票据的控制
加强货币资金相关的银行票据(支票、电汇单等)的管理。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并专设登记薄进行记录。防止空白票据的遗失和被盗用。其中有价单证的管理应视同现金管理。由出纳负责保管,收到单证时,应严格审查各项目是否符合规定,内容是否完整,手续是否齐全,并及时放入保险柜中。
(六)印章的控制
(1)要加强银行预留印鉴的管理,财务专用章应用专人保管,个人名章必须由本人或其授权人保管。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
(2)按规定需要有关负责人签字或盖章的经济业务,必须严格履行签字或盖章手续。
三、医院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医院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医院的财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业务水平低,管理难。主要表现为一是不熟悉法律、法规,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为个人利益弄虚作假,贪污挪用公款,违法违规。二是缺乏敬业精神,业务素质低,忽视新法规,新知识的学习。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业务素质停滞不前。
(二)会计岗位轮换不足
岗位轮换不足的原因:一是担心岗位轮换降低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影响医院正常的营运。二是关键岗位换岗困难,会计专业高学历人员少,会计人员业务技能单一。知识结构不合理。
(三)资金的使用效率低
目前医院普遍存在设立的账户多,资金处于多投管理的状态,资金的多投管理造成资金沉淀严重,占用不尽合理,一方面医院要靠政府低息贷款发展建设,另一方面银行账户资金却有闲置。
(四)对预算控制认识不足
医院对预算执行与考核认识不够,缺乏必要的监督和考核机制。预算与执行考核不成体系。没有建立预算管理所必须的责任会计核算体系,没有将预算执行考核与医院各科室核算结合起来,致使预算编制流于形式。
四、完善医院货币资金控制的对策
(一)加强人员管理,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
(1)加强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的学习,使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自廉自律,遵纪守法。
(2)定期组织职工学习典型案例,防微杜渐,培养职工的自律性,增强职工的法制观念和防范意识。
(3)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岗位技能培训,使职工及时掌握新知识、新观念以适应医院不断发展的需要。
(4)对新进财务人员设立门槛,要求必须持会计证,同时通过医院入院选拨考试。
(二)明确岗位分工责任制,建立健全岗位轮换制度
实行货币资金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
医院要根据具体情况,建立健全岗位轮换制度。医院财务岗位按职责又分为收费岗位、医保结算岗位、成本核算岗位、稽核岗位、出纳岗位等,要实行岗位轮换必须考虑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要做好岗前培训工作,轮换时要按制度作好交接手续,明确责任,在不影响医院正常经营的前提下,有计划的分批进行轮换。这样做的好处是既避免了贪污、营私舞弊等违法行为的发生,又可以避免出现意外情况时,重要岗位无人顶岗的现象发生。
(三)合理使用货币资金,提高资金的利用效果
根据医院制定的货币收支中、长期计划,合理预测一定时期资金的需要量和留存量,合理使用资金,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1)利用资金的浮流量,在不影响医院信誉的情况下,推迟实际付款时间。
(2)严格银行户头的开户条件,完善集中管理制度,对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合理安排,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3)医院在资金的使用上要求高安全、低风险。把闲置的资金分两部分处理,一是长期投资如定期存款、国库券等。二是短期投资,如债券、短期理财产品等,短期投资的特点是流动性高,变现快,这样医院既获得了比活期存款高的收益,又能满足医院发展所急需的资金
(四)加强医院预算控制力度
医院应根据以前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本单位事业发展需要和财力情况,按照以收定支、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合理编制预算。
(1)医院的高级管理层,应重视预算管理并成为预算的推动者。各部门要强化预算意识,加强预算的执行力,避免预算编制流于形式。
(2)建立完善预算管理体系。预算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预算体系是否得到有效的执行,而执行的关键在于要建立一套明确预算主体责、权、利的预算管理体制,并使其与绩效考核挂钩。使预算组织内的每个科室、部门和个人都与预算息息相关。
(3)实行信息化管理,提高预算管理效率实行信息化管理,能够随时了解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反映预算执行的情况与预算指标的差异,根据反馈的信息作出相应的监控和修正,从而保证对经营活动进行实时的调节和控制,保证预算指标的完成。
(五)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1)建立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操作程序。计算机犯罪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危害性,电算化环境下通过计算机舞弊和犯罪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更甚,它的防范较手工而言难度更大。因此在操作系统中要建立数据保护功能,设置系统数据管理员、系统维护员、操作员、审核、记账等岗位,各岗位要按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授权,严禁未授权人员操作系统,每个操作人员的操作密码和操作工号是唯一的,做到可追溯,以达到互相控制的目的。
(2)网上银行操作所需的U盾及密码由使用人自己保管,不得随意移交他人,因工作需要移交时,要及时更改密码,并做好移交记录。同时要加强防火墙和网络安全检测措施,防范外来隐患对网上银行的入侵,避免黑客侵入而造成的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财会【2001】41号)
[2]逯爱珍.医院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会计之友,2009(9)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 岗位设置 业务流程
随着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从中央、省、市自上而下改革已触及县级财政国库。按照《山西省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及《关于县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指导意见》的精神和要求,为把这项“科学严谨、环环相扣、规范有序”的系统工程在县级财政国库做实做好,笔者依据多年的预算会计工作经验并结合现行实际,对县级建立国库集中支付机构之内部岗位、流程的设计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建立国库集中支付模式的总体构想
按照现阶段建立国库集中支付模式的构思和相应的机构设置,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财政内部业务将主要分成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两大环节,预算编制主要由编制机构来实施,预算执行主要由国库管理机构和集中支付机构来承担。这使得财政预算编制机构、财政国库管理机构、财政集中支付机构成为实施国库集中支付体系的三大主体。
财政国库管理机构和财政集中支付机构业务联系十分紧密,国库管理机构的资金管理和核算内容,相当于目前总预算会计的角色,而集中支付机构主要集中处理和核算各预算单位支出,相当于财政管理机构的二级明细核算。
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流程包括四个部分:预算指标管理、分月用款计划管理、资金支付管理、资金清算管理。预算指标控制用款计划,用款计划控制资金支付,资金支付后再与国库清算。也就是说,首先必须要有预算指标才能申请用款计划,有了用款计划才能办理资金支付,办理支付后由银行申请划拨资金。
二、国库集中支付机构的岗位设置及职责
通过以上建立国库集中支付模式的分析,在县级财政部门必须设立国库集中支付机构(或中心)。有的县国库集中支付机构是从原来的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改变过来的,但集中支付业务与集中核算业务有着极大的不同。国库集中支付机构笔者认为应当设置支付、资金管理、会计、综合等股室,各股室具体职责及应设岗位说明如下:
(一)支付股
1.负责受理预算单位直接支付申请,办理财政直接支付业务;
2.负责管理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办理预算单位的预留印鉴手续;
3.负责将往来资金用款额度下达到预算单位;根据财政局国库股通知的预算单位授权支付用款额度和支付机构会计股核批的往来资金授权支付用款额度,负责向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银行通知预算单位财政授权支付额度;
4.配合财政局国库股对银行的财政性资金支付业务进行检查和指导;
5.复核预算单位部门预算指标,监控部门预算指标与分月用款计划的余额。
拟设岗位2个:受理支付员、审核员。
受理支付员职责:受理预算单位财政直接支付申请;支付信息录入审核;办理财政直接支付业务。
审核员职责:下达预算单位往来资金用款额度;通知银行预算单位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对财政直接支付凭证进行复核签章。
(二)资金管理股
1.负责管理财政特设专户,办理财政专项资金的拨付业务;
2.负责财政专项资金的会计核算工作,定期与银行、预算单位、局内相关股室对账,提供相关会计信息、会计资料。
拟设岗位2 个:受理支付员、会计兼审核员。
受理支付员职责:受理财政专项资金支付申请;支付信息录入审核。
会计兼审核员职责:管理财政特设账户; 对专项资金财政直接支付凭证进行复核签章;负责财政专项资金的核算工作。
(三)会计股
1.负责管理单位往来资金账户,受理和审核预算单位往来资金用款计划及往来资金指标录入工作;
2.负责国库集中收付系统会计的核算工作,定期与银行、预算单位、国库股对账,提供相关会计信息和会计资料;
3.负责向国库股提供按单位、分预算科目汇总的,当日财政直接支付与财政授权支付的实际支付金额;
4.负责接收银行报送的会计报表和会计资料;管理国库支付信息,汇总并及时向国库股、相关业务股室、预算单位提供财政资金支付信息,并负责办理资金清算手续。
拟设岗位2个:支付系统核算会计、往来资金专户会计。
支付系统核算会计职责:负责国库集中收付系统会计核算;支付系统回单登记;编制各类日报、旬报、月报并及时报送相关单位;办理资金清算手续。
往来资金专户核算会计职责:负责往来资金指标的录入和分月用款计划的审核;管理往来资金账户。
(四)综合股
1.负责支付机构内部行政事务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
2.负责文秘、档案管理、文件收发和传递工作;
3.负责后勤服务、对外接待和支付机构内部财务管理工作;
4.负责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维护管理、数据备份和安全保密工作。
拟设岗位2个:综合管理员、系统管理员。
综合管理员职责:负责考勤、文件收发、综合文秘、安全保卫、档案管理、办公用品领购、经费报账。
系统管理员职责:负责计算机系统维护、数据备份和安全保密工作。
三、国库集中支付机构业务处理流程
1.财政直接支付流程
①预算单位提出申请。预算单位经办人依据批复的本单位分月用款计划,按预算内、预算外和其他资金分别填写《财政资金直接支付申请书》,送单位负责人或财务负责人审核签字并加盖公章后,连同相关原始凭证送支付机构。
②支付机构审核并开具支付凭证。支付机构受理预算单位的直接支付申请并按规定程序审核后开具《财政直接支付凭证》,传送财政零余额账户银行,并将《财政资金直接支付申请书》相应联次随同加盖“财政已支付”印章的发票以及相关票据退给预算单位。
③银行付款。银行收到支付机构签发的《财政直接支付凭证》,经审核无误后,在当日及时将资金直接支付到收款人或用款单位,银行付款后,将《财政直接支付凭证》第二联盖章后退给支付机构,并开具《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送达预算单位。
2.财政授权支付
(1)财政授权支付范围。①未纳入工资统发的工资性支出;②未纳入直接支付的工程、货物采购支出;③零星支出;④特别紧急支出;⑤经财政部门批准的其他支出。
(2)财政授权支付流程。①预算单位签发支付凭证。预算单位在县财政局批准的财政授权支付用款额度内,按预算内、预算外资金分别开具《财政授权支付凭证》,经复核后加盖银行印鉴,于营业日规定时间之前提交银行办理支付。
②银行付款。银行在收到预算单位签发的《财政授权支付凭证》经审核无误后,通过预算单位零余额账户及时办理资金支付,并将支付凭证第二联盖章后退给预算单位。
一、结合企业业务实际,建立有效的学习机制,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全面提升员工对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认识。
由于受固有观念的限制,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的前期,往往会出现认识不足、学习不深的情况,最终导致内部控制措施落实不到位,甚至内控流于形式,使原本规范的内部控制体系失去了应有的控制作用。因此,统一思想认识,提高全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是有效实施内部会计控制措施的前提。
1.加大内部会计控制知识的前期宣传
煤炭企业结合各部门、各岗位实际,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方案,注重国内外先进企业成功经验的导向作用,要充分利用内部网站、矿区广播、电子屏幕、黑板报、专栏橱窗、标语、牌板、班前会、座谈会、例会等各种宣传介质,加大内控知识的前期教育,形成人人重视内部控制的局面。
2.制定科学有效的内控学习方案和考核评价机制。
根据企业工作业务实际,分部门、分岗位,确定学习内容、学习步骤、学习时间、学习方式方法等,并引发学习手册,组织学习,为了保证方案落到实处,企业必须定期或不定期对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评价,使内控知识深入人心。
二、做好内部会计控制方案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内部会计控制方案的实施,牵扯到原有业务流程、岗位设置、职能划分的调整,大部分企业都会在实施初期遇到各种阻力,加上人们固有的思维模式和操作习惯的影响,要想使内控方案落到实处,必须做好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一)做好流程塑造、岗位设置、职能划分的调整工作
大型煤炭企业在实施ERP等控制软件的准备过程中,仅财务模块的流程塑造、岗位设置和职能划分就涉及到单位、财务人员、多项业务的调整,此项工作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系统实施的效果。为此,管理层应通盘考虑,结合分险防范、岗位需要、个人特点以及其他管理要求等统一安排部署。
(二)做好数据备份和过渡期的业务处理
无论是新企业内控系统上线,还是老企业管理系统升级,均需要做好原始数据的备份,防止因系统风险造成数据丢失,另外,对过渡期(不少于3各月)的业务处理,因是并行处理,故此阶段经办人员需特别小心,注意数据核对,并防止数据混乱,同时,对旧系统的单据做好留存,以便检查。
三、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管理系统
(一)制定内部会计管理规范和监督制度,体现出权责明确,相互牵制,制定的《内控制度》和《财务管理文件规定汇编》,是财务人员工作的具体指导。
(二)根据《新会计准则》、集团财务总体要求以及煤炭企业性质,确定使用统一的会计制度、会计政策和会计科目,以便核算、报表、分析时口径一致,考核时依据充分。
(三)煤炭企业内统一规定会计工作处理程序的方法,各岗位依据控制内容完成自己的工作流程,一环扣一环地完成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做到为单位内部经营与管理提供信息,既当好管家,又当好参谋,为单位外部各相关机构了解企业经营成果及财务管理状况提供信息。
(四)加强会计工作检查,财务资产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人员对各核算点进行会计工作检查,而且范围逐次加大,层面步步加深,针对检查出的问题当场提出,问题再小也不放过,书面公开,奖罚分明,效果明显。财务资产部应对基础工作达标提出更高的要求,会计人员的素质进一步得到提升。这也是煤炭企业在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方面的充分体现。
(五)实行对账控制,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具体体现在财务工作必须经常对账,即各单位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记账凭证与相关账簿、记账凭证、账簿与报表的核对,以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凭证录入问题;财务和核算单位定期对账,及时发现核算单位预算资金余额,资产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存在的不符。同被核算单位对账还有助于增强核算单位对财务的信任感;出纳及时与银行之间核对被核算单位的银行存款账户余额,对不符的金额查找原因,及时发现有关问题。
(六)实行会计提示方法,对在财务核算和监督反映出的企业相关部门内控中存在的问题,财务通过出具会计提示进行沟通,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目前会计提示编号连续,规避的财务风险可查,及时解决了经营中存在的棘手问题。
(七)建立并完善会计档案保管和使用工作,根据国家新的《会计档案案卷格式》进行补充修订原《公司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并聘请档案局专家培训全体会计人员。会计档案做到内容齐全、格式专业、库房集中、安全保密的管理规范。
四、实行科学的岗位分工与轮换控制制度
恰当的岗位分工,可以使业务流程中下一环节的人员对上一环节人员的工作进行检查,从而减少差错产生的几率;还可以使不相容的职位分开,使各职位能够相互牵制,减少舞弊的发生。财务人员轮岗率达到力争达到80%以上,并逐步实现全员轮岗。同时财务资产部应强化岗位职责,一是建立 “岗位责任制”,包括财务资产部经理岗位责任制、核算中心主任岗位责任制、财务主管岗位责任制、主办会计岗位责任制、出纳岗位责任制,做到严格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要求,人人签字明确,岗位清楚、责任分明。二是制定财务主管考核制度,针对各类考核项目,对每个财务主管考评打分,以激励财务主管带领会计人员提高工作质量。三是建立会计主管审核制,平时及月末由会计主管对每笔会计凭证审核,由会计主管亲笔签字,确保每笔会计技术处理的合规性;对所核算单位每个会计科目审核,确保科目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四是建立了岗位轮换制,主要是不同核算单位会计人员之间的轮换,通过岗位轮换,可以降低会计人员和被核算单位合谋作弊的可能性。
因特殊原因无法及时完成轮岗工作时,企业考虑采取现代企业管理中正逐步推行的关键岗位强制休假制度进行补偿性控制。关键岗位员工每年须在一段时间内脱离原工作岗位,所在派驻单位、科室及上级部门应在其休假期间派出人员接手其工作,通过交接工作及时发现差错,并对其的履职情况进行检查。期满销假且离岗检查期间未发现影响其复岗履职问题的,各项工作权限方可自动恢复。通过《会计工作移交清册》检查是否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关键岗位轮岗;关键岗位员工强制休假通知等相关文件,检查是否在未能及时执行关键岗位轮岗的情况下通过强制休假进行补偿控制。
五、加强预算控制,合理配置资源
(一)建立预算管理制度,成立企业预算管理委员会,由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以及企业各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原则、目标、政策和程序,制定和更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并确保执行。预算管理委员会委托财务资产部主责全面预算管理中包括制度建设在内各项工作。
(二)预算编制、审批与下达,每年10月企业开展下一年度全面预算编制工作。各职能部门和生产单位应准确将下一年度预算情况汇总,并经本部门或单位负责人审批后报送至财务资产部,财务资产部根据集团下达的产量、收入及成本指标及上一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对各职能部门和生产单位上报的预算支出进行调整;预算指标经过各职能部门和生产单位进行反复修订后,财务资产部编制年度全面预算草案,提交企业管理层,并召开企业预算审核专题会议,各职能部门和生产单位预算负责人以及财务资产部负责人与会。预算草案获得通过后,由企业总经理、董事长审批后,形成正式文件上报集团进行审批。
(三)预算分解,企业全面预算经营指标由财务资产部按照各单位上报的预算需求及年度经营指标进行平衡将年度全面预算分解为产量、收入、成本、费用等指标;专项资金则由规划发展部按照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及资金类别进行分解。各项预算指标分解完成后,同年度全面预算一同审批后,企业管理部将各项指标汇总形成《年度全面预算指标汇编》并下发。
(四)预算调整,每年年中,企业财务资产部按照集团的要求,根据集团实际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进行预算中期调整,并上报集团进行最终审批。具体控制标准请参见“预算编制、审批与下达”。
(五)预算执行与监控,全面预算指标的执行监控通过每月财务报告分析中对相关指标的分析说明,以及每月经营活动分析会进行。
(六)预算分析,全面预算的指标执行监控通过每月财务报告分析中对相关指标的分析说明,以及每月经营活动分析会进行。
(七)预算考核评价,企业全面预算考核与“五型企业”考核相结合,将各职能部门、生产单位纳入考核范围。实行月度、季度、年度考核编写《月度、季度、年度指标完成情况报告》、《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报告》报企业管理部考核办,由其主责各职能部门形成《“五型企业”绩效考核结算表》,企业管理部考核办将考核结果递交内控审计部,对考核结果进行审计;审计完成后,考核领导小组对考核结果及兑现结果进行审批后,人力资源部按照经审批的《“五型企业”绩效考核结算表》对考核结果予以兑现。
六、加强资金控制,防范资金风险
煤炭企业财务加强现金流管理,既保全了资金的安全完整,又对现金流不足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了全面防范和有效控制。采取的管理途径有:
(一)实行资金集中管理,银行账户控制。在资金管理方面,采取统一调集煤炭企业资金,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降低资金成本,保障了资金的安全完整。成立内部银行,控制了核算单位的银行账户,即下属各单位只能在内部银行开立内部银行账户,发生的资金收付款业务统一到内部银行办理,而在商业银行,只允许煤炭企业开立了两个账户,一个只收账户和一个只支账户,真正做到收支两条线。
(二)银行余额调节表编制与复核
每月初,财务资产部内部银行、资金科以及其他银行账户所属单位财务站会计按照银行账户的交易明细(非边远矿区银行账户所有单位还应按照《银行对账单》)与财务系统银行存款科目明细账进行核对,编制上一月度银行余额调节表并签字确认,该单位财务科长对银行余额调节表进行复核并签字确认。
非边远矿区的《银行对账单》,由资金科会计到银行领取或银行通过邮政寄达财务资产部资金科;边远矿区的《银行对账单》,每季末由银行通过邮寄方式寄达财务资产部资金科。资金科设立《银行对账单登记簿》,对各单位领取银行对账单的信息(领取人、领取时间、银行账户等)进行记录,并要求领取人签字确认。
(三)统一资金过程控制,加强预算分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资金控制上,年度、月度资金预算指标与经营考核指标挂钩。通过预算的制定、考核,对资金从物资采购、存货的盘点和处置、煤炭的销售全过程实行控制和管理。预算执行分析制度是一项很有效的监控制度,各单位相关人员按月填报执行数据。
各审核单位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认真落实预算执行金额,编写预算执行分析说明,分析说明必须按项目逐一说明节超的原因,同时按当月及累计实际收、支、余节超情况分析说明原因,相关人员必须签字盖章后,于每月月底以书面形式上报至预算办公室。
相关部门建立异常预算资金预警制度,对预算实行动态监控、定期和不定期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
同时财务还应加强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预收预付账款的管理,加快现金的回收,控制坏账损失,利用商业信用,合理利用客户的资金。
七、规范计算机权限控制
[关键词]石油企业;资金;集中;支付方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6.010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6-00-02
石油销售企业受实际经营业务的影响,具有“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在资金管理中实行“总分账户,收支两条线”模式,为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金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强资金监督,防范资金风险,提高人工效率,石油销售企业依托相关信息平台,逐渐开始试行资金集中支付。
1 资金支付的现状
目前,石油销售企业资金支付主要由各单位根据资金计划自行通过本单位银行支出账户处理付款业务,这种资金支付方式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1 银行账户多
按照“收支两条线”的资金管理模式,各企业办理付款业务,都需要开立银行支出账户,具体由财务部门资金管理岗负责资金汇划。因此,一般情况下,有多少个单位,就开立多少个银行账户,银行账户体系庞大。
1.2 操作人员多
通常石油销售企业资金支付操作由出纳岗、资金计划岗、资金审核岗等人员负责,实行“三人操作、两级审核”的方式。每个单位都设置上述岗位,整个企业参与付款操作的人员为数众多。
1.3 付款流程长
各单位对外付款,必须由总部或上级单位给各单位下达付款资金预算额度,各单位按照资金预算确定的时间办理付款。付款后还需再次核对汇总资金流向和预算执行情况,以确保支付资金与预算资金一致。
1.4 付款标准不统一
由于各单位自行操作付款业务,在审核过程中,对原始票据和资料等依据的要求标准不相同,容易造成审核粗放或过于严苛的现象。
2 资金集中支付的优势
资金集中支付是指利用网络和信息化平台,采用网上银行或银企直联方式,将各单位资金支付业务集中在总部或上级单位受理,并通过单一或指定的银行账户办理付款,合并重叠岗位,减少银行账户和业务操作人员,取消下级单位的付款职能。
银企直联和网上银行的付款方式已在石油销售企业普遍使用,这为实行资金集中支付提供了首要保障。通过资金集中支付,可完善企业资金审批的层级体系,实现岗位权限、操作流程和审批标准等业务设置的规范统一,增强资金安全风险控制能力。在收入资金自动归集的基础上,也是对“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模式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3 资金集中支付的模式
资金集中支付的表象是银行账户的集中和操作人员的集中,其本质是管理权限的集中。银行账户集中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企业只保留总部或上级单位单一的银行支出账户,撤销下级单位银行支出账户,付款业务通过单一的银行账户处理;二是企业总部或上级单位统一上级银行账户管理权限,取消下级单位人员银行账户操作权限,付款业务由总部或上级部门通过原银行账户处理。人员的集中是指合并企业中的资金操作岗位,在总部或上级单位设立适当的岗位组,承担出纳、资金复核以及资金审核职能,下级单位人员不再赋予资金支付权限。
3.1 集中模式的选择
实行资金集中支付,根据银行账户集中的不同情况,并结合个别特殊业务,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3.1.1 撤销账户,取消权限,分散核算
撤销下级单位所有银行支出账户,实行总部或上级单位单一账户支付。各单位发生付款业务时,仍由原单位进行会计核算,付款操作由总部或上级单位通过单一账户统一办理。这种资金集中支付方式能严格控制银行账户,统一付款标准,强化资金安全风险管理。但是,对于各单位税款缴纳、社会保险等地域性突出的业务需要与地方的相关部门提前做好沟通和协商。
3.1.2 保留账户,取消权限,分散核算
保留各单位银行支出账户,取消下级单位对银行支出账户的操作权限,所有银行支出账户由总部或上级单位统一负责管理。各单位发生付款业务时,仍由原单位进行会计核算,付款操作由总部或上级单位通过原银行支出账户办理。这种资金集中支付方式能保持原有业务处理的延续性,严格控制银行账户,降低资金安全风险。但由于银行账户众多,资金管理岗位合并后会增加管理难度。
3.1.3 撤销账户,取消权限,统一核算
撤销下级单位所有银行支出账户,实行总部或上级单位统一核算和单一账户支付。各单位发生付款业务时,不再进行会计核算,由总部或上级单位统一核算,付款操作由总部或上级单位通过单一账户办理。这种资金集中方式能实现会计核算的高度统一,严格管控资金风险。但对传统的原始票据审核和传递方法提出了挑战,需要先进高效的信息处理技术、创新财务管理模式作为保障。
3.2 岗位组的设置
实行资金集中支付,大量付款业务全部集中到总部或上级单位,因此,合理设置相应的岗位组,科学分工,细化职责也是资金集中支付的一项重要内容。
3.2.1 按区域设立岗位组
岗位组的人员按付款对象所处的区域划分为若干小组,一个小组专门负责一个或几个区域的付款业务。这种岗位设置,有利于管理人员全面掌握某区域的业务,但容易造成对其他区域的业务缺乏了解的现象。
3.2.2 按业务性质设立岗位组
岗位组的人员按照付款业务的性质划分为若干小组,一个小组专门负责一类或几类业务的付款。这种岗位设置,有利于管理人员掌握企业部分业务的整体情况,但无法完整了解企业所有的业务。
4 资金集中支付需要筹划的事项
实行资金集中支付,是一项突破常规资金管理模式的全新工作。在全面谋划和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各类影响因素,以确保资金集中支付的成功实施。
4.1 特殊业务需要提前制订解决办法
税款解缴、社会保险等特殊付款业务,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此类业务的处理方式直接影响资金集中支付的方式。因此,确定资金集中支付方式时,应提前对此类特殊的付款业务制订相应的解决方法。
4.2 资金预算务求准确严肃
实行资金集中支付后,资金预算和资金支付分别在企业不同的层面操作,很容易出现资金预算与实际付款脱节的现象,导致资金预算落空或预算不足。因此,资金集中支付的预算编制,更加需要上下级加强沟通,全面考虑,贴近实际。
4.3 信息的对称和共享
实行资金集中支付,打破了空间限制,准确及时掌握信息尤为重要。要及时和共享资源信息,使付款业务的各个操作人员获得相同的指令,确保资金支付的流向准确安全。
5 结 语
资金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愈加重要。从经营网点的源头收拢企业流入的资金,从管理机构的起点把好企业流出的资金,建立安全、高效的资金流转机制,已成为现代企业资金管理的战略目标。实行资金集中支付能提升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为进一步创造管理效益和经济效益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人民银行 财务管理 风险
一、人民银行财务风险的特点
1.人民银行财务风险隐蔽性强。人民银行的财务工作主要是系统内部资金的划拨和经费开支的管理,属于内部基础性工作,外显性不强,而且只是整个会计核算的一部分,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比较小,不涉及人民银行外部宏观调控的各项数据,因此很难引起外界关注,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2.人民银行财务风险危害性大。财务工作虽然属于基础性工作,但其影响面广,危害性很大。如由于人民银行经费紧张导致的财务风险,可能发生工资发放困难,影响人员队伍的稳定性;如果基层行求助当地财政部门,则直接损害到人民银行自身的独立性。
3.人民银行财务风险易发性高。人民银行虽然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内部制度,但迫于基层行人员老龄化严重、知识储备更新缓慢等一系列客观因素,制度执行上往往大打折扣,为财务风险的发生埋下隐患。同时,外部财务监督的力量依然薄弱,一般只有上级行每年例行的财务检查,这就容易造成各地基层行在财务操作上“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
二、财务风险点及成因
1.岗位设置风险。由于基层人民银行财务部门人员结构老化,新生力量不足,财务会计工作岗位设置较多等因素,致使一人多岗、兼岗现象普遍,难以达到“不相容职责应相分离”的规定,强制轮岗制度形同虚设,岗位职责不清的现象普遍存在。当前基层行财务人员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同时由于财务岗位任务重、责任大,新进员工对财务工作存在一定抵触情绪,致使财务岗位更新速度慢,而老员工长期从事相同工作,易产生厌倦情绪,思想上容易麻痹大意,对新业务缺乏学习的积极性。
2.预算外资金“侵入”风险。近几年,由于人民银行系统各项经费指标日益趋紧,基层行的压力尤为突出,为了满足人员工资的正常发放及日常业务的开展,各行纷纷寻找“开源”的渠道。如向地方财政申请资金援助,向商业银行贷款,向政府部门求助等等。针对这些预算外资金如何进行账务处理,目前没有明确的规定,各行之间的处理方式也是千差万别。由此引发的财务风险,不容小视。
3.账务处理不规范的风险。前几年正式上线的财务综合管理系统极大地缓解了财会人员会计核算的复杂过程,减轻了财会人员的手工劳动,使其能够投入更多的时间进行会计控制和监督,强化了会计人员的管理职能,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但是,由于基层人民银行财会部门普遍存在人员结构老化、学历不高、人员不足等问题,以及财务综合管理系统(FIMS)自身设计上的一些缺陷,致使其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如收入类科目未加以使用;现金和银行存款账与实际不符;暂收、暂付等过渡性科目没有合理使用等。
4.突破“预算约束”风险。人民银行的人员工资计划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核批计划数,而人员经费指标则是由财政部统一核批。自2009年以来,人社部根据物价水平等因素不断提高人民银行工资计划数,但财政部门却没有相应增加人员经费指标数,这就造成了近几年人民银行系统普遍存在的人员工资计划数与人员经费指标数不一致的现象。部分基层行为了完成工资计划数,保证人员工资足额发放,将公用经费和行政事业类经费用于人员工资支出,为了防止超指标,而进行硬性调账,致使部门预算形同虚设。
5.现金管理风险。由于现金结算的“自由度”较高,而且人民银行容易从商业银行提取现金,因此基层行普遍存在现金结算占比较高、未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以及现金管理混乱等现象。现金流动性最高,且基层行一般由出纳一人保管现金,没有严格的定期或不定期现金盘点制度,容易产生现金被盗或贪污的风险。
6.规章制度老化风险。目前,人民银行执行的财务制度仍然是财政部2000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国人民银行财务制度》,距今已有十多年,其间人民银行经历了全账户管理的废止、部门预算的实施、财务综合系统的上线等一系列重大财务变革。人民银行的管理和服务职能无论从范围、方式或深度等方面也都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但财务制度内容没有根据外部情况进行及时修正和完善,因此,现行的人民银行财务制度建设已严重滞后于业务发展,部分内容已不能适应人民银行当前财务工作需要。
三、对策及建议
1.完善制度,强化内控。规章制度是指导业务操作的理论基础,内部控制是防范风险的基石。人民银行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创新和完善工作机制,构建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首先,人民银行各级领导对财务风险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为建立科学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创造良好的管理环境。其次,明确职责,划分好各自权限。在与时俱进、逐步完善相关财务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应明确财务工作各岗位的职责,分清彼此权限,完善岗位责任制。最后,加强培训,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单位要积极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和学习环境,使各岗位员工具备胜任工作的能力。
2.改善人民银行部门预算。当前部门预算并没有完全适应人民银行履职的需要,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人民银行无论是自身性质还是履行职责都有其特殊性,因此应逐步探索建立基于人民银行履职成本的预算管理体制。依据人民银行不同类型的业务,对其成本进行划分。进而对于不同性质成本采取不同的预算方式,如:经营成本属于经营业务性支出,不具有预算的必要性,可以据实列支,收支相抵;管理成本具有可控性和可测性,能够较好地进行预算控制,适合部门预算管理,则继续实行部门预算;业务成本可控性和可预测性较差,支出往往波动性强,预算编制难度很大,则应采取较为弹性的独立预算方式。
3.积极推行公务卡制度。公务卡制度是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公务卡制度的实施,不仅可以大量减少现金的使用频率,避免现金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且有利于加强行政经费管理,规范账务处理流程,提高资金支出的透明度。基层人民银行应结合自身情况,积极落实公务卡制度。在资金结算时,尽量采用转账和公务卡等非现金结算方式,严格执行《中央预算单位公务卡管理暂行办法》。
4.开源节流,缓解经费压力。为了缓解由于各项经费紧张而形成的预算外资金“侵入”风险,突破预算指标风险等一系列风险点,基层人民银行应及时转变思想,积极探索其他渠道,缓解经费压力。除财政预算资金外,基层行应及时向上级行反映自身实际情况,争取由上级行以实拨资金的形式,下拨部分资金缓解经费紧张压力。同时,可以参照其他地方行政单位做法,探索开展一些行政服务项目的收费办法,如:审批开立账户、账户年检、贷款卡审批和征信记录查询等,用于弥补相关职能的费用开支。争取形成三条资金来源:一是财政部批复的经费指标;二是人民银行内部下拨的实拨资金;三是自身行政服务费用收入。
(作者均为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预算管理的规定[S].财商字〔1997〕344号,1997-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