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9 05:59:05
序论:在您撰写大学辅导员工作室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职通未来集训营
职通未来集训营将职业选择能力提升分解为四大类集训:职业定位规划集训、就业技能集训、职业素养集训、实战模拟集训。职通未来集训营针对用人单位招聘过程的各主要环节,有的放矢地快速提升求职竞争力和职业适应力,提高获取高端岗位的概率,缩短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适应时间。
1.职业定位规划训练。综合分析自身兴趣、性格、能力以及价值观等心理要素,锁定就业目标城市、行业、企业、职位。
2.就业技能集训。包含简历优化训练、高效网申训练、信息收集训练三个部分。其中,简历优化训练帮助学生了解常用简历格式,训练简历制作方法,掌握简历语言艺术;高效网申训练帮助学生了解及时、高效的网申技巧,提高面试成功率;信息收集训练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地市人力资源部门、其他高校的招聘信息,获悉应届生就业常用的招聘网站。
3.职业素养集训。包含择业心理训练与礼仪养成训练两个部分。其中,择业心理训练帮助学生训练自身的职业心理素质,平衡社会需求与自身需求、现实生活与未来发展的关系,而礼仪养成训练帮助学生了解求职服装搭配,求职化妆方法,求职仪态展示,求职礼仪养成。
4.实战模拟集训。包含自我介绍训练、即兴演讲训练、结构化面试训练及无领导小组讨论训练四个部分。其中,自我介绍训练主要练习“最经典的自我介绍方法”“卖点、特点、缺点”的阐述技巧;即兴演讲训练帮助学生了解求职语言规范,训练求职表达艺术,提高面试语言技巧;结构化面试训练帮助学生了解招聘方式,熟悉招聘流程,模拟各类面试,提供常见面试攻略;无领导小组讨论训练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对考生进行集体面试,以评价考生的组织协调、口头表达等能力和自信度、进取心等素质。
二、职来职往工作坊
职来职往工作坊主要开展校、院、社团三级就业指导活动。院级就业活动可针对不同年级开展,比如针对毕业生开展“那些年我们一起经历的求职故事”征文比赛,针对新生开展“我的大学我做主”征文比赛,还有针对全校学生的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职业规划案例大赛、校园模拟招聘大赛和“影动乡村,基层最美”微电影创作大赛等。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
三、职场成长咖啡屋
“职场成长咖啡屋”系列活动每次围绕一个特定的行业或领域,通过邀请校友、企业人士到校接受访谈的方式来与现场同学进行交流与互动,为对该行业和领域有求职愿望和一定素养积累的同学提供小范围的深度职业辅导,旨在通过一对一导师辅导、团体互助式学习等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行业、了解自我,成功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跨越。职场咖啡屋利用一杯咖啡的时光,送同学们一份经验的同时更送一份享受。
四、职询爱心加油站
1.职路导航咨询。一对一面谈学生职业生涯方面的问题和困惑,帮助分析约访者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能力特长,帮助其选择适合的职业发展方向,共同讨论如何应对职业选择和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帮助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发掘自身的优势,增强实现梦想的信心,做出具体的职业规划。
早上第一节课通常有学生愿意迟到,我安排了医学技术系各班班长11名分成5组检查早上迟到、缺课现象。作为辅导员的我也经常深入班级,不定期抽查上课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发现有上课睡觉玩手机或者睡觉得及时批评教育,时刻联系学生,不做“让学生看不见的辅导员”。通过严抓管理,现在学生上课及晚自习的出勤率达到100%,上课基本上能做到不睡觉、不趴桌子,不玩手机等。
二、在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方面,严肃校规校纪,恩威并施,防患未然。
我管理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女生,由于女寝都是10人间,人多卫生差。所以女生的寝室卫生问题就成了我工作的重点。在晚上查寝的过程中,反复叮嘱学生卫生问题和寝室用电安全,另外,通过“立典型,树先进”,让学生知道先进、优秀的寝室是什么样的,以查找自己的不足。目前寝室卫生状况尚算良好。
走在学生中间,时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辅导员应该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者,教育的源泉就在于知道学生所想。本学期我利用课余时间,和63学生进行过单独谈话,与32名学生的家长进行了电话沟通。通过多渠道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消除顾虑、解决困难、回答疑问、关心情感。针对已经有男朋友的女同学,教育其把握好男女交往的尺度,特别需要关心的是异地恋的同学,往往异地恋是问题发生的根源所在。总之,女同学的恋情问题是我工作常抓不懈的重中之重。
党团建设方面,新生申请入党人数26人,另外,积极分子12人,今后我会更加关注党团建设,也要充分发挥积极分子在学生中的思想指引作用,争取发展更多党和人民的好公仆。
三、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一、指导中队委员会及中队辅导员
1.学期初,要及时召开中队长、中队辅导员的培训学习会。传达上级少工委最新文件精神、本校大队委员会计划安排、工作要求;组织中队辅导员、中队委员学习了解本学期本年级少先队工作活动的内容、要求、实施方法等。
2.开学两周内,指导并督促各中队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明确思路,保证实效。有条件的还可组织中队间互相学习交流会,保存中队计划电子稿及书面稿。
3.开学一周内,规范指导各中队完成中、小队干部的民主选举或轮换工作。大队委员会要有计划开设“队干部学校”,培训少先队小干部尽快适应岗位。
4.指Р⒍酱俑髦卸影旌玫谝黄诎灞ā⒄章园地、队角等中队宣传阵地。
二、抓好学校少先队基础建设
1.组织建设方面
开好第一周大队委员例会。指导大队委员会做好大队工作计划、工作轮岗、新转入转出队员队籍等队务管理工作。做好队员名册建档,大、中、小队干部名单存档,校内外辅导员增、补等。
2.礼仪建设方面
规范使用队旗、红领巾、队歌、队礼、呼号、宣誓、鼓号音乐、队服、队长标志等少先队特有的礼仪标记。分类分项组织大队委员负责物品添置、培训学习、检查督(du)促等工作。
规范举行好开学第一个月的少先队大、中队少先队仪式。如队会仪式、升旗仪式、列队仪式、集会仪式等。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通过培训示范、专项训练等加以强化。
3.阵地建设方面
做好少先队室制度管理,及时存档假期及开学初少先队工作资料、活动成果等档(dang)案。
4.队伍建设方面
开好第一个月的中队辅导员学习工作例会。为新任中队辅导员颁发聘书。指导各中队辅导员积极参与少先队教育科研活动。强化少先队小干部队伍管理。做好第一次队长学校的准备工作。
三、开展大队各项活动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按照上级少先队组织的整体工作部署,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队员身心需求,确定本学期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并在工作计划、行事历中有详细安排。
四、沟通、协调社区少先队工作
关键词:新时期;“90后”;辅导员工作
中图分类号:G45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229-02
在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由辅导员来承担的,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重任,新时期的今天,大学辅导员教育的对象主要是“90后”的大学生,他们呈现出与以往的大学生许多不同的特点,因而要求辅导员的工作要适应教育对象的变化,做好教育与心理疏导工作。因此,辅导员的责任是重大的,任务是光荣而艰巨的。
一、当前大学生的特点
(一)政治思想的矛盾性
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大学生表现出对政治不感兴趣,从而导致他们不能认真地学习有关政治思想课程;另一方面,他们又认识到,自身的发展前途又离不开政治,因此他们又会积极踊跃参加党课学习,主动申请入党。
(二)心理健康问题多样性
1.寂寞。目前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90后”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她是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由于是独生子女,没有沟通与交往的伙伴,客观上就造成大学生的孤独与寂寞。
2.承受挫折能力差。由于是独生子女,往往会受到父母的疼爱与关怀,他们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没有经历过太多或太大的挫折,从而导致他们的心理普遍比较脆弱,抗挫能力低,一旦受到伤害,就很难独自承担挫折。
3.竞争压力大。大学生的压力大是众所周知的。在学校里,有学习的压力,踏入社会后,有就业的压力,竞争的残酷往往会使大学生失去了面对现实的勇气。
4.幸福的指数较低。由于大学生寂寞、承受挫折能力差、竞争压力大等一些具体心理问题,往往会使他们体验不到幸福,认为幸福是别人的事,与自己无关。
面对上述这些特点,就要求高校辅导员采取有效地措施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与教育。
二、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任务要求
(一)切合实际的爱心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根本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优秀教师成功的经验。爱给人力量,给人温馨。教师对学生的爱,能够给每一个孩子美好的心灵,让孩子们心中拥有爱,让教育更加有意义。
因此,作为大学生辅导员,要有一颗善良的心、温暖的心、慈爱的心,有一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高度责任感,否则,是不可能胜任为国家为民族培育人才的历史重任的。
大学辅导员对学生的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要相信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其次是要理解学生,理解学生学习的需要、休息的需要、游戏的需要、交友的需要,特别是人格尊严的需要;第三要诚恳地对待每一位同学。只有做到这些,才能获得大学生的信任,才能教育好学生。
(二)知识储备是辅导员做好学生工作的物质基础
辅导员只有对学生的爱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教育好大学生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辅导员只有拥有广而博的知识才能与大学生一起探讨一些热点问题,才能对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理给予正确的引导。这主要是因为当前的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灵活、快捷,常常会问出一些令辅导员不知所措的问题,如果辅导员回答不了,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一方面,会降低辅导员的威信,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因此,高校辅导员要具备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管理学知识、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法律知识以及就业指导等方面的知识。
(三)恰当的方法是辅导员做好工作的桥梁
教育是一门艺术,科学有效的方法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不恰当的教育方法是事倍功半。因此,高校辅导员除了拥有爱心、广而博的知识以外,还要讲究育人的艺术。
1.传统的教育方法与现代教育方法的有机结合。传统的教育方法主要是指在德育活动中运用传统的教育手段与方式的总和,它主要包括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品德评价法、自我教育法、实际锻炼法等。而现代教育方法主要是指在德育活动中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与方式的总和,比如,网络德育就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媒体手段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施加影响的一种教育方法。在具体的实际就教育中,既要充分发挥传统的教育方法在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中的作用,也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教育手段对大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要把传统的教育方法与现代教育方法的有机结合起来。
2.档案法。档案法是指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过程中,通过建立大学生档案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学生档案是指本校在学生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录和反映学生个人经历、德才能绩、学习和工作表现的、以学生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表格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学生档案系统是一个教育单位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对于学校的管理来说至关重要。
3.法治法。法治的方法是指通过运用法治的原理对大学生的集体事务进行管理,从而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其基本程序是首先制订全体认可的规则,然后依照规则处理班级里的相关事务。比如,选班长、轮值日、打开水、擦黑板、班会费的管理使用等等,同时制定保证上述规则制订的科学合理并得到贯彻执行的程序,如抗辩、申诉,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办法解决事情。
4.网络德育法。网络德育工作方法是指在利用局域网(LAN)和广域网(WAN)上开展的一系列德育活动时所采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在政治思想教育中起着主要的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辅导员要充分地利用网络加强对大学生道德的教育。比如,利用电子邮件与大学生沟通,利用QQ与大学生交流思想,利用网页向大学生宣传国家的相关政策等等。
5.个别教育。主要是针对大学生存在的个性问题采取个别教育的方式进行教育,力求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效果。
【关键词】新时期 大学辅导员 工作要求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116-02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学辅导员工作的对象都是“90后”,他们与以往的大学生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不再那么“听话”,他们叛逆、个性十足,但又不失创造性和可塑造能力,做好这些学生的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难度不可谓不大。作为有的资深大学辅导员,面对的学生已经跨越好几个时期,经验非常丰富,但在新时期的大背景下,他们也会有些茫然,以往的工作方法不再灵验,大学辅导员的工作似乎又充满了挑战,工作要求也更加艰巨。对此,本文试从当前在校学生的特点出发,分析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提出新时期大学辅导员的工作要求。
一、当前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政治思想的不坚定性和矛盾性
一些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扭曲,对我国现阶段的政治议论颇多,多有异议,而对国外的政治充满羡慕和好感,常以外国政治的长处攻击和议论我国政治的弊端,对客观事实认识不清,更有甚者崇洋,早早地去国外定居生活,对祖国没有做出应有的贡献。有的学生身上反映出政治思想的矛盾性,平时不热爱政治,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敷衍了事,考试能及格就行,对我国现在的政治大局不关注,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认为政治离自己很遥远,但当学校发展党员时,他们又很积极,把入党当作很重要的事情,不是他们突然对政治感兴趣了,而是觉得党员更容易找工作。
(二)心理健康问题的多样性
首先是寂寞感增加,目前的“90后”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极少数人有兄弟姐妹,平时生活中缺少沟通和交流的伙伴,造成大学生的寂寞感增加,与人交流的能力有所欠缺。其次是心理承受能力差,我们在新闻中经常看到某某学生因为毕业拿不到毕业证,就选择跳楼轻生,或者因为难以承受分手的结果,去伤害他人或者自己,又或者因为一时找不到工作,就自暴自弃,随波逐流,这些都不是大学生应当表现出来的。再次是自私自利、不愿奉献,作为独生子女,自然享有全家的疼爱,有的甚至是溺爱,家长把所有的的路铺平,为的就是让孩子舒舒服服的享受生活,可是在精神层面却疏于教育,让孩子养成自私自利的价值观,不去考虑别人的感受,更不会去为他人奉献。
(三)没有正确的人生观、生活观和价值观
受社会上一些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也没有了当初远大的理想抱负,也许他们小时候的理想是当军人、医生、科学家,可是到了大学时期,理想成了找个好工作、赚更多的钱。而实际上,大学是国之重器,国家建立大学是为了培养对国家建设做出贡献的人才,一步一步推动社会进步,然而新时代大学生辛辛苦苦上完大学,花费四年的光阴,仅仅是为了找个好工作,这与国家的初衷大相径庭。
(四)缺少融入社会的能力
能够考入大学甚至名牌大学的学生在智商方面不容置疑,他们可以说是当代人中的佼佼者、天之骄子。可是当他们中的部分人在毕业进入社后会,发现自己与社会格格不入,到处碰壁。究其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缺少融入社会的能力。在大学生涯中,许多学生的交际圈是身边的同学和老师,很少和外人打交道,对社会没有正确的认识,适应社会的能力不足,这样走上社会后到处碰壁也就在所难免。
二、大学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关系
大学是个内容非常丰富的地方,在这里能交到全国各地的朋友,大学生能从同学那里了解到各自家乡的风土人情,熟悉彼此的生活差异,这是好事,但同时也是坏事,因为彼此互不了解,生活习惯有千差万别,有的学生会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想去适应别人,什么事都以自己为中心,慢慢地就会成为同学眼中的“异类”。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在校园中能发现许多同班同学从来不说话,见面只是打个招呼,这不得不说是让人遗憾的。而大学辅导员就像学生的家长,不仅是教学生如何学习,还应该在思想、心理、社交等方面进行引导。大学不是培养书呆子,只会考试的“机器”不是社会需要的,大学辅导员要像大学生人生中灯塔,指引他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以成绩好坏差别对待,所有学生都是大学辅导员的“孩子”。作为家长,有责任和义务去培养好下一代,让他们适应新时期的步伐,做社会中的佼佼者。
同时,要做好学生的服务者。以前高等教育是国家的义务教育,实行收费教育之后,则成了权利教育,这就意味着辅导员的工作理念要发生转变,辅导员成了学生的服务人员。因此,辅导员要以学生为中心,在服务中实施教育,老式的棍棒教育不再适应现在的教育形势。
三、新时期大学辅导员的工作要求
(一)拉近师生的距离
大学辅导员毕竟不是学生的家长,有些学生的叛逆心理又比较强,工作起来难免会不顺利,要想做好大学辅导员的工作,首先应拉近师生的距离,对每一位学生都要有爱心,在学习上给予鼓励,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在思想上给予引导,在成长上给予帮助。“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优秀教师成功的经验。作为辅导员更应付出爱心和真心,爱心和真心最容易打动他人,得到的回报也会是学生的理解和感激。除此之外,大学辅导员要与学生建立共同语言,学生关心的事物,辅导员也应去了解,这样才能和学生形成朋友的关系,学生有什么难言之隐,也会向“朋友”倾诉。
(二)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政治思想和生活观念
正所谓思想决定行动,思想是一切行动的发动机和催化剂,作为大学生要肩负起报效祖国的重任,辅导员在日常管理中要时刻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把学生培养成爱国青年,教育他们以正确的视角看待我国和外国的区别,不要妄自菲薄,我们有很多优秀的政治思想是外国不具备的。同时,可劝导学生积极入党,让学生明白入党的目的不是为了找工作,而是对自己的深造和监督,党员学生要时刻提醒自己,做学生的榜样。
同时,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生活观、价值观,我们的生活中不是只有金钱,还有人生抱负、生活理念、价值取向等问题,为什么有的人腰缠万贯,仍然不觉得幸福,有的人生活平凡无奇,却感到很安乐,这就是生活观念的不同所导致的。辅导员要在学生生活观念形成的时期发挥重要的作用,让学生的三观不受社会的污染,牢固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并为之奋斗。
(三)发现和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是现如今社会面临的“隐形杀手”,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人们的心理极易发生扭曲,又没有合适的倾诉对象,最后造成的后果难以估量,那些报复社会的人,都是自身心理问题得不到排解,慢慢的心理崩溃了。倘若能有人事先观察到他们的反常举动,并加以帮助和疏导,那么惨痛的结果就不会发生,这是用最小的代价换来的成功。大学生心理疏导也是如此,辅导员应耐心、细心地观察同学们的举动,及时发现不好的苗头,并将其解决在萌芽状态。心理工作是一项非常难的工作,需要辅导员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疏导能力,辅导员在日常生活中要自觉加强心理方面的学习,强化自己的职业意识,尊重自己的岗位,不能因为难而不做。
(四)加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
很多高校面临这样的难题: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在走出社会时已经过时,完全用不上了,而适应社会的能力则非常欠缺,因为学校没有教他们。所以,高校应加强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让辅导员带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多与人打交道,学到的知识应及时去实践,用实践来检验知识。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将之纳入到学生的期末考核中去,并对积极参加的学生给予表扬,对性格内向或者排斥社会活动的学生进行劝导。
(五)做学生的表率
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每一位辅导员都是学生的表率,他的任何行为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辅导员的个人魅力,会对工作提供强大的推动力。作为辅导员要树立良好的师风师德,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积累更多的知识,不断完善自己,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克己奉公、公平公正、不能接收学生的金钱、物质,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给学生展现一个干净纯洁的校园环境。在业务能力上也要让学生信服,所说的话、所做的事都要合理,不能用强权压人,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不可攻破的堡垒。
总之,作为大学辅导员,要想胜任这项工作,必须发现新时期学生的特点,把准学生的脉络,理顺自己和学生的关系,强化自身素质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上刻苦努力,生活中勤奋乐观,感情上从容对待,把学生培养成全方位的人才。同时,辅导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工作,着力推进师德建设,提升自身人格魅力,善于反省自己,发现自身的不足,然后通过学习来弥补,作为服务在学生第一线的教师队伍,辅导员有责任和义务为我国高等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高博.“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教育管理的新途径[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6)
[2]朱正伦.新时期大学辅导员工作之我见[J].高等教育管理,2007(6)
假期,对一部分学身而言,是一种远离课业负担的轻松与惬意,但无所事事的光阴中往往也就带有了一丝百无聊赖的失落与遗憾。我系同学并没有把自己的行踪固步于旅游中的山水,没有留恋空调下的电视节目,而是谨记我系的发展方向与发展要求,充分利用假期这段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去继续学习,充实丰富自己。为了今后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许多学生都走出校门去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学会在社会中生存的技能。在今年暑假中,我系几乎全部学生都进行了实习,在社会实践中完成了自己的观念与目光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与转换。各大广播电视台都留下了我系同学的身影,在采访、制作、编辑工作中。他们都表现了艺术管理系同学特有的专业技能和良好品行,得到了实习单位的肯定与好评。
12名同学参加了艺术中心培训教学工作,策划组织了教学成果汇报演出,用自己的所学汇报了社会。服务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也成为同学们的实习阵地,市场策划、传媒等理论知识得到了检验与丰富。市委的宣传部工作、啤酒节的专题采访同学们做来也得心应手。更值得一提得是,同学组织策划了一首献给故乡的歌,带领全市在各地高校的在校生向全市的父老乡亲作了一次高水平的专业汇报;同学除了参加院学生会的“阳光课堂音乐知识社会事件”、电视台的实践以外,还随“青藏铁路采访团”深入中国的西部地区进行了跟踪采访并写下了自己的见闻、感想和收获。
在进入大学后的第一个暑假中,级学生也使满载而归。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培训、英语四级学习、广告公司实习……他们的学习进步也是一拍紧接一拍。同学或参加“艺术培训学校”的培训工作,或自己开辅导班,都投入到了教学实践当中。在旅行社当起了导游。去面对芸芸众相挑战自己的能力与自信。参加了市庆七一文艺汇演并获奖。短短的六十天,同学们在忙忙碌碌中收获颇丰。
为了迎接英语四六级考试,我系近半数以上的同学自觉参加了英语辅导般的学习。也有大量同学参加了计算机培训并考取了证书。
在我系处于重中之重地位的思想道德建设也有建树。积极分子上交了入党申请书,作了书面的思想汇报。在全国再次掀起的学习“三个代表”热潮下,我系同学写了《一个大学生眼中的“三个代表”》的思想汇报,以大学生的身份与视角阐述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与理解。在抗击非典中凝结起来的那股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的信念与斗志仍然紧紧包围着我们。
【关键词】大学新生 辅导员 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5-0025-02
一 探索有效开展新生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意义
1.加强和改进新生年级教育的现实需要
辅导员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领路人,而新生年级工作是关乎大学生成长的重要一环。由于新生年级本身工作量大、事务性工作繁多等实际情况,目前的工作中仍然存在:教育重全体,对个体关注少,个性化指导少;教育内容应进一步丰富;教育手段相对单一,缺乏感染力和互动性等现实问题。这直接影响着辅导员开展新生工作的实效性。探索有效开展工作的方法途径,是当前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大学新生年级教育的现实需要。
2.对新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时期,大一新生教育在大学生教育中尤为重要。从中学进入大学是青年学生人生中的重要转折,面临着生活、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惑,它是伴随着新的环境变化而出现的。如果缺乏必要有效的引导,新生不能及时调整以适应大学新环境,便会出现诸如悲观情绪、人际关系焦虑、失落自卑等心理问题。相反,若通过有效的工作方法,引领新生打好第一年的基础,开好头,起好步,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以后的学习、个人发展则相对会更顺利。正是由于大一新生的特殊性,所以这一阶段也是学生工作的关键时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走好大学的第一步,对于新生圆满完成四年的学习任务、成长成才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 有效开展新生辅导员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根据大一新生的特点,在一年级的辅导员工作中除常规工作外,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和尝试:
1.提前建立系部新生QQ群,在假期开展与新生的广泛交流
为了更早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我们将迎新的时间提前,在专业录取之初的暑期期间由辅导员老师建立系部新生QQ群,通知让新生加入群,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充分发挥新生群的作用。
一是在辅导员的组织下,于新生群中开展系列交流讨论,相继开展校史、校情、系况介绍;专业学习计划;大学生涯规划;大学行为规范;优秀系友经验谈等专题交流,激发新生的爱校热情,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二是辅导员与每一个加入群的学生进行一次深入交流,尤其是重点和调剂志愿、对专业不了解的同学进行多次深入交流,加深他们对专业的认同和归属感。三是开展“一封邮件入心灵”活动,让每名新生给辅导员发一封邮件进行自我介绍,包含个人基本信息、文体特长、大学规划等内容,做到每封信件都仔细阅读,用心回复。
通过新生QQ群这一载体,在新生报到前,提前了解部分学生,收集他们共同关心的话题;同时也让新生对学校、专业、辅导员老师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以便入学后工作的顺利开展。
2.尝试一对一精细化的工作模式,真正走近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
大一新生大多是第一次离家,离开父母开始独立求学生活,辅导员是他们入校后见到的第一位老师,在心理和情感上更易产生依赖和信任;同时,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乃至全家人的关注爱护,一直是关注的焦点。而大量的教育实践也证明,有效的情感激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良好的心理动机,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在面对新生时,辅导员应尽全力地投入爱心与感情,尝试采用一对一的工作模式,尽力关注每一名学生,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心与心贴得更近。为此,我们坚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坚持和每个学生有一次深入的谈心交流。面对面的深入交流更易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我们坚持每天主动约谈学生,详细了解他们入学以来各方面的适应情况,围绕大学适应、大学学习、习惯养成、生涯目标等方面给学生提出建议和希望。谈话过程中注重以情感人、以法教人,尽量避免空洞说教;谈话环境侧重选择操场、寝室、食堂等更为轻松的场所。同时,进一步多渠道搭建沟通平台,通过电话、QQ、电子邮件、班群、班级日志等多种形式实现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第二,坚持周末电话、短信关怀。新生年级日常工作相对繁忙,而周末相对空闲,新生在周末也处于心理的空档期,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如影随形,周末电话、短信一对一联系学生:每周星期六、星期天,针对学生的性格、日常表现等特点,有针对性地一对一打电话或发短信,或嘘寒问寒、或鼓励表扬、或学习建议。由此了解更多学生的近况,解答他们的疑惑,同时也借此进一步巩固一对一谈心的效果。
第三,坚持生日送祝福。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个生日,大多是孩子满十八九岁的日子,对他们来说具有纪念意义。而且他们大多人又是第一次离开家,融入新的集体,更渴望得到关注和认可。为此我们通过学籍档案信息、侧面了解等多种方式,力求准确记下每名学生的生日,每逢有学生过生日,尽量在第一时间给学生发去祝福,也借此希望他们把握好大学时光。倡导各班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日送祝福活动,如每逢学生生日时,送上写有全班祝福的贺卡,着力营造班级“家”的温馨氛围。
第四,重点关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部分学生由于家庭负担沉重,来到新的环境遇到的困难和心理挫折可能更多,更需要我们的关心。为此应专门建立档案信息,保证与他们每个月至少有一次深入的谈心交流,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实际困难。一方面注重精神上的支持,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另一方面尽可能为他们争取勤工助学、假期实践的机会,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
第五,关爱异地求学的孩子。来自外地的孩子在异地求学,远离家、远离父母,在学校辅导员就是他们最亲的人。为此,我们也应想方设法将工作做到他们的心坎上,尽量减轻他们远离家乡的孤寂感。如可通过时常翻阅学籍档案信息,将他们的基本情况烂熟于心,一对一查阅他们生源地家乡的相关信息,记下最有特色的点,以利于和他们交流时找到切入点,有话可说,产生亲近感。
第六,基于爱的赏识教育,让每名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教育根植于爱。教育的过程就是爱的过程,只有用心爱每一名学生,才能发现和欣赏他的不同之处,引导他进步。为此,在工作中,我们采取用心表扬、顺向表扬、逆向表扬、及时表扬等方法原则,总是努力去发现、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都能感受到我们的关注。
3.采取家访、与学生家长深入谈心交流等方式,搭建家校“心桥”,开创家校共筑学生成长平台的新模式
只有更进一步地深入了解学生家庭,才能更真实和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辅导员工作的针对性和突破口,真正为学生和家长解决实际问题。
第一,密切与家长的日常联系。开学迎新时,撰写致学生家长和学生的一封信,介绍学校和系部的基本情况,同时对家长配合学校培养学生提出建议,初步搭建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开学后,通过电话长谈,与学生家长开展深入交流,一方面反馈学生的在校情况,同时也从家长那里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第二,尝试开展假期新型家访。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个寒假,通过寄送个性化评语的信件(针对学生的一对一详细评价)、电话长谈、电子邮件等新型家访形式,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汇报学生在校的各方面情况,共话学生未来成长规划。让家长和学生在假期也感受到来自辅导员的真诚关心。
第三,与校园文化活动相配合,密切家校联系。如在第一学期的中期,开展“感恩两地书”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自己以传统的手写家书的形式,向父母表达问候与祝福,汇报入学以来学习、生活情况,谈自己的大学规划;在第二学期开展“我眼中的故乡――我讲民风民俗”活动,鼓励学生在假期收集家乡传统风俗的相关资料,然后做成课件,讲给同学们听;开展“亲恩难忘”主题征文、主题演讲比赛。
4.探索实施新生学生导师制,深入推进朋辈教育
为了协助辅导员,引导新生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同时发挥高年级优秀学生的引领示范作用,我们在新生年级试行学生导师制。从高年级本科生中选拔优秀学生骨干担任大一新生的学生导师,让他们以同辈朋友的身份为新生提供学习、生活、工作、心理等方面的辅导和帮助,对新生进行有效的教育,以引导他们更快适应大学生活。具体而言,第一,严格学生导师的招聘,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考查方式,侧重选拔思想觉悟高、成绩优秀、心理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具有高度奉献精神和责任感的学生骨干担任;第二,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和措施,对学生导师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如邀请具有专业背景的老师为学生导师作团体辅导、组织优秀学生导师经验交流会、召开学生导师工作培训会等;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学生导师制的载体与平台,如举行“我与学生导师”征文比赛,“与学导共成长”系列活动等;第四,严格学生导师工作的检查与考核,定期表彰优秀学生导师。实行学期检查,学年末考核的评定制度,检验学生导师的指导新生的实际工作效果。
5.创建三位一体的大学新生导学模式,深度辅助教学
为了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认同感,引导新生做好学业规划,改进教育形式,我们在专业老师的帮助下尝试建立三位一体的新生导学模式:系列专业导学讲座、系列专业比赛和专业课外研习小组相结合,促进专业学习的导学模式。
一是邀请专业课、心理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专业老师给新生作专题讲座,围绕大学专业学习、大学心理适应、大学生涯规划等新生关注度高的内容一一为新生详细讲解,指导他们更快地从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适应大学生活,做好大学学业、生涯规划。二是结合专业特点,着眼新生专业素质的养成,有计划地在年级开展系列专业比赛。每次比赛均通过面上宣传、一对一鼓励动员、临冲刺指导等多种方式确保活动的参与率和实效,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三是建设专业研习小组。围绕深入专业学习,加强专业实践和社会锻炼,在年级施行课外学生专业研习小组制度,通过定期开展小组讨论、读书报告会等方式来进行,以促进学生专业素养的全面拓展和提高。通过导学模式的建立,引导大一新生深化对专业的认知,激发对专业的热爱,进而产生更强的学习动力。
三 结束语
大学一年级是青年学生成长最重要的时期,这一阶段的教育引导,对学生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新生辅导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不断推进工作模式的精细化和工作方法的创新,帮助学生克服种种困难,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迈好大学第一步,真正当好大学生人生导师的重要角色,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全国高校辅导员先进事迹选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周保平.朋辈辅导员制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