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一年级语文德育渗透范文

时间:2022-08-11 22:47:39

序论:在您撰写一年级语文德育渗透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一年级语文德育渗透

第1篇

1.巧编故事,在拼音教学中渗透德育

一年级儿童情感不稳定,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直观具体的事物和生动活泼的形式,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良好情感的产生,有利于教学,更有利于德育渗透。巧编故事,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是拼音教学渗透德育的常用方法。

2.观察辨形,在识写教学中渗透德育

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环节。在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2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教师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可以根据汉字的结构规律,结合美学原则,渗透德育。可以通过学生的观察,具体分析字形同做人处事之间的联系,将识字、写字教学同育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字形分析中掌握字的结构,明白做人的道理,受到团结友爱、谦让互助、集体主义等方面的教育。

如在教学“林”这个字时,教师故意把“林”字左边的一点写长,让学生与书上的“林”字比较,看两种写法有什么不同,哪种写法好看。学生很快便发现书上的“林”字左下的“木”末笔改捺为点,并表示书上的写法好看。教师接着问学生:“谁能告诉老师为何‘林’左面的‘木’末笔要改捺为点?”稍停片刻,有个学生回答:“因为这样写能使字美观。”教师肯定学生的想法,并及时加以点拨:中国是礼仪之邦,向来有“互相谦让”的好传统。“木”左下面末笔改捺为点可以使右边的“木”舒展开,这样整个字就挺拔有生气了;如果不做变化,各占一半,互不相让,挤在一起则会影响字形的美观。

二、课堂训练,作业中的德育渗透

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仅靠课堂上的40分钟是不够的。在语文学习中,同学们必定要接触一些作业、练习,其实这是向学生渗透德育的重要渠道。因此在选择课后作业、阅读材料时,要注意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选取有教育意义的材料,这样才能使学生练有所用。

三、语文教学中的细节渗透

第2篇

关键词:中国梦;高职语文教学;德育功能;隐性德育

中国梦的实现与高职教学改革,特别是与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关系十分密切。用中国梦指导高职语文教学实现其重要的德育功能,进而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更好地促进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好地培养“德艺双馨”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更好地鼓励当代大学生“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1]”,更好地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

1中国梦为高职语文教学指出了新的改革方向

中国梦不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富强梦、世界梦、和平梦,而且是中华文化全面振兴的幸福梦、文化梦、道德梦。中国梦不但指明了国家建设的方向,指明了人民追求的方向,而且指明了行动发展的方向,指明了个人拼博的方向。同样,中国梦也指明了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用中国梦指导高职语文教学实现其重要的德育功能,进而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他们“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让他们在实现自身梦想的同时,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德艺双馨”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类的基础课,高职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与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和文化素养的同时,与职业特点结合起来,进而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高职的语文教师,应该心怀“铁肩担道义”的精神,把中国梦的思想与理念贯彻到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中去,把中国梦变成每个学生心中的梦,把中国梦落实到学生的行为习惯中去。基于中国梦视域以及党和国家“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方针,高职语文课必须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去,必须把每个学生个人梦想的教育渗透到中国梦教育中去,而且这一定会成为全民族追求与实现中国梦时期的一个重要的改革方向。

2高职语文课程具有天然的隐性德育功能

隐性的德育功能是指“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会起潜移默化作用”,具有一定隐蔽性的教育功能。高职语文课程本身就具有天然的隐性德育功能,中国梦视域下突出高职语文的德育功能是完全可行的。高职语文教学中,对于知识积累、认知欣赏、审美教育、素质提升、能力培养等主要是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经典名篇的解读、分析、探讨、学习与欣赏中实现的,其隐性德育的导向功能、启发功能、育人功能也都是在这些过程中得以实现的。通过对大量优秀作品的阅读、探讨、学习与赏析,学生不但可以拓宽自己的思维空间、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而且作品中的内容、思想、观点、价值判断与行为方式等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学生心灵的净化、思想的升华也是最有效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善于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而且要善于联系社会、生活、工作的实际,并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对这些优秀文学经典的内容、思想、观点、价值判断与行为方式等具有德育功能的成份产生认同。

3中国梦视域下高职语文德育功能的实现路径

3.1教材是实现高职语文德育功能的最好载体

语文这门学科不但具有天然的人文特征,而且具有天然的求真、向善、向美的感召力。在编写高职语文教材的时候,不但要充分考虑到高职院校的实际,而且要特别注重高职学生的特点,在突出人文性、工具性与高职性的同时,更加侧重考虑选进教材的那些经典篇目的道德力量。同时,还特别针对高职院校应用性、实践性等方面的实际要求,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体现教学方法的启发性,为高职院校应用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厚重的人文素养基础。所以,自主开发编写的教材,在编写体例上完全打破了以往按文学史,或者按文体编写的格局,综合设计了“大学•大师•创新”、“友情•爱情•梦想”、“经典•仁爱•智慧”、“人文•丰碑•艺术”、“自由•品格•财富”、“眼光•境界•人生”和“写作实训•语文实践”等七大专题。这些专题均涵盖了读、写、听、说等各种基础技能的训练,并且做到了各有侧重,各具特色,把高职语文所要传授给学生的最为关键的内容均作了缜密的安排。选文方面的原则是力求选择反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人类共同美德、涵盖古今中外的经典名篇,体现了高尚理想、人格力量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内容和时代风貌,体现了各种不同的写作风格。

3.2教师是实现高职语文德育功能的执行长官

德育教育是语文教育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实现语文德育功能首席执行官的教师应有这样的意识与高度,挖掘语文学科潜移默化的、渗透式的道德教育、情感教育,严格遵循语文学科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在备课的时候,力争做到有效地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并充分利用各种语文教学资源。无论是作者简介、作品讲授,还是文学欣赏、读写训练等任何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都应该充分运用灵活的方法、生动的形式,使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得到全面渗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优秀经典中的通过教师最朴实的语言诠释过的带有德育力量的思想与观念。在此同时,教师还要善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激情与活力,从而让学生在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的状态下实现思想的升华。如果要让高职语文的德育渗透功能得以充分的发挥,一个教师的高尚情操与人格魅力也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孔子曰:“子师以正,孰敢不正”,教师的高尚情操与人格魅力、语文教师身上“德技双馨”的素质要求就显得特别重要,正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教师高尚的情操与人格的魅力对学生的品格教育虽然是无声、无形的,但这却是一种“大道”,教师人格楷模与道德楷模的力量都是不可忽视的德育渗透因素。

3.3传统文化是实现高职语文德育功能的厚重根基

无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富强梦、世界梦、和平梦,还是中华文化全面振兴的幸福梦、文化梦、道德梦,如果失去了传统文化的滋养,那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深入挖掘蕴涵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宝贵精神、光辉思想、可贵品格等并应用于高职语文教学中,才能夯实高职学生的文化根基,才能全面激活这股实现“中国梦”至为重要的力量。传统文化当中不但蕴涵着“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积极入世的立身哲学,而且蕴涵着“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这些非常可贵的处世准则。数千年的教育实践证明,传统文化对一个人高尚品质的形成、健全人格的塑造,可以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自从提出中国梦以来,并明确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比重;要积极运用传统的节日仪式等弘扬传统文化;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传统文化在立德树人方面的教育作用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各级各类学校还要特别强调语文课堂应该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回归,充分利用优秀、博大、深厚的传统文化在立志、修身、爱国、仁孝、勤俭、诚信等多方面塑造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中国梦视域下要实现高职语文德育功能当然要侧重中华民族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侧重传统文化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撷取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性、思想性,从而实现对学生的熏陶和感染,往往能够收到“润物无声”的德育效果。传统文化的回归,传统美德的重塑,让新时期的高职德育与高职语文德育都拥有了新的内涵,特别是中国梦视域下,高职语文德育功能的实现不但拥有了厚重的根基,而且出现了现代的元素,即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结合,传统美德与现代道德结合,这样更有利于共同构建现代高职学生良好完备的道德观,也更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

3.4校园文化是实现高职语文德育功能的肥沃土壤

只有充分重视校园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大学精神、行为准则、校风、教风、学风以及校园文化设施等因素,并与高职语文教学密切结合起来,校园文化才能成为高职语文德育功能实现的沃土。在中国梦视域下,语文教师如果要塑造学生纯美的灵魂,就要十分重视校园文化这片沃土的开发,特别是重视价值观念与大学精神的解读。正如民盟主席蒋树声所说:“大学精神应该是一个大学的灵魂,大学精神难以言述,但是无处不在,到处可以看到,包括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批判精神以及好的学风、优良传统,综合起来存在一种大学精神”。现代大学的德育理念的根本价值取向就是爱国精神、批判精神、创新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自由精神等精神的全面确立,并通过这些精神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些精神当中,最具锋芒的部分是批判精神,因为批判精神不但是对“德育主体的精神彰显”,而且是“德育中的不可或缺的理性风格与探究工具”,不过,批判绝对不是吹毛求疵,其支撑点就是爱国精神,所进行的批判都是出于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热爱,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并最终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在中国梦视域下,高职语文教师在重视价值观念与大学精神解读的同时,还应该时刻注意结合校园文化的相关活动,依照全校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与大学精神,有意识、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等方面的能力。

3.5活动拓展是实现高职语文德育功能的实践路径

第一,高职语文教师在课堂内外都必须加强学生们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全面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赏析、运用汉语言文字的能力。基于这种指导思想,笔者所在课题组编写教材的时候根据项目导向的思路设计了专门的“写作实训”,每个项目都设计有项目说明、项目要求、基础知识、基本功要求、写作技能、模拟场景和实训任务等操作性很强的内容,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带着项目任务进行有效的实践与训练。除此之外,还特别编排了“故事会”、“赋诗填词”、“书香校园”、“即席演讲”、“书法技能”等合适在课堂中开展的系列的语文实践和训练内容,不但充分突出了高职院校能力本位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改革要求,而且可以全方位地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常态化的训练与实践,教师可以更方便、更有效地在学生的课堂实践与训练中有针对地融入中国梦及德育的因素。第二,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好课内的实践活动,全面发动学生积极参加校内的各种实践活动。例如,在大学一年级时,结合大学精神及时进行行为规范方面的教育,结合语文课和各种语文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全校性的经典诵读大赛、汉字听写大赛、演讲比赛等。在大学二年级时,全面发动学生积极参加全院性的主持人大赛、校园歌手大赛等活动,深度整合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之外的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和项目,全面实施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与培养计划,让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社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各种技能技术能力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从而促进和帮助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全面成长,全面成才。第三,陶行知说:“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应将德育实践纳入语文课堂教学,创设有效、广阔的德育环境,密切结合社会大课堂、生活大课堂,实行与时俱进、兼容并包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或实践活动,到革命纪念馆参观访问,深入当地社区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让学生在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实践活动中得到思想上与人格上的升华;另一方面是培养高职学生在平时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经常性地关注身边人和身边事,把高尚的人和事写下来,记下来,并在班上进行交流。特别要善于借助高职学生到工厂,到企事业单位去实训、见习或实习的机会,要求他们写好实训、见习或实习的方案、计划、调查报告或实践报告等。这样做不但把语文课堂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了,而且把语文课堂与日常生活真正融合起来了。通过丰富的社会活动,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切身利益与前途命运,还与当前的社会、当前的生活息息相关,语文德育渗透功能不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在校园实践与社会实践中也得到了很好的拓展,中国梦视域下的语文德育功能不但因此充满了时代气息,而且把素质培养、能力训练落到了实处,适应了新时代对高职院校提出的培养“德艺双馨”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综上所述,在中国梦视域下把高职语文德育功能的实现作为教学改革的一个新方向,是时代的要求,是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必须把握的一个重要方向。

作者:郭孔生 单位: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肖群忠.仁义信和民本大同———中华核心价值“新六德”论[J].道德与文明,2014(5):11-15.

[2]郭孔生.论隐性课程的涵义、特征和建设思路[J].辽宁教育,2012(11):21-23.

第3篇

一、做精巧教案,在课堂中渗透品德教育

其实渗透品德教育就在我们身边,如:《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教学内容大致是:地球美丽而渺小――地球资源有限――人类无法移居――人类要精心保护地球。就按这个流程来设置教案,轻而易举就完成了。但我不想让学生只学习书本知识,我就跟学生讲一些身边发生的小事:如家里水龙头没关紧经常“细水长流”,早上都八九点钟了教室的灯还在亮着,食堂的剩饭剩菜经常是大桶大桶的,包子只吃了里面的馅就丢掉了等等,于是我在教学中导入课文时,我就让学生反思自己是否有这些现象,同学们大多数低下头保持沉默了,有几个同学却能自告奋勇的承认“有”。接下来,我继续教学“地球资源有限,地球资源枯竭了,我们该何去何从?”学生从课文中知道无法移居,只有保护好地球资源、节约地球资源,我们才能生活得更好。“光有书本上的知识和同学们的口号还不够,必须要有行动,从今天开始,我就要求同学们在生活中珍惜保护资源,如有违反,就是地球的小罪人,你们愿意吗?”效果当然是好的。在语文课堂上抓住“契机”,学以致用,品德教育立见成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好自己的导演职责,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态度和蔼,饱满热情,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对于学生提出的新观点、新见解要予以鼓励和表扬,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不同意见,敢于向权威挑战。

二、品德教育应该贯穿整个小学阶段

纵观小学1~6年级的语文书,几乎每篇课文都在教育我们该怎样做人,老师在教学中,不能只肤浅地教两个字,做一些内容分析,而应该结合实际渗透品德教育。如:一年级13课《平平搭积木》。里面有一句“平平搭的积木不只是给家人住还可以给大家住,”由此,我们教学的时候还要延伸到课外,教育学生做一个心中有他人的人。14课《自己去吧》则要联想我们现在的小孩子都是在父母的百般疼爱下长大的,自私自利、经不起一点挫折、没有一点独立能力。在语文课堂上则需老师们教育孩子学会坚强,学会自食其力,学会锻炼自己的翅膀。一年级课文如此,二年级的《坐井观天》、三年级的《一次成功的实验》、四年级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等,哪篇课文都渗透了品德教育,老师们则要好好把握,相机渗透。

三、“口语交际”、“小练笔”部分是渗透品德教育的好钥匙

现在的语文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就设计了“口语交际”这活动,这不仅是一个提升学生口才和胆量的活动,更是渗透品德教育的前沿阵地。另外的“小练笔”就是学习这篇课文后,要求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与课文相符,是否“油水分离”,而写的一片小作文,既可以反思自己,又可以提升写作水平。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也是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除强调写作技巧、文字功夫外,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增强道德意识,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和思想觉悟。俗话说“作文先做人”,一个道德意识淡薄、认识水平低下的人,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内容丰富、思想健康的文章的。因此,在选择作文题目时,我都是慎之又慎,选择一些既具有人文气息又现实性较强的话题,既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兴趣写,让作文不再成为学生的负累,又能在写作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例如作文“在路上”,主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在作文中,有的学生书写自己的成长之路,感恩于一路上的收获,感恩于一路上的关怀;有的学生书写自己的求学之路,有困惑有奋进,几多泪水几多欢笑,写得真实感人。例如话题作文“比较”,主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生活中究竟需不需要比,比什么,比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比较等。一系列的作文训练,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四、指导课外阅读,在阅读中渗透美德

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书有良莠之分,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读。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例如针对有些学生沉迷于某些谈情说爱、情意绵绵的情节,便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有关文艺理论的书籍,引导学生了解任何作品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总是离不开时代特点的;针对某些学生阅读时只注意故事情节,教育他们在阅读文艺作品时要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看到它的社会意义,从中受到有益的感染。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能培养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订阅书刊杂志,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

五、语文教师自身的形象,是渗透品德教育的一面镜子

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4-0011-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为此,我们要研究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的特征,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通过形象感染、感情陶冶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来实施德育,培养高尚的情操,提高思想觉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一、在引导学生对照感悟中渗透

运用对照比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求知的欲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使他们分清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可以效仿,什么应该谴责。比如《一定要争气》这篇课文在记叙童第周学生时代的两件事时,采用了对比的写法,以相似的结构和语言有层次地表现了童第周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优秀品质和“为中国人争气”的爱国思想。教材本身有许多可供比较的条件,利用这些条件,教师可采用比较法教学,有利于将情感渗透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之中。通过多次对比,学生认识到在学习上应有顽强的学习意志、明确的学习目的和端正的学习态度,从而也激发了学生为国争光,为四化建设努力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受到了深刻的情感教育。

二、在课外阅读中渗透

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书有良莠之分,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读。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特别是评价与欣赏的方法,使学生从阅读中有所收获。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能培养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订阅书刊杂志,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

三、在挖掘教材内容中渗透

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了解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按照课文的实际内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相应的德育计划,设计出适宜的施教方法。

(一)把握中心,提高道德认识。要提高学生某一道德素质,应该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的中心思想和道德认识。如第《两只小狮子》,用对比的手法讲了一只勤奋的小狮子刻苦锻炼掌握本领,另一只小狮子怕吃“苦头”,想依赖父母、依仗父母的权势生活。联系实际:现在独生子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有的小朋友应当自己做的事,如:穿衣、吃饭、整理书包等都还要父母代办。在讲课时,引导学生向勤奋的小狮子学习,从小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地锻炼自己,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重点理解狮子妈妈说的话: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才能成为真正的狮子!让学生明白“真正的狮子”应该具备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只有很好地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在教学中才能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借助教材,训练道德行为。思想品德只有在实践锻炼中才能逐步形成与发展,如果光局限于理解好课文内容还是不够的。如《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讲的是小白兔和小灰兔帮老山羊收白菜。小白兔收下老山羊一包菜籽回家自己种白菜。小灰兔收下老山羊的白菜回家不干活,饿了吃送的白菜。小白兔对小灰兔说:“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这句话含意深刻,意思是说:“只有靠劳动才能创造无穷无尽的财富”。让学生学完课文后明白:只有热爱劳动,靠自己才能生活得好。一年级的小学生,依赖性较强,劳动能力也较差,通过以上教学内容的理解,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现存的问题,教师提出一些相应的具体劳动实践要求。如在校做好值日生、大扫除,在家利用双休日自己收拾房间,打扫卫生等,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四、在语文课外活动渗透

第5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语文课程;德育渗透

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是如此。然而,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如何育人,育什么样的人成了一大难题。众所周知,社会主义教育的宗旨在于提高全民素质,培养社会主义所需的各类人才,这些人才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呢?一句话,德才兼备,“又红又专”。那么,要达到如此目的,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语文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众所周知,语文教学具有双重任务:一是通过知识的传授,不断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二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深入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采取灵活多样、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德育教育,做到“文道统一”。所以,只重视知识的教育就称不上是真正意义的教育,当我们教育的对象变得有才无德时,教育就是失败的。潘德胜老师曾说过:“修万间广厦不若修身,种十里名花不如种德”。《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语文课程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是的,一个人如果品行不好,那么就算是学富五车,也不能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今天,受“市场化”、“商品化”大潮的影响,德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此,笔者对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谈几点体会。

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用高尚的师德风范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提高自身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大家试想,一个轻言失败的教练如何能训练出顽强的体育健儿,一个以赌为生的父亲如何能教育子女不赌,同样,一个师德败坏的教师如何又能教出荷花般纯洁的学生呢!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时期,人格初步形成时期,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将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教师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除家庭、社会和自身素质外,还得归于有什么样的教师,因为这一时期的学生模仿力极强。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广博坚实的业务知识,而且要不断充实和更新,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德育教育既要言传,又要身教,处处为人师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先做到,用自己的爱心和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学生。

笔者的具体做法是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激发学生兴趣。树立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精神。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参加难易不同层次的活动,对成绩差的同学尽可能予以肯定,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同时还经常注意自身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给学生树立榜样。只要细心发掘德育工作和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并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将二者溶为一体,就可以让学生得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教育作用,而不会使德育成为空泛的口头说教,从而很好地促进学科知识的学习,为学科知识的吸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精选典型课文和事例,创设情境教育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不仅具有人文性,还具有工具性,如何利用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大任务,着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时精选典型课文和事例,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课堂教育是语文德育教育的保证,德育工作与语文课堂可以互相渗透的地方是无所不在的,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德育功用的比比皆是。在平时对学生言行影响的情境的基础上,选择典型性、教育性较强的课文和事例,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沉睡的心灵,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播下适应社会健康发展的种子,让他们健康地成长。比如,在学习朱自清先生《背影》这一课时,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理解父亲――尊敬父亲――热爱父亲,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会与父亲建立真正的父子之情,体现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道德,做一个孝顺的孩子。(手记:①学生问:老师,文中的朱自清先生从读书到结婚生子一直不理解父亲,还笑过父亲,鄙视过父亲“迂”的思想和守旧的行为,这是不是与你说的理解父亲、尊敬父亲、热爱父亲相矛盾呢?师回答:这位同学提的这个问题较好,从表面看确实是矛盾的,但就因为朱自清先生年轻时不理解父亲,才导致了他人生中的遗憾。所以,我们从今天起就应该学会理解父亲,尊敬父亲,避免遗憾再次发生。)

三、以练习为契机,实现学生从理论到实际行动的转变

理论只有用于指导实践,才能体现其真正的价值,理论再丰富,如果不用来指导实践,付诸行动,那么它不过只是纸上谈兵。为使学生的德育思想落到实处,课后应布置一些学生和家长都意想不到、难以理解的练习,使学生贴近生活,领悟德育的含意。(手记②我在上完人教版初一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后,针对文中父亲鼓励、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最终独立脱险这一良苦用心教育方式。我给学生布置一道练习:回去给自己的父母剪一次指甲。后来有的学生和家长不理解,问我为什么会安排这样的练习。我笑着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给父母剪指甲,别看是一件小事,但它却折射出子女对父母的回报和感恩。)这样一来,学习变成了生活,生活即是学习,使学生领悟了什么是感恩,什么是回报、怎样去感恩、怎样去回报,从而实现了对道德的真情体验。

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材;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素质教育的开展,从形式上看,小学语文课堂的氛围活泼开放,老师带着问题引导同学一起思考和探究,学生们自由发言使得自身的主体性得以彰显。然而,“形式大于内容,表现大于内涵,语文教学的目标与大成必然是剑走偏锋,甚至误入歧途。”[1]从更深层次的育人方面来看,当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不小问题,可能对处于身心可塑性极佳阶段的小学生的人格培育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对实然的小学语文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是必要的,对应然的小学语文课的探索是重要的。同时,我们也要为实际课堂向理想课堂的转变提出相应对策。

一、实际小学语文课中的德育问题

(一)依赖教材

严格的说,语文课的功能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教给学生语文知识和塑造学生语文能力;第二,发挥语文教育的德育功能,使学生接受经典文学作品熏陶的同时,也让教材中所传达的积极正面的道德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洗涤学生的心灵,规范学生的言行。作为母语教育,在语文课中,实现前一个功能是教学的首要目标,也是一切教学活动所围绕的中心。但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往往忽视了语文课的德育功能的重要性。语文课上德育的缺失,准确的讲是德育真切感的缺失。

例如,一堂小学语文公开课上,老师对课文《尊严》的解读。从德育的角度看,教材意欲传达的是自尊、自强的道德品质,而这种品质本身的积极意义也无可厚非。但是,实际的课堂教学在面对处在身心可塑性极强阶段的小学生的时候,却可能产生误导。“尊严”本身是一个高度抽象的词汇,小学生理解起来并不容易,必须从课文情节中感受所谓“尊严”为何物。如此一来,老师对文本的解读对学生的引导就至关重要,其关键在于能否真实确切地揭示“尊严”这一道德品质。按照老师对教材的解读,小学生很容易将“尊严”的内涵狭隘化、扭曲化,认为拒绝救济才是“尊严”。从课堂上看,老师似乎已经将“尊严”的美德教给了学生,但这样的德育无疑是具有“欺骗性”的,是一种空洞苍白的说教,因为它在现实生活中站不住脚,学生无法得到实际的反馈,那么德育的意义何在?这反映了老师过分依赖教材,不敢对课文与现实的逻辑冲突提出质疑,没有忠于现实的问题,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现实逻辑该是如何。

(二)解读单一

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老师常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见,面对文学作品,每个人可能以不同的视角去解读,从而得出五花八门的意蕴,文学作品中所深藏的精神腹地也得以受到最大程度的开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本质上也是文学作品,只不过是经过筛选提炼后通过教材来呈现。因此,遵循阅读的开放精神,学生对课文进行解读的时候,“各自为政”的情况理应受到鼓励和提倡。然而,在真正的课堂中,往往体现的是思想“大一统”的状况。作为语文课堂的“向导”,老师对课文的单一“主流”的解读,直接造成了对学生价值引导的“集中化”、“单一化”,大大压缩了作品中原本广袤的意蕴。

笔者认为,所谓对教材单一“主流”的解读,指的是以我国传统文化或社会主旋律作为核心价值导向,对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进行唯一性解释。这种做法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流弊。对教材解读的单一处理会对语文教育造成两个不良后果:第一,使课堂德育虚伪化;第二,抑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上海某位一年级小学生对《孔融让梨》的解读是“孔融让梨我不让”却被老师打叉的事件正是典型的反面案例。

除了《尊严》、《孔融让梨》外,还有诸如《灰姑娘》等课文的德育普遍存在上述问题。倘若德育沦落为照本宣科式的说教,不尊重现实逻辑,不鼓励真诚沟通,那么真正的美德将无法向孩子们敞开大门。“没有触及学生心灵的教育是苍白的。”[2]

二、理想的小学语文课德育应当是什么样的

实际上,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体系方面,我们的语文课一直做得不错。但在回应学生的感受多元和独特体验时,则显得不够重视,不够用心,不够真诚。语文教育德育的空洞乏力的症结也在于此。那么,理想的小学语文课应当是怎样的呢?

(一)忠于现实生活,而非忠于教材

文学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对于作家而言,文学创作是对生活的艺术再现,所描绘的故事情节是经过艺术加工后的生活。但文学作品本质上是取材于生活并且回归于生活。文学虽然不等于生活实际,却能犀利的展示和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存在的现象。意识到文学创作基于现实生活对老师的课堂引导十分重要。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对教材解读的过程,根本上是对文学作品阅读理解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自然要忠于作品本身。但遗憾的是,许多老师把忠于文学作品同忠于语文教材混为一谈。忠于作品必定要追究作品的现实背景,因为文学是对生活的再现。值得注意的是,文学作品的选材具有典型性,所要表现的思想内容是基于一定的情境,具有特殊性。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却往往将作品所表达的意蕴视为唯一“真理”,再以“中心思想”或者“主旨”的形式灌输给学生。这样一来,就把原文中本来基于特定场景的作品所写的现象及其思想泛化到一般的生活情景中,实际上是把作品与现实割裂,把教材当作“圣旨”,忽视现实生活,这无疑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这就造成了课堂上说教的德育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得不到印证,与现实生活的逻辑相悖的情况。

(二)尊重学生心声,允许“多元共生”

尽管从课堂形式上看,老师和学生之间互动频繁,学生发言踊跃,但实质上仍然是“你教我学”的模式,老师主宰了课堂,而不是引导学生自己逐步去感知生活现象,领悟做人道理。所谓道德上的真理是由老师进行单方面灌输的。课堂中的价值评判标准存在着严重的“二元对立”,即不是对的就是错的,或者说应该这样,而不应该那样。老师可以轻易的否定学生的思考,始终有一个“标准答案”在幕后主使。老师以教材为纲领,学生以老师为权威,这是语文课堂上亟待解决的问题。正是简单的“二元对立”造成“孔融让梨我不让”是错误的这种轻佻结论。老师随意“一票否决”的方式对学生的成长是不负责,不尊重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阅历,老师若不体察学生内心世界,不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而把“教材的意志”强行灌输,这不仅不尊重学生的需求,而且是对生活的亵渎,对真正道德的不恭。况且,倾听他人的心声,尊重他人的合理想法,这本身就是一种美德。德育当是身教重于言传,只有老师身体力行才会让学生感受到美好言行带来的和谐人际关系。当学生真正感受到被尊重的愉悦时,难道尊重他人的美德还需要老师“谆谆”说教么?恐怕早已得到熏陶了吧!

老师在践行倾听、尊重学生的美德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摒弃“二元对立”的价值评判模式,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想法,允许不同看法的存在,在课堂中形成“多元共生”的“想法集合”,并予以积极的引导;同时,让学生通过澄清自己的行为选择来形成道德观、价值观,在不对他人和社会构成危害的前提下,引导小学生认识某种想法或做法的合理性、可行性,这样就能够在尊重学生各自实际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寻找出在生活里真正适用于实际生活的道德观、价值观。“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经过学生自己思考选择出来的价值观,才更让学生珍爱和付诸行动,也更持久。”[3]这才是理想中的小学语文德育所应当具有的模式。

理想的语文课堂不仅尊重现实生活和孩子心声,还能够充分挖掘教材的“潜质”,丰富教材的思想内涵。让学生们通过读教材去读生活,把阅读的权利真正交给学生,把解释的权利交给学生,才能真正响应新课标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理念。

三、从现实课堂到理想课堂转变的措施

由于现实中的小学语文课的德育现状并不乐观,所以笔者提出了理想的语文课堂应当具备的特质。既然现实课堂中存在问题,那么理所应当必须有相应的对策来修正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正是实现现实课堂向理想课堂转变的必由途径。为了扭转“虚伪德育”的现状,从而实现“真诚德育”,达到忠于现实生活,尊重学生心声的理想状态,小学语文课堂必须担负起实现这一转变的重任。同时,要想实现转变,真正落实新课标所传达的精神,就必须对已有的一些教学传统进行扬弃。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忠于生活尊重学生的理想课堂呢?有哪些具体可行的办法呢?

(一)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

教材是老师上课的文本依据,老师怎样使用教材对实际语文课的德育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老师依据教材“教教材”是小学语文课上普遍存在的问题。顾名思义,“教教材”就是老师把教材的本义教给学生,这会使学生的课堂体验等同于对教材的认知过程,束缚了学生的视野,僵化了学生的思维。“用教材”则是把教材作为一种现实参照,通过它来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课堂体验生命、学会生活。

德育是要教会孩子们在生活中的做人道理,而不是在教材中的做人道理。因此,老师必须摒弃对教材的依赖,把教材作为“引子”,将教材所述情节与现实生活进行关联,将学生的视野从纸面文本转向生活实际,“用教材”说生活。让语文回到生活,让教材服务于生活,“要让一切教育都要与儿童的认识、情感等世界相关联”。[4]只有当课堂引发了孩子们对自身生活的关注,这样的语文课才是实在的,学生才能从语文德育中学以致用。

切记,语文教学不是“死啃”教材,如此即使对教材解读再深入,对作者的写作意图剖析再透彻,那也永远无法真正将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品质,学到的也只是形式化、口头化了的“道德”。

(二)让学生成为叙述主体

德育不是道德说教,而是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道德信仰。美德的传递不应该是强制、填鸭式的灌输,而应该尊重学生主体性。

当前,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依然沿袭着“说教”的传统,道德价值的传递是以老师为主体,讲授给学生的,但真正的德育不是“道德讲堂”。这样的德育对学生而言是外力驱使下的被动接受,效果远不如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主动感受美德。因此,道德价值叙述主体的转变,是实现课堂转变的重要条件。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提出道德问题,但不能代替学生作出判断,不能对学生的看法作出限制规定。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叙述主体,一来有利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二来叙述的过程就是构建个体价值观念的过程。老师能否以真诚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对话,对学生能否自发形成道德观念意义重大。道德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实的道德是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紧密联系的。只有当学生自己叙述对事物和现象的看法时,所形成的道德观才是具体的,有意义的。

由此观之,在课堂上,老师应当“放权”,真诚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帮助而非代替学生构建自己的道德价值观。老师要做的就是就某个问题和学生进行交谈,挖掘并倾听学生内心的真实看法,再辅以引导即可。“不干涉”学生真实想法的德育,才是好的德育。

(三)改变“二元对立”的价值评判模式

世界本就不是非黑即白,德育也必然不是非此即彼。当一种道德观念在不分青红皂白的情况下,被定义为对或错的时候,那么德育就已失真诚。我们必须警惕应试教育的评价机制对德育评价模式的渗透甚至同化。“二元对立”的价值评判模式没有尊重人的个性,没有关照每个学生各自作为主体的大为迥异的生活环境和成长阅历。

小学语文教育应当摒弃这种“二元对立”,鼓励学生对作品的多角度解读。德育不是知识、技能的习得,而是心灵的净化。只有试着关切学生的内心,了解每个孩子不同的意识,鼓励孩子们说出各自心声,德育才能做到“因灵施教”。

归根结底,教育所要培养的是具有独立意识的、有主见的拥有完整人格的人。所以,德育不能单一地“批量生产”所谓“对”的价值观,那样的话,其产品将是人云亦云,毫无独到见解的、毫无创造性、毫无竞争力的精神残疾人。

如今,国内外的教育研究者已经得出了不少关于德育的研究成果。但鉴于长期以来的教学惯性,改变既有的课堂传统并不容易,需要各级教育工作者和广大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毕竟,语文课担负着德育的使命,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实现理想的小学语文德育需要一个过程,真正将研究成果融入实践尚需时日。值得注意的是,改革的前提在于我们必须对德育有一个清醒而正确的认识:真正的德育是教会学生做道德的主人,而非德育的奴隶。

参考文献

[1]陆其勇.语文,不要离育人越来越远[J].语文建设.2013(4):73-75

[2]简中兰.小学语文教育德育的现状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0):170

第7篇

小学语文课本,从内容选择上就能看出,丰富的德育题材贯穿始终。可是如何利用这些丰富的德育题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呢?很明显,仅仅依靠传统教育方式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学不只是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语言表达和运用,更重要的是要借助语文,使学生在学习中感悟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道德教育。在语文教学重渗透德育教育,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文字,锻炼语言文字的组织运用能力,又有利于给学生灌输道德思想。“文以载道”,小学语文精挑细选的课文,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这句话。简短易懂的文字,字里行间都流露着思想教育的因素。将互联网时代的特点代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在蕴含传统道德思想的课文讲解中,融入从互联网海量信息中精挑细选的现实生活举例,不啻为一种新的德育教育的选择。《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通过课文,学生们了解到人与自然之间亲密、和谐地共处,让他们潜移默化地被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所感染,从小养成爱护大自然的好习惯,在心里种下“爱护动植物爱护自然”的种子。笔者在为一年级学生讲解这篇文章时,在课件中插播了从互联网上下载的一段公益广告:小朋友将笼子中没有精神的小松鼠送回树林,小松鼠很高兴地爬上了大树。区别于传统书本干巴巴的说教举例,简单的视频让学生们一下子就知道了什么叫“爱护大自然”。

在《太空生活趣事多》的课文讲解中,笔者更是利用动画、视频以及模型演示,将课本上文字描述的将太空生活鲜活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对于语文学科来讲,使用多媒体手段来化难为易、解释疑点很重要,它可以呈现精美画面(包括文字),播放悦耳音乐,提高学生欣赏美和享受美的能力,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激感,展示电脑的奇妙,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欲望。集文字、声音、图象、三维动画及影视于一身的多媒体技术,为网上课堂带来无穷无尽的乐趣。说到底,多媒体课件主要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语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生动的课件代替了传统教育中苍白的文字、枯燥的说教,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不知不觉接受了教育。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德育模式。教育者可以很容易地将传统德育的不同内容设计为虚拟情景,使学生不必亲身实践就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道德思想。教育者也可以利用互联网互动,与学生、家长共同创建交流平台,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里,学生的心理负担会减轻,更容易说出内心真正的思想观点,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心理,因地制宜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传统的德育工作多局限于课堂上,校园内,优点是可控性比较强,缺点是与社会脱节,不容易让学生明白思想品德与实现自身价值的关系,体验不到德育成果的快乐。互联网的发展,使信息的传播逐步脱离了学校、教师、家长的控制,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明白社会的需求,对个人道德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容易了解,但与此同时,互联网的不可控也对教育工作者实施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时代,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得各种信息,而部分教育工作者反而因为年龄问题,没有受到系统的计算机教育,因而导致德育工作者时时处于信息劣势。面对互联网环境下德育工作的新挑战,教师的主导地位也会受到冲击,枯燥的说教将影响学生对德育思想的接受。现行的德育工作存在着许多弊端。简单粗暴的灌输式的德育教学方法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将德育活动“拒之门外”。

在德育活动中,不提倡个性教育,不能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因材施教,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没有各抒己见的机会,压抑了个性发展。同时,德育材料来源落后于迅速发展变化的现实社会,难免引起学生的排斥。如此种种,都昭示着现在小学语文所承担的德育工作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需要我们认真重新作出科学的思考和研究。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的核心是道德知识的识见、道德规范的训练、榜样典型的诱导,进行道德教育的方法比较单调和枯燥。面临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交互性、创新性,这种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已不太适应。笔者经过两年的适应性语文教学试验之后,发现“因势利导,变堵为疏”应该是时下小学语文德育教学的适应性策略。在此,笔者建议:将传统德育融合现代网络时代特点,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实践活动。不管什么形势下的的德育教育,都要注重教育环境的建设。(1)我们要重视建设校园网。把学校网络资源利用起来,设定合适时间段向学生开放,由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合理利用网络,可以把学生从社会不适宜的网络环境中争取过来,是管理好小学生上网的一个好方法。笔者所带的二年级学生,在教师、家长指导帮助下,不仅学会了利用网络学习课文知识,还将平时的作文练习搬到了网络中进行沟通、交流学习。据了解,我国在1000多所中小学已建成简单的以局域网为基础的电子教室,500多所学校拥有校园网。北京海淀区十一学校,被称为“网络教育试验田”。该所学校对多种形式的网络德育活动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利用网络资源构建成立网络德育基地,创建了“红旗飘飘”校园网站;设置了班级网页、个人网页;建立了学生电子档案;利用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评选“十佳”、网上讨论“热门话题”等多种活动。在实现网络德育与传统德育有效结合,形成有效育人载体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2)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熟练地掌握和使用网络,才能运用网络来开展德育工作,利用互联网更快更好地提供育人的平台,把计算机作为认知和育人的工具,寻找信息化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最佳结合点。通过互联网促进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使口头说教转化为精神沟通,增强德育的情境性、情感性,拓展网络时代的德育模式。(3)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网络作为自己文化学习的“良师益友”。随着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网上书店、网上图书馆、网上学校相继出现。其中大多数网校的主要功能是补习辅导,设有教师教案、备课笔记、教学重点、难点、例题分析、试题、疑难介绍等内容,当然其中也有一些网校在栏目的设置上进行了科学的构想和创新,有学习方法指导,难题攻擂、在线答疑、智力开发训练等普遍受欢迎栏目,学生可以利用它来培养自觉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4)网络也可以成为学生创造研究的“健康舞台”。在一个开放性的无限延伸的环境中,从浩瀚的信息海洋里寻找、分析并提取有用的信息并利用,可能将成为新一代小学生学习和生存的本领之一。研究性学习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和亮点,我们可以借此东风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培养自己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引导他们充分利用网络的大信息量、存取的方便性以及交互的及时性进行学习和研究,让孩子们学会一种研究方法,一种运用网络提供的全新手段去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以适应21世纪信息化社会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