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期刊支持: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建筑理论范文

时间:2022-02-22 13:32:42

序论:在您撰写建筑理论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建筑理论

第1篇

杨 洲YANG Zhou

杨洲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我们时代的特征是工具的完善与目标混乱。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合作是这个时代的一个关键词。

有人开玩笑说现在各地的建筑设计院已经快成为“施工图配合院”了,很多发达城市的大设计院都在配合国外建筑师做施工图,我们很多有影响的大型建筑都是由国外建筑师提出创意,国内的建筑设计院和建筑师来配合。从建筑来看:金茂大厦、国家大剧院、“鸟巢”、CCTV新址、上海交通枢纽、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从地区来看: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似乎都是这个模式。而小型城市和边远地区似乎也在克隆着这个模式,与前者不同的是由国内发达城市的建筑师作方案和初步设计,当地的设计院和建筑师来画施工图……创意从国外流向国内大城市,再从大城市流向中小型城市。每年开建筑设计交流会的时候,同行们拿来展示的建筑作品基本都是大型的合作工程、中型的外地工程和小型的本地工程。

也许这就是全球化时代的特点。

从现代主义开始,建筑已经失去了地域的特点,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以及设计和商品在全世界具有普世使用的性质,已经埋下了一颗种子,让今天的世界失去了时间的维度。我们已经记不清哪个城市有哪些特征,哪段时间有哪些特征。运输的高效率和信息传播的高效率,使地球成为无数的点和点结成的没有名称的大网,有的只是一个个符号和商标。

在这个时代,国际合作是一个趋势。而对于我们这个现代化起步比较晚的国家,合作就是学习和追赶的过程。在引入国外或者发达地区的建筑设计和产品时有三个阶段和我们在学习和追赶过程中要解决的三个相应的问题。

第一阶段是创意阶段,这个阶段要从国外引入创意及以下各阶段的所有设计和生产方式,比如在香山饭店阶段,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PEI事务所做的,我们的工作就是施工和提意见,以至于当时很多人看到照片中有几百个工人蹲在宾馆的园林里用小石子拼甬道的图案,还争论贝先生把桂林山水的石头锯下来运到北京放在宾馆里对不对。这个阶段的问题虽然很大,但是因为涉及到的主要是建筑师,所以还是相对容易解决的。现在中国的设计已经有能力作自己的创意了,个别一些中国建筑师自己的作品已经开始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了。

第二个阶段是技术设计阶段,指的是专业的精细化分工以及专业之间的密切配合,再有就是专业有意识的设计动力。在解决了我们创意设计的问题后,技术设计就是一个直接面临的大问题了,我们常常发现,我们很多的建筑比人家差的就是专业的设计理念,比如结构的创造性、设备和建筑的密切配合等等。像水立方那样的结构设计如果用我们常规的结构设计思路是根本就不可能出现的,而且按照常规的专业配合方法,在ETFE膜结构的外墙上给那些“枕头”充气放气的设备管和阀门以及内部安装的那些变换色彩灯具都是很难做到的。再比如,首都机场T3 航站楼的设计中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就引进了协同化设计的工作方法,使各个专业之间的配合做到天衣无缝,最后达到了高完成度的设计。这是我们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这需要各个专业的工程师都要有创作的精神才能达到。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产品制造的问题,是施工和建筑材料、建材产品的问题了。在这个问题上我国整体水平还有差距,而且这不是建筑师和工程师能解决的问题,需要制造业的发展和整体工业水平的提高才能达到。

综合这些问题,建筑首要解决的是设计问题,其中最首要的是创意问题。现在一谈创意很多人依旧局限在形式、空间、功能中,这些问题只是一个建筑的最基本的问题。这里,创意是一个广泛的涵义,不只是在设计前期构思时的问题,而是对建筑在所在的环境和所在时代的整体思考和看法。

如果在掌握了基本问题后要想挣脱这些最基本问题的束缚,就需要有新的思维方法和新的概念。建筑虽然是物质的,表面看来是由于材料和技术的变化产生了建筑的变化,但是从历史上看,建筑的变化更是由于思想发展而产生的变化。

维特鲁维曾经提出建筑的三原则:坚固、实用、美观。我国建国后的建设方针和二千多年前这个原则非常接近:实用、经济,在可能的条件下注重美观。这个建设原则使我国在很短的时间内用相对较少的资源满足了我们国家这么多人口生产和生活的大部分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这十年来,我国的建设飞速的发展,每个城市都是在翻天覆地地变化,用日新月异似乎都不足以形容了。半个中国都成了建筑工地,每个设计院,每个建筑师都在加班赶图。

1980年以来,我国对国外的建筑理论引进就一直没有停过,从那时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就开始翻译出版了各种现代建筑理论文献,到现在还继续着。各种杂志也迅速地报道着国外的建筑动态。建筑创作非常迅捷地追随世界建筑潮流形式的变化,建筑风格也随着建筑杂志上的国外形式在不停地变换,建筑和城市反复重复着西方各种潮流和各个时期的不同的形式。形式新颖奇特成为时尚。这二十年来,虽然我们建造了很多的房子,但是我们很难说那些是我们自己的建筑风格,那些有我们自己的思想。在世界变换和高速的建设中,建筑师们好像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理论是思考的工具,没有理论思维就缺少框架。设计的提高首先就是要有理论框架的构筑。 什么是建筑理论呢?从字面看,用文字形式记载下来的建筑思想和有关建筑的言论就是建筑理论。其中既包括对建筑的理解性的内容,也包括建筑实践性的内容,很多和美学、历史、哲学等范畴相关联。建筑理论和建筑的关系是什么呢?是否是在建筑完成后对它的补充、说明或者对它的理解呢,还是一系列理念和原则的宣言,为今后的创作提供了参考和方向?奥地利的艺术史理论家考夫曼曾经说过:“艺术理论不是别的,无非是时代精神的一种表达,并且理论的意义不在于为自身所处的年代指明方向,事实上是为后人提供一块过往岁月精神宝藏的界标。”他的观点是反对理论会对实践产生影响的,这个观点是很多人都持不同意见,同时期的法国诗人瓦莱利就说过:“当理论获得某种最为明确的表达时,有可能偶然会对实际应用提供某种支持。”这些的意见都是1924年前后的事情,如果哪个时候人们对于理论的争论还是不确定的,今天,理论会对实践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个观点则几乎是普遍被认同的。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和被汉诺-沃尔特・克鲁夫特誉为“是人们曾经写过的有关建筑理论方面最为糟糕的著作之一”的《都市计划》,我们怎么会有现代的将城市进行彻底的功能主义分区的北京呢?把老城区推干净建金融界,让几百万人住在离工作的城区有30km距离的天通苑都是拜他的理论所赐。这虽然是一个反面例证,但是可以看出很多时候理论的力量是无穷的。

文字和语言是理论的工具。原始的世界本来是连续的,没有边界的,或者说边界是模糊的,当我们用语言命名之后,世界就被我们的语言打散了,被分割成我们思维可以理解的一块块的碎片,也丢失了碎片之间的广阔的世界。我们以为我们可以描述的世界就是世界的所有,可是我们忘记了在我们可以描述的外面还有着广阔的领域。

建筑理论可以产生规律,对建筑实践有好的影响,也可能对实践产生束缚,甚至是反面影响,只有两方面产生对话,才能让两方面都繁荣和发展。但是缺少理论的理性指导,我们的实践只能在黑暗中摸索。

从历史上看,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从战乱的疮痍中艰难地恢复,成为了现代主义建筑理论爆发的温床。功能主义、未来主义等激进的理论都是在这个时期萌芽和发展的,一直延续到战后的60年代。1973年底,西方世界陷入了战后的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市场的萧条促进了建筑理论的探讨。出现了后现代主义和晚期现代主义的各种思潮。从1998年开始,美国的金融系统已经出现裂隙,在不停地通过向缺乏抵御性的国家通过金融和战争的手段多次转嫁危机后,2006年终于开始大面积出现漏洞,终于在2008年开始濒于危境,银行破产、百年产业告危,金融危机一下子波动到全世界每个角落,只要是在全球化的链条中无论是在寒带还是在热带的人都会或多或少地感觉到这个冬天的寒冷。

在这个经济的转折期,在人们反省后才会到来的新时代的前夕,也许正是人们开始酝酿构建新理论框架的时期了。

① 当时汪坦先生主持翻译了一套11本的《建筑理论译丛》,按出版时间计有《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1750~1950》、《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人文主义建筑学》、《形式的探索:一条处理艺术的问题的基本途径》、《建筑设计与人文科学 》、《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符号・象征与建筑》、《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语言表达方法》、《建筑体验》、《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和《建筑美学》,是当时我们这些建筑学学生罕有的建筑精神食粮。后来因为加入《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简称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就没有再出版其他的。还出版了一个《建筑师丛书》系列,是《建筑师》杂志翻译连载文章重新整理出版的,有:《建筑空间论――如何品评建筑》、《现代建筑语言》、《外部空间设计》、《存在・空间・建筑》、《后现代建筑语言》等。

② Emil Kaufmann (1891-1953) 1891年生于维也纳,艺术史学家。

第2篇

1、遵循自然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建筑设计中,要求设计者将自然环境因素充分考虑到其中。只有人和自然能够和谐相处,人类社会才能在和谐中发展。随着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可持续发展战略收到了人们的普遍重视。任何一项工作都要考虑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生态建筑设计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和自然和谐相处,作为大自然的朋友,建筑工程不能对自然产生破坏。

2、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自然同建筑的完美结合

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对有限的自然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这种充分的利用并不是说去对自然资源进行一味的索取。指的是在具体的建筑工程的设计中,要对建筑场地内的空间资源等因素进行有效利用,可以将其作为建筑的一个部分。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要进行一定的规划和设计,在此过程中就要对地上资源和地下资源都有所考虑,将自然合理地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同时设计师要对建筑的节能减排功能做到一定的认识,以便在施工中有所注意,这样才能有效地做到建筑和自然地完美结合。

3、认真考虑相应生态环境地域特点

建筑工程必将对一定的土地资源进行一定的利用,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施工现场以及周围的自然景观和人为景观。要对当地的气候条件和资源等因素进行有效的掌握,对其能源分布和文化特点进行调查。在具体的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不能对这些因素产生破坏,才能在总体上实现建筑和环境的完美统一。

二、生态建筑设计理论应用于建筑设计

1、通过科技手段解决生态问题

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要通过一定的手段,找出影响生态平衡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且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解决。在通常情况下,一些先进的技术会被广泛的应用。一般来说,对于建筑材料技术和物理技术方面来说,可以将自然界的风能和太阳能等无污染的能源资源进行有效地转化,成为人们常用的资源。同时还要将新能源和施工技术和施工手段等方面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达到生态建筑理论的要求目标。

2、进行因地制宜的建筑设计

上文已经介绍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是生态建筑理论的要求。在传统的建筑标准中,如果建筑作品与自然能够融为一体,那么,这样的设计应该是设计中的巅峰之作。优秀的建筑在保持自己独立的基础上还要可以和自然协调一致。在生态建筑理念的作用下,所有的建筑设计都要与自然相融,具体说来就是建筑风格和设计都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符合,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建筑的本身就可以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的体现,因地制宜的建筑设计方法可以将地方的独特韵味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第3篇

1实践先行―共同的生存诉求

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建造活动都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然而,随着从无意向到有意向的转化,建筑的作用也从最初的纯物理功能演化为具有意义载体的功能,它不仅要具有基本的物质功能,也就是遮蔽功能,还要经常被要求具备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和哲学功能。在情感功能方面,令人感觉或亲切柔美、或庄严肃穆、或富丽堂皇、或清素典雅……在社会功能方面,建筑也经常成为显示主人身份和等级,同时还会起到防御、教化、规训等作用(如城墙、寺庙、讲堂和监狱);在哲学功能上,建筑的形制经常要与宇宙和天象联系起来,反映了人的宇宙观。正是这些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和哲学功能的需求,才推动了设计或者意向的发展,从而诞生了专业的建造师(在中国是匠师)。反过来,建筑师又在实践中提炼诸多设计手法和技巧,结合自然条件、地域特征以及形而上的意识形态,从而形成法式或规制。但是,这些法式仍不能被称作理论,因为它们仍然还只停留在经验阶段,没有经过抽象和推理,没有形成理性认识,更没有演绎。

2理论产生―不同的生成背景

西方的早期建筑理论,得益于包括古典理性主义哲学和数学在内的古希腊文明的整体支撑,并拥有古罗马帝国大量宏伟建筑活动的实践支持。最早的建筑理论,要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军事工程师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这本书被埋没了很久,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才被人发现。这本书的内容涉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建筑构图原理、西方古典建筑形制、建筑环境控制、建筑材料、市政设施、建筑师的培养等等。自文艺复兴到19世纪,西方相继出现了阿尔伯蒂(意大利)、布隆台(法国)、拉斯金(英国)等许多建筑家的理论着作。总体来讲,18世纪以前的理论,是以数学和欧几里德几何学为基础的,理论家们继承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认为宇宙万物被一种数学法则所控制,他们盛赞人体比例和黄金分割的美妙,从中推演出万物所应遵循的比例,而建筑作为宇宙的模型,也应该遵循这些比例。这些理论,往往是个人观点和心得,主观性较强,理论本身所涉及的内容也往往局限于形式法则,对于建筑结构、建筑环境以及建筑人性化研究几乎都没有涉及,所以对于实践的指导也很有局限性,通常适用于大型宗教和行政建筑的规划布局和立面形式,并不关心内部空间和人的行为及心理。另一方面,大量的民用建筑,在没有系统理论的指导下依然自发自觉地进行,并创造了建筑历史的主体。18世纪以后,随着近代自然科学和欧洲启蒙运动的推进,学术领域乃至整个社会崇尚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这些影响到建筑理论,也将近代科学技术理性主义包容进来。到20世纪(尤其是中期),西方建筑理论家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工程学、语言学等多学科先进成就进行跨学科结合,从而建立一了系统的现代建筑学理论体系,使建筑理论的体系化超脱了个人而成为一种群体活动,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全球性的。

中国古代建筑的思维活动,是在与欧洲古代文明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地理和历史背景下进行的。中国是一个农业立国的国家,与收获相关的节气与天象成为原始文化的核心,同时,与收获相关的水利管理及地理因素推动了中央集权的政治进程。在此基础上,中国的建筑理论与西方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范畴、体系与机制。在中国文化的宏观定位下,一方面,“天生神物,圣人则之”“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对于成器以为天下利的百工给予表面上的尊重;另一方面,出于对整体世界的把握需要,将人类的社会与思维活动分为五个方面:“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张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即将无形的观念把握与有形的器物制作这两种活动分割开来,并与社会身份相联系。从而设计活动分为两个部分,与维系社会等级相关的思维活动纳入到礼制及典章范围,称为“道”,与有形的器物制作相关的思维活动被纳人“工”的范围,称为“器”,道与器的巨大鸿沟,加上后来的“治人”与“治于人”的对立,使得中国的建筑匠师长期未能完成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的设计与施工、建筑于结构的专业划分。即便如此,中国古代建筑活动中也依然产生了少量的具有理论萌芽的建筑技术书籍。最早,也是最系统的应当数北宋时期由王安石主持编写的,由政府颁布的建筑预算定额(也兼有施工手册之用)―《营造法式》,这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书中资料主要来自历代工匠相传经久可行之法。这本书不仅对北宋末年京城的宫廷建筑有直接影响,南宋时,还因在苏州重刊而影响江南一带。

3当代建筑理论

当代建筑理论包括四个方面:基本理论(如本体论、价值论、创作论……)、应用理论(设计原理、方法论、工具论……)、跨学科理论(如建筑史学、建筑教育学、建筑社会学、建筑行为学、建筑心理学……)以及建筑评论等。基本理论属于建筑哲学范畴,反映了人、建筑、自然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应用理论是有关设计方法的学问,它是伴随着传统无意识设计到有意识设计而诞生;建筑历史与理论是研究建筑发展历程与动因的理论体系,主要涉及技术、文化与艺术等因素;建筑设计原理是专门研究具体建筑类型的设计原则与范式的学科,也是直接指导建筑实践的理论层面。当代建筑理论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建筑哲学思想与跨学科理论两大范畴进行,因为这两大范畴对建筑创作的科学化和人性化有密切关系,同时也表明了建筑师对于建筑创作的态度。

第4篇

摘 要:建筑学是一门十分高尚的科学,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胜任的,一位建筑师应该是一位天赋极佳之人,是一位实践能力极强之人,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之人,是一位久经历练之人,尤其是要有敏锐的感觉与明智的判断力,只有具备这些条件的人,才能有资格声称是一位建筑师。上面的话出自文艺复兴建筑大师阿尔伯蒂,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建筑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由于它的科学属性,需要有强大而系统的理论体系作支撑;又由于它的工程建造属性,需要有精深的实践技能。

关键词:建筑理论;实践技能;建筑文明

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建造活动都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然而,随着从无意向到有意向的转化,建筑的作用也从最初的纯物理功能演化为具有意义载体的功能,它不仅要具有基本的物质功能,也就是遮蔽功能,还要经常被要求具备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和哲学功能。在情感功能方面,令人感觉或亲切柔美、或庄严肃穆、或富丽堂皇、或清素典雅……在社会功能方面,建筑也经常成为显示主人身份和等级,同时还会起到防御、教化、规训等作用(如城墙、寺庙、讲堂和监狱);在哲学功能上,建筑的形制经常要与宇宙和天象联系起来,反映了人的宇宙观。正是这些情感功能、社会功能和哲学功能的需求,才推动了设计或者意向的发展,从而诞生了专业的建造师(在中国是匠师)。反过来,建筑师又在实践中提炼诸多设计手法和技巧,结合自然条件、地域特征以及形而上的意识形态,从而形成法式或规制。但是,这些法式仍不能被称作理论,因为它们仍然还只停留在经验阶段,没有经过抽象和推理,没有形成理性认识,更没有演绎。

中国古代建筑的思维活动,是在与欧洲古代文明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地理和历史背景下进行的。中国是一个农业立国的国家,与收获相关的节气与天象成为原始文化的核心,同时,与收获相关的水利管理及地理因素推动了中央集权的政治进程。在此基础上,中国的建筑理论与西方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范畴、体系与机制。在中国文化的宏观定位下,一方面,“天生神物,圣人则之”“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对于成器以为天下利的百工给予表面上的尊重;另一方面,出于对整体世界的把握需要,将人类的社会与思维活动分为五个方面:“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张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即将无形的观念把握与有形的器物制作这两种活动分割开来,并与社会身份相联系。从而设计活动分为两个部分,与维系社会等级相关的思维活动纳入到礼制及典章范围,称为“道”,与有形的器物制作相关的思维活动被纳人“工”的范围,称为“器”,道与器的巨大鸿沟,加上后来的“治人”与“治于人”的对立,使得中国的建筑匠师长期未能完成欧洲文艺复兴之后的设计与施工、建筑于结构的专业划分。即便如此,中国古代建筑活动中也依然产生了少量的具有理论萌芽的建筑技术书籍。最早,也是最系统的应当数北宋时期由王安石主持编写的,由政府颁布的建筑预算定额(也兼有施工手册之用)—《营造法式》,这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书中资料主要来自历代工匠相传经久可行之法。这本书不仅对北宋末年京城的宫廷建筑有直接影响,南宋时,还因在苏州重刊而影响江南一带。

第5篇

【关键词】 建筑理论;建筑实践;建筑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0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727-5123(2011)01-019-01

在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一书中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现代建筑的基本精神是民主与科学”。精炼且神秘,在学校几年科学的建筑理论学习之后从事倡导以人为本,以本为源建筑设计工作的过程里,今天在面对相对完整的建筑理论却混乱的建筑实践的局面之时,当代的建筑设计市场空前繁荣,设计人员拥有相当繁多的设计任务量,浮躁情绪大量的体现出来。我们知道彭一刚先生在《空间组合论》一书中指出建筑发展中的本质联系有三个方面:

首先,从功能使用要求(具体的目的和使用要求)来看。建筑的形式主要是指它的内部空间和外部体形,而外部体形又是内部空间的反映,因而归根结底我们还必须搜索功能和空间之间的内部联系。然而过分强调空间的意义,使现代主义由巅峰奔向终结,而接下来所谓在空间方面的革命,使其走向了两个极端:①对空间的否定,即以大的模糊的功能形式代替精细的分工,让人们感受到经济、科技、工业巨大发展所带来的成就。②对空间的分化,即空间中的空间,空间外的空间,内与外相互包容,相互矛盾,以传达思想理念的激烈冲突。而令人欣慰的是,雕塑已作为一种“概念”融入到当今建筑设计当中。

其次,从精神和审美要求来看。建筑性格特征表现的是建筑个性,每一幢建筑由于功能使用性质不同,地形,环境条件不同,设计者的意图和构思不同,应当具有自己独特的形式和特点。除此之外,建筑形式还不可缺少的要反映特定某个历史时期和某个特定民族地区的特点。

再次,从物质技术手段方面来看。建筑性格无疑需要通过物质技术手段来实现。高科技的发展和高新材料的广泛应用,使得一切不可能变为可能。

如果建筑就像一个盒子把我和自然隔开,那么当建筑与情感画上了等号,设计的过程我作为使用者的,大众的情感,感受,我相信这是任何时期对建筑都成立的公式。我现在十二米的空中写着,五楼的家,人的尺度,需要的标准,功能的标准,情感的标准。“空间”这个曾经是建筑的根基现在已成为建筑师手中无意的玩具,因而失去了活力和神秘,变得俗不可耐。艺术就是在有和无,对和错中寻找切合点,即创造,一旦事物偏向了某一方面,艺术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建筑师通过使一些形式有序化,实现了一种秩序,这秩序是他的精神的纯创造,他用这些形式强烈地影响我们的意识,诱发造型的激情,他以他创造的协调,在我们心里唤起深刻的共鸣,他给了我们衡量一个被公认跟世界的秩序相一致的秩序的标准,他决定了我们的思想和心灵的各种运动,这是我们感觉到了爱”――勒・柯布西耶。德国建筑师吉迪翁在《空间、时间与建筑》中把西方建筑的空间观念划分为三个阶段:第1阶段的空间形式是体量与体量的相互关系;第2阶段是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发展了内部空间,穹窿和拱成为建筑的主要标志;第3阶段从立体主义废弃透视法的单一视点开始,强调内外空间的交融以及形体的错落叠置旧建筑。迈入21世纪,人们已经习惯了建筑的日益翻新,新奇的结构与材料成为永恒的话题。旧的功能主义早已满足不了后现代的需要,人们需要一种新的功能主义来领导思想。其实所有艺术门类发展均遵循同一个定律: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永远的矛盾与不统一。令人欣慰的是现代建筑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建筑细部对于一个有血有肉的建筑的重要性。建筑实践的文化特征是通过建筑细部才能够表现的。任何一种完整的文化都具有全新的特征,也就是文化的一个小的部分能够折射出整个文化的一些特点。建筑细部同时也能反映建筑的工艺水平。一段时间以来,比较流行所谓简约的设计风格。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它具有大量能够集中体现工艺水平的细部设计。应该明确的是,简约主义建筑不是细部缺失的建筑,恰恰相反,它是在摒弃了一些不必要的细节后,所要表达的建筑细部的强化与升华。

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高速变革的网络时代、迅猛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建筑产业的异军突起,无不推动着数字化建筑的进程。实践建筑除了外在的艺术美感,细部外,更注重人的使用的快捷与便利方面。随着中国加入“WTO”,“十一五”计划,北京奥运等数千亿美元的商机使中国的智能化建筑成为世界建筑业的焦点。今天,在现代化城市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智能建筑群和具备了“智能建筑”特点的现代化居住小区。可以设想,在将住宅、社区、医院、银行、学校、超市、购物中心等所有智能建筑通过信息网络连接形成“数字化城市”信息平台之上的“智能建筑”“智能小区”“智能住宅”,与现在的“智能建筑”“智能小区”或“智能住宅”有多大差别,这些可以预见的前景,预示着“智能建筑”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领域。智能建筑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已经带动和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建筑领域的持续扩展将会使相关的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我们尊重历史,所以我们有能力,有内在坚持最初的建筑理念跟着前人的步伐;我们尊重每个人的思想,所以我们有信心保留对各种风格的感触。建筑发展的每一步,看重的视点各不相同,但其整体性是不会变的,而整体性我们永远也不会感知。展望未来的建筑,它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挈和梦想,不断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向零能耗、节地型、具有避难功能和数字化等方向发展,构建全新的建筑格局,愿我们大家都拥有健康美好的家园。

参考文献

1《建筑学报》.《当代建筑的科学观》2009.11

2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

第6篇

论文摘要:建筑是艺术和技术的综合,不承认建筑的艺术性,而过分夸大它的功能性,实质上是掩盖了它的完整性。然而,承认建筑的艺术性和技术性仍然没有度盖建筑性质的全部,建筑的文化性是建筑更深层的属性,即建筑的灵魂。建筑文化作为社会整体文化的一部分,在落铸民族或地城性格的过程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建筑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文明中对民族和地域的凝聚力起正面或负面作用的因素,如哲学和政治观念、宗教信仰、语言文字、艺术和建筑等。而文明指的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建筑文化是文化范畴中有关建筑领域所体现和表达的民族或地域的特征。

2建筑文化的四个主要方面

    (1)建筑反映和表达了社会的各种价值观,包括哲学、经济和美学等范畴,反过来,它也巩固、强化或削弱了这些价值观。

    建筑不仅可以体现各个时代的先进技术和人们所欣赏的形式美特征,更可以说明一种文化观念。举西方的教堂为例:中世纪欧洲教堂内部幽深阴暗,人们在那里寻求脱离罪恶的尘世,实现与天国交际;巴西利亚的国家大教堂阳光透过侧窗投人大堂,在上空,悬挂着天使的雕像,象征天使降临人间;洛杉矶的玻璃教堂,全用玻璃筑建,表达天国与人间已经没有界限,天堂就在人间。

    建筑的艺术美有它的规律可循,例如,黄金比例(近似3:5)总认为是最完美的比例分割。许多历史上出现过的建筑风格,尽管已不再适合当前的社会需要,但仍以一种艺术力量感动着我们。然而,人们的审美观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当时当地的文化观念的制约和影响。例如“玻璃盒子”在20世纪中期大受欢迎,它符合了当时许多企业家要显示自己高效益的经营形象;在60--70年代它成为“俗套”,被企业家批评朝笑为“皮鞋盒子”,近年来它又以节能生态的面貌出现,试图体现信息时代“非物质性”和虚拟空间的存在而产生美感。说明“美”是受文化观念的制约和影响的。

    建筑是时代的缩影,然而,它并不只是消极地反映时代,而是积极地参与社会价值观的变革。从希腊的神庙可以想象它们当年如何起到巩固城邦制度的;从罗马的角斗场可以看到它的存在又如何与一个帝国的消亡相关联。

    (2)建筑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模式。

    丘吉尔有句名言:“人创造建筑,建筑创造了人。”人总是以自己的理想模式来建造房子,并改造其周围的环境。然而,一旦建成,它就反过来制约着人。例如:北京四合院是中国传统家庭“儿世同堂”理想的产物,它反过来肯定和强化那种“忠孝”的伦理思想。洛杉矶那无节制扩散的独户住宅,正是那种以小企业为单位的“无中心即多中心”的布朗分子运动式经济关系的典范。

    (3)建筑有自己的语言体系,开拓了一条人际对话的重要渠道。

    和其他语言一样,掌握建立在索绪尔现代语言学基础之上的建筑语言(词汇、句法、修辞、诗意、比喻、隐喻、语境(文脉)、深层结构等概念)可以极大地帮助我们通过对城市和建筑的阅读加深对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域整体化的了解。如阿拉伯的拱券、印度的奢堵波、中国的曲线屋顶、法国的芒萨屋顶等都产生于本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并且和口语、文字一起构成了本民族或地域的独特的表述和交互手段。在美国建筑师d里布斯金设计的犹太人博物馆中,他运用解构主义作了一个折线形的平面。他的理论是:既然犹太人本来是混居在柏林各地,与其他德国人成为一个整体,而希特勒偏要“解构地”把他们挑出来予以消灭,那么,现在兴造的犹太人博物馆,也就如实用解构手法来表现这一段极端反理性的历史。

   (4)建筑的营造方式和职业特点,构成了社会运行中的一种有特殊规律的经营文化,也在一定范围内制约了社会的人际关系。

    建筑业是社会的重要支撑经济,它涉及多个社会职业和科学学科,有着独特的运行方式和经营模式。封建社会中的师徒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合同制以及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分工合作制等,都构成了一种隶属于社会运行方式的经营文化和人际关系。

    在古希腊,人们把“建筑”称为architecture,也就是“最高’(arch-)的“技术”(tec-)意思。现在我们都还能知道希腊古老建筑遗迹的设计师的名字,而在世界上有最秀美建筑的中国,它们的设计者或营造师,除了个别的鲁班、喻皓之外,就像《红楼梦》中写到大观园的营造时,说到“全亏一个老明公号山之野者,一一筹划起造”一样,被埋没在荒野之中。自今,我国的建筑师还没有充分地被社会和公众所理解。我们应当更多地宣传建筑师使人居环境(包括自然的、人造的和文化的环境)的设计师。社会应当更关怀建筑师的创造性劳动,为他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创作环境。

3结语

    以上四个方面:价值观、生活方式、语言系统和运作关系,是我们领会建筑文化,理解城市形态和性格的主要内容。

第7篇

论文摘要:建筑是艺术和技术的综合,不承认建筑的艺术性,而过分夸大它的功能性,实质上是掩盖了它的完整性。然而,承认建筑的艺术性和技术性仍然没有度盖建筑性质的全部,建筑的文化性是建筑更深层的属性,即建筑的灵魂。建筑文化作为社会整体文化的一部分,在落铸民族或地城性格的过程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建筑文化的定义

文化是文明中对民族和地域的凝聚力起正面或负面作用的因素,如哲学和政治观念、宗教信仰、语言文字、艺术和建筑等。而文明指的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建筑文化是文化范畴中有关建筑领域所体现和表达的民族或地域的特征。

2建筑文化的四个主要方面

(1)建筑反映和表达了社会的各种价值观,包括哲学、经济和美学等范畴,反过来,它也巩固、强化或削弱了这些价值观。

建筑不仅可以体现各个时代的先进技术和人们所欣赏的形式美特征,更可以说明一种文化观念。举西方的教堂为例:中世纪欧洲教堂内部幽深阴暗,人们在那里寻求脱离罪恶的尘世,实现与天国交际;巴西利亚的国家大教堂阳光透过侧窗投人大堂,在上空,悬挂着天使的雕像,象征天使降临人间;洛杉矶的玻璃教堂,全用玻璃筑建,表达天国与人间已经没有界限,天堂就在人间。

建筑的艺术美有它的规律可循,例如,黄金比例(近似3:5)总认为是最完美的比例分割。许多历史上出现过的建筑风格,尽管已不再适合当前的社会需要,但仍以一种艺术力量感动着我们。然而,人们的审美观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当时当地的文化观念的制约和影响。例如“玻璃盒子”在20世纪中期大受欢迎,它符合了当时许多企业家要显示自己高效益的经营形象;在60--70年代它成为“俗套”,被企业家批评朝笑为“皮鞋盒子”,近年来它又以节能生态的面貌出现,试图体现信息时代“非物质性”和虚拟空间的存在而产生美感。说明“美”是受文化观念的制约和影响的。

建筑是时代的缩影,然而,它并不只是消极地反映时代,而是积极地参与社会价值观的变革。从希腊的神庙可以想象它们当年如何起到巩固城邦制度的;从罗马的角斗场可以看到它的存在又如何与一个帝国的消亡相关联。

(2)建筑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模式。

丘吉尔有句名言:“人创造建筑,建筑创造了人。”人总是以自己的理想模式来建造房子,并改造其周围的环境。然而,一旦建成,它就反过来制约着人。例如:北京四合院是中国传统家庭“儿世同堂”理想的产物,它反过来肯定和强化那种“忠孝”的伦理思想。洛杉矶那无节制扩散的独户住宅,正是那种以小企业为单位的“无中心即多中心”的布朗分子运动式经济关系的典范。

(3)建筑有自己的语言体系,开拓了一条人际对话的重要渠道。

和其他语言一样,掌握建立在索绪尔现代语言学基础之上的建筑语言(词汇、句法、修辞、诗意、比喻、隐喻、语境(文脉)、深层结构等概念)可以极大地帮助我们通过对城市和建筑的阅读加深对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域整体化的了解。如阿拉伯的拱券、印度的奢堵波、中国的曲线屋顶、法国的芒萨屋顶等都产生于本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并且和口语、文字一起构成了本民族或地域的独特的表述和交互手段。在美国建筑师D里布斯金设计的犹太人博物馆中,他运用解构主义作了一个折线形的平面。他的理论是:既然犹太人本来是混居在柏林各地,与其他德国人成为一个整体,而希特勒偏要“解构地”把他们挑出来予以消灭,那么,现在兴造的犹太人博物馆,也就如实用解构手法来表现这一段极端反理性的历史。 转贴于 (4)建筑的营造方式和职业特点,构成了社会运行中的一种有特殊规律的经营文化,也在一定范围内制约了社会的人际关系。

建筑业是社会的重要支撑经济,它涉及多个社会职业和科学学科,有着独特的运行方式和经营模式。封建社会中的师徒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合同制以及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分工合作制等,都构成了一种隶属于社会运行方式的经营文化和人际关系。

在古希腊,人们把“建筑”称为architecture,也就是“最高’(arch-)的“技术”(tec-)意思。现在我们都还能知道希腊古老建筑遗迹的设计师的名字,而在世界上有最秀美建筑的中国,它们的设计者或营造师,除了个别的鲁班、喻皓之外,就像《红楼梦》中写到大观园的营造时,说到“全亏一个老明公号山之野者,一一筹划起造”一样,被埋没在荒野之中。自今,我国的建筑师还没有充分地被社会和公众所理解。我们应当更多地宣传建筑师使人居环境(包括自然的、人造的和文化的环境)的设计师。社会应当更关怀建筑师的创造性劳动,为他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创作环境。

3结语

以上四个方面:价值观、生活方式、语言系统和运作关系,是我们领会建筑文化,理解城市形态和性格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