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发表网

购物车(0)

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期刊投稿 出版社 公文范文 精品范文

亚文化范文

时间:2022-09-19 09:43:43

序论:在您撰写亚文化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亚文化

第1篇

“Normcore”“Grungewave”“Seapunk”“Healthgoth”“New 1ad casual”......这些仅仅是时装产业前几季各种广告牌标签上常见的一部分。品牌们希望用这些见怪不怪的标签给注定转瞬即逝的时尚增加些适用性和厚重感。

亚文化和时装的关联由来已久,当下又随着Vetements、Gosha Rubchinskiy及一票伦敦新晋设计师的走红,重新回归,并在媒体的解读下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和广泛。一时间,时装亚文化变成了和名牌大学毕业证一样的“敲门砖”,似乎一个人看起来越接近亚文化,他就越能超越平庸,但这也导致一提及亚文化,许多人就心生厌恶。

青年,是构成亚文化的重要来源之一,而这次时装界亚文化回潮,就借着大肆流行的街头滑板风格,试图打造出属于一群酷小孩(Cooi Kids)的形象。

比如说一件重金属风格的T恤,或者像Alexander Wang这样的设计师将一个Facebook社群的概念发展成一季热卖的时装,只要有一部分人开始穿这些服装,往往就会引起消费者的追捧和同行模仿的风潮。

这种苗头刚一出现,时尚媒体就立马给它贴上个牵强的亚文化标签。这种风气真的亟需改变。

从嬉皮士,垮掉一代,光头仔到朋克等亚文化现象的出现,经历了相当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伴随着社会环境的动荡。

可以说,某个时代的某件重大政治或经济事件如同投入湖心的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而多数亚文化现象恰恰充当了一层涟漪的角色。

很多亚文化表面看起来确实惊世骇俗,从夸张的服饰风格到聚众游行,时有过激行为,但我们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这一表面上去思考一个亚文化现象。就像你看到一个人,如果仅仅停留在远观的角度,是永远没法真正了解这个人的,得走进他,听他的故事,分享和交流,才会明白他炫色的外表下到底藏着什么。

从“朋克教母”到大英帝国的女爵士,从“Sex”时装店到巴黎的时尚T台,Vivienne Westwood的那种大胆狂放、离经叛道的设计风格曾引领了时尚界的一股风潮。如果我们剥离她设计作品的表象,就发现这些作品所隐含的内核和英国的青年亚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她所做的是把这种亚文化投射到她自己所理解的时尚当中。

而当前我们的现代化、数字化的世界与亚文化是正相反的。亚文化仍然存在,但已经不像过去它们作为有机体那样保持鲜活和不断衍变。

如今,他们更类似于内战时期重建社会,充当着步入另一个时代的门户作用,而不仅仅是一个青春期的仪式。如今的他们已经在重新制定社会秩序这方面与美国南北战争的意义产生了更多的共同点。唯一的区别是他们注重时尚、音乐和共同的理想,而不是步枪和历史事实。

如今的年轻人在互联网上创建社区,他们的兴趣对于传统的亚文化模式来说太过宽泛。

亚文化建立在派别意识关系的基础上,它的拥护者将他们自身定义于世界其他部分相对立的位置。过去,你不可能既是朋克―族,又同时承认自己是嘻哈音乐的粉丝,至少不能公开承认,因为排外的青少年狂热主义是加入其中的前提。

亚文化时代大约在十年前就结束了,现代时尚,因其网络优化手段,和亚文化时代毫无相似之处。

那么为什么时尚界如此钟爱泛亚文化标签呢?因为他们人为地强化了虚华的潮流,而且收益是双重的。

对于消费者而言,亚文化更加耐人寻味和意蕴深厚,而不是一些过不了多久就会过时的事物。亚文化沉浸在意识形态之中,他们有着仪式、身份和自创的音乐类型,这些都与他们的派别信念相一致。他们坚持着某些东西,而且一旦改变就会被诋毁为“背叛”。这能够赋予服装一种反文化部落的感觉,在心理上等同于奋力咀嚼一大口牛排,而不是―点一点地小口品尝甘蓝沙拉。

你可以想象,消费者定然感觉到他们获得了更多的价值回报。

然而,虽然越来越多的声音指责如今时装亚文化泛滥,但即便是反对它的人,也不可回避藏在其背后的主谋:小众消费主义带来的人以群分。

无论是时装界,还是音乐、文学领域,向小众主义靠拢是必然的趋势。消费亚文化是出于当代人需求的市场动作,一来人们追求标新立异,二来大部分设计师在有点名气之后都在走下坡路。况且当代亚文化粗糙、晦涩,毫无章法的特性也适用于转移人们对鱼龙混杂的产品本身的注意力。

1975年,John T MOlloy撰写的Dress for Success(《为成功而穿》)一经出版便成为畅销书,随之催生了“权利着装”这个概念,而彼时的成功着装的具象表达之一,就是穿着昂贵西装皮鞋,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华尔街高管们。

40余年后的今天,可能有人会感叹如今的时装界又轮回到“为另类而穿”的局面。

第2篇

Jeffrey Stanton向记者Peter Buxbaum表示,IT项目的失败可能是由于一种独特的IT亚文化破坏了企业和最终用户的关系而引起的。以下就是Peter Buxbaum与Jeffrey Stanton之间就这一问题的对话。

你们是如何研究IT亚文化的?

我们研究了纽约州中部的14个组织,这些组织的功能包括保健业、教育业、制造业和社会服务业。我们对80多位IT业内人士进行了访谈,并使用一种名为Atlas.ti的软件来对访谈的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包含的特征。我们注意到,这些IT人士向我们提供的信息中有某种相似性。

你们发现了怎样的特征?

我们发现IT人士所使用的交流模式是相同的,并且都具有一种优越感。

IT人士认为计算机用户不愿意学习某些东西,而这些IT人在表达这种看法时所使用的比喻竟然是相同的,这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听到在IT人群中流行的这样一个笑话:用户将CD-ROM的托盘当成了茶杯架。这是一个很有趣不过很可能是虚构的故事,它代表了IT人士对最终用户的无知所持的普遍态度。

优越感是如何起作用的?

这些IT人士心怀优越感,认为他们所在的团队具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和其他的团队相比有自己的特色。有迹象显示,IT人士自以为他们掌握了深奥的知识,能应付极复杂的工作环境,而对其他团队则是牢骚满腹。

IT亚文化和项目实施的成败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由于IT人士拥有独特的亚文化,项目实施将会演变成企业文化之间的一场冲突。这很可能是导致各种组织在实施IT项目中产生麻烦的根本性原因。

在现实世界中这种冲突是如何体现的?

我们对3家实施大型项目的企业或组织进行了深入考察,这3个项目持续的时间在9~12个月不等,涉及的行业包括保健业、制造业和社会服务。

例如,A L.Lee医院打算用一个统一的医院信息系统(类似于ERP系统)代替原有分散的系统,原来的系统由实验室管理、财务管理等各自独立的功能模块组成。我们发现IT团队的交流能力对项目实施具有重要的影响。

你是想说IT人士无法和客户有效交流吗?

与这家医院的交流是很好的,这个项目也取得了成功,这主要归功于一位经验丰富的IT领导,他有效地消除了IT人士和客户之间交流的障碍。但调查表明,IT人士与那个社会服务组织的交流却比较糟糕。我们的数据显示,IT人士和管理机构的交流不畅会导致技术更新的困难。

他们有哪些表现?

项目规划会议通常只有主管层和他们的助手与会,那些将会因技术升级而在工作中受到影响的员工则不参加会议。交流是自上而下的,那些基层员工的工作会因IT项目的实施而受到影响,但是他们的想法很少有机会能够被反映上去。由于没有经过试点阶段,因此,客户的基层工作人员无法提供阶段性的反馈信息。

这些交流上的问题和IT人士的优越感有着怎样的关系?

来自IT团队的人员没有哪位能向客户的基层工作人员讲清楚项目的实施会带来怎样的好处。因此,客户的员工常会以怀疑的眼光看待这种改变。

在项目实施中你们看到了文化冲突的迹象吗,如果你们看到了,他们是如何影响工程的进展?

文化观念的不同会引起亚文化团队之间交流的不畅。这种冲突的根源在于,不同的人对技术的潜在价值具有不同的看法。IT人士看重新技术、系统的兼容性以及可维护性;管理者看重业绩和效率;而普通用户则看重IT技术所能给他们的工作生活质量带来的改善。这些对IT价值的不同认识会阻碍项目的发展进度。

怎样做才能够克服亚文化问题的影响?

交叉培训可能是一种实现文化融合的有效方式。看一看美国人如何融入其他文化的?他们自愿参加Peace Corps(一个联邦政府组织,美国的志愿者经训练后被派往国外帮助发展中国家人民提高技术、农业和教育水平)或者参加学生交换计划。有过这种经历的人回归到自身的文化环境后,就具有了跨文化的工作能力。

IT人士不应当只是坐在办公桌后面研究技术,而应当到客户的实验室中去,到会计师的职位上,到接待人员的岗位上去亲身体验最终用户的工作情况。你也可以花一些时间让会计师拥有足够的IT知识。

你估计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如果预先实行交叉培训,员工就不太可能因文化差异而遇到麻烦,否则这些文化差异可能损害团队之间的关系,导致项目实施的失败。

-陈孝强译

让IT更自动

今年初,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会议中,把加强信息安全基础工作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当前信息安全保障的重点工作。作为全球信息产业的领导厂商IBM对此给予了十分的重视。2004年5月18日,IBM在北京拉开了以“安全总控、智能管理”为主题的全国9城市的巡展,旨在充分展示IBM在自动化管理方面的解决方案。

当今IT设施越来越复杂的同时,外部环境也对IT系统的安全不断地提出新挑战,因此对IT管理工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IBM在原来Tivoli家族的基础上,提出了IT管理自动化的概念,将安全管理、系统管理和存储管理一并纳入其中,以求达到减少绝大多数手动操作,让IT管理员更轻松。

著名的IT行业分析机构Meta Group认为,自动化是2004年IT投资的一项重点。据有关方面称,中国这方面的投资也会在近些年以30~40%的速度增长。蛋糕已经摆在那儿,有谁不想多吃点?近两三年来,很会抓机会的IBM正应了其所提出的“随需应变”,在研发、市场和销售中充分利用了自动化的理念,希冀在此打出一个漂亮仗。在本次会议上,IBM同时了一项重要的随需配置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IBM Tivoli Provisioning Manager,其采用了IBM自主运算技术,可以实现存储容量、跨服务器和应用软件的自动配置。

-每文

第3篇

[关键词]反文化 亚文化 青少年群体 违法犯罪

近年来,在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研究中,亚文化的概念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一直以来,“亚文化”这一术语不仅被用于关注在许多社会中被发现的规范的广泛多样性,而且被用于研究异常行为中的规范。在对亚文化的确切含义或价值及其争议缺少充分研究的前提下,如此轻易地采用亚文化一词,表明亚文化具有下述用途:在一直受到来自个人主义和道德主义解释强烈影响的研究中强调社会学视角的见解。描述一个职业的规范品质,比较各社会阶级的价值体系,或强调犯罪帮派规则的控制力,都是要强调这些现象中一个经常被忽视的社会学层面。

在早期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中,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记录文化从一个社会到另一个社会的巨大变化,并探索这一虽然过于简化但却非常有用的观念的意义:“合于民德者,即为正当行为。”(The mores can make any-thing right.)近年来,这一任务已经延伸至对一些社会内部文化的巨大变化的研究。但不幸的是,在这一进程中,“亚文化”这一核心概念很少得到恰当的界定。每当一个作者希望强调有别于一些常态行为的规范时,亚文化就被当作一个特定的概念使用。结果就导致了亚文化这一术语的模糊性,与其他术语相混淆,并且常常导致不能区分产生亚文化的社会因果关系。

一、亚文化的三种用法

当前的社会学著作中很少有概念像亚文化这样出现得如此频繁。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关注了100多本附带使用或详尽阐述“亚文化”这一术语的著作和论文。然而,亚文化用法的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于这一术语的价值大大受到限制。如果化学家只用一个词去指涉所有的无色液体,就会导致他们只注意液体具有共性的两个特点,他们的分析研究也就会非常的初级化。虽然这一类比夸大了“亚文化”所覆盖的概念的多样性,但是亚文化的覆盖面仍然很广。尽管如此,还是可以从三个方面解读亚文化。

在一些人类学著作中,亚文化指在所有社会中都有可能出现的某种普遍趋向。亚文化是文化的基础和先导,并且限定了文化演变的范围。因此,阿尔弗雷德·路易斯·克罗伯(Alfred Louis Kroeber)写道:“迄今为止曾经以文化之名被表述的、在形式上或进程中不断接近的规律性,实际上就是亚文化的性质。它们是物质因素或有机因素对文化的限定。”在《人类研究》中,拉尔夫·林顿(Ralph Linton)用亚文化指称各种各样随处可能发生的全人类现象。例如就家庭模式来说,有很大差异的不同社会中都可以有宽容的和专制的父母。这个用法演变成其他相似但并不确定的概念,如爱德华·萨丕尔(Edward Sapir)的“前文化”(precultural)和查尔斯·库利(Charles H.Cooley)的“人性”(human nature),它们指的是作为所有文化之基础的生物的和社会的影响。既然现在亚文化很少被用来描述这一系列的概念,我在进一步的论述中将不再涉及它们,只是要提一下萨丕尔的“前文化”的用法,因为它可能会使我们的思路更加清晰。

亚文化的另外两种用法表现出更加严重的混乱。亚文化经常用于指涉社群中较小规模群体的规范体系,强调这些群体有别于其所属的较大规模群体的方面,例如语言、价值观、宗教、饮食文化和生活方式。或许,亚文化最常见的用法是用于指涉一个族裔聚集区(缅因州的法裔加拿大人)或一个地域(南方的亚文化群),但是规模小得多和更具暂时性的群体(甚至某个特定的朋友圈)的明确规范也可能被描述为亚文化,例如,克拉克洪(Clyde Kluckhohn)所指的“人类学家中的亚文化者”和大卫·理斯曼(David Riesman)所指的“大学教师中的亚文化者”。

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亚文化的第二种含义包含一些歧义,因此,必须把它与第三种含义区分开来,只有当所指的对象为那些因一种令人沮丧的情境而特别生成的规范或因一个群体与其所属的较大规模社群的冲突而生成的规范时,第二种含义才与第三种含义有关联。因此,一个犯罪帮派新生成的规范或一个青少年同龄人社群的标准常常自产生之日起就被命名为“亚文化”。除文化的维度外,第三种用法还引进了社会心理学的维度,因为它直接指向规范的发展及其维持它所涉及的人格因素。确切地说,这种人格趋向,例如沮丧、焦虑、角色感模糊和愤怒,已被证明都包含在亚文化的创造中。当然,人格与文化的相互作用不是此类亚文化的明显特征,因为它们无处不在相互作用。

文化与人格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然而,这种联系的本质在所有案例中并不相同。当我们用第三种方式描述亚文化这一术语时,它突出了规范与人格之间的动态关系的重要性:面对严重的挫败和冲突时产生的一系列相反的或反向的(与周围社会相对立的)价值观(与周围社会的价值相对立的价值)。为了关注这种规范体系的特殊层面,我建议使用“反文化”这一术语。尽管如此,在探讨亚文化与反文化的关系之前。还是需要重新思考亚文化的既定含义,甚至亚文化的用法仅局限于第二种时也应如此。

二、亚文化与角色

亚文化这一术语所指涉的范围很大,因为亚社群的规范体系可能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别。这些群体所包括的可能是一个较大地区的分区或一个只有很少会众的宗教派别。显而易见的规范可能包括生活的很多方面——宗教、语言、饮食、道德观——或者,例如,一个职业群体的成员的一些不同实践。亚文化深层次的特点可能建立在时间(这种亚文化是否是几代人所坚持追寻的?)、出身、身世(通过移民,为主流社会所接纳,社会的或物质的隔阂,职业的专业化,以及其他因素)以及与周围其他文化的关系模式(从差别到冲突)的基础之上。困惑与其说是来自亚文化这一术语的应用范围,不如说是来自亚文化作为“角色”的代名词的应用。只有付出巨大的努力,我们才能在角色概念和与之相关的术语即“定位”和“角色行为”的应用过程中获得一定程度的清晰认识。如果因为把亚文化与相关的角色混淆而阻碍了这一概念的发展,将是不幸的。所有社会都有不同的角色,但只有异质社会才有亚文化。角色是全部文化的一部分,作为合理的权利和义务,它被赋予那些拥有一定地位的人。这些权利和义务通常是与占据其他角色位置的人共同嵌入一个系统的。它们为所有拥有同一文化的人所熟知并接受。因此,一个医生的角色为社会的大多数人所熟知,并且被视为全部文化的一部分,至少在模糊的层面上是如此(这并非对角色认同的问题怀有偏见,因为一个医生可能会有很多非角色的方面)。但是亚文化并非如此,它并不是以这种方式与更大的文化复合体连接在一起:它所指的是使一个群体有别于其他群体的规范,而不是使这个群体整合进整个社会的规范。与角色规范相反,亚文化规范对社会中的其他成员来说是未知的,为他们所轻视,或者被认为是分离社会的力量。作为医生,毫无疑问地会存在亚文化的因素,但是这些规范的影响只涉及并非属于他的角色的部分行为,而不涉及文化分配给他的权利和义务。但是,经验的综合不应模糊对分析的确切性的需要。

除了与角色概念相混淆之外,亚文化还使得我们对文化的根本概念的理解变得模糊起来。在许多社会学著作中,根本就无法说清文化所指的是否是规范,也就是说,是指被期望或推崇的行为,还是指被广为追随并因此仅具有统计意义的常态行为。这种双重所指多存在于人类学家的著述中,或许由于他们的概念大多来自对相对稳定的同质社会的研究,因而他们较少研究统计常态与规范之间的不同。社会学家更乐于发现社会秩序与文化之间张力的必要性,对异常状态保持敏感,因此他们更乐于抽象地把文化界定为共同的规范体系。但是,许多关于亚文化的评论都指向行为。我认为,这种看法不明智。行为是多种力量矛盾运动的结果。当一个群体的成员行为相似时,不能假定其是由于文化规范才产生这种结果。集体行为理论和人格理论可能也会有助于解释这种相似性。

二、及文化

无法成功地区分角色与亚文化以及亚文化概念的模糊性,并非亚文化这一术语在应用中遇到的唯一困难,或许更严重的是关于这一术语中对两个层面的解释的模糊化趋向:一个层面是社会学的,另一个层面是社会心理学的,这导致我们无法理解真正起作用的因果力量。与对具有还原论危害的论述相比,在社会学家中能获得更多一致意见的论点是不多的。如果一个心理学家试图用心理学理论解释社会现实,我们就会扔一本书给他看,可能是迪尔凯姆(Deile Durkheim)的;我们会强调“错置具体性的谬误”(thefallacy of misplaced concreteness)。考虑到在解释行为时存在对社会文化因素的广泛忽视,这是一项必需的任务。尽管如此,使社会学家敏锐地认识到他们也在处理抽象的模型,更是至关重要。或许我们可以把迪尔凯姆的教义颠倒一下:不要试图用社会学理论解释社会心理学现象;或者更确切地说,不要试图单独用社会理论解释行为(由社会文化的作用力与个体的影响力相互作用形成的行为)。亚布罗斯基(Lewis Yablonsky)曾提醒我们,对一个帮派进行过分社会学性质的理论分析,会使我们将以下情况视为确定的群体结构和清晰的规范模式,实际上这个群体只是一个“近乎群体的群体”,具有不确定的边界和规范的有限一致。如果不严谨地使用概念,就会使我们试图去了解的事实模糊起来。

要从青少年的违法行为或某个体在其所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支配地位——其现象表面看来是非文化的、甚至是反文化的——中领会其中的文化因素,是一个漫长的阐释过程。但是,了解某些表面上似乎完全属于文化现象的“规范”的非文化方面,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需要足够丰富的词汇来帮助我们确认这些差异。使用同一个术语指代拥有一些共同因素的现象,而忽视它们之问的重要差异,无异于我们在对生物进行分类时仅仅满足于门的分类,而实际上,我们还需要指认种和属。

在一个群体所持有的规范体系包含与整个社会的价值相冲突的主题并且把它作为基本要素的任何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人格变量被直接包含在该群体的价值的发展和维系之中),以及在该群体的规范只能通过参照这个群体与其周围的主流价值观的关系才能得到理解的任何情况下,为了完善我们的分析,我建议使用“反文化”这一术语。这些标准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确切地把反文化从亚文化中区分出来,因为每一种标准都是与其他标准具有连续性的。亚社会根据与每一种标准的关系而自成体系。大多数亚文化共同体的价值观可能与更大规模共同体的文化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但是,反文化共同体的价值观所包含的冲突因素则是核心的,其中的许多价值观实际上与主流文化价值观相矛盾。与此相类似,人格变量包含在所有文化和亚文化的发展和维系中,但是人格的影响力往往是通过围绕一个主题而产生的变化的方式来发挥作用的,而这个主题是文化的一部分。但另一方面,在反文化中,主题本身却表达了形成主题的个人的倾向性。最后,所有亚文化的规范无疑在某种程度上都受其所属的更大规模的文化关系的本质的影响。亚文化作为一个纯粹的类型,理解它不需要深入分析它与其所属的更大规模的文化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说,从任何程度上讲,亚文化的规范都不是这种相互作用的产物。但是,反文化却只能通过全面关注其载体与其所属的更大社会的相互关系才能得到理解。

当然,根据实践经验,亚文化和反文化的影响可能是并存的。青少年违法和青春期行为几乎明确表明了这两种影响是并存的。但是,我们仍需要建构区分二者的清晰明确的分析方法,以便于解析它们组合成分的广泛变化。

四、青少年的反文化和亚文化

要检验区分反文化与亚文化有何效用,可以将其运用到一些问题的研究中,在这些研究中,亚文化概念已经被广泛应用。运用亚文化概念来解释青少年行为的文献已有很多。R.J.哈维格斯特(R.J.Havighurst)和塔巴(Hilda Taba)指出:“最近的青少年研究强调这样一个事实,男孩和女孩在他们十几岁的时候拥有其自身的文化,这种文化有其道德规范以及这些规范背后的道德压力。这种文化被称为‘青少年同伴文化’。”或者如大卫·理斯曼所说:“所有的道德都是群体的。实际上,甚至道德这一事实也被令人困惑的认识所掩盖,即该群体的功能是娱乐和游戏。”对青少年文化比较贴切的解读应该揭示出至少四个不同层面,它们之间通常只存在部分区别。

1.在文化层面,青少年男女的角色得到了描述,或者说其特点得到了界定。因此,没有必要提出角色和特点之外的其他概念,除非这些角色和特点指的是被老年人和年轻人所公认的规范,并且这些规范适用于年轻人。

2.在亚文化层面,青少年群体具有被其成员所接受的特有规范。这些规范并不是青年人角色的一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它们也不为年长者所了解,而是与年长者接受的标准相冲突。群体成员是在青年亚社会中通过互动、而不是在整个社会中通过社会化习得这些规范的。因此,这些兴趣、游戏、语言模式以及审美趣味可能会在同龄人中得以流传,而较少涉及更大群体的文化。

3.许多时尚或其他带有集体行为的流行趋势席卷青少年群体,并对其成员的行为产生了巨大影响。尽管很难把时尚与文化区分开来(许多经验现象同时兼具二者的特征),但是明智之举是从概念上把二者区分开来。这点并不总能做到。理斯曼所使用的概念更接近时尚,而不是文化。但从总体上看,他在分析被同龄群体所掌控的现象时,将其视为一种文化现象。哈维格斯特和塔巴认为:“男孩和女孩都渴望得到同龄人的认同,他们在道德标准、服饰、语言等方面都追随同龄人的文化时尚。”如果同龄人群体的影响力源于时尚,那么严格来讲,这就不是文化。因为时尚和文化在起源、功能和结果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4.尽管学术研究中通常使用的术语和假设是亚文化或文化,但是许多对青年群体成员的分析采用的却是反文化这一概念。在这里,需要强调青年人感受到的交叉压力(cross-pressure):他们渴望长大,但又害怕失去安全的童年;他们对待成长这一问题是矛盾的——一方面需要成长行为,另一方面又想延缓成长;自我镜像(self-image)的模糊导致他们去证明自己已经羽翼丰满;青年人中还存在着两性关系的挫败感。同龄人群体可能会有助于个体与交叉压力相抗争,正如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所描述的:“或许,当涉及青年人的文化特征时,最好是把青年人的文化模式与成年男性角色的主导模式相比较。通过比较可以看出,青年人的文化或多或少缺少责任感。”尽管帕森斯认为青年人的文化或多或少缺少责任感,但是这种无责任感不能简单地被理解为另一种文化规范,或是青年“角色”的一部分,必须将它置于青年与社会的紧张关系以及角色模糊的语境下来研究。一些社会学家简单地将这种无责任感视为青年人文化的表现,从而模糊了理应包含其中的人格因素。毋容置疑,对青少年亚文化的描述和分析,的确对青年社会学作出了重要贡献。许多青少年有其自己的群体,并花费大量时间在里面。这些群体的规范不同于成人世界,而且成年人通常以一种类似“种族优越感”的方式来要求青年人遵从成人规范的行为。但是,仅仅依靠亚文化理论,就会忽视青年人文化标准中的许多新特点,就会弱化这样一个事实,即青少年与成年人在文化标准(大部分青年人会很快接受的成人标准)上经常发生直接冲突。

我们需要用理论解释这种在价值观上尖锐对抗的现象。帕森斯清楚地指出了这一事实:“从消极的角度来说,在青年人中存在着一股拒绝成人世界的兴趣和爱好的强大趋势,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青年人抵抗成人的期望和规训而产生的压力……因此,青年人的文化不仅应该作为正规教育的课程,而且由于青年人的年龄状况,他们的文化表现出年轻人与成年人之间关系紧张的迹象。”帕森斯在其他几个方面发展了“反作用”(reaction)这一主题,之后他使用了“反作用结构”(reaction-formation)的概念。

那么,文化这一概念是否能够解释青年人中存在的各种现象呢?一方面,社会训导青年人按照主流的方式行为处事;另一方面,青年人群体则发展出与成人世界截然相反的价值观,来挑战其自身角色的模糊性以及与社会的紧张关系。青年人可能会体验到社会规范标准的惩戒,这就使得社会分析家们几乎无法忽视他们的异常行为。为了能够阐明青年人这种既规范又反抗的现象,我建议使用“反文化”这一术语。

五、违法犯罪行为的反文化

区分亚文化与反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一点在一般性地分析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时特别显而易见。通过介绍社会学观点以补充并校正个人主义的和道德主义的解释,为理解创造了更大的可能性,或许这是任何其他领域所无法做到的。几乎没有必要回顾从《犯罪帮派》(Delinquent Gangs)到《犯罪男孩》(Delinquent Boys)以来的大量著作,就可以确认违法和犯罪行为中规范要素的重要性。尽管如此,试图把一个有用的概念拓展至整个理论是错误的。一个“适用于各种复杂现象的”分析可能不如一个建立在事实之上的分析更加犀利和明确,但是这种分析更加有用。阿尔伯特·K.科恩(Al-bert K.Cohen)的名著尽管是以对帮派文化的研究为主题,但并没有忽略犯罪的精神方面的因素。实际上,他对于亚文化(反文化)的起源以及亚文化对底层阶级男性的作用的解释清楚地表明,帮派的规则并非像我们学习饮食、着装以及讲某种语言那样习得、接受和教化。帮派之所以存在,部分地表明了压抑着的欲望。因为,由这种压抑而产生的紧张不能通过主流价值方面的成就来消解,这种价值观是被压抑的,它们的重要性被否定,从而通过反主流价值观得到确认。帮派成员经常处于矛盾的情绪中。由于通过主流社会的规范实现获得较高社会地位的愿望受到阻挠,帮派成员接受了他所能达到的规范,但是这种反应中的“反作用结构”是通过标志着违法犯罪的内容——按科恩的表述,就是非功利性的、恶意的和负面的——表示出来的。这种负面性表明,他需要压制自己的倾向,去接受主流文化的标准。这并不是说帮派的价值观不能部分地通过文化分析以及延伸“合于民德者,即为正当行为”的观点获得部分的解释。但是我认为,如果科恩在引进“亚文化”概念的同时引进“反文化”概念,他的多因素分析可能会更清楚,并且更少引起错误的解释。

需要再一次强调,这些理论概念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对违法行为的经验变量作出说明。由于不能认知我们概念工具的抽象性质,从而使我们产生了不必要的分歧。例如,当W.B.米勒(Walter B.Miller)描述“作为帮派犯罪产生的代际环境的底层阶级文化”时,他指出了产生于底层群体价值体系的一系列重要影响。他在努力强调违法行为的病原学方面时,倾向于忽略由格雷沙姆·赛克斯(Gresham M.Sykes)和戴维·马茨阿(David Matza)、科恩、哈罗德·菲内斯通(Harold Finestone)、亚布罗斯基、麦克德夫妇(Willim McCord and Joan McCord)以及其他关注集体行为和人格变量的学者所提出的证据。我们肯定,已有的充分证据可以确认违法犯罪是由多种因素产生的,未来的任务不是要证明违法犯罪主要受文化、亚文化或反文化的影响,而是要明确这些影响和其他因素在各种经验组合中的状况。

六、阶层和职业的反文化方面

文化、亚文化和反文化概念的联系同样存在于关于职业和阶层的广泛文献中。毫无疑问,这三种力量在很多事例中存在,研究的任务是去厘清它们各自不同的影响。这或许会将这个术语的意义扩大到对“中产阶级成员”地位及其文化角色的论述上;尽管在相对稳定的社会里这种用法似乎可以理解。在相对稳定的社会里,各社会阶层的权利和义务大都是从文化角度界定的,虽然如此,但是在更加变动不居的阶级体系中,亚文化和反文化的规范已变得非常重要。在过去的20年中,通过描述各阶级在价值观、时间观念、欲望的程度、休闲方式以及抚养孩子的实践方面的差异,我们对美国阶级体系的理解已经理所当然地深化了。

在解释这些现象的广泛变化时,亚文化概念的引进有助于避免源自阶级的偏见。尽管如此,在阶级分析——比如对反常行为的研究——中,在消除中产阶级的并且常常是对农村的偏见的努力中,可能存在着矫枉过正。有证据表明,阶级之间的差别并不像亚文化研究的方法所设想的那样,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不同的价值观和规范之上的。用默顿(Robert King Merton)的话来说,底层阶级的这种“标新立异”不仅是被中产阶级人士界定为“标新立异”的亚文化行为,它们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对令人沮丧的状况的回应,是应对目的与手段分裂的努力。当分裂减少时,价值和行为的变化也会相应地减少。因此,罗森(B.C.Rosen)“惊奇地”发现,生活在美国东北部的黑人在一次有关“价值实现”的测试中所得到的分数,比他根据对黑人“文化”的描述所作的预期要高得多。这或许表明,较低的价值实现更多地反映出来的是对困难状况的反抗,而非亚文化规范造成的结果。如果状况改善,价值实现也会得到改善。斯蒂芬森(R.M.Ste-phenson)发现,处于较低阶层的青年人的就业计划要明显低于处于较高阶层的青年人,但是两者对职位的渴望却差别很小。他的研究成果表明,阶层的差别不仅体现在规范上,而且体现在发展机遇方面。所以,行为的差别只是部分地由亚文化差异所导致。较低阶层的成员对教育的渴望程度较低,这也部分地被认为是由社会地位引起的,而不仅仅是由道德规范引起的。当社会情境发生变化时,价值和行为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这在穆里根(R.A.Mulligan)有关蓝领工人子女对《军人安置法案》(GI Bill)的教育机会的反应的研究中,以及在威尔森(A.B.Wilson)关于较低阶层的男孩就读于较高层次的学校和较高阶层的男孩就读于较低层次的学校的研究报告中,都有体现。

简言之,如果我们能够区分由于角色的影响、亚文化的变化以及对文化剥夺表达出的反文化反应而导致的差异,那么我们关于社会阶级之间的行为差异的思考就会深化。这些差异在不同社会中的比重会有所不同,研究的任务是详细论述不同比重所导致的状况。我们可以提出一种假设,即在开放社会的底层阶级成员中可以发现比封闭社会的类似群体更多的反文化规范。

通过对上述差异的区分,对于不同行业成员的不同行为的解释也可以得到深化。在这里,角色与亚文化之间的对比更为有用。教师的角色包含一定的权利和义务,这些权利和义务把他整合进和一个他所期望并已经形成的与其他人的关系的体系中。另一方面,教师亚文化只要存在,就会把教师从其他人的文化世界中分离出来。教师亚文化要么不为其他人所知,要么作为与其他人不一致和冲突的原因而为人所知。此外也存在一些与职业生活方式有关的反文化现象。例如,贝奇凯什(H.S.Beckes)在区分“爵士音乐家”与“广场音乐家”的社会价值时写道:“在社会生活中,他们从音乐和广场两个方面对商业主义的拒斥是对全部美国文化的拒斥,这些人可以享受特权地位,但是却不能在其中获得使他们得到满足的个人调适。”换句话说,他们的生活方式只能通过冲突的主题来补充,这从文化和亚文化的视角来解读才能获得理解。卡梅罗(W.B.Camero)也持相同的观点。尽管没有使用“亚文化”这一术语,但他还是描述了舞蹈伴奏乐队群体(dance-band group)不同于其他群体的规范,这也许是他们的艺术“难以理解”、他们的日程安排与众不同等等的一种结果。但是,他还指出了乐队成员的一些规范中存在的“相反”(corltra)的方面,并认为这些方面来自早期的成员把爵士音乐家与青少年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事实。

七、结论

在很多领域,特别是在分析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层面的特定关系方面,对术语的不恰当界定困扰着研究。因此,“失范”(ano-mie)仍然既用于指属于社会结构的犯罪行为,也用于指属于人格的犯罪行为,尽管这种混淆正在逐渐减少。“角色”有时用来指为占据某一职位的人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有时用来指那一职位中个体的行为。我曾经指出,亚文化既被用于界定一个亚社会的传统规范,也用于指一个陷于困境并充满冲突的群体的新规范。本文指出,传统规范与新规范在起源、功能和持久性方面存在不同,而且认为,把反文化概念用于后者的做法可能会有助于改善社会学方面的分析。

指导亚文化研究的假说可以最大程度地从关于文化的一般理论中获取。作为一个范例,可以假设亚文化首先会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即作为流动的一种结果,或作为交流的一种拓展(这种流动和交流使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成为同一社会的成员),随之而来的却是物质的隔阂或社会的隔阂,或两者并存的隔阂,这种隔阂阻碍了社会成员的充分同化。

另一方面,关于反文化的假说可以最大程度地从社会心理学理论——例如对集体行为、挫折一攻击理论或群体构成的理论的研究——中获取。例如,有人可能会假设,在主要价值观被剥夺和遭受挫折的情况下(在这种被剥夺显然是由于与主流群体的广泛交流造成的情况下),以及在价值观混乱和社会秩序控制较弱的情况下,反文化的价值观和规范就会出现。有人可能希望借助这些假说来发现美国南方农村黑人中的许多亚文化价值观。然而,有人预期反文化规范会在第一代和第二代的城市黑人中日益发展起来。这两个群体都受到了剥夺,但是在都市环境中,他们与主流群体的“价值观疏离”更为严重,价值观更为混乱,社会控制更加弱化。

第4篇

置身历史与全球的坐标,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世界宗教博物馆,也是唐宋元时期“涨海声中万国商”的国际性大都市、“东方第一大港”,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首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为泉州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全市仅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31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也有31处,其中泉州南音、提线木偶等四个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为全国唯一拥有全部三大类联合国“非遗”项目的城市。可仅仅这些,是不能当选“东亚文化之都”的,我认为当选的理由还有很多很多:

当选理由1文化传统

这项条件要求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城市风貌、人文遗产能够体现东亚文化传统,具有鲜明城市或地方特色文化。

泉州拥有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市艺术馆、图书馆、海交馆、博物馆、万维生邮票艺术馆、梨园古典剧院、南音艺苑、泉州影剧院等一批市级重要文化设施,总建筑面积达11。69万平方米。随着城市新区的建设,泉州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启动泉州木偶剧院、泉州歌舞剧院、泉州大剧院、市图书馆新馆等文化设施建设。泉州木偶剧院新址将在年底前投入使用,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木偶剧院。

当选理由2硬件设施

泉州全市有公共图书馆11个,其中国家一级馆6个;文化馆(艺术馆)11个,国家一级馆5个;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70多个,其中国家一级馆2个。全市有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63个,覆盖面达100%;公共电子阅览室乡镇(街道)覆盖面100%;村(社区)级文化活动室2349个,覆盖面100%。全市有村级文化广场总面积150多万平方米,完成61个省级文化激情广场示范点建设。全市建成农家书屋2349个,率先实现100%行政村(社区)都有“农家书屋”目标,率先实现“村村通”目标。

当选理由3资金保障

为改善闽南文化保护传承软硬条件,从2004年起,泉州市县两级每年都安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经费,市本级投入3亿多元,建成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市博物馆、梨园古典剧院、泉州南音艺苑、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等闽南文化标志性场馆设施。

今年,泉州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近年来先后投入7000多万元对“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申报“世遗”的考察点文物进行维修及环境整治。

第5篇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弹幕视频

一、青年亚文化的概念

任何社会都有着多种文化形态,这些多元化的文化处于主导价值体系所倡导的发展理念之中。在《资本论》一书中,马克思曾对于价值体系和文化权力两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刻的阐述,他将文化分为亚文化和主流文化两种。

所谓主流文化,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受到倡导的、发挥着巨大影响力的文化,它反映着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念和统治思想,反映着社会的主流生活方式,维护、体现社会中起主导作用的群体的利益。而所谓亚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来说的文化,它被在社会中处于从属地位的群体所拥有,是这部分群体特有的生活方式和观念。除了与主流文化相互融通的价值与观念外,亚文化也有着自身独特的价值与观念。就功能方面说,“亚文化是人们企图解决存在于社会结构中的各种矛盾时产生的,这些矛盾是人们共同经历的,并能导致一个集体认同形式。从这里个人会获得不是由阶级、教育和财富造成的个体认同。”[1]由此可以说,青年亚文化可以被看成青年群体在尝试解决社会生活中面临的某些社会矛盾时所采用的独特的应对方案,它表现在话语方式、想象方式、行动方式等诸多方面。相对主流文化来说,亚文化的样式、风格具有鲜明的自我特色,主要受到社会上处于从属地位的青年所接受。

二、弹幕视频的起源及发展现状

(一)弹幕文化的起源

最初的时候,人们把出现于射击游戏的屏幕上的形成的犹如幕布的数量密集的子弹称为“弹幕”。其英文为Bullet Curtain。随着可使用字幕直接在视频上开展评论网站的出现,后来在屏幕上开展评论的现象的不断出现,但在初期分布还不太均匀。网民们会在视频中的“笑点”或“”时集中发送弹幕,若字体颜色不透明,视频中大部分内容将被弹幕覆盖。也由于从屏幕一端划到另一端的密集的子弹非常神似幕布的,故而日本的极为知名的弹幕网站 ――NICONICO 的网民把如子弹般飞过的吐槽或评论内容的效果叫做弹幕。

(二)弹幕文化的发展现状

弹幕视频网站是能够提供弹幕评论功能的视频共享网站,起源于日本。于2007年2月创建的NICONICO 动画,在短时间之内就成为日本网民最青睐的以弹幕视频为主打的网站之一,该网站的形式丰富多彩,内容多种多样,除严肃的娱乐电视节目和新闻片段外,还有括恶搞作品及动漫作品以等。人们之所以特别喜欢弹幕视频,不只是其内容丰富多样,还在于其能够使网民在大规模的吐槽中产生心理和生理的认同。弹幕视频上面的吐槽、评论等不仅风趣搞笑,还往往有着一定的见地。众所周知,弹幕是对某个“槽点”之中的观点和情绪的表达,即使是一个人面对着电脑,弹幕也能让其产生一种仿佛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看电视、电影的感觉。而正是这种感受,使弹幕视频网站得到了数量庞大的网友的追捧。在日本产生当弹幕视频网站不就,中国也出现了较有自身特色的弹幕视频网站,其中,Acfun(弹幕族简称 A 站)和Bilibili(中文名为哔哩哔哩,简称 B站)是国内最知名的弹幕视频网站,其他如 Tucao 网(简称 C 站)、豆泡等也发展较好。此外发展比较好的还有 Tucao 网(简称 C 站)、豆泡等。国内的视频网站也积极引入弹幕弹幕功能,如乐视网于2013年正式与弹幕网站合作,而爱奇艺网的不少节目也引入了弹幕功能。

人们根据弹幕可的字幕形式以及其表现形式的异同,将字幕分为解说字幕、普通字幕、评论字幕以及空耳字幕等四种类型。普通字幕包括台词、翻译、歌词等内容,评论字幕则是指观看者表达自身的态度、观点,以及各种吐槽、情绪表达及符号象征等评论方式,但其仅仅是纯文字的表达,不包括图片、音频和视频。就表现形式方面来说,字幕可分为特殊和普通表现等两种形式。特殊效果字幕的表现形式其实就是利用专门的软件,或者是其他的发送形式来制作独特的弹幕效果和利用高级的弹幕软件来制作的花样弹幕效果等。普通效果字幕的表现形式有底端固定字幕、顶端固定字幕和普通滚动字幕等三种形式。

三、弹幕视频的受众分布以及弹幕网站的亚文化特性

(一)受众分布

虽然弹幕网站兴起于日本,不过在国内,近几年来弹幕网站发展如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出现,并受到社会公众尤其是年轻人的热捧。

1、受众群体的规模仍旧较小

在我国,弹幕视频网站往往只储存弹幕的而不储存视频,而且弹幕视频网站一般没有自制的视频,主要依靠用户来提供。所以弹幕视频网站的发展需要活跃用户来不断为其提供视频来源。但是,在视频内容的选材范围上,弹幕网站视频的用户提供的视频内容,在很多方面尤其是题材方面,与其它的视频网站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我国的弹幕视频网站的创办者和提供内容的用户绝大多数都是资深的游戏和动漫的爱好者,所以自弹幕视频网站兴起以来,其内容也大都集中在动漫及游戏上,随着弹幕网站的逐步发展,网站视频内容范围逐步扩大,在弹幕视频网站上也能看到不少普通视频。因而就当下来说,弹幕网站所拥有的受众的群体极小。

2、众分的年龄范围

弹幕视频网站的受众群体的年龄相对集中,一般来在18岁到30岁之间。事实上,这个群体中的不少人自小就较为广发地接触日本的动漫,喜欢看日本动漫及电视剧,同时,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是学生。因此,他们能够熟练运用电脑和网络,并容易接受新信息,非常积极参与弹幕发送,觉得在看到大量弹幕穿过屏幕时能获得很大的满足感。

(二)弹幕的亚文化特性――“恶搞”

事实上,弹幕是一种极具特色的文化――亚文化。众所周知,亚文化之所以得以较快发展,原因在于其能吸引人对已有的内容进行解构和再生产。我国自古就不乏人对已有文本进行解读和批注,并不是不加以注解就不能使人继承和追捧,但解读和批注却可以成为经典教材的重要教辅材料,甚至可以成为很重要的典籍,经典教材和注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批注可长可短,有时页面上仅仅一小条,有时则密密麻麻的写满页面上。与弹幕相比,注疏的动机是去完善原有的文本,弹幕的目标则是去结构原有的文本。

就其本质来说,弹幕属于“恶搞”,但所谓的“恶搞”并不是一个低俗的词语,相反,在互联网的作用下,“恶搞”已名正言顺地进入了大雅之堂,甚至成为了学术界普遍关注的严肃的学术研究对象。一段视频、一幅图片乃至一段文字,只要上传到网络上,就能成为极具开放性的文本,使大众获得了书写的权利。这就是一些学者把恶搞与互联网联系起来分析的原因,他们认为恶搞几乎与网络同时诞生,共同成长。久负盛名的通俗文化及大众文化的研究者费斯克,把开放性文本称为“生产者试文本”。曾一果在《恶搞:反叛与颠覆》中指出,恶搞是一种松散型的、自由的文本,它能让广大受众在自己的意愿下随时随地介入和参与大众文本的生产,或对大众文化进行重新的拼贴和组合,从而生产出各式各样的大众文本,大众可以随意对大众文本进行肢解,并将其有序地组合,创造出新的意义。

青年富于青春活力,具有多变、热爱挑战的特征,文化上乐于偏向非主流、边缘亚文化和次文化,因此,弹幕是一种典型的青年亚文化。值得指出的是,弹幕一旦成为主流,一代代的年轻人便会自觉地创造属于他们的亚文化。

四、弹幕亚文化的语言特征

(一)技术带来的大众狂欢

“由于和直观具体的画面相比,文字是一套抽象而复杂的编码和解码系统。观影时,字幕永远会成为画面中最靠前的观看对象被眼睛捕捉到。”[2]基于上述原理,在弹幕频繁且无序地飘过屏幕上方时,就会使习惯于传统观影体验的人们产生不舒适的感觉。当镜头的纵深感和观影的仪式感经表情及字符抹平后,观众不仅不容易在杂乱无章的弹幕内容之中选找到有价值的信息,还会对电影情节产生支离破碎的感觉,因而数量较为庞大的观众在初次接触弹幕时,都直呼“脑子跟不上”。众所周知,年轻人是弹幕族的主要群体为,他们“天性中就与新技术有缘,他们通过媒介技术表达创作、游戏、交流的能力仿佛是与生俱来的。”[3]因而,对于弹幕族来说,弹幕不但不会阻碍他们的观影的,相反会成为他们狂欢的彩带。

(二)弹幕是一种典型的社会交往

“从本质上看,弹幕互动是互联网时代下,观众在情感能量驱动下的一种社交性活动”[4],因而可以说弹幕是继微博、微信之后的新兴的社会媒体,以及新型的交往方式。兰德尔・柯林斯曾根据情境理论提出了互动仪式链理论,我们发现只要对该理论略加修改,便能解释弹幕的互动意义。柯林斯认为,要发生互动仪式,需要具备四个基本的条件:(1)共享的虚拟空间;(2)对局外人设定了局限;(3)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对象或活动上;(4)人们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5]由上述四个条件可知,弹幕本身的互动功能主要体现在众多的受众所拥有的共享的虚拟空间、共同的身份认定、共同的内容爱好以及共同的情感体验。

五、弹幕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关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文化多元化的格局将进一步凸显出来,赋予青年自由表达自身的权利、诉求的新媒介,必将为青年亚文化调侃、反对、背离甚至于颠覆主流文化提供更为轻松随意的空间。两者的关系并非自有原来的对立和对峙,也不单只是控制与对抗的关系,而是不断衍生出流动的、具有较大张力,乃至相生相伴的亲密关系。

(一)弹幕亚文化可以融入主流文化

我们知道,弹幕网站上的各种各样的视频,绝大部分都不是用户原创的,他们往往是用户直接搬运过来后进行再加工的,因此可以看成是弹幕网站在借用、盗用大众文化符号之后,把主流社会的文化资源作为原材料,对之进行即兴拼贴和改编,创造出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的弹幕文化。众所周知,带有亚文化印记的文化产品,绝大部分都拥有自身的趣味性,因而有时也会受到主流媒体的追捧,并借助微博、微信这些社交平台得以推广。

(二)靠技术实现彼此沟通

今天,我国的较为知名的视频网站如土豆网、爱奇艺、乐视 TV、腾讯视频、PPTV、PPS 影音等都开通了弹幕评论功能。在弹幕功能启用后,很多热播的电视剧以及综艺节目,在播放的过程中,时长出现“不见画面,只见弹幕”的情形。比如2014年上映的弹幕电影《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小时代3》等,就引起了观众和大众媒介的热烈讨论,加深了弹幕亚文化和主流文化之间的了解。

(三)弹幕亚文化靠带有民俗性的小叙事来对主流文化进行补充

当前,众多产生于弹幕中的网络热词,经由大众媒介的传播后成了主流世界中的流行语,例如“傲娇”、以及“前方高能”等等一系列极具调侃和娱乐味道的词语,被当成“民众在社会压力下的‘民俗小叙事’”[6]。语言是一种能承载社会记忆的流动性的东西。各种各样的极富新鲜气息的词语不但对浩瀚的现代汉语语库进行了充实,使语言的表达模式和表达习惯得到了调整和创新的同时,还推动了自我启蒙及反讽等社会功能的实践,成为了主流文化的极具价值的补充。

六、结语

作为青年亚文化群体的弹幕族,其创造了大量丰富多彩的亚文化,整个社会应该充分尊重青年亚文化群体的文化习惯和文化产品,积极、主动地去理解、接纳它们,这不仅有利于稳定和开拓更为广阔的多元文化格局,也有利于建设大繁荣的社会主义文化。(作者单位: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

参考文献:

[1] [加]迈克尔・布雷克.越轨青年文化比较[M].岳西,张谦,等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1.

[2] 楚卿.中国影视剧请慎用韩国偶像打造模式[N].中国艺术报,2014- 08- 11(2).

[3] 马中红.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报告(2013)[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4] 诸葛达维.互联网时代的弹幕电影分析――基于互动仪式链视角[J].东南传播,2015(2):30.

第6篇

第一个利用网络视频做营销的案例似乎已经不可考,但百度的“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视频宣传片,则应该属于早期非常有名的视频营销案之一。

这个视频的完成和开始传播的时间大致是在2005年的第三季度,在那个时间点,即使是Youtube也是刚刚成立一年不到(这家网站成立于2005年的2月,并在之后的一年多后,才声名鹊起),更遑论中文的视频网站。但这段视频流传得很广,当时主要的传播渠道是通过BBS。

这是一段非常草根的视频短片,主角是一个模仿周星驰路数的人,并且同样以唐伯虎作为装扮,笑声也极尽模仿星爷的那个招牌笑声。这位在视频中有点模糊不清(早期网络视频的显示通常都很模糊)而看上去甚像星爷版的唐伯虎,利用中国经典断句难题“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狠狠地嘲弄了那个只晓得“我知道”的老外,最后把老外的女朋友都勾到了手边,尼姑也动了凡心,老外当然就如同星爷版的《唐伯虎点秋香》里的对子王那样吐血倒地,从而引发出关键命题:百度,更懂中文。

这段视频,稍微接触过两大搜索引擎的人都可以看出对google的嘲弄。

百度从来没有在正式的传播渠道(比如电视)中推广过这部广告片,其中一个原因是这个广告所宣称的“百度更懂中文”有和竞争对手进行比较的嫌疑,这在中国的广告法中是不允许的。更何况,百度也很难拿出简明但有力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事实上,百度当时的宣传片并不只有这个,还有一部“百度流量最大”的“孟姜女哭倒长城”的广告片,但它的传播范围,远远比不上先前提到的那一部。

既然百度自身没有发力去推广这部视频,我们就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百度的这部仿星爷作品会有这样大的传播量,而它的另外一部,却显得相对弱小,更进一步,一年后,雅虎中国连做三部网络视频宣传片都无法企及这样的传播高度呢?

这和中国的网络UGC文化非常有关联。

两种“冲突”的文化

在中国的互联网世界里,大致可以看成是两个部分共同组成的。一个部分不妨称为主流文化,这种主流文化的锻造是由各种背后有组织的水平或垂直类网站缔造的,这里最大的主力军是门户网站和垂直类网站中的排头兵。另外一个部分不妨称为亚文化,则是由上亿网民自己打造的。在web2.0概念出现之后,这个部分被称为UGC(users generatecontent用户产生内容)。而在web2.0概念出现之前,这个亚文化则弥漫于各种类型的BBS之中。

这两种文化,某种意义上讲,是在冲突之中的。主流文化不断“结构”着网络世界,有意无意地去制定网络秩序或规范或标准,但亚文化则在不断“解构”着网络世界,不自觉地在试图冲破前者努力打造的秩序、规范或标准。这种解构的动作,某种具象表现形式就是:恶搞。

这也正是恶搞在中国的互联网上,特别是在那个亚文化盛行的互联网上极其容易传播的原因。比如说胡戈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那可是中国互联网史上恶搞型视频中的巅峰之作。

虽然恶搞是一种所谓“用滑稽、搞笑整蛊等方式表达出自己心里对某些事物的看法”的手法,但恶搞作品能否得到最大范围的传播和恶搞对象本身的名气很有些关联。《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恶搞对象是大片《无极》,后者本来就是重金推广的电影,因此这部恶搞作品的影响范围如此广袤并不奇怪。但同样也是胡戈出品,同样是恶搞作品,《乌龙山剿匪记》便反响平平,甚至有人认为胡氏已江郎才尽。但归根到底,《乌龙山剿匪记》并没有什么太实在的有名的恶搞对象。

所以,中国互联网的解构式亚文化有着和国外非常不同的一个地方,那就是它依托于那个已经被结构了的主流文化。结构得越强,解构后的传播力度就越大。凭空制造一个恶搞作品,在中国的UGC江湖里,是传播不了多远的。

比如说雅虎中国的推广片。雅虎找来了中国的顶尖导演陈凯歌、冯小刚以及张纪中,拍摄了三段广告片,陈凯歌的《阿虎》走的是找一条忠诚的狗的动情路线,张纪中的《前生今世》则用一种奇幻加武侠的手法来表达雅虎的“找到就是快乐”,只有冯小刚的《跪族》使用了“恶搞”的手法,在讽刺暴发户的同时,也试图表达雅虎搜索的强大。在百度的视频搜索中,可以发现这样的结果冯小刚的《跪族》视频不仅排在前列,而且搜索结果也更多(可见网民们是多么喜欢去传恶搞的视频)。但比起2005年的百度广告片,它的传播效果就等而次之了。

百度的这个宣传片,同时也捧红了一个人:陈格雷,这个今天发明了“张小盒”这一卡通形象的营销人士。陈氏后来透露说,雅虎的三大广告片的投入是3000万(请动这样的大牌导演以及范冰冰范伟这样的名角,这个数字并不夸张),而百度的唐伯虎和孟姜女加在一起不过数十万,考虑到后者并没有什么大牌演员和导演,这个数字也是可信的。从市场推广的ROI角度来讲,百度的确技高一筹。

这吊诡的恶搞

我不知道陈格雷和百度是不是吃准了中国互联网盛行一种恶搞文化而去操刀唐伯虎式的宣传片,但显然这个视频是暗合中国BBS文化特征的,也正因为如此,成千上万的网民自发地去贴这个视频为百度无偿打工。不过,我可以肯定的是,百度并没有吃准这种恶搞文化的背后还是对主流文化的模仿这一特征,不然它就不会去推出孟姜女篇。虽然孟姜女本身是一个很有名气的人物,但她的故事并非是BBS人群中喜欢关注的主角,孟姜女本身也从来没有成为互联网主流文化的关注点。

以Flash技术为核心的视频网站的盛行,将“视频”这个其实蛮古老的网络产物变成了UGC江湖中的一个:视频网站。也正是因为进入了亚文化之中,主流文化中的视频制作手法,是不能起到在主流文化中的作用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能在电视里播放的广告,投放到视频中,效果会很不尽如人意。不过,也许是成本的因素,也许是理念的问题,今天,在视频网站中出现的视频广告,大多都是TVC的文件形式转化而已:无非就是把电视里播放的广告,格式改一下,投放到互联网中。这种做法,失败是常态,成功了才是变态。

随着UGC的不断深入,web2.0开始风起云涌。除了早期的BBS这一UGC阵地外,又出现了Blog这样的UGC产物。不过,利用Blog进行视频宣传片的推广,和利用BBS的,还不太一样。

相对于Blog,BBS的草根性更重,也更喜欢玩“无厘头”风格。这和BBS本身的澡堂传播模式是有关联的:你可以听到很多人说话,但这些人却面容模糊。除了版主和论坛中的大虾级人物,大多数BBS中的用户只是一个ID罢了,并不代表什么。但Blog不同,Blog带有很强的个人网络自

我代入性。

当我不喜欢一个BBS时,我可以迅速地离开它:当我这个ID在这个BBS中不方便再使用的时候,我可以迅速地换一个ID。但我恐怕很难去换一个Blog,这太麻烦。以Blogger自身为核心的长期的Blog书写,所谓文如其人,自我代入性(或者说,自我披露性)是互联网诸形式中最强烈的。而自我一旦代入,所谓的“品位”就被提升了出来。因为品位这两个字,从来是和“我”希望在别人面前所展示的“我”有关。

恶搞这个东西,虽然很好玩,也很好笑,但品位却是缺乏的。同样一个人,他/她可以去BBS里张贴一个恶搞作品,但却不太会在自己的Blog里张贴同样的恶搞作品。在Btog里所能出现的广告推广片,要么和创意有关,要么和幽默有关。而这两者,统统可以代表Blogger自身的品位。

在一些Blog上,我见过这样一段视频宣传片,这是一部推广ariston洗衣机的视频,但在视频一开始,你却看到的是蓝色的海洋,和游来游去的海底生物。随着镜头的不断推进,以及影像的不断清晰,你终于发现,这些游来游去的东西,原来全部是在一台滚筒式洗衣机中的衣物:衣服、裤子和袜子。镜头在你看清的那一刹那忽然拉了回来,赫然,你看到的便是一台洗衣机。

这是一部相当有创意,画面也相当唯美的视频宣传片。在自己的Blog上张贴这样的广告视频,不仅没有那种浓重的商业气息,也可以给自己的浏览者一种美的享受以及对自身品位的肯定。组织可以利用这种blogger的特性,制作网络视频宣传片,让UGC来帮助自己完成推广。

不过,另外一种网络视频,则更容易获得Blogger的青睐,那就是幽默。百事可乐曾经做过很多这样的广告片,比如一部广告片里描述一个小孩,因为在饮料机面前无法够到最高处的百事可乐的按钮,就投币买了两罐可口可乐拿来做垫脚石。最幽默(或者玩阴谋式)的是,这个小孩够到了百事可乐的按钮而投币买走一罐后,那两罐倒霉的可口可乐被留在了那里,小孩正眼都不瞧一下。

这种有些阴谋诡计式的幽默,在正统的宣传渠道里是不能被接受的(百事这部广告片是被禁的),但在互联网的海洋里,却可以畅行无阻。因为这已经很难说是一种广告了:组织制作了视频之后,并没有证据表明用来做“广告投放”。

网络视频和电视广告非常不同的一点在于,后者的投放是组织自己的行为(也不能期望受众帮你推广,因为他们根本开不了电视台),但前者的投放,却完全可以仰仗视频观看的受众。如果足够有创意的话,只需要进行小范围的投放后,自会有大批的受众跟进,成为你的传播者。但“足够有创意”这五个字的背后,就是组织对中国互联网亚文化的一种把握,对UGC的U(user)的心态的了解。模仿主流文化的恶搞行为、极具创意的唯美行为、有点搞坏的幽默行为,都是组织制作视频时可以采纳的理念。

互动式视频广告

第7篇

记得最近一次注意到“声音向导”乐队是在纽约新人类乐团“敲击”的一支音乐录影带中。在歌曲《某一天》里,他们和“敲击”的五个青年小伙子参加了一个虚拟的知识问答比赛。结果“声音向导”的五个略显中年疲态的老家伙还是输给了“敲击”乐队,最后他们便嬉闹扭打成一团,在酒吧里继续地耍到翻天。我们当然能明白其中的用意,新一辈的摇滚明星想要超越他们心中的昔日英雄,而“声音向导”也是配合到底,因为我们知道,他们是美国摇滚亚文化领域中的旗舰人物。

三年之前,“ 声音向导” 的主唱罗伯特・ 博拉德曾经一度想要解散他的乐队。而究竟怎样的契机才是最好的退出时间,罗伯特说他自己也不清楚。在2004年的那张《半途而废》出版时,“声音向导”乐队在唱片的内页中写了一些被乐评人“误读”的话,于是有人开始认为这将是乐团的最后一次呐喊。罗伯特・ 博拉德在面对《Spin》杂志采访的时候这样说道:“我会经常这样说,当我又创作了一张唱片而且我会非常满意地把它作为最合适的Swan Song(挽歌)时,那应当就是选择离开的时候了。而这张专辑就是我最终的选择。我爱我们乐队里每一个人,但是作为一支乐队的灵魂,我的年纪显得太大了,所以我不得不在这个时候做出一些选择。”

回首历史,来自俄亥俄州西南部小城代顿的“声音向导”乐队成立于1985年,他们是美国Lo-Fi 潮流的主力军,也同样是进入1990 年代之后美国独立摇滚时代的先行者。乐队主唱罗伯特・ 博拉德曾经是位中学教师,在他逐渐把乐队壮大的过程中也慢慢开始饱满了乐队的音乐风格。使得“声音向导”最终毫无疑问地成为了在美国独立摇滚历史上占据一席之地的优秀乐队。在非主流大厂“斗牛士”发行了众多唱片之后,他们终于决定和这个摇滚亚文化基地暂时告别,目前他们正在自己的私人录音室中搞创作,只是三年的光景过去了,他们什么新专辑也没有弄出来。人们开始怀念那些每年都有新唱片出炉的日子了,人们喜欢“声音向导”不光是他们另类的声音,还有他们的视觉艺术。从“声音向导”的专辑封套中,我们就能发现他们特有的美式拼贴艺术。有的时候是宝丽来相片和新闻报纸的组合,有的时候是玩具加上模特。罗伯特・ 博拉德说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是如此热爱美国的亚文化,“一切看似下脚料的零碎其实都有它们的价值,美国人善于发明奇怪的东西,而音乐就是最伟大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