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1 03:47:27
序论:在您撰写参赛格言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1、没有激流就称不上勇进,没有山峰则谈不上攀登。
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真心英雄》
4、机会只对进取有为的人开放,庸人永远无法光顾。
5、珍惜少年好时光,只争朝夕莫等闲;天道酬勤天可见,持之以恒信念足;斗志昂扬往前闯,吹尽黄沙可得金!
6、成功的名字叫奋斗。
7、最能保人心神之健康的预防药就是朋友的忠言规谏。——培根
8、让生活的句号圈住的人,是无法前时半步的。
9、为胜利而打拼,把未来写在今天。
10、只要你想想一个人一生中有多少事务是不能仅靠自己去做的,就可以知道友谊有多少益处了。——培根
11、命运负责洗牌,但是玩牌的是我们自己!
12、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
13、忙于采集的蜜蜂,无暇在人前高谈阔论。
14、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15、山路不象坦途那样匍匐在人们足下。
16、激流勇进者方能领略江河源头的奇观胜景。
17、友谊是精神的融合,心灵的联姻,道德的纽结。——佩恩
18、如果你想攀登高峰,切莫把彩虹当作梯子。
19、友谊的主要效用之一就在于使人心中的愤懑抑郁得以宣泄、弛放。……对一个真正的朋友,你可以传达你的忧愁、欢悦、恐惧、希望、疑忌、谏诤,以及任何压在你身上的事情。——培根
20、重在奋斗,奋斗吧,为了一份执着,奋斗吧,为了一份追求,奋斗吧,为了一份梦想,奋斗吧,为了胜利的凯歌。
21、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
22、有梦敢想就去闯,有花想折就去折,人生路途很短暂,拼搏奋斗趁现在;三千越甲可吞吴,壮志雄心永不灭!
23、如果圆规的两只脚都动,永远也画不出一个圆。
24、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25、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信任就是关于进言的信任。——培根
26、展现雄心,迎向挑战,坚定信念,百折不回,团结拼搏,一鼓作气,斗志昂扬,时不我待,全力以赴,指日可待,当仁不让,舍我其谁!
27、想了就去努力!
28、在幸运时不与人同享的,在灾难中不会是忠实的友人。——伊索
29、友谊也像花朵,好好地培养,可以开得心花怒放,可是一旦任性或者不幸从根本上破坏了友谊,这朵心上盛开的花,可以立刻萎颓凋谢。——大仲马
30、要想吸引朋友,须有种种品性。自私、小器、嫉忌,不喜欢成人之美,不乐闻人之誉的人,不能获得朋友。——马尔顿
31、勇于攀登才能创造辉煌。
32、那些背叛同伴的人,常常不知不觉地把自己也一起灭亡了。——伊索
33、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大地就不会春华秋实。
34、友谊使欢乐倍增,悲痛锐减。——培根
35、只有在患难的时候,才能看到朋友的真心。——克雷洛夫
36、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那么,开始吧。
37、朋友间的不和,就是敌人进攻的机会。——伊索
38、缺乏真正的朋友乃是最纯粹最可怜的孤独;没有友谊则斯世不过是一片荒野;我们还可以用这个意义来论“孤独”说,凡是天性不配交友的人其性情可说是来自禽兽而不是来自人类。——培根
39、释放我个性,追求我梦想。
40、不尊重别人的自尊心,就好像一颗经不住阳光的宝石。——诺贝尔
41、脚步只有不断前行时,才能把脚印留在身后。
42、梦想需要坚持,机会总会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
43、只要努力拼搏,成功就在不远,只要用心去拼,就会有所收获,不要轻言放弃,记住永不言败。
44、接受无法改变的,改变能够改变的。
45、没有真挚朋友的人,是真正孤独的人。——培根
46、骏马是跑出来的,强兵是打出来的。
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只有在患难的时候,才能看到朋友的真心。
友谊的主要效用之一就在于使人心中的愤懑抑郁得以宣泄、弛放,……对一个真正的朋友,你可以传达你的忧愁、欢悦、恐惧、希望、疑忌、谏诤,以及任何压在你身上的事情。
(来源:文章屋网 )
学生参加演讲比赛,有一些问题是比赛前就应该充分考虑到的。笔者将自己做评委时的几点想法总结为“五要”。
一是态度要端正。作为参赛的选手,首先必须端正自己的比赛态度。演讲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大体有如下四种:照读式演讲、脱稿式演讲、提纲式演讲、即兴式演讲。演讲比赛一般应是脱稿式演讲,而能否脱稿演讲,则是一个参赛选手的态度问题。既然报名参加了比赛,那么在赛前就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演讲的内容必须牢记在心里,看着讲稿来演讲是绝对不行的。其次,演讲比赛中参加选手的普通话水平是重要的评分依据,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考察了参赛者的态度问题,主题演讲比赛,演讲者的稿件是赛前写好并且记住的,即使有读不准的字词,也可以事先查好再读准。
二是规则要熟悉。作为比赛形式的演讲,都有一定的规则要求。主题演讲比赛的要求一般分为演讲内容、语言表达、形象风度、演讲效果几个方面。比赛选手赛前必须充分了解这些规则要求。有的演讲比赛包含一项“时限”分,演讲比赛每个选手上场时都有一定的时限,一般超时或缺时30秒-1分钟以上都要酌情扣分的,这就要求参赛选手赛前必须对照规则要求的时限适当增删自己的稿件并做好“试讲”。
三是仪表要端庄。演讲者是以其自身出现在听众面前进行演讲的。这样就必然以整体形象,包括体形、容貌、衣冠、发型、举止神态等直接诉诸听众的视觉器官。而整个主体形象的美与丑、好与差,在一般情况下,不仅直接影响着演讲者思想感情的传达,而且也直接影响着听众的心理情绪。这就要求演讲者在自然美的基础上,要有一定的装饰美。而这装饰美不同于舞台艺术的性格化和艺术化的装饰美,是以演讲本人为依托的现实的装饰美,要在符合演讲思想情感的前提下,注意装饰的朴素、自然、轻便、得体,注意举止、神态、风度的潇洒、大方、优雅,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思想感情的传达,有利于取得演讲的良好效果。学生在参加演讲比赛前,最好自己认真检查一番,也可让同学、朋友帮忙“审查”一下。
四是内容要合适。主题是演讲者在演讲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或基本观点,它体现着演讲者对所阐述问题的总体性看法,是整个演讲的“灵魂”和“统帅”。题目与内容的选择有文题相符、大小适度、遣词得体、合乎身份四条原则。主题演讲比赛,演讲的主旨是赛前规定好了的,要求演讲的内容必须正确、鲜明、集中、深刻。
五是技巧要把握。演讲是一门艺术,需要一定的技巧。
??作品具有很强的故事性,选材超常别致,构思独特。故事人物众多,情节跌岩复杂,丝丝入扣。小说不单追求曲折离奇的穿越故事,而是通过描述天罗星来的一块陨石,这个充满巨大能量和邪恶意念的月光宝石,给南宫家族两代人造成不可治愈的心灵创伤。
??作品文笔清新流畅,笔触唯美细致入微,或扣人心弦留有悬念,或温婉抒情催人泪下,或诙谐幽默令人开怀,有些情节看似荒诞离奇,实却耐人寻味。
??作品口语性强,由于作者着重描写玄幻神话加穿越题材,作品定位于故事性强的基础上,人物形象刻画更加鲜活突出,人物对话语言更加生动有趣。武打场面宏大气势磅薄,武打招式新颖不落俗套。尤其是那场碧溪书院男女弟子的比武对诀,七星阵对奕梅花阵的剑法大战,以夺人心魄的武打场面,从围棋棋局的剑法套路,到易经八卦奇门遁甲的各种阵法,描法淋漓尽致,堪称一绝。
??作品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强烈,以大量的情景描写和人物对话的形式,从侧面虚写而烘托出中心人物,使人物形态更为丰满,也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像空间。作品中对古代帝王的描写颇为大胆,虽然笔触不多,作者还是以独特的视角,去剖析和捕捉古代人物的内心活动,戏剧性的场景,漫画般立体的笔触,去勾勒出人物的特点,使一代雄主朱棣走出历史的框架,鲜活地跃然纸上。
??作品可读性强,作者上天入地,把众多人物都招集过来跟她一起征战三界,书中神器众多,帅哥美女众多,玄幻加言情加武侠加历史加惊悚,构成了一部庞大的史诗般的《雌雄双月》,这个来自天罗星的异城魔神,将怎样率领星君开启异次元空间的重门,将复仇的蓝血星人送回宇宙的最深处,敬请读者试目以待。
??作者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去粗取精,适当的添加具体的人物心理描写和情景的转换,使之成为脉络清晰,结构完整的文学作品。小说人物栩栩如生,有情趣有神韵,用唯美的浪漫主义风格,去阐述现代青年对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一种思维方式,对爱情友情的渴望和追求生命意义的理念。作者自已不谈理想,而用“梦”来表达人类对未来世界的憧憬,显然也强调了这部作品脱离实际的一面。
??《雌雄双月》独树一帜的文学风格,较比那些带有西方宗教浓重色彩的神话传说,就像乡野中一条明澈清新的小溪,去除了都市繁乱燥动的溽热,徐徐带来一缕清凉之风。
??
??novel。hongxiu。com/a/31314/
??《雌雄双月》作者:韶华飞雪
??
??拥抱生命,不必在浮云虚华的幻想中设计自己,也不要在失意的沉沦中否定自己。
??人的一生,有多少成功和欢乐能够骄傲的留给自己,又有多少失败和痛苦能够洒脱地留给记忆,既然选择生于世间,就理应活得属于自己。
??青春的花季,姿意而美丽,那只是大自然负予我们的厚爱,并非是我们的资本,我们即不能在挥霍中消费自己,也不能在昭示中出卖自已。
??其实,青春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又何常不是一种心情,浪漫而温馨,去时刻把握生命,就会时刻拥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美丽心情。
??——《雌雄双月》参赛感言
??
??我就是想告诉你们,我有多爱你,我写的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愿意与你分享。每天清晨,太阳微笑地照在你们每一个人脸上的时候,这瀑阳光会因着你而更显温暖,我坐在这里揣度你的心情,就像你能触摸到我的心情一样,爱情生出花朵般美丽的翅膀,摇曳在鸟语花香的山谷,散发着浪漫的薰衣草和风信子的味道,属于你情人般独特的味道。
??仅以此段小文献给参加“2007首届华语言情小说大赛”的红袖网友,各位亲爱的朋友,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新言情时代。共2页,当前第1页1
本散文作者:韶华飞雪
??
??创作《雌雄双月》的幕后花絮:
??我在写书的时候,若写到武打场面时,一定要把书中的人物、情节和所用的招式,闭上眼晴在脑子里过一遍,然后还要站起身,亲自比划一下,走走位。哈哈很可笑吧?我在写人物对话时,一定会变成两个角色,去扮演书中的人物,去讲对白,揣磨人物心理活动等等。
??虽然我的文化水平不高,但我在预备写一个历史人物,或有科技含量章节的时候,一定会上网查资料,做笔记。我习惯先做足功课再写文章,我的笔记有很厚一堆。
??例如,我写异次空间搜寻大明朝,我把关于宇宙暗物质暗能量,以及宇宙的形成和暗能量的分布与黑洞的最初形成和演变,及黑洞具有的特性这几篇美国天文学家的论文都仔细地研究过。
??虽然我书中写的月亮是个记忆星球,有虚构玄幻的成份,但月球至今为止,仍是令许多科学家费理的一个星体,它有许多神秘的谜团还未解开,因此给我们留下了极大的创作空间。
??我在写紫微斗十四主星君下凡的章节时,对应紫微斗众星宿的命理命格,去一一设定书中的主要人物性格,我几乎成了半个命理学家。
??我写道家的各种剑法,易经八卦奇门遁甲之类的阵法,上网去查,只有名称却没有各种阵法招式的诠释,只有发挥想像力,自已编写,用下围棋的套路去排乓布阵,为此还特别请教了围棋高手。
??我只想告诉大家,我是一个很注意观察周围事物善揣度人心理的人,我会留意大多数人不太注意的一些事情,例如,我听电视上说有一位画家画了一幅能让梅花变红的画,我上网一查,确有此事,但没说是用何种成份的颜料和纸张,我就上网查了大量的有关名师做画方面的资料,终于写出了南宫俊为绍飞雪画的神奇画像一章节。
??感谢红袖哥哥姐姐们的支持,你们的关注就是飞雪更新的动力!谢谢诸位的阅读,再次感谢!!
关键词:职业体育竞赛;个人运动项目;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8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3612(2010)08-0034-05
A Research on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of Individual Events of Pr ofessional Sports
LIU Hui,XING Yunpeng
(Beijing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Beijing 102617 ,China)
Abstract: By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standard analysis, this study reviews thetheory on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of the players of individual events in domest ic and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 competition. And on this basis, it makes a ma thematical deduction and an evidencebased tentative analysis to the theory. T hen the pa per defines and clarifi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mpetition theory and introduc es the CSF function to reveal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players in competitionand competition organization, so as to make a significant exploration to the inc entive mechanism of individual sports event.
Key words: professional sports competition; individual sports; incentivemechanism
西方职业体育已有逾百年的发展史,相应地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也较为深入,特别是近 年来运用经济理论解释职业体育现象的论述见诸各类文献中。应该说,职业体育现象是一个 包含着诸多社会变量的社会过程,其中包含着经济的、社会的、法律的、伦理的等多维问题 ,但是建构在经济学意义上的分析,往往能够审视职业体育中的利益线索的逻辑自洽过程, 也更便于认识和理解职业体育经济关系的演进路径。西方体育经济理论的产生、发展与体育 实践历程是始终贯穿着市场逻辑的,并在这种市场互动中不断调整、创新和演进[1-3 ]。纵观 西方职业体育发展的现状,以参与者行为特征可以把职业赛事分为个人项目与群体项目,本 文选择个人项目作为研究重点,对中外职业体育进行理论回顾与实证分析。尽管并非所有的 个人项目的加总就是集体项目,但是借助于个人项目中关系变量的构筑与推导,揭示激励过 程发生、发展的历程,不仅对解析个人项目激励问题十分必要,也是分析集体项目所必须的 理论过程。
在个人项目中,参赛者以一定的赛事规则为基础进行公开竞争,其最终目标是为了获得 奖金、世界排名等方面的奖励;参赛者与组织者之间的合同普遍是短期的、不稳定的,选手 们可以自由选择他们想要参加的比赛,其目的是使得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对于赛事组织者来 说,更倾向于组织高水平的运动员进行比赛,以吸引更多的观众,获得更多的收入;观众对 比赛的需求主要取决于比赛的重要性,而比赛的重要性则以比赛奖金、选手的世界排名等形 式反映出来,并且以参赛运动员的水平和参赛选手在比赛中的努力程度为标准进行衡量。个 人体育运动的组织与共同支付拍卖较为相似,在这二者中,组织者的任务都是设立一个标的 物或某种奖项,而参与者可以通过竞争来赢得奖励或奖金,其付出的成本可以是投标、投资 或是比赛中个人付出。[4]因此,如果组织者给定了目标函数,并且拍卖会或体育 比赛中所 采用的方法手段等约束条件也是已知的,那么就能根据参赛选手个人能力或努力水平情况确 定一组最优奖励水平,从而激励运动员发挥最好的水平,对参赛选手和观众产生最大的福利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拍卖还是体育竞赛,其运行机制都可以归结为竞赛理论(contesttheory)的应用,因此要分析个人体育运动的竞赛机制问题,首先要从竞赛理论的回顾开始 。本文通过国外体育竞赛理论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竞赛获胜函数、个人运动项目参赛 者的激励机制等进行了理论推导。在此基础上对人运动项目参赛者的激励机制的两种条件进 行分析详尽分析,以期给我国职业体育组织在提升职业体育竞赛水平,进而提高运动员的竞 技能力提供一点理论参考。
1 职业体育竞赛理论与个人运动项目参赛者的激励获胜函数
1.1 职业体育竞赛理论回顾职业竞赛理论的产生始于经理人的激励问题的研究。Jensen和Meckling于1976年提出了著名的理论[5],此后组织中薪酬结构的设计成为企业激励机制中的重要问题。体育竞赛是指参与人可以通过付出努力来增加获胜机会概率的一类 博弈关系[6]。竞赛理论最早是 由Lazear 与Rosen正式提出的,他们为由于存在信息的不对称性,管理者的能力和努力程度 等信息不易取得,使用管理者能力和努力程度为给薪标准时,不但增加搜寻信息的成 本,也 会因信息不充足而造成评价的偏差,而设计一个排序的薪酬给付制度,不仅可避免以能力和 努力程度作为薪酬基础所必须承担的信息成本,同时也可以凭借层级间的薪酬差额,诱使经 理人在由低层级晋升到高层级的竞赛过程中,为了获得薪酬差额(竞赛的获胜奖金)而努力 [7]。
竞赛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将付出的成本转化为竞赛获胜的概率。就个人体育项目而言 ,假设选手们的边际努力水平是相互独立的,这一概率取决于选手们的努力水平和他们自身 的能力,相应的概率选择函数形式可以称为竞赛获胜函数[8],CSF是一种职业体育 竞赛理 论中经常运用的获胜概率分析方法,其实质是如何在职业体育竞赛中调动运动员参赛,获得 最大收益,核心是激励机制(激励模型)的建立。
1.2 个人运动项目参赛者激励模型简介目前,理论界普遍应用的CSF主要有三种形式,即广义比例形式,logit形式和probit形 式[15]。由于这几种CSF形式的性质不同,研究的结果也会产生较大的差异。例如 对于某些 效用函数来说,广义比例形式可以得出内部均衡结果,而指数函数形式则会产生角点解,因 此,CSF形式的选择至关重要。由于目前CSF各种形式的应用性比较研究仍不完善,所以大部 分学者都将分析的便利性作为选择CSF形式的依据[16-19]。本文也依据这种惯例, 选择较为 简单的一种CSF形式,即广义比例形式进行分析。为简化起见,先暂时假设职业体育竞赛中 的参赛者的个人能力处于同一水平上,则对应的CSF函数形式如下:
Pi=eyi∑nj=1eyj(2-1)[12,20]
其中pi表示选手i的获胜概率,ei是选手i的努力水平。需要强调的是,由于体育“比赛 结果 不确定性”假设,付出努力程度最高的选手不一定能获得冠军,竞争是完美区分的;而在获 胜概率分析方法中,不能明确的区分不同选手的努力水平,即使是努力程度最高的选手,也 只有在其他人的努力程度为零的情况下(例如弃权)才能确保赢得比赛[21]。由于 比赛结 果的不确定性,获胜分析法模型是非完美区分的,因此需要引入区分力的概念,在公式(2- 1)式中用γ表示,如果γ值比较高,则说明努力程度只要比对手高出一个很小的范围,最 后获 得胜利的概率就很大;而γ值比较低,则说明努力水平的变化对于最终的结果影响较小。特 殊 情况是,当γ无穷大的时候,广义比例形式的CSF就变成完美区分的[7]。简言之, 参赛者努力程度越大,获胜概率越大。
2 对称条件下个人体育运动项目参赛者胜者激励模型分析
在这个小节中对称条件下的个人体育运动项目参赛者胜者激励模型中的全得竞赛问题与 多重奖励问题进行分析(以下对个人体育运动项目参赛者胜者激励模型简称为激励模型), 对称条件是指选手具备相同的能力,且比赛的最终结果仅取决于各自的努力水平;而全得则 是指获胜者获得比赛全部奖励的比赛制度;多重奖励则是指依据比赛名次来取得不同的奖金 。
2.1 全得竞赛激励模型分析
2.1.1 全得竞赛激励模型表达胜者全得的竞赛理论由Gordon Tullock[9]的寻租理论发展而来,在体育比赛中, 胜者 全得竞赛指的是比赛最终获胜者获得比赛全部奖励的比赛制度,这一规则已经普遍应用于分 析经济问题[22]。假设参赛选手是对称的,即每一名参赛选手都具备相同的能力, 且比赛的最终结果仅取决于各自的努力水平,相应的组织者的反应函数为:
Vmaxπ=R(∑ni=1ei)-V(2 -2)
其中R为严格收敛的收入函数,其大小取决于每个运动员所付出努力水平ei的大小,假 设 努力的成本是线性的,且其边际成本为1,代表组织者提供的奖励价值。对于参赛选手来讲 ,其支付水平(total payoff)等于获胜概率(Pi)和奖品价值(V)的乘积,减去努 力所付出的成本ei,此外,还假设每个运动员都是适度风险性的[17]。选手的利 润水平为:
πi=Pi(ei)V-ei(2-3)
2.1.2 全得竞赛激励模型的约束条件分析比赛机制的选择主要由组织者来决定的,实际上是一种机制设计问题。首先由组织者设 计一个比赛的博弈规则,其中主要包括参赛选手的行动空间,例如在商业组织定价中,企业 设计一个价格表规定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如何依赖于其购买数量。比赛组织者设计比赛机制的 目的在于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效用函数,但是他这样做时,必须面对两个约束:第一个约束是 ,如果要一个理性的参赛者有任何兴趣接受比赛组织者设计的比赛机制从而参与比赛竞争的 话,则参赛者在该比赛机制下得到的期望效用必须大于他在不接受这个比赛机制时得到的最 大期望效用,这个约束被称为个人理性约束;第二个约束是,给定组织者不知道参赛者的类 型的情况下,参赛者在其设计的比赛机制下必须具有积极性选择组织者希望他选择的行动, 显然,只有当参赛者选择组织者所希望的行动时得到的期望效用不小于他选择其他行动时得 到的期望效用的时候,参赛者才能有积极性选择组织者所希望的行动,这个约束被称为激励 相容约束。简单来讲,个人理性的约束条件说明运动员参加比赛比不参加比赛能获得更大的 收益,而激励相容的约束条件说明每位参赛选手都可以选择他们的最优努力水平以使得自己 的收益最大化[23]。这两个约束条件可以表示为:
对于所有的ei,有Pi(e*i)V-e*i>0(个人理性)
对于所有的ei,有Pi(e*i)V-e*i>Pi(ei)V-ei(激励相容)
通过对参赛者的支付水平求一阶导数,可以得到对称条件下参赛者的最优努力水平:
e*i=γV(n-1)n2(2-4)[18]
2.1.3 全得竞赛激励模型的最优水平分析通过上式可以看出:(1)运动员个人和运动员总体的努力水平都随着奖励价值的提高 而增加;(2)运动员个人和运动员总体的努力水平都随着区分力γ的增加而增加;(3)运 动 员个人的努力水平随着参赛选手的增加而减少;(4)运动员总体的努力水平随着参赛选手 的增加而增加。
前两条结论与个人体育运动的实际情况非常符合,但是第三条结论可能会遭到人们的质 疑,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已经习惯于将大量运动员的参与和高水平的比赛联系在一起( 例如奥运会),所以可能是在比赛的奖励价值和参赛选手的数量方面存在某种关系,使得参 赛选手的数量对运动员个人的努力水平产生负的影响。然而在网球公开赛和高尔夫巡回赛等 比赛中,组织者往往更倾向于将参赛选手的数量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这种做法如何对参赛 者产生激励作用仍需进一步的研究。后两条的结论与标准的古诺――纳什均衡解[23] 非常相 似,即随着竞争厂商数量的增加,单个厂商的均衡产量会减少,但全体厂商的总产量会增加 。因此,如果组织者倾向于让参赛选手发挥出最大的努力水平1,则比赛的最优选手数量就 为2;如果组织者追求的是某一特定水平的运动员的表现,那么收入函数的形式就会复杂的 多,例如比赛的奖项设置采取获胜者奖励与比赛成绩(例如时间等)奖励相结合的方式。在 激励相容的条件下,确定了参赛者的最优努力水平之后,问题就转变为组织者如何在不同的 收入和成本之间确定最优的奖励水平。
2.2 对称条件下激励模型分析
2.2.1 多重奖励激励模型的激励效应分析薪酬差额一直是体育竞赛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Rosen用“连续淘汰竞赛”理论来描述 公司的内部薪酬结构,说明在排序的经理人薪酬中,经理层级间的薪酬差额会随着职位的升 高而增大[24]。竞赛理论对于经理层级间的薪酬结构提供了一个可供验证的推论: 随着经 理层级的上升,层级间的薪酬差额亦将扩大,以诱使经理人投入更大的努力,也就是薪酬与 经理层级的关系呈现凹状,最高经理层级与次高层级间的薪酬差额会明显地高于其它层级间 的薪酬差额(图1);这同时意味着在层级间薪酬的相对差额不变条件下,绝对薪酬水平的 改变并不会影响竞争者的努力程度[6]。
图1 经理人薪酬和经理人层级之间的关系差额奖金的作用主要通过多重奖励来得到体现,在对称性条件下的个人体育竞赛中,付 出努力程度最多的选手获得一等奖,付出努力程度第二的选手获得二等奖,以此类推。与竞 赛理论中薪酬差额的原理略有不同的是,体育竞赛中差额奖金的激励效应是由高层次向低层 次转换的,即如果选手的努力水平不足以获得一等奖,则二等奖的设置会为其提供一定程度 的激励,从而使运动员总体的期望努力水平上升。事实上大部分体育赛事都没有设置胜者全 得的奖项,而是以设置多重奖励为主,例如奥运会除了金牌之外,还设置了银牌和铜牌等奖 项。选手的能力是影响其努力程度的决定性因素,对于能力最强的选手来讲,二等奖奖金的 边际效用事实上是负的,但是对能力次强的选手来讲,二等奖奖金的边际效用就为正。一旦 对参与比赛的选手资格进行限定,则二等奖的正边际效用就一定会大于其负边际效用,因为 参赛选手获得二等奖的概率往往要大于其获得一等奖的概率。
2.2.2 多重奖励激励模型的最优水平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在一个对选手实力可完美区分的竞赛模型中,多重奖励是否是最优的, 完全取决于努力方式的成本函数的结构,如果努力的成本函数是线性或收敛的,则只设置一 等奖相对于其他的奖金结构来说是占优的;如果努力的成本函数是发散的,则增设二等奖可 能是最优的[25]。Szymanski和Valletti将这个问题的分析扩展到非完美区分的竞 赛模型中 [26]。他们指出如果参赛者之间是对称的(各参赛者的实力相同),则只设置一等 奖的策略 是占优的,如果参赛者之间是非对称的(各参赛者的实力差别较大),则增设二等奖可能是 最优的[26]。对称条件下的多重奖励也可以用上一小结中的方法表示,假设在一个 非完美区分的竞赛模型中,总奖金被分为一等奖和二等奖,那么第i个参赛者的支付为:
πi=[Pilk+(1-Pi1)Pi2(1-k)]V-ei (2-5)
其中,k代表一等奖奖金在总奖金中所占的比重,代表第i个参赛者获得一等奖的概率,P i2代表第i个参赛者获得二等奖的概率(其前提是没有获得一等奖)。这里需要指出的 是,只要在对称条件下,无论是谁赢得了一等奖(只要不是i),所有参赛者赢得二等奖 的概率都是一样的。对于广义比例形式的CSF来说,Pi1仍然取决于(2-1)。P i2与Pi1的表达式相似,唯一的不同就是对于Pi2来说,其参赛者个数应为n- 1,而不是n。
Pi1=eyi∑nj=1eyj,P i2=eyi∑n-1h=1h≠jey h(2-6)[12,20]
通过对参赛者的支付水平求一阶导数,可以得到多重奖励情况下参赛者i的最优努力水平:
e*i=γV[(n-1)n2-(1-k)n(n-1)] (2-7)[18]
从上式中我们可以看出,与胜者全得的情况相同的是,个人和整体的努力水平都随着区 分力和奖金价值的提高而增加,但不同的是,二等奖在总奖金中所占比重的增加(即1-k的 增加)会导致最优努力水平e*i的降低。特别的是,在两人竞赛模型中,当k=1 2时(即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奖金相同),努力水平降低为0。但是当n>2时,只要 k[0,1],设置多重奖项就是有效的[18]。
3 非对称条件下个人体育运动项目参赛者胜者激励模型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如果参赛选手是对称的,则无论采用胜者全得还是多重奖励的 手段都能实现最大化参赛者的期望努力水平。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体育竞赛都是非 对称的,例如我们经常会对体育比赛中的选手实力进行排名,参加比赛的既会有种子选手, 也会有一些获胜机会很小的参赛者。因此,分析非对称条件下的个人体育竞赛具有更为重要 的实践意义。
3.1 非对称条件下激励模型激励效应分析非对称条件下激励模型与对称条件下激励模型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在非对称竞赛中, 实力较强者的努力水平、平均的努力水平和努力水平的方差三者之间是矛盾的和不可权衡的 。因为在非对称的竞赛中,组织者必须要对比赛组织目标做出选择。一方面,组织者可以以 实力较强者努力水平的最大化为目标(例如打破世界记录),为实力领先者提供较大的激励 水平,但是对于实力较强者提供较大的激励会降低那些实力较差者的努力水平,从而也使得 比赛的平均努力水平得到降低,即使平均努力水平没有降低,努力水平的方差也会增加,进 而使比赛悬念受到影响;而另一方面,如果观众更愿意看到的是势均力敌的比赛,那么保持 整个比赛的平衡和维持比赛的整体质量对于组织者来说更有价值,则组织者更倾向于以努力 水平方差的最小化为目标设置一种激励组合。因此,在非对称的竞赛中,二等奖的设置非常 重要,不仅会增加平均努力水平,而且会减少努力水平的方差,从而弥补单独奖项设置的不 足,使整体努力水平得到增加。
3.2 非对称条件下激励模型的表达非对称条件下激励模型可以通过努力成本和获胜概率的不同情况进行描述[18],主 要 有以下两种方法:一是在获胜概率相同的情况下,各参赛者的努力成本不同,实力较强者付 出的努力水平较小;二是在努力水平相同的情况下,各参赛运动员的获胜概率不同,实力较 强者的获胜概率较大。根据第一种方法,两人竞赛的支付函数可以写为:
π1=P11kV+(1-P11)P12(1-k)V-(1-β)e1
=(2k-1)P11V+(1-k)V-(1-β)e1
π2=(2k-1)P21V+(1-k)V-(1+β)e2 (2-8)[18,22]
其中β表示比赛的不平衡性,β越大,表示比赛中的不平衡性越高。不平衡性是非对称 性体 育竞赛的重要特点,如果这种不平衡性扩大到一定的范围,则在获胜概率相同的条件下,实 力较差者要付出的实际努力成本会非常高,因此对于那些实力较差者的个人理性约束条件将 会变得非常严格。
在广义比例形式的 CSF假设下,通过对(2-8)式求一阶导数,可以得出非对称情况下 参赛选手努力水平的比率:
e2e1=1-β1+β(2- 9)[22]
通过上式可以看出,比赛会随着参赛者努力成本差异的扩大而逐渐失去平衡性。二等奖 的设置对于改进比赛的平衡性来说不会有任何作用,因此用改变奖励结构来对相对努力水平 进行调整的方法是无效的。
3.3 非对称条件下激励模型的总体努力水平分析根据对(2-8)式求一阶导数的结果,可以进一步分析非对称条件对参赛者总体努力水 平的影响。另z=1-β1+β,则总的努力水平可以写为:
e1+e2=2γV(2k-1)zγ(1+zγ)2(1-β2)(2-10)
当y=1时,有
e1+e2=V(2k-1)2(2-11)[19]
可见,当γ=1时总体的努力与β是不相关的,即参赛选手的不对称性对总体的努力水平没有 影响。如果参赛选手的不对称性增加,则实力较强选手的努力水平增加,而实力较弱选手的 努力水平会减少,二者努力水平变化相互抵销,因此,当区分力γ=1,总的努力水平是不变 的。 当γ>1时,参赛者努力水平的区分性比较显著,选手之间的努力水平差别可以得到更为明显 的体 现。由于在非对称条件下,实力较强选手付出相对较低的努力水平就可以获得比赛的胜利, 所以当参赛者之间的区分力变强时,对于实力较弱选手的负激励效应会大于对于实力较强选 手的正激励效应,因此非对称性条件下,区分力的增加会使总的努力水平降低。反之,当γ
4 个人体育运动项目参赛者激励模型的实证分析
在上节中,从理论层面分别讨论了对称和非对称条件下的奖项设置和运动员行为等问题 。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来看,由于个人体育运动规则的强制性和明确性,并且相关数据易于获 得,体育竞赛领域被认为是检验奖金与激励效应之间关系的“天然的实验室”[19] ,因此除 了体育经济学的研究者以外,管理学和经济学领域中的很多学者也做了大量经验性研究工作 ,这些研究着重分析了奖金数量、奖金差额对运动员努力水平的影响,为验证激励模型发挥 了重要作用。
4.1 个人运动项目参赛者激励模型的实证分析 Michael Maloney和Robert Mccormick对115场1 km长跑和马拉松比赛进行了研究,样 本涉及近1500名运动员。他们认为分类效应与比赛的总奖金的数量有关,而激励效应与比赛 的奖金差额有关,并且这两种效应在比赛中都十分明显。他们还研究发现如果把奖金差额设 置为原来的两倍,则比赛的成绩能提高4%[24]。
Bernd Frick,Joachim Prinz和Alexander Dilger对世界范围内的57场马拉松比赛进行 了研究。他们通过对总奖金数量、奖金分配以及对表现出色选手的奖励情况进行了研究,发 现如果把平均奖金提高一倍,比赛成绩可以提高1%;如果把奖金差额提高一倍,则比赛成 绩可以提高2%;如果对比赛选手的奖金数额提高一倍,则比赛成绩可以提高0.75%,因此 ,提高总奖金数量,扩大奖金差额,增加对运动员的奖励都能缩小比赛选手之间的差额,从 而增加比赛的平衡性和观赏性。此外,他们还发现,随着在一场比赛中获奖资格数量的减少 ,比赛的成绩不断提高[25]。
4.2 非对称条件下激励模型多重奖励的实证分析有学者对职业高尔夫巡回赛中的奖金设置和选手表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参赛 者努力水平不仅会受到奖金激励效应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奖金分类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 ,在最后一轮比赛中,随着选手排名的降低,组织者更倾向于将等级之间的奖金差额设置为 递减的,从而使得在最后一轮比赛中排名较高的选手付出更大的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在 对参赛资格和比赛成绩之间关系的研究中,他们发现高额奖金吸引的是高水平的选手,实力 较差选手的参赛动机较差(个人理性约束会变得非常严格),其结果是比赛的整体成绩较好 ,因此高额的奖金对比赛成绩所产生影响不仅是激励效应,还应该包括“分类效应”[ 23]。
4.3 非对称条件下激励模型的全得奖励的实证分析非对称条件下激励模型的全得竞赛激励模型的实例在现实体育竞赛中非常少,仅有的赛 事实例但是它给职业体育组织者非常有意的启示。Susan Fernie和David Metcalf主要研究 了英国冰球运动的工资变化对球员努力水平产生的影响。他们研究指出由于英国冰球比赛中 将与比赛名次挂钩的奖金制度改为固定支付的工资制度,事实上是减少了奖金差额,这种做 法的结果是导致了英国冰球运动员努力水平的下降[26]。此外,我国在没有实行职 业化之 前的足球联赛,对球员薪水方面违背激励模型机制,采用固定支付的工资制度,这致使联赛 的观赏水平大大降低。后来,实行职业联赛后,竞技运动水平得到很大提升,观众的数量也 得到很大提高。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个人运动项目参赛者激励模型中设计奖金设置、参赛选手的能 力及努力水平等诸多因素,他们之间存在着较为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本文的重点仅仅对这 些因素和关系进行介绍和梳理,这些分析将会对职业体育组织在举行比赛诸如选手的赛前甄 别问题、竞赛选手结构问题、比赛惩罚机制设计会有一些启示。此外,组织者是体育比赛机 制设计的重要参与人,组织者的目标和利益将对比赛结构产生直接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 有助于解释这种内在关系和作用机制。西方体育经济理论在企业个人激励机制方面的研究已 经相对成熟,积极引入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无疑对我国现阶段个人运动项目参赛者激励模型的 发展是十分有益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国体育经济理论还处于起步阶段,体育统计数据与 制度还不完善。这也限制了体育经济理论的实证性分析。
5.2 建议对于职业体育组织者来说,如果想解决竞赛平衡问题以实现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从而 达到竞赛高光赏性,例如,要举办一场田径比赛,假设组织者是一个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 企业家(例如田径赛场的所有者),他可以通过出售门票、电视广播权及提供相关的服务来 获取利润。组织者希望能通过高水平的参赛选手及其精彩的表现来吸引观众,因此其目标应 该是设计一种有效的激励制度,以使得参赛运动员在比赛中付出最大的努力,发挥最好的水 平。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在比赛之前就对参赛选手的能力进行甄别,以使进入比赛 的选手都具备大致相等的实力,例如尤伯杯等世界竞标赛的羽毛球比赛一般都会通过运动员 的比赛积分要求来限制参赛者的资格水平;第二,从比赛组织规则上设置一些限制措施,对 实力较差选手的边际成本进行补偿,或增加实力较强的选手的边际成本,例如国际乒联对乒 乓球运动进行改革以弱化中国在这一领域的优势,从而希望改变中国乒乓球一枝独秀的局面 。此外,第三,从激励模型的角度来说,还有学者研究了在参赛者能力不可观察情况下的比 赛平衡问题,他们认为只要组织者通过设置奖金并对参赛运动员收取一定的比赛入场费用, 就可以保证那些实力最强的选手参加比赛并发挥最大的努力水平。例如为什么有些大赛设置 了高额的奖金,而有资格参加比赛的选手却很少,仅局限于一个特定的群体之中。
参考文献:
[1] 鲍明晓.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2] Simon Rottenberg,The baseball players’ labor market,Journal of Politica l Economy,1956,64:242-258.
[3] 罗仲伟.体育产业与体育市场――兼析举办奥运会对体育产业的带动作用与消极影响 [J].经济管理,2003(3).
[4] Arye Hillman and John Riley,Politically Contestable Rents and Transfers, Econ. Politics,1989,1:17-39.
[5] Michael C.Jensen,William H.Meckling,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 avio r,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3 ):305-360.
[6] 陈明园,石雅慧.高阶经理人薪酬―理论与竞赛理论之实证研究[J].台大管 理论丛,2004,15(1):131-166.
[7] Edward Lazear and Sherwin Rosen,Rank Order Tournaments as Optimal Labor C ontracts,Polit.Econ,1981,89:841-64.
[8] 李南筑,袁刚.体育赛事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9] 张文健.对职业体育联盟制组织模式的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1).
[10] Stephen Hall,Stefan Szymanski and Andrew Zimbalist,Testing Causality be tw een Team Performance and Payroll:The Cases of Major League Baseball and EnglishSoccer,Sports Econ,2002,3:149-68.
[11] Stefan Szymanski,The Economic Design of Sporting Contests,Journal of Ec onomic Literature,2003,41(4):1137-1187.
[12] Stefan Szymanski,Incentives and Competitive Balance in Team Sports,Euro p. Sports Manage,2003,1:11-30.
[13] Stefan Szymanski and Stefan Kesenne,Competitive Balance and Gate RevenueSharing in Team Sports,Indust. Econ,2004,1:513-25.
[14] Pavlo Blavatskyy,Contest Success Function With the Possibility of a Draw :Axiomatization,Working Paper No.208,Institute for Empirical Research,Econom ics University of Zurich,2004.
[15] Walter Neale,The Peculiar Economics of Professional Sport,Quart. J. E con,1964,1:1-14.
[16] Robert H. Frank and Philip J. Cook,The Winner-Take-All Society:Why th e F ew at the Top Get So Much More Than the Rest of Us,Penguin Books Press,1995.
[17]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18] Sherwin Rosen,Prizes and incentives in elimination tournaments. America n Economic Review,1986,76:701-715.
[19] Benny Moldovanu and Aner Sela,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Prizes in Contes ts,Amer. Econ. Rev,2001,3:542-58.
[20] Stefan Szymanski and Tommaso Valletti,First and Second Prizes in Imperfe ct ly Discriminating Contests,Work Paper,Business School,Imperial College,2002 .
[21] Richard Fullerton and Preston McAfee,Auctioning Entry in Tournaments,Po lit.Econ,1999,3:573-606.
[22] Lawrence Kahn,The Sports Business as a Labor Market Laboratory,Ind. La b. Relat. Rev,2000,46:531-47.
[23] Ronald Ehrenberg and Michael Bognanno,Do Tournaments Have Incentive Effe cts, Polit. Econ,1990,6:1307-24.
[24] Michael Malony and Robert McCormick,The Response of Workers to Wages inTournaments: Evidence from Foot Races,Sports Econ,2000,1:99-123.
关键词:大赛;实训;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改革
餐饮管理非常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训教育显得尤其重要。所以,本课程十分注重实践教学的方案设计。餐饮酒吧服务与管理实训的实践教学方案环节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两类。校内实训包括实战演练教学和情景教学;校外实习包括认知实习和顶岗实习。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构筑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大量采用参与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方法,在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实践教学对象,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几年来,餐饮酒吧服务与管理实训的教学设计采取边实践、边研究、边探索的方法,对教学模式中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力培养方式、教学模式、考核评价方法和管理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其教学设计主要特点包括:
1.将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2.考核以“课业”为主要形式,成绩评定以“学生为中心”。
3.产学结合、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
4.强调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的导学观和教学内容设计。
5.双语教学、用英语完成部分课业的同时,为同学开辟选修日语课程,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一、实践教学的教学设计简介(教学条件)
1.确立实践教学方案设计的依据
(1)实践教学是高职高专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更是“零距离”上岗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
(2)餐饮酒吧服务与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的最终目标不仅是让学生获得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实用餐饮服务操作技能,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实训、实践练习。
2.课程目标及设计思想(教学目标)
为了突出酒店服务基本技能,在全国大赛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中,主要考察学生对酒店主要岗位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创新以及基层管理能力。针对大赛、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及未来教学工作的实际要求,做出教学设计并实施,进行课程考核的开发和强化。
3.形式和方法的教学设计
(1)形式教学设计:为了检验餐饮酒吧服务与管理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以准备和参加由中国旅游协会、教育部高职高专旅游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主办的2009年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饭店服务)大赛和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为契机,探索一条合理而标准的考核方式、方法。
(2)方法教学设计:制作了教学课件和音像资料,校内实训室模拟真实场景为同学进行为期2个月的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校内教学内容包括礼仪礼貌、仪容仪表训练,饭店英语提高,中西餐、客房、调酒等主要岗位技能的强化训练。校外教学包括在酒店真实工作环境集中训练等工作。最后在酒店进行了集中的赛前和考前考核展示,然后实施参赛、考证及总结。
4.教学内容及体系方案设计
内容设计:实践联系理论,理论指导实践。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岗位群的工作为依据,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与实训,培养既有餐饮服务与管理理论知识,又有操作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能满足高星级饭店餐饮业务的高级技术型人才。本课程包括理论课与实训课,采用模块式教学。总课时目前为8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0学时,实训教学包括10个项目40学时。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比例为1:1。具体的教学内容组织安排见表1:
表1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模块 理论课内容 理论课
学时 实训课内容 实训课
学时
第一章 餐饮服务与
管理概论 4 实训项目1:现场教学 4
第二章 餐饮服务与管理 8 实训项目2:托盘
实训项目3:餐巾折花
实训项目4:摆台
实训项目5:酒水服务
实训项目6:菜肴服务
实训项目7:撤换餐用具
实训项目8:点菜服务
实训项目9:点菜服务
实训项目10:点菜服务 2
2
10
6
6
4
2
2
2
第三章 宴会管理 4
第四章 菜单酒单管理 6
第五章 餐饮原料管理 4
第六章 餐饮酒吧管理 6
第七章 餐饮业的营销 4
第八章 餐饮成本费用控制 4
合计 40 40
实践课的内容设计紧扣工作过程需要和工作任务要求,与五星级酒店联合推行“全程产学交叉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学生实习环节的管理,真正体现产学研横向互动。通过理论―实践―理论的反复融合形成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二、工学结合的大赛和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设计(教学任务)
1.餐饮酒吧服务与管理实训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
校企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将学习与工作结合的思想深入到本课程的每一个环节,提炼能力需求―明确课程目标―构建课程内容―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考核,在这些环节中“工学结合”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
2.密切校企合作,建立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与著名酒店集团、品牌酒店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实现课程共建。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全真环境下的教学实践活动,建立由企业、行业和学校共同参与、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形成以“进阶式”素质培养、“模块化”技能训练、“仿真式”能力实践和“全真式”岗位体验相融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3.突出能力培养,建立“教、学、做、验(考核)”一体化的教学体系
吸收国际通用的酒店职业培训技术,根据“告诉你、做给你看、跟我学、检查”(Tell you, Show you, Follow me, Check you)四步骤的学习规律建立教学内容传授,实物和多媒体演示,系统训练和模拟操作,以及项目测试和职业资格考核相结合的“教、学、做、验”一体化的教学体系。
4.开展教学改革与创新
以任务驱动、项目引导为主线进行课程教学改革。通过案例教学、小组项目作业、多媒体教学、考核双达标制等一系列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5.酒店及餐饮企业一线经理、领班督导、服务人员对应的岗位职业技能要求(如图1所示)
图1 餐饮企业一线经理、领班督导、服务人员对应的岗位职业技能
三、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教学过程)
1.成立餐饮大赛管理项目课程开发小组,由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教师蔡洪胜、时永春;长富宫中心人力资源总监(原建国饭店餐饮部经理);中餐厅经理常青;北京调酒服务名师、北京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北京市旅游局人教处杨真组成。
2.课程考核设计与开发流程,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确定开发的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工作过程的餐饮酒吧服务与管理实训课程开发步骤
酒店专业2/3的教师来自于企业管理前沿,有着丰富的、实实在在的企业管理经验,这些教师的思想、知识与能力素质本身就具备了“工学结合”的特点,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将这些思想、知识与能力很好地融入餐饮酒吧服务与管理实训课程建设中。大胆探索餐饮酒吧服务与管理实训课程建设与考试改革,进行了系统设计和细节重构,做到课程内容体现工作实际、课程教学服务专业培养,以此来设计课程大纲、教学基本要求、教案、讲课方式、考核实训实习环节及流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通过学生参加全国性的服务技能大赛,较好地完成校内准备、企业调研、真实环境岗位体验、技能提升的工学结合的项目教学工作;由旅游局专家、酒店经理和我校专业教师共同组成考评组,以参加大赛的标准为依据,开创一种全新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调研考核模式;实际参赛为酒店管理专业建设提供了非常有益的一次尝试。
创新点:校企服务技能培训―参加大赛考核实训效果―综合素养提升。
四、教学流程(教学资料)
1.实训实习
本课程现有中、西餐服务实训室、酒吧,确保了我校学生餐饮服务与管理实践性教学条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课程实施、教师指导方法与教学考试效果见表2。
表2课程实施、教师指导方法与教学效果
项目名称 组织形式 教师指导方法
餐饮服务基本技能 班级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教学 讲授、视频、演示
中餐、西餐、宴会服务 餐饮企业顶岗实习 顶岗、角色扮演
菜单设计 班级教学、项目教学 讲授、讨论、辅导
宴会策划 分组教学、现场教学 讲授、启发、辅导
餐饮管理系统 班级教学 讲授、演示、实践体验
本课程现有长富宫中心、万豪酒店、君悦酒店等综合实习基地12个,为学生服务性与基层管理性顶岗实习提供了全真的实践环境,教学效果良好。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合作,北京市多家国内外知名酒店已成为本专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并已签订协议(见表3)。这些酒店为酒店专业学生的认识实习、顶岗实习和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表3
序
号 实习基地名称 地点 建立时间 签订协议
时间
1 长富宫中心(五星级) 北京 2005年9月 2005年9月
2 京广中心(五星级) 北京 2005年11月 2005年11月
3 嘉里中心饭店(五星级) 北京 2006年9月 2006年9月
4 贵宾楼饭店(五星级) 北京 2006年9月 2006年9月
5 天坛饭店(四星级) 北京 2005年11月 2005年11月
6 亚洲大酒店(四星级) 北京 2006年9月 2006年9月
7 君悦酒店(五星级) 北京 2007年9月 2007年9月
8 万豪酒店(五星级) 北京 2007年9月 2007年9月
9 丽晶酒店(五星级) 北京 2007年9月 2007年9月
10 新闻大厦(五星级) 北京 2008年6月 2008年6月
11 万豪紫檀(五星级) 北京 2009年8月 2009年9月
12 柏悦酒店(五星级) 北京 2009年8月 2009年9月
2.短期培训
结合参赛和证书考试,酒店专业学生经过校内筹备,并在校外实习基地酒店进行短期集训,在短训中由酒店各部门经理、主管和我系专业教师指导,在酒店真实工作环境中集中训练,并在酒店中进行考核的模式,将被应用到今后的教学实践中。
3.考核内容与方法(项目评价)
(1)酒店顶岗实习,以学生小结和酒店鉴定作为考核方式并计入平时成绩。
(2)技能操作测试,由教师进行记录并计入平时成绩。
(3)课业由教师按课业标准进行评判,并计入平时成绩。
(4)课证融合,参加劳动局的职业资格证书取证考核,计入期末成绩。
五、结论(项目总结)
通过参赛和考证,对如何通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的方式来提高、引导和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考核实训效果,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对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养,对酒店专业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和考证有着良好的指导、借鉴和示范作用。也为其他专业开展技能大赛、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和高职职业教育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赛和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使学生完成了一次真实的校内准备,在酒店内校企积极合作,工学有机结合的筹备,并且完成了邀请旅游局业内资深专家作为指导教师共同参赛,课程考核是由旅游局专家及酒店经理和我校专业教师共同组成考评组,以参加大赛的标准为依据,取得突破性的收获。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课程方案设计考核模式。
餐饮酒吧服务与管理实训考核方案设计,在酒店管理教学中得以运用。工作实践证明,通过找准餐饮、酒店企业与学校的利益共同点,校企双方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探索了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机制,迄今为止,本课程的校企合作已取得较好成果,和酒店企业之间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与企业联合办学实现了合作共赢。对学校则可以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使教学实践过程更趋于合理。
本课程教学考试设计的主要特色:
1.突出理论及能力培养
针对酒店业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2.职业性、过程化
教学全过程突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校内专业技能实训+校外四、五星级酒店顶岗实习+综合社会实践,让学生在较好的实践条件下学习,使学院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学生就业率为100%。
3.课证融合
根据酒店的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实现课程内容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根据职业岗位标准确定技能要点,实现学生技能与岗位要求的“零距离”,将职业资格证书内容纳入课程中,实施“双证书”,适应了行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不断变化的需要。
4.真实参加大赛和考证的教学设计
通过真实参加大赛和考证的校内准备,在酒店内校企积极合作,工学有机结合的筹备,并且完成了邀请旅游局业内资深专家作为指导教师共同参赛,课程考核是由旅游局专家及酒店经理和我校专业教师共同组成考评组,以参加大赛和考证的标准为依据,取得突破性的收获。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调研考核模式。
六、结束语
通过参赛更加坚定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精神,加快推进北京市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促进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加强校企合作与交流,推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自然衔接,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际操作技能,兼有学历证书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学生,是当前应用型高职高专教育办学特色和培养模式创新的集中体现。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技能培养,强化学校实践教学环节,拓宽学生就业的渠道和增强就业竞争力,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推进“双证书”制度和以大赛与职业证书考试作为考核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的实施。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在认真抓好实践与理论结合教学的同时,充分发挥与企业合作的优势,积极开辟第二课堂的方针,从而提高高职学生的实际就业能力。如何加强实训教学的质量控制、建立完善的实训教学评估体系,是我们进一步重点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蔡洪胜.高职院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实训的探索[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7
[2]姜文宏,王焕宇.餐厅服务技能综合实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蔡洪胜.餐饮酒吧服务与管理实训的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
[4]范智军.酒店管理专业综合实训教学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6,9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the course practical training of bar catering service and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teaching method of competition and gaining the professional qualified certificate
Cai Hongsheng, Shi Yongchun
Beijing college of finance and commerce, Beijing, 101101,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students can master hotel service skills and service programs, two practice methods are complemented: the teaching method of competition and gaining of professional qualified certificate. The design of this project are on the purpose of participating the competition of catering service and management and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way of how to develop different methods of vocational skills, content, form and evaluation, based on the methods of theoretical teaching, practical teaching in school, practical teaching in hotel, taking part in competition and gaining the professional qualified certificate.